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9:37:38

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篇1

关键词:学籍管理;高校;人性化;管理制度;规范

一、引言

学籍,“籍”的原意指书籍、册子,在现代汉语中被引申为个人对国家、组织、团体、单位、区域等的隶属关系。如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称国籍;党员对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称党籍等,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对学校的隶属关系自然称为学籍。学籍管理是指学校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规定。对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阶段过程的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涉及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的考核与记载、学籍的移动(包括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留级、延期毕业、退学等)、取消学籍等各个方面。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对推动学校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学习进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学生的选课、补考等均是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进行操作,这样方便快捷,可随之附带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漏选、忘记报名等。学生由于个人的态度不认真或者是未及时收到通知等原因而无法及时选课或者报名,这样就错过了可以重修或者选上自己比较满意的课程,而导致未通过科目超过及格分,最终导致退学、留级或者重修等问题。

(二)学生对学籍管理认识不够

由于学生个体的原因或者存在差异,经常会出现学生做学籍管理方面的调动,而出现留级或者重修科目的学生由于自己未通过科目较多,于是伴随着自暴自弃的想法,这样下去,几个学期过后未过科目达到学校限定的退学条件,只能退学;甚至有的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学分没有修够,而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

(三)学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欠佳,素质不高

其实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繁琐的工作,工作量比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需要管理人员认真仔细,态度端正,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直观看来,学籍管理只是相对简单的动动手指的一些工作,其实是有出入的,学籍管理是通过这个方式达到对学生的约束和实施教育的一个目的,所以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很大一部分人没有经历过相关培训,而随着近年来高校的连续的扩招,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管理人员的水平配备明显不够。实际的现代学籍管理不够规范,很多高校没有统一的学籍管理规定,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而且学籍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新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上的交接时,由于资料比较繁琐,交接过程中任务分工不明确,会出现学籍管理资料的混乱或丢失对今后的后续管理带来麻烦,造成困难。

三、提高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籍管理对高校的重要性

1.加强学校学籍管理规范,是对学校学籍管理的保障

如果高校希望学籍管理能够顺利、方便、快捷地运行,就必须要求本学籍管理相关部门严格遵守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规定》的法规,认真学习并履行其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每个人相应的职责,这是学校进行正规化学籍管理的首要条件。比如: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期间,各高校安排新生注册,必须要求各高校管理者认真履行各自的相关职责,可以做到规范化、流程化。

2.加强学籍管理部门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学籍管理的良性发展

学籍管理是管理在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学籍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便十分重要。如今一支操作能力、专业能力都很强、态度端正的学籍管理队伍是高校管理所缺少的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学籍管理员方面,越来越年轻化,对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如今学籍管理员中关于数据的比对、变化,数据库的建立及格式上的修改等,必须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办公及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该项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坚持,工作的时间相对长一点。如果学籍管理人员更替太过频繁,新上任的同事可能接手以后一年多都搞不清楚其中的具体工作。其次,学籍管理的人员队伍建设工作必须耐心细致,学生的学籍中比如身份证证件号等,错一个数字都会有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工作细心及数据库的准确性。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报道、毕业生毕业的档案及学籍人数的核定等方面都要求数字的准确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学生服务。同时,学籍管理人员要经常随时随地地更改数据,否则就可能出现失误给学校和学生带来大问题。

3.加强学籍管理的宣传力度,让相关人员意识到其重要性

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籍管理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的及时性、范围广,对学生相关学籍管理的政策、利弊、方针等进行宣传,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学籍管理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性。

(二)重视学籍管理对学生们的重要性

1.维护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籍管理的档案是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学籍档案将直接记载学生的所有生活和学习及自己基本资料的档案。最基本的就是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件号、专业、毕业证书号等等,包括在校期间的所有情况。这些信息的准确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必须学生自己去核对确认,且要求和户籍信息一一对应。

2.学生学历等个人信息的查询

通过学籍管理查询,有利于学生方便快捷地查询自己的个人相关信息以及自己的学籍状态。在校学生在通过学信网注册了个人账户之后,可以在上面查询自己的个人学籍,当然在毕业之后也可以查询自己的学历信息。查询结束后,学生还可以保存自己的信息,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被泄露。如果期间学生本人的信息经过变更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学籍管理那边可以及时更新。

3.通过学信网的账号,还可以做关于学历、学籍的认证

在相关的人事部门单位对学历有一定要求,在对学历进行鉴定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学信网来对自己的学历作证明。该项工作必须经过学生本人然后通过省级部门审核办理。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按照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学籍管理制度,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在学校得到奖励以及惩处等项目上,在学信网上就没有体现。学籍管理信息的记载,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籍管理的重视。因为有的学生受过奖励或者惩处,都会过问自己的这些信息是否有记载?记载在哪里?学校如果能够重视学籍管理,学生将会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在校期间有处分等其他不良记录记载到个人档案,将会跟随自己一辈子。

四、学籍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学籍管理是一个以学生数据为主开展的学生管理,从一个学生进入校园到毕业的一个漫长过程。因为学籍管理会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事情,因此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学籍管理工作,再加上学籍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对学籍管理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掌握传统类的学籍管理政策,还需要掌握熟悉相关的管理业务,否则容易造成失误。学籍管理在高校的管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学校稳定,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籍管理也为学生提供了政治导向。比如:根据学籍管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学生来说更加的人性化,无限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根据学籍管理中的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如果发生学分修不够,学籍管理将会设置学生留级等。这些规定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管理规定将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籍管理能够为高校的其他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的学生数据,有利于相关部门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统筹地做好对学生的服务工作。学籍管理也是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而在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各种系统中,学好数据库是最基础的,其中的学籍管理系统也必须要做到实时及时的更新,因此,学籍管理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转是高校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

五、加强高校学籍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意识

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管理的工作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于学籍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切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使管理人员提高个人水平素质,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类型,自觉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最好进行相关专业培训,结合平时的工作,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以此提升自己,保证高校的学籍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工作中做到不徇私枉法、依法办事,还要掌握关于计算机技术等必备技能,希望能够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在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工作能力。也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学籍管理是面向高校全部的学生,需要耐心细致,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担负责任,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做到一视同仁。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在当下的中国,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摒弃旧的、错误的、繁琐的工作方式,去尝试新的、快捷的、简单的工作方法,以前的一些东西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学会大胆改革创新。而且要学会运用好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学籍管理是一项服务型、精细型的工作,许多信息复杂而繁琐,而现在计算机的发展大大减轻了我们耗费的人力物力,而且准确性也相当高。

(二)完善高校学籍管理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学籍管理是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基本资料及在校的学习情况的审核与管理,学籍管理部门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的同时,还要根据信息反馈,结合学生们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学校的管理细则进行适当地修改。能够对学生提出更高效、更合理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的考核记录中,能够健全完善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考核,做到安排有序管理规范。并且要做好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记载和登记,载入学生管理档案。对于成绩的查询、修改等一定要严格履行学籍管理规定,做到公平公正,真实有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异动的处理时,要认真履行学籍管理规定,必须做到公正无误、一视同仁。不管是出现学生留级还是重修或者退学处理,都必须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教育为主,使得学生收到关于学籍管理的通知后,能够加强学习,成为学生奋斗的动力。而且在毕业生毕业时,做好毕业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对毕业生的学生档案进行认真的管理,对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和不能授予学位证的同学要做到通知学生本人,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现状,并给学生提供补发证书的机会。高校教育在思想教育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中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使在高校教育中学生的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其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具体的贯彻,如果只靠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必要的管理措施,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风也难以形成。因此,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思想道德上的约束,也更加需要强化管理和措施,去规范学生,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使得学籍管理功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就要做好教育和管理上的平衡,坚持做到在管理中进行教育,用管理保证教育,促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提升自己,增长见识。总之,在现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下,高校更要重视学籍管理在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更加深刻认识学籍管理的重要性,这对整个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把学籍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

参考文献:

[1]岳新,毕玉建,王申广.严格高校学籍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2]乐兰珍.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8-132

[3]宿星卉.对规范学籍档案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8-132.

学籍管理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及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中专部,下同)。上述学校和河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管理部门统一使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第三条省教育厅负责本《办法》规定的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并对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普通中专、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中专部、“3+2”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学籍以及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各种计划类别的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对各省辖市(扩权县、市)教育局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各省辖市教育局应依据本《办法》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学籍电子化管理办法,并由专人负责,负责对所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的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对所属县(市、区)教育局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对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电子学籍进行查询统计,对学校信息进行管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第四条“系统”所采集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学籍信息数据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数据,其它任何有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数据均应以此为准,本“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在一定条件下与拥有权限的用户共享。

第二章系统基础信息管理

第五条“系统”是基于B/S架构开发的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基于不同的权限来实现不同的管理功能,权限分配依次为:领导查询、一般人员查询、学籍管理员、毕业证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不同工作角色。其中领导查询是独立于其它查询系统之外的查询系统,领导可以根据不同的查询权限查询不同范围内的数据。其他工作人员角色职责权限依次为:

(一)省级

1.省级系统管理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维护和更新升级;对学校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全省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数据信息负责,定时离线备份;对学籍信息录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学籍管理员:对全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通中专、五年制和“3+2”分段制计划类别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学籍以及省属职业院校的非普通中专计划类别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学籍进行审核和学籍变动审核;拥有本级毕业证管理员的权限。

3.毕业证管理员:对全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通中专、“3+2”分段制计划类别的学生以及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各种计划类别的学生毕业申请进行审核。

4.一般人员:拥有一定权限的查询功能。

(二)市级

1.省辖市(扩权县、市)管理员:对本辖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本辖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数据信息负责。

2.学籍管理员:对本辖区内中等职业学校除普通中专的学生学籍进行审核和学籍变动审核;拥有本级毕业证管理员的权限。

3.毕业证管理员:对本辖区内中等职业学校除普通中专的学生毕业申请进行审核。

4.一般人员:拥有一定权限的查询功能。

(三)县(市)级

学籍管理员:对本辖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籍进行查询统计。

第六条学校的用户名由学校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一定原则进行编制,并下发给学校。学校登录后应对学校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

第七条专业大类及专业管理应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种植类等19个重点专业建设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03〕99号)的分类要求,另增设体育大类。个别没有归属的专业用“其它大类”表示。学校现开设的专业名称应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标准规范填写。要求在进入系统录入信息前应对学校的专业信息进行编制设置。

第八条班级管理按照学校现行的班级编制设置,要求在进入系统录入信息前应对学校的班级编制设置,要求班级名称不得重复。

第三章录入与审核

第九条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历以及以上的有意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且满足报名学校招生条件的人员都可报名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学校应在开学后两个月内为已报到的学生注册正式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学籍。

补录和错误信息修改时间为每年的学籍正式注册结束至下个录取批次的前一个月,在此期间,学校录入学生和修改学生信息需向学籍主管部门申请,获得批准后方能进行操作。所有补录和修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十条“系统”是一个基于B/S架构下的网络在线的软件系统,它支持多用户、多地点同时在线录入。为了便于学校对本校的学生信息的使用,系统还支持学生学籍信息导出。

第十一条“系统”的学籍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入学时间;入学方式;招生录取批次;计划类别;生源类别;专业;班级;准考证号;中(高)考成绩;学生身份证号;家长姓名;家长联系方式;家庭详细住址;学籍号;学生图像信息以及其它相关需要扩展的信息。

第十二条“系统”产生的学生学籍号是全国唯一的学籍号,共十三位数,依次为:两位数入学年份+两位数省代码+两位数省辖市(扩权县、市)代码+三位数学校排序+四位数学生自然序号。

第十三条在学校新生录取和注册完成后,学校学籍审核员应针对学生信息逐一核对,确保无误后将学生信息审核提交备案。

第四章学籍变更

第十四条“系统”中的学籍变更包括学籍减少、学籍增加和校内变动三种类型。其中学籍减少包括休学、退学、死亡、转出和其他减少;学籍增加包括复学、转入和其他增加;校内变动包括转班、转专业、留级。任何学籍变动都应在上一级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学生和其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准予休学或令其休学,由学校发给休学证明:

(一)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

(二)请假累计超过该学期三分之一者(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习时间);

(三)参加社会创业、就业实践,需分阶段完成学业者。

学生休学每次为一年,在校学习期间不得超过两次。学生因病休学需持二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参加社会创业、就业实践者需修满全部课程的60%。

学生休学期间学生的管理有其监护人负责,学校与之签订协议,对学生离校期间的管理进行约定。

第十六条学生休学期满,应于学年或学期开学前一个月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因病休学的学生复学时,须持二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审查后方可复学。

第十七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学校批准,可劝其退学或令其退学:

(一)同一学年内(或在学期补考后)考核成绩五门以上(含五门)不及格者;

(二)未经请假又无正当理由,开学后逾两周不报到者;

(三)在校学习时间(包括留级、休学)超过最长学习期限者;

(四)休学期满后未办理复学手续或虽申请复学经审查不合格者;

(五)经学校动员,因病应休学而不休学者;

(六)经医院确诊,患有各类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宜或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

(七)无故旷课超过两个月者。

(八)自愿要求退学者。

第十八条学生有退学的权利。按本规定所作的退学处理,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

第十九条学生退学,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在学籍管理系统中提出退学申请,经由上级学生学籍管理部门在网上审核通过后,方可完成退学手续。学校应及时给批准退学的学生办理退学手续,核发退学证明。学生未修满一年课程的可出具学习证明,修满一年学习课程者可出具肄业证书。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原则上只发给退学证明,不办理肄业证书。

第二十条出现下列情况,学校应及时上报,由上级学籍管理部门对其学籍进行注销:

(一)学生意外死亡;

(二)学生因违法接受刑事处罚。

第二十一条学生转班,应由学生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即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学籍管理系统内进行操作。

第二十二条学生转学原则上在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进行。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学或转专业。

第二十三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予转学或转专业:

(一)经学校认定,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专长或技能,转学或转专业更有利于其能力发挥者;

(二)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确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其它专业学习者;

(三)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学或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四)留级或复学时,本专业无后继班级者。

第二十四条学生转学、转专业应由学生和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认可后报请上级学籍管理部门批准,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学生在本校范围内转专业,由学校同意,经网络报上级学籍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二)我省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市属、县属中等职业学校计划类别为普通中专的学生转学、转专业,须填写纸质转学审批表,经转入学校和转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并通过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三)市属、县属学校其它计划类别的学生转学、转专业,须填写纸质转学审批表,经转入学校和转出学校同意,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并通过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四)学生跨省(市)转学,须经双方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各自学校所在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学生所在学校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在系统内增加或注销学籍。

第二十五条学生转学成功后,其电子档案自动由原学校转入到新学校,学生新的学籍号由系统自动产生,其它相关信息由学校根据需要及时修改。“系统”记录学生转学的流程,并在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中显示。

第二十六条普通高中学生需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由学生和其监护人提出申请,经转出学校和转入学校同意,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以转学。转入学校应根据学生情况,安排相同或下一年级就读,并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学籍号。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学生不得转入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十七条不属于休学、退学、转出、死亡等类型的学生减少,由学校在电子学籍“其他减少”一栏中登记,经上级学籍管理部门网上审核通过,完成登记。

第二十八条不属于复学、转入类型的学生增加,由学校在电子学籍“其他增加”一栏中登记。如果学生以前在数据库留有档案,则可以恢复以前的档案,如果没有档案,学校则应详细登记该生基本信息,经上级学籍管理部门网上审核通过,完成登记。

第二十九条学生留级由学校在“系统”中登记留级申请,经上级学籍管理部门网上审核通过,完成登记。

第三十条“系统”所显示的学籍信息为颁发毕业证的唯一依据。“系统”内不包含的学生信息,该学生不得取得毕业证。

第三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为一年至三年。学生可提前或推迟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一年(三年以下学制不能提前毕业),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三年。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对于提前修满本专业课程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可允许其继续选修其他课程,经考核合格可取得毕业证书,也可允许其提前毕业。

第三十二条具有学籍,操行评定合格,修完所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包括实习),经所在学校考核全部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河南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第三十三条学生在毕业时,经补考后不及格课程未达到留级规定者,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学生可在两年内向学校申请补考,取得毕业资格后,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自换发毕业证书时算起。

第三十四条学生毕业时,由学校提出申请,经如下审核通过后,可颁发毕业证:

(一)核对学生毕业申请是否与系统内的信息相符;

(二)核对学生操行评定是否合格;

(三)核对学生考试成绩是否合格;

(四)核对学生有无其它不符合毕业的情况。

第三十五条学生毕业证由河南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由学校根据“系统”功能集中打印。

(一)河南省教育厅负责普通中专、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3+2”分段制中专段学生的毕业证验印;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等计划类别的学生毕业证验印;

(三)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毕业证验印时,只需根据“系统”产生的当年毕业生库中的信息按毕业证号(即学籍号)顺序核对即可;

(四)毕业证采用的照片和“系统”所采集的照片为同一底版的照片。

第六章学籍信息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

第三十六条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所显示的学籍信息为颁发毕业证书的唯一依据,同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对数据录入和维护人员加强管理和培训,务必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及安全。

第三十七条在“系统”开始运行的初始化阶段,学校应组织人员录入当前所有在校生基本信息、专业信息、班级信息,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在录入完毕后,学校管理员应进行数据核对,确保每个学生的资料准确无误。

第三十八条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经过学校、上级学籍管理部门两级审核后方可正式备案。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任何改动都要及时备案并报上级学籍管理部门批准后备案,学生各种信息的变更都应在当月完成,以保证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十九条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根据查询权限向特定人群开放,同时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信息查询的后台支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员和技术支持部门要作好服务器的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等系统安全工作,各用户要管理好自己的口令。为避免多种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技术支持部门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异地异机数据备份。对于学生的某些个人信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查询权限。

第七章软、硬件和技术支持

第四十条学校应指定专门技术人员协助学籍管理员和班主任等使用者作好技术支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好电子学籍管理工作以及辖区内学校的技术支持和学籍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第四十一条各学校应保持网络畅通,并能及时准确上传学籍信息。

学籍管理篇3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河北省普通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全日制公办、民办和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完全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其他初等教育学校参照执行。

二、入学

第三条小学实行“按时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学校在新学年开始前一个月将服务区内适龄儿童登记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核。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学最迟应在新学年始业前15天,将应接受义务教育儿童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凡年满6[!]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的儿童,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凭实际常住户口簿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小学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小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服务区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认定学生实际常住户籍所在地应坚持学生户籍所在地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学生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常住地相统一的原则。小学一般不接受不足龄的儿童入学。

适龄儿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入学者,必须在学校规定报到时间内申述理由,并持证明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一周不报到入学者,由学校报请地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并责令其送子女入学。

第四条适龄儿童需要免入学、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经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学校出具免入学和缓入学证明。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入学、缓入学的,应当附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缓入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入学申请。

第五条凡年满6周岁的流动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可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户籍所在乡镇(街道)户籍证明和原就读学校借读联系函(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户籍所在地原指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申请借读学校。

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流出学生建立并保留学籍。流出学生回流出地居住并要求回原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招收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入学借读,并为借读学生建立临时学籍。

第六条小学应创造条件接收视力、听力、智力等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小学按40—45人编班。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教学。

小学入学分班应采取随机分配的办法进行,不得通过任何面试、笔试等方式为学生分配班级,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

第八条小学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并管理学生档案。

第九条学生学籍管理的号码分为档案号和学籍号,号码实行全省统一编号。(参见附件四《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号码编制使用细则》)

三、考勤和综合素质评定

第十条学生上课、自习、参加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都实行考勤。学生上学期间应按规定时间到校和离校。因故不能按时上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必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批评教育。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实行寄宿生在校考勤制度,确保寄宿生在校安全。寄宿制学校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寄宿生作息制度,确保学生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第十一条学校应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评定包括学业成绩的考核和操行的评定。采用“等级 特长 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按学期向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报告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情况,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识。

第十二条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实行等级制,按优秀、良好、及格、待定四个等级评定。低年级也可以在综合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无等级评定,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和考试或考查成绩综合评定;学年成绩以第二学期成绩为主评定。学业成绩被评为待定等级的学生,应在下一学期开学时补考相应科目,并按补考后的成绩确定等级,作为测评成绩。

第十三条德育考查主要根据学生本人的思 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及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等作出全面的鉴定;文化课考试侧重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阅读单独设项考查,主要考查阅读量;体育考查侧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劳动课考查主要看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查。

第十四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取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学校命题(农村地区小学毕业考试可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心小学命题),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毕业考试、考查科目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英语课以平时学习成绩为主,期末考核采用等级制。学校不得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或张榜公布。

少数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经学生申请、任课教师提名、学校批准,可以免予参加一门或几门课程的考试。

第十五条学生操行一般用评语的方式评定。评语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反映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学生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评语由班主任拟稿,征求任课教师、少先队干部意见,学校领导审定。操行评定的结果应填入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第十六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要记入学生档案。

四、转学和借读

第十七条学生有下列理由之一者,准予转学:家庭住址跨省、市、县(区)、乡(镇)迁移;在市、县的城区内或农村乡(镇)内家庭住址迁离原校服务区,且路途远不能在原校学习;由公办小学要求进入民办小学或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学习。

第十八条学生转学须由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出学校同意,家长持转出学校函与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接收后,应立即将复函函寄(或家长转交)转出学校,转出学校收到复函后方可开具转学证(跨省转学除外)。经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后,拷贝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同纸质档案一并交学生带到转入地教育管理部门,转学申请和附件与转学证明存根等一并存档。学生监护人与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联系,经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接收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并为学生授予新的学籍号码后,转学学生凭原学校发给的转学证、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家长单位证明和实际常住户口簿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转入学校收取学生档案并按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为其建立新学籍。

学生转入或转出均需统一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办理,农村小学报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市区(含三个办事处、开发区)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认定学生转出必须具备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申请、转入学校复函和转学证存根。认定学生转入,必须有转学证。毕业年级不允许转学。

跨省转学的要及时发送和收取纸质《学生学籍表》。转入我市的,要建立学生学籍电子档案信息。

第十九条学校对符合转入条件的学生应及时安排插班学习。对因转入学校额已满转学确有困难的学生,市直由市教育局普教科、农村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或乡镇中心小学)统一安排。凡转学学生不能转入他校者,原校应允许该生回校学习。

第二十条公办学校一般不收借读生。如学校学额许可,学生在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和监护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准予借读:

1、父母双方长期在国外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2、父母双方从事野外或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学生户口所在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的;

4、父母双方均无法必履行或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需由亲属抚养监护的。

5、流动儿童随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

驻边防和海岛部队干部、支边干部、烈士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予以妥善安排;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给予照顾;接受外国学生就读按教育部《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借读学生收费标准应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第二十一条适龄儿童借读,应向原户籍所在地学校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同时凭父母或其监护人所在单位证明和原校开具的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外地入学批准书、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一年级新生免)及在所要借读学校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的证明等向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向教育局普教科)申请借读,由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的由普教科)协调安排借读学校;或按新居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持上述证明向住所附近上学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办理借读手续。学期中途一般不办理借读手续。借读生的审批权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居地借读入学注册后,所在学校应为其建立临时学籍,发给《接受外地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注册证明》,注册证明由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交(或由接受学校函寄)常住户籍所在地的小学作为已入学凭证。未入学的,由户籍所在地的学校报告当地政府,并协同依法对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动员或处罚。学校应建立服务区内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登记制度。

第二十三条借读学生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教育,可在借读学校领取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

五、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四条因病需治疗、休养,经乡级以上医院证明、学校核准者,或有其他正当理由者,经学校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后,将学生休学情况记入学生电子档案方可办理休学,由学校出具休学证。休学期限,一般不超过下一学年始业日期,届时不能复学的,应再办理审批手续。学生在一学期内,因病或特殊情况请假缺课时间超过三个月,跟班学习有困难,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休学,复学时学校可据其实际学历程度并征求本人及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意见后编入相应年级。

第二十五条在休学期间,其学籍予以保留,但不得转入其他学校。休学期满或休学期未满 请示复学者,持乡级以上医院康复证明,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以复学。到期不办理复学手续的,应动员其按时复学。毕业年级学生休学或复学均需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六、退学、辍学

第二十六条小学属义务教育阶段,除因病或因故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不允许学生退学。丧失学习能力必须退学的,其退学手续一律由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第二十七条小学应防止未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在校学生未经学校准假不到校,学校应及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敦促其到校;经学校督促后,三日内仍不到校,学校应与其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联系,共同动员其到校;学生一周内还不到校,学校应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做好巩固工作。每个月底,学校应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学生辍学情况,每一学期,学校应将学生辍学情况记入学籍表和学籍电子档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升级、跳级

第二十八条小学实行年限教育,学生每学年末自然升入高一年级。

第二十九条小学取消留级制度。随班就读的轻度视力、听力和智力等残疾的学生应列为特殊教育学生,另行登记造册,填写特殊教育学生学籍表,并安排其到相应年级学习。

第三十条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高一年级考核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经学生本人和其监护人申请,学校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同时报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其是否达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跳级应在学年度开学时进行。

八、毕业

第三十一条小学对修完规定年限,或经批准跳级,确已修完全部课程的学生,发给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毕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本人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申请,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准予提前毕业,确定其达到了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九、奖励和处分

第三十二条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奖励等级可分班级奖、学校奖和上级领导部门奖。学生受到校级以上奖励,应记入学籍表。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第三十三条学生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或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治安条例,屡教不改者,应给予处分。处分学生需由班主任提出,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学校不得开除或劝退学生。对学生处分要事实清楚,要告知、允许学生申辩。学生处分不得张榜公布、不得召开学生大会宣布;学生对处分不服可以申诉。

学生在受处分后满一学期,确定已改正错误,进步显蓍者,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可以撤销处分。处分撤消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撤出。

十、管理职能

第三十四条普通小学学籍管理由地方政府所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普通小学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处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和从事学籍管理电子化工作。学校专门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学生的电子档案并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信息要按所授权限进行管理。学籍资料以学校为单位建档、管理,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或中心小学负责全乡镇学籍管理。各小学应及时、认真地填写学生学籍登记表、健康检查表、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等,并将其作为学生学籍档案,由教导处永久保存;学生学籍电子档案应及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于新学期开学后由学校收回,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学籍档案实行全省统一表式,由市或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具体要求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学生学籍号一经编定,便不得变更,直至小学学段结束。除座位表外的各类表册均应以学籍号为序。

学生姓名不得任意更改。确需更换,须持盖有公安部门户籍专用章的证明,到市教育局普教科办理更名手续。

第三十五条学生学籍表、学籍注册表均须在新生入学时建档、造册,由市教育局普教科验印后一式三份,市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各存一份。

各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学籍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填写要认真、及时、完整,资料应齐全、规范、准确。

第三十六条各校新生名册及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学籍变动情况应于新学年开学一个月内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批、备案。学生入学情况学年统计应与教育年度统计工作同步进行,在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学期统计应在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汇兑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借读学生学籍由原学籍所在学校管理,借读学校建立临时学籍(内容同正式学籍),并注明借读字样,学生借读终止时,转原学籍所在学校登记、存档。

学生转学,由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直接交、邮寄或密封由学生自带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发生学生辍学、复学及转学、借读等情况,必须在一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学生死亡、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报告(需附有关证明材料),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注销其学籍,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注明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所出具的纸质学籍材料,必须按规定加盖学校和市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方才生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转学、休学、借读的学生涂改或重新制作学生学籍的有关信息和材料。

第三十八条任何学校均不得私自接收没有学籍证明和转学、借读等手续的学生。

第三十九条学生或监护人不按本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经发现由有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立即纠正处置。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如有违反本规定行为,要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要对学校法人代表和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

民办学校接收没有入学、转学、借读手续学生的,视做管理混乱,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学生非正常死亡或发生重大事故,所在学校必须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同时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十一条凡弄虚作假,乱开转学证书、假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假三好学生证明、涂改学籍档案的,对直接责任人应给予纪律处分,违法者要依法惩处。

第四十二条在执行本办法过程中,各乡(镇)的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辅措施,但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相抵触,也不得违背本规定的基本原则。

第四十三条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十一、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市教育局普教科。

学籍管理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问题与对策;教学改革

学籍是指学生在某一个特定学校学习的一种规范的身份证明,学籍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籍管理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的注册登记、学生的课程选择和学分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和纪律管理及学生学历证书的管理等。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落实,高职院校对学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新发展对学籍管理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新发展加大了学籍管理的难度

当前,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正在极速增长,相关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突破了1200万,而且这个数据还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极大增加了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变革,教学不再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是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现代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将会更加重视其创新和创业能力,更加注重其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学籍管理方法变得不再适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将会更加复杂,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大了学籍管理的难度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以让学生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自身价值观念方面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存在很大不同,在进行学籍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精准管理,以切实维护好学生的个人利益。对学籍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调整,不仅仅是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更是维护学生切身利益的体现。只有对学籍管理进行动态的监控和调整,才能够实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的结合。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对薄弱

要想实施高效、健全的学籍管理体系,高校必须有一批专业素养强的学籍管理队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籍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很多传统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新系统的配套功能,自身的业务水平相对落后,业务素养有待提升。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的高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力不够扎实,学籍管理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渐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色的工作方法,以保障学籍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稳妥地推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籍管理系统在设计上存在不足

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传统的学籍管理很难满足现代多样化的需求,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系统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系统都存在着功能缺失、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很多系统对学生的成绩无法进行正常的录入、对学生的学分不能够进行正常的统计、对学生的选课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营。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大大削弱了学籍系统的有效性,更有可能会给学生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

(三)学籍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小

不同的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情况不同,在开展学籍管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运行机制也是不同的。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在学籍管理上的执行力度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对学籍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的学籍管理,一味地追求成果,追求教学质量,有失偏颇。其次,学籍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学籍管理部门不能够很好地与其他部门配合与沟通,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的有效性。这两方面的原因给现行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使学籍管理制度欠缺执行力度。

(四)学籍管理观念不能够动态变化,管理观念滞后

学籍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详细的掌握,通过监控和管理维护学生的个人利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推进教学和管理改革,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趋势也会更加明显。当前的学籍管理观念相对滞后,不能够紧跟时代变化的趋势,不能体现学生的权益,也不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加强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制订标准化的学籍管理方案

如前文所述,学籍管理的制度化、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运营工作,同时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对学籍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管理,对学籍的建立、完善和发放建立完整的规范性制度。首先,在学籍建立过程中,要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明确学生信息的采集和搜索方法,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现代化的学生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在学籍信息的完善和补充过程,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对于学籍的变动、学籍信息的更改做好记录。

(二)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善学籍信息系统的功能建设

面对越来越繁杂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单纯地使用人力资源已经很难实现管理的高效率,不断加强学籍信息系统的现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技术给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学籍信息状况,不断开发可靠、便捷的学籍管理系统,增加对应的管理功能,简化工作程序,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

(三)加强制度规范和约束,提升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力

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较强的执行力度。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相对比较小,新形势下的学校学籍管理必须在执行力度上狠下功夫。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学籍管理又是根本中的根本,只有加强学籍管理才能够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够维护学生的个人利益,实现学校的稳定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不同部门的权力划分,明确工作职责,增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带动,完善学籍管理工作。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普及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学籍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加深学生对学籍管理工作的理解,师生联动,共同有序地推进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与时俱进,转变学籍管理的观念

学籍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秉承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学籍管理规范当中,学籍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起到制约和督促的作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在新形势下,学籍管理应该摒弃传统的规范,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转变理念,逐步地由管理型学籍管理制度跨越到服务型学籍管理制度,真正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上,高职院校切忌管得过严、过死,要留给学生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实现学生自我层次的提升,实现管理观念的动态变化,与时俱进。

作者:卓芳洁 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颖燕.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问题探讨[J].时代教育,2015(12).

[2]刘晓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探索和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3]施佳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职教通讯,2012(11).

[4]张素英.高校学籍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1(9).

学籍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 学籍管理 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49-02

一 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学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工作。它反映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情况,是学校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决策的重要依据。学籍管理的质量间接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的建设。

二 学籍管理的工作内容

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首先要在“学生学籍卡”上要登录的内容就很多,如每学期开课课程的名称、总学时数、学分数、学生的成绩;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的学校编号和证书编号,毕业或结业时间的登记、贴毕业班每个学生的电子采集照片等,都要在“学籍卡”上登录和反映。其次,对毕业生的学分进行清理;毕业资格的初(终)审;出国留学生的成绩、学历证明;在校生的学籍、在校生证明;要接纳出国留学学生国内领事馆、留学国的调查即给予确定学生资格身份的证明,接纳就业单位的调查给予确定毕业生资格身份的证明;以及办理各类学生学籍异动的管理工作等。再次,要办理遗失毕业证书学生的申请“毕业证明书”的手续;办理申请肄业证书学生领取肄业证书的手续;打印毕业证书、结业证书等,都是学籍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三 新时期学籍管理的探析

1.学院办学规模情况

无锡南洋学院1998年建校,随着教育的改革,全省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2006年,学院有27个普通专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000多人。从2000年到2006年短短的6年时间内,在校学生人数增加近4000人,由5个系发展到现在个7个系(院),学院另外增加了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出国留学的学生等。

2.新时期教学规模的变化,对学籍管理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学生人数急速增加,办学层次的增加和多样化,给学校各方面带来各种不同的压力和困难,如师资、教室资源、实验室资源、教学仪器设备资源、宿舍资源、食堂就餐资源等,尤其给管理方面带来的压力和困难更大。

首先,学籍管理难度加大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籍管理员必须处理比以往更多的工作。虽然工作量增加数倍,工作难度增加,突发事件也增多,但在处理学生学籍问题上,必须一如既往地做到准确无误、公正、合理;在所有的工作细节上,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学籍管理员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做到繁而不乱、耐心、细致。这是新时期、新形势对学籍管理员工作态度的要求。

要实现学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随着高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班的组建,学分制管理的进一步实行,弹性学制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在校的学籍异动不断增加,所以必须规范学生学籍异动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籍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内容都要规定具体的业务流程和操作办法。学生如果要进行学籍方面的异动,必须严格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必须经过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才能实行,集中时间办理,最后由学籍管理员在管理平台上办理。另外,通过对教务管理系统的设置,各院系要协助学籍管理员控制学生随意复学、转专业、转班不通过教务处的行为,当某个学生的成绩无法查询、录入、评教时,学生自会补办学籍异动手续。这样才能保证学籍数据的可靠、准确。

学籍管理工作非常细致,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高,在每学期初,学校应组织学生核查本人学籍信息,因学生的学籍信息直接关系着毕业时学历信息的正确性,如果将信息弄错,或因学籍处理不当,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提高学籍管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新时期,面对多样的办学模式,如何使学籍管理工作做到准确高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教育部(教育厅)对学籍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做了一些调整,在遵守上级政策性文件的同时,校内的学籍管理办法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有些传统的学籍管理条例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民办院校管理更有着自身的灵活性。由于近年学生生源数量起伏不定,今后一段时间总的生源趋势在减少,民办高校为了求生存发展,在管理方面实行了必要的改革,学籍管理也不例外,学院对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此办法实施后学籍管理更加透明、规范。

四 学籍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

传统的学籍管理主要使用手工的管理办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也低,为了适应当前的学生管理,学籍管理也必须采用新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目前学院对学生的学籍管理采用省级和校级两种管理模式。省级管理模式主要借助于教育部学籍学历平台,校级管理模式主要借助校内学籍系统。同时采用省、校级管理模式,既方便学籍管理的对接,也可以防范学籍管理中的漏洞。

教育部从2007年起实行了普通高校本专科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规范了高校招生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制止违规招生行为,杜绝中介欺诈,保护广大学生利益,保障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文件规定,我校在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方面,严格按照省考试院招生计划,按实际报到并经复查合格的学生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未报到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生姓名更改、身份证号变更的,要求手续完备,材料真实方能申请更改;在新生报到入学时,按省教育厅要求,在学校各学院告示栏、食堂、学生宿舍、公用广告栏等处张贴宣传《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政策告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也穿插《政策告知》内容,力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国家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基本要求。新生学籍注册工作结束后,在校园网上公布已注册新生的学籍信息,通知各学院组织所有新生上网核查学籍注册信息,使学校对新生学籍注册实行全面管理,全程监控。

在学历电子注册方面,事先做好学信网平台学籍数据的维护,保证学信网上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审核。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做好毕业答辩、重修等相关工作,对学生基本信息按照电子注册的要求,进行全面整理。通过几年实践,我校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操作管理制度,确保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安全。

五 电子注册制度在高校学籍管理中的重要性

1.促进了学校学籍学历的规范化管理

实行电子注册制度使学校的学籍学历工作更加规范,学生学籍异动在办完手续后,学籍管理人员在校内学籍系统处理完毕后,必须同时在学信平台上进行相应的操作;新生入学时,学生必须对本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专业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签字确认,核对确认无误后,由学籍管理员上报教育部注册学籍;学生提出修改基本信息的,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报备学校,学籍管理员须在学信平台操作后,在将相关证明材料统一上报省教育厅。电子注册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学籍学历管理,使得学籍管理更加透明、公正。

2.维护了学生学籍和学历证书的公正性

实行电子注册制度,有利于维护高校的正面形象,有利于打击文凭的制假贩假。高等学历证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声誉。实行电子注册制度,是学籍管理在校园外的延伸,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的严肃性,维护高校的社会地位。不法分子从事文凭制假贩假活动以牟取暴利,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国家教育的形象,扰乱了国家教育的正常秩序,更主要的是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分配等诸多方面,进而影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这一违法行为。

学籍管理篇6

关键词:高中;学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40-02

一、高中学籍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制定规章、制度,并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跳)级、转学、复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总的来看,高中学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三个实施环节,即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全过程间的新生入学审查关、学习过程的考核关和毕业资格的审查关。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审核新生入学资格和取得学籍的管理;2、学期注册管理;3、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4、学籍异动管理;5、毕业资格的审查和证书的管理;6、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本校学籍基本情况等一系列统计报表、名册、数据。高中学籍管理工作内容庞杂且涉及面广,具有任务繁重、事务繁琐、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阶段性工作明显等特点。

二、高中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学籍管理工作是各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的建设。

高中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制约作用,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也不同,学生对自己和学校的想法也千差万别,通过学籍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殊途同归的效果。

学籍管理制度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规定,指导学生不断进取,达到教育目的。 学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是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一把尺子,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能够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还可以用来规范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从而不断推进学校管理秩序和教学环境的优化。学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籍管理制度各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充分发挥该项制度的作用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巨大的作用,并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当前高中学籍管理面临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中学籍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中管理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首先表现在我国的管理体系已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改革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还是体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籍管理的控制上。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基本上还是要求学校严格按规定执行,各学校能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其次就是在学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校学籍管理制度中人文关怀理念较弱

学校管理不重视学生需要的满足,强调对学生的控制。这是目前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学籍管理规定中,强调要学生严格遵守,为了保证管理者的自由。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往往不是靠发挥管理者的潜能,而是靠规则的强制性,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对学生的控制,而不是服务。 这是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相违背的。

2、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部门比较多的岗位,涉及的因素也很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不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按管理规定的要求,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学籍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也有待规范。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还需要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的宣传,保证制度的透明度。

3、学籍管理方式比较滞后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已引用了现代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但仍然存在半手工的操作方式,效率低,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准确性和精确性不高,使得学生学籍资料的成绩管理、各类数据分析、整理上难免有疏漏与错误,满足不了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手段,降低了教育管理的效果和作用。

4、学校管理特色不明显

高中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出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质量较高的选修课。但在集权制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只是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是在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根本没有自己学习的自由与机会, 学生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分科课程体现了对知识的高度分化的适应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之,目前的这种课程建设情况让学分制的实行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学生很难实现自由选课,也不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造成了很多学校没有自己的管理特色。

四、解决高中学籍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高中学籍管理的特点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籍管理应把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模式和提高操作技能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学校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增强服务学生意识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我们关心每一个人,它对我们今天的高中学籍管理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从教学还是管理上,都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过程。 要求每个人要承担起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在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中,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为一切学生的发展服务。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帮助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力。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管理活动的主体,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籍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大胆意见要给予鼓励,要做好学籍管理人员的角色转换,加快观念变革,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从规范执行程序入手,树立法治意识。

2、日常工作中注重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

学籍管理政策性较强,且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在管理中稍有不甚,就有可能对学生利益造成伤害,在学籍处理过程中,学籍管理人员也很容易与学生产生矛盾,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作为一名学籍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学籍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要将相关政策法规在学生中大力宣传,让学生及时了解以避免发生失误。

3、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

掌握一门数据库编程语言,更可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计算机已成为办公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不言而喻。作为学籍管理人员,工作中不只是用计算机打个表格或会操作一个应用软件变可以了,通常学籍管理人员要统计一些相关数据,而一个通用的应用软件也不能完全解决各个学校的所有具体问题,这时如果管理人员掌握一门数据库编程语言,将繁复的工作用计算机程序来处理,则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创新学籍管理模式,推广规范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随着大量选修课的开设,学生得到了更多、更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学分制也为学生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种制度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高中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也将成为高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亮点。

5、与兄弟学校学籍管理者相互沟通学习

在日常工作中与兄弟学校学籍管理人员多交流沟通,扬所长,补所短,使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也是提高学籍管理成效行之有效的简单办法。

参考文献:

[1] 沈培华,王映雪.教育管理现代化与信息系统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2] 王承玮.浅谈学籍管理中的若干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3(8): 41 —42.

[3] 赵雄辉.论学生的学籍权[J].现代大学教育,2005(6): 26 —29.

学籍管理篇7

学校的学籍管理是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办学质量。基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1、在工作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的政策,服从领导安排,尊重关心教师,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在积极完成自己的主要职责外,协助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完成学校的各项事宜。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并能严格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自己的自我充电意识,科研意识,信息网络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争做最优,并且积极协助领导和同事搞好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争取能为创建和谐校园尽一份力。

2、在政治思想上:我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行为规范。平时能关心时政,认真学习和领悟同志提出的荣辱观,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真诚,热情,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努力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知识。能力适应于所负责的工作。

3、在责任上:我一直本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态度做事,在我任职的九年中,从无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和事故发生;并且能善于认真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吸取其他优秀的工作经验,并能将优秀的理念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使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二、踏实工作,勤奋上进,争做学籍工作的排头兵:

(一)、宣传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我们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将学籍管理规定和最新补充规定等公布在校园网上,将教学管理的主要文件印制成单行本,做到新生入校人手一册。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习学籍规章制度也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2、加强政策的实施:能根据实际出台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如我们相继出台的《管理办法》、《违纪处分实施办法》的严格实施,对加强学籍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业务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其中包括学生注册、考试、成绩记载以及在学习期间出现的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取消学籍和学籍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从宏观上看,各年级学籍管理工作是周而复始循环进行的;从局部看,它又是阶段性的,需要按照其先后次序一项一项地实施。只有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虽然我的工作看似繁杂而琐碎,但是我仍旧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面对,并且做到尽善尽美:

1、我一直坚信:充分的准备和早期的安排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每次在学校的新生注册工作中,我总是早早的开始准备相关的资料,掌握最新的消息,做到了心中有数。所以在我任职期间没有出现过一次的报盘错误的情况。

2、在各系部,各班级的学生情况出现人数变动时,我能做到勤问。勤学,勤做,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学生学籍档案材料我能做到勤看,勤写,勤整理。对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知识我能做到勤学,勤思考。

3、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工作,因为学籍管理是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密切相关,有可能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使一个学生几年的苦读付诸流水,所以我深知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特别重要,有时候一次报盘我要自己核对几次,然后找学生审核,自己在发现问题,在纠正,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在我从事学籍管理的九年当中没有一次因为工作疏忽而影响学生就业。

4、因为学籍档案的各种数据,报表对保存学生信息,加强学生管理,掌握学生动态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对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学籍号,毕业审核,证件办理都严格要求证件做到科学严谨,准确无误,很好的确保了每位学生信息的完整度。

学籍管理篇8

关键词: 学籍管理 信息化 管理系统

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流之大和查询之频居教务管理之首。加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学生人数大增,如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务管理者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学籍管理数据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集合,而且每届毕业生的数据都必须留档案,过去这些事情都是教务处的同事们一起加班做的,每到毕业的时候就忙得不可开交,还经常出错,因此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例如:对学生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困难,更新修改等十分复杂。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进行计算机学生管理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技术手段。为了及时、准确、可靠地获取各类学生数据,以便为学生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把学生工作干部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创造性的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根据我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与管理模式,我们准备进行学籍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现将该系统的内容、结构功能与设计关键提供给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多提高贵意见。

1.系统的功能结构

本系统是利用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平台开发的管理系统。数据表统一命名,各个表之间关联的关键字段为学生入学时的学号。该系统分为以下五大模块。

输入模块:包含专业基本情况录入、系部基本情况录入、班级基本情况录入、教师及班主任基本情况录入、学生基本情况录入、学生成绩录入、毕业考试成绩录入、补考成绩录入、学生实习成绩录入等项目。

统计模块:包含全院各系各年级学生人数的统计、某班某学期所有学生的加权平均分、某学期某课程的平均分、某学生某学期不及格课程门数、不及格课程多于某数的学生等五项内容。

查询模块:包含某学生的基本情况查询、某学生某学期所有课程成绩查询、某班级某学期某课程成绩的查询(针对全班同学的)、某学生历年学习成绩查询、毕业考试成绩查询、实习成绩查询六项。

输出模块:包含某学生历年成绩大表(装档案的学籍表)、某班某学期成绩一览表(供评定奖学金时用)、某学生某学期的成绩表(供推优、评先时用)三项。维护模块:包含各种成绩修改、基本情况的修改、打印设置等。

2.系统数据

基本情况表:由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专业、学制、学历层次组成。

成绩表:由学号、学期、课程名称、分数组成。

毕业考试成绩表:由学号、考试时间、课程名称组成。

毕业实习成绩表:由学号、实习内容、实习成绩组成。

3.程序语言的选择

我们使用微软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作为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因为该系统已相当普及,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且相当稳定。考虑到学籍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等,所以选取现已流行、数据库功能强且有较好菜单功能的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软件,系统需要在B/S模式上运行,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种网络语言作为开发语言。鉴于已经确定的服务器和数据的选择,我们最后采用了微软的ASP作为整个系统的开发语言,ASP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可以用来创建和运行动态网页或Web应用程序。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 ASP可以组合HTML页、脚本命令和ActiveX组件以创建交互的 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4.系统的安全与管理

由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在促进数据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的同时,应当防止各种类型的威胁和侵害,采用合理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体制来保护系统的数据资源是十分必要的。(1)硬件支撑:选购两台以上服务器,其中一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一台作为WEB服务器,保证WEB服务器Internet、校园网畅通,而数据库服务器保证校园网畅通、Internet禁止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加快用户访问速度,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2)网络安全:因为一般学生学籍系统通常会选用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作为系统的WEB应用服务器,而它是面向全球未知用户的,所以安全性非常重要。通常采用防火墙技术(Firewall),在系统中设立两级防火墙,一级为软件防火墙,另一级为硬件防火墙(可选),确保网络安全,防止黑客破坏。(3)授权管理:本系统采用二级安全保障。第一级:依赖于网络本身对用户使用权限的规定;第二级:在程序模块中通过使用密码控制功能,对用户使用权限加以限制。每学期考试完毕由各系录入成绩,然后由教务处收集。

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只是学生管理计算机化的一部分。它的开发为我们今后开发学生管理的其他几个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今后还会对系统进行升级更新。

参考文献:

[1]黎瑾.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2005,(04).

[2]谭顺平.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籍信息管理改革[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4).

上一篇:变电运行技术范文 下一篇:在线监测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