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04 13:03:10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建设篇1

“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群由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技术、装饰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组成,其中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专业群核心专业。四个专业每年为长三角地区培养数百名室内设计、环艺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的人才。在与学校合作的某毕业生数据调查研究公司的研究显示,因为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展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解决学生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专业群建设要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最基本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扎实推进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环节上。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平台为基础,以模块为拓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界限的弱化。

二、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过程

(1)专业群“一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在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统筹规划下进行

从平台与平台,平台与模块,基础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多维度进行整合调整,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实现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

(2)专业群的平台功能是“结构承重”

室内设计等四个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基础培养要求决定了公共平台建立的厚度、宽度和强度,即能满足专业群学生在设计领域的审美素养、思维方法、职业精神、基础技能等的要求。平台的层次则应相对简约,能够支撑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

(3)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群的模块是将各专业进行“课程打包”

遵循“既独立又可连接”的原则,构成一组结构相对完整的课程,呈多学科、多方向、多角度、系列化的发展,以满足各专业学生构建独特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要。

三、专业群建设整体推进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进行专业体系建设的同时,专业群建设其它几个子项目整体推进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内涵。

(2)有序推进实训体系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经科学论证和精心实施,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我们对专业群校内实训室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基础、设计表达、设计创意、工程造价、装饰纹样等13个实训室已基本建成。

(3)初步建立了专业群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的领导下,在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制定章程、签订协议、完善制度明确双方职责,探索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技能型人才机制,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就业等方面,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体制和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4)同步建设了一批项目式教材及课程资源。

在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群岗位群核心能力要求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制定了相信课程标准和项目设计方案,每门课程都配套出版了合作编著的专业教材,这些项目式教材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对本专业群“一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学院其它专业群教材及课程资源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专业群建设篇2

[关键词]课程群;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等教育方面,人们的需求也已经从单纯的“量”转变为“质”,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追求是当前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而如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平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究其原因是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存在较大问题。

(一)课程设置机制欠完善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而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课程体系难以体现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的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基础课程群、经法应用课程群和管理实践课程,围绕这四个课程类型,根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当前的培养方案,只是简单地对上述课程的学时、开设学期等进行调整,课程群里面的课程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不难看出,这种课程种类的划分标准仍然比较单一,只是达到对培养方案设定的总学时、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课时等规定要求。

(二)现行课程知识点雷同现象严重

由于学科交叉特点明显以及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不合理,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比如《行政管理》和《公共组织学》就在课程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一些学校为避免重复就仅开设其中一门课程,将其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我校,这两门课程采取分学期开设的方法,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对学生们来说,高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的高效性和系统性是尤为重要的,但实际上学生听到的仍然是不同课程中对于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等知识点的复述,这种相似知识点的赘述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学科之间没能有机地衔接。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其学科知识呈带状结构,没有形成系统、有机的整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课程系统地整合,有效减少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开设体现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新课程。

(三)课程群中各课程缺乏科学规划

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对学科体系内的课程进行重组,删除课程之间雷同的部分,让学生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处于初级阶段,课程群里各门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随意性大。比如管理基础课程群里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两门课程缺乏内在联系,其设置缺乏科学依据。此外,课程群建设并未抓住核心问题,在教材选材、师资建设以及实训实验室建设等一些方面投入较多精力,而在课程群、课程以及专业建设等概念方面出现混淆,建设成效有限,难达预期。课程群建设需要解决好课程设置等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使学生不能把握好专业知识间的联系,在学习中会感到疑惑,更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

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形成十分重要,要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协调发展为主要目的,培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重点体现在学生所学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上,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能力、素质的形成是以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是充足知识储备的集中表现。高校的课程学习是学生储备学科知识的基础,然后借助于实践或实训项目使学生逐步完成从理论知识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转化,而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仍极大地依赖于最为基本的课程群建设。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注重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以地方建设和发展对相关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录用情况、对录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配置与评价、对毕业生岗位工作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与测评以及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建议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其职业分布的大致情况为:在国家各级各类公共组织工作的仅占6%,77%都在企业工作,以事务性的一般管理工作居多,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时,除了注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考虑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锻炼与培养,以工作需求为导向来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重构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需要将在知识等方面有逻辑关联的不同课程进行整合,使之在内容上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互补性。课程群建设要以学生为根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采取启发、探究以及开放等多方式并存的教学方法。以管理岗位能力需求为框架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以“理论、方法、实践”为课程群实施主线,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由三部分组成:以组织结构为主线的管理基础课程群,学生可掌握专业共性知识;以专业提升能力为主线的核心课程群,学生可掌握系统性知识;以企业和政府两个方向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群,学生可掌握项目实训知识。其中《公共关系策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偏重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农村社会工作》偏重公共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管理文秘》《行政管理实务》提升学生综合协调能力。按照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岗位方向可以为企事业行政管理、综合协调、文秘、人事管理、社区服务等,满足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群建设需要总揽全局,发挥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避免局限于课程内部的自我修补,有机整合课程间隔离、重复的内容,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但是现实问题是,现有课程大多是由任课教师来负责具体内容的讲授,这会造成不同课程知识点在不同时间存在雷同的现象。以笔者所讲授的《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为例,三门课程有雷同的知识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对某一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大范围调整和改动是项系统工程,未必容易,因此,课程群内的各课程之间重复内容的优化整合就显得极其必要。如在讲授《公共政策学》时侧重从公共组织履行社会管理的依据入手,讲授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公共政策的调整。《公共经济学》侧重阐述政府存在的意义,讲授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服务。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课堂上则侧重讲授公共组织与市场的衔接。

(三)优化教学团队

公共事业管理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应当实现课程群设计和实施之间的相互融合,避免出现脱节,从而保证课程群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该专业还未实现教学资源资源共享,任课教师各自备课,独立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案,导致课程之间关联性与共享性差。基于这一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该专业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享教学大纲与教案,及时反馈意见与建议。此外,构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每一个课程群里都应有一门核心课程,以支撑和深化其他课程,因此,对每一个课程群里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整和修改显得尤为重要,要使课程群里的各门课程在核心课程的统领下,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申怡,夏建国.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及其破解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10-12.

[2]华慧婷.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群框架构想[J].陕西教育:高教,2017(4):17-18.

[3]张纯荣,段淑梅.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142-143.

[4]张航,徐珂.社会需求视域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J].科教导刊,2015(4):33-34.

专业群建设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业技术类;专业群;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0.74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C121);云南省高职教育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1YGZ08)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教育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院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以专业群为单位统筹专业的基本建设和内涵建设,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

专业群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服务领域或产业链,以本校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的核心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各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群,并代表着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1]。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学院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职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2]。本文以临沧师专农业技术类专业群建设为例,就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途径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农业技术类专业群的构成

临沧市地处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属滇西纵谷区。全境重峦叠嶂,群峰纵横,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地形地势复杂,最高海拔3540米,最低海拔450米,境内有终年积雪雪山两座,是一个多种气候类型的地区。目前,临沧全市包括茶叶、蔗糖、酿酒、橡胶、烤烟、核桃、水果、中药材及畜牧业等在内的生物产业总产值已近百亿元,优势生物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提升。结合临沧区域生物多样性及农业经济特点,我校构建了农业技术类专业群,该专业群是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热区作物生产技术、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的发展。

二、专业群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农业技术类专业群按照专业的内置联系和基础进行设计,充分借鉴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经验,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理念和思路贯穿于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参照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模式和内容,在专业建设的模式上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上采用“2-3-1型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在资源上实现共享,真正发挥龙头专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实现整个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农业技术类专业群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农业生产与经营需要,具备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职业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能熟练掌握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银校合作、校政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同兴共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教学练做”教学模式,充分借鉴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经验,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种植、生产、加工、审评、营销、售后管理理念和思路贯穿于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参照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模式和内容,在专业建设的模式上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上采用“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使学生毕业时能够最终获得“三证”(毕业证、专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就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三、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一)构建“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更好地服务临沧农业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和强化服务技能,充分利用农业产业链岗位需求的导向作用,结合农业技术类专业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订单培养,目前,我们已经与云南滇红集团,正大集团(云南区)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实施“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农业技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以“生产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计划随着季节走,根据生产季节及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育人环境,将学生三年(6学期)学习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第1、2学期在校内进行基础知识加技能的培养;第3、4、5学期在学校、企业进行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经济管理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训(第5学期主要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并将部分课程的学习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第6学期在学校撰写论文并完成部分选修课程学习。

(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在专业集群、资源整合理念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和关键[3]。该专业群各专业应用性、技能性较强,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到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通过参与生产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积累相关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讲授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该专业群主要通过生产实践锻炼、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科技服务及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双师”素质的培养。要求专职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和参与“产学研结合”活动,每年参加不少于一个月的生产一线实践活动,每人至少取得一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三)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4]。临沧师专农业技术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内外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原则,除了共享校内基础实训室和已有的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生物化学实训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校办养殖场、烟草实训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实验室,切实做好校外正大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滇红集团、云南烟草企业集团、茶叶营销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以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

(四)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1、教学仿真软件系统的开发

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仿真软件系统,利用数字技术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仿真实训系统,设计与真实的作物生产、栽培、田间管理、产品加工紧密联系的仿真场景,改进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而且具有跟踪考核的功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技能有较好的效果。

2、网络资源利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了“虚拟+实境”式的“全程演练”。让学生在“虚拟农场”进行生产演练。学生通过讲解回放直观自己的表现,教师即时性地修正学生不足,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实训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借助多媒体、网络、微格栽培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基地,课程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生活与学习共融,老师与学生共创的学习环境。

3、搭建多种模式的交流平台

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设置多种模式的交流方式,包括论坛、微博、博客、贴吧、专业QQ群,便于在线、离线交流。

四、结语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学院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校农业技术类专业起步较晚,虽在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中加大投入和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该专业群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保证专业群建设的如期实施,我校成立由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行业专家和农学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对专业群建设的整体实施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监督和组织实施,以使农业技术类专业群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强伟纲.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30-32

[2]秦学礼.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24:102-106

[3]霍丽娟.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1:58-61

[4]顾建勤,刘兴龙.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建设实践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3:32-34

专业群建设篇4

关键词: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数控技术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42-04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机电工程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在“十三五”规划中还将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及制造等多个专业方向,来补充完善数控技术专业群内涵。从而为江苏省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群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利于专业群建设发展的建议,促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建设思路

依托苏州高新区政府的支持,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苏州2030”,同时打造一支一流的“教练型”师资队伍[1],整合数控技术专业群优质教育资源、“十三五”期间建成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为全省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建设目标

在专业群建设思路的框架下,从围绕专业群建设工作的“专业群构建”“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运行”5个方面进行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逐步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一)加强合理化专业群构建

专业群建设规划对接苏州高新区精密多轴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动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适应本行业和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高端制造业和自动化产业。

学校机电工程系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控技术专业群的构建,数控技术专业群共设数控技术(省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3个专业,以数控技术为核心专业专业关联度高。

(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专业群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机电工程系制订科学、规范的专业群各方向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和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在未来5年,培养方案还将进一步完善,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全面发展与多路径成才、终身发展搭建“立交桥”。

(三)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对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与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调研基础上,以制造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装备制造业技术知识为主,兼顾新兴产业的基础平台共享、核心课程独立、先进技术类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四)建立教练型教学团队

依托学校和苏州经济发展的优势,按照“校企合作、大赛引领、国际合作、专兼职结合”的思路,加强专业群、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打造专业群教练型教学团队,形成优质的教练型教学团队。

(五)建设先进的现代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设技能教学、技能竞赛、过程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形式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校企互享教学资源。建立现代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企业技术为核心内容,通过录像、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技术标准、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等,形成校企、师师、师生共享教学资源平台。

三、具体建设内容

根据专业群建设思路及目标,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一)专业群构建

构建适应本行业和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群,主要面向苏州经济产业特点的高端的现代制造业。进一步细化数控技术专业群3个专业专门化方向,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及制造等多个专业方向,来补充完善数控技术专业群内涵。

加强“政、校、企”三位一体的中德职业合作培养机制,完善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依托校企合作,与日本沓泽株式会社增建2个工业机器人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

信息化手段充分渗透课程教学,各门课程均建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技能考核、实验实训、技能大赛等环节,充分发挥专业群教学资源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网络共享率,积极与同类院校实现资源互补。

(二)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富有特色的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群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及方法中始终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依托专业群中德及中日合作的优势,建成“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数控技术专业群人才标准、优质实训资源,完善国际IHK职业资格认证、微课、慕课、数字化教材,搭建专业教学、企业培训资源库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等,进一步加强技能竞赛成果的转化工作。

(三)课程体系建设

在体系构建上,根据职业岗位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构建“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3]

专业群建设篇5

关键词:平面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世界文化形态,还是中国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强大的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平面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无可避免地要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教育的变革首先发生在教育观念与教育目标的层面,但必会落实在课程上,并通过教学活动呈现。

一、“课程群”相关概念释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意指学习是长期的行为,需要紧凑合理地加以计划;“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则指要设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花大功夫认真地实现它。此处的“课程”虽泛指学习,但确带有课业、进程,以及学习方法之意。作为一个术语,“课程”一词在今天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课程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小单位,但唯有抓住了它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大系统的质量。《现代汉语辞典》中,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1]。它不仅是教程,更是学程,是动态的教与学双向流动的实践过程。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即发展资源[2]。它不仅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技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的总结,更是对该学科在现、当展前沿做出的理性反映。课程群简称“课群”,最早由北京理工大学王嘉才等提出。强调课群建设应在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课程进行整合,建设具有学科相关性、知识完整性、内容继承性、结构相对独立的课程继承模块[3]。北京理工大学自1990年开始课程群建设,其课程群在拓宽学科专业口径,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扩展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总学时,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保障,也有效地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建设。课群不是简单的课程捆绑,它从属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组合也是在此前提下进行的,跨学科课群的建设是方法,被某一专业课程群所吸收的跨学科课程也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基于此,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群建设除了包括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课程元素外,还须在适应时代、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它不仅强调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也注重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的教育内容。

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纵观近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关于设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讨论业界基本上达成了较为明确的共识,但在教育体系的构建、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毕竟,设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没有哪一种设计教育模式可以具有无障碍的普适性。因为多样化的设计教育生态是保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土壤,而个性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教育正是实现设计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作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种新形式,课群建设的本质在于确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科观、新的专业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程观,而非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的“修补”,更不是把原有专业课程依据相似度而进行简单的分群建设。对此,我们应着重于设计专业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课程群建设,厘清各课程之间、课程群之间良好的逻辑关系,摒弃与市场脱节的纯理论或纯技法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人性化、个性化、科学的课程群建设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服务社会搭建开放灵活、系统合理、完整高效的平台。课群建设是与某一门课程建设相对应的一种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包括下设课程的选择与组合的方式、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设等内容。关于课群建设,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某学科内多个课程的集合,以学科作为划分群与群的界限。也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类别的课程集合,例如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或专业方向课程群等,即以专业作为划分群界限的依据[5]。但这两种观点显然是将“封闭”的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课程教学,拉入另一个“封闭”的课程群教学,其局限性无可避免。此外,虽然平面设计专业强调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但高校不是社会某行业的专业培训基地,其教学与科研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会沦入另一窠臼。一个开放的课群,其系统内的所有部分均相互关联,“开放”意味着变化和不确定性,课群内部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在外界条件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灵活的适应性正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所在: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优化配置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自主地作出选择。

三、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原则

(一)恰当的课程群规模作为一个行业的平面设计,不仅设计理论更新速度快,技术手段的更新更快。反映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上,就要求我们立足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既要准确把握群内课程间的目标一致性,也要统筹规划课程群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既要考虑设计学科的基本特征避免加大学生的课业负荷,也要积极、开放、务实地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跨学科领域的相关课程纳入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课群是若干门在知识、方法、拟解决的目标问题的方面彼此存在逻辑关联的课程。因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阶段性学习目标不同,课群的规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若少于三门便难以成群,反之,群内课程数量过多也会因课程群规模过大而不利于管理,且会因彼此间差异加大反而不易体现课程群的特色。尤其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课时有限,通常为4-6周,如果群内课程数量多于5门,则意味着一个课群的学习必然会跨学期展开,如此必不利于课程群目标的达成。基于此,本文认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规模当以3-6门为限。

(二)合理设置群内课程

现有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多重视微观视角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每门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虽有前后置逻辑关系,但难免出现内容重复、衔接不畅等问题。课群建设更注重群内课程间的优化整合,统筹规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较大程度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群的设置可以依据知识型、方法型、项目型进行大的分类规划,并在此框架内进行更加细化的课群建设。知识型课群多强调同学科、同专业课程的组合;方法型课群强调以逻辑关联为前提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项目型课群是以专业设计项目教学为基础,强调实践性,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某设计项目长期或短期设置的课程群,虽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设计水准有着不容忽视的强化功能。此外,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分层级地进行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如通识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拓展层次、个性化发展层次。

(三)群内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专业能力、教育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水准决定着课群建设的最终效果。作为课群建设的主体,相关教师应具备对群内课程教学内容融合贯通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熟悉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课群的全部内容,并有能力驾驭整个课群的教学设计。再者,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不管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课程等在教育过程中施加多大的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还得依赖于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或“我与你”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6]。目前高校设计专业多采用工作室项目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在很多时候更像头脑风暴,教与学的关系更像是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团队管理能力与设计操作能力也是群内教师必备的素质。

(四)重视实践教学,分层建设实训基地

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视觉设计专业与近百家单位在媒体、动画、广告、影视等设计方向均有广泛的合作。德国国立HFG-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专业的课程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邻专业和领域的课程,即跨专业自主学习。这些课程通常由教授主持,在相关技术人员或助教的协助下完成实践教学,授课方式极为灵活。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指导性的知识传授,而是设计目的的实现。基于此,将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教学项目引入课堂,分层级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强调对学生观察、认识和表现事物能力培养的基础型能力实训基地;强调科学的设计理念养成的综合能力实训基地;在专业学习阶段,结合各课程群的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引领学生深入而敏锐地把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直接参与设计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从事与平面设计相关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技能型实训基地。

(五)完善课程群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以相对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通常,评价标准所反映的往往是当下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高校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价值标准并非教学评价体系的唯一标准,而应将价值标准和社会现实相综合来制订课程群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平面设计专业,我们在衡量课程群教学质量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还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充分尊重高校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评价方式上,我们还应努力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以使专业课程群教学评价体系更趋人性化。此外,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还应努力促成评价主体构成的多元化,除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外,更应导入社会评价。因为,评价主体不同,其所处的视角,关注的教育教学热点,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必有不同,有时会出现不同的声音,甚至是相左的结论,但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所能达成的统一意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学科建设者、学校行政人员对教育教学效果认知的正确度,更可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结语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群建设是直接面向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需求而开设的课程集合,不是简单的课程捆绑。课群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群内各课程与专业教学的关系,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时段,更要兼顾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局限于某一核心课程的知识与技能需求无论是对其他课程的教学,还是对于提升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来说都是无益的。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任何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只有面向市场,依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高素质设计人才。

专业群建设篇6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发展;研究

专业建设是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因素,其建设水准决定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同时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如今高职教育正处于既高速发展又面临极大挑战的阶段,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不得不广泛设置专业,使各专业的建设资金、教学资源被无形削弱。为需求共同发展,提升办学能力,借助行业企业“抱团”发展的成功经验,高职院校乃至各专业之间同样需要“抱团取暖”。

一、机电类专业群概述

1.专业群的概念

专业群的特征是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相同或类同的课程超过一定数量,知识点要求相近,有类似的岗位技能要求,也就是有一定数量共同的实验和实训设备要求,甚至培养目标相近或重叠就可以归类到同一专业群中。

2.机电类专业群的划分

机械与电子是两个传统专业,“机”是指机械,“电”是指电子、电气工程及电气控制,这是两类学科和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机电”涵盖了计算机、信息、电子、控制技术、机械技术等领域,机械专业越来越被新的内涵充实,向着光、机、电、信息、计算机技术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而电子、电气控制也需要找到其控制的对象,即负责具体动作的机械实体。所以,机械与电子电气的结合日趋紧密,传统的机械制造向智能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机与电的结合成为了机电类专业最显著的特征。因此,传统的纺织、印刷、汽车、机械行业都可以归为机电类行业,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与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归口为机电类专业。

3.专业群面向岗位

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接近,各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极其相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毕业后主要面向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使用维护,机电产品和模具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就业范围很广。

二、构建机电类专业群的必要性

1.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从加工制造业向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各类专门人才需求大幅度上升,企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起,广西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打造的产业体系由“14+4”升级为“14+10”,其中就包含“先进装备制造”。这些年来,依托高职院校培养了一批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维护等专业人才,但是从一个操作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设备维修、运行维护人才还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

另一方面,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机电设备制造大国。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已经成为企业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增强竞争力各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机电设备,设备维修管理的技术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每个企业都需要大量掌握机、电、液和控制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2.高职院校以及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群建设对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建设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又使专业设置灵活,便于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及新行业、新工种、新岗位群不断涌现等对专业设置不断更新的需要。

其次,专业群集聚了师资、设备、环境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和共享资源,相近专业共同建设与发展,在节约投资的同时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可以随着市场变化,依靠不断积累的资源方便调整、拓展专业方向,形成低成本教学的优势;避免由于专业分散,为各专业配备的实训设施因使用率不高或由于专业萎缩、淘汰而出现闲置和浪费,或由于专业涉及面大、资金投入不足而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局面。

另外,高职学生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企业常常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技能的人才,而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群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机电类专业的建设,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专业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生产过程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为适应区域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趋势,可增设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轻工机械、食品机械等机电结合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这些专业的主体课程设置涵盖在机电技术领域中,保持专业群中各专业内在的联系紧密,使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项目相互交叉渗透,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教学成本。

2.建设思路

(1)明确专业层次与建设目标。根据专业特点、课程建设情况、教师队伍状况以及与机电技术接近的程度,将专业类专业划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生产过程与自动化专业。侧重点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面向机电行业的品牌专业,是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融合了机械制造和微电子控制的先进技术,研究方向为机械控制;生产过程与自动化专业是面向机电、电子行业的特色专业,它借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控制技术和手段,将控制和运行的对象改为生产线、智能仪器仪表。

核心课程是微机原理、电气控制技术、数控系统维修等。需要利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数控系统等先进设备,整合专业核心课程,采用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化解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难点。

2)第二层次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侧重点为“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面向机械行业的特色专业,它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备载体,侧重点为机械产品设计与加工;数控技术专业是面向机电行业的特色专业,它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备载体,侧重点从控制和维护转向数控设备的使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面向汽车行业的特色专业,借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备载体,侧重点为设计软件应用与现代加工技术融为一体。

核心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可借鉴“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数控加工先进设备实施“目标产品”教学模式,整体推进专业建设。

3)第三层次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侧重点为“设备”。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是面向电力行业的特色专业,它借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控制技术和手段,将控制和运行的对象改为水电站机电设备。

核心课程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机械制造技术、机床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建设机电结合的设备操作、拆装与维护实训基地,利用各种设备设置的故障点,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工学交融”教学改革为抓手,有效训练学生的机电设备维护能力。

不同层次的专业各有侧重点,但是核心课程之间有较多的重叠,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专业基础要求是一致的,如开设的公共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技术等。所以,这些专业完全可以采用大类入学,到专业课程再细分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2)不断完善专业结构。根据院校所处的位置,专业群发展应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寻求专业高速发展的途径。如地处广西的机电类专业,要对接广西水利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与机电产品、数控设备、汽车、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区域内支柱制造企业合作,增设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轻工机械、食品机械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形成适应地方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拓展招生和就业渠道,使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良性循环。

(3)建设专业共享课程。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基本相同、技术领域相近,反映在课程上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基础课程。因此,有必要搭建专业群内公共课程平台。“平台”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由公共的技术基础课组成。如:重点建设“机械制图”、“机械零件与设计”、“机械基础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电气控制技术”、“液压技术”等专业群共享的优质核心课程,共同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逐步建设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4)建设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水平是专业建设、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能团结带动团队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专业带头人组建“导师型”教学团队,由团队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和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对加快专业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水平、加快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用专业导师负责制,各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和“师徒”关系,从进校开始,由专门教师全程跟踪专业教学过程,协调专业大类中各具体专业的知识融合和能力侧重点,设计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使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一线贯穿,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打破专业不同而学生能力却相同的千人一面的格局。

(5)建设专业群共享的实训基地。按照“教学工厂”的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机电类专业中共同需要的机械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机床结构拆装等实训室建成校内共享型实训基地,可节省设备、场所的资金投入,加快专业建设进程。以专业群的形式与企业合作,甚至院校之间联合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群,整合技术力量,更可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技术含量,进而提高合作的可能性,这对突破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难题十分有益。

四、结束语

以专业群的建设为目标,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避免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而且由于资源共享、经验互通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同时可更好地开拓专业领域,有利于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天良.机电类专业组群建设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张一平.基于提高就业能力的高职专业群建设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专业群建设篇7

关键词: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构建;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高职院校开展重点专业群建设,是其结合实际,科学定位,优化结构,彰显特色的主要手段。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群建设机制,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逐步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内目前规模较大、在专业结构布局上具有覆盖石油化工上中下游产业链(采、炼、制、检、销)独特优势的工科类高职院校,肩负为扬州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该院现有石油化工类专业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该院目前石油化工类专业有7个,但各专业发展还不平衡,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两个专业规模较大,基础扎实,实力较强,而其它专业服务也面向明确,发展潜力巨大。

如何在坚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按照“发挥优势、强化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的要求,以实现人、财、物统筹为手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依托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优势资源,从专业群建设的视角,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最终达到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目的,是值得着力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为建设目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石化产业链为引领构建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

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总量大,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石油化工产业进一步明确了以基础石化产业为龙头,向新领域精细化学品、通用和专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化学制药等产业延伸的发展方向。

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我院石化相关专业的发展。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和化学制药技术等专业主要是针对石油炼制、大宗化工原材料生产及其产品深加工领域培养生产经营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各专业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产业链为服务对向,具有相同的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技能、许多教学资源互为共享的特点。

根据上述专业的特点及其面向的产业链地位与布局,我们将上述五个专业组建成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本专业群将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及江苏省示范建设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这两个专业为核心专业,吸收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和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形成专业集合。如此形成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以共同的石化产业链为引领,并且具有基础理论相同、基本技能相近、专项技能有别、专业优势互补的特点。本专业群与石化产业链关系如图1所示:

二、分层设置“平台”与“模块”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以石油炼制、大宗化工原材料生产及其产品深加工领域为服务目标,目标岗位群紧紧围绕生产操作、产品分析、工艺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等。我们依照基础知识相同、专项技能有别的特点,将专业群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课程结构进行设置。“平台”课程是针对专业群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群中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的,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共性发展课程组成。“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专项技能要求而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组成。

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将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后再分别进行各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较好地解决了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群的集群优势。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与“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周边各类型石化企业,紧紧围绕本专业群目标岗位(群)进行调研,全方位分析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必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由此归并出各专业职业能力行动领域。进而根据知识点的属性,解构并重构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结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形成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系统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表2)。

表2中前面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平台”课程,后面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则是打造专业专项能力的“模块”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了石化产业链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

三、针对共享与专用,精心打造“平台化”与“项目化”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

在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平台”与“模块”分层课程体系结构及“工作过程导向”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平台载体的设立必须同步跟上。近年来,本专业群投入巨资建设并完善了众多校内外实践教学设施,建成了15个校内实训基地、80多个实训室和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总资产近2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专业群共享型“平台化”和各专业专项技能专用型“项目化”的原则,通过充实完善、分类整合和资源共享,最终将这些实践教学平台精心打造成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平台化”+“项目化”+“综合化”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宽基础,共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特色,详见图3。

这些实践教学平台功能齐全,许多都是校企合作,自行开发的产物,富有特色。例如:

化工单元技术实训基地内含包括流体输送、传热、过滤、精馏、吸收、萃取、干燥和反应器等8个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生产型、职场化”特色浓郁;

应用化工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有一套完全工业化DCS自动控制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实训装置,可进行低成本全循环化工生产运行综合实训操作。

石化生产技术实体仿真实训基地是一座占地500m2,高10m,投资400多万元的工业化规模的石油加工炼制生产技术实体仿真实训基地,采用仿真与实物互动的方式进行石油炼制加工专项技能的综合训练。

整个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从基础到专业,从单元到系统,从单一到综合,从校内到校外,虚实结合、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有效地满足了本专业群的教学实施和技能培养需要。

四、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加强专业群人才培养配套改革

1.校企共建体制机制创新

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立足行业、企业实际,为此,我们充分依托扬州及周边骨干石化企业,建立健全了专业群校企共建委员会,完善委员会工作章程、运行机制、议事规则及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研究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石化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进行本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修改并完善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智力、共同进行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在企业中建立“厂中校”等实习基地,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专业课程改革

对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各专业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念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依照目标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设立各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均依据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采用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内容,并按照完成该项目或任务的工作过程来编排教学内容,充分融入职业标准,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兴趣性。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围绕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内“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按照教学标准和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要求,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整合并开发数字化媒体教学资源,资源库内容涵盖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践教学、文献资料、案例共享、网络课程、校企互动、师生交流等方面,形式包括课件、动画、视频、录相、影视、题库、问题解答等。

4.遵循“四互”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走校企合作之路,按照“师资互聘,人员互兼,任务互担,能力互提”等“四互”模式,切实加强专业群“双师”团队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理论提高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新老教师结对、企业挂职培养、校企合作科研、教师赴外深造等手段,分别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切实提高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教学计划制定中,我们特别注重教学环节中实践性课时的比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安排,将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比例提高到51%,分布安排在每个学年各个学期之中实施,形成项目化课程能力训练、校内综合实训、校外生产实习、校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实践体系。教、学、做一体,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各课程任课教师广泛采用学生主体法、引导文法、案例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工学交替法、网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推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努力促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并进提升。

6.实施多元化质量评价

近年来,我们不断推进人才质量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结合职业资格要求,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口试、技能操作、撰写调研报告、答辩相结合的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着重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与人交流沟通评价;考核主体的变化,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工作任务考核,主要由学生完成相互考核,要求在课堂完成的工作考核由专业教师完成,两者的合成构成整个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扬州及周边石化产业链为引领,以岗位群需求为先导,“平台”与“模块”分层设置课程结构体系为特点,“平台化”与“项目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且具有先进的校企合作共建体制机制,“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专业核心课程,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方式,多元化考核机制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本专业群毕业生能力强、素质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和欢迎,我院已成为苏中及长三角地区高素质化工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 顾京.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素研究[J].职教通讯,

2012,(11):1-3.

[2] 李鹰.高职化工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

论坛,2012,(5):241-241.

[3] 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天津

职业大学学报,2011,(6):3-7.

[4] 顾京.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J].教育与

职业,2012,(17):16-17.

[5]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2,(3).

[6] 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

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7] 张光跃,张萌.基于产业和行业链的高职专业建设探索

[J].职教通讯,2012,(22):18-22.

[8] 黄秀川,王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学改革[J].中国

专业群建设篇8

关键词:旅游专业群;区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瞿立新(1967-),男,上海市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正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工商管理。

课题项目: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会展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十二五’期间无锡城市发展定位研究”(编号:2010SJD630067);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成果;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群——旅游专业群建设成果;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61-06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由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组成,各专业同属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之旅游大类旅游管理类。

一、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建设的缘由

(一)主动对接江苏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江苏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按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接待国,接待人数达1.37亿国际游客,占世界旅游总人数的8.6%,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11月)明确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中国正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率先建成旅游强省,把江苏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2]。无锡大力实施“旅游即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打造“旅游休闲之都”和“商务会展之都”,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举措,从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高度加以谋划,加快营造充满活力的旅游业发展氛围[3]。2012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度假胜地,加强度假休闲产业链建设,增强旅游休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要求。

但是,旅游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据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江苏省每年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旅游类应届毕业生的人才供给缺口达6万人,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旅游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的旅游专业群肩负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二)高度契合江苏旅游业的产业特征、行业特色、时代要求与发展趋势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产业,具有产业要素“混合体”和“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统筹各业的集合产业和动力产业,综合性高、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与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关联的产业达109个。酒店与餐饮企业、海内外旅行社与旅游景区、休闲场馆与俱乐部、展馆与会展企业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通过信息、人才、业务方面的相互支持与互动合作,形成资源整合的放大效应,不仅促进各自行业的发展,而且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以江苏旅游业为“服务域”,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面向酒店与餐饮企业,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面向旅行社与旅游景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面向展馆与会展企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面向度假酒店、运动休闲场馆、文化休闲场馆、会所和俱乐部,涉外旅游专业主要服务面向国际旅行社与海内外典型景区。旅游专业群围绕“美好江苏”的江苏旅游形象定位[2],以及“太湖明珠,甜美无锡——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无锡旅游营销主题[4],基于江苏旅游业“提升传统产业要素、培育商务会展、高端休闲等短缺型新业态”的发展重点[2],从专业群的视角出发,着眼于全面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开展各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系统培养,实现各专业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江苏旅游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三)强化各专业的内在有机联系,构筑整体竞争优势,形成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全省最早设置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并且根据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与发展重点,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布局,成为全省最早形成旅游专业群的高职院校之一。酒店管理专业是旅游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其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江南大学旅游经贸分院旅游管理(酒店方向)全日制普通专科专业,2005年和2010年两次被评为院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2010年被遴选为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评为市级重点专业,2011年被遴选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近20年的办学经验的积淀,有利于发挥其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成熟度方面的优势与辐射作用,带动群内其他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并在与群内其他专业的积极互动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建设水平;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前身是2004年设置的会展运营与服务专业,学院也由此成为全省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职院校,2010年被评为院级重点专业,2010年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江南大学旅游经贸分院旅游管理全日制普通专科专业;涉外旅游专业2005年设置,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2008年设置,学院也由此成为全省较早设置这三个专业的高职院校。

学院旅游专业群主要服务面向的酒店与餐饮企业、海内外旅行社与旅游景区、休闲场馆与俱乐部、展馆与会展企业同属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产品的核心内容均由服务组成,服务属性特别是对人服务特点鲜明,需要的人才都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我院旅游专业群各专业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各专业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具备较宽的公共平台,同时又有共同的高端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提升要求。我院旅游专业群以大旅游、大文化、大生态为背景,系统建构专业群内专业的网络关系,系统建构“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横向融通、纵向深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整体竞争优势,形成旅游专业群与区域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四)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着力破解旅游业供需严重错位的矛盾

据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67所,比上年末增加115所,在校生59.61万人,增加9.7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01所,比上年末增加120所,在校学生49.03万人,增加3.62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968所,在校学生为108.64万人,有博士、硕士、大专(含高职)和中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学历层次,高、中、低三个教育层级由少到多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结构[5]。但是,旅游高职教育长期存在行业就业率低、行业流动性高、岗位巩固率差、企业认可度低的教育瓶颈,与旅游业亟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尖锐矛盾。

学院旅游专业群,直面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难题,以增强旅游职业教育吸引力和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寻找高层次的合作单位,依托高品位的旅游企业,借助高端服务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建立教学体系和教学架构,适合学生特点,贴近社会需要,适应行业需求,符合企业规格,接轨职业标准,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力促进旅游高职人才职业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成长为具备以此为生、忠于此业、精于此道的旅游职业经理人的潜质,适应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而有助于破解当今旅游高职人才培养难出肯干、能干,用得上、留得住的而旅游业又急需的大量人才这一难题。

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建设的目标

旅游专业群的建设目标是: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旅游专业群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增强旅游职业教育吸引力,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提高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与整体水平。具体建设目标包括:

(一)探索实践“旅游人才育成模式”

在多年探索实践形成的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养成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践“旅游人才育成模式”。育人为本,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更加清晰和切合实际,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训导,更加充分地发挥行业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人才评价体系更为科学,通过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的互动与共育,形成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使毕业生初始岗位起点高、发展岗位成长快,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构建专业群“宽口径、多方向”的课程体系

构建“平台+模块”结构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6],课程体系全面体现专业群及其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服务流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立足于初始就业岗位,并具有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建设“五位一体”的旅游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和“三位一体”的旅游专业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成彰显区域旅游文化特色,体现旅游企业服务流程,具有旅游企业典型工作情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教研科研、对外经营和社会服务等五项功能于一体,并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机联系的旅游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使旅游专业群各个专业均能在同一个先进的校内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并为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奠定基础。精选高端旅游企业为旅游专业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注重共享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各专业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共同提高。

(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在已有省级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建设旅游专业群网上自主学习中心,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五)建设校企双向交流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大引进与培养力度,“双师”培养校内外结合,建设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六)突破既有管理体制与机制,构建扁平化的柔性组织管理机制

现有学校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已不适应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要求,为此需要建立新的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机制,以实现教学管理的高效运行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调配,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

三、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在由旅游业、酒店业、会展业的资深行业代表参加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建设实行校企合作双带头人制,教学管理实行校企合作双班主任制、培养经费实行校企双投入制,并通过共同承诺、交叉点评、相互评议等方式与企业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在多年探索实践形成的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养成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提高,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深入探索实践“旅游人才育成模式”,优选高端旅游企业,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丰富校企合作的内容,深化校企合作的成果。

1.校企合作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立德树人,以学生初步形成适合个性发展的职业自我观为中心,校企共同聚焦于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薰陶、企业文化认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和岗位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追求和理想,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建立以创新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整合资源,快速把握机会,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在专业群平台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后,对专业群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进入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前,根据专业需求规模,基于自身的兴趣、学力、特长,进行二次竞争性专业自主选择;冠名班、订单班坚持企业、学生双向择优选择;校内外学习与实践,坚持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与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3.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旅游专业群的平台课程充分征求旅游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充分征求相关行业协会及其高端企业的意见。因材施教,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根据实际提高职业资格鉴定等级,除必取职业资格证书外,鼓励学生视个人学力、兴趣和拟选高端岗位的要求而选取其他职业资格证书。

4.国际金钥匙组织是全球高端酒店业的顶尖级服务联盟,是世界现代服务业的标志性品牌。依托学院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国际金钥匙高职餐旅人才创新实验基地,深入开展与国际金钥匙组织中国区总部的合作,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国际金钥匙服务理念的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实施“紫荆花”奖学金学生海外研修计划、大学生赴美社会实践项目,推进与南澳大利亚大学、日本活水女子大学的专本衔接项目。

(二)课程体系建设

平台课程的一致性与模块课程的差异性有机衔接。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群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的通识课程突出现代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求,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是专业群各专业共享课程。平台具有足够的厚度、宽度和强度,形成对专业群内各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以岗位群职业所需知识、素质与关键能力培养设置专业群平台课程,其基本要求基于三点:

1.旅游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为此,平台课程着眼于大旅游、大文化、大生态,彰显区域的山水禀赋和人文特质,使学生立足区域,拓宽视野、丰富思想、充实底蕴;

2.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服务对象对优质服务、专业服务、配套服务、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平台课程突出旅游业的服务属性和对人服务的特点,使学生具备服务意识、服务精神与职业情感;

3.旅游业对旅游人才有着巨大需求,而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平台课程强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使学生具备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具备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以实现服务人生的价值诉求为最高理想。

专业(方向)模块注重面向从业岗位的专项能力的培养,以初始就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构建专业方向学习领域。按照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过程(服务流程)来组织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服务流程)的递进顺序来排列、序化模块课程,按照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选修课程扩大学生选课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分为专业群选修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程两类,都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兼顾专业群基本规格与专业培养规格的保证,并体现纵向提升与横向拓展,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力与兴趣进行选择学习,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的多元构成与复合发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更高更新的需求。

(三)实训体系建设

旅游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和对外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系统整合并提升已有经批准挂牌的无锡市干部学校、中央团校无锡培训基地、无锡市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无锡市旅游业协会旅游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无锡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省级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国际金钥匙餐旅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基地、无锡城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旅游人才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资源,针对旅游专业群主要面向的酒店业、旅游业、会展业的岗位群,以“校中店”(酒店)、“校中社”(旅行社)、“校中景”(景区)、“校中馆”(展馆)为要求,根据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开展实训体系建设。满足旅游专业群岗位通用技能需求的共享型实训中心扩大规模、完善配套,实现专业专门化需求的专业实训室分酒店类、旅游类、会展类三类进行系列化建设。由旅游专业群各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组,在教师指导下,任务明确,分工具体,真题真做,考核评价,全程参与无锡市干部学校、中央团校无锡培训基地、无锡市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每年2000多名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任务。

旅游专业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三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增加高端紧密型合作基地的数量,优化其结构,深化合作内容与层次,注重专业群共享性,促进各专业学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注重专业的深入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实践教学规范化,顶岗实习职业化。“三位一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持长期稳定性,以锻炼形成一支熟悉学生特点、善于因材施教的实践指导队伍,积累形成一套设计科学、循序渐进、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实训方案。顶岗实习由校企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共同实施实习管理,并以企业岗位适任证书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合格的依据。各专业遵循“进入、融入、深入”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顶岗实习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岗位认知实习、专业顶岗实习、就业顶岗实习的三个阶段,确立相应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相应的实习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和考核要求,在在岗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性环节的最后、最高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顶岗实习中,企业岗位不断人,经营服务不断线,充分体现旅游行业的特性,培养学生对客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安排根据行业和企业的需要进行系统调配和科学安排。在保证总课时与总学分的前提下,服从行业淡旺季的安排,无缝对接,将教育的基本规律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律紧密结合。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在学院已有省级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着眼于方便使用、实时更新、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科学进行顶层设计,以促进人才培养为核心,行业引领,校企合作,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集聚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专业核心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构建旅游专业群网络虚拟环境。同时,在我院旅游专业群的企业校区“店中校”——艾迪花园酒店,校企合作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视频教学。

深入调研分析,开展旅游专业群展示平台建设方案论证,旅游专业群平台网络课程与模块网络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建设方案论证,网上虚拟酒店、旅行社、景区、展馆教学资源建设方案论证。通过建设,并经过网络平台试运行、 推广应用、完善提高等阶段,整体形成教学视频录像、虚拟实训软件、案例库、实训项目、网络课程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并具有专业动态信息、行业介绍、企业介绍、学术研究信息、就业信息、入职资格、企业链接等信息资源。

(五)“双师”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群及其各专业发展的需要,引进与专业设置规模相适应的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通过培训、进修、访问学者、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手段培养现有教师;加大专业群负责人与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发挥其引领作用,提升其引领水平;通过资深教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签约结对、紧密型产学研合作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签约结对,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相关专业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强化教师企业实践要求;“双师”培养校内外结合,旅游专业群负责人兼酒店管理专业带头人担任具有对外经营服务功能的旅游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总经理,各专业骨干教师分别担任前厅部、房务部、餐饮部、旅行社、会展部、财务部等部门的经理。通过建设,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以上,博士生比例达20%,“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校外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0%以上。

以教学团队为主导,紧紧围绕企业实际运作的工作过程(服务流程),全面实施专业群课程体系,细化课程标准,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师生共同体验、持续改进。确立院级专业群课程体系系列教学改革课题,在实践中形成一批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教改成果。鼓励教学团队开展科研,引导其将高水平的、具有独创性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与无锡市旅游业协会及其酒店分会、旅行社分会、景区分会紧密合作,与无锡市会展业协会紧密合作,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企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荐专任教师作为外聘专家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申报、项目研究、业务运作、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加强与其他旅游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中高职衔接项目,建立与中职学校的紧密联系;通过旅游管理专业“专接本”项目的纽带,建立与本科旅游高校的紧密联系;通过与日本活水女子大学与南澳大利亚大学专本衔接项目,建立国际交流的渠道。从而,使教师拓展视野,拓宽思路,取长补短,引入国际先进的旅游职业教育理念。

六、创新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建立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代表、行业协会代表、校企合作单位与用人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务、学工、就业、技能鉴定)代表、学校培训业务部门、学生代表等成员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校内外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2.突破原有的“系-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系主任-专业群负责人”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专业群负责人-校企合作专业双带头人-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架构的教学团队。

3.建立配套保障制度。建立专业群跟踪调研制度、专业群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专业群校外社会实践管理办法、专业群校内实训管理办法、专业群校内实践项目管理办法等。建立与酒店业、旅游业、会展业的高端紧密型产学研合作企业的“互聘、互兼”人才交流的长效机制,实现旅游行业资深专家与专业群骨干教师的互动提高。建立专业群教师评价体系,将专业技术能力和企业工作经历作为专业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实习指导等工作项目的要求,实行校内专业教师任职资格考核与准入制度。

4.建立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不断完善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2009.

[2]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

[3]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4]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 年).

[5]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6]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Z].苏教高〔2012〕16号.

[7]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Z].(苏教高〔2012〕1号).

[8]庄西真.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9(03):4-8.

[9]庄西真.试谈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几个问题[J].大学研究与评论,2007(04):70-75.

[10]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旅游学刊,2011,26(10):21-30.

[11]蔡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 旅游学刊,2011,04(04):180-184.

[12]依绍华.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J].旅游管理,2011(08):87-94.

[13]张向前,刘福金.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旅游管理,2011(10):35-42.

[14]胡和平.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4-6.

[15]张麦秋,张孝理.高职教育应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55-56.

[16]曹福亮.生态位理念下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17-19.

[17]谈松华,王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2(06):4-8,14.

[18]沈伟明,戴美忠,瞿立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4-219.

上一篇:护生护理范文 下一篇:导入式教学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