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0 15:08:53

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创新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31

Exploration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LIU Yao, ZHOU Hongjing, HE Dia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eaching reforms.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teres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n several respects, such as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ies, strengthening teacher's guidance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 innovation; active learning

0 引言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随着各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该项目在各个一般本科院校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项目带动了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①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系统规范的管理措施来推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一步的发展,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提高对项目的认识

学生最初接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时候,其实对项目的意义和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只是凭借着一股盲目的学习热情来参与,简单地认为参加这样的项目有利于提升自己,或者可以获得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但是从项目中能够得到哪些能力的培养以及该如何具体参与却一无所知。没有充分理解项目的内涵,到头来仍然会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结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需要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从指导教师角度来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有别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其目标不同,关注的不仅仅是项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的过程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以及研究性学习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过程中的锻炼和收获的意义远远高于项目的研究成果。教师的项目管理方式也需要随之转变。

2 学生能力的培养

(1)提高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和信息查找是研究性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较低的信息素质不利于项目的完成。②现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来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作为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校在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文献的来源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专门购买的数据库和开放式的互联网,例如学术百度、学术谷歌、维基百科等。同时,图书馆也经常开办了这样的讲座,学生可以主动地参加。如何阅读文献资料更加需要指导教师耐心指导,因为本科生是初次进入这样的训练。

(2)专业能力的培养。项目的执行能力,首先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不能盲目进行。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软件工程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指导老师在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把握,在确定项目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扩展功能,体现其想法。学生可以挑战老师的想法,有时候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值得去尝试,但指导老师要很好地把握出错的程度,这样才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培养。文档的编写能够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从项目申报书到项目中各类文档的撰写也是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3)团队组织与协作的能力。兴趣是学生进行项目的驱动力,参与到项目中的学生都是围绕着同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因此要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出发来组建团队,从项目的需要也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同学进入。例如软件项目的开发,除了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外,还可以加入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美工设计。团队协作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一种方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项目中也会体现,但也要防止以自我为中心。项目组每位成员要有责任意识,能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并能承担责任。特别是项目组长,在项目各个阶段遇到困难或者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方案的时候,能够合理地化解矛盾,带领项目组成员团结前进。

3 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悉心指导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在项目的指导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念,从项目的要求出发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特别是项目中涉及的交叉学科的知识。

(1)项目的选题。项目的选题要求具有一定的新意,目标要明确,具有可行性,并符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由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有限,对学科前沿并不了解,一般很难自主选择有创新性的题目,从而导致项目申报不成功。在选题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有充分的交流。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学科动态,引入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从中产生题目。③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提供初步的选题,但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不等同于创新计划项目。学生的选题不能够直接使用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中的部分。④教师的科研项目的难度一般都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如何引申出本科生能够完成的项目,需要精心考虑。

(2)项目实施的监管。项目是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最初学生会凭着自己的兴趣来参与项目。因为还有其他学业课程需要完成,如果没有监管,学生会处于松懈的状态,甚至将项目置之一边不加理会。因此指导教师需要按纪律执行进度表。学生的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适,要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业课程,在不同阶段的压力应该是不同的。在计划进度安排时,指导教师要把握好,在每个阶段性预期结果没有达到时,要提供给学生修正的机会。要让参与项目的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课堂基础学习与创新性项目之间的关系。

(3)项目的延伸。指导教师如何借助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来开出相应的课程或在已有的课程中来推广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渗透到其他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的受益面更加广泛,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4 项目的管理

(1)项目过程管理与评价。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因素未能考虑周全,产生选题偏难、工作量太大等问题,导致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项目的验收应该具有包容性,既然是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就有可能失败。因此,考核时应该允许项目的失败,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发现问题。⑤但是,这种情况的考核要与完成目标的项目要分开考核,形成独特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项目的每个阶段的记录以及阶段性结果来证明项目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在进行的。这种失败的研究经历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允许未成功的项目结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为了结题而弄虚作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

(2)项目交流的平台。交流是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但目前还缺乏这种项目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来交流各自项目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以及结题的心得体会,分享和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交流平台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同样也针对指导教师和管理者。教师指导可通过平台分享指导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指导的水平。管理者也可以充分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遇到的一些问题,便于制定合理的制度。

5 结束语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将有利于推进项目的改革和保障项目完成的质量。

注释

① 安勇,邵卓峰,严俊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38-140.

② 王路露,陈英.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5):134-135.

③ 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46-149.

④ 陈树莲,赵勤勇,贾历程,等.地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建设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45-148.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2

师资队伍的培训,有两个途径:

1.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市教育局教研室在高一级开设“高中物理新大纲新教材培训”课程,共30学时。其主要内容有:

主要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包括:教育部颁发的大纲,部领导、专家的讲话;省教育厅领导的讲话,省教育厅的文件,市教育局的文件和材料。

介绍教育部培训计划的内容,教育厅培训计划的内容,以及各地的经验。

组织教师交流实施新教程的体会、听课和观摩。

教师继续教育,着重解决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的转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的社会从精英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变,正在普及高中教育,我们的社会将要进入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传统的教育难以适应这个变化,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才会接受和自觉地投入这场教育的改革中去。

在培训中,我们强调一个全新的教育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介绍学习最优化的几种理念,即: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式”创新学习;全脑学习(即左脑与右脑协调、大脑与小脑协调);全面发展素质的学习;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校内与校外学习的结合;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我们着重指出,这些理念是分别站在不同的层面的专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适应不同对象。我们学习之后可以找到与自己相近的一点来尝试,体验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的关系。

(2)切实执行课程计划。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都有相应的计划,指导各地、各校执行新的课程。我们强调教学计划是行政机构对教育进行宏观控制的手段,各校、各科教师必须坚持执行。我们发现,凡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都会理解新的教学计划,忠实执行这个计划。这恰好说明为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首要问题。

(3)对教师的支持。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学校、教师都认为需要取得上级的支持,广州市除了介绍各地的经验,还邀请一些教师介绍他们的成果;分层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实施新课程的心得;组织教师到二中、七中、十六中参观和听课;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开展创意活动与外出交流。

2.教研活动 。由物理教研会高一中心组牵头,制订高一级的教研活动计划,将开展新课程作为中心任务。主要活动包括:学习新课程的心得,教材分析,教学体会,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座谈交流,小组研究,青年教师与新教师培训,公开课、实验课介绍,研究性学习实施与成果汇报,到外地参观与听课。

教研活动与继续教育从不同的层面为教师理解新课程提供了支持。

通过师资培训,为支持新课程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我们的教学就会不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

二、教学控制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教学控制,一是教学计划对教学的宏观控制,二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1.对市教育局的教学计划要坚决执行。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宏观的控制。

2.有些教师教学的难度会超过教材的难度,不是因为他们对教材把握不好,而是他们担心教学的难度不够,会影响质量。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我们指出教材的要求适应多数学生,教学应从多数的学生出发,同时兼顾少数资优生、后进生,要求教师上课前先了解学生,“上课时面对多数、课外兼顾少数”,一定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受益,都得到各自的发展。难度控制不应片面的降低难度,也不应片面的加大难度,而是体现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控制难度是一门教学的艺术。

邀请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各校相互交换资料,探索教学控制的变量与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控制。例如:变量包括学生投入的时间;教学的难度;学习兴趣。方法包括自学法;研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调查法。一些教师说:拿别人成功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可以说是“投入少、收效快”。

三、在教师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理念下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订学习、研究的方案,自己实施研究,自己总结研究的成果。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选题给予引导、支持、帮助。遇到教师不熟悉的其他学科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研究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教师给予支持、帮助。研究性学习把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在学校的支持下学生自己组织研究性学习汇报会、成果展览会以及走出校门,到校外去交流,参与社会实践。给予学生自己探索、实践的机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有了提高,例如:十六中、二中的教师认为高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能力就有明显的提高;今年华附、二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全国金牌和银牌以及多项奖励。面上更多的学校高一级的同学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创新活动及创意物理实验活动中获得了表彰。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3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划;项目教学法;实践

市场营销策划是以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同时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市场营销策略及市场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其研究对象是企业进入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营销资源的配置、营销创意、营销活动设计和制定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的基本方法、技巧及其一般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该课程教学侧重教授营销策划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通过必要的案例研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营销活动策划能力,提高分析解决营销问题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市场营销策划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合理性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项目教学法是从具体职业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项目,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项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按照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通常以从典型的营销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项目为核心,按照实际营销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开放,要求突破书本和学校的局限,到企业经营的市场前沿学习更丰富的营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根据完成项目任务的目标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市场营销策划知识技能的学习需要借助于经验积累,需要灵活变通,强调应用、实效与创新。营销环境因素的不可控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要求营销者以所学的营销理论、原则、方法、模式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这些特点表明市场营销策划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过程,是运用知识、经验与判断力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强调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构建。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向学生传授具体营销活动的规则、方式和手段,培养营销活动策划的实践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到真实的市场情境中开展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实现市场营销程序性与策略性知识的构建,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二、市场营销策划课程项目教学法实践

市场营销策划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环境上突破课本和学校的局限,融入到企业市场经营的一线,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这对教学的组织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控制方面都做好精心的设计。

(一)合理掌控项目教学的过程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项目任务设计与、课堂理论学习、课后实践操作、形成初步成果、课堂集中研讨、项目成果优化及完成项目任务,形成从任务到完成任务的环环紧扣的闭合学习环。在这个过程中有师生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内容,也有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内容,既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又需要老师的及时监督和指导,如果哪个环节不能顺利衔接,教学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一些关键内容的组织与控制,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感到合理掌控教学环节应重视项目的开发与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研究过程的教学组织与控制、项目教学的保障条件三个方面。

(二)项目开发与项目任务的设计

市场营销策划重点培养学生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企业营销工作的关键业务活动展开,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划的调查研究,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策划,新产品策划、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和促销活动策划。在课程教学中先设计综合性研究项目———新产品市场推广活动策划,再根据企业新产品市场推广业务活动的逻辑关系及阶段性业务工作内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子项目”,以项目任务为依据,将市场调查研究,营销环境分析、目标市场定位策划,新产品策划、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和促销策划等各部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在项目设计时强调“真题真做”,力求将学习过程置于具体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因此项目设计需要注意两点:1.强调项目开发的实效性项目开发强调实效、实际、实用,就是强调项目研究的真实性和研究成果的实用性。由于营销策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项目开发要求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抓住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活动内容,让学生“真题真做”,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体验本学科知识技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老师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加以整理、提炼,设计教学研究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了环球药业“唐易”产品市场推广活动策划、“天亿营销策划公司”品牌传播活动策划、和平乳业“和平磨坊”豆奶市场推广活动策划、中国石油蚌埠销售公司产品促销活动策划、安徽财经大学南苑食堂大学校园促销活动策划、蚌埠金色童年幼教机构品牌传播策划等十几个项目。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训练营销活动策划的技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营销策划活动能力。2.合理分解项目内容,明确项目阶段性任务产品市场推广策划是涉及多项营销活动的综合性项目,涉及的营销活动内容很广泛,必须对项目任务合理分解,帮助学生明确阶段性任务要求,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根据企业营销实际活动的关键内容将新产品市场推广活动策划项目分解为五个子项目:(1)产品市场定位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分析,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产品市场定位策划等。(2)新产品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新产品命名策划,产品宣传文案编写。(3)新产品价格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新产品定价环境调查,定价方法与定价策略决策,定价方案制定等。(4)渠道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渠道环境调研,渠道结构设计。(5)促销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营销环境调查,促销目的、促销活动方案设计。每个子项目又涉及多项营销活动,教学中要根据各阶段教学任务将每个项目的研究任务、操作步骤、操作方法、研究进度安排写明确,以任务书的形式发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项目研究任务与研究进度要求,以便合理安排项目研究工作。

(三)加强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控制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更多是自主学习、参与实践,到企业市场营销一线开展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分析营销环境,完成营销活动方案设计。通常完成一个项目经历时间比较长,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对教学组织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教师必须做好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研究过程的监控,重视做好教学组织的四项关键工作。1.科学组建项目团队。根据项目任务工作量要求,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4———6人的项目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强调要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以便相互合作,形成团队合力。2.明确项目任务与进度要求。这是项目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对学生来讲很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编制任务书,并及时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明确项目研究的内容和进度要求,以利于实践操作。3.及时进行项目阶段性研究汇报与点评。学生在开展市场调查、项目研究、方案策划等具体工作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及时与学生交流,指导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完成策划方案初稿时要安排全班集中交流研讨,一方面集中解决学生开展营销策划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对营销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对营销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策划方案的写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点评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困难,指导学生改进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集体思维碰撞,互相提供学习机会。这是师生共同交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对学生营销实践的总结与提升。4.给予阶段性任务的审查评价。根据学生阶段性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每个项目组予以优、良、中、差不同等级的成绩评价。引入激励机制,进行项目小组之间的成绩评比,褒优促劣,可以更好地督促并激发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上述工作中加强项目研究过程的指导督促,及时进行项目阶段性研究汇报与集中点评,做好阶段性任务的审查评价至关重要,这有利于督促学生按研究进度完成项目任务,更重要的是创设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是项目教学最关键的环节。

(四)项目教学的保障条件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项目教学强调“真题真做”,要求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因此实践基地开发利用与实训教材的编写是重要的保障。1.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利用市场

营销策划课程的项目教学法要求在项目开发时强调“真题真做”,力求将学习过程置于具体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因此无论是教学项目来源还是具体的项目研究过程都要依托具体的企业,积极开发与利用实践基地,争取实践基地企业的合作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基础条件。一定要与企业积极联系,寻求合作,实现共赢。2.实训教材的建设项目教学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学习特点要求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编制一系列项目研究的指导性文件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因此教材建设是保证项目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制项目实训教学大纲,明确项目研究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组织安排,并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制项目实训指导书、任务书等教学文件,针对项目策划的重点技能和关键业务环节的操作方法与内容进行指导,制定项目操作计划,规定各项活动的时间节点,以电子文档形式发给学生学习,为实训项目的研究实施打好基础。总之,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针对市场营销知识技能学习的特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强调实践、实用与创新,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营销策划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教学项目的开发与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研究过程的教学组织与控制、实践基地的开发利用和实训教材的编制。

参考文献:

[1]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

[2]徐宏桂.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3]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课题研究式教学;Photoshop课程;实施步骤

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春风扑面的形势下,我国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却并不乐观,绝大多数是中考、高考的“备胎”选择,由此导致了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堪忧的结果。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仅为初中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都有待于改善和提高,诸多原因造成《Photoshop图像处理》这一学科按以往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一种适合Photoshop教学法的新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设计准备

1.设计研究课题

课题设计是指在授课前期学科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性题目,它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基础,在课题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课题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研究课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要摒弃“本本主义”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即将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课题设计时要充分与学生生活背景、未来工作需求相结合,将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做合理、适当的处理后设定为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使其能创造性地研究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2)课题的设计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研究课题,具体表现在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中,据此做适当的处理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新知识,从而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使得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顺利完成“同化”与“顺应”的过程,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拟订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重点是为学生拟订研究计划。教师依据课题内容把重、难点有序地融入研究计划中,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据可依地开展实践研究,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力促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科研型的中职师范生。课题研究计划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即,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拓展研究。拟订课题研究计划其作用如下:

(1)将课题研究计划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利于实践研究的开展。

(2)提高科研能力、协作能力,改变以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做完后做枯燥等待的现象。针对同一内容,学生的研究时间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当前研究内容后,可依据课题研究计划独立开展下一环节的实践研究,或帮助其他同学开展研究,提高其独立研究能力和协作能力。

(3)计划书的拓展研究内容为可选完成项目,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基本内容的研究,反之,部分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题研究内容后可独立开展拓展研究部分的内容,总结交流过程中通过展示拓展研究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动力。

(4)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及表达能力。完成研究内容后,请学生对知识点加以总结、提炼并填写研究结果,在完善了科研过程的同时巩固了知识点,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上开展研究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题计划开展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制作步骤

出示研究课题和目标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内容的制作步骤,使学生对作品的制作建构一个整体的过程框架,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加以梳理。这一环节的实施,教师可使用谈话法、提问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制作步骤,避免出现教师讲、学生看的现象。

2.研究制作方法

学生对制作步骤有了整体建构后,即可开始分步研究制作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一个作品的制作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制作,遇到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再适时引导讲解。

3.实践理论验证

师生共同研究了作品制作方法后,由学生实践验证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下发课前设计的课题研究计划,让学生依据计划书开展实践研究,教师巡回辅导。经过长时间观察分析发现,在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当中又分为两种性格的学生,即外向型和内敛型。外向型学生表现为热情大方,愿意帮助其他同学讲解制作,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去帮助其他同学,使其在辅导过程中升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身师范性和示范性;内敛型的学生较为深沉,自己做完后喜欢静静坐在自己位置上等待教师安排下一环节内容,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让其参照下发的课题研究计划书开展下一步骤的研究工作,提高其独立实践研究的能力,实现分层次教学。

4.总结研究结果

在反复实践研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研究结果的填写,用以再现知识点,完善课题研究计划的填写,提高学生的总结梳理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5.创新研究交流

在学生总结研究结果掌握了知识点之后,教师出示拓展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让学生依据该背景自拟研究课题开展实践研究,在完成课题实践研究之后,学生分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交流评价,针对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体验成就感、激发其学习欲望。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5

关键词:研究生;衔接;始业教育;自我定位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在于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本硕衔接这一特殊阶段,为之后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一、研究背景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招生数量以每年约28%的速度递增,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艺术设计类的招生增长更为迅速。扩招利弊兼备,一方面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而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另外传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等问题更加凸出。为更好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高等院校不仅要研究培育先进的教学培养模式,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也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重视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完善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对于招生规模庞大、学生个性鲜明的艺术设计类研究生而言更为重要。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两个重要的阶段,本硕衔接的连贯性也同样重要。由于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生,在由本科的基础学习进入到研究性阶段的衔接过程中,尤其在考研、读研前后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心理行为、学习计划和预期目标等都会产生一些变化和问题。例如考研前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无甚了解,目标迷茫,读研时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盲目,缺乏动力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近几年我们通过对近百名艺术设计类研究新生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考研之后和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初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学习目标不明晰、学习动力不足、学业规划方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就教师本体而言,对于本科、硕士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政策、新现象甚至也不甚了解等情况,都会直接对教师的培养方法、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质量以致教师的自我成长等产生阻碍和不良影响,因此,做好本硕衔接教育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宏观上来说,重视本硕衔接教育问题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更好挖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输送高能型人才。从微观上说,本硕衔接问题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因素,做好本硕衔接教育既是对学校教学实施的检测,对教师引导方式的指正,也是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持续导航。就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而言,通过对此类学生本科、硕士教学现状的观察分析,寻找本科学习过渡到研究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对于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心理变化和适应能力,指导学生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学校教学规划角度、师生个体及师生关系角度为研究切入点,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学生本硕过渡阶段的衔接性,进一步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制度和管理模式,实现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一要求也符合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长远目标(图1)。

三、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

(一)学生群体的分析研究

学生是本硕衔接教育的客观对象,针对学生主体展开引导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应试教育压力下的考生往往心理承受压力较大,受到包括来自社会、家庭、经济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新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本次研究将学生主体分为两类人群:高年级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新生,针对这两类群体的不同特点,探索解决在本硕衔接阶段他们各自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而言,首先应该让他们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是希望步入社会参与工作还是继续研究生学习,如果步入研究生学习,对于研究生专业和类型的如何选择,这些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和规划。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高年级本科生的接续教育研究。就研究生新生阶段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学习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多数高校艺术类学生通常个性较强,自律性较差,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成果有很大影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通过交流和深入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明确自我定位和自我认识,包括他们的专业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对未来的就业规划等。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把这种教育和引导定义为研究生新生的始业教育。为深入细致地展开和推进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研究,在长期的观察发现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我们依据认知能力的高低与主动性的高低,把艺术设计类学生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认知高主动型学生;2.高主动低认知型学生;3.高认知低主动型学生;4.低认知低主动型学生。演绎如图2:根据圆点大小的示意,方形图示右上角圆点表示为高认知高主动型学生,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导师可对其提出相对高层次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尝试一些新的研究和探索;方形图示右下角圆点为高主动低认知型学生,这一类学生学习有较强的自主性,基础相对薄弱,导师可鼓励其多阅读文献书籍,多进行实践锻炼,逐渐积累知识强化创新性思维;左上角圆点为高认知低主动型学生,导师可鼓励其多参加专业性强而有趣的讲座和展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图示左下角圆点为低认知低主动型学生,导师可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鼓励这类学生多多交流,在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的同时抽出时间继续学习,不急于求成,而是对一方面的问题做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教师主体及其引导性分析研究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硕士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的教学方式,这就对导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培养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的直接执行者,也需要不断进步。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充实知识构成,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提升相互适应。只有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导师的引导方式不是单一不变的,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境变量而相应变化,对于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所处不同的学习情境应采取与之相应的引导方式。根据引导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与型引导、指点型引导、成就导向型引导。

1.参与型引导是导师在制订培养目标和研究计划的决策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学生想法和建议。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2.指点型引导是导师将如何完成工作的指令和时间告知学生,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有相应的指导和讲授,学生可通过学习研究逐渐提高科研能力。

3.成就导向型引导即导师为生设置一些较高层次的任务和要求,并且期望学生能够达到最佳水平。这类学生定位为认知能力强自主性高的学生。鉴于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导师可因学生个人和教学情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兼顾到对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进行培养和管理。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主动找导师交流自己的学习、科研以及生活方面的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之下,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积极开展丰富的学术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促进形成系统化逻辑化的思维理论研究体系。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参与科研活动,使艺术设计类学生平稳扎实地渡过由研究生向本科生的转变,让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获得实质性的飞跃。

(三)学校管理层面的分析研究

对于学校而言,应该从管理者的层面上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制订与研究生学习科研状态有接轨的课程,创办社会实践及学术交流活动等。通过本专业的教授进行相关学术领域的和专业前景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要进入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积极策划并且协助学院和教师一同制订相关的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本硕衔接期。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学校应该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制订培养方案,既要考虑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性,也要对学生展开个别化和特性化的定位。具体来说:第一,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过渡期内要采取与师生匹配的管理模式和学生培养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其次,要确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在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的教学中,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都与本科学习有一定的差异,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做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包括学习的自主性、知识的系统化和专业化,逻辑思维的建立和培养。因此,学校要根据各专业的差别化,制订既能提升理论研究又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培养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对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时事、招生政策的宣讲传达。艺术设计类教师对于时事的关注往往不够,而艺术设计类本、硕招生近几年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比如将以往研究生类型分为学术类、专业类,研究生学费和奖学金等缴纳、奖励方式,学生交流方式等,这对于引导学生的目标规划、学习成长具有很重要的引导意义。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学校是本硕衔接教育问题的管理者和调控者,学校既需要整体地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也要协调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和谐互利的状态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作,以更好地解决本硕衔接中所出现的问题。

四、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中高年级本科生的后续教育问题

在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高年级本科生后续教育的跟进更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于本硕衔接教育问题的顺利实现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从总体来说,本科生后续教育以有意向继续进入研究性学习的高年级学生为主体,给予他们思想认识、学习目标、专业选择方向等方面的正确引导,帮助其顺利步入到研究生学习阶段。从学校层面来说,需意识到本科生后续教育的重要性,为它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教师是本科生后续教育的推动者,教师应对有意向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定向关注,引导他们明确个人目标和行动指向,如投考硕士研究生的类型,如何夯实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如何在科研讲座中有意识地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等。从而为未来的科研学习做充分的准备。高年级学生群体是本科生后续教育的重心,对于艺术设计类的本科学生来说,应权衡自身全面因素进行综合决策,选择适合自己深造学习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努力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有意识地阅读文献、参与讨论,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并注重知识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针对艺术设计类学科的特点,除了提高本科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之外,其艺术感知能力、实践创新意识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文情怀也同样重要。最后,只有本科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与倾力而为,本硕衔接的目标和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五、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中研究生新生的始业教育问题

研究生新生阶段在本硕衔接这一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未来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这就自然要提到始业教育,始业教育是指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开学前的一段适应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如今被各阶段的学校所采用。如何将始业教育落实好,并真正地使研究生新生从中受益是始业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据艺术类研究生新生的特点,制订适宜的措施对其实行始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殊性实现差异化的引导教育方式。具体来说:

1.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陆续关注研究生的始业教育问题,同时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始业教育也愈加被各高校重视。始业教育的实现内容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开展讲座和交流活动。调查研究发现,内容系统完整的讲座活动对于学生的实际受用性更强。学校在组织讲座活动时,应打破专场短期讲座为主的模式,尽力实现内容完整的系列性讲座活动,并采用入学初集中学习,后期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相结合。讲座内容可以涉及学校历史、专业培养、思想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通过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讲座及交流活动,除了新生必备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重点在于对学生自我认知观念的正确引导和树立,帮助研究生新生对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2.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除了最基本的讲座形式之外,始业教育的跟进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如社团活动、文体比赛、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一方面丰富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新生的自主适应能力,并能够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同时,研究生学习阶段以参与型的实践性学习为主,通过以社会为载体,对研究生新生进行专业规划方面的引导,例如通过参与学术交流会、参观大型企业、参与学术竞赛活动的形式,既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其科研创新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活动的效果。通过加强高校研究生新生的始业教育,实现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的相互渗透。

3.实现方式的特殊化

对于艺术类研究生新生的始业教育问题来说,除了上述所论的内容系统化和形式多样化之外,应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探索与之相适的始业教育的实施方式。艺术类学习通常处于较轻松自由的氛围,交流是提升思想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定期举办丰富的交流活动,包括科创展览、学术讲座和各类设计竞赛,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尽可能地吸纳研究生新生加入,促成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并让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其次,除了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讲座活动,艺术设计的学习不能缺少阅读的积淀和交流探讨带来的启发,特别是对于处于衔接阶段的研究生,阅读积淀和交流探讨是未来学习的重要铺垫。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以接收到新式多样的思想;学生主动地与学者、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受到不同层面的启发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引导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点滴的积累对于未来做研究和做设计都有积极的意义。

六、结语

总的来说,关于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合力,学校要制订大方向的策略,做好衔接中的后续教育和始业教育;教师要给予学生支持和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水平。只有三者形成良性的协同和配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模式,才能不断改善本硕衔接教育现状,弥补这一实质性的教育忙点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整体质量。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知识储备;知识需求;研究生;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周建(1989—),男,山东沂水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37-02[收稿日期]2020-03-10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扩招[1]。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而且根据世界大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功能会逐渐向育人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3-4]。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研究生人数会逐渐增多。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文件的出台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特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6-7]。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课程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重点介绍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土地整治规划案例和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分析

(一)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多,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必然不同。为此,如何让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一大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学生的專业为人文地理学、国土资源学专业,但是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选题涉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城镇化等方面。该课程内容与有些学生的选题有直接联系,与有些学生的选题联系远一些。在此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内容相关性不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学生对空间分析技术的知识需求迫切

要出色地完成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需要掌握GIS、CAD等计算机操作软件。同时,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日常科研活动也时刻会用到GIS、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相关软件均有一定的接触,但是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该课程中理解并熟练操作软件对学好该课程,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

尽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进行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大多数研究生会感到些许的茫然。为此,在该课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三、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

(一)重点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行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对学科的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完全、透彻地掌握知识,做好科学研究。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对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述,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的专业名词、把握住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全面学好该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研究方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好。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会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了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尽量将课程有关内容跟学生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将技术处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会涉及大量GIS、CAD的处理,为此,在土地整治规划授课过程中,会穿插Arc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示范;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设计授课中,就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利用CAD进行展示,并介绍涉及的CAD的主要操作。上课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四)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就当前本学科存在的科学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土地整治投资标准经过多年的施行,现在是否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如何产生、怎么发现科学问题、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的互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素养。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7

制定读书计划在研究生入学时,要求每位研究生详细地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一份“研究生期间读书计划单”,并且将书单的内容分为专业部分与人文科学部分,在研究生与导师积极沟通的情况下对书单的内容进行修改,使该书单中所涉及的读书计划详实可靠,切实可行,对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行读书计划入学之后,要求研究生逐步完成读书计划单中的内容,并且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每次报告会由专业指导教师参加。此举不仅有利于导师对该计划的执行进行有力的监督,亦使研究生对读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充分保证研究生对所读书目真正有所收获。在报告会进行过程中,由研究生依次进行读书内容的汇报,并且不拘泥于形式,演讲、演示文稿、声频、视频等均可应用于其中,研究生不仅要述明所读内容,更要对其进行提炼总结。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由导师进行点评,并对今后的读书计划进行指导。学期末总结每学期结束时,研究生应对本学期所读书目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在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之后与导师进行沟通,对下学期的读书计划加以修改完善,力争在三年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读书报告会的意义

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医学理念与知识结构应运而生,因此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继续学习能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与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意义。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该阶段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黄金时间,而读书报告会活动正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研究生通过制定实施读书计划从而逐渐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读书计划制定的过程让研究生真正明白自己知识领域所欠缺的部分,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此项活动的开展为今后即将步入临床工作的研究生打下自主学习的基础,为他们在专业学术方面的发展做好准备,使其不仅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而且赢得更加长远。完善医学知识体系过分注重临床实践以及专业知识体系的单一化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但是医学从来都是多元一体化的知识体系,任何一部分知识的缺失均会为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带来困扰,进而导致研究生在步入临床工作后可能会面对医学知识过于狭窄的问题,甚至出现“专科看专病”的情况,培养了许多“专家”,难以成就“大家”。读书报告会使研究生可以弥补医学知识不够全面的缺陷,从而能够建立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全面体系化的治疗临床疾病[4]。扩展人文知识视野当今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学科综合模式”,掌握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能够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提供人文关怀式的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现行模式下医学本科阶段教育缺少这部分内容,因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当及时补充。人文科学部分的读书计划,则使研究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充分扩展人文知识视野,提升人文知识素养[5]。高尚的人文素养使其可以关注器质性疾病之外的因素,例如心理、家庭、社会等等,为其诊治疾病、维护患者健康提供新的思路。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随着当今时代国内乃至国际的学术交流会议开展的越来越频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变得尤为重要。读书报告会中要求每位研究生都要进行汇报,这对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都是一种锻炼;并且汇报时可以借助视频、音频、演示文稿等多种形式,使研究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而且有的导师提出研究生应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要求,这就使得研究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相当的提升空间。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研究生参与度不够高在读书报告会开展过程中有的研究生对此不够重视,不能按时完成所指定的读书计划,或者有的研究生只重视专业课部分,忽视人文部分。对此我院决定在今后将读书报告会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分量化,并且将分数计入最终的评优,从而加强研究生对于此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人文素养重要程度的宣教,使研究生意识到人文知识在其今后事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不同专业之间联系程度不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个专业科室“各自为战”,缺乏专业科室之间的交流,此现象不利于研究生将自身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相联系,使知识局限化。今后我们将定期组织全院专业科室共同参加大型读书报告会,会上不同专业科室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以加强研究生知识的相互联系性与整体性。总之,通过开展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能力得到提高,研究生创新性思维得到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全面、综合、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起到推动作用,是对现阶段研究生教育模式有益的补充和扩展。我们需要在内容和质量上提高读书报告会的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完善。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8

美国在学习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把其早期的学院制与德国大学的研究所结合起来,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一改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个性化、非正规化的特征,形成了正规化、形式化、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成为继德国之后为欧洲大陆以外许多国家竞相模仿、学习的对象”。美国的研究生院有全校性研究生院和学院性研究生院两种形式,它建立在本科学院或学系基础之上,与本科教育有较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双层或多层次的纵向结构。它没有自己的教师编制,仅仅是一种管理机构,对全体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起指导、管理和协调作用。它在编制整个研究生教育计划以及招生、学籍管理、奖助金、课程设置、学位标准等方面具有决策功能,本科生院和学系则负责教师聘任、课程讲授、教学科研活动安排等重要事项。比较德国大学教学科研基层单位———讲座制的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这种院—系纵向层级结构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长处。

1.有利于课程的合理贯通和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德国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培养是分隔进行的,而美国大学则从组织结构上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创造了结合的环境。因为美国研究生教育计划是建立在一个广泛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基础上的,而且在同一学科中,许多教师同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这对于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使本科生也能尽早涉足科研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为研究生教育准备和筛选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2.有利于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体现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以学系为研究生培养重要载体的美国研究生教育,很好地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在美国研究生教育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博士生修业计划为例,它包括了听课、课堂讨论、研讨会、科研或教学实践、论文撰写等内容,并规定在第一、二年内要进行与培养目标、学科研究大方向相关的课程学习和讨论。通过在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引领下的必要的课程学习及由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和科学研究或教学实践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博士生努力打好学科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开拓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造灵感,寻找和确定有价值的论文课题,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这样一种过程正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相统一原则的生动体现。

3.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跨学科合作

由于专门设立了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院,统一负责招生、课程、学位标准、奖助金、资格考试、学位授予等事宜,使研究生教育培养达到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避免学徒式研究生教育由个别教授管理、控制而带来的问题。同时,研究生院还可以发挥其宏观协调、组织的功能,在全校范围内促进跨学科和跨学院的研究生计划和科研工作,从制度和工作机制上推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

4.有利于丰富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培养更多更好的研究生

众所周知,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即是在科学研究活动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简单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各个环节中,师生间同样也存在重要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但由于专业式模式在重视科研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课程教学,这样,师生间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又形成了教授与被教授的关系。同时,还由于几门研究生课程往往是由多位教师分别教授,研究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所接触和具体接受指导的就不仅是入学时所选定的一位导师,而是一个教师集体。另外,这种模式注重班级教学和集体培养,教师也就会在某个具体环节中同时面对和教授同一学科乃至是相近学科的多名研究生。在这样一种多层次的、师生之间交互的由个人和集体共同形成的学术环境中,便派出生学徒式模式所缺乏的效应。这有益于研究生在接受教师指导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切磋中,博采众长,并逐步养成开放、全面、辩证的理性思维习惯,克服或减少科学研究中的狭隘性。同时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成批量地培养研究生,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必要的课程,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调整和改革,其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在沿着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条主线上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重视基础理论课程

这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教训。美国研究生教育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功利和实用的色彩比较浓,从硕士到博士,各类专业应用性的课程开设得比较多,对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有所忽视。二战后美国各界开始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院特别加强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在规定研究生必须大量参加各种类型科研工作的同时,针对各学科专业的不同情况,在研究生计划中开设了许多基础理论课程,并辅之具体的落实措施,从而为提高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了基础性条件。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硕士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已达到50%,专业学科占20%-30%左右。即使是博士生教育,也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必需的基础课程。如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必须完成4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教育心理学、统计分析、研究设计等。

2.强调文理渗透,增设跨学科课程

以发展新知识、贡献重大科研成果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日益注重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可以说,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在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设立和发展跨学科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也可以跨学院甚至跨学校聘请教师。在这样的研究中心里,研究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共同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比如城市规划这门跨学科课程,是把应用工程、政治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建筑学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斯坦福大学聘请了土木工程、经济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研究生开设了这门课程,并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既培养了新型人才也产出了新的科研成果。

3.修习课程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为了保证基础理论课、专业课能得到学生的重视并顺利完成修课,研究生教育计划会明确规定哪些是必修课,说明一般的修习规则和应积累拿到的学分,并告诉学生修习课程应完成的时间段。如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博士计划就对有关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作了规定,并提出了四年完成的要求,其中前两年的课程学习是主要任务,而第三年则必须完成课程学习转入论文的编写工作。但为了能更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职业目标接受培养,研究生教育计划还会列出多种多样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哈佛商学院要求学生必修的课程有12门,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自由选修的课程则有几十门。纽约大学法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法律以外的课程,涉及经济、心理学、医学、历史、科学、哲学、文学等方面。他们认为,这些课程有助于未来的法律工作者正确评价所处理的法律问题的意义和更好地掂量鉴定证人的言词。课程修习的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坚持了学科专业内在的培养目标要求,也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有利于增加研究生学识的厚度和宽度,使之既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家们,也具备多面手的潜能,从而能较好地应对科技日新月异、时代快速发展给职业生涯带来的各种挑战。

三、以质量为导向的培养方法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作用于培养对象、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具体的培养方法和教育手段,恐怕是人才培养教育长链中最接近学生、最直接制约效度的一环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如何把握这一环节的呢?

1.遵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素质

虽然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思想一直并存在大学里,但是,当研究生教育由快速发展走向成熟之后,在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塑造研究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研究的素质,始终是其人才培养的原则和主题,尽管在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类型、标准和知识结构中会打下不同大学思想价值取向的印记。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已经把录取新生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塑造科学精神的工作起点:不仅要看申请人的前置学历、学位,教授推荐意见,必需的考试成绩和社区服务经历等“常规”条件,还非常重视通过面试、加试、笔试等方式来考察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应变适应能力等素质,在这过程往往有多名教授参加,有时也包括高年级的研究生。研究型大学在制订研究生学习计划、安排研究生的有关活动时,把怎样有利于培养和发扬研究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创造性研究的素质作为他们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在常规的课程学习和教学大纲中,教师的讲课非常精炼且具有启发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往往不给出答案,而是以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或互相展开讨论。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们非常注意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是科技界近斯的研究进展及时补充到课程的讲授中,而有些选修课程的教材就是由相关领域正在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科技动态等内容以活页的形式分期汇集而成的。这样一些思路和实践是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相吻合的,对于养成研究生的学术敏锐性、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2.既抓好课程教学,又重视科学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美国研究型大学始终把教学和科研作为研究生教育相辅相成的两翼,把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相结合、相统一,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如前所述,研究型大学采取许多有效的办法来实施教学,比如必修、选修课的划分,学时和学分的规定,鼓励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还有具体的考试、考核和课程小论文等要求,使学生加深对学科专业的理解,为深入进行科学研究作准备。如果说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研究生学习的前期,那么,科学研究则自始至终是研究生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研究生一入学便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这种科研可以是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参加到导师的课题中去。有的还吸收研究生参加相关科研,与学科带头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其他教师一起,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在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思路的交汇碰撞中,感受浓郁的科研氛围,逐步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研究型大学把博士生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在教学和科研的组织安排上更是精益求精。其博士生的培养(尤其是学术性博士),并不是采取单一导师制。在以课程为主的学习前期,由各系负责研究生工作的主任任命一名教授担任研究生顾问,履行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适应学习计划或必要时调整学习计划、向研究生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职责。除了常规的课程学习之外,还专门为博士生设置有更高深的研究性课程。博士生应“跟随某个教授进行名为‘独立研究’课程的学习,必须获得有关研究性课程的学分。在博士生学完所需课程学分后,所有博士生都必须参加资格考试。通过了资格考试的学生才具有博士候选人资格”,获准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要由系里指定或由博士生和导师商定选择3-5位教授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工作,该委员会中必须有一位是外系或外校的教授。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要求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成果。在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高标准及严格的程序把关,切实保证了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的声誉。

3.重视研究生教育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

上一篇:高中生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