登记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4 07:00:43

登记管理制度

登记管理制度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肥料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宣传肥料产品,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

第五条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广告宣传。

第六条肥料登记分为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两个阶段:

(一)临时登记:经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示范试验、试销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临时登记。

(二)正式登记:经田间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正式登记。

第七条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冶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登记申请

第八条凡经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肥料生产者均可提出肥料登记申请。

第九条农业部制定并《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肥料生产者申请肥料登记,应按照《肥料登记资料要求》提品化学、肥效、安全性、标签等方面资料和有代表性的肥料样品。

第十条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或委托办理肥料登记受理手续,并审查登记申请资料是否齐全。

境内生产者申请肥料临时登记,其申请登记资料应经其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或其委托的单位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生产者申请肥料临时登记前,须在中国境内进行规范的田间试验。

生产者申请肥料正式登记前,须在中国境内进行规范的田间示范试验。

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建议经农业部认定的产品类型,可相应减免田间试验和/或田间示范试验。

第十二条境内生产着生产的除微生物肥料以外的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由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试验单位承担,并出具试验报告;微生物肥料、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生产者生产的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由农业部认定的试验单位承担,并出具试验报告。肥料产品田间示范试验,由农业部认定的试验单位承担,并出具试验报告。

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认定试验单位时,应坚持公正的原则,综合考虑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试验单位。

经认定的试验单位应接受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试验单位对所出具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的肥料产品,登记申请不予受理:

(一)没有生产国使用证明(登记注册)的国外产品;

(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桀的产品;

(三)知识产权有争议的产品;

(四)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产品。

第十四条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

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第三章登记审批

第十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的登记审批、登记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第十六条农业部聘请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织成立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登记肥料产品的产品化学、肥效和安全性等资料进行综合评审。

第十七条农业部根据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的综合评审意见,审枇、发放肥料临时登记证或正式登记证。

肥料登记证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肥料审批专用章》。

第十八条农业部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产品直接审批、发放肥料临时登记证:

(一)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经检验质量合格的产品。

(二)经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建议并由农业部认定的产品类型,申请登记资料齐全,经检验质量合格的产品。

第十九条农业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召开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

第二十条肥料商品名称的命名应规范,不得有误导作用。

第二十一条肥料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肥料临时登记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生产、销售该产品的,应当在有效期满两个月前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符合条件的经农业部批准续展登记。续展有效期为一年。续展临时登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肥料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五年。肥料正式登记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生产、销售该产品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六个月前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符合条件的经农业部批准续展登记。续展有效期为五年。

登记证有效期满没有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的,视为自动撤销登记。登记证有效期满后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的,应重新办理登记。

第二十二条经登记的肥料产品,在登记有效期内改变使用范围、商品名称、企业名称的,应申请变更登记;改变成分、剂型的,应重新申请登记。

第四章登记管理

第二十三条肥料产品包装应有标签、说明书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应当使用中文,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标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二)标明肥料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有效成分名称和含量、净重、生产日期及质量保证期;

(三)标明产品适用作物、适用区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产品名称和推荐适用作物、区域应与登记批准的一致;

禁止擅自修改经过登记批准的标签内容。

第二十四条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在登记有效期内证实对人、畜、作物有害,经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由农业部宣布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

第二十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辖区内的肥料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肥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必要时按照规定抽取样品和索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要限期改进。对质量连续不合格的产品,肥料登记证有效期满后不予续展。

第二十六条肥料登记受理和审批单位及有关人员应为生产者提供的资料和样品保守技术秘密。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

(一)生产、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

(二)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登记证号的;

(三)生产、销售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l0000元以下罚款:

(一)转让肥料登记证或登记证号的;

(二)登记证有效期满未经批准续展登记而继续生产该肥料产品的;

(三)生产、销售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

登记管理制度篇2

第二条房屋登记簿(以下简称“登记簿”)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是房屋登记机构(以下简称“登记机构”)制作和管理的,用于记载房屋基本状况、房屋权利状况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登记事项的特定簿册。

第三条登记簿可以采用电子介质,也可以采用纸介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电子介质的登记簿。

登记簿采用电子介质的,应能够转化为唯一、确定的纸介质形式;采用纸介质的,应采用活页等方便增页和编订的方式编制,注明目录和页码。

第四条登记簿有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通过增加新的页面、界面和内容体现,不得直接在原内容上删改。

第五条房屋登记簿应按照房屋基本单元建立。房屋基本单元应有唯一的编号。房屋分割、合并时应重新编号。

第六条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业主共有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应在房屋初始登记时单独记载,建立登记簿,并与建筑区划内房屋基本单元的登记簿形成关联。

第七条登记簿的内容应包括房屋基本状况、房屋权利状况以及其他状况部分。各地可以在本办法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登记簿的内容。

第八条登记簿的房屋基本状况部分,记载房屋编号、房屋坐落、所在建筑物总层数、建筑面积、规划用途、房屋结构、土地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地号、土地证号、土地使用年限房地产平面图等。

第九条登记簿的房屋权利状况部分,记载房屋所有权、他项权利等有关情况。

房屋所有权的内容,记载房屋所有权人、身份证明号码、户籍所在地、共有情况、房屋所有权取得方式、房屋所有权证书号、补换证情况、房屋性质、《房屋登记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注销事项等。

房屋他项权利的内容,记载抵押权人、抵押人和债务人、被担保主债权的数额、担保范围、债务履行期限、房屋他项权利证书号、补换证情况;最高额抵押权人、抵押人和债务人、最高债权额、担保范围、债务履行期限、债权确定的期间、最高债权额已经确定的事实和数额;在建工程抵押权人、抵押人和债务人、被担保主债权的数额或最高债权额、担保范围、债务履行期限、在建工程抵押登记证明号;地役权人、地役权设立情况、地役权利用期限等。

第十条登记簿的其他状况部分,记载预告登记权利人和义务人、身份证明号码、预告登记证明号、补换证情况;异议登记申请人、异议事项;查封机关、查封文件及文号、查封时间、查封期限、解除查封文件及文号、解除查封的时间等。

第十一条登记机构每次办理第九条、第十条中涉及的各项房屋登记,都应在登记簿上记载登记时间和登记最终审核人员。

第十二条登记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录入、审查和管理制度,明确登录人员,保证登记簿的记载信息与登记最终审核结果一致。

未经合法程序,不得对登记簿记载的内容进行更改。

第十三条登记簿应永久保存并妥善保管。纸质登记簿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并可以制作副本,电子登记簿应定期备份。

登记簿有毁损的,登记机构应及时补造。

第十四条个人和单位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可以查询登记簿中房屋的基本状况及查封、抵押等权利限制状况;权利人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利害关系人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和证明其属于利害关系人的材料等,可以查询、复制该房屋登记簿上的相关信息。

有关查询的程序和办法,按《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建住房〔20**〕24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登记簿记载相关信息后,申请登记的原始资料以及登记机构的内部审核文件应作为登记档案归档。

登记机构应结合房地产交易与登记规范化管理要求,逐步实现房屋权属档案数字化。条件具备的地方,应通过数字化档案显示房地产交易的历史情况。

第十六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实现全国登记簿基本信息共享和异地查询。

登记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社会组织;直接登记;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社会组织仅有4000余个,而根据民政部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社会组织60.6万个。社会组织正在不断进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各个领域,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日益显现的作用。近年来,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作为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对社会组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登记制度,即社会组织需要接受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和双重监管。社会组织向民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之前,需要先获得所在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但却在实践过程中增加了社会组织成立的门槛和难度,最后不但没有完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反而催生了一批得不到政府认可的“非正规军”;同时,那些得以找到业务主管部门、能够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中,又产生了一批行政色彩较浓的“二政府”,破坏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种种迹象表明,双重管理登记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党的十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目标任务: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的挑战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或试行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先后出台了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全国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约3万个,占同期登记的社会组织40%以上。直接登记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给职能部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是直接登记以后,没有业务主管单位把关,直接登记部门的工作难度将大大增加。如对于社会团体的成立背景、必要性、代表性以及发起人、负责人情况等审查,之前是向业务主管单位的党务或人事部门调查,经部门主要领导审定后以党委或党组会议形式批准同意。直接登记后,由于登记管理机关了解情况的途径和手段有限,这类社会组织的审批风险将会加大,也为管理部门着力提高社会组织的质量与内涵,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带来了挑战。

二是取消业务主管部门后,单凭登记部门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监管力度不够。双重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登记后主要由业务主管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进行监管,登记管理机关主要通过年度检查、规范化建设评估和社会举报等渠道实现监管。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后,与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相关的党政机关将不再担任业务主管单位,仅成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他们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力度可能会随着前置审批权限的取消而弱化,而对于直接登记的受理部门来说,又很难在应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年检等事务的同时,单独承担监管职责。如何在直接登记的同时,加强对直接登记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管,是改革后面临的又一难题。

三、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制度的具体建议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是发展现代社会组织的必经之路。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不仅是社会组织登记方式的改变,更是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党和政府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决心和举措。在实际操作中,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的统一法律,登记注册主要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进行注册登记并获得法人资格。部分省、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但整体来看,整个制度缺乏系统性,法律层次不高,各地标准也不一致,不利于具体操作人员参照执行,既增加了社会组织登记的难度,还给登记部门和社会组织带来了一些法律风险。因此,要规范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发展,需要在现有法规条例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又与一般国际规定接轨的《社会组织法》,明确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规范社会组织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统一、规范、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操作层面,还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组织产生的方法、步骤等。针对直接登记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完善和理顺各类社会组织的登记操作办法。如,规范强化直接登记社会组织的审核把关,优化完善登记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内、外部审查流程,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内部的意见征询与反馈机制,畅通审查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获取的便捷度和准确度,实现一门受理、内部流转的直接登记办理流程,既要简化社会组织登记申请办理手续,缩短登记办理时间,又要把好入门关,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

2.加强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服务能力建设

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以后,登记管理机关将承担更多的部门职责和工作量,除了原有的登记受理工作外,还增加了对申请的社会组织进行更多的信息收集、审核和监管的业务内容,这对登记管理机关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加强登记管理机关的能力建设,为直接登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如,建立健全分级登记管理机构,按工作需要设立独立编制,配强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设立专人负责基层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改造和优化社会组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的信息管理维护经费。加强对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3.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

应对直接登记后给监管带来的新挑战,一是建立完善民政、公安、司法、财政、审计、税务、物价等相关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信息共享、协同监督、齐抓共管的联合监管机制。二是加强社会组织自律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充分认识自律诚信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健全规范运作、诚信执业、信息公开、公平竞争等机制,推行社会组织监事会制度,增强监事监督职能,监督社会组织恪守非营利准则,依照宗旨,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按章程开展活动。三是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社会组织信用状况进行实时评价和动态调整,加强针对性监管,切实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四是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组织信息管理平台,将信息公开作为法定义务,与扶持政策挂钩,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对社会组织重大活动、资产财务、接受使用捐赠资助、收费项目及标准等情况,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虽然是社会组织成立与规范发展的第一步,但却涉及到整个社会组织管理的系统性问题,需要把握积极稳妥的原则,综合考虑,稳步推进,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深化改革,也要立足现实,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服务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从而切实有效激发社会活力,推进社会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国.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激发和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求是,2014年第10期。

[2]钱昊平.深圳试水社团“无主管登记”.新京报,2010年1月25日。

[3]王先明.社会组织注册登记的风险及其控制.中国社会组织,2011年第1期。

[4]金锦萍.松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新世纪周刊,2012年第17期

作者简介:

登记管理制度篇4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市编办于**年对市区**个事业单位实施了初始登记。**年,又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全市事业单位实施了全国统一的法人登记,经重新核准登记事业单位法人**个。截止目前,我市共有事业机构*个,其中获得法人资格的*个,还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个。在推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过程中,坚持依法实施登记,积极探索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查验协调机制。通过实施事业单位管理登记制度,政事分开初见成效,事业单位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市推进事业单位市场化、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存在非法人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存在,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一是阻碍了社会组织管理法制化程度的提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条例》的颁布实施,与国家对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相配套,共同组成我国对社会组织法制化管理的法规体系,使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二是制约了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如何,不仅受制于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也受制于市场主体身份的明确。只有市场主体均以民事主体资格来循规蹈矩地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才能得到保证。三是迟滞了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因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某些方面不相适应,而需对其进行由外在管理体制到内部运行机制的全方位改革也是不可否认的。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四是降低了机构编制约束科学化程度的提高。《条例》规定:县以上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全省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均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内设或直属机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机构编制部门的威信,制约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

2、登记的事业法人,对于登记管理显得很被动。尽管全市所有事业单位都参加了登记,但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制度的认识与接受仍显不足。事业单位甚至包括一部分举办单位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必要性缺乏理解,潜意识中总感觉到登记不登记没什么两样,也不影响自己开展业务活动。一些举办单位缘于部门小集体利益,把所属事业单位视为自己人员的蓄水池及财力的支持库,不愿让其参加登记。或即使登记了也不按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有名无实。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的不断发展,推进和加快了事业单位自主发展的脚步,但由于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无法“长大”,其发展速度缓慢,运行不够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很难步入良性轨道,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独立走向市场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一直存在事业单位名存实亡或形同虚设的事业机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事业单位职能不在适应社会的发展,职能逐渐弱化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但这些事业单位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机构和编制仍然没有变化。

2、事业单位政事不分。部分事业单位机构与主管部门内设科室重叠、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效率不高。人员混岗、财务不独立、政事不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叠现象。

3、事业单位政企不分。一些企业行政关系仍隶属于政府管理部门,既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不利于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4、管办不分。部分事业单位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还承担了事业职能,这种角色的混淆,容易弱化某方面的职能,有的单位重视执法监督职能,有的则主要开展事业职能,影响管理效能和执法公正。

5、事业单位规模小,职能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各事业单位其规模大小不一,承担职能单一,服务市场业务范围窄,规模小,实力弱,很难走出去参与外部市场竞争。这些事业单位很自然的容易过于依靠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形成规模,自主参与市场竞争,虽然登记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事业单位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独立与主管部门对外开展社会活动,但单位布局的不合理,从根本上导致其不能完全独立与行政主管部门。

四、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市直所属事业单位的现状和不足,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市上下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认识。主要是在宣传意识、宣传内容及宣传方法上要有明显改进。在宣传意识上,应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把宣传工作长时间的开展下去;在宣传内容上,要充分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等大背景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要求,在WTO新形势下,要实现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推进事业单位发展,赋予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使事业单位依法经营。在宣传方法上,首先要着力抓好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工作,其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网络、文件资料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为登记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化。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使登记管理更加趋于科学规范。(1)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和统一规范。一是整顿规范事业单位名称和印章,保证事业单位名称与机构编制部门文件相一致。二是准确凝练、从细从实地界定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确保事业单位职责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避免交叉。(2)理顺关系,实现政事分开。将事业单位承担的、没有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职能交给政府职能部门,同时把党政机关承担的一些辅、技术性工作交由事业单位承担;改变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主要是加强政策引导,监管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领导班子或法定代表人;所有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独立,单独核算,在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拥有事业发展决策权、用人权、收益分配权与内部管理权,真正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3)加大“撤并转”力度。一是对那些长期不出成果,无社会和经济效益,原有职能消失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二是对职能交叉、重复设置、任务长期不足的事业单位进行重组合并;三是对以经营服务为主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直接脱帽进入企业序列。

三是完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跟踪监管。要坚持做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监督检查内容,健全监督检查手段,合法有效地履行《条例》所赋予的各项法定职权。一是强化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罚。根据国家《条例》及《实施细则》等,强化制约手段,严格登记管理。二是强化日常监管。采取随时随机抽查或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一但发现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引导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活动。三是强化年度报告制度。通过年度报告制度,使监督管理的内容、程序等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事业单位动态管理,促进事业单位自我规范。

登记管理制度篇5

1.1严格土地登记档案归档制度

综合档案室具体的业务内容,详细规定各业务科室的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等方面,并基本不遵守在次年的上半年移交、入库的时间限制。而且在充分考虑土地登记档案的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可将土地登记档案设置为随时归档。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土地登记档案数量繁多、形式各异、动态性、现势性特点及查证利用频繁等特殊状况。当然,也有一些在材料齐全、审批结束后,可随时立卷移交档案室的资料,如日常办理较多的土地初始及变更登记资料。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由于土地登记材料过多造成的散乱、丢失,维护了入库土地登记档案的现势性,方便社会各届人士的考察取证;而像土地大调查之类的其他地籍工作的进度详情,一经结束即移交入库,便于保持业务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

1.2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现行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系统软件可供利用,资金、技术、信息等现有条件都无法满足需求,使管理设备、技术方法等都呈现出很大不足。负责档案室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积累档案管理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充分运用现有的先进技术,统一土地登记档案中目录搜检、备注编写、入库摆放的标准,现对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进行举例说明。若对某县进行土地登记档案管理,可从街道与街坊的布局作为分组依据加以保存,对每一宗地确权档案的宗地位置、土地所有权性质、权属来源按照目录号、分类号、案卷号分门别类,利用计算机技术搜检信息目录、合适资料、详细备注。对每一份宗地的信息记录要具体到经几号文批准、变更登记为何年何月何日、信息注销为何人何时。将每一宗地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经确权发证后搜检目录可一一核实权属变更情况,有利于土地登记档案的查证与管理。创新存放方法,以同橱分层存放替代初始和变更档案分橱保存的传统行为习惯,缩短了同一宗地权属变更档案的调取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开发利用土地登记档案

2.1政策出台保障

信息搜检可靠国家颁布《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在以不违背保密原则为前提,公开土地登记档案信息,保障土地产权信息的公信力与真实性。每年都有公、检、法、纪检、监察等政府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参与搜检信息的有120余人次,涉及300余卷次,作为土地案件、经济纠纷的判断与处理凭证。

2.2提高管理素质

法律效益显著土地登记档案的查询、利用与管理,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土地登记档案知识和严格档案管理的意识。针对查询档案人员中面临的土地界址不清、权属不明、邻里矛盾、土地证丢失等问题,按照法定程序由档案室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并对档案资料中详细记载的及详细的土地权属、面积范围、具置、占地用途、界址边长、四邻签字、审批时间等等相关内容耐心讲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更要声明一点,这些资料信息一旦载入档案、专人管理,就意味着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法律凭证,有一定的法律效益,土地使用权神圣不可侵犯,档案记载完全可以成为证明用户土地证丢失后土地的归属问题。档案资料信息的详细记载与管理,有助于疑难、疑惑的排解,积极为社会生活发挥着作用。

2.3跟进城建信息

引导政府建设各省、市(区)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必须有严格的、专业的土地登记资料专题性汇编,对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城区规划、园区建设、土地储备、拆迁补偿等政府工作做好登记和备注,为后期使用提供方便。档案室的工作人员也可及时依据各省、市、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有关土地宗数、面积范围、功能用途编制土地信息专题,是一份很好的政府建设参考资料。

2.4保障法律依据

有效查明历史土地登记管理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土地收回、土地收购的重要法律参考资料,对该土地具体的使用权限、是否合法都有很大益处。为土地登记发证的正常程序运行、方便追根溯源、找寻历史演变过程,有效规避因为遗漏或疏忽造成的边界、权属不清楚等状况的发生。

3结语

现阶段,基层土地登记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被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凭证。提高档案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行专业的档案管理,加强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科学组卷、合理分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城区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土地归属、面积范围、功能用途、土地界址不清、邻里纠纷、土地证丢失、土地宗数等等问题,都可提供法律依据和原始凭证,为后期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帮助。

登记管理制度篇6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省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登记备案及管理工作。

第二条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范化学事故和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5号)和《关于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155号)等,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范围

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版)和《剧毒化学品名录》(20*版)中的化学品,以及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判据(GB13690-92)判定属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单位

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单位(以下简称登记单位)分为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分别简称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

生产单位、储存单位和使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第五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央在浙和省属单位由所在地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登记机构

第六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设立省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简称省登记办公室),承办全省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登记和技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协助省登记办公室做好辖区内登记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第七条省登记办公室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管理,技术上接受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指导,省登记办公室设在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第八条省登记办公室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协调全省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二)核查登记单位申报登记的内容;

(三)对生产单位编制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规范性、内容一致性进行审查;

(四)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

(五)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服务;

(六)指导组织全省登记单位登记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第九条省登记办公室应有3名以上持有《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上岗证》的工作人员。

第十条省登记办公室应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为登记单位提供良好的服务,保守登记单位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一条登记工作不收费。

第十二条省登记办公室应每半年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书面报告全省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情况,同时抄送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

第三章登记单位履行的义务

第十三条登记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普查,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档案;如实填报危险化学品登记材料;配合登记办公室在必要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登记内容进行核查。

第十四条生产单位应委托国家认定的资质单位对本单位生产的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或新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定、分类和评估。

第十五条生产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并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第十六条生产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正确编制并向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在产品包装上拴挂或粘贴化学品安全标签(以下统称“一书一签”),所提供的数据应保证准确可靠,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十七条生产单位应设立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应急咨询服务专职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一书一签”内容,以及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生产单位应在“一书一签”上标注本单位的应急服务咨询电话号码。

不具备设立条件或因其他原因不设立本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的生产单位,可与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或省登记办公室签订应急咨询服务协议,委托应急咨询服务。应急咨询服务协议经生产单位、应急服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生效后,生产单位方可在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上标注应急服务机构设立的应急咨询电话号码。

第十八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四章登记内容、程序和时间

第十九条登记单位的登记内容

(一)生产单位应登记的内容:

1.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

2.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

3.危险化学品的产品标准;

4.新化学品和危险性不明化学品的危险性鉴别和评估报告;

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6.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二)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应登记的内容:

1.储存单位、使用单位的基本情况;

2.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及数量;

3.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第二十条登记单位在办理登记时需报送的材料

(一)生产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危险化学品登记表》一式3份;

2.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

3.危险性不明或新化学品的危险性鉴别、分类和评估报告各2份;

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各2份;

5.应急咨询服务电话号码。委托应急服务机构应急咨询服务的,需提供应急服务委托协议书1份;

6.办理登记的危险化学品产品标准(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提供所采用的标准编号;采用企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国外其他标准的生产单位,应当提供标准全文)。

(二)储存单位、使用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危险化学品登记表》一式3份;

2.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

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各2份。

第二十一条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按照先网上登记再报送纸质材料的要求进行,具体登记程序如下:

(一)登记单位通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网站的“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简称“登记系统”)提出登记申请。

(二)省登记办公室对登记单位的登记申请开通后,登记单位继续使用“登记系统”进行内容登记。

(三)登记单位应按要求如实填报单位信息和化学品信息,并保存和打印登记信息(先不提交)。打印的纸质登记材料报县、市两级安全监管局。

(四)市、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对登记单位所提交的单位基本信息符合性及登记信息完整性审查合格后,通知登记单位在“登记系统”中提交电子登记材料。市级安全监管局在每月底前汇总当月已通过初审的登记单位名单并报省登记办公室。

(五)省登记办公室应在接到登记单位提交的危险化学品登记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对登记信息内容技术性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符合登记要求的,省登记办公室及时向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报送登记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省登记办公室及时通知登记单位补充相关材料。

(六)电子登记材料通过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审核的登记单位,由省登记办公室通知登记单位按要求报送(邮寄)纸质登记材料,纸质材料应与电子登记材料内容保持完全一致。

(七)登记单位的纸质登记材料送达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后,由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统一发放登记证和登记编号。省登记办公室在收到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发放的登记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网站公布,并通知登记单位及时领取登记证。

第二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名录》所列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登记,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办理。

第二十三条《危险化学品名录》所列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使用单位,以及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新化学品)生产、储存或使用单位的登记,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个月后办理。

第二十四条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应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专业技术机构对其危险性进行鉴别和评估,持鉴别和评估报告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十五条新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应在新化学品投产前1年内,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专业技术机构对其危险性进行鉴别和评估,持鉴别和评估报告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十六条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登记单位在生产规模或产品品种及其理化特性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在3个月内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内容办理重新登记手续。

第二十八条生产、储存、使用单位终止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在终止后的3个月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二十九条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发放《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登记证》;对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发放《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登记证》;对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发放《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登记证》。

第三十条危险化学品登记证有效期为3年。登记单位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到省登记办公室进行复核。复核的主要内容为: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基本情况的变更情况,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更新情况。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单位违反本规定,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其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予以处罚。

登记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房地产登记审核;制度建设;问题;强化

强化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建设对于提升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申请与登记数量迅速增加,对房地产登记审核工作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强化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的改革显得极为必要。

1 我国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得到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

1.1 房地产登记程序复杂

现有的房产登记程序较为复杂,申请人在申请时要对自己申请的登记类型进行甄别,对需要准备的资料进行核实,然而许多申请人对房地产登记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要求不够了解,从而导致资料准备不全,申请类别不合理,不但使申请人疲于奔波搜集资料,也使登记审核单位工作量增大。

2.2 登记错误赔偿制度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如果发生登记错误,国家只赔偿该登记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然而在房地产登记工作中,何种损失属于直接损失这一问题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规范与要求,因而对于房地产登记错误的赔偿也没有形成一个规范性的、科学可靠的文件,这一问题对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规范性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3 房地产登记行为审核标准问题

我国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中在房地产登记行为合法性审核方面一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虽然已经就执法主体资格、执法主体权限、执法目的、认定事实以及适用法律和执法程序这五个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但对房地产登记行为的审查上应采取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仍存在争议,此外对于申请人所提供的登记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的审核也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

2 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强化措施

为了更好地为申请人服务,同时为了提高房地产登记机关自身的办事效率,相关行政部门必须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不能只重视登记发证制度而轻视登记审核制度,不能仅仅将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权力,而是应将自身工作视为对申请人的服务,向申请人提供主动、便捷的咨询与帮助。对此,房地产登记审核机关应对现有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改革,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 简化登记程序,提升登记过程透明度

首先,应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台,资讯电话,并在办公地点张贴房地产申请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一方面为申请人提供方便,使其明了申请流程及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另一方面也减少房地产管理单位的工作量;其次,应积极引入律师制度,使律师作为登记双方的法律见证人,为申请人提供可靠的法律咨询,同时避免申请人在不懂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陷入误区,同时为登记机关减少审核压力。

2.2 强化房地产登记的公示作用

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公示,即通过登记使房地产的物权设立、转移、变更等公之于众,从而使交易第三人了解某一处房地产的物权状态。当然,这里所指的公开不是无权限无范围地公开房地产登记薄,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应强化对房地产登记薄相关信息查询的权限控制,避免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权利人的真实信息从事不法行为。只有对办理登记的申请人或有明确交易意向的提供登记簿查询,才能减少房地产交易费用,提高房地产交易效率,维护房地产交易秩序。

2.3 建立专业人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提升行政部门工作效率,同时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应引入房地产登记专业人制度。使房地产登记专业人作为申请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者,建立起申请人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专业人应具备丰富的不动产法律知识、税务知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由于登记专业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房地产交易中介的功能,其通过房地产交易的经验积累及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能较全面的了解房地产的价格及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若房地产登记专业人能与房地产行政主管机关合作,则可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及理性发展,方便人民的房地产交易活动。而为了保障房地产人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应强化对房地产人资质的审核,确保人具有良好的从业资质与职业道德,就房地产人的工作程序提出明确的规范,同时,强化对人在房地产登记审核过程中的行为监督,从而预防人制度向着不利于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以及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的趋势发展。

2.4 强化政府监管,提升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效力

为了顺应我国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政府机关应转变工作理念,既要做好对房地产登记行为的监督管理,又要提升自身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的法律效力。从完善各项工作流程,规范登记审核模式和制定科学的登记审核标准入手,为申请人提供便捷、明确、省时省力的登记服务。

3 总结

综上所述,解决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中的现有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对于提升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房地产登记审核工作中还存在程序上、审核标准上等问题,亟待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不断完善我国房地产登记审核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邓海生.房地产在先登记原则的相互交叉性及适用[J].中国房地产.2012(11):50-51

[2]杜黎敏.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及信息化[J].北京档案.2012(9):31-32

登记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企业市场准入  企业登记管理 

        0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依赖于对经济规律的正确把握和科学利用。同样,市场主体要谋求发展,也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首先确定经营方向,具体做法就是通过筛选各种市场信息,制定有益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选择进入或退出某行业。在市场主体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任何外部人为力量都不得违背经济规律对其自主抉择行为实施干预。一言以蔽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由经济”,由市场依经济规律决定资源配置,使各方主体在竞争中达到利益均衡,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并不提倡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然而出于对市场固有的盲目性和市场主体个体行为非理性(个人理性也并不当然能实现集体理性)的考虑,政府干预市场其实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只是这种介入或干预的程度应如何把握尚待论证。有学者明确指出,“政府干预经济是有合理性依据的”,“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需要干预,而在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效能会怎样?以及我们如何根据这种认识来设计、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正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应运而生的。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并不针对各行各业,只是在特定范围内限制或禁止企业进入,以此调整企业投资方向,实现国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目标,对一般允许性行业和一般经营主体则很少涉及。正如有些学者所说,“考量实行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是“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行业,如采矿、金融、公用事业等需要给予国家安全、公众利益和总体经济平衡等”而言的。 

        关于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考虑到定义本身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特有的不周延性决定了它必然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本文不再作归纳,而是援引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是指政府对企业或投资者进入某经营领域或某国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有关制度,主要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以及营业实行审批以及特许经营的制度,也涉及有关产业政策、外商投资、行业管理和竞争政策等。”另一种认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是指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保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根据进入该类市场的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准许进入,不符合的禁止进入。”前者相比后者,更注重表述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手段,后者相比前者,则增加了企业市场准入的目的条款。二者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值得借鉴,加以糅合将臻于完美。 

        从上述概念也可看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组成是很宽泛的,“产业政策、特殊企业、特许经营、行业标准、企业设立审批以及企业登记管理等,都是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组成部分和相关内容。而其中,企业登记管理则是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一种直接的控制手段。”其中,企业登记管理制度是最基础的企业市场准入环节,它根据既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企业设立之初就可通过相关主管机关和工商部门的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限定今后的经营范围和内容。 

        1 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和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关系 

        企业登记管理是指“国家主管机关对企业及其有关事项进行审核登记,把登记与对企业的监督结合起来的一项工商管理制度”。 “企业登记从理论上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法人登记,另一种是营业登记。”前者的目的是创设法人,对企业及其事项进行审核,授予其法人资格并对其进行监管。后者的作用则是政府承认某项营业及某一商号、行号的合法性,准许其开业,通俗地说,就是非法人登记。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均属于工商登记范畴。 

        将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概念加以比较便知,企业登记管理的目的并不总是为了实现市场准入限制,企业市场准入也并不是必须借助于企业登记管理的“东风”,才能完成各项政策目标。二者虽紧密联系但也不无区别。 

        1.1 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后者则是为了彰显政府公信力,以维护市场主体交易的安全。 

        1.2 适用主体不同 前者是针对特定行业赋予新设企业或既存企业特殊的权力能力,任何企业未经特殊批准不得进入,除非具备特殊主体资格或特殊经营条件,而且企业准入的市场是特殊的。后者则是企业取得一般权利能力的必经程序,它所指向的市场是一般市场,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自由的、开放的,企业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一般经营主体的条件即可进入。 

        1.3 适用原则不同 前者对进入企业采取的是核准进入原则,后者采取的则是准则主义或严格准则主义,即新设企业如果按规定需要经过审批部门的批准,既存企业如果不符合准入标准导致市场退出,都属于企业市场准入的范畴。按准则主义即可进入的领域,除非企业自愿或因违法被撤销,不存在准入或退出的问题。 

        实际上,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区别又同时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相辅相成的联系。国家通过企业登记管理,可以贯彻对企业实施市场准入的有效控制,通过企业市场准入控制,可以规范企业登记管理,进一步调整和引导企业决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企业市场准入和企业登记管理的关系,也澄清了企业市场准入的涵义和原则性适用范围,有助于本文根据目前形势,论述企业市场准入的具体适用范围及其原因。 

        2 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及其原因 

        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要的不是扩大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而是减少企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塑造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市场主体更广阔的自主经营和决策空间。已经或正在全国和各地进行的“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体现了我国今后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价值取向。 

        设定企业市场准入规制,关系到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内外资的待遇等问题,因此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有限理性和市场客观需求之间的差距。没有必要设定市场准入限制的行业,就要彻底取消市场准入限制,科学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引入竞争。相反,必须或有必要设定市场准入限制的行业,就必须严格限制企业进入相关领域的条件。无论准入限制设置与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限制而取消限制,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根据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作用的分析,结合我国企业市场准入的法制和实践现状,本文对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和原因作如下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  

        2.1 自然垄断产业 在自然垄断行业,应当慎重实施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自然垄断行业包括供水、供气、邮政、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等能源和基础设施产业,经营具有公益性,一般出现在公用事业领域。公用事业“在美国北定义为‘受公共利益影响的经济行业及其活动’”,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园林、环卫等,但传统的公用事业仅指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自然垄断行业,一些学者在研究公用事业特殊经营时,将其等同于自然垄断也应该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 

        自然垄断行业的最显著特征是“成本函数的弱增性”,即产品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企业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就越小。为实现规模经济和避免重复浪费,国家就需要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进入管制,限制企业数量。而且自然垄断行业所需巨额资金一旦投入将无法收回,极易造成沉淀成本,所以政府通常会赋予企业垄断经营权,并对其营业和价格实施规制,这种规制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市场准入限制,资金规模小、实力较弱的企业一般都会知难而退。 

        2.2 关系到人身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业 

        关系到人身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业,亟待严把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食品药品行业。 

        俗话说,“病从口入”,而如今,不论小症、大症甚至不治之症,无不因“进口”产品所致。以食品行业为例,重大伤害案件频频发生,规范和提高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势在必行。 

        其实,食品行业关于企业市场准入的国家政策可谓是屡见报端,层出不穷。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完成米、面、油、酱油、醋等产品市场准入,并全面启动肉制品、奶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饮料等十大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2004年,国家八部委原则上确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级的体系。规定对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的企业,将以取消市场准入资格、限期召回商品等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惩戒。制假售假行为构成犯罪的企业,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众所周知的朔州假酒、原阳毒大米、廊坊毒韭菜、阜阳劣质奶粉,以及硫磺浸泡黄花菜和今年的“苏丹红”事件,其危害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着实令人咋舌。近年,郑筱萸的落马牵扯出药品行业的重大隐患,三鹿奶粉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在国内外都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恶劣影响。最近的疫苗问题再次将医药行业推向风口浪尖。这种市场限制的进步和食品安全事故亦步亦趋的奇怪联系证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消极被动的,一定前瞻性的市场准入立法和提高立法位阶是当务之需。 

        2.3 自然资源产业 

        利用企业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内在需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土地、石油、煤炭、森林、滩涂、水利、金矿和其他稀有金属等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要维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必须科学开发,节约利用。以煤炭为例,目前日益加剧的煤炭能源供给矛盾以及煤炭开采中的严重安全事故已使国家不得不力提煤炭市场准入门槛。其一,限制或上收地方煤矿审批权,限制地方政府乱批瞎批,如划定大型煤炭基地和由国家规划矿区等;其二,提高审批权级别,加宽高层审批范围,增加企业设立的制度成本,将一批未获重组的小企业拒之门外。 

        地方政府忽视生产安全,追求本地经济利益的根源在于我国的各项体制不健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财政体制的特点是由中央政府决定各级财政收支。改革后,我国在财政体制上实行了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 ,税制改革后又实行了利税分流,从原来的行政利益单一化变成了如今的行政利益多元化,使得地区之间的利益由于配置不合理而冲突加剧,在局部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下,政府不正当利用市场准入特权纵容小企业滥开滥采,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因此,根除企业市场准入带来的不利因素,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是关键。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还包括信息不对称产业(主要存在于金融领域,如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等)、政策性经营领域(如政策性银行、烟草生产与销售等)以及国防工业(如生产和销售导弹系统、装甲设备、军用飞机、战术防弹背心等)等行业。 

        综上所述,有些行业需要严加管理,有些行业需要放松管制,有些行业需要完全的自由竞争,有些行业还需要对不同业务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此确定市场准入的具体适用范围很重要,但适用范围确定后,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依据什么原则制定和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  

        3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应遵循的宗旨和原则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适“度”与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协调性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入市成本和难易程度,影响着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以及整体经济效率。相应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市场主体发育程度、国际参与度、决策者和社会对经济的认识程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水平以及政治和民主的灵活度等也是影响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因素。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建立什么样的市场准入制度应该取决于市场安全与经济效率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3.1 成本效率原则 

        研究企业市场准入设定和实施的成本与效益的比率,目的是求以最小的成本,为相关产业带来最大效益,从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设定企业市场准入控制,首先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在申请准入的条件和登记管理程序上力求简化,减轻企业负担。行政机关及行政官员必须培养服务意识,限期办理,提高效率,不得增加企业申请市场准入的制度成本。

  3.2 必要和适度原则 

        市场准入并不必然能弥补市场失灵,与市场机制、工商监管相比缺乏灵活性,也许还不是对企业进退市场实施调控的最佳选择。因此,设定市场准入制度要符合经济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研究论证,避免任意性,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配套监管,与其他调整方式相协调,尽量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主体、民间机构的自律和辅助监管作用,既避免政府在市场准入问题上掌握过度的控制权将企业经营统得过死,又避免缺乏监管互相推诿而使市场准入控制流于形式。 

        3.3 相对稳定原则和公开、公正、平等原则 

        经济法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灵活性,但随意和频繁变动的市场准入标准,会失去说服力和权威性。如果将政策上升为法,则会保持相当时期的稳定性,同时配以法定解释和相关政策调整,仍不失其灵活性。公开的法律相比“政出多门”透明度更高,更具有公信力,能够得到市场参与者的信任和遵守。相反,准入限制的不稳定将导致市场的连锁反应,增加市场不安全因素,市场各类主体的心理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对他人行为尤其是政府行为的不可预期。因此,无论企业市场准入限制以什么形式出现,保持相对稳定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当重要的。 

        在我国,推行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理应遵守成本效率原则、必要和适度原则、相对稳定原则和公开、公正和平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摆脱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令人担忧的实施现状。 

        4 我国实施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和合理化建议 

        目前,由于人们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认识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沿袭了计划经济色彩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本质、目的和作用的意识非常淡薄。企业的设立审批和注册登记,原本就由于官僚主义作祟受到严重妨碍,对企业市场准入制度认知上的偏差,使这种不正常现象更为严重。 

        4.1 在市场准入方面该限制的没有限制,不该限制的反而限制 

        正如前文所言,市场领域有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之分,竞争领域又有自由进出的和限制进出的之分。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并不针对各行各业各种企业,只是在特定范围内对企业设立登记实施限制和禁止。允许自由进出的竞争领域不应该受到主观人为地、没有科学依据的限制,否则会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民营资本在金融产业的市场准入问题就值得推敲。 

        4.2 某些重要产业的门槛过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某些重要产业的门槛过低,甚至可以随意进入,造成了大量恶性竞争、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效益的盲目发展。以中央空调的规制为例,长期以来,由于市场准入的缺位和企业入行门槛很低,整个行业内鱼龙混杂,企业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阻碍了整体市场的健康发展。纷杂混乱的行业市场状况集中体现出的就是企业的设立审批和工商登记的行政权滥用。 

        为整顿、规范我国制冷行业,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启动了中央空调行业强制性生产许可证制度。明确规定,生产和销售中央空调的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而取得许可证则必须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对企业资金实力、原材料采购、产品质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检查。无证企业不得生产及销售中央空调产品,并由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相关监督查处工作。同年1月,经过企业规模、资金、物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六方面强制性认证,以清华同方空调为代表的17家中央空调企业首批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国家出台强制性制冷行业生产许可证制度,可以说“亡羊补牢尤未晚”,规范和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淘汰了一批整体实力不足的企业,从而规范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5 基于前文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合理化建议 

        5.1 企业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应端正其市场准入控制的目的和作用。结合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行业标准,在设立审批和登记管理中“对事不对人”。 

        5.2 需要企业市场准入控制的领域,登记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严格依法实施控制,不需要企业市场准入控制的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则可适当采取严格准则主义或者准则主义加以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即可自由选择登记进入。 

        5.3 企业市场准入控制实施过程中,只重视审批和登记机关的权力,忽视或漠视申请人的权利,因此,仅仅是公开企业市场准入的条件和程序并不能当然实现公平和效率。基于听证会制度很强的民意特征,建议将听证会制度引入各行各业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的制定中,兼采各方意见,博取最广泛支持,形成行业和社会共识。有些学者也提出在申请人申请、异议、复审等程序引入听证会制度,本文以为“多则不精”,尚待考证。 

        5.4 提高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立法位阶,以权威性更强、稳定性更高的法律法规代替国家政策和各地方政策。目前我国企业市场准入的立法权归属非常混乱,企业市场准入立法多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一级政府来设定,而这些部门在企业市场准入立法的形式上甚至采取的是不公开的“红头文件”形式,结果是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太多太滥,不是阻碍了行政审批和工商登记的效率,就是为这些机关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很大空间。因此对企业市场准入的本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企业选择是自由的,市场准入是例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市场准入控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市场壁垒),其控制本身就应当给予严格限制。 

        5.5 运用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各行业企业市场准入控制,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整体架构和具体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设不设准入控制,在哪些范围内设,怎么设,设多高,无不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结构调整和利益均衡,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地区和产业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整体利益。只有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引进国外经济学理论的先进经验,根据本国国情,积极探讨,深入研究,才能科学引导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健康发展。 

        总之,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登记管理中的审批制度,从企业设立之初就严格实施监控,以期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投资政策目标,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还需对企业从设立到终止的经营活动进行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效实施全方位监控,为真正实现企业市场准入的目的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志攀主编.《经济法学家(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2]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版. 

上一篇:土地开发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交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