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31 04:13:47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1

TCBS系统上线后,按规定国库岗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县(市)支行国库会计需要设置国库部门负责人、国库会计主管、系统管理岗、业务操作录入员、业务操作复核岗等7个岗位。根据规定及TCBS系统要求,支行国库部门至少配备7~8人。

目前基层国库业务量主要集中在业务操作录入岗、业务操作复核岗,负责每天接票、审核各类凭证及所附文件、资料和税款、拨款、退库等的录入、复核,工作量较大;而系统管理岗等岗位工作量较少。忙闲不均的岗位设置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积极性。

TCBS系统将国库岗位细化,其目的是责任分解,风险分担,但在基层国库实际操作中形成了少量业务多环节处理的状况,TCBS系统方便快捷的优越性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按照安全、高效的原则和自我复核、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风险控制机制,结合人民银行基层行改革发展和金融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国库业务综合柜员制可实行以下模式:

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国库会计核算综合柜员制的岗位设置为3人:国库部门负责人兼主管(三级柜员)一人,主持全面工作,负责保管使用国库印章,审批国库工作重要事项;业务主办(二级柜员)一人,具体负责日终结账、报表、统计分析、对账、系统维护、核查等综合工作职责,兼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业务经办(一级柜员)一人,业务量大的支行可以多设几个业务经办,负责办理国库收入、支出,国债等日常核算工作。二级柜员与三级柜员之间,一级柜员与二级柜员之间实行AB岗。

岗位操作模式。根据以上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在操作程序设计上以严密、便捷、利于柜员全流程办理业务的原则,设计三个级别岗位的操作权限,即一级经办、二级主办和三级主管。一级经办操作的业务包括:TIPS税票提交、财政拨款、退库、更正、国债兑付及往来资金上划等日常会计核算业务;二级主办参与复核授权的业务;三级主管审批授权国库的重要事项(拨款、退库、更正、退汇)等。这样,简化了操作程序,减少了业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各业务岗位的替岗问题。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完善措施

我国县级财政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将有利于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增加各预算单位预算管理意识,减少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一、县级财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模式

县级财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时依经济业务事项性质分为财政授权支付与财政直接支付模式。

1.财政授权支付模式

(1)指标管理阶段:收到指标后由首先财政部门业务股经办岗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指标录入工作,由业务股审核岗进行指标初审,再由预算股进行指标终审。

(2)计划管理阶段:预算单位在系统中收到指标后先由经办岗录入授权支付审请计划,发送到审核岗审核后发送请求到财政部门业务股室,业务股经办岗进行初审,业务股审核岗复审后发送到国库股终审。由业务股经办岗打印计划批复以备对账。国库股终审后发送银行确认,银行确认后打印授权额度到账通知书,预算单位据此凭证记账。

(3)支付申请管理:预算单位用款时由经办岗录入用款申请,可依据经济业务事项性质申请转账或提现,审核岗进行用款申请审核后打印用款申请送达银行进行确认办理,由银行先垫付资金,支付凭证回单由预算单位记账,银行当日打印划款申请与清算银行进行清算。

(4)清算管理:银行清算后划款回单送国库股一份由国库记账,一份送支付中心综合岗记账。

2.财政直接支付模式

(1)指标管理阶段:该阶段与计划管理阶段步骤与财政授权支付模式类似,由财政下达指标后预算单位上报直接支付用款计划,只是预算单位在计划批复后无需记账。

(2)支付申请管理阶段:由预算单位经办岗进行用款申请录入,审核岗审核后发送指令到支付中心审核岗,同时预算单位经办人员将直接支付相关单据拿到支付中心审核岗审核,审核人员进行合规性审核,主要是审查支出是否在预算指标内,是否在计划内,是否符合项目进度,开支单据是否合规后发送指令由支付中心领导进行终审,由支付中心支付岗打印直接支付凭证,并发送指令到银行。支付中心支付岗打印汇总清算通知单与清算银行进行清算。

(3)支付管理阶段:银行收到直接支付凭证与支付指令后,确认支付,先行由银行先垫付资金,支付凭证由银行确认后由支付中心综合岗进行记账,银行打印划款申请与清算银行进行清算。

(4)清算管理阶段:清算银行收到汇总清算通知单与划款申请进行清算后生成划款回单返国库股、支付中心综合岗以及银行分别记账。并由银行打印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由预算单位记账。

以上两种支付模式下要定期由预算单位与支付中心对账,支付中心与国库对账,国库与清算银行及商业银行对账,做到账账相符。

二、县级财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面临的问题

1.预算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策认识理解不到位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以来,绝大多数预算单位都能够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但仍有个别预算单位的领导错误的认为“改革就是收权”,认为国库集中支付使得本单位资金在使用上的随意性自主性受到限制,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都上缴财政,预算单位将不再拥有这些权力,对国库支付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所放松。而事实上国库集中支付并没改变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和会计核算权,只是改变了资金存放地点与支付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加强会计监督。

按规定单位会计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对不合理的支出拒绝支付,严格把关,对本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但部分财务人员自己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部分财务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在直接支付方式下,以为支出单据经由财政部门审核,并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就可以转移相关审核监督责任,错误的认识也会给国库支付中心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国库集中支付实际执行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直接支付方式下,每一笔支出单据需要在财政部门审核登记,增加了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往返在途的时间,增加运行成本造成支出效率低下的情况。一般财政部门是在规定时间集中审批一次计划,那么错过了审批时间,客观上也会使预算单位使用资金受到限制。

每一笔资金支付在系统支付后,还需要打财政直接支付凭证,送达银行后才会支付,这种即靠纸质凭证保证安全又靠电子信息提高效率的“半手工、半自动”支付模式,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也是我们会计人员一直以来信守的“白纸黑字有凭有据”的习惯,但业务人员需逐笔打印凭证、盖章,在财政和人行、银行之间,每日要有专人专车传递大量的纸质凭证和单据,并需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纸单和电子数据的重复核对,工作效率低,业务差错率高,增加纸张多重耗费,也增加了各部门人员车辆往来支出成本。

国库集中支付在县级预算单位已覆盖,但并不是预算单位的所有资金都纳入集中支付,一些项目资金仍直接拨入单位实拨帐户,没有纳入集中支付,缺乏财政监管,乡镇一级的资金还没有纳入集中支付,没有完全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局面,并且即使纳入集中支付,一些偏远乡镇的直接支付发票审核问题也需要解决。

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在集中支付过程中经办岗录入和领导岗审核大多由一人同时操作,没有起到审核监督的作用。由于财务人员疏忽大意录入错误数据,容易出现退库现象。

对于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的财政资金由于部分县区条件限制,没有全面推行公务卡,无法控制现金支付的盲点,容易发生私设“小金库”的情况,使授权支付的财政资金无法实现强有力的事前、事中监督,只能是通过事后审计检查实现监督。

3.相关的辅助设施未跟进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会计人员电脑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政一体化系统的网络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力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财政一体化系统会出现进不了网,录不了数的情况,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任意一方断电也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会计人员电脑操作不熟练,系统不熟悉,都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阻碍了信息传递速率的提高。

三、完善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措施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1.破除单位负责人对国库支付改革的错误认识,强化其责任意识。深入广泛宣传培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让更多的相关人员去重视财会工作,正确认识国库集中制度的内涵,资金是财政部门代存,所有权还是预算单位的,那么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仍然是预算单位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财政部门只是监督单位将资金使用的更加合理合法合规,预算单位要积极配合主动探索,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更好的执行并发挥效果。

2.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财务人员要及时更新知识,尽快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后出现的新工作新任务,强化财务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国库集中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会做会计,还要会做预算,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范围,支出类别,较好的预测本单位支出事项,做好领导参谋助手。首先要严格“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门槛准入制度,其次要重视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后续培训,鼓励财务人员考取中高级职称,使财务人员有一个不断钻研学习的积极性和氛围。

3.强化电力保障和网络保障,增加网络支付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预算单位使用资金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4.加大财、税、库、行之间横向对接力度,直接支付需审核票据可通过扫描上传网络,经过税网系统鉴别发票真伪,即增加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同时减少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往来成本。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使各部门可在支付完成后在网络终端自行打印支付凭证,减少单据途中往来,加强系统错误自动识别功能,对输入的错误账号能进行基本的识别和报警,如账号与姓名不符,可经由银行提供的识别终端识别出错误并提示,减少退库发生,加快电子化进程,实现无纸化支付。

5.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将预算单位实拨账户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监督管理,增加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并控制对于财政授权支付的现金支付的额度,要求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不定期审计检查,让预算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万军.深化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思考预算.管理与会计[EB/OL].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3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人们逐步重视高职教学内容及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展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根据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相关要求,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进行分析,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旨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课程设计;仓储管理实务;工作流程

一、引言

近年来,物流业迅速的发展,增加了对物流管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物流业面临发展机遇的情况下,清楚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及对人才的需求,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教学课程,培养出更多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综合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有使命。

二、管理实务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课程与目标岗位定位。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面向物流公司和第三方物流提的学生。[1]目标岗位主要是一些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的仓储管理岗位,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员、业务员、计划员、入库操作员、保管人员、出库操作员、库存成本分析员等等。第二,课程设计思路。需结合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才的需求,以目标岗位确定其工作内容,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依据。第三,仓储管理实务教学内容设计要点:首先课程教学目标:其一知识目标:了解仓储财务知识、仓储工作流程、仓储设备使用知识、仓储管理知识、仓储安全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仓储管理能力、岗位绩效考核技能、实际运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库存控制能力;其三职业素质目标:具有责任心、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其次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仓储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仓储工作任务。以《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为依据,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可依据职业素养、岗位知识、能力,合理地设计学习情景,编排工作任务。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习情境:一是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二是库存成本控制方法;三是货物出库作业过程组织;四是仓储设备的认知及使用;五是仓储货物入库过程组织与设计;其六物在库保管作业规划等等。第四,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具体设计:首先考核方法设计。通过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顺利实施,但需通过考核检验实施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表现来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其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仓储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通过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通过模拟实训、实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强化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其一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仓储岗位的作业流程和所需的技能,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仓储业务评价、出库作业、在库作业、仓储认知、仓库系统规划、入库作业六个项目,设计每个项目的完成条件,并让学生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考核学生了解学生对仓储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用物流模拟软件,模拟仿真度高的仓储虚拟环境,使学生熟悉仓储岗位的工作流程,并自行完成模拟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仓储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可以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感受仓储工作中的不同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其二教学手段设计。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仓储设备的图片,比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货架、托盘、叉车、集装箱等,呈现整个仓储管理的工作流程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为了扩展课外知识,可将和仓储工作相关的音频资料融入仓储管理的教学中,比如分拣系统、仓储与货物分拨系统演示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3]其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岗位层次设置课程内容。仓储管理实务的课程设置可分为仓储经营管理、拟建新仓库、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业务操作、仓储库存控制五个教学项目:一是仓储经营管理。其包括仓储经营管理和仓储绩效管理,采用科学的仓储经营方法,充分使用仓储资源。此外,仓储管理者需制定仓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有助于提高仓储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拟建新仓库。结合自然环境、客户分布、交通运输等因素有效地选择仓库位置,不仅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成本,还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合理的划分行政生活区、辅助作业区、仓储作业区,根据商品类型分为不同货区,以便于存取货物,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三是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管理人员在进入仓储企业后,需进行仓储岗前培训,使其了解仓储,了解仓储货物的性能并学会维护相关仓储设备;四是仓储业务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可分成四个部分,即仓储信息作业、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使学生掌握出库复核、商品分拣、商品接运、商品检验等基本操作技能;五是,仓储库存控制。做好库存控制工作,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进一步提高仓储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基于工作流程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使学生在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马江浩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全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

[2]杨蕊,张文法.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仓储管理实务》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采油田;人才库;安塞采油厂

[DOI]10.13939/ki.zgsc.2017.12.137

安塞油田是确保长庆油田长期稳产的主要生产单元之一,历经40余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具有300万吨生产能力的现代化采油厂,成长为“全国十大采油厂”,保持了特低渗油田开发的典范地位,为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建设西部大庆”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同时,安塞油田人力资源以信息化为基础,积极创建人才储备库的新型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建立人才信息档案、有重点地搭建人才培育平台,逐渐培育和磨砺出一支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员工队伍,锻造出一支技术过硬、专业齐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培育和锻炼了一大批成熟的类型专业齐全、数量充足专业人才,为油田的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为企业人才库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本文以安塞油田为例,对现代化采油厂人才库的建立与实践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1 概念辨析

人才库(Talent pool),即企业或者团体储备各类人才的场所,就是将大量人才按照业务专长进行归类,为企业组建团队、承接各项任务、选拔角色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安塞油田人才库管理以人力资源扁平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性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建机制、搭平台、重培养、严选拔、强考核、高应用等管理措施,全面构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人才储备库的管理模式,为老油田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发挥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作用。

2 人才库建设对于现代化采油厂的重要性

2.1 人才库建设是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且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安塞油田在发展壮大的进程中,逐渐锤炼出一支能吃苦、讲奉献、业务精、素质好的干部员工队伍,培育出各方面、各专业、各层次所需的大量专业人才,从而推动安塞油田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当前我厂现代化采油厂基本建成,通过现代化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油田发展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我厂的可持续发展。采油一厂管理的单位多、员工数量大、涉及专业多,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从人力资源管理上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需要适应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库,对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人才库建设是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安塞油田确定了在新常态下“围绕长期稳产目标”,推进“三个亿”资源战略,实施“三个再造”工程,完善“四项保障”体系的发展基本路径。人才因素就是事关该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我厂的人才库系统,翔实记录每一位员工在教育、培训、经验、技能、绩效、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发现哪些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可以发现哪些人具有发展潜力、哪些人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可以发现哪些人已经具备了从事空缺职位的能力与背景,以备将来需要时调用。为我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从而保障我厂的发展事业薪火相传、接替永续,防止出现人才断层。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人才库的建立,这不仅关系当前的发展,也关系未来的发展。

2.3 人才库建设是现代化成熟企业的通行做法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百年大计,人才为先。为适应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步伐,人才战略已经提到企业百年大计之首要任务上来。现代化成熟企业为了使自己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赢得胜利,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库,当前经济形势压力较大,石油企业也面临着开发成本高、资源低、高技能人才紧缺等诸多发展瓶颈问题,而我厂当前现代化采油厂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要持续稳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库系统,以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后盾,才能在有效缓解当前发展人才资源储备接替问题,同时才能更好地增强我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现代化采油厂人才库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做法

3.1 建立机制,科学开展人才库建设

3.1.1 逐步完善人才库管理在最初建立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库的实践基础上,制定了厂人才库建设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类人才库的建设,专业涉及全厂主要各项工作业务范畴,并确立高级(科级人员)、中级(一般管理和技术)、初级(基层操作)三个层次的人才库架构。目前已经形成了基层各单位选拔使用、机关各业务部门培养锻炼,人事M织部门统管的人才库管理格局。将各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含技术专家)、技师(含高级技师)都纳入到人才库进行管理,并为每人建立员工档案。

3.1.2 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通过对我厂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分析,明确我厂现阶段及未来所需的人才种类,从员工队伍内部选拔、培养、锻炼和储备人才,并定期对厂已聘到岗上的人员进行评估和管理,调整、安排好人才的岗位和职务,提拔综合能力强的员工,确保他们是工作在最适合自己的职位上,从而发挥其最大潜力。通过建立一支合格的人才梯队,在岗位需要人才的时候,永远有合适的人选。

3.1.3 搭建专业岗位人才平台通过创新岗位设置,积极搭建各专业人才发展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明确岗位职责,给位置、给待遇、压担子,加强重点岗位和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本岗位上的业务能手、技术尖兵,并都纳入到人才库里。我厂为管理型人才创新设立了安全责任工程师岗位,为技术型人才设立了开发动态责任工程师岗位,为技能型人才设立了技师、高级技师岗位,让专业人才有岗位、有地位、有作为。

3.2 严格选拔,努力提高人才库质量

3.2.1 严格审核入库人员条件对进入到人才库的人员,合理设置岗位条件,进行严格选拔。对入库人员的学历、资历、职称、技能等级、专业特长、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综合考察入库人员的工作经历、思想状况、智商、情商、成熟度、心理素质、行为风格等方面的情况。

3.2.2 加强入库人员培训教育建立并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即人才培养机制,帮助员工在企业发展中成长为人才,通过加强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质量。根据我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我厂发展需要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各挝桓据每个员工不同的特点和岗位要求,针对性地做出小组培训计划,安排员工人人参加培训,充分发掘其潜力,帮助他们适应更高岗位的需求。同时,制订人才激励培训计划,帮助员工认清、认同企业发展前景,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性,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制订工作技巧培训计划,从工作方式、方法上帮助员工有所提升,使其更加成熟。创新性地制定员工“点餐式”的培训方法,做到因需施教,学以致用,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制定“师徒帮带”和技师、专家讲课计划,让人才充分发挥业务专长,最大化地提高人才使用效果,做到教学相长,逐步提高人才库质量。

3.3 加强考核,动态调整人才库信息

3.3.1 加强入库人员的考核管理全面加强人才的定期考核管理,建立并完善人才考核机制,制定完善各项规范及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进行全方位评估和考核,定期考核员工表现,并将考核结果存入员工档案,作为奖罚、提拔的重要依据。目前每年都对全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技师、高级技师)进行年度考核,对技术专家和责任工程师进行专项考核,对职称晋升、技能等级晋级人员都进行一次工作述职答辩考核,不断促进人才素质提升。

3.3.2 及时维护人才库系统信息将新选拔入库的人员各项信息及时录入人才库系统,将考核不合格人员从人才库系统中删除;每个月将人才库中所有人员的信息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维护,保证人才库信息时时准确。

3.4 加强应用,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作用

人才库建设的目的和实际意义在于运用,人才库的生命力也在于具体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根据考核的结果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当有高一层职位空缺时,优先选择把人才库中优秀的员工放在更高的职位上加以实战锻炼,条件成熟后还可以进一步晋升。这样可以使员工在企业中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工作;建立员工调查、测评机制、竞聘机制,鼓励优秀员工毛遂自荐或相互推荐,挑战更高职位;对于表现欠佳的员工,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对于工作态度不好、能力不足的员工,及早做好退出岗位的准备工作。

我厂通过人才库的建设,积极配套建立并完善了人才培养、晋升、奖罚、淘汰机制。我厂在干部选拔、项目人员选拔、兼职培训教师选拔等方面已经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功能。

4 现代化采油厂人才库建设与管理取得的成效

4.1 初步形成了现代化采油厂人才储备管理模式

安塞油田通过建机制、搭平台、重培养、严选拔、强考核、高应用等管理措施,初步构建了与现代化采油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储备管理模式,按照管理、技术、操作三大类,专业、职务、工种、特长等不同类别,高、中、初等不同层级的人员的人才储备库,充分满足了厂人力资源调配和使用,为领导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决策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管理依据,自人才库建立使用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显著提升,以往三天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半天就能拿出结果。

4.2 培训了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员工队伍

在人才库的创建与管理中,借助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了员工技能、素质双提高的中长期培训规划,采取内部培训、送外培训等方式,先后对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加强培训,近年来,培养了24名专家、185名技师、2073名高级工。形成了一专多能型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梯队人才和员工队伍,为安塞油田建设现代化采油厂和后续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保障。

4.3 构建了企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大格局

人才库的建立,为员工快速成长提供了平台,同时加快企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安塞采油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培养处级干部9名、选拔科级干部22名、调整科级干部67名。选拔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安全、动态责任工程师,择优选聘86名员工为一般管理干部,聘任优秀操作员工为技师、高级技师,为员工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制定《基层管理岗位人员退出办法》,诫免谈话21人、免职处理3人,建立了“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有效助推了安塞油田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5

“国库集中支付制”作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一部分,已成为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工作的主导目标。 但“国库集中支付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配套改革多,政府投入较大。对于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县市财政尤其是财力不佳的地区在现阶段利用“核算中心”现有的条件和基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节约行政运行成本,而且可以达到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目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运行方式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要求取消单位原有的财政性资金银行账户,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单一账户制度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库集中支付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取消单位原有的财政性资金银行账户,实行单一账户制度;后者采取的是“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运作方式,要求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注销单位银行账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户。核算中心再在此基础上分单位核算,客观上为单一账户制度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要求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核算,这种方式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实现“收入直缴,支出直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下,收入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不设立过渡性账户。支出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预算单位支付,其目的是加强财政监督,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后者要求单位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收缴两分离。单位的收入要求直接进入财政专户或专储。在“三权不变”的原则下,由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经过核算中心审核无误后,由核算中心统一办理各项收支业务。虽然目的是加强核算单位日常的财务管理,但因为集中核算所形成的会计核算职能的独立性仍然使财政监督得到了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空前提高,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已成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有效补充

“会计集中核算制”实行集中支付,统一办理资金结算和统一发放工资,实际上已拥有了一部分国库集中支付的功能。通过对单位预算的有效执行,使财政监督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可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成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有效补充。

二、与“国库集中支付制”相比,“会计集中核算制”更具优越性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作用局限性大,难以满足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核心是“集中核算”,仍然停留在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上,其作用有限;“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核心是“集中收付”,其在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控制上发挥的作用才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根本目的。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施区域范围较窄,不利于公共财政体制监督职能的发挥

在许多地方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仅限于本地区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大量的基层单位被排除在外,对基层的财政监督仍依靠财务检查等落后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制”覆盖面广,适用于多级、多层次所有单位和所有财政收支,更利于将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实现向宏观监控的转变。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行政运行成本较高,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用于报账、算账、记账、保管整理会计档案,向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等繁杂的日常事务;“国库集中支付制”是用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采购定单为预算执行的主要控制机制,以出纳环节高度集中来实现国库资金的有效调度,省去了繁琐的会计实务,行政运行成本较低。

三、二者结合模式的具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把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依托,以国库科为龙头,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会计核算中心”合并作为第二层、以大量的行政事业单位为第三层的金字塔形的财政资金划拨和核算体系。并把会计核算中心看作是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延伸机构,分项目分步骤地实施,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支付制”的结合。

(二)具体设想

1.机构与账户设置: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设置在“会计核算中心”,整合人力资源,合并办公;中心在商业银行新开设两个统一账户,一个作为财政国库支付机构的零余额账户,承担具体支付和与国库的结算业务;另一个作为财政部门为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承担单位的具体委托支付和与国库的结算业务;单位非财政性资金,则仍然通过"核算中心"原为单位设立的统一账户进行支付,实行分户核算;单位的小额、零星费用仍然采用备用金制度。

2.“会计核算中心”原有的岗位可同时成为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工作岗位。“会计核算中心”原有的会计核算岗位可以成为支付机构的支付审核岗位,承担管理单位预算指标、审核单位提出的用款计划和支付申请、审核单位的报销单据、登记单位的支出明细账等业务。原有的资金会计和出纳岗位可成为国库支付机构的资金会计岗位,承担管理国库资金、支付机构零余额账户、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和小额现金账户,签发国库支付令,账户与国库之间的结算工作等业务。原有的稽核岗位可成为国库支付机构的稽审岗位,继续履行稽核职能。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6

一、确权划界的必要性

岗南水库自1956年开始规划,1956年12月由北京勘测设计院编制出“滹沱河岗南水库初步设计意见书”,1958年3月10日岗南水库主体工程开始动工兴建,中间经过多次设计变更,致使大坝坝顶高程修筑到今天的209高程,1969年9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转入水库工程管理。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只重视建设,对于管理较为松懈,征地手续不全,占地权属不清,管理单位很难行驶管理职权,致使侵占工程管理范围,垦种堤脚、渠坡,破坏水利设施的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为切实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完整和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又因农业学大寨高潮的造田运动,致使岗南水库工程保护区逐渐被当地村民开垦耕种,造成水库缺乏应有的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工程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村民私自开垦的土地被淹,而引发村民和水利管理单位之间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管理和效益的发挥,水库工程确权划界工作迫在眉睫。

二、水库工程确权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关于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意见的报告》为水库工程划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三、水库工程确权划界基本情况

岗南水库工程划届共涉及11个行政村,每个村均与岗南水库管理局签订划届协议书、划届会议纪要、土地移交证书各8套,工264份,埋设正号届桩96个, 负号届桩52个,1:2000比例的管理范围带状图8套112张,坝区建筑物周围划入管理范围内土地总面积为4600亩。库区内200米高程线以下水面面积7.93万亩。此次划入届内的土地面积4600亩,即为坝体建筑物及连接坝的山体和丘陵总面积。库区面积7093万亩,为库区内200米高程以下水面面积。

四、做好水库工程确权档案的管理

水库工程确权档案是水库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的人员, 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实际调查、核实,以水利工程建设时期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水库工程的权属。并依据土地、水利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再进行实地测量,划定工程管理的保护范围, 并得到法律行政部门批准,水库工程确权档案是在实际确权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载体的原始记录,水库工程确权档案能够依法保护水库工程管理单位的合法权益,应按照档案业务要求和水库工程确权的特点进行归档。

1.水库工程确权档案的内容

水库工程确权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所有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文件资料;划届工作会议纪要;水利工程权属协议书、合同等;土地证明材料;土地登记申请书;地籍调查表、审批表;土地使用证;确权划界证;界内土地权属移交证书;接收作为档案保存的该类档案验收文件;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说明书;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界限协议书;上级水利工程确权部门下达的任务。

工程确权划界后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国有土地使用证,形成的水利工程确权档案。

2.确权档案的管理范畴

水利工程确权档案是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的人员,以水利工程建设时期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实际调查、核实,确定水利工程的权属。并依据水利、土地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再进行实地测量,划定工程管理的保护界限,同时得到法律行政部门批准,能够依法保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合法权益,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载体的原始记录,并按照档案业务要求和水利工程确权的特点进行归档。水利工程确权档案属科技档案范畴。

3.整理

(1)收集

档案部门应参加水库确权划界活动,以确保水库确权划界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档案部门应从归档的角度对确权划界文件材料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形成的划界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成套、准确;划界材料的幅面、格式、名称、编号、更改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责任签字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内容填写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签字手续是否完备;书写是否规范,字迹是否工整、清晰;图纸的折叠方法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2)组卷

划界材料的组卷要求按照GB/T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进行;组卷要遵循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组卷方法一般按问题组卷。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先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再按时间顺序。例如:11个村的土地移交证书放在一起,再按照签订时间先后排列。

(3)编目

案卷编目工作的内容有:编写页号;编制卷内目录(顺序号、文件题名、文件编号、责任者、日期、页号);填写备考表;编制案卷封面(案卷题名、立卷单位、编制日期、保管期限、密级、档号)。

4.确权划界档案的利用

利用工作是划界档案工作的中心和归宿,开展确权划界档案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划界档案工作的目标与任务最终要通过利用工作来体现,在水库的日常管理中,划界档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水库地处山区乡镇,与周边村镇的老百姓的土地纠纷,常常因为有了划界档案而得到顺利解决,划界档案的利用工作直接体现了档案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了档案凭证作用。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7

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核算体系的不断变革完善,国库资金运转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资金流转更科学、更快捷的同时,资金风险也随之而转变,并更加隐蔽,国库案件频频发生,国库部门已经成为案发的“高风险区”。如何有效规避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已是当前基层国库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国库风险点分析

(一)人员因素形成的风险。

由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原因,基层国库不但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素质普遍不高。一是国库管理人员因内部管理的手段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而使国库业务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难于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而疏于管理。二是部分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经办人员对业务处理只知己不知彼,业务掌握不全面,难以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非正常操作,造成风险隐患。三是业务培训不够,在财政体制改革频繁,新政策、新规定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基层国库对经办人员相应的业务培训没有跟上,可能对政策、规定理解失误而造成风险的产生。

(二)执行制度中形成的风险。

个别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凭经验办事,执行制度不严,违规越权,兼岗代岗,业务互相代替,导致业务运行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严,违背岗位牵制原则。业务操作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如:人离柜,印章未锁;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不善;操作密码和口令授权缺乏严格管理,串用、互用口令密码;凭证审核不认真,使有问题的凭证流出国库,造成国库资金的风险。

(三)资金清算中的风险。

国库资金核算实现了内部资金实时清算,市分库与县支库通过内部往来实现清算,国库与征收机关、商业银行间横向联网,资金信息处理逐步开始实现无纸化,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隐患。如核算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要素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功能,仍需要人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一旦发生错发、误发等事件,就会导致国库资金风险。

(四)预算资金监管中的风险。

预算资金监管风险涵盖于预算资金收纳、拨付、退库、更正等诸多环节。如财政资金的拨付,必须控制在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之内,而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常常倒逼国库拨付超预算的拨款,国库难以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收人退库审批机关多,退库种类多,退库政策政出多门,对退库的真实性,政策的适用性国库难以把握。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唯一凭证的预算拨款凭证既没有作为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管理,也没有规定使用期限,形成潜在的风险。

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措施建议

(一)构筑人员防线,堵住风险源头。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国库人员的政治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案件专题教育,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构筑岗位风险防范的思想防线。

2、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国库人员对新的支付工具电子计算机和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加强岗位轮换,组织岗位业务培训充实、稳定国库队伍,提高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

3、建立竞争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岗位分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岗位竞争机制。根据国库会计业务变化多、业务新和要求高的特点,适时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充分考虑让员工自主选岗的同时,对重要或综合性强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使国库会计人员在参与岗位竞聘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巨大压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库工作人员对国库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构筑内控防线,确保规范操作。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针对国库业务的发展,以“风险首位”和“内控先行”为导向,合理设置国库岗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全力构建内部风险防范机制。根据业务特点,合理设置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则,强化运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自律控制机制,明确责权划分,做到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使国库业务的全过程和所有风险节点都置于管理制度之中。

2、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控制会计资料交接、外来凭证审核、资料传递、记账复核、退汇转汇、查询查复、手工填制凭证等业务操作环节中的风险,确保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印章、密押(钥)及重要空白凭证“三分管”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登记簿;严格执行与财税部门对账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分级审批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

3、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其网络的风险控制。会计核算系统的操作管理,重点是加强岗位制约,防止“一手清”。保障会计核算人员专人专机,操作密码严格保密,并及时更换,做到离机签退,以防他人盗用密码进行非法操作。加强对系统服务器和其他国库业务用机的防病毒管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落实网络防火墙、安全预警、灾难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国库核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4、实现自查工作制度化。除了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外,国库部门还应以制度和职责的方式,明确国库会计部门负责人和岗位主要责任人,加强对国库会计业务的日常检查辅导,对日常业务进行现场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国库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或有重点的监督检查,使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构筑监督防线,规范资金支拨。

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对退拨资金、同城退票、挂账等资金性质、权限要严格进行管理;要配合财政税务机关加强对印鉴、凭证和国库资金入库管理,将“拨款书”、“收人退还书”纳入重要凭证管理范围,防止支拨或税款入库环节产生风险;对于违反财经制度、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拨款,国库部门要坚持原则予以拒办。

(四)构筑预警防线,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起国库内部岗位监督机制,加强风险排查,从业务操作和管理,以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摸排风险点,寻找切入点,及时发现业务处理中的薄弱环节,防范资金清算,印、押、证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岗位相互制约等环节的风险。通过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全方位的排查监督,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五)构筑集中防线,加速电子化进程。

库管岗位工作计划篇8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的管理,堵塞财政专户资金安全管理漏洞,根据《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地方财政专户的通知》(财库[]1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通知》(财办[]19号)和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字[]1166号)相关规定,结合财政专户清理整顿中发现的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是财政部门的核心基础性工作,是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政策效率、维护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而财政专户是有效管理财政性资金的重要载体,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专户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通过清理规范、强化管理等措施,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在财政专户管理中仍然存在专户过多、过乱,随意设置财政专户,会计基础薄弱、核算不规范,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岗位,没有严格的内控制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给财政资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甚至出现了贪污、挪用案件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到财政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对财政部门乃至政府形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始终把资金安全管理作为财政管理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财政资金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坚决克服重分配轻管理的思维惯性,时刻绷紧财政资金安全管理这根弦,切实把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摆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的两个安全。

二、严格按规定审批和开设财政专户

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遵循“规范、统一、高效、精简”的原则设置财政专户,并按照“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统一调度”的要求管理财政专户。自清理整顿后,财政专户的开设、变更、撤销要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审批。

(一)财政专户的开设。各级财政部门对需开设财政专户核算的专项资金,必须具有国务院、财政部、省级人民政府和省级财政部门的文件依据,没有以上四类有效文件依据的,一律不准开设财政专户。

(二)财政专户开设、变更、撤销审批程序。各州(地、市)、县(市、区、行委)对需要开设财政专户的(不包括财政零余额账户,下同),实行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审批。州(地、市)财政部门新开设财政专户需报省财政厅审批。县(市、区、行委)级财政部门新开设财政专户需向州(地、市)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上报的开设财政专户申请需附文件依据等相关资料。凡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或履行规定程序而未得到批准的,一律不得开设新的财政专户,擅自开设财政专户的,要追究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各州(地、市)、县(市、区、行委)财政部门对于变更、撤销财政专户的,要逐级上报进行备案。每年1月底前,各州、地、市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区财政专户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向省财政厅报送本地区财政专户管理年度报告。

三、财政专户实行统一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专户统一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管理。目前还没有设置财政国库部门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设置国库科(股),特别是州(地、市)财政部门,还没有设置国库部门的,要在年底前全部设置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实现财政专户的归口管理。县(市、区、行委)财政部门已设置国库部门的,要充实人员,在年底前实现财政专户的归口管理。没有设置国库部门的,要尽快采取措施,争取早日健全机构,并先对财政专户统一归口预算科(股)进行管理,严禁分散在其他业务科(股)管理,确保财政专户的规范化管理。

四、按职责分工加强财政专户内部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财政专户统一移交国库部门管理后,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加强管理,形成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并按以下职责分工做好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处(科、股)职责。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各预算管理处(科、股)作为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财政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预算的调整、项目单位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核,以及项目资金预算下达;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负责向上级财政和相关部门报告资金使用情况;负责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财务的监管和有关决算的审核和批复;负责与国库部门专项资金会计报表的审核与对账。

(二)财政专户管理(科、股)职责。各级财政部门国库(科、股)作为财政资金的专户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部门,负责按照相关规定依据对财政专户的开设进行审核、报批和统一开设财政资金专户的日常管理;负责按照《会计法》等相关会计管理制度办法,管理财政专户,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负责财政专户资金的收缴、拨付和会计核算;负责与各预算管理处(科、股)、开户银行、预算单位的定期账务核对;负责向上级财政和相关部门上报会计报表,自觉接受审计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按规定程序收缴和拨付财政专项资金

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处(科、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收缴和拨付财政资金。财政资金收缴要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相关规定,由非税收入管理处(科、股),及时督促部门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调控”的办法及时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国库管理部门按照系统数据和银行进账及对账单进行账务登记;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预算管理处(科、股)下达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指标文件。通过财政专户拨付的资金,由各预算管理处(科、股)对项目单位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申请进行认真审核后,报经财政部门主管领导审定后,下达预算指标文件。文件中要明确用款单位名称、资金性质和用途、支出功能和经济科目名称等。预算指标文件必须为财政部门正式文件,用款单位名称应为全称。对于需分期拨付用款单位的资金,由预算管理处(科、股)在指标文件中注明分月或时限拨款金额。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拨款,由预算管理处(科、股)书面请示财政部门领导批示同意后,通知国库部门进行拨款,事后预算管理处(科、股)要补办下发正式文件。

(二)国库处(科、股)办理财政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国库处(科、股)根据下达的预算指标文件,以及单位填制的《财政专户资金用款申请书》进行审核,在审核环节中,要对照指标文件,对用款单位名称、账户进行认真核对,并要经审核人员和国库处(科、股)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开具资金拨款凭证。

六、定期核对相关账务

各级财政部门国库处(科、股)要对财政专户资金与各预算管理处(科、股)、开户银行、预算单位进行定期账务核对。每月按处(科、股)、资金类别向预算管理处(科、股)提供财政专户资金“资产负债表”、“资金收支情况表”,预算管理处(科、股)核对后及时向国库处(科、股)反馈对账信息;每月与财政专户开户银行进行对账,按开户银行、账户类别分别编制对账情况表,向国库处(科、股)负责人报告;每年与预算单位分上半年和年终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指标两次对账,其中上半年要在7月份、年终在12月份对账完毕,并将对账情况提供预算管理处(科、股)和国库处(科、股)负责人。

七、科学设置财政专户管理岗位

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要求和财政专户会计业务需要,设置财政专户会计岗位,配备专职人员。设置财政专户会计岗位应遵循精简、高效、制衡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做到资金拨付和记账人员按岗分设,建立符合内部牵制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与人员分工,各岗位人员应认真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确保财政专户会计管理规范和高效运行。财政专户会计基本工作岗位应包括:会计主管、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资金审核管理等。

(一)会计主管岗位(可由财政国库机构负责人兼任)。负责组织和领导财政资金的审核拨付及财政专户会计管理工作;及时组织对财政资金往来款项的清理;组织编制本级财政专户会计报表;组织检查本级和下级财政专户会计工作;组织实施财政专户会计人员学习培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协调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税务部门及各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岗位,负责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财政专户资金各项收支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负责与财政内部相关处(科、股)和预算单位、银行及总预算会计进行账务核对;负责“预算收入缴款书”和“财政专户资金用款计划”的管理;负责会计档案保管(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作为会计核算依据的文件资料、有关电子数据等),定期将归档的会计资料移交本部门档案室。

(三)财政专户支付岗位,负责对财政专户用款单位的计划及用款申请书等进行审核,确保各项拨款事项真实并符合规定,按文件和规定程序及时拨付资金;配合财政专户会计做好对账工作。

(四)资金审核岗位。负责依据预算和财政专项资金指标文件,对用款单位提交的用款计划、支付申请和拨款凭证等内容的合规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按进度及时批复用款计划;依据当年预算指标和总预算会计的账务,及时与预算单位核对财政资金的下达及拨付情况;负责预算和财政专项资金指标文件的登记、保管。

各级财政部门可根据财政国库机构人员配备情况和国库业务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可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岗位设置必须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资金支付岗位人员不得兼管资金审核、会计核算、会计档案保管和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不得兼管财政专户会计具体业务操作。财政专户会计岗位人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有计划地定期轮岗(一般不得超过5年)。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职,需通过离岗(离职)审计方能办理移交手续。

八、规范银行选择方式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集体决策、公平公正、确保安全、廉政高效”的原则,择优选择银行。财政专户开户银行的选择,要综合考虑银行资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情况及内部控制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因素确定,在选择银行选择上,要实行财政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招投标方式。

九、严格管理印鉴和票据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印鉴和票据内控制度。拨款印章实行专人负责、分人分印管理。支付专用印章不得随意更换,因部门人员调整或主管领导变动等确需更换印章时,要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并相应办理更换预留印鉴手续。新印章一经启用,原印章需及时上交封存。遇印鉴保管人员出差、休假或请假时,由财政部门负责人指定临时代管人保管,任何人员均不得以任何理由统管、代管全部支付印章。财政资金缴拨款凭证实行专人管理,按程序领用,建立领用凭证明细册,详细记录领用人、领用数量、凭证编号、交销和作废情况,按月进行核对,不得随意存放,不得缺失,做到账实相符。同时,财政部门要对每位保管印章、票据的人员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确保印章和票据的规范管理。

十、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要适应财政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管理作用,建立以总账为核心,包含指标、计划、资金收付、账务等的全流程控制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收支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资金收付各环节之间有效制衡,提高资金运行安全性和透明度。

十一、强化内部监督检查

上一篇:计划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护理岗位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