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5 07:28:37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篇1

1.1将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实践和活动素材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倡学生全面素质综合发展,而体育教学在孩子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给的作用。我国教育部部长曾经说:“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可以看出,全民健身才是提高我国人口综合体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将九江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比如利用我国传统的瑰宝———武术对学生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武术运动在九江学院开展是最为普遍的,学校开始了公共体育课程中有太极拳、五步拳、少年拳,并有4名专职教师进行教学,2支专业武术运动队,专修内容主要有:散打、长拳、道术、南拳等。根据学校课程安排,每年在学校中举办几次主题鲜明的民俗体育项目,将文化与形式都深入校园,推动校园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以九江学院为例,开设了民俗体育课程,拥有充分的师资,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龙狮运动在九江学院开阵的已经很成熟,学校有专业的龙狮专业运动队2支,专业教练2人,而且都是副高以上职称,学校备齐了训练器材,有室内室外训练场地。

1.2将民俗体育项目适当编入课程教材

由于学校体育教育目前仍没有充分利用民俗体育项目,因此在结构构件上和发展空间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民俗体育融入体育教育,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内容的安排,每周设一堂民俗体育课,每周布置一个关于民俗的学习内容、方法或形式的作业,促成积极的体育学习氛围。针对于课程的安排,每学期开展一次民俗体育竞赛活动,在中小学中不仅开展了“百校龙狮进课堂”活动,而且在九江学院中组成了龙舟运动队,每年届时可以分出小组赛、班级赛、个人比赛、团体赛等不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浓厚的体育氛围中继承和发扬九江地区的民俗文化遗产。抖空竹在我国历史悠久,学校体育课程中也将其纳入了体育教学,因为其练习场地不受限制,学生更喜欢这种民俗体育,就九江学院来说,目前专业教师1人,开设2个专修班,共100人左右。总之,九江紧紧的抓住特色民俗体育,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运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2九江民俗体育的教育功能

2.1九江民俗体育的民族教育功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群众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中,开创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其数量和形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九江亦是如此,这些民俗体育项目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成为了特定民族的民俗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逐渐被淘汰,而剩下的都是民族精神和精髓。因此,在学校中加入民俗体育教育,可以有效的将这些优良的民族特色传扬和继承,在实现体育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让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将民俗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民俗体育丰富多彩的民族性、竞技性、健身性、文化性、观赏性则可以大众的方式流传下去,魅力永存。

2.2九江民俗体育的个体教育功能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体的形式聚居。加大民俗体育教育力度,对于民族地区文化的继承和打造民族团结的局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民族特色,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通过教育让个体拥有民俗体育技能,以九江龙舟文化为例,可以打造团队精神,激发民族凝聚力,让个体更好的融于社会之中。传统体育民俗文化活动是经过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积累提炼出的文化瑰宝,有其特有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将这些有机的融合到体育教育中,无形中增加了学校体育教育的项目,丰富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比如划龙舟、舞狮等活动贯穿到体育教育之中,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我国体育由于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上,这些项目要求竞争性强,技术难度大,还有场地的限制,因此,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很难落实相关体育项目的器材和设备,那么体育教学更是无从谈起。将民俗体育项目融进校园,则有利于改善这一情况。国家主管部门制定教学和培养标准,各级学校加大民俗体育项目教师资源的培训,可以逐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3结束语

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活动的一种传承。在发展民俗体育活动过程中,九江的相关管理部门在传承的同时做到创新,积极发展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发挥出它的教育作用。

民俗文化教育篇2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3.在儿童生活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对我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这些优秀民俗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他们能够对学前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应当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对这些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将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优势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将民俗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对融合的方式和理念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民俗文化教育篇3

【关键词】傣族;原始宗教;佛教;民俗体育文化

一、傣族社会发展的历史渊源

傣族源于古代南方百越族属,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他们主要生活在孔雀之乡――云南德宏傣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亚热带气候使得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因此傣族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由于傣族渊源的文化,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母体民族以稻作为主的传统,稻作文化模式。殷实、富足的生活状况,民主和谐的社会形态,外加宗教的洗礼使傣族人民具有善良、朴实的独特的民族品格。

二、傣族的

(一)原始宗教

傣族的原始信仰中都是通过神、鬼、灵魂三个载体来表现出世间的所有的物质都是有灵魂的。人体灵魂被分为正魂和副魂两个部分。大脑、心脏等器官的灵魂称为正魂,掌管语言和行为,由于正魂的器官对人体而言是必不可缺的,所以丢失正魂就会失去生命。副魂负责管理意识,如欢喜、愤怒等情绪,如果副魂丢失的话人就会失去健康,由此可见这种传统观念与现代健康理念相吻合。

(二)佛教传入

佛教大约在 6―8 世纪传入傣族地区,最初遭受了极大的抵抗,后来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与原始宗教相妥协,于是傣族信仰的佛教可以说是傣族化的佛教。十五六世纪傣族各地开始修建大批的寺庙,佛教可以说已经完全主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从傣族人民出生到死亡都与佛教密切相关:人出生要请僧侣取名; 男孩七八岁要入寺院当和尚学习佛教经书和礼仪,作为男人成人的象征,否则就会因不被当男人看而被人看不起。傣族举行结婚仪式也要到寺院,请求佛祖的祝福的同时还要请寺院和尚在家门口念经; 人去世的时候也要请佛爷念经超度。傣族地区的佛教有多种多样的宗教活动,其中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型全民性活动,尤其是关门节至开门节的三个月期间内有若干禁忌,比如年轻人不得恋爱,任何人不得外出串门等。

三、宗教与傣族民俗体育的关系

由于受到傣族社会文化成因的影响,傣族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以休闲娱乐为主,观赏性较强。傣族的民俗体育活动有舞蹈、赛船、武术、秋千、丢包等几乎都没有身体对抗性的内容,这与宗教对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原始宗教和佛教的共同作用下,傣族的民俗体育活动既包括了体育的内容,又保留了宗教的礼仪和思想观念。宗教对傣族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原始宗教促进舞蹈的产生

崇拜自然的傣族人民在原始宗教时期,随着各种祭祀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原始体育活动的萌芽和雏形,他们喜爱孔雀和大象,因此希望用具有模仿性的舞蹈来影响和控制大自然现象,以达到村寨平安的愿望。这些富有激情的、极具观赏性的舞蹈活动从客观上实现了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傣族人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创造了特别具有娱乐观赏性和健身性的舞蹈。

(二)宗教性的民俗活动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傣族人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万物有灵的主宰地位和民族传统体育宗教迷信的思想渐渐薄弱和淡化,民俗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逐步走向世俗化。 当前人们参与的舞蹈、丢包,荡秋千等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健身、娱乐和休闲。在传统节日、婚俗、祭祀典礼等活动中通常包容了传统体育的内容,它为人们身心的放松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是休闲体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傣族宗教包括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人民对原始宗教的信仰及所做的各种祭祀仪式,内容都比较具体、实在,侧重于物质方面。而佛教徒追求的主要是寻求希望和寄托的精神层面。傣族的对其民俗体育的表现形式、运动方式、价值取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促进傣族民俗体育普及化、民族化

宗教以其特有的感染力,统一控制着人们的信仰、行为和意志。他们为了祈求长久的安居乐业而定期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出于寄托精神,表达意愿的目的,这些祭祀活动和祭祀性体育要求全民族成员都必须参加,并且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情感方式去进行各种祭祀性的体育活动,于是参与各种祭祀性的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义务。因此,宗教文化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傣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发展和普及,并最终成为傣族世代相传的传统体育活动。

“民俗是一种文化并被一个国家或民族通过有形无形的某种事物,经过多少次重复而不断传承下来的习俗。民俗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历史的长河中,它们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也没有固定的形式。亦因地区和民族差异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传袭力量心理信仰、道德情操”。形式各样的傣族民俗,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道德观念等传统特点。人类的早期健身活动都带有原始神秘的色彩,它往往同宗教祭祀年节、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得以开展和流传,成为民俗体育活动,是构成现今世界各地风格各异、色彩斑瀚的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傣族文化[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2] 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3] 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4]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81.

[5] 余贞凯.原始宗教对德宏傣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7.1.

[6] 程斌.原始宗教情结下的花腰傣民俗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7] 陈恳.三峡库区民族传统体育与原始宗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8] 韦丽春.原始宗教对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发展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9.

[9] 张公瑾,王峰.傣族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民俗文化教育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1.引导思想行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民俗源于俗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俗民习得、传承和累积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社会群体建构组织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最先通过民俗的新旧流变呈现出来,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俗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民俗一经形成、扩散和接受,便成为规范俗民思想行为的一种基本力量。一些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文化将个体引导到合规范的德目和仪轨上来,一些陈规陋习因其传统的惰性而成为移风易俗、除旧革新的对象。2.规范个体行动。民俗形成于俗民的日常生活,在世代承继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和许多程式化的规矩。这些规矩往往作为通行的规则支配着俗民的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指出,道德法律、社会舆论、社会暗示、、个人理想、人生礼仪、文化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日常生活中,习俗规则和习俗惯制以隐喻、规约、惩戒、诉讼的方式对俗民的思想行为实施防范、监督和评判。任何俗民越轨、违规、失范、破俗的行为都将受到群体的制裁和惩罚,付出相应的社会代价。3.塑造社会人格。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文化风貌和思维方式,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群体认同性和权威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从“习惯”到“风俗”、从“仪式”到“德范”的社会化过程。“采风俗,定制作。”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以其鲜明的服务性、规范性在人类的经验和信仰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经过社会风尚和组织习俗的感染、模仿和遵从,人们习以为常地遵从着习俗惯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塑造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格。

二、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1.建构意识形态。“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正如美国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是社会意识诸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母体”,世界观、生活观、是非曲直、权利与道德起初都孕生在民俗之中。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正是民俗整合的结果。民俗文化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建构主流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民俗是权力结构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民俗表达了不同场域中社会行动者的处境和利益,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权力和意志。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社会整体发现、接受和传播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3]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俗文化传承的历史也反复确证了民俗的社会价值。“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建立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发挥了民俗文化在思想启蒙与社会解放当中的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年画转换为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党的政治宣传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双重需要。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文化,发挥了一些重大的民间礼仪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积极作用。2.优化社会环境。人的生活包括由习俗惯例、血缘关系、生存本能、天然情感等调节的日常生活,以及由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所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个人首先要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从事社会生产,融入社会生活。民俗活动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熏陶等方式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本能,以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心理为纽带发挥着内化社会规范、协调社会利益、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创造社会风尚,减少社会摩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可以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4]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资本化运作,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形成和创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和渠道。3.增进文化认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大众的、民间的、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非主流文化,反映了俗民的社会认知,提供了理解国家与民众的需要及其权利的重要方式,构成了主流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交互发展的基础。民俗事项、民俗物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歌谣史诗等民俗文化资源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文化传承增强了俗民的文化感受能力和群体凝聚力。这种以习俗为纽带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力量,创设了“融洽与契合、团结和秩序”的文化氛围,加大了社会群体组合的强度和广度。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们拥有了文化自觉,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同。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介体,通过诠释人们的生活世界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趋势和要求。精神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指出,人类的精神现象包括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直观的生活。任何理论和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一味地将科学世界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将使人遗忘或质疑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欲望与需要、严肃与轻浮、自然与文化、公共与私人的接合点和冲突点”。引导日常生活的主体同自身的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核心。[5(]P183)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类的发展自觉”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建构教育内容,凝练教育智慧,才能描绘出日常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引导受教育者“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2.准确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民俗是生活的海洋,“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形成的基础。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本质上是俗民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达成的某种文化共识。民俗文化凝结着俗民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反映出俗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构成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公共场域。民俗中的俗民并不专指底层民众,而是指共享着某一文化传统,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的任何群体。民俗文化的传承流变、民俗主体的分化发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群体的认知冲突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紧张。民俗事项、民俗符号和民俗象征物的产生促进了民俗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就是要通过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受教育者在“辩风正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观察、体验与创造社会生活的思想行为能力。3.充分认识民俗文化“日用而不知”的资源特性。民俗文化包括口头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游艺民俗、人生礼仪、民间科学技术、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等丰富的形态和内容。然而,正如美国的民俗学家邓迪斯认为,民俗书写着人类的象征性自传,展现为一种“自内而外的社会观”。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寻找“意义的程式”,将民俗生活的无意识表征转化为民众有意识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在生活里的,不坐正堂的文化”,却又有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特性。英国早期的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指出:“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要洞悉民俗文化传承所具有的政治寓意和思想内涵,在民俗教育、民俗体验、民俗传承、民俗采风、民俗调查等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4.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把握民俗文化传承“日用而不知”的鲜明特性,开发和实现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正如邓迪斯指出的,民俗学对于“促进种族自豪,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只有不断增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形成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才能够自觉地走进社会日常生活的深处去发现、体验和传播民俗,运用田野调查、民俗志等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并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作者:孙朝晖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杰文“.阿尔及利亚影像”中的民俗与政治——布迪厄民俗知识体系资本化与其学术创业的内在关联[J].民俗研究,2014,(5).

[4]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民俗文化教育篇5

【摘要】宿迁以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形成了素朴的民俗文化,为立足服务地方的技能型高校美术,具有地域和资源等优势,把本土民俗文化整合到高校美术教育中正契合了双方协同发展的良机。本文将从民俗项目推进、开设民俗课程、民俗题材的美术创作、创新民俗文化课堂教学等方面阐述宿迁民俗文化在地方高校美术中的应用,旨在提升高校美术对本土民俗资源的运用领域与空间,构建地方与高校文化有机交融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高校美术;应用;教学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生活习俗文化的总称,它具有民间传承性和共识性,涵盖了生产劳动、节日习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宗教等范畴,是艺术创作和情感动力的源泉,也称为民间文化。地处鲁南和苏北交界的江苏宿迁就是别具地域性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这里是项羽的故乡,在一代代人民坚韧精神的创造下积淀了淳朴的民风和民俗,使这块千年古土更具历史与文化底蕴。由于宿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俗特性,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有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如淮红戏、大鼓、琴书等,更有繁荣的民俗活动,如民俗庙会、民俗节日、贴门神、舞狮子、踩高跷等,尤其民间艺术领域是本土民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传承和运用价值,如云渡桃雕、民间泥塑、沭阳烙画、民俗服饰等,为地方高校美术教学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宿迁民俗文化和地方高校美术

随着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宿迁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文化艺术冲击和掩盖,尤其是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民间技艺正面临着传承人匮乏或流失的情况,尽管政府也倡导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但仍鲜有人真正参与进来。这种情态下,本土高校美术院系首具参与优势,如宿迁学院、宿迁高师等,它们的美术理论体系较成熟,又兼备地域便利、人才资源丰富、美术师生素质全面等优势特点,理应契合注重美术专业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良机,真正把有传承价值的相关技艺整合到高校的美术专业建设和教学中来。我们可以引进这些具有传承和应用价值的民俗艺术,积极地参与宿迁的民俗活动,为高校美术的多元化教学、技能实践、创作题材运用等提供一线资源,还可以在弘扬传统民俗经典的同时,把散落的民间技艺升级为具有独立理论和实践体系的专业课程,从而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

二、民俗文化在高校美术中应用

宿迁以其独特的人文生态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既往历史和改造未来的民族使命。以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民俗生活是地域人文形象的特征,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对高校美术的造型艺术、工艺技术、文化理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参照和应用价值。如何让本土民俗文化艺术真正与地方高校美术产生有机交合,如何在应用中产生良性互动和各自价值的提升与体现,是我们不断思考与推动的课题。

(一)加强民俗项目推动力度

民俗文化的类群很多,要过滤出适合高校美术教育运用和发展的门类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系统的调研、分析、归纳,高校美术职能部门是主动方,要有政策导向、项目资金支持、人才资源分工、项目研讨、实践总结等环节,这就需要官方的支持和推动,以保障宿迁民俗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以目前状况看,尽管宿迁的民俗文化艺术有声有色地进行着,但偏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普遍应用的代表性项目,如云渡桃雕工艺、传统绘画等。另外,高校美术还未真正从传统的理论模式为主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这就约束了双边的发展。因此,在高校职能部门推动的同时,要增强教师对本土民俗的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识,提高民俗文化的纵向传递和空间扩布的力度,为传承民俗文化、完善美术教学体系和多元化知识结构打下基础。

(二)开设民俗艺术课程

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和运用是一门具有现实性实践意义的课程,是关乎民族文化能否较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把民俗艺术的相关课程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文化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我们可以开设“宿迁民艺概论”(包括宿迁民俗文化艺术概述、民间艺术门类、代表艺人、代表作品、作品赏析等内容)、“民间艺术实践”(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并把传统的教育实践课程转换为民间艺术实地实践,师生共同参与,民间艺人亲授技艺,以此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宿迁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理论、实践、考察环节)等课程,还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因为民俗艺术课程与我们传统美术课程都有知识的关联和交叉,但民俗艺术的低调和世俗性往往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民俗艺术主要流行民间的重要因素。其实,民俗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知识,是最具生活性和人文情感的艺术形态,开设民俗艺术课程可以让我们回归现实,并立足于高校美术的视角对传统的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延伸,从而实现美术课程模块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体系的完善。

(三)民俗题材的美术创作

列宾曾说:“只有在自己土壤中成长的艺术才能得到透彻和充分的理解。”历经千年积淀的宿迁民俗是地域性文化的经典,与现实生活和民众精神紧密相连,我们理应立足和挖掘人们喜闻乐见的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应用于美术创作中。像宿迁的民间传统节日、庙会、礼仪、历史传说、地方戏曲等均可以作为我们美术创作的题材,其传统图案符号和样式都蕴含着美术造型、透视、色彩、语言、形式等元素,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审美体验,还能激发我们的艺术创造力,这是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性魅力所在。在本人指导的美术生毕业创作中,我鼓励学生创作有关宿迁民俗文化和艺术题材的油画作品,如宿迁的古建(乾隆行官、项王故里等)、民俗活动(赶庙会、踩高跷、舞狮子等),还有借鉴民间泥塑和沭阳烙画的绘画元素等。在实地考察和调研中,这些饱含地方风情的民俗文化为我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传统的图形和色彩来表达我们对宿迁民俗文化的质朴情感,作品的语言和形式更有情趣和内涵,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四)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向现代、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我们应该大胆改革传统的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让民间艺术和艺人进入课堂教学,这种做法在一些职业技能教育类院校的设计领域有所尝试,但高校美术教育中未加推行。我们普遍的观念是民间文化和艺术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不能应用于专业教学,这显然是一种偏见。例如,宿迁的非遗项目“云渡桃雕”、“沭阳烙画”、“民间泥塑”、“麦秆画”等都有传承艺人和作品,也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民间技艺变成课程教学,让专业教师在理论上予以阐释,让民间艺人进行技艺流程示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无论它作为独立课程引入,还是以相关学科的融人性教学,都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本人了解和拜访了云守阳、汤征、郝钧等民间艺术大师,亲睹了一些作品和技艺流程,并与之探讨民艺课程化的问题,达成了艺术交流合作的意向,为双边融入铺设了基础,对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的协同发展意义深远。

三、结语

宿迁以其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形成了素朴的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和技艺与地方高校美术对接,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必然,对文化的传承和高校美术教育特色化体系构建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合理运用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以多元化形式引入教学和学习,在感受地方文化亲和力的同时,既能增进美术专业学生对宿迁民俗文化的感识,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更能提高我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注释:

科研项目:本文系宿迁市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宿迁民俗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成果;宿迁学院教改课题“美术专业技能应用型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3YG11)。

民俗文化教育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华文教育;民俗文化交流

一、“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

2013年,主席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深入发展,中外交流也日益频繁。经济合作提升了汉语的地位和吸引力,汉语也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外语的重要选项。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至今已有51国建立134所孔子学院和127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留学生的层次更加丰富。

二、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1.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在海外进行华文教育,面临着文化差异引起的碰撞与落差,更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所在国政府的重视不够,华文教师匮乏,缺乏适用性强的教材,教学方法陈旧,生源不稳定,经费短缺等问题。中国政府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积极外派教师以及志愿者,扶持孔子学院,而“中国寻根之旅”更为海外的华裔青少年开启了了解中国的门户。

2.来华留学生学习适应状况。来华学习的外国人,生活背景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也各异,不适应留学生活是在所难免的。首先是生存适应,主要是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其次是跨文化沟通或适应;最后是学习适应,要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方式等。

如何拉近留学生与中国人的距离,使他更快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激起学习汉语的热情,是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三、加强民俗文化交流的意义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又是历史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这里的“风”是指古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春秋时期的国君就通过“观风俗,知得失”。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习惯,形成了国民深层的心理积淀。民俗文化承接古今,沟通内外。积极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把海外华文教育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结合,编写与时代内容接轨的本土化教材,培养适应当地文化的教育模式,这对华文教育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如何加强民俗文化交流

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2016年10月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了南宁・东南亚华人华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郭熙教授对华语传承现状与前景做了精辟的发言,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等国家高校的院长、教授都对本国的华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广西华侨学校是全国五所侨校之一,也参加了此次会议。该校留学生大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现有高中留学生班和语言班,约200多人,以泰国、老挝学生居多。该校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基础教育之外,积极加强与留学生之间的民俗文化交流。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整体行为。所有的民俗都离不开身体实践,要加强民俗文化交流,必须亲身感受民俗。

广西侨校与留学生的民俗文化交流体现在以下四点:

1.高中留学生部创新了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增加民俗文化课程。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编写了高中留学生系列校本教材,有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开设中国文化、地理、书法、音乐、绘画和武术等与民俗文化有关的课程。为来华东盟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尽快适应了中国的教育及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中国的国情、地理和历史,进一步弘扬中国的民俗文化。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修建了东盟文化广场和具有东盟特色的建筑。在宿舍、教室、图书馆和办公室等走廊上张贴悬挂中华美德及励志名言警句,在文化长廊制作了精美的东盟各国的国花及民俗风情介绍图片。还要求学生在教室出版中国与东盟的文化及民俗的学习园地,图文并茂,极富特色。把中外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在比较中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

3.校园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举办汉字书写比赛、中国画展、中国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外国人唱中文歌比赛、讲中国故事比赛、厨艺大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学校根据不同节日,举行各种活动,如中秋晚会,学生们制作有关中秋民俗的PPT,吃月饼,了解中秋的风俗习惯。每年4月中旬,学校举行泼水节,庆祝泰国、老挝新年,学生给老师献花环、在脸上抹粉,穿上美丽的国服,跳起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在饮食文化交流上中国与东盟风味的饮食让人垂涎,中方端午节包的粽子、清明节做的五色糯米饭、过年时包的饺子,这些饮食文化的交流,加深了中外双方的了解。

4.组织学生去校外参观旅游,观赏中国的名胜古迹,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更好地学习“活”的民俗文化。学校组织留学生参观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气息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孔庙,带学生深入广西柳州三江县去考察。走进侗乡,进入眼帘的就是风格独特、结构精巧、雄伟壮观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而侗乡的姑娘小伙子们穿着民族服装,唱着迎客歌,跳着原生态的舞蹈,邀请客人们喝自酿的甜米酒。留学生们住进了木楼,不但亲身体会到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乐而忘返。组织学生参加“中华寻根之旅”、华侨大学体验营。留学生在北京参观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等历史古迹,在泉州、厦门参观客家土楼,体验闽南风情。在参观访问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坚定了学习汉语的信念和决心,促进了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

五、结论

民俗文化与华文教育相辅相成,它帮助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加强中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让我们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领导下,以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和教育国际合作为目标,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做好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昆明2016.12.11电(胡远航 王t)

民俗文化教育篇7

(一)活动是少数民族群众

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显示,在有的调查者中信仰佛教的占大部分。对于有着广泛的少数民族,宗教活动是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的信教群众都会定期参加宗教活动,从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信仰宗教的调查者的主要宗教活动是诵经,祈祷和转经。信仰宗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加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共同的增强了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促进民族成员内部之间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其关系到党的宗教政策与民族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各宗教的自身建设和合法权益,关系到宗教活动能否正常,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文化娱乐方式的选择

地区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如跳民族歌舞、看藏戏、打牌下棋、读书看报、串门聊天等,这些方式的简单易行,对经济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文化娱乐方式向着现代化化的方式转变,如看电视、看电影、上网、听广播等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技术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文化生当中,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起着巨大作用。因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群众进行民族观教育可以加大对民族歌舞的投入力度,多让歌舞团下乡表演,宣传有关国家观教育的思想,形成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多元化结合的文化活动。但是对于看电视、看电影、上网、听广播等现代化媒体传播的方式我们也要加强,普及广大农村群众。利用这些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体对农村群众进行民族关和国家观的教育。文化娱乐活动对提高人们的素质、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社会调节和自我调节方面,为文明、健康、科学的文化娱乐活动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三)人们参加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形式、主题、组织者、人们的参与程度及评价

1.人们参加的文化活动的具体形式在人们参加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主要以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为主,如跳民族舞、唱歌、藏戏表演、赛马、抛石等传统项目,同时又有政府或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和电影下乡等活动。因而可以在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中加大跳民族舞、唱歌、表演等活动的比重,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对群众进行民族观与国家观的教育。2.人们参加的文化活动的主题据调查,选择庆祝丰收,祈福,歌颂美好生活这三项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些文化活动主要表达了人们朴素的价值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与向往、对生活赐予的感激、对传统民族节日的庆祝,同时有的也表达了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大团结的歌颂,传达了人们内心朴素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但是显然从民族观教育方面来说,对这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大相关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3.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程度、满意度绝大部分的文化活动都是由政府或文化部门组织的,群众自己组织的也相对较少,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和其他的一些情况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或文化部门或文化部门的主导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文化活动中巧妙融入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教育内容。同时,大部分群众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少部分的不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对农村群众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教育,政府或文化部门应该加强文化活动的趣味性,带动性,带动不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群众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尽量让广大的群众都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活动带来的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教育。据调查,妨碍调查对象参加文化活动的原因主要是没兴趣,其次是活动办得太差,所以政府和文化部门应该认真考虑下当前所办的文化活动的趣味性,通过不断创新和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加文化活动。在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或文化部门来组织,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因而群众的参与的热情不够高,同时由于受到文化活动的本身的质量影响,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不高。因此,应该充分调动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组织中来,举办各种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并且政府或文化部门应适时的将部分文化活动市场化,有专业的企业来组织展开,从而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增加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四)现代电视新闻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民族地区人们观看的电视频道主要以本民族语言的电视频道为主,其他省份或地方卫视的收视率较高,而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却较低。主流的电视新闻媒体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主渠道的作用,因此主流的电视新闻媒介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吸引农村地区群众,在娱乐的同时融入民族观和国家观教育的内容。

二、地区少数民族群体接受的民族观教育现状

(一)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了解程度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不通畅,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较少,同时又受到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从而使普通群众在接受方面出现一些障碍。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农村群众对国家民族政策的了解,除了村里公告或村民大会这条主要的途径外,在电视,听广播,看书报这些方面也要加强,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宽与外界的交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与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相符,从而从各方面加强对群众的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教育。

(二)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据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农村群众中,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比较满意的占了接近一半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感觉一般,接近五分之一的人非常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都只是极少数。在对是否赞同“三个离不开”观点的调查中,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这种观点的占了极大多数,而只有极个别非常不赞同,剩下的小部分大多态度不明确或者没有明确的赞同和反对的观点。“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的民族政策的满意度和认同度较高,但是民族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从而提高民族政策满意度和认同度,增强民族团结。

三、利用文化活动促进民族观教育

据调查,我们对当前开发利用群众文化进行民族观教育的现状有了一些整体的认识:第一,当前我国在开发利用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民族观教育的项目发展上并不充分,但是群众对于利用文化活动进行民族政策宣传、开展民族观教育的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开发利用群众文化活动对人们进行民族观教育的可行性很高。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观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国内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变化。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加紧了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在这种国内国际严峻的形势下,人们的民族观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对于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部分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也缺乏对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的深刻认识。二是民族观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形式和内容较为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群众知识被动接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抵御外部环境负面影响的教育合力还未有效形成。民族观教育的外在环境存在各种不良因素,严重干扰了教育过程和影响了教育效果,对民族观教育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其主要原因就是抵御外部环境负面影响的教育合力还未有效形成。

四、地区民族观教育现状研究的思考

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和改进民族观教育。首先,不断丰富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生动性,使群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收,从而提高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拓宽民族观教育的途径,特别是充分开发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将民族观教育融入到群众文化生活中,加强教育的趣味性。再次,优化民族观教育实施的保障。一是提高民族观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优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保障系统。发挥社会教育基地的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族观教育的强大合力。

五、结束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民族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容含着诸多民族观教育的内容,与民族观教育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开发利用群众文化进行民族观教育是当今价值多元化、思想自由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将民族观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当中,使人们更加易于接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深刻的影响,将民族观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念内化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当中,不仅能够增加各民族对于自己历史和文化的认同,而且在不同民族群众之间也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相互之间的兄弟情谊,加强国家的认同,从而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整个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在民族群众文化的开发利用中,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为我们今后开发利用群众文化进行民族观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开发利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在某些地方存在着对群众文化开发利用不足,并且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民族观教育功能,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针对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进行理论分析,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民俗文化教育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 大学体育 民俗体育 弘扬

引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异彩纷呈,但是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地冲击,如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向广大年轻学生证明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最为典型的传统文化活动形式,通过民俗体育进行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就从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民俗体育项目的必要性以及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的实际操作环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民俗体育基本概念释义

民俗体育古已有之,形式多种多样,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叫法不同而已。“民俗体育”一词是上世纪八十年才进入学者的视野,乌丙安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民俗体育的学者,老先生主要是从民俗学的视角提出了“民俗体育”,开创了民俗体育研究的先河。真正从体育学视角系统地对民俗体育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末。目前,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内有一批著名的体育学学者从民俗体育的概念、发展、传承、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寻。民俗体育一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我们经常都会接触或者参与的活动形式,只是它过于平常而被我们忽视,就如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项目都是其中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们是那样的亲近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民族特有文化特征与习俗才是民族的标志,如今我们对于民俗文化的这种淡漠可以说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悲哀。我们可以把民俗体育理解为: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二、民俗体育进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繁衍、传承、发展过程中各种人文教化和知识总结的积累,是民族的血脉。正是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将我们所有中国人和热爱中华民族的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见证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目前,我们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处于消亡的边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刻不容缓。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典型民族文化活动形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诸如,舞龙、赛龙舟、腰鼓、秧歌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是我们民族精神物化的象征。大力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繁衍生存、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所以在当前有必要大力宣传和推广民俗体育项目。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持久的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宣传和践行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涵养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民俗体育活动是我国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依托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最接地气的教育、建设方式。

(三)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依托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是立足我们传统文化和学生健身发展双重需要而进行的课程优化发展建设。是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民俗体育项目课程化的实施

(一)民俗体育项目的甄别。我国地缘辽阔,民俗体育项目十分多样,因此,必须选择那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另外,民俗体育项目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所以,不同地区选择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就各不相同。舞龙、腰鼓、龙舟等项目都是优质的大学体育课堂资源开发内容。

(二)任课教师的遴选。授课教师的数量和技能是制约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就很少有民俗体育项目的内容,因此,在岗教师自然也就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目前,加强在岗教师的民俗体育项目再培训是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民俗体育项目进入高校课堂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同时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民俗体育项目课程规范化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多方面了解和认识我们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课程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学习、观赏、调研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结束语:当前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增加民俗体育项目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时必须要做好民俗体育项目的甄别、任课教师的遴选、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等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若光,啜静,刘F航. 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0-15.

[2]张弘,苗苗.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92-95.

[3]赵妤,雷世平.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5):104-108.

上一篇:物理新课程范文 下一篇:科学探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