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6 14:40:46

绘画学习计划

绘画学习计划篇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概念理解

关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中“上”与“下”含义的理解,目前有三种主流认识。加涅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认为自上而下的加工应该是从自主发现走向实践技能学习的过程,而自下而上的学习应该是从附属技能的学习走向一般概念与原理的认识。陈琦教授从建构主义者的角度,分析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中的多个子任务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至于具体使用哪种形式,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来选择。祝智庭教授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角度来认识“上”“下”,认为记忆、理解、应用的初级认知阶段为“下”,而分析、评价、创造的高级认知阶段为“上”。自下而上,即为从初级认知走向高级认知的思维加工^程。在教学使用方面,祝教授认可两种形式互补使用的实践性思维。

归纳以上观点,“上”和“下”可理解为:①理论归纳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问题;②整体性思考与小步骤学习之间的问题;③初级认知加工与高级认知加工之间的问题。以上理解虽然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考量,但都致力于从认知加工层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变、整体与部分的思维分析、初级与高级的思维加工。可以发现,研究者不再浮于表层的操作层面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是从关注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着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的整体与子体理论和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共同分析本单元,如上页图1所示,将“上”定义为“整体任务”“高级认知”,将“下”定义为“子任务”“初级认知”。根据此界定,着眼于GIF动画的整个单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

GIF动画单元介绍

GIF动画单元为河北省信息技术电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软件使用版本为Easy GIF Animator5.1绿化汉化版本。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达到了抽象思维的水平,但仍需要借助具体事物与情境进行逻辑推理。例如,学生可凭借自己熟悉的体验或实例来理解复杂的概念。从初始能力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美图秀秀”软件中的动画背景更换与动感闪图制作时,已经对GIF动画的形成原理与呈现效果有了一定的了解。

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经验,本单元按照初识动画、绘制动画、调整动画与美化动画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安排:第1课“初识GIF动画”,以已有图像对象为基础创建动画,操作较为简单,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第2课“绘制GIF动画”,先设计制作图像,在此基础上绘制动画;第3课“调整GIF动画”,以第2课动画为基础,进行复制与调整,形成多张局部调整的静态图像,然后通过设置图像的播放时间,形成连续的动画效果;第4课“美化GIF动画”,在第3课的基础上,添加文字以及过渡效果完善动画。

自下而上的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第1课“初识GIF动画”,以动画向导的方式,从具体技能知识的教学开始,带领学生快速体验动画制作的整体过程,形成对软件及动画制作的整体认知。具体展开时,教师以闪图引入GIF动画的格式介绍,然后请学生欣赏与体验GIF动画实例,比较播放效果的不同;在动画原理、播放顺序、时间间隔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人走路”动画为例,演示借助动画向导添加图像制作动画的过程;创建完成后,带领学生预览动画,并根据预览效果,让学生尝试对动画进行编辑与调整,如修改动画属性、画帧属性;效果满意后,保存操作。

设计意图:第1课让学生从动画向导接触而不是从绘制动画开始,是因为前者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把握。动画向导的作用就像一个“引路人”,可以指引学生跟随提示一步步操作,制作出已有图像的GIF动画。利用已有图像方便快捷地制作出一个简单的GIF动画,学生能快速体验到完成一份动画的成就感,从而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美图秀秀”单元中,已经学习了闪图的产生原理与图像文件格式,所以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闪图的相关内容,可以促进对新知识的迁移。学生在了解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各动画的播放效果,可以在欣赏过程中更直观地体验GIF动画的特点,认识到GIF动画的播放顺序、时间间隔等都是可以调整与修改的。

认知加工过程分析:这一课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学生从一步步操作到逐渐完成一个小的整体动画,实际是在进行从记忆、理解、应用动画的初级认知阶段走向综合所有操作形成连续动画效果的高级认知阶段。从建构主义与认知过程两个角度来说,学生都是在进行自下而上的加工,即从子任务到整体任务,从初级认知走向高级认知。教学设计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体验动画制作的整体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软件的使用,从而形成对所学软件以及所学内容的整体认知,并为他们学习后面的内容提供认识基础。

自上而下的教学内容设计

学生在第1课经历制作动画的过程后,对动画制作形成了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第2、3、4课是从整体规划与设计动画开始,分阶段地完成任务,进而实现整体动画效果的制作。

1.内容介绍

(1)整体规划课程:绘制GIF动画

教学内容设计:在制作动画前,教师要带领学生整体规划与设计GIF动画(如下表)。以小丑动画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想要绘制的动画主题、故事简略、具体情节等,然后带领学生从中提取关键词,细化每一幅图像的内容,标注关键词。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次整体的规划后,请学生自己说一说,想要绘制的动画形象及故事。

在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开始利用工具绘制动画形象。教师介绍绘制主题形象需要的相关技能知识,如空白帧的插入与编辑、基础绘图工具的使用等。

设计意图:本节课,先让学生整体规划与设计需要制作的GIF动画,目的在于让其在头脑中对要绘制的内容以及即将进行的工作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这样学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规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绘制动画的节奏。同时,细致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快捷地完成动画作品的绘制。“说一说”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制作动画的思路,促使学生形成先规划后制作的意识。

(2)具体制作课程:调整GIF动画

第3节课是在已经规划的基础上,呈现阶段性动画效果。例如,小丑的眼睛跟随虫子转动,由学生分析实现效果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然后根据任务来学习对应的技能知识,最终实现该阶段动画效果。

教学内容设计:欣赏“随虫子转动眼睛的小丑.gif”,说一说小丑从初始图到动态效果图之间经历了哪些化,图2所示为静态效果图。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如眼睛转动、添加小虫等。据此,以绘制的小丑对象为原型,介绍形成动画的过程操作,如画帧的复制、删除、编辑、调整,以及图像的插入与翻转。以眼睛和小虫子的变动为例,具体介绍多张图像的局部编辑操作:①眼睛调整阶段。调整所有图像的眼睛部分,使之形成上下左右转动的动画效果。②小虫子调整阶段。在调整眼睛后的图像上,插入小虫子的图像,并跟随眼睛转动位置,放置小虫子,形成眼睛随小虫子爬动而转动的动画效果。③顺序调整阶段。GIF动画完成后,可以通过调整画帧的先后顺序,形成多种具有不同含义的动画效果。一种顺序,可以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解决了而高兴;另一种顺序,可以是从微笑开始,向别人讲述一些搞笑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初始环节展示动画效果,请学生欣赏与分析,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实现的变化”“我可以实现哪些”,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完成哪些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例如,在观察动画后,学生可以发现每张图像都是围绕某一确定的主题形象进行的局部调整,如小丑的眼睛与虫子。这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每次都去重新绘制新的小丑形象,可以考虑以复制与调整画帧的方式,快捷地制作多个相似的画帧,使静态图像动起来。通过复制,既节省了绘制的时间,也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其中,画帧顺序调整的讲解,一方面,让学生熟悉“上移”“下移”操作的使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通过调整图像顺序,可以形成不同的动画效果,培养其设计思维。

(3)具体美化课程:美化GIF动画

本节课同第3课教学结构的安排一致,先让学生体验添加效果后的动画,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相应技能的学习。

教学内容设计:在上节课已制作出动画效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首先介绍静态文字、动画文字两种文字的添加;然后让学生比较添加动画文字的前后效果,缩略视图中画帧的数目变化,并说一说原因。为了使前后画帧的过渡更加自然或流畅,需要为画帧之间添加过渡效果。当美化完成后,将GIF动画最终效果导出为Easy GIF Animator软件不可编辑的AVI视频格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与分析作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需要添加的内容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并在针对每种技能知识进行专项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体会文字及过渡效果的添加在动画内容表达中的作用。而“说一说”动画文字效果变化环节,可以让学生明确画帧数目的增多是因为动画文字也是一个简单GIF动画,是由一张张静止的含有文字的图像依次组合形成的。

2.认知加工过程分析

在第1课中,学生已经对动画制作过程有了基本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规划需要制作的动画,分阶段地学习相应的子技能,进而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完成动画,而此时他们是在进行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

第2、3、4节课是让学生从整体规划与设计动画开始,逐步制作自己需要的动画部分,实现阶段性的动画效果,如绘制动画形象―实现动态变化―美化过渡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从综合、分析作品的高级认知阶段逐步走向对新建空白动画、基础绘图工具、添加动画文字等技能知识的记忆与应用的初级认知。

结合建构主义与认知过程两种观点,学生在第2、3、4节课整体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即从整体任务(规划与设计)到子任务(子技能掌握),从高级认知(综合、分析)走向初级认知(记忆、应用)。

小结

本单元先让学生完整地体验动画制作的整个流程,然后再分环节地规划、绘制、调整与美化动画,体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过程的双向兼顾。一方面,以自下而上的方法,帮助学生整体了解了软件的功能,避免了规划过程中出现“无法下手”的情况,进而促进了学生根据对已有功能的了解,带有指向性地规划动画;另一方面,结合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动画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实现对制作主题思路的梳理、各项技能的针对性学习与目标效果的完成。

绘画学习计划篇2

关键词:美术;创作;工作方法

在美术史浩瀚的长河中,毕加索算得上一位全职的“劳动模范”,油画、素描、版画共计约37000件。首先撇开作品的质量不说,单单凭借这惊人的数量就让我们望尘莫及。要成为合格的艺术家,肯定要保持一个相对高效的创作状态,但这又是一个相对私密的话题,罕有提及,所以给广大美术创作者寻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工作时间

辛格讲过:“好马也需要鞭挞。”绘画艺术作品是创作者与时间的产物,毛焰也曾有“快是艺术最大的敌人”的观点,可见在作品上的工作时间是所有艺术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工作时长是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工作时间长并不是延长绘画的时间,而是创作整个作品的时间,例如有的艺术家会把一个素材在心中孕育几年,而画起来只用几天。当然艺术家作为人,总有状态的起伏,进行绘画创作时会有灵光乍现一般的状态,行笔间如有神助,但这种幸运显然是靠不住的,艺术家不是赌徒,不能把完成作品维系在运气上面。有了时间的保证,可以堆积庞大的工作量,但要创作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只有工作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升创作者的修养,进而深化创作者在绘画中的思想。欲望是驱使人前进的动力,艺术家作为特殊的群体,有着异于常人的强大创作欲,但这种欲望往往只是对情景的一时激动,很难长久维持,这就需要艺术家保存冲动的能量。冲动保存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书写记录,也可以影像记录、录音记录等等。记录后不需要立即实施,可以将其封存,等待时间的沉淀。搁置一段时间,当你再次拿起记录的时候,看是否保有当时的热情,如果依旧冲动,则可以再次封藏,如此往复。这样当你再次面对画布的时候,每一笔都是自己的想法,而不再是简单的冲动。通过时间的洗礼,会让你过滤掉很多与创作本身无关的信息,更好地发掘出作品背后的内容。时间的纵深加深了作品的厚度,使绘画中的精神更加深邃。一般来说,完成一系列的创作需要制定很完善的计划,今天画什么,明天再画什么,每天都要到工作室“打卡”,而我的工作经验是明确步骤而不计划。保证创作思维的连贯即可,不用天天连续性地工作。连续性的工作会让你手上功夫越发熟练,到创作后期就会出现手带动脑的局面,完成时才幡然醒悟。失之可惜,得之无味。适当地停滞一下,观而不画反而会让你找回创作初衷。严格的计划看似很缜密,其实很容易让艺术家陷入被动,浪费了创作时间和精力,而且计划一旦被打乱就容易造成心态的波动,取消计划后反而心思只在画面上了,进度失去计划而变得真实,真实这种东西是计划不来的。

二、工作心态的调整

对于绘画艺术家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不满意自己的画面,而当这种糟糕的情绪反复出现时,就会引起艺术家心态的变化甚至对自己失去自信。这种心态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画家没有对自己的创作有一个完整的系列认识。从我们学习绘画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向大师学习。很多人都只学师的绘画样式、绘画技法,而忘记学师绘画的心态。从各个大师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会单独画某一张画,而是把多张绘画构成一个整体系列,最后形成一个主题的研究。进入主题研究之后,你才会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绘画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创作数量和质量的叠加,你对自己绘画的思考会越来越深刻,直至最后形成画面中的独立精神。糟糕的画面未必都是坏事,它只是你系列绘画的一个阶段。保持一个系列创作的心态,才会让自己的创作生涯持续下去。绘画艺术家,除了学师之外,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展览相互学习。因此除了固定的绘画创作之外,很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展览。一般人看画,先看名头再看装裱后看大小像不像精不精,这样看画收获最多也仅停留在作品表面,可明眼者除了看到画里还能看到画外。一幅绘画除了表现画面内容,还是绘画者工作方式的记录,我们可以透过画面的绘画语言去了解创作者的工作状态,所以展览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作品,它还是艺术家工作状态的并置,带着这种观看方式,艺术作品瞬间变得鲜活,静态画面变成了一个个动态的过程。细心观察后发现那些浑然天成的绘画作品,创作者往往心态放松,率真。毕加索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1]。”这也与我的绘画体验不谋而合,过去总想尽善尽美,可往往不得其终。画面呆板,紧滞,画的累,看起来更累。绘画本是愉悦的事情。“画不好”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创作心态,找不到绘画的趣味,只能离绘画越来越远。解缚心态上的包裹,放开手脚,让绘画变成“好玩”的一件事。当你乐享到创作中去的时候就会发现绘画是再次认识自己的过程。你越放松,越率真,反映出来的画面也就越真实感人。这种感人是人性的,甚至是生理性的。

三、结语

一幅完整的绘画创作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但这种复杂并不是无迹可寻,还是存在一般的规律和步骤的。只有将复杂的过程细节化、规范化、合理化,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希望这些研究能引起后来人对创作过程的更多想法,将艺术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绘制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丹青.纽约琐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绘画学习计划篇3

1.中小学美术“造型・表现”的教学策略;

2.中小学美术“综合・探索”的教学策略;

3.中小学美术“欣赏・评述”的教学策略。

而绘画创作主要是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也涉及“综合・探索”和“欣赏・评述”,是学习美术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出成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解创作画的含义

教师要掌握多种创作画的表现手法,并能示范给学生看;熟悉和把握教材,按照计划实施授课。

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和教具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充分考虑教师示范、作品展示、语言启发会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

本学期无例外我又任教高一美术课,这些新生85%是从各乡镇学校来的,美术基础比较薄弱。而面对11月中旬的校艺术节绘画展,除去新生军训、中秋节、国庆节,一个班两周一节的美术课能安排绘画创作课的只有一节。于是,我选择了在短时间内容易出效果的《黑白画创作》(点、线、面构成),绘画工具是大家都有的写字用的“水性笔”。当我对学生宣布要一节课搞定一个画展时,学生惊呼:“怎么可能!?”我肯定地说:“可以!跟着我来就可以。看,我带来了往届学生上完一节课后的画,他们可以,你们行吗?”学生半信半疑:“他们可以,我们也可以!”

适时地激发学生自信心,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绘画的理解,激发创造灵感。我举起一支水性笔对大家说:“都会拿笔写字吧?”学生:“会。”“那好,会写字就会画画了。”紧接着一边在黑板画圆点、长点,直线、曲线,平涂面,一边问学生会象我这样画点、线、面吧?学生:“会。”“好,会画点、线、面你就会画画了。”学生疑惑:“可我连一样简单的东西也画不好,怎么会画画?!”我列举并画植物叶子,细长的(柳叶)、圆的(桉树叶)、与叶柄对称或不对称大小不一的叶子、画坏的叶子(继续画完成是被虫子吃过的叶子),很自由地画大的小的甚至不小心画错还继续画的叶子,引导学生怎么画都是对的。指导学生看漫画人物,人物尚可变形夸张,植物更可以随心所欲地画;引导学生看抽象画,绘画作品可以让人看得懂可以让人看不懂,但必须符合审美的原则。对感觉差的学生可以引导他多看别人的画,最快的创作是拿别人的画来改、变、添、加或减。很多学生从开始改别人的画,到最后完全变成自己的创作。

三、把握绘画作品的审美原则

绘画作品的审美原则是作品形式的生命,即处理作品表现中有大小,有粗细,有深浅,有虚实,有疏密,有曲直等,不能平均。例如画大的东西多,细小的东西就要少;或画细小的东西多,大的东西就要少;黑多白少或白多黑少,不能平均。可以用水加墨表现虚实,可以用手指拖压未干的墨表现渐变,可以用点的疏密表现明暗立体感,画的内容可以让人看得懂可以让人看不懂。黑白画的特点是用线流畅,节奏有快慢,点、线、面表现灵活多变,画面符合审美原则,精彩的作品在旁人看来不象手绘,象是印刷品。

四、课堂讲练结合

教师精讲,学生通过适当做练习来理解消化。在《黑白画创作》课中,设计作业:大家都来画抽象画。我在黑板上分别画几个简单图形,让小组代表上黑板添画,完成后对照审美原则学生点评和自评。

五、课后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

绘画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应用型 绘画专业 工作室 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21-02

高校的职能从根本上而言,是以“育人为本”。所有高校都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只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及比重上各有不同。应用型艺术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建设发展育人,目的是围绕市场需求办学。这种面向社会重视创新的应用型教育,决定了其绘画专业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如何构建符合学院发展的工作室制度则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应用型艺术院校是社会需求和知识经济衔接的产物,它所实施的教育是一种“以需求为纲,以能力为本”的专业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社会适应未来市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其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应体现在前瞻和实用上。对应用型艺术院校的绘画专业来说,与行业的紧密结合更为重要。应用型艺术院校的绘画专业不是培养绘画大师或大家,而是培养与绘画相关的能力及技能型应用人才。根据这些特点,决定了应用型艺术院校绘画专业工作室的建立一定要立足社会需求和办学实际,需在“社会需要”、“能力培养”和“专业提升”三个方面寻找交集,配备对口环境和师资,完善工作室教学计划纲要和规章制度,有计划地配给师资与学生,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室办学文化,将育人与服务融入理念,形成应用型艺术院校的亮点。在构建方式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完成工作室的设立:

首先,要对本校绘画专业的整体状况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现行具备的客观条件,如果条件不成熟,就要创造条件为工作室的设立提供基础支持。以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的绘画专业为例,联大广告学院在建立工作室之前,对自身的特色以及专业特点、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广告学院的绘画专业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绘画教育,又不同于高职绘画教育,更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综合了三种教育内涵的特点于一身并融入现代观念和审美的现代应用型美术教育,这恰好顺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自身的条件所限,在创办工作室之前,绘画专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手段大多沿袭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的美术人才,这就需要在建立工作室之前,充分考虑和逐一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创建工作室铺平道路。

其次,要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多听本校绘画专业教师及学生对工作室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任课教师对本专业教学的理解及学生们在专业中各自侧重的方向,为工作室的建立提供参考数据。在调研结束后,还要将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交由校内专家及校外行业专家共同审核,由他们提出指导及修改建议。在广告学院绘画专业建立工作室制度之前,要了解每一位教师对于本专业的理解及对工作室构建方向的建议,确立每一位老师的专业侧重及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另外,对各级绘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多项与绘画专业相关的领域,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学生有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意愿,有30%的学生显示出对影视动画方面的兴趣,30%的学生较为关注平面设计,另有25%的学生较为关注多种材料与材质的运用等。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完成了工作室建立意见的总结报告,并交由专家审核,为工作室研究方向的最终确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要细致地研究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更要对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周密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于本专业相关人才需求的最新状况,并对近几年的人才需求量对比曲线进行分析,为工作室建立的方向选择和年度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直接的依据。

2012年,联大广告学院对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十多家社会知名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众多公司均缺少具有扎实绘画功底的创意设计人才,特别是在影视脚本制作、动画造型设计和服装设计等方面缺口更大。社会的大量需求成为建立带有联大广告学院特色工作室模式教育的最大动力。于是,联大广告学院把之前的调研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结合广告学院绘画专业的特点和师资,开辟了四个工作室,即“传统与造型工作室”、“影视与动画工作室”、“观念与创意工作室”、“材料与应用工作室”。“传统与造型工作室”主要是针对想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同学所设立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提高,为考研做准备;“影视与动画工作室”是为影视动画公司培养现今最短缺的手绘与电脑结合的动画人才;“观念与创意工作室”是为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广告策划等方面培养人才;“材料与应用工作室”则会涉及服装设计、综合材料、雕塑等各个领域。这四个工作室充分结合了联大广告学院的实际与特色,将应用型绘画专业依托于广告这个大主题。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能让学生结合社会所需,全方位地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把所学技能很好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为以后有准备地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既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也是应用型艺术院校绘画专业教学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的一种积极尝试。它既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足,也保证了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有效融合,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极大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学术联系和情感交流,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绘画学习计划篇5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绘画兴趣小组是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反映出一所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的程度。而绘画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特别在小学,绘画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但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 还更能发掘孩子的潜力,促进孩子美术特长发展,而且它在孩子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进行,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和艺术冲击力,才能将绘画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使绘画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艺术的乐园。

一、使孩子了解兴趣教学开发意图,有效的开展活动

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观。 参加成员由孩子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某些孩子因好奇而选择了美术兴趣小组,这可能与他自己个人的素质、性格和能力不相符,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孩子对该小组的内容和特点不了解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而随意选择的。对于这些孩子,则需要帮助他们对该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二、通过活动内容的安排,发展绘画兴趣小组的基础动力

绘画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不要求多,要求达到精,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 活动制度化。使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常见绘画方法)。 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指导孩子从事绘画创作,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组织孩子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每星期四的下午大课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绘画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绘画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爱护绘画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通过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孩子们交往的兴趣。

为了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绘画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又可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在各种节日里我都在校园内举办了有主题绘画活动。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孩子是学习与活动的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孩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型、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通过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使绘画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动。合作交流形式的绘画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兴趣小组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与理念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注入了新的方式,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赛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定期举办孩子作品展览,每月举办一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绘画兴趣小组活动在培养孩子绘画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展示、比赛、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孩子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孩子,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绘画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孩子举行美术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通过训练比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组织观摩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美术素养。

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里的美术素养就是指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小组的美术教育主要通过观摩来实施,我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全校孩子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得以受益。比如,我们组织孩子野外写生与爱家乡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写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达到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教育目的。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绘画水平与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增加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认识社会的经验。

六、走入社会,寻找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内容的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孩子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以画室为主,结合多媒体、室外活动。 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店文化馆、科技馆、名胜古迹、街道等地参观、活动,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孩子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

七、这学期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周: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周:简笔画造型原理

第四周:简笔画练习

第五周:简笔画练习

第六周:儿童画的意义、名称

第七周:儿童画练习

第八周:儿童画练习

第九周:简笔画、儿童画比赛、展示、评价

第十周;国画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周;国画的用笔用色方法

第十二周:练习熊猫

第十三周:蟹的练习

第十四周:竹子的画法

第十五周:青蛙的画法

第十六周:素描基础知识

第十七周:用笔方法及线条的练习

第十八周:物体的方法及透视现象

第十九周:绘画考试、评奖

绘画学习计划篇6

《手绘广告表现技法》课程总的目标是学生熟练掌握手绘POP、手绘广告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专业能力目标:手绘POP能力、手绘广告草图能力、手绘广告能力、图形表现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关键能力目标: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管理服务能力。

二、课程内容

根据广告公司对广告设计人员职业专项能力需求设计学习单元。通过课程组成员对广告公司广告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针对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单元。将本课程规划为绘制POP广告、绘制广告草图、手绘广告设计与绘制三个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广告设计行业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手绘广告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实行“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把每个学习单元分解为若干训练项目。学习单元一绘制POP广告,包含绘制POP广告文字、绘制POP广告图形、绘制POP海报三个训练项目,包含马克笔工具材料与性能、POP文字特点、POP文字书写方法、手绘POP广告文字、POP图形特点、POP图形绘制方法、手绘POP广告图形、POP海报版式设计、POP海报绘制技法、手绘POP海报等重要知识技能,18课时完成。学习单元二绘制广告草图,包含绘制广告产品草图、绘制广告场景草图二个训练项目,包含常用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绘画对象的结构、纹理及色彩特征、绘制广告产品草图、绘制广告场景草图等重要知识技能,8课时完成。学习单元三手绘广告设计与绘制,包含手绘广告表现技法、绘制手绘广告二个训练项目,包含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特征、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广告设计流程、进行广告形象设计研究策略单、绘制广告创意草图、确定广告表现形式,进行广告绘制等重要知识技能,30课时完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职艺术类生源,大一第二学期。学生特点动手能力较强,善于在行动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已完成了装饰图案、商业插画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构图、色彩表现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教学方法:根据学习领域“项目引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了任务驱动、大赛激励、案例教学、头脑风暴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法:我们制订了全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采取了,平时任务评价结果(相当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手绘广告作品成绩占总成绩40%,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30%,三项之和作为课程成绩(相当于期末考试总成绩)。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取“设计作品+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企业专家与课程组教师共同评价学生作品。使学生作品与市场接轨,符合市场要求。

四、课程创新与特点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通过分析广告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而得出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岗位职业能力,建立多元化“能力培养”的教学系统。根据我专业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了“绘制POP广告、绘制广告草图、手绘广告设计与绘制”三大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新的学习任务紧跟时代潮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任务引领、大赛激励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质量大大提升,能够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重视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和广告设计制作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强调设计意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将创造性思维融入造型训练中。每个学习任务的实施都遵循“资讯、计划、创意、表现、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进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室中全程参与完成手绘表现任务,自主完成知识、技能的积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绘画学习计划篇7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

本学期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针,依据本校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科学习,提高课程意识

小学美术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材的特点,富有创意地运用教材。

(二)、加强校内研讨,提高教研质量

1、加强教研组建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是由七名美术专职专职教师和两名兼职教师担任,为了使美术教学更具有特色,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我们进一步健全备课、听课、评课制度。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研讨活动

居强教研组活动,以研究课为载体,积极开展实践探索。通过让青年教师上研讨课,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加强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

(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探究美术欣赏课教学。

2、加强教学工作中美术知识的渗透。

3、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行为的角色转换,创设师生在平等交往中互惠互动的教学关系。

4、实施电子备课,利用电子办公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水平,积极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5、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发挥集体的智慧。

6、不断自我反思,积极撰写教学案例。

7、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估制度,探究适合学生的评价体系。

(四)、协助学校作好校园文化建设

1、做好校园环境美化和宣传工作。

2、作好校园网美术资源和信息的上传。

(五)、课外美术活动

在提高美术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搞好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及美术课外活动,丰富学校的艺术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各类绘画比赛。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市县艺术节美术比赛。

新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一个学期正当中,我会以一个新任教师的身份努力做好本学期的工作安排和备课等,虚心向大家学习,完善自我。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上课前备好课,分析教材,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培养他们自主创作的能力。

(一)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倡导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美术,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注重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军装价值,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在美术教学中,还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从理论和实践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补充自身专业知识。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三、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用新课程理念充实头脑。

2、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活动化”课堂教学研究。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美术教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潜心教学研究利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及时了解美术教育动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二)积极参加特长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展思维,增长见识。

(三)开展美术活动课,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五、其他方面:

配合学校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美术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通过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新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本学期一至五年级教材内容都有所改变,难度及灵活性相应加大,所涉及的范围、绘画种类更加丰富,所需要的绘画工具及绘画方法上有许多精彩之处,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内容丰富、五彩纷呈,引人入胜,如欣赏、彩笔画、国画、图案、设计、手工制作、粘贴画及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等课程为课堂增添许多轻松愉悦气氛。特别是五年级美术课本的内容在以往的绘画课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手工趣味性的内容,且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愉乐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天性,让学生在玩乐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三、教学措施:

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每堂课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教学环节,正确判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灵活,层次清晰,得当,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加以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天地。

4、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课改相关理念,领会课改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5、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意与能力。

6、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插图,为日记作文配图;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进行描绘、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

四、课时安排:

低年级美术2课时/周至期中上到第10课

中高年级美术1课时/周至期中上到第8课

绘画学习计划篇8

关键词:绘画设计使命关系

画家与设计师有时会引发一些争议。有的认为,绘画与设计同属美术,只要有绘画功夫,搞设计是不成问题的;而另一种观点是:仅仅靠绘画的功底去从事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绘画与设计两者的使命,理清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这对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等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绘画与设计的特点、使命、区分

绘画与设计虽然同属创造性活动,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使命。

具体说来,绘画具有被观赏的特征,反映的是思想意识、精神生活、情感宣泄和美感体现等,因此,绘画是非物质、非功利、非实用主义的。创新是绘画的生命,并且通过个性化体现来实现,古今中外每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都创作过极为个性化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典型风格和特征。画家们(尤其是现代派画家),为了表现出作品的生命力,根据自己的愿望,在技能、材质与工具的应用上随心所欲,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作品被不被人理解、欣赏、接纳或认可。在这方面,凡·高是一位典型的大师,他创造了大量极作,但在当时未能被人们广泛接受。

而设计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设计的产生、发展是与商业行为结伴而来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而出现的。设计体现的是多层次的理性思考,是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体现的前题下,通过科学技术、材料、工艺、机械加工等工业化的生产综合水平,生产出各类产品,最终满足全社会消费者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因此,设计是物质性、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是不能完全凭感觉去完成的,而更需要接受和服从广大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文化品位与生活习惯。例如,各类电器从设计到生产,再从市场到消费者的使用,整个过程体现了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设计、策划、市场、消费、生产、成本、企业文化、品牌、设计思潮、设计风格和流行趋势等问题,寻找最佳的表达方法,把设计师的构想变成消费者能够接受和采纳的现实。

二、绘画与设计的异同

绘画与设计属于美术两大分支,它们之间有着相同之处,都是属于创造性活动,但也有本质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绘画与设计在工艺制作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区别。绘画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整个绘画作品的产生和制作过程是属于纯手工艺的,观者看到画面上的点、线、面、体和真实的肌理或质感,都是画家手工制作的,因此,绘画中手工操作的技术含量占重要比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实际上是完成一种思维过程,即通过某种技法去实现某种意念,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思维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这里技术所包含的材料、技巧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油画是通过以油为结合剂的油性颜料,用特定的技法,将构想画在布面或其他材料上;国画是用毛笔蘸上墨等水溶性颜料,以特有的笔法,将构想画在宣纸、帛以及其他材料上。但对设计产品来说,在实现方式上是通过脑力劳动的创造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结合来完成的,如今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的产生,给设计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设计作品的产生方式更加体现了机器的智能化、系列化,机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其次,绘画与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对于绘画而言,是非商品化的(商业绘画除外),画家们强调的是自身的感受、意念、风格和精神内涵,如现代绘画更是创新观念独特,其个性表露和情感发泄更加强烈,使人惊讶不已,画家不会考虑其绘画能否让观者接受,更不去考虑绘画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但设计是一项为他人服务的活动,具有物质性、功利性和实用性,并与商界有密切联系。如果说消费者和顾客是上帝的话,那么设计师就得屈服于他们的“上帝”,这是应该遵循的原则。设计者必须使他的产品具备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去满足消费者的种种需求,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满意,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使之实现畅销。因此,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三、绘画与设计的联系

虽然绘画与设计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不能否认绘画与设计这两个同属于一根藤的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早期绘画与设计的起源在艺术规律和基本特征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又如,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及审美能力,对于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尤为重要。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应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才能表达各类形态的造型,并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抽象表现能力、对形态的审美能力等。这就意味着素描教学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绘画是从基础素描开始的,随后再通过设计素描、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等课程的学习进行绘画的进一步训练。这些课程在培养学生从设计基础向设计专业过渡和衔接上起到关键性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设计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实践中,更是离不开绘画,如果一个从事设计的人不懂得绘画,那是寸步难行。这是因为:第一,在设计前期,也就是在想象和构思阶段,绘画(绘制草图)可以帮助捕捉灵感;第二,成熟的设计意念需要通过绘画得到具体表达,传达给他人。

绘画与设计也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我国的绘画将继续在国际性的巨大风格差异中摸索和试验,探索新的道路,将绘画的时代性、民族性、当代性放在第一位,开创中国绘画的国际地位与影响,这对设计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在设计教育方面,我国将实行素质教育,它是一种综合教育方式,涉及到社会、人文、科技,具有跨学科意义,使学生得到设计方向、设计商务、设计策划等多途径的教育,这对绘画观念的更新有着巨大影响。

结语

绘画与设计,就好比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正确理解绘画与设计的起源与奥秘、特点与使命、异同与对比、整合与发展等,才能对两者的关系有客观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这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打造时代所需要的设计人才,弘扬中国元素与民族精神,摘掉中国设计师只会拷贝的帽子,具有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英)艾伦·派普斯著.艺术与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年1月.

[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2001年10月.

[3]陈世宁著.西方美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上一篇:挂科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运营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