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03 03:02:45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1

构建品牌

有调查显示,全美医院的急诊室在1分钟内平均接诊200例患者,急诊已经变成医疗卫生的重要门户之一,患者的就诊经历和感受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品牌。

在传统模式中,急诊室通常位于医院主体建筑的后方,患者顺利找到都有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患有认知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增加了其就诊难度。因此,设计师需要从这些角度重新考虑急诊室的空间定位。

从街道到急诊室入口的所有关键点都要图形化。要使送诊司机能够轻松地找到地点或地理标志物,诸如路牌、雕塑及特别的路灯等都能吸引司机注意力,强化路标意识和车位提示。

提供欢迎词标示。前台要靠近大门,方便患者了解应该去哪里。前台由护士或者医生值守,可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快速判断。在某个急诊室设计案例中,设计师设计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房间”,让患者感到存在一个独立空间,可以自由地讨论,从而使患者个体和家属从枯燥的排队中解脱出来(见图1)。

消除候诊的负面影响。如今的患者或称之为医疗消费者,会将他们在急诊室等候体验与在零售商店进行比较。急诊室多设置一些椅子,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置身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有研究表明,积极地分散患者注意力有助于其情绪控制。更多样化的座椅选择,包括桌子和椅子,更小的家具,不同的房顶高度以划分空间区域,以及有趣的光照都能够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

改进找路方式到达诊疗区域。在某城市医院急诊科使用后的调查中,建筑师发现临床工作人员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从患者照护工作中抽离出来为问路的患者及其家属指路,这既占用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也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就诊体验。为此设计专家提出,应当将路径的弯道最小化,并且在特定功能区域设定路标,诸如厕所、入口、出口等;可以将路标设置为特别的艺术品,包括墙面、图案模型或者天花板元素,这种设计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定位特定的房间,同样有助于引导工作人员快速达到指定区域。

符合急诊照护模式的建筑设计

医疗系统必须将急诊室放在整体模式中通盘考虑。急诊照护是医院吸引患者就诊和管理人群健康的门户,是执行可负担医疗法案(ACA)的最基础环节。通过提供额外的资源和创新医疗环境,急诊室可以有效扩充医院收入渠道,因此具备完备成熟的工作区域,便于实施高效的服务管理就成为必须考虑的要素。

接诊前策略:在前台必须设置分诊护士和分诊专线电话、视频分诊设备,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并迅速判断患者的情况在急诊室就诊是否合适。如果不必在急诊室治疗,那么在分诊区由专业医生直接给予患者更加深入的就诊咨询,引导患者接受其他就诊方式。

诊疗中策略:当患者看诊后,与社区医疗团队进行沟通治疗方案,共享患者的重要信息,避免患者回到社区医疗机构后进行重复检查导致医疗成本增加。

治疗后策略:健康管理需要日常的医疗照护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让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往往不那么容易,因而常常导致频繁的入院治疗。为使患者回到社区后继续保持治疗效果,应该为病案管理、社工和随诊医务工作者预留这样的工作空间―急诊室的中央随诊办公室和针对老年患者的转诊规划办公室,这些空间应该位于靠近诊疗区出口的位置。

呼叫策略:安全、医疗质量和患者流常常与急诊科的运行管理措施及医护人员的表现有关,但是外界环境对于这些指标的衡量具有重大影响。按照急诊室标准协会联盟(Emergency Department Benchmarking Alliance)以及2010年加拿大一项研究提出的标准,低容量的急诊室运作更加高效。这就意味着理想的单位规模是12?13张床位,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急诊室而言,最好的管理手段是优化员工绩效。

分散但保持连接的策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比例在任何部门都必须保持一定水平,当到诊人数超过一定容量限度的时候,将医护人员分散在各个诊室可能导致更低的弹性。可选策略就是将各个分隔单间的医护人员放在连续区,彼此可以相互提供帮助,并随时在每个区域提供空间支持,将医护人员的工作可视化范围得以最大化,能有效应对大量患者同时就诊。

将计算机系统整合到设计方案中。对于入院登记、床边数据输入,在类似实验室划分的清洁间、污染间和医生办公室中,计算机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工作核心区内,医护人员需要一个空间,使他们能够放置个人物品。据调查发现,急诊科每个患者就诊过程中平均需要使用到五台计算机设备。其他研究也表明,员工在值班的时候越来越“酒店化”,因此工作站的需求数量也在增加。必须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计算机设备的融入。

提供医生的交流区域。调查显示,医生们希望与同事们进行协作,护士们希望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医生。在低容量的急诊室,找到同事并不难,但是在患者流较大的急诊室,合理划分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治疗团队的专门空间就很重要。这个空间需要设置补给、设备,提供清洁区和污染区,并根据患者类型合理安排各项资源和人力分布。

密切留意从到达至就诊的时间。如果将医生安排在分诊室,那么患者从进门到看诊时间将大幅减少。考虑到Medicare&Medicaid管理中心使用严格的标准评价医疗质量,急诊室必须配备“医生直接到患者”的路径以减少就诊的障碍。并行处理是取得成效的关键。根据急诊室专家、Quality Matters Consulting LLC 咨询公司Shari Welch博士所言,在传统模式中,分诊需要12?20分钟,之后让患者在等待区等候的时间会几倍于分诊时间。但是,有1/3?1/2的患者其实不再需要回到检查室,如果他们能够在分诊时就见到医生的话。只有约不到1/3的患者需要进行检查,只有不到1/5的患者需要床位。通过扩大分诊,需要快速处理的患者数量可以大大降低。

改进急诊室患者流

另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年长患者,因为他们可能有各种并发症。这些情况复杂的患者需要额外的检查,这会增加他们治疗所需的时间。这对于空间已经很紧张的急诊室床位会造成更大压力。如今,很多急诊室规模有限,仅简单增加房间会忽视许多重要的因素,例如如何提供急诊服务。因此,需要将空间划分成独立的区域,抵达区、扫描检查区、治疗和出院区,用于单独评估每个患者状况。

增加快速处理的弹性。快速治疗始于患者进入急诊室,包括分诊过程。因此,分诊需要设置多个房间。医生、护士及技术设备都要安置在这一空间中,并有现成的路径通往实验室和抽血室。每个单间内最好都配备一台心电图设备。分诊可以扩展到前门。任何低危急患者诊疗区域的合理运行都是基于分诊过程的质量,也就是将患者分流到合适的诊室。在主要的急诊室区域中,快速治疗就可以设在检查室。接诊低危急患者需要将急诊室作为一个已经划定的区域的一部分,允许更大的弹性和空间利用度,尤其是因为大多数快速治疗开放时间有限,但是整个急诊室可能接诊大量患者并能够利用床位。

不要将治疗室作为候诊区。等候检查结果对于那些非卧床患者非常重要。但是,它需要改变当前的运行方式。使用后访谈结果表明,许多医生倾向于将患者留在检查室中,因为他们不想走来走去,并且能够快速简便地随时看诊患者。同时,将空间作为其他用途也是很吸引人的,诸如办公室或者为药物滥用患者专设的空间,对于等待检查结果的候诊是不合适的。应该设立一个相对私密的区域,这样医生可以评价检查结果而不至于泄露患者隐私。

清晰的观察策略。艾默里大学近期的研究发现,留观室可以节约成本、降低入院率、缩短医院停留时间,并且会降低随后住院可能性。据估计,全美约11.7%的住院患者本可以在留观室完成治疗。这就需要在紧邻急诊科配备人员。成功的关键是留观室必须为了特定治疗而设,包括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和人员模式,或者变成急诊科的等候区或者短暂停留区。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2

一、制定实施方案,规范开展“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

我县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已于2014年1月份正式开始实施,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职能已移交到县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各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与结核病防治相关的工作内容,使我县“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有序、稳步开展。

二、部门及机构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1.拟定辖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成立以局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协调小组,负责本地区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3.积极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4.定期组织召开小组例会,讨论解决实施“三位一体”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

5.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

(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协助卫生局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工作计划。

2.建立各机构间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建立非定点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工作机制,建立结核病患者追踪工作流程。

3.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疫情监测,定期完成、上报季度、年度报表,年度工作总结,充分利用数据资料,定期对本地区结防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

4.负责本辖区抗结核药品需求计划制定和订购。

5.负责将定点医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的信息传递给其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所,落实对患者的随访治疗管理。每日浏览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对网络报告未到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人及时进行追踪,报告的病人如在15天内未到位应进行现场追踪,并对追踪情况进行登记,对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

6.负责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培训。

7.为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8.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9.定期对定点医院进行监督检查,按卫生局制定的方案进行年度考核。

10.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工作督导以及肺结核患者随访。

11.负责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三)定点医院

1.按照肺结核临床路径和门诊诊疗规范为本地区结核患者提供诊断与治疗服务,并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免费政策。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科室(结核门诊、药房、检验科含痰检室、放射科、防保科等)工作职责;建立院内结核病发现、登记、报告及转诊工作程序;将结防工作纳入医疗机构考核内容,定期由防保科组织对相关科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3.设立结核病门诊,配备两名专职结防医生及两名专职痰检人员,为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提供免费的诊断(包括痰检、X光胸片)与治疗服务;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免费全程抗结核治疗,不得搭车开药或与结核病无关的物品及检查;定期对病人进行复查。

4.设立肺结核病房,收治需要住院的肺结核患者。按照《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的要求建立“三本”(《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病患者登记本》、《痰涂片检查登记本》)及确诊肺结核患者《病案记录》,负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专报)信息录入、更新、质量控制,配合疾控中心完成相关的月报、季报、年报。

5.设立肺结核病房,收治需要住院的耐多药和疑难、重症肺结核患者。

6.设立结核病药房(专柜),并按要求进行抗结核药品管理,免费抗结核药品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药房要做好药品的出入库登记,填写与药品管理相关的各类报表及登记本,如结核病人免费专用处方,抗结核药品领取登记本,药品使用报表。

7.凡来诊断的肺结核病人原则上实行门诊治疗,确需住院的病人,应严格执行入院标准,只对重症患者(大咯血等)提供住院治疗,一旦病情缓解,即回门诊继续治疗,住院费用按合作医疗或医保政策执行;对诊断的肺结核病人应填写治疗协议书、治疗记录卡、治疗管理通知单,治疗管理通知单于每5日前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股。

8.负责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免费筛查工作,同时应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免费结核病筛查。检查后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并按规定完成相应的报表。

9.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10.保持与疾控中心进行沟通,及时将需要追踪患者或中断治疗患者信息等传递给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

11.应单独设置结核病细菌实验室,固定两人主要负责痰检及痰培养工作,并做好每日室内质控记录,接受上级完成室间质控,同时按规定完成资料的登记、录入及相关报表。痰涂片保存阳性片保存一年、阴性片保存3个月。

12.放射科应做好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X光胸片的使用记录。

13.协助疾控中心完成工作报表。

(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将本院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至定点医院接受诊断治疗。

2.负责将患者的个案信息及时传递给患者所在村(社区),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等,治疗管理信息传递给县疾控中心。

3.负责结核病患者追踪,接到病人追踪信息后立即通知患者所在村卫生所,经村卫生所医生追踪仍未到位的患者如在5天内未到位应进行现场追踪,追踪结果传递给县疾控中心。

4.负责对村医及督导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5.负责对村医及其他督导人员的面视下督导服药工作进行现场督导与技术指导。

6.负责对病人及村民进行健康教育。

7.负责村卫生室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每例患者进行四次家庭访视,随时掌握病人治疗情况和副反应情况。

8.病人完成全程治疗后,收集《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上交县疾控中心。

(五)村卫生所

1.发现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到县医院就诊。

2.严格执行定点医院制定的化疗方案。

3.负责本村患者治疗的督导管理,督导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并及时上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4.详细做好病人的治疗记录,病人完成全疗程后,将《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上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知的转诊未到位的病人进行追踪,追踪仍未到位的病人上报给乡医。

6.对村民(居民)及病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六)其他医疗机构

1.建立院内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工作机制。

2.发现肺结核及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并填写“三联转诊单”,将患者转诊至县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防保科每日收集各相关科室的疫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定期将转诊单寄送至县医院。

4.对患者和家属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三、保障措施

(一)定点医院需满足的条件

1.基本设施要求

定点医院必须按照如下要求配置开展结核防治工作的必要设施。

(1)门诊:按照传染病诊室的要求设置门诊,要保证有诊室和处置室,有必要的设备,包括医用观片灯、台式计算机、疫情信息专用电话、宽带网络接入设备、消毒设备。

(2)痰检实验室: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防护要求,实验室应分区(痰涂片染色域和读片镜检区域),应装备开展痰涂片检查的基本设备,包括:冰箱、生物安全操作柜、双目显微镜等。

(3)放射科:有符合国家对X线防护要求的X线机用房,配备X线机(200MA以上)、X线防护设备、洗片机、观片灯等。

(4)药房:药房应有免费抗结核药品存放柜(架),药品存放应有防潮架、防鼠板及防盗设备。

(5)病房: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设置病房,与其他传染病房区相对隔离。

2.人员要求

(1)结核病门诊:从事结核病诊疗的医师应具备内科学或呼吸内科学或传染病学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其他人员应具备其他相关执业资格。门诊至少配备医师2名、护士1名,负责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管理)、报告和登记工作,承担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接收、登记、入库与发放工作。

(2)实验室:实验室必须保证有2名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结核菌涂片镜检和结核菌培养工作。

(3)防保科:有1名专(兼)职人员,承担本院结核病内部转诊的核查、管理、协调等工作。

(4)放射科:有1名专(兼)职人员,承担初诊和结核病患者X线检查工作。

(二)政策支持

积极落实国家对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免费政策,以及对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报病、治疗管理等补助的政策支持,具体内容如下:

1.结核病免费诊疗政策

(1)为疑似结核病患者及可疑症状者提供一次免费的痰涂片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包括三张痰涂片和一张X线胸片。

(2)为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3)在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三次痰涂片检查,以便监测治疗效果。

(4)患者治疗结束时为其提供一次免费的X线胸片检查。

2.人员补助及激励政策

(1)对转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个人发放报病补助费;

(2)对实施督导治疗的人员发放治疗管理补助费;

(3)定期对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三)医疗保障政策

将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纳入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报销范围,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有关规定,落实农村结核病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补偿政策,同时要协调当地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落实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结核病患者的医疗保障,确保“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

(四)经费保障

为确保各项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要积极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项经费,具体包括:

1.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及上级补助经费用于提供结核病诊断、治疗及管理方面的费用。

2.县财政用于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防治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保障常规工作运行费用。

(五)组织制度保障

1.成立以卫生局领导为组长、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领导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负责我县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卫生局定期组织结防机构和综合医院领导召开结核病防治工作例会,通报病人发现、治疗管理、追踪等情况,针对问题进行相关协调工作,并制定相应措施。

2.建立、完善定点医院实施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

3.建立非定点医院的报告转诊工作机制,规范其他综合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工作。

4.建立疾控中心的追踪工作流程,规范县、乡、村疑似患者追踪工作。

5.建立确诊肺结核患者管理工作机制,规范患者用药、治疗管理工作。

6.建立各机构间信息传递工作流程。

四、监控与评价

(一)督导

1.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负责对医疗机构内部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和转诊工作进行检查。

(1)频度:传染病报告工作每日核对,相关科室的登记和转诊工作每周核对。

(2)内容:定点医疗机构内部肺结核患者转诊工作的管理机制、制度和流程,结核病门诊专报系统录入质量(及时性和完整性),“三本”填写质量;核查内部转诊执行情况,非定点医院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和转诊工作开展情况。

2.疾控机构

(1)县疾控中心负责对辖区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业务进行督导,每2月督导1次,对非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的督导按《指南》要求执行。

(2)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患者报告、内部转诊和医疗机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情况;定点医疗机构内部培训和健康教育情况;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资料信息管理,登记资料的完整情况;网络直报、结核专报和季度报表填报情况;实验室质量控制。

(二)定期考核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门诊治疗室;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护理

作者单位:511400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 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同时又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1]。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门诊治疗室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所以治疗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所用的器械、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及空气等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都会加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2]。每个环节的感染控制工作都非常重要。如何减轻医院感染的发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间2009年整体搬迁新建成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治疗室平均每日换药治疗人数约150人,包括各种伤口换药、导尿、封闭、切排、清创缝合、灌肠等。大部分患者都是接受侵入性治疗,在治疗换药期间都需要一定时间暴露伤口,对环境、空气、物表的清洁要求很高,具有治疗范围广、患者流量大、治疗间、治疗床、治疗车使用率高的特点,而且都是门诊患者,有没有发生医院感染无法统计和跟踪,关键做好预防。搬迁医院后,根据门诊治疗室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从而有效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2 方法

21 合理规划治疗间的布局 门诊治疗室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设有污染出入路线指引,走廊是污物处理处和暂存处,设有器械浸泡池及清洗池,与治疗间完全隔开。设有一个无菌储物间和准备间,6个治疗间,每个治疗间通向污物处理处都有独立通道,治疗操作后可单独进入污物处理处清理。门诊治疗室属《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二类环境,严格分开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供应室接收人员及污布出洗人员要在指定的污染通道出入。合理的布局设计,可防止交叉污染,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起很好的作用。

22 增加空气净化消毒设备 空气是一种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门诊治疗室患者流量大,治疗种类多,所以空气中细菌含量大大增高,而且南方的气候潮湿,细菌容易繁殖。搬迁医院后,治疗间除有紫外线每天两次消毒外,并在中央空调上安装了健百乐空气消毒净化器,医护人员可以在其运作期间正常为患者换药治疗操作,对人体绝无影响,通过中央空调自身的空气循环,对空气连续消毒净化,不断消除空气中的浮游细菌,快速除异味、除臭,令空气清新无污染,对医院感染控制起很好的作用。

23 加强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231 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要求,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所有无菌操作要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严格落实一人、一用、一包、一灭菌、一垫巾、一手套、一洗手原则。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接触患者污染物后未更换手套或未洗手的带菌率为百分百。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手卫生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其效果[3]。在我们工作中发现护士的感染控制意识强于医生[4]。护士医生要相互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2 治疗操作时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对于治疗操作中需要使用的无菌器械,我们都一律采用一次性器械或高压蒸汽灭菌器械,既可以保证灭菌效果,又可以避免在治疗操作时可能因为化学消毒剂冲洗不彻底残留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方法,在我们工作中发现,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每个医务人员都能严格执行,但会忽略了一些问题,个别因治疗操作前没有裁剪好外包扎物品:如网套、胶布、绷带等,操作后再裁剪,这样一来,无论多小心,都有可能污染了公用的外包扎物品。亦有个别因没有在治疗部位下垫巾而污染了治疗车、治疗床。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根据治疗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操作程序:准备无菌物品裁剪好外包扎物品(供患者独立使用)治疗部位下垫巾戴手套治疗操作包扎伤口清理用物(不污染周围物品)脱手套洗手。此程序使用后能保证了治疗车、治疗床及公用的外包扎物品不受污染。只有杜绝人为的污染,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233 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规范的培训及带教工作 规范新调入岗护士、实习生的治疗操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新调入岗的护士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个人的操作习惯离治疗室规范化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应做好岗前培训,规范其操作。实习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临床经验,应在老师的带教下操作。

3 效果

搬迁医院后,合理规划治疗间布局,增加空气消毒滤过设备,严格执行制定的治疗操作程序,各项措施都得到实施,感控员每月一次对无菌物品、无菌储物间及治疗间的空气、物品表面(治疗车、治疗台)、工作人员手部进行细菌监测都符合标准;本院感染管理科每季一次、区疾病控制中心每年一次随机抽样检查,多次进行监测,合格率为100%,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安全的治疗环境,可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4 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及缩影,而门诊治疗室是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流量大,治疗场所使用率高,患者与患者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机会,而且大多数患者都是接受侵入性治疗,对空气、环境、物表的清洁要求特别高。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所以每次操作完毕要立即清理干净、并确保周围的物品不被污染,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国内、国外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中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发生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其经济损失,浪费医药资源。医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与感染管理制度,既要做好自我防护,也要保护好患者。在工作中,形成一种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落实执行各项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徐锡凤,李星华国内医院感染现状及护理工作的思考.护理管理杂志,2007,7(2):2224.

[2] 刘会,马海萍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10):5556.

[3] 黄辉萍,连羡玉,秦维霞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2(21):33443346.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4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1.口腔诊疗工作有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门诊部主任全面负责管理口腔门诊诊疗工作。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

2.严格遵守《医院员工守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服务承诺信条。

3.科主任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督促和指导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4.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早退。做好班前准备,准时开诊,工作时间不离岗,离开诊室向科主任请假,对迟到早退人员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发生差错事故。

6.严格遵守口腔科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7.认真学习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合理使用,避免损坏。检查并记录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情况,发生故障及时报告科主任。

8.保持诊室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9.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解答问题耐心有礼貌。

10.按规定认真书写门诊病历,预约复诊时间。

11.按规定收取治疗费用。

12.按规定合理用药。

13.对疑难病例不能确定诊断时应请上级医生会诊。

14.患者就诊当次未能确诊,治疗四次以上未能解决问题者,及时报告科主任。

14.工作时衣帽整齐,禁止大声喧哗、聊天。

15.同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协作、共同提高。

16.下班前要关电闸,水门,气门,门窗,保证安全

17.维护本院利益,维护科室利益,爱护公物,开源节流。

18.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有责任感,有爱心。

二、科室员工沟通协调工作制度

沟通协调形式

1、科室每2月举行一次员工意见沟通协调会议,让科室领导与员工、员工之间进行广泛地交流和沟通,以便协调工作,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作出整改。

2、员工沟通协调会的开会时间,一般应至少提前3小时通知员工,保证员工意见能及时在沟通协调会上反映。

3、遇到有些问题在科室协调会上不能解决的,可咨询医院相关部门,将该职能部门意见在沟通协调会上通报。

4、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可利用科会或科室民主管理小组扩大会议进行沟通协调。

5、科室设置员工意见本,员工可以随时将问题和意见写在意见本上。

6、凡是员工意见经采纳后产生效果的,应得到公开表扬。

7、护士长每月征集科室员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

沟通协调内容

1、总结工作和讨论工作计划

2、传达和学习上级和医院文件、会议精神,讨论贯彻落实上级和医院的决议及工作布署。

3、通报科室民主管理小组会议的决议。

4、需经科室民主管理小组讨论的重大事项,可事先在员工沟通协调会上征求员工意见。

5、讨论科室文化建设的实施。

6、根据科室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讲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加以解决。

7、讨论分析科室确因管理疏漏而引起的投诉,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提出整改措施。

8、通报科室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9、其它关系科室建设和职工利益的事宜。

三、口腔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时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时知道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

2.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务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患者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私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四、口腔全程优质服务制度

1、建立就诊流程,针对口腔科患者不同人群需要,开辟绿色服务通道。

2、设立口腔分诊台及候诊室。

3、提供电话、就医咨询、纸巾、TV候诊、饮用水等,为病人提供优雅、舒适、方便的就医环境。

4、从着装、语言、行为、治疗处置上予以规范医务人员,不能使用服务忌语,与顾客交谈须站立回答,不能边低头做事边回答病人等。

5、为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等患者交费取药,陪同进行各种检查。

五、门诊健康教育

1、门诊部主任必须重视并主管门诊健康教育,在候诊室醒目位置设立闭路电视和健康教育专栏,传播各科常见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急救等知识,经常更换宣传内容;督促医护人员在门诊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

2、门诊医护人员以口头讲解和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及时向病人或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

六、口腔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为了完善科室服务管理机制,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现制定绿色通道就诊。

绿色通道适用人群:

1.持老年证者。

2.体弱多病者。

3.有肢体或智力残疾者。

绿色通道就诊流程:

1.医护人员全程陪伴。

2.在和其他患者有效沟通后优先就诊。

3.提供专区候诊,休息服务。

七、口腔医患沟通工作制度

1、科室设专人(护士长)负责医患沟通工作,定期检查考核工作并做好各项记录。

2、医院在一楼候诊厅,设立院长信箱,院办负责每月中旬一次收集信函,及时交往主管院领导处理。

3、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电话:85128509,口腔医患沟通热线电话85128530,电话对外公示。

4、设立顾客意见登记本、病人投诉记录本及好人好事登记本。

5、每月不定期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6、护士长负责每月一次的医患沟通座谈会与病人沟通,护士长指定人员做好现场记录(记录于工休会议记录本),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如不能现场解答的,应请示科主任或主管院领导后,给予答复。

7、科室医患沟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集中,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反馈,总结经验。

八、口腔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制订口腔科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如下:

1、组织全科职工有计划自学相关条例、规范、制度,科内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掌握基本消毒隔离知识。

2、组织学习医院下发的有关感染控制知识,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知识,并由科主任负责考核3、定期组织科内感染控制知识、制度学习

4、每年选派感染控制员外出参加学习,学习国内外口腔感染控制的先进方法。

九、医院感染在职教育与培训制度

1.对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加强在职教育,提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每月科内组织业务学习一次,每季专题讲座一次,每年外出学习一次。

2.对医院感染监控员的培训。由各临床科室挑选有实际工作经验、有威信的医师和护师担任医院感染监控员,由医院感染科对他们进行定期业务培训。

3.做好全员医院感染知识再教育,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普及教育,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培训方式可采用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文件、书刊或讲义,观看医院感染控制教学录像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举办学术报告,医院感染知识考试等。

4.新分配来院的医护人员在岗前教育课程中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5.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专业培训班,对其他人员进行培训。如医生抗生素学习班、护士消毒灭菌学习班、行政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学习班、清洁工的保洁培训班等。

十、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 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2.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 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 医院需要列出对患者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目录,并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由主管医师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5. 对急诊、危重患者,需实施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处,院总值班批准。

6. 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

7. 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师应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

8. 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实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9. 手术、麻醉前必须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告知病人拟施手术、麻醉的相关情况,由病人或家属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意见。

十一、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其它人不得入内。

2、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清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4、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6、无菌持物钳干燥保存,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7、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毁形、浸泡、消毒,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8、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或失效期、责任者,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

9、清洁、消毒物品与污染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一)治疗室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及口罩,操作前应洗手,必要时戴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执行医嘱时要做到“三查”(摆药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三)治疗室要保持整洁安静,每天湿式清扫及通风,物体表面保持洁净,坚持空气清毒;治疗用品、污物处理等应按消毒管理办法执行。

(四)室内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与有菌物品、清洁物品与

(五)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使用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和治疗时,要配备急救药品,密切观察反应并做好应急准备。

(六)治疗室应配备《药物配伍禁忌表》,联合用药时,应科学合理,注意配伍禁忌。

1、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4、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5、剧毒药品与贵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6、各类器械用具,每周大消毒一次,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二次,接触病人粘膜的各种导管需高压消毒。

7、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进行初步消毒后,再同供应室对换。

8、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重新灭菌。

9、室内每天消毒,每月采样做空气培养,结果要有记录。

10、清洁用具应专用。

11、该制度与上级文件有矛盾时,以上级文件为准。

十二、口腔诊所医生职责:

1、认真学习掌握本诊所的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遵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2、接诊每一个患者时首先要说:“您请坐”引导患者在椅位上就坐,患者坐到椅位上后要问:“您怎么不好?”、“您哪里的牙不好?”或者“您有什么需要?”,患者在叙述病史时要看着患者耐心倾听,并通过提问交流掌握患者的整个病程、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患者的期望。

3、医生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戴手套和口罩,检查患者之前让患者漱口(如果患者主诉冷水刺激痛需用温水漱口),检查时最好交给患者一面小镜子然后先检查主诉牙齿,并告诉患者牙齿的病情,检查完主诉区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告知患者其它牙齿的疾患。检查的动作要轻柔,口镜避免压迫牙龈附着龈区引起患者不适。

4、治疗前要向患者介绍2-3种治疗方案,并耐心介绍各种方案的治疗的时间、次数、优缺点以及大致的价格,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开始治疗。(阻生齿拔除、小手术需要签同意书),必要时可以用收费手册、模型和医患交流系统详细介绍该治疗方案。

5、治疗中在进行每一步操作之前必须向患者事先提醒,在进针、磨牙、探诊、叩诊、冲洗、放药等步骤之前都必须向患者提醒可能的症状和感觉,治疗必须严格按照各项治疗的操作标 准和程序进行。

6、治疗中如果暂时离开椅位需要向患者说明情况,并注意关掉椅位的照明灯。

7、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一般常识并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

8、治疗后必须清洁患者的口腔周围血迹、唾液以及印模材料,用小镜子介绍今天治疗的效果,叮嘱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有的症状和处理办法,作好预约并提醒患者留下电话一边通知预约和取消预约,调整椅位使患者离开椅位。

9、本诊所诊治的每一名患者必须填写诊所的病历记录,绝对不允许不写病历以及病历记录潦草、过于简单。

10、患者复诊时要仔细询问治疗后的反应并耐心的解释相关的症状,说明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11、鼓励对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电话、邮件)。

12、绝对不允许和患者发生争吵。

13、医生必须遵守和患者约定的时间,绝对不允许预约的时间医生不在位,如有特殊情况必

须提前和患者取消预约。

14、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职责和医疗工作制度,执行医疗工作常规,严格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

差错。

15、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诊疗水平。

16、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巧和水平。

17、同事之间密切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绝对不允许发生医务人员之间的争

吵。

18、执行诊室器械、药品等管理规定,所有物品使用后必须放在固定位置。

19、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不得随意更改和减免收费

20、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向其它单位介绍和转诊病人。

十三、口腔诊所护士一般职责:

1、认真学习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2、 提前10分钟上岗,穿戴好工作服、帽子

3、开窗通风,开灯、开闸,保持诊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保持治疗室整洁,打扫诊室卫生,整理台面、桌面,候诊杂志、期刊管理、清点。

4、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1) 消毒液擦洗台面、桌面以及拖地

(2) 用75%酒精擦拭调药台,并更换玻璃板。

(3) 取出消毒的口镜、玻璃板,擦干备用。

(4) 检查补充各诊桌上药品(含氧化锌、干尸、根管糊剂等)、消毒液、敷料等。 (5) 按时更换消毒液,及时补充药品、棉球等。

5、提前整理当天预约患者的资料,必要时打电话提醒和确定预约的时间。

6、衣帽整齐、佩戴胸卡、精神饱满、坚守岗位、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指导其舒适就座,调好椅位、灯光、系好胸巾、准备漱口杯及检查器械。

7、听从治疗医生指挥,与其保持行动一致,,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主动看阅病历,问病情,准备所需的物品和器械,及时递送调好的材料和药品。

8、患者就诊完毕,帮助取下胸巾,撤走漱口杯及检查器械。

9、维护诊室就诊秩序:安排陪同人员舒适就坐和阅读报纸书刊。

10、及时补充诊室各种消耗物品,经常整理医生诊桌、调药台、治疗台上物品,保持干净、整齐,各物品归位。

1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口腔用物均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在进行各种配合前均应洗手、戴手套。

12、揉搓银汞时用丝布,严禁直接用手捻,银汞枪每次用前须酒精消毒, 汞应挤入高盐水瓶内。

13、负责诊椅、痰盂的卫生及保养,每一个患者治疗完毕后刷洗痰盂,诊椅每半天门诊结束后清洁。

14、熟练掌握本科常用器械、药物、材料的作用、用法及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15、每日清点并登记器械,每周检查、保养器械,及时补充和报损。

16、登记治疗中需要购买的材料、器械,保管好药品和其它物品,定期查对药品及器械。

17、负责下班时关好水、电、窗、锁。

18、配合医生做好收费工作。

口腔诊所护士其它职责:

1、学习口腔医学知识,耐心、专业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不推、不顶、不冷、不硬,使用文明语言,如:您、请、对不起等。

2、了解本诊所各级医师的特长和出诊时间。

3、医生因故推迟就诊患者(前一个患者还没有治疗完毕),要向后面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医生会马上给您治疗”,

4、配合医生进行预约和改约工作。

5、工作时间不谈与工作无关事,不看与工作无关书报,如因工作需要离开分诊台时须请他人替岗。

6、根据本诊所特色做好疾病防治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

7、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给予恰当的处理。

8、负责管理诊所调查表

9、负责修复技加工的联系、接收以及登记管理。

10、一次物品用毕进行分拣,回收处理。

11、仔细清洗各种污染器械,并及时高压或浸泡消毒。

12、每日按时消毒物品,并清点登记、注明消毒日期,保证门诊所需的器械、敷料、手术包

门诊护士长工作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和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门诊护理行政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及护理人员的分工与排班。

2.巡视检查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深人各科门诊,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改善就诊环境。检查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复杂的技术应亲自执行或指导护士操作,做好传、帮、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督促护理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4.检查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健康宣教工作,巡视候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应急情况。

5.组织安排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指导落实进修、实习护士的工作。开展护理科研,及时总结经验

十四、医疗文书书写制度

病历书写的一般要求:

(一)病历记录一律用钢笔(蓝或黑墨水)或圆珠笔书写,力求字迹清楚、用字规范、词名通顺、标点正确、书面整洁。如有药物过敏,须用红笔标明。病历不得涂改、补填、剪贴、医生应签全名。

(二)各种症状、体征均须应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俗语。

(三)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疾病名称或个别名词尚无恰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药物名称可应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等名称填写 (四)、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

(五)度量衡单位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

(六)日期和时间写作举例1989.7.30.4[SX(]20[]am[SX)]或5pm.

(七)病历的每页均应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码。各种检查单、记录单均应清楚填写姓名、性别、住院号及日期。

(八)中医病历应按照卫生部中医司的统一规定书写,要突出中医特色。

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一)要简明扼要,患者的姓名、性别、生日(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签全名。

(二)初诊必须系统检查体格,时隔三个月以上复诊,应作全面体检,病情如有变化可随时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三)重要检查化验结果应记入病历。

(四)每次诊疗完毕作出印象诊断,如与过去诊断相同亦应写上“同上”或“同前两次不能确诊应提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全科会诊,详细记载会诊内容及今后诊断计划,以便复诊时参考

(五)病历副页及各种化验单,检查单上的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及诊断用药,要逐项填写。年龄要写实足年龄,不准写“成”字。

(六)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诊断证明书,病历上要记载主要内容,医师签全名,未经诊治病人,医师不得开诊断书。

(七)门诊患者需住院检查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诊断,记录力求详尽。

(八)门诊医师对转诊患者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原则上与门诊病历相同,但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应记录就诊时间和每项诊疗处理时间,记录时详至时、分

(二)必须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有关生命指征。

(三)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首诊负责制,应记录有关专业医师的会诊或转接等内容

(四)对需要即刻抢救的病人,应先抢救后补写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

住院病历(完整病历)书写要求:

(一)住院病历由实习医师、试用期住院医师或无处方权的进修医师书写。

(二)对新入院患者必须写一份住院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月经史、婚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病历小结、鉴别诊断、诊断及治疗等,医师签全名。

(三)住院病历应尽可能于次晨上级医师查房前完成,最迟须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症、危重病人可先书写详细的病程记录,待病情允许时再完成住院病历。须行紧急手术者,术前应写详细的病程记录,术后再补写住院病历。接收大批病人或伤员时,住院病历完成时间可由科主任酌情规定。

(四)实习医师书写住院病历前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应在住院医师指导下进行。

(五)住院病历必须由5年以上上级医师及时审阅,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修改住院病历应用红墨水。修改后,修改者用红墨水签名。被修改六处以上者应重新抄写。

入院记录书写要求:

(一)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能反映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二)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书写,一般应在病人入院后24个时内完成。

(三)、对既往史及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及体格检查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

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病人,由实习医师、试用期住院医师和无处方权的进修医师书写再次入院病历,住院医师书写再次入院记录。

(二)因新发疾病而再次住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和入院记录的要求及格式书写,可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

(三)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对既往史、家族史等可从略。但如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四)病人再次入院后,医师应去病案室将上次入院记录调出,并置于再次入院记录之后

(五)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入院记录。

表格式病历的书写要求与格式:

(一)表格式病历必须包含有住院病历要求的全部内容。

(二)实习医师、试用期住院医师仍按规定书写住院病历,表格病历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填写。

(三)表格式病历入院记录的内容同入院记录的内容。

病历中其它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病程记录:入院后的首次病程记录在病人入院后及时完成,由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完成,应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疗计划,重危病人观察病情变化的注意事项。病程记录应包括病情变化(症状、体征)、上级医师和科室内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特殊治疗的效果及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及理由,各种会诊意见,对原诊断的修改和新诊断确立的依据。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记录,一般病人每 l~2天记录一次。慢性患者可3天记录一次。重危病人或病情突然恶化者应随时记录。

(二)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术后总结,均应及时、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或另附手术记录单。

(三)凡移交患者的交班医师均需作出交班小结,接班医师写出接班记录,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在病程记录内。

(四)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患者,住院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转院记录。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报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批准。

(五)院记录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案和随诊计划,由经治医师书写,并同时抄写于门诊病历中,以便门诊复查参考。死亡记录的内容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由经治医师书写或当班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凡做尸检的病例应有详细的尸检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例应有详细的死亡讨论。死亡讨论至少在一个月内完成并有记录。

(六)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应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内容。

十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1、对就诊病人全部实行电脑管理,每位病人一个ID号,认真记录病史,安顺序就诊。

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3、对所有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等)均严格消毒。

4、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手术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0.1%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1-2 分钟55,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6、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7、治疗室内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逐日检查,随时补充,及 时更换。

8、门诊所有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9、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每日治疗室通风30分钟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清洁

10、整顿应在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中不得进行,清洁地面时应先拖后扫。

11、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按常规要求作过敏实验。

12、治疗室内应备有常规急救药品,并专人负责,每日检查。

13、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发生意外。

十六、口腔科管 理 制 度

(一)本口腔诊所实行主任负责制,诊所所有工作人员接受主任的管理,诊所人员的工作分配方案等诊所主任决定。

(二)诊所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纪、法规、院纪、院规及诊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三)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必须服从诊所主任的安排。

(四)工作人员不得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必须事先请假。

(五)工作人员必须维护诊所的形象和利益,不得有任何有损于诊所形象和利益的言行。

(六)医生、护士的班前准备及班后检查工作要细致、及时。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

(七)对待病员及家属要和蔼、耐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决不与病人发生争吵,对待特殊病人应适当予以照顾。

(八)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向其它单位介绍和转诊病人,违者将严肃处理。

(九)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诊所人员不得以医谋私,坚决杜绝任何自行向患者或家属收受或

索取钱物的行为。

(十)工作时间不得到其它人的工作间聊天,以免影响他人工作。

(十一)工作人员有责任保持诊所的清洁卫生及安静的工作环境,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

轻、动作轻),不得大声喧哗。

(十二) 爱护诊所设备和设施,定期保养,遵守操作规程,如违反规程或人为造成设备和设

施损坏者,依损失情况酌情赔偿。

(十三) 厉行节约,避免浪费各种材料,减少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诊所主任职责:

1、 全面负责并主持诊所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和执行诊所的业务工作计划,监督检查本诊

所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控制劳动成本,确保经济指标的完成。

2、 组织诊所业务人员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督促和指导各级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3、 负责诊所的日常管理监督和财务监督工作,负责诊所的财务统筹,购买计划、奖金、加

班费分配

4、督促检查诊所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发生差错、事故。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总体布局 医疗服务空间 职能科室

[Abstract]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hospitals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s and design theory, building design in hospitals, the use of new design concepts - integration of the status quo, Future-oriented architecture; easy to use and management of the building; "people-oriented" human construction; highly intelligent buildings; regional landmark buildings.

[Key words] Overall layout; Medical space; Functions of the department

引言

根据现代医疗理论,在患者接受诊治和康复的过程中,其心理和精神状态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与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力求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保持平和、温馨的心态,从而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当前国内外主流的医院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几乎都把“患者第一”作为其首要原则。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医院必须把患者当作顾客,乃至“上帝”来看待,才能够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医院与患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商业关系。

一所医院整体就医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体布局的优劣。这一方面是指能否处理好整个医院各部分与周围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能否有序地组织医院建筑群本身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布局。

正是基于以上设计指导思想,在工程设计中首先必须从整体布局中统盘考虑。

1、规划设想--总体布局的统盘考虑,分区明确,分流合理

院区总体规划指导思想是 :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布局紧凑,并适当留有远期发展用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方便患者就医,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在满足各功能需要的同时,注意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适用。

在总体规划和各单体建筑设计中,着意体现“清新、典雅、朴素、高效、求实”的行业特点。

着眼于现在,面向于未来,通过最合理的布局进行总体控制,实现“一次性规划,单体分期实施”的目标。

2、出入口的设置

由于淄博市中心医院日门诊量可达2000人次,合理组织交通使人流、物流、车流各行其道,避免相互交叉,从而达到洁、污分流,是医院规划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以此为指导思想,结合医院用地所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将进入医院主要出入口设置在院区南侧的共青团路上。

急诊出入口朝向西侧,面向现有门诊楼,方便近期使用,同时待现有门诊楼拆除后,急诊将面向院内中心绿地,环境优美,车流顺畅。

探视出入口、后勤供应出入口及污物出口均设置在院区北侧的西二路西六巷上。

职工生活区出入口设置在东侧的西二路上,便于合理组织人流,出入口的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各出入口结合综合医院的特点,合理布局,与城市道路衔接紧密,出入方便流畅。

3、功能分区

根据医院总体规划设计的特点,以充分利用现有用地为主导,合理而科学地组织院内三大分区。

3.1医疗区:包括门、急诊、医技、病房部分。

自南侧共青团路进入医院,以楼前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结合医院现状,尊重规划要求,将新建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布置在院区居中位置,现有门诊楼的东侧,占据着整个院区的中心位置,与该建筑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相称的,同时在建设中不影响现有门诊楼的正常运营。使其与病房楼共同围合成一完整的医疗区。医院的主要建筑面临宽阔的广场,便于人员车辆疏散。结合医院规模满足医院建筑内部使用功能的要求,将医疗区的这一组建筑自然生长成有高有低错落有致的群体,造型流畅,富有时代感,同时环绕院区中心绿地,丰富了城市沿街景观,为扩大医院在淄博市区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作用。门诊、急诊、医技综合建设,节约用地,并为医院今后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3.2后勤供应区:医院北部是后勤供应区,包括中心供应室、洗衣房、营养食堂、锅炉房、(变)配电室、污水处理等。

为使后勤供应区供给便捷,与医疗区既联系紧密,防止交叉,将后勤供应区置于院区北侧,与门诊、医技、病房楼联系方便,同时又处于整个院内的下风向,最大程序减少对院区内污染。

3.3职工生活区:包括职工住宅、教授楼及值班医生、护士宿舍楼、职工食堂等,与医疗区严格区分,且需联系方便,故布置在医院东侧,以围墙划分。

4、流线合理

本设计在医院内部采用环形道路布局。进入医院区的车流和人流以楼前广场为集散中心,环绕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病房大楼等医疗建筑设置7米宽环形道路。在明显的指示标志的引导下便捷的地达到门诊、急诊和住院部的入口,而且各入口处均不设台阶,极大地方便了车辆、病人、抢救病床的出入,同时,整个建筑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绿化景观,布置了几个大小、形状各异的开敞式内院,从而创造了幽雅、温馨的院区环境。地上、地下停车合理分流,合理组织医院的交通,使其能够方便、迅捷地把各种就医人流、车流引导到医院的相应部门,同时也能够把离开医院的人流、车流有效地融入城市整体的交通流之中。大大减少了来院患者及其家属就医前后的时间消耗,同时也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5、环境和绿化设计

5.1广场:本规划设计点之一是围绕中心广场烘托主体建筑。沿共青团路一侧进入医院内设置方便人流、车流的疏散广场,同时,在广场中心位置设置花坛、绿地、花团锦簇,绿草幽幽,广场正面为6层的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广场地面采用拼花地砖,这片广场极大改善了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形象。

5.2绿化:医院的绿化设计采用分片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院区西面设置中心绿地,门、急诊大楼和病房大楼环抱周围,使来院住院治疗、休养人员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

院内春夏有鲜花柳,秋冬有红枫郁松,上有弥天树冠,下有参差花丛,绿地与蓝天相对,楼宇在水中倒映,山石旁榭掩映在花树之间,宛若园林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6、创造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空间及亲切的环境

通过对国内外新建医院的研究,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公共空间的组织上采取了与传统医院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在门诊部底层入口大厅空间形式上采用“共享大厅”设计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医院那种冷峻、严肃的形象。在这新的主入口将人流引进入大厅和中庭,其中布置了药房、药物零售、礼品等成为医学综合体的休闲社交和营业中心。从入口雨棚、入口大厅及其多层回廊,中庭共同形成生动活泼的空间系列,加强了入口和交通枢纽的功能。

整幢门诊、急救中心综合大楼的内部布局能够合理有效地把各处职能部门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克服传统医院“迷宫”式布局的缺憾,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便利。用一条“医疗街”--宽敞的室内通道把各个部门串联起来,从而建立了各部门这间紧密的相互联系,其结果,既可以使患者能够轻松地找到所要去的部门并完成相应的治疗,各种检验、检查等工作,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依托这条“医疗街”还布置有四个绿化内院,既解决了建筑的通风和有光问题,也增添了人性化的情调,又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各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玻璃屋顶的巧妙造型使天然光线进入大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直射阳光,并为大厅造成一种动态感。

中庭是这个空间系列的端点和视觉上的高潮。从电梯上边俯视中庭的景色。电梯将来就诊者运到各个楼层。

公共电梯位于中庭,内部交通环线只供医护工作人员、病人和货物运输使用,拥有自己的电梯组,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仅功能上合理高效,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医疗效果的优美环境。中庭里悦目清新的室内圆柱及入口穹顶舒缓了病人的紧张和不安,也有益于来诊者和医务人员。在这种空间环境中,患者甚至可以忘却了自己正置身于医院之外,从而可以用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整个就医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分层挂号、分层交费、分诊及等候检验结果这些设计手段的运用,客观上使患者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减少了公共服务空间的拥挤现象,使得以往那种繁复的就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7、职能科室的悉心布置

在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方面,各个职能科室的室内环境,空间布局设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采用尽端式科室布局,避免干扰,便于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环廊式布局,使尽端科室可以较灵活地调整大、小科室的不同要求。

其次在门诊科室的候诊方式上,采用一种新的布局,即在进入各个职能科室前,布置一个相对集中的候诊大厅之中。通过电子叫号的方式,通知患者到相应的诊室就诊,从而使候诊病人之间的相互隐私权得到保护,避免了一些尴尬局面的出现。同时,在诊室的设计上,采用单人(专家)诊室与普通诊室分设的布局方式,以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充分保护了患者的相应权益。

结 语

在儿科门诊的设计中,设置康乐候诊厅,布置一些儿童娱乐设施,以减少就诊儿童的心理恐惧感和焦躁感,使患儿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诊治。

在医技科室设计中,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控制廊,医务人员单独设置内部工作走廊,通过控制廊对医技诊室进行控制,避免医务人员与患者交叉,同时集中设置医技科室,便于防护,节约造价。

【作者简介】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6

二、应派有经验的医师和护士参加门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三、对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的疑难病症,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四、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上门诊解决疑难病例,每人每周一般不少于两个半天。

五、对病人要进行认真检查,按照门诊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

六、门诊检验、特检科室所做各种检查,必须准确、及时。

七、门诊有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对高烧患者、重病患者、 70 岁以上老年患者,应当优先安排诊治。

八、门诊各科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情及病床使用情况,有计划地收纳病员住院治疗。

九、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十、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十一、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有饮水设施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栏。

十二、门诊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避免过度医疗和大处方发生,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十三、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原地治疗时,要提出书面诊治意见。

十四、门诊各科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责任制,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

十五、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部、护理部和门诊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执行院、科规章制度,遵守岗位职责。人员调换时,科室应与医务部、护理部和门诊部共同确定名单并公示。

十六、开展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等多种形式的预约方式,指导患者预约就诊,减少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医。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octors?workstations?centered outpati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approaches to improvement,such as to build up prepayment accounts by use of second generation identity cards and optimize medical procedure,which was named as patient?centered outpatients imformation system.The new system would elevat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osiptal.

Key words

outpatient information system;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the second generation identity cards

摘要: 本文对现有的以医生工作站为中心的门诊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后,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利用第二代身份证录入信息,建立门诊预交金账户,优化就诊过程等方法,设计了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门诊信息系统。给患者提供一种清晰快捷的就医环境,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 门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门诊是衡量一个医院服务水平的窗口,在医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患者就医最先到的地方,病人经医生诊断后,给出治疗方案,或入院治疗,或门诊治疗,因此它又是一些患者治疗的地方。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医院来说,患者到门诊就诊一般都不预约,需要排队候诊。一些大医院,就诊人数多,排队候诊时间长,辗转过程繁杂,传统的门诊就医流程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1 门诊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在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投资力度。由此不仅推动了各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向前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临床信息系统(CIS)建设是医院2006年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门诊系统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医生工作站、检验信息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1]、急诊系统、手术室系统、住院管理系统等。

最初的门诊系统由挂号系统、收费系统、候诊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组成,功能单一,互相独立,不少医院的门诊系统,包括一些大医院也还处于这个阶段。随着医卫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IS)已由原来的以财务为中心的思想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行过渡,但现在的门诊系统多是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中心的门诊系统[2]。

2 现有门诊系统组成及功能[3,4]

门诊系统由挂号子系统、收费子系统、候诊子系统、药房管理子系统、医生工作站组成。现行的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中心的门诊系统流程为“诊疗卡辅助挂号护士分诊医生诊断、开立电子处方收费药房配药药房发药”,系统是以医生工作站为中心,已经具备了以下功能。

2.1 多种挂号方式管理 可以任意挂号、限额挂号、预约挂号、磁卡挂号、Internet挂号,为病人主索引提供基本信息,配有电子报价显示屏,同步显示病人姓名、病人类型、挂号科室、号别等信息。挂号完毕后报价显示屏同时以语音、文字的形式提示病人应付款项,并将实收金额、找零金额告知病人。打印挂号单,并指明就诊科室位置。

2.2 医生工作站功能 支持医生处理门诊记录、检查、检验、诊断、处方、治疗处置、卫生材料、手术、收入院等诊疗活动;自动核算就诊费用,支持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打印功能,如处方、检查检验申请单等,打印结果由相关医师签字生效。自动向有关部门传送检查、检验、诊断、处方、治疗处置、手术、收住院等诊疗信息以及相关的费用信息,保证医嘱指令顺利执行[5]。

2.3 收费划价管理 门诊收费划价可以直接调挂号室的就诊号,直接显示姓名,不用输姓名,可以直接调药房的处方号,直接调用划价金额,替代药房划价;可以直接得到医生和医技科室传来的单据划价收费。

2.4 处方确认管理 显示病人已划价的处方,打印病人摆药单,并按病人处方实际情况发药;处方统计、查询,按科室和病人统计处方量及处方金额,根据病人信息以及处方信息查询处方并打印;药房出库统计,分别按照出库时间、出库对象统计出库数量及出库金额[6]。

3 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录入方式以人工为主 现有的信息以到院挂号,人工录入为主,虽有些医院实行了电话预约录入方式,但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差错;网络挂号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亟待普及。

3.2 排队程序没有优化 对于就诊人数不多的医院,做检查时可能不需要排队。但一些大医院如果做多项检查,要去不同的地方,一般就需要多次排队。不同的检查所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比如磁共振检查需要的时间就长一些,但可能需要做的人数少,普通的血液检查需要的时间短一些,但可能需要做的人数多。会出现一边排队等候,一边空闲得很,往往一圈检查下来,等到报告出来一上午都完成不了。现有的候诊子系统只是应用在医生候诊排队中,其他检查治疗部分没有应用,更不用说对多项检查流程的优化了。

3.3 电子病历录入困难 电子病历数据必须保证病历信息的完整性、面向完整病案的数字化。虽然门诊病历较住院病历简单,但患者个体差异,不同病种,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又为病历的数字化带来了困难。常规的诊断问题可以使用模版,但总会有需要文字录入的部分,汉字录入的特点又会给医生带来不便,延误诊疗时间,成为电子病历普及的障碍,也成为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中的一个瓶颈。另外,对于患者来说,最后得到的应该是能够阅读的纸质病历,需要打印医生签名确认,相对于传统的病历并不经济方便。

3.4 多次交费问题 如目前多数医院就诊必须经过挂号收费、检查收费、取药或治疗收费一系列过程,一个患者少则排3次队,多则5、6次,用于排队过程的时间大多在1小时以上,等候时间长、秩序混乱。

3.5 交费方式单一 现有的门诊系统交费方式单一,仍然以现金结算为主。给患者带来不便和产生丢失钱财的危险,同时医院本身也会遇到找零,识别假钞的问题。

3.6 采用现金充值IC卡挂号不适用于门诊系统 有些医院采用了现金充值IC卡挂号方式。这样会简化信息录入,方便挂号交费。但同时会增加经营成本,就医时需要随身携带,如果遇到突发急病忘带现金充值IC卡,就要重新办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因此这种方式对于门诊系统来说不太合适,较适合用于住院系统。

4 改进方案

4.1 信息集成的方法与原则 医院门诊信息系统覆盖了病人在院期间的各个诊断治疗环节,各部分之间信息高度共享。在这样的系统中,建立以门诊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为核心,局部系统能与整个系统相集成、局部系统的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改变、并与系统将来的发展相适应是关键。在庞大复杂的系统内部,应该建立贯穿各局部系统的信息主线,每个局部系统都必须按照信息主线的要求与整体建立接口。信息主线与接口在设计中表现为统一的数据结构。

4.2 患者信息采用身份证录入方式 在现有录入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身份证录入方式为主。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具有芯片存储容量大及可写入信息的特点。可以作为录入保存个人信息的先进方法。患者可以像用公交卡一样,刷卡录入信息。快速准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录入时间,还可以使身份证具有更多功能。同时以身份证号码作为识别码,避免重复,患者资料可长期保存。

4.3 建立门诊预交金账户 国内比较成功的门诊模式是建立门诊预交金账户和应用现金充值IC卡。建立门诊预交金账户是更加有效的。一是可以长期重复使用,对于就医地点相对固定的患者、需要长期或多次治疗的患者十分方便。同时也可一次使用,看完病结完帐后消户退款,对外地就医患者也同样适用。帐户编码以身份证编号为编码外加密码确认形式,即使不用条形码,只要记得身份证号码和密码仍然可以使用帐户,方便易用,又可实现保密的要求。利用建立的门诊预交金账户患者就可以实现一次交费,检查、治疗、取药等费用通过自动划账完成,而不必每一过程都交一次费。

4.4 条形码为识别方式 挂号后产生一条形码作为候诊、预/补交费,检查、取药、治疗等的身份识别。这样就可以应用条码扫描方式,读入信息,像超市收费一样快速准确,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5 电子病历与传统病历相结合 无论对于门诊医生还是患者来说,病历都是很重要和必需的,因此一些电子病历最终还是要打印,然后由医生签名确认,送给患者保存。但是由于在电子病历的生成过程中虽然使用了一些模版,但仍不可避免需要文字录入。针对录入困难,本方案采用电子病历与传统病历相结合的方法,由医生书写传统的病历内容(病况、检查内容、药方、治疗方案),书写内容最后由候诊护士利用扫描方法转化为电子病历的一部分;检查单、药方信息的录入通过模版完成。此方法集电子病历与传统病历两者的优点,互相补充,作为解决门诊信息系统实现的关键一环。相对于医生完成电子病历的过程,这种录入方式有以下优点:(1)医生可以避免录入信息的烦恼,节省时间。(2)不用打印确认。(3)病人可以了解诊断和治疗情况,也便于病人携带保存。(4)电子病历便于医院保存,方便多次使用。

4.6 排队的优化算法 需要多项检查的患者,按优化排队算法提供的信息排队。其算法实现是首先对不同的检查项目设定估计使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各项检查等待人数求乘积得各项检查所需要等待的时间,进行排序,选择等待时间最小的那项,提示病人应首先检查的项目;一项检查完后,寻找下一等待项目,并告知患者。通过利用排队算法,对就诊过程进行优化,可以减少患者排队的盲目性,避免因此带来无谓的时间浪费。

5 基于以上改进措施的门诊信息系统

5.1 流程图 见图1。

图1 门诊信息系统流程图

5.2 系统组成 见图2。

图2 门诊信息系统的结构

5.3 功能描述 患者到达医院,用身份证、病历条形码卡挂号选择科室。首次来就医者提示交费建立预备金帐户发放带有条形码的病历、忘带病历和身份证者凭身份证号码和密码挂号领取带有条形码的病历。系统告知患者本次检查要用的预备金大约数目,已有帐户提示余额(余额不足提示交费),然后提示排队候诊。患者进入候诊区候诊。

医生按挂号系统提供信息选择患者就医,医生书写病历,开电子检查单,系统自动提示划价金额和帐户余额,病人同意确认后发送到相应的检查科室,进入排队序列。对需要做多项检查的患者系统根据各检查科室排队人数,计算最优路线,提示应先去做哪一项检查。检查科室通过病历条形码确认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检验报告自动回传给医生工作站,并自动划账结算。一项检查完成后提示应再做哪项检查,各项检查完后,病人回候诊区候诊。全部检验检查信息完成后,病人信息自动进入医生工作站排队序列,并提示医生,由医生选择患者进入就诊。需要住院的发送信息给住院系统并回传是否有床位信息;不需住院者直接开药方,系统自动回传药品信息,以备因药房无药进行换药的需要,同时自动提示划价金额和帐户余额,经患者同意后发送给药房管理系统、门诊护士工作站。诊断完成后最后由护士扫描录入完成电子病历。病人到药房凭条形码信息确认取药,并自动完成划账结算。病人到护士站凭条形码信息确认进行治疗,并自动完成划账结算。最后,不需要保留帐户的患者到交费窗口清户。

6 总结与展望

这个系统面对的是直接用户,系统提供的功能对他们的业务有直接的帮助,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响应快等。在系统的具体设计实现上,要求系统不只是简单地提供增、删、改、查的功能,而是面向具体应用、针对每种业务的特点进行设计。优化就诊过程,缩短了等候时间,给患者提供一种清晰快捷的就医环境,为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系统还可与银行系统、短信系统相结合,提供转帐服务、结帐服务、短信挂号服务、短信电子病历服务、短信候诊提示服务,电子邮件传送电子病历等。

参考文献

1 何静波.PACS系统架构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医学临床研究,2004;7:30-34.

2 穆荔,王颀.门诊医生工作站的设计与门诊流程再造.现代医院,2004;4(1):61.

3 “医院信息系统”完整解决方案——先睹为快:2002上海HL7应用交流研讨大会论文精彩摘编(四).中国医院信息化,2003-3-11.

4 李包罗.医院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划分.中国医院信息化,2002-9-9.

5 鲁永红,杨钦峰.电子病历实现技术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62-63.

门诊治疗室工作计划篇8

1.1显然医疗建筑受众人群最大部分是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就医环境,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是设计师的首要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医疗市场正进行着革命性变革,未来医院会向“人性化医院”、“高科技化医院”发展。减少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排队等候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点:

1.1.1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设备,患者可以自行在家里或医院统一地点,网上预约挂号,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1.1.2提供良好的候诊及足够的空间排队等候。例如,开敞的候诊大厅或内庭设计,利用LED显示屏叫号等候。增设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及满足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利用室内家具及绿植阻隔视线、分流人群。又如:门厅人员混杂,排队挂号应该单独设置,避免走动穿插排队的人群。

1.1.3分科室挂号利用建筑楼层不同划分不同区域。就近挂号、划价增加窗口。设置绿色通道,为急病患者、军人、行动不方便病人提供方便。减少患者等候疾苦。

1.2医护人员的办公条件的改善,为投入战斗第一线的医疗天使们提供一处安静的休息空间。提高医院人性化设计水平。

1.2.1医院就医都是病人,这里不乏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能用单独的卫生及洗漱空间。关爱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势在必行。

1.2.2医护人员有单独的出入口、更衣室、值班室等远离患者。

1.2.3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空间活动,放松身心、消除疲劳,有空间交流设置室外比赛场地,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处锻炼身体的场所。

二.综合医院流线设计理念

医院作为人流量、车流量高度集中的场所,需要具有充足的空间解决人流、车流及污物流线的问题。不解决好此问题,势必造成病人就医不便、场面混乱的状况。医院建筑流线复杂,主要包括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医护人员、探视家属、药品、洁净品、食品、污物、垃圾等,必须有良好的水平与竖向交通组织设计,才能使各种人流、物流合理流动。通过合理设置医疗街、专用走廊、自动扶梯、病床梯,客梯和楼梯,使病人、医护人员均能合理流动互不影响,同时通过设置货梯,使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相互避免交叉。

2.1重要功能科室设计

2.1.1核医学科核医学科位于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包括回旋加速器1台、PET-CT1台、ECT2台。回旋加速器用于制造注射用药。科室内分为高活区、中活区、低活区,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PET-CT患者、ECT患者、医护人员、核源均与独立通道,互不交叉。医护人员须经过卫生通过方可进入防护区。

2.1.2放疗中心放疗中心位于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设2台直线加速器、1台钴60、1台伽玛刀、1台后装机、1台模拟定位机、1台CT定位机、1台中子刀及1台热疗机。候诊区利用下沉庭院采光,可给患者舒适的心理感受。科室内部诊断、治疗与医生办公区域都相对独立。

2.1.3中心供应中心供应位于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与三层的中心手术不垂直布置。其内部设有2部洁净电梯,可将无菌品直接送达手术部,保证手术部器械敷料的供应。手术后可回收污物通过建筑南侧的污梯运至中心供应收件厅,实现手术部洁污物品的垂直循环运送。中心供应式布置严格遵循洁污分区分流原则,以单向流线经分类、清洗、打包、消毒送至发件口。中心供应室采用机械排风系统,以保证室内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心供应室洁净等级为Ⅲ级。具体工艺由专业公司另行深化设计。

2.2流线行走原则

各流线有各自要求,有些禁止交叉的。

2.2.1门诊口应设计回车半径,避免和门诊大量人流产生交叉,影响到急诊就诊时间。

2.2.2传染病门应该单独开设,避免交叉感染。

2.2.3儿童门诊易设计一楼,并单独出入口,避免与成人病人交叉感染(因为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全)

2.2.4尸体路线应隐蔽,不应与患者及无关人相遇,更不能跟食品供应路线交叉。尸体出入口最好由太平间直接出大门至街道。

三.综合医院设计新趋势

综合医院可以配置自己的康复娱乐设施,并对外开放。例如一个健身康复中心,提供手术后恢复的物理治疗的使用,也为医院辛苦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活动场所。考虑增加心理指导和治疗的场所和科室。因为在古代,医疗设施不健全,医院住院主要为病人提供疗养场所。也符合现代通过调动部分病人自身免疫康复的原则。医院提供科学的康复治疗是必要的,属于介入治疗。身体机能的调动及心理疏导,对康复身体的信心不容忽视。因此,设计为提供这样一个场所提出了挑战。

四.结语

医院是人们获得新生,重拾健康的地方。是生命延续、是希望新生活地方。因此列举几个成功医院典范。以健康中心,为综合医院建筑的核心概念早在古代遗迹中早已经出现。雅典和罗马九层存在“医师院”(doctors’school)的场所。带着对上帝的敬仰和对施予医疗和保健的知识。希波克拉底(欧洲医学奠基人)就曾提出医生引导,自然治疗的理论。如今建筑可以辅助提供治愈场所这样的目的。

上一篇:儿童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妇产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