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4 06:15:09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护理;管理模式Abstract: Vaccination clinic is a basic serving organization for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immunity and vaccination plans, which is important section for the basic level of immunity programs and networking system. Moreover, its management mode for nursing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public health to prevent and control communicable disease. According to current nursing problems of vaccination clinic, vaccination clinic can also propose corresponding measure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The effective completion of the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tasks。

Key words:Vaccination clinic;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088-02

预防接种门诊是国家实施免疫规划的重要机构,是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基础场地,是基层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部门。根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提出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及《2006~2012年江西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1],以及认真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灰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工作,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脊髓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知》要求[2], 必须全面有效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基础疫苗的免疫强化工作。在当前预防接种目标明确,辖区任务繁重、护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接种门诊护理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与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目前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人员数目每年达上万人。预防接种所用疫苗包括:计划的一类疫苗和计划外的二类疫苗,还有特殊要求用的狂犬病疫苗。接受预防接种的人员对适宜使用疫苗的方法和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均一无所知。进行预防受种人员越多,疫苗需求数量就越大,服务质量要求就越高,则预防接种门诊面临的工作压力就越大。当前一直普遍存在的现状有:护士解释不够引起纠纷及差错现象;预防接种门诊大厅排队拥挤甚至出现吵架打架现象;基础硬件设施不足导致家长不满意出现的投诉现象等。针对以上现象,从护理管理的考核机制、电脑叫号制度、基础设施布局、网络信息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管理措施:

1人员综合素质

预防接种护士在进行预防接种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穿好整齐清洁的护士服,整理发束在护士帽,戴好卫生口罩,仪表举止端庄大方,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工作态度严谨,在接种前要详细询问接种者过敏史及适应症,技术操作完毕后叮嘱其注意事项并留下观察近半小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具有“三基”指导能力,确保护理工作高质量,即使无人监督时也要秉承医德医风,慎独意识要强;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与护士要互相帮助,协作意识要强;医护之间共同扶持搞好基层门诊工作,要服从全局,大局意识要强;文明礼貌服务接种对象,“零投诉”才能在整体服务质量上赢得关键和宝贵的一票。

2人员专业素质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能力的最好体现就是专业素质强。要掌握各项预防接种理论技术知识,应熟练掌握每一种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等知识,熟悉疫苗的贮存、保管、条件与方法、配药,注射操作正规准确[3]。进行“三查七对”制度后实行安全无痛注射法,再及时进行疫苗名称、时间、批号、次数的详实登记,按照计划免疫的接种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掌握不同年龄阶段接种不同的疫苗,不同疫苗又采取不同预防接种的方法。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常见急救技术和急救仪器的使用,提高应急能力,坚决杜绝差错与事故,努力全年365天执行制度到位,实现安全无差错、无事故,真正能做到独挡一面,成为预防接种门诊护理工作的“多面手”。

3护理考核机制

通过对外招聘引进已有护士证的护理人员,积极传授预防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按照“三查七对”操作技术要求,在“传、帮、带”具体指导下要求护士认真实习,通过考核取得预防接种证后方可正式单独上岗。每三个月实行继续再教育阶段,建立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在日常监督与考核培训相结合的基础上,每年底进行一次“德、能、勤、绩”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提高工资福利与待遇大力引进并留住护理人员,引导培训提高其学历和职称水平,使其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护理考核机制,制定相应奖惩制度,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从而加强护理人员的培养与稳定专业队伍的建设。

4门诊叫号制度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社区门诊部;社区医疗护理;存在问题;分析;对策

社区医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临床医学,而相对应的社区护理学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不限于某一特别的年龄群或某一疾病,而是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全科性质的整体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视群体为一整体,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健康教育手段,直接对社区中的个体、家庭和群体进行护理服务,从而使全民达到健康。同时社区护理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没有固定的疾病和患者,相对医院科室的护理工作更易出现护理相关问题。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区内“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这六位一体的功能,对社区居民保健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各社区门诊部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如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演变为差错事故。现将发现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社区护士对自身的形象和患者的就医环境不够重视:部分社区护士认为,社区门诊部远离医院,领导看不见,所以无须像临床护士那样着装整齐。因此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长发不盘起的现象经常看到,甚至有嫌换工作裤麻烦,不按照规定着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的现象。

社区护士除了自己的护理本职工作外,还肩负着药房、收费、社会保险等工作,甚至有的社区护士还要承担护工和卫生员的角色。护士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繁琐,社区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护士不注意医疗物品及药品的有效期,物品摆放零乱,没有秩序。这种个人的惰性造成的患者就医环境的不整洁却很能影响患者,使就诊患者对社区门诊部医疗护理质量产生怀疑。

1.2 社区护士的临床技能欠缺:社区门诊部聘请的护士大部分是中专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时间短的护理人员。这部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对护理技术操作更是生疏。可能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1)社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接触最多的是成人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可是部分社区护士不能“一针见血”。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护士未能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护理操作,增加了患者院内感染的机率。(2)社区护理人员缺乏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一旦出现专科病例常抓不住护理要点。不能很好观察病情,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以致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3)部分社区护士只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主动学习,对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和用药的问题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不能很好地对患者进行用药观察,尤其是在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能及早发现输液反应的发生,解释安慰工作做得不够。而且护理记录不够准确、详尽,容易造成医疗差错和纠纷。

1.3 医院对社区门诊部的工作不够重视:社区门诊部设立在院外,医院护理部很少到社区门诊部检查护理工作,导致社区门诊部的工作人员劳动纪律松懈,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会遭到患者投诉。

医院内布置的护理任务和新制定的规章制度往往不能迅速传达到社区门诊部,造成社区护士执行护理任务进展慢,任务完成结果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不如院内科室。

医院认为来社区门诊部就诊的患者中没有危重患者,社区护士日常工作多是打针输液,技术含量低,所以社区护士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要低于院内护士,造成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不安心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接受社区护理系统和正规化培训的积极性。

1.4 社区护理人才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不少国家对于社区护士教育有相当的配套措施,并不断对社区护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学历水平已达到本科、硕士。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区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缺乏有关培养社区护士医的规定及指导,发展社区护理的意向不明确,影响了有关单位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各医学院校的高等护理专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国20多个高护专业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的寥寥无几,而且即使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也没有一本统编教材,各学校各地区按照自己对社区护理的理解自己编写教材,因而难免出现对社区护理的歪曲理解;其次,护理人员本身观念仍未转变,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社区家庭护理,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加之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低,甚至工资都难以保证,易挫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 对策

2.1 强化对社区门诊部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护理部应把社区门诊部的护理工作与院内临床护理工作摆在同等位置上来管理。社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应包括临床护理工作的培训,让社区门诊部护士有计划的定期到急诊和院内各专科病房轮转,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熟悉各种护理规范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提高社区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

2.2 积极制定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根据社区门诊部自身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如:医疗垃圾转运制度、入户护理操作程序、危重患者转运制度等。建立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健全各种登记本如:急救、输液、紫外线照射、医疗垃圾转运、细菌培养等。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保证记录质量。

医院内的相关部门要定期到各社区门诊部检查护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不定期抽查护理工作,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患者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指导护理工作,让护士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使社区护理工作规范、严谨,减少和消灭差错事故,从而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总之,只有加强对社区门诊部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认识,自觉查找工作中的漏洞,消灭发生差错事故的隐患,才能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同时,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使其安心在社区门诊部工作,更好的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逐步使社会卫生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形成适合国情、市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远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接第305页)

较少采取其他疼痛干预措施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为切实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应对患者进行术后干预护理。首先,与手术医生共同查房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提供手术成功的积极信息,尤其是患者术前担心的相关问题给予明确的积极地答复,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另外从患者的言语和非语言表达中了解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物,除药物止痛外可鼓励患者使用放松技术。此外,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术后消极情绪,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处在康复的良好阶段。最后,通过帮助改变认知结构,及时提供功能锻炼相关知识,采用讲解和示范的方法指导锻炼。

3 结 果

患者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经过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本组病例患者解除了心理负担,以轻松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治疗,患者均如期痊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4 讨论

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安全感和心理舒适感,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且调动患者的主动性:积极准备、配合手术,并为术后的治疗护理生活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减轻焦虑恐惧,促进血压脉搏的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增加术后患者活动的主动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术后进入康复阶段提供了保证。本研究中可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积极配合可以提高疗效,而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

护士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有耐心及恒心,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给予热情的关怀及照顾,从而增加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在向患者宣教时,用亲切、通俗的语言耐心与患者交谈,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对于个别内向的患者要鼓励其诉说,让患者感觉到对他的关心和重视。及时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和治疗的安排,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

不同病人需要不同的心理干预,要学会辨证施治。同一种疾患可以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方式及程度,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对疾病和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担心手术成败者要向其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对于工作上有业绩的患者要给予鼓励赞扬,证实其并不比别人差;对于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则首先给予安慰,告诉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包袱,愉快接受治疗。另外患者考虑问题很多,想到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结果,对家庭、子女、伴侣的影响,还考虑到手术费用的昂贵,思想上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心理干预就.. 显得尤为重要,使他们能够心情平静地接受术前准备及手术,并能在术后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心理平衡,可增进医患沟通,让患者对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并予以心理支持,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调节心理平衡,降低对疼痛的感受,保持良好的心境平安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李琳.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进展[J].医学文选, 2006, 10(1): 126.

[2] 罗 洪,戴亚克,李菊兰,等.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3): 245.

[3] 何志晶,汤盛钦,吴其常,等.手术前焦虑与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 31(7): 421~423

[4] 陈 瑶,邓光辉,刘晓红,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4): 297~300.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3

人员组成:由门诊导医护士和有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士组成整体护理小组,1名导医护士在门诊大厅一线,4名分诊护士分布在各诊室及候诊室。

人员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导医分诊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熟练掌握各科疾病特点,专家专科医师出诊时间、专业特长。讨论如何将整体护理的核心――护理程序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就诊流程合理、简捷、顺畅。通过学习,每位护士明确了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规范护士的礼仪行为,服务用语和礼貌称谓,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强化护士职业道德和换拉思考意识,树立“病人第一,真诚关爱”的理念[1]。

具体实施

评估――对就诊病人预检:在门诊大厅设预检处,由导医护士担任预检工作,门诊病人流通量大、病种多,各诊室和检查科室分布在不同区域,多数病人对门诊环境不熟悉,对自身疾病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就诊,导医护士要一看、二问、三观察,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与病人仔细交流,询问病情,根据病人主诉进行初评估,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专科医师[2]。详细介绍各诊室方位,对病情危急的病人直接与医生联系护送到急诊科。

分诊――诊断计划:分诊护士亲切接待每一位患者,仔细观察病人,询问病情,有计划、有秩序的按专科分诊,对病情较重、年老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合理分流病人,减少等侯时间,保持各诊室安静有序,保护病人隐私,做好候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让病人边看边电视边候诊,为病人送上一杯开水,缓解病人焦急不安的心情,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为病人测量血压、体温、脉搏、体重等,及时将客观资料提供给相关医师,根据医师做出的诊断,开具的各项检查单、治疗用药等,给病人讲解检查方法、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到有关科室检查治疗。

实施评价――门诊备有轮椅、担架等免费供病人使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导病护士主动提供全程导诊服务,陪送到相关科室做检查、治疗,需要住院的病人送到病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有疑问及时给予解答,解除病人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本身的困难造成的不便和紧张心理。

当病人做完检查,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告知病情后,由于每个病人文化程度、生活经历、环境、职业等不同,对自己的疾病表现心态不一,有的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有的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有的盲目乐观。分诊护士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关心体贴病人,客观、科学地给予心理疏导,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定期进行回访。

讨 论

门诊护理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对就诊病人全程护理,各环节有机结合,使门诊护理工作更细致具体,充分体现了护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使病人进入医院后所产生的迷茫、疑惑不安等问题都能在护士的关心指导下得到解决。就诊流程合理、简捷、顺畅,极大的方便了病人,满足病人的实际需要,增加了医护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尊重、合作,使医护患关系更和谐。通过程序化的护理工作,我们体会到门诊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分诊,它体现着一种护理文化和职业素养,使护士的责任心、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增强,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文丽.门诊部设立“亲情岛”的实践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6,8(4):31-32.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4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整体素质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门诊手术、输液、体检、保健、健康咨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服务等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患者对门诊医疗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不仅是要求解除病痛,同时也要求满意的配套服务。还由于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医疗市场,建立了许多装备精良的现代医院,它们通过特色医疗、优质服务和高薪聘高素质医护人员等参与医疗市场竞争。因此,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面临着发展和竞争的双重考验[1],必须重视门诊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 门诊护理工作特点

门诊护理工作几乎涉及接诊、分诊及诊断、治疗的全过程。现代综合医院门诊部护理工作具有如下特点[2]:(1)岗位多、工作杂: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岗位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台、导医服务、挂号室、候诊室、分科检诊室、抽血室、输液室、手术室、保健咨询室、换药室、急救室等。通常还配有中西药房、常规检验、划价收费等医技室以及住院处、观察室等。门诊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咨询服务、导医服务、挂号、抽血、注射、健康咨询、手术护理、门诊治疗、体检、急救等,同时还包括检诊室及各分区管理、卫生清洁及协调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门诊各部分之间的工作协调。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门诊部的设置、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2)接待病人数量多:大型综合医院门诊一般每天要接待千人以上来自社会各方面、不同阶层的病人,门诊病人数量与护理质量之间存在矛盾。(3)人群杂、病种多:病人及陪伴者来自社会各阶层,病人中有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的病人;有一般急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易造成病人和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造成病人的再度感染。(4)诊疗时间短:门诊病人要求接诊快、检查详细、诊治明确合理,存在病人数量与服务质量的矛盾。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依靠护理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疏导。(5)诊疗环节多:从病人挂号、候诊、就诊,到医院提供检诊分诊、诊断、检验、放射、注射、治疗、取药等是一连串的且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给病人带来不便。(6)应急变化多:门诊的人数、病种、疾病轻重缓急程度难以预测,病人要求不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潜力和能力,以应急门诊的变化。(7)诊室多、医生变换多:门诊诊室几乎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变换较快。因此,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要落实到提高质量上,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改善设施条件、装备新设备、合理布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改善门诊服务质量。切实防止和克服“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处置取药时间长、诊察时间短),要做好门诊的导医服务,简化就诊手续,同时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增添为民服务的各种辅助器材和服务项目,尤其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帮助,这是提高医院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 门诊护士长的素质

门诊护士长是门诊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护士长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以及管理艺术都直接影响整个门诊的护理质量。因此,门诊护士长不仅应该是一个护士长,而且还应该是学术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同时,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需要培养以下基本素质。

2.1 门诊护士长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应精通护理专业知识,了解护理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做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的模范;取得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对护士长的佩服。护士长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3]。

2.2 具备良好的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是艺术,是技巧。一位富有管理艺术的护士长,应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护士的心理,即使批评对方,也能被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应付自如,使工作效率提高等。护士长应该学会充分运用管理艺术,包括决策艺术、指挥艺术、交谈艺术、激励艺术、协调艺术等,才能成为合格的护士长[4]。

2.3 应具备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和奉献精神 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榜样,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信服、尊敬、顺从和依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

2.4 护士长要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5] 护士长作为护士的代言人,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与她们同甘苦、共患难,亲如姐妹。同时也要办事公正,善于用制度和标准管人。面对为广大患者服务的护士,护理管理者不但要站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主导位置,更应该尊重、关心和帮助护士,加强护士素质、专业理论、业务技术的培训。努力为护士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工作环境。使护士每天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为患者服务。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首先要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并积极主动的与护士沟通,引导、帮助护士解决问题,将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切忌训斥和埋怨。即使批评也要注意场合和地点,避免打击挫伤护士的积极性,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因此,管理者应通过调动、激励、启迪和凝聚作用,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5 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6] 门诊护士长大部分是从一线优秀护士中选拔出来的,一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较广泛的医学、预防保健、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但现代社会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发展很快,要求护理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和寻求新技术、新装备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护士长要善于捕捉工作中的点滴科研信息,运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上升为实用新技术,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2.6 护士长还要善于沟通,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使各方面均处于良性运转状态,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护士长必须胸怀坦荡,待人诚恳,知人善任,能妥善安排工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集思广益。

3 门诊护士综合素质

门诊是护士唱主角的工作场所,门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护理技术,还要成为适应门诊各个岗位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多方位的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8]。门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依赖于每个护士综合素质的集成,高效的运作管理和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现代门诊医学模式的特点,始终用“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去培养护理人员和规范门诊的护理工作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综合医院应以科学的发展观重视培养护士的以下素质。

3.1 业务素质[9] 需要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的业务技能。随着现代社会门诊护理工作的发展,门诊护士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其次还应该注意相关学科的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面、提高学科修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更新,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历史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因此,门诊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的继续教育,还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3.2 知识结构[10] 由于现代医疗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需要护士具备合理的新型知识结构,因此门诊护士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由于护理工作范围拓展,门诊护士将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中,独立地做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等计划,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有关问题。因此,在具备新型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现代护士还应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将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熟练使用计算机已成为护士必备的技能。所以,护士必须努力学习信息网络知识,应懂得从网络多渠道、快节奏地获得信息,捕捉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3 道德素质[11] 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门诊护士的外在表现是语言、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在的表现是靠心理作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调整情绪,以适应管理者不同的角色转换。在工作中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信任,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4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12] 要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取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正规操作。现代社会新的理念与服务模式将对固有的门诊护理方式构成影响。护士将面临多种文化、多种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的服务对象。由于生活节奏及工作节奏的加快,护士在生活、工作乃至精神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承受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工作需要、服务观念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保持自身良好心境和平衡心态,更好地为求助者的康复提供专业指导。

3.5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13] 门诊的护理模式将更趋完善,它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核心”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这就要护士必须有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护士在工作中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合作,需要交流与沟通。所以,每一个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彼此相互沟通才能通力合作。

3.6 竞争意识、市场观念和自我表现保护能力[14] 护士长竞聘制、护士实行星级服务、病人选护士、护士全员竞聘上岗制度等,已在我国医疗部门逐步实行。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诉诸于法律案例越来越多,门诊护士需要努力学习法律、法规,做到懂法和依法行医,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会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明确职责范围,使自己的行为有章可循。这样既可维护护理专业的神圣职责,又能做到自我保护。总之,门诊护士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准确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健康心理成熟的思想及娴熟的技术,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医院的门诊护理团队中。

4 结论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社会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15]。要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性格和不同要求病人的需要,门诊护理管理人员必须注重自身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转变运作管理观念和模式,调整思想观念、工作观念、学习观念、审美观念,建立符合现代综合医院发展要求的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业务训练、作风养成和道德观念等综合培育机制,引进系统管理和信息网络技术,探索适应现代化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和生活的门诊护理工作方法[16]。护士长应特别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设法通过实践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医护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17]。每一个门诊护士都要注重自身素质培养、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高,努力成为多元的综合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理论,还要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还要注意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法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门诊护理整体素质的培养应加强医、护、患间的合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善服务态度,加强管理效能,提升诚信服务理念。在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中,营造出蓬勃向上,奋发努力的氛围,形成比技术、重质量、求服务、思进取、勤学习的良好风尚。

1 于启林,梁爱萍,黄茂辉,等.医院门诊管理发展趋势.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2):733-735.

2 周瑞敏,刘建萍.医疗改革后的门诊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68(6):344-346.

3 王红.护士长的自身素质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中国疗养医学,2005;6:56-57.

4 来明荣.护士长在医院管理和内部沟通中的作用.医院管理论坛,2005;6:59-60.

5 张文丽,刘英菊.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15):44-46.

6 叶雅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及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0-141.

7 罗润来,黄丽娜,成洪波,等.护理管理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4;10:67.

8 郭云英,邓艳,孙禄广.对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02;5:39.

9 张善菊.21世纪护理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齐鲁护理杂志,2002;6:81-82.

10 利平,陈赛铮.入世后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海军医学杂志,2003;1:67-68.

11 薛彩娥.浅谈新形势下的护士素质.护理研究,2005;24:86-87.

12 朱秀兰,刘文华.21世纪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77-78.

13 黄惠根,黄红友.21世纪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护理研究,2005;24:9-11.

14 梁锦业.护理管理之我见.中医药导报,2005;3:55-56.

15 黄建英,应文娟,李一鸣,等.IS09000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4;16:77-78.

16 张聚兴,刘俊芳.加快推行我国医疗信息标准化的建立.中国医院管理,2004;1:31.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6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新形象

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配合医院等级提升复审,我和急诊部的其他三位护士长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修订和完善了《十院急诊危重症管理制度》、《急诊危重症护理管理制度》、《急诊护理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急诊护士技能培训资料》和急诊护士技能考核本,这不但规范了急诊病区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还大大的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

为有效减少高危药物的用药错误,降低护理工作失误和不良事件发生;急诊部积极推行“三元色标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即用红、黄、绿三元色来标识药物的危险度、环境洁净度、不同治疗方法等,以此表达风险的高低,警示护士及病人。通过使用三元色标识我们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保障了病人安全;如我们在补液室的用“三元色”分区及配套的地标和椅套使患者一目了然所属的区域;EICU三元色的消毒用抹布分类使患者周边的用物洁污分开。在今年的检查中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工作,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我常常主动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她们的想法、收集她们的意见,理解她们的烦恼,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等,使她们感到遇事有商量、能解决可信任的宽松环境,来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她们顺理成章地富有情感的主动自愿地去对待病人和家属,为病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今年我常常帮护理人员代班;护士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说,我还上门为他们解决家庭矛盾,今年急诊区护士们称我为“知心大姐”。

同时,我还要通过岗位绩效考核,开展病区优秀护士的评比等活动,来增加她们的工作压力,来挖掘她们的潜质,使她们能真正成为工作的骨干。首先印制了“急诊护士人员资质手册”,并发放到每位护士手上,使她们知道在自己这个团队里自己身居的位置及上升空间及努力方向,使之有不断向上的奋斗目标;

同时试运行了急诊科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法:即通过:本人工作量、表扬人次、护理缺陷和不良投诉进行月度评排行榜,评选“业务能手”、“星级明星”。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全年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三次,评选出的优秀护士9人,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大大的刺激了整个急诊病区的护理人员,出现了人人争当业务能手,人人争当标兵的热潮,使我区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形势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地、不断地学习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此,急诊病区将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列入护理工作之首;

今年初我们几名护士长和急诊部护理部起草制定了急诊护士培训教育五年计划,明确了培训目标、内容和步骤,建立了2014-2011年、2012-2015年护士的培训手册,并印发到人手一册。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帮助她们尽快熟悉环境及规章制度,较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应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培训,对高年资、中级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指导、组织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培训,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护士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学习等,建立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目标,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达到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要求。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今年举行的几次培训教育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如3月15-17举办的首届“急救护理短训班”,全院36人年轻骨干获得了“初级证书”,纳入急救人员资源库;

7月1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我们开展了学习活动,认真解读和学习了新的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护士利益的措施。如:EICU设计了集吸氧翻身病情记录于一体的“危重病人记录单”等,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病人;11月我病区还专门组织举行了全区护士“心肺复苏”就地应急救援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大大的提高了护士们现在救急的专业技能。

我还时常跟急诊病室的护士们说,自己要主动向护理专家、主任以及周边护理前辈请教、、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组织管理水平,沟通协调能力,认真学习、寻找自己弱点,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积累丰富的知识。

四、立足本职岗位,迎接新的挑战

今年我在围绕本院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满意服务,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上尽力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还根据公司的安排做好了上级机关对我病区的检查工作。

1、完成了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对我院的护理质量检查工作,急诊室在评比中获得了满分而受到嘉奖;

2、在“文明医院复查”检查中,急诊室也完全达标,为我院荣获”文明医院”尽了力;

3、在8月27-28日在医院等级复审的预审中,急诊室圆满的完成了两场现场急救模拟演练,获得了好评。

4、在12月10日举行的行业万人满意度检查中,我病区达到了优秀。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7

构建品牌

有调查显示,全美医院的急诊室在1分钟内平均接诊200例患者,急诊已经变成医疗卫生的重要门户之一,患者的就诊经历和感受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品牌。

在传统模式中,急诊室通常位于医院主体建筑的后方,患者顺利找到都有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患有认知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增加了其就诊难度。因此,设计师需要从这些角度重新考虑急诊室的空间定位。

从街道到急诊室入口的所有关键点都要图形化。要使送诊司机能够轻松地找到地点或地理标志物,诸如路牌、雕塑及特别的路灯等都能吸引司机注意力,强化路标意识和车位提示。

提供欢迎词标示。前台要靠近大门,方便患者了解应该去哪里。前台由护士或者医生值守,可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快速判断。在某个急诊室设计案例中,设计师设计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房间”,让患者感到存在一个独立空间,可以自由地讨论,从而使患者个体和家属从枯燥的排队中解脱出来(见图1)。

消除候诊的负面影响。如今的患者或称之为医疗消费者,会将他们在急诊室等候体验与在零售商店进行比较。急诊室多设置一些椅子,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置身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有研究表明,积极地分散患者注意力有助于其情绪控制。更多样化的座椅选择,包括桌子和椅子,更小的家具,不同的房顶高度以划分空间区域,以及有趣的光照都能够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

改进找路方式到达诊疗区域。在某城市医院急诊科使用后的调查中,建筑师发现临床工作人员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从患者照护工作中抽离出来为问路的患者及其家属指路,这既占用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也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就诊体验。为此设计专家提出,应当将路径的弯道最小化,并且在特定功能区域设定路标,诸如厕所、入口、出口等;可以将路标设置为特别的艺术品,包括墙面、图案模型或者天花板元素,这种设计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定位特定的房间,同样有助于引导工作人员快速达到指定区域。

符合急诊照护模式的建筑设计

医疗系统必须将急诊室放在整体模式中通盘考虑。急诊照护是医院吸引患者就诊和管理人群健康的门户,是执行可负担医疗法案(ACA)的最基础环节。通过提供额外的资源和创新医疗环境,急诊室可以有效扩充医院收入渠道,因此具备完备成熟的工作区域,便于实施高效的服务管理就成为必须考虑的要素。

接诊前策略:在前台必须设置分诊护士和分诊专线电话、视频分诊设备,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并迅速判断患者的情况在急诊室就诊是否合适。如果不必在急诊室治疗,那么在分诊区由专业医生直接给予患者更加深入的就诊咨询,引导患者接受其他就诊方式。

诊疗中策略:当患者看诊后,与社区医疗团队进行沟通治疗方案,共享患者的重要信息,避免患者回到社区医疗机构后进行重复检查导致医疗成本增加。

治疗后策略:健康管理需要日常的医疗照护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让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往往不那么容易,因而常常导致频繁的入院治疗。为使患者回到社区后继续保持治疗效果,应该为病案管理、社工和随诊医务工作者预留这样的工作空间―急诊室的中央随诊办公室和针对老年患者的转诊规划办公室,这些空间应该位于靠近诊疗区出口的位置。

呼叫策略:安全、医疗质量和患者流常常与急诊科的运行管理措施及医护人员的表现有关,但是外界环境对于这些指标的衡量具有重大影响。按照急诊室标准协会联盟(Emergency Department Benchmarking Alliance)以及2010年加拿大一项研究提出的标准,低容量的急诊室运作更加高效。这就意味着理想的单位规模是12?13张床位,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急诊室而言,最好的管理手段是优化员工绩效。

分散但保持连接的策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比例在任何部门都必须保持一定水平,当到诊人数超过一定容量限度的时候,将医护人员分散在各个诊室可能导致更低的弹性。可选策略就是将各个分隔单间的医护人员放在连续区,彼此可以相互提供帮助,并随时在每个区域提供空间支持,将医护人员的工作可视化范围得以最大化,能有效应对大量患者同时就诊。

将计算机系统整合到设计方案中。对于入院登记、床边数据输入,在类似实验室划分的清洁间、污染间和医生办公室中,计算机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工作核心区内,医护人员需要一个空间,使他们能够放置个人物品。据调查发现,急诊科每个患者就诊过程中平均需要使用到五台计算机设备。其他研究也表明,员工在值班的时候越来越“酒店化”,因此工作站的需求数量也在增加。必须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计算机设备的融入。

提供医生的交流区域。调查显示,医生们希望与同事们进行协作,护士们希望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医生。在低容量的急诊室,找到同事并不难,但是在患者流较大的急诊室,合理划分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治疗团队的专门空间就很重要。这个空间需要设置补给、设备,提供清洁区和污染区,并根据患者类型合理安排各项资源和人力分布。

密切留意从到达至就诊的时间。如果将医生安排在分诊室,那么患者从进门到看诊时间将大幅减少。考虑到Medicare&Medicaid管理中心使用严格的标准评价医疗质量,急诊室必须配备“医生直接到患者”的路径以减少就诊的障碍。并行处理是取得成效的关键。根据急诊室专家、Quality Matters Consulting LLC 咨询公司Shari Welch博士所言,在传统模式中,分诊需要12?20分钟,之后让患者在等待区等候的时间会几倍于分诊时间。但是,有1/3?1/2的患者其实不再需要回到检查室,如果他们能够在分诊时就见到医生的话。只有约不到1/3的患者需要进行检查,只有不到1/5的患者需要床位。通过扩大分诊,需要快速处理的患者数量可以大大降低。

改进急诊室患者流

另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年长患者,因为他们可能有各种并发症。这些情况复杂的患者需要额外的检查,这会增加他们治疗所需的时间。这对于空间已经很紧张的急诊室床位会造成更大压力。如今,很多急诊室规模有限,仅简单增加房间会忽视许多重要的因素,例如如何提供急诊服务。因此,需要将空间划分成独立的区域,抵达区、扫描检查区、治疗和出院区,用于单独评估每个患者状况。

增加快速处理的弹性。快速治疗始于患者进入急诊室,包括分诊过程。因此,分诊需要设置多个房间。医生、护士及技术设备都要安置在这一空间中,并有现成的路径通往实验室和抽血室。每个单间内最好都配备一台心电图设备。分诊可以扩展到前门。任何低危急患者诊疗区域的合理运行都是基于分诊过程的质量,也就是将患者分流到合适的诊室。在主要的急诊室区域中,快速治疗就可以设在检查室。接诊低危急患者需要将急诊室作为一个已经划定的区域的一部分,允许更大的弹性和空间利用度,尤其是因为大多数快速治疗开放时间有限,但是整个急诊室可能接诊大量患者并能够利用床位。

不要将治疗室作为候诊区。等候检查结果对于那些非卧床患者非常重要。但是,它需要改变当前的运行方式。使用后访谈结果表明,许多医生倾向于将患者留在检查室中,因为他们不想走来走去,并且能够快速简便地随时看诊患者。同时,将空间作为其他用途也是很吸引人的,诸如办公室或者为药物滥用患者专设的空间,对于等待检查结果的候诊是不合适的。应该设立一个相对私密的区域,这样医生可以评价检查结果而不至于泄露患者隐私。

清晰的观察策略。艾默里大学近期的研究发现,留观室可以节约成本、降低入院率、缩短医院停留时间,并且会降低随后住院可能性。据估计,全美约11.7%的住院患者本可以在留观室完成治疗。这就需要在紧邻急诊科配备人员。成功的关键是留观室必须为了特定治疗而设,包括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和人员模式,或者变成急诊科的等候区或者短暂停留区。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8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走过了,在经过一年的努力后,我终于可以说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作为社区护士的我,一年来认真努力的工作,在中心主任、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12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值得怀念的一年,我相信随着我渐渐的成长,我会有更多的进步。下面我将2012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业务上秉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学习,勤于总结,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完善、娴熟地应用各种医疗方法和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认真书写护理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今后,要更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掌握更新更好的医学技术,造福社会,造福病人的同时,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在这些年的护理工作中,我的体会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于是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严格要求自己,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当然在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如工作中不细心,面部微笑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微笑服务,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难处,端正工作态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

在社区工作的这一年中,我深切的感受到社区服务的好处,他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群众,对居民的卫生保健需求开展深入细致的基础调查,掌握辖区的基本情况,根据社区诊断结果,制定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专人管理,残疾人功能训练康复室,提供特需护理服务,临终关怀病房,家庭专护等一系列贴近百姓的社区卫生工作,居民感受到实惠,社会效益显著,同时社会效应带动经济效应创造了经济效益。从医疗市场的变化和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入手,转变服务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贴近社区居民的服务摸式,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严格按照社区公共卫生考核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一是利用门诊接诊,上门建档、免费体检等机会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和慢病档案,并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和随访,掌据了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作出了社区诊断报告,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卫生措施。二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分级管理,实施了登记建卡制度,老年人的分级系统管理率达到50%以上。三是积极开展传染病管理工作,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报告意识和管理意识。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报告制度、门诊病人登记制度、疫源地处理制度。四是积极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五是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落实了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专门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义诊活动进行健康教育咨询、举办健康教育专栏。六是开展妇幼妇保健管理,建立了孕产妇健康档案并进行科学管理。七是为社区居民和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康复训练。八是精神健康心理指导。积极探索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基本形成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从护理人员的比例、工作性质、人员分布等各方面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是我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疗安全优质服务的另一个车轮,因而护理质量的优劣,与医疗纠纷的升、降息息相关,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特别重要。推行综合目标责任制以来,在护士长的督导带领下,我们更是加班加点做好本职工作,为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高效优质服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加强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制度,认真检查

每日记录护理工作信息,及时向护士长及中心领导反馈,并协助护士长每周对科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

2、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

加强自身护理技能学习,做到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急救药械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四固定”、“三及时”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

3、加强病房管理,做到护理单元的整洁

在外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使基础护理合格率基本达100%,褥疮发生率为0。

5、加强护理表格书写质量管理

配合护士长对护理表格认真把关,对年轻护士认真传、帮、带,努力提高护理病历质量,护理表格合格率达到97.19%。

6、加强社区建档工作

配合医师对对我中心辖区居民建立慢性病档案,及时进行回访,并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每年一次免费体检,以防患于未燃,使我辖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已的贡献。

上一篇:医院门诊报销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门诊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