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0 22:32:06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1

城区中学  粟维胜

本学期我担任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信息科的备课组长工作,初一1到7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学校校园网的管理维护工作,初三级和行政办公室的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校园网站的改版和维护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学校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等。工作任务繁多,为有效地进行信息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维护管理好全校的电脑,保证校园网的正常使用,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信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是如此广泛,学不好计算机,等于是新文盲。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科的教师来说,肩上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所以,本学期,我将尽力担负起备课组长的责任,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

二、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用于备课和教研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信息技术发展又是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挖掘尖子生,做好培优工作,做好学生竞赛的培训工作。

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及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培养在这方面有兴趣及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组建电脑兴趣爱好小组,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初二级的尖子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本学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赛——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城区中学争光。

四、积极培训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

我校大部分教师已通过广东省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部分老师已经参加了广东省计算机高级水平考试,很多老师已会自己制作多媒课件,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部分老年教师计算机水平还未达标,另外,本学期新进来很多刚毕业的老师,这些教师因未经过系统培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还欠缺经验。所以本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工作。这是我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五、做好校园网站的改版工作及校园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学校校园网站第一版的设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第一版的设计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此,我们计划在本学期对校园网站进行改版工作。并开发一系列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配套的应用软件,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六、做好全校电脑的硬件维护

学校计算机的数量已达200多台,维护工作也增大很多。特是两个电脑室,因上机任务繁重,电脑出现较多问题。但身为全校电脑的主要维护管理负责人,我会尽职尽现,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教学及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配合学校其他教师和部门,认真完成好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2

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每个人的人生计划不一样,写出你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你知道2021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_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我校本学期教导处及教科研制定的工作要点及精神,根据信息技术教研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落实课改理念,组织全组人员深入地学习新教材,掌握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问题,努力为教学服务。

二、认真开展教研活动。严格围绕我校学习、实践、反思、写作的教科研主题,用心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个性是联片教研和中心备课组活动,配合区教研室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博客管理。经常持续与校外的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组织全组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学科的新教材培训、区市级优质课、校本课程的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课等,在活动中学习借鉴全区各校优秀教师的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潜力。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积累。

三、加强常规管理,严格要求以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规范本组教师的教案书写、反馈、导言、板书设计等环节,使教案充分的为教学服务,提前备课,提前设计,严谨教育教学。

四、加大本组教师的业务理论拓展学习,在本学期之内提高本组人员的多媒体软件应用技能,为学校制作多媒体宣传片和教师的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第二课堂辅导服务,同时也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加强校园网站的维护与更新,使网站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宣传窗口,成为学校管理的平台。继续丰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为广大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带给资源保障。加强全校各室及班机微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满足正常信息技术教学,落实各项电教设备的管理制度,并做好学期工作小结。

六、配合办公室、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做好材料打印工作。

七、组织高中学生信息技术会考的考试辅导。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我们在本着学校各部门的计划要求及学科组的计划结合,为了把本学期的教学做好必要的准备。我本人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工作:

一、教学简析

《网络技术应用》这本书以“解读写思路、探讨教学方法、带给教学案例、拓展教学资源”为主线,从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出发,引入学习学生陶醉的网络学习。这天,我们是网络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网络家园的建设者,层层导入网络的相关知识。

二、学生状况分析

好的方面:此刻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由于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且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用心,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

不足之处: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求掌握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这并非我们中学生学习网络的方向,而应当想方设法把网络变成为为我们学习的每一个方向来学习网络。

为了做好以上的工作,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按以下几点计划措施来要求我自己:

(一)、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明确重点和难点,认真写好教案。

(2)教师平时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多读教学理论书籍,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打下理论基础。

(二)、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1)面向每一位学生。应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课程资料互相衔接,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2)关注个别差异。教师应对所有的学生,要承认和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和认知特点的差异,真诚对待全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带给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表达创造性思想,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存在个体差异就有各种各样层次不同的见解,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潜力

(1)适应知识的更新。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原先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培养高中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2)促进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要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透过合理的探索,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到达利用知识技能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用心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在教学中,结合上学期工作中的得与失,全面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培养学生做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同时,渗透德育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好各年级教学进度表,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让教育新理念真正渗透在每一堂课中。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学校电脑及所负责机器的管理。学期初集中整理好所有机房、备课室及教室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随时发现问题尽自己的潜力随时解决。

2、加强自身建设,在确实完成好常规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增强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用心听课,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做好听课记录。

3、用心参与20__年阳泉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辅导学生电脑绘画,争取获得省市奖项。

4、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做进一步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潜力。另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安排学习资料。

5、合理利用博客,做好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求进步。另外,引导学生利用博客进行讨论。

6、对于学校的大型活动用心参与,尤其是本学期的庆六一活动,用心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对多媒体的操作用心参与。

三、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透过网络,倡导学生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礼貌上网,团结合作,创新求异,使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2、加强机房管理,保证设备不被损坏,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在上、下课纪律中反复强调,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有秩序的上、下课。

3、尽可能帮忙其他老师掌握操作多媒体的潜力,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忙年龄大的教师完成课件制作。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3

这一学年,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配合柯城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工作,促进全区教育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学科教学整合和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在学校行政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在全体新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可观的一步。

1、加大投入,完善条件。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战略。为此,区教文体局和学校领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我校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环境,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以最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20*年9月,学校鼓励每位教师购置笔记本电脑,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同年10月,学校在原有的“班班通”的基础上,再在全校区范围内构建无线网络,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灵活性。

11月,学校耗资3万多购置了两套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增添了新兴元素。

20*年9月,学校投资30多万元,改建了原有的微机教室,配备了50台学生机和1台教师机,以及两套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五套多媒体电教讲台和液晶投影仪。

10月,学校又提供补贴,为10多位新进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

一系列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投入给学校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为教育教学的腾飞插上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

2、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在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方面,我们致力于健全管理机制,走规范民主之路,创务实高效之风。

首先,修订考核标准,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去年《新星学校教师考核条例(试行稿)》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讨论,将笔记本电脑的应用作为教师日常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得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同时,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运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

其次,充分发掘学校网站的潜能,为信息化管理创设良好的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2006年11月,学校网站全新改版,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具体运作情况,新增了部分栏目譬如教师博客、校本教研、电子书库等,由宣传办的毛洪星老师总负责,另外组织了一批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承担了学校网站的各板块。各教师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积极充实网站内容,及时更新,优化校园网站建设,实现网站在教育宣传、交流、管理、育人、学校文化建设五大方面的重大作用。建管用并举,使学校网站切实有效地为学校的管理服务,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在班班通、教师电脑和校园网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积极筹建信息资料库,实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本学年末,我们结合教师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认真做好资源的整理和归档工作,把本学期教师撰写的优秀论文,设计和制作的优秀教案、课件集中起来,建立完善学校网站资源库,统一管理。

第三,坚持履行检查制度,使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运用更趋规范。组织各信息技术教师实行机房包管责任制,校园信息化建设分管制。信息技术小组定时进行微机教室使用情况检查——机器设备的合理操作、卫生情况以及相关的记载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分配各个信息技术教师更好地运用教室三机(计算机、数字投影机、实物投影机),规范记载,满足了日常教学的需要,促进了信息化设备使用的效率,同时还确保了信息化设备的完好率,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的优化运转。

第四,在维护方面,我们坚持实行维修制度。信息技术组及时地给各位同事提供帮助,解决大家的难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如果信息技术组的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联系供货商。尽我们所能,努力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第五,制定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搞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学校将教师合理运用校园办公系统纳入教师考核条例,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由于认真执行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器材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等得到显著提高,设备的损坏率明显下降,各方面的关系协调有序,信息技术教育系统运转高效,充分显示了整体效益。

3、深化科研,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是信息技术教育向深入发展的先导。本学年,我们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开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学的良好局面,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素养,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查小打造“数字化校园”的品牌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年11月,我校组织了一次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信息技术教研组进行认真组织,每位信息教师都参与其中,为上课教师进行反复听课、评课。*年3月,区里举行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教导处牵头认真组织初评,严格把关,从而确保选送教师的优质。同年在区20*年度电化教育研究课题评比中,由我校毛洪兴老师执笔,王贵兰、刘健老师共同参与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荣获区一等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有了这样强大的信息科研的队伍,这样执著的钻研精神,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一定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重视培训,提高效能。

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齐全的设备还需要人的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而,要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向纵深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先由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再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和人才资源,组织教师培训班,先后举办了电脑操作培训班、课件制作培训班、笔记本电脑管理培训班等等。为普通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提高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使用频率,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实行全额培训,从而达到整体提高。

二、存在不足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校园网安全维护问题需要有关教师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学校网站还要进一步积极创建班级主页、部门主页、学科主页等一些特色栏目等。

积跬步而致千里,怀豪情而绘宏图。我们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为平台,以特色建设为方向,高质量、高标准地、积极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铸精品,创特色,进一步开创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局面,真正使信息技术教育与学校发展、教学实践和教师需要相结合,不断丰富其内涵,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星学校2009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和思路

我校在20*年里提出了在2009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并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我校的大部分教师能够使用学校网站的课程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部分教师能参与到丰富、完善、系统的新课程标准资源库的建设,所有行政和老师能充分利用教育信息中心的各大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了我校与教育系统之间方便、快捷、安全的无纸化办公,实现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新的学年里,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以“应用引领”为指导,以技术的安全保障和有效支持为基础,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抓好教育信息化各项应用推广,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个学年重点工作:

一、保障网络安全畅通,支持应用的正常开展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问题。在当今数字化校园中,保障网络安全通畅,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极具挑战的工作,它有利于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层面的不断扩大,切实保障校园网的安全畅通,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保障学校门户网站、资源库、FTP服务器、图书馆数据库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做实后台支持、数据备份等技术支持工作。每周定时对各服务器进行杀毒,杜绝病毒对系统的影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另外,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责任制,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增加专业维护人员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把网络的安全畅通与专业人员的工作成绩相挂钩。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提高应用的综合效能

1、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化队伍自身建设,形成专业理论扎实、信息技能过硬的教育信息先进团队。学校的信息化队伍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富有进取心的队伍。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一个学年里,更要重视这支队伍建设,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各科室信息化能力的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治理结构,充分建设以业务需求为中心的信息化组织;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懂技术、熟教学、会管理、善协调的复合型教育人才;三是要加强协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处理好小学部与初中部之间、各科室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信息化建设良好氛围。

在2009年工作要点中将加强信息化队伍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建设,意在提高信息化建设基础,加强全员信息化素养,主要分3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校领导和全体中层领导干部,每年举办1-2次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理念的讲座。

第二个层面:各部兼职信息员,每学期进行1-2次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第三个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培训,安排中期检查,开展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其中一些具体的安排如下:

对部分制作课件仍觉困难的教师进行继续培训,力求使我校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会做ppt和flash课件。保证全校教师人人会上整合课,凸现信息化特色,确立我校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和领先水平。然后要求每位教师上交一个高质量课件充实资源库。在青年教师中形成赶、学、比的精神,充分挖掘一批有潜力的新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2、推进校校通平台的使用

2009年我校将在全面启动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校校通平台的使用与推广工作。下个学年将细化项目分管人员,熟悉项目操作流程,更加充分合理运用好平台。

3、充分利用好现有电教资料

为配合区电教馆将电教工作实到实处,下个学年学校将利用现有的设备,将现有的电教资料适时合理地运用起来,使其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还将积极培训教师,学会下载、整合、使用远教资源,尽快掌握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正确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督促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电教资料,并按要求填写、整理有关的归档资料。

4、有序开展、落实信息化常规工作

(1)加强各部门主页的建设

学校主页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好坏的最基本标准之一,也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具体的落脚点,关系到学校信息化的形象。目前有些主页内容长时间未更新,页面缺少内容,特别是教师个人博客。下学年将进一步加强对主页的建设与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加快网页更新力度,提高各部门主页质量要求。对原各部门的主页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更新及改进。

(2)为再次迎接省里优秀网站的评比做准备,适当调整学校主页设置;积极提交学校教育教学新闻信息,每月向宣传中心提交的信息量不少于1条。

(3)落实学校信息化基本要求:

A、45周岁以下教博客管理:每学期发表文章不少于6篇,其中自己创作的文章不少于3篇。(创作文章包括参加各类讲座、听课等教研活动后的心得体会、教育教学论文等)。

B、40周岁以下的教师于暑假中、下学期开学前上交一个高质量的网络课件。

C、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

D、教师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得缺席。

E、班级主页、学科主页都要着手建设,并且保证每两星期更新一次。

F、班主任每星期不得少于3次通过家校路路通与家长联系。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文件操作,能够认识wordXX,会使用wordXX输入文字,对输入有错误的文件内容进行修改,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排版,会插入图片、艺术字,并会进行简单的段落调整,学习使用文本框,初步探索inter网络世界,会简单地把网上的图片及文字保存在自己的文档中,并使用网络上的内容学习简单的小报制作。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window98、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知识等。

其中第一课是window98基础知识;第二课至第十课是wordXX的简单操作(包括中文输入、修改错误、美化文本、简单排版、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第十一课至第十四课学习网络知识,使用网络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indow98的简单操作,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的习惯。

2.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3.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完成操作任务的不同方法,触类旁通相关软件的使用。

4.加强机房(网络教室)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5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一年级(上学期):简单认识计算机的结构,认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的名称和作用。学会开机关机、重新启动计算机。学习鼠标的使用和用画图工具画图。

(下学期):学习用画图工具画图,了解用计算机画图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年级(上学期):认识键盘,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和击键方法,学会26个英文字母和英文标点的键位,回车、退格键、空格键等常用功能键的用法。

(下学期):继续进行键盘指法训练,学习输入上档字符,进行英文全篇的综合练习(区分大小写、格式)。

三年级(上学期):学习Windows常识,桌面、窗口和对话框的简单使用,学习用微软拼音汉字输入法输入汉字,中文标点符号。

(下学期):继续学习用画图工具画图,了解用计算机画图的一些较复杂的应用。

四年级(上学期):Windows系统和文件的管理。

(下学期):学习使用写字板进行中英文排版。

五年级(上学期):学习互联网常识,计算机网络的实现方式和简单的通信原理,学习使用网络浏览器,通过网络学习、下载文件和资料。

(下学期):学习计算机网络间消息传送,学习使用计算机开网络会议。

六年级(上学期):学习用邮件客户端方式收发电子邮件。学习使用web方式的电子邮件。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启示

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管理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活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为准则。它反映出一个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育信息化宏观管理的导向和规范,其动态性强,时效性短,涉及的内容又十分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政策和计划。开展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实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距,为积极探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回顾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更多的计算机进入了美国校园。

1996年可以说是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规划:要在2000年以前把每间教室和每二个图书馆(包括所有中小学的教室和农村的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上,要“让每一个青少年八岁能阅读、十二岁能上网、十八岁上大学,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同时,美国联邦教育部制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式报告——《让美国的孩子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读写的挑战)的教育技术发展计划,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1)全国所有的教师都要接受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支持;(2)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3)每一间教室都要联上Internet;(4)将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作为每一门学校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些目标,美国大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美国已大体实现了克林顿总统和教育部1996年提出的国家目标,在教育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建设方面硕果累累。2000年12月,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美国联邦教育部了第二个教育技术发展计划,题为《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又进一步提出了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1)所有的教师租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校、社会和家里接触信息技术;(2)所有的教师都应当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学业高标准;(3)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技术和信息素养方面的技能;(4)研究和评估应促进下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5)以数字化内容和应用来改造教学和学习。

2001年1月,新任总统布什了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明确提出各学校应将技术作为工具以提高学业水平,而且课堂中最新技术应用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其本身,进一步明确了新战略的发展方向。

(二)英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引人注目。英国是欧洲最早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中的先行者,早在1978年,英国的教育与科学部就制订了第一个旨在促进学校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的“微电子教育计划”;1988年,又通过了《教育改革法》,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明确规定在5—16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十门必修课,其中“技术”课程中就包含了信息教育的目标;1995年,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个名叫“英国网络年”的五年计划,拨款1.6亿美元用于所有中小学的互联网的联网工作;1996年,英国教育部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而且在各类课程中被列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在主要发达国家是走在前列的。

1998年,英国政府公布了题为《我们信息时代》的政策宣言指出:政府应改革教育,在教育中利用新技术,使得人们能够获得信息时代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扩大信息受益面,确保信息时代在有利于所有百姓等方面起主要作用。同年,英国政府启动了“国家学习网格”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与学以及改进学校管理的效率,计划目标是到2002年:(1)所有中小学、高校、公立图书馆以及尽可能多的社区中心通过因特网加入国家学习网络;(2)所有教师自信和能干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图书馆人员接受类似的培训;(3)使学校毕业生对信息技术有。良好的了解,并制订用一些措施评估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4)教育部门与,政府之间的一般的行政沟通很大程度上实现无纸化;(5)使英国成为网络化软件内容开发的中心,成为学习服务—输出的世界领导国。

(三)日本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日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国家的前列。从1985年起,日本政府将教学中的计算机应用作为重点加以扶持,日本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社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990年日本文部省制订了教育用计算机装备的五年计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配置计算机;1992年;日本文部省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多媒体计算机的教育利用问题。报告认为,多媒体的教学特点是吸收和综合传统教学媒体的特性,利用多种储存的图像资料和对话式信息检索功,能,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1995年,文部省制订了“面向高度信息通信社会”的基本方针。要求中小学教育:(1)有计划地配备计算机以及推进学校设施的智能化;(2)配备优秀的教学软件以及研究开发优秀软件;(3)对全体教师进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培训;(4)研究运用包括光缆在内的信息通信网络的教学方法;(5)建立具有提供综合性教育、文化信息的全国中央性组织功能的教育综合信息中心。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教育改革计划”,提出推进全国互联网建设的计划,确保全国的学校进入因特网;1999年,日本政府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01年,所有公立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连接因特网,所有公立学校教师都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到2005年,所有学校连接因特网,全国中小学所有课程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以实现三个根本转变,即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日本文部省与其他部门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实验计划,包括1994年的100校计划(“百校联网工程”)、新100校计划、E平方计划和儿童网络计划。

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目前,发达国家已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政策工作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对信息政策的研究、制定愈来愈重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已日臻完善,对各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调控、干预和规范作用,对我国相应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关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目标性。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是制定政策的决定性环节。目标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成败。各个发达国家在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时,对目标确定都有高度的认识和理解,重视信息化系统工程的战略性构建。这方面,美国政府的做法很具代表性。该国先后两次制定修改了国家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与1996年的国家教育信息目标相比,2000年的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对学生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已经从课堂、学校延伸到了社会、家庭;二是信息技术教育与美国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的“提高学生学业标准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不仅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体现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而且要成为变革美国未来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工具,四是注重开发和研究新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这些政策目标设置科学,形成体系,导向性强,为美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2.关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倾斜性。发达国家在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中,注重和本国国情相结合,一方面努力保持各自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又极力避免不平衡现象的出现。1997年,美国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图书馆跨越“数字鸿沟”,实行折扣补助计划,由联邦政府通讯委员会每年从通讯服务基金中向有待帮助的学校、图书馆提供超过19亿美元的高速上网、Internet配线和长途通信的费用折扣,降价幅度为20%至90%。还为在经济上处于不利的学生提供了有关技术的投入。特困学校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将有机会运用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同等先进的技术(包括对残疾学生的辅助技术)。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面对的“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一是东部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二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平衡。国家应积极借鉴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强有力的统筹举措,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人向中西部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

3.注重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实施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各项教育政策通常社会影响面大,而且问题复杂,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因此邀请多方面的专家、各阶层人土的广泛参与,制定的政策才可能切合实际、有效。例如,美国政府在制定“教育信息服务折扣政策”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政策进行规划、调查和讨论,并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各类的经济、教育、文化组织和机构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计划,政府采纳了其中有用的建议。同时,为确保各项政策真正实施到位,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积极鼓励地方、州及私人部门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解决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1996年1月,克林顿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了《总统的教育技术倡议》。该倡议的特点是,广泛依靠私营企业和非赢利组织来帮助美国中小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企业来讲,为提高职工素质,扩大企业影响,也十分愿意与学校合作。比如,1996年微软公司开始投资教育市场,目前已经进行了“微软教师网”和“教育技术网”两个计划,向美国乃至全球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免费教育资源;英特尔公司赞助康乃尔大学在校园中建立无线网络系统;甚至《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新闻媒体也在网上开展了学历教育。

4.注重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究工作。教育信息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为切实发挥政策的导向调节作用,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究工作。例如,英国早在1972年就开始了“国家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计划”。的研究项目,为其后继计划即“微电子教育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日本文部省在1994年成立了多媒体规划政策室,举办了关于制定多媒体教育对策的研究会,陆续发表了多媒体教育的文教对策,这些对策成为今后多媒体教育对策的基本观点和具体的策略。1996年,文部省又召开了有关初、中等教育适应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教育的调查研究协作会议,着重研究各级学校开展系统化信息教育的发展策略。

5.注重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合法化工作。由于法律比政策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可确保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立法,例如,美国1994年颁发的《美国学校改进法》决定,设立从属于教育部的美国教育技术办公室,协调资源和领导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课程改革,为国会议员提供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较权威的评估并向全国发放有关文件,它还负责教育部经费资助的教育技术拨款项目经费的落实并监督项目的执行情况。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新的电信法案,决定中小学和图书馆使用网上资源实行免费并对它们使用网上服务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再如,英国1998年以立法形式规定,将“信息与通讯技术”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并拟定中学该课程评价的9项标准。在国拨教育经费中,6%必须作为学校法定专款专用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英国20%中小学校上Internet。所以,我国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成功和成熟的政策立为法律,以促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完善和执行。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7

项目背景

当前,朝阳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已基本完成,信息化工作从基础建设向应用转变。为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导、激励教育系统各单位信息化管理的科学、规范,结合各单位信息化应用及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朝阳区教委决定在全区开展朝阳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旨在树立典型、传播经验,进一步推广各单位在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方面已形成的有特色、有实效、有成果的项目,并对这类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利用三至五年时间整体提升全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2008年11月18日,朝阳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朝阳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的通知》(朝教信〔2008〕11号),明确了以教委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以信息化主管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工作职责,“星火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星火计划”是朝阳区针对教育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从2008年启动以来,“星火计划”项目以点带面,提升了朝阳区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被市区同行称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又一创举”。

历年实施数据

2008年,“星火计划”项目支持范围包括:信息化应用发展类——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成长等项目;网站应用类——学校网站、学科网站、功能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科研类——科研项目研究、推广等。

项目以学校自主申报为主,朝阳区教育系统51个单位,共申报项目74个,通过评审,共评出31个单位的37个项目为“星火计划”扶持项目,包括学校网站建设、信息化科研项目、资源建设、教师发展项目、办公系统、学生卡应用、学校特色软件开发等类型。

2009年,“星火计划”项目申报范围包括:信息化应用发展类——自主开发、研制的特色项目,具有实效性,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可推广性;信息化应用科研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对全区信息化应用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及推广价值。

申报项目可以是单位项目,或学区、学片结组项目,朝阳区50个教学单位共申报项目61个,通过评审,共评出25个教学单位的27个项目为“星火计划”扶持项目,项目涵盖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科研项目、特色资源建设、教师发展项目、办公系统等类型。

根据这两年的经验,经教委主任办公会批准,对2010年度朝阳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项目实施方式进行了调整。结合教育部、市教委信息化应用试点工作,结合朝阳区应用整合整体规划,结合基层学校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中带有共性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项目具备可操作性、先进性,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符合学校发展方向,可向同级同类学校推广,生成性资源可纳入整合平台中,反映朝阳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要求,信息中心组织专家对全区应用推广、市区试点两类项目进行了审定,推选出8个全区推广项目,9个试点项目,同时下发征集建设学校和试点项目。全区73个单位参与申报94项/次,42个单位参与到最终确定的13个项目实验中。

根据统筹谋划、系统设计、突出重点、强调应用、发挥效益,实现从单校单一应用向校际及区域合作过渡的原则,2011年,朝阳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项目实施采用全区推广项目、课题研究项目、单位自行申报项目三种方式实施。

全区推广项目由信息中心统一部署,课题研究项目则是由信息中心根据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选择参与学校,单位自行申报项目重点扶持以学区、联片多单位合作模式,朝阳区47个教学单位共申报项目60个,通过评审,共评出15个教学单位的25个项目为“星火计划”扶持项目。

“星火计划”项目实施五年以来,朝阳区共有132家教育单位总计申请了208个信息化应用项目。共有102个项目受到“星火计划”扶持,85个单位参与到信息化应用建设、课题试点工作中,项目涵盖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科研课题、特色资源建设、教师发展项目、办公系统等类型,参与形式由原学校申报单一项目向整体联动研究发展,为朝阳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取得的成效

“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不仅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更提升了朝阳区教育教学单位的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颇具影响力、具有推广研究价值的项目。

“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最大特点是能让教研、学校、教师各个角色在互动中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有效应用。平台一期的主旨是“以管促用”,由朝阳区教研部门牵头,把大课堂基地资源与具体课程结合,形成教学指导。学区作为管理部门,指导学校任务的开展,教师在平台中申领具体的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指导组织学生到相关的教学基地学习,并将教学过程资料提交到平台中。学校通过平台对全体教师的教学任务统一调配,通过教学任务的申领,学校对教学时间进行统一的安排和规划,保障社会大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

基于校本课程下的学业研究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朝阳区学校学业能力长期追踪诊断和分析评价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模式,提升朝阳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率先在首都实现“教学评价现代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高效的数据分析服务,定向跟踪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变化,有针对性地提供多视角、多维度的学情分析报告,一方面帮助教师挖掘学生潜能,基于报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分层指导,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学生个人学情报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家庭助学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家长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升家庭学习效率。

“三礼教育”在呼家楼中心小学扎根结果整整十年,作为区教委“星火计划”支持项目,学校在区教委信息网络中心和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研发了《三礼教育网站》,通过点击三礼教育网,可以看到“学生乐园、家庭社会”等板块内容,为学生们搭建了“知礼和学礼”的桥梁,更是为大家在“用礼和行礼”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与展示平台。为了让三礼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孩子,让孩子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受到教育,呼家楼学区已开始制作三礼动画片,结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整合原有教材内容,以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为主线,将三礼教育以动漫的形式展现,做成全国第一部校本课程系列动漫教材。

此外,还有东方德才课堂反馈系统、九十四中双基诊断项目、日坛中学二次文献开发整合项目、定福庄一小的教学电子期刊项目、三里屯小学摄影教学特色平台建设、北苑中学校本资源库等。这些优秀项目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是朝阳教育信息化应用这个广阔天空中的一抹抹闪亮的星光。有了它们,朝阳教育信息化才显得那么亮丽、那么光彩。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朝阳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必定会群星闪烁。

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篇8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政策

信息素养政策,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我国高校,虽然信息素养开始得至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由于缺乏全盘计划和政策的指导,通常是图书馆、教师、院系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各自组织实施,造成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甚微。昆士兰科技大学是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教育的优秀典范,在国家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指导下,学校图书馆出台了完善的信息素养政策,对课程的组织实施提出了规范和指导性意见,信息素养教育日益彰显成效。剖析和借鉴昆士兰科技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对推进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昆士兰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政策剖析

昆士兰科技大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着较好的积淀,该校的布鲁斯等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活跃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第一线。2001年.随着澳大利亚高校信息素养工作组信息素养教育国家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原贝0、标准及实践》的出台,昆士兰科技大学图书馆也在2004年12月及时推出学校的信息素养政策。该政策涵盖了图书馆为促进信息素养教育而制定和维护的覆盖全校各部门的相关服务、制度和策略,为学校全面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性意见。

(一)宗旨和目标

信息素养政策的制定,旨在培养人们终身学习能力,并使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素质得到强化,使其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将信息素养技能嵌入学生的学习体验,能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能力的独立的信息用户: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程结构.建立起实施和评价信息素养的有效模式。图书馆信息素养政策的目标包括:一是引导建立学校关于信息素养教学的系统的战略模式。该模式旨在提高师生对作为终身学习属性的信息素养概念的认识;建立信息素养固有的原理与实践的双向理解;影响信息文化与信息素养教学态度;引领教学实践的改革,确保信息素养真正融人到人们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对信息知识概念的认识和信息技能水平。二是建立、促进和实施多种面向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及行动计划。要想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只有反复地把其结合到学科相关的情景中,即嵌入到每个学生的课程内容、评价及学习体验中。在设计和建立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课程时,图书馆可以通过协助制定教学计划、讲授信息概念和技能等途径为教师提供切实的帮助。图书馆还可以就学生作业及成绩的评价认定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帮助。三是科学规划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和资源。图书馆提供资源和服务需要面向:各学历层次、学习时间、学习模式(包括灵活的授课和远程学习模式);不同的学科要求和领域;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需求和背景(能力水平;文化和本地观念;社会差异及性别等)。

(二)信息素养框架和教学大纲(ILF&S)昆士兰科技大学制定有完善的《信息素养框架和教学大纲》

(InformationLiteracyFramework&Syl—labus),为学校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指导及教学目的和目标。同时,它通过有关培养和评价信息素养的模式和策略,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图书馆教学人员、职业发展人员从事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指引。ILF&S主要由信息素养框架、教学大纲及信息素养标准等三部分组成。

信息素养框架提出了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长期规划,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信息素养原则.提出了学校信息素养战略总体指导思想、目标和成果及其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为信息素养计划,它根据信息素养原则为昆士兰科技大学三类主要对象群体(学生、员工及社区其他人员)分别制定了个性化的信息素养培养策略。针对每一类对象群体的信息素养计划都由原理、目标、学习成果、学习评价等几部分内容组成。

信息素养教学大纲汇集了各类与信息素养教学相关的实用资源,包括能力指标、教学策略、成果及测度、项目评估等。它为昆士兰科技大学教师和图书馆教学人员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信息素养课程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大纲以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标准为切入点,主要包括三个可以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工具:

1)信息素养熟练图(ProficiencyMaps)以块状图的形式描述大学一至四年级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水平;2)学习路径(LeanringPathways)用来表述特定学科所需达到的掌握程度,它与熟练图一起可以指导教师如何干预学生的学习;3)信息素养获取表(Ac—quisitionsTable),用来帮助教师认识怎样通过干预使学生达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获取。

由于信息素养框架与教学大纲是以国家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原则、标准及实践}(2oo1年)作为基础和切入点,使它与学校的其他信息素养能力计划和资源建立了协作关系.也使它与国际上最前沿的信息素养计划和观点保持高度一致。

(三)课程教学策略与资源

1.课程教学策略

昆士兰科技大学图书馆强调信息素养教育应面向校园内所有对象群体,以用户最适合的个性化方式开展教学和培养活动。信息素养教育通常采用课程外培训、课程间整合、课程内嵌入等三种教学策略。每一种策略落实有明确的涉及角色、对应责任及资源,适用于不同的对象群体。三种策略的结合不仅使学生学习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同时也使教学与培养效果得到很好的强化。

一是课程外培训策略。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必备的技能,它是学生核心课程的补充。它一般采用讲座、学术报告和短期课程等形式,由图书馆的教学人员设计和讲授有关的信息技能与知识,学生参加与否凭自已的认识和意愿。信息素养内容具有基础性(即中性的与学科无关的)和非针对性(即不对应于任何课程与单元)。讲座和短期课程通常在图书馆的教学与实验场所进行。应用这种策略,评价往往是格式化的,通常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提供即时的反馈,学习成果是基本信息技能的短期应用。课外培训策略适用于所有图书馆的对象群体,包括本科生、课程研究生、科研研究生、特定人口群体(国外留学生)、教师和普通职工等。

二是课程问整合策略。旨在培养学生与核心课程相关的专业必备的信息技能。它一般采用讲座、学术报告和短期课程等形式,由图书馆教学人员与个别的院系班级磋商或应邀组织和讲授,通常由一个班级的同学全体参加,而且可能列入班级的时间安排表中,可以是在学术演讲厅或实验室或图书馆教学场所进行。信息素养内容通常融入班级的课程或学科(即课程相关)中,面向一个班级学生的特定的即时的需要。评价通常较为简要,它是课程评价的补充,可能赋予一个中等的权重。学习成果是应用基本信息技能完成专业作业。课程间整合策略适用于本科生和课程班研究生。

三是课程内嵌入策略。主要培养嵌入学生核心课程的可迁移的技能。活动强调信息技能的学习和应用,通过多种方式(如讲座、学术报告、短期课程、在线和独立学习)进行实践。这些学习机会和体验由教师和图书馆教学人员密切合作设计、讲授及进行评价。整个课程及内部的每个学习单元都强调信息素养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培养。由于信息素养在一门课程中涉及多个单元,因此可把信息素养内容融入到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中,面向课程/单元的学生的特定需求。通过这种递归的反复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对复杂的信息素养概念和技能的学习能够深入持久,举一反三,达到可迁移的理解和应用。这种课程内嵌入策略适用于本科生和课程班研究生。

2.信息素养教学资源

图书馆注意为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多种便利措施以及促进学习的资源,主要包括:(1)网上在线指南,包括PILOT(在线信息素养导航)、EndNote(参考文献目录管理)及OnlineAIRS(在线高级信息检索技能)等;(2)在昆士兰科技大学在线学习与教学系统组织链接图书馆页面;(3)主题指南与帮助;(4)各类印刷型资源;(5)可反复利用的多媒体学习资源。

(四)信息素养教育的管理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导核心。所有信息素养策略、计划、资源与服务的制定、实施和评价都有特定的人员和团体指导与监管。信息素养相关事务的全面管理由图书馆服务部副主任负责;信息素养协调人(ILC)负责加强图书馆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就政策和程序方面对提供用户信息素养教育计划及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科馆员(LiaisonLibrarians)和信息素养部门联络人(ILBCs)为图书馆与院系及部门之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服务建立直接的联系;AIRS图书馆员负责《信息检索高级技能课程》的讲授、评价和管理;另外,图书馆还有参考服务负责人及分馆负责人等,其他人员则可通过加入委员会与工作组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来,如加入信息素养顾问组、EndNote顾问组、用户服务组等。在学校层面上,图书馆参与多个院系、部门和学校的各类工作委员会及工作组,以确保信息素养在宏观的策略计划和学校层面的活动中得到重视.特别是在课程的设计、计划、讲授和评价中要予以考虑。这些委员会和工作组,包括学校教学委员会、教职工发展网、部门信息交流工作组、院系教学委员会等等。

(五)质量保证与评价

图书馆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实践案例,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评价.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水平。一方面,图书馆通过建立、完善部门和学校之间的联系网络以确保信息素养学习和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与改进。另一方面.图书馆建立、监督、改进信息素养计划、资源和服务的质量保证与评价过程。利用多种方法和设施,对策略和计划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以确保学习效果,使未来的计划和决策过程做得更好。一般对大学生和研究生信息素养课程的评价主要放在内容、成果一致相关性及教师的表现上。这些方法包括: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调查和兴趣团体评价、传统测验和非正式的小测验及其它可应用的格式化的或累积性的评价方式等。

二、昆士兰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一)充分确立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领导地位

现代高校图书馆是典型的信息集散地和信息资源中心,在对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成为主要的承担者。图书馆需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充当信息素养教育的领导与先锋,努力寻求学校的重视与支持,认真规划和精心设计,使信息素养教育在全校范围特别是在课程教学中全面开展。澳大利亚塔斯马尼来亚大学的信息素养政策,明确了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有:(1)规划全校范围的信息素养教育,制定相关政策;(2)关注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动态,将其反映到学校的信息素养项目中;(3)向教学委员会及院系主任倡导将信息素养嵌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相关课程;(4)帮助教师将信息素养目标整合进课程大纲及相关内容中;(5)对老师和学生提供利用图书馆技能和信息素养的培训;(6)协助学校及相关部门进行信息素养项目的质量及效益评价。

(二)重视信息素养政策和标准的制订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师、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实验场所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有章可循。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有关部门应适时制定信息素养政策,如关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素养教师发展、经费保障及信息素养计划等方面的方针政策。高校自身的信息素养政策是信息素养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一方面,高校应该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方针目标,制定支持信息素养的措施。明确图书馆及院系部门责任,促进部门合作,促进资源流向信息素养教师发展和课程计划。另一方面,高校要以图书馆为主制定详细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课程方案、信息素养标准等,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课程标准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它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信息素养课程标准的制订应体现学校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三)建立部门与人员间和谐的协作

任何一个团体或个人,任何一个政府或学校,或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单独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学生、信息专家、IT专家、课程设计人员、社区组织、教师及其他人员都应该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合作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信息专家和学生的合作。合作应该是多层次的,包括课程设计、政策制定、教师发展、研究和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合作。应系统地整合利用这些因素,设计出促进自主的、批判性的终身学习的教学与学习流程。合作不必局限于机构内部,还应发展到机构之间,建立更大的信息素养教育协作网。为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学校要成立常设的组织如利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或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来加以讨论和协作。图书馆及相关院系部门也应指定明确的部室和责任人。建立全校性的良性协作网络。

(四)要重视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对于信息素养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的必要条件。通常,图书馆为满足信息素养教育所需要建设的资源大致有四层:一是基础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馆藏印刷型资源、在线数字化资源、多媒体资源等。二是专题学习资源,包括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在线讲座、教学视频等,供师生学习的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三是信息利用相关资源与工具.包括各类指南、导航、目录组织、论文写作工具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四是信息评价资源。包括信息标准、网上考核、素质测评等相关资源及内容。

(五)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评价和管理监督

上一篇: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春季教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