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范文

时间:2023-10-31 06:36:31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篇1

上海市场:本周上海钢材市场持续弱势下行态势,建材市场价格波动下调,热卷板报价继续探底,至周末逐步企稳,冷卷板方面在库存压力下,报价持续下滑,中厚板心态不稳,行情不断走低。建材方面:本周上海建材市场呈稳中小幅回落态势。周初市场报价基本持稳,但在后期低价资源增加,成交持续不旺的影响下,价格回落。本周钢协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8月份当月钢筋产量606.17万吨,较7月增加31.03万吨;当月线材产量531.7万吨,较7月增加29.33万吨。建筑钢材产能增加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经销商对十一采购有好的期望,但从目前的国内产量来看,建材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很大。另外,本周华北地区北京、天津市场建材价格持续下跌,基本接近上海建材市场价格。对于后期走势,市场心态不一,至周末部分商家仍表露出涨价的愿望,但更多的商家对后市并不看好。预计下周上海建材市场行情逐步趋稳,若市场需求好转不排除小幅拉升的可能。热卷板方面:本周上海市场热卷板报价继续下调,报价已基本接近前期最低价位。本周低迷的成交对市场经销商信心打击较大,目前上海热卷板价格倒挂现象严重,经销商亏损较大,从周四下午开始上海市场有部分商家拉高价格在3520元/吨以减缓出货。在此影响下,至周末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是价格的趋稳并没有带动市场成交量的好转,价格上涨乏力,多数商家心态谨慎,对热卷后期走势并不乐观。本周,太钢、包钢等钢厂热轧生产线检修结束,市场投放量将陆续增加,市场库存压力依然不减。另外,接近月底,多数商家不可避免也将面临资金压力,后期不排除仍有低价抛售的可能。预计短期内上海热卷板市场趋稳可能性较大,不排除有再度小幅下调的可能。冷卷板方面:本周上海冷卷板市场成交清淡,报价下滑。本周仍有冷卷资源陆续流入市场,库存压力逐步加大。据悉,包钢、邯钢、川威等冷卷资源后期仍大量到货,并且港口到货量也呈上扬趋势,主要是土耳其、俄罗斯新钢等资源。上海冷卷板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局面进一步加剧。本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市场经销商心态不稳,低价抛售现象时有发生,现在鞍钢1.0mm冷平板市场最低报价在5350元/吨左右,成交仍可优惠。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上海冷卷板市场利空因素明显多于利好因素,预计后期冷卷板报价仍有下跌可能。中厚板方面:本周上海中厚板市场呈小幅下滑态势,幅度在120元/吨左右。本周上海中厚板市场行情持续疲软,需求清淡,市场经销商信心不足,对后期走势并不乐观。另外马钢出台了九月上旬价格追溯政策,中厚板、船板价格下调120-270元/吨不等,钢厂虽然下调价格,但多数经销商依然亏损,市场出货意愿较强,同时,冷热卷板的持续低迷态势对中厚板市场心态也影响较大。目前上海中厚板资源充足,出货压力依然较大,市场杀跌意愿不减,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缓解,预计近期中板市场仍将维持低迷下行态势。

南京市场: 本周南京钢材市场上除型材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动外,建材、热卷、冷板、中板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建材方面:本周南京市场建材价格阴跌。虽然本地总体资源不多,但在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及周边市场建材行情不稳等因素的制约下,本周南京建材市场的主流价格有20-30元/吨的回落。本周南钢、马钢等厂家出台的本月上旬及中旬的价格政策,对建材价格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下调,这对经销商的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市场的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由于十运会即将召开,9月14日南京召开新闻会,通报了十运会期间的各项交通管理举措,对外地货车、本地货车分日期和时段实施区域和路段禁行,本地部分建筑工地也将陆续停工,估计短期内市场成交难有明显放量,受上述因素制约,目前经销商对后市信心并不足,部分经销商对于十一前的建材行情几乎不报任何希望,短期内本地价格走向不容乐观。热卷方面:本周南京市场热卷价格明显走低。受本地成交持续清淡及上海市场热卷价格阴跌等因素的制约,本周南京热卷市场上的主流价格有100-150元/吨的下跌。据悉,近日梅钢有一批现货资源投入南京市场,但由于目前市场价格与出厂价格倒挂严重,并且众商家对后市持悲观态度,所以,目前接货的经销商寥寥无几,即使这样,各大仓库也是只见进货,不见出货。现在多数经销商在尽量控制自家库存,甚至部分经销商实行无底价销售政策。在利空因素明显多于利好因素的情况下,近日南京热卷市场难以走出低迷的行情。冷板方面:本周南京冷板市场的主流价格仍有下跌,较上周末收盘价格有50-80元/吨的下跌。本地成交持续清淡及近日上海市场上的冷板价格持续走低,是本周南京冷板市场上的主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但价格的下跌难以促进下游需求明显放量。目前经销商对后市的看法略有分化,部分商家认为月末本地可能出现长假前的集中采购,对短期价格走向有所期待;但另有部分商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目前在尽力减小自家库存量。另悉,马钢冷轧生产线定于9月底10月初对罩式退火炉计划检修4天,影响冷轧产品1.2万吨。中板方面:本周南京市场的中板价格继续走低。在经销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及成交难有放量的情况下,本周南京中板市场的主流价格有50-80元/吨的下跌。目前南京中板市场上的总体库存仍然处于缓慢增加的状态,同时,市场上的下游需求持续低迷,而部分钢厂仍然在陆续下调中板的出厂价格,受上述利空因素的制约,目前经销商对后市看跌的依然占多数。另外,由于眼下本地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估计周边市场中板资源大量流入本地的可能性不大。

天津市场:本周,天津市场钢材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建筑钢材价格在北京市场的影响下持续阴跌;热卷板市场因需求萎靡,价格也连连下滑;冷板市场也打破前期的平静,价格稳中趋跌;中板价格继续下挫。建筑钢材方面:本周,天津建筑钢材价格持续阴跌。据了解,较北京地区而言,天津市场上的小钢厂资源占有率不高,但近日市场到货也有所增多,库存也呈小幅上升的态势。目前天津市场建材价格与北京地区基本保持一致,在北京市场价格一路走跌和本地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商家对后市也难抱信心,纷纷降价销售。由于目前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倒挂现象日趋明显,后期华北五钢厂下调价格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下周价格仍将以震荡走低为主;但临近国庆,若需求有所回升,价格也有逐步企稳的可能。热卷板方面:本周,天津市场热卷板价格呈现下滑态势。据经销商反映,本周唐钢等资源虽有到货,但总体库存量仍然不大,导致价格持续下跌的关键因素还是低迷的需求和悲观的心态。随着太钢和包钢的检修结束,经销商认为后期市场将有大量到货的可能,而目前的成交状况仍然很不理想,个别报价较高的商家有零出货现象,因此市场心态比较悲观,弥漫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无奈气氛。另外,本周上海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也给本地商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周五上海市场价格止跌趋稳,也有少数商家拉高报价,但需求仍无好转迹象,本地经销商仍看淡后市,对此持观望态度。尽管价格已跌至相对低位,但下游采购反应仍然非常平淡,各大商家对后市的预期普遍降低。随着后期资源的逐步补充,销售压力必将有所增大,而目前成交状况仍无起色,为能积极走货,后期价格继续处于下滑通道中的可能性较大。 冷板方面:本周,天津市场冷板价格稳中小幅走低。据经销商反映,本周冷板市场整体成交情况比较低迷,库存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在上海等华东市场价格呈现下跌态势的影响下,前期本地商家平和的心态开始波动,对后市信心不足,实际交易时也留有较大的商量余地。在其它钢材品种均呈下跌态势的大环境下,冷板市场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居高不下的价格受到严峻挑战。目前商家对后市多持观望态度,受需求的制约,下周价格仍有稳中小幅下滑的可能。中板方面:本周,天津中板市场仍旧延续低迷行情,价格继续下滑。近期天津市场中板价格一路走低,其间偶尔停下来喘息一会,然后继续走下坡路。据了解,价格下跌至目前水平,成交状况仍无好转迹象,各商家的销售压力较大,对后市已不抱希望。现市场上以天钢、济钢、邯钢等厂资源为主,由于其它钢厂资源不断涌入市场,且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因此作为东道主的天钢资源的销售压力进一步显现。此外,钢厂方面的压力也较大,近期仍在频繁调价,本周四安钢将中板出厂价再度下调80元/吨,对市场信心打击挺大,安钢、文丰中板价格继续下探,天钢资源售价也只能被动跟跌,经销商普遍寄希望于钢厂保值,而天钢政策至今尚未出台。目前市场心态略显混乱,部分商家担心价格将进一步走低,存在恐慌性杀跌心理;另部分商家表示价格已处于严重倒挂状态,后期价格下跌的空间将非常有限。预计短期内中板市场仍将难以走出低谷。

广州市场: 本周广州建筑钢材市场售价全面下跌,下半周下跌速度有所加快,市场资源较上周末有所增加;热卷板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心态进一步恶化;冷轧卷板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幅度在20-50元/吨;中板市场售价在上周大幅下跌以后,本周市场价格继续小幅走低。建筑钢材方面:成交的异常清淡,上海、北京市场价格的持续阴跌,使得本周广州市场商家销售压力明显加大,价格持续下跌。本周州市场整体出货相当疲软,不少工地目前面临较大的资金问题,终端需求受到很大的制约,这是导致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台风影响,预计到港的北方资源推迟到下周,目前市场整体资源在34万吨,由于出货的不畅,市场整体库存正缓慢增加;另周末当地主导钢厂韶钢、广钢又对线螺出厂价格做了不同程度的下调(具体情况请参照本网站的钢厂资讯),相信在钢厂再度下调出厂价格的摧动下,下周广州建筑钢材市场售价还会继续下跌。热卷板方面:本周广州热卷板市场售价大幅下跌,价格较上周末整体下跌50-140元/吨。近期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广州市场热轧卷板市场价格持续阴跌,导致下游用户以及中小经销商观望心理较重,市场出货量持续不旺。为加大出货量,大部分经销商多采取高报低出的销售模式;同时本周上海市场热轧卷板价格一度跌至3400元/吨的价位,对广州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目前市场价格已经与钢厂出厂价格严重倒挂,经销商亏损较大,价格继续下行的压力很大,所以预计后期市场价格下行的空间有所缩小。资源方面,由于出货缓慢,随着各钢厂的资源陆续到货,整体库存呈现上升态势,目前乐从市场热轧板卷整体库存约31万吨。冷板方面:本周广州冷轧卷板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幅度在20-50元/吨。近期武钢冷轧卷板资源到货相对集中,在资源增多的压力下,市场价格开始下滑。目前黄浦港库有18-20万吨冷轧卷板资源,并陆续有低价进口资源到货,对国内鞍钢、武钢等钢厂资源有较大的冲击。目前冷轧卷板资源成本均比较高,大部分经销商基本无利可图,对近期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后期冷轧卷板市场资源释放加大,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放大,广州冷轧卷板市场价格走势依然低迷。中板方面:上周广州中板市场售价出现大幅下跌以后,本周开市以来,市场依旧维持稳中下跌的运行态势。本周市场成交依旧清淡,商家普遍反映出货困难,同时本周国内热轧卷板市场价格的再度加速下跌,使得原本低迷的中板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商家信心明显不足;本周五,韶钢、柳钢同时对普中板下调100元/吨 ,由于周末临近收盘,所以市场并没有及时反映出来,相信下周市场价格会随着钢厂价格的调整做进一步的调整。

综上所述,建材方面:由于前期国内市场建筑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下游用户观望心态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将对建筑钢材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从国内钢厂方面看,随着市场成交相对减弱和钢厂建筑钢材产量迅速增加,各钢厂建筑钢材库存有增大趋势,这对建筑钢材价格今后走势也将产生一定下行压力。加之目前钢厂迫于库存压力频繁下调出场价格以及市场库存的逐渐增加,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国内建筑钢材后市总体不容乐观,预计后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将总体呈下跌走势,相对而言线材市场压力稍轻,将好于螺纹钢。但受成本支撑,整体价格的下滑幅度不会过大,应呈稳中趋跌走势。

热板方面:经历了近期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本周末上海地区部分经销商有意小幅上拉市场价格。但多数经销商似乎并不看好后市行情,为降低库存加紧出货。应当说,当前上海地区表现出的上涨意愿主要为外地调货的推动,毕竟上海热板价格明显较低。另外,也不排除个别商家有拉高价格借机出货的意图。从本周来看钢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厂内库存进一步增加。随着包钢、太钢等钢厂检修结束,后期资源压力有增无减。此外,薄规格中板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影响到热板市场的稳定。预计,下周国内热板价格还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

冷板方面: 自上周开始,国内冷板市场再度进入不稳定的震荡下调阶段,市场行情每况愈下,本周的下跌幅度较上周亦有明显增加。且在主导市场的影响下,各地市场不管资源多寡,均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下跌行情。但是成交情况却丝毫未得到改观,而是愈加低迷,在此影响下,国内冷板经销商信心受创。且主要城市诸如上海、广州等地市场资源量有有增加迹象,势必对市场信心带来冲击。但是,也应当看到,除了部分港口城市有进口资源以及前期滞到的货源外,目前市场资源量整体仍旧偏低,市场库存均没有明显变化。且钢厂方面态度较为强硬,出厂价格较为坚挺,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近期国内冷板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几率仍旧不大,但弱势运行的行情难有改观,市场整体应以稳中下调为主。

国内市场篇2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有望增加。主要依据:一是良种繁殖将推动良种植面积继续提高,即使面积保持稳定,总产也会因单产提高而提高;二是2010年花生收购价升至历史高位水平,而辣椒等经济作物因大幅增产而导致价格和种植效益双双下降,花生传统种植业地区弃花生改种辣椒的效果并不理想,预计今年花生种植面积将恢复性的增长。

花生和花生油的供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一是随着花生种植而积恢复性增长和单产的提高,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总产将明显增长,而国内花生消费增速不变,供给增速将大于需求增速;二是压榨消费增速历来快于食用消费,花生油产量必将随着花生总产最的增长而增长,加之上年花生油库存结余23万吨,相当于年需求的11%,因此今年国内花生油将是供给充足的。

花生油价格走势仍将弱于国内植物油整体走势。一是国内花生油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二是花生调和油挤占纯花生油市场的份额,其价格抑制继续存在。在通胀预期下,今年花生油价格运行区间将高于上年。

化生油价格将在多数时间为区间震荡,节日效应继续减弱。花生调和油市场份额的增加,使得花生油价格与豆油价格关联性增强,二者合理差价在3000-4000元/吨,如果差价偏大,将抑制花生油的需求。因此,虽然花生油完全靠自给,对外无依赖性,但仍受因素间接影响。纯花生油作为高端油,节日消费特征明显,有其相对独立的的行情,随着节日福利的多元化,这种特征将继续减弱。

新产花生收购价将高开高走,后期叫落。一是经历2010年的行情后,农民对花生收购价的心理预期提高;二是在经过2010年成功运作后,贸易商等中间环节的需求会拉动收购初期的价格;二是资本充裕不变,将使收购价格重心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四是国内花生压榨能力继续增加,花生收购期延长,企业在与农民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将提价收购。以上因素将支持今年花生收购价高开高走,不过随着价格走高企业成本增加和贸易商中间环节风险加大,持续提价的意愿减弱且需求减少,收购价将有所回落,如果增产幅度较大,则随着集中上市供应增加,初期收购价也可能受抑。

综上所述,预计今年国内花生、花牛油行情价格震荡运行底部抬高,花生价格集中运行区间为7500-9500元/吨;花牛油价格集中运行区间为13500-18500元/吨。

菜籽菜油:价格高开高走

今年国内油菜籽价格将高开高走,集中运行区间在4100-4400元/吨。主要依据:一是继续实施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可能性较大,考虑到通胀因素,政策性指导价在4100-440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今年国内菜籽产量难有大的提高。农业部农情调查显示,全国冬油菜播栽面积1.03亿亩,增加100万亩左右,增幅仅在1%。据笔者了解,由于油菜籽种植收益低于其他作物,机械化作业难以大面积推广,农民种植积极性总体不高,秋播油菜籽种植总面积可能下降。后期即使天气正常,今年菜籽产量也难有大幅增长。三是今年菜籽进口数量难大增。不仅是进口检疫措施继续实施,而且国际市场菜籽价格居高不下,进口价格尚无优势可言,只是为国产菜籽价格提供一定上升空间。四是我国菜籽压榨产能过剩无以改变,企业提价收购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预计今年我国菜籽收购价格走势与2010年类似,而价格重心将明显上移。如菜油、菜粕价格配合,菜籽压榨利润上升,阶段性价格可能高于4400元/吨。

今年国内菜油价格走势将弱于豆油,在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预计国内四级菜油价格运行区间在9300-12000元/吨,集中运行区间在9500-11000元/吨。

对今年国内菜油价格的底部可以做出较为明确的判断,但顶部难以预测。主因除国家政策调控外,还面临间接的输入型上涨压力。2011-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菜油价格的项部令人期待,保守预计在12000元/吨,到15000元/吨的可能性也有。

今年国内菜粕将有较好行情,预计一波在3-5月上旬,一波在8-9月,价格运行区间在1900-2600元/吨,集中运行区间在2100-2450元/吨。菜粕和豆粕之间的价差会缩小。首先,菜粕在水产养殖中有着不可替代性,2010年南方多处洪灾,水产养殖受到影响,不利于菜粕的需求和价格,今年再次多灾的概率较小。其次,2010年菜籽产量和进口量均大幅减少,菜粕供应相应下降,减幅在14%左右,虽然进口菜粕可以弥补这一缺口,但进口菜粕也会拉高国内菜粕价格。

玉米:价格或将“前高后低”

进入今年,国内玉米市场仍然面临供需紧张的局面,库存水平下降,调控难度加大,玉米价格仍有上升动力;国内外市场联动性进一步加强,国际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宏观经济中通胀预期不减,也将给玉米价格提供支撑。预计今年国内玉米价格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供需形势仍然紧张

经历了2009年减产和2010年旺盛消费之后,国内玉米库存数量明显降低,给2010/2011年度的国内玉米供需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多家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产量继续呈恢复性增长,但消费量的强劲势头还是让国内玉米生产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目前粮食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气因素,玉米生产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玉米消费量却呈持续刚性增长的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均肉蛋消费量仍处于上升期,与发达国家有比较火的差距,饲用玉米需求将是有增无减。深加上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消费量仍然值得期待。短期来看,养殖业仍处于恢复期,而针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也有利于刺激国内玉米加工需求。因此,今年玉米消费情况值得期待,玉米偏紧的供需关系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库存下降调控难度加大2009/2010年度国家延续了前期的玉米临时存储收购政策。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临储玉米收购价,2009/2010年度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数量有限,截至2010年4月底临储玉米收购量只有60.9万吨。

2010年国内玉米市场供给紧张,国家大量投放临储玉米,需求旺盛促使成交量大增,不仅透支前几年收购的临储玉米,还消耗了部分中央储备玉米,国内玉米库存明显下降。

在国家收购――拍卖调控机制之外,2010年下半年多次再现“打招呼”现象,后期如果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行政干预这种调控手段可能还会出现。由于必备的调控物资大减,要警惕出现干预后的价格报复性反弹。

中储粮入市收购或成潜在利好

在库存降低的背景下,2010/2011年度国家有补库的需求。进入今年后,国储收购东北玉米终于市场证实:中储粮将在东北展开临储玉米收购,其中吉林中等

玉米收购价为1.8元/公斤,等级价差为0.04元/公斤,地区价差为0.02元/公斤,据市场传闻收购计划为1000万吨。为了给中储粮收购“让步”,国家叫停了东北地区人中型玉米深加工企业。

这一政策目的明显,即在稳定玉米价格的情况下,补库国家玉米储备。但按照市场规律,如果略低于市场价,收购计划很有可能“颗粒无收”,步上年临储玉米收购的后尘。如果迫于储备轮入任务的玉力,中储粮加价收购,则市场价格仍有被抬高的可能。对市场而言,中储粮入市补库进一步证明了玉米储备水平下降,国内玉米供需紧张,无形中将增强看涨预期。

通胀仍将持续,政策由松向紧

2010年国家已经丌始关注通胀预期,逐步收缩银根,全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四季度连续两次加息。居高不下的CPI表明了通胀压力仍然很大。今年初,统计局了2010年的经济数据,GDP的10.3%增速表明了经济的稳定性,也给下一步的宏观政策提供方阳,即在经济企稳转好的情况下,控物价、抑通胀将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着眼点。

世界玉米价格或高位运行

2011年通胀预期在全球范围内仍将持续,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原油及大豆、豆粕等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将给玉米价格提供支撑。

供需紧平衡难以彻底改善。自然灾害天气使玉米生产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消费需求呈刚性增加,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生物燃料,造成汽车与人争粮的局面;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将导致全球粮食需求结构性变化,引发需求猛增。在这种背景上投机资金仍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农产品价格,成为价格上行的潜在推力。

小麦:价档依旧

近几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加态势,但我国土地质量相对较差的现实不容忽视,在以“改造中低产田、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原则下,预计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不会有大的变化,整体趋势为小幅波动、略有增加。

我国小麦产量的增减和单产的水平有着很人的关系。近几年我国气候多次山现异常,干早、病虫害、冷空气、连阴雨等灾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甚大。特别是从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主要冬麦区降雨量极少,土壤失墒严重,给小麦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小麦作为可逆性较强的粮食作物,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灾害形成时做好补救,单产的变动将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预计今年我国小麦将是丰收年景,但增产难度较大,产量将在11450-1 1550万吨之间。

对于小麦价格走势的预计,主要因素:一是市场供求及品种结构;二是国家政策及宏观调控;三是国际行情及宏观经济状况。

从目前的大形势来看,我国小麦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亿吨以上,国内供求稳定,在目前“供应渠道多样,消费结构单一”的状况下,因供求紧张而引起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甚微。

从品种结构来看,2010年后半年导致小麦价格走高的内在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等级差别、品质差别等出现了较大的矛盾,这些结构性矛盾在今年仍将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今年小麦能够“数量、质量”双丰收,将对缓解这些矛盾意义重大。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未来小麦的市场价格仍将起到主导影响,一是目前小麦市场价格主要围绕托市收购价和竟价交易底价米确定;二是为防止物价大幅波动,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出台应对性措施。在库存消费比不断提高、市场供应大于需求的背景下,小麦“涨有所压、跌有所托”的行情走势保持着较为明显的“政策属性”。

国际行情及宏观经济因素对国内小麦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小麦价格和国际小麦价格没有完全接轨,但国际上金融、能源行情的变动将对进口小麦到港成本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传导到国内小麦,特别是优质麦行情。同时,围内物价总水平、通货膨胀情况、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麦价格水平。随着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顺畅,从生产到消费,从农民售粮到企业加工,都会对大的经济形势有更快的判断和解读,从而直接在价格上及时体现出来。

相邻的农产品比价关系也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小麦、玉米、稻谷甚至大豆,价格联动性越来越紧密,在期货市场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2010年10月份国内农产品期货联动上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些品种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替代关系,所以,相关比价关系也对小麦价格形成影响。

国内市场篇3

而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在发展更为迅速的欧洲市场,已经摸索出一套市场与用户需求相结合的空净发展轨迹,时至今日我们可以以欧洲市场为例,了解其目前空净产品的发展情况。

国外新风市场的发展

2002年2月1日,欧洲颁布了一项新的法例,规定欧洲所有新建房屋必须达到0%的气密度。这个立法适用欧盟之内所有国家的新建房屋,均要求按照法例规定进行设计施工。

一项法例需要进行监控,例如德国TUV监测机构,对欧盟所有房屋买卖进行监测,其中有一项规定,从2014年5月1日开始,所有进行买卖的房屋必须具备一份节能指标检测报告,这份报告上罗列所有建筑的节能数据,包括用电量、用水量等,例如,每平方米房屋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用量。如果出售房屋时没有提供这份报告,房屋购买者可以因为屋主的违法行为到当地警察局进行指控。因为房屋建筑气密性为零,开窗通风无法持续保证空气质量,那么对房屋空气循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种室内环境的实现则需要通过智能化控制的新风系统来维持。如果没有实现很好的通风而滋生霉菌,购房者可以因为居住环境损害自身健康拒绝付款,或者将卖房者以伤人罪诉诸法庭。因为霉菌是诱发各种疾病,包括肺癌的隐形杀手。例如,在德国,很多古老建筑中的学校、幼儿园目前也正在进行新风系统安装改造进程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普通人群一生当中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但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该来讲比室外差1~2倍。之所以这样说,欧盟新风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Erwin介绍,答案是:在室内存在很多可能会排放有毒物质的物品,例如,家具、地毯、电器发出的辐射以及烹饪时所排放出的油烟,等等。

在欧洲,每个家庭都会置办一台空气净化器,其功用主要用以过滤灰尘、花粉以及窗外传入室内的废气当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但是,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对过滤废气中的微量元素和化学物质进行彻底分解和去除过程中,为了使一台空净产品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有个先决条件,即在密闭的空间使用,但密闭的空间同时又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以及甲醛,都会造成一些过敏和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含量,也对人体也会产生影响,一是使人感觉终日倦怠,另外会影响记忆力的集中。欧洲相关部门对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做了法律的硬性规定,即每人每小时15立方米新鲜空气的供给。这个标准称之为“yida”。只有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和循环,才能起到最大功效。

国外市场如此,那么在国内,市场需求催生更多的产品集中,国内空净市场在2014年表现尤其抢眼,特别是在线上线下的销售数据中,各有千秋。

国内空净市场品牌表现盘点

进入2014年,国内空净市场持续升温,与2013年相比,销售额和市场规模出现倍数增长。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空净品牌非常之多,当然一方面意味着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

从渠道品牌格局来看,国外和国内品牌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外资品牌表现抢眼的集中在飞利浦、夏普、松下和大金。国内品牌主要销售份额来自美的、凯仕乐、净美仕。

线下,外资品牌飞利浦、夏普、松下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亚都一枝独秀,长期位列第四。线上的品牌分布情况和线下的比较类似,线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据相关机构统计,线上销量TOP3品牌占比近50%,线上空气净化器市场品牌较为集中,夏普、飞利浦、大金分别凭借19%、17%和10%的零售额份额包揽线上空气净化器前三名,三者累计份额超过46%。

与此同时,空气净化器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消费特点,进入4月之后销量增幅明显放缓。主要是因为在夏季雾霾天减少,空气质量转好等因素,但是总体来说市场规模相比去年有了成倍的增加,未来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哪种解决方案更适合中国市场

实际上,目前国内用户的认识陷入误区中,认为只有门窗紧闭才能保证空气质量的安全,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障,因为长时间密闭的环境除了会产生上诉有害物质之外,还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目前国内更多的用户购买空净是为了去除PM2.5,但真正需要购置的产品不仅仅应该是去除PM2.5,而是需要对室内各种菌群以及类似于油烟的扩散以及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发挥作用。2014年,推出的新品也围绕这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更安全。空气净化器原理比较简单,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主要分为主动净化和被动吸附过滤两种过滤方式,而2014年新出的产品基本上都采用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双重过滤方式,提高了净化效果的同时还能很好的除菌、过滤甲醛等有害气体,是空净产品发展的方向。

一些品牌的新产品还带有主动除菌的功能,如大金的流光能技术、松下的纳米水离子技术、夏普的净离子群技术等。

更人性。同时在过滤系统上绝大多数新品还是采用HEPA过滤技术,HEPA过滤方式技术成熟,过滤效果好,但要定期更换滤网,维护花销较高。部分产品采用静电集尘过滤方式,使用静电集尘的产品一般可以水洗,后期维护费用较少。而新品在静电集尘技术上也做了改进,改善了臭氧超标的问题,更加安全。

更聪明。有些产品在使用上也会变得更加智能,不仅有智能检测空气自动控制风速功能,智能检测提醒更换滤网功能,还有智能联动等功能,通过无线互联,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就能操作控制空气净化器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更节能。与此同时,国内更多空净产品在宣传时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参数对比,这是一种很直观的推广方式。但对于节能的实现应该更有前景。

未来的商机点在哪里

目前,空净产品主要采用碳吸附技术,技术门槛较低。而国内市场还处于高速增长期,整体利润都很高,所以很多国际品牌、国内大品牌与中小企业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新品层出不穷。市面上销售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已经超过200家,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品牌和产品出现。强化竞争力,需要更精准的把握市场方向,紧跟热点的同时凸显差异点。

在智能化。如果说过去空净产品实现空气净化是产品本身的1.0时代。那么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2.0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正在不断的实践和实现中。而在2.0时代,智能化成为主关键词。即对监测的空气数据进行回收和分析后给用户提供更适合自身需求的空气解决方案。造梦者董事长颜为将其称之为“空气定制”。在其规划当中,将智能化2.0时代的开始作为未来主攻方向,除了智能提示换滤芯等常规功能之外,其具体实施需要在各地建立空气监测站,包括当某个小区用户达到一定数量,便在小区周边建立空气监测站,时时监测,时时通过智能手机调控家中所需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新鲜和适度。

在细分领域。前面提及室内空气污染源来自多方面,家具、地毯、电器等。而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是厨房油烟净化,中国人大伙猛炒的烹饪习惯决定了仅仅通过烟机产品本身,油烟排放或者吸附不能彻底实现。那么烟机和净化器的结合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净化器产品进厨房,二是烟机产品增加或者强化净化功能。厨房净化的商机,或将成为吸引消费者为之买单的理由之一。

在消费把握。从价格分段情况看,目前主要购买价位段集中在1000~4000元价格之间。该价格段的产品零售额占比累计达71%,其中1000~2000元产品零售额占比23.8%,2000~3000元占比26.3%,3000~4000元占比20.9%。市场上主流的三大品牌也主攻2000~3000元产品。

国内市场篇4

长期以来,电力产业被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各国政府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制,不仅是对经营权进行垄断,而且按照电力本身的技术特点,包括了从发电、输电、配电到售电的电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还垄断了发电企业的规模及电网的建设。这种垂直一体化的结构在电力产业的发展中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电力产业结构。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在逐渐弱化,人们意识到电力产业垂直一体化的结构是缺乏效率的,会促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价格偏高、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经济学家在对具有相似结构的电信、供水、铁路等以网络为特征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不断深入地研究,提出传统的规制给电力产业带来的是竞争缺乏和激励不足,造成产业效率的低下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即产生了所谓的规制失灵。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电力产业进行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我国也对电力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撤销了电力工业部,经营权完全交给国家电力公司,实现政企分开。2003年,全国主要发电资产与电网分离,成立了五大发电公司和国电公司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产业已经大致形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格局。表面上,国家对电力产业的改革决心可见一斑,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对电力产业的规制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仅可以说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即发电环节的拆分,而对于构建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仍然处于最初的尝试阶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目前,政府依然对电力市场准入干预过多,对现行电价的规制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确立适当的电力规制价格模型等,这样的问题在电力产业中依然存在,并且成为阻碍电力产业改革的绊脚石。

二、电力市场结构双向拆分过程

从2002年至今,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电力市场结构改革过程,此阶段是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建立电力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电力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但并不是发电、输电、配电、售电所有环节都属于自然垄断。为了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输配电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将电网企业定位于自然垄断企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发电环节是电力行业的非垄断部分,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条件成熟时,电力销售环节也将成为电力行业的非垄断部分,同样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为了解决国家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经营带来的发电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2002年,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工业实现了横、纵双向分拆的改革模式,实行厂网分开,重组了发电和电网企业,成立国家电监会,按照国务院授权,行使电力监管行政执法职能,并统一履行全国电力市场监管职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电力投资审批权和定价权。2002年12月,由国家电网公司拆分出来的五家发电公司、两家电网公司和四家辅助公司挂牌成立。至此,我国在体制层面上实现了发电侧的公平竞争。图1详细地解释了厂网分开的模式。

在发电侧,拆分形成的五家发电公司与原有独立发电企业一起,形成发电市场的竞争局面;在输配电网方面,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双寡头垄断经营。这一“厂网分开、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调整,改变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纵向一体化独家垄断的市场结构。发电独立结构下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模式如图2所示。

然而,厂网分开以后,电网公司作为电厂唯一的购买者和用户唯一的供应者而处于双重垄断地位。一方面,“竞价”双方是竞争性的发电公司和垄断性的电网公司,存在垄断电网对竞争电厂利益的剥夺;另一方面,由于电网对用户的垄断,导致电力用户并不能获得上网竞价的效益。因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在输配垄断的情况下无法实现降低电价的目的。为此,《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于是这种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模式出台,具体情况见图3。

如图3所示,实线箭头表示的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过程,虚线箭头表示大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签订购电合同,直接购电的过程。当然,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方案是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垄断的输配售环节通过大用户从电厂直接购电,双方直接签订购电合同(包括购买电力的数量和价格)来打破输配售一体化垄断、引入竞争,使“竞价上网”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通过大用户与电厂之间的合同价反映出来,从而实现对垄断的输配售环节的牵制作用,达到示范竞争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用户从电网直接购电依然要通过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的电网传输,要求电网必须对所有使用者公平开放。2005年3月8日,吉林炭素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吉林省电力公司电网向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购电,标志着中国大用户向电厂直接购电正式启动。大用户直接购电有利于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在售电方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电网公平开放;有助于探索输配电环节的分开,加快形成输配电企业成本规则,在输配电环节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电价管理制度。

三、电力市场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竞争程度和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影响市场结构的组成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等等。

我国的发电市场虽然已经出现了前文提及的发电厂直接给大用户供电的情况,但情况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发电公司通过电网给用户供电,所以供给方是在各家发电公司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方大都还是国家的高压输电网。国家的高压输电网控制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手中,按照国家的政策对各家发电公司平等开放,因此对于我国的发电市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是供给方的市场集中度,分析需求方的市场集中度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国内市场篇5

在此背景下,2011年10月19日,Reposl(润烁),全球十大石油供应商之一、巴西境内第三大石油供应商、拥有巴西境内石油勘探区块最多的外资公司正式牵手马来西亚UMW集团旗下的顺昌公司,进军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区的油比例。

2011年10月19日,Reposl欧洲市场执行主席Pascual Olmos和UMW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拿督Syed Hisham Syed Wazir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Reposl与顺昌联合了最新品牌发展计划:双方将共同努力在中国市场推广和发展Reposl专业油品牌和顶级产品线。通过和中国各地最为专业的经销商合作,发展Reposl油经销网络,以求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期望。而这一计划,也成为这一西班牙大型石油公司在其国际市场领域新阶段的典型之作。

作为Repsol国际品牌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双方此次合作为期5年。在合约期结束时,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0,000吨/年,这相当于Repsol公司在西班牙区域年销售额的25%。目前Repsol公司已开始在顺昌公司位于广东省的调油厂生产油产品,而每年产量将达到50000吨。生产4L、20L及208L的产品。

通过此项协议,Repsol公司将通过UMW旗下的60多个美洲、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分销商销售其油产品。因此,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及中国台湾等地区实行当地的生产和销售。此外,Repsol公司拥有广泛的先进技术生产的油产品及配套产品,也将满足这些地区的汽车、摩托车行业以及工业部门的最高质量需求。

作为全球性油气一体化的能源公司,Repsol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均设有勘探和生产、炼油和销售业务。在全球70个国家拥有超过4万名雇员,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能源公司及世界最大的拥有自己油田的公司之一,近年来已经成为西班牙和阿根廷炼油和销售业务领导者。目前,Repsol公司调油厂的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品种类超过了1000个项目。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基金PNB控股,具有当地政府背景的马来西亚UMW集团公司,其每年营业额达40亿美元。曾被评为马来西亚最受尊敬企业前五名。目前UMW集团全资拥有或以参股形式经营的公司和工厂遍布20多个国家。

顺昌油公司则是UMW集团公司与香港大昌行集团联合投资1.7亿元组建的外资公司。目前已在中国广东江门市注册并建有先进的油生产厂,引进了目前最新的油调配生产设备和罐装生产线,旗下产品主要提供给中国和亚洲市场进行分销。

因而,西班牙石油巨头牵手马来西亚石油巨头,引发市场对Repsol在中国区域的投资的极大关注。然而,在2009年,Repsol公司曾一度放风称在金融市场萎缩下,公司可能将会收缩其海外投资规模。受此影响,Repsol公司股价曾一度暴跌,同时引发外界对其资金紧张的强烈猜疑。

次年,中石化的突然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的质疑。2010年10月,Repsol公司宣布,被誉为亚洲地区最赚钱的公司中石化集团将以71亿美元对价购入其旗下巴西子公司40%的股权,以资助Repsol公司在巴西等区域油田的勘探项目。

强力资金入驻后,Repsol旗下巴西子公司在资产价值高达107亿美元的情况下,也借助中石化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私营能源公司之一。这在中石化的海外扩张中,占据了足够重量的一步。在此之前,中石化曾以约80亿美元对价取得了伊拉克和西非石油矿藏。

在中石化牵手Repsol后,Repsol通过扩大资本方式,取得了巴西境内石油项目开发所需的资金,Repsol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的方式,向中石化公司进行新股承购。随后,公司巴西业务部门的市值高达178亿美元。

在2010年,我国石油净出口量大幅增长16.6%,原油对外依存度均超过一半。而在2011年,我国石油需求再次持续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全球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87亿吨,同比增长6.2%,其他各项数据均显示同期快速增长。

国内市场篇6

关键词:汽车;营销;企业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意义及现状

1.汽车市场营销的意义

汽车营销是通过市场实际调查,分析汽车产业动态,并以此作汽车销售市场竞争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辅的作用。汽车市场营销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寻找大多消费者的需求,而是更好的满足市场整体发展。汽车的市场营销不局限于汽车的销售和销售活动,汽车的销售活动只能算作是汽车市场营销的手段之一,但不是主要的部分,现代的汽车营销模式中应该对汽车销售市场做具体研究,并根据汽车销售市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未来几年做出预测。对于汽车销售企业而言,汽车的新车型开发、新车型的定价以及汽车广告宣传、营销团队的推销,售后服务部门的售后服务等都应划分在汽车的营销活动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汽车消费不再成为特殊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汽车的营销体制都随之而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的市场营销是实现汽车流通的现代化手段,提升汽车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能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同国际接轨,走上国际市场,由此看来,汽车的市场营销是实现我国汽车行业了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我国汽车产业市场营销现状

我国的汽车产业在销售量上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有效统计显示,我国2014年汽车生产量达到1401.22万辆,同比增长12.36%,汽车销售量达到1394.76万辆,同比增长11.81%。而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汽车总量以达到1.3亿,以这个庞大的数字为基础,我国汽车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据预测,在今后几年时间里,我国的汽车在售后服务中所投入的比重将逐渐增大,而售后市场的规模也以20%左右的速度逐渐递增。在我国如今的社会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步伐十分稳健,普通居民对汽车的需求一直处于自然增高的状态,而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汽车销售行业中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根据预测,我国的汽车市场销售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会达到10%,随着旧汽车使用年限的增加,汽车老龄化现象使得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今我国正加大三四线城市的建设工作,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汽车购买和销售的主要战略市场。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销售市场已经转化到买方市场,因此,汽车作为一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大型的消费,营销方式上应该有更多的变化形式。

二、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营销主要存在的问题

汽车作为大型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算作是重大的消费,同时,汽车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因此,汽车的营销手段对汽车的销售情况而言十分重要。尽管我国目前对购车者和销售商双方都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但在汽车实际营销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4S店的售后服务成本过高

汽车行业的发展使4S店已经随处可见,在4S店中,顾客可以享受到汽车购买、维护以及其他售后服务,按照顾客至上的理念来讲,这样的经营方式有助于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汽车,对于一些大品牌汽车而言,这种营销方式十分受用。但由于我国的汽车保险等问题使得一些4S店在进行售后服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旦在某个月出现了销售额下滑的情况,很多4S店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由此可见,我国的汽车市场营销从4S店这个源头开始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2.汽车市场营销方式落后

如今的汽车市场营销无非是两种方式:做广告和打价格战,而这两种营销模式可以说几乎不算作市场营销的最佳手段。有的企业将广告打到各大电台,在固定时间滚动播放,但这种方式并不具备针对性,许多没有购买能力的人看到也无济于事。有的企业则在车展上下功夫,也凸显企业的整体实力,但由于近几年车展的额外支出大大增加,许多企业即使在车展上花了大价钱,却也没有收到更好的成效。另外,还有些企业以价格战作为营销的基本手段,但价格战只是逞一时之快,价格战再激烈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汽车经销商仅以成本价销售,那么我国汽车行业前景更加堪忧。由此可见,我国的汽车营销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3.汽车经销商存在信誉危机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我,我国有关汽车的消费者投诉也明显增多,其中包括汽车的质量问题以及汽车的售后服务问题等。汽车经销商缺乏自律性已经屡见不鲜,在多数经销商的眼里,汽车只要能销售即可,并无相应责任心。同时,汽车销售行业虽然也有法律规定存在,但汽车销售行业依旧缺乏统一的标准约束不法商家的不法行为。随着网络的发展,消费者有更多与其他有意购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当一个品牌的汽车销售点存在了信任危机,那么整个品牌的车以及其他销售点都会受到波及。尽管所有的汽车销售网点都会尽力规避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如何解决已出现的问题却极少有经销商会思考。

4.营销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的汽车产业营销仍处于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长期以来都由卖方占据,这种情况使得大多数汽车经销人员整体素质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逐渐转变为以买方为主,在购买汽车时,买方的理性消费让汽车销售人员必须具备汽车的专业素养,他们应该懂得如何向顾客讲解汽车,又如何将汽车推销给消费者。如果一个营销团队整体素质无法提高,那么消费者就无法享受到优质服务,消费者少了和销售商沟通的桥梁,汽车的市场营销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三、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策略

1.加强4S店与保险单位的联系

在我国汽车刚刚走入市场时,我国的汽车定价均以国内销售商为准,因此汽车销售存在暴利现象,而随着我国加入了各经济组织后,我国虽然依旧保留着4S店的经营模式,但我国已基本结束了汽车的暴利销售现象,汽车的价格已经逐渐和国际接轨,汽车逐渐趋向于大众化。而针对我国4S店在售后方面投入过高的情况,我国应该加强保险体系和4S店之间的联系,提升索赔力度,取消汽车当年多次车损不给汽车上保险的制度,并对汽车保险年限加以限制,同时,消费者在为爱车上保险时,可以适当增加保险额度,以此保证汽车在受损后既能让消费者少花钱,又能让4S店不至于因为汽车售后问题而加重其自身负担。

2.建立中低档汽车销售卖场

我国的汽车营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各大汽车经销商,国内外知名的汽车企业在营销时可以以新款车型为营销重点,而中低档车由于品牌不够响亮,能够在消费者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力有限,因此,我国中低档汽车的营销模式应该做出改变。在长时间的汽车营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展,4S店在经营高档到奢侈汽车品牌时往往有更好的效果,而中低档汽车应该改变以往经营模式,从分散变集中,或许会给汽车营销带来新突破。为了让汽车能够在更好的氛围营销,一些名气不是很大的汽车品牌企业应该适当做出联合营销的姿态。例如,改变车展的宣传模式,而设立汽车综合大卖场,让有意向购买中低档车的消费者们能够一次性了解更多的车型款式,并在此做出比较。

3.加强汽车企业品牌营销

品牌是一个汽车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随时更新换代,但品牌却是在更新换代中无法替换的。在近些年,我国许多国产汽车企业被收购,在收购后冠以其他更加知名的汽车品牌,而原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汽车因为这个品牌而实现价值的增长,可见品牌对产品最终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想实现汽车行业的发展,品牌营销是必经之路。汽车品牌的建立关系到汽车的市场定位,也是汽车的质量、核心技术以及口碑的综合体现,汽车品牌的树立显示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通过企业对品牌的宣传,消费者能更好的和企业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从而让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提升。

4.通过良好售后建立良好公共关系

由于我国的汽车营销模式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我国许多汽车经销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我国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丰富,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之前不仅仅会亲自跑到各大4S店向店员了解汽车的情况,同时,当消费者购买了汽车之后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消费者不得不依赖汽车购买单位的售后服务。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够让汽车品牌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解决汽车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危机。可以说,良好的售后服务是消费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保障,让消费者能放心大胆的消费。汽车经销商对于自己经营品牌的科学定位还能够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增加汽车销售的社会利益,赢得更加宽广的汽车销售发展空间。

5.提升汽车营销人员整体素质

如今,我国进行汽车销售的人员都在逐渐专业化,从一来是非专业人员的录用,到现在录用销售人员时在相关专业上加了限制,我国在汽车专业人员的招收上迈出了一大步。但各大4S店的销售人员不应仅拥有汽车的专业知识,销售知识和营销手段以及和消费者的交流技巧也应是销售人员所具备的。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变成多方面具有不同优势的人才,不同销售人员之间能够相得益彰,在消费者购买汽车时,汽车销售单位能够有一支素质过硬的营销队伍,从消费者的接待到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车型,再到说服消费者购买汽车,最后到汽车的售后服务保障工作,只有整个营销系统员工都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共同实现汽车企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市场营销的策略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汽车销售企业可以有很多营销方式的选择余地。当互联网走入每个人的生活后,互联网也可以成为消费者未来了解汽车和购买汽车主要方式。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快速,且信息获取便利,与此同时,当消费者决定购买汽车时,若通过网络渠道,则有更多资金上的保障,为消费者提供了多重的消费安全保护。因此,如果汽车销售企业能够合理的利用互联网,那么汽车销售市场将打开新的局面。

四、结语

我国汽车销售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从增长趋势上看,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在逐渐减缓。我国汽车产业的合理营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良好的汽车营销方案能够改变我国汽车销售的困顿局面,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汽车市场营销策略,更换原有的汽车市场经营模式,提升汽车营销团队的整体素质,保证汽车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关系和良好影响力,寻找我国现如今汽车营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吸取之前的失败经验,加以总结,并向发达国家成功的销售案例学习,使我国的汽车营销事业有重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郑植.基于CRM的汽车行业精准营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马丽平.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莫小芳.现代汽车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探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44-45.

[4]马智萍.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4:66-67.

国内市场篇7

【关键词】期货期货 衍生品市场

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沿革简述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深,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用品的价格波动,特别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增大,这种波动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1990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比准,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投入运行。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特级铝标准合约,正式的期货交易真正开始。

在试点建立的初期,由于行业利益驱使,监管力度疲软,交易所的数量和交易产品的种类迅猛激增--在最为繁盛时期,全国出现了数十家多家交易所、交易品种,成百经纪公司和上千交易会员,但盲目发展使得风险也在发展过程中积累酝酿。期货市场中的会员以及经纪公司主体的行为不规范、大户垄断、市场操控、联手交易、超仓、分仓等违规行为严重;此外,还有透支交易,部分期货经纪公司重自营轻的,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严重扭曲了期市价格,使期货失去了对现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阻碍了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

为了规范期货市场的发展,促进良好交易的进行,国务院和相关监督部门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和整顿。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开始了第一次清理整顿工作最终15家交易所被确定为试点。

二、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特点

至今为止,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呈现出一个重要特点:商品期货市场在某些品种上取得定价主导权。按品进行划分,在金属方面,我国对锌期货有定价的主导权,对铜和铝的期货交易有重大的影响力;农产品方面,我国在白糖、大豆、豆粕和强麦上有定价的主导权,在玉米期货上有重要的影响力,此外,棕榈油和菜子油也是交易量最大的品种;中国在燃油期货2008 年有3081万单交易,较上一年增长1.6倍,从而获得主导权。

另外,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速度较快。hfr统计数据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新兴市场对冲基金行业年度回报率为13.6%,比全球市场12%的年度回报率高出160个基点。目前总部在亚洲的总规模682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中24%落户中国,这些对冲基金近三年69%的回报率同中国股市77%的涨幅基本一致。越来越多有亚洲地区投资经验的境外基金纷纷创设中国基金,包括欧美和日本在内的不少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兴趣日增。

但是,权证市场依然处在起步阶段,机构投资者发展呈现两极化,问题诸多,公私募基金发展亦不均衡。2005 年8 月22 日,我国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要求,开始设立新权证,第一只设立的是宝钢权证。但现阶段中国权证市场与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品种少,备兑权证的发行还不顺畅。另外,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参与和远离股指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冰火两重天”。首批入市的证券公司参与其间初见成效,但一些未参与套保的上市证券公司则产生差距。经过长期人才储备和策略研究的私募基金积极参与套期保值受益匪浅,有效对冲了股市下跌风险,在熊市中确保了稳定收益,继而稳固了投资者信心。而主流公募基金由于未及时参与股指期货,其半年报的业绩不甚好,因此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市场评估压力。机构投资者发展缓慢,特别是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期货投机的行为仍然不十分自由。

三、由金融危机到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的表现

随着次贷捅破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累积的泡沫,包括次贷在内的金融衍生品成为公众抨击对象。虽然中国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但依旧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对期货交易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激烈波动,实体经营者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增加了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需求。同时,由于国内股票市场价格单边大幅下跌,市值缩水严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更多的投资者选择了期货市场。大量的资金流入期

货市场,很大程度上冲抵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第二,期货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质量逐步提高。十几年来,中国期货行业在规范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期货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期货公司在交易所的配合下,积极做好产品的信息服务和市场推广工作,加强期货市场的影响力;针对如何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风险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培训活动,为实体经济回避市场风险进行指导和提供服务。使更多的实体经营者和投资者学会使用期货市场。

第三,期货市场具备了一定控制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中国期货市场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得益于多年的基础性建设形成的较完善的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制度和体系。一是基本形成了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依法治市、控制风险的依据。二是构建了 “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完善了监管措施和手段,保证了市场的平稳运行。三是基本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强化了期货公司的风险监控管理制度,提高了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因为金融危机而全盘否定衍生品市场的功能是不合理的。就商品期货而言,中国期货市场近年来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另外金融危机调整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这使得拥有巨大经济总量的中国期货市场有条件成为世界性商品价格形成中心。通过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具备加快发展期货市场的基础和条件。鉴于此,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基础产品市场的做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朱健卫.衍生金融[d].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建刚.中国场内交易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及发展建议[j].上海大学管理学院.2004,(4).

国内市场篇8

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已不再是让企业一拥而上的“香饽饽”,产业发展陷入低潮,产能过剩成本增加推广难度加大等发展瓶颈开始显现。

面对困境,国内光伏企业如何度过难关?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光伏行业“自救”,开拓内需市场成为政府和业界的共识,启动国内市场或成光伏产业发展新引擎。

国外光伏市场市场萎缩

据媒体报道,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领导的内阁正式签署了光伏补贴削减提案,光伏补贴削减幅度高达30%,并将从3月9日起正式实施。

继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提出“双反”调查后,今年2月中旬,拥有800家成员的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预计也将在3月份向欧盟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此事尚未尘埃落定,2月29日,德国总理内阁正式签署了削减光伏补贴的提案,削减本国光伏补贴的幅度高达30%,执行时间也从原定的4月1日提前至3月9日。

德国市场动荡与补贴降低对长期依赖欧盟市场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造成重大打击,业内悲观情绪弥漫。迪思普研信息咨询公司高级市场分析师廉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德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2011全年的光伏装机规模达到7.5吉瓦,仅2011年12月份一个月份就新增装机容量3吉瓦,这样的装机速度与德国制定的2012年全年3吉瓦的装机目标明显失调。德国政府希望通过削减补贴来控制国内装机速度,减轻补贴带来的沉重财政压力。德国光伏市场波动与政策环境的改变,对长期依赖出口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非常不利。”

同一时期,美国也一直并未停息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目前两家国内最重要光伏企业尚德和天合已经成为美国“双反”调查的重点对象。3月19日,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也将作出最终的定论。“一旦调查结果成立,国内光伏企业将陷入被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的处境。而随着当前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组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高额的关税将把国内很多光伏企业的产品拒之美国市场门外。”但廉锐同时强调,“美国光伏市场前景太大,即使征收高额税收,国内光伏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美国市场,而税率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提高了美国当地运营商的开发电站的成本。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也是以延缓美国太阳能产业发展为代价的,造成一种双输的局面。”

尚德电力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建敏表示:“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就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上游有美国原材料制造,设备制造,下游有中国制造优势,大家的分工协作共同推动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并不存在中国企业向某一个国家进行产品倾销的现象。目前,太阳能迎来了大规模应用发展契机,整个产业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技术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太阳能产业也将向细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些才应该是中、美、德共同关注的地方,而不是贸易战。”

据了解,美国将会对天合、尚德征收不同的关税标准,但幅度不超过40%,对国内其他国内光伏企业征收超过10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

众所周知,欧洲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中国绝大部分光伏组件都是出口到欧洲,因此,欧洲光伏市场的政策变化和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内光伏组件制造商的生产经营情况。

与此同时,美国光伏企业申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组件实施“双反”调查,导致中美光伏贸易战爆发,中国光伏企业进军美国受阻。国际国内市场的恶化导致国内光伏企业陷入产业发展的低谷。“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德国的光伏政策对全球光伏产业都有重要的影响。”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表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出口处于低潮期。由于受欧洲各国削减光伏补贴的影响,整体市场需求有所放缓,这导致严重依赖欧洲市场的国内光伏企业出口受到巨大冲击。

据德国经济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德国新增太阳能光电市场份额的60%由德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占有,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只占21%;到了201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份额达到60%。而德国企业份额则缩小至1 5%。“德国市场2012年肯定会萎缩,公司会下调对德国市场的出货量。”阿特斯阳光电力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认为,市场中品牌厂商的占有率会上升,而小厂将会被淘汰,这也会加速国内二、三线厂商退出光伏市场。

据了解,在国内大型光伏厂商中,除了阿特斯外,尚德、晶澳、英利、天合光能、晶科等一线厂商德国市场的出货量占比均超过30%。

沈宏文说,“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在当前经济低迷,产业发展陷入低潮的情况下出口下滑幅度较大。”

国内光伏企业多途径避险求生存

德国等欧美国家对光伏政策的调整,使得光伏市场的大门逐渐向国内光伏企业关闭,倒逼国内光伏企业“转身”,寻找新的市场空间谋求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到海外建厂,转向新兴市场成为国内光伏企业选择的方向。比如,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填补欧洲市场需求萎缩留下的缺口。

据了解,阿尔及利亚拥有丰富的阳光资源。被认为是太阳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目前,该国计划到2030年20%的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并宣布将投资12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埃及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预计将占8%。

上一篇:农业行业范文 下一篇:光伏产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