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7 12:42:00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政府行为

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的构建了食品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基本上能满足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实现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想全方位的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就要科学系统的分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工作,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全面发展,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有效的运行。

一、系统论原理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

系统工程是对系统科学进行整体的开发和设计的一种工程技术,它通过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相关理论的研究,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对系统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以此优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构中运用系统论原理,能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的性能,达到降低投资成本、优化系统设计的目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比较复杂,通过对系统论工程原理以及系统论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确立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中主要的七个子系统,即:网络信息系统、激励惩罚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系统、资金保障系统、控制协调系统以及责任追究系统。七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共同完成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只有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的把握,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子系统建设发的现状及发展要求

1、提高物理支撑系统的能力

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工作就是检测、验收及认证食品是否有安全问题,并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及信息支持。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分布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济落后的地区缺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资源,并且检测工作职责不明确,检验检测的效率低。因此,怎样合理分布检验检测机构,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检验检测机构的分布时,既不能减少机构数量,又要优化检验检测机构。

我国目前的检验检测机构比较独立,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导致重复检验检测现象严重,这样不仅加大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负担,也提高了检测成本,甚至对政府的执法产生了严重影响。这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政府中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使检验检测体系不能及时的做出反应。因此,必须加强各个检测机构的协调建设。

2、弥补管理支撑系统中的空白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信用评价系统、激励惩罚系统和责任追究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做支撑,目前,这些系统的建设并未受到重视。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检测的成本较大,进而导致一些企业没有能力进行自检。由此可见,必须加强自检机构的建设,奖惩并重。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有责任保证是食品的安全。政府要落实各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职责,确保分工明确,并构建系统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食品监管工作的高效进行。信誉评定体系的构建是建立检验检测信用评价体系的关键,公平公正的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评定。

3、优化资金的投入与分配

检验检测机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经费预算,所以,政府的预算金额及分配对检验检机构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预算金额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地区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此外,政府对一部分检测机构和自检机构的资金投入较少,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使其检验检测机构很难生存和发展。这就是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优化资金的投入与分配。

三、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的政府行为

1、以系统论、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十分复杂,需要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理论提供理论依据。不仅要提高物理支撑系统的能力,还要注重管理支撑系统的构建。同时,政府还要保证资金的投入和资金的合理分配,加强人才队伍、检测标准等相关保障措施的建设。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政府的主要工作重心,也是检测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包括硬整合与软整合,其中软整合分为计划整合、经费整合及信息整合。计划整合需要食品检测专家对食品检测计划进行考证,去掉重复的检测计划,加强比较弱的检测环节并适当调整不合理的检测计划,促进计划整合的有效进行。经费整合需要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的进行预算,并合理的分配检验检测经费,为检验检测的进行提供资金保障。信息整合需要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进行信息共享的建设,实现各地区检验检测信息的共享,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3、发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的发展,才能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的发展,使社会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食品检验检测社会机构应该享有开展政府食品检验检测计划工作的权利。

4、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进行检验检测的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必然需要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重复检测和提高检测收费标准的现象。这会导致企业的负担加重,甚至影响检验检测机构的正常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资金投入的合理分配,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有着直接的影响。

结论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企业信誉有着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供技术支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及检验检测能力的提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欢,马兵,宋怿,穆迎春,时文博.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05).

[2]程大贵,董长征,立忠.推进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访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金锁[J].吉林人大,2011(03).

[3]何立华,杨淑华.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基于政府与市场失灵的角度[J].山东经济,2011(02).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08).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2

一、辖区出口食品基本情况

辖区主要出口食品包括水产品、果脯、粉丝和果汁等。其中出口水产品类企业15个(其中有2个企业为新注册,监控按照出口情况调整),果脯类企业12个,粮食制品、及面、糖制品类企业4个,花生制品类企业1个,酒类企业2个,饮料类企业1个,功能食品类企业1个,泡菜类企业1个,速冻脱水果蔬类企业2个,粉丝企业7个,花生企业1个,白瓜籽企业1个,保鲜菜企业1个。

二、监控项目的确定

(一)水产品:原料主要是进、来料加工,少量使用海捕原料,没有养殖类水产品原料。根据输往国家、地区及产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水产品的监控工作,主要监控项目包括微生物、二氧化硫、孔雀石绿、结晶紫、重金属等项目。

(二)果脯:根据年度调查和出口果脯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的情况开展安全监控,监控主要集中在微生物、二氧化硫和甜蜜素方面。根据国外通报情况,重点监控葡萄干的赭曲霉毒素。

(三)粉丝:粉丝生产所用原料经调查农药使用很少,监控的重点在于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项目和二氧化硫。

(四)花生制品:根据花生原料农药使用情况,结合国外警示通报的检测项目,花生制品重点监控黄曲霉毒素,抽批检测六六六和乙草胺、丁酰肼。

(五)果汁:根据果汁生产企业对生产用的原料果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别对原料苹果和成品果汁进行检测,另外,该企业生产的果汁为原料果汁,并不进行小包装的分装,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根据国外警示通报和2011年监控的结果,制定的重点监控项目包括:多菌灵、甲胺磷、棒曲霉毒素。

三、监控频率的确定

(一)水产品:按照《检验检疫局2012年度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和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表要求实施监控和检测。

(二)其他出口食品的监控频率按照《2011年检验检局出口加工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2011年度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指导计划》和《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表》执行。

检验检疫局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检测情况、国外有关要求等对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以满足出口食品安全的需要。

四、取样和送样

(一)各科根据辖区内出口食品的实际情况及所承担的任务取样,要保证样品代表性,抽样记录应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

(二)检测项目与样品须相对应,一张取样单和一个样品只能对应一类项目。

(三)样品取好后,立即做好样品标识,在7个工作日内送达检测实验室。

(四)送样科室与实验室应按规定进行样品交接手续,核对样品数量、标签和样品状况等。

五、检测

(一)加强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建设,增强检测能力,尽快建立健全有关化学品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二)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应尽早地完成检测任务,结果应及时反馈给送样科室,出具检测结果报告单。

六、阳性结果处理和应用

(一)阳性结果通报。经确证结果阳性的,在收到阳性结果报告后,填写《检验检疫机构药物残留监控阳性结果通知单》,在48小时内通报样品农牧渔业部门和被取样单位,并以风险预警形式(附实验室检测报告)报省局食品处。同时通知出口企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紧急处理措施。尚未出口的,暂停出口;已经出口的,立即启动召回程序。

(三)阳性原因调查。确证阳性后,我局对产生阳性的原因进行追溯调查。

(四)材料上报及归档。对阳性样品进行跟踪调查的过程中,建立阳性追踪档案,记录调查过程、结论及纠正措施,并及时将相关阳性追溯材料复印件快递报省局。

(五)阳性结果利用。在充分调研和科学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对监控计划进行调整。

七、档案

2012年底,完成本年度出口食品安全监控抽样及检测任务后,须建立监控档案,对监控工作所涉及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对于残留物质超标案例的调查过程、结论及纠正措施等记录)等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归档,并认真总结,撰写监控报告,找出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监督检查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质量管理;进度控制;安全管理;文明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

1、 质量管理要加强过程控制,狠抓细部,创建过程精品

质量管理方面要始终注重“过程’,和“细节”。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工序繁杂,材料众多,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质量、从工序上创建过程精品,狠抓细部,按照“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跟踪、达标验收、奖优罚劣”的管理思路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的目标,最终建成精品优质工程。

(1)、根据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确定质量目标,进行目标量化分解,形成全员质量管理体系。

学习《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让全体员工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明确质量终身责任制的义务,使干好工程质量责任到人,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过程奖罚措施。

(2)、加强技术指导工作,策划先行,使每道工序都要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交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

项目部技术质量组要根据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和项目管理策划纪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长要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操作技术交底,对一线施工班组工人要进行培训。对后期装饰阶段的分部、分项工程更要进行详细的策划,有的还要进行二次设计,使工程观感不但要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力求美观,体现建筑艺术、塑造时代丰碑。

(3)、把好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关。

材料组要加强对材料性能的考察和材料分供方的调查评价,所有大宗材料都必须招标采购,材料供应商必须是本企业合格材料供货方,材料组和技术质量组对所采购的材料,要检查其外观、品质,检查厂家企业资质、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按规定做好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并对进场材料做好标识,防止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工程实体施工中。

(4)、加强过程控制,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样板在达到要求情况下,再大面积展开施工。

严格检验批班组自检、工种间互检、专职质检员检验的“三检”制度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允许下道工序的施工,技术资料、保证资料等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同步形成,需强调的是检验批的划分一定要满足规范要求,资料上各责任人的签字一定要本人署名,要牢固树立“过程精品”的理念,把每道工序都要建成精品。

2、 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是合同正常履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合理安排工期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形象、施工成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要做到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工程进度。

(1)、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施工合同工期要求,在熟悉工程施工特点和工程量的情况下,要进行技术准备、资金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准备和机械准备。选用的技术施工方案一定要切实可行,并有利于工程进度的加快。项目上的资金一定要满足工程形象进度的要求。准确、及时的提供物资需求计划,材料组要保证材料的供应,不能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导致工程进度的耽误。要做好分阶段的劳动力需求计划,搞好劳务招标工作,充分考虑当地农忙和冬雨季的影响。选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即能保证施工安全,又能促进工程进度。

(2)、科学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加强计划的落实

项目部要经过科学计算、开会论证等方式确定平行施工、依次施工、分段流水施工方案,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确定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找准关键线路,在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关键节点进度计划,如出±0.000标高、主体封顶、全面装饰阶段的进度计划。每月都要编制月进度计划,每周编制周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甚至要细化到每一天。定期召开进度落实碰头会,每周都要在监理例会上汇报落实周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如进度滞后,要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进度计划关键在“落实”。

3、 以安全管理为龙头,规范现场管理

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要确定“以安全管理为龙头,规范现场管理”的管理思路,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根据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明确每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促使从项目负责人到普通职工个个安全有责任,人人安全有指标,要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2)、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详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结合项目实际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列出危险源清单,并制订相应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公示,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患于未然。对深基坑支护、整体式提升脚手架、高支模、临时用电等要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做到安全管理有的放矢。

(3)、安全文明施工费做到专款专用,在安全投入方面毫不吝惜,在重点区域加强防范,安全“三宝”质量一定要过关,安全防护设施要进行统一的设计,达到标准化、工具化,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 、擦亮窗口、树立形象,建一流的文明工地

文明施工现场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发扬企业文化的阵地,项目部要通过加强文明工地建设,不断提高项目部的全面管理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投入少、效果好、新颖多”的文明工地创建原则,把创新作为文明工地建设的灵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构建和谐的施工新环境。

(2)、项目部要科学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严格将现场划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加工区的“文明三区”,机械、材料、构件、临时设施、道路等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布局要合理紧凑,避免二次倒运,要实现安全高效,井然有序。

(3)、在施工现场要大力宣传本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战略、企业管理方针、企业业绩等,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要布置宏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墙和施工现场“六牌一图”,布置一些振奋人心的标语口号,展示独特的企业文化,营造浓浓的文明氛围。、

5、结束语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4

科室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 b)

科室及其成员HSE承诺兑现情况; c)

科室HSE职责和管理人员HSE职责的履行情况; d)

对专业系统履行HSE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情况; e)

对未能履行HSE职责,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 f)

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 对安全科成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有: a) HSE承诺兑现、目标实现情况; b) HSE职责的履行情况。 2.2.3 资源 2.2.3.1 安全科各岗位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培训证书有的资格。管理人员应达到: ——具有HSE意识;通过HSE知识培训。 ——熟知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的HSE法规、标准、制度和要求; ——清楚本岗位HSE职责和任务; ——在推行HSE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2.2.3.2 安全科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参加公司和上级组织的HSE培训。在组织开展对安全专业系统的岗位培训工作时,应有HSE培训考核的内容。 2.2.3.3 在本职范围内,为HSE管理体系的推行提供物力资源: a) 在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项目时,提供符合HSE标准的生产运行设备、设施; b) 参加“四新”的HSE审查,建议提供生产所需的HSE设备设施; c) 落实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和隐患整改所需的资金; d) 组织提供安全生产方面抢险救灾等应急所需的设备设施; e)

组织提供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的职工HSE防护用品; f)

落实职工的防暑降温物资和保健补助。 2.2.4 文件控制 依据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科室HSE管理相关文件的记录、审批、发放、更改和归档管理措施,及时归档。 文件的归档具体按照公司办公室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执行。 安全科的非归档案资料保留两年。 2.3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2.3.1 安全科应组织各个单位不间断地开展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2.3.2 建立风险管理的程序,其中至少应包括: a)

明确项目、过程和作业管理人员是风险评价工作的负责人; b)

对现有装置和设施在常规和非常规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条件下、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下和生产的全过程中,明确界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项目、工程和作业等; c)

结合本专业特点选择合适方式进行风险评价; d)

监督检查风险评价的进行情况; e)

检查风险削减措施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f)

总结风险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g)

建立项目、工程和作业风险评价及风险削减措施档案。 2.3.3 建立隐患治理管理程序和治理计划,认真组织开展治理活动,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或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2.3.4 协调各个部门,对隐患治理提供技术或资金支持。 2.3.5 对已立项或已实施的隐患治理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监督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情况。 2.3.6 建立项目、工程和作业的风险评价及削减措施档案。 2.4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安全科应按照管理局关于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管理规定和推行HSE管理体系的要求,配合基建计划科、供应站组织认真选择承包商和供应商,并加强管理,主要做好以上工作: ----对承包商和供应商以往三年的HSE表现进行评估; ----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有关HSE资质进行审核; ----审查承包商和供应商的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确认承包商管理人员已经进行HSE教育培训、考核发证,并建立有培训档案; ----选择承包商。组织或落实签订安全生产合同,落实承包商的HSE责任;对承包商企业人员进行交叉作业安全教育。 ----根据供应商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的情况,选择供应商;落实供应商管理人员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并在合同中给予明确; ----对承包商作业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 ----审查、记录承包商HSE表现,建立可选择承包商档案; ----对供应商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将检查监督情况记录存档。 2.5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根据部门职责,在新建、改建 、扩建装置(设施)时,按照“三同时”的原则,安全科要做好以下工作: ----督促进行和确认开展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预评价,未进行预评价的不得进行初步设计; ----确认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组织对初步设计的安全环保篇组织进行审查会签和批复; ----落实供应部门采购人员的责任。监督并使新、改、扩建装置(设施)建设中的采购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物资和装备进行安全审查,或落实安全检测; ——对新、改、扩建装置(设施)的建设安装按规定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监督其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的情况,并责令对查出问题进行处理;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竣工后,督促落实竣工安全验收或评价,对装置(设施)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装置(设施)的HSE防范措施、员工培训、规章制度建立等进行审查,并记录存档。 2.6 运行和维修 组织或督促建立运行和维修、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程序,并监督实施,保障运行与施工作业正常进行。至少包括: ——组织或者参加新安装和改造设备的开车安全审查,审查情况应记录存档; ——按照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或制度要求,监督检查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情况; ——监督检查开车、操作、维修和停车安全规程的制定情况,督促健全操作规程; ——按照有关法规、制度要求,组织检查监督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 ——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列入安全监控管理; ——对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组织进行现状安全评价。 2.7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2.7.1 落实变更管理,主要包括: a) 组织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技术变更、机械设备设施变更和管理变更程序; b) 对职业安全卫生变更情况按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组织审查确定; c) 将变更管理列入安全检查的内容,监督变更程序的实施; d) 组织技术和机械设备重大变更实施后的验收。 e) 建立文件修订制度。遇到各种变化情况使已有的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措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时,及时组织或督促有关单位或部门修订相关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2.7.2 落实应急管理。主要包括: a) 组织或参加制定海上应急、灾害应急、险情应急等各种应急预案; b) 会同生产、保卫、生活落实部门制定有关应急管理的规定,落实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理的责任; c)

组织、参加或监督应急预案演练; d)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5

一、建设原则

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检验检测实现合理分工、集中配置、资源共享、稳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不断提高抽检效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运行体系和信息平台。

三、检测体系

根据目前我市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我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以确保重点,兼顾各环节为原则。政府出资重点加强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使其基本达到具有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项目检测的手段和能力。市农业、工商、卫生等部门主要添置各环节日常监管中以定性为主的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以保证日常监管的需要。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接受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食品质量检验的组织协调。

四、职责分工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制定全市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统一对外食品检测结果。

市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的食品安全监测;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农产品种植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负责乡镇农残检测指导和管理,做好农产品上市前抽样检测,负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负责受理畜禽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水生动物检疫工作及其产品的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质监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检体系建设;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全市食品安全定量检测目标任务;负责受理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经贸局:抓好生猪屠宰场检测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肉品质量检测。

工商*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全市农贸市场、商场、批发市场检测室(或快检设备)的建设及管理;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流通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卫生局:负责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突发食物中毒事故的技术鉴定;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各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农产品检测工作;制订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年度计划;根据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布置的检测任务目标,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开展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站的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完成农业部门下达的检测目标任务。

五、运行机制

(一)统一制订抽检计划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抽检计划分监督执法性抽检计划和综合评估性抽检计划,各职能部门根据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以及季节、环境、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特色行业等特点,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及分配计划,每年确定抽检品种、数量、批次(频次)、检测项目,报市食安委办公室,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市政府批准后统一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

(二)统一检测检验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快检、现场检测以及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项目以外的食品安全检测需统一由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检测。其中列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年度计划的监督或评价性项目检测,依据文件直接送检测中心检测,新增加的临时性检测项目,必须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按程序送检测中心检测,相关检测经费按市政府办公室〔20*〕118号抄告单执行。

(三)统一检测项目标准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指定检验标准依据,各食品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项目均应指定标准进行检验。

(四)统一汇总检测结果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把“条”(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布置的所有检测结果及时汇总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的检测结果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依据。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行政查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食品安全。

(五)统一信息报告和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综合各有关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并视情向社会,及时提醒市民注意。对举报投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检测信息,要及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及时将检验检测信息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中监测预警专版上,有效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实现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对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检验检测信息,指导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效的食品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加强领导,服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机制,根据职责分工,按时完成上级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各项检验检测任务,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形成食品检验检测合力,检测结果及时报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三)加强考核,确保质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要成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专家指导组,对全市的检测计划和检测工作进行论证、指导。同时,要制定详细的考评办法,切实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监督与考核。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的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确保检测质量,逐步建立快速、科学、合理、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确保食品安全的监管取得实效,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为我市建设“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6

一、领导分工

党总支书记、局长同志负责局全面工作。分工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行政管理、执法打假、标准信息、特种设备安全、人事、财务管理、安全生产、依法行政、环境保护、旅游、社会综合治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便民行政许可服务及案审委工作,分管办公室、监察室、标准信息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法制科、稽查队、计量所、衡器所、特种设备协会。

党总支副书记、副局长同志分工食品安全、计量、质量、创卫、宣传教育,分管总工办、综合科、区域监管一区、区域监管二区、区域监管三区、区域监管四区、质检所、标准计量质量协会。

党总支委员同志协助同志分工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精神文明建设、标准信息、特种设备安全、执法打假、社会综合治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同志分管标准信息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计量所、衡器所。

副主任科员同志协助同志分工便民行政许可服务工作。

工会主席同志分管工会、老干部、人事、、青年、妇女工作。

二、各科所工作职责界定

(一)办公室

1.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机关日常管理工作,推进全局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2.负责机关公文处理、综合性文稿的起草和行政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机关工作制度;

3.负责机关公务接待、会议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4.负责本单位行政章、钢印等印鉴的管理、政务公开、信息化、机要保密工作;

5.负责机关办公用品和基础设施使用与管理工作;

6.负责机关后勤保障、车辆管理、环境、安全保卫和值班工作。

7.负责局工作计划调度、重要事项的督办和重点工作目标及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负责办公会议按时间内容进行督查落实,并向局长汇报。

8.组织实施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决算、经费管理、政府采购、综合统计和国库集中支付等工作。

9.负责全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票据管理工作。

10.负责全局固定资产、基层建设项目经费、会计资料审查和档案管理工作。

对口单位:市局办公室、计财处,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二)监察室

协助局领导做好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政风等工作,负责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1.负责局机关及各技术机构的党务和机关建设工作,负责全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负责遵纪守法教育、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工作;

3.承办纪检监查工作,负责受理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的控告和申诉;

4.负责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受理行政效能投诉举报,做好纪检监察案件的跟踪回访工作;

5.对三个文明建设和“一切为了质量”质监品牌抓监督落实;

6.负责全局日常行为、党风、政风、行风等方面考勤、考核的工作。

7.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口单位:市局监察室,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三)总工办

负责全局的宣传工作。

1.负责宣传通讯报道,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2.协调市局总工办,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3.负责全局科技工作。

对口单位:市局办公室、科技处。

(四)综合业务科

负责全市的质量、计量、许可证、认证、名牌等综合管理工作,具体指导区域监管工作、食品安全工作,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产品监督抽查、定检、报告数量和质量的考核,综合业务工作的统计报表。

1.组织贯彻实施质量、计量、认证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负责对全市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拟定全市质量工作发展规划,组织推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推进实施名牌战略,参与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

2.负责对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进行监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日常监督管理和食品安全认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3.编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并由稽查队、各区域监管工作站实施,并及时公布检查情况。安排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

4.组织开展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

5.负责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组织全市量值传递,企业计量标准器考核工作,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工作,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证的管理工作。

6.规范社会公证计量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开展计量工作,建立计量管理体系和计量确认工作。

7.负责推进金质区域监管信息系统和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

8.指导节能服务队,服务于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促进节能降耗。

9.负责骨干企业直通车服务的协调、考核等工作。

对口部门:市局质量管理处、食品监督处、监督与法制处、计量管理处、认证管理处,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

(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负责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区域监管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巡查工作。

1.负责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的监督监察和有关环节的开工审批工作。

2.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由锅检所或特检所配合。

3.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

4.负责特种设备使用证发放和注册工作。

5.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对口单位:市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六)法制科

1.承担局案审委的日常工作,负责立案案件的初审、行政复议应诉、案卷的审查归档、管理及法律文书的发放,作好听证、案审委会议记录。

2.负责全局行政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统计报表工作。

3.负责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宣贯和法律咨询,落实上级部署的执法工作任务。

4.负责全局“明确工作职责、打造工作流程”工作。

对口单位:市局监督与法制处、市政府法制办、依法治市办。

(七)稽查队

负责全局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

1.受理和查处管理科室转交的企业质量技术监督违法行为。

2.负责农资、“家电下乡”产品、建材、重点食品、棉絮品的执法及打假工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执法检查,加大特种设备执法办案力度。

3.负责流通领域计量、生产许可证、代码条码、特种设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4.负责并牵头办理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类专项打假和综合整治工作、外单位移交案件的查处。

5.受理12365举报投诉,转稽查队办理,并督查办理情况。

6.负责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局监督与法制处、市稽查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口部门:稽查局、监督与法制处。

(八)区域监管机构

1.区域划分

⑴区域监管一区工作站:

⑵区域监管二区工作站:

⑶区域监管三区工作站:

⑷区域监管四区工作站:

2.业务范围:区域内的质量监督管理、计量监督管理、标准化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质量认证、QS认证、3C认证管理咨询等工作;负责生产企业的执法打假工作;负责本区域内质量技术监督牵头工作,业务上受局综合科、特监科、法制科、标准信息科指导。

3.工作职责:

⑴监管。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全面履行对监管区内质量、计量等方面的综合监管工作。

⑵执法。对监管区内质量技术监督违法行为进行巡查并依法查处

⑶宣传。负责为辖区监管对象宣传与质监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提供,业务宣传和咨询服务,协助培训企业相关业务及监管区内协管员培训工作。

⑷严格执行市质监局和市人民政府下达的产品质量定检计划,按规定抽取样品,送质检所检验或现场检验。

⑸档案管理。查清监管区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建立档案和台帐,并结合巡查记录借助计算机对档案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九)标准信息科

1.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监督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制修订及备案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2.组织指导全市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业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并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负责新产品引进技术和重大项目标准化审查工作。

3.产品标准查询。由客户提品标准号或产品标准名称,予以确认并配发。

4.标准制修订技术咨询服务,除食品企业标准外的登记备案,标准的确认。

5.办理组织机构代码(IC)卡,代码年检,办理商品条码。

6.食品标签审查备案。

7.积极开展联盟标准工作。

对口部门:市局标准化处、信息所,市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质检所

1.负责各区域监管机构抽取的样品及稽查队抽取的样品的检验,检验结果及时反馈。

2.负责全市机械、建材、化工等产品的现场质量定期检验,区域监管机构根据计划组织实施。

3.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及管理机关的委托检验,提供各项检验技术咨询服务。

4.大力拓展完善质量检验能力,拓宽检验服务领域,实施全项检验,争取更多的质量检验项目取得省质监局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资质。

5.开展新产品的型式检验。

6.负责分析定期检验信息,及时汇总反馈至各区域工作站及综合科,确保检验检测产品在限期限时间内完成,保证检验报告科学、客观、公正。

7.探索实行市场化运作,独立开拓检验检测业务。

对口部门:市局食品处、纤检所、质量处、质检所。

(十一)计量所

1.负责全市范围的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和依法管理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修理工作。

2.负责全市除在用衡器的强检计量器具的登记备案年审工作。

3.负责计量器具台帐建立和档案管理。

4.负责定量包装商品、予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检验工作。

5.负责全市的加油机检定,加油站计量认可工作。

对口部门:市局计量处、计量所。

(十二)衡器所

1.负责全市地秤、电子秤、台案秤的检定、维修、安装工作。

2.负责称重计量的公证、仲裁和纠纷调解。

3.负责全市集贸市场、较大商店、超市在用衡器强检计量器具的登记备案年审工作。

对口部门:市局计量处、计量所。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绿水青山,转变金山银山”的理论为指导,以《森林法》、《省森林抚育细则》为依据,以保护、利用和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工作,进一步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促进职工就业增收,达到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培育森林为基础,按照任务集中连片,交通便利,便于施工、稳步推进、促进就业的原则。

2、坚持森林抚育作业工作任务以优先安排林场职工施工为主的原则,全面落实抚育承包责任制,最大化带动一般职工、困难职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增收。

3、公平、公正、公开、公示,影像资料齐全,层层签订合同书,利于社会监督。

4、坚持分片承包施工,科学确定抚育林分和作业方式。

5、坚持科学有效、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保护好珍贵树种和幼苗幼树。

6、坚持加强项目管理原则,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监管以及验收制度。

三、抚育对象及技术要求

(一)抚育对象

根据《省2019年度中央财政补助森林抚育实施方案》规定,结合市林业局森林资源实际状况,今年的抚育补助工作任务全部安排在国营林场经营范围之内。设计抚育面积61020亩,林种根据2018年市林业局森林资源档案为准,其中商品林:55321.5亩,防护林:5698.5亩。设计三种方式,分别为割灌除草50284.5亩,补植:3454.5亩,修枝:7281亩,作业道路维修97.59公里。

1、防护林抚育对象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公益林抚育要把调整林分树种、密度和林层结构作为重点,尤其要重视林层结构调整,努力培育以珍贵目的树种为主的复层、异龄混交林。要强化珍贵树种幼苗幼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清林时只割除影响生产安全和目的树种幼苗生长的灌木和杂草,保护好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和珍稀灌木树种。

2、冠下补植的对象为:郁闭度小于0.5的林分;立地条件良好、符合经营目标的目的树种株数少且郁闭度小于0.6的林分。

技术要点:在郁闭度低的林分,或林隙、林窗、林中空地等,或在缺少目的树种的林分中,在林冠下或林窗等处补植目的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分密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抚育方式。

3、割灌除草:在幼龄林分郁闭前或者郁闭后,当灌草总覆盖度达80%以上,灌木杂草高度超过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并对其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时,进行割灌除草。冠下造林3年以上符合上述条件的可进行割灌除草。

技术要求:适当割除幼苗、幼树周围的杂草、灌木,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幼苗、幼树快速生长。

4、修枝: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珍贵树种或培育大径材的目标树;(2)高大且其枝条妨碍目标树生长的其他树。

技术要点:对选定的培育木进行适当修剪,除去树杆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1-2轮)。修枝时期和办法应有利于伤口愈合,不撕裂树皮,目的是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减少火、雪压、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发生。

5、简易道路维修:对规划设计的抚育小班,原有乡村公路,林道,不利于安全通行,应投入部分补助资金进行维修,达到最大化有效利用和发挥补助资金的目的。

技术要点:对年久失修的林道补坑、平整,疏导排水沟。

(二)任务与进度安排

根据省林业厅的计划和安排,今年我局计划任务61000亩,实际设计61020亩,分解落实9个国营林场(各抚育单位建设任务详见附表),进度安排如下:

1、任务落实阶段。(2019年9月)

2019年9月下旬,组织召开由主管局长牵头的森林抚育补助工作会议,落实职能部门责任,根据市林业局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并结合当年山场实际,资源、生产、监督、计划等相关部门落实单位和地块,安排抚育计划。

2、作业设计阶段。(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

任务下达后,各抚育单位组织设计人员,按照《省森林抚育细则》规定,开展外业设计,编制实施方案,形成作业设计文本,建立成效监测样地。各项内业齐全后,以正式文件上报州林管局森林经营部,等待设计批复。

3、岗前培训阶段。(2020年4月)

2020年4月初,生产科牵头,主管局长、资源、监督、财务、安全科等职能部门和抚育单位管理人员参加,召开施工前抚育作业技术管理培训会议,主要内容制定和下达森林抚育作业质量管理、作业承包方式等规定。

4、组织施工阶段。(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

外业设计完成后至2020年7月15日,根据工序要求并结合各抚育方式特点,按照批复的作业设计进行施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和质量管理。

修枝方式利用冬季天气寒冷利于修枝作业特点,尽量安排在2019年11月-2020年3月期间施工;补植根据土壤化冻程度,土壤墒情状况安排在2020年4月中旬后施工;为了保证割灌除草质量和效果,割灌除草施工安排2020年6月份后开展作业;森林抚育施业区内的简易道路维修,各抚育单位,本着安全通行原则,适时合理安排时间施工。施工管理期间,每道工序拍照存档留痕。

5、自检验收阶段。(2020年7月)

2020年7月15日至7月30日,实行局、场两级验收制度。首先由作业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作业小班全面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形成自检报告上报自检结果。由监督、资源、生产、安全、计划、财务等部门组成局检查验收小组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抽检,形成检查验收报告、监测报告上报州林管局及省林草局。

6、结算、迎检总结阶段。自检结束后,财务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开展结算工作。在抚育的全过程接受州管局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2020年8月1日起准备迎接省营造林质量检查队的检查验收。

四、森林抚育补助资金使用管理

(一)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标准平均每亩100元。补助资金用于抚育有关费用支出包括:修枝、割灌、作业道路修建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直接费用;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间接费用。严格控制间接费用支出,补贴资金中列支的间接费用严格控制在补贴资金总额的5%以内。抚育资金总量610200元,其中设计费、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间接费用列支244080元(局设计队费用30元/公顷,场设计小队费用30元/公顷),抚育山场施工费、简易道路维修费、补植苗木费等直接费用按照各单位抚育面积1440元/公顷落实,共计5857920元,抚育单位的抚育任务结束后,经自检、局检、州检及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核查验收后,依据抚育施工合同的规定,补贴资金一次性拨付。

(二)落实省生态扶贫工作要点》及《市林业局生态扶贫工作要点》等文件相关要求。各施工单位拿出本单位面积总量的1%左右分配给贫困户承包施工,要带动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助力脱贫增收。

(三)局财务审计科负责对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列》(国务院令第427号)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人员,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机构。为加强森林抚育补助工作的领导,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取得实效,成立森林抚育补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森林抚育补助任务的实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森林抚育补助任务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2、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内部协调,明确职责分工。生产科、资源科负责落实抚育指标,调查设计审核,上报设计资料,生产的前期准备、组织各道工序的顺利实施和档案管理,检查验收、成效检测;监督办负责抚育作业质量及相关的跟踪指导;财务审计科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安全科负责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整体安全工作。各部门要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强化责任落实,共同做好森林抚育补助工作。

(二)抚育作业设计管理

局生产科具体负责森林抚育工作的作业设计管理。中幼龄林抚育调查设计要做到区划合理、界限标志明显清晰、精度准确,设计成果内容详尽、图标完整、数字准确、资料规范。调查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实行谁设计、谁负责制度,依法对设计进行管理。要加大对抚育设计工作的重视和配合,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和适用性。中幼龄林抚育调查设计应根据地形、地势、立地条件、林相、树种、林龄、经营目的和要求,本着分类经营、便于作业和管理的原则,合理区划小班,并确定相应的抚育措施。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三)施工管理

局级年度实施方案形成后上报局党组会审核,经州林管局森林经营部审批后统一下发。各抚育单位根据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抚育规程要求,严格制定本单位的森林抚育实施方案,方案制定后经场领导班子会、场委会、项目落实会等会议研讨通过后,将抚育方式、作业时间、作业地点,施工队伍(人员)、参与项目建设贫困职工名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等内容面向全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林业局,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作业。

1、生产、监督部门要严把抚育作业关,严格执行合同制管理,严格按照审批后的作业设计组织实施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依事定责,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对作业质量不合格的小班地块,必须返工。

2、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林场对施工完成小班,实施百分之百验收,验收后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局业务科室。局级验收由生产科牵头组织资源、监督、计划、财务、安全等业务科室,根据《省森林抚育验收办法》开展质检验收工作,验收后形成书面材料转入财务部门方可拨付资金结算。

3、强化抚育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幼龄林抚育项目采取优先安排林场职工从事森林抚育作业工作,不得外包、转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四)抚育检查验收与成效监测

1、严格制定好中幼龄林抚育检查验收制度,在工程完成之后,组织相关部门和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2、建立资源数据库,健全工程档案,保持资料完整。

3、明确中幼龄林抚育成效监测的目标、监测类别,制定相关办法或措施,安排相关人员实施监测,设置监测样地。

4、组织人员摸索相关检查评估指标,指导森林抚育补助工作开展抚育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分析。

检验科安全工作计划篇8

×××是一个承担供电、供水及各类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的综合性保障单位,同时也是能源管理工作具体操作的对口单位。“一厂三点”的工作格局,给能源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但×××严格遵照《能源法》,以安全用能、计划用能、节约用能、科学用能为目标,本年度全面完成能源管理工作,成绩显着。

一、 加强能源的宣传、计划和综合管理

在2002年全年工作中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坚持宣传、教育、管理并重的方针,特别是贯彻《能源法》实施五周年之际,×××撰写通讯报道二篇,悬挂大型横幅三幅,开展厂内宣传展版二幅/次,张贴相应宣传资料五处,营造宣传、学习的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二厂的实际情况,工作面较广,给能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实际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能源管理工作,特别对安全用能、计划用能工作尤为重视。2002年为确保完成全年科研任务,加强安全、科学、有效的使用能源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1. 加强了全厂低压配电间内供电设备的每周巡检、日常运行、维护与检修任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检修有计划、工作有内容、时间有结点,达到了计划与人员落实到位,设备检修记录完整、安全保护装置可靠,确保了用能的安全。

2.加强了每月定期抄表和水压、电压的监测,做到了数据准确、及时,当用水量、水压或电压发生变化时,能及时采取措施并与有关部门联系,既确保了科研生产的用能需求又保障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

3.定期对全厂13个×××21个给水井的清理和57个主供水阀门的维护、检修和13公里10KV高压供电线路、13台电力变压器、10公里的供水管道、57个给水阀门井供水正常维护,使管道、阀门无泄漏,杜绝了跑、冒、漏的现象,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4. 加强能源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能源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 核算工作。通过能源数据管理,及时了解生产负荷情况,进行相应的负荷调整,也为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一年来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使整个能源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水平。2002年各项能源数据准确、能源费用核算无误,全年节约能源经费达98万元。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节能水平

×××在2002年的能源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宣传、学习、贯彻《能源法》等活动,使职工的节能意识、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工作中,将节能措施纳入了生产计划,在设备维护、检修中推广节能技术,加大了节能型、环保型产品的应用力度;在设备更新改造中选用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替代淘汰旧设备,推动了二厂能源管理工作,特别是节能工作向更深、更高目标发展。

1.全年在厂内各科研室更换新型节能水嘴300多个;

2.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工作,积极利用新设备、新技术。2002年我厂对部分重要×××进行了设备技术改造,更新了4台新型的ABB电力变压器;对×××的特排风机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模块控制技术;对×××生产配套的A3系统的送风机进行了更新改造;对厂内路灯系统采用分时间、时段控制新技术;全厂推广使用节能灯泡,全年更新新型灯具347套,一年来节电效果显着。

三、 能源的安全使用和各类设施的可靠性是节能工作的基础

要保证供能安全和用能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在2002年能源管理工作中,×××按计划对高压试验工具(高压拉杆、高压验电笔、绝缘鞋、绝缘手套、避雷器等)进行耐压试验、直流泄漏实验;对登高板、安全绳等进行负重试验,为安全供能检修工作,提高了坚强可靠的技术保障条件,全年共检累计总数达52次。

四.加强交流、促使能源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由于二厂的特殊情况,在能源管理工作中,对口部门较多,如×××部、供电局、现场施工单位等,因此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用能单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各供能单位、用能单位的需求,是能源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全年管理中加强了停电、送电、停水、送水的操作管理,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一年来能够及时将停送电信息报告生产管理部门,能够及时、通知相关用户,得到用户的好评,也为科研生产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保障条件,全年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上一篇:收费站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防溺水安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