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1 22:43:20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1

社区赵爱莲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社会的缩影,是各项工作具体实施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建设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当前,推进社区建设,对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书记还要求“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总书记的这些讲话为我们深化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指明了方向。菜户营社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挥居民自治,强化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全年工作的主线,以为民服务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活跃居业余生活、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在社区内逐步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区氛围,从而形成和谐社区的构建体系。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具体工作设想如下:

1、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建立和完善治保队、纠纷调解委员会、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帮教等各种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协助驻区民警做好社区的治安工作,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和涉毒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处理社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等。发挥小区保安和楼门长的作用,要求他们对出入社区的陌生人员,进行认真询问,发现可疑之处,要及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

2、防火防盗工作长抓不懈。督促小区物业管理单位配备防火设施和人员。同时组织社区由退休人员、党团员等治安志愿者队伍,白天进行义务巡逻,提醒居民锁好车辆,关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确保社区平安和谐无事故。

3、发挥治保、调委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治保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治安志愿者和人民调解员在创建“无刑事案件社区”、“无毒社区”等活动中的作用,定期召开由治保会、调解会等人员参加的社区治安情况分析会,听取社区民警对社区治安情况地介绍,并根据社区民警提出的治安工作要求,组织社区治安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治安的防范工作;同时要求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帮教刑释解教人员。

二、争创文明健康品牌社区

文明象征着和谐、安宁、纯洁、清新、健康和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需求和关注程度愈来愈高,作为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更有义务加以引导,为此,我们社区在2007年的工作中,将建设文明健康的和谐社区,作为自己的品牌精心打造。

1、加强文明健康品牌社区组织建设

为实现打造文明健康品牌社区的目标,按照“以社区为主导,驻区单位为依托,贴进居民、资源共享、共育品牌”的工作思路,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任务和创建内容,建立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与驻区单位沟通,坚持每季度一次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定期研究品牌社区创建工作。

2、明确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思路

创建和谐社区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各项工作水平。为此,结合本社区特点,坚持“四抓四面对”的工作思路。“四抓”,即:一抓组织网络。以社区党支部为龙头,协调驻区单位党组织,以创建工作为中心,统一思想,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积极为创建工作出谋划策;二抓建设标准。制定和谐社区创建标准,文明家庭评比标准,健康老人评比标准以及社区在节约能源、卫生保洁和为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标准,规范创建内容;三抓创建重点。以规范社区居民言行举止为内容,以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和加强宣传教育为抓手,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和文明向上的意识;四抓教育宣传。利用社区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加大文明健康生活及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规范社区健身场地,巩固社区教育阵地。“四面对”,一是面对社区党员,紧紧依靠楼门长和社区党员开展创建活动,通过每月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广大居民的广泛参与;二是面对各类群体。设立老年人健康服务项目,定期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结合社区计划生育和青年生殖健康教育工作,为中青年群体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三是面对少年儿童。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区少年儿童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利用爱国教育基地,培养他们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的一代新人。四是面对特殊群体,对“法轮功”和人员,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对矫正对象、吸毒和二劳释放人员,进行定期走访,教育他们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2

今天,我们在*举行全市实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和谐家园”工程启动仪式。实施“和谐家园”工程,旨在从解决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逐步走上富裕、文明、健康、幸福之路。刚才,我们参观了东坝村生殖健康服务中心、银林山庄风俗文化园、武家嘴村和县计划生育指导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最后,请缪书记作重要讲话。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贯彻落实,围绕我市“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把开展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普及教育、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等紧密结合起来,初步确立了“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据综合考评,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8.5%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和谐南京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人口惯性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综合影响,“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颁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给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和制约,人口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就总体情况而言,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非常艰巨。必须看到,我市农村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主要是长期以来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实现的。现在,以行政手段和社会制约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传统机制已被打破,以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机制尚不健全,过渡时期政府调控人口增长的手段和能力已经削弱。毋庸置疑,由于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需要以及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等因素,“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男尊女卑”等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部分农民群众的生育欲望还比较强烈。部分地区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涣散、软弱现象,致使一些地方计生工作出现滑坡。如果稍有懈怠,就会导致生育率的大幅度反弹和人口环境的恶化。二是人口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90多万人。预计2010年将达到114.44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五区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将由2005年的10.35%增至2010年的11.76%,其增幅和增速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和照料问题突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在个别农村地区也十分严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正常或比较正常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出生性别比趋向不正常。“五普”达到111.09。虽然增长势头这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地遏制,但仍然在110.0左右徘徊。特别是照顾生育的第二个孩子,农村个别地方性别比高达120.0以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影响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破坏已取得的计划生育成果,并对农村的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三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及惩戒措施落实还有不到位的现象。我们的人口控制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以低廉的经费投入、高昂的政治代价和牺牲部分群众的生育利益,特别是部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换来的。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少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不仅承担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而且还面临着贫困和养老无着处的压力。既然计划生育家庭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就理应优先分享发展的成果。个别涉农区县对人口计生法律法规规定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救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生活补助以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发放等方面,还有落实不到位的地方。与此同时,对违反政策生育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困难重重,《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据统计,五区县实际征收仅占应征收的39.7%。由于近几年中青年农民流出较多,对计划外生育存在获取信息难、调查取证难、征收到位难等问题,富人超生罚不怕,穷人超生不怕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综合治理农村人口问题的程度还不高。一些领导干部对新时期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低生育水平不稳定、存在反弹的压力认识不足,对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对人口计生工作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准备不足,普遍存在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甚至畏难情绪,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各级各部门在制定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扶贫开发、征地补偿等各项惠民政策和社会管理措施时,存在与计划生育政策不配套、普惠性政策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不够等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由单一的人口控制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型,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和安全问题;由以行政控制手段为主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转型,即通过宣传教育、法律、科技、行政、社会保障等综合手段治理人口问题。转型期间有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将进入建国以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时期,虽然这一高峰是低于更替水平的小高峰,但对低生育水平能否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十一五”时期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最重要、最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武器,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认识实施“和谐家园”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刚刚召开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奋斗目标和“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路径,市人口计生委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果断抓住契机,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农村组织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和谐家园”工程(又称“十百千万”工程),非常及时,十分必要。

(一)“和谐家园”工程是促进和谐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我们现有11个涉农区县,农业人口161万,独生子女家庭50多万户。没有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和谐,就没有农村的和谐;没有农村的和谐,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十五”时期,我市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从2005年起,各级财政每年投入300多万元,为农村5000多名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励扶助金(享受人数和投入经费将逐年递增);建立了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帮助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解决困难;关注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与相关部门联合为困难独生子女上学、医疗、就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尊重和维护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的权益,每年约有40万农村育龄妇女接受免费生殖保健服务,对我市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时期在农村实施人口计生“和谐家园”工程,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我市农村人口计生工作重要抓手,也是对和谐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二)“和谐家园”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生产、生育、生活,是农民群众三件大事。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对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既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通过实施“和谐家园”工程,将“少生快富”融入“生产发展”,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融入“生活宽裕”,将“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融入“乡风文明”,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建设融入“村容整洁”,将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融入“管理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和谐家园”工程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是“十一五”期间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取向。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尊重人,才能得到理解;保障人,才能促进发展;发展人,才能赢得自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育龄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断增加,盼发家致富、盼生殖健康、盼社会保障、盼家庭安全、盼社会和谐。实施“和谐家园”工程,有利于树立“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政府帮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塑造诚信政府的新形象。实施“和谐家园”工程,就是要把满足育龄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群众的生活、生育质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四)“和谐家园”工程是提高计生家庭幸福感、满意度的迫切需要。由于种种原因,全市农村仍有5000多户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其中独生子女死亡、伤残、重病351人;独生子女父母死亡、伤残、重病4136人;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1000余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陷入“三难四缺”(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手)的窘境;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经商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大量出现,老人的赡养及孩子的抚养问题突出,随着独生子女的婚嫁,独生子女父母,特别是独女户的养老困难加剧;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2003年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05‰,经过围孕期积极干预,200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仍高达9.26‰,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实施“和谐家园”工程,就是要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现实困难,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社会上得到尊重,生活上得到关心,经济上得到实惠,生产上得到扶持,实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增强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要求,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和谐家园”工程扎实推进

日前,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已经正式批转了《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和谐家园”工程的实施意见》,我们要按照要求,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切实抓出成效来。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谐家园”工程共有10个子项目,涉及到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技术服务等方面,既有刚性要求,又有量化指标,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必须建立党政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人口计生部门督促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相关区县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将任务层层分解,采取有力措施,做到计划合理、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切实把这项惠民、亲民、利民的德政工程抓紧抓好。

二要广泛宣传发动。实施农村人口计生“和谐家园”工程,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聚人心工作,切实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现实困难,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民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上来。要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以提高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为目标,通过各类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和谐家园”工程的目的意义及内容要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形成共建合力。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和谐家园”工程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部署,通盘考虑,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整合政策资源,将实施“和谐家园”工程与做好农村新八件实事结合起来,在医疗救助、教育优惠、就业优先、致富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首先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进行帮扶。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政策推动、帮扶拉动、保障驱动、项目启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局面。

四要发挥网络作用。我市农村人口计生网络,集行政部门、服务机构、群众团体、自治组织于一体,贯穿于区(县)、镇(街)、村(居),能够深入村组和家庭,直接到户到人,是目前较为健全并依旧正常运转的一个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网络。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口计生网络行政调动能力强、上传下达渠道畅通、覆盖面广等优势,保证政令的畅通和下情的及时上传,承载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党和政府的各项计生惠民政策直接传递到村(组)和家庭。要发扬计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光荣传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施“和谐家园”工程过程中彰显主力军作用。

五要严格考核评估。以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和谐家园”工程纳入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每年11月底或12月初,市人口计生委要结合年度工作考核评估,对该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对上一年度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讲评,对成绩突出的“和谐家园”工程示范村、志愿者标兵、先进工作者以及“婚育文明新家庭”给予表彰。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3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和谐社区建设就是为了把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内涵

构建和谐社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和谐社区的真正内涵,目前尚无完整的定义,各地对和谐社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一是福州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发展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促进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发展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统一的社区”;二是大连市西岗区提出“坚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内容。北京市的宣武区、石景山区、朝阳区和河南省安阳市的殷都区也都按此思路推行。三是青岛市提出“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区”,他们根据自己的特色,把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风尚、社区管理等六个方面,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本地实际,而且还拟定了量化、可操作性的“和谐社区示范点标准”。四是南京市玄武区的城区和街道,加强与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合作,用行业的专门术语和专门标准,编写了专供和谐社区建设使用的《质量手册》。在这个手册里,他们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和谐社区特征的表述,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还详细进行了分解,这是目前和谐社区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西安、成都等城市也各自提出内涵。

综合以上这些表述来看,笔者个人认为和谐社区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一是必须突出“社区”这个主体;二是必须以社区为圆点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三是必须既涉及到社会结构的三大板块——政府、社会与企业,又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试图用“人本、互助、自主”六个字来概括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人本”体现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互助”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主”体现了社区的自治功能和工作运行机制要求。“人本”,即以社区居民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要以人为中心,把满足人的需要、增进人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互助”,即人际间的相互关爱、合作与帮助,就是要大力倡导以互利互惠、奉献爱心为行为价值取向,把促进社区人际和谐和人际文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主”,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培养、支持和鼓励社区的每个参与个体以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各项民主权利为依据,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自觉行动。总的来说,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二、构建和谐社区的标准

参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社区的相关内容,并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意见,我们尽可能量化构建和谐社区的标准,使之可操作。

在社区服务方面。要求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站,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便民服务热线实现街道、居委会联网;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0%以上,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做到应保尽保,残疾人保障覆盖率大于90%,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要制定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要做到无违反计划生育、无违反建设规划、无违章乱搭建现象;社区有清扫保洁队伍,门前“三包”签约率达90%以上,垃圾分类收集达到50%,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居民对社区的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

在社区文体方面。要求有社区图书室,藏书量达1000册以上;有固定的青少年活动站和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社区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人口达到50%以上;参加市民文明学校、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人数达到本居住区居民的10%以上;“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分别占辖区总户数的40%、50%、40%以上。

在社区稳定方面。要求社区有警务室,做到治保组织健全;年内刑事案件不超过社区总人口的千分之一,治安案件不超过总人口的千分之二,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对刑释和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90%;社区内无“黄、赌、毒”现象,无邪教组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建立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社区无重、特大火灾,无重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家庭和睦,无虐待和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无家庭暴力。

在居民自治方面。要求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能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并且及时受理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建立《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对居委会组织的活动参与率在60%以上;社区有志愿者组织,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在8%以上;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和社区事务通报制度,坚持居务公开并设立公开栏;与辖区80%以上单位签有共建协议,并建立了共建机制;社区内单位公益性设备、场地向社区开放率达50%以上;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不得少于100平方米,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施,居民委员会办公经费有保障。

在党组织建设方面。要求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有楼栋党组织并能认真开展活动,建立健全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社区内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党组织达70%以上;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党员活动阵地列入社区办公用房统筹考虑,党建活动经费从社区活动工作经费中列支。

三、构建和谐社区的现实条件

联系当前社区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一是党和国家对社区工作十分关心和重视,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社区事业插上了腾飞的双翅;二是社区地位不断提升,服务内容增多,功能扩展,组织加强,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在基层发挥了重要的党和政府联系城市居民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单位和居民对社区事务越来越关心,群众普遍有了认同感和凝聚力;四是社区内外关系不断理顺,社区制度不断健全,社区工作出现了良性运行的好势头;五是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有了较大改善,而且不断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方面发展;六是社区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软件不断提升,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构建和谐社区的步骤措施

构建和谐社区是下阶段社区建设的中心和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根据三明自己的实际,我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初始阶段,就是从现在开始,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有关标准,通过一二年的努力,从社区环境入手,从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路不平、灯不明、沟不通问题,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当前,尤其要认真落实好今年8月初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书记叶继革提出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各种理念、创新服务内容”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上档次上水平。第二阶段:发展阶段,也是提升创建水平的关键阶段。要按照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三五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社区民主自治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大部分社区建成服务完善、文化繁荣、公平有序、安全稳定、和谐融洽的现代新型的和谐社区。第三阶段:巩固阶段,也是冲刺目标的阶段。要形成创建的整体合力,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公共利益为纽带,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以资源整合为保障,构建起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体通力合作的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政府、社区、居民、社会、企业、生态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民主自治能力,激发基层社会活力,进而提高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居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三个发展阶段将贯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全过程,时间跨度长,建设任务重。因此,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中央关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构建和谐社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文明办要抓好“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活动的深化;民政部门(社区办)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具体规划、部署和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工作与构建和谐社区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基层的各种社会组织,要同社区广大群众一起,当好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是要联系实际,搞好规划。要制定好构建和谐社区的发展规划,按照中央、省、市“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制定好本地区构建和谐社区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和谐社区建设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然后再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三是要精心组织,分类指导。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社区,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具体的、明确而且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工作目标,确保社区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在工作方法上要经常抓典型、带示范,做到以点带面。要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努力在构建和谐社区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创造和总结出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条件不够成熟的社区,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群众急需要办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地把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步一步地实现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条件较好的社区,则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做到高起点、高规划,并且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构建和谐社区出典型、出经验。总的来说,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扎实推进。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资源节约、生态优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区域带动、协调推进。

(二)工作目标。到2012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城市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加强,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考核内容、方式及步骤

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每年考核一次,2012年进行总评表彰。

(一)考核内容。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分为和谐城市、和谐乡镇、和谐村庄(社区)三个层次。考核内容主要分工作实绩、组织保障和公众满意度考核三部分。工作实绩主要考核城乡规划、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城乡管理、节能减排、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人口和计生管理等内容;组织保障主要考核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政策措施和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主要考核公众健康度、舒适度、便捷度和安全度。

(二)考核方式。

1、工作实绩进行定量考核。各项考核指标先按现状(考评年度的指标绝对值)和改善情况(考评年度较上一年度增加或减少的指标相对值)分别进行排序打分,再按照现状情况占40%、改善情况占60%计算总得分。

2、组织保障实行定性考核。主要采取材料审核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

3、公众满意度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三)考核步骤。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由市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

1、审核评分。各镇街和有关部门按要求统一报送考核材料,市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材料,对工作实绩和组织保障材料进行评分。

2、实地考察。市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实地考察。

3、公布成绩。根据审核评分和实地考察情况,形成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次序由市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以适当形式公布。

要据实报送考核材料,对虚报、瞒报的,一经查实,该项指标按零分计算,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城管、财政、环保、民政、交通运输、水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教育、卫生、计生、统计、人防、地震、电力、通讯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成员单位派人组成,负责制定和谐城市、和谐乡镇、和谐村庄(社区)的考核指标及检查指导、组织考核等具体工作。各镇街和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二)明确各级责任。市政府对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负总责,部门及镇街抓落实,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总体目标。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列入市里考核镇街、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市政府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镇、街、部门和村庄(社区)及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三)部门分工合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推进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的工作合力。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加强面上工作的督查、调度。抓好建筑节能、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及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等工作。

市规划局:负责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城乡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等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大气污染整治及环境监测等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财政投资、扶持资金的安排和落实,抓好城建投融资机构的规范运作。

市民政局:负责抓好社区建设管理及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等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国道、省道综合整治和公共交通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市统计局:负责城镇化率等城乡建设数据的统计工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公安、电力、人防、地震、通讯等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相关工作。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5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四委〔**〕32号)和《**区**-***年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四委〔**〕57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在管区开展和谐社区示范点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努力建设安全文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建目标

**年在管区创建4个集星光老年计划、绿色消费、公共卫生于一体,在教育、文化、计生等方面各具特色的和谐社区示范点。

三、创建范围

管区14个社区居委会。

四、活动步骤

1、开展创建阶段(8月16日-10月10日)。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和谐社区示范点创建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和谐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

2、自查评议考核阶段(10月11日-11月5日)。10月11日至10月26日,各社区认真自查创建情况,达标社区填写《**区**年和谐社区示范点申报表》(附申报材料),并向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申报。11月27日至11月5日,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和谐社区示范点创建标准,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人员审议和居民评议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3、命名授牌阶段(11月6日-11月20日)。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表彰大会,命名“和谐社区示范点”,并进行授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和谐社区示范点是今年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各社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立足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密切协调配合,营造良好氛围,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和创建工作的落实。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6

论文摘要: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和谐社会”,性质是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任务是实现“城乡”、“人地”、“经社”、“区域”、“竞合”、“计市”等的一体化,实现途径是走聚集化、渗透化与融合化之路。我国已走过了31年的改革历程,今后大约还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将前31年的改革称为“前改革时代”,将未来30年的改革称为“后改革时代”。

前改革时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也可称为市场化时代;后改革时期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期,也可称为后市场化时代。新中国已经历了60年的发展,其中前29年为计划经济时代,后31年为改革时代。从改革的角度看,我国已走过了31年的改革历程,大约还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把已过去的31年改革称为前改革时代的话,那么未来30年改革可称为后改革时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后,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后改革时代的讨论,这场讨论是“继1981~1984年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讨论、1989~1992年关于市场经济‘姓资姓社’讨论之后的又一次新的讨论”。针对这些讨论,重点论及我国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性质、任务及途径等问题。

一、后改革时代的到来:改革转型的四大标志

从1978年12月算起,我国已经走过31年的改革历程。这31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2~1984.10),为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进市场机制的阶段;第二阶段(1984.10~1992.1),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第三阶段(1992.2-2003.10),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第四阶段(2003.10至今),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31年的改革,使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后我国将进入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到来的主要标志即“四个转型”。

在改革主题方面,由“发展”转变为“新和谐”。前改革时代以“发展”为主题进行改革,改革在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矛盾问题,形成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后改革时代以“和谐”,尤其是“新和谐”为主题进行改革,通过新和谐消除前改革时代的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在改革性质方面,后改革时期实现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其主题是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前改革时代,改革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改革生产关系中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消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对生产关系进行革命:后改革时代,改革不仅要继续调整生产关系,而且要在生产关系调整的基础上,重点调节生产力结构,改革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发挥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

在改革任务方面,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失衡”转变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一体化”。前改革时代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过程中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优与劣、强与弱、城与乡等的“失衡”,在促使一部分地区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造成了城乡关系失衡、区域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关系失衡;后改革时代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中心任务,通过实现“一体化”,从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着力解决失衡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收入分配均等化。

在改革途径方面,由市场化转变为集聚化、渗透化与融合化。前改革时代的背景是全球市场化,在这种背景下前改革时代以实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为目的,采取以量取胜的办法,通过数量增长的路径走市场化与分离化之路:后改革时代以全球信息化为背景,以“新和谐”为主线,采取以质取胜的办法,需要通过质量型增长走聚集化、渗透化与融合化之路。

二、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构建“新和谐”社会

前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发展”,实现由整体贫穷到部分富裕的转变: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和谐”,实现由“非和谐”到“和谐”再到“新和谐”的发展。

前改革时代,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人的生存问题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此相适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方式,鼓励一部分地区与一部分人利用一部分资源先富起来。这一时期的改革有三个特征。

第一,效率优先。前改革时代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改革,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计划经济实施的时间长,平均主义的弊病过大,造成了严重的低效率;另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改革中的不公平可能被增长效益所弥补。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在人与自然发生矛盾时,以人的物质利益为主: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生矛盾时,以发达地区的发展为主: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时,以经济发展为主: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生矛盾时,以物质文明为主。

第二,局部发展。前改革时代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的模式,而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先后内部、先局部再全部、先试点后推广。这种渐进式改革的方针形成了局部发展的特征,局部发展特征的表现是: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首先开发与利用一部分资源,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在个体与群体发生矛盾时,以个体为主。

第三,关注强者。渐进式改革和局部发展的实质是让具有优势的地区和经济主体利用自己的优势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关注强者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前改革时代是强者发展时代。如在城市与农村关系上,城市优先发展:在内地与沿海的关系上,沿海优先发展:在政府与企业关系上,政府优先发展;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计划优先发展;在中国与国外的关系上,国外优先发展,如给予外资企业一些优惠政策等。

前改革时代,由于强调效率优先、局部发展、关注强者,通过非均衡路径使我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面临人际之间、人地之间、城乡之间矛盾逐步扩大态势。因此,在后改革时期“和谐才是硬道理”,要以和谐统领改革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改革也有三个特征。

第一,公平优先。进入后改革时期,要由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优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和谐发展,如提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地区发展关系上,实现协调发展,强调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责任与义务:在城市与农村关系上,强调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第二,全面发展。进入后改革时代,要由局部发展转向全面发展。在区域发展方面,关注区域全面发展;在资源开发方面,关注开发的整体效果,强调有规划地系统开发,从战略的高度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关注其全面发展:在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上,关注二者的协调发展。

第三,关注弱势。改革开放“在加速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弱势群体已由原来的隐蔽状态开始凸现出来,构成了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进入后改革时代,要由关注强者转向关注弱势群体。在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上,更加强调农村的发展: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更加强调企业的发展:在贫富关系上,更加关注贫困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必须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安全网。

从前改革时代和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分析来看。后改革时代的的主体是“新和谐”,“新和谐”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既包括个体内心的平衡与和谐,又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和谐相处:也包括上级与下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和谐交往,认同感增加,对抗性减弱:还包括正式制度的作用逐渐减小,非正式制度的作用范围逐渐扩大,人们的行为方式受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扩大。人与人的和谐需要通过道德力量来实现,通过道德的力量来限制自私和自立行为,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实现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提高,又要实现人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形成人与资源的“双向”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局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制度来联系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来抑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把人类行为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具有系统性,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自然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各种资源在整体互动中得以开发与利用: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在实践中建立资源内生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机制。

第四,地区与地区的和谐。后改革时代要实现区域一体化,而区域一体化就是要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和谐。地区之间的和谐要求在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在互动中共同发展:地区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一种竞合关系,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双赢,走出前改革时代的低层次恶性竞争的怪圈:地区之间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较为完整的平台,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行政区划的作用淡化,经济区划的作用扩大:区域的合作机制愈来愈健全,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的组织机制形成,成为一种专门组织及平台,如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

第五,城市与乡村的和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前改革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使城乡进一步分离,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被拉大,农村被边缘化,导致“三农”问题出现。后改革时代由城乡分离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人群反哺农村人群: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渗透到农村,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看,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就是要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通过工农互促、工业反哺农业来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

第六,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广义的发展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两者之间要实现协调发展。前改革时代重视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经济增长了,但是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后改革时代,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社会事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事业与经济同步发展,同时科技、文化、保健、卫生事业逐步转变机制,实现产业化,成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七,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前改革时代是“以物为本”的时代,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精神财富的增长。后改革时代要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使人类社会用于物质生产的财富减少,社会把更多的财富投入到精神产品生产:人们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团体之中,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意识增强并具有明显的自觉性。

第八,政府、企业、公民的和谐。政府、企业和公民是市场经济的三大主体,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政府是市场经济的调节主体,公民是市场经济的需求主体。前改革时代重视企业改革,忽视政府职能转变和公民主体角色的培育。进入后改革时代,要实现政府、企业、公民三者的和谐,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效果,职能转型完成,政府为企业和广大公民服务的意识明确、职能突出:政府既是企业和公民的保护者、监督者,又是服务者。

第九,计划与市场的和谐。计划与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两大经济调节手段,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前改革时代,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后改革时代要重视计划与市场的和谐。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一体化,计划调节的对象是市场,市场是在计划指导下发挥作用的,计划与市场互相渗透、逐渐融为一体。

从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我国的发展已经历或即将经历从“欠和谐”到“和谐”再到“新和谐”这三个阶段。“和谐”与“新和谐”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内涵不同。“和谐”是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更多地强调数量性、阶段性和结果性,即从数量上衡量是否公平、从阶段性的结果上衡量是否公平。“新和谐”是从动态角度看问题,更多地强调制度性、长期性和过程性,即从制度设计上衡量是否能够实现公平,从长期战略角度与发展过程衡量能否实现公平。如“新和谐”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准,不是着眼于人们之间现有的数量差距,而是从制度上与过程上看实现和谐社会的“两个渠道”是否畅通:一是低收入者通过努力成为高收入者的渠道是否畅通:二是低职位者通过努力成为高职位者的渠道是否畅通,在收入分配方面,“新和谐”衡量社会是否公平的标准,不是看人们收入的绝对差距,而是关注人们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是否一致。

第二,目的不同。“和谐”以物的公平分配与平衡利用为目的,而“新和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谐”追求物的公平分配、物的平衡利用与综合利用,实现物的可持续发展。“新和谐”更多地追求人的和谐,包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如人的能力与品德的和谐,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和谐。

第三,范围不同。“和谐”主要是指经济领域的和谐,以利益和谐为主。“新和谐”的范围比其范围要大得多。尽管核心是利益和谐,但是在利益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多方面的和谐。“新和谐”不仅包括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和谐,也包括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包括各要素和各主体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各要素结构之间的和谐,如区域和谐、城乡和谐;不仅包括主体范围的和谐,如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和谐,而且包括空间范围的和谐,如国际和国内的和谐。

三、后改革时代的性质: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

前31年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改革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优化。因此,“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通过对体制的革命,尤其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首先开发与利用一部分资源,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改革时代生产关系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生产力全要素的能量,因而改革的性质是生产力结构的调整,是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重组与资源的重新配置。

第一,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对全部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全部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具体来讲,生产力调整的目标:一是发挥生产力全部构成要素的作用:二是生产力构成中各个要素之间如何协调发挥作用:三是在生产力的因素中以人为主,发挥人的作用,即发挥先进生产力要素的作用。

第二,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内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人力资本)、管理、技术、设备、流程、自然资源(资本、土地、矿产)、社会资源等。因此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包括:一是生产力构成中人的要素的调整与优化。要调整与优化人力资本的构成,就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扩大智力劳动者的比重,提高智力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二是生产力构成中管理要素的调整与优化。在后改革时代,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更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第三,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目的,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目的在于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前改革时代主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为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进入后改革时代,生产关系的“革命”基本完成,需要在新的生产关系基础上,调节生产力结构,推动建设。具体包括:一是发挥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激励先进生产要素,使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促进建设:二是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整体经济结构升级,实现现代化建设。

四、后改革时代的任务:实现“六个”一体化

前改革时代,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其任务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采用非协调发展的方式,本质上是城市对农村、人对自然、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竞争对合作、市场对计划的“分离”。在这里,“分离”意味着一部分地区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意味着个人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的扩大,意味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矛盾与问题的出现与扩大。因此,前改革时代的特征是“分离”,是一种“非协调”发展。

后改革时代,面临的情况是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在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五、后改革时代的途径:聚集化、渗透化与融合化

改革是有阶段的,“改革共识有赖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李晓西,2005)。前改革时代围绕增加经济总量的目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途径是市场化与分散化。市场化包括所有制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市场化:分散化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股份制及发展民营企业,实质都是分散化。后改革时代,围绕“一体化”的任务,主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途径是聚集化、渗透化和融合化。

(一)后改革时代的聚集化

聚集化表现为人口聚集、资金聚集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聚集。聚集的结果:一是形成生产要素集中的产业及产业集群:二是形成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密集的城市。前者可称为产业化,后者可称为城市化。

完成由工业化到产业化的发展。后改革时代,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到来,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传统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二是服务业的产业化。在这一背景下,生产力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业化既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又是工业化的结果与发展趋势。比如农业产业化、工业产业化、服务业产业化(如旅游业的产业链、餐饮业的产业链、演艺业的产业链等都在不断延伸)、生态产业化、环保产业化。

城市化是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后改革时代的城市化内涵包括:城市文化与理念向全社会普及: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统领作用扩大,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引导性加强:城市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趋势,城市的人文精神逐步发挥。

(二)后改革时代的渗透化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巩固“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为总目标;以创新工作为主题;以服务发展为工作核心、促进柳背桥社区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全面加强社区党的领导,创一流的领导班子;坚持创新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促进共驻共建协调发展;坚持服务社区理念,促进社区建设有序发展,积极构建平安和谐的柳背桥社区。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1、围绕巩固《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总目标,形成民主参与广泛、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活动丰富、管理手段先进、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社区发展态势。

2、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和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和完善社区、小区、楼栋三级组织体系;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以社区服务为核心,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以社区民主管理为方向,完成社区年底的换届选举;以社区共建为载体,做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学习型、服务型、环保型、文化型、绿化型、安全型、文明型、和谐型”八种特色小区。

3、活跃社区文化,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扩大社区办公大楼文艺综合厅、乒乓球活动厅、民乐室、书画室、市民学校、阅览室等服务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各个厅、室的文化活动。二是坚持以精神文明活动为主题的社区服务日活动(4-5月);文化体育周活动(9月);读书月活动(6-7月);社区工会文体竞赛活动等(每半年一次)。三是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各类居民需求的和谐健康活动。四是条件成熟,指导新建商品房住宅小区创建精神文明小区,实现居民与业主角色的转换,共同为辖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出力。

4、加大社区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对社区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服务、对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社区文体服务、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家政服务、对社区安全的社会治安服务、对社区环境的清洁服务、对失业人口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对无物业小区的物业服务、对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服务等等。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敬老爱幼、助残服务活动。巩固充分就业社区成果,实现保障工作扩容。全年每季度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工作任务指标。拓展医疗热线求助服务,为居民排扰解难。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热心为育龄妇女每半年免费体检一次身体,全面展开健康进社区服务

5、力争社会综治、安全工作有新突破,打造平安的柳背桥社区。一是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率达到10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二是做好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并将平安社区创建逐步向小区、楼栋、单位延伸。三是稳妥推进消防进社区工作,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四是经常性走访单位,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消防落实情况。五是完善法制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的普法、学法、用法工作。

6、力争在计划生育服务上有新的突破。一是搞好政策服务、生殖健康服务、药具宣传管理服务、随访亲情服务。二是做好新婚、孕期、产后、节育手术后、妇科病的随访,随访率达到95%以上。三是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利用计生节日(“5·29”协会日、“母亲节”、“7·11世界人口日”、10月28日“男性健康宣传日”)等,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健康知识和信息的优质服务,并及时准确上报宣传情况及信息简报。

7、力争在城市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实现管理模式的两个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突击管理为经常管理。搞好社区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2次,发挥社区内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做到社区内净化、绿化、亮化、无脏乱差,确保环境整齐干净。定期督导和检查各物管履行服务情况,充分发挥各个物业小区的作用,扩大管理覆盖面。

8、创办社区邻里节(4月下旬)。社会和谐应从邻里和谐开始,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如邻里互相敲门认识,或参与社区组织的邻里交流会、团拜会等形式,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彻底改变新小区建成后现代住房普遍存在的“进楼关门,出门不认识邻居,有苦无法述,有难无法求”的尴尬局面。

9、开展错时服务,践行为民服务理念。适应社区居民“八小时外办事”的特点,推行社区干部错时工作制,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新格局。错时上班,即一旦居民有“八小时”外办事要求、由相关社区干部错时上班全程办理。比如在职居民某天晚6点预约来社区办计生相关事宜,社区计生干部那天上班就晚来一个小时,由原5点下班错时为6点下班。社区错时办理事项要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社区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

和谐社区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资源节约、生态优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区域带动、协调推进。

(二)工作目标。到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城市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加强,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考核内容、方式及步骤

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每年考核一次,年进行总评表彰。

(一)考核内容

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分为和谐城市、和谐乡镇、和谐村庄(社区)三个层次。考核内容主要分工作实绩、组织保障和公众满意度考核三部分。工作实绩主要考核城乡规划、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城乡管理、节能减排、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城镇化率等内容;组织保障主要考核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政策措施及和谐乡镇(街道)、和谐村庄(社区)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主要考核公众健康度、舒适度、便捷度和安全度。

(二)考核方式

1、工作实绩进行定量考核。各项考核指标先按现状(考评年度的指标绝对值)和改善情况(考评年度较上一年度增加或减少的指标相对值)分别进行排序打分,再按照现状情况占40%、改善情况占60%计算总得分。

2、组织保障实行定性考核。主要采取材料审核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

3、公众满意度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三)考核步骤

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由县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

1、审核评分。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按要求统一报送考核材料,县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材料,对工作实绩和组织保障材料进行评分。

2、实地考察。县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实地考察。

3、公布成绩。根据审核评分和实地考察情况,形成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次序由县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以适当形式公布。

要据实报送考核材料,对虚报、瞒报的,一经查实,该项指标按零分计算,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和谐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财政、环保、民政、交通运输、水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教育体育、卫生、统计、人防、地震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由成员单位派人组成,负责制定和谐城市、和谐乡镇、和谐村庄(社区)的考核指标及检查指导、组织考核等具体工作。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二)明确各级责任。县政府对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负总责,部门及乡镇(街道)抓落实,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总体目标。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列入县里考核乡镇(街道)、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县政府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部门和村庄(社区)及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三)部门分工合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推进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的工作合力。县住建局: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加强面上工作的督查、调度。抓好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建筑节能、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及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等工作。县执法局:负责城乡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等工作。县环保局:负责大气污染整治及环境监测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财政投资、扶持资金的安排和落实,抓好城建投融资机构的规范运作。县民政局:负责抓好社区建设管理及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等工作。县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国道、省道综合整治和公共交通工作。县水务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县统计局:负责城镇化率等城乡建设数据的统计工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卫生、公安、电力、人防、地震等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相关工作。

上一篇:无毒社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家园社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