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2 20:55:36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1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规划引领,推进美丽乡村有序建设。从2014年起每年美丽乡村建设我县均制定工作方案,7个州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美丽乡村规划全部通过州级技术审查并经县人民政府批复施行,251个推进村也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县还启动30户以上村庄规划编制,预计6月底覆盖率达80%,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二)示范带动,突出美丽乡村特色。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县以州级“示范村”带动、县级“示范村”推动,乡级“推进村”培育三种方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八舟、肇兴、蒲洞等7个州级美丽乡村作为示范村带动,抢抓党建精品示范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11亿元,打造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农村亮点,并实现开门迎客。

(三)以“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围绕自然环境生态美、产业发展生活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四美”建设标准,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建设点倾斜、集聚,促成项目集成与配套,全力推进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路、小康房、小康寨建设,2014至2017年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66亿元。

(四)以文明创建,促进人居环境改善。结合“三清二提升”、“农村清洁风暴”等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州级示范村、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传统村落等村寨整治,村庄环境及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涌现出了肇兴镇肇兴村,水口镇滚政村、花柳村、平善村,高屯镇八舟村等村容美寨貌新的亮点村;肇兴镇还荣获“省级文明乡镇”称号、水口镇平善村荣获“省级文明村寨”称号;蒲洞村、四寨村、黄岗村等7个村寨被评为“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州级示范村。

(五)多方筹措,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坚持“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共同建设”的原则整合扶贫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发展、交通水利、文化教育、财政“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23.5亿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在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如招商引资、争取信贷支持等筹集建设资金4亿余元。

(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结合我县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推进农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生产,结合实际发展“两茶一药”主导产业,壮大传统特色产业,提升农业效益,加快农民增收。二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发展内涵,挖掘乡土文化,逐步形成农家乐、休闲农庄、家庭旅馆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发展模式,如水口滚政、茅贡地扪等。

(七)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推广平安边界“七联工作法”、“侗乡款约文化”、“移动十户联防”、“双诚信、双承诺”、“三化管理、温馨服务”等社会治理经验,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充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作用,进一步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涌现了一批社会治理的先进村寨,如洪州垒寨的“三省联防”、茅贡高进、流芳、寨头、寨南、寨母的“天甫款约”。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工作压力大力。我县村庄面广量多,全县403个行政村,30户以上村寨1112个,基础设施非常薄弱,随着村庄整治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深入开展,建设任务繁重,整治难度大。

(二)资金瓶颈依然存在。小康示范村、中心村培育、特色村培育、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都是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很大。尽管各级不断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反复强调相关部门配套资金要紧紧跟上,但受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项目建设资金存在瓶颈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宣传发动不够。未能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投工投劳不足,“等、靠、要”思想仍严重,项目推进困难。

(四)产业发展不够。尽管我县在强力打造“两茶一药”,但存在有“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百里侗寨”为切入点,认真对接上级部门,妥善协调本县涉农部门,全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切实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八项行动计划。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计划,各有关部门围绕美丽乡村“八项行动计划”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及资金支持,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进村倾斜集聚,形成合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五化标准”和“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巩固提高,三年全面提升”要求,继续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河道沟塘整治、道路环境整治、农业废弃物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绿化美化亮化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到2020年,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总体目标。

(四)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上有新举措。在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方面,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专业户、农民书屋、民间剧团,创造适合农村特点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五)在乡风民俗建设上要树新风。继续实施“十有”工程,使每个村寨有文化广场、有体育运动场所和健身器材、有医疗卫生室、有幼儿园、有科普图书室、有村“两委”活动阵地、有信息平台和村务公开栏、有停车场等。推动文明新风进万家,开展 “文明村寨”、“星级文明户”、“和谐村寨”、“信用村寨”等评比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2

自国家民委颁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传统村寨独具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正在急速消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村寨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等,因此如何合理对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一个在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特点和文化特色下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景观体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漳州华安县官畲村为例,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具体景观规划措施。

官畲村概况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部,是古畲之邦,畲族聚居地。官畲村坐落于华安县中部,海拔470米,是漳州市少数保存着特色的民族语言、民歌、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的村寨之一,是闽南畲族文化的重要据点。

官畲村自然景观环境:

官畲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分,气候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官畲村地形呈陡峭梯田形式(见图1),群山叠翠,生态优美,具有茶叶生产气候、土壤的先天优势。在村落内外,村民根据地理环境及使用需求进行了有规律的植物栽培。官畲村村口,种植高大乔木做为遮掩,形成封闭之势;村中较开阔的活动场地种植几株乔木,便于村民闲时遮阴、纳凉(见图2),后山和村边在不影响日照的情况下,常种植了小乔木。整个村落树木掩映,郁郁葱葱。官畲村依山顺势,采用半封闭式的整体布局,大多数房屋顺山势筑屋如梯状,曲线分布不规则(见图3)。官畲村村内缺乏明显的道路交通体系,只有村民长期的居住习惯走出来的弯弯曲曲的小道(见图4)。

官畲村民居建筑在80年代以前,多住土木结构,累石为基,筑土为墙,以较粗的木料为支柱的瓦房。房屋背田靠山,楼层以两层居多,屋顶为歇山式,屋内外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民居建筑中少见彩画,室内装饰中没有鲜艳的颜色,体现了畲民质朴的审美及朴实的心境。注重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开小窗,便于避风防盗。院门因受环境的影响,瓦房开门方式与普通的汉族民居建筑大不相同。汉族民居建筑的正门与厅相对在中轴线上,而畲族的院门正厅前不可能有开阔的场地,有些甚至出门便是邻居家的屋顶,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边,因此院门的朝向不一。比如侧开是适应环境而选择的一种方式(见图5)。宗教祭祀建筑朝圣庙是官畲村供奉大德天师、三代祖师、日月等神明庙堂,建在村落的中心位置,是公共的朝拜场所。建筑在装饰方面较为精致,在用色上用红色、黄色等鲜艳颜色做点缀(见图6)。

图官畲村现状分析

1.自然环境恶化导致村寨格局改变

由于村寨周边土地过度开荒、过度林木采伐导致水资源遭受污染、气候变暖、空气指标下降等自然环境环境恶化,影响村落原有的空间形态及循环系统的平衡。森林面积也因人口的增长不断萎缩,供求矛盾不断深化,官畲村已经无法单纯依靠自然调节循环系统。传统的建筑无法适应气候与环境变化,不再体现其适应性,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型的现代技术和材料现代化的材料建造楼房。官畲村特有的建筑瓦房在不断新建的楼房中湮没,改变了村寨原有的特色风貌。村寨中的泉水因遭受到村民生活废水污染已无法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如今家家户户都改用自来水,新的饮用水系统建设改变了村寨原有的格局。高压电线杆随处可见,既破坏了村寨的局部风貌又存在着火灾隐患。

2.社会需求使其空间形态转变

官畲村聚落形态是从三百多年前从漳浦县迁徙至今,不断发展演化而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必然带来了城镇小区的形式主义倾向,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官畲村的家庭结构、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使其内部空间的分配模式及居住模式发生变化,这破坏了官畲村的原有形态,导致了官畲村渐渐失去原来作为主要居住功能的聚落村寨。越来越多的村民在采光通风、卫生水平、安全措施、现代化家电设施的使用等方面改善生活质量,追求舒适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板式的现代建筑形式。在村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使官畲村景观在两种文化冲撞下整体显得杂乱,极不协调。

3.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官畲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

综上所述,官畲村在村寨格局、村寨空间形态、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因时展出现了改造、不适应、被淘汰等多种复杂现象。因此,在保护自然景观和延续村落传统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一个具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聚落景观环境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官畲村景观设计原则

1.传承历史,顺应自然

塑造官畲村畲族传统村寨景观,充分考虑其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及特色的村落布局。切忌采用城市的大拆大建模式,应立足现有村落格局,因势利导,将官畲村传统村寨中最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与景观发展规划相结合,使之持续性的价值和生命力。

2.协调整体性,结合多样性

在官畲村村寨景观人工要素设计时,应从畲族特色建筑出发与原有建筑风格保持基本一致,且建筑尺度适宜、体量得当、错落有致。在不破坏原有官畲村村寨格局的前提下,注重空间形态与整体景观和谐。“乡村景观是由乡村文化景观和乡村自然景观所组成。”同时又呈现形态的多样性。道路与建筑的人工要素与山、森林等自然要素有机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官畲村村寨景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别具一格的村寨格局、悠久的民俗文化等明显的地域性景观特征,这是官畲村地域性景观特色的设计基本要素。充分挖掘畲族民俗文化内涵,将建筑功能现代性与景观乡土性有机的统一,使其得到传承与发展。

官畲村景观规划思路

1.规划改造――建筑风貌和基础设施

官畲村畲族传统村寨景观规划设计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持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在保持民俗文化传统原生态村落时,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在规划设计中官畲村建筑有宗教建筑、特色建筑和居住建筑三个种类。对于朝圣庙的宗教建筑,采用保护与修缮的形式。特色建筑如戏台的建设应与朝圣庙的风格协调;恢复能展示官畲村居住建筑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的原始风貌。居住建筑在维护特色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改善室内使用条件,满足现代居住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卫生干净、节能环保等居住要求。

官畲村村寨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设施条件已经没办法适应现展的需求。例如:村中的道路系统设计,改善了交通网络系统,连接景观设计中各个景点的空间位置,便于村民生活出行。停车场的设置保证了官畲村村民的使用需求,也不破坏村落面貌。高压电线杆林立,通过地下铺设的方式,地下埋设管电线、消除了安全隐患。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排水系统、自来水、供电系统、环保设施、现代通讯、消防、环卫等现代文明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官畲村营造健康、卫生、环保村落环境的重要部分。

2.规划策略

(1)完整性。保护官畲村整体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的环境,收藏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原物,保留不同历史时间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各类文化遗产。(2)延续性。保持官畲村村民社会生活的延续,通过规划设计,提升村落功能,实现功能更新,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3)可行性。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是拯救和保护畲族民俗文化、促进官畲村经济发展的最可行的办法。合理利用和充分展示民俗文化价值与内涵;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村寨整体格局和风貌;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条件;利用古村寨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村寨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开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业与农业、茶业产业等相结合,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促进官畲村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畲族特色村寨。

结语

随着少数民族村寨建设的蓬勃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文化景观的完整性与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系是一个共性问题。少数民族村寨的景观规划研究远不止本文所谈到的这些内容,它需要我们做得更多,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作者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创意系)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3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领导机制。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充实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陈湘飚同志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梦英同志及县委、政府相关副职为副组长,县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政府办,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专门配备一名专职常务副主任,负责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办公室分别从县交通局、水务局、供电局、财政局、住建局和工科局各抽调一人集中办公,抽调人员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年终考评以创建办为主,混编为综合、项目、督导三个组,各施其职、分工协作,为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以六项行动为抓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我县创建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行动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各项行动快速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67994.84万元。其中,小康路完成投资7383万元,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10公里;小康水完成投资5955.14万元,解决农村(包含学校)饮水安全人口29368人,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8839亩,新增地下水机井32口;小康房完成投资119475.18万元,建成小康房300户,保障房8145套,改造农村危房2717户和完成棚户区改造;小康电完成投资1064.07万元,新建中压线路15.877千米、配变34台、配变容量6335千伏安、低压线路47.547千米、无功补偿容量1740千乏;小康讯完成投资9102.81万元,改造农村危旧邮政普遍服务网点2个,建设村级邮件接收场所6个;小康寨完成投资25014.64万元,主要用于美丽乡村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生活乐化等“五化八工程”项目建设。

整合“六项行动”牵头单位、发改、国土、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93091.3万元,重点围绕者相镇纳孔村、永丰街道必克村、珉谷街道坡旗村等18个州级美丽乡村进行打造。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做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分类指导,围绕定位打造。我县按“沿景区、沿高速、沿省道”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三模式”打造“三型”(示范型、提升型、普及型)美丽乡村,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__发展实际的新路。一是按照镇村联动,村景融合模式打造示范型。我们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融合,高标准打造,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如纳孔村利用三岔河景区风光,打造成村景融合的旅游景区,坡旗村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打造__后花园,采取政府投资撬动,强化金融支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逐步完善休闲广场、乡村客栈、餐饮、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按照农旅结合模式打造提升型。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对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的村落,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两手抓,做美村庄、做美产业,发展山地观光农业。如在连环乡关山村平寨组,抓好106户特色民居改造的同时,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借助连环乡优越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仅平寨组就发展砂仁种植500亩、生姜种植500亩、李子种植200亩、板栗种植300亩。三是按完善基础设施模式打造普及型。对于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较差村、把重点主要放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如鲁贡镇板怀村,该村农户主要散居在贞望

公路两侧,没有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结合该村实际,着力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近年来逐步安排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农村饮水工程等项目到该村实施,吸引农户集中连片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抢抓机遇强推进,镇村联动同发展。今年9月,全省第四届小城镇观摩大会在者相镇开展观摩,者相镇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托双乳峰景区,紧紧围绕“水墨者相五彩画廊”打造旅游景观型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分别选择了纳孔村、萝卜寨、新寨三个村作为镇村联动示范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纳孔村投资12157.9万元,实施民居风貌整治、生态停车场、湿地污水处理站、布依文化博物馆等项目;新寨村投资50743.3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民居改造、高标准农田整治、者南大道等项目;萝卜寨村投资7656.5万元,实施精品水果、土地整治、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等项目,实现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五)注重保护建设,让美丽乡村留住乡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民族特色,严禁拆毁古墙、古房等行为。注重村庄整治规划和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特色民居、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传统建筑的保护,注重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的保护,注重珍稀名木、风景林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注重溪流、湿地、山丘等生态细胞的保护。按照古朴、实用、和谐、自然的原则,改造路、房等设施,防止破坏自然环境,严禁大拆大建。改造民居按照原汁原味、功能现代、设施完善的要求,注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元素,使现代设施与自然古寨浑然天成,既保留传统风貌,又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六)注重产业培育,向青山绿水要财富。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先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产业培育,立足因地制宜,坚持“以树为纲、绿色小康”,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农业,重点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等,做大做强做美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如在今年建设的示范村中,永丰街道办必克村预计投资800万元建设1000亩智慧精品观光综合项目,投资500万元发展2000亩樱桃示范基地已种1000亩,投资100万元发展500亩玫瑰基地已种200亩;珉谷街道办坡旗村实施蔬菜种植100亩,总投资31万元,经果林种植200余亩,投资60万元,辐射带动产业800余亩,受益人数1600余人。连环乡巧岩村规划在原砂仁面积的基础上实施砂仁种植3000亩,目前已种植的1500亩;龙场镇定塘村总投资249万元,发展生猪养殖30头以上的四个项目,每个示范村均重点发展1~2个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实现让百姓富的根本目标。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充分展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成果,5月份以来充分利用州、县报刊和门户网点,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在州级媒体报道14篇,县级媒体报道15余篇,编发简报28期。10月份我县组织知名摄影人士到必克、纳孔等美丽乡村开展摄影采风活动,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旨在通过各摄影师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__村庄靓、生态兴、风情浓、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篇章,增强群众建设设美丽家园的信心,以此进一步宣传__、推介__、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有力酝造了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宣传氛围。

(八)注重规划引领,让美丽乡村更美。美丽乡村建设是否能有序推进,规划引领是关键一环,由县创建办牵头,委托__设计院对全县自然村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已完成,明确村寨打造类型(示范性、提升型、普及型)、建设内容和完成时限,确保实现全县1395个自然村寨全覆盖,让美丽乡村更美。

(九)加强督促检查,推进项目落地生根。为有效推进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县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建约谈范围,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就乡(镇、街道)创建工作部署落实,18个示范村项目推进情况,培育支撑产业,探索村级运行管理模式的等内容开展督查调度,通过督查调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群众参与度较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项目均全部由国家投入。如在民居风貌整治中,群众基本不出一分钱,国家对其房屋改造等变得理所当然,有时群众还不理解。

(二)民居风貌整治无项目支撑。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地域风情、展现民族特色,需对民居风貌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但无项目资金作为支撑。

(三)物资采购程序繁琐。小康寨建设需要的路灯、水泥、垃圾桶等物资采购程序繁琐,采购周期长,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进度。

(四)资金整合存在困难。由于各项目实施部门资金落实时间不统一,项目启动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导致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一)加快两路建设,完善人居环境。优先安排“一事一议”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转贷资金项目在贫困村实施,重点建设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硬化、庭院硬化美化、路灯等项目,为贫困村彻底改善村寨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用好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在农业农村方面有很多好的政策和指标,根据全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县拟向农发行融资,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目前总体项目规划已完成,部分融资资金已批准,其余的均已进入与农发行实质对接阶段。

(三)依托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三岔河景区、双乳峰景区和北盘江大峡谷沿线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规划对沿线乡村进行打造,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景区,2016年重点建设者相董箐村和平街小花江村,完善休闲广场、乡村客栈、餐饮、停车场、码头等旅游配套设施,将小花江村、董箐村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圣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将双乳峰至董箐坐船到小花江返回者相三岔河线路打造成旅游精品线路,形成__旅游产业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3602

1 引言

少数民族村寨风貌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浓缩了少数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1]。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和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遗产开始渐渐消失,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颁布后,各地开始开展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项目[2]。如今,对于减少少数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在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原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体系已刻不容缓。以广西融安县沙子乡樟家屯“梦里水乡”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壮族村寨景观规划项目开发及文化融合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3]。

2 “梦里水乡”项目概况

2.1 项目区域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面?e2905 km2,东面与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安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融安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面为石灰山地,喀斯特地貌发达,西面为丘陵,中部较为平坦。

沙子乡全乡土地面积142 km2,耕地面积21337亩,其中水田14630亩,旱地6707亩,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 ℃,年均降水量1536 mm。当地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全乡总人口1329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00人。辖区内居住着汉、壮等民族,其中壮族占全乡人口的68%。全乡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库容为354 m3的社宜水库,环境清静,风景优美。

2.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樟家屯民族村寨位于沙子乡南部,沙子河河畔,全屯有60多户,240多人,管辖面积3836.36亩。樟家屯用地范围有山有水,西北面是青松苍翠的后龙山及竹石奇径,河对岸是前山和茶园,南面临一湖碧水,江面宽阔,江岸自然曲折婉转,天鹅岭、白山、独山千峰竞翠,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山上巨石盘踞,悬壁峭??,宛如护首。沙子河S形坝蓄水分段,上游有沿河码头、水际游步、古树抚江、游场水草;下游则跌水喷涌、河滩沙地、湖水平幽、田园独处。白山岭上巨石耸立,猴脸面江;天鹅山横伸江尾,似天鹅拂水;独山孤居一方,与白山峡水成谷,形成“天户开、地户闭”的自然风水格局,景观条件非常优越。

3 项目景观规划设计布局

3.1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1 突出“水乡文化”的自然山水组合原则

彰显樟家屯水之韵,突出水资源、水文化的挖掘和展示,设计尽量严格保留原有的自然水景生态资源,保留沿江沿湖的自然岸线、林木、竹林及场地上原有的果树植被,对原有河道适当整合充分利用,在下游建设蓄水堤坝以提高水位,扩大湖面。依托沙子河两岸山峦地形、居寨田园、奇石林翠及前景之天鹅湖,共同营造独特的山水空间。在大水面上既保留原有S堤坝、沙滩、码头等,又根据水流现状恢复古水车(水轮水车和脚踏水车),设计了人工自拉式渡船,开发水上游船、划船、竹排、游泳、垂钓、水上步行器、水上牌乐等对自然生态水体无污染无破坏的娱乐活动。

3.1.2 突出“田园文化”的壮族乡村风貌原则

樟家屯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峦地形空间独具特色,风水形态颇佳。前山、茶山、独峰、白山、天鹅岭、后龙山将樟家围合在沙子河一侧,沙子河两岸地势平坦,是河谷坦地,形成田园风景。这种有山、有水、有田、有寨、有树的乡村景观宛自天成。自然之内涵,田园之爽朗,文化之灵动,以沙子河水线为设计主轴,展示两岸田园图案,纳入樟家炊烟,营造“一方乡愁”之灵气。

3.1.3 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原则

分析现代人们对乡村生态休闲生活的需求,结合樟家屯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特色及地形地貌特点,以水上娱乐、乡村体验、文化体察为主要功能,满足人们体育休闲、农业体验、山水养生、景观游览等需求。

3.2 生态旅游规划景观布局

3.2.1 景观框架

根据樟家屯自然资源与景观现状、特点,结合自身山水空间特性,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其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展示樟家屯的自然生态居所,体现“梦里水乡”的地域风景及文化底蕴。紧紧围绕“水乡”的内涵,融合民族乡村田园特色,满足现代人对运动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的需要,为人们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生态型乡村休闲游憩空间。在具体构思上,以“五缘”之处理手法将景物序列及景物空间有机搭接与优化,成为樟家屯“梦里水乡”的设计理念与景观主题。

“五缘”,即“水之缘”:充分利用沙子河(天鹅湖)创设亲近水、体验水、娱乐水的景致;“田之缘”:彰显樟家沿湖田园自然风貌营造多彩生态田园,徜徉于花海中;“绿之缘”:感受樟家山之绿、地之绿、茶之绿,看花山茶山,观生态果品; “石之缘”:平远观奇峰崖壁,深近察竹林石径,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心得;“文之缘”:体察壮族民居建筑,悟道樟家村寨文化,文情涌思,上善若水。

以自然山水生态景致为基调,密切田园与水际环境空间,提升樟家屯人居生态环境,营造“水乡”文化情怀,依托沙子河环抱之水及两岸风光,将樟家屯民族村寨打造成具有运动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的乡村型自然生态游憩景区。因此,在规划设计框架上提出“一核一环一线二轴”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核”指樟家壮族民居文化景观展示核。该核突出樟家建筑文化及民族风情文化的综合展示,景物成点、片式分布,主要有樟家民居建筑、民族文化园、民族文化馆、古码头、S堤坝、民族餐馆等景观,是樟家民族村寨核心文化区。“一环”为乡村生态廊道景观环。该景观环以自然生态蓝本为基调,山、水、道、果、林相互烘托,层层打造,景景有致。能观古樟、能采摘果品,能看白山风光,能游茶山、品尝野花,能戏水游泳、能进农家客栈。“一线”即天鹅湖田园序列景观线。重点景物有天然游泳场、S堤坝、浪漫沙滩、天鹅湖田园风光、时花园、特色瓜果园、烧烤场、滚水坝等。“二轴”以东西向特色景观序列轴和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构成。前者轴线布局地形起伏、山水互动、奇石丛竹、民居错落,可平远、深远观景;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则突出南北轴向景物空间序列控制,展示樟家民族村寨风貌、喀斯特石山峰峦地貌及地形谷地,彰显美丽生态乡村的景观绿化。

3.2.2 景观功能布局

樟家屯“梦里水乡”项目按功能进行区划,功能区划确定后再布置景物景点。根据项目综合功能需要,划分为四大功能区:村寨文化集聚区、田园水景休闲区、生态茶园体验区、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

(1)村寨文化集聚区。体现“文之缘”、“石之缘”。以展示樟家民族村寨壮族民居风貌、壮族文化及天然生态山石游道为主要功能,融入民寨作坊、民族表演、打造自由活动、壮族文化展示、生态停车、游客服务等乡村文化旅游地。保留现有壮族民居空间,通过民居保护与特色改造,形成文化展示空间。利用后龙山奇石径及登山游道形成片状游览地。登山(后龙山)远观天鹅湖水悠悠、茶山朦胧,近看民族村寨炊烟缕缕、湖光水影,悟大地之壮怀,乐山水之情韵。

(2)田园水景休闲区。由水道为线,两岸峰峦为竖界,田园为景面,形成丰富的立面景观。功能布局:河道风光、天然游泳、生态游船、戏水游乐、田园体验、垂钓休闲等功能,主题以“天鹅湖”水龙文化为切入点,创设水景文化,布局民族养生餐馆、水上活动场、浪漫沙滩、田园花海及轻松垂钓等。

(3)生态茶园体验区。本功能区通过适当用地分隔建成茶园,实现片状生态茶园视面,通过规划建设龙盘茶香主题建筑及布局蕴茗亭、游山步道等将茶园空间打造成既可制茶、品茶,又能进行茶文化培训、茶文化展示的活动场地。茶文化体验(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品、品尝茶香、游玩茶园等)成为樟家屯水乡文化之特色。

(4)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以保护喀斯特山地生态原生条件为核心功能,保护好樟家现有果树种植地、竹林地及风景林地。石山峰峦严禁采伐天然林木,全部封山育林,保证自然生态康复。

4 项目生态文化融入途径分析

4.1 打造“水乡文化”产品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各地正在迅猛发展,谁的资源开发得好,产品有特色,在市场中占有地位,谁的效益就高。樟家屯以水乡为主题,突出水乡生态元素,这是依托自身资源确立的指导思想,在沙子乡沿线生态资源中独具匠心,区域内具有资源唯一性。因此,水乡建设必须融入传统水乡元素与现代水景要素,通过优化组合形成核心产品。

4.2 彰显“乡情文化”品牌

一方土养一方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重任之一,也是今天建设生态乡村及综合示范村屯需要。在这方面,必须关注民族村寨对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渴望。而最能体现乡情文化的就是“营造对家乡眷恋”之“乡愁”。通过建设樟家文化馆、樟家古寨、农家书屋、民族舞台、樟家屯文化园、古水车、古泉、石凉轩等,展示对家乡的眷恋。

4.3 突出“生态情感”回归

生态旅游之本是生态文化的体验,是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感悟。乡村生态情感就是对自身优美生态环境及生态居所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涌动对环境及资源的保护,如保护好乡间田园、生态果园等。因此,在规划中务必按照生态学原理、人居环境理论,融合建筑学、美学、人文学及环境科学,进一步构建完善水乡的旅游环境。生态旅游过程是一种学习教育、娱乐休闲、修身养性、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感悟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水寨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服务,都应让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其中,使游客在自然生态景域游玩中提升素养,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环境,反过来更加爱护这方水土。

4.4 展示“民族文化”风情

当今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到文化体验旅游中来。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和自身人居环境,由此很多人都乐意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风情浓郁的地方旅游体验,开展各种各类活动,从城市压抑中解放出来。樟家民族水寨建设正是展示民族旅游文化的好平台。这此要素如乡村的民居建筑、民风民俗、民间活动、民间宗教等。今后在水乡管理、产品创新、资源完善等方面都要从文化资源入手,通过适当媒介、方法表现出来,水乡的人文产品会更丰富,文化底蕴更丰厚。

5 结语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5

——2005年8月20日在南独乐河镇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六次会议上

镇长阎国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独乐河镇人民政府,就上半年政府工作和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向大会做报告,请予审议。

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一个中心”,围绕“三条主线”,做好“三个结合”,加快“两园一区”建设,继续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作,努力实现农民不断增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镇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1—6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942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原因:一是生产原材料张价,如生产化肥企业的尿素,2004年为1600元一吨,2005年上涨到2000元一吨,我镇的新平化肥厂年产量5万吨,增加成本2000万元,因和客户有供货合同,又不能违约,影响了利润。二是部分企业货款没有回收。三是上半年我镇关闭了9个采挖沙石场,12家化石粉厂,损失了一部分利润);完成工业增加值1561万元;实现出口供货额3247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657.5万元。

——实现财政收入765万元

——全镇1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共安装有线电视3127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45%;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应参合人数为20105名,6月底已参合人数为16326名,覆盖率达81.2%;

——全镇24口饮用水井全部达标;

——上半年全镇共出生人口70人,其中计划内生育69人,计划外生育1人,计划生育率达98.57%。

2、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和山场资源广泛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我镇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5个,总投资6600万元,到位资金3525万元。

(1)北京绿盛华食品厂:计划投资总额500万元,到位资金200万元。投产后主要生产罐头、果汁、果脯等产品。年产值1200万元,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税80万元。

(2)北京天盘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水、电、路及配套工程。建成后主要进行探险、疗养、旅游接待等。

(3)北京鑫博华安工贸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000万元,到位资金200万元。投产后主要生产汽车电路、线束、马达、发动机等产品。年产值1100万元,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税90万元。

(4)北京龙腾润景生态农业采摘园:投资总额180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该项目为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农旅结合项目,现已营业。

(5)峨嵋山黑城旅游开发: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主要内容是在该村浅山区进行低密度住宅开发,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中。

3.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主要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建设项目投资总额2185万元。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水源水利配套工程、道路工程、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建保鲜库和包装车间等,截止目前,绝大部分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1935万元。一是人工湖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今年可蓄水8万立方米;二是改善交通环境,完善附属设施。在北寨庙沟、桃园、炭厂、人工湖周围等地新建、拓宽采摘区道路6.14公里;三是新建停车场4个,建设面积7800平方米,同时可停放220车辆;四是加强农事体验园观光设施建设。根据红杏采摘区的周围环境和地势特征,已建成有特色的星级厕所2座,在出入村口路两侧采摘园新建观光竹篱笆8000米。五是果品包装贮存工程。新建保鲜库和包装车间各273平方米,红杏文化展示厅280平方米,红杏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826平方米;六是完成了北寨寨门和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雕塑的设计施工工程。

4、民俗旅游得到较快发展

(1)镇域旅游等总体发展规划工作开始启动。从今年开始,我镇计划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三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规划、南独乐河镇“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南独乐河镇山场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总体发展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镇域“十一五”规划项目已经确定,目前正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编制规划。

(2)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北寨红杏采摘节。以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建设为契机,以红杏为媒,举办了第四届北寨红杏采摘节,推出了北寨红杏新闻会、探寻北寨红杏“幸运树”和“百年红杏王”、“北寨红杏”杯摄影活动,达到了扩大北寨红杏知名度,广交朋友,农民增收,带动民俗旅游和其他事业发展的目的。据统计,采摘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5000人,实现采摘收入100多万元,22户民俗旅游接待户实现接待收入16万元,红杏采摘平均价格达到5元,比去年提高六成多。

5.农口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1)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得到落实。制定动物疫情防控预案,与各村和养殖厂(户)签定了动物疫情防控责任书,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政府出资金组织全镇防疫员对全镇13个村的所有动物进行了全面免疫接种,免役率达到100%。按质完成15000亩大田灭鼠工作,撒放鼠药3600斤。

(2)大力推广先进的果树生产新技术。全镇完成桃树长枝修剪13000亩;高光效树体落头改造45600株;购买三抗宝3000瓶;完成疏花芽—疏花8000亩;果实套袋2100万个;举办各种果树实用技术培训班98期,培训果农12000人次;组织支部书记、主任、服务队长、果农等人员拉练观摩28次,参加人员2200人次;培育大桃增甜示范户9户。

(3)加大了果品生产奖励措施。签定果品生产提质增效百日大战责任书。镇政府拿出资金22500元用于果树普打石硫合剂补贴。鼓励发展特色果品(北寨红杏)的设施栽培,发展北寨红杏大棚3个,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4)标准化生产和观光园建设取得进展。建设高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包括北寨红杏、新立村大桃和恩全大地蔬菜基地,目前,组织机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均已建立,其他工作正按照标准化要求抓紧进行。

(5)农民协会组织建设有所创新。注册成立了北独乐河村养殖业有限公司,以“支部+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积极帮助组织农户筹建协会组织,发展果草畜一体化养殖模式。现在已有46户申请入会(存栏458只),种草面积299亩,引进无角多塞特种羊6只。规范和运作北京所生顺发种植合作社,建立农户所有、农户控制、农户受益、风险共担的从投入品统一供应——生产管理——果品销售实行全过程的农民合作组织。

6.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1)过境路两侧环境得到重点整治。坚持做到白色垃圾天天有人捡,路面全天有人扫,坚决治理小摊小贩侵街占道、店外经营现象,确保了道路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特别是在北寨红杏采摘节期间,杜绝了道路沿线视野范围内的垃圾乱堆乱放、白色污染现象,保持道路畅通,广大游客对我镇优美整洁的环境非常满意。

(2)进行了一批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杏坛公园工程。该公园占地10亩,投资50万元,使镇政府前东西120多米的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提升了我镇的对外形象。二是熊南路南独乐河—刘家河段整治工程。投资100万元,对熊南路南独乐河至北寨路段进行彻底治理,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修建路边公园,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三是北寨人工湖公园工程。投资120万元,修建护栏1200米,建环湖路6000平米。四是南独乐河村中心大街改造工程。投资100万元,拓宽、翻建路面6500平米,西街口建1500平米的绿地广场一处。五是完成了望马台、公爷坟村级公园建设。此外,四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作完成植树4080棵;建绿篱(竹篱笆墙)29700平方米;硬化道路49600平米;安装路灯30盏。

7.维护稳定工作成效明显

(1)有效控制、化解越级集体访。以新的条例实施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学习新《条例》的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小册子2000余份,宣传画册300余套。进一步规范了接待来信、来访的工作程序和受理、办理群众的行为。1—6月份全镇共接待来信、来访42件,其中集体访4件18批200余人次,全部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

(2)加强了基层治安防范。调整充实了治安巡防队伍。重新组建了有偿专职巡防队伍,全镇97名巡防队员统一配带印有“治安巡防队”的红秀标上岗值勤。专职巡防队伍的建立加强了社会面的控制,使基层防范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3)“一个中心,两个站点”建设推动了维稳阵地前移。结合我镇实际在维稳工作上开拓创新,进行了“一个综治工作中心(镇政府),两个基层综治工作站(峨嵋山、甘营)”建设,形成了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推进了我镇平安创建工作。

(4)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全镇安全生产工作预案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了食品安全工作预案、旅游安全工作预案;加强辖区内的企业、村、学校、敬老院、超市、加油站等单位的重点检查,对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在6月份组织开展了全镇安全月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00份,参加活动人员980人。

8、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1)积极推进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为优抚对象、特困户发放定补、抚恤金、救济金70多万元,修缮房屋25间;发放救济口粮米18150斤、面18310斤,款15000元,受补困难户271户。为镇重点企业了办理工伤保险申报手续。为98名城镇人员上养老保险,收缴保费353146元。为6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手续。组织各村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报销药费135625.77元,同时为参合农民办理缴费、登记、发证。收缴保费63025.88元,参保率81.2%。

(2)“民心工程”得到较好落实。一是推行联系卡工程,开展“五民五卡”活动。即:贴民心联系卡,安民心明白卡,知民情意见卡、帮民富服务卡和办民事评议卡。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施。南独乐河、峨嵋山、甘营、丰台村的饮水解困工程已经进行实地测量设计,南山村建成13个小水窖。制定了2005年防汛预案,完成了镇域内三条河道的清淤工作,清淤4000立方米。关闭了镇域内9个采挖沙石场,12家化石粉厂,全部进行了设备拆除。三是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南山村盘龙瀑景区道路、新立村至南独乐河村路、北寨至峨嵋山路已竣工,熊南路南独乐河至刘家河段维护工程即将完工。四是农户改厕步伐加快。截止目前,全镇已完成改厕159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3%。

(3)计划生育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全镇的4012名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体检率87%,共查出患有各类疾病861人,有135名妇女做了妇科治疗;镇计生协70户为重点扶持对象发放贴息贷款65万元;发放独生子女户奖励费7.1万元;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半年流动人口中无一例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100%。同时,武装、农机管理、土地房建、护林防火、献血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4)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成效。以各村的文化大院为阵地,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载体,开展了文明礼仪大拜年、送戏下乡、村民趣味运动会、卡拉OK大赛、唱皮影、唱大戏等活动,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镇群众的生活热情,扭转了社会风气。

上半年,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主要有:一是工业经济利润下降,引进新上项目少,在挖潜增效上措施不多、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缺乏新工业经济增长点等问题;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低,表现在民俗旅游档次不高,特色不明显、管理不规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民俗接待户的食宿环境、卫生条件、服务水平有待改善和提高;三是果农的精品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标准化基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有些果农对销售工作重视不够,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四是环境整治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村还存在一些卫生死角;五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加大宣传力度;六是思想仍需进一步解放,一些干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缺乏创新等。针对我镇实际情况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

工作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政府自身管理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工业强区、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明确重点,狠抓落实,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因此,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的关键阶段和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新北京、新奥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进一步认清新的发展形势,要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摆在我们面前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查找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良好作风,认真履行职责,集中精力抓发展,集中精力抓重点,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集中精力抓解决难题,将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近展

(1)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加镇域经济总量。建立统筹协调的招商引资领导体制和促进机制,调整招商政策,优化招商队伍,切实搞好项目策划与推介,畅通招商信息渠道,及时捕捉信息动态,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坚持走出去招商,及时了解外来企业投资动态,采取小型化、专业化方式,有针对性的参加产业链招商、行业招商、项目招商、区域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充分发挥镇级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培植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业项目。重点扶持北京科蕊复合肥有限公司、甘营制衣公司、奥拉服装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抓好骨干企业的扩产增产与优化升级,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的拉动作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整合、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

今年上半年,我镇关闭了9家沙石料场和12家化石粉厂,又增加闲置场地315亩,电力4200千伏安,厂房11000平方米。盘活这部分闲置资产也是今后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

(2)、突出“休闲旅游”主题,开发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上,要以“建设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健全、具有地方特色、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各类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以富民和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开发方式上,要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资源等入股,合资合作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开发成本。要充分利用我镇充分利用我镇5个浅山区村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探索尝试浅山区开发,兴建低密度住宅区和旅游度假村等。根据区委提出“两区三带多组团”的旅游发展布局,着重做好峨嵋太极胜境、盘龙瀑、盘山北坡等景点的开发建设,有山场的村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做好山场开发规划。要继续发展民俗旅游接待户和观光采摘户,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总结第四届北寨红杏采摘节经验,继续举办各类采摘节,进一步拓宽客源市场。

(3)、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扎实做好农产品销售。一是扶持发展前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抓好大桃营销组织建设,引导更多的农户参加,拓展外省销售区域。二是通过与城八区对接,进入社区销售,冲击终端市场,提高果品销售覆盖率。三是努力培育自己的农副产品经销商,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建立超市销售专柜等新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延长销售链条,确保农产品顺畅销售。此外,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下半年将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性培训300人,绿色证书培训170人。

3、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镇域总体规划

下半年,我们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组织相关人员,同时聘请专业人员,编制高标准的镇域总体规划和山场资源开发总体规划。依据总体规划,搞好全镇的资源存量的整合重组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按照“职责要清、情况要明、素质要高、数字要准”的工作要求,重点加强水利、交通、旅游等基础性工作。

5.搞好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完善新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争取早日启用,商、贩全部入市,规范管理,解决老平蓟路店外经营、侵街占道现象。二是完成熊南路南独乐河—刘家河段、北寨人工湖环湖路、南独乐河村中心大街、峨嵋山村北路等道路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三是完成镇农贸市场公园以及刘家河、甘营、峰台、望马台、公爷坟等村级公园健身器材的安装。四是硬化、绿化、亮化方面,下半年将完成村级道路硬化30000平米,绿化10000平米,安装路灯300盏。

6、继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础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控计划外生育,确保今年计生率达到96.5%以上。二是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使计生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方向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生育观念,弘扬新型的生育文化。四是加大社会抚养费的收缴力度,特别是陈欠社会抚养费的收缴力度。

7、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以开好村民代表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决策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村帐双托管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村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强农村民主监督。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新修定的《条例》,不断完善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一个中心,两个站点”作用,全力维护农村安全稳定。狠抓安全生产,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以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力度,突出对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应急预案。加强农民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特别是干部更要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我们要以“建首善,创一流”为目标,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北京人”为主线,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全镇人民道德素质,整体推进全镇公民道德建设。二是举办系列文体活动,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到“村有队伍、镇有活动”,以十一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好农民金秋十月艺术节、农民运动会、2131工程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三是实施“民心工程”。妥善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参保覆盖面和覆盖率,力争完成年内参保率20%的任务指标。各村要按照年初制定的办实事计划,明确内容、标准、完成时限、责任人,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9、继续做好成教、普教、文化、体育、预备役、征兵、献血等工作。不断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下半年我镇的各项工作和任务仍很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推动全镇各项事业有机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务实的作风促进发展,为实现全镇经济新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而努力奋斗。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6

1.人地资源矛盾是外出的外部原因。新寨村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为偏僻的小山村,深处大山腹地,田地少,山地多,人均耕地面积为1.3亩,而且还有部分旱地只能种植产量低的玉米和红薯。林地多,但如今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为了整体环境和生态建设,他们不能大规模地开垦山地,而是要涵养水土,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新寨村的林业主要是种植八角,出售新鲜八角,收入受到八角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极大。据村民介绍,八角最好的时候是在1992年,那时市场每斤价格高达8元,平均每家收入在5000元~6000元左右,有的家庭甚至收入上万。但后来八角的价格开始下跌,如今每斤只有1元~1.5元左右,收入大幅下降。

2.较高的非农产业比较收益是根本动力。新寨村在其他非农产业没有得到发展前,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村民增收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这种家庭经济需求是村民外出就业的根本动力。调查中,村民告诉我们,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农业纯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远远满足不了生活需求。如村民邓跃明,他两个儿子每年在忙完农活后就外出到百色、南宁等地打工,每月有700元~8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在除掉生活开支后,每人大约年剩余在3000元~4000元,两个儿子的外出务工所得占到家庭收入的60%~70%,家庭的教育费用支出、日常生活支出等大部分都靠这些收入。

3.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的美好愿望。新寨村生活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十分简单,一个正式的医疗门诊部门都没有,村民看病不得不走十几公里路到镇上看病,镇里的医院也是条件简陋,只能看小病,看不了大病。在就业方面,城市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容易获取就业信息,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文化教育方面,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文化领域宽广,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学生的升学机会远高于农村。以上种种城乡之间无法用货币收入来衡量的差异对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由此产生强大的拉力,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这部分村民约占新寨村全部外出务工的20%左右,他们为了见世面、长见识选择外出务工,其中以青年农民居多,他们外出的目标不仅限于收入,而有着更丰富的文化诉求。

二、非农就业特点

1.社会地位低、技术要求低和流动性强。建筑业和服务业是他们就业的首选,这两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没有多大的技术壁垒,而且需求量也大,是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市就业的首要选择点,也是他们在城市最容易找到的落脚点。

2.从转移地方看,新寨村多到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这带着浓厚的地缘关系概念在内。广东与广西的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容易适应那里的生活,很少选择北方。

3.从年龄结构看,新寨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这部分人思想开放、活跃、交际面较广,容易得到一些招工信息,也容易被企业招聘,因而容易找到工作,外出的动力更大。

4.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这部分人群不甘于传统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干体力活,吃不了苦,想到外面开阔眼界,闯荡世界。他们是新寨村的后生力量,也是一群极力想融入城市的人,他们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产业工人。

5.从性别来看,以男性为主,女性一般留守在家,干农活和照顾家庭。主要是因为男子能干一些体力活,如建筑业、搬运等,而女子尤其是结婚后的女子外出不容易找工作,况且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看,所以她们就大多留守在家。

6.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虽然县政府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也做了一些组织工作,但不能充分满足全县劳动力输出需求,新寨村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

三、非农就业转移的影响

(一)非农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

新寨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就业出路,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成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最重要途径。同时改善了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这是非农产业转移带给新寨村农民最直观和最直接的积极效应。

非农产业转移带动了部分群众致富。新寨村一些能力较强的村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开拓了其他手工业,如染布等非农产业并由此走上了富裕发展之路。典型如邓大姐和腾树国。

邓大姐利用村里的特色资源——蓝靛,在农业生产之外开辟了另一条就业创收的门径而致富。这种非农产业的就业既带动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同时又发展了新寨村里的非农产业发展,孕育了新寨村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雏形。

新寨村另一个非农就业致富的典型是腾树国。腾树国外出务工回乡后搞起了乡间运输,开通了新寨村与凌云县及周边地区的各线运输路线,构成了自己的运输网络。如今他已经拥有250辆客车,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运输公司,每年赢利在500万左右,成为当地的富人之一。

(二)非农产业转移的不良影响

新寨村的村民非农产业转移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新寨村村民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首先是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利。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前,新寨村所在的锣楼镇政府对新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严格管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使控制对象脱离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管辖范围,乡村干部和计划生育工作者无法对外流人员超计划生育进行有效的监管,不仅使人口的增长失去控制,也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老人负担沉重。二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最后,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不利于地方农业生产改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群中,大多数是青壮年、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村主要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以女性、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为主。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内部劳动力素质弱化,劳动力数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的生产能力。

四、就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趋势

(一)非农就地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种是农民进城,如刘易斯所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工业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呐,完成农业人口的城市转移,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在本县城及本县以外所有区域范围内打工或从事非农经营,主要反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转移。另一种就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也就是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的较好途径。

农村劳动力的后一种转移方式就地就近转移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个主要途径,而且将会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原因主要有:

1.农村发展的主体地位要求农民就近就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管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还是村镇建设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应该成为主体,是建设农村的主体和主力,也只有如此,农村建设才可能持续,农村才可能发展。

2.中国加工产业转移,为非农的就近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寨村作为一个广西的一个山村,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产业调整的影响。

3.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很多农民回乡就业的直接推动力。国际金融形势振荡多变,国内经济增速变缓,在此背景之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影响农民工就业。

4.就近就业减少社会成本,提高个人幸福指数。农民就近就业很大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降低社会成本,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山村。

(二)拓展非农就业就近转移对策研究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和消化劳动力的能力。新寨村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比周围几个村子要好,他们的林地里盛产八角,而且在凌云县八角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的地位。因此,结合该地的资源禀赋特点,实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强林业发展将八角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实现八角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2.挖掘新寨村瑶族文化,打造瑶族文化民俗旅游村。据村民介绍,新寨村是凌云县瑶族风情和民俗的定点参观和考察点,每年都要接待许多慕名前来的学者、游客和政府人员,他们前来了解新寨村的风土人情、历史状况和民族文化。

3.充分挖掘民族特需产品开发,为新寨村人灵活就业提供一条途径。新寨村属于蓝靛瑶,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他们的蓝靛布很受欢迎,而且随着新寨村旅游业的升温,可以将本民族原来的生产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转变,推向市场。

4.寻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的衔接,带动新寨村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机会。新寨村非农转移,除了以上在新寨村村内的劳动力非农转移外,新寨村劳动力的就地解决离不开其所属的凌云县和白色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白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将极大地带动新寨村人的非农转移量。

参考文献:

[1]惠宁,霍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张奋勤.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3]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何景熙.我国西部小城镇非农就业的产业基础研究[J].民族研究,2004,(1).

摘要: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部分工厂关闭、歇业,造成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失业。大批农民工返乡,再次将非农就业的就近转移推到前沿,实现非农就业的就近转移,不仅解决农民工返乡潮,同时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 聚落重建 特色探讨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10%,民族地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4%,民族区域和少数民族人口多集中在边远山区和高海拔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频发的地质灾害时刻威胁着那些古老的民族村寨,这些聚落作为民族古老文明的物质载体,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髓。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聚落特色正随着重建逐步消失,以民族性和地域性构建起来的特色民族聚落瑰宝遭受被摈弃的挑战,探讨传统聚落特色建设、保持民族特质、延续民族记忆、保护民族个性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民族地区聚落存在环境

地质灾害影响。近几年频繁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质灾害,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使民族聚落――村寨也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赖以生存的村寨建筑垮塌损毁,聚落空间环境改变,物质和精神家园均受重创。

聚落恢复难题。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受气候类型多样和地形地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敏感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灾害频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危害范围大。同时有限的用地条件使该地区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地质灾害搬迁、生态移民搬迁与灾后恢复重建交错,更强化了重建的难度和复杂性。

村寨聚落环境退化。耕地和林地由于山体滑坡导致大面积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次生灾害隐患增多,聚落选址存在很大难度,导致生存空间发展条件进一步变差。

传统文化恢复难度大。在少数民族地区,村寨聚落历史人文资源独特,物质载体――房屋大量损毁,而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由于5・12地震伤亡严重,造成聚落空间文化修复更加艰难和迫切。

重建内容复杂,长短期并存。5・12地震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使群众短期生活和社会长期发展更加复杂,因此针对灾后重建特点,通过北川吉娜羌寨建设,梳理不同以往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方法,为民族地区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特色聚落空间环境提供借鉴。

吉娜羌寨灾后传统聚落空间要素组成

吉娜羌寨区位条件。吉娜羌寨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猫儿石村,距成都一个半小时车程,距绵阳半小时车程,105省道和苏宝河自用地东北面经过。寨内有两条宽约3米的水泥路自桥头分别向沿苏宝河岸和响水沟延伸到达各户。

特色聚落空间要素。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质,肩负物质空间环境和内心世界精神秩序重建的双重使命,要实现旅游功能,必须保持民族聚落独有个性,通过聚落空间尺度、民族生活功能区划、民族风格装饰、民族图腾标志性碉楼、内外空间环境、水系营造进行特色重构,利用物质载体与民族文化结合实现民族聚落的地域和民族特征。

建筑布局特色。吉娜羌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村寨建筑和空间具有鲜明的环境特色和视觉冲击效果。因此按羌族建筑的尺度,每两排建筑(高程相差达3~3.5米,层数相同)会形成层层退台的立面,从每户屋顶望向河边,视线都不会受阻,每一台自然形成各户的院落,满足村民自家生活活动需要。而每户屋顶都将形成面向苏宝河的视野开阔的活动空间。

地标尺度选择。“吉娜”是羌语“极品”的意思,雕楼是羌族聚落最重要的民族符号标志;曲折宜人的步行路网与穿行于寨内的水系是羌族聚落空间序列的重要特征;建筑多依山而建,多层石砌平顶建筑(与汉族混居区也多有穿逗木石结构、坡顶形式),层层退台形成大量屋顶平台是其重要的日常生活空间,也是重要的防御交通空间。

历史记忆保留。在响水沟东岸临苏宝河为本区最开阔平坦用地,建设文化广场,有三座雕楼围绕广场周边,一栋仿官寨建筑和一栋仿羌族民居建筑,形成聚落中标志景观区和民族生活公共活动中心。保留一块空地用作民俗广场,建5・12纪念墙等构筑物,供村民举行羌族祭祀等民俗活动。

水系特色营造。水系是羌寨聚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响水沟西侧水系沿寨内广场、步行梯道等逐级下降,经广场上的水磨坊后自仿官寨建筑旁流入苏宝河,形成一个小小瀑布;响水沟东侧水系,在步行街上形成各种各样点缀性的小景观,最后自人行索桥桥头处进入苏宝河。

细部装饰与材料规定。羌族建筑主要以砖木结构和砖石为主,因此吉娜羌寨房屋全部采用砖混结构,外墙按一定比例收分,贴北川县自产青灰色片石,在门眉、窗眉上方加略有出挑的白色片石,女儿墙压顶采用白石头,或将之做成仿石块状刷白。窗框和阳台等采用本色木材,仿羌寨建筑木作的尺度和形式。

他山之石借鉴。对于一些公共建筑,比如村委会、卫生服务及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通过考察茂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小寨子沟传统公共建筑建设的空间环境,根据村寨旅游发展,将游人中心等功能安排在内,把公共建筑和碉楼作为全寨画龙点睛之笔,提升旅游线上的景观效果。

人性化聚落精神体现。物质层面是精神层面恢复的重要环境,精神层面恢复是文化内涵的再现,因此解读聚落空间与环境关系建设的人文精神尤为重要。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震后村民心理非常脆弱敏感,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诉求,通过对村民逐户访问,了解每家的困难,解读国家政策,把灾后村民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中的条件,充分考虑建设中的村民原住房分布情况,各户相对位置参照原宅基地相对位置建设。根据村民意愿修两层,建筑多为两层或两层半,个别地段,按规划聚落空间意向建设,形成羌寨风貌特色,以增强广场围合感和景观层次感。为不额外增加村民经济负担,将建筑面积控制在基底面积的两倍以内,降低造价。

自下而上梳理设计条件。灾后重建是把灾后民众各方面需要转变为政府目标,通过法定的过程和技术手段实现灾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协调,因此自下而上的需要是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但又由于村民个体目标多样,会造成设计条件的多元化,梳理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条件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内容。

改进建造技术。按照国家重建目标,聚落建设标准高于村民原住房标准,规划建筑基底面积增加,为方便施工利于抗震,挡土墙的材质和做法是村寨风貌的重要构成要素,实施中寨内所有挡土墙都就地取材,用本场地内及周边即可取得的卵石砌筑。

民族聚落重建实践反思

吉娜羌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重建,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总结民族聚落特色构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方法上,都会为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建设过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通过吉娜羌寨建设,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持村民生活的聚落空间环境,实践中村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把村民目标和政府建设目标结合,从程序上加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保护民族文化聚落空间特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经。

人员组织:平民专家组参与各项建设。民族文化有根植的人和环境,当地少数民族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聚落空间的缔造者,为更好保护民族文化聚落和风土人情,需要当地的平民专家参与到各项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的建造传统技艺,最大限度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聚落特色:聚落空间环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实现文化传承必须与物质空间修复充分结合,明确物质空间聚落要素重要作用,借鉴其他地区抗震技术,在提高抗震设防等级的同时,改进结构类型和建造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经济造价,用最短时间改善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社会目标:短期需要与长期发展结合。聚落重建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活安排,既涉及到短期生活需要,也影响到产业长远发展,如果仅考虑短期基本住房问题,社会的长远发展就没有动力机制,要使灾区由被动输血变为主动造血,就必须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各界资金,统筹安排民族文化聚落与旅游等各项产业的关系,完善市场服务实施机制,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村寨特色创建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古村落;规划整治;文化要素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94-02

位于湘西自治州、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山区,湘、鄂、渝、黔4省市交界之处,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生息繁衍的家园,那里有很多古村落,年代久远、民风浓郁、历史文化丰厚,在民族迁徙和家园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古城寨、古村落布局和建筑文化特色。传承与发展湘西古村落的民族特色,将是我们一个重大课题。

一、湘西古村落布局的主要特点

湘西古村落的选址,多为山环水绕的地区。一类为依山傍水型,体现“依山而稳”、“依水而活”的精神内涵,山水环境注重“纳”与“藏”的关系,古村落的主要入口方向相对开敞,表示能“纳”(吸)天地精华之气;山势围合的生活工作环境形成半开敞空间起到“藏”的作用,体现了楚湘文化中“风水学”的内涵。另一类为高地平台型,这种类型主要以村寨为主,多建造在高地平台之上,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周围多沟壑、河流或其他自然屏障,一般只有1条或2条路可上,易守难攻。这类村寨的形成与湘西的历史和生存抗争(民族之间、家族之间与统治阶级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还一种类型为有机分散型,这种类型主要以集镇与村寨为主。各集镇与村寨结合自然地形,在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劳作半径进行选址建设。这类集镇和村寨在湘西比比皆是,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集镇、村寨群体。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每一个集镇或村落的人们都有一个合理的耕作半径。城镇、村寨的标志、节点相互依存,形成湘西特有的空间景观关系。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落后贫困山区,传统古村落是以民族的自然村寨为单位组成,一家一户的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传统的湘西古村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宗法性、愚昧性和封闭保守性,它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湘西人的行为。这主要表明如下:历史地形成了以民族为地域范围和村寨分布划分的依据,人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这既赋予广大村落在人口分布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具有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对本地区内的社会权力分配,生产和生活资料占有和族际关系以及村寨之间交流沟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家庭血缘关系来建构人际关系,村寨内部是以同族内的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并成为决定人们的社会地位的依据之一。宗法色彩浓厚,不利于社会新生力量的成长;血缘关系、族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相互重叠,三位一体,构成传统的古村落文化的基础,定格村落成员的人生状态和影响社会运行。族内名门、年长者、辈高者在村落社会中具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礼治权威部分地代替了公共权力系统对社会的调控作用;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主要依靠民族约定俗成的礼俗习惯进行调节,没有现代正式的法律,民族感情高于一切,血浓于水,社会成员重传统、重感情、重义气,却轻创新,轻理性,轻法则,社会行为具有随意性,社会结构呈现保守性;受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习俗每年鲜有变化的影响,社会成员形成了稳定的生活方式,人们思想、心态及社会体制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村寨共同体不易变革,社会成员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这对湘西古村落整治有消极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生产方式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体制转型和社会文化的开放,湘西古村落文化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转型。第一、尽管民族、家庭、血缘关系依然是村落社会的存在依据,但它们已不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根本依据,社会人际关系多元化,业缘、同学、朋友关系等开始建构和发展起来,这是社会进步标志。第二、现代法律规范和政治规范及文化规范已渗入到村落共同体内,传统的文化规范和礼俗习惯在村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渐渐减退,礼治权开始瓦解,村民有事找政府,纠纷找法律,生活的诸多方面渐渐认同现代文明。第三、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扶贫开发的深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方式被打破,村子的内外交流、交易日趋频繁,村落共同体走向开放,村民观念更新、思想解放加快,而今湘西农民兴办工厂、多种经营、科学种田、外出打工等已是普遍现象。第四、由于新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形成和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湘西农村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时代变迁,传统的集诸项功能于一体的民族村落共同体在社会文化功能上出现分化。

二、湘西古村落规划整治中的文化特征

湘西古村落用地紧凑且地形复杂,街巷一般较窄小而曲折,在地形陡峭的地段常用踏步连通上下,从而把狭长的街巷划分成明显的段落而又能使它们封而不死、透而不旷,组成了层层叠叠的多层次的街巷空间景观,致使景色变幻有序,尺度协调宜人。通”与“阻”空间的合理利用,体现出湘西古村落“天人合一”的空间意境[2]。在空间艺术变化的描述上这一闭一开,欲暗又明的对比是对空间“通”与“阻”变换的写照。古村落的选址背山面水,在整体上是有既“通”又“阻”的特色。山在功能上具有避风向阳的作用,在视觉上犹如屏风,大空间被其所阻。从村落群体来看,则形成一系列 “通”与“阻”空间,顺乎自然条件合理安排,使古村落的宏观空间和微观空间都纳入“通”与“阻”变换之中。湘西传统的居住环境,运用“通”与“阻”使各部分空间具有明确的层次,仅从空间处理来看,具有良好的导向、隐蔽与渐进有序空间组织作用。与大自然的有机融合是湘西民居选址的主要特点。如多建在临河、临溪边的吊脚楼与局部地形、地势的结合;大坡曲型屋面与山坡的协调。其“风水学”中所谓“背风向阳”、“正堂对凹(坳)”、“正前宜空”(纳气)、“两侧环抱”(藏气)等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湘西民居的选址,决定了民居的位置、房屋的朝向,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三、湘西古村落规划整治中文化变迁的引导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为湘西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湘西古村落在规划整治中文化变迁的整体水平还较低,社会成员的现代主体意识尚不明确,推动湘西古村落文化变迁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新世纪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湘西古村落社会文化发展,并尽可能避免和消除这种变迁的“无序”及负面影响,建立促进湘西古村落规划整治得到全面进步有效的引导机制。

湘西古村落规划整治中文化变迁应该以湘西村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农民素质养成为核心。湘西古村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有限,推进社会文化的任何措施,必须着眼于社会整体效益的实现,要有利于湘西古村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利于古村落文化变迁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确定村落文化变迁的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贫困地区村落发展的实质,是区域内全体人通过自身发展进而实现古村落规划整治的发展。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程度也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湘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变迁要以村落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农民素质养成为核心,着力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培育一代又一代新的社会文化主体,推动湘西古村落规划整治文化事业的发展。

坚持以扶贫开发为基本方式来推动湘西古村落社会文化的变迁。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贫困落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脱贫致富,不仅指单纯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且是包括以经济的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从湘西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湘西古村落社会文化变迁要以发展市场经济为突破口,以扶贫开发为基本的活动方式,注意培育引发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力。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努力消除贫困因素,引导古村落文化变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村落文化变迁的总路线,湘西古村落也不例外。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指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而且意味着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相应转型。在此过程中,要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必要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刺激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我们结合湘西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实际,认真研究和努力消除区域内社会文化变迁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和现代文明中的不良成份,才能促进湘西古村落规划整治中文化变迁向积极、健康方向进行。

四、湘西古村落文化要素的继承与发展

湘西自治州这样一个特定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在古村落修缮中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创造性地体现其民族文化和村落特色,以满足现代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湘西古村落的空间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遵从自然而不超越自然,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古村落修缮中一是一定要保护好特定村落“天际线”,应结合自然地形地貌,适度采用有机分散的布局形式,以丰富古村落的空间;二是一定要把握好村落道路、街巷的走向(骨架),充分结合地形,避免大量开挖山体,并按照村落功能布局有机分散的原则,应用“通与阻”、“始与终”的空间组合,丰富城镇、村寨景观;三是强调景观的竖向空间设计,丰富古村落的空间层次,反对城市道路一味地追求横平、竖直;四是控制建设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反对不加选择地乱建和滥建高层建筑;五是从整体上考虑古村落的景观关系,充分利用对景、借景与障景,以丰富城镇、村寨的空间景观;六是协调统一古村落的整体色彩,以自然的协调色和局部区域的对比色作为其基本色调。

五、结语

湘西的古村落历史悠久,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充分体现湘西的古村落空间特色,这就要求在村落建设中不能搞统一模式,要分层次的处理好保护与继承、发展与继承的关系。一是对保护与继承历史文化名村,在整治过程中主要是继承传统的文化,保护历史的传统空间和格局。二是对于一般村寨的老区,主张继承与发展并重,主要讲求协调发展,不破坏历史空间的前提下,重在反映村寨历史的延续。三是对于古村落发展的新区,体现民族地方特色上追求神似,反对一味的复古、仿古,重在民族村落空间与建筑符号的重复应用与体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湘西古村落公共空间整治规划研究”(项目编号:CX2013B413)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其亨等.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王浩等.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5.

上一篇:银行进步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绿色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