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3 14:56:52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1

一、努力高起点谋划殡葬管理服务体制

积极争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殡葬管理工作机制是年度工作方向,努力争取政府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基本丧葬需求是年度工作要求,市民政局《2014年度殡葬管理服务工作检查考评表》详见附件2。

(一)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全面促进殡葬事业蓬勃发展。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殡葬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新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在倡导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两办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在我国殡葬改革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宣传学习是殡葬改革工作的大事。我们要以“文明、绿色、厚养、薄葬”的殡葬目标为平台,积极拓展宣传活动:一是带头不在丧事活动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借机敛财;二是带头实行生态安葬;三是带头文明祭奠和低碳祭扫,积极参与社区公祭等现代追思活动,并带领群众逐步将祭扫转移到精神传承上;四是带头宣传殡葬改革,教育和引导亲属、朋友以及周围群众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各县区要将文件翻印成宣传公告张贴至村(居)委会、殡仪馆、公墓,把《意见》翻印成宣传单分发,做到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让社会理解殡葬改革,让领导支持殡葬改革。

(二)坚持基本殡葬服务的公益性,大力推进殡葬惠民政策的落实。推进辖区所有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由政府承担的全覆盖是2014年省民政厅重点工作之一。省厅要求:一是尚未实现殡葬惠民政策覆盖辖区所有居民的市,可争取逐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的办法,2014年实现遗体接运和火化两项费用由政府承担;二是已实现殡葬惠民政策覆盖辖区所有居民的市,要增加惠民项目,提高惠民标准。我市早已完成了救助型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目前县、经济开发区、新区、高新区和县镇、县镇实现了全体群众普惠型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和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涵盖人口占全市1/3强。积极推进惠民殡葬政策由救助型向普惠型发展,使全体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是提高火化率最根本的途径,也是年内殡葬重点工作优劣的分水岭,是争创全国或全省“殡葬改革示范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实现所有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由政府埋单是硬任务,达不到就是落后。

(三)全面加强火化工作管理,坚决遏制土葬回潮现象。按照市局《关于全面加强火化率管理的通知》(滨民函〔2009〕55号)要求,严格落实火化情况月实名上报和分乡镇办下达制度及火化率定期通报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市民政局关于2013年度全市火化工作情况的通报》(滨民函〔2014〕2号)文件,制止住火化率急剧下降的趋势,确保市级理论平均火化率保持在100%以上,尽快解决新区、县火化率下降问题,调研滨城区、县火化率偏低问题,杜绝土葬现象的发生。省是火化地区,除规定的少数民族外,必须实行火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明确,火化政策没有任何松动,落后的单位要尽快拿出整改方案,迎头赶上。实现普惠型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是提高火化率最简单、最有效、最受群众欢迎的措施和办法。

(四)开展“惠民”行风建设,提高殡葬“躬政”水平。努力打造“惠民躬政”的殡葬工作品牌,创建“惠民殡葬”公共服务品牌,继续推进殡葬用品、设施设备公开招标采购,降低经营价格,杜绝暗箱操作,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各殡仪馆要严格落实殡葬“三证”管理规定,建立服务评估审定制度、服务态度与质量回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100%的落实自愿选择服务签单制度,服务项目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行服务、强行收费、捆绑收费、搭车收费。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分离并明码标价上墙,接受群众和审计及物价部门的监督,推行“清单式”服务、“阳光服务”、诚信服务,做到“惠民躬政”。开展殡仪馆馆长和公墓主任培训工作,做好殡葬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完善殡葬执法队伍,创新执法手段,规范执法程序。2月做好公墓年检工作,争取推进解决仙泉园林公墓、静安园、众圣公墓无《经营性公墓合格证》的老问题;4月加强清明节祭扫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安全保障预案,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到殡仪馆参观,塑造为民服务“窗口”新形象;5月完成“全国(全省)殡葬改革示范单位”申报工作;7月全面启动省第20个“全省殡葬职工活动日”大慰问系列活动,8月20日组织过好“省殡葬职工活动日”;9月开好第六届殡葬用品统一订货会。建立健全殡葬管理和工作档案,促进殡葬档案标准化、常态化、正规化。

二、努力高水平开拓婚姻登记发展思路

(一)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开展等级争创活动。改革和扩大婚姻登记机关3A全覆盖成果,推广县和经济开发区争创4A的经验,实现全市拥有(或冲击)2个4A。一是积极开展争创星级婚姻登记处活动。拟提级的婚姻登记处,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创造亮点、经验、成绩,准备和充实申报材料,5月20日前(含影视资料)上报到市局,30日前市局完成审核后上报到省厅。二是积极争取依法行政权力。按照省民政厅《关于推进全省民政系统依法行政的意见》要求,积极争取解决婚姻登记处参公编制或行政编制。婚姻登记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履行婚姻登记行政职能、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解决参公或行政编制问题是工作和发展的需要。

(二)擦亮为民服务窗口,创建和谐婚姻品牌。继续深入开展“满意尽在服务后”系列主题活动,努力打造“惠民躬政”的婚姻工作品牌,创建“和谐婚姻”服务品牌,坚持用心、公平、依法、创新服务,让婚姻登记处真正成为为民服务的窗口。逐步把婚姻登记处建成提供婚姻登记、婚姻信息、婚姻指导、婚姻咨询、婚姻介绍、家庭矛盾调解及救助、婚礼服务等全方位服务的婚姻服务中心。年度任务目标考核详见附件3:《2014年度婚姻登记工作检查考评表》。一是坚持“公开项目、公示价格、自愿选择”的原则,让当事人主动、自愿、高兴选择服务。二是在自愿选择和物价部门批准的基础上,实现行政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分离和上墙,解决收费不明晰等问题,切实加强服务性收费管理,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拓展婚姻服务领域,关爱婚姻家庭和谐,针对离婚登记数量增加、家庭问题增多等现象,继续从关爱婚姻出发,建立完善关爱婚姻驿站、婚姻家庭咨询室、婚姻健康指导站等婚姻服务设施和场所,在婚姻登记处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或招募志愿者、义工等,全面开展婚姻调解、婚姻家庭咨询、预约登记等婚姻服务。

(三)拓展颁证服务,促进婚俗改革。按照《省婚姻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加强颁证工作的场所正规化建设,弘扬“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完善免费颁证制度,促进婚俗改革,推广婚礼式颁证,在颁证服务的基础上为新婚当事人举办俭约、文明的小型婚礼,使婚姻登记处真正成为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倡导婚俗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做到70%以上的新婚接受颁证服务,力争10%以上接受婚礼服务。

(四)加强在线登记管理,完成纸质档案补录。完成婚姻数据清理任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力争2015年底前完成所有档案补录任务。

(五)加强应急预案准备,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制定重要和特殊纪念日办理结婚登记和以颁证服务唱主角的集体婚礼及集中补办(领)结婚证应急预案,迎接单日结婚登记可能的历史新高,确保婚姻登记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六)依法开展婚姻登记和人性化服务,加强婚姻投诉通报制度的落实。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市婚姻登记工作投诉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的通知》(滨民函〔2009〕39号)的要求,全面加强婚姻登记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按照即将出台的《省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群众和社会的角度,对婚姻登记机关的环境设施、场所建设、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监测,对婚姻登记员的行为礼仪、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工作绩效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改进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各婚姻登记机关“服务承诺制”,重点在“管理、质量、效果”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各婚姻登记员“首办负责制”,责任追究到人;进一步落实各婚姻登记处主任投诉“首问负责制”,打破大锅饭;进一步落实市局“责任追究制”,减少越级投诉或重复投诉;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效、公正、廉洁、文明服务体系,加强量化管理和服务细则的落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避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发生。

三、努力高起点推动救助管理发展

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网络建设。落实民政部《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指导意见》,按照“分类救助、深度救助、多元救助”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惠民躬政”的救助管理工作品牌,创建“温暖驿站”公共服务品牌,维护好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高度重视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国际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通过引入专业人才,加强救助服务能力建设或购买专业机构、社会组织服务等方式,深化救助服务内涵,丰富救助服务内容,提升救助服务工作成效,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服务体系。

(二)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省办《实施意见》,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推动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机制,继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做好寻找亲人、生活照料、心理辅导、教育培训、就业安置等延伸救助服务,巩固“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成果,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主题宣传活动,做好流浪乞讨精神智障人员救助工作,保持我市城区街面无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良好局面。

(三)推进县级救助管理机构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责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积极督导各县区救助管理机构落编,争取继滨城、、之后尽快扩大落编规模。促进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市救助管理站争创“全国三级救助管理机构”。

(四)加强中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省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印发<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社〔2012〕76号)精神,强化救助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坚决不触高压线,绝不能“碰红线”和“闯红灯”。

(五)建立健全快速响应和部门协调配合巡查机制。认真落实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实行24小时有人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积极协调配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确保救助渠道通畅。建立和完善突发、处置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大恶劣天气的巡查力度,做到以人为本,依法救助,杜绝各类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发生。做好极端天气救助工作,贯彻落实民政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办法》,发挥挂牌督办和警示制度的作用,加强督导检查,严肃工作纪律。

(六)推进救助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用好、管好、维护好在线登记系统,确保系统随时畅通,100%的救助工作落实在线登记并输入全国管理系统,防止弄虚作假,做到数据及时准确无误,争取资金有据可查。做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升级应用准备工作,搞好绩效考核评估工作,规范救助管理档案,迎接年度检查考核,详见附件4:《2014年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工作主要目标任务量化考评表》。

四、努力高要求加强收养登记工作纪律

(一)加强收养机关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民政部计划的《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和内地居民收养子女家庭评估办法要求,努力打造“惠民躬政”的收养工作品牌,创建“爱心收养”公共服务品牌。进一步规范、完善、坚持收养登记市级备案制度,确保收养登记机关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加强收养登记机关场所建设,完善和上墙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历史资料录入工作,实现收养登记100%的合格。年度任务目标考核详见附件5:《2014年度收养登记工作检查考评表》。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做好收养登记信息系统二期升级应用准备工作,加强收养登记员队伍建设,搞好在职学习和自训,熟练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规定每周星期五下午为自学《收养法》等业务知识时间,重点加大现存法律盲区和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即将出台的《收养登记条例》的宣传准备工作。组织收养登记员培训、考试和观摩、参观。

(三)加强规章制度落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照《收养法》等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做到认真审核材料真伪,择优选择收养家庭,减少困难家庭收养,为被收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按照市局《关于建立收养登记资料审查和备案制度的通知》(滨民字[2011]39号)要求,加强在线登记监管和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和落实收养登记市级备案和县级领导审查与批准签字制度,从严办理收养登记。本着“以人为本、儿童至上、区别对待、依法办理”和逐级报批的原则,积极、慎重、稳妥地处置国内特殊收养登记。

五、努力高标准完成计划生育目标任务

(一)2014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进一步巩固全市民政系统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把人口与计生工作纳入民政工作重点督查事项,配合计生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民政工作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得益彰。按照市委市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建立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意见》(滨发〔2009〕23号)和中共市民政局党组《关于进一步落实建立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规定》(滨民发〔2009〕38号)要求,积极推动和落实涉及民政部门有关计生家庭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保障计生家庭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创建市民政局“和谐计生”服务品牌。

(二)市委市府对全市民政系统落实计生优先优惠政策的内容。

1.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或双女计划生育家庭,在优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2.在开展“慈善助医·关爱生命”救助特困重大疾病患者活动中,对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在一般贫困家庭救助的基础上提高50-100%的标准;

3.在组织开展的“朝阳助学”救助高考特困新生活动中,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困本科新生比一般特困家庭救助标准提高50%。

(三)抓好市局对重点乡镇计生帮促工作。根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对重点乡镇和薄弱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帮促活动的实施意见》(滨计育组〔2012〕3号)的要求,继续抓好市民政局对重点乡镇计生帮促工作,做好调研,制定整改措施,争取挂钩的镇率先“摘牌”,完成帮促任务。

(四)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措施。一是健全各级领导和组织机构,重新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垂直管理和考核机制,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狠抓落实,结合民政职能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行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二是积极配合人口与计生部门做好晚婚晚育宣传教育、提高自愿婚检率。三是按照市民政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检查、监督、考核网络表》规定的内容搞好动态管理,按照《2014年度计划生育主要目标任务量化垂直考核自查自评表》(详见附件6)的标准进行考核,11月1日前按照市局《垂直考核自查自评方案》要求准时上报材料和照片,11月15日前市局完成打分和上报工作。

六、2014年社会事务工作目标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2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无数个“小家”的和-谐,才能构成社会这个“大家”的和-谐。近年来,县民政局积极响应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号召,以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窗口单位”为目标,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依法行政,热情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我县婚姻登记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昆明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自2017年9月4日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来,连续6次被评为“红旗窗口”。

一、基本情况

2007年6月1日,县民政局正式挂牌设立婚姻登记处,将汤池街道办、匡远街道办、狗街镇、北古城镇的婚姻登记集中到民政局办理,竹山镇、马街镇、九乡乡、耿家营乡四个乡镇因不具备集中登记条件,经省民政厅批准继续办理婚姻登记。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严格依法登记。为保证婚姻登记质量,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始终严格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及《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的要求,坚决执行“五不办”:当事人不到法定年龄不办;当事人不到场不办;当事人不履行声明不办;当事人手续不齐或不符不办;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办。由于措施得当,我县未发生过违规登记事件。

(二)规范管理。一是认真整理各类文件,规范办件要求,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二是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凡是在窗口受理后,一律把后台处理工作前移, 落实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为核心的婚姻登记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婚姻登记员为民、便民、利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三是转变服务方式,窗口先受理后审查及时补遗缺,围绕办事群众转,把服务好办事群众放在首位,让群众不跑冤枉路。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自2011年1月1日全国婚姻登记系统启动运行后,我局及时购置了系统软件,实现了与全省数据中心的连接,专门为婚姻登记处安装了宽带和光纤两条网线,全面实行在线登记。为登记员配置了居民身份证读卡器,加强婚姻登记窗口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建设,有效预防骗取婚姻登记案件的发生。

(四)加强窗口队伍建设。经常组织婚姻登记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学习上级的文件精神及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登记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采取集中分析、互相探讨等方式加以解决,从而做到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共同进步。

(五)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推出“预约服务”。部分难以在工作时间内前来办理登记相关手续的群众,可以通过电话或委托他人与窗口联系,提前约定时间,在约定时间完成登记。二是推出“延时服务”。重大节日前后往往是婚姻登记的高峰期,结婚当事人人数倍增,每逢这种情况婚姻登记处就启用应急预案,实行提前上班,推迟下班,确保所有前来办理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当日均能办完登记手续,决不让符合办证条件的当事人再跑第二趟。三是服务群众做到“三声、四心、五项承诺”。做到来有迎声、询问有答声、解决问题有回声。接待来访热心、听取情况细心、解决问题耐心、处理问题公心。做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受冷遇、不让工作事项因我而延误、不让民政形象因我而损害、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四是实行延伸服务。着重将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作为整个结婚登记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来抓,让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在庄严而圣洁的颁证厅接受颁证并对婚姻作出郑重承诺,让结婚新人们感受到结婚不仅是孕育新生活的开始,更要肩负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感受到人生角色转变的幸福和神圣。五是积极配合计生和卫生部门,实施免费婚检,宣传优生优育和艾滋病防治知识,正确引导结婚当事人进行免费体检。

三、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还有待加强。尤其是与法院、档案馆等部门资源信息共享需要上级部门给予协调解决。

二是离婚程序过于简单,协议离婚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利于本地区婚姻家庭和谐建设。

三是婚姻登记力量薄弱。工作量大,但没有人员经费,目前我局婚姻登记窗口3名工作人员均为劳务派遣人员。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婚姻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人们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婚姻权益。

(二)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完善以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为核心的婚姻登记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婚姻登记员为民、便民、利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进一步落实为民服务措施。加强窗口单位行风建设,健全和落实服务承诺制,优化工作流程,继续完善和落实好便民措施。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3

近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民政部正与有关部门着手推动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工作,旨在通过这一措施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化,避免一些人钻政策空子,填报虚假信息、重婚等情况发生。

原来,自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以来,结婚、离婚更加私人化了,但也导致了个别人认为有空子可钻,以虚假信息登记结婚、重婚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个人婚姻状况信息系统,以有效避免重婚、骗婚等情况发生,并进一步提高登记效率。

其实,早在2004年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婚姻登记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已提上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日程,计划2005年全部铺开,并将在3年内完成。首先,民政部将开发可在全国联网的涉外、涉港澳台及华侨婚姻登记软件,并积极推进各地区婚姻登记的局部联网工作;下一阶段,民政部将建立统一的婚姻登记数据库,统一所有数据接口,实现全国联网。 当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完成后,有关部门将可便捷地通过网络查询到公民的个人婚姻状况。

户口簿:信息总滞后

重婚这事听着很遥远,但仔细一琢磨实在是超级可怕:你枕边的她,在老家没准儿已是3个孩子的妈;喊他为“老公”的人,也还真可能不只你一个。这并不是在耸人听闻。

我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有四个条件: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那么在结婚登记时,如何判断结婚当事人没有配偶呢?北京市崇文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居民户口簿婚姻状况一栏,如标明未婚或未做标明,我们都视同未婚。在相关手续齐备的情况下,即可为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

众所周知,户口档案发生变更后,公民应持户口簿主动到派出所申请变更。也就是说,公民结婚后,如果不主动去公安部门更新户口档案信息的话,那么已婚者的户口簿上将继续显示未婚。显然,户口簿的滞后性导致了信息失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当事人户口簿婚姻状况信息失真时,如何判断他(她)是未婚呢?通过网上婚姻状况信息系统能避免重婚吗?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四处求解。

民政局:全国未联网

“我市的婚登信息系统目前还只能查询有本市户籍,以及在本市有过登记记录的外地人员的婚姻信息,真正的全国查询要等到全国婚登信息系统都实现联网后才能实现。”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北京市宣武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国只有部分地区开展了婚姻登记联网的工作,全国联网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显然,如果对方不是北京人,在北京婚姻登记网上可能根本查不到他(她)的婚姻状况。也就是说,他(她)明明已婚,也可能会拿未婚的户口簿,离开上次结婚的地方,再次登记结婚。

这就表明,目前我国的婚姻登记查询系统依然存在问题:由于该系统在全国各省市不能互联互通,导致不能异地查询居民的婚姻状况,因此系统的功能在很多场合下只能算是摆设。

公安局:信息不共享

都说有困难找民警,于是记者又带着疑问走访了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牛街派出所。

“查婚姻登记,你应该找民政局,我们这里查不到民政局信息,而且你也没有权利查。”牛街派出所一位民警说得非常直截了当。

而东城区朝阳门派出所的民警则表示,目前我国有全国人口查询综合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在查询户籍地、属地派出所、身份证号码、驾照、是否有前科等信息,但并没有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查询系统对接。

不过对公安部门来说,通过派出所管片民警、居委会等共同采集信息,仍可做到对辖区内居民的婚姻状况了如指掌。同时,在处理大案要案时,无论犯罪嫌疑人在哪里,公安部门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他(她)的信息,包括婚姻状况。

“只要有必要,什么都能查。不过,小两口准备结婚,想查查对方是否未婚,这事不在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内。”这位民警同志说。

显然,目前我国婚姻登记查询系统的问题在于,不能与其他部门间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缺乏部门间信息联动,造成户口簿的婚姻信息滞后。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能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婚姻登记查询系统依然不能有效遏制重婚。

记者手记:谁“结”谁知道

或许有人认为,等到全国婚姻登记查询系统全面建成,成功地消除了“信息孤岛”之后,应该就能准确地知道对方的婚姻状况,也就不会再出现重婚、骗婚的现象了。可事实并不这么简单,还有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对方婚否。

据北京市宣武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全国联网之后,并非每个市民都可以上网查询他人的婚姻状况,只有婚姻当事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和安全部门,以及律师或其他诉讼人可以持有效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查阅婚姻登记档案。除了以上几种情况以外,哪怕是当事人的至亲或没有经过授权的婚姻登记人员,都不能随意查看他人的婚姻信息。

北京市崇文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民政部门的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的婚姻登记信息已经实现了联网,拥有1995年以后所有的婚姻登记的数据信息。当事人到婚姻登记机构登记时,把相关信息提交上网,电脑可以自动显示其婚姻状况及登记记录,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婚、骗婚现象发生。”

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想要看到他人的婚姻状况只能通过这样的途径:首先是带着自己的户口簿和身份证,接下来跟他(她)去办相关手续,在进行到网上登记结婚这一步骤时,系统才会告诉你,他(她)是否已婚。

准确判断对方是否结婚,是防止掉进重婚、骗婚陷阱的好方法。可是如果按照目前这样的手续和流程,谁结婚谁才能知道的话,那么全国婚姻登记查询系统的作用就仅仅是防范某些人拿到一个以上结婚证的企图,而难以在实际中有效地遏制重婚。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4

此次出台的新《婚姻登记条例》主要有5项改变:一、取消婚姻登记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的做法,结婚由当事人作无配偶及与对方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签字声明;二、对婚前医学体检未作强制性规定;三、适当集中了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四、增加了补办结婚登记、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五、将有关婚姻登记的现行规定进行合并。这些改革都体现出政府弱化对结婚、离婚这类民事事件的行政管理色彩,强化服务意识的职能转变。

在新颁布的条例中,最大的变化是明确规定我国内地居民申请结婚后只需持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户口本、身份证;另外再签署一份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即俗称的单身和非近亲声明书)即可。

此条例的颁布实施,确实为很多有情人的终成眷属提供了很大便利,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登记结婚的人数已比过去翻了几倍,但当人们为新《婚姻登记条例》所带来的自由和便捷而欢欣时,有很多人却因为无法办理涉外婚姻登记或无法办理未婚、未再婚公证而发愁。

华侨陈先生和女朋友李小姐已恋爱3年了,可在意大利办理结婚登记时,意大利政府要求他们先出示国内的未婚公证书。没想到,办理公证时却遭遇到难题了,公证处告诉李小姐,没有确切的证明材料,公证处是不会为她办理未婚公证的。为了开一纸单身证明,李小姐首先来到所在单位,有关人士以“现在不掌握居民个人的婚姻状况”为由拒绝开具证明。她随后来到所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她,由于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中明确规定“结婚和离婚完全是婚姻当事人个人的事,是不需要别人来证明的”,因此居委会现在也不掌握居民个人的婚姻状况,无法开具这个证明。 不过社区工作人员推荐她到区民政部门试试,但民政工作人员告诉她,无论是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还是实施后,民政局都没有被授权办理未婚证明,因此民政局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来开具未婚证明。李小姐为了这纸必需的未婚公证,她跑了三个多月都没办下来,婚礼也只得一推再推。

像李小姐这样的例子绝非个别,从去年10月开始,未婚公证的办理就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公民不能提供婚姻状况的材料,公证机关就不能为其办理未婚公证。除了涉外婚姻,我国公民在处理出国留学等许多涉外事务时,都需要提供经过公证的婚姻状况证明,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所产生的问题为什么会集中到公证这个环节中显现出来呢?原因是公证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司法制度,公证在许多西方国家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也就是说,许多国家只认公证文书。然而,目前原有的证明机关已不再出具证明,公证机关的调查权有限,要去实地摸底了解真实情况十分困难。

面对新《婚姻登记条例》为涉外婚姻等社会生活中所带来的问题,司法部向各公证机关发出了《关于暂时调整涉外未婚未再婚公证办证方式问题的通知》。《通知》说,当事人申请办理未婚、未再婚公证的,不宜再按原有的公证书格式出具公证书;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对当事人的未婚、未再婚声明书予以公证,即由当事人自己签署一份未婚或未再婚声明,并表示对所言不实的后果负责任,公证处对声明进行公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能提供证明材料并经查证属实的,可办理当事人在其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无婚姻登记记录的公证。

虽然这种临时救急的办法缓解了目前无法出具未婚公证所产生的困难局面,但这种变通方法也并非一路绿灯的,一些欧洲国家并不承认我国的未婚声明公证,原因是他们认为我国的法律并无规定发表不实声明者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就上述由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所产生的公证业务问题,笔者有以下的见解:

一、 建立婚姻登记机构与公安部门之间、各级婚姻登记机构之间的联网查询系统,对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实现即时互通。

新条例规定我国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街道办事处不再办理婚姻登记,乡镇政府不再是农村地区群众办理结婚登记的唯一机关。新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明确了归口统一管理登记的原则,将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归口,民政部门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有了直接管理权,这一变革为将来建立婚姻登记档案实现联网提供了管理基础。

《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十五条规定,“婚姻登记处应当建立婚姻登记档案,婚姻登记档案应当长期保管”。这是新条例对婚姻登记机关的一项要求。婚姻登记档案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家档案管理部门规定。按照条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判决书副本后,应当将判决书副本收入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条例还规定,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这样个人的婚姻状况都将在民政部门“存档”备案,为将来人们可通过民政系统的网络了解个人结婚或是离婚的婚姻状况作准备。

另外,随着联网工作的展开及逐步完善,实行计算机管理,民政部门也可以和电信局合作,开通“婚姻状况语音查询热线”,需要了解婚姻状况的单位、机关可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通过热线查询到公民的婚姻状况,有关部门就可以根据该热线提供的情况出具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证明。

二、 新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签署一份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无用置疑,新《婚姻登记条例》规定以个人声明取代单位证明是法治社会的进步。结婚需要单位开证明和离婚需要单位开介绍信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旧体制下,几乎每个人都隶属于一个单位,人员流动较少,单位对所属者的婚姻状况比较了解。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婚登记时完全以个人声明为基础,是信用在婚姻管理上的体现,表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对等,法律保障婚姻自由,必须建立在个人诚信的基础上。当事人签署一个“本人无配偶”的声明,如果出现重婚,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公民自身要对法律负责。我国《婚姻法》关于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确立以及《刑法》关于重婚罪的规定,对婚姻状况由当事人本人负责形成了制度上的保障,但我国并无专门就发表不实个人声明所要负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为声明所负的法律责任立法。因为立法惩治假声明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需要。在香港,就有《宣誓及声明条例》,做假声明可能被判两年徒刑,我国也应与国际接轨,利用立法明确个人声明的法律责任。

三、 虽然说随着结婚不需要单位、街道开证明,单位和其他部门无从确切知道当事人的婚姻状况,但单位也应该就其所了解的情况为当事人开具证明,如“未发现当事人在本单位任职期间有结婚”等证明,以尽其可尽的证明义务。

作为与当事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对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状况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公安机关调查案件,公证机关调查当事人个人档案,以及到街道了解当事人情况,都说明了各司法行政机关一直以来都认可单位、居委会等比较熟悉当事人状况的部门所提供的材料和证据的。况且新《婚姻登记条例》中只是取消了用人单位和其他部门必须开具未婚证明的规定,但并不是禁止开具,单位、居委会等部门以新《婚姻登记条例》无规定其必须为当事人开婚姻状况证明,来拒绝为职工、居民开具证明的做法实属不妥。因此,我们应更正单位和其他部门对新《婚姻登记条例》的误解,敦促他们尽证明义务。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5

2020年1-11月份,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业务单位的通力支持,区卫计委领导的大力推进,区妇计中心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务实求真,扎实奋进,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提升婚姻保健民生工程项目年度目标任务,2020年1-11月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2020年1-11月份提升婚姻保健民生工程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1、政府牵头,按照2019年年初下发《颍州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区卫计委成立民生工程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心一把手严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并与妇女儿童医院签订了转汇诊协议,负责全区项目工作指导与技术支持。各妇幼民生工程项目都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及领导小组。

2、部门协调,分工合作:婚前医学检查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广,需要卫健委和民政局之间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在区卫健委的组织下,明确的卫生、计生、财政、民政等部门分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区卫计委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目标管理;区财政局对经费给予支持,并监督资金的使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单位。

3、积极动员,广泛宣传。我区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利用纸杯、环保袋、标语、健康教育课堂、录像宣传片、街头义诊等形式扩大婚前医学检查民生工程项目知识的宣传面,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4、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免费婚检项目为保障适婚青年积极参检,我婚检科采取发放(宣传抽纸、茶杯、环保袋、手环、耳机、结婚证收藏盒)等小礼品让来检群众得到实惠,优化婚检流程,对参检对象提供免费服务。在服务窗口多处放置宣传展板大力宣传免费婚检。婚检科工作人员为了提高适婚青年主动婚检,更是到婚姻登记窗口进行面对面宣教免费婚检的好处。

5、规范服务:我婚检科现有男、女体检室、咨询室、宣教室、化验室等业务科室提供免费婚检服务,制定疑难病症逐级转诊、疾病随访、消毒隔离、资料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并将相关的工作制度、常规制成宣传牌,悬挂上墙;婚检人员操作严格按照省、市级婚前保健工作规范技术要求,规范提供服务,积极开展规范化婚前保健门诊创建。对于阳性个案有专人追踪随访,并制定一对一的治疗方案和咨询指导,并设立《婚前医学检查满意度调查表》对每一对来检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确保让来检人员对婚检民生工程知晓、满意。

6、监控督导。为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必须随时进行有效监控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并进行干预。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领导为加强对婚检质量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婚检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做到服务流程规范,检查结果准确。

二、项目执行完成情况

1、完成情况: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由于今年年初我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且有人传人的情况发生,我市婚前医学检查从年后直到3月15日止都未进行,而婚姻登记却按照预约登记,错锋办证的方式开展,从而导致婚姻率有年下降。2020年1~11月份区计完成婚检7843人,任务数7000人,完成婚检序时进度的112.04%;婚检率为92.79%;检出各类疾病862人,疾病检出率为10.99%。

2、项目执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一方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婚姻保健科搬到颍州区服务中心与民政部门联合办公,另一方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孕优体检过程中也大力宣传婚姻保健的好处以及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实现了方便、便捷婚检“一站式”服务。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1、广大群众对婚前医学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不理解、检查项目不清楚,认为自己年青健康,没有什么病症,拒绝自觉自愿进行婚前检查。

2、婚检科室面积小,存在科室分散、不健全,缺少综合体检室、主检咨询室,独立候诊区、放射科等业务科室。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婚检登记场所,采用宣传单、新闻、电视、广播等宣传手段为群众解释婚前医学检查的意义及必要性,让来检者自觉自愿的接受婚检。

区卫健委、区妇计中心领导积极与区政务服务中心联系,争取规范化婚检门诊的建设,完善相关业务科室,争取在年底完善以上不足,更加合理的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颍州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婚检科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6

(一)认真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进城乡居民自治。一是完成了全省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收尾工作。积极督导没有换届的村完成换届任务,依法做好少数延期选举村的换届工作的跟踪指导。2月,向省委、省政府报告了全省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情况,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潘立刚在省委常委会上专题汇报了20__年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情况。2月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表彰20__年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通报》,通报表彰了25个县(市、区)、75个乡镇为20__年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先进单位、100名同志为先进工作者。5月31日,我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在全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交流。二是指导部分市州完成了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我省武汉、孝感等部分地方社区居委会任期届满,需要依法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这些地方都顺利完成了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行直接选举和户代表选举的社区达到40%以上。三是深化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等部门制发了《湖北省村务公开目录(试行)》(鄂民政规〔20__〕2号),规范了村务公开内容、时间和程序,确定了村务公开栏参考模板样式,加强了对基层的指导。四是创新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形式和内容。通过召开现场会、大会典型交流等形式,认真总结推广了荆州市沙市区推行“居民说事”制度的经验,总结推广了武汉市汉阳区整合社区工作力量、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等经验,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沙市区、汉阳区分别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发言或交流。

(二)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了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部署了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各地按照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湖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方案》,共排查出“难点村”656个,占村总数2.57%,建立了“难点村”治理工作台账。10月中下旬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协调小组组织8个厅局4个督查组分赴8个市州16个县(市、区)对“难点村”治理工作进行了督查。11月12日,黄书记、张省长主持会议听取了省督查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究。各地根据“难点村”总数20%的比例确定试点单位,开展治理试点,探索治理途径,不断创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办法。经请示省委、省政府同意,定于12月30日在团风县召开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现场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下步“难点村”治理工作。10月29日至11月3日,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一行7人来我省,抽查了武汉市、孝感市、黄冈市的“难点村”治理工作,检查组对我省的工作给予了“动作快、工作实、方法好、有成效”的较高评价。在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上,省长李鸿忠批示“‘难点村’治理工作十分必要。此项工作涉及到党和政府的基层基础巩固问题”,并对解决经费问题提出了意见。

(三)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了城乡社区平台。一是探索推进武汉城市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部省合作共建武汉城市圈创新型民政事业发展示范区的协议,编制了《20__年—20__年武汉城市圈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武汉城市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两型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共确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区”建设试点社区20个。二是加强了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省级以上投入资金2370万元,新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107多个,其中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个,比年初目标任务超额完成57个;指导各地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站602个,比年初目标任务超额完成102个。三是完成了部省合作协议的年度目标任务。认真抓好鄂发〔20__〕2号、鄂政办发〔20__〕9号、鄂办文〔20__〕11号和鄂民政发〔20__〕47号等文件涉及到的职责任务的落实,向民政部报送了《关于解决武汉城市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请示》,制定了《20__-20__年武汉城市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和《20__年武汉城市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工作计划》,部省合作协议的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确定仙洪监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杜柳等5个建制村为省民政厅农村社区建设联系点,制定村级民主监督办法,向联系点投入实验经费105万元,主要用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五是开展了“十二五”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按照省发改委的意见,编制了《20__年—2014年湖北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落实省民政厅被民政部评为社区建设史料征集工作先进单位。

(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提升了城乡社区建设水平。一是开展了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活动。根据《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__〕142号)要求,广泛开展了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各地申报、考核验收、媒体公示、专家评审等环节,我省共有12个城区、10个街道和25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示范街道或示范社区,其中城区数位居全国第三。二是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达标村创建活动。在20__年全省有4677个达标村基础上,20__年全省再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村3970个。在12月21日召开的《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省民政厅等7个单位和14名个人被民政部授予贯彻落实《居委会组织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荆州市沙市区在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推进“居民说事”制度、完善居民自治的做法,受到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好评。

(五)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提高了婚姻登记水平。一是强化婚姻规范化登记工作。截止11月底,全省共办理婚姻登记645074对(国内婚姻643211对,涉外婚姻1863对)。其中,结婚496046对,离婚78386对,补领70635对,撤销7对,合格率达100%。二是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新增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68个,使我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的比例由38.6%提高到87%,全省达标单位数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民政部规定要求85%的目标。省民政厅被民政部评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三是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清理婚姻登记服务机构违规收费和搭车收费,普遍推行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部分地方周六、周日照常开展婚姻登记。四是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据统计,全省各地共投入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5000余万元。

(六)举办城乡社区干部培训,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在松滋市召开了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培训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部署了全省社区基础情况调研和普查工作,并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人员150多人。举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培训班4期,培训400人。以会代训培训婚姻登记管理150多人。截止11月底,全省各地已对25573个村的村主任已经普遍进行了轮训,共培训村委会成员23950人,占村委会成员总数的36.6%。

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经过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潘立刚任组长,省政府副省长张岱梨任副组长,20多个省直单位为成员单位;调整了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任组长,省政府副省长张岱梨任副组长,13个省直单位为成员单位。全年,省委、省政府共召开第七届村委会选举表彰会议、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电视电话会议湖北分会场会议、全省“难点村”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难点村”治理工作现场会五次,召开城乡社区建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会议三次,每次都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并做重要讲话,这在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通过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小组这两个平台,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任务,调动了他们参与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后组织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考核验收小组,对申报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街道和社区的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后,24个成员单位组成了8个调研组,分赴各地就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8个有分量的调研报告;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协调小组组织8个成员单位成立4个督查组,对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办。

(三)大力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城乡社区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等工作,都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而开展的工作,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必须由理论创新为先导。一年来,先后与省政府研究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与省政府研究室联合开展的《湖北省小城镇社区建设研究》,被省委《决策参考》刊载,省领导张昌尔、李春明等做了重要批示;谢松保厅长关于《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经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审核评定,被评为“良好”等次,谢松保厅长关于《建国60年来/!/湖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荣获民政部理论研究二等奖。

(四)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处具体负责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社区建设和婚姻登记管理三大块业务,承担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小组两个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担22个省领导协调机构的联络任务,还要对涉外婚姻登记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我处加强党支部建设,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同志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团结协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保证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除完成主要业务工作外,还高质量完成了

人大提案4件、政协提案3件;全年接待、处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和婚姻登记电话、信件和来人110余件(次);参加省级相关领导协调机构组织召开的会议50余次,上报各种材料40余份,较好地履行了领导协调机构联络员职能;开展了全省城乡社区“互助促和谐、慈善在你身边”活动。

20__年的工作要点

一、村民自治工作

1、全面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20__年是“难点村”集中治理阶段,在20__年完成20%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力争使全省70%的“难点村”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强治理专班工作力量,每个“难点村”都有专班帮助指导治理工作。要落实对口帮扶。根据《湖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对口帮扶“难点村”治理工作的通知》,每个“难点村”确定1个成员单位对口帮扶。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相互促进。要督导检查,对“难点村”治理进行考核验收。继续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合作,组织调研组深入“难点村”调研,探索治理经验,用理论指导实践。

2、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根据民政部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十二五”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全省农村社区实验范围,力争各市(州)有1个实验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有1个实验乡镇,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一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全覆盖”创建,尤其是社区服务全覆盖,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争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全覆盖示范单位”。

3、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湖北省村务公开目录(试行)》,指导各地认真开展村务公开工作和民主管理达标创优活动,在20__年的基础上,争取有12%的村再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达标村。加大宣传力度,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

4、广泛开展新修订《村委会组织法》的宣传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通过电台、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依据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指导村民自治工作。

二、城乡社区建设工作

1、出台政策性文件,加强对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开展调查研究,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工资待遇等困难和问题,争取以省委、省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适时召开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加强对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拟在荆门市召开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广社区建设“三基”行动计划的做法。

2、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按照全省统一标识、统一软件和各地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改进手段、创新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公开征集“湖北社区”标识,确定统一标识。继续争取资金,加大投入,省级以上力争筹资2500万元,完成100个社区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对“十一五”期间的所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办。编制全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十二五”规划。

3、开展“难点社区居委会”治理,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以“难点居委会治理”为切入点,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基础设施、干部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社区工作平台。一是制定“难点社区居委会”标准,开展调查摸底,按照全省社区总数10%的比例,确定全省“难点社区居委会”底数,选择50个社区作为20__年全省“难点社区居委会”治理试点社区;召开“难点社区居委会”治理试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难点社区居委会”治理试点工作。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准备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意见》,制定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意见。三是培训基层从事社区建设工作的干部和居委会干部500人。

4、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以全省开展城乡社区建设10周年为契机,以荆州市沙市区“居民说事”制度为重点,以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称号的城区、街道和社区为主要对象,认真总结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舆论宣传。一是举办社区建设论坛和理论研讨会,打造“居民说事”等一批社区建设品牌。二是分城区、街道和社区三个层次召开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座谈会,研究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措施。三是编辑出版《湖北社区建设十年》文件资料汇编。四是与《学习月刊》联合举办“社区建设”专栏,宣传城乡社区建设的典型。五是在《湖北日报》办一个专版,集中宣传我省社区建设工作推进10年来取得的成效。

5、深化示范创建活动,努力营造社区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湖北城乡社区建设的品牌。以省政府的名义评选表彰全省“百佳社区”。争取1-2个城市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6、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按照一线连接、一键直通、一网受理的要求,继续推进全省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各地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一是召开现场会,总结社区信息化建设成绩,研究部署任务。二是开展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开发全省社区工作统一软件。三是完成省级中心系统建设任务,实现省与市州中心系统的联网和数据交换。四是指导各地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督导襄樊、荆州、孝感完成信息平台建设任务,争取全省建成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的城市达到8个。

三、婚姻登记工作

1、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建设。深化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巩固达标成果,加强对未达标单位的督办指导,表彰一批全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2、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网络系统,完成婚姻登记系统重新开发工作,全面实现实时在线登记。按照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标准,继续加大婚姻登记基础设施建设,为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供良好舒适的婚姻登记环境。

3、规范婚姻登记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继续与省物价部门协商,解决出具婚姻记录证明的收费问题,规范婚姻服务收费行为。二是加强婚姻服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借婚姻登记强行开展有偿

婚姻服务问题。婚姻登记和婚姻服务要严格实行机构、人员、场地、财务四分开,坚持当事人自愿服务的原则,不得推行强制服务。在服务前,婚姻服务机构必须与当事人签定接受自愿服务委托书。三是规范婚姻登记员的行为礼仪,全面提升婚姻登记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

四、基层干部业务培训工作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7

论文关键词 婚姻 包办婚姻 事实婚 早婚 权利义务

一、父母包办婚姻以及事实婚依然存在

关于婚姻这个词,估计没有一个人感觉到陌生的,不仅如此,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拜金主义盛行,“婚姻”被当代好多人以及媒体炒作成为是一座坟墓,但我更赞同钱钟书老先生所写的“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在这个普遍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随着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因此人们更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所以,不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人们始终离不开繁衍后代这一永恒的话题,因此,婚姻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原始的桥梁。

结婚,又称婚姻关系的成立,是指男女双方依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的双方民事法律关系行为。我国婚姻法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这些婚姻制度在我国城市地区得到很好的实施,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之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比如村民的思想保守、陈旧或者教育水平低,使得我国婚姻法中规定的婚姻自由制度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得到认同。农村地区的父母包办婚姻以及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以及现象并未消除。这些原因都让农村的男女青年无法追求自己的婚姻,只能听命于父母的。我国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婚姻的权利,但是在农村地区,受到文化水平以及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些婚姻制度并未得到落实,农村的一些男女青年不能追求自己婚姻的权利,这是多么的悲哀。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是不可取的,这是时代落后的产物,我们应该帮助农村地区人们提高对婚姻法的认识。

上文是关于农村地区的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另一个方面,事实婚在农村地区也是非常常见的。所谓“婚姻”在法律上必须进行登记,所以我国实行登记结婚。我国《婚姻法》第八条明确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机关进行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结婚实质条件和形式要件的予以登记,发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宣告婚姻关系的成立,也就是“婚姻”。但是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结婚只是体现在聘礼和喜宴上,甚至有些就是拍婚纱照,拍完婚纱照或者喜宴结束的时候,男女双方就成了乡邻以及亲朋好友眼中的夫妻。在我的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好多人都只是在结婚是办一场热闹的喜宴,或者男方给女方送聘礼。等到宴席结束的时候,新婚的男女双方也不去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就这样过日子。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自己没有违反我国《婚姻法》得相关规定。这样类似的例子,在农村非常普遍,这其中好多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在此就不赘述,下文有例子。在未学婚姻法之前,我也感觉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合乎法律规定,但是自从接触法律以及婚姻法之后,才感到《婚姻法》中规定的“婚姻自由”、“结婚登记”等制度在农村地区都变成了空谈,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这些事实婚以及父母包办婚姻的发生看似是因为农村村民思想落后造成的,其实它也从侧面发映出一个问题农村婚姻登记工作的不完善,存在着巨大问题。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以来,虽然完善了我国婚姻法的登记制度,规范了婚姻登记工作,提高了大多数农村婚龄男女的法律意识,但是笔者认为在乡村婚姻登记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笔者通过这次的走访调查发现近年来乡村的婚姻登记逐渐呈现“三多”的趋势:一是先“结婚”后登记的多,大多数的人只是到了为孩子入户口或者土地的调整才不得已后补办结婚证。二是结婚不登记的多,这就是笔者上文中提到的事实婚,可能是因为年龄不够或者其它原因不去进行登记。三是不到法定年龄就结婚的,这个例子笔者下文会提到。这些都是乡村婚姻中存在着的,不仅是因为村民的思想落后或保守原因造成的,更大一部分反映出我国乡村婚姻登记工作的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早婚现象严重

笔者在这次走访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好多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青年都已经结婚甚至生孩子,在他们中大多数只有17或者18岁,这是让笔者感到非常震惊的。因为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提倡少生优生,这也符合我国婚姻法中规定晚婚晚育的制度。在农村地区,好多男孩女孩教育程度都不太高,有些甚至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辍学出去务工。因此这也造成了许多没有到法定年龄的孩子就结婚甚至生子。在农村,他们年龄不够,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结婚”。这种情况就是男女双方的年龄不够,就先办酒席,不登记,年龄什么时候满足了再去登记。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好多孩子都在17到19岁甚至还有15岁左右的结婚生孩子,虽然有些家长可能知道自己的子女的年龄不够,但也不加以劝阻,这与我国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相违背。年龄不够就结婚、结婚不进行登记等情况在农村非常常见。

农村的这些做法都使我国婚姻法中的规定成为了一纸空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婚姻法在农村地区实行存在着重大的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乡村婚姻法的登记工作不完善,乡村婚姻登记机关对此宣传的力度不够。笔者认为如果乡村的婚姻登记机关加大对新修订的婚姻法宣传力度,认真对婚姻进行登记,上文中存在的问题想必会减少很多。

三、离婚后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财产分配不均的问题

所谓离婚,顾名思义就是指已婚的男女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其它原因而解除婚姻关系。我国《婚姻法》第十一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存在,村民思想落后、保守,使他们感觉到离婚是一件不光彩甚至丢人的一件事。男方倒还好,女方只要听到男方提出离婚,她们会忍气吞声为了孩子还会和丈夫凑合过下去,也不愿意和男方离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以及工作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会让他们产生烦躁甚至抑郁的情绪,因此离婚不是可避免的,所以这势必会造成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的悲剧。但是只要二人离了婚,最终遭受伤害的还是孩子,他们承受不了父母离婚带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或者阴影。离婚后,孩子的归属以及抚养问题就成了农村居民婚后最严重的误区。他们纷纷认为在办理离婚时,孩子选择跟了对方,以后孩子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荒谬了。因为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亲子与监护关系不会改变;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抚养费(应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等);不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有权探望子女即所谓的探望权。由此可以看见,二人即使离婚后,孩子还是由二人共同抚养的。农村地区那种离婚后不让父或母见孩子一面或者不要一分钱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相关规定的。

农村地区的人们对自己离婚的权利义务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来,这还是有情可原,但是关于婚后财产的分配更让人匪夷所思。在此简单的举个例子。我家邻居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丈夫开出租车,妻子在家带孩子上学,而人育有一女,并拥有一栋楼房,在外人看来这种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但是有一日夫妻二人却在家大打出手,原来是丈夫在开车期间认识一个年轻的女子与其同居并已怀孕,妻子一时受不了,才和丈夫打了起来。最后二人不得不离婚,最让我惊讶的是妻子居然什么也没要,只因为婆婆的一句话:嫁来这么长时间了,没有赚一分钱,连个男孩都没有生出来,还好意思要钱。最后结果就是这个妻子什么也没有带走,更可气的是婆婆居然不让她见自己的孩子。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关系包括法定共有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一方所得财产,原则上均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法定个人财产主要是个人的婚前财产;约定财产即夫妻二人共同约定的。上述例子中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以及约定财产虽然无法确认,但是至少汽车楼房等财产是夫妻二人共同拥有,离婚时肯定要平均分配,再有在这个例子中丈夫而且还是过错方,妻子最后什么也没有,这与我国婚姻法相关规定相违背。在农村地区,这种例子非常多,对于他们而言离婚是丢人的,至于财产之类的更不会去争取,她们宁愿自己受气也不要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所以双方都会选择“私了”,最后致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在农村地区“父母包办婚姻”、“事实婚”、“早婚”以及“离婚后权利义务及财产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在21世纪的今天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它却经常发生在我的身旁,对此笔者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1.加大对适婚的男女青年的姻法教育。婚姻法具有针对性,一般针对的是适婚的男女青年,应该在他们中间加大宣传力度,这样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地的民政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并严格把关,要为发展和谐的婚姻而努力奋斗。加强居民对自己所享有的在婚姻中的权利以及应负担的义务,引导他们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并积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让更多的居民养成良好的婚姻观以及家庭责任感。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这些情况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因为接受教育程度不高,不仅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更要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尤其是孩子的文化程度,如果二者相互配合,我相信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次的调查走访过程中,不仅发现自己的法律素养亟待提高,更重要的是发现农村地区不但是在经济上落后,而且居民的思想还是那么保守落后,这让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感慨颇多。我的家乡是中国众多农村之一,面对农村的法治如此落后,一方面我们国家要努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是关键。

屈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促进农村婚姻法的改进任重而道远,农村地区婚姻存在的问题是婚姻法实行过程中亟待要解决的,并且需要社会上法律人士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解决农村地区婚姻存在的问题以及使婚姻法更加完善。

婚姻登记处日常工作计划篇8

去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民政部关于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的通知》(民务字[2003]165号)和市民政局《关于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全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x民字[2005]59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婚姻登记法规为依据,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规范执法程序、规范公务行为,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现将我局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下辖4个乡镇,1个街道,人口18万人。去年以来,我局共计办理结婚登记1087对,离婚登记124对,补领婚姻登记33对。

二、主要做法:

(一)狠抓“五个到位”

一是教育到位。我局坚持把学法、学习业务作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婚姻登记员素质认真。组织婚姻登记员学习《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和业务专业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我区婚姻登记员都经市以上民政部门业务培训,执证上岗。通过抓学习教育,努力增强做好规范化工作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是组织到位。建立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婚姻登记人员具体抓,进一步推进了规范化工作。

三是认识到位。我局认为,开展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是民政部门为加强婚姻登记工作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促进婚姻登记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推进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摆上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确保了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措施到位。坚持实行“四严禁一杜绝”:严禁增设程序或附加条件登记;严禁要求当事人出具《条例》之外的证明、证件;严禁在婚登过程收取押金或搭售商品;严禁以婚姻服务等名义收费;杜绝任何形式的搭车收费。坚决执行“五不办”:当事人不到法定年龄不办;当事人不到场不办;当事人不履行声明不办;当事人手续不齐或不符不办;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办。

五是检查到位。在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中,我局建立和完善了监督机制,开展不定期开展督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纪违法问题,确保婚姻登记质量。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监督的开展。

(二)强化“七项规范”

在推进民政业务规范化建设中,我局遵照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七项项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

一是规范业务工作。全面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婚姻登记工作实行流程作业,明确工作标准,规范办事程序,落实工作责任。

二是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行《婚姻登记条例》,依法进行登记。一切都按章程和法定程序办事,不搞主观随意性。

三是规范内部管理。建立了婚姻登记员考勤、考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了婚姻登记印章、证书、档案以及数据等事项的管理制度,做到:空白婚姻登记证书无丢失;污损、作废婚姻登记证书统一上交、集中销毁有记录;婚姻登记档案及数据齐全、完整;婚姻登记印章、证书、档案及数据安全使用,切实维护了婚姻登记的信誉。

四是规范办公场所。去年我局增加了办公场地,将离婚与结婚登记实行分开办公,结束了混合办公的不合理局面,方便了办事群众。

五是规范从政行为。坚持以民为本,执法为民,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信用承诺制、岗位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确保婚姻登记工作人员言有信、举有德、行有规,慎言慎行。

六是规范服务方式。在服务态度上无论是对于结婚的还是离婚的,无论是对于年轻的还是年长的,登记员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我们都会耐心解释,并为其办证提供正确的政策指导,努力做到“四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定答复,力争实现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形象。

七规范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三)搞好“两个结合”

去年以来,我局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以民为本,执法为民,通过抓结合使规范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是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民政部门是政府管理主要社会事务的职能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民政工作者特别是婚姻登记人员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出发,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取、情为民所系。因此,我们注重把规范化建设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围绕“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认真履行职责,竭尽全力做好婚姻登记工作。

二是与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中,我局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组织婚姻登记员对照岗位职责,诚心找问题,主动抓整改,对原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力求更加规范全面,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积极推动规范化建设向纵深方向拓展。目前,婚姻登记的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和工作目标均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乱收费等违规行为。

上一篇:安管部领班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社联外联部日常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