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6 03:23:35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1

  

市档案局: 

张家口市统计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的工作部门。1993年地市合并后,原地区行署统计局与市统计局合并组建为张家口市统计局。 

张家口市统计局的主要职能是: 

宣传贯彻国家和省颁布的统计工作法规、规章;制定统计改革、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和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市内各县(区)、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贯彻执行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基本统计制度;制定地方统计调查标准和统计调查制度;管理、审批各县(区)、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包括社会和涉外调查)、调查计划、调查方案;组织和管理全市统计登记工作。组织完成国家部署的普查任务;研究制定市情市力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各县(区)、各部门社会经济调查,汇总、整理全市统计资料;对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向社会公众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情况统计信息。管理全市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管理全市统计网络。受省统计局委托,任免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市企业调查队科级干部;协助管理县(区)统计局正副局长。组织管理统计人员教育和持证上岗工作;协助组织管理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事项。 

    机构改革后,张家口市统计局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行政编制40名(其中局领导职数4名),工勤人员编制3名,老干部服务人员编制1名,合计44名。局机关内设机构10个科(室)。 

    2001年9月,张家口市人口调查队整体划转,成立张家口市统计局普查中心(副处级全额事业单位)。 

    局下属科级全额事业单位3个: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统计教育中心、计算中心。 

局代管理单位2个:张家口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副处级),内设机构3个:综合科、物价调查科、城镇住户调查科;张家口市企业调查队(副处级),内设机构3个:综合科、产业调查科、专项调查科。全局内设24个科(室),现有各类正式工作人员105人。 

近几年,特别是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统计工作,通过实施统计精品战略,优化了统计服务,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求实效,对内增强了凝聚力,对外树立了统计良好形象,我局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和省统计局评为“文明单位”。所组织开展的首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投入产出调查均被评为部级先进单位。近几年,局先后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全国统计执法检查先进单位”和“依法统计先进单位”。局党总支、工会、团支部连续多年分别被市直机关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会优胜单位,先进团支部。2003年统计工作水平和统计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果。 

我局档案室建设起步较早,地、市合并后,尽管住房紧张,也建立了档案室。2000年以来,不断加强对档案室的改造和完善,近2年又更新了全部档案管理设备,并组织有关人员依据《河北省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全局所有档案进行了认真整理、立卷和归档,加强了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2003年的档案工作考评验收中,我局被市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继续加大档案管理力度,明确了2004年档案工作晋升省三级管理标准,并将其列入2004年重点工作目标。为此我局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健全了以局长赵久成同志任组长的档案晋级领导小组,加大了档案业务、文字编研及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二是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到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参观学习,多次到市档案局请教,并请市档案局的同志到我局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局的档案晋升省三级标准的准备工作已于2004年7月16日完成。随后我局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人员对照《河北省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组织管理        21分 

1.1组织机构       2.5分 

我局历来就很重视档案工作,特别是2002年机构改革后,局领导班子更是把档案工作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重新调整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任组长,局长主管、办公室主任主抓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职档案员,各科室配备了兼职档案员,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中心,各科室有专人分工负责的统一管理网络体系。局档案室工作呈现出“三高”、“三大”的可喜局面,“三高”即:思想认识程度高、工作摆布位置高、档案管理起点高;“三大”即:建设资金投资大、档案工作力度大、档案利用效果大。我局在机构改革后档案室重建不到二年的时间里,就全面完成了档案管理晋升“省三级”工作。为档案管理晋升省三级,档案室加强了对全局各科、室、队、中心各类载体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综合档案更加规范化。截止目前,我局档案室保存各类档案总计3536卷,其中1993年7月-2003年12月共1530卷,单份文件档案229件,铅印资料1310册。基本达到了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该项得满分2.5分。 

1.2管理职责        9分 

为确保档案工作晋升省三级管理标准,我局不仅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还确定了两年迈出二大步的目标,即:第一步,2003年,加强制度建设,配齐硬件设备;第二步,2004年务必达到省三级标准。与此同时,将档案管理列入各科室年度重要考核内容;局内专兼职档案员均实行了严格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对文件材料的收集、立卷、归档纳入档案人员的考核目标,局档案室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本局各科室搞好科室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工作有要求、有目标、有落实、有考核、有通报。该项满分9分,自查得分8分。 

1.3档案人员         4.5分 

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2002年机构改革后,我局将政治素质高、业务基础好、工作认真、勤奋敬业、敢于负责、热爱档案工作的李玉荣同志确定为专职档案员,局内各科室也相应地配备了素质较高、业务过硬的同志从事科室档案工作。目前,全局共有专兼职档案人员共14名,其中,专科学历8人,本科学历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人。局内先后两次对兼职档案人员进行了档案业务培训。并组织专兼职档案员先后参加了市级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和市级上岗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2个,市级培训率达到70%。档案人员享受了同等技术人员待遇。该项满分4.5分,自查得分3.5分。 

1.4规章制度          5分 

夯实基础、务实从严、科学管理、制度到位,是我局开展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为此我局先后制定了《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工作保障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等11项规章制度,具体明确了责任目标和奖惩措施。该项满分5分,自查得分4分。 

2、基础建设     36分 

2.1业务基础     21分 

为便于管理和查阅利用。我们全面分析了各种案卷的内容和成份,在文书卷分类上首先分为上级来文和本局形成两大类。在文件分类上按行政类、综合类、管理类、会计类进行划分。会计档案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分会计凭证、帐薄和报表,由相关科室立卷后移交档案室,准确划分保管期限,严格按要求填写案卷封面等各项内容,最后对各类档案分类入库,按科(室)----年度----问题分类法进行流水排列,使全部档案材料归档齐全、完善,编目科学、划分准确、排列有序,没有积存文件。从档案的立卷到装订质量看,基本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同时档案室还编制了案卷目录、全宗介绍、全宗卷,建立了档案的基本情况统计制度和鉴定、销毁、移交等制度,严格了各项工作程序和审批手续。同时,我们还加大微机开发力度,将全部永久、长期及部分短期案卷录入微机,能够运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检索、分类、统计,并用微机打印了案卷目录,建立了重要卷双套制。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该项满分21分,自查得分16分。 

2.2各类用房、设备       15分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我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局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条件下,为档案室辟出了总面积达80多平方米的档案库房、借阅室及档案工作人员办公室,并做到了办公室、档案室和借阅室三分设。购置了新的档案柜,至少可以满足20年档案数量增加的需要。档案室内配备了崭新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瞄仪、数码照相机、录相机等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以及空调、烟感报警器、加湿器、温湿度计、换气扇、灭火器、窗帘等防潮、防火、防盗、防光设备,基本符合案卷保管要求,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都达到了规定标准。该项满分15分,自查得分13分。 

3、信息化建设      23分 

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基本实现了对录入案卷目录整理、编目、检索、统计的自动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与单位管理现代化建设做到了同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局完成了档案永久、长期、短期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该项满分23分,自查得分21分。 

4、开发利用        20分 

完整、系统地保存档案资料,目的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作,为此,我局档案室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主要建有各门类案卷目录9本及全宗介绍等,大大方便了查阅利用。此外,还建立了详实的档案利用效果登记,仅一年多时间,我局档案室接待查阅档案80人(次),提供档案60多卷。档案工作在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加强队伍建设和服务全市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目前,我局档案查询便捷,查全率、查准率均在98%以上。与此同时,根据档案资料还编写了《张家口统计局大事记》、《张家口统计年鉴》等编研成果,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该项满分20分,缺《张家口统计志》自测得分17分。 

总体考核100分,实际自查得分85分,达到了晋升档案工作管理省三级标准。 

总之,我局档案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更高的标准还存在差距,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档案升级只是一种促进工作的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升级更有效地做好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统计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为此,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加大档案的微机开发力度,搞好档案的编研与开发利用,使统计档案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2

一、档案信息化纳入“十一五”规划

国家档案局《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档案信息化作为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出了“以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各项建设事业有效服务为目标,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较大规模的全国性、系统性、分布式、规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库群,建立一批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利用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主要任务。各地档案部门积极加强与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联系,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与各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北京市档案局成为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天津市档案信息化规划作为全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子项;黑龙江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被纳入全省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江苏省电子档案中心建设项目被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标致性工程之一列入全省信息化建设计划;浙江省数字档案馆纳入“省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湖北省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被列入全省电子政务建设一期工程;广东省档案局成为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广东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对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海南省档案馆数字化建设被列入省“十一五”期间信息化规划;厦门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广州市档案局牵头建设的广州市电子文档数据中心作为市电子政务系统的配套项目,是政务平台数据流转的最终归档处。数字档案馆建设列入大连市十大信息化工程。福州市启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百万工程”。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信息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在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档案部门,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基层专业档案馆等16个单位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公共文献基础信息库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等六个方面。这是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联合专业主管部门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对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政策措施、法规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得到加强

伴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家档案局组织开展中央、国家机关及部分省市电子文件归档状况调查,启动《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一批中央国家机关实施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无缝链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使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形成、同步整理和同步归档变为可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及直属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杭州市档案局明确要求市级机关纸质档案进馆必须全部实现相应电子档案目录(案卷级、文件级)和电子影像页同步移交,并将此列入了市政府的创新目标。江苏省电子档案中心可行性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四、档案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

各地档案部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档案数字化工作指南》,指导各地档案数字化工作科学、规范开展。天津市档案馆完成档案数字化24万余页,转换缩微胶片15万页、录音录像带165盘。上海市档案局分别在上海、蒙特利尔两市举行“面向用户的档案数字化”和“数字档案的永久保存”研讨会,推动两市档案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市档案馆已完成720多万页档案的扫描任务。广东省政府年初批示同意《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五年计划》,每年从省财政拨出160万元用于支持省档案馆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预计5年完成。省档案馆招聘了一批著录人员,对6万多卷民国档案进行文件级著录,并通过招标,对全部馆藏开放档案进行数字化。此外,广东省档案局还把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档案进行数字化,并与省长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了联网。大连市档案局出台档案数字化标准。青岛市开展机关室藏文书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福建省建立福建海洋文件级专题数据库。

五、数字档案馆建设呈现新局面

浙江省档案局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抓手,稳步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全省市、县(市、区)档案馆中已有近三分之一开展了数字档案馆建设,其中相当部分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了当地信息化和电子政务规划或“十一五”总体规划。浙江省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网络硬件设施配置到位,档案数字化加工大规模开展;以杭州市档案馆“网上档案馆”、绍兴市档案馆“档案数据中心”、舟山市档案馆“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为代表的各地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厦门、哈尔滨、苏州等城市数字档案馆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六、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取得新实效

各级档案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发挥档案信息资源重要作用。重庆市档案信息网、宁夏档案信息网开通。北京市档案馆推出第二批100余万页档案全文上网,累计实现130万页档案全文网上利用,北京档案信息网1~10月访问量达71万人次,同比增长30%。宣武区档案馆档案文件查阅服务名列区最受欢迎公共服务事项之首;朝阳区档案馆截至10月底行政规范性文件查询网上点击率近70万人次。天津档案信息网新增档案案卷、文件级目录15万条,网上档案文件目录总计达到123.8万条。上海档案信息网实际点击超过123万人次,同比增长51%。广东档案信息网站开通两年多来,点击率已突破70万人次,发展成为岭南档案信息的门户网站,也是广大群众了解政务信息以及省情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央档案馆摄制了14集文献电视纪录片《伟大长征》,不仅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部分省市电视台播出,而且在中组部全国农村党员教育网上播出。为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武汉市档案馆在网上举办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图片展”,群众反应热烈,点击率达5万余次。

总体上看,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贯彻实施,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3

档案局(馆)始建于1983年,为局馆合一的体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共有编制6人。档案馆于1996年建成正式投入使用,馆舍的建筑总面积为139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750平方米,为上馆下办公室的建筑格局。

企业社会职能向政府移交时共接收企业学校17所,合并了攀煤教育处。据我馆调查统计企业学校现存有年前的档案56892卷,教育局接收了攀煤教育处档案6022卷。以上档案因为档案馆空间不足所以没接收进馆。而且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公证处还有8240卷公证档案未接收进馆。

我馆现有78个全宗,馆藏档案30156卷,由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婚姻档案、照片档案、诉讼档案及其他专门档案构成,分别占总数的26%、18%、18%、6%、31%和1%。

近三年来区政府投入档案事业费及专项经费分别为:14万元、10.2万元、14.5万元;17万元、5.7万元、4.5万元。我馆的现有馆藏和应进馆而未馆档案数量合计达到了101310卷,达到了二类档案馆的标准,根据我馆近10年报表计算出的年均进馆数为2114卷,据工式计算出我馆藏为171072卷,馆舍面积需要4020平方米,因此我馆还需扩建2630平方米,其中库存房面积为715平方米,建设投资估算为703万元。

二、档案工作开展情况

1、对馆藏档案进行了安全保管,建馆之初我馆就配备了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机,对整个档案馆库的温湿度进行调控,并定期开展档案安全检查,年,区政府划拨专项经费建成了档案馆消防报警设施,因此,我馆的档案实现了在恒温恒湿情况下的安全保管。

2、由于我馆不断丰富馆藏种类,及时接收应进馆档案,促进了档案利用的工作的开展,使档案利用人次及卷次逐年递增,档案馆在接待利用过程中从以人为本,方便利用出发,尽量简化手续,在为公民个人落实政策、解决待遇、办理社保手续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发挥了档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我馆还开展了不属本馆档案代为查询保管地的工作。针对区划调整时档案划分到不同档案馆的情况,我馆对到本馆查档,但档案不存于我馆的情况代为查询存放地,将查询到的确切存放地告知查档者,使利用者少跑路,不走弯路就能查到所需的档案,为利用者解决了实际困难。

3、开展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是档案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档案工作服务功能的的有效途径。我馆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自建立以来,其功能已逐步发挥出来。在做好规范性文件统计、汇总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发动和上门征集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走访了政府办、林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改委等10余家区级机关单位,动员并指导各部门将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按规定的格式报送现行文件中心。已接收到政府办、区委办、林业局等单位报送的文件163个,为公众查阅现行文件搭建了基本的服务平台。

年2月政府批准我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切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我馆专门建立了展览室,定期举办展览对外开放。

4、我馆于年开始实施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现已录入78个全宗,文件级目录173205条,案卷级目录667条,全区开始档案文件全文存储数据库建设,馆藏全文数字化数量为4735页。年,我局完成了“三网”建设,档案信息、工作动态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送,开放档案目录上网提供利用。

三、存在问题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4

(2005-2010)

一、序言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作为信息化前沿的档案部门,已经面临着信息爆炸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强大压力,如何变被动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已经成为档案部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利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来管理档案的重要性,正在探索一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道路,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与运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这是“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唯一一个专项规划。在“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实施纲要》中提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当地应用系统建设工程,建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档案目录信息中心,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创造条件;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

根据国家档案局“十五”规划的要求,各省、直辖市都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了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同时陆续启动了大规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例如上海、广东、山东、北京、福建等省市在目录中心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管理自动化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树立了政府形象。

海南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算晚,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政策支持、建设资金等各种原因,以至于现在已经远远落在了其它兄弟省市的后面。为此需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纳入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各级政府机关网络、硬件、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使档案部门也在海南“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目标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档案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核心信息的独特意义、作用和价值。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信息智能岛”的重大决策,积极配合电子政务建设,实施信息化带动策略,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海南省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和《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我省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建设规划。

二、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九五”以来,海南省档案局(馆)就开始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开拓,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以档案信息化带动档案管理现代化,着眼档案信息化建设全局,突出重点,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努力使档案信息化与全省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省档案局(馆)初步建成了“三网一库一站”,“三网”即建成了90个信息点的局域网,按照物理隔离的要求,分别联通了党政专网、公众信息网;“一库”即建立了档案基础数据库,现有档案目录数据80多万条;“一站”即开通了海南省档案信息网站——“琼兰阁”,为档案政务处理、档案宣传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提供了新的阵地。各市县档案局(馆)结合实际,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规划、领导和投入,市、县档案局(馆)都开通了档案网站。县级以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机构计算机拥有率、档案管理软件普及率有了明显提高。

㈠档案信息资源情况。

全省现有各级各类档案馆29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9个,专门档案馆1个,部门档案馆4个,企业档案馆2个,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3个),馆藏1733个全宗,36.08万卷档案,音像档案974盘,照片档案5.27万张,电子档案264(盒、张)。通过开展档案馆达标升级活动,各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资料基本上都经过规范化整理,编制了案卷目录、卷内目录、专题索引、专题卡片等各种检索工具。已录入计算机的档案案卷目录有12万多条,文件级目录近150万条,约占馆藏档案著录任务总量的15%。

省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156个,室藏31.11万卷档案,音像档案31626盘,照片档案2.95万张,电子档案1318(盒、张)。各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编辑、打印文件,每年有大量的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产生,而这些已经存储在磁盘上的电子文件,经签发打印成正式的纸质文件后,多数未能妥善保存,有的虽有保存,但缺乏统一管理,造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浪费。据调查,在省直单位中,有近10%的单位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文件归档采取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的方式;有少量单位在纸质文件归档的同时开始收集电子文件,大多数单位尚未开始这项工作。

市县属机关、企事业档案室2300多个,室藏档案约60万卷。除极少数单位外,绝大多数单位尚未开展计算机管理档案。

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拥有计算机145台,服务器7台,复印机29台,中央空调3套、分体空调机109台,去湿机42台,消毒设备9台。海南省档案馆九十年代中期建设了一个完整的局域网,全局接入点90个。由于服务器购买较早(1996年),配置低、性能差,根本无法满足今天大型应用的需要,不能承载大型数据库和海量业务数据,更不能运行依赖于高性能服务器的网络应用。安全防护设施几乎没有,档案数据保密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市县级档案馆硬件建设较差,各级政府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过少,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纳入本地、本部门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档案事业发展计划,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未有档案信息化建设成分。除海口、儋州、澄迈等少数几个市县外,大多数市县都仅配置一台计算机,而且档次很低。有5个市县档案馆没有复印机、去湿机、空调机等设备。18个市县档案馆中,仅有3台消毒设备。

省属厅局单位档案室设备配置情况相对较好,省属机关、企业事业档案室拥有电子计算机167台,服务器17台,复印机60台,分体空调机171台,去湿机95台,消毒设备为零。档案管理被评为省一级的单位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目录。部分单位档案部门的计算机与单位的办公或业务计算机网络连接,个别单位档案部门已经实现了文件、档案管理自动化,做到了电子文件的实时归档,即时提供利用。

㈢人才队伍情况。

从1998年开始,省档案局开展计算机管理档案操作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全省大多数档案局(馆)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受过培训。通过培训,各级档案干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计算机知识不断丰富。

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专职人员257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79人,占31.73%,中专以下人员67人,占26.07%。省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中,专职人员115人,大学本科以上30人,占26.08%;中专以下人员22人,占19.13%。

全省共有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7人,仅占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专职人员的3.11%;馆员26人,占10.12%;助理馆员以下初级职务73人,占28.40%。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大部集中在档案局(馆),省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不足20人。计算机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的专业人才廖若晨星,现职档案人员中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仍不多,尤其是既懂档案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少。部分市县档案部门由于没有人才,现有设备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㈣标准、规范建设情况。

海南省档案局在长期的档案工作中,按国家档案局统一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开展档案工作,在严格执行的基础上,还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完善和形成了一整套地方档案工作标准,很好地规范和保证了全省档案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近两年来,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形势需要,省档案局先后制订了《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并与省信息产业局联合转发《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对全省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提出了具体标准和要求。现在又在抓紧制定《海南省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机关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标准》、《海南省机关档案数字化规程》等规范性文件。但从总体上看,这些规范、标准仍偏重于档案业务本身,在档案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制定上则存在很大不足,使档案业务和信息化之间产生脱节,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省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政务外网建设为基础,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信息管理法制化。2010年以前要达到以下目标:

㈠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专业(部门)档案馆,全面完成档案基础目录数据库建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省档案目录中心;

㈡依托海南省党政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文档数据中心,使文档数据中心成为本级党委、政府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内首先在海南党政内网上构建海南省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为省直机关各用户提供电子文件的归档、查询、利用等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的资源共享。海口市档案局也应在近两年内在市党政网上建立“海口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

㈢对现有各级档案网站进行改造升级,市县档案馆主页全部实行独立域名管理,并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及现行公开文件,全面提升全省档案工作信息网络的质量和水平;

㈣在我省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各种载体档案和相关电子档案同步的接收平台;

㈤在海南省党政综合信息网络及海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统一平台下进行“三网一库”(内部局域网、行业广域网、社会公众网、档案数据库)建设,基本建成海南省数字档案馆和海口市数字档案馆,使社会公众获得“一站式”的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内部局域网,主要是局(馆)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馆藏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内部公文、信息、会务、督查及档案采集、整理、管理、鉴定、检索、编研、利用、数字化等主要业务网上办理,为最终实现“数字档案馆”铺设道路。

行业广域网,就是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网建设工程,建立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服务及与全省各市县档案局(馆)联网的全省档案信息资源专网,实现省直机关内部网间网的横向互联和信息共享,同时与各市县档案馆、档案室之间纵向的政务信息传递、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等。

社会公众网,就是依托各级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局(馆)省级档案门户网站,在网上公共信息和档案信息,力求在解决网络安全和保密问题的基础上,在互联网和系统专业网上进行馆藏开放档案目录和现行公开文件的网上查询和浏览服务,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程度,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及对全省档案信息网络实行统一管理。

档案数据库建设,就是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最新标准规范和数据格式,建设一批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如档案目录数据库、原文信息数据库、典藉史料数据库、各种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

四、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

㈠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⒈提高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到2006年底,海南省各级各类档案馆都要普遍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到2010年底,省级机关档案部门的计算机普及率要达到100%,市级机关要达到80%,县级机关要达到60%。

⒉建设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目前,海南省档案馆和海口市档案馆已建成局域网。到2005年底,三亚、儋州两市档案局(馆)建成内部局域网,其他市县档案局(馆)争取在2007年底以前建成内部局域网。有条件的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也应积极建设内部局域网。

⒊接入党政网平台。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当地电子政务建设,档案部门的局域网要按规定要求接入市、县党政专网,并通过海南省党政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省档案馆互联互通,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⒋逐步添置档案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各级档案馆和单位档案部门应当购置扫描仪、音视频数字转换设备、档案管理软件等,适应档案数字化实际需要。

⒌提高档案工作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各级档案局(馆)应当加强对库房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等信息化改造,提高档案保护、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程度。

㈡全力开展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

⒈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目录数据的质量。到2007年底,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都要建立馆藏全部档案的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和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省档案目录中心。市档案馆每年录入条目不少于10万条,县档案馆每年录入条目不少于5万条。从2005年起,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接收档案进馆时,应同时接收符合要求的机读目录,没有机读目录的档案应补齐著录条目,否则不予接收进馆。

⒉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建立档案全文数据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级档案馆和机关单位档案室要有步骤地开展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制定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计划,安排适当投入,逐步开展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建立符合质量标准的档案全文数据库。

⒊稳步推进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对录音、录像、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建立一定规模的多媒体档案数据库。至2005年底,省档案馆完成馆藏全部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分别建立语音、视频和静态图像数据库,并开展多媒体档案数字化相关技术研究,争取成为全省多媒体档案数字化示范基地。有条件的市县档案馆、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以及机关单位档案室也应当尽快开展多媒体档案数字化工作,积极建设多媒体档案数据库。至2007年底,各市县档案馆都必须完成馆藏全部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任务。

㈢筹划建设省、市数字档案馆。海南省档案局要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安排,在2005年内提出《海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技术方案》,争取纳入次年的省级信息化建设计划项目予以实施,逐年完成。海口市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工程也要同时启动,力争早日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有:

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抓四个平台建设:

⑴数字档案信息传输平台建设。网络传输平台主要由局域网络、党政内网和国际互联网络三个平台组成。局域网络平台,承担数字档案馆内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利用等主要业务工作。党政网络平台,连接各市县委、政府计算机中心,实现市县档案馆与进馆单位档案室网络连接,通过省党政内网的光纤主干线路将全省档案网络连成一个整体。市、县档案馆必须与本地信息部门配合,使档案馆的布点工作顺利完成。国际互联网络平台,是数字档案馆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外部网络平台,承担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在线利用等工作。

⑵数字档案信息采集平台建设。主要建设电子目录采集平台,全文数据采集平台等,承担数字档案信息的日常采集工作。目录采集平台主要承担馆藏各种档案资料目录数据的采集,进馆单位数据采集等工作。全文数据采集平台主要包括馆藏纸质档案采集、电子档案数据采集、照片档案采集、多媒体档案采集、资料信息采集等平台。

⑶数字档案信息存储管理平台建设。存储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馆内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器、全文存储管理服务器、磁带备份系统等设备,承担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信息工作。

⑷数字档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一是馆内应用平台建设,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查阅利用、编辑研究等功能。二是国际互联网档案信息和在线利用平台建设,即档案网站建设,提升现有档案网站的功能和质量。三是政府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主要用于接收电子政务产生的电子公文数据,接收通过机关档案管理系统整理完毕的电子档案数据,开展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在线利用工作。

⒉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方面,抓三个类型的数据库建设:

⑴档案目录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存储著录标引产生的以二维数据表方式存放的档案二次文献,主要包括档案资料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字档案馆目录数据库主要数据来源包括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各进馆单位档案目录数据。

⑵全文数据库:主要包括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形成的图像、文本数据,移交进馆的电子档案数据,重要资料信息数据。

⑶多媒体档案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照片档案数字化形成的图像数据,馆藏录音带、录像带数字化后形成的多媒体信息。

㈣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

⒈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组织宣传、贯彻国标《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和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按照规范化要求,开展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使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一样得到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

⒉开展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试点。按照文档一体化原则、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的原则、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则,以及机关档案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的要求,2005—2006年,在三个以上省直机关、五个以上市直机关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试点。至2010年底止,有20%的省直机关建成数字化档案室。

⒊继续进行《琼兰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系统》研发,争取在2005年底前完成软件定型并予以推广,以满足机关办公自动化对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需求。

⒋抓紧构建省级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省档案局(馆)利用省党政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的建设,在2005年初,进行有关调研、设计概念模型、制订政策框架、设置与电子文件标准,建立保证电子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的有效工作机制,实现政务信息共享,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利用电子文件提供有效服务。对电子文件海量存贮与安全保管技术进行研究,使得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中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像纸质文件一样得到永久保存。至2005年底,初步建成省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

㈤加强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⒈继续推广先进、实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按照“相对统一、标准通用”的原则要求,在全省推广应用《琼兰档案管理系统》、《琼兰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系统》等档案管理软件。

⒉建立文档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各级档案局(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机构要积极参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建设,对文档一体化应用项目提出需求分析和设计要求,做好文档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衔接。实现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融合。

⒊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各级档案局(馆)要积极参与当地电子政务和政府上网工程。各市县档案局(馆)均应对现有档案公众网站(主页)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更新,尚未获得独立域名的市县应在2006年底以前办理独立域名,自主进行管理,并且要有计划地上载开放档案目录以及已公开的文件、档案全文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文档信息服务。

省档案局(馆)于1999年开通公众网站——“琼兰阁”后,在2004年又开通了党政网站,并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上载。有条件的市、县也应积极开通党政网站,为机关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各专业、部门、企事业档案馆和专业主管部门建立的档案网站,要与海南省档案馆网站相链接。

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公开政务信息、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要将海南省档案网站——“琼兰阁”建设成具有海南特点,档案特色,较高水平的门户网站,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档案信息服务。

㈥抓紧档案信息化标准和规范建设

⒈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加快研究和制订我省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公开和上网安全、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⒉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各级档案部门都要学习、宣传与贯彻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省档案局结合全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定和完善海南省地方性标准规范和实施办法。在今后几年,要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优先制订本地区电子文件归档及档案信息采集、交换、整合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建立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十一五”期间,急需制定的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标准有:

⑴《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细则》(地方标准)

⑵《各类档案数据库结构标准》(地方标准)

⑶《档案数据交换格式》(地方标准)

⑷《网站资源归档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⑸《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⑹《照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⑺《录音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⑻《录像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⑼《数字档案馆设计与建设规范》(行业标准)

⑽《档案管理网络安全标准》(行业标准)

⑾《档案文件开放控制办法》(行业标准)

⑿《数字化声像档案著录规则》(行业标准)

⒀《多媒体信息采集操作规程》(行业标准)

五、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信息将日益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拥有越来越现代化的手段,所处的技术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面临的仍将是艰苦的工作,如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整理、加工与建库等,在网络化、一体化过程中,还将会涉及资金、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数据安全等问题。因此,实现档案信息化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㈠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化意识,正视信息化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加深对“实施信息化带动策略”的理解。各级档案局(馆)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融于业务监督指导、目标管理、执法检查等活动之中。

㈡纳入发展规划,提供经费保障。各级档案部门应围绕“三网一库一站”和电子文件管理申报项目,积极争取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总格局。档案信息化要纳入档案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争取财政投入并保持适当增长比例。

1.要根据国民经济增长幅度,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以缓解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2.认真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立项工作,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经费预算。

3.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统筹合理使用,引入信息化工程监理机制,加强相关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可行性论证。

㈢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把档案信息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管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防止档案信息失密、泄密和丢失。

⒈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制订完善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的培养、使用和考核,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安全。

⒉分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管理。抓紧构建省馆局域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在2005年内要确保完成省馆局域网络防火墙建设,使之成为全省档案部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示范工程。

⒊加强数据库管理,采取脱机备份等有效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⒋加强档案网上利用的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和利用的安全。所有上网信息的都必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查。

⒌开展信息安全和信息法制教育,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㈣优化专业结构,抓好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向前发展的趋势,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即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人员,信息分析与研究人员,数据库生产与维护人员,计算机软件、硬件人才,网络环境创建与运行维护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对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知识的补充与更新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现代化不仅取决于工作人员原有的知识与水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的速度。面对人员需求上的这一变化:一是档案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对在职人员可进行在职培训或出去深造等各种形式的再教育,特别是各级档案局(馆)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必须接受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管理、现代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其次,单一的人员结构已不能满足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档案管理不仅需要档案专业人员,同时还需要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因此,应注意引进这些方面的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以适应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各市、县档案局(馆)在近年内,要至少配备一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使之成为档案、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㈤加强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

档案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支持,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如信息技术人才政策、行业信息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信息化建设必将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因此要深入学习研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交换、政务公开、信息资源保护、企业信息化、信息产业、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信息产权、信息市场管理、信息产品价格政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学习研究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建立我省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推动我省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法制环境的保障体系。

加强档案信息化发展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信息化建设决策水平。发挥有关学会、协会、机关、团体的作用,请一批专家、顾问和有专长、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研究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以及系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㈥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指导、检查与督促。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部门的重点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把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工作与党委、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结合起来。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信息部门的支持。各地领导和信息部门要把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作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5

一、自我加压,高起点谋划全年工作任务,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我市档案工作要想走在全省的前列,实现档案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新的辉煌,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好全年的工作任务是前提,面对现实,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是关键。2012年,我们根据全市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省档案局的年度工作要点,在制定全市档案工作计划时,局领导高度重视,认为档案工作只有前进,没有退路。多次召开全局干部会、局长办公会,让每个干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果敢作出年度工作计划必须起点高、标准严、质量好、具有可操作性,定量在前,定性在后,以量变带动质变的理念。省局有指标规定的,我们的计划要更高,省局没有下达指标的,我们要以具体指标作衡量。在市目标办《2012年度市直单位职能目标自查及考评计分表》档案工作的10大类中,所有指标均高于省局下发的指标。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我们强调在开拓创新中提高战斗力;在围绕大局中提高执行力;在苦干实干中提高操作力。年初就把《县(区)档案局和本局各科室工作考评内容》下发至各县(区)档案局和本局各科室,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实行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调度,年终细化量化考评的原则,真正使年初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档案工作朝前发展。

二、突出档案馆工作主体,推进县(区)档案馆建设步伐

档案馆工作是档案事业的主体,是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窗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市档案馆搬迁新馆后,我们始终本着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突出利用的原则,狠抓档案资源建设。

1、继续下发执行《关于市直有关单位档案移交的通知》(即职能目标中的第7项)。我们在去年大范围接收抚纺、抚二纺、丙纶厂等9家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的基础上,今年又对市直15个单位和破产的城市信用社(包括银鹰社、复兴社、振兴社、中心社、管理专班等五个分社)档案移交的时间、移交的范围、案卷质量等方面作出具体详细的安排,新接档案37082卷。截至目前,馆藏档案已达160944卷,是馆库搬迁前的2倍。

2、加大馆藏档案目录计算机著录的力度(即职能目标第8项)。档案目录计算机著录是打造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今后方便人民群众查询档案的发展方向。在政府未投入经费,自行配置部分必要设备,面对人手少、任务重、馆藏档案目录远超300万条以上的情况下,按照省档案局《关于做到建国后档案目录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快档案目录计算机著录的力度,我们先后派出4名干部到省档案馆跟班学习,弄懂弄通档案著录的要求和具体操作要领。截至11月底,已基本完成馆藏档案案卷级目录的著录工作,完成了17个全宗的文件级目录著录共49467条。

3、发挥档案信息网站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查询(即职能目标第10项)。我们本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切实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将档案工作的职能、工作流程、馆藏指南、服务项目和相关要求等,全部登录政府门户网站。在办公楼一楼大厅张挂了服务公示栏,开设了现行文件服务利用中心、国务院公报和省政府公报阅览点。节假日还实行了电话预约档案查阅。截至11月底,接待社会各界查阅利用者1500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3000多卷(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1428个。

去年10月,我们在全省各设区市率先全部开通所属11个县(区)档案信息网站后,今年着重强调完善网站栏目,充实网站内容,突出网站的作用,要求能够对外公开的信息须全部登录网站。已将53个全宗单位1978年以前的文书档案1210卷在网站上公开。今年6月,在全省档案信息网站检查评比中,我市档案信息网站获得三等奖。

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教育红红火火。搬迁新馆后,由于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市馆于2010年晋升为省一级馆,2011年晋升为国家二级馆。经批准,市馆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年来,我们利用馆藏档案和相关单位的档案资料,先后举办了4期展览。仅今年就举办了《瞬间的记忆》——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图片展;《跨越赶超发展》——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图片展,参观人数达400多人次。

5、加大重点档案抢救力度。重点档案是明清、民国时期和建国前的革命历史档案,这些档案既是镇馆之宝,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资源。今年,我们组织全局干部加班加点,对馆藏的1万多卷民国档案进行裱糊、消毒、著录等技术性抢救工作,受到省档案局的好评。

6、花力气抓好县级档案馆库建设,为档案事业快速发展打造全新的平台。长期以来,我市县(区)档案馆库简陋陈旧、面积不足、功能不全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今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档案馆建设力度和省政府设立县级档案馆建设补助资金项目的有利时机,把县级档案馆规划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与省档案局的协调沟通,密切与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及时与各县(区)委、区政府协调,对县(区)档案馆建设作出合理规划编制。成功争取到省政府补助资金320元,并已下发至南城、资溪、乐安,在全省各设区市中属项目资金最多的市。目前,全市11个县(区)档案馆,已建成新馆有3个,在建的有6个,通过立项在选址的有2个。金溪、资溪、南城以迁入新馆办公,广昌、乐安、黎川县馆已经封顶或即将封顶。随着县(区)档案馆新馆逐步建成后,我市档案工作基础设施条件将彻底改观。

三、强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提升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档案业务基础工作是档案事业的“生命线”,也是档案部门围绕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服务中心大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我们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勤勉务实、一丝不苟,狠抓落实、不留余地,真正做到了行之有声、行之有果。

1、精心组织县(区)档案馆和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划化管理(即职能目标的第1项、第2项)。随着时代的变迁,档案工作已由“三线”走向“一线”,由“后台”变为“前台”,档案馆工作已列入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机关档案也成为落实民生事项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开展档案馆和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对申报、评估、认定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申报等级与标准规范相一致,评估认定与严格要求相一致的原则,把住各个关口。自2006年《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全市11个县级档案馆已晋升省一级2个、省二级5个、省三级1个,临川、崇仁、乐安县档案馆由于馆库饱和、正在建馆搬迁之中,而未准予申报。机关事业单位达省三级以上标准的共152个,2012年新增50个,其中新增省特级1个、省一级10个、省二级7个、省三级32个,达标个数在全省各设区市3年连续排位第一。

2、注重城区街道、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开展新型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建档试点和档案工作联系点(即职能目标第3项、第9项)。人们常说,只要有单位组织存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档案,这话一点不假。今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南城县作为市档案局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试点县,该县徐家乡为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试点乡镇,并在该镇召开了全市档案局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座谈会,并实地参观了徐家乡湖东村委会的档案室,使大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建档的对象、范围、要求和建档的作用。我们还与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协作拨出专款,为南城县提供了247个铁质档案箱。

在抓好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的同时,也积极与金巢经济开发区联系,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建档工作,选择了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惠泉啤酒公司、江铃底盘股份公司作为企业建档工作联系点,并帮助其规范整理档案。截止目前,全市1804个行政村已有1008个开展了建档工作,165个社区已有107个进行了建档,应该说档案工作已在我市花开满园。

3、主动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和验收工作(即职能目标第4项)。近几年,市本级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如火如荼,为了不让项目工程留缺陷,不为后人留遗憾,我们连续两年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工作调研,协调沟通,上门指导,全面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和档案验收工作。2011年,我们将调研报告上报,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与验收工作的通知》。目前,通过竣工验收档案的有4个,部分项目工程档案也正在联系整理移交之中。

4、全面完成市直机关单位《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方案审核工作(即职能目标第6项)。该方案是根据各单位不同性质、不同职能、不同档案类型而制定的规范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的指导性文件,目的在于时间变迁、人员接替过程中防止档案整理随意性的作为。国家档案局8号令下发后,我们只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指导完成了市直156个单位(含二级单位)的审核工作,完成率达100%。

四、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力推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档案工作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档案法制建设。一年来,我们依据《档案法》、《省档案管理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依法治档,展开系列工作。

1、与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和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即职能目标第5项)。去年,我们与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全市社会优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涉及民生的档案执法调研,今年上半年,与市建设局、市房管局开展了城建、房产档案执法调研,下半年,又与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对乐安县和部分市直单位开展了档案执法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整改到位。档案法制宣传工作被评为全市普法教育、依法治市先进单位。

2、开展了第二次档案登记。根据《省档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和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从今年5月至9月底,完成了所属单位档案第二次登记工作。市直156个单位,已登记152个,占应登记数的98%。

3、完善档案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流程。按照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要求,将有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列入了网上审批系统。

五、树立档案人新形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安排,坚持注重突出档案工作的特色,着力在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上用心思,在落实整改问题上下功夫,在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体制上想办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积极主动外出招商引资。我们与市建设局负责人一道,先后赴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等地,广泛联系当地有实力、讲信誉的企业家联系,宣传、推介。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1亿元生产铝合金幕墙、门窗的工业项目,已签约落户金巢开发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税收3000万元,可安排300人就业。

2、做好全民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点的帮扶工作。我们对接了两个全民创业企业,在金溪县陆坊乡葛坊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并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两万元用于该村修建公路。

3、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鼓励档案干部向党报党刊、专业报刊和其他媒体多写稿、多投稿,将档案工作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做法和好人好事宣传报道出去,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提升的知名度。今年,仅市局干部就在各种报刊刊发稿件36篇,在国家、省级档案网站上刊发稿件近200篇。连续二年被评为全省档案信息通联工作先进单位,1人连续被评为全国、全省通联工作先进个人。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6

这次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传达全国、全省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市档案工作,部署2009年全市档案工作,动员全市档案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勇于创新、奋力开创档案工作服务现代新*建设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一、20*年全市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20*年,全市档案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档案局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全国、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市人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突出档案工作服务于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一主题,结合“四创两争”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加快实施档案工作“八项工程”步伐,在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功能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促进了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档案工作

1、依法制定标准,规范执法工作。市、县(市)区档案部门始终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作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手段来抓,依法加强对全市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完成了*市档案立法调研计划、报告和形成了《*市档案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写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服务承诺。结合*市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中法律依据类、行政执法类的内容上报和行政许可、受理违法案件、表彰奖励、业务指导工作流程。完成了行政执法依据、权限、职责的梳理和行政处罚、复议、赔偿程序的制定工作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拟定了《*市档案局20*年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市暨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和《*市档案局开展“阳光政务”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规定》及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项目、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标准及相关制度。与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联合组织开展了20*年*市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执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人大和市政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结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20*年、20*年市级重点项目单位主管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领导及专兼职档案人员80余人进行了业务培训,为提高重点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上报了*市档案局“五五”普法中期检查情况报告,推动了全市依法治档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2、加强宏观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市、县(市)区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农业农村、林权改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和社区等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供业务学习材料,严格按照标准和方法,督促指导各立档单位做好各类文件材料和年度立卷归档和整理工作,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市、县(市)区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全市林权改革档案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加强了对改制企业档案管理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咨询。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和国有破产企业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结合修改后的《云南省档案条例》的颁发,及时拟写了《*市档案局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云南省档案条例>实施意见》,举办《云南省档案条例》及档案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班。完成了对市农业局等34家单位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定批复工作。

4、加强协作组工作,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档案协作组工作,召开了市级机关档案协作组组长会议,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安排布置了今年工作计划,确保协作组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全面提升市级机关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力争档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拟定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认真落实《*市电子公文归档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促进*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规范化。加快对馆藏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市、县(市)区档案馆共完成机读目录数据96万余条,全文扫描档案121万页。*市档案局完成了本局馆英特网网站和政务网网站的更新改版工作,配置了英特网网站服务器,更新了网站页面,增加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档案信息”、“服务承诺”、“馆藏精粹”、“档案知识”等栏目,进一步完善了档案查询、现行公开文件查询系统和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新增网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和网上“预约查档”功能。县(市)区档案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和建立局域网及现代化管理工作。针对无纸化办公情况下的公文归档管理进行了调研,与南天公司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平台”的课题研究,初步完成了电子公文归档转换软件的开发。

(三)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

市、县(市)区档案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在建立党委、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的同时,积极主动做好政务信息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四)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建设,提升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市、县(市)区档案部门狠抓“八项工程”建设,推动档案事业规范、有序的正常开展。本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开展“星级”标准验收工作。全市共有324家单位,实现了“转星”和“申星”,家庭建档7000余户。

(五)加强基础管理,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市、县(市)区档案馆结合*市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档案服务机制创新步伐,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不断丰富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内容和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市、县(市)区档案局馆向社会作出了服务承诺,实行档案查阅利用“零”收费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的需要,为领导决策、落实政策、解决土地纠份、劳动人事、工资福利、编史修志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认真履行局馆公开服务承诺,共接待查阅利用者59864人次,调阅档案57586卷,复印档案材料12293页。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认真履行档案局服务承诺,建立电话预约、网上查询档案服务,市、县(市)区综合档案局馆分别接听电话预约300余人次、网上预约20余人次,并及时进行了回复。市档案馆接待利用岗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共接收不同门类档案共计47590卷,接收20*年度市级机关电子公文和档案文件级条目数据7000多条,原文数据10000多页,数字化照片档案3100多张。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分别填报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基本情况调查表,完成了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其中:市档案馆完成了400卷的抢救任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共接待了省、内外考察团共30余批、14000余人次,并互赠了编研成果。

(六)加强档案理论研讨和编研工作,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作用

组织召开了学会年会,总结20*年工作部署20*年工作。组织完成了20*年*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国民时期商标注册法规制度与老商标研究》已被定为20*年市社科规划课题。完成了《*档案》1至4期的编辑出版、交流工作,完成了续修《*市志》和《*年鉴》档案部份的工作,《2000-2005年*市档案志》、《*市档案馆馆藏名人手迹选编》两书已印刷出书。组织15篇档案优秀成果上报市社科联,参加20*年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会。参加了20*年省档案学会秘书长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受到好评,组织16篇论文参加了20*年全省档案学术研讨会,获组织奖。组织会员外出考察学习。各县(市)区档案局馆、档案学会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和积极组织开展学会活动。

(七)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市、县(市)区档案部门始终把加强档案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档案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市、县(市)区档案部门、市城建档案馆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础,以新知识、新技能的为重点,以学历教育为补充等多种形式学习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未取得档案上岗资格证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上岗资格培训考试,不断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市20*年全民普法》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考试。完成了全市档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高级的审核、推荐和中、初级评审工作,全市共有6人、9人、14人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评审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捐款活动,档案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和交纳“特殊党费”,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爱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机构体制不顺;二是档案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三是馆库建设滞后;四是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建设发展不平衡;五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解决。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7

这次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传达全国、全省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市档案工作,部署2009年全市档案工作,动员全市档案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勇于创新、奋力开创档案工作服务现代新*建设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一、20*年全市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20*年,全市档案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档案局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全国、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市人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突出档案工作服务于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一主题,结合“四创两争”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加快实施档案工作“八项工程”步伐,在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功能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促进了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档案工作

1、依法制定标准,规范执法工作。市、县(市)区档案部门始终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作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手段来抓,依法加强对全市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完成了*市档案立法调研计划、报告和形成了《*市档案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写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服务承诺。结合*市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中法律依据类、行政执法类的内容上报和行政许可、受理违法案件、表彰奖励、业务指导工作流程。完成了行政执法依据、权限、职责的梳理和行政处罚、复议、赔偿程序的制定工作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拟定了《*市档案局20*年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市暨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和《*市档案局开展“阳光政务”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规定》及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项目、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标准及相关制度。与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联合组织开展了20*年*市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执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人大和市政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结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20*年、20*年市级重点项目单位主管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领导及专兼职档案人员*余人进行了业务培训,为提高重点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上报了*市档案局“五五”普法中期检查情况报告,推动了全市依法治档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2、加强宏观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市、县(市)区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农业农村、林权改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和社区等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供业务学习材料,严格按照标准和方法,督促指导各立档单位做好各类文件材料和年度立卷归档和整理工作,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市、县(市)区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全市林权改革档案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加强了对改制企业档案管理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咨询。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和国有破产企业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结合修改后的《*省档案条例》的颁发,及时拟写了《*市档案局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省档案条例>实施意见》,举办《*省档案条例》及档案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班。完成了对市农业局等*家单位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定批复工作。

4、加强协作组工作,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档案协作组工作,召开了市级机关档案协作组组长会议,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安排布置了今年工作计划,确保协作组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全面提升市级机关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力争档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拟定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认真落实《*市电子公文归档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促进*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规范化。加快对馆藏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市、县(市)区档案馆共完成机读目录数据*万余条,全文扫描档案*万页。*市档案局完成了本局馆英特网网站和政务网网站的更新改版工作,配置了英特网网站服务器,更新了网站页面,增加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档案信息”、“服务承诺”、“馆藏精粹”、“档案知识”等栏目,进一步完善了档案查询、现行公开文件查询系统和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新增网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和网上“预约查档”功能。县(市)区档案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和建立局域网及现代化管理工作。针对无纸化办公情况下的公文归档管理进行了调研,与南天公司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平台”的课题研究,初步完成了电子公文归档转换软件的开发。

(三)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

市、县(市)区档案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在建立党委、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的同时,积极主动做好政务信息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四)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建设,提升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市、县(市)区档案部门狠抓“八项工程”建设,推动档案事业规范、有序的正常开展。本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开展“星级”标准验收工作。全市共有*家单位,实现了“转星”和“申星”,家庭建档700*余户。

(五)加强基础管理,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市、县(市)区档案馆结合*市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档案服务机制创新步伐,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不断丰富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内容和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市、县(市)区档案局馆向社会作出了服务承诺,实行档案查阅利用“零”收费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的需要,为领导决策、落实政策、解决土地纠份、劳动人事、工资福利、编史修志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认真履行局馆公开服务承诺,共接待查阅利用者*人次,调阅档案57586卷,复印档案材料12293页。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认真履行档案局服务承诺,建立电话预约、网上查询档案服务,市、县(市)区综合档案局馆分别接听电话预约*余人次、网上预约*余人次,并及时进行了回复。市档案馆接待利用岗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共接收不同门类档案共计47590卷,接收20*年度市级机关电子公文和档案文件级条目数据700*多条,原文数据1000*多页,数字化照片档案*多张。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分别填报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基本情况调查表,完成了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其中:市档案馆完成了400卷的抢救任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共接待了省、内外考察团共*余批、1400*余人次,并互赠了编研成果。

(六)加强档案理论研讨和编研工作,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作用

组织召开了学会年会,总结20*年工作部署20*年工作。组织完成了20*年*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国民时期商标注册法规制度与老商标研究》已被定为20*年市社科规划课题。完成了《*档案》1至4期的编辑出版、交流工作,完成了续修《*市志》和《*年鉴》档案部份的工作,《2000-2005年*市档案志》、《*市档案馆馆藏名人手迹选编》两书已印刷出书。组织15篇档案优秀成果上报市社科联,参加20*年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会。参加了20*年省档案学会秘书长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受到好评,组织16篇论文参加了20*年全省档案学术研讨会,获组织奖。组织会员外出考察学习。各县(市)区档案局馆、档案学会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和积极组织开展学会活动。

(七)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市、县(市)区档案部门始终把加强档案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档案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市、县(市)区档案部门、市城建档案馆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础,以新知识、新技能的为重点,以学历教育为补充等多种形式学习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未取得档案上岗资格证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上岗资格培训考试,不断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市20*年全民普法》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考试。完成了全市档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高级的审核、推荐和中、初级评审工作,全市共有*人、*人、*人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评审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捐款活动,档案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和交纳“特殊党费”,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爱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机构体制不顺;二是档案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三是馆库建设滞后;四是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建设发展不平衡;五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解决。

人社局档案工作计划篇8

一、现状分析

临海市有5个街道、14个镇、1053个村、22个社区、110万人口,有13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海市档案局(馆)目前是“两科两室”设置,即业务指导法制科、管理利用科、办公室和值班室,全局12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是中层以上干部。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档案库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馆内藏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数量不多)、专门档案、人物档案。其中专门档案有会计、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土地、房产所有权存根、山林定权发证存根等14种。馆藏档案224个,全宗35993卷(其中建国前1425卷,建国后档案34568卷),音像档案18盘(数量少),照片档案2424张,馆藏资料8862册。

从加强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过调查了解,目前明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档案馆库房建筑面积远远不够,造成档案存放数量质量受到限制。二是档案工作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持证率不高,全局只有2位同志持有行政执法证。三是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30岁左右档案技术科研人才引进不够,这对今后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很不利。四是档案信息化工作步伐缓慢,基层单位办公信息化网络人员和办公室文秘人员的档案管理相脱节;对照《浙江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标准》,无论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管理,远远不符合要求,目前,全局电脑只配备4台。五是有的单位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不明确,档案管理不规范。六是“三农”档案和社区档案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出现无人管理现象。

二、工作对策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正处于从“封闭型”管理到开放式服务,从人治到法治、重保管到重服务、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管理体制优、基础设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将是现代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展临海档案事业也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网络,加大工作力度

市委、市政府要把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听取1-2次档案工作汇报,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分管领导要把搞好档案工作作为自己职责范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各方面的协调,把宏观指导与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亲自抓好工作部署、重点工作开展、内容建设等方面的督促落实。根据浙委办[2003]65号《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到临海市普法教育整体计划,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档案法制意识。

全市各镇(街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要正式发文,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专门负责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健全制度。领导如有工作调动,其接任人为自然的分管领导,这样便于协调,工作不断线。村级与社区的档案工作也要明确分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全国档案工作表彰会则提出要完善信用档案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工作及“三农”档案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精神,今后要加强做好村级和社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农村和社区建档不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临海的实际,可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三农”档案工作可放在河头镇(市档案局联系镇)搞试点培训,该镇提出“弘扬羊岩精神,奋力打造农业重镇”的奋斗目标,并实施“千名劳动力素质工程”这本身对搞好“三农”档案工作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社区和征地农民的档案工作试点可放在5个街道办事处进行。市里与镇(街道)、镇(街道)与社区和村分别签订责任状,限时完成。民营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应在市100强企业中重点抓落实、分步实施。我市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已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前和今后的关键是抓落实问题。鉴于档案局自身部门执法人员的不够,我们还要得到市人大、政协等帮助支持与监督。

(二)逐步加大对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

按照《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省委办[2003]65号文件精神,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应列入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档案馆的主要档案征集费、重点珍贵档案抢救费、档案日常维护费和档案研究开发经费等档案资源建设应列入年度预算。事实上我市新闻媒体部门有大量的档案资料,但由于经费的原因,一些珍贵的资料在记者繁忙的工作中逐渐被洗刷掉,而档案局又限于经费短缺的原因,很少收集音像档案资料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惋惜。为了实现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市档案局必须每人配备电脑一台。因此,市财政每年应安排30万元左右用于对市档案馆建设的补助。

同时,要改变市档案馆馆库严重不足的落后状况,按照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档案局印发的《浙江省市县档案馆基本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3]94号)要求,争取在2年内上报立项,力争得到省财政的帮助,市财政专项拨款,通过多方筹措,积累资金,尽快建成6000平方米左右、功能齐全的档案馆,新馆建成后确保一年内达到省一级档案馆标准,以适应我市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三)创新档案服务工作

市档案局(馆)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馆藏档案的整理、研究与开发,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保存的档案除确需继续保密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众开放。

1、在档案编研方面,继续做好《临海年鉴》的编辑发行工作,为临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尝试设立不同的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而定课题负责人,为了研究局面的打开,把涉及到的主要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协调小组领导,市档案局有关人员参与业务辅导。如:招商引资档案(以招商局、工业经济局为主)、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以人事劳动局、工业经济局为主)、“三农”档案(以民政局、农业局为主),信用档案(以工商局、发展计划局为主),名人档案(以总工会、教育局为主),《档案政策法规汇编》以市人大、市政府为主牵头等。

2、继续抓好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工作,扩充文件收集的数量,认真做好党政领导干部个人保存的公务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真正为市委和市政府与百万人民加强联系,建立平台。尝试为社会档案设立“寄存中心”,在市区设立窗口,方便为民服务。

3、做大做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满足各级各单位对档案咨询、档案整理、档案寄存等各项档案服务的需求,不断完善档案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服务市场。筹建成立临海市档案事务所,以满足各级需要,市档案局要从制度建设着手,加强对档案中介机构的监管,严格实行档案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规范档案中介机构执业行为。

(四)建立激励工作机制

1、市委、市政府把档案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把档案馆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范围,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应把全市的档案工作纳入文明建设考核范畴,明确考核内容:即档案组织管理、业务规范、保管条件、开发利用和到期档案移交进馆等5个方面。对考评不合格单位,取消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的评选资格,其主要领导在年度考核时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市里出台《档案目标管理奖励办法》,对在国家、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评估中达三级以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数额不等的物质奖励,对顺利通过台州市级目标管理考核的单位也予以表彰奖励。

2、市档案局继续推行工作考核计奖办法,以全面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1)管理利用科、业务指导法制科和办公室要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做好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对照《浙江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标准》,完成各项指标,通过省级验收的给予适当奖励;对基层档案工作业务指导有方,并通过省市级目标管理认定的按照等级的不同进行适当奖励。(2)新闻报道:被台州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的给予奖励。(3)档案学会工作:发展团体会员和在年会上交流论文的也给予奖励。(4)领导计奖方法:分管各科(室)的领导,按该科(室)人均得奖数计奖(不含新闻报道和档案学会工作);主持工作的领导按全局人均得奖数计奖(不含新闻报道和档案学会工作)。

(五)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上一篇:水利局档案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小学档案室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