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25 02:11:41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1

为强化县应急管理局对各煤矿的监管,规范煤矿安全监管执法行为,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职责,切实开展好重点、专项、定期三项监管,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效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遏制煤矿重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保持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态势。结合辖区煤矿实际,根据县应急管理局的监管力量,编制本计划。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的意见》、《煤矿安全监管执法计划编制办法(试行)》;

5.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6.县应急管理局监管执法工作能力。

三、编制原则

1.坚持尽力而为、突出重点的原则。监管执法工作针对辖区煤矿安全状况,着力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努力遏制重大以上事故。

2.坚持事实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监管执法工作计划与监管执法工作能力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搞好计划监管。

四、辖区煤矿基本情况

辖区现有生产煤矿2处,集中分布在南坑镇、上埠镇2个产煤乡镇,其中南坑镇1处、上埠镇1处。

辖区煤矿存在规模小,条件差,基础弱的现象,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存在水、火、瓦斯、顶板和煤尘“五大灾害”,其中存在煤层自燃发火威胁矿井1处(升华煤矿),占矿井总数50%。

五、监管人员的构成情况

县应急局矿山股现有煤矿安全监管员5人,实际能参加煤矿下井监管5人。

六、工作日确定

(一)总监管执法工作日确定

总法定工作日测算:法定工作日×煤监员人数=(365日-115法定节假日)×5人=1250工作日

说明:①全年365天;②全年法定节假日115天;③县应急管理局煤监员5人。

(二)三项监管执法总工作日

三项监管执法总工作日=总法定工作日-非监管工作日-检查涉煤乡镇安全办的工作日-其他监管工作日=1250-246.5-120-30=853.5工作日

1.非监管工作日确定

结合2018-2020年工作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及实际工作情况,非监管工作日确定按以下3个方面计算,累加得非监管工作日为246.5个工作日。

(1)学习、培训、考核、会议所需工作日确定

学习、培训、考核、会议工作所需工作日=12月/年×5人×1天/月+1天/矿×2次/年×3人/次×2矿+53周×1次/周×0.5天×5人=204.5工作日

说明:①主要思想政治学习、监察业务学习,按每人每月1天计算;②按期对煤矿作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矿1天,每年两期,每次安排3人参加,生产(维修)矿井2对;③内务整理、会议工作按每周每人0.5天计算,全年53周。

(2)档案管理工作日确定

档案管理工作日=2×12月=24工作日

说明:股室每月安排2人进行档案整理。

(3)其他非监管工作日确定

其他非监管工作日=18工作日

说明:根据局前3年其他非监管工作日的统计平均数确定为18个工作日。

2.对涉煤乡镇安全办检查指导和示范检查工作日确定

对涉煤乡镇安全办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示范检查工作日=涉煤乡镇安全办个数×每年检查工作日数×参与检查的煤监员人数=2乡镇/月×5人/次×1次/月×12月/年=120工作日。

说明:本辖区现有2个产煤乡镇,县局每月检查指导1次,每次对每个乡镇安全办检查指导时间为1天,煤监员5人。

3.其他监管工作日确定:

结合2018-2020年工作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及实际工作情况,其他监管工作日确定按以下 2个方面计算,累加得其他监管工作日为30个工作日。

(1)各煤矿年度采掘计划审批和竣工验收工作日确定

各煤矿年度采掘计划审批和竣工验收工作日=审批矿数×天数×人数+竣工矿数×天数×人数=2矿×1天×5人+2矿×1天×5人=20工作日

说明:根据实际情况,2021年各煤矿年度采掘计划审批矿数,每矿审查批复5人1天;竣工验收矿井2处, 竣工验收每处1天、5个煤监员参加计算。

(2)采区方案审查及批复工作日确定

采区方案审查及批复工作日=审批矿数×天数×人数=2矿×1天×5人=10个工作日。

说明:根据实际情况,2021年各煤矿采区方案审查及批复矿数,每矿每年审查批复1天,2个煤监员参加计算。

(三)三项监管执法工作日的分配

1.每年日常监管工作日确定

每年日常监管工作日=2矿×1次/月×12月×5人/次×1天/次=120工作日

说明:辖区乡镇生产(维修、通风排水)煤矿2对,每月1次日常检查,参加人员平均每矿5人,每次检查时间为1天。

2.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县应急管理局除安排防治水及“一通三防”等专项监管计划外,还安排了机电运输等专项监管。各专项监管工作日计算如下,并累加得专项监管工作日为80工作日。

⑴防治水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

防治水专项监管工作日=监管人数×监管矿数×天数=5人/次×2矿×2天/次=20工作日

说明:每年开展防治水专项监管:计划监管2个矿,5人参加,每矿2天。

⑵“一通三防”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

通风专项监管工作日=监管人数×监管矿数×天数=5人/次×2矿×2天/次=20工作日

说明:每年开展通风专项监管的情况:计划监管2个矿,5人参加,每矿2天。

(3)机电运输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

职业危害专项监管工作日=监管人数×监管矿数×天数=5人/次×2矿×2天/次=20工作日

说明:每年开展职业危害专项监管的情况:计划监管2个矿,5人参加,每矿2天.

(4)安全培训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

职业危害专项监管工作日=监管人数×监管矿数×天数=5人/次×2矿×2天/次=20工作日

说明:每年开展安全培训专项监管的情况:计划监管2个矿,5人参加,每矿2天.

3.根据上级部门安排的其它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

根据上级部门安排的其它专项监管工作日确定,根据前三年的实际情况为40个工作日。

4.停产矿井专项巡查工作日确定

停产矿井专项巡查工作日=停产矿井数量×监管人员×次/年×天数=2矿×3人/次×4月/年×2次/月×1天/次=48工作日

说明:根据近几年的煤矿停产实际情况按每矿4个月停产期计算,在煤矿停产期间,计划按每月2次的频率组织巡查,3人参加,每次1天。

5.关闭矿井巡查工作日确定

关闭矿井巡查工作日=关闭矿井数量×监管人员×次/年×天数=20矿×2人/次×1次/月×12月/年×1天/次=480工作日

说明:根据辖区内关闭煤矿实际,共关闭煤矿20家,计划按每月1次的频率组织巡查,2人参加,每次1天。

七、煤矿月度安全监管计划(见附件:县煤矿企业2021年日常安全监管计划表)

八、监管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监管计划为主线,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巩固扩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的成果,强化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全面提升煤矿安全整体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二)奋斗目标:通过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督促各煤矿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力争不发生一般事故,持续保持煤矿安全平稳良好发展态势。

(三)工作要求

1.规范行为,提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依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严格规范现场执法环节,切实做到流程合理、程序合法、处罚适当。

2.严格执法,落实责任。要根据实际,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条款进行细化,做到公平、公正。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对安全隐患和问题,要依法做出责令限期整改、行政处罚、暂扣相关证照、吊销相关证照等行政处罚决定。

3.严格程序,规范记录。要认真做好监督检查记录,正确使用执法文书,要做到引用法规条款准确,处罚方式额度适当,程序严谨完善,经得起评查,实施监督检查后要及时备案、归档。

(四)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突出瓦斯、水害、火灾、顶板四大灾害防治;加强和规范煤矿图纸等技术资料管理;加强“六大系统”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坚决取缔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设备与设施;密切配合省、市煤监部门及赣西南分局对煤矿开展安全生产监督联合检查,加强对重要时段和重要节日的煤矿安全监管;全年计划4次专项执法检查:2-3月份重点做好煤矿复产检查验收(安全培训),4-6月份开展以防治水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确保煤矿安全度汛。7-9月份以瓦斯治理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10-12月开展以机电运输为主的专项检查。实现“隐患排查规范化、监督检查制度化、治理报告日常化”,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2.切实做好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工作。积极推动煤矿及时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促进煤矿企业提升辩识重大危险源能力,做好重大危险源建档管理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务院23号和国发40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市政府的安全监管工作指令。

4.认真督促煤矿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及落实好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矿井的关闭退出工作任务。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矿井 采掘关系 采煤工作面 采区 掘进工程

中图分类号:T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56-01

采矿与掘进是矿井生产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矿井生产中必须保证这两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由于采矿工作面地点会随着生产的需求经常更换地方,因而跟进的掘进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在科学方针的指引下,合理的安排掘进工程。在生产中我们要贯彻“采掘并举,掘进先行”这一技术政策,保证矿井采掘关系正常,即生产矿井的采煤工作面、采区和开采水平的采掘要接替正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矿井生产能够正常、高效的运转。因此,我们要把编制采煤工作面、采区和开采水平接替计划,安排矿井掘进工程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根本上协调矿井采掘关系,促进矿井又好又快的生产。

1 矿井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

所谓采煤工作面接替,指的是一个采煤工作面开采任务完成后,即将转入下一个采煤工作面继续开采,这两者之间形成的紧密衔接关系。每一个矿井无论是从产量还是效益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达到和实现这个要求,需要编制一个采煤工作面长期接替计划,同时以此为依据还要对每一年的工作编制出接替计划,从而规划出具体的生产计划,便于开采和掘进工作的开展。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为:首先,要根据采煤工作面的设计规划在设计图上测算出诸如工作面长度、工作面长度、采高、煤层厚度等具体参数。同时,了解和掌握采煤工作面所处的地质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其次,根据总的规划,计划好每月的工程进度,估算好总的产量和可采期。再次,根据采煤工作面结束时间顺序,结合采煤队力量的强弱,有选择性的安排接替工作面,并将其编制成表,在接替过程中严格依照计划表执行,特殊情况再区别对待。最后,检查与采煤工作面接替相关的巷道掘进进展情况,完善工作面运输、通风等系统,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2 矿井采区接替计划

所谓采区接替,指的是一个采区开采结束后转入下一个采区这之间形成的衔接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推动矿井的均衡生产。一般来说,采区接替的周期较长,需要至少一年以上时间。旧采区快结束,在转入开发新采区时需要开掘新的巷道,这样才能保证煤矿开采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产量。由于采区接替是为了实现在新的采煤工作面上进行生产,采区接替与采煤工作面接替有很多相同点,因此,在对采区接替进行计划编制时应该参照和配合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来进行。采区接替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为:首先,参照设计规划中采区的划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比如煤层地质条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调整采区或者重新划分采区。同时,依照前期勘测结果确定采区的可采储量,并结合当前实际生产能力估算出采区的开采年限。其次,依照现有在开采采区的实际生产力和执行情况,估算出旧采区快要结束,新采区即将开始开采的时间,并合理安排新采区投入生产。最后,对矿井整体开局是否合理、矿井运输、通风系统是否完善、矿井施工力量配置是否合理等方面检查采区接替计划的实现的可能性。对于有问题的地方,积极修正和完善,直到最终确定采区接替计划,并编制成采区接替计划图表。

3 矿井开采水平接替计划的实施

所谓水平接替是指原开采水平的煤层由于长时间的开采需要向新开采水平进行转移,进而替代原开采水平的生产。在接替过渡过程中,原开采水平应逐渐减少产量,新开采水平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生产。一般来说,接替过渡所需时间即全部转入新开采水平生产所需时间通常要达数年以上,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新开采水平的开拓,应当将井筒进行延深或者增开新的井筒,并努力开掘井底车场与大巷,为新的采区做好准备,同时配置相应的大型生产设备,这不仅有利于确保矿井生产产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开采水平接替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为:首先,根据设计中开采水平的计划安排原有生产水平结束开采前的采煤工作面,回收煤柱,封闭报废巷道,以及设备维修等;其次,根据新的开采水平进行开拓延伸设计,或者进行相关的扩建设计,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再次,协调好新旧开采水平间的施工关系,在两个开采水平的生产过渡期,应检查好与接替有关的主副井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等生产系统是否适应;最后,编制出开采水平接替计划的设计图表。

4 巷道掘进工程的实施计划

巷道掘进是煤矿企业生产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破岩与支护。安全、快速、高效的巷道掘进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目标的前提条件。巷道掘进工程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依据已获准的采煤工作面、采区和开采水平进行设计,规划出需要掘进的巷道类别、名称甚至断面,并将其长度在设计图中标记出来。其次,根据过程施工与设备运行的相关条件,规划好各巷道进行掘进的先后次序。再次,依照开采计划中采煤工作面、采区以及开采水平接替时间,再外加一定的灵活时间,以确保时间充裕,再此基础上制定出各巷道掘进完成的最后期限,并根据这一期限,调整好巷道掘进的进度。最后,按照现有掘进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来分配各支掘进队伍的工程量,同时制定出相应的任务完成情况表,表中应包含巷道类型、名称、施工作业队伍编号、工作量、开始施工时间、进度、以及结束施工时间等等,从而确定巷道掘进工程计划。此外,应按照巷道掘进任务完成情况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施工密切相关的运输条件、通风条件、动力供应、以及排水供水等辅助生产系统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进度,若存在隐患或不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精心计划、科学管理为宗旨,优化矿井掘进工程计划,促进采掘工作协调开展,新旧生产顺利接替,从而使得我们的矿井生产沿着健康、安全、高产、高效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登玖,武社坤,郝宝举.煤矿矿井采掘失调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河南科技,2011,8.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煤矿企业; 计算机网络; 系统构建

伴随着煤矿企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规划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矿企业的日常作业当中,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规划的实际应用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采矿类传统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通过新兴的网络规划技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网络规划工作环节十分薄弱,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规划应用水平对于提高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水平具有非常中要的意义。

一 煤矿企业生产中的网络应用整体规划

数字煤矿作为网络技术派生出的虚拟管理系统,是以煤矿企业日常作业为基础进行仿真的,在日常作业进行生产、物流以及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通过数字模拟系统进行处理,煤矿企业的网络规划管理是煤矿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煤矿生产的信息化规划系统是集合了因素分析、危险预防、安全监控以及应急工程的一体化系统工程,在进行日常管理别是在危险情况预防和事故突发应急处理中通过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共同结合以及网络整体规划提高了煤炭开采工作的质量。在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同时也要坚持的网络整体规划并坚持可扩容和开放性原则,根据煤炭开采的实际发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总体规划的制定。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煤矿企业的日常规划管理中十分普遍,计算机宏观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生产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在计算机管理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瓦斯及通风检测系统、井下矿压检测系统和井下考勤系统等几个网络规划应用。瓦斯和通风检测系统一般是进行统一管理的,也有一些煤矿企业将两者分开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非常相似的系统结构。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瓦斯通风检测系统类型十分繁杂,但是基本实现的功能差别不大。一般来说,瓦斯通风检测工作系统主要包括了瓦斯空气检测、井下控制站、信号传输设备以及地面控制站几个主要工作,分别进行井下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工作。传感器的主要包括了瓦斯传感设备、一氧化碳传感设备以及温度控制器等几个十分重要的工作部分。井下控制分站,通过井下传感器接受的信号通过转换器进行转换成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信号向地面进行接收,同时由地上总站对地下分站的进行控制。传输设备主要包括了通讯线路和调制解调设备。地面中心控制站主要包括了主机及显示器、打印机、大型模拟设备等相关设备,中心站的主要作用是对于井下各个分站的实时监测参数的变动进行随时的调用和查实,当环境的检测值超过了最大限度时进行自动控制到应急处理状态,如果无法控制会自动发出警报,从而实现对环境进行全时段自动监控的功能,为地面总站进行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随着网络整体规划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规划系统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 煤矿企业中计算机网络规划的具体应用

在煤矿企业的日常作业当中,计算机技术作为进行日常监测和提供执行参考的重要工具,主要进行数值计算、监测数据管理、作业模拟等工作。计算机网络规划在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的最核心部分在于对整个煤矿开采系统的规划和决策以及工程计算参数的确定,特别是在这些工作中的一些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计算量相对较大,依靠人力无法完成和实现。煤矿企业在数值方面的计算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一些比较高效的算法和数理模型进行计算,能够将各种复杂的算法进行综合运算,以此解决现实的问题。

(一)网络规划中的三维仿真应用

计算机网络规划还体现在采掘过程中模拟仿真技术,计算机通过将数值测算和多维度仿真绘图结合到一起建立了多种三维模拟模型。如矿床采矿模型、填充模型、露天边坡稳定性模型等等。此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如AutoCAD进行工程图及设备图的设计。随着煤矿企业的日常作业很多传统的露天矿池也已经转入到了深度开采的阶段,需要通过投入技术进行采掘和运输。所以需要通过研制新型技术和设备进行作业,由此可见,仿真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高仿真度的图形分析技术也已经应用到了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通过利用CT探测成像技术获取井下工作的图像进行分析,从中取得具有一定特征的参数和作业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日常应用系统中并进行实际应用。CAD作为一种成熟度较高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机械设计和煤矿开采领域。这种技术主要利用三维技术进行实地仿真,通过较强的绘制功能和开放的结构体系不仅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还可以对原有的功能进行扩展,在国内外的煤矿企业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的各大煤矿企业也加大了对这种规划技术的应用。

(二)信息数据库系统化管理

数据库信息化管理技术是煤矿企业最早的应用技术,也是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研制和应用完成了大量信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修改和加工。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煤矿开采的地质勘查、开采设计和日常开采管理等多个工作环节中。在这些实际应用的工作环节中,有的工作环节是将信息库数据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软件相结合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网络规划。近几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库也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信息数据库在对数据编排管理上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在原有数据库对信息进行录入的同时进行了自动化的组织管理,提高数据查询和管理的有效性。

(三)人工智能系统规划

人工智能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了专家智能系统、信息传递网络以及算法遗传等智能类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系统规划在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成果上来看人工智能的系统应用规划主要包括了数据智能化和计算机管理智能化两个主要方面。

在数据智能化上,智能化的数据和较高水平的人工化技术在日常作业中能够以常用的物理符号为基础进行知识研究、表示和推理,这也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认知类人工管理阶段。其中智能控制系统是网络规划管理中非常中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智能化在煤矿行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使用效率的提高,其具体的应用主要在开采岩体分区和分级工作上、边坡的稳定性控制、边缘岩层支护以及采矿选矿方法等众多方面上,人工智能的数据智能规划几乎在煤矿企业日常作业当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所体现。在数据的搜集过程中除了通过传统的数据网络进行学习之外还通过遗传学习和解释学习等知识发现功能进行系统的主观升级,以此实现数据的智能化获取。在智能化推理过程中还引入了模糊化处理的功能,通过对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和范例推理的方法实现模糊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计算机管理智能化是人工智能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部分主要的职能是将已有的智能规划管理方案转化成为可以直接进行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以此实现智能化决策,这个工作部分是一种能够将人脑进行决策转化为计算机语言的工作系统,目前在实际日常作业中的计算机智能化人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边坡稳定性规划分析、设备选取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矿山锚固设备选取系统等工作系统。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对专家思维进行模拟,利用智能化程序的学习性、适应性和非联动性的方法进行智能化的决策和管理,并且逐渐从积累中获取可以进行智能化决策的知识,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网络。人工智能化管理网络可以解决煤矿开采中系统管理的识别、分类、映射等多种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智能化管理技术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地下巷道或采场顶板可能破坏模式的识别、机器状态模式识别与故障诊断、岩石分级、崩落矿岩流动性分级、矿石品位估算、矿山压力预测、泥化夹层错动带残余强度预测、矿山顶板初次或周期来压步距预测等多种智能管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规划对于传统的规划发展主要是基于学习算法上的改进,这种算法上的改进和数学理论和先进的智能专家技术相结合并且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应用扩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这种智能化的整体规划管理技术在采矿识别和煤矿品相估计上得到了应用。此外,模糊化的智能管理系统也是智能化软件模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工作环节是以模糊理论作为基础,处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在知识录入中比较模糊或者界定不是十分准确的知识和管理内容,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人脑的模糊化的和泛化的内容进行软件和数据化模拟,这种模糊化数据处理是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已录入的模糊知识来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的。这种规划方式的出现是因为煤矿企业在进行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模糊无法进行准确界定的信息,有这样一部分信息在很多经验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都无法通过数理模型进行精确说明,模糊化智能计算机管理规划能够很有效地处理好这类问题,通过在管理规划系统中进行模糊理论的引进提高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效率。这种模糊理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能够通过数值进行量化的模糊运算,而后一种是无法进行量化的模糊推理,智能化的管理规划也主要指的是后一种应用,在煤矿企业进行实际运用当中,不确定的模糊化处理能够节省很多精细智能化解决问题耗费的很多时间,避免了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从整体上提高了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规划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煤炭企业生产方面,煤炭企业生产的整体网络规划管理具有非常中要的作用,煤矿生产的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平时的日常工作当中,将工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提高煤矿的开采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始终坚持对管理、设备和日常培训的训练以保障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在日常生产的时候实现生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奇.JBPM4工作流应用开发指南[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3-15

[2]鲍士水,成三彬.工作流技术在煤矿经营管理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M].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86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1 前言

露天煤矿属于系统性的施工工程,尤其是大型的露天煤矿,其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工期较、单体工程量多、施工结构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露天煤矿的施工难度。为了确保露天煤矿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依据露天煤矿的实际情况,对其施工组织进行合理设计及编制,使各项施工作业有章可循,同时加快露天煤矿的施工进度,提高露天煤矿的施工质量。

2 施工组织设计与编制的要点

2.1 施工项目的管理

露天煤矿施工管理设计与编制要点主要有:其一,合理划分工程区域。从露天煤矿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思路来看,在对露天煤矿工程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后,可将其分解成多个单位工程,但是因露天煤矿施工环境及开采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单位工程施工内容也存在差异。笔者依据自身经验,提出常规的单位工程划分方法:(1)排土工程,可划分为场内排土与场外排土;(2)采剥工程,可划分为剥离工程与采煤工程;(3)矿运工程,可划分为运输主线、运输支线、运输道路、运输隧道等;(4)生产系统,可划分为破碎站、输送机、输送道路、输送桥涵、转载站、储煤仓库、煤样检测室等;(5)排水工程,可划分为地下排水与室内排水;(6)场区设施,可划分为土方工程、绿化工程、挡墙工程、护坡工程、通信网、排水网、供热网及停车场等;(7)检修车间,可划分为保养车间、修理车间、检测车间等;(8)供热工程,可划分为供热管道与换热站;(9)供配电室,可划分为变电站与供电线路;(10)物资仓库,可分为设备室、材料室、器材室、加油站等。

其二,施工组织管理。依据露天煤矿施工管理模式与施工承包方式,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并明确施工组织的职责。其三,项目管理的实施及控制。项目管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环境、物资采购、施工合同、施工信息、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及施工安全等。

2.2 施工准备及布置

首先,露天煤矿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排土场、开采场及控制网,并制定有效的征地方案与搬迁计划,同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做好项目施工、材料供应、设备采购及施工监理等招标工作;对大规模施工设备及临时工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其次,露天煤矿施工布置。主要场地位置、场地范围、场地交通、场地衔接等合理设计与布置,掌握露天煤矿整个施工计划,以提高场地利用率,同时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从区域功能角度来看,可将露天煤矿施工布置分为施工区域、辅助区域、设施场地、管理区域及生活区域。

2.3 主体结构的施工

露天煤矿主体结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爆破、采剥、矿运、排土、排水等。(1)爆破。在露天煤矿爆破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需对空巷、冻土及火区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同时掌握爆破系数及起爆方法,并对爆破安全性、冲击波及物体飞散范围进行合理设计。(2)采剥。明确露天煤矿采掘方法及系数,对临时平盘的宽度、道路的规格及台阶的高度等系数进行合理设计;对采剥作业面的煤矿量、矿岩量的保有度进行设计;对煤矿边坡爆破、挖掘、排水及防渗等施工方案进行设计。(3)矿运。修筑合理的矿山运输道路,做好运输设备安装于调试工作。(4)排土。建立相应的排土场,并对其基底进行有效处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5)排水。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地面防渗、地面排水、河道改造、堤坝修建、水库调节等排水设计,同时防排水设计应与地区流域方向、煤矿采矿方案、场内排水、环境保护、农田水利等进行有效结合。

2.4 项目的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主要是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部署,以实现项目施工目标,其设计编制要点主要有:其一,制定进度方案,主要包括进度目标、进度图表及施工工期等。其二,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对施工投资、施工工期、材料供应、设施采购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优化,以确保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性。其三,单位工程应超前施工,同时对主体工程及线路工程施工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确保辅助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能够有效配合主体工程施工作业。其四,在采剥过程中,必须以采剥作为施工主线,同时确保采矿场、边坡等附属工程能够与煤矿采掘作业线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整体。其五,依据施工机械设施的特点,对其安装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并确保机械设施安装工程能够和土建工程进行有效衔接。其六,在露天煤矿施工前,必须对其负荷生产情况进行检测,以确保煤矿施工的可行性。其七,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编制时,必须对其工程量进行合理计算,以确保施工工期与单位工程施工情况相符合,并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调整。

2.5 施工物资的供应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物资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器械、施工配件、生产设备、生产资金、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依据露天煤矿实际情况,以明确施工材料、施工器械及施工设备的消耗量,同时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有效分析,并列出详细的物资清单,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与供应方案。若为国家限制性施工材料及设备,必须提前1年准备;若为市场采购性施工材料及设备,可当期准备。依据露天煤矿施工资金途径,制定合理的资金筹措措施,为露天煤矿施工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依据煤矿施工进度,制定合理的劳动方案,即明确劳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人数及劳动量等,并依据施工现场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配置。

3 结语

露天煤矿具有施工面积大、专业性强、单位工程量多、施工工期较长等特点,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依据露天煤矿实际情况及施工特点,对施工组织进行合理设计与编制。通过对露天煤矿施工单位工程进行合理划分,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物资进行科学投放,才能确保露天煤矿的施工质量,提高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苗旺元.我国露天煤矿机械施工设备的发展现状与选用分析[J].中国招标,2008(10).

[2]许崇域.准东露天煤矿基本建设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02).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5

这次会议,是在我市电煤供应形势仍然严峻、煤炭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落实全省经济形势通报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喻红秋书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立即行动、务求实效”的要求,号召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决战煤炭产业,全力推进我市煤炭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赶超、转型跨越”提供能源基础和保障。下面,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煤炭产业摆在战略性、基础性地位突出抓好。

第一,“十一五”全市煤炭产业发展的成绩应当肯定,但存在的问题必须正视。纵向比较,进步很大,表现为“五个明显提升”;但横向比较,差距明显,表现为“三个十分突出”。“五个明显提升”:一是支柱地位明显提升。我市原煤产量1441万吨,煤炭产业实现增加值32.9亿元,同“十五”期末相比,原煤产量增长25.41%;实现增加值增长236.84%。煤炭产业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从的2.68%提高到的10.5%。二是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先后关闭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187家,对155家煤矿实施了整合及扩能技改,矿井建设规模从单井3万吨提高到14万吨。12处年产30万吨以上大中型煤矿先后开工建设,总规模达705万吨。其中7家年产30万吨以上煤矿相继建成通过验收投产或批准进行试生产,新增原煤产能380万吨。三是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地质灾害治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谐矿区建设积极推进,煤矿开采秩序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回采率从30%左右提高到70%以上。瓦斯、煤层气、煤矸石等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9家煤矿企业建成瓦斯发电厂,年利用瓦斯2000万立方米以上。规划建设了桐梓煤化工、桐梓火电厂、绥阳煤电化等煤炭资源深加工项目,资源开发附加值明显提高。四是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机车及皮带运输机械、锚喷技术工艺等广泛推广应用,煤炭产业科技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五是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两个主体”责任不断强化,煤矿安全形势逐年好转。全市发生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40起,死亡69人,同“十五”期末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9.38%、57.0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在的基础上下降了5.7,降至的4.99。“三个十分突出”:一是发展慢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相对缓慢;另一方面,煤矿建设速度慢。经省政府批复整合方案和省煤炭局核准的项目共246个,建设总规模3135万吨,但经过5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仅有66家煤矿建成投产(其中11家为试运转煤矿),新增生产能力仅828万吨,比例均不到30%。规划建设的大中型煤矿36个,总规模1695万吨,到目前为止仅有12个开工建设,建设总规模仅705万吨。二是小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市现有合法生产煤矿以及建设煤矿单井规模仅14万吨,低于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对省不低于15万吨的规模要求,而六盘水市单井规模35.5万吨,毕节地区单井规模21.3万吨。如与山西、内蒙、新疆、河南等产煤大省相比,差距更大。除了徐矿、南桐等几家外来企业外,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均未形成,仍以小和散为主。三是低的问题十分突出。首先,机械化开采程度和安全生产水平虽然明显提升,但整体上仍然很低。地方煤矿仍以相对落后的炮采为主;煤炭百万死亡率为4.99,而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分别为1.83、1.84,同时也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次,煤炭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政府部门对煤炭产业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煤炭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乏,矿工流动性大,整体素质较低,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低;而且政府服务指导煤炭产业发展的能力总体较弱,专业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管理要求不相适应。此外,煤炭资源的地质勘探程度比较低,资源保障发展的能力不足。在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所做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是实现“提速赶超,转型跨越”的迫切需要。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产业和主要的原料工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是实现“提速赶超,转型跨越”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取消保留生产系统等原因影响,今年1-3月,我市地方煤矿生产原煤仅162.1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4.53万吨,同比下降了25.16%;今年一季度煤炭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74万元,同比增长18.79%,仅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4%。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于我们围绕“提速赶超、转型跨越”主基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战略造成很大影响。一是成为影响当前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瓶颈。今年一季度工业增长29.4%,这得益于各县、区(市)和各部门奋力拼搏,也得益于电力供应充足(一季度日均用电3600万度,同比日均增加600万度左右)。全市完成地方电煤供应405万吨,占省下达计划的69.8%。今年一季度,我市地方组织电煤供应69.9万吨,同比减少电煤供应量17.4万吨,占省下达计划的13.2%。由于我市电煤供应不足,省电网公司按照省政府煤电挂钩政策的要求,从3月24日起对网区进行了限电,日均供电量3000万度,造成我市32户高耗能企业中有20户企业全面停产、12户企业低负荷运行,工业经济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电煤保障工作仍然跟不上,省电网公司将进一步调减我市用电负荷,势必对全市的经济运行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电煤保障已经成为牵动全局的问题。二是成为影响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提速赶超、转型跨越”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要求,我市将规划建设一大批工业项目。由于受产业结构、资源条件等的限制,以消耗煤炭、电力为主的资源型项目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工业经济发展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增加,煤炭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根据测算,到“十二五”期末,我市对煤炭产业的需求最低限度在4000万吨以上。如果按照煤炭产业现有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肯定不能满足“十二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加快煤炭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当前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竭尽全力推进。

第三,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把煤炭产业摆在战略性、基础性地位突出抓好。反思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既有煤炭赋存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较差、产业政策多变、煤电矛盾制约等客观原因,但更应当注意的是主观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思想、工作、作风还不适应煤炭产业发展需要,对煤炭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在发展全局中摆的位置不够突出,在破除煤炭产业的发展难题、营造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环境方面攻坚克难的力度不够。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没有将煤炭产业摆在战略性、基础性的地位来抓,仅是电煤问题就牵扯了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如不将这一状况快速扭转过来,将会严重影响我们抓当前、谋长远的各项工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党委、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要加快煤炭产业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认识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将煤炭产业作为牵动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煤炭产业牵动全局,我们对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用煤项目的引进,更要重视煤炭为主的要素保障能力,确保领导精力、干部力量、生产要素的投入,切实做到心中有数,系统谋划,扭住不放,强力推进;煤炭产业是长效产业,我们一定要对基础工作抓住不放,既要为本届政府的任期负责,更要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扎实做好煤炭地质勘探、矿区公路建设、煤矿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等基础性工作;煤炭产业发展的主体是煤矿企业,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调动和保护煤矿企业广大员工抓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营造尊重依法投资、尊重艰苦劳动的氛围,适应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密集的行业发展需要;煤炭产业对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的要求很高,我们一定要理顺政府内部的体制机制,注重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抓好监管和服务队伍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改善对煤矿企业的服务和扶持,依法对煤矿企业进行监管和引导,促使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抓好煤炭产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当前以及“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煤炭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产业升级的转型期,煤炭产业发展各种短期矛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头绪多,工作任务很重。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围绕“提速赶超、转型跨越”主基调,以资源勘探为前提,以扩大产能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快重点煤矿建设和促进煤矿兼并重组为突破口,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生产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核心是要解决好发展慢的问题,在加快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煤炭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奋斗目标是要千方百计做大总量,提高煤炭产业的供给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市煤炭产量必须确保年均增长600万吨以上;到2015年,产能总规模达到4000万吨以上,年产量确保3500万吨以上,百万吨煤炭死亡率降至2以下。各县、区(市)要结合实际,认真测算,在不低于全市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各自发展目标。

围绕以上目标和要求,必须全力以赴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加快煤矿项目建设攻坚,迅速提高煤炭产能。我市煤炭产业发展滞后,关键就在于煤矿建设项目特别是大矿建设推进慢,必须要把加快煤矿项目建设特别是大矿建设作为煤炭产业发展抓手,全力攻坚,力求突破。对于煤矿建设进度的问题,只要办法正确,措施得当是能解决好的,在这方面绥阳县、金沙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一是要全力加快桐梓矿区、二郎矿区和绥阳矿区、鸭溪电厂配套煤矿建设,2012年所有规划矿井必须全面开工建设,今年要加速推进;2015年前确保36对年产30万吨以上大中型煤矿建成投产,实现新增产能1500万吨。二是要着力加快186对各类已开工整合煤矿建设步伐,2012年全面建成投产,实现新增产能2250万吨/年;到2015年,市内中西部地区形成3650万吨以上煤炭生产能力;东部六县形成350万吨以上煤炭生产能力。三是要全面落实煤矿业主建设主体责任,各县、区(市)政府要与煤矿业主签定建设推进合同,所有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倒排建设工期,明确建设投产时限,逾期没有按照合同建成的,除特殊原因外,依合同约定予以处罚,直至取消项目建设资格,提请有关部门收回采矿权。四是要建立推进煤矿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有煤矿建设任务的县、区(市)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实行奖惩。各县、区(市)也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建立加快煤矿建设的相关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今年要认真做好在建煤矿建设项目的竣工和验收投产工作,确保100对煤矿建成投产,实现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

第二,千方百计抓好合法煤矿的生产,切实保障电煤生产供应。一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强化合法矿井的正常生产。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以及存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确需停产整改的煤炭企业外,一般不得对合法煤炭企业进行停产整改;不能对煤炭行业实施无法律法规依据的普遍性停产。如果确需停产整改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原则,相关主管部门、所在地县、区(市)政府要共同组成工作组,加强指导帮助,督促整改,限时验收复产。合法煤矿在兼并重组期间,不能以兼并重组为借口停止生产。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电煤保障的责任制。省、市政府再三明确电煤保障是政治责任,特别是电厂所在地的县委、县政府要承担更为特殊的责任;电厂作为电煤保障的责任主体,责任重大,必须服从政府的统一调度,切实完成外购电煤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集中力量、层层落实。三是要坚持市场化配置和政府主导相结合,运用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煤电挂钩、煤税挂钩等行政措施,强化电煤供应保障。特别要按照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做好电煤封关工作,在电煤供求矛盾没有完全缓解的条件下,严禁电煤外运。同时,要严格执行煤电挂钩政策,对没有完成电煤供应任务的县、区(市)要进行限电。四是要保证煤炭应有产量。在当前煤电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以及各煤炭企业都要讲政治、顾大局,千方百计提高产量。针对当前计划电与市场煤的矛盾,省政府有明确意见,除专门为解决群众生活用煤批准建设的煤矿外,所有煤矿都必须无条件承担电煤保障任务。煤炭产品要优先保障市内以电煤为主的需要。所有在建煤矿要根据投产时限,承担电煤供应任务,不能按时建成投产的煤矿,到达建成期后要通过向合法煤矿购买电煤等方式,完成电煤供应任务。五是要建立电煤供应保障责任金制度。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电煤保障应急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落实电煤保障责任金制度。电煤保障责任金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供给形势变化适时调整。

第三,千方百计加快资源勘探,科学规划煤炭产业布局。一是各县、区(市)都必须重视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要进一步争取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尽快开展习水县煤炭资源的整装勘查工作,习水县要做好对接。根据国家政策,现在煤炭资源勘探必须是国有基金才能进入,我市要争取筹集资金,加入省地质勘探基金,增加煤炭资源的地勘项目数量。要积极对接反映有关煤炭资源精查探矿权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2012年要基本完成市内重点矿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2015年前完成全市+100米水平以上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勘查技术规程,提高勘查精度,保证勘查质量,加强勘查成果质量监管,提高煤矿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坚持“以资源定规划”,各重点产煤县、区(市)以及市级相关部门要科学编制煤炭资源开发相关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并依据煤炭开发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发展改革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编制矿区总体规划,底前完成相关规划编制。各重点产煤县、区(市)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三是要加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相关涉煤行业发展规划与煤炭行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煤炭资源配置可靠,切实可行。用煤项目的引进必须有煤炭资源作保障,要立足本地资源,利用外地资源,统筹考虑。四是要优化煤炭产业区域布局。习水县、桐梓县、县、绥阳县要快速扩大产能产量,延长产业链;仁怀市要统筹煤炭产业发展和国酒生态区保护的关系,茅台上游在不增加现有设计产能前提下,加快兼并重组和整合,到2015年,地方煤矿控制在15对以内,提高单井规模和环保水平;东部六县要加快扩能技改,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煤需要。

第四,千方百计推进煤矿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既是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要求,也是促进我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各重点产煤县要提前准备,切实推进这项目工作,省的工作方案很快就会出台。反思“十一五”煤矿整合的经验,各级政府要牢牢掌握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主导权,精心谋划,强力推进。一是要统筹协调关闭整顿、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的关系,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减少现有煤炭企业数量。二是要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促进优势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支持煤电化冶运一体化经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同时,要研究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促进兼并重组。三是要坚持市场推动下,政府主导推动兼并重组工作。如果整合双方难于达成兼并重组协议的,由政府指定中介机构对重组煤矿进行评估,按评估价格进行兼并重组。如果还不能达成兼并重组整合协议的,依法予以关闭。四是要对以来已转让煤矿企业登记和建设情况进行清理,不按规定工期建设且私自转让矿权的,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矿产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通过兼并重组,到2015年,全市煤矿生产企业(集团)数量控制在24户以内,企业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年以上,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五,千方百计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煤炭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煤炭产业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既是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开采水平的提高和标准化矿井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煤炭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坚持把推广使用新装备、新工艺作为加快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全力进行推动。一是要淘汰煤炭行业的落后技术装备与工艺,加快安全高效高产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新开工建设和技改煤矿,要全面推广使用刮板输送机、皮带运输机以及机械化采煤设备,30万吨/年以上大中型煤矿,具备条件的,一律要实行综采综掘。二是要鼓励煤炭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实力强的大型煤矿企业进行合作,加快提升煤炭产业科技水平。到2015年底,力争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55%、80%以上,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第六,千方百计抓好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不可再生,必须要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和积极保护相结合。一是要认真落实煤矿设计开采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开发强度管理,禁止越层越界,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等非法行为。二是要加强煤炭生产矿井资源回采率标准管理,鼓励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开采极薄煤层和难采煤层,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三是要积极延长煤炭产业链。煤炭资源保障条件较好的县、区(市),在确保电煤供应的前提下,发展洗煤、型煤、焦炭、水煤浆、新型煤化工等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新建煤矿项目必须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一律要对瓦斯、煤层气、矿井水和煤矸石等实施综合利用。五是要大力提倡合理用煤、节约用煤和有效用煤,严格限制“两高一低”等行业低水平扩张,新建年消耗煤炭10万吨及以上工业项目,所在地县、区(市)政府以及项目业主要落实煤炭供求来源,并提供煤炭资源配置方案。

第七,千方百计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提高安全发展水平。要坚持形式安全和本质安全相结合,更加注重本质安全,对于形式安全的内容要灵活变通,对于本质安全的内容必须抓死看牢,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尤其是在当前电煤保障任务艰巨的情况下,更是要加强安全监管。一是要全面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煤矿企业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强制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加强瓦斯、水害等重大煤矿灾害治理,加强煤矿企业员工队伍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和教育,提高煤矿全员安全意识。比如逢掘必探、放炮撤人、前探支护等简单有效的措施必须落实。二是要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执行力建设,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和驻矿安监员制度。三是要加强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监管平台,建成市级煤矿应急救援基地。四是要严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事故责任追究,建立科学严格的煤矿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将尽职免责与问责免职结合起来。

第八,千方百计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一是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废弃物综合利用、地质灾害治理等,严格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完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切实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二是要加强矿区地灾治理。矿区范围内,经评估确需整村(寨)搬迁的居民,坚持搬迁和建设开采同步进行。同时,统筹好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努力改善煤灾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地灾重的地区可以学习借鉴六盘水地区的做法。三是要健全完善矿群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矿区治安环境整治,妥善处理煤炭资源开发中涉及的群众利益问题。四是要大力开展煤矿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全面清理涉煤企业各类收费,坚决取消各种对煤炭企业的乱收费,严格查处涉煤“三乱”行为,规范煤炭企业税费,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五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的煤炭行业社保体系,督促煤炭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保护矿区群众及煤矿职工合法权益。六是要正确看待和评价煤矿企业,避免“妖魔化”煤矿企业。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教育的作用,共同创造有利于煤炭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哲学上讲,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必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推进煤炭产业发展,认识上要将煤炭产业摆在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工作上要解决与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一,千方百计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快煤矿双回路、矿区公路、矿区铁路及运煤专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所有煤矿底前完成双回路电源点建设工作。到2012年底,30万吨/年以上煤矿配套建设四级以上矿区公路。二是要加快煤炭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设立开办煤炭行业安全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加强煤炭产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技术服务、安全评价、市场开发、信息咨询、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要加强对涉煤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凡是中介机构提供鉴定、开采设计方案等和实际不符,并因此引发重大事故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中介机构的相关责任。

第二,千方百计加大要素投入,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要强化煤矿建设用地保障。重点产煤县、区要充分预留煤炭产业发展用地,重点煤矿项目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在全市进行统筹。煤矿企业建设用地,可采取临时用地、向农户和村集体租用等形式获得;煤矿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价格,可以参照《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执行。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市级财政每年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炭产业发展。各重点产煤县、区(市)也要按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煤炭产业发展。三是金融及担保机构要积极为煤矿企业建设和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各重点产煤县可以借鉴六盘水和毕节等地做法,整合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生态治理保证金等各类资金中用于煤炭产业发展,为重点煤矿建设融资提供担保。四是要强化煤炭产业的招商引资。重点产煤县、区(市)要把煤炭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责任制,大力引进有足够资金、足够技术力量的投资者投资煤矿建设。

第三,千方百计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强化煤炭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煤炭专业人才不足是当前非常突出的问题,要切实强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工作,并将其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重点产煤县要高度重视,打破框框套套,以非常规的手段,扎实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大力支持煤矿企业从国内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煤炭企业引进人才,积极鼓励煤炭企业、高校合作办学,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培养煤炭专业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的作用,开设采矿等涉煤专业。全市煤矿企业技术管理人员配备在底必须达标,否则视作重大隐患挂牌整治。二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煤炭产业发展所需特殊人才的聘用开设“绿色通道”。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煤炭管理和安全监管队伍涉煤专业人员数量占人员总数要达到40%以上,煤矿工人专业化程度要达到80%以上。三是要建立煤炭职业培训体系,落实职工的全员培训。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煤矿企业新招井下作业人员纳入年度农民工就业培训计划,实行免费培训。同时,要定期组织煤矿管理干部学习培训,提高煤矿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技术学校要研究设立涉煤专业。四是要认真落实《劳动法》等规定,大力抓好煤炭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劳动合同制管理、健全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工资晋升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增强矿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第四,千方百计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一是各重点产煤县、区(市)要把加快煤炭产业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建立“一把手”抓煤炭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要定期调度煤炭产业发展,特别是重点产煤县、区(市)党委书记要作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推进煤炭产业发展。二是重点产煤县、区(市)要结合实际,按照有利于发展原则,整合煤炭管理部门职能,完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同时,要将非煤部门的煤炭专业技术人才调整充实到煤炭管理和安全监督部门,充实煤炭产业管理队伍力量。三是重点产煤县、区(市)政府要明确一名专职领导,专门分管煤炭及安全生产工作。分管煤炭产业领导干部,原则上要从涉煤专业并有煤炭从业经验人员中选拔。煤炭产量50万吨/年以上镇(乡),要专职设立分管煤炭产业副镇(乡)长。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煤炭产业管理和安监队伍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积极性。五是要进一步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清查工作,严肃查处矿产资源开发、煤炭产业发展和安全监管中的腐败行为。六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督促督查,确保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炭产业发展的正面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理解、关心和支持煤炭产业发展的氛围。同时,要制定煤炭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加大对煤炭产业发展战线人员和煤矿企业的激励,对推进煤矿建设、电煤保障、安全生产、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落实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职能,转变作风,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合力推动我市煤炭产业提速发展。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6

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____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积极组织煤矿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应急机制,宣传应急知识,明确应急职责,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救援水平,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__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全州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指导、监督。各县(市)煤炭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指导、监督。各煤矿企业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开展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现场处置方案等三个层次的演练。

(一)__煤炭工业管理局在今年应急预案演练周期间,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

(二)各县(市)要结合本县(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年度内至少组织一次有救护队参与的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三)各煤矿企业根据事故灾难预防重点,以矿井为单位按照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年度内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演练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并对重大危险源、重点部位、重要生产工序,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

(四)__州矿山救护队除参加__及各县(市)组织的煤矿应急演练外,还必须根据本队服务矿井的灾害特点,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演练。

__年5月至11月,其中6月15日至6月21日为应急预案演练周。州煤炭局计划在6月19日开展一次煤矿综合应急救援演练。

五、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煤炭煤炭局、各煤矿企业要制定年度演练计划、拟定演练方案、召开协调会、制作演练脚本、预演、正式演练与观摩、演练总结评估、进一步修订完善预案及处置方案,切实提高应对煤矿事故灾害的能力和救援水平,达到应急演练活动的目的。各县(市)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开展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各县市煤炭局、各煤矿企业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应急演练周”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各县(市)煤炭局在组织县级层面演练前要及时将应急演练方案报送我局,我局将派人参加。各煤矿企业在组织演练前要及时将应急演练方案报送所在县(市)煤炭管理部门,县(市)煤炭局必须派人参加。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调度 煤炭 通信 定位 控制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29-01

引言

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着整个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对于煤矿生产的指挥调度是在整体上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是对于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负责。因而,综合应用调度专业,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是应对当前我国频发矿难的有效措施。

一、调度对于煤矿生产的重要性

煤矿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是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核心内容。调度不仅要及时的掌握煤矿生产的状况,协调与指挥煤炭生产,还要密切的 关注井上与井下的种种安全信息,以便于及时的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调度工作人员要想及时、全面的了解煤炭生产的种种环节、及时的获得井上、井下的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就必须采用现代先进的煤炭调度管理方式,因而建立健全现代煤炭生产企业的调度指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煤炭调度信息系统是将煤炭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语音调度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系统、检测系统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在煤炭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实现对于全矿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与控制。通过对于全矿的网络化监测,可以使得各个职能部门随时的浏览各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达到矿井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二、煤矿调度的特点

煤矿调度是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统一指挥枢纽,按照我国现行的煤矿“三大规程”及相应的领导指示安排日常工作,是做好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调度具有很强的集中性、组织性、预见性、计划性

煤矿调度组织人、财、物的平衡、轻重缓急的平衡,部门之间的平衡、生产环节之间平衡、采掘衔接平衡;煤矿调度根据领导人的指示做出统一的调度;煤矿调度按照相关的规程规定进行监督检查;煤矿调度围绕循环图表搞好综合平衡;煤矿调度依靠计划组织生产,完成生产任务的平衡。

2、煤矿调度具有很强的经常性、群众性、连续性

这是由煤矿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煤矿生产具有24小时不间断的特点,因而调度人呢一年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间断的进行生产指挥与管理,以保障煤矿生产能够按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 工作中,所有的事情都会反映到调度室中,由调度人员进行统一的核查与解决。

三、现代化的煤矿生产调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1、语音监测系统

数字程控调度机是集调度会议、应急生产指令、生产调度、用户交换于一体的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与创新了传统的调度指挥系统模板;数字程控调度机除了具有普通的调度机功能之外,还增加了系统维测、电脑话务员、多通道数字电脑录音、指令电话、首长用户、调度分组、调度会议等多个功能。 这些新增加的系统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煤矿生产调度的语音通信功能。

2、煤矿的安全监测系统

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测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的。通过传感器实时的采集井下的风门、风机等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采集各个采掘面、采掘头、瓦斯浓度等基本数据,将井下工作站的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归纳分析,并传输到地面调度室的网络服务终端,以调度室的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数据的比对的、分析,从而能够得到较为合理、可行的基础数据。在安全监测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瓦斯浓度的监测,因而,掉顿室的监测系统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报表显示:报表的显示主要包括故障日报表、超限日报表、按测值分类日报表、,按探头分类日报表、按区域分类日报表、重点工作面日报表、全部测点日报表等几个重要的报表。

②历史曲线显示:显示任意一个选定测点的历史曲线。

③历史数据显示: 显示任意一个选定测点的历史数据。

④实时显示: 报警显示、开关量和模拟量。

3、煤矿的生产监测系统

在煤矿的调度室中,可以调取任意的生产过程的监测画面:

①矿井的仓储系统

采用矿井的仓储系统的监测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精煤仓、原煤仓的仓储数量。可以进行每天的煤炭仓储量的生产过程的传送,形成一份统一的日报表,从而便于将年末、月底、旬末的煤矿仓储量打印呈现。

②矿井的开挖与采掘工作面工作系统

根据每个季度、每个月份的矿井生产作业计划来确定当季度或者是当月的开挖与采掘工作重点、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实时的显示各个重点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状况、拆安装进度;可以打印、呈现出各种安全检查、生产的报表,以方便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查阅各个重点工作面的历史记录;显示掘进机、皮带、转载机、运输机、采煤机等主要的生产设备的实际运行与工作状况。

③矿井的原料生产计量系统

采用矿井的原料生产计量系统的实时监测,可以实现对于矿井的累计及实时的原煤销售量的显示;能够实现对于当天的 原煤销售报表的打印,查询任意时间段的原煤销售计划及实际的销售量。

④矿井的皮带运输、主副提升运输系统

主运输皮带的运行状况、主副井的提升绞车运行状况,累计提升勾数、物料的实时、副井的人员、累计提升量、主井原煤实时的等。

4、视频监测系统

矿井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一下几个功能:

①通过使用若干的彩色监视电视机,可以实现对于矿井上、下的视频监视,从而及时的掌握矿井生产各个环节,保证矿井施工的安全与统一指挥。

②通过采用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销煤的装车情况、储煤场的储煤情况,完成对于煤矿生产与销售的统一监测与管理。

③采用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于煤矿生产的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出入情况记录与监督;对于往来的车辆进行记录,从 而为以后的安全检查提供较为完整的数据资料。

④采用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于洗煤厂、主副井、皮带机头、采煤工作面等关键岗位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透明化。

结语

总之,调度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煤矿调度指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使得煤矿企业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及时的了解矿井上下的生产状况、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情况,及煤炭的销售状况。因而,调度专业对于煤矿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芸,柴跃廷.CIMS 环境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王凌,王雄.流程工业CIMS 体系结构和生产执行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0):16-18.

煤矿年度工作计划篇8

(一)全县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基本摸清;

(二)全县煤矿防治水设施设备基本完善;

(三)全县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全面提升;

(四)全县煤矿探放水现场管理全面加强;

(五)全县煤矿杜绝水害死亡事故发生。

二、工作重点

(一)把好队伍建设关,确保机构人员满足工作需要

1、主体企业:要以文件形式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配备相应的防治水管理人员,将防治水管理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和具体责任人。

2、煤矿企业:要按要求配备总工、防治水助理、地测副总,分解落实好防治水责任,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职防治水机构,配备至少3名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做好防治水管理工作。要成立专职探放水队伍,由防治水机构统一管理,配备至少4名专职物探人员、至少8名专职钻探人员,适时配备必要的化探人员,做好探放水日常工作。按照“机构健全、探掘分离”的原则,防治水机构、队伍必须与其他机构队伍彻底脱钩,严禁防治水人员兼任其他实职。

3、资质要求:煤矿矿长、总工、防治水助理、地测副总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经县局考核任命;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水文地质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钻探人员必须经特殊工种培训并持证上岗;物探、化探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煤矿井下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全员培训,掌握必要的防治水知识,具备辨识水灾隐患和紧急避险的能力。

(二)把好调查勘探关,确保水文地质情况全面摸清

1、总体要求:各煤矿要组织开展好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通过小窑调查、地面踏勘、水文地质补充调查、物探、钻探等综合手段,全面摸清矿区范围及周边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等充水水源,导水断层、陷落柱、钻孔、顶底板裂隙等充水通道,以及其他水文地质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按要求完成地质勘探报告(建设矿井开工前编制)、建矿地质报告(转产后6个月内编制)、生产地质报告(生产矿井每5年编制一次)、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转产后一年内编制,以后每5年重新编制)、水文类型划分报告(每3年编制一次)的编制工作。

2、承压开采矿井:要通过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编制矿井水文地质报告,并按规定审批备案。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未查清的,要综合运用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井田范围内没有水文孔,或者水文孔未穿透主要含水层的,要按照省市水文地质专家会诊精神,在年底前施工水文孔,摸清主要含水层情况;要积极开展地震勘探,摸清矿区范围内断层、陷落柱等导水构造情况,为防治承压水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3、受老空水威胁矿井:要通过瞬变电磁等方法,对老空积水范围进行探测验证,出具验证报告,并按规定审批备案。

4、水文观测:各煤矿要按要求对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充水因素进行定期观测,及时掌握矿井水文地质动态情况,并做好原始记录。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完善15种基础台账,并定期进行修正。要积极推广应用水文动态观测系统、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加强水文动态观测和信息管理,努力提升水害防治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5、图纸填绘:各煤矿要在全面收集整理调查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如实填绘5种水文地质图件,并将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等主要水患情况,认真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为煤矿防治水和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三)把好水害治理关,确保防治水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1、规划计划。各煤矿要根据各类水文地质报告、防治水设计,以及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结果,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资源条件、采掘计划,认真编制矿井现采煤层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报主体企业审批后,认真组织实施。主体企业要对规划计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进行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2、预测预报。年初,各煤矿要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在综合各种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各类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图表;在采掘过程中,要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及时下达。发现水患险情,要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通知人员及时撤离。

3、防治水设计。下组煤开采矿井、进入承压区开采矿井要分别编制下组煤开采防治水设计和承压开采防治水设计。各煤矿在每个开拓、掘进、回采工作面开工前,要编制与作业规程相对应的防治水设计。在警戒线以内区域探放水,要编制专项探放水设计。各类设计要严格贯彻20字防治水方针、5项综合治理措施和3项探测验证制度,针对面临的水害隐患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到位。

4、防(隔)水煤(岩)柱。在风化氧化带、导水构造、地表水、老空水等水害威胁区域处,要按规定设计并留设防(隔)水煤(岩)柱。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严禁在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5、排水系统。各煤矿要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水仓等设施设备,构建完善矿井排水系统。省市专家会诊意见、矿井防治水设计等要求构筑防水闸门或强排水系统的,要在年内构筑完善;一时难以完成的,要制定计划报主体企业审批。排水系统要按规定检查、维护、检验、试验,确保可靠运行。

6、防洪防汛。各煤矿要按要求构建完善防洪堤坝、沟渠等防排水设施;对漏水沟渠、河床、裂缝、塌陷地点、滑坡危险地段、废弃老窑等,要采取针对性的改道、封堵等治理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机制,严格执行汛期巡视检查制度、强降雨停产撤人制度等制度规定,严防暴雨洪水侵入井下。

7、应急救援。各煤矿要针对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每年进行修订完善,每年开展救灾演练。要认真落实预案有关要求,做好物资、设备、资金、队伍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现隐患险情,要立即启动预案,实施救援,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8、制度机制。各煤矿要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技术管理、预测预报、排查治理等相关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完善防治水体制机制,推动防治水工作规范、有序、扎实开展,确保各项防治水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四)把好探水管理关,确保水灾隐患超前排查治理

1、配足探水设备。各煤矿要按规定配备必要的钻探、物探、化探设备:每矿配备不少于3台专用探放水钻机,其中一台200米能力以上;每矿均配备瞬变或直流电磁仪,确保对工作面的探测能够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进入承压区开采矿井要配备坑透仪,满足对矿井地质构造的探测需要;10月底前,各矿要配备化探设备,受奥灰水影响或地下水源较多的矿井要建立满足日常检测需要的水化学实验室。

2、严格探水程序。各煤矿要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综合探测制度,通过物探,对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初步分析;通过钻探,对物探结果进行直观验证;通过化探,对涌水水源进行科学判断。通过探测,超前发现水灾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治理措施。

3、确保探水质量。各煤矿要按照2014年度防治水专项整治要求,进一步完善探水启动、验收、超前距离核减等制度机制,加强钻探管理,确保钻探质量。要制定符合本矿实际的物探、化探管理制度,加强物探、化探管理,不断提升物探、化探的效果。要根据面临的水患类型、区域、水压、水量等,采取科学的探放水措施,确保探水的针对性、有效性。每次探水工作结束,都必须标识探水位置,填写原始记录及探水管理牌板,提交报表报告,并由有关操作人员、监督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对探水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把好监督检查关,确保防治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各级安监人员要对照年度防治水工作重点,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推动防治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监督检查中,要坚持突出1项重点,守住3条底线,严肃2个查处:

1、突出1项重点。坚持把探放水管理,尤其是钻探管理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驻矿安监人员每月对所驻煤矿要至少抽查1个钻孔,县局、主体安监人员分别每季、每2个月对所属煤矿每矿至少抽查1个钻孔,并在当次现场检查记录中注明抽查钻孔编号及抽查结果。

2、守住3条底线。煤矿企业存在以下3种情形的,严禁在相关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水文地质不清楚,尤其是承压开采未编制水文地质报告(或未如期完成补充勘探工作)的,受老空水威胁未进行老空水探测验证的;煤矿水害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未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构建防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系统的;煤矿未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制度,未按规定配备探水(物探、钻探、化探)设备并开展探水工作,或探水发现水害隐患未采取针对性防范治理措施的。

3、严肃2个查处。存在以下2种情形,一律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查处:逾越“3条底线”,违章冒险进行采掘作业的;物探、钻探、化探工作弄虚作假的。

三、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领导。2014年,全省煤矿共发生透水事故发生4起,死亡21人,占到全年事故总死亡人数(75人)的28%。水害已超越瓦斯,成为威胁我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而在我县,随着开采范围的不断加大,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兼并重组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煤矿受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等水害威胁越来越严重,一些煤矿还一度发生突水事件,防治水形势十分严峻。各单位、各煤矿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防治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坚决防范水害事故发生。

(二)强化落实,认真做好防治水各项工作。各主体、各煤矿要围绕县局“把好5个关口,做到5个确保,实现5大目标”的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抓好贯彻落实,认真做好煤矿防治水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矿井防治水工作水平。

上一篇:画室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班年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