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7 01:34:43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各镇(街、场,下同)、村(居)委会、各部门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立应急管理宣传培训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我市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总体目标

从**年开始,用2年时间,初步在全市范围内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普及基本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技能,逐步在公众中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倡导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管理培训应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对广大公务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结合近年来我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等,以各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借助“一网五库”(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救援专业队伍库、物资库、专家库、法规库、典型案例库)中的法规库,宣传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二)以市总体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1.围绕市总体预案进行深入报道。在市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刊登介绍市总体预案。通过台山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总体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由市应急办会同市委宣传部、市信息产业局负责落实,有关新闻媒体积极配合)

2.开展专项应急预案的解读宣传工作。市级专项预案的牵头起草单位要编制简要操作规程,由市政府网站及台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登或播发可对外公开的简要操作规程及其解读文章、背景材料,稿件由预案牵头起草单位负责提供给市政府网站及媒体选用。同时,各预案牵头起草单位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做好对预案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解读宣传工作。(由预案牵头起草单位会同市委宣传部、市信息产业局负责落实,有关新闻媒体积极配合)

3.进行典型案例宣传。一是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各镇、各部门单位推进“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法制)工作,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原则上,对外公开的市级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各选一个典型案例;二是通过介绍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的防灾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由市公安、水利、农业、安监、卫生、环保、科技等部门提供有关材料,请市委宣传部负责安排新闻媒体宣传)

(三)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

1.以发送《你准备好了吗?—广东省应急知识宣传手册》为契机,进一步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灾害知识和公众自救互救知识,使公众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在事发第一时间如何迅速做出反应,如何克服困难开展自救、互救,灾后如何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等,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由市应急办牵头,各镇、市宣传、教育等部门组织实施)

2.开辟公共安全和应急知识专栏。通过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设置应急标识,张贴应急管理宣传口号,在市内有关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市政府网站开辟形式多样的专栏、专题等,介绍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灾害知识和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信息产业局统筹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具体落实,并由市公安、安监、卫生、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供稿)

3.举办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由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就当前公共安全形势、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等问题,举办形势报告会;依托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图书馆等载体和场所,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由市应急办和市公安、安监、卫生、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组织)

4.开展应急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都是应急管理的重要部位和应急处置的第一线,要结合区域特点和应急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宣教活动。机关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企业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学校、社区(居委)以平安建设为重点,沿海镇以防台风为重点,边远山区镇以防御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和山洪为重点,采取典型示范、案例引导、培训演练、宣传教育等方法,加强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由市应急办、市公安、安监、卫生、科技、教育、民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及各镇负责组织实施)

5.有针对性地对特定人群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对外来民工、暂住流动人口,采取集中宣讲应急手册、出墙报、放电影前插播应急知识短片等方式进行。在聋哑学校、福利院、敬老院等特殊人群和场合,对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进行专题讲解、帮助阅读或演示,制作成宣传橱窗等进行宣传。(由市公安、教育、科技、卫生、民政等部门以及有关镇、居委会负责实施)

(四)开展专题宣传活动,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每年“国际减灾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全国消防日”、“全国科普日”、“安全生产月”、“科技活动周”、“全民国防教育日”、“法制宣传日”等机会,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播放应急知识短片,设宣传栏,摆展板,悬挂标语,手机短信,发放宣传提纲,图片展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社区、农村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增强公共安全意识。(由市民政、安监、卫生、公安、水利、科技、环保、农业、气象、司法、人防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联系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由市司法、法制等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五)根据不同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培训。

1.公务员培训。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培训、轮训课程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对领导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对机关公务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案例教育。对基层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开展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由市组织、人事部门制定培训计划,负责统筹组织,分步实施)

2.企业负责人和工人培训。企业负责人的培训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对工人的培训重点是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由市安监、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分步实施)

3.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责任,由相关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4.志愿者培训。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培训重点是掌握应急救援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的能力。(由市民政局、团市委、市红十字会等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5.学校培训。对师生的培训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由市教育局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将日常宣传与应急演练工作结合起来。

各镇、各有关部门单位对制定的预案要积极开展演练,不断提高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并要利用应急演练的机会,结合救援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开展,及时、动态地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效果。(各专项预案的牵头起草单位要制定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报市应急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各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确保领导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在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又要统筹安排、加强管理,保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根据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各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细化方案,结合本镇、本部门单位实际,制订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计划。

(三)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镇、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织有关专业人士充分发挥其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本镇、本系统宣教培训工作的管理,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宣教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保障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宣教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市、镇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积极支持。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宣教培训工作所需经费,原则上在各部门单位相关预算中优先安排,需增加的经费在年度预算中申请。新闻媒体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2

近年来,XX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政策法规工作着力打基础、上水平,新闻宣传工作有声势、有力度,促进了莱芜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贯彻实施意见。配合各级人大常委会、省应急厅、市应急局等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立法调研,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做好汇报。

(二)持续推进依法治区工作。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健全落实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加强对宪法、党内法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常用重要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按照《莱芜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细则》规定,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审核,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依法合规,并做好备案。做好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组织“模拟听证”、“模拟法庭”,开展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审查、回复和行政诉讼应诉,依法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三)依法规范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执法培训,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三个关键环节,提高执法透明度,完善执法流程,守住合法底线,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横向联合执法、上下联动执法和执法案件移送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告知、听证、回避、说明理由、审裁分离、集体决定、文书送达和立卷归档等程序性制度。严格落实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按照裁量规则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坚持平等原则、比例原则,确保大致相同的违法行为在全区内适用法律大体一致。

(四)加强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宣传。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在区政府网站开设“政策法规”宣传专栏,加强政务公开。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五进”、“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要求,协调各镇(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按照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规范依法履职,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和机制,增强监管执法效能,坚持把执法办案与法治宣传相结合,把法治宣传融入监管执法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全区累计张贴安全标语、横幅836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组织观看安全警示片219场,开展微课堂、公益讲座等累计培训1.5万余人,安全宣传进企业、社区、农村、学校、家庭,累计参与7.5万余人。组织政策法规宣讲200余场,累计培训2.5万人次。制作推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公益宣传画、挂图、新媒体科普产品共计200余件。

(五)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新闻宣传。加强与区委宣传部合作,联合下发宣传方案,选派指定济南报业优秀记者,在“XX日报”开辟安全生产宣传专题,把安全生产重要新闻宣传出去,取得了突破性成效。立足丰富“内媒”,拓展联合“外媒”。把作为“内媒”的XX区人民政府网站、XX区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美篇等官方号等做精、做细、做实;同时借助XX日报、XX新闻客户端、新时报、XX区广播电视台等“外媒”平台,开设应急管理宣传专栏,建立通联合作关系,逐步实现“内媒”和“外媒”的联合与深入拓展,提高“内媒”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搭建起坚实的“外媒”沟通合作桥梁。目前,全区共发展信息通讯员43名,依托“XX应急”公众号及20余个“美篇”公众号,共240余条应急管理工作动态。累计在各类新闻媒体信息350余篇,其中被应急管理报、央广网、新华网、XX晚报、XX日报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平台采用的新闻报道60余篇,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下一步打算

XX区将以此次全市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培训班暨工作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区县先进经验,立足实际,补齐短板,促进全区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工作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全局观开展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工作,真正将所有工作都纳入法治轨道,发挥好各类平台作用,讲述应急好故事、传播应急好声音、传递应急正能量。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专业素养、调查研究能力、新闻宣传质量、统筹协调水平,狠抓落实本领。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瞄准目标,补齐短板,充分发挥每名同志的主观能动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比学习、转作风、创一流。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按照上级部门领导指示,通过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及示范作用的发挥,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社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现就本社区的防震减灾创建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建立组织、完善制度

社区成立了以xx书记为组长,xx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其他干部为成员的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工作制度,明确创建工作程序与职责,并根据本社区特点制定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计划、健全制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室、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规划图。

二、营造地震安全目标任务

1、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1)有一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

针对社区特点,集思广益,把社区人员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成立一支防震减灾宣传队伍,承担起面向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2)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

依托社区学校,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系列讲座,对社区学校的学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达到宣传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目的。随后,社区利用qq、显示屏、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居民宣传地震知识,并不断组织辖区居民集中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开展社区、家庭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熟悉掌握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震时迅速安全避震。

(3)建立固定活动点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定期组织开展有关地震方面志愿者深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社区居民进行防震避震知识培训。建立社区防震减灾宣传站点,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建立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社区社志愿者队伍、应急避险场所、社区、家庭预案、社区居民等内容。

2、社区应急体系建设

社区构建覆盖了各个不同组织的防灾预案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

(1)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制定了社区、家庭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志愿者个人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实现预案的规范化管理,完善邻里救援的社区支持框架体系,建立健全邻里互助网、应急避险通道网、单元地震应急救护网、居委会联络卡。将草根超市等商户吸收为应急避难物资储备库,平时作为经营场所,遇有地震突发事件,可直接调用日常生活必备品。将社区医疗服务站设置为应急医疗救护点。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根据九圣祠社区实际,制定了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方案,规划设置应急志愿者专用道、应急抢险车辆专用道、应急医疗专用道,应急避险场地。

(3)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坚持“社区地震安全人人有责、社区地震安全人人受益”理念,以“社区人”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组织近20人的志愿者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拯救生命的科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服务为本”的基本原则,实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方略,运用简便、快捷、灵活、有效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在志愿者的选配上由社区居民、保安等工作人员、社区基层组织等人员自愿、自发组建群众性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大力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推动和谐*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为核心,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宣传在党委领导下,各级政府和部门按照市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切实履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利益。二是宣传各区县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围绕预案编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所作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宣传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尤其要通过培训和演练抓好预案的宣传落实。四是宣传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应急知识。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告知公众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如何迅速作出反应,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三)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为抓手,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一是通过介绍国外和市内外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测、预警能力,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分析公共安全形势,增强公众“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的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三是掌握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的基本技能,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组织实施

(一)预案解读宣传

1.总体应急预案宣传报道。一是由市级主要新闻媒体播发、刊登市总体应急预案简本及新闻通稿。二是市级主要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报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总体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落实,播发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通讯或述评。三是市级主要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全市各级、各部门贯彻市总体应急预案的情况。(由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从*年10月开始组织实施。)

2.市专项预案解读宣传。政府门户网站、《*日报》全文播发可对外公开的市专项应急预案简本,有关媒体给予相应报道。稿件由牵头制订市专项应急预案的主管部门负责提供。(由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在市总体应急预案简本公布后陆续播发。)

(二)科普知识宣传

1.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在《*日报》、《今日晚报》、*电视台、*电台、政府门户网站和市主要新闻媒体所属网站开辟专栏、专题介绍应急知识。(由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会同市政府应急办、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电子政务办实施。)

2.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分类别整理有关应急知识,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指导协调制作和播出有关电影、电视、广播、动漫等作品。(由市政府应急办牵头,会同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水务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政府新闻办、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旅游局等部门组织安排,从2007年开始分步实施。)

3.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由市司法局负责,会同市政府应急办,从*年10月开始分步实施。)

(三)典型案例宣传。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各区县政府、市级部门推进“一案三制”(即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工作,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原则上从对外公开的市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选一个典型。此外,宣传群众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救、互救的成功典型。(由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市政府应急办协调市民政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提供稿件,在专项预案宣传解读期间安排。)

(四)宣传活动

1.举办论坛、讲座等活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2.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编印发放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在社区、高危企业、建筑群和车站、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让公众增强安全防护意识。结合宣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应急管理进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各区县政府和市安监局、市规划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市红十字会、*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单位和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3.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公共安全宣传周和每年“全国科普活动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红十字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社区、乡村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民政局、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司法局、市红十字会等部门组织实施。)

4.政府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宣传活动。结合国家规划宣传我市“十一五”规划中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内容,宣传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公共安全等内容。(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在*年内完成。)

(五)教育培训

1.公共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课堂教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2.人员培训。

一是公务员培训。制订教育培训计划,不定期举行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对各级领导干部、各区县政府、市级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公务员和各区县政府、市级部门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会同市政府应急办,从*年11月开始组织实施。)

二是志愿者培训。(由团市委负责会同市民政局,从*年11月开始组织实施。)

3.职业培训。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增加相关内容。(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安监局等部门负责,从*年11月开始组织实施。)

四、工作要求

各级、各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本方案制订分阶段的工作计划,切实抓紧抓实。从*年开始,利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在全社会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普及基本的应急科普知识,使公众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将灾难造成的危险和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一)明确职责。各区县政府要制订以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为重点的5年应急科普宣教实施方案;每年年初要制定全年宣传计划,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市级有关部门要根据统一安排成立本部门负责人牵头的宣教工作小组,细化方案,分步实施,并主动配合新闻单位和相关部门搞好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各新闻单位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应急科普宣传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主力军作用,主动开展应急科普宣传。

(二)注重实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细分群众层次,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做到寓教于乐,将科普宣教工作的网络和触角延伸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家庭,动态进行科普宣教,扩大宣传效果。结合应急演练重点介绍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理念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举措。组织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发挥其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三)落实经费。各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对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所需经费要积极予以支持。同时,要动员、鼓励媒体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发挥公益宣传作用。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5

为贯彻落实市应急办和区府办要求,区信息办高度重视,根据文件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全面部署,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的应急管理工作为方针,组织全办干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活动。现将我办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保障得力

为做好应急管理宣传活动的有关工作,我办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宣传工作。制定了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宣传内容、宣传方式、职责分工。同时,成立了由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及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应急管理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同时,为确保宣传活动取得成效,我办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全办应急管理宣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统筹安排,稳步推进

结合年度应急工作计划和工作实际,分阶段开展了四项主题活动:一是广泛开展防震、消防、用电、防汛等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切实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组织开展专兼职应急人员培训活动。我办举办了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班,组织全办干部职工重点围绕应急管理基本概念、背景、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与挑战、处置工作经验和我办应急管理重点等内容,并结合我办近年来应急管理案例全面讲解,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学习月”活动,结合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活动,组织全办干部职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处置流程。四是集中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宣传活动期间,我办先后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IT系统环境设施、病毒危害事件、内联网等应急预案件演练,有效推动了应急管理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三、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宣传月期间,积极通过幻灯片、内联网、网络等形式和举办讲座等方式,有效宣传了防震防火减灾常识、自救互救措施等,切实加强了对全办干部职工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全办干部职工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意识,提高了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12320 卫生热线;卫生应急

卫生计生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主要责任部门,又承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风险沟通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应急管理全过程,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重要内容。风险监测是风险沟通的重要前提,舆情检测是风险监测的重要手段。九年多来,12320卫生热线积极开展有效的风险沟通、广泛的防控知识宣传和实时舆情监测,在卫生应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12320"的公众受用率、知晓率、使用率,国家12320管理中心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面积的主题宣传活动。公众打进热线,咨询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咨询接种乙肝疫苗、戒烟的有效方法等健康知识,有投诉医院乱收费和挂号难等各种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实践证明,12320卫生热线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地位,已成为卫生应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2320卫生热线的主要职能与作用

12320卫生热线自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通以来,承担着向公众传播卫生法规和政策信息,接受公众咨询、投诉和举报,引导公众科学就医,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监测、分析与反馈等职责,已成为卫生计生部门传递政府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1]。由此可见12320热线的主要职能与作用,同时卫计委表示未来还会加大力度建设宣传12320卫生热线,使之成为信息化时代让民众满意的政务公开平台。

对外12320是卫生部门的服务窗口、宣传平台、沟通桥梁,对内12320则是具有指挥、协调和督办职能的枢纽,同时,也可帮助卫生部门了解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2卫生应急工作的要点及要求

目前全国卫生应急工作要求总结为:继续围绕两大任务"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②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针对性的抓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是一切活动前提,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体系,着重强化卫生应急准备,不断提升基层卫生应急能力,进而完善全市卫生应急管理,保证在提高全社会卫生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2.1强化紧急救援基地管理 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日常管理和内涵建设,能够进一步保证卫生应急工作的有效进行。根据上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管理规范办法,制定市、县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管理规范,并且强化市、县级基地的运行管理,领导加强基地的督查指导、培训演练,在强化规范、标准和程序的同时,重点在突发事件院前急救、伤员转运等方面加强训练,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的实战能力和应急水平。

2.2加强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 全国应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在乡镇也需制定相关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提升市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的基础上,同时提升乡镇整体水平,力争在短时间内乡镇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同时,将各市县区按照省级建设标准,建成更高水平的卫生应急规范化县(区),并且通过积极开展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

2.3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 面临近年来多种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如非典、禽流感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监测、检测和应对能力建设,进而提升传染病疫情的早期发现、报告意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各省市部门应主动了解其他突发事件风险因素分布,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相互通报机制,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依托系统硬件,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覆盖率和评估结果的利用率,通过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4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和演练 强化卫生应急队伍管理,首先应当及时调整全国各地卫生应急队伍的素质,全面加强培训及突发事件演练,进而能切实提升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水平。其次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综合演练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演练来增强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应急意识,各医疗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院内专项演练,培训和检验队伍,进一步提高实战能力。

2.5强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及重大活动保障 卫生部门应当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想方设法的救治伤病人员,科学开展实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卫生防疫工作;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做好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输入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等检测技术储备和应对能力建设,提高早期鉴别能力;在通信联络和信息资源方面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畅通,任何时段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都要到位,确保能有效监测、预警和应对每一起突发事件[2]。

3 12320卫生热线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3.1 强化12320卫生热线的重要性 12320卫生热线应在卫生计生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与辖区内的卫生计生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构建包含卫生计生部门、卫生热线中心和各联动单位的应急响应联动组织网络和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和日常互动,最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多主体合作的应急响应有效机制。

3.2加强对12320话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 综合卫生热线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应统筹规划,制定卫生热线的卫生应急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全国12320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培训规划,并加强对各地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培训应以提高卫生热线管理人员和咨询人员的应急业务技能、增强其应急意识、更新其卫生应急知识为目的,以提高卫生热线整体卫生应急业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卫生应急相关事件的特点,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防护等技能培训。对12320卫生热线咨询员,重点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卫生应急相关事件早期征兆识别、舆情预警、应急咨询、风险沟通等知识技能的强化培训。

3.3积极有力的宣传12320,使其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 首先各省市要把开展12320宣传活动作为卫生部门加强建设服务型机关、机关作风建设和强化卫生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制定专项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宣传活动计划、经费和人员的落实,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进而保证卫生应急工作的有效进行。其次各省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将12320卫生热线有效的宣传。利用社区平台、服务窗口、系统内部的宣传渠道和资源,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新颖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同时,要把宣传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建立12320宣传的长效机制。

通过对12320的大力宣传才能保证公众对12320热线的了解及加以运用,更是卫生应急工作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

4结论

综上所述,12320卫生热线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够引导人们科学就医,面对突发状况能够第一时间通过12320进行了解与应对。同时,作为卫生部门通过12320能第一时间将当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注意事项传输给大众。12320的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可能还未深入到每个人,因此要大力、有效宣传12320卫生热线,将健康带给每个人。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健康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0,(1):02-03.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7

根据县委关于报送2014年度绩效考评指标的要求,**县红十字会依据红十字会核心业务工作,确定今年的主要考核指标及分值分配如下:

一、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的工作成效(7分)

1.党委、政府重视。(2分)

2.在当地民生建设中发挥作用。(2分)

3.政策资金支持。(2分)

4.参与当地各级相关工作委员会工作。(1分)

二、组织建设工作(7分)

1.所属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理顺。①有专职工作人员;②有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室和工作用车;③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分)

2.加强干部培训。①每年参加红十字会系统干部培训班1次以上;参加学校、兄弟红十字会等学习培训。(2分)

3.志愿者管理规范。①按专业、分领域建立2支以上志愿服务队伍(1分)。②每年至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次(0.5分)。③按照《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号编制规则》进行志愿者登记、注册,使用全国统一的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名册完整、规范(1分);④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志愿者培训(0.5分)。

三、救灾备灾工作(7分):

1.灾害应急体系完善。①应急预案能结合实际操作性、针对性强;②.减灾防灾日活动开展及时、效果明显(2分)。

2.备灾工作充分。①有物资储备仓库并有必要的物资储备;②救灾备灾款物管理规范(2分)。

3. 及时开展救灾工作。①及时上报灾情;②及时深入灾区对灾情进行考察与实地评估;③及时制定救援计划,开展救援工作;④严格按照总会规定发放救灾款物,及时上报分配计划、物资收据及执行情况(2分)。

4.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管理。 ①本级建立一支以上(含一支)应急救援队伍;②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演练(1分)。

四、人道救助工作(6分):

1. 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①有开展“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方案、通知;②举行启动仪式和物资发放仪式,有媒体参与并进行宣传报到;③走访贫困家庭;④救助物资管理、发放规范。⑤有自筹的活动款物(不包括上级红会下拨的款物);⑥有专项工作总结。(2分)

2. 积极争取人道救助项目。①本级有稳定的、有影响力的人道救助项目;②有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③围绕项目积极开展筹资与宣传。(3分)                    

3.积极开展艾滋病预防与关怀。 ①纳入**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有明确的工作职责;②争取到当地政府政策、资金支持;③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效果明显(1分)。

五、救护培训工作(6分):

1.应急救护培训列入本级经常性培训项目,培训效果明显;

2.开展世界急救日活动;

3.全面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

4.在各类行业中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六、关爱生命工作(4分):

1.做好造血干细胞宣传动员和采集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①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和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活动;②.完成当年采样入库人数指标任务;③.捐献志愿者队伍稳定。(3分)

2.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对辖区内志愿捐献者有登记。(1分)

七、宣传传播工作(7分):

1.有专职通讯员负责有关红十字精神传播工作(1分);

    2.利用重大节点进行宣传活动,活动信息刊登在国家各类报刊杂志或网站(2分);

    3.做好一报一刊订阅工作(1分)。

八、内部管理工作(6分):

1. 年度工作有计划,各项任务开展有序(2分);

2.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落实有力(1分);

3. 做好各项业务统计(1分);

4. 财务管理规范(1分);

5. 捐赠款物管理规范(1分)。①.捐赠款物、资金使用情况能按照规定及时正确地向社会公布;②.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社会公信力良好。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增强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主要目标。通过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争取到年,初步在全市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普及基本的应急科普知识,使广大公众掌握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办法,提高各级组织的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二、主要内容

(一)以省、市总体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深入分析我市公共安全形势,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宣传各级政府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宣传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重要内容和处置规程,提高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以普及应急知识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其中,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告知公众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如何迅速做出反应,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帮助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三)以典型案例为样本,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介绍国内外和省内外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方面的典型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服从统一指挥和协调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的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公众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三、组织实施

(一)广泛开展预案的宣传报道。

1、深入开展《省、市总体应急预案》的宣传报道。《省、市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和简本公布后,《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要播发新闻,并刊播总体预案简本,配发预案框架图和评论员文章,介绍制定总体预案的背景、目的、意义、原则和主要内容。此后,要采用多种形式,报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通讯和述评,报道各县(区)、各部门贯彻《市总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

2、开展专项预案的解读宣传。要在《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陆续刊登和播放可对外公开的市级专项应急预案简本及其解读文章、背景材料等。稿件由市级各专项应急预案牵头部门负责提供。(由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级各专项应急预案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市总体应急预案》简本公布后,陆续刊发和播放)。

(二)大力普及科普知识。

1、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在《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和“市政府网站”开辟专栏、专题等,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常识。

2、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分类整理有关应急知识,分步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拍摄公益广告和应急知识短片,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中刊登和播出,并在公众场所进行广泛宣传。

3、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编印发放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公益广告,在社区、高危行业、建筑群和车站、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同时把应急管理进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宣传和普及应急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工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宣传群众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救、互救的成功典型。

(四)开展专题宣传活动。

1、举办论坛、讲座等活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和专题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力度。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

3、开展节假日公共安全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期间人流集中的特点,在车站、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制作和摆放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卫生防病、安全生产事故图片展板,教育群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在每年举办的“全国科普活动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世界气象日”、“国际减灾日”、“世界卫生日”等活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社区、乡村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

5、结合政府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进行宣传。结合我市“”规划中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内容和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公共安全专题等内容,宣传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及加强公共安全科技研究对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作用。

(五)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训。

1、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大、中、小及幼儿园相关教育宣传教材,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对基层单位进行普及教育。

2、加强公务员培训。制订培训计划,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平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开展志愿者培训。

4、加强职业培训。采取办班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六)加大县(区)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力度。

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组织编写和发放公共安全知识手册,制作宣传海报,拍摄公益广告和应急知识短片,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提纲,加大应急科普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应急科普知识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四、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迅速制定工作计划,年内启动各项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工作。其中,县(区)政府要制定以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为重点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由部门负责人牵头的宣传工作小组,细化方案,分步实施并主动配合新闻单位和相关部门搞好宣教工作。

(二)要注重效果。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工作总结结合起来,利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时机,结合救援和调查工作的开展,及时、动态地进行科普宣教,扩大宣传效应,注重宣传效果。

(三)要形式多样。各新闻单位要把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制定工作计划,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主动做好宣传活动。要尽快研究设置相关专栏、专刊等。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可能使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将科普宣教工作延伸到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家庭。

(四)要保障经费。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支持。市直有关部门开展科普宣教工作所需经费,原则上在各部门相关预算中优先安排,需增加的经费在年度预算中申请。同时,要组织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发挥其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村委会政策宣传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安全法制宣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