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4 03:01:40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方针,着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县城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支持、部门共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重点道路景观建设为纽带,形成特色突出、类型丰富、功能完备、绿化优良的县城绿地系统,不断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美化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全县园林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以扩大建成区“三绿”(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为重点,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规范、景观保护得力、绿化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的建设格局。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违复绿、垂直挂绿等途径,力争2011年县城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达到91.2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5.7万平方米、在建单位绿地21.6万平方米、在建小区绿地23.9万平方米)。使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量达到289万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4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3.3%,绿化覆盖率达到26.4%。充分展现“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风貌,成为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富活力和“塞上江南”风光的滨河生态水韵县城。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县城规划管理

1、完善县城绿地系统规划。严格根据县城总体规划,按照创建园林县城标准,编制《县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细化各类绿地规划,确保县城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景观绿地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早日形成县城绿地与绿地相融合、公园绿地与广场绿地相补充、新区绿地与旧城区绿地相结合,拥有优质人居环境、系统完善、功能合理的县城绿地系统。

2、加强制度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和住建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加大绿化管理执法力度,制定出台《县县城绿化管理办法》、《县县城绿线管理办法》等相互配套的法规和政策,实行“绿线管理”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县城“绿线”内的用地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县城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工程项目,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和绿化规划留足绿化用地。建设项目要与配套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绿化标准的不得竣工验收。

3、加强绿化执法管理。严格按照《森林法》、国务院《县城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对违反法律法规侵占绿地、任意砍伐树木、损坏绿地、违章搭建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和严格处理,巩固绿化成果,确保县城各类绿地树木花草生长良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二)加强县城景观保护

1、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历史文化。依托自然水域、交通枢纽、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枸杞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标准建设枸杞博物馆、图书馆、体育文化中心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体育设施,使之成为县城新亮点。

2、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活动要与县城街道改造整治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大公共环卫设施投入力度,完成滨河路、新区正大路、育才路、富康路、富民路等200个果皮箱的安装,在城乡结合部增设30个可移动封闭式垃圾箱,新区增设10个地坑式垃圾箱,彻底清理整治随意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堆物料等现象,清除卫生死角,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差的问题。2011年重点对宁安东西街、宁安南北街、平安东西街、正大路、团结路、裕民街、人民广场、富康广场、南河子公园等区域沿街建筑物外立面进行改造美化、亮化。对平安东街、宁安南街等区域沿街部分单位、大型宾馆、商场外立面安装亮化设施,达到整洁、美观效果。对县城区域道路按时清扫保洁,街道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质量达到“五净”(路面净、边角净、人行道净、绿地净、设施净)、“五无”标准(无垃圾堆放、无果皮纸屑、无砖头瓦块、无积水、无卫生盲区)。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县城出入口卫生清理,县城街道、广场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密闭清运,日产日清。

3、严格保护县城古树名木。认真贯彻落实《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档案,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行为。采用先进技术,做好古树名木的复壮、病虫害防治,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发挥古树名木的良好景观特征。

4、加强县城户外广告管理。制定和完善县城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严格审批制度,规范各类广告设置和制作,使县城户外广告设置合理、视觉效果良好、整洁美观。结合县城街道改造整治活动,对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整治。改造所有沿街营业房门头牌匾、店招、门楣,制作规格、颜色、材质要与建筑物环境相协调;拆除沿街建筑物上各类破旧和违规广告牌匾;工商部门负责清理县城各类牛皮癣广告;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分别负责清理加入各自网络系统的各类办假证电话号码。

(三)加快生态绿化建设

1、公共绿地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计划新增公共绿地45.7万平方米。其中:县城新区富民街9.5万平方米、正大路13.2万平方米、中央大道华诚首府段3万平方米、枸杞加工城10万平方米、国际枸杞交易中心10万平方米;结合老城区改造和新区绿化新建小游园多处,每处绿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达到服务半径500米范围内建有一处小游园(公园)的要求。

2、道路绿化。县城道路绿化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进行绿化,2011年县城新区富民路、正大路绿化率达到100%;对老城区平安东西街、宁安东西街、宁安北街、迎宾大道、团结路、正大路、育才路、滨河路等绿化不达标的街道,通过拆除街道两侧违章建筑、绿化改造,进一步提升档次,确保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达标率达到80%以上。

3、居住区绿化。县城新建居住区,要严格执行“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25%”的标准。对现有小区绿化不达标的,要将现有的空地、边角地带、建筑场空地进行绿化,除已有的道路、活动区外,都要栽树或种植草坪,做到无空地、无黄土。同时,对原有档次较低的绿化品种进行更新,对不合理的布局进行重新布局改造,提升档次,增种大树、珍贵乡土树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制定创建“园林小区”计划,并对绿化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2011年要争取有40%的小区建成“园林小区”。华诚首府、丽景豪城、红宝西花园、金岸家园、煜基·世方豪庭等居住区要全部达到“园林小区”标准,否则不予竣工验收。通过创建“园林小区”使在建小区新增绿地面积达到23.9万平方米。

4、单位绿化。充分挖掘单位庭院绿化潜力,增加绿地面积,见缝插绿,找缝栽绿,造缝增绿,想方设法利用边角的零星土地进行绿化造景,加大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创建“园林单位”活动,对县城内新建单位的庭院绿化严格把关,按照绿化面积不低于30%的标准,保证绿化达标,争取有30%的单位达到“园林单位”,新增绿地21.6万平方米;对绿化不达标,且有空地的单位,要督促该单位栽植树木或种植草坪,争取达标。绿化既不达标、又无空地的单位,积极采取腾地造绿、去硬添绿、摆放盆栽植物等办法,千方百计增加绿化面积。县绿化办要制定创建“园林单位”计划,将一些地理位置重要、面积较大、影响面广的单位列入重点计划,县林业和枸杞产业发展局给予这些单位专门的业务指导,帮助其科学规划,并对绿化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新建的二中、职教中心、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化中心、工商局等单位要严格按照“园林单位”标准进行绿化,否则按规定缴纳易地绿化补偿费。

5、苗圃建设。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和绿化基地建设,提高绿化苗木自给率,在县林场建设苗圃地30万平方米,由县林场为县城绿化培育大规格优质苗木,确保县城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到90%以上,规格、质量全部符合县城绿化工程需要。

6、县城大环境绿化。加快县城大环境绿化,重点做好新堡镇、石空镇中心集镇的绿化改造和宁安、舟塔、石空、新堡等乡镇城乡结合部的绿化整治,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对流经县城的南河子、北河子、南星渠、柳青渠以及县城宝湖、东湖等水体沿岸进行绿化,突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形成优美的县城水景风光带。

7、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植树参与度。工会、团委、妇联要开辟“共青林”、“三八林”、“新婚纪念林”、“成长纪念林”等义务植树活动。对未尽义务植树责任的公民收取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继续实施以“认建、认养、认管”为主要内容的“三认”工作,做到人人参与县城绿化建设,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四)加快县城园林建设

1、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切实抓好公园、街头绿地、游园建设,依据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的范围内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均匀布设一些小广场或小游园,形成等级布局合理的公共绿地分布体系,增加居民游憩场所,更好地发挥绿地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提升公园建设档次。对南河子公园进行全面改造,增加植物种类,提高景观树种的比例,引进常绿树种和稀有树种,栽植高大乔木和色叶灌木,形成色彩明亮的植物景观。绿化面积达到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

3、加强广场植物造景配置。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相结合,补充完善人民广场、富康广场绿地植被,使绿地率达到60%以上。同时,在广场上增加建筑小品和雕塑等园林要素,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搭配,充分展示“枸杞之乡”文化风貌。

(五)加快市政设施建设

1、加快县城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整治县城单位和个人小锅炉供热,改造县城供热管道,完善配套设施,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以上。

2、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对宁安北街、裕民街、平安西街等主街道、人行道进行整体改造;美化、亮化宁安北街、裕民街、平安西街等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整治亮化沿街商业网点门头牌匾360块,安装LED亮光灯带3800米;完成县城宁安东街、宁安西街、宁安南街、宁安北街、平安街、裕民街1000盏高压钠灯改造,更换LED节能路灯。新建道路全部安装LED路灯,实现县城道路照明装灯率达98%以上,亮灯率达98%以上,不断增强城市夜间景观效果。

3、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突出抓好污水管网的改造与建设,形成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相适应的污水集纳体系,管网面积普及率达到90%,污水进网处理率达到55%以上。规划建设污水厂再生水利用工程,确保县城污水集中排放,垃圾及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到60%以上。加强县城水源地保护,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质,实现用水普及率达85%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新建公厕8座,确保县城每万人拥有公厕不低于4座;新建地坑式移动垃圾箱10座。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安排部署阶段(2011.1—2011.3)

1、成立县创建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基本条件和自治区园林县城标准。

2、召开创建园林县城动员大会,落实指标任务,与各责任单位签订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目标责任书。

3、各责任单位根据责任书,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报县创建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和备案。

(二)落实方案,全面推进阶段(2011.4—2011.10)

1、按照制定的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各责任单位每季度向县创建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实施进度。

2、县创建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督查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质量。坚持每季度检查一次,对进度缓慢、质量不高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对发现的难点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3、2011年11月底前,各责任单位对各自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收集和整理各种基础材料和数据,完善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工作档案。

(三)总结工作,整改提高阶段(2011.11—2011.12)

认真总结全年创建工作,及时查找不足,提出下一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为明年全面完成创建任务打好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林业、城建、发改、财政、公安、国土、环保、交通、水务、农牧、广电、卫生等部门以及宁安、新堡、石空、舟塔等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和枸杞产业发展局),牵头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努力使创建园林县城活动家喻户晓,提高全民参与县城绿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搞好主题月活动,开展创建绿色街道、绿色广场、绿色小区、绿色庭院、园林楼院等活动,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动手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大投入,落实资金。按照财政出一点、部门单位承担一点、银行贷款筹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同时,认真执行县城绿化补偿费标准,对按规定收取的易地绿化补偿费、临时占用绿地绿化补偿费、义务植树绿化费及毁坏绿化赔偿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县城绿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园林绿化建设市场化机制,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县城园林绿化建设。

(四)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各有关乡镇、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调配合、团结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

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创建园林县城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组织、监督、协调、检查和指导全县创建园林县城工作;负责各项建设工程的绿化审核和验收工作;组织“园林单位(小区)”的评选审定验收工作;负责园林县城创建申报、验收工作。

林业和枸杞产业发展局牵头做好创建工作,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对照创建标准分解工作任务,制定考核细则;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完善县城绿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做好义务植树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园林单位、园林小区评选活动。

宣传部(文明办)根据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各阶段工作,做好宣传工作。

政研室开展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工作调研,为创建活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工作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好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财政局负责做好创建专项资金的安排落实工作,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国土资源局按照创建活动要求,配合做好征地工作,为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提供足量的土地。配合做好绿线管理、绿化建设审批、验收工作,保证留足绿化建设用地、古树名木保护用地。

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县城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县城大气、地表水环境监测管理,重点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等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做好县城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照明、供水、道路、路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负责做好建筑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推广工作;负责做好县城市容市貌整治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创建活动宣传工作;负责做好公园、广场、小游园、居住小区的绿化、美化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局负责县城公交站台区域绿化建设以及城乡结合部道路的绿化管理工作。

水务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县城水务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县城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科学地配置水资源,确保县城绿化用水;负责县城规划区内河、湖、渠等水体沿岸的绿化工作。

农牧局配合做好县城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同时抓好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的造林绿化工作。

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协助制定并落实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宣传计划;开办公益性的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宣传栏目;制定文物古迹及其环境保护制度、办法,做好文物、历史古迹规划、保护、开发工作;收集整理县城原有自然风貌保护情况的文件资料;做好园林县城创建的专题宣传报道工作。

卫生局(爱卫办)负责县城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指导县城各单位开展创建区级“卫生达标单位”和区级“卫生达标社区”活动;负责做好县城绿地、水体的除害防病工作。

公安局负责整治县城交通秩序,制止机动车乱停乱放,保持交通标牌、标志完整、清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执法工作。

工会、团委、妇联负责配合做好创建园林县城绿化以及其他工作。

宁安镇、石空镇、新堡镇、舟塔乡负责做好辖区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绿化等工作。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2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推进山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重点工作

1.加快推进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改革试点。创新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机制,扎实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按照建设全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验区和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的要求,切实做好试点规范管理,全面启用试点区块动态监管平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快工作进度,完成场地平整4500亩。做好试点中期评估,积极争取扩大试点规模。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已批准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复垦进度,按计划完成整治项目建设。加大转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县国土局牵头,县监察局、县林业局、县建设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2.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考核激励机制和项目入园决策评价服务机制,健全中小企业服务创新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加快特色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金属制品产业提升。(县经商局、工业园区牵头)实施生态精品农业“六大行动计划”,完善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两区”建设管理体制和政策,健全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探索新增耕地地力培育和耕种鼓励机制,推进标准农田地力培肥综合示范区建设。(县农业局牵头)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修订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发展扶持政策,规范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快推进服务业品牌培育和标准化建设。(县发改局牵头)

3.完善绿色经济发展机制。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有机融合的要求,建立健全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机制,完善规划体系和配套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纯净、养心之地”县域品牌。(县发改局牵头)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旅游项目投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营销合作等政策机制,深化核心景区提升创建工作。(县旅游局牵头)实施省“991”和市“1030”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县竹产业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县发改局牵头)

4.强化生态屏障建设,创新生态补偿机制。采取封育管护、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切实有效的培育改造技术措施,对林分结构简单、生态功能低下的公益林针叶纯林、残次林进行改造,种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2013年全县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争取达到141.3万亩,占公益林建设总面积的72.4%。建立和完善森林火灾远程监控系统、森林有害生物测报网络和林政执法队伍,采取扎实有效的科学措施,防止森林火灾,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等森林有害生物,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的安全。

5.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深化“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巩固生态县建设成果,创成19个省级生态乡镇、1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建设前期。建立健全环境安全信息化体系,推进水源、空气、土壤专项清洁行动。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考评奖惩、差别化环境管理和减排指标分配等机制,积极争取省级健全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PM2.5和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络,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严格落实区域用能总量和用能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县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经商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国土局、县金融办等参与)完善以公益林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机制,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改革,依法规范林地林权流转,推进林业规模高效经营,探索开展林地收储工作。(县林业局牵头)

6.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机制。落实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加快推进“个转企”和小微企业提升发展工作,积极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或限额以上企业。加大培育“小巨人”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科技、管理创新和商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出台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报备制度,创建企业“宽进严管”市场管理体系。(县工商局牵头,县经商局、县审批中心、县财税局、县国税局、县科技局等参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和完善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民间投资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公建项目代建制和BT、BOT融资建设模式,努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市政公用、保障性住房和社会事业等各领域投资建设。(县发改局牵头,县经商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等参与)

7.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编制招商引资、浙商回归创业创新规划,健全大招商工作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健全山海协作园区共建机制,加快推进试点园区建设。(县招商局、经商局牵头,工业园区参与)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股份制改造政策机制,鼓励未上市股份企业进入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引导和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工作,继续推动股权投资业发展。(县金融办牵头,县经商局、县工商局等参与)

8.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工程预选承包商、诚信体系建设、标后检查管理等制度。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快招投标电子化建设,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通远程评标。(县监察局牵头,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编委办、县建设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参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探索加强政府定价项目计划管理的有效办法,进一步完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预案。完善“商品价格信息”服务平台和价格服务进农户平台。进一步健全水、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相关服务的价格管理。(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

9.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研究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推进政府简政放权。继续推进完善事业编制激活优化机制,适时启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分类指导、协调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事业人员聘用制度。(县编委办、县人力社保局分别牵头,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

1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四个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人员进驻、提速落实“三到位”。创新审批方式方法,再造审批流程,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项目审批阳光化、公开化,努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之市”。(县行政审批中心牵头,县监察局、县法制办、县发改局、县建设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水利局等参与)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审批便民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合和扩大服务功能和内容,尽可能下放审批服务事项,打响我市基层便民服务品牌。(县监察局牵头,县行政审批中心等参与)

11.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乡镇财政建设,启动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完善多渠道筹融资和资金统筹调度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清费减负改革政策,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县财政<地税>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国税局等参与)

12.完善规划体系建设,深化城市规划。按照城市发展定位,目前中心城区的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廊一核、二区四片”。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框架为:“一廊、二环、六射”。一是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为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启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县域绿道网规划、控规图集编制工作。三是努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上溪滩和荷花滩两地块旧城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东桥路、园丁路、凯恩路和龙谷路二期道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同时,严格规划实施,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

13.深化中心镇质量提升工程。围绕培育特色乡镇、风情小镇和魅力名镇,加快推进我县石练省市中心镇及金竹市级中心镇培育发展,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办法,加快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和扩权事项落实。完善中心镇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机制,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县发改局牵头,县建设局、农办等相关单位参与)

14.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人口管理制度。同步研究制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就学、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相关配套衔接政策,逐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公安局牵头)

15.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三年五项医改成效,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等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配套政策。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入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监测预警、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机制。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建设。(县卫生局牵头,县发改局、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等参与)

16.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全面推进“五保合一”大社保体系和社保基金“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建设,探索推进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制度的整合,调整理顺市区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深化社会保障“一卡通”机制。(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等参与)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完善低保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县民政局牵头)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保障性安居住房的投资、建设、管理和分配机制,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县建设局牵头)

17.推进养老服务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健全养老服务机构长效投入机制,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在有条件的社区探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县民政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工商局等参与)

18.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办好学前教育,做精做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校园安全工程、学生接送车管理。(县教育局牵头)

1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大力推进“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出台奖励扶持政策,鼓励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产业集聚集群快速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广播电视“一省一网”整合。继续推进节庆活动常态化、传统文化产业化和群众文化职业化,积极打造汤显祖文化品牌、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与生态农产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推介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利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出版局牵头)

20.推进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继续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向基层和规模企业全覆盖。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虚拟社会和“两新”组织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监控等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县政法委牵头,县公安局等参与)继续完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稳步推进“撤小村并大村”和“撤村建居”工作,全面推广和提升“96345”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县民政局牵头)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加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打击力度,扎实推进省、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县编委办、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分别牵头负责)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机制,健全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制,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县安监局牵头)完善出租车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探索建立规范的出租车运营市场。(县交通运输局牵头)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3

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市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阶段性目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市在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首善之区”进程,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相比,我市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巩固“联合国人居奖”成果,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开放*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首善之区”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要求,突破重点和难点,狠抓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人民生活更幸福,到2010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

(三)目标要求

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10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各项指标的要求,把*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在城市规划上实现高水平、全覆盖,在城市建设上实现高标准、出精品,在城市管理上实现高要求、高效率,全面实现首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生态园林建设得到更好推进。生态园林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绿色生态网络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经济、人文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首府*“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要成林,花要成片,植树成景”的中国绿城特色得到更好展现。

——生态经济得到更好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得到树立,新型工业化进程得到推进,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生产力合理布局,清洁生产得到推广,生态型产业进一步发展,资源消耗与再生趋于平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得到推进。

——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旧城改造有序推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得到良好结合;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结构完备的住宅供应体系逐步建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体系及设施更加完备,和谐安乐的人居环境逐步形成。

——生态文明观念得到明显增强。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一体化得到推进,全民生态文化教育得到加强,生态道德得到提高,消费观念得到转变,生态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生态保护行为得到规范,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得到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优先理念得到树立,生态文明城市治理结构逐步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及其他环境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得到建立健全。

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重点

(一)园林绿化工程

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原则,调整绿地布局,完善绿地类型,以“增加绿化总量、提高环境质量”为重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造林绿化工作。

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湿地资源专项调查,根据不同湿地的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明确保护目标,确定保护级别,制定保护规划,分类实施保护或进行生态性开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经费投入和建设管理力度;组织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测算统计本地植物指数、综合物种指数,制定全市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城市规划区植物原生性、多样性研究,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监管网络,有效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严格监管外来物种引入和转基因物种扩散。到2010年,综合物种指数超过0.5,本地植物指数超过0.7。(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园林局、环保局;配合单位: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2.加强城乡绿化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编制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专项规划,确保规划预留足够城市公共绿地;研究出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实施方案,分步建设绿地,确保2010年达到标准要求;加强新建项目,特别是房地产、酒店、写字楼、商场等的绿地指标控制,高标准建设配套绿地,从点上提高绿地面积;加强对新建项目绿地率的监管工作,实施城市建筑物顶部立面绿化改造工程,从“面”上解决绿地率不足的问题;结合每年增种百万株树木工程,扩大绿地种植,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力争三年内完成荔园滨水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江南公园、石门森林公园和凤岭儿童主题公园等新公园建设,提升青秀山森林公园等现有公园水平,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旧改项目绿地率及内河绿地率,解决老城区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实施“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建设项目,以发展生态公益林为主,营造防护林、风景林和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12m2,建成区绿地率≥38%。(责任单位:市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建委、规划局、林业局等,相关城区和开发区)

(二)旧城改造工程

按照“精心改造、全面整治、妥善保护、有效利用”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城改造,整治旧城生态环境,促进旧城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园林城市指标要求;保护、利用和有效开发城市人文景观,促进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通融,保存完好,独具特色。

1.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强化政府调控机制,规范出让与创新招商相结合,拆建改造与保护历史风貌相结合,街道特色与园林绿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规划控制和市场引导,稳步推进旧城改造,重点推进东沟岭片区、龙腾路片区、纬武路片区、中山路片区、上海路片区、华西北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城市改造腾出的地块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城市中心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绿地。(责任单位:市建委、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国土局等,各相关城区)

2.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修缮冬泳亭、洋关码头旧址、中共*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经天故居)、韦拔群纪念馆等红色之旅景区景点;保护利用好邕宁电报局旧址、黄旭初旧居、*商会旧址、越南中央学舍区(**育才学校)总部旧址、*省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古遗址、古镇古村、古建筑等,重点保护顶狮山文化遗址、昆仑关战役旧址,推进昆仑山战役遗址博物馆建设和顶狮山文化遗址博物院建设;挖掘利用王阳明、秦观、苏缄、徐霞客等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好孙中山、*、邓颖超等一批名人、伟人纪念设施;着重抓好*艺术博物馆、*孔庙、*民族艺术基地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文化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建委、旅游局等,相关县区、开发区)

(三)生态经济促进工程

1.推进发展生态经济。以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切入点,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发展生态工业,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发展生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生态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配合单位:市经委、农业局、商务局、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各县区、开发区)

2.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节能、节水工业,积极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建立蔗糖、林纸、木薯淀粉等循环工业产业链。以现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的扩张,从严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责任单位:市经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国资委、环保局、信息化办等,各县区、开发区)

3.改造、搬迁、关闭市区污染企业。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市工业发展布局,改造、搬迁、关闭污染严重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各相关县区、开发区)

4.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调整改善能源结构,提高电力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合理开发利用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把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放在重要位置,抑制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以降低工业能源、交通能源、建筑能源和生活能源“四项能源”成本为重点,广泛实施节能工程,推广节能技术,开展创建节能型机关、节能型企业、节能型家庭活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经委、建委、交通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通过采取截污、引水、生态恢复等各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全市水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使城市水系成为畅通的行洪道、水清岸绿的生态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闲带。

1.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按照划定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对全市水资源、水环境进行分类管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禁止开展一切生产和经营性项目建设。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水质有影响的旅游、禽畜和水产养殖等活动。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采砂作业,严格按规划要求控制邕江河段内的网箱养殖规模。实施岸坡整治工程,在确定权属的基础上,禁止在建成区河道岸坡种植农作物。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控,及时掌握水源水质状况,建立饮用水源安全预警系统,强化饮水安全。推进治理区域内船舶生产生活污染排放问题,逐步实现船舶污染零排放。实施渔民上岸工程,逐步实现邕江市区河段渔民上岸定居、安置、就业。推广区域供水,加强饮用水集中管理,提高城乡供水系统覆盖率、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保持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林业局、旅游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建委、交通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2.全面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切实抓好河道综合整治征地拆迁工作,实施河道清淤和岸坡整治工程、截污治污和引水补水工程、水系水质安全工程,建设滨水景观带,发展邕江观光生态旅游,推进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实现邕江市区河道防洪能力提高,两岸基本美化绿化;内河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完成综合整治的内河两岸雨污分流,截污率达到80%以上,城市内河水质得到改善,城市内河两岸实现美化绿化和生态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城市供水水源与周边水库联网,城市水环境日趋改善,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彰显,滨水产业带初步形成,城市水环境走上长效管理轨道。(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及相关建设单位;配合单位:市建委、规划局、园林局、国土局、林业局、旅游局等,各城区、开发区)

(五)城市大气环境工程

堵住源头,标本兼治,加强监管,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强化对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滋生源监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强化环境噪声防控。

1.减少大气污染,净化大气环境。高度重视和综合整治大气污染,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等制度,大力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船尾气、建筑扬尘及饮食服务业的废气排放总量和浓度,到2010年,确保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年≥300天。(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经委、建委、气象局、商务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2.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巩固现有控制成效,加强城市道路、建筑通风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生产生活散热设施规划管理,合理控制建筑密度,鼓励建设通透式围墙,推广应用蓄能式制冷技术,鼓励开展楼顶绿化工作,确保城市热岛效应程度≤2.5℃。(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气象局、建委、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等;配合单位:各县区、开发区)

3.严格控制环境噪声。强化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噪声污染防治,不断扩大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范围。到2010年,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建委等,各县区、开发区)

(六)城乡清洁工程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向城市空间、城乡结合部、百姓生活、城市生活和交通基础设施、小街小巷和旧城改造、综合管理和联合执法六个方面延伸,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以市容市貌的改善和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重点,消除城区垃圾箱保洁的盲点和废物箱设置的盲段,科学规划配备垃圾车、垃圾箱、果皮箱,新增和更新一批环卫作业机械,不断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和设施标准。加快建设、改造一批公厕,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完善垃圾处理场配套设施,建设一批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县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加强对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主城区生活垃圾初步实现分类收集,建成区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逐步推开,到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责任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建委等,各县区、开发区)

2.统筹抓好市区水、电、气、广播、通信及排污管道的布局,推进市政管廊建设。实施城市道路计划挖掘制度,强化城市道路挖掘宏观控制,严格控制道路挖掘行为。做好市区户外广告、招牌设置规划,抓好道路两侧的楼宇外立面的总体规划,突出街道特色和民族特色,科学合理设置广告牌,加强广告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建委、广电局、工商局、供电局、*电信分公司等,各城区、开发区)

3.做好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各区域停车场发展规划,稳步、适度扩大停车场地供应规模。提高各类居住区的建筑停车配建指标,适当提高非居住类建筑配建指标,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宾馆、餐馆、市场等配套建设停车场,恢复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宾馆、市场等原有停车场功能。根据城市不同地段的人口和车辆密度,逐年新建一批停车场。根据交通流量等情况,在市区非主干道两侧合理划设停车位,增加公众临时免费停车泊位。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立体、地下等各类停车场,允许社会力量以租赁、收购等方式获得市区内闲置资源兴办停车场,鼓励单位自有停车场向社会开放。(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各城区、开发区;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建委、商务局、公安局等)

4.推进便民农贸市场、临时市场、小区便民菜店、早市、夜市等的建设和改造。加强阳光早餐、临时市场、夜市、早市、便民菜店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摆卖的时间、地点和经营面积。(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工商局、城管局、房产局等,各城区、开发区)

5.进一步完善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办法、措施,对快速环道内的城中村进行综合改造,开展村改居、股份制改革等试点工作,改变城中村“脏乱差”面貌,促进城中村在居住环境、管理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等方面与城市全面融合。(责任单位:各城区、开发区;配合单位:市建委、规划局、发改委、城管局、农业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

(七)“数字城管”工程

1.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整合与利用现有的应急联动中心、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公安、交警、消防等信息资源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系统、功能、信息和管理业务,建设和完善全市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交换平台、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人口、单位等各个专业应用的数据库,构建统一的网络支撑平台、数据库支撑平台、安全系统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技术支撑平台。逐步进行拓展和完善,到2008年底,建设完成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市民服务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等功能为一体的,覆盖全市各县区、开发区的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监督、指挥、执法、处置和评价工作的数字化。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责任单位:市信息化办;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公安局、规划局、建委、工商局、交通局等,各县区、开发区)。

2.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增强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完善新建道路信号控制系统,对现有单点信号控制设备进行更换和联网改造,扩大信号控制区域控制覆盖面积。加快建设GIS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分析系统。(责任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城管局、信息化办、交通局等)

(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增长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础公用设施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保障供应水平和整体防护能力,稳步推进城市公用设施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到2010年基本形成建设适度超前、引导发展有力、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1.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供电线路、通讯信息系统、交通道路系统、消防系统、医疗应急救援系统以及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确保设施完备,运行高效、稳定,到2010年,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85%。(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城管局、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供电局、应急联动中心、*电信分公司;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安监局、信息办等,各城区、开发区)

2.改善城区供水能力,加强邕宁、良庆区城区供水设施建设,满足用水发展需要,逐步实施推行分质供水、中水回用、工业生产循环用水,进一步提高供水普及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实现24小时供水,使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保持100%,到2010年再生水利用率≥30%。(责任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环保局、各城区、开发区)

3.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到2010年市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城管局、规划局等,各相关城区、开发区)

4.遵循城市建设生态循环原理,强化政策导向和规范约束,在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建设中广泛采用建筑节能、节水技术,普遍应用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安装或预留安装太阳能采集设备。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60%以上。(责任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园林局等,各城区、开发区)

5.完善道路设施,加快推进“畅通*”建设。科学有效地实施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建立起各种交通方式高效协作、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到2010年,达到市区主次干道平均车速≥40公里/小时的要求。(责任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建委、城管局等,各城区、开发区)

6.贯彻公交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发展采用环保型能源,大容量、高科技、低排放、舒适化的交通工具,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新增一批公交客运路线,增设港湾式公交站台和高峰时段公交专用车道。(责任单位:市交通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城管局、各城区、开发区等)

(2)优化交通结构,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建委、交通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发改委、财政局、交警支队、国土局等)

(九)城市综合保障工程

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与广大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设施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提高医疗卫生污染控制水平,建立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加快社区公共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健全小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使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加快提高医疗基础设施水平,到2010年,确保市区建成区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90张。(责任单位:市卫生局;配合单位:市房产局、规划局、建委、民政局等,各城区、开发区)

2.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和廉租房,逐步完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市房产局、房改办;配合单位:市建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

3.调整住宅建设结构,完善住宅供应体系,体现住宅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满足不同层次居民购房消费需求。要着力解决以功能空间、面积配置、细部处理的合理性为主的住宅功能质量问题,满足居民对住宅的适用、经济、美观和节能降耗的要求。到2010年,住房成套率达到90%,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达标。(责任单位:市房产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建委等)

4.加强城乡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基层文化、体育设施,促进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加强住宅小区、社区的功能和环境建设,为市民创造安居乐业的居住环境,保证住宅小区、社区建设功能健全、环境优良。(责任单位:各县区、开发区;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建委、园林局、房产局、文化局、体育局、民政局等)

5.建立健全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加强城市污染控制,提高居民对城市的生态、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到2010年,确保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85%。(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应急联动中心、安监局等,各城区、开发区)

6.加快建设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财政局、统计局、市委宣传部等,各县区、开发区)

三、做好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组织实施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标准高、要求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大局观,坚定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担任成员,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全市创建工作。市各相关责任部门、各县区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和本部门创城工作。要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

研究制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指导全市创建工作。明确创建目标、工作步骤、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工作任务,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创建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创建工作年度考核制度,明确阶段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创建任务的全面落实。市相关责任部门、区县和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能职责,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地区、本部门具体的创建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指标到2010年全部达标。建立创建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对不能按期完成阶段创建任务,不重视创建工作,推诿拖拉、影响整体进度的单位和主要责任人,坚决追究责任。

(三)制定专项规划,严格规划执行

规划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龙头。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各个子项规划。要严格规划的执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规划管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导向作用和控制作用。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创建要求,做好各个项目的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保证城市生态绿化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确保并促进城市建设朝着科学、生态、规范、有序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四)突破重点难点,扎实稳步推进

在巩固达标指标的基础上,以未达标指标和易反弹指标为重点难点,集中力量,强力突破,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要重点加强绿地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率;加强植树工作,均衡新老城区绿化覆盖;开展环境噪声综合整治,确保噪声控制达标;普及相关知识,提高群众认知度和参与意识;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开展交通综合整治,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进建筑工艺,提高道路广场用地透水性;加强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卫生保障水平;加大再生水利用普及力度,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强生物物种保护,增加本地树种种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完好等。

(五)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融资渠道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创建资金。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把创建资金纳入各级政府年度预算,确保社会公益型生态园林建设项目的资金实时足额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和安排前期经费等手段,支持创建重点项目的建设。设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基金来源,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多渠道筹措创建资金,推动创建项目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投融资方式参与创建,实现多元化投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综合化管理。拿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有投资回报的生态园林建设项目,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六)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强大合力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群交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七)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主要绿色空间环境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小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温度、土壤、尘、噪音、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八)论述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旅游人口流动关系等。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5

论文摘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突出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重视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及生态性设计等基本理念。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经济合理性的原则,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宜人的的景观环境。

园林景观的美学功能和艺术性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之一。当景观设计解决了园林景观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其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园林景观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时,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园林景观就能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人们在心理上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以便实现设计师在经济、道德、大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强化所设计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强调基本理念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1]。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竟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2园林规划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园林规划设计离不开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2]。一个国家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对于园林景观的艺术创作,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人文的东西,就不可能成功。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古典园林之一,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我们还要接受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创造,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迅速形成。

3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

园林规划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艺术设计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前卫的角色。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都起着先锋的作用[3]。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4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美是指通过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消费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景观的意境产生于园林景观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客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当然,不是所有园林景观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我国多年来园林规划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4]。通过这种意境的创造,在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它涉及这样一种理念:即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种中间媒介达到的群体共通的普遍的状态。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来寻求、创造、组织、表现这些中间媒介,这是工业规划设计中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5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其主题是人本身,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大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6生态性设计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解除疲惫、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5]。正如斯坦利•怀特所阐述的那样,“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含纳草地、森林和山,那我们能占据的景观将富含原土地之奥妙。景观特征应被加强而不是被削弱,而最终和谐应存在于一个复合体上,这些人为化的景观是最动人、最可爱的,只要景观的结构和灵魂能被保留,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兴奋。”

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条件,把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民族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恰当地融入现代元素,同时注重成本,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

7参考文献

[1]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78-80.

[2]周武忠.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90-94.

[3]朱建宁.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J].广东园林,2005,28(2):6-13.

[4]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2006(9):61-63.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6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状况,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既是新形势下林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区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林业生产,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林业发达地区相比,与我们经济强区的地位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区林业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年,全区林木覆盖率为×××,不及省、市的平均水平;全区林业增加值占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加快林业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农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丰南,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和谐,是生产发展、生活×××、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生态破坏的后果,对人类的影响极大。解决好生态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林业发展问题。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状况、优化人居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林木覆盖率每增长×××个百分点,年降水量可增加××毫米。因此,林业担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资源,减轻自然灾害,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重大使命。可以说,没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我区作为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大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给我区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作为缓解这一矛盾有效途径的林业发展,已经提到了当前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题,因此,各地各有关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责无旁贷地履行好加快林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第二,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

程中使命重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其中三个方面与林业有关。林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夯实新农村的产业支撑,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发展林业;林果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帮助农民广拓致富门路,促进“生活宽裕”,需要发展林业;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优美自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也需要发展林业。总之,通过造林绿化,可以优化农村环境,培育林果资源,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三,加快林业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内外的历史和实践表明,林业是一个具有很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产业。林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用途广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只要经营得当,完全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转变思想,理顺关系,推动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工业大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更加突出林业建设,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适应新形势谋划新举措。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林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经济学中的“短板效应”也说明,林业的短缺,就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全区林业建设要坚持服务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局,在改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促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发挥基础作用。各地要在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中,充分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占用林地必须坚持从严把握,搞好科学论证,确需占用林地的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以确保我区林业资源的稳定和平衡。总之,要通过完善林业总体布局,使林业本身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

二是正确处理好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的关系。森加快林业发展,首先要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把森林资源的蛋糕做大。要抓住国家林业投资增加、林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大力培育全区林业资源。与此同时,要把资源保护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巩固资源建设成果。特别是在当前林业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生态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保护好现有的林业资源,解决林业资源的供给和合理利用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三是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是林业的特殊属性。没有产业发展的林业缺乏活力,一个健全的林业、完整的林业、健康发展的林业,能有效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

一、生态和产业相协调。因此,要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特别是要把农田林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当前我区宜林地面积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发展农田林网是有效缓解林地不足,增加林木覆盖率的重要途径,各地一定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结合农地整理项目及农业开发项

目的实施,落实资金,加大投入,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标准组织施工,选择适宜品种,规范操作,确保成活率。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以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路子。要结合我区实际,把发展果品深加工、林板林纸一体化等项目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建设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

四是正确处理好城镇与乡村绿化美化的关系。在城镇,要突出抓好城市森林、环城林带建设,努力创造安全、优美、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在农村,重点搞好村镇绿化美化建设,积极开展建设绿色家园活动,充分利用坑、塘、渠等宜林地,大力植树造林、发展速生丰产林,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发挥防护林在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区各级各类企业特别是污染企业要不断增强造林绿化意识。造林绿化对降低工业污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有效缓解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企业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发展林业,美化、绿化丰南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识大体、顾大局,按照任务指标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在土地调整及造林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可采取租地、承包等形式落实地块,在植树上可采取企业自栽或企业出资雇用当地村民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完成造林任务。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

加快林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大事;是新阶段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更切合我区实际的**年—**年林业发展规划,到**年底,全区规划造林×××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万亩。各地各有关单位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围绕全区林业发展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林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经济社会的整体规划之中。规划要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和连续性,使规划在解决全面性和长远性重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依法治林,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治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强区的制度保障。要强化林业普法宣传,大张旗鼓的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种子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林意识。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和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要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林业生态资源。要加强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要认真规范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保证苗木质量,提高工程标准。要大力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现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化、规模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各地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对今年本地本单位的义务植树活动认真组织,率先垂范,强化落实。

三要狠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活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件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各地各单位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

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研抓点,亲自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明确林改工作的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事前指导与事后检查、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按时限、按质量完成改革任务。要按照林权改制《意见》和《方案》要求,规范运作,把明晰产权、明确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既要坚持原则,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又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对目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地、宜林地,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决策,可采取按人口分包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方式,也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联户承包,还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确定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总之,形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产权明晰后,要及时、依法进行林权登记,核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确保一步到位,不留隐患。同时,各地要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在运用好国家及省、市、区各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也要制定本地的扶持政策,保证重点工程造林、林木良种繁育、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四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快林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履行好自身职责。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造林任务逐级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头。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对于造林绿化重点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决策,亲自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指导、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认真搞好规划设计,严把造林质量,确保造林进度。

五要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区绿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成员单位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加强督导落实,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成效。造林结束后,区绿委会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对任务完成好、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完不成任务,行动迟缓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发达的林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各地各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深入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完成今年林业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下面,就做好今年全区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市也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三级干部会议对今年全区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要求,因地制宜,把握关键,继续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深化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全区农业农村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各地各单位要继续按照“一个产业、一条龙型经济”配套推进的思路,狠抓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教兴农等关键环节,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组织化程度、产品竞争力、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全年计划完成农业增加值××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分别比**年增长×××和×××。

(一)深化调整,培植特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蔬菜生产,坚持设施菜与露地菜并重发展、同步推进。棚菜,继续抓好大新庄、黄各庄、尖字沽和钱营四个棚菜示范区建设;露地菜,突出抓好稻地、大齐等中东部地区的小拱棚、地膜速生菜和东田庄、唐坊、南孙庄等西部地区露地椒生产。年内,新增棚室面积×××亩,累计达到×××万亩;新增露地菜占地面积×××亩,累计达到×××万亩。优质棉种植,稳定面积,普及优新品种,积极推广棉菜套作、棉菜轮作,大力发展彩棉种植,年内分别达到500×××亩、800×××亩和×××万亩。奶牛养殖,以小区建设、品种改良、饲喂方式转变为重点,继续大力推广“五统一分”模式,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打造绿色奶源基地。年内,新增奶牛存栏×××万头,累计达到×××万头;新建存栏规模100头以上养殖小区×××个,新建机械化挤奶厅×××个。水产养殖,重点抓好浅海毛蚶养殖、工厂化养殖、淡水粗改精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渔业强区。年内,新开发浅海毛蚶养殖500×××亩,累计达到×××万亩;新增工厂化养殖400×××平方米,累计达到×××万平方米。

(二)培育龙头,创新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优扶强,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并通过内引外联、结大联强,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落户我区。重点抓好华成食品有限公司与日本钟化太阳食品香辛料合作的姜泥、蒜泥生产项目建设和黄各庄镇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唐山名远纺织有限公司、青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王兰庄镇白龙面粉厂续建工程,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实现双促双赢。年内,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三)强化标准,打造精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制定完善奶牛、棚菜、瘦肉型猪、河蟹、海产品等主导产业,以及小拱棚速生菜、彩棉、棉菜套作、棉果套作等特色产业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把先进技术、先进品种、先进模式的应用要领编辑成通俗易懂的知识手册,下发到村、户。区农口各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开展质量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包装能力,加大品牌注册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申报力度,实现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品牌销售。

(四)整合资源,健全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科技培训。区农口部门和区科协、农广校、职教中心、农中、乡镇成人学校等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搞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党员干部、规模化种养大户、种养专业户、转岗转业农民的分层次培训。年内,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期以上,培训人员×××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开办特色专业班,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完善去年建成的×××个区级科技园区和×××个专家大院的基础上,谋划好辣椒、水稻、果树、生猪、肉蛋鸡、淡水池塘、浅海毛蚶、工厂化养殖等区级科技示范区建设,并配套专家大院。各乡镇至少要培育一个示范园,每个村至少培育一个科技示范户,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年内,各乡镇要完成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文明生态村和专业村也要建立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解决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提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以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在完成剩余400×××亩纯旱地改造任务,彻底消除纯旱地的基础上,完成×××万亩地上水源不足及机井、线路老化等水浇地灌溉条件的改善,新发展节水灌溉×××万亩,完成低洼盐碱地改造500×××亩,推广机井灌溉ic卡控制设施×××套。加强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总结成功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年内,新建沼气池400×××个,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粮食、蔬菜、林果种植×××亩。加强以饮水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农村水资源有效利用,年内,新打水源井102眼,解决×××个村、×××万人的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年内,完成××4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以网络整合为契机,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的普及。

二、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实现乡村面貌新变化

实践证明,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截止到**年,全区共有×××个村作为分批创建的重点村,已达到创建指导标准,占全区总村数的×××,还未实施创建的近×××个村,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欠帐多、班子软弱等原因,创建难度增大,同时,今年5月份省里将在唐山召开现场会,我区被列为参观点。因此,各地各有关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重点,努力把创建工作抓实抓好。

(一)继续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以“打造滨海新城”为目标,继续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围绕“三轴”发展“七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城镇化牵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站位、高起点完成全区×××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聚,推进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空心村”治理,加强宅基地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发展中心村,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促进人口集中,优化村庄布局。加强小城镇管理,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

(二)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线并进,全面创建”的要求,以“三化”建设为切入点,点面结合,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今年确定的×××个重点村,要本着“坚持质量、缩减数量、加大扶持力度”的原则,严格标准,扎实创建。面上村创建,要不等不靠,积极谋划,明确重点,因村制宜,择项创建。达标村,一方面,要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成果,防止反弹;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文明生态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丰富内容,提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按照“村镇建设规划新、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事业发展快、民主管理服务优、乡村文明风尚好、生态建设环境美、长效管理制度硬”的指导标准,认真开展文明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年内,西葛镇、大齐各庄镇要达到文明生态镇创建指导标准,其他乡镇对照标准,增强补弱,为创建达标打好基础。

三、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地各有关单位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急迫的现实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紧密结合群众思想实际,搞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认真组织“基本道德规范”等知识讲座,积极开展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诚信示范户”和“十星级文明户”、“新型农民示范标兵”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加快“村民中心”建设,按照“六个一”要求,夯实硬件,加强管理,全面推进,切实使“村民中心”成为服务中心、学习中心、活动中心和民主议政中心,成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

(二)完善文体设施和队伍建设,繁荣农村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区《农村文体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年内,重点抓好大齐各庄镇、钱营镇高标准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同步推进村级文体活动室达标建设,突出内部设施建设,做到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并大力抓好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年内,全区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力争达到×××个。大力组织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积极组织好全民运动会、文艺调演和各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贴近群众、联系群众、丰富群众的文体活动。

(三)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大对经济薄弱乡镇学校的资金投入,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建立“联校制”,将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结队子”,以强带弱,强弱结合,共同进步。在先进学校选拔中层以上干部到薄弱乡镇、学校任职,薄弱学校领导到先进学校挂职,相互交流。选派全区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引领教师教研教改,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健全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乡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配备必备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确保年内全区16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巩固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成果,重点在无医无药及邻村代管村中选择新建6至×××个村级卫生室,进一步提高村级卫生室覆盖率。继续做好区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建立健全上下合作、双向转诊、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同时,组织好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人员培训,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提高技术和服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在全面推行药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乡镇药品配送站的管理,规范乡镇和农村卫生人员的用药渠道,确保农民吃上放心药。全力推进医疗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五)完善落实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整保障标准,提高救助水平,建立低保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农村五保工作,在完成乡镇敬老院整合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水平。继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规范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对大病、残疾、子女上学、天灾人祸等导致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正常生活。加强区慈善协会建设,建立乡镇慈善协会组织,畅通救助渠道。进一步抓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管理民主

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按照规定,以强化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村务运作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民利的有效落实和村务的规范运作。要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提高阵地标准,强化督导检查,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做好村干部、财会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的培训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民主议政日制度,规范民主议政的内容、参加人员、活动程序和组织领导,广泛动员群众参加议政日活动。要进一步完善村有资金帐目乡镇“代管”体制,在乡镇经管站实行电算化的基础上,经济基础较好的村也要推行。加大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年内,各乡镇要对本地所辖村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区经管局要完成全区三分之一村的审计,把审计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使其真正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企业生态文化;绿化成果;园林规划

1999年三钢(集团)公司在职代会上提出了创建“园林式工厂”的企业战略目标,这几年来集团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卫绿化公司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以提高绿化档次为主线、见空布绿为重点、系统规划位核心、专业化管理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园林式工厂”已初具规模。厂区基本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布局,主干道“一路一树一景观”已成型,每一条路的行道树都是郁郁葱葱,繁茂成荫,沿路配置植被、草坪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厂区、福利区绿地根据不同地段特点,合理搭配乔、灌、草坪、植被,浓淡相宜;色块图案的精心规划,尽显艺术创意,园林小品建筑精雕细刻,前呼后应,体现企业形象特色,特别是悦和园、悦中园、悦华园、悦兴园、悦盛园等相继建成、改造完工,犹如画龙点睛,绿化品位档次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言。

企业文化生态是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设园林生态环境已成为集团公司领导的共识,也深受广大职工家属的欢迎,扎入人心。然而这几年来也存在着不争的事实,绿化成果被毁坏历历在目,已影响到“园林化工厂”建设步伐的进程,由于生产基建需要,一大批参天大树轰然而倒;车辆横冲直撞,行道树丢枝弃皮;学生摇晃得意,纤弱树木哭泣;庭院树木被环状剥皮,一命呜呼;植被草坪惨受贱踩;低声倾诉;防护林被开垦为菜地等等,举不胜举。如何巩固三钢绿化成果已成为严峻的课题?本人认为:在广大职工家属大力宣传绿化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完善有关的厂规和管理制度,培养职工家属的生态意识,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对巩固三钢绿化成果会有明显促进作用。当然,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作出积极的引导和促进。

一、规范管理 与时俱进

三钢厂区绿化管理制度、规定等文件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或重新制定、调整,这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巩固绿化成果的重要依据和根本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又因三钢绿化档次显著提高,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绿地管理、建设责任主体的变更,以前的绿地管理规定制度等文件有的内容过时,有的需重新调整、制定,有的进一步完善,有的缺乏可操作性等等。如《三钢园林绿化管理规定》中的惩罚力度要加强、还没有涉及到树木个体在景观整体中的价值、庭院树木的责任保护主体;空调尾气和排气扇油烟对树木的伤害等;广大职工家属反映的高楼阳台养花问题、树木产权(厂区个人种植的树木)的界定、如何参与基建房产等基础建设单位的图纸会审等,这些是新事物、新问题,需要重新出台文件来解决。为适应创建“园林化工厂”的需要,有必要对以前的绿化管理规章制度等文件统一编号、整理、发文。

二 紧密联系 加强协调

加强与基建、房产、动力等有关基础建设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对巩固绿化成果,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绿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加强同这些基础建设部门的联系、协调和沟通,有利于将绿地破坏率降到最低点,特别是参天大树可得到有效保证;参与基础建设项目平面图纸的设计,可以了解地下暗管方位、土质状况、土壤厚度等,这将为今后的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巩固绿化成果,也可以在广大职工中留下绿化规划是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印象。三钢厂区内有众多的工程队,人员复杂,爱绿护绿意识、热情跟广大职工群众明显差一截,这些单位不但本身庭院内绿化没搞好,还对周边绿地的整洁、美观正常生长有很大的破坏性。基础建设部门和这些工程队存在着相对比较密切的联系,可通过他们对工程队进行绿地管理考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巩固绿化成果,保证三钢绿地布局的整体景观效果。

三 科学规划 共维生态

环卫绿化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创建“园林式工厂”战略目标的责任主体,绿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对巩固绿化成果起决定性作用,也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起引导作用。

(一)绿地的设计规划要人性化。三钢福利区人口流量大,需要大面积的休闲绿地,硬地,但规划设计人员经常为了追求视觉的感观效果,忽视绿地的功能和意义,大量种植植被,减少休闲场所面积,或利用植被设置障碍等,这都违背了绿化环境提高广大职工家属生活质量的原则。有些由于管理脱节,绿地反而变成卫生死角,蚊蝇滋生地;甚至秃斑、死亡,又要重新种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令广大职工家属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环卫绿化公司规划设计是随机性的,盲目的,没有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要摆脱这一现象,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把园林绿化的科学规划和人性化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二)树木和绿地管理质量状况也影响广大职工家属爱绿护绿的积极性

第一、树木管理时要把科学性、动态性、生态性结合起来,既然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又要考虑到广大职工家属的要求;

第二、绿地管护质量一定要保证到位,绿地要保持整洁、美观、完整,令人赏心悦目,增强可观赏性、休闲性,符合广大职工家属的审美情趣;

第三、畅通与广大职工家属的对话渠道,通过电话、信息平台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他们提出的绿化及养花技术知识咨询或对绿地规划设计、管理的建议,或对树木修剪的要求,都要及时解答和处理,为广大职工家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宣扬文明 推祟典型

加大宣扬爱绿护绿的典型人物和行为,极力谴责破坏园林绿地及设施的人物和行为,这对巩固绿地成果、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 对比较典型破坏绿地的单位和个人,如随意砍伐树木、环状剥皮树木致死、毁绿开垦菜地等恶劣行为,要最大限度地公开批评、嚗光、谴责,一追到底,绝不手软,按有关文件严肃查处。对单位行为要进行通报批评、对个人行为要报给其单位再处理。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力度,并建议其单位给予表扬。

(二) 环卫绿化公司近几年来评选“绿化十佳”,对宣传典型人物和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增强绿化职工岗位荣誉感。但也有局限性,范围窄、辐射不够广,为了提高辐射力和感召力,有必要评选集团公司“绿化先进”个人。评选范围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组织、指挥、协调先进个人;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成绩突出表现者;绿地管护质量优秀或花卉生产高手者;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及爱绿护绿个人;绿化艺术精品创作者;积极宣传有关绿化的文件、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先进人物等。

(三)三钢辖区内的学校对三钢绿化成果的破坏性也不容忽视,环卫绿化公司应该主动跟学校沟通合作,建议学校把学生爱绿护绿态度列为“三好学生”考核条件之一,在学生中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大力宣传绿化意义和知识,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积极性。

(四)三钢创建“园林式工厂”及巩固绿化成果离不开二级单位的协助和配合,各二级单位也要制定有关绿化的考核制度和管理规定,对本单位职工的爱绿护绿行为或破坏绿化行为作出相应的惩罚,这是提高职工绿化意识、巩固绿化成果有效手段之一。

五、多种渠道 宣传生态

充分发挥各种新闻载体的作用,举办各种各样的绿化艺术创作形式,唤起三钢广大职工家属绿化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热情,这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巩固绿化成果最佳最本质的途径。

(一)集团公司每年应有计划推出大型的植绿护绿爱绿活动,设立企业生态文化周,举办绿化生态艺术创作活动,征文、演讲比赛;组织盆景、根雕、兰花展;举办图片、画展等。要求二级单位组织人员积极参与,调动全体职工爱绿护绿热情,掀起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高潮。

(二)利用新闻载体和信息平台大力宣传有关绿化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司绿化管理制度和规定,以及绿化环境的重大意义等。

(三)积极扶持和引导、关心绿化艺术创作群体,组建业余爱绿护绿植绿团体,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奠定人力基础。

(四)对厂区、福利区的主干道,小区采取生态艺术的命名方式;设置些包含绿化知识、图案及路名等在内的路标;系统布置些有生态象征意义、文明友善语言内容的生态护绿牌,这可以熏陶广大职工家属的绿化生态文化意识。

巩固绿化成果是建设企业生态的基础,同时企业生态文化的提升可以巩绿化成果,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现阶段,巩三钢绿化成果基本上要依靠绿化管理制度规定来保证,发挥企业生态文化作用只能作为补充。这是因为企业文化生态属于高层次的范畴,是随着广大职工家属的思想意识提高而逐渐形成。因此,我们要有所偏重,最大限度地巩固绿化成果。

林业系统卫生创建工作计划篇8

各位领导、同志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天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绿化工作会议,全面部署06年绿化工作任务,表明了县政府积极创建园林城市,大力打造xx之城,致力建设绿色生态xx的不懈追求和坚定信心。

自xxx年县城迁址xx以来,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建设园林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山水风光,依托河湖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绿色生态,培育生机活力,打造绿色xx,建设森林城市,城市绿化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森林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按照“两湖”(xx湖、xx湖)、“两带”(xx生态带、xx生态带)、“三轴”(生态联系轴、城市现代景观生态轴、古xx综合生态景观轴)为框架的xx水乡森林景观规划,我们通过沿路造绿、依河布绿、建园添绿、造林增绿,大搞园林绿化建设,相继实施了xx湖休闲公园、xx河城市防洪绿带、xx河综合改造、xx广场、xx大道综合改造、xx路综合改造等绿化和景观工程,(来自)建设城区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初步形成了点成景、线成带、面成型的城市绿化景观框架。到2005年底,xx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为1295.94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1.07%,绿地面积达到1117.19公顷,绿地率为35.72%。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78.6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8平方米。城市绿肺、绿轴、绿林、绿带初展风姿。

二是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建立城市绿地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城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按照“制定标准,确定定额、公开竞拍、企业承包、专业管理、行业监督”的原则,将城市绿化养护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业的园林公司承包管理,做到政事分设、管养分开。同时,出台《xx县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使绿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做到城市绿化管理法制化。

城市绿化的长足发展有力完善了柯桥的人居和休闲功能,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为xx成功创建x级卫生城市、x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提供了环境保障。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xxxxx年”主题,我局将以建设“林中之城”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重点,完善绿化规划,加快绿化建设,规范绿化管理,提升绿化品位,开创城市绿化工作新局面。

一是加强创建工作领导。我局将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实施一把手负责制,把创建工作列入岗位目标考核。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实施意见,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的如期实现。同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开辟专栏、专刊,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强化市民爱绿、护绿、建绿的意识。

二是完善城市绿化规划。按照“xx”城市生态景观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沿山、沿水、沿路的绿色空间进行整合,以xx湖,xx湖,x湖三大片块状绿地为主体,通过城市中的各主干道和水系,将绿量向整个城市发散辐射,最终达到整体协调统一。编制完成《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使城市绿化由单一美化型向生态美化型转变。

三是加快推进绿化建设。快速推进xx大道景观绿带、xx河公园、xx景观绿带、城区河道等各类公共绿地;尽快完成城区12万平方米储备土地上防护绿地建设;有计划开展xx城区道路行道树改造建设。加大绿地改造力度,围绕“拆围透绿、拆违建绿、拆临还绿、拆旧造绿”原则,积极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工作;对沿城区主、次干道的封闭式围墙进行透绿,扩大庭院绿化的景观效果,提高街景的档次、品位;对占用规划绿地的必须拆除违章占用物,限时绿化;对影响市容市貌的临时建筑物、旧平房等进行绿化改造,提高城区的绿地率。

四是提升绿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绿化的地方性配套政策,出台《xx县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xx县绿线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绿化政策。实行“绿线”管制制度,将城市范围内的公园、河岸、溪流、山坡、城市主干道、城市防护林等地带作为“绿线”管理的重点部位,严格控制古树名木、大树及大树群的保护范围。积极实施城区主要街道,街景改造工程,规范管理户外广告,着力抓好景观装饰工程,全面实施亮化工程,全力提升城市景观质量。

五是加大创建资金投入。(来自)我局将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按照财政出一点,城市维护费增加一点,相关单位承担一点,银行贷款建设一点及全社会参与绿化认养吸纳一点的“五点制”办法,确保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将积极健全园林绿化建设市场,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园林绿化建设。

上一篇: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妇联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