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3 07:12:10

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篇1

一、说课的目的决定了问题设计是说课的核心

说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是备课和上课之间的过渡环节,是具体教学操作过程的理论阐述。它既可以使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对教学实践操作从理论层面上加以认识,又有助于教师在说课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结构,使其教学更趋合理,更趋完美。说课者必须阐明自己的课堂设计是符合教育理论的,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于这一点,老师在说课时就必须回答一系列“为什么”的问题,譬如为什么如此确定认知目标,为什么如此确定教学重点,为什么如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什么如此确定教学方法,为什么如此确定教学程序,等等。而在诸多要回答的问题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则是重点,因为它是直接决定一节课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的理论预案。脱离了课堂的说课,无疑是理论的“作秀”,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而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又是该重点的核心所在。因此,从说课的目的来说,无论是说课自身,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设计都理所当然应是其核心所在。

二、教学原则决定了问题设计是说课的核心

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要想使自己的授课达到预期目的,教师的教学就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否则就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教学也就只能事倍功半。

1.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性原则

要贯彻直观性原则,教师必须做到演示直观、语言直观。要做到语言直观,就必须表述清楚、生动、形象、鲜明,提出问题明确而不含糊。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备课和说课中要认真设计问题,让设计的问题收到预期的效果,让所提问题具有直观性,让问题鲜明而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否则,表述不清的问题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设计的大而不当的问题会使学生不得要领,设计的细而无度的问题则达不到质疑启智的目的。

2.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启发性原则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处于愤悱的状态时正是启发学生获得知识的良机,教师要善于创造并把握这一良机。如果教师只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而不善于设计问题,不发问,不引导,不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妥帖,越俎代庖,教学效率自然就不高,课堂也势必就成了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

3.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贯彻这一原则,课堂结构的设计就必须是阶梯式的,步步升高式的,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梯度,要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不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进而不断解决新的问题,获得新的发展。

4.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以及信息的占有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推动课堂进展,才能避免因问题太深、太难或问题太简单、太容易而导致问题的无效。同时,班级里学生认知水平本身就是参差不齐的,教师针对学生个体的提问也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考虑提问对象的实际情况。

三、师生地位决定了问题设计是说课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体现为传递知识,而越来越重视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逐渐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积极的主导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到整个学校教育。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教师必须在这种认识下从事教学工作。《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科学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传授知识,而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也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得以彰显。那么,教师怎样导、靠什么导就成为教师驾驭课堂的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无疑,课堂如演出一般,教师要善于“甩包袱”,让学生把“包袱”一一打开,因此,“甩包袱”——设计问题就成了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教师推动课堂进程,激励学生思考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创造起伏,不断在学生思维的湖面投石,努力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问题设计就是说课中必须说清说透的重要环节和核心问题。

总之,从说课的目的,从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等各个方面来说,问题设计是说课的核心都是毋庸置疑的。

课题设计篇2

一、取舍得当,习题的目的要明确

习题的设计一定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大胆取舍,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学生最薄弱的地方。例如,“小数乘法”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请在下列算式中积的正确位置点上小数点,0.56×12.5=7000 18.3×2.8=5124 0.239×37=8843虽然这节课是五年级的内容,但是,舍去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数据的计算过程,学生只要明确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就可以了,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面向全体,习题的层次要清晰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不相同,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不仅要体现教材的重点,还要考虑到每个阶层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在习题的设计上,要有计划地加深习题的难度,由例题的模仿性练习到形成性练习,再到变式练习、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间隔排列”后,可由易到难地设计如下的练习:

把20块手帕像例题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模仿性练习,与例题的条件、问题结构相同,但求的是两端物体的数量,有思维的变化。)

20只小兔和一些蘑菇一个隔着一个的排成一排,以小兔开头,以蘑菇结尾,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变式练习,与例题的素材相同,但排列的方式有变化,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也有变化,需要思维的跳跃。)

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巩固和提升,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有趣善变,练习的形式要多样

机械重复地做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习题的设计上,要体现多样性。如,可以把习题设计成填空、选择、判断和改错等题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小组竞赛、游戏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年级上册“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撕纸游戏,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撕出来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比一比谁创造的图形有趣、漂亮,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的特点。

四、立德树人,习题的价值要多元化

科学的习题设计,可以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节课上,老师都要安排多次的练习活动,以便老师和学生都能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可靠,让学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在简单的知识上耗费宝贵的时间,或因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放过疑难问题,落入课内不会课后补的怪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完成习题后,他们对自己得出答案的正确与否的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练习题印象最深刻的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练习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展示不能只关注谁对谁错,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思路,选择最优的解题策略,还可以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作为习题的背景资料,对W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将森林覆盖率、动植物种类等话题作为习题素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交通标志作为习题素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在关注智育的基础上,加入人文教育,实现习题价值的最大化。

从“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到“自助开放”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探索实践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课堂上我始终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习题,让学生在习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认识世界、锻炼思维。

课题设计篇3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也是新课程考查的重要内容。纵观近几年高中化学课改区的高考化学试题,无论是试题考查内容还是试题编排顺序等各方面都非常类似。2007年广东化学高考试卷第23题(11分)、2008年广东化学高考试卷第2l题(12分)及2009年广东化学高考试卷第21题(12分),均是化学实验设计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等,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对元素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迁移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这类试题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也反映了新课改“重视基础,凸现能力”的命题原则。

这类试题的答案多样,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要综合运用已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刚接触到此类题目时,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有:①思路混乱,文字叙述长篇大论,但没有答出核心内容;②在检验一种物质时没有除去其他物质可能存在的干扰:③知识性错误;④对仪器、药品及实验目的的审题不清等。2009年广州市一模考结果显示,笔者所教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在第20题实验设计题上的失分严重。鉴于此类题对培养学生能力所发挥的重要性和作用,笔者认为,通过专题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规范作答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在一模考后,笔者选取了2009年广州市一模考的第20题进行了实验设计类题的专题讲评。现将讲评课的教学设计综述如下。

第20题(12分)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mol・L-1NaOH、6 mol・L-1 NaOH、0.1 mol・L-1 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实验操作

1、教学思路及意图

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学生画流程图探索并分析解题思路的方法,通过对“读题――审题――知识检索――画流程图,分析过程――规范表达”等解题思维过程的逐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通过画流程图的方法解决实验设计题的策略及技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品质及科学素养,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

[导入]化学实验设计题年年考,分值大,一模考结果显示我们班在该题的失分严重。本节课以一模第20题为例,通过学习掌握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师]拿到题目的第一件事就是“读题”,请同学们快速将题通读一遍。

[问]请审题:明确要干什么?

[学生]设计实验在Fe3+干扰的情况下,检验Mg2+和Al3+的存在。

[追问]如何设计呢?

[提示]检索相关知识:

①题干中有的知识

②头脑中已有的相关基础知识

③题目中提供的限选仪器和药品

[学生]①题干中Mg(OH)2及Fe(OH)3开始及完全沉淀的pH

②Fe3+、Mg2+和Al3+的化学性质

③题目中提供的限选仪器和药品(没有漏斗,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溶液和沉淀;提供的NaOH溶液有两种O.1 mol・L-1和6 mol・L-1等……)

[问]根据所检索的知识分析:如何设计实验呢?

[学生]思考。

[提示]在已学的知识中,可根据哪些特征反应来鉴别Fe3+、Mg2+和Al3+?

[学生一]往浸取液中逐滴滴人过量的NaOH溶液,如看到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部分白色沉淀溶解,即可证明原浸取液中既有Mg2+又有Al3+。

[提示]根据颜色这一特征来推测物质时,一定要先排除其他可能存在的有颜色物质的干扰。

[学生二]应先排除Fe3+的干扰,先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使Fe(OH)3完全沉淀而Mg(OH)2未开始沉淀,过滤,再往滤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看到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说明原浸取液中既有Mg2+又有Al3+。

[提示]往滤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是否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检验溶液中有Mg2+和Al3+的存在。

[学生三]往滤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将生成的沉淀Mg(OH):过滤,再取滤液(含AlO2),逐滴加入HCl溶液,如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则说明原浸取液中既有Mg2+又有Al+。

[提示]因题目未给出Al3+沉淀的pH的信息,故在Fe(OH)3沉淀的过程中,Al3+也可能已变成了Al(OH)3沉淀,所以,过滤Fe(OH)3,沉淀后只能检验Mg2+的存在,Al3+的存在则无法确定。

[学生四]需另取原浸取液进行实验,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MR(OH)2和Fe(OH)3取滤液再逐滴加入HCI溶液,如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则说明原浸取液中有Al3+。

[教师]同学们考虑得非常细致,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细节的考虑往往非常重要。通过同学们的思考、修改和不断完善,最终的设计方案已被确定。为帮助大家以后能快速、准确、清晰的解决实验设计这种开放性的试题,给大家介绍“画流程图”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清晰明了,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完善思维过程以及进行清晰、

准确的分层表述。

[引导]针对学生四的分析过程画流程图(图1):

[问]如何根据所画的流程图快速、准确、清晰地进行规范、科学地表述呢?

[提示1]注意的问题:按照流程图,将过程分为几步?每一步如何准确捕述?每一步用到哪些仪器?每一步用到哪些试剂?所用试剂的用量及浓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陈述。

[提示2]①如各步用到了相同的仪器,为表述的方便,可将仪器依次标为仪器A、仪器B、仪器C等。

②每一步的表述可采用物质检验时使用的基本表述模版,

“用…(仪器)取…(用量)…(浓度)…(试剂)于…(仪器)中,加…(浓度)…(试剂)…至…(程度),如看到…(现象),则说明…(结论)”。

[学生]学生思考并讨论。

[师生总结]经过对流程图的分析,本实验的设计共分4步,并至少用到4支试管,为表述的方便,可在流程图上作必要的标识,见流程图斜体字体所示,步骤分别标为①、②、③、④,试管分别标为A、B、C、D。

[学生五]就流程图中的第一步,进行陈述:步骤1,取少量浸取液于试管A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在4-9。现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结论:说明浸取液中含Fe3+。

[提示]表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他细节,如加完溶液,应“充分振荡”;应说明在滴加过程中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反应后应先“静置”,再观察现象。

[学生六]重新陈述流程图中的第一步:步骤1,取少量浸取液于试管A中,逐滴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充分振荡,边滴加边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在4-9,静置。现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结论:说明浸取液中含Fe3+。

[学生七]步骤2:用滴管将试管A中上层清液转移至试管B,向试管B中滴加过量6 mol・L-1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结论:说明浸取液中含Mg2+。

[学生齐声回答]步骤3:另取少量浸取液于试管C中,滴加过量6 mol・L-1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现象:有沉淀产生。

[学生齐声回答]步骤4:用滴管将试管C中上层清液转移至试管D,向试管D中逐滴滴加0.1 mol・L-1HCl至足量,边滴边振荡。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又溶解。结论:说明浸取液中含Al3+。

[师]注意这种题的得分点:步骤(细节),现象,结论。

[师]通过本节课对市一模第20题化学实验题解题过程的分析,请大家认真回顾与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解题技巧与思路。

[学生]思考与回顾。

[学生八]解题思路:读题一审题(明确要干什么?)一知识检索(已学相关知识;题干已知信息;限选仪器和药品)一画流程图,分析过程(关键)一理清步骤,规范表达,注意细节。

[巩同练习]要求应用本节所学解题策略与技巧,完成2007年广东化学高考试卷第23题和2008年广东化学高考试卷第2l题,要求先分析画出流程图,然后规范作答。

3、教学反思

为促进后续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能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真正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和教学素养的提高,对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的教学反思如下:

(1)本节课的教学都是根据学生已有基础知识(Fe3+、Mg2+和Al3+的化学性质等)和基本技能(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等进行设计的。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如果在学生具备相应认知准备状态(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下进行,就有可能使90%以上的学生达到掌握水平。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教学应据此进行”。本节课正是利用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相关设计,从而有效地帮助了他们完成了对实验设计这一新知识与技能的同化和顺应。

(2)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为本节教学是在学生都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发言等活动完成的,教师只是进行了适时、有效地引导和点拨,及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学生作为主要的实验方案的探索者和设计者,在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对已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同时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并使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加强。因为每个学生自身的参与,使得他们每个人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保证了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3)在后续的教学中,笔者从学生那了解到,以往他们拿到这种开放性的题目时会茫然不知如何下笔,答题没有层次与方向,也不知如何规范准确地表达。但经过本节实验设计课的教学后,大部分学生已从“害怕”变成了“喜欢”做实验设计题,他们认为实验设计题具有挑战性,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思考,再用老师所教“画流程图”的解题方法和表达技巧,就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事实证明本节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在后续对实验设计题的训练中。以及在广州市二模和三模考试中,笔者所教班级的得分率都大大提高,并都明显超过了本校其他班(未进行实验设计专题的教学),且本班学生在2009年高考后反映,他们对化学实验设计题第21题的得分率也普遍较高。

(4)因为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未安排时间进行及时反馈和巩固练习,练习只有留到课后完成。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否考虑适当压缩教学时间,进行反馈和巩固练习,如何及时巩固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课题设计篇4

一、紧扣教材,要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难点

历史教材是师生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抓住一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设计出围绕教学重、难点的历史课堂讨论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和交流,掌握重点,理清难点,从而达成对历史新知识的认识、理解、感悟。

如在学习“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节时,在“如何正确理解评价思想?”这个问题上,笔者就先请学生们阅读以下的材料:

材料一甲乙两同学对思想产生了争论,甲认为思想就是指个人的思想;乙则认为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人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同志晚年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分析,提出了“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十年赶超英美,跑步实现共产主义”等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口号,并出现了“”、“十年内乱”的严重错误,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的停滞与困顿!

材料三需要指出的是,本人从来不认为思想只是他个人智慧的产物。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思想这个概念被提出来的时候,他就认为,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只不过是―个代表。

材料四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材料五全国解放后,还是坚持了这个观点。在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选自朱汉国主编的《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进行讨论,回答:

1、材料一中对甲乙两同学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试阐述你的观点。

2、材料二中“同志晚年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分析”,是否属于思想?

3、根据以上材料,讲一讲,应该怎样正确认识个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由于讨论问题的提出真正触及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了学生思维的难点,既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结合生活,要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疑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面向学生生活的课堂讨论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与研究现实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在学习文化史内容时,经常会碰到“佛教文化”,如果仅凭学生现有的知识去理解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有难度的,所以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设计了以下讨论问题:(1)我们的家长信佛吗?(2)家长信佛的原因是什么?(3)他们去哪些佛教寺院参加哪些具体的拜佛活动?(4)为什么要开展拜佛活动?(5)搜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日常用语、佛塔、佛寺、壁画等等。让学生们先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

因为学生们自始至终参与了“佛教文化”调查主题活动的确定和课堂讨论题目的设计,而且调查研究取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实,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历史,有助于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点,有助于正确领悟佛教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又因为学生们“准备充分”,所以课堂讨论时积极性很高,感到“有话可讲”。

三、拓展思维,要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的各种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历史是一门讲究思辨的学科,所有的历史学习活动要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必须经过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所以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必须考虑是否能够充分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寻求课堂讨论与发展学生思维力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而且有效的展开。真正实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节时,请学生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和重大影响,笔者提供了以下可以供学生们讨论的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经营机制是资本主义的。”

有人对于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产生了疑问。

有人对改革者提出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质问:“是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1990年)柏林墙倒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垮。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每一天都传来令人震惊的巨变消息。在11月7日这个神圣的日子里,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前面,俄罗斯的三色旗和苏联红旗打作一团,有人当场把苏联国旗付之一炬……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材料选自马立诚凌志军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和书上知识分析讨论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南巡之旅的?

2、《南方日报》和《深圳特区报》均以“东方风来满眼春”来报道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结合相关材料,你怎样认识对这一现象的?

课题设计篇5

活动名称:课后练习题(p75第2小题)

活动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正确朗读句子。

2.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三个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活动步骤:

一、体会“压”“垂”用词巧妙

1.出示词语:压下来,垂下来

学生读,提醒“压下来、垂下来”这两个词中的“来”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将词语放回句中读。

(1)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2)读句子,注意读好轻声词。

3.体会“压”的运用之妙。

(1)学生演示“压”的动作。

(2)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害怕,透不过气来……)

(3)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个句子。

4.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蜘蛛心里的害怕?

(2)课件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提问:这里的“垂下来”是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对比理解: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

(4)根据图片及生活经验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稻谷、苹果树、落叶、兔子图片和句子)

读句子, 看图想一想,和同桌交流哪些用“垂”,哪些用“落”。

金黄的稻谷(     )下头。       苹果从树上(      )下来。

叶子从树上(     )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

(5)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蜘蛛垂下来的时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得准确,用得好。

(6)联系语境,体会蜘蛛笔直地降落,急切地想逃走的有趣模样,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垂、压”的理解,先借助动作或图片,直观理解词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联系生活,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最后,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将理解、运用、积累融为一体。在理解“垂”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巧妙地借助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来理解,并和“落”进行对比,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妙。)

二、体会“挂”的巧妙

出示句子: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天空的变化。。

2.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哪些感受?(一条彩带、一座彩桥……)

3.理解“挂”。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是语文课上的主要训练点,也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朗读体会景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题设计篇6

一、科学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分析:

1.问题设计的启发性、灵活性缺失,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

[镜头一]

曾经听到一节课,课题是《大气层》,在导入环节,某教师采用了提问的方法进行导入,教师开门见山地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气层里,每天都在感受着大气温度的变化,那同学们知道大气层的温度从底到高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一下讨论和交流。”于是学生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5分钟后,教师让几个小组的代表发表看法,大家说的都一样,都是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对回答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整个过程让人感觉似乎进行的非常顺利、流畅,学生学的轻松自如。

从以上镜头可以看出,教师在备课时都设计了引入时要提的问题,虽然课堂气氛不错,但设计的问题只是针对上课内容设计,答案完全是课本内容的翻版,从思维的角度来说既无启发性也无深度可言,设计的问题学生也用不到多动脑筋思考,看看书本就知道答案,所以也就没有进行小组讨论的必要。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的时候缺失了问题设计的核心价值――问题的思维性,从而使问题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问题设计过于注重对知识点的设计,忽略了“人”的因素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说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事教育活动,要把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真的是这样做的么?请看一例:

[镜头二]

教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生A:“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教师:“我们用一个什么量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呢?”

生B:“可以用压强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

教师:“压强的单位和计算压强的公式各是什么?”

生C:“压强的单位是帕,计算公式是P=F/S”

教师:“以上提问的问题是关于压力和压强概念的一些问题,请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因为这些基本概念考试的时候都是要用到的,我们平时只有熟练地记住到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的个性品质丰富多彩,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上面镜头中的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复习科学文化知识上面,放在了应付考试上面,而没有能够考虑到学生因素,没有能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样做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做往往是得不偿失。

3.问题设计没有能够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设计的问题缺乏梯度,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脱离了学生实际,从而设计出来的问题显得比较盲目。

[镜头三]

下面是一位教师刚上完《水的密度》一课后设计的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个练习:

“求边长是10厘米,质量是2.7千克的正方体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它是由何种金属构成?”

该教师在刚刚上完密度的一些概念后,有些学生对密度的单位、计算公式等还不是很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练习显然不恰当,学生一时比较难以接受,从而会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提高科学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途径

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到位的、有趣的问题设计不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平时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巧妙设问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景象、境况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沟通了课堂与外界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了具有真实情感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要“问由境生,问随境异”,教师要重视利用情境进行问题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请看一例:

[镜头四]

下面是我在教学《大气的压强》一课内容时的引入部分:

教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家里都买过那种袋装的酱油吧?”

学生:“买过”(有的同学点头)

教师:“那有谁知道怎样把袋子里的酱油倒进瓶子里么?”

生A:“先在袋子一角用剪刀剪出一个小口,然后就可以倒入瓶子里了”

教师:“没错,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那样简单,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倒酱油的过程中,袋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全体:“袋子变瘪了”

教师:“为什么袋子会变瘪?”

生B:“是被手捏瘪了!”

教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么?”

生C:“不同意,因为不用手捏,袋子也会变瘪”(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教师:“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袋子瘪了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全体:“想!”

教师:“那好,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

以上案例中,教师能够抓住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生活情境引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抓住知识的关键点进行灵活设问

知识关键点是指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来说,疑问点应该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在此处设计问题可以说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教师在平时进行问题设计时候,就要善于抓住问题关键点,抓住问题关键点进行问题设计在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方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设计好的具有关键性的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好处的。比如在《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来进行一系列的设问如下表格:

这样通过对关键问题采取连续设问,加深了学生对教学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做到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主,结合学生、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要求的实际,“问在重点、问在关键点”,这对于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将大有好处。

3.掌握好设问梯度,采用渐进式进行合理设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一个概念和认识一个新鲜事物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认识的过程。由此可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行问题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用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启思维的窗口,反之,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随意设计问题,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比如在镜头三中的教师,他设计的问题就没有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设计,从而影响到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对于镜头三中密度的训练,笔者认为可以把练习分为两个题目按照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根据以上的问题设计思路,可以设计以下的两个题目加以练习:

练习1.密度的概念是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

练习2.求边长是10厘米,质量是2.7千克的正方体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它是由何种金属构成?

这样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就能把知识重点化为细小的知识,让学生从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学起,然后逐步深入、循序渐进,这样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4.“以人为本”,采取对话形式进行人性化设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多交流、多合作,在共同探索寻求真知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采取对话形式进行问题设计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之一。

[镜头五]

下面是某教师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课的教学片段:

………

教师:“你在家里帮家人洗过衣服么?

生A:“有时候洗”

教师:“都是什么时候?”

生A:“一般都是在周末,妈妈忙着做农活,我就帮忙洗一洗”

教师:“是么?真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赞许的目光)!那你一般都是用什么洗衣服的?”

生A:“洗衣粉、肥皂之类的”

教师:“有没有试过不用洗衣粉和肥皂,只用水洗呢?”

生A:“没有试过,不过我知道那样会很难洗干净的!”

教师:“那为什么只用水会很难洗干净呢?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面带微笑)

生A:“没有”

……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对话的方法积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把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贯穿在对话过程中,不但打开了学生心扉,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激发,进而促进学生生成新问题,并能通过积极的讨论解决新问题。这让我想起了课程专家刘庆昌教授的一句话: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互动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

总之,科学课堂问题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服从于全新的教学理念,服从于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学的要求,即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在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进行总结反思,将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努力利用问题设计达到启发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黄湾中学)

课题设计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多少元?

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来。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的思路。教学关键: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

二、教法和学法

1.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鼓励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三、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出示复习题,指名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出来,然后说出列式的根据。

1.,5箱热水瓶多少元?

2.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

3.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通过上面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结构和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理解题意。出示例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再想一想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思考方向。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要边提问题边画。(图略)问题:

(1)5箱怎样表示?

(2)每箱12个怎样表示?

(3)每个11元用哪条线段表示?

(4)问题怎样表示?这一步使学生知道怎样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矗第二层次,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做法。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几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个多少元有几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几箱,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明白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种分析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层次,确定算法。引导学生结合分析结果,确定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分步列式计算之后,教师要指出,我们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今后学习应用题,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解法分别列出综合算式,再比较两种算法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2.反馈校正。指导学生做教科书99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以适当的提示。做完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如有问题,及时校正。3.小结。指出两种解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并要求学生阅读99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审题之后提示学生想一想与例题有什么类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时要先看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表明列式或计算有错误,要及时检查。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帮助和指导。

2.做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做第4题。读题后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解答?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学生在补充条件时,只要不是非常脱离实际,就要采用。)集体订正时,教师让两个补充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别说出做题过程,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四)课后作业,100页第3题

课题设计篇8

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和完善

首先,要搞好教学设计,必须要吃透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最根本的依据,但教师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或者依赖教材,则使课程教学变得呆板和枯燥。因此,在教学设计前,教师要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做到滚瓜烂熟,就像郑板桥说得那样“心中有竹,才能画竹”。同时,现行教材一般都是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操作使用上也是泛泛地讲述常用操作的方法步骤,每一个知识模块都缺少完整的任务练习,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链,不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精心设计几个具体的综合练习,作为教材的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的操作步骤及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和兴趣学,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要注重内容重组,有针对性设计。在计算机教学设计中,要在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精选核心内容,兼并、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的内容,吸纳先进思想,重组知识单元。但是,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握“新”和“旧”的问题。什么是“新”?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这些问题也是各有所见。许多学校使最流行的软件能活跃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舞台,这自然是“新”的一种体现。但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重要的是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如果偏重所谓“新”知识这一个侧面,就会使教师和学生都忙于追逐新软件,忽视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有限的时间和内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操作使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有限的时间和内容,不能禁锢于教材中现有知识的概念和方法,要使教学内容和计算机能力培养密切相关,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让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多介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教材中没有介绍而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技术,要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把枯燥的操作步骤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愿意学,同时还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同时,要了解学生,满足个性。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素质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前,要对他们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其共性与个性,了解他们的需求。就像厨师要研究食客的口味,为不同的食客打造不同的菜品一样,在教学中要列出“菜谱”,让学生点菜,不要搞大锅莱,一个口味。教学中将共性问题统一讲,将个性问题分散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针对学生操作使用能力需求,注重教学方法设计

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要从课堂上获得能力,提高素质、学会科学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一个好的、适宜的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研究和探讨的永恒的主题。要注重从“注人式”到“启发式”,从“抽象教学”到“形象教学”,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首先,要做到“启而有发”。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注重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按照“问题式”教学法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玄机”,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其次,要注重“动而有果”。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过去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动而有果”教学方法就是要注重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并且要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学设计中,要设计互动的方式和过程,互动的科目要遵循趣味性、操作性、层次性、合作性和实用性等原则,围绕着一个目标,驱动学生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上一篇:畜牧养殖技术范文 下一篇:医学影像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