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范文

时间:2023-09-15 01:33:06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篇1

在妇产科学专家指导下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于学期末再对班级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文字总结。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20-23岁之间;女生占65.5%;74.4%的同学来自农村;74.7%、17.5%的同学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

(二)课堂教学效果

1.学生对妇产科学感兴趣的程度及对妇产科学难易程度的评价

98.3%的同学对妇产科学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内容所占比例排序为:生理产科学(32.8%)、不孕症与辅助生殖、妇科疾病、妇产科学基础,病理产科学、计划生育;最难掌握内容中以病理产科学所占比例最大,为30.6%。

2.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

学生不同能力得到提高,认为专业外语得到提高的人数最少。

3.妇产科课堂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99.6%的学生认为妇产科课程内容安排合理;85.7%的学生认为课时过少;与内、外、儿科对比,72%(165/229)的同学认为妇产科课堂教学有以下优点:教师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学;采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大部分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提高学生兴趣;教学态度严谨,条理清楚,富有激情;同时75%(172/229)的同学指出妇产科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个别教师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三)教学需求的调查结果

1.对推荐课外书籍的看法

57.2%的学生认为需要推荐关于妇产科学新进展、妇产科学临床病例分析的书籍及教学视频。

2.对课程中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授课比例的看法

58.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增加专业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学习时间紧、外语基础不好。

(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1.教学方法重要性排序

更多学生认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动画等)、教学模型及授课教师结合临床经验或科研经验,讲述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2.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或意见

88%(202/229)的同学对改进妇产科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1)增加学生讨论及进入临床观摩的机会;

(2)增加课时,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三、对策初探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调查可知,学生最感兴趣内容是生理产科学,学生也指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分娩过程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和高质量的授课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交流,针对每个疾病制定一个更好、更符合教学实际的系统授课方案,提高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授课技巧,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多元化教学是21世纪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整与转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妇产科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妇产科学的特点,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吸收状况,采用并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需求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推荐关于妇产科新进展的书籍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新知识新的讲解,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多媒体、模型等教学工具有助于将抽象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调查对象中有25.3%的学生未通过四级、专业外语能力提升较少及医学信息全球化的现状,教学中应加大专业外语授课比例。此外,课间增加病案讨论内容、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等多形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适当运用并推广开来。

(三)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大部分学生(74.4%)来自农村,对实施课堂提问看法中,部分学生不愿意课堂提问是因为性格内向、易紧张、不善于在公共场合发言,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采取多种形式如回忆式、启发式、混淆是非及加深记忆性提问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PPS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源自美国合作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选择(Project)、课堂展示(Presen-tation)、组织研讨(Seminar)三步教学,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广泛应用,可采取PPS教学法,于每学期中后期举行小组讲课,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学生的交际协作、口头表达等能力。总之,从学生对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调查结果发现的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比较内向、外语基础不好、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教学效果不一等),围绕21世纪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主持者、观察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而努力。

妇产科学篇2

妇幼保健医院成立于年,是新成立的保健机构,称为“妇幼保健站”,于年扩建为“市妇幼保健院”,年妇幼保健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指标全疆最优。经历了余年的历程,于年妇幼保健加挂“妇产医院”的牌子。现已成为全疆规模最大的唯一一所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一体的专科医院。

进修学习的科室是产房。产房工作节奏快,抢救病人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力的脑力劳动。产程是需要耐心去守的,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变化。对不够配合的产妇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解释。产房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爱心,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在这时给予贴心关怀是产妇顺利分娩的信心和动力。哪怕是一口水,一口饭,一双支持的手。

工作严密观察,细心发现异常情况极为重要。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个班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再好的服务态度,没有过硬的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和丰富自己。每天的工作充实而又忙碌,一个班下来,感觉到没有时间坐在哪儿休息一下,没有医生或护士在哪儿喝茶或聊天;只有在写病历,记录单、微机录入时才有时间坐。月份出生的新生儿有六百多、月份出生的新生儿有五百多,工作量大;每个班只有三位护士加一个产科医生,共同协作,工作时大家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内强自我,尽心尽责,认认真真地做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对每一件事,进而将事情尽己所能地做好、做细。各班之间相互查漏补缺,超前服务,培养自身的预见性、思维、和超前意识。

在产房除了主动干活,很多东西上手的做了,就会有手感、灵感、有经验;经验必须不断总结、反思、理清思路,对实践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常言道:孤帆一叶,难以穿;众志成诚,势必乘风破浪。现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谁拥有了高效能的团队,谁就拥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竟争力与战斗力。一个科室要想把阅历、经历、学历、特长个性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需要一种“思想”来引导与融合,这种“思想”,也即团队理念,它能使团队的力量综合最大化,能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奋发努力、共赴目标的团队家园。

两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感谢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目前正值独山子大发展阶段,“不求无所不能,但求竭尽所能”,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独山子大发展最好的诠释。

妇产科学篇3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授课前设计贴近临床情境的“剧本”,并设置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等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简单的处理与护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使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1实践应用

妇产科教学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十分严格。在授课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产科检查、正常接生等,但由于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如正常接生,教师就不可能将大批学生带入产房中观看正常分娩及接产技术的操作过程。那么如何使学生很好地学习分娩及接产技术的具体操作运用呢?情境教学法可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讲解了正常分娩期的临床经过及相关护理后,就可以安排一次情境教学,具体要求及操作规程如下。

1.1.1准备及引导阶段

在授课前,教师要先布置好模拟产房、模拟待产室;在授课中,教师创设情境:一位接近预产期的孕妇以“见红”收入院,但由于恐惧分娩而紧张不已,其家属也很焦虑,害怕孕妇和胎儿有生命危险,从而不停地催促医护人员检查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要求尽快进产房或手术室。接诊的医护人员十分气愤,大声训斥该孕妇及其家属。

1.1.2情境教学实施阶段

说明具体情境后,选出4~5名学生自由分工,分别扮演接诊医生、护士或助产士、患者及患者家属。“护士”或“助产士”首先进行护理评估,包括询问“患者”健康史、推算其预产期、给“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及心理社会评估,还包括全身检查,重点测量其血压和体重,尤其注意下肢有无水肿;腹部检查:测量宫高、腹围,四步触诊,听胎心音;骨盆外测量:测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坐骨结节间径;肛查:胎先露下降情况、宫口扩张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诊断、制订基本护理措施。“接诊医生”需要详细进行问诊和查体,做出临床诊断,对护理评估结果做出判断,确定“患者”预产期;对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做出判断,并判断胎心率是否正常,骨盆外测量结果是否正常“,患者”是否进入产程等。“患者家属”向“接诊医生”及“护士”或“助产士”提出一些疑问,进行健康知识咨询。然后展示矛盾发生的过程。

1.1.3讨论点评升华阶段

在角色扮演后,让其他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否恰当?如果自己是医护人员应该怎样对待患者及其家属?如果自己是患者和患者家属,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的操作是否存在问题?何种情况是将孕妇送进产房的指征?何种情况是进行剖宫产的指征?讨论过后,选出4~5名学生,按照讨论结果重新表演,然后让“演员”说出自身感受,其余学生再次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继续安排情境:该产妇宫口开大2cm,由于逐渐加强的宫缩痛而哭闹不止,产妇家属不知所措,产程进展缓慢;医护人员进行监测、给予安慰,让产妇放松。再次选出4~5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其自由发挥,余下学生从表演中发现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接着教师点评。还可以继续增加情境:该产妇宫口开大5cm时出现胎心率异常、宫口开全但没有正确使用腹压等,仍找学生表演,然后讨论、教师点评。最后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数占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1.2应用特点

1.2.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临床护理工作中评估、检查、分析、护理、保健指导及医护患沟通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了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中常见疾病的表现,了解了临床中在遇到具体妇产科疾病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平时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情境演绎的方式展现,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妇产科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投入医疗事业的信心。

1.2.2变被动为主动

情境教学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因产生浓厚兴趣而主动探索、求知更多知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运用该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全体学生几乎都融入其中,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角,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与此同时,在情境中,学生会发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很重要,这样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自觉自愿地让医护人员检查操作。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即使是理论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能主动认识和领悟到医护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与应变能力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

2结语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一味地强调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它也存在一些不足:(1)安排情境、学生表演、分组讨论会占用很多时间,如果学时比较紧张则很难开展;(2)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有很好的情境创设能力和指导能力,若临床功底及知识储备不足则很难开展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妇产科学篇4

目的探讨典型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生123人,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61人和对照组62人。以异位妊娠为研究疾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教学资源不足情况下,对实习生认识疾病特征、建立临床思维及掌握相关理论及新进展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生结束对研究疾病的实习后试卷考试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实习生的总分数(57.09±3.49vs49.54±6.21,P<0.05)、病案分析(19.23±2.12vs16.32±5.67,P<0.05)、基本知识(18.53±2.32vs14.62±4.54,P<0.05)、基本理论及新进展(18.53±2.32vs14.62±4.54,P<0.05)各单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典型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具有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作用,使学生在短期内对疾病的特征有立体的、多方位的理解,对本科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典型病例库;医学生;医学教育

随着医患关系的变化,伴随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任务加重,示教患者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采集典型病例的视频资料,文字、图片、影像学资料、动画和摄像材料,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以多媒体交互为形式的教学手段,层层深入演示疾病的发展,剖析症状体征的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因此建立妇产科基本病案库,依据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特点,每一种疾病收集4-8例病例,每例病例反应出疾病的某一特征,试图通过4-8例典型病例,囊括该疾病的全部临床特征。在临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习医师先通过基本病案库中典型病例的分析,认识疾病、诊断疾病,逐渐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1-2]。本研究是在妇科基本病案库建立的基础上,分析实习学生通过对基本病案库中典型病例的分析、处理后对疾病特征的认识、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临床处理的策略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基本病案库在教学资源补充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的五年制中国医学生123人,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61人和对照组62人。以异位妊娠为研究疾病。

1.2研究方法

研究组实习生对基本病案库中5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病史询问(代教老师作为标准化患者)、查体(模型),得出可能的疾病谱,并提出需要做哪些检查,代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的结果及影像学图片,学生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最后提出处理意见。5例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针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带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引导。5例异位妊娠囊括不同临床特征的同一种疾病,包括破裂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流产型、未破型异位妊娠、药物流产后腹痛、间质部妊娠。对照组实习生由带教老师带领床边对1-2例术后异位妊娠或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查体(模型),得出可能的疾病,并提出需要做哪些检查,带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的结果,学生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最后提出处理意见。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针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带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引导。对异位妊娠病例的分析后,两组实习生接受同一命题考试:包括病案分析、异位妊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_±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实习生的年龄21岁~23岁,研究组年龄22.13±1.02岁,对照组年龄22.09±1.11岁,经t检验两组年龄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性别比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临床思维建立的作用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试总得分均数比较:命题总分数6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50分~59分,平均57.09±3.49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49分~59分,平均49.54±6.21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实习后考试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病案分析题得分均数比较:病案分析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8分~20分,平均19.23±2.1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3分~20分,平均16.32±5.67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病案分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学生学习兴趣及医学理论的影响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基本知识题得分均数比较:基本知识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6分~19分,平均18.53±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0分~19分,平均14.62±4.54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题得分均数比较: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6分~19分,平均18.53±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0分~19分,平均14.62±4.54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建立的意义

妇科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的建立是研究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依据真实病例筛选出能够反应疾病某一特征的病例,选择病例数依据疾病本身的特征,比如本研究所采用的异位妊娠5个病例分别代表了不同分型异位妊娠的特征。通过不同特征典型病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立体的理解疾病的特征,通过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后使学生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有了全面的理解,不同病例其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不同,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的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有理有据的完成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思维逐渐建立。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由于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病例,通过不同特点病例分析,临床思维更活跃,在病例分析中明显占据优势,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不同病例的处理策略制定中,学生必然提出各种方法,其中不乏完全脱离常规治疗的方法,也暴露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灵活性,也因此提出可能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了解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多个不同特征典型病例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医学的复杂性、规律性,可探索性,因此提高学习兴趣。研究结果也显示经过多个典型病例分析后学生对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都有了明显改善,相对于缺乏多方位讨论条件的对照组同学,实验组同学更具有探索精神,而对医学的兴趣和责任感是一个医学生最需要的品质[1-2]。但Faramarz等人的随机选取的临床病例纳入病例库未能显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考虑与病例的优选有关[3]。通过研究认为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对临床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弥补临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但是建立典型病例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典型病例必须具有代表性、侧重性,病例库病例必须能够囊括疾病的全部临床特征、不同的治疗方案,尚有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不同临床特征的典型病例的分析,学生在病例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一种疾病有比较全面、立体的认识。典型病例库建立过程中经过多次、多层次医师的讨论,严格筛选,在临床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2]。

3.2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的应用及发展

将建立的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应用于临床教学,将典型病例多媒体资料用于理论授课中,加强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将典型病例提供给医学生,并积极配合PBL等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建立好的多媒体教学病例库放到教学网页上,使医学生在课后学习及复习阶段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学习的病例资料,可极大方便学生对临床知识的学习[4-5]。未来多媒体将在临床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需要不断丰富、调整和扩充,其中一部分病例组建考核病例库,用于临床能力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将某一真实病例的多媒体资料作为考题发放给学生,比较试卷考试更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今后需要建立针对住院医师、专业型研究生及主治医师的典型病例库,弥补临床教学中病例不足的问题,重点训练不同阶段医学生、研究生及主治医师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科研思路。

作者:王淑珍 翟妍 刘军 李金凤 桑翠琴 蒋英 王秋曦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王淑珍,蒋英,等.妇科基本病案(第一版)[M].辽宁科技出版社,2012年.

妇产科学篇5

【关键词】 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6周,而这个时期往往是产妇“多事之秋”,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附件炎等多种妇科疾病都是在个时期发生的,因此说,产后的生活护理对于产妇是很重要的,而产褥期的护理更要讲科学。1 生活护理

1.1 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产妇在自己身体恢复的同时还要给新生儿哺乳,因此产妇进食应坚持以高热量、易消化、高蛋白、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的平衡为主,以促进身体迅速恢复并保证乳量充足,满足婴儿的需要,使产褥期妇女的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1.2 产后要及早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与母体早接触,早吸吮,促进产妇开奶。

1.3 保证睡眠 由于分娩会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的疲劳,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可以改善疲劳,促进组织的修复,增强体力。

1.4 指导运动保健 产妇在产褥期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产后的恢复,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6-12小时即可起床做轻微运动,产后2日内可在室内随意运动,并开始做产后保健操,如缩肛运动,仰卧起坐,伸腿运动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产妇体力的恢复,促进排尿、排便,避免血栓形成,以及盆底和腹部肌张力的恢复,防止哺乳后下垂,预防产后肥胖有明显的效果。

1.5 注意个人卫生 产妇和宝宝的居室应清洁、明亮、通风好,室温保持在18-20度,湿度为50%-60%为宜。每日开窗通风30min,产妇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产后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多,应及时用热水擦身或淋浴,勤换内衣裤,床单、被服,保持皮肤的清洁。在产褥期注意口腔卫生,否则易患口腔疾病。

1.6 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禁忌性生活,产后42天应采取避孕措施,顺产后42天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剖宫产术后恢复好满3个月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2 伤口护理

2.1 侧切伤口正常护理 在产褥期产妇要特别注意伤口的卫生,由于在这段时期产妇的会分的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1:2000新洁尔灭溶液、1:5000稀释络合碘溶液冲洗或擦洗外阴,一般每天两次,大便后最好用清水冲洗会阴,保持会阴清洁。物理疗法还可用频谱仪进行照射每天同样是两次。注意不要做猛烈的下蹲运动以免伤口裂开影响正常的愈合。

2.2 侧切伤口感染的护理 应及时请医生将缝线拆除,以免感染向深部蔓延。同时应用广谱的抗生素,所选择抗生素应同时对链球菌、粪肠球菌、坏死梭杆菌及粪杆菌有效,一般抗生素治疗24-48小时即可见效。同时也要像正常愈合伤口一样进行护理。

2.3 侧切伤口裂开的护理 对于侧切伤口裂开的处理目前没有非常好的方法,一般主张产后3-4个月在进行修补,同样也是要注意伤口保持清洁卫生,更要小心尽量避免做剧烈的活动以免伤口进一步裂开。3 产褥期易发疾病的预防

3.1 防止产褥感染 产妇在产褥期体力尚未完全恢复,身体相对虚弱,抵抗力差;应加强营养,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及时补充水分。产妇宜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引流,使炎症局限于盆腔内。所以产妇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清洁,勤换卫生垫。

3.2 预防乳腺疾病 24小时实行母婴同室,不规定时间哺乳,婴儿想什么时候吃奶,就什么时候喂,喂奶前,母亲要先洗净双手,用温水清洗,喂奶时母婴要胸贴胸,腹贴腹,产妇一手成C字型托起,当婴儿张大嘴时,将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婴儿口中,两侧交替开奶,喂完后,涂一滴乳汁在及乳晕上,保护,避免皲裂。如发生乳汁淤积,应教会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必要时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3.3 防止尿潴留 产后应鼓励产妇4-6小时自行排尿,避免因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由于产妇分娩使膀胱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力减弱,对尿量引起的压力改变不敏感,同时产妇有恐惧心理,不敢排尿,使有些产妇膀胱胀满无尿意而发生尿潴留。产妇应解除对排尿疼痛的顾虑,在产后要适量饮水,4小时内即可排尿,排尿有困难时,可用温开水冲洗外阴,热敷下腹部,刺激膀胱肌收缩,或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针1毫克,兴奋膀胱逼尿肌,促进排尿。如上述方法无效,遵医嘱保留尿管。

3.4 防止便秘 产褥早期胃肠机张力仍较低,且活动量少,肠蠕动减弱,容易大便秘结,易引起便秘,在排便时用力,不利于伤口愈合,产妇应适量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汤以补充足够的水分,除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少吃辛辣食物,多喝蜂蜜水,每天定时下床活动,如有必要,遵医嘱使用开塞露通便,预防便秘的发生。

3.5 防止伤口痛 孕妇分娩时,一般行会阴侧切术,有的产妇伤口会觉得很疼,可遵医嘱给予止疼药物,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伤口疼痛便会逐渐消失,所以,要保持伤口清洁,可用双子参洗液10毫升用温水稀释100毫升冲洗伤口,对伤口有清洁及镇痛作用,或者行微波治疗仪照射,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6 防止子宫脱垂 在产褥期,子宫尚未复原,若过早下床活动或做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子宫脱垂,预防的方法是:怀孕7个月至产后40天内,不要做重活及蹲位劳动。以上就是产褥期护理的一些基本常识,产科人员向产妇介绍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教育,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积极预防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妇身心健康,如果产妇掌握了这些基本常识会使产妇有一个健康的产褥期,对日后身体健康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赵秋利,陈先华.社区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107.

妇产科学篇6

关键词:产后出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殖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1】,是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以人为中心、以诊断治疗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笔者从教材分析、教案编写思路暨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1.1“产后出血”的编写意义

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目前采用的《妇产科学》是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单鸿丽主编。本教材强调两个“转变”,三个“贴近”,即由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引领”向“以解决基层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的转变,由“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向“基层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转变,以培养“实用型”农村基层医生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解决妇女妊娠、分娩及常见妇科疾病治疗等有关问题的能力。“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学》第12章“分娩期并发症”第二节的内容。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导致产后出血主要有四大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2】。产后出血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注意鉴别。掌握本节内容,对防治产妇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识记产后出血定义、病因,

分析理解产后出血临床表现,会对产后出血做出诊断。

学会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进行处理、预防。

1.2.2安全目标

注意产后出血处理过程中的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1.2.3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学会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进行处理、预防。

1.2.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失措,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1.3重点

识记产后出血的定义、四大病因。

分析理解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会对产后出血做出诊断。

1.4难点

学会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进行处理、预防。

2.教案编写思路暨教学过程设计

“产后出血”在编写上首先给出案例,提出问题:

【展示病例】

某女,30岁,停经35周,双胎妊娠。分娩过程中第二个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约500ml,流血呈间歇性,血色暗红。检查病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血压80/50mmHg,心率110次/分。胎盘胎膜完整,子宫时软时硬,轮廓不清。

【提出问题】

问题一、什么原因导致病人出现如此症状?

问题二、该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问题三、对该患者怎么处理?如何预防?

【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去探究、讨论“什么是产后出血”,接着究竟怎样去诊断治疗呢?教师结合案例讲解,针对本病的重点难点给予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演示等,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围绕书本,得出结论。

3.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做出准确无误地分析,这是教学得以正确开展的基础。就读我校的学生,大多16、17岁,很多是因为成绩较差不能继续上高中,初中毕业就进入中职学校,生活经验少,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课后贪玩不复习的情况,这对学习医学知识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毕业后要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或乡村医师资格考试。所以,要求任课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针对上课学生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开始上课时着重理论的内容,后半节课就着重操作、讨论、练习等,尽量让学生学到知识、运用知识。

4.教学方法

《妇产科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产后出血”一节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问法、病案讨论法、情景设置、角色扮演法等,辅以多媒体教学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增进教学效果。针对产后出血一节,笔者使用了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模型演示法等,如教学中讲到按摩子宫方法时,用了模型上操作演示法,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经过教学,学生基本能够熟悉临床护理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达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接近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5.学生学法

学生带着兴趣学、主动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5.1激发练习兴趣

学生对教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爱因斯坦指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给出病案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究竟从哪些信息对病人诊断有帮助?接着会互相讨论,对不同的答案会探究,谁的答案会更好?

5.2启发主动探索

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动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探索医学的奥秘。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认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同样,妇产科教师也要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学生听老师讲解后自己再进一步模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催化学生思想的产生,其后教师然后再次演示,则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6.教学效果评价(反馈)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课堂练习,模拟演示、操作,学生对回答的问题、操作情况互评,教师点评,不仅课堂互动良好,气氛活跃,而且可以检验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目标的掌握。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妇产科学篇7

关键词: 妇产科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随着国内外经济、科技、教育及医学的发展,全社会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构建的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性为走向,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为适应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对妇产科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变被动的灌输式讲授为教师学生互动的自主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对妇产科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在国家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七版内容的基础之上,有机地编排了教学内容和顺序,并且改变了教科书章节的部分授课顺序,使其更贴近于临床实践。在教学中,我们打破教材知识体系的界限,以症状、解剖为线索,使每个学时的教学内容在讲解上能够相互关联,使妇产科学课程的学习非常连贯,易于掌握。如: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内容相连;将妊娠生理、妊娠诊断、产前保健、早产相连;将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相连;把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相组合,将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相连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上节课对下一节课所讲授的临床疾病,结合临床病例,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结合教材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下一节课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上节课病例内容,先让学生分别来归纳出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等;强调思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思维逻辑,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内容。

采用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结合基础理论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辩论,活跃教学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归纳讲授过程中,还将最新的妇产科学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对一些教学难点而又必须掌握的内容,在不失严格、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妇产科实践操作的关联性

在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还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包括观看手术录像、实地观摩手术、床边见习教学、导师制教学等环节,尽可能将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考核的方式、成绩评定的方法

每次课都分配给学生相应的任务,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信息量及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计入平时成绩考核;学生课堂发言活跃度、讨论参与的积极性也计入平时成绩;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准确情况也计入平时成绩。增加本课程平时成绩的分值。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通过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以问卷式调查的方式来评判教学效果。通过对妇产科学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使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及学习非常流畅、连贯,易于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病例和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辩论,活跃了教学气氛,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取向,为培养高素质妇产科人才奠定基础。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妇产科实践操作的关联性,使学生明确学有所用,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更加深了学生对妇产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妇产科专业的兴趣。

四、讨论

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2]:①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为老师讲授、学生课堂听讲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主动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②教学计划学时有限。临床学科的疾病讲授涉及该病的多方面内容,要将每种疾病讲深、讲透,在有限的学时里是不可能的,而学生从未接触过临床,往往感到所学内容繁多、抽象、难记或容易忘记,以致提不起兴趣。③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临床学科尤其是妇产科实用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同时将理论和感性知识结合在一起。结果是老师前面讲了,学生学了后面的内容就忘记了前面的知识,教学效果差。

针对上述妇产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妇产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中,①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打破教材知识体系的界限,改变了教科书章节的部分授课顺序,以症状、解剖为线索,使每个学时的教学内容在讲解上能够相互关联,使妇产科学课程的学习非常连贯,易于掌握。②采用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结合基础理论提出问题,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加讨论的机会,增加个别指导的机会,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3]。③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妇产科实践操作的关联性,在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妇产科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文历阳.医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尹伶,瞿秋红,韦立蓓等.浅谈如何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J].中华医学教育探讨杂志,2008(5):503-504.

妇产科学篇8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1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现状

1.1陈旧的教师教学理念a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大多以大纲要求和书本为准;b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对于“护士”的角色认知和把握,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c把对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放在了医术之后,忽略了护理学重要的医学人文教育,间接影响学生步入护士岗位后的职业素养,不利于医疗改革;1.2开发实践方面的教材不足目前大多妇产科护理学的教材,偏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与学习,而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这与妇产科护理学很强的专业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性相悖。实践方面的教材没有与实际教学相配套,依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喜好;1.3教学条件与手段的单一大多数学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室做实验成为护理学实践学习的唯一手段。而由于妇产科护理学的特殊性和涉及患者隐私的隐蔽性,护生不身临其境地感受操作,是无法提高其实践和临床水平的。

2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思路

根据我国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上,是符合教育科学化的要求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必然需要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关注实践教育多一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2.1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加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的加强、先进教学仪器和设备的购置以及教学设备和模型的充分利用,更好开展实践教学。2.2实践教学重点的突出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论一一学生对实践课程的不重视和兴趣缺乏,多与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有关。因此在实践教材的开发和大纲修订中,突出妇产科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多与临床结合,把常用、常见、需熟悉掌握的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2.3教学方法的改进2.3.1根据《护理学实践教育的改革与探索》这篇文章对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方法做的研究,将医院见习、实验室演练、病例讨论、情景的模拟和角色的扮演、文献的检索、社会的调查等教学方式相结合。该研究的对象为该校2010级709名护理学本科学生,运用同性互教方法带教,主要内容为骨盆的结构、骨盆外的测量和模拟分娩等。综合运用了上述教学方法,并做评价,考核实践教学的成绩,结果如下:结果表明,综合实践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陈旧、以大纲和书本为准的教学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科研及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2.3.2改进教学方法的成效新的教学方法在几个方面成效显著:培养护生的职业胜任力;开阔学生视野,促进理论认识向临床实际操作的过渡;避免护生害羞的心理,有效提高教学;有利于教师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并构建批判性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意识,减少护生对临床实践的恐惧;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新研究的途径和医务工作者终生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利于科研能力的开发。2.3.3教学方法改进中的不足对带教老师要求较高,前期老师的统一培训和规范带教方式相对费时费力;因表演场地和道具的限制,学生表演参差不齐,教师不易掌控教学时间;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性带教需要男教师的配合,众所周知,护理学招收男性学生也是近年来护理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尤其妇科护士护师多是女性,原男性外科护理教师,培训和提高妇科护理知识,花费很长时间。2.4实践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的关键之一。妇产科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临床,教师团队中就需要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以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与临床结合,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尽快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安排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定期到医疗单位从事诊疗工作,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学素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2.5通过新思维和新方法,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目前,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学习者课堂依赖性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医乏,这也不利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那么如何构建护理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提高,还要通过较多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临床医学的认识。比如:在学习“不孕症”的时候,可以先试探性向学生介绍试管婴儿、克隆的新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再进一步讲解先天性无子宫患者利用子宫移植术带给患者最好的消息。南丁格尔说过“护士是熟练技术的手,冷静看出细节的头脑、爱和温暖的心”。护士最重要的是熟练技术的手,那么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基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提高,实践的学习与演练更显重要。要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质量,我们就要做到教师的整体素养和理念更新、加强实验设备和实践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等硬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和男性实践教师、最后还得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对临床医学和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戚春玲,王卓,双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sb):2188一2189

上一篇:专业市场范文 下一篇:pbl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