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范文

时间:2023-11-13 02:51:15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篇1

1.1注重基础,扩宽知识面

21世纪需要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而长期以来,大学的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了单一的专才教育模式,并且由于过分强调实用与专业对口,导致学生所学专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专业知识越来越窄,学生的知识面窄、就业面窄、工作适应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应在科学规划下设置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授课内容的拓宽、广泛引进最新现代电子信息发展的知识介绍,一改传统专业基础课的内涵。例如,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这门传统的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将MCS-51类的8位单片机作为重点讲解对象,对51类的8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软件应用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应不单单讲解MCS-51类的8位单片机的应用技术,还应该引入现在该领域流行的32位单片机的讲授,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口径和更宽的专业适应能力。

1.2以系统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进行优化和改革,而不是单一性的单学科的改进。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上,应本着学科的统一和技术的系统性出发,将学科中的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贯通,汇成本专业的知识体,构建电子信息专业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传统专业基础课,从历屇学生学习情况和反映来看,均表示出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好学,学了感觉没什么用处。在教学中深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应用,均不堪了解,这就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知识的应用更加无从谈起。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这三门课的教学中,应将相互的联系进行深入讲解,在三门课授课中,一旦有相互的知识运用的地方,教师应将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复习与联系,让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运用,有一个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使课程之间相互交融,使学生所学知识不单单是一个个知识点,而应该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各科教学中,都应该加入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连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上形成系统性和关连性,让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汇接成知识线,从而形成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从整体上把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使以前相对分散独立的单科课程,形成衔接紧密、相互关连、环环相扣的课程群,按照课程群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1.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突出应用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既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针对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学加强以下三方面的能力培养:1.3.1专业仪器仪表使用能力的培养这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特色所决定的,正确使用本专业的仪器仪表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技能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验课的教学中,从基础抓起,有必要在实验教学以前专门进行实验相关的仪器仪表的使用的讲授,打牢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1.3.2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根据系统性构建课程群的思路,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关连的能力培养。例如,可根据专业特点构建硬件电路、软件语言和测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硬件电路技能可由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实验课程组成,可将以上三门课程的实验打破课程与课程的界线,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综合电路进行测试、分析,使学生不仅掌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专业技能,通过综合性的实验让学生将单科的实践能力汇接成一定的硬件电路测试、分析能力。1.3.3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专业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电路设计、研发、测试所具备的必要的实践能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发、设计知识。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讲,要想在学校里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上,毕竟不太现实。不过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作品设计方面来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一是在毕业作品设计的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器件方面的发展,选择一些具有前沿知识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毕业作品的实际制作上,应将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力求作品在性能、技术方面的作出创新,突出展示作品在设计上的闪光点。三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前沿性,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知识高度和深度,尤其在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的论述方面,从资料查阅、信息搜集、前沿知识的再学习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毕业设计阶段的三个方面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专业基础。

2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既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又需要具有通晓其它专业的通才。电子信息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有显示表明,单一的专业知识很难满足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多元化的要求。具备多专业的专业知识,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因此,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课程设置方面有必要开设一些营销、策划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一些营销、策划等其它专业的知识和理念。例如,可开设《市场营销》、《销售策划》等课程,让学生思想上具有市场、产品、销售、客户等一些基本知识与理念,多元化地培养学生,从综合能力方面全面地打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竞争力,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全面的基础。

课程设置篇2

1.1研究方法概述

以我院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课程设置一直处于探究和摸索阶段。为了能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为酒店培养优秀的人才,笔者选取了访谈对象做了深度访谈工作。深度访谈法是访谈者对少数人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访谈,并鼓励受访者多说。目的是从少数人中获得深刻广泛的信息。这属于定性研究的一种方法,但样本量较小。调查期间,笔者对校企合作的星级酒店部门经理(2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往届毕业生(3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2人)做了深度访谈,力求掌握酒店、学校、学生三方对我院课程设置的设计提出实际看法。由于条件所限,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南昌某五星级大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浙江某五星级饭店人力资源部经理共2人,往届毕业生3人,酒店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2人。通过对校企合作酒店人事部负责人访谈,能够了解现今酒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掌握当今酒店的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访谈,能及时了解到在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存在的差距,从而进行完善与整改;通过对学院该专业的带头人的访谈,能了解到在课程设置方面校方的出发点及培养方向等。

1.2深度访谈结果分析

1.2.1酒店企业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期望

通过对两家酒店企业的访谈,酒店对学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期望。依据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发展趋势,酒店希望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为今后进入管理层打下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精良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既懂管理,又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如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本行业的流失率较高,学院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酒店负责人认为,学生如能持有“双证”会更受欢迎。在劳动部规定的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中,饭店行业的“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就在其列。学生在有职业证书的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外语口语水平。在学生的实践方面,学校应同酒店企业共同努力,寻求最优的双赢局面。

1.2.2往届毕业生的访谈结果总结

通过对三名一直坚持在酒店行业工作的往届学生的访谈,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根据在酒店行业工作的经验和酒店发展趋势,三名学生认同了自己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正确性,同时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实用的建议。首先,希望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尽量能和酒店企业所需相关联,尤其是在实训室建设和实训设施方面需要加强改善。希望专业教师能及时关注行业动态、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也可以吸引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课堂讨论的时间和开展讲座的次数太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有的毕业生反映,大学的生活就是读书,很少接触社会。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希望学院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3学院学科带头人的访谈结果总结

学院该专业负责人表示,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及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以目前学院的实训设备及校外实训基地为前提,尽力将课程设置合理化,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既要深化教学改革,又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希望学生在就业方面能有较强的优势。目前,受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因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是两年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设置的优化和改革尤其是在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通过对酒店企业、往届毕业生和学院学科带头人的访谈结果来看,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问题。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环节及课程设置不协调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由于受到教师和教材的限制,很难达到很高的职业水准。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由教研室来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教师的行业水准。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通过参考其他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自己设计课程计划及考核标准。从课程的设计和开课时间来看,很多课程的开设不是取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而是取决于现有师资力量的状况。因学院对教师一年的课时量有达标要求,酒店管理专业又是两年制,为了完成课时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因教师设课、挑选学期设课的现象。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都是在毕业前集中实习,实习时间一般是在4到6个月,学生走进实习单位后感慨接触社会的时间太晚,等到了解该学什么的时候,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

2.2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践需求存在差距

根据课程设置的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为一年半,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操作课一般会安排在学院现有的实训室中进行,因校内实训设施的不足及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学生实训技能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另外,因专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赴酒店企业学习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产生了限制作用。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环节薄弱是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的严重问题。根据毕业生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院在校内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方面都存在着欠缺。这就导致了实践环节与酒店的用人需求出现偏差。当学生在最后半年到酒店顶岗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校所学知识和酒店实践操作技能存在着差距。例如餐饮摆台,在校期间学的摆台造型有限,学生到酒店实习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技能与现实存在差距。

2.3课程设置定位不明确

我院现行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般由通识素养课群、专业基础课群、通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群、职业岗位课群和职业岗位证书等模块构成,各个模块的课时分配不够均匀,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能较差,创新精神和从业能力不强。随着集团化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发展,酒店的国际化、标准化特点逐步凸显。如何适应现今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面向的酒店类型不够明确,导致了课程设置的定位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

3.1凸显特色

根据对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着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认为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我院的优势,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整合。我院是一所专门培养外语外贸类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外语教学已成为我院的特色。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外语类课程,如日语、韩语等,还可以请一些外教加强双语化教学;课程安排应更均衡,课程讲授应注重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取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外,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满足酒店对英语口语的要求。

3.2加强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步构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实践性、发展性强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学生的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规划专业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整合,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在即将毕业的第四学期,学生步入酒店后发现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偏差。因此,在制定课程设置的时候,适当调整实践教学的阶段,比如在第一个学期就让学生初步接触酒店,对酒店有初步的认识后,在后面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能让学生在酒店里进行操作和实践,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起合理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和酒店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争取有双赢局面。

3.3加强人文教育

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四者是相互促进。世界很多名校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目的,无论学生将来从事哪种职业,学校应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文培养主要依靠通识素养群的学习,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还是远远不够的。因酒店管理专业是两年制,在课时的安排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学习。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很多,如课程设置方面的中心不仅仅是考证,更应该注重人文课程的开设。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方面也应当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培养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设置篇3

1.1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原则对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设置,首先应依据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确定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把工作过程中复杂的工作内容结构化,以学生为主体,以从业者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质为主要目标和要求,开发实践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进行教学课程设置。高职教育要求的“职业能力”本质上是知识、技能、方法、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体现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项要素。其课程标准应对相关“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具体描述,同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学结合特征,强调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通过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并能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2通信技术专业岗位群分析对于通信技术专业,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了解到,在通信行业的企业中,有很多岗位非常需要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岗位群分析如表1所示:

1.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信技术课程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3.1通信终端生产与维修主要有专用工具如手机综测仪等的使用;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设备故障诊断;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设备检测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使用测试仪器等专用仪器与工具的能力、诊断通信终端设备故障的能力、检测通信终端设备的能力以及维修通信终端设备的能力。

1.3.2通信设备及产品的营销主要有通信产品咨询;通信产品演示;各部门协调;客户销售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掌握通信产品的特点与用途的能力、熟练操作通信产品各项功能的能力、进行良好的计划、沟通的能力以及进行通信产品销售的能力。

1.3.3程控交换运行维护主要有本局配置;开局出局配置;设备安装;设备维护;业务管理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配置程控交换机的能力、能安装维护程控交换设备的能力、管理程控交换业务的能力和撰写维护报告的能力。

1.3.4传输设备维护主要有传输设备工程安装;传输设备工程调试;传输网日常管理;业务配置与网络保护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安装调试传输设备的能力、进行传输网日常管理的能力、进行传输业务配置的能力和撰写维护报告的能力。

1.3.5通信工程监理主要有通信系统规划;通信设备安装指导;通信线缆铺设指导;监理报告撰写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熟悉电信工程实施规范的能力、指导通信设备的安装的能力、撰写工程报告的能力以及进行初步的工程概预算的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置

鉴于以上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的分析,主要对课程进行两个体系的设置:

2.1通信技术专业通识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开发归纳、总结学生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形成了全面提升学生中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全面锻炼学生身心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包括基础应用英语等18门课,通识课程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如图1所示)

2.2通信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方向按照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形成了有利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且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和12门专业支撑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化课程的实现与评价

课程实施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重视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涵盖专业能力要点,更应关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职业素养要点,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点等诸多方面。

4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设置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与知识体系,重视校企合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良好对接,能够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专业通信技术人才的目标。

课程设置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影响下,幼儿教师的办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幼师由中专层次向大专层次进行转化,从三级师范转化为二级师范。在进行幼师培养教学课程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国幼师教育对幼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要求,根据幼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课程的设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幼师培育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关键部分[1]。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教程发展落后,较难适应人才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培养

由于学前教育课程中的素质教学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以及素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并且根据我国相关学前教育课程设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学前教育课程不能完全体现其专业技能的特点,因为素质教学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导致其教学知识内部结构不完整,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使得学生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造成了阻碍。

(二)专长课程开发不足,较难适应幼儿园的专业技能发展需求

在相关教育知识结构中指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终极目标,寻找学生某个专业技能所呈现出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特长和业余爱好。学校没有针对学生个性化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学生没有投入足够的热情进行相应的学习,并且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程中存在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特长的教学课程,使学生不能对自身的职业技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三)整体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较难适应岗位要求

根据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历程来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还是运用以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其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针对培养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或者管理者。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之后,在教学课程中加入了影像、播音、表演技能等方面,使得学前教育课程太过于突出培养幼师的艺术技能,而不是注重幼师的教学技能,使得学前教育的职业技能仅仅占据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的15%,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不到充分培养,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幼师岗位。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相当丰富的学前教育经验;学前教育经验包括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了解,尤其是应合理分配各种教学资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安排各种系统化的教育实训,以及开展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前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职业技能进行有效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能教、会教、爱教等方面的能力,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色和优势[2]。

(二)构建“深化专业知识与强化教育技能相结合”的拓展性

系列专长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学前教育课程进行多方面的延伸,比如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前教育育婴方向、学前教育英语方向等延展性教学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可以开设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等课程,除此之外,可以同时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和儿童文学赏析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一致。

(三)形成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进行学科课程评价过程中,将学前教育课程的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进行有机结合,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分别是学生的考核分数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可以加入学前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之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让评价更加情境化,体现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灵活性和规范化,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对校内学前教学课程指导教师进行规范化评价,除此之外,提高了学前教育课程评价对突发事故、特殊案例等进行评价的灵活性[3]。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对培养我国综合型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具有深远的影响,利用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方式对学前教育教学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将学生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与幼儿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在学前教育教学课程中加入一定程度的素质教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但菲,王元.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现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8-131.

[2]曹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探讨[J].艺术科技,2014(6):381.

[3]董艳.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课程设置篇5

一、“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性质

“女性学”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具有独立价值和功能。它与其他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女性学”课程关注女性自身生活,关注女性未来发展,培养女性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女性品质。通过“女性学”课程的开设,把形成的女性个性品质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从而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同时,“女性学”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这将促进理论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学习的自主化。从“女性学”的培养目标来看,本课程应该是以品质教育为目标的综合活动课程。

二、“女性学”课程设置特点

“女性学”课程研究视角是一种科学的人文视角,它不仅是从女性的角度对女性的再认识,更是从人的角度对女性的重新诠释。它既注重性别分析与论证,又试图通过全方位地补写女性文化,来重新审视人类文明。这是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女性学”课程研究要以“男性”作参照,以“女性”作焦点。因为女性是作为人的女性,女性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形态。而人是由具体的男人和女人构成的。男女两性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然而,承认女性存在是人的存在,并受到男性的制约,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女性存在的特殊性,因而,要在考察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构成与完整历程,考察女性与男性存在的同一性,并始终把男性作为参照系统加以观照的同时,着力探寻女性存在与发展的特殊性,发现并揭示女性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生成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这是“女性学”研究的根本与宗旨。

“女性学”课程研究,还要注重把握“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女性学”课程既要注重对女性本体内在因素的探讨:从生理、心理到意识、情感,再到存在与发展;同时,又要把这些因素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种族、地域、男性等因素结合起来论证。女性的生存进步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又受到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制约,这两个规律在本质上是互为表里的。

三、“女性学”课程设置的研究方法

1.学术研究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女性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女性学”课程建设以女性研究为基础,女性研究愈深入、愈广泛,“女性学”课程设置就愈科学,深入的学术研究为课程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而“女性学”课程建设又为教师从事研究和教学创造了条件,把研究引向更深层次,使二者有机结合,向纵深发展。学术研究和“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的,作用是双向的,以学术研究促进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推进学术研究。

2.发挥群体的“合力”作用。“女性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建设决不是那一个学科的教师,或者少数人所能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学校内部各学科间的通力合作,而且需要校际之间的合作,需要学校与妇女组织、社科研究部门以及地方行政部门之间的协作,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群体的合力。在协作过程中,教师之间、专业之间、校际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推动“女性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借鉴和吸收各方面研究成果。“女性学”既然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那么它的发展就要博采众家之长,积极吸收其他学科已有的研究精华和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女性学”学科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视角,取长补短,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女性学”学科,建立指导性与适用性为一体的“女性学”课程体系。

四、“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1.全校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阐述妇女理论的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揭示妇女问题产生的实质和妇女地位演变的规律,分析女性教育、女性就业、女性发展等问题。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对性别歧视的认识,从人的发展角度强化女性的人格独立和对不平等现象的理性分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2)社会性别与成才。该课程运用性别视角认识和分析成才问题,探索和揭示女性智力发展特征及女性成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优化成才环境,提高女性竞争实力和“四自”精神,对女性进行人生指导和成长设计,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勇于开拓成功之路。课程教学特点:在讲授知识要点的基础上,介绍成功女性个案,从中分析其成功经验,使学生“立志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发展有楷模,成才有榜样”。

(3)女性心理与自我认知。分析女性心理及生理特征,探索女性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女性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应对挑战和竞争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增强敢于竞争和勇于拼搏的勇气,正视自身,摆脱自卑,平等地参与社会竞争。课程教学特点:以学生需求为中心,采取讲课和课堂交流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层面上了解女性的特点,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树立“自尊才有品格,自信才有希望,自立才有地位,自强才有机会”的信念,珍视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相信自身的力量、潜能和优势。

(4)女性形象设计与训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训性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从内外结合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品德、品格和品位,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在美和外形美相统一的女性形象。授课特点:教师讲授、示范和学生模拟、实践相结合。

(5)女性卫生与保健。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卫生及性教育历来是个薄弱环节,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在女子学院开设女性卫生与保健课程,不仅有利于女性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而且对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内容包括女性生理与生命周期、性别生理差异、女性保健知识等。

2.全校公共选修课

学校对“女性学”课程除设有必修课外,还应设有选修课和讲座课,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需求,不断开拓和调整课程内容,常设课程有:社会性别意识、女子礼仪、中外妇女比较研究、女性文学欣赏、女性与发展、女性就业与社会参与、女性与美学等。

3.各专业中的“女性学”课程

在开设全校“女性学”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各专业可根据其专业特点开设相关“女性学”课程。如:文秘专业可设女性商务谈判、女性与公关;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妇女发展史、妇女工作管理、家庭社会学;法律事务专业开设妇女权益与社会保障、女性法律案例分析等。各专业开设“女性学”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女性的性别意识,为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女性的自由发展以及性别平等社会环境的构建创造良好条件。

“女性学”学科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但基础建设还需加强,而且,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学校有限,所开课程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不可苟同某种模式,盲目追求统一化,而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只要学生需求、社会需要,只要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有利于学生发展,即可大胆开设“女性学”课程。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No.O8030135)

课程设置篇6

关键词 桥梁系 选修课 课程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Elective Curriculum in Bridge Engineering Teaching

WU Xun, ZHANG Zhichao

(Departm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curriculum, curriculum system is also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llege elective, elective courses in college teach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Bridg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excellence engineers course system for its class group analysis and reform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to continue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dge department; elective course; curriculum; reform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作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科的重要一员,在过去的近百年历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内同类专业中综合实力最强,专业发展最为均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盛誉。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成为师资主体,学科实力大幅提高。改革开放后,桥梁工程系不断吸取世界一流学科的办学经验,博采众长,全面发展。目前,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已经形成了以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人才为核心,以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中青年教师为后备的师资队伍。依托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先进科研平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部级重点一级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被评为部级二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作为“引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桥梁工程系重新审视了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研究了国内外重点大学的本科教学体系,以科研促教学,从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条件改善出发,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了成功实践。旨在培养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

1 桥梁工程系选修课开设背景和意义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的桥梁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培养出一批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多数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如表1所示,在专业课程安排方面,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为本科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选修课,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作为土木工程学院下的一个重要单位,桥梁工程系应当着眼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同济大学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着力于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对当今桥梁工程学科发展的需求分析,桥梁工程系在原有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对本科生培养计划做了大幅度调整,尤其是选修课的课程教学,以全面提升桥梁工程系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大大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使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开设选修课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第一,选修课的开设可以本专业的学习扩大视野,学生通过对跨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了知识面宽度和广度。第二,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可以二次开发自身的兴趣爱好,在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第三,选修课的设置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第四,选修课的设置可以开发跨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因此,开展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和具有实际意义的。

表1 桥梁工程系学分要求一览表

2 桥梁工程系选修课教学问题探索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的教学被视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选修课的教学往往被忽略。随着桥梁工程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在我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的选修课设置还存在问题和不足,选修课不被重视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系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通过调查得知,现行的桥梁工程系选修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桥梁系本科生的选修课多数排在了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但是这个时候的学生,多数在准备考研,或者着手于找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选修课的学习,导致了部分选修课的上课人数过少,以至于不得不停开此课程。大学生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都集中在考研的科目上,经常有同学缺课,有的课程甚至不去上课,严重影响选修课教学质量。显然,选修课程教授的内容和课程对本科生的教育及其以后的发展是极为有用的,是很有价值的,如桥涵水文与基础、桥梁施工与养护,不学习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选修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鉴于此,我们建议可以将这些选修课调至大三的上学期或者大三的下学期。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考研和就业,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 结论

桥梁工程系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并趋于完善,而选修课程体系的建立还有待提高,选修课的设置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训练和保障。对于桥梁工程专业,选修课意义同样重大。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建立完整桥梁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桥梁的构造、介绍学生了解工程中设计计算原理及方法,同时,绘制施工图和结构分析的掌握也是选修内容的重要部分。这都是本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不仅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基础,而且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

(1)学生应理性对待考研,端正学习态度。桥梁工程系设置的专业选修课,涵盖工程技术、设计计算基本原理、结构分析等重要知识,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意义重大,学生不应完全为了考研放弃知识的学习。另外,学生考研要避免盲目性,无论是考研还是学习专业知识,都是为增强能力和本领,如果为了获得后续学习的机会而放弃了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可谓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所以学生应理性对待考研,端正学习态度,归根结底,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决不能单纯因为考研而放弃选修课课程的学习。

(2)教师通过改进课程内容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来激发学生学习选修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选修课课程准备,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极大地影响着选修课教学任务完成的程度。科学设置的选修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桥梁工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工程实践,在提升学术能力的同时相应的职业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目前桥梁工程系现有的教学方式,注重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完善,为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讨。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仍是改革的要点,通过培训,讲座和再学习等途径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桥梁工程系要求青年教师去企业进行践学,研究教学方法,使青年教师不但要搞好教学,也对教育教学方案有所钻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化教材开发也是改进选修课程教学的有力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全方位的立体教学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带入课程教学。

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就是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及创新,以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特色的工程人才。桥梁工程系将继续改进选修课课程教学设置,争取将每个学生培养成有利于国家建设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山洪,吴海军,等.桥梁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3):136-138.

[2] 纪英.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3] 马福生.人性化教学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6).

[4] 陈云敏,姜秀英,肖南.土木工程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2(3).

课程设置篇7

论文摘要:在技术环境数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实用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图书馆学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多层次体系,并强化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教育。

历经8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了数以95-计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的图书馆事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却低迷不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摆脱困境,适应社会需要并持续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是每个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需要迫切思考的课题.

1高校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字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技术环境数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实用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

1.1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随意混乱,跟不上数字时展步伐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从整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处于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操作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迅速崛起并一度辉煌,此时,图书馆学教学以培养学生采、分、编、典、流等传统图书馆工作技能,适应当时的图书馆工作为主要目标.然而,到90年代后期,信息资源迅猛激增,新的信息媒介不断出现,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类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社会信息量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迅猛增长,并日益庞杂无序,数据库厂商、网络公司、企业战略管理部门等新型社会组织越来越需要信息组织与服务人才,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就业口径进一步拓宽.为此,图书馆学教育内容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革之中.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修订本),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名称、学科归属作了相应的调整,正式将情报学改称信息学.调整后的专业目录,将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为一个学科群,称“图书信息档案学类”,归属历史学门下.1995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系主任联席会议,对图书馆学专业课程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讨论,确定了12门图书馆学核心课程:图书馆学概论、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文献编目、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原理、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目录学、社科文献咨询、科技文献咨询、文献管理自动化、读者研究、图书馆现代技术,并组织编写有关教学大纲,规范各院校的教学活动.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改变了高等学校专业划分过窄过细的状况,实现了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提出了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的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然而一些学校片面理解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价值,逐步淡化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却大量增设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类课程,而把图书馆学类的课程压缩到少而又少,甚至连图书馆学最核心的课程,如文献分类、编目等都被挤掉了,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已荡然无存.又由于执教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类课程的教师原本是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浅尝辄止,零碎而缺乏系统,最后除了学会几个专业术语外,实际上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致使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浅显、庞杂,缺乏系统性,动手操作实践差,学生既不精通计算机技术,也不懂图书馆学,造成了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而另一些学校则依然保持旧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图书馆学课程为主,增加的信息管理类课程空洞宽泛,而对新出现的图书馆在线采访、联合编目、实时咨询、数字资源等新业务、新技术却少有讲解,导致培养出的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专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不用说指导图书馆实践,相当部分学生既无法到其他行业工作,也不受图书馆界欢迎。

1.2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体系不尽合理,满足不了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

社会对图书馆学人才的需求,以前主要集中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也主要以本科教育层次为主,为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培养专门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的图书馆事业也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在国家CALIS项目启动后近两年的时间内,相继建立了4个全国性的中心和7个地区中心,引进与开发了一大批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大型的网络数据库,开始了大规模的联合编目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建立了全国性的文献互借与电子资源传递系统.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图书馆亦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工程”,揭开了图书馆界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序幕,给中国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事业面貌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包括社区图书馆数量倍增,全国高校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展壮大,图书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馆舍面积不断增加,馆舍扩建工程比比皆是,图书馆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图书馆及其他机构对图书馆不同层次人才需求迅猛增加,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提高,但图书馆学教育却没能跟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步伐,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定位还不够合理,大部分院校仍定位于为图书馆培养本科专业人才,呈现两头少中问多的局面.本科生什么都学却学无所长,面对社会需求无所适从;硕士研究生不仅规模小,培养数量少,且除在理论研究深度上有所加强外,专业技能的提高微乎其微;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能够承担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位,全国各地基本没招生:造成既缺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通晓技术、能干务实、自我发展和应变能力强的一般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缺乏能够胜任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及其他机构深层次工作的精英人才.

1.3价值取向的变更与图书馆学毕业生就业趋向之间错位

改革开放以来,实用主义备受崇尚,而图书馆学毕业生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不仅不少学生不愿意选择图书馆学专业,一些专业教师也纷纷转业换岗,造成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源不足、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两难局面.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崛起,使得计算机、自动化、经济、金融、法律这些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社会对于这些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且政治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在高校招生并轨后,全部学生都需缴费上学,考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上,必须考虑自己的投入能有最大的产出,在选择专业上必然选择市场需求旺盛的那些专业,而图书馆学教育是针对特定机构设计的窄口径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日益狭窄,社会需求不足,适应能力也差,最终使图书馆学专业生员不足,质量不优,教育规模越来越小,图书馆学教育滑坡.一些被硬性录取到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即使一再告诉他们,本专业的就业率如何高,就业单位如何好,他们也往往不为之心动,而是想方设法力图调换专业.调换专业失败者大多选择了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其目的是跳出图书馆学专业,实现最初的追求.那些最终去图书馆工作的毕业生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出于无奈.他们能够在职业岗位上停留多久,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而且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再报考本专业研究生者也是寥寥无几,“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与图书馆学专业就业趋向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图书馆学教育倍受冷落的局面,短期内难以逆转。

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环境与信息工作手段,既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培养信息工作人员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体系提出了挑战.社会对知识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提高,对服务内容的要求也千差万别,进而要求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正确,知识结构合理广博,专业素质精专,图书馆学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2图书馆学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图书馆学教育要摆脱困境,应从自身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图书馆学教育要摆脱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优化课程设置,既保持专业精华,又不断开拓创新

专业是一种社会分工行业,专业教育应该为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知识智能结构,如果专业教育开设的课程不能传授给学生从事有关职业有用的知识技能,它将被淘汰.目前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必须要纠正过去存在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但也不能打着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幌子,淡化专业教育,甚至砍掉文献分类、编目等图书馆学最核心的课程,使图书馆学本科教育陷入尴尬境地,致使培养出的学生丝毫没有竞争力,不再被业界需要.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是专业人才所必备的核心学科层次知识智能,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得以自立于大学教育之林的根本所在,是形成专业知识基础、支撑专业教育的主体结构的核心.国家教委批准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12门核心课程,是以图书馆工作业务环节为主的应用原理方法课和基础理论课,是强化学生内功的必修课,是他们从业的看家本领,必须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是绝对不能随意删减的.图书馆学课程确实需要改革,从用户角度看,应改掉那些过时的、用处不大的、空洞无物的内容,保留那些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实用的、根本性、原理性的专业精华。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发生了改变,服务重点发生了偏移.传统的手工编目和手工检索都实行了自动化,传统的一次、二次文献服务转向了信息产品、信息咨询服务、专题研究服务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服务重心的转移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专业教育在保证专业课教学的前提下,也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和创新,设置信息系统设计与服务评估、信息系统与服务管理和咨询、信息组织与分析、信息检索等相关课程,增加与时代脉搏发展相一致的新技术、新知识,设置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能胜任在线服务、信息咨询以及数据库建设的需要.同时,图书馆学教育应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灌输式的讲授之外,还应结合课堂讨论、实地参观、调查实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真正感受现代各类型图书馆在服务方式、馆藏结构、管理模式、建筑格局、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2.2完善多层次体系,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拓展研究生教育

图书馆学教育体系中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和中专层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但现今图书馆本科教育逐步萎缩,图书馆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缺失,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小.在着力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尽力完善多层次教育体系,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拓展研究生教育.

图书馆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满足各级各类图书馆对图书馆学操作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从我国图书馆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看,仍然需要大量有较高(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掌握图书馆学基本知识和较为熟练的图书馆工作技能的操作型专门人才,这需要通过积极兴办图书馆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而且进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普遍认同图书馆这个职业,在学习中一般不会存在所谓的专业思想的问题,可全身心投入学习,他们明白所学的是将来所从事职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因而,图书馆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解决了个体对受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能为快速发展的图书馆事业输送合格的从业者.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必备的知识、技能外,也应该注意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注重培养他们的服务精神.因为他们与用户直接接触,为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图书馆的整体感知和认可度,直接关乎图书馆的形象.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虽然培养了图书馆学硕士2000余人、博士百余人,不过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小,与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体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图书馆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馆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知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类人才群体需要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具有坚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素养,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去获取、分析、评价、组织、管理知识信息和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去研究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中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应该大力发展,并逐渐使之成为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点.

2.3重视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课程设置篇8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光伏产业范文 下一篇:商店经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