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3 13:19:03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1

“部队无纪律,革命无保障”信息部成员与其他任何一个部门的任何一名成员一样都必须在同学之中做好模范带头工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工作推脱懒散的现象。

二、常规工作

参与系里的各项活动。处理、收集、整理工作。为宣传部,组织部做好材料准备。在同学中间积极获取对学院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及时向上一级反应。信息部各成员积极参与各个活动的调查与评论。配合院信息部及时以电子小报的形式向院反馈系内信息。并代表系学生会与其他系进行合作与交流。

三、部门间交流

加强与各部的交叉点和合作。由于信息部的特殊性,应积极参与系学生会的各项活动。在系部的安排下争取与学生会内其他部门共同组织一次活动。

四、建议建立系学生会Blog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学生会工作,加强与同学们间的交流,信息部欲建立系学生会Blog。以更流行的网络形式,在同学间系内消息。保证上传信息的正确性,即时性与可读性。(如:社会实事,专业发展,招聘信息)同时在同学间宣传Blog。

五、招收新干事

由于信息部刚刚组建,为尽快在学生会内起到信息部作用。信息部欲招贤纳才,吸收计算机Word操作能力较强,有摄影经验,有一定文采的同学人员2~3名。

六、最后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人口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理论依据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员频繁变迁,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日益成为提高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思路、运着机制,增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实施全员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及实际意义

首先,建立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信息时代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使得原有的静态管理体制的弊端和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暴露出来,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在不同领域的普及,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就是推动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其次,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制定的,而人口问题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必须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这就对人口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管理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人力的开发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以人为本,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分析人口的总体情况、构成、分布、人口素质等人口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各项业务指标的运行情况,正确判断未来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可以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对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人口信息快速、动态采集机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能够改进工作手段,整合业务流程,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与公安、民政、工商、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人性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特点、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是贵州省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一个成功的典范,《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等业务软件为其平台,按照“应用主导、完善体制、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集、录入、及时变更人口信息,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口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它既包括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信息,也包括所有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变动状态等信息。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信息全面、综合、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呈现动态性等特点。信息采集的是所有人口信息,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录入的信息包括育龄妇女的各项信息,及全部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涵盖了人口基本信息、人口变动信息、育龄妇女婚姻状况、育龄妇女子女情况、妊娠信息、出生情况、独生子女光荣证情况、技术服务信息、利益导向信息、引导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统计报表及汇总分析等功能,涉及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业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上传到省地县三级人口计生部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之间可能互通、共享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询、掌握和运用。村级每月采集人口变动、出生、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录入数据库,实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

其次,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服务性,它利用数据库的各项信息来服务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并结合人口理论来指导经常性工作;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对人口数据按照不同需要收集、整理、分类,并定期不定期地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信息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利用数据库存的报表统计功能,分析当前人口形式,指导下步人口计生工作。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一个新生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计生工作开始利用手工帐卡对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进行建档管理。乡村两级普遍建立了育龄妇女卡片和育龄群众生殖保健档案,这些信息是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手工台帐由于准确性差、效率低、漏洞多,而且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荷重,压力大,重复劳动多。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各地先后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设并运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由此,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探索、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构架,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贵州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单机版(WIS)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完成了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反馈和的信息化,实现了全省部分地区人口数据的省级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生信息的共享。在运行过程中,针对WIS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又开发了PIS2.0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加密,增强了信息的安全保障,简化了录入内容,减少了操作流程,扩展了原有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灵活。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已逐步改变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模式,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对全员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与新职能拓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持系统;网络建设和硬件配备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问题。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升级很慢等因素的影响,各乡(镇)、街道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

三、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对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行动态化管理,数据准确,变更及时,从乡、县、市、省到国家的各级计生部门利用数据库均可以直接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各种需要的汇总资料,可以实时、有效监测人口计生各项指标的运行,并根据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来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绩效,或是某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人口信息系统全面、实时的人口信息可以提供并预测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及地区分布状况,为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城市建设、卫生、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加大科学决策力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数据库开展人口预警分析,预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对全员先进行实际信息的采集,然后进行信息录入,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全程服务机制。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将访视或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与原籍进行平台交流,并对需要回复的信息及时进行预警。促进了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快速、便捷、高效联系,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2.0 中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机构管理模块等业务模块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人口信息的个案管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优化,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还加强了职责部门间的工作交流与沟通,同时也达到导地交换,信息共享,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异地管理、达到了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工作的协调性,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对策。

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这些信息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应用者的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管理,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是前提,计算机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是关键,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保障。

加强网络建设,及时对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机关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加强基层的信息化办公建设,充分保证各级计算机网络建设能够适应工作发展水平,紧跟时展步伐。硬件维护方面,要以主机房的硬件保障、更新为主,如PC及外设、网络设备、安全产品设备、主机系统等;软件维护方面,要以系统安全、数据备份、软件更新为主,包括系统及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以及针对人口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所提供的咨询规划、系统集成、培训、运营维护等;网络建设方面,要进行整体远景规划、分布建设实施步骤、完善技术支持及服务。通过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系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应用水平。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虽然大多数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跟人口信息化对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人才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加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和普及力度,在一个县最少保证一季度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一遍,有培训教材、培训制度和考试成绩,使系统各级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利用计算机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创造性和计算机应用的潜力。

实行规范运作,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是信息规范运作的保障。要按照国家《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管理规范》和《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引导工作规范》以及省人口计生委信息化规范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落实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如:以服务信息为主的乡、村两级和服务机构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以及服务站所与人口计生委信息的共享;建立微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备份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病毒防范管理制度、微机操作员岗位职责、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工作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培训教室管理制度、微机信息引导服务项目、信息保密制度等。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库数据信息质量。数据质量是人口信息网络的生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依赖于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录入,要通过检查、评估和考核,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落实采集信息签字制度、数据核查制度、信息录入制度、统计上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奖扶平台工作制度,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库;落实流动人换信息分析制度、信息交换上报制度、流入及流出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交换登网制度;落实对育龄人口优质服务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如妇科病的筛查档案、0-7岁领证独生子女健康检查档案、出生缺陷干预档案、新婚夫妇的培训档案、避孕药具的发放档案等。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促进部门信息交流。充分利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计生、公安、民政、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网络信息的综合开发,形成紧密、畅通的信息数据链,切实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3

一、“*”成效与问题

“*”期间,*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努力工作,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建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专网。建成了省到省辖市,市到县(市、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广域网,所有乡镇(办事处)建立了WIS系统,省市两级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大部分县(市、区)实现了上述目标。

二是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和应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既起到指导工作和服务群众的作用,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用于平时专题调研和年度目标考核,简化了工作程序,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决策质量。全省计划生育系统信息专网的建成,使省、市、县级之间的通讯更加快捷便利。上级的重要文件和工作安排,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输,为各级超前安排工作争得了主动权。各级计生工作人员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政务信息、业务信息和统计信息等基本实现网络传输。随着“三网一库”的建立,各级计生部门用于决策的信息日益丰富,各级领导的决策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资源指导工作的作用日益增强。

四是拓展了对外宣传的空间,初步实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随着国际互联网、公众信息网的开通,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基本动态,伴随着信息网络传向社会各个领域,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新的渠道。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已由过去单一的育龄妇女信息管理,逐步发展成为融政务信息、育龄妇女信息、计划统计信息、流动人口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计生协会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资源,能够为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婚姻、生育、节育、就业、老龄化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树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了与公安、统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计生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互通互联得到加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是构筑了省级人口数据中心网络应用平台。20*年,我们抓住国家建设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有利时机,主动申请,争取到发改委的支持,成为全国六个项目省之一,并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同时,应当看到,*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计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于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不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市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应用深度和应用广度不够。特别是近几年,差距拉大更为明显。三是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偏低,网络应用效率不高。四是信息员队伍知识层次偏低,滞后于工作的发展。全省现有专职计算机技术员、操作员配备比例很高,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少,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线和职能,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核心,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以开发信息资源为目标,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调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坚持开创性和继承性的有机统一,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和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发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专网优势,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管理,分步实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归口管理、分步实施、协调推进。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系统的基础应用项目以及跨地区的项目,要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筹推广应用。

二是突出应用,促进改革。把推进信息化与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全面理清各项管理业务,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把信息化建设融入管理与服务,不断增强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三是加强协调,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同相关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注重综合协调,提高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四是提高效益,保证安全。把握好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使用成熟、稳定的信息技术,优先采用集中建库的技术路线,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总体目标

依托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依托政府专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业;建成以人口宏观信息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为主体的省级人口数据中心,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末,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信息化先进行列。

(四)具体目标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省辖市人口计生委、县级人口计生委设立人口信息中心。省辖市人口信息中心,承担起本市的软件维护任务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县级人口计生委或信息中心至少配备2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1名网络管理员、1名信息技术员。乡级计生办要配备信息技术员。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市级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县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乡级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各级人口计生系统信息技术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两次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网络管理员取得信息产业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证书和“数据库管理员(DBA)证书”。

2、基础建设

2006年,按照《*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要求,加强基础建设、网络环境、人员配备、数据库质量整顿,巩固和提高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在基层经常性工作中的应用,增强市、县两级育龄妇女综合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各省辖市建立人口信息网站,各县在本市人口信息网上实现链接;市、县两级机房建设要达到规范化要求;建成设施配套完备及安全稳定的省、市、县、乡四级网络,建立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省辖市和部分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系统在全省得到普及应用。

2007年,全省达到网络通讯方式的统一化管理,结合软件系统的要求对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和网络设备进行整体改造,省、市、县带宽升级;结合省政府对电子政务网的要求,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逐步实现全系统的内网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的内外网隔离;所有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应用系统开展工作。

2008、2009年,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远程双向视频会议室;优化网络环境,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软件,实现与政府其他部门信息互联共享。

2010年,建成以省级人口数据库为中心,以人才资源为保障,集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软件系统功能完备、信息纵向交流畅通、横向共享便捷为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管理服务平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在村级普及推广;信息化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软件开发及应用效果

2006年,《*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省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系统》等软件在全省得到普及,所有县(市、区)数据纳入省级人口数据库集中管理;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初步实现《全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软件有关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2007年,开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政调评估系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报表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全省人口计生专网作用发挥良好,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2008、2009年,根据业务需要开发新的业务系统,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2010年,实现全省人口预测、统计分析信息和综合决策信息一体化。

4、资金投入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专款专用。按照建设与维护并重的原则,在规划项目建设资金时,要落实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经费,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机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中,要把信息化工作摆到事关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调度、协调、督办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考核评估的力度,逐步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党政、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严格奖惩。

(二)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将人口信息化建设日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并随着事业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服务,建立投资的社会补偿机制。

(三)抓好各级信息技术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稳定现有技术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信息化人才的稳定和引进。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加强岗位练兵和继续教育,建立分层次、分类别、重实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制度,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信息化专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争取用5年时间,使人人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培养一支掌握信息应用、熟悉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健全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信息安全观念,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体系,做到信息安全与规划、建设和发展“三同步”。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论证和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应急建设等工作。要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规范,统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逐步推广应用网络资源安全证书认证系统工程,保证政府信息网络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同时,切实抓好各级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

(五)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综合评估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内容;重要性;存在问题;有效方法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源泉,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社会各领域都应该积极创新,进而取得更优异的发展成绩。计划生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相关的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在计生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开展创新,依据时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对计生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需要。

1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内容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够为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对做好我国的人口控制工作,稳定我国的低生育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计生档案的管理力度,力求实现计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信息基础,通过不断的对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创新工作宣传和数字化培训,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计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程度,提高计生档案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更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管理服务。通常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对计生档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管理;②进一步提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档案管理数字设备的性能。相关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计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而提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同时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档案管理新技术和现代化信息设备,能定期维护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计生档案信息资源。并且这种规范化的管理,还可以逐步加强计生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提升我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开展计生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和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因此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的对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以增强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业务素质和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档案信息管理能力。然后,各级政府还必须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供计生档案管理部门购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正规的档案管理技术软件以及各种信息安全防护软件,进一步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数字化设备的各种软硬件水平,创建起一个科学先进的计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最终促进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顺利、有序进行,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保驾护航[1]。

2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开展既是顺应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大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但是计生部门工作人员仍然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2.1没有设定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机构

现阶段,我国许多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岗位属于临时调动,没有统一的计生档案管理机构对其考核管理。大部分计生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生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就直接上岗了。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意识差,对各项计生档案管理操作规定和业务知识也不太清楚,难以胜任日常的诸如计生档案收集、整合、归类、存档等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2]。

2.2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标准,多数计生档案管理机构都是自行发展,缺少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要求和准则。因为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临时抽调来的,档案管理专业才能不高,所以他们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表现不佳,常常在工作过程中丢三落四,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同时计生档案管理机构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权责划分不清楚。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数量、档案内容等保密意识不强,一旦出现管理失误和档案泄密事件,很难查找具体的档案管理责任人[3]。

2.3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在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资金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资金不足严重限制我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档案管理经费少,很多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就难以购置先进的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从而难以建设比较规范和科学的高性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系统。

2.4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

各级计生档案管理部门的数据库建设严重落后,这也是现阶段导致我国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许多的计生部门依据时展创建起了不同规模的计划生育信息档案数据库,然而因为这些数据库没有与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相结合,“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所以,它们的利用率不高,在进行一般的计生档案管理时,很多时候仍需人工操作查找,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

3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3.1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所以计生档案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定期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一般在对这类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其培训内容可从三方面着手。①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②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③加强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设备操作水平[4]。

3.2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档案管理软硬件数字设备

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类软硬件设备是建设基础和建设工具。因此各级政府都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帮助他们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数字软硬设备,为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3.3做好计生档案信息的虚拟化工作

计生档案信息虚拟化,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服务器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①通过创建虚拟的计生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增强服务器的管理性能,进而降低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运行成本。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与其它的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系统相联合,实现本部门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计生档案信息的利用率。③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建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创新档案信息管理方式等,也非常有利于档案数据虚拟化的实现。简而言之,现代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5]。

3.4加强情报监控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监控

对于完善各类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的档案信息管理意义巨大。在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模式,建立新型数据库,能够逐步增强计生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时,特别是在信息情报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网络咨询和实时浏览,能够有效控制和迅速更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在具体的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法,对计生档案分类、归整,并最终实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计划育档案的利用率,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实用性、严谨性和真实性。也就是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信息搜集、信息整合以及信息存储,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料管理效率,促进了我国计生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6]。

4结语

综上所述,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发展和数字化建设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还能促进计生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所以以各级政府必须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计生部门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档案管理创新和数字化建设。虽然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只要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并配合其它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有效解决的,并且能有效实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媛.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1):88,92.[1]王建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9):57~58.

[2]李忠平.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3(24):192.

[3]刘海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5(9):151.

[4]崔慧.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7(6):105.

[5]许庆辉.计生局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分析[J].魅力中国,2015(42):42.[6]魏晓英.论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3(z1):99.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5

龙州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23处乡镇(街道),1337个行政村,105万人口。1987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去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3亿元,财政总收入8.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4亿元;有24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5家利税过亿。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总收入5.3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7亿元,分别增长23和26;全市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116项,其中过亿元的27项;在国家四部委最近公布的(上级市)市19家大型工交企业中,龙州有5家。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题,深入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后进促平衡,抓改革上水平,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__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近两年,我们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市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去年,全市计划生育率、晚婚率分别达到99.4和97.4,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6.7,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创新思维,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计生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首先,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龙州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一直比较健康。1995年,我们创造的规范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经验,在全省推广;20__年,我市被命名为全省8个“优质服务先进市”之一。这既是上级对我市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大发展,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后,我们审时度势,大胆改革,确定在计生部门大力推行信息化,以信息化拉动计生整体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其次,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政府提速的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计生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应用先进本稿件版权属517878秘书网的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政府提速”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加快政府工作信息化进程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理应走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前面,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提高政府电子政务水平做出贡献。

再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计生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相比,同群众关系最直接也最敏感,工作千头万绪。搞好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群众对计生部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利于改进部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网络传递,有利于增强推行政令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龙州经济不断发展,先后创造了诸如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产权改革、农业产业化等成功经验,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为推动全市经济更快发展,今年以来,围绕落实省委和(上级市)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提出了“到20__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__年基础上翻一番”、“市内赶寿光、省内上位次、国内进百强”等一系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正确的决策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作保证;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不单纯是降低生育水平,还包括提高人口素质、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缓解就业压力、加快脱贫致富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推进计生工作信息化,既可以在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又能快捷、准确地为党委政府提供有关依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突出重点,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为确保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坚持和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对计划生育工作,龙州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坚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计生工作汇报时,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重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同志经常到计生部门现场办公,检查指导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是投入到位。在人员配备上,面对机构精简、编制压缩的大环境,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市里坚持每年都分配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计生部门工作。近两年来,共为计生系统增编设岗16人。在经费投入上,我们舍得花钱,采取市财政拨一点、乡镇(街 道)出一点、村(居)挤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以保证工作需要。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其中市乡财政拨款74万元,用于市、乡两级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23处乡镇(街道)计生办都至少配备了2台微机,并在5处重点乡镇(街道)配备了电子触摸屏,全市已有118个行政村配备了微机。完善的硬件及网络设施,为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是协调到位。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定期调度电信、电力等有关部门,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对计生部门予以重点倾斜。近两年,市里共召开有关计生信息化建设的调度会、座谈会等10多次;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又分片召开了全市计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调度信息化建设。为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20__年上半年,市里协调教育系统开通了校园人口网,在初、高中在校学生中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受到了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成效明显,工作水平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我市推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基层人口统计;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我国计划生育等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统计结果为一些工作的开展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但是当前的基层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人员的任务繁重,并且许多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的统计学专业人员,因此统计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工作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对工作进行改善,提高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提升统计工作水平。

一、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现状

当前我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都较之前更加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开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也已经是实现了信息化。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中运用相关的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例如在对某地区2012年计划生育调查时显示,乡镇地区查体参与率较低,2012年上半年应查人数为1996人,已查人数为1365人,查体率为68.3%。2012下半年,应查人数为2011人,已查人数为1452人,查体率为72.2%,调查数据精准,可以充分反应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良好。但是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却不能完全依靠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还需要基层工作人员的走访统计,因此工作的难度依旧很大。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比较欠缺,许多工作并没有足够的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欠缺,也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统计工作的重视问题

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领导对工作的不重视极大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领导的工作重心集中在经济发展领域,对于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开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统计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没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投入。统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财、物和人力的支持,在开展中就会面临许多困难,无法有效的进行开展,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管理,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中,有关部门之间不够协调,配合度不足,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时,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统计部门收集信息的效率就会下降,而且信息的准确性也不高,许多信息的更新统计部门都不能及时获得,因此影响了信息统计的效果。

2.统计队伍问题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队伍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开展,统计工作队伍人员不足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统计工作的效果不理想,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统计人员任务较重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收集大量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但是许多基层单位并没有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一些基层单位还存在统计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因此工作十分繁重。工作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统计工作,在对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进行统计时,经常会出现信息收集不及时,相关数据延迟报送以及信息准确性差等情况,影响其他相关工作的开展。

(2)统计人员变动频繁

基层工作单位的任务繁重而且福利待遇相对也不高,因此许多工作人员并不愿意从事基层的统计工作,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经常是一些工作人员刚刚适应了当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人员就发生了变动,新来的工作人员就需要从新适应工作流程,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加上人员不断变动也不利于统计部门的工作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也会导致统计工作的效率受到影响。

(3)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基层的统计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学专业毕业,并且在上岗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达标,导致了统计工作的效率比较低下以及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经常会造成工作的延误和信息错误,导致信息并不能做为其他工作开展的依据。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不熟练也会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3.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低下

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对于统计工作没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导致统计工作的混乱,另一方面基层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也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改良建议

1.优化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待遇

促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对统计队伍的建设和优化,首先应该给乡镇计生部门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对基层的人口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人员的配备应该满足基层统计工作的需要,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领导要加强对人口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待遇,留住人才,避免工作人员的频繁调动,领导也要协助统计工作的开展,帮助统计人员与其他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人口统计工作的宣传,以便于群众能配合统计人员的工作,从而保障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重视基层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关系着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有助于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计生单位要招收专业的统计学工作人员,在招聘是加强对应聘人员的考核,招收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统计工作,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在工作人员到岗之前要对其开展专业的培训,让工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和工作流程,以便于在规范内进行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与其他部门的人员交流工作经验和参加讲座等,来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提升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3.加强信息核对,创新统计工作

基层计生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对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档案室,将收集的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保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指标的设定,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信息的统计还要根据数据的变动进行调整,保证统计信息适应当前工作开展的需求,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要加强基层工作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统计工作,让群众在网上进行一些数据的上传,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基层计生部门要创新统计工作,将统计工作效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也要积极联合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人口计生等宣传工作,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为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控制人口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当前的统计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队伍的建设,增加对统计人员的培训,优化统计队伍,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和待遇,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水平,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相关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参考文献:

[1]金晶.试分析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11:235.

[2]刘成秀.浅议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5,12:154.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7

关键字:工程施工信息化项目管理

一、前言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根据欧美国家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设计人员每天约有35%左右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及交流协调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用

来搜查必要的信息和信息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上述调查统计还显示:远程管理和文件传输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

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3)制约性强

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信息流量大

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如中建一局四公司、中建二局一公司等)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例如,专业预算员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生产计划员使用网络计划软件安排施工进度,技术资料员使用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在此,我们以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为例来说名项目管理信息化在施工单位的应用。

3.1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日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结合P3项目管理软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日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3.2管理层次的划分

电力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使用网络版P3项日管理软件,项口部管理层使用P3单机版或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P3网络版,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3.2.1公司总部管理层

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3.2.2项目部管理层

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3.2.1施工队管理层

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

工程项目人员使用P3单机版在现场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后,将工程导出,并在规定时间上报至总部管理层,由总部管理层人员导人P3网络版中对应工程,进行数据更新。

工程项目人员还可以在工程项日所在地采用拨号卜网,使用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公司P3网络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

3.3工程管理信息编码分类

P3中项目信息编码包括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编码(WBS)、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作业代码分类码、资源代码、费用编码、日历代码、自定义编码等。

3.4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各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

计划员利用P3软件将多层的计划纳人一个工程或工程组进行管理,生成目标计划并进行动态更新,通过分析现行工程的进展与目标工程的对比,采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产生的定量数据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电力施工企业的领导及相关人员通过项日管理信息化系统,可及时掌握企业当前各工程的进度、费用和资金使用情况,准确、迅速地制定企业今后经营、工程资源、资金调拨等决策。以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突破日,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遵循一定的开发步骤是研制开发高质量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保障。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四、参考文献

[1]马智亮,莫方彬,陈娟.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建模.土木工程学报

[2]刘克选.信息高速公路与信息社会.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8

[3]马智亮,陈娟.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施工技术,1998

[4]钱建春等.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技术,1999

[5]中国国家企业网.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篇8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新《决定》,增强全区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

筹备召开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要求进行深入动员部署。

科学制定全方位、系统化的《决定》学习宣传计划,广泛深入开展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新时期人口问题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重点围绕中央《决定》精神,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公益性宣传和科普宣传,增强全社会的人口忧患意识。

加强调查与研究,立足我区实际,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措施,将《决定》贯彻落实工作纳入重大督查事项和目标绩效考核,督促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目标责任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完善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和重大政策的协商制度,将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为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人口目标责任制。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决定》要求,进一步修订部门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其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强化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进一步改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奖惩的力度,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责任目标落到实处。对因班子换届、人员调整造成工作滑坡和发生恶性案件的单位、部门,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完善利益导向机制。重点是抓好计划生育家庭法定奖励的兑现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继续落实好我区计划生育公益金、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父母不再生育家庭养老扶助、生育救助等五项救助制度,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等制度,深入开展“三关爱”活动(关爱独生子女死亡和患重大疾病家庭、关爱独生子女教育、关爱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健康),优化人口计生工作环境。

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围绕婚育新风进万家年度主题,开展人口素质与独生子女教育活动,搞好“三个结合”:与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街道人口学校及社区教育阵地的作用,举办独生子女教育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与优生工程相结合,发挥区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教育功能,定期组织举办培训班、开展咨询;三是与人口早期教育相结合,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进一步加大宣传品进家入户力度,制作精美实用的宣传精品多渠道向群众发放,提高群众对计生政策法规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生产资料知识的知晓率。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对区、街道、社区及驻区单位计生工作等四个人员层面的业务培训,采取分层面、分级别开展专项工作培训;继续完善以会代训、逢会必考的日常培训形式;重点加大对街道、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和WIS系统培训,提高信息统计工作水平;继续开展以“五学五比”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学习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努力培养出基层计生工作人员过硬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促进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和计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扩展基层计生协会建设的范围,延伸管理服务的触角。在封闭式住宅小区、民营企业、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和新兴富裕阶层集中的地方建立计生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计生志愿者的作用,共同做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三、继续抓好“三件大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深化优生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根据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优生工作规范,建立出生缺陷监测情况登记及分析,优生四项检测登记及追踪服务,出生缺陷典型病例调查等制度;对2006年免费婚检出的疾病及分类等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通报到各街道,通过警示作用达到宣传的目的;继续加大对免费婚检及优生四项的宣传力度,通过设立公益广告、免费发放宣传单进社区等形式,提高社会知晓率。

(二)全面提高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加强计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网络结构,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效率,全面实现市、区、街道、居三级网络互联互通,并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网络作用,为基层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奖励优惠信息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持。加强对街道、居两级计生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专项培训,提高街道计生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以及对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能力。开展居级计生工作人员计算机业务操作竞赛活动,提高微机和网络的使用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全区人口计生信息建设水平。

(三)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将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

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认真贯彻《山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联合卫生部门建立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违法行为的有奖举报制度,建立B超检查、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等制度,完善执业资质认证和B超使用准入制度,加大对个体诊所B超和大月份流引产的管理,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力争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7以内,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责任指标。

四、着力抓好“四个重点”,狠抓制度落实,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一)强化基层基础,促进工作平衡发展

加大后进转化力度,认真落实对薄弱单位实行“黄牌警告”、“重点管理”的意见以及人口计生“一票否决”制度,开展专项调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剖后进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薄弱环节转化力度。

加强计生统计工作,加大与公安、民政、卫生、劳动、教育、法院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提高部门交流信息的利用率;完善违法生育和出生错、瞒、漏报有奖举报长效机制,加强统计培训,提高各级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提高计生统计和信息质量。

抓好社区计生工作规范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居民自治运行机制,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大日常监控力度,引导基层落实经常性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单位计生工作规范,分类指导困难企业和“三资”、民营企业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计生政策宣传,强化各类性质单位法人的人口意识和法制意识,重点加强对晚婚晚育假、计生手术假、独生子女父母奖奖励以及一次性养老补助奖励等计生奖励政策的督查力度,引导企业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履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对企业有能力但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要引导职工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保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二)落实管理与服务制度,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确保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各项指标均达到90%以上。完善部门齐抓共管责任制,加强部门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公安、工商、民政、劳动、教育、城建、卫生、法院等部门的职能优势,畅通计生工作信息,形成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合力;搭载省网新平台,严格按照《山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信息网上交流操作程序,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的快速、便捷、高效联系,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加强流管员业务培训,不定期举办业务竞赛,提高流管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积极性,深入开展流动人口爱心加盟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加盟服务模式,提高加盟服务的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强化依法管理与服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建立法制员“双月”例会制度,利用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和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大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面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加大对晚婚晚育、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各项奖励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违法生育案件的查处力度,将违法生育有奖举报活动列入经常性工作,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收缴分离制度,力争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率达到95%以上,违法生育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全面开展便民维权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制、领导亲自办理重大案件、重大紧急报送等制度,完善重大案件预警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度、领导接访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首问责任制、督查制度和通报制度。畅通渠道,做好排查工作,切实发挥好便民维权服务点作用,努力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完善人口计生法律救助系统,通过电子系统、电话、书信以及当面解答等形式,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现场答疑解难,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为群众进行人口计生法律服务。

(四)认真做好计生服务机构“两化”建设,全面推进生殖健康工程

根据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基础设施标准化、形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全面完成区计生服务中心“两化”建设。抓好街级服务站的管理及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各街级服务站技术人员进行咨询指导能力方面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服务站的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组织街级服务机构人员到中心(或其它医疗机构)进行短期轮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学习贯彻落实**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积极推广使用提高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加强对街、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宣传和推广能力;加大宫内节育环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有流产史的已育妇女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

上一篇: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学生会财务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