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7 11:35:54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1

城乡低保专项清理监察行动,是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政风行风建设、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监察行动,坚决清查纠正违反低保政策、扩大低保范围、挤占低保资金,以及“人情保,关系保”等社会救助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强化政策观念,完善工作程序,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清理内容

(一)对全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进行全面年审。

(二)在去年全区农村低保全面年审核查的基础上重点清理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救助对象。

三、方法步骤

(一)城市低保年度审核从年3月8日开始,到年6月3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

拟订年审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会议,对年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低保年审政策、年审时间及要求,做到低保年审工作家喻户晓。

2、组织实施阶段

由区民政局统一组织,区低保中心落实人员深入各街镇乡进行督促指导,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一是调查摸底:各街镇乡抽调力量,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社区居委会、各低保户,摸清、摸准、摸实每个低保家庭详细情况,入户率要达到100%。根据入户调查情况,填写《洪山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评议表》,对符合条件继续享受低保待遇的对象,重新填写《洪山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表》及《武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指导监督各社区居委会对核查结果进行民主评议,并在社区民主评议的记录本上做好记录。

二是集中审批:由区民政局抽调部分街镇乡及社区低保政策较熟、业务素质较高的低保专干,组成审批专班进行集中审批,审批结果要在各社区低保固定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年审过程中,对经核查及评议后认定为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要坚决取消,并说明原因,对经核查发现有应保漏保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办理申请审核审批手续,纳入保障范围,做到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退。

3、整改提高阶段。

对城市低保年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保障对象的档案资料,建好城市低保对象台账,依据年审结果对城市低保基础数据库及时进行更新,全面提高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

4、总结汇报阶段

各街镇乡对城市低保年审开展情况要进行认真总结,并于年7月5日之前,将总结报告报区民政局。

(二)农村低保的清理监察:由各街镇乡采取自查自纠的方式重点对第二、三类低保对象按照政策、标准、程序进行清理,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存在“关系保,人情保”的要迅速清退,并在6月20日之前上报自查自纠清理清查总结报告,对清理清查后仍存在不该保的还在享受的现象,出现问题由各自负责。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城乡低保年审、清理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高,各街乡镇要成立城乡低保专项清理监察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充实工作力量,组织人员培训,确保专项清理工作顺利开展,按期完成。

(二)严格程序,依法办事。城市低保年审工作要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社区民主评议、街镇乡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工作程序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三榜公示”的原则,规范操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到不重保、不错保、不漏保。各街镇乡、各社区居委会进行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要保留规范、详细、齐全的档案资料,做到会议有记录、评审有材料、公示有存根,档案填写规范、资料完整、手续齐全。建立调查、审查、审核、审批签名制度,实行谁主办、谁负责,对优亲厚友、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厉查处,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权力保。

(三)严明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在城乡低保年审、清理工作过程中,要严明工作纪律,明确责任,对参与城乡低保年审、清理的工作人员,实行“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严格按程序操作、阳光操作。对年审、清理中违规违纪行为将依据《武汉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法》(武政〔〕63号)文件精神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街镇乡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有关城乡低保的投诉、、举报,由各街镇乡依法、及时就地妥善解决,防止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2

**彝族自治县地处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全县山多地广人稀,共设3镇6乡1个社区,总人口100663人,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8.4%。县境内灾情频繁,贫困面大,脱贫后复贫、返贫的现象突出,使民政工作显得亦为重要。

近年来,**县密切联系县情,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把民政工作列为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常抓不懈,使整个民政工作始终贯穿以民为本,县民政局则把为民服务、为民解困、为民担忧作为己任,在实际工作中县民政干部总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需,真正成了广大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的“后家”。几年来,**县在加快发展中总是出现一种好现象,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县里的民政干部、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县里的民政干部、哪里群众热点难点突出哪里就有县里的民政干部,在漾濞彝家山乡村村寨寨群众最熟悉的干部是民政干部、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中耳熟能详的事是民政工作。“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为民忙。”**县民政工作在全县脱贫致富、共建平安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建设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哪怪,彝县广大干部群众把县民政局赞誉为是飘扬在彝家山乡上为民解困一面旗。版权所有

民政工作成了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县始终把民政工作作为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作为建设和谐平安社会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组长、副组长,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民政系统及财政、扶贫等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单位的民政工作领导组,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和督查。乡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网络。在实际工作中总是把民政工作同全县的经济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不断完善各级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层层签定民政工作责任书,使全县的民政工作做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并把民政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县在强化民政工作中不断加大民政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各项民政事业经费超额预算,及时拨付到位,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了民政的正常开展。版权所有

救灾救济工作日常化

救灾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主线,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生活、生产的安危冷暖之大事,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漾濞县民政局针对县境内每年都有低温、干旱、洪涝、风雹、泥石流滑坡、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实际,为了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救灾预案,健全值班制度,使救灾工作形成了日常化。

每当灾情发生,在漾濞县民政局里“灾情就是命令”,这里的干部职工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一种好习惯,只要获悉县境内发生灾情,不管在什么地方,民政系统的干部职工都能够做到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地紧急转移安置灾民,组织调运救灾物资,组织灾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漾濞县因灾民房倒损1500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民政局先后投入救灾资金达700万元,累计救助灾民3.6万人次,接收各类救灾衣被30万件,较好地解决了灾民吃、穿、住、医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了灾区的社会稳定和灾后重建恢复工作。

社会救济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主体之一,多年来,漾濞县民政局结合县情,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一是以做好春荒、春荒后期、冬令群众生活安排为主线,妥善安排好全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二是认真开展定期农村特困户调查活动,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对症救济帮困。如,日前漾濞县民政局再次对全县农村特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进一步澄清了全县农村特困户底子。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农村特困户共有3064户10239人,其中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有440人,因病致贫的有3762人,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有4998人,因灾致贫的有869人等,并建立了农村特困户台帐,为今后开展农村贫特困户实施救助提供了依据;三是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现实情况,实施救助活动;四是努力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及其他救助活动。

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漾濞县民政局进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先后投入农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69万元,使600多名特困群众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农村医疗救助,有3名精神病患者长期在州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并制定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特困群众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进行五保供养工作,目前,还有供养五保对象280人、分散供养249人,与此同时,已建成敬老院3所、床位84张,确保供养工作的圆满落实;进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几年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40人次,投入救助资金12万元,有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积极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备灾合作项目,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1.4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妇女、儿童防灾备灾的能力。

精心打造“低保民心工程”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受关注的民政工作之一,因此,**县民政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强化规范化管理,增强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把城乡居民低保精心打造成了一个民心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漾濞县在实施低保过程中,以张榜公示为重点,坚持低保群众监督制度,一是公开低保政策。在县乡村民政办公地点,做到低保政策上墙,让广大群众了解和知道,让群众掌握政策;二是公开审批过程和审批结果。对新增或调整对象实行三次公示的制度,将审批过程和结果公布于众,让群众了解审批管理机关是如何审批的,以及审批结果怎样;三是长期公示续保对象,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打造阳光低保,让群众放心;四是公示举报单位和举报电话、群众要反映、要举报、要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打什么电话等。

在不断强化低保规范管理中,**县民政局根据实际,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坚持低保动态管理制度。即一是建立低保户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户一档,并按规定归档;二是建立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将低保对象分为长期保障对象,相对稳定的保障对象、不稳定的保障对象三类,按照分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动态管理方式,即第一类对象,一年入户审核一次,第二类对象,半年入户审核一次,第三类对象为重点核查对象,每个季度入户审核一次;三是实行续保对象登记制度,即低保对象每月在领取低保金之前,必须到所在地加盖“低保管理专用章”,接受所在地的管理等。

比如,在发放低保补助金的方式上,山区乡实行由乡(镇)民政助理员发放,城区由县邮局发放,管理方面采取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按季审批,按月发放,全面实行张榜公布,使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对象有进有出,标准有升有降,实现城乡居民低保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为维护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有关数据反映,漾濞县2002年至2004年,两次提高低保标准,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全县保障人数已从2000年的412人增加到2005年2106人,年发放保障金从2000年的16.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66.9万元。

低保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城乡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常规工作实现超常化

近年来,**县民政工作出现一个喜人的局面,即重点工作有创新有突破,常规工作实现超常化。

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显著。近年,全县双拥优抚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优抚资金投入逐步加大,共支出抚恤事业经费115万元,并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筹集资金达3.6万元,帮助61户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了生活、住房和医疗等困难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安置渠道,实行“双考”安置、扶持就业与鼓励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安置政策,加强了就业培训和服务,有效地缓解了“安置难”的问题。截止目前,先后接收安置退役士兵265人,其中符合安置条件的51人,自谋职业人数18人,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在全州率先完成了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并获一等奖,切实维护了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基层政权建设稳步推进。2000年6月至9月,全县进行了农村村级体制改革和城市社区建设,依法选举产生了65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从根本上改变了村级管理体制和村干部任用机制。五年来,正确指导村(居)委会开展好各项工作,不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2003年至2005年,对全县65个村民委员会办公用房进行新(改、扩)建,其中新建28个、改建34个、扩建3个,总建筑面积达5580平方米,共计总投资390万元,其中州补助132万元,县、乡、村自筹258万元。对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分别补助1万元,用于零星修缮和绿化建设。2005年,新建的22个村委会办公用房已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州、县验收。2005年,按照“有利于城镇合理布局、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进一步搞好调查、论证工作,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县委、政府实施乡镇撤并工作起好参谋助手作用,并积极主动做好有关材料的起草和报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州下达撤减2个乡镇的任务。

老龄工作有特色。一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二是在敬老节期间,对全县百岁老人和敬老院五保老人进行慰问;三是定期对全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全面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先后支出资金8多万元;四是先后为523名老人办理了高龄老人优待证;五是抓好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

各项社会事务工作成果丰。一是严格执行《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做到执法文明、行为规范,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五年来共办理结婚登记4129对,离婚登记200对,在办理结婚登记中,未出现搭车收费现象;二是开展“明天计划”工作,组织全县28名残疾儿童到州医院体检,并对3名儿童进行手术;三是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共登记社会团体10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6个,并进行年检;四是实施好“阳光工程”,对全县123名白内障患者的康复手术实施救助。

抓行风建设增强为民解困意识

为了不断增强全县民政干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意识,**县民政局结合部门实际,在全县民政系统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了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在近几年来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漾濞县政局连续被被评为县级机关“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全县民政系统树民政新风,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成了风气。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3

民政助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说起民政助理的工作,那可真是繁琐极了。我的服务对象面广量大,全镇有人口 19万多,辖33个行政村,属于我业务范围的也有个5—6万人之多。每天我都要接待50多人次的群众来访,其中有城乡低保户,有五保老人和孤儿,有参加革 命的伤残军人、烈军属、老复员军人,有残疾人,还有庄稼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群众等等。说起来我的每天生活,那真是精彩啊!当然也有人说我,那不是精彩是辛 苦,那我可就不同意了,因为我工作着我快乐!

一、清早时遇上报丧的。

今年3月6日早上5时45分,我的手机响了,在睡梦 中我拿起了手机。“喂!老周吧,我们村的刘某某死了,她的后事你看咋办”,手机那边传来武庄村支部书记武宜坤声音。他在电话中向我叙述了该村一名特殊低保 户刘某病故无钱安葬的事。刘某,女,50多岁,聋哑人,单身未嫁,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突然病故,请求民政解决一点丧葬费。这事发生突然,如果按 正常程序走,等镇上将钱拨下来肯定要误事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电话中说:“武村长,我们民政上先想办法解决200,你们村上也要解决一部分,火化费和运 尸费我再想办法了”。我答应想办法替死者解决200元丧葬费,其实办法也只能是从自己的工资里先拿而已。但是火化费和运尸费也不是小数目,需要和他们具体 负责人沟通一下才行。于是,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给县殡仪馆责任人徐永佳和殡葬车承包人郭明分别打了电话,在得到他们火化费和运尸费可以减免正面答复后, 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放下电话,看看时间也就要到上班时间了。

二、上班时遇到缠访的。

早上7时50分,一进办公室, 就看到办公室的沙发上已经坐满了各类来访对象。我像医院“门诊大夫”接待“病人就诊”一样,拿出“民政对象来访登记簿”,一个一个地进行了耐心地询问和记 录,一一给予解释和答复,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刚要喝口水,喘口气。大约11点40分左右,残疾人周华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地破门而入,一进门,就冲着我 嚷着:“周助理,今天我有病了,到现在早饭还没有吃呢!给我点钱我要看看病。”我心平气和地对她说:“周华,县里每月给的那点临时救济,镇这么大,早就安 排完了,要不到你先去医院看病,诊费先欠着,等月底你再来,我多少给你解决一点。”。听我这么说,她很是不高兴地说:“我今天来!就没有打算空手回去,不 给我钱,你就别想下班!”。在场的民政会计张同能见此便上前解释道:“周华,凭良心说,民政办对你怎么样”。周华说:“对我不错,但今天非解决不可,说 着,她就抡起手中的拐棍向张会计的办公桌上砸去。我看事态严重,便向她所在村的惠村长打了个救援电话,请他们协助处理这件事。半个小时后,惠村长带着周华 的弟弟来到民政办,将周华劝了回去。这样的事,我们每月都要碰上几起。你说,谁让我干了民政助理了,我们民政助理的肚子不仅要能盛饭而且也要能盛气。事 后,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周华,并且通过县残联给她免费配备了一辆四轮残疾车。后来,她逢人就夸:“民政办对我真是太好了,他们跟我的亲人一样。”

三、生病时遇上命苦的。

下 午我的胃有些疼,我知道是老毛病,吃了点药就坚持去办公室。一到民政办,老远就见到办公室门旁边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勾着头在那里睡着了。我轻轻地将老 人唤醒,将他扶到我的办公桌前坐下,老人介绍道:“我是大胜村人,名叫孙延荣,今年78岁,参加过淮海战役等战斗。后因患重病回家休养,等康复后与部队失 去联系,故一直在家种田。本人3个儿子,目前已经去世2个,还有一个也年老多病,自顾不下,现在我风烛残年,请民政办给想想办法。”听完老人的一番介绍, 他不幸的身世让我很是同情。我不顾病痛立即与民政会计驱车前往大胜村进行走访调查,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同时按照老人提供的原部队领导电话号码,打电话进行 求证。尔后,向县民政局分管局长进行了汇报。后来,这位老人被确认为复员军人,每月开始享受260元生活补助。

四、夜半时遇上病危的。

一 天紧张的工作结束后,一吃过晚饭便早早睡了。谁知到了夜里11点,我的手机又“滴滴”地响了起来,抓过来一看是敬老院袁院长打来的。电话中他大声喊道: “周助理,不好啦!我们敬老院的相马氏老人口吐白沫,眼看不行了……。”“袁院长,你坚持住,我马上就到”。我挂了袁院长的电话,就迅速给硕湖医院的孙家 坤院长打了求救电话,请求他马上派车前往敬老院抢救老人。在孙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和袁院长、孙院长一起将老人抬上救护车,前往硕湖医院抢救。经值班医生 诊断,该老人患的是脑溢血,必须及时抢救。但因硕湖医院的医疗条件所限,该院无法抢救,建议我们立即转院。当即拨打了“120”,又将老人抬上 “120”,送往县医院进行救治。我马上又给民政办的唯一工作人员张同能打了电话,让他和我一起护送老人到县医院。在县医院我与张同能将老人从一楼抬到二 楼、又从二楼抬到三楼,抬上抬下,几番周折,老人的体检做完了,我和小张也瘫倒了。等到为老人办好住院手续后,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由于抢救及时,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顺利康复出院。

这一天,是我参加工作28年以来最难忘的一天。虽然苦点累 点,但心里很踏实。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需要帮助的广大人民群众,我们虽然因种种原因很多困难群众的问题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但我们真诚去做好每一件事, 因为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代表党和政府去做的,只要每天都能为困难群众解决一点难题,我都自豪,我都快乐。

民政助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作为千千万万民政工作者中的一员,我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已度过了十一个春秋。

1996年,我加入了基层民政工作者的行列。从上班的那天起,我就决心牢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为了理想和信念,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我镇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人民满意我满意、人民高兴我高兴、人民幸福我幸福”,是我追求的目标。

—— 为民解困,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是考验民政工作者的关键时刻。为加强救灾工作管理,尽量使灾害防 患于未然,我深入六个村两个居委会进行走访调查,进一步规范完善了镇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物分级发放制度。灾害发生时,为把人民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程度,我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为群众排危解难,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灾报灾,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 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祝

石柱村刘村组村民胡根友家住在山脚下,由于几天连降暴雨,泥石流不断下滑,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危 险。当时,我正在石柱村查看灾情,发现情况后当即和其他工作人员将胡根友家中的家具及其他物品迅速转移。府祝村田大富家在暴雨中土房已坍塌了一角,随时都 有可能倒塌并造成人员伤亡,我动员他搬出土房,但他家人意识不到危险的到来,不愿意搬,最后,我协同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勉强将他家东西转移到邻居 家并为其找了暂时住所。当天夜里,他家的房屋轰然倒塌。田大富一家人顿时醒悟,紧握着我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你”。上门村肖守义一家人全部都是智 商低的残疾人,一天夜里不慎失火,正在值班的我闻讯后及时赶到,同村干部和周围群众一起将人和剩余物品抢出。石柱村耿宏祥鸡棚升温不当,造成火灾,血本无 归;朱村卢青霜鸭棚遭受冰雹袭击坍塌,损失惨重;这样的事例太多,数不清多少个双休日,多少个夜晚,当我从睡梦中被电话惊醒,我和同事们的身影都会第一时 间出现在现场,妥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灾民需要解决的困难。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 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伟大工程。特困户、低保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公认的“最可怜的人”,目前我镇纳入低保636户815人,其中:农村低保 454户544人,城市低保182户271人。贫困面大,低保对象多。为规范管理,我拟定了《XX镇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通过调查摸底,逐户核实,张 榜公布,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低保对象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

石柱村下阳组26岁的村民张美琴,家中5口人,小孩不到1周岁。 2006年元月经市医院检查患子宫癌晚期,用去万余元医药费,母亲又患有子宫肌瘤无钱医治卧床在家,生活十分困难。我得知情况后,将该户纳入了农村低保予 以救济。此外,我又在镇政府各个部门发动捐款,并个人带头捐助100元,同时积极向市局争取福利公益金救助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共计帮助解决资金6千 余元,极大缓解了其生活困难状况。

——拥军优属,做优抚对象的知心人。“万物升华通过火,人类升华通过爱”。优抚对象曾为了中国革命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由于他们对现行政策理解有偏差,********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用爱作为动 力,满腔热忱地做好他们的思想疏导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是我们民政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民政助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 你上半年民政办在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基层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上为政府排 忧,下为百姓解难,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为促进我镇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农村 低保:根据《霍山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年初对我镇2009年度农村低保家庭进行重新评议审核,并重点保障已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 人、孤儿及重病重残家庭,通过村级评议,最终评出农村低保对象498户1265人。农村低保资金实行“一卡式”发放,1—6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金 355718元。

2、五保供养:一是加大我镇第一、第二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半年二院共投入维修资金25000余元,完善集中供养 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确保入住老人的身心健康;二是加强基层五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五保工作网络,努力使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的生活有人管、有人 问,20xx年初,我镇对331户五保老户进行了重新审核,并建立了五保户个人档案,按时发放五保户供养资金,上半年共发放五保户供养资金198600 元。

3、城乡医疗救助:20xx年民政部门为农村五保户代缴参合资金9930元,农村优抚对象代缴参合资金7800元,同时坚持医前、医中与医后救助相结合。1—6月份,共救助大病患者5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3170元。并对农村五保户实行零起付,全额救助。

4、优抚工作:20xx年1—6月共发放各类优抚定补资金423327元,积极落实“双拥”政策,城乡义务兵实行统一优待,20xx年上报优抚对象54名,优抚金将在“八一”建军节前统一打卡发放。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农村低保: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确保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退,程序公正、公平、公开,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的现像发生,确保低保资金用在最需保障的弱势群体中。

2、五保供养:加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的贯彻落实力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基础建设,改善五保户老人的居住条件。

3、殡改工作:坚定不移地坚持殡改方针,创新殡改工作管理模式,确保殡改工作管理模式,确保殡改工作走上正轨。

4、 “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关爱功臣”“两节”慰问走访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民团结。切实帮助老复员军人、老烈 属、老伤残军人解决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贯彻落实各项“双拥”工作,为我县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作出贡献。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基本情况

嵩 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北麓熊尔山、外方山之间,版土面积3008平方公里,56万人,县城距洛阳90公里,距省会郑州200公里,属部级贫困县。 由于版土面积大,人口多,且地处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也相对较多。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民政对象31937人,其中:城市低保7100人、 农村低保20338人、五保对象2833人、优抚对象及建国前老党员1666人。

二、当前基层民政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 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政工作越来越加重视,随着民政部门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作量不断加大,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基层民政部门在以 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我认为突出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民政工作领域拓宽、任务加大与民政人员少、编制增长滞后的矛盾亟待解决。民政工作已由传统的十余项职责增加到30多项,但是国 家未出台相应的增加民政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政策,使工作多、人手少的反差越来越大,特别是乡镇基层民政部门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就嵩县而言,全县16个乡 镇,大的乡镇配备2个民政助理员,小乡镇只有一个人从事民政工作,根本无精力做好日益繁重的本职工作。

二是在20xx年各地乡镇综合配套 改革中,所有民政办公室被撤销并入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乡镇民政工作“机构无帽子,门口无牌子,办公无章子,办事无票子”,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民政职能的 实施。乡镇民政办公室作为民政工作的最基层,是掌握民情、倾听民声、反馈民-意的“前沿阵地”,是把党和政府温暖送给广大困难群众的第一站,工作神圣而光 荣。而目前乡镇的计划生育、林业、水利、司法等七所八站均有单独的机构、编制和办公场所,唯独民政是合署办公。无单独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落后,办公条件 差,这种机制严重制约着民政事业的发展。

三是从工作职能看,乡镇民政在本来工作任务就重的情况下还存在兼职现象,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绝大多 数同时承担着乡镇安排的驻点包村、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招商引资以及突击性工作任务,而这些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远大于民政工作,民政工作只能挤时间去完成, 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致使政策措施执行走样或流于形式。

四是基层民政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上级拨付地方民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数目甚大,但基 层民政工作经费异常紧缺。低保、五保、优抚对象、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下乡调研、各种表册印制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然而,上级下拨的民政工作经费均为 专项资金,使用途径和范围受限,而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民政工作经费过少,对千头万绪的民政业务来说只能是勉为其难,杯水车薪。民政部门承受着严格落实政 策、工作经费紧缺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了民生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力度。

五是民政对象需求呈不断扩增之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随着经 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汇集迸发,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涌现,特别是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 多元化趋势,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诉求交织,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在工作业务上,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济弱助困力度不断增加,但随着改革的不断 深入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部分群众未能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求救助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群众不符合救助条件,看他人受益而眼红,出现“拿着手机、戴着项链 也想吃低保”的现象,致使救助额度相对于“需求”额度差距越来越大。在政策体制上,相关政策特别是优抚政策含金量不断提高,且政策出台不平衡,诱发了涉军 人员的心理不平衡,符合条件的互相比享受的级别和等次,部分不符合享受条件的想趁机捞一份、并坚持认定自己有权享受,导致涉军人员上访问题越来越突出,成 为民政维护稳定的一大难题。

看了民政助理个人工作总结的人还看

1.民政助理2014年个人工作总结

2.民政助理工作总结

3.2015民政个人工作总结

4.2015民政局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4

正当我市进入主汛期、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时刻,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年中分析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我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工作任务。今天上午,各县(区)民政局长就各自的工作情况作了汇报。下午,市局各位领导就各自分管的业务作了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以保民生为重点,抓好救灾与社会救助工作

1.城乡低保工作。我局坚持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和“三榜”公示制度,全面打造“阳光低保”。一是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市自2009年1月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87元/月,截至6月共有45999人纳入城市低保,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469万元。二是农村低保扩面提标。截至6月共有33.25万人纳入农村低保,按照月人均50元的标准,发放农村低保资金9889.99万元。三是做好春节慰问和一次性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共有45691名城市低保人员、349269名农村低保人员和五保户领到春节慰问费和一次性生活补助。

2.救灾救济工作。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春荒灾民生活救助工作,下拨75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解决灾民灾后的基本生活救助;认真做好灾情信息收集工作,全面启用了《国家自然灾害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立了纵向到村委会、横向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的灾情收集连动体系;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以全国“5·12”第一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了“防灾减灾进校园”、“防灾减灾进企业”、“防灾减灾进农村”、“防灾减灾上媒体”四个主题活动;认真做好汛期前的各项组织动员工作,及时做好查灾报灾、灾民紧急转移安置、灾民生活救助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3.城乡医疗救助。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大病医疗救助办法,把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争取更大社会效益。资助全市农村五保、农村低保、农村重点优抚对象42638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资金852.76万元;对城乡患大病的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上半年共救助大病患者4286人,救助金额321.66万元(其中:农村3852人,救助金额245.9万元;城市434人,救助金额75.76万元)。

4.农村五保供养。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有五保户16128户、16724人。其中,分散在农村供养的是15980人,共发放农村五保资金1243.13万元,月人均现金补助120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744人,1至6月现金补助96.54万元。

5.临时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临时救助办法,着力加强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工作,确保受助人员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不断提高救助管理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水平。上半年共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68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6万元,医疗救助资金2.5万元。

(二)以保稳定为核心,不断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

双拥工作。广泛开展了“春节”走访慰问活动,重点慰问边防、艰苦地区的连队、站(所),看望重点优抚对象、军队离退休干部,共支付慰问金380万元。完成第八届省级双拥模范(先进)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推荐准备工作。优抚工作。完成了重点优抚对象“三属”数据核查统计工作,完成上报残障优抚对象辅助器械需求数量统计工作,出台了《*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下拨优抚经费1603.32万元,都按新的抚恤补助标准发放到每一个重点优抚对象和出国参战民兵民工身上,没有出现因优抚政策不落实而导致的上访情况发生。安置工作。今年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797人,其中回农村安置562人,经审核符合安置工作254人(其中复员士官45人,转业士官42人,义务兵134人,政策性33人)。报名参加文化考试132人,全市已安置退役士兵20人,共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1167523.71元。开展退役士兵培训工作,2月4日至24日,历时20天,举办退役士兵摩托车修理、烹调和计算机培训班。继续抓好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认真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

(三)以保发展为前提,不断加强基层社会管理

规范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村干部“基础补贴﹢绩效补贴﹢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创建活动,完成了全市36个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和4个新建社区的组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完成市内449.4公里的界线联检工作。全力推进地名数据库建设,目前已完成八县一区的数据录入工作,预计在八月底全可完成此项工作。及时协调处理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引发的纠纷,积极配合资源主管部门调解在林改中出现的林地、林木纠纷,维护界线附近地区的社会稳定。进一步推进婚姻、收养登记服务规范化和登记网络化建设。上半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公民结婚登记8388对,办理协议离婚登记893对,办理涉外、涉港澳结婚登记18对,办理涉外、涉港澳离婚登记1对,登记合格率达100%;收养登记37件;市级新登记社团5家、民非1家;县(区)级新登记社团21家、民非3家;全市共火化遗体894具,火化率达16.5%,各经营性公墓安葬骨灰和遗体墓穴236个。

(四)以落实政策为着力点,不断强化社会福利事业

进一步落实好老年人优待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积极争取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保健补助和百岁老人的长寿补助落实发放。加强老年文化工作,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基层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继续抓好“微笑列车”项目,对23名儿童唇腭裂患者进行免费医疗救治,实施修复手术。按照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办法,开展了福利企业的年检工作。对社会散居孤儿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积极做好福利销售工作,今年上半年,共销售福利14170万元;每年用福利公益金资助贫困大、中学生50至60人,每人每年一次资助1000—5000元不等,资助金额近20万元。

总结分析上半年的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实效,狠抓重点。2009年,省政府将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全面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推进敬老院建设和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等列入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市政府领导和局领导先后多次到省民政厅汇报工作,千方百计反映我市民政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年初以来,省民政厅向我市拨付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助3838.15万元,预拨了城市低保资金3974万元、农村低保资金9298万元。安排我市冬春救助资金750万元。预拨抚恤生活补助费1603.32万元。安排20*年新建儿童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项目资金480多万元。年初以来,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城乡低保资金683.17万元,安排一次性生活补助资金5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发放100元元旦春节慰问金。预拔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资金210万元,军休干部经费838万元。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抚恤补助标准的提高,使民政对象真正得到实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了重大实效。

二是突出项目,狠抓建设。从市局到各县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努力夯实基础,着力推进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在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建设五年规划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投入1700万元,新建*市敬老公寓1所,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完善附属工程;改扩建、修缮敬老院4所,其中:墨江县敬老公寓(墨江县双龙敬老院)已完工,景东县锦屏镇中心敬老院、镇沅县中心敬老院、宁洱县中心敬老院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按既定规模全部建成后,年内将新增床位1250张。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已分别落实*救灾物资储备库、景谷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资金1000万元、50万元,*市救灾物资储备库正在建设中,景谷县救灾物资储备点前期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建设用地、建设规划、施工组织各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积极争取镇沅县、孟连县新建物资储备点项目申报工作,逐步完善全市物资储备点的合理布点,全面提升全市的应急保障和应急支援水平。*市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4.5亩、总建筑面积5*4平方米、概算总投资792万元,已于3月份正式破土动工;澜沧儿童福利院儿童食堂、镇沅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正抓紧进行;*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规划工作正在开展,预计下半年建设开工。殡仪馆建设项目,景东县殡仪馆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镇沅县殡仪馆新建、澜沧县殡仪馆改造、景谷县殡仪馆搬迁等项目工程正在建设中;江城、西盟抓紧做好新建殡仪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突出创新,狠抓制度。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市局出台了《*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草拟了《*市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优抚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全省临时救助制度建设由城市向农村推进。联合市人民法院等部门初步建立了涉诉特困人员的司法救助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厅举办的全省新任民政局长培训、全省25个边境县边境乡镇及藏区乡镇民政助理员业务培训和全省老龄系统行政执法暨信息统计工作培训等10多个培训班。这些制度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政事业的发展。

四是突出责任,完善机制。在落实“责任政府”四项制度、总结20*年民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市民政局与各县(区)民政局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救灾救济、社会救助、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社会福利、殡葬改革、社会组织管理、自身建设等14个项目纳入了目标管理范围,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有力地保障了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实现。按照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要求,切实加强“阳光民政”建设,在局机关设立了实施四项制度意见箱,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通过政务公开栏、网络和热线电话等形式,定期向社会通报民政重点工作、公示重要事项,提供政务信息查询服务,组织重大决策听证,主动接受公众和社会的监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了对民政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快“数字民政”建设,创新民政工作手段。加快全市民政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民政办公自动化工作网络,不断提升民政管理信息化和民政信息公开化水平。加强“法制民政”建设,开展民政依法行政依据梳理,制定民政政策法规实施细则,加大民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局机关还对现行的学习工作和服务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有力地推进了民政工作的法制化和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廉洁民政”建设,进一步加大专项执法监察力度,对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特别是20*年的救灾资金、福彩公益金、低保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优抚安置政策贯彻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和执法监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打造“满意民政”工程。按照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从3月份开展以来,按照规定要求,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并于7月7日转入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三阶段,即“整改落实”阶段。局班子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习调研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检查思想理念、工作思路、落实措施、工作成效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初步查找出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按照“五个共识”,努力做到“四个提高”、建好“五型班子”,打造“满意民政”的工作思路,更好地集中了群众智慧,反映了群众意愿,得到了干部职工和民政对象的认可。总的来看,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务实创新,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制约科学发展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明晰;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突出宣传,强化舆论。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建立完善新闻会、在线访谈等制度,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查询系统及民政内部刊物、民政信息刊物等宣传平台和宣传阵地,努力做好日常宣传工作,强化社会舆论,提高民政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截至6月30日,局机关共在各种媒体上稿50余条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新闻上稿率有所增加,尤其是头版头条、重要新闻数量增多,进一步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在全社会树立了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为社会各界了解民政、信任民政、支持民政、参与民政打牢了舆论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上半年,国家和省、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效果明显,经济运行呈现出企稳回升、逐步走向好的态势,但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金融危机对经济波及的连带性、影响的严重性、冲击的滞后性和恢复的艰巨性依然突出,民生保障压力很大,民政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民政工作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困难群众”,这为把民政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切实履职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民政部在大幅度增加城乡低保资金、优抚资金的基础上,将我省重点烈士陵园改扩建、精神病院改扩建项目、养老服务业、救灾仓库建设、社区建设、儿童福利院建设、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等一批项目列入了中央拉动内需项目。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这既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目前,全国各地的民政部门呈现出只争朝夕、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所有这一切,一方面,给我们增加了紧迫感,是对我们的严重挑战;另一方面,又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为我们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奋勇向前、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从我市民政工作的现状看。上半年,我市民政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受到了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不足:一是工作进度不够理想,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还很艰巨。城市低保人数与年初确定的目标还有差距,农村低保覆盖面较低,城乡低保配套资金落实存在种种困难,城乡医疗救助力度不大、救助面不广。敬老院建设、救灾仓库建设、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殡仪馆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不及时、进展缓慢。民政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制度不健全,部分县未按要求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工作的发展。二是民政工作规划相对滞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老龄事业等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致使当前争取拉动内需项目缺乏超前考虑、缺乏可行的项目。三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民政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所承担的民政工作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基层民政工作机构不健全,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工作手段落后;一些民政干部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强,民政工作的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宣传意识还不够强。一些地方和业务部门对民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民政宣传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大,形式、内容单一,效果不明显,与民政工作发展形势要求不相适应。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能否把握好、利用好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政领导干部的机遇意识和抢抓机遇的能力。民政系统的同志们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务必强化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协调意识和宣传意识,切实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强化机遇意识。机遇好比发展的金钥匙,抓住了机遇,就抢到了发展的先机,就能加速事物的发展过程、加快目标的实现进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人赢得主动、取得先机的关键所在,也是关系到一项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凡是抓住机遇的,就可以加快发展,改变面貌;反之,错失机遇,就会处于被动,沦为落后。能否抓住机遇,对于民政事业发展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民政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也有许多把握机遇、赢得发展的成功范例。比如,改革开放初期,需要国家供养的“三无”人员多,而全国的社会福利设施普遍不足、年久失修,国家财政又十分困难,这本来是民政工作的困境,但民政部的老领导在困境中寻找机遇,开启了新中国福利的先河,开拓了一条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出现了大量需要救助的下岗、失业人员,民政部的老领导及时抓住机遇,总结地方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转型,为今天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政部及时提出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确立了“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明确了“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基本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政事业全面发展。汶川特大地震,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救灾任务异常艰巨,民政部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各级民政部门变压力为动力,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不仅出色完成了艰巨任务,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民政部门的形象和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救灾、救助和慈善等各项民政工作的发展。上半年我市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经有了良好开局,下半年,要紧密结合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政策措施,继续抢抓机遇,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争取,力争再有一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纳入各级扩大内需的建设规划之中。

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创新就是灵魂、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工作的各个领域,不断提出新思路、新理念,不断出台新举措、新办法,不断提升民政工作的形象和社会效应。我们一定要按照本地区发展战略的要求,突出特色,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市民政工作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模式、展示新趋势。

三是要强化协调意识。2009年是大事较多的一年,各种社会风险和矛盾叠加,政治敏感时段集中。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构建“大民政”的理念,更加重视建立与民生和社会建设规律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更加重视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更加重视民生问题的整体解决、社会建设的统筹发展,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民政与社会保障、卫生、财政、投资等各方面政策,研究制定民政事业发展长远规划,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民政为民的职责变为党政领导的决策,把民政工作的任务变成党委、政府的部署。要借省、市两级加大城乡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优抚对象、8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老村干部生活补助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各方面的协调沟通,取得他们支持配合,力争将民政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盘子,纳入拉动内需的建设项目。要千方百计争取、汇报、协调,同时,要狠抓资金支出进度,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支出任务。

四是要强化宣传意识。民政宣传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民政、打造强势民政,需要大宣传和强势宣传;民政部门履行职责,特别是履行保障民生的职责,离不开宣传;民政工作要取得党政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的配合、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广泛深入的宣传;民政工作地位的提升、形象的塑造、社会影响面的扩大,更需要大力的宣传。各级民政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民政宣传工作,切实强化宣传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政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制订长远规划,落实宣传工作人员、经费和相关的设施设备,确保民政宣传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经费保障、有设备操作。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报刊等平台,紧紧抓住重大政策出台、重要会议召开、重要制度建立、重大活动开展、重要典型推广、重大灾情发生、重点工作推进等时机,集中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大张旗鼓地宣传,为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

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年初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整体思路和部署安排,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确保重点,统筹兼顾,认认真真落实,扎扎实实推进,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刚才前面几位市局领导就各自分管的业务作了具体要求,他们都讲得很好、很实在,我完全同意,各县(区)、各科室、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地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重复前面几位领导讲过的内容,下半年,我们重点是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健全机制为重点,切实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上半年,我市发生了旱灾、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但灾害发生持续时间不长,灾害范围不广,灾害损失较近几年同期相比出现少有的下降趋势,没有发生过一起人员死伤的自然灾害事件。虽然,我市上半年灾情不算严重,但发生重特灾害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全市地形地貌多样、复杂,人的活动、气候的影响等都有可能诱发重特大灾害。同时,由于我市广大农村群众居住条件、环境和自救能力弱,灾后的救助工作范围,承担工作压力大,救灾救济工作面临艰巨考验。因此,要继续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建立和完善救灾志愿服务动员、救灾资金投入和救灾联动机制,推进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在灾后24小时内得到及时救助。抓紧建设救灾物资仓库,充实物资储备,提升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力争年内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目前已进入主汛期,要落实24小时值班和灾情零报告制度,重特大灾情发生后,各县(区)要在第一时间收集上报灾情、第一时间深入灾区第一线、第一时间开展灾民救助工作,确保灾后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社会和谐。

(二)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必须以提高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为着力点,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一是高度重视低保调标工作,切实加强对低保工作的领导,今年我市完成了城市低保提标(由157元提高到187元)、农村低保临时补助(补差由30元增加到50元)、五保供养提标(由60元提高到80元)的任务。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事关困难群众生活改善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各县(区)一定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足额列支配套资金,保证提标后的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二是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强化低保工作动态管理。要坚持分类施保,把好低保对象申请审批关口,建立定期核查低保家庭收入制度,鼓励低保对象自我发展、积极就业、走出低保,做到“有进有出”,真正把生活困难的人纳进来,把生活改善的人转出去,让低保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三是配套完善各项救助制度。要做好各项救助制度的完善、衔接、落实,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尤其要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特别是要针对救助力度不大、救助面不广的问题,搞好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制定出台《*市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也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加大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

(三)以宣传舆论为重点,扎实推进民政宣传工作。

民政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核心理念,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根本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拓宽渠道、增强效果,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坏境和社会氛围,推动和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一是要大力宣传民政工作的职能职责和地位作用。民政工作已经从为中心工作服务转变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民政部门要大力宣传民政工作地位的这种深刻变化,大力宣传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根本职责任务,大力宣传民政工作在促进公平、维护稳定、增进和谐的功能作用。二是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民政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在做好经常性、长期性宣传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对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通过宣传,实现、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提高民政工作依法行政、依法保障水平,推进民政法制化进程。三是要大力宣传民政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民政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群众性,要通过向社会宣传民政,使民政走向社会,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要大力宣传民政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民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大力宣传民政工作取得的成就,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要大力宣传创造积累的先进经验,以发挥经验示范、舆论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步伐。五是要大力宣传民政战线的先进典型。通过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样板和示范作用,鼓舞民政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士气,激励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继承和发扬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把民政事业推向前进。

(四)以基础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民政公共服务。

当前,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新形势下,各县(区)要抓住机遇,在拉动内需、扩大投资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在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中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在促进民政事业发展中造福人民群众。近年来,我市民政服务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缺口资金较大,仍处在较低水平。各地民政部门要立足实际,从群众期盼、民政事业急需的实际出发,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的原则,以“霞光计划”、“蓝天计划”、“明天计划”为依托,重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救灾储备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殡仪服务设施等一批惠及百姓的民生项目。下半年,要全面完成景东县锦屏镇中心敬老院、镇沅县中心敬老院、宁洱县中心敬老院3个养老服务设施;*救灾物资储备库、景谷救灾物资储备点2个救灾储备设施;*市儿童福利院、*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澜沧儿童福利院儿童食堂、镇沅县社会福利中心4个社会福利设施;景东县殡仪馆、镇沅县殡仪馆、澜沧县殡仪馆、景谷县殡仪馆4个殡仪服务设施等各项民生项目的预定工程任务。

(五)以目标管理为重点,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与各县(区)民政局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救灾救济、社会救助、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社会福利、殡葬改革、社会组织管理、自身建设等14个项目纳入了目标管理范围,各县(区)回去以后,要把责任书拿出来,认真地进行逐条梳理,看看哪些工作已经开展了、采取了哪些措施、进展的情况如何?哪些工作已经完成了、达到了什么成效、取得了哪些经验、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怎么打算?哪些工作效果明显、哪些工作富有特色;哪些工作还有待加强、哪些工作还须进一步完善?等等。还没有完成的,要抓紧时间,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已经完成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备相关资料,加强痕迹档案管理。各科室既是工作业务的办理责任人,也是具体落实的督查责任人,要根据责任书签订的内容,结合各自的业务,认真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县(区)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府〔〕144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并经区政府同意,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低保核查清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核查清理,推进我区城乡低保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转变,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予保”。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查找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核查清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事实清楚。

(二)坚持收入标准。必须将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低于低保标准作为核查清理工作唯一的“度量尺”,对高于低保标准的坚决予以清退,对低于标准的及时纳入低保。

(三)坚持应保尽保。正确理解“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予保”,不能盲目的为了降低保障人数而下指标、定比例、设门槛,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拒之门外。

(四)坚持维护稳定。加强工作力量,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核查清理工作中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三、责任主体

各镇街为本次核查清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承担行政区域内城乡低保核查清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区民政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对镇街核查清理工作的督促指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核查清理范围及重点

核查清理工作的范围是所有在册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家家登门、户户核实、人人见面”。重点对不按程序审批、不按动态管理要求、不经听证评议公示纳入、村(居)委会干部“优亲厚友”、轮保骗保、平分低保金等进行清理整顿,主要是核查清理以下不符合条件的对象:

(一)家庭成员因死亡等原因发生变化的;

(二)在我区享受低保的劳动年龄段的人员;

(三)在我区享受低保且同时已领取社保退休金的人员;

(四)享受低保人员虽下岗、失业、但其配偶在行政、事业单位有固定收入或在私企工作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子女大学毕业或成年已正常就业的;

(五)享受低保人员的家庭成员中有开商店、办公司、工厂、从事客车、货车营运的;

(六)享受低保人员因年幼、年迈无劳动能力,但其法定赡养、抚养人、扶养人具备明显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0月底前)。

1.制定方案。制定《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工作方案》,并下发各镇街,各镇街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召开会议。召开区、镇街两级城乡低保清理核查工作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开展对镇街、村(居)委会参与核查清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开展清理核查做好准备。

(二)申报阶段(11月1日至10日)。

全区所有享受城乡低保的居民,以户为单位,填写《市区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续保申请书》,在享受低保所在地的村(居)委会进行申报。

(三)核查清理阶段(11月10日至12月10日)。

1.入户调查。按照“家家登门、户户核实、人人见面”的要求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听、查、看、访对其家庭情况、家庭人口及收入、就业情况、水电气支出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年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调查表》,镇街和村(居)委会调查人员要对调查结果签字负责。

2.民主评议。组织由所在村(居)委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退休干部职工代表、村(居)委会干部召开评议会议,对申报对象是否符合城乡低保享受条件进行民主评议。

3.镇街初审。镇街对村(居)委会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签署审核意见,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报送《城市(农村)低保家庭人口收入无变化家庭名册》,对不符合低保条件和家庭收入有变化的报送《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调增、调减家庭名册》、《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停发家庭名册》、《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停发审批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对象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及低保金调整审批表》。

4.两榜公示。一是村(居)委会对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的结果进行一次张榜公示;二是镇街对初审结果进行二次张榜公示,并于12月10前将《年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调查表》、各类审批表报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2月20日前上报核查清理工作总结。

(四)审批阶段(12月10日—12月20日)。

区民政局根据《年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调查表》,对初审通过的城乡低保对象作进一步审核,对各镇街报送的低保审批表进行审批。

(五)总结验收阶段(12月20日-12月25日)。

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对各镇街核查清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检查不合格的,各镇街要组织人员重新核查清理。核查清理工作结束后,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总结并向区政府报送专题报告,区政府对此项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对违反低保政策的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区政府副区长彭洪森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城乡低保核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民政局,具体负责本次核查清理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对此项工作及政策的宣传报道;区财政局负责加强低保资金的管理和落实清理核查工作经费;区公安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国土房管局负责配合做好数据比对及低保的联动机制等工作;区公安局、区办负责做好维稳工作,对扰乱清理工作正常开展的要依法予以处置;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区审计局等部门负责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查。各镇街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核查清理工作。

(二)精心组织,确保稳定。

各镇街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严格按照低保政策法规办事。既不能放宽政策将不属于低保制度解决的对象纳入低保,又不能置困难群众于不顾,限制符合条件的应保人员享受低保。对矛盾突出的投拆,要积极引导,妥善处理,防止简单粗暴,激化矛盾。既要搞好核查清理工作,又要确保社会稳定。

(三)长效管理,巩固成果。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6

一、2006年民政工作回顾

(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1、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06年全区城市低保工作要点;完成了全区低保证的更换和低保申请表、变更表、收入证明等系列审批表格的更新工作;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贯彻落实了省民政厅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试行);完成全区低保户医疗救助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落实了10户受救助户;配合市粮食局开展“情系困难职工——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好油”的活动,使500户低保户得到了实惠;多次联合区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对低保申请户进行审批核查,截止9月份,共审批了77户申请户,清退了52户,变更了52户。

2、为严格执行当前低保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规范低保管理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及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六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及低保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核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查和复查,采用听反映、实地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户不漏的清理核查。整个核查过程严格按照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对因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符合原有享受水平或不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低保户进行了核减或清理,全区共核减了47户低保户,核减低保资金2533元;清退了41户低保户,停发低保资金5530元。截止9月份,我区共有低保户1085户1549人。常补对象1011户1388人,非常补对象74户16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58.6万元。

3、成立了南昌高新区社会救助领导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印发南昌高新区加强对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救助管理方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地防止流浪乞讨人员返流现象。

4、为了提高我区民政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按照“三提高”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各民政办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业务技能培训。为此,我区还专门筹集资金为各镇(处)民政办配置了专用电脑和打印机。目前,全国民政事业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和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区得到应用,实现了“微机操作、规范管理、银行发放”的目标,我区城市低保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在市农经网、区局域网及《社发动态》上发表了题为《当前我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的调查报告,并提供给区管委会主任和分管委领导参阅。发表新闻稿件4篇,其中题为《南昌高新区顺利开展2006年低保核查工作》先后被市民政网、区局域网、区刊《南昌高新区》及局刊《社发工作动态》四家转载。

(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步入新阶段。

按照市民字[2006]23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对今年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各级民政干部经过调查摸底,严格按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实施分档救助,分为每人每年300元、200元、150元、100元四个档次,全区1792户2953人得到社会救助,全年总救助金额57.19万元。同时督促各村做好证(卡)的使用和管理,监督各村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救助政策的兑现以及发放救助款物的公开、公平、公正。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6]13号)和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民字[2006]146号)文件精神,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南昌高新区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将为我区特困群众和五保户提供医疗救助。

(三)救灾救济工作创造新格局。

安排好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的稳定。我区民政部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深入基层对困难群众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受灾的真实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好春荒期间的灾民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区下拨了15万元救济款用于春荒救济,依据“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采取普遍调查和重点核查相结合的办法,将救济款全部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灾民手中。并且根据省民政厅、市民政局要求,救助凭证发放。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获得新成绩。

1、对全区需负责安置的26名城镇退役士兵全部实行自谋职业,由区财政局按照我局提出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经济补助金,全面推进了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伍安置工作。

2、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退役士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择业观念。我处加强了全区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的管理教育,并建立了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专户,及时、足额地发放了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共52.205万元,圆满地完成了2006年度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3、为使我区伤残人员(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换证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的伤残军人进行了重新核对核实,从5月份起开始启动《革命伤残军人证》换证工作。目前,全区共有12名伤残军人办理了等级套改审批手续,换发了新式证件。

(五)社会福利工作换得新面貌。

为落实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养水平的通知精神,我区加强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为做好我区五保供养工作我处做了以下工作:

1、我区五保户通过“农转非”纳入低保,提高五保户的供养标准,截至2006年10月份共为1044名五保对象办理“农转非”并纳入低保范围,全面提高了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散居五保户达到1680元/人.年;

2、下拨6万元用于全区敬老院的维修;

3、督促昌东镇利用撤乡并镇后空置的办公用房的现有资源,用来建设敬老院,以提高集中供养率;

4、要求各镇(处)大力支持五保供养工作,划拨一些土地用以建设敬老院的生产基地来增加敬老院收入,提高供养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5、加大敬老院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昌东和麻丘两镇统一制作上墙。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和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六月份我区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并进行了部署。8月份,对昌东镇的三联、芦源、光明村,麻丘镇的麻丘、刘城、鲁溪村,艾溪湖管理处的北沥、广阳村等8个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是在各镇(处)自查的基础上,通过听取镇(处)、村负责人的汇报,现场察看村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询问各村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进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社发局检查组与各镇(处)的分管领导和干部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各镇(处)针对检查结果已提出了初步的整改意见,以期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区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同时,社发局对这次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2、随着我区湖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区人口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矛盾日显突出,为切实解决这些难题,区管委会经请示市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成立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万科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做好这项工作,管委会成立了由社发局牵头,包括财政、规建、公安等部门在内的筹建指导小组,艾溪湖管理处成立了以处党委书记为组长,处党政办、综合办、规建办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截止7月底,已完成了各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居住户数和人口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报批;派员到兄弟单位的精品社区参观学习,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居委会各类规章制度;已向市政府申请了社区办公经费;在万科房地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用房已落实,目前,该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

3、顺利开展了南昌高新区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如培训、资料收集等;以区管委会得名义出台了指导小组和实施办法,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我们将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勤恳干事、热情服务”的态度,坚持“督促、协调、服务、指导”的工作方针,尽职尽责,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本职工作。

二、2007年民政工作思路

2007年,我区民政工作将更加努力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时下正在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按照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民政常规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的具体打算是: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把民政工作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课题研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灾民救助、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等相关制度,结合全区实际,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落实。

(三)创新优抚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新思路,全面推进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万科居委会建设管理为契机,集中力量,打造全市精品示范社区。强化居委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居委会为居民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

(五)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民政建设。要形成“竭诚为民”的作风,把“为民”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基层民政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验收,重过程、重效果,把“为民”的实事办好,把“为民”的好事办成,把“为民”解困的事办实。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7

文章导读:民政工作是与人民群众贴的最近的一项工作,民政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活动中,县民政局就确立了“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的活动主题,通过在各党支部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效整肃了工作纪律,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形象,最终使全局上下每名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根据全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总体要求,县民政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抓住三个重点,创新活动载体,全面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以中心工作为内容,全面确立了民政创先争优目标重点。县民政局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紧密结合民政中心工作,做到活动和工作相互促进,把“做为民先锋、促科学发展”定为民政创先争优的总目标,确立了“四个围绕”的活动重点。一是围绕“贫有所保”,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低保的提标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二是围绕“病有所医”,加大对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重症病人的大病医疗救助力度。三是围绕“难有所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贫困大学新生、因突发受灾人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临时救助制度。针对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入学的大学新生,启动了度贫困大学新生救助工作,规定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考生,每人救助4000元,低保边缘家庭考生每人救助3600元,其他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考生,每人救助元。四是围绕“灾有所救”,规范核灾、报灾、救灾程序,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同时,县民政局还专门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由局党组成员分别对全局4个支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联系指导,从而有效加强了各支部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了各支部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各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工作能力。

二、以推动发展为内容,全面确立了民政服务理念。民政工作是与人民群众贴的最近的一项工作,民政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活动中,县民政局就确立了“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的活动主题,通过在各党支部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效整肃了工作纪律,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形象,最终使全局上下每名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县民政局制定出台了《曹县民政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奖惩办法》,通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彻底解决民政系统内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争当先进动力不足、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确保全县十项民政工作在全市争第一,五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目标的实现,从而全面提高我县的民生保障能力和为民服务质量,确保民政为民、民生保民宗旨得到根本落实,最终促进民政工作的全面快速发展。

民政低保个人工作总结篇8

(一)全面摸清低收入农户状况,为全面开展“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打好基础。丽水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5月在全市9个市(县、区)开展了全面进村入户调查,摸清全市贫困人口现状的工作。根据调查情况,对拟列为低收入的农户进行核实。按照初定、公示、审定这样三个程序把关审核,最终确定全市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75095户、181392人,占农业总人口的8.7%,其中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31907户、62864人。根据市里的要求,全市以乡镇为单位,对所有低收入农户分户立档,装订成册,汇总至市农办,并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了电子数据库。各地还根据农户脱贫、返贫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有进有出,对低收入农户实行动态管理。低收入农户档案主要显示其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内容、收入状况、贫困原因和享受扶持政策及结对帮扶等情况。全面摸清和掌握全市低收入农户状况,为各级实行分类指导、有效开展增收工程奠定了基础。

(二)理清增收路子,实行分类指导。从调查摸底情况看,丽水市农村低收入人群主要为四个方面:一是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乡村的农民。山高路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造成当地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比例高达85%,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仅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23%。二是缺乏劳动力(包括残疾人)和自身素质很低的农民。丧失劳动能力和家庭缺少劳动力的占贫困户总户数的51.1%,文盲半文盲人口占贫困户总人数的37.4%,小学文化程度占38.8%。三是脱贫基础不稳定而因灾因病返贫的农民。特别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大中水库库区贫困的状况较为突出。全市因病致贫的有1.38万户,占全市贫困户的18.3%,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返贫的占29.73%。四是因生产发展资金短缺而难以脱贫的农民。在丽水,这样的农户约占总贫困户数的11.8%。由于难以筹集发展资金,所以即便有了好的致富门路,也有心无力。

针对低收入农户的实际情况,丽水市在增收工程中,十分强调分类指导,为低收入农户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增收路子。市委、市政府在总结各地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即立足农村和农业,就地富裕一批:集聚城镇,下山转移一批;出门打工,对外输出一批:创新工作机制,社会帮扶一批;健全救济体系,政府保障一批。对那些有一定劳动能力、苦于无致富项目和资金的农户,着力引导他们发展食用菌、笋竹、茶叶、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等生态农业,发展有山清水秀地理优势和畲乡风情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积极倡导“一县一特色,一村一特点”,推动和扶持“杨梅之乡”、“田鱼之乡”等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抓好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社为依托,农村信用社为后盾的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为农民开发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对那些居住在高山远山、地质灾害频发、大中水库库区等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域的低收入农民,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向中心村、镇集聚,走下山脱贫之路;对那些有条件劳务输出、外出就业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就业培训,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提供就业信息,鼓励他们外出就业,同时,鼓励和支持本行政区域内工商企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用工:对那些因病因灾致贫的低收入农户,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结对帮扶。通过捐助种猪、种禽、种苗,提供生产技术等,帮助他们发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增加收入:对那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民,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通过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低保标准的办法,逐步帮助其提高生活水平。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差提高到100元以上,2007年每人每月补差不低于50元,2008年不低于75元。2009年达到100元。

(三)发挥妇女劳力优势。大力扶持来料加工。来料加工具有“无投资,见效快,无风险”特点,特别适合低收入农户,也是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长效措施。为进一步挖掘来料加工业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上的潜力,丽水市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明确责任部门。针对来料加工业务大都适合妇女劳动的特点,丽水市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的优势和作用,明确由各市(县、区)妇联负责联系和落实本地的来料加工业务。丽水市妇联专门在义乌等地设立了来料加工办事处,并派干部专职驻守;二是加强信贷支持。当地金融机构加大对来料加工企业和经纪人的信贷支持力度,采取担保、抵押、联保、贴息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来料加工企业和经纪人的贷款问题:三是提供各类便利。运管部门对来料加工运输车辆核定载重1吨以下的,免予办理道路运输证,免收公建金和运管费。工商、经贸部门积极为经纪人提供加工企业信息,拓宽加工货源渠道,农业和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和再就业工程,积极配合妇联开展来料加工经纪人和从业人员培训,齐抓共管,为发展来料加工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四是培育一批来料加工业务经纪人。全市现有来料加工经纪人600余名,他们为发展来料加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功臣”。市里十分重视抓好这支队伍,专门对这批人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建立了来料加工业务先进分子奖励基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奖励来料加工及开拓来料加工市场。各县(市、区)政府也安排来料加工专项奖励经费。分别对优秀经纪人、优秀合作厂商和先进乡镇(村)进行奖励,实行以奖代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提高其竞争力。经过努力,丽水市来料加工业务保持年均增长40%的良好态势,2006年全市从事来料加工的农民8万人,人均加工费收入1570元,2007年1~8月,就有9.2万名农民从事来料加工,实现加工费用收入2.08亿元,人均加工收入2174元,预计到2010年,全市加工费收入将达到6亿元至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提高300~400元。

(四)构建新的农民小额信贷模式。帮助低收入农户解决生产资金。农民贷款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农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主要原因是农民缺少可抵押的财产或没有担保。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丽水市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是探索建立用林权抵

押小额贷款的模式。2007年初,丽水市政府提出了《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意见》,据此,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和丽水市林业局出台了《丽水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林业产业经营和资金需求特,占、及风险可控原则,确定五种林业资源抵押贷款信贷模式:一是重点支持林业产业化重点企业贷款:二是结合“信用村”、“信用户”建设,通过林农联保的方式。推动林农联保贷款:三是鼓励担保公司保证贷款:四是加大对股份制林场、家庭林场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林农走集约化经营道路:五是尝试开展林农林权抵押直贷和政策性信贷模式,探索满足林业不同资金需求的多种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一新颖的农民小额信贷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是鼓励各类组织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担保。丽水市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民增收的意见》,通过税收、财政补助等各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个人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担保,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第三是建立农村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信贷帮扶基金。针对低收入农户贷款担保难。青田县还由财政直接投入,专门建立了农村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信贷帮扶基金,通过信用社运作,实行资金滚动使用,信用社创新低收入农户小额信贷担保机制,为有致富意愿和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提供1000~10000元的贴息贷款,利息从基金中列支。

(五)搭建多层次劳动力培训体系。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本领。2006年以来。全市通过多层次的劳动力培训体系,共培训低收入农户劳动力9730人,其中转移就业培训3794人,实现转移就业2865人。主要做法:(1)加快培训一批新型农民。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农民素质培训力度。如庆元县抓农民技术培训突出“四个结合”:一是与开展“联基地、联大户”活动相结合,突出对蔬菜、吊瓜、山羊等种植、养殖大户的技术培训,通过他们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二是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欠发达乡镇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实施相结合,改“撒胡椒粉”式培训为重点培训,以点带面,强调对核心、骨干农户的技术培训,即对产业的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户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核心户的辐射带动,促使广大种植养殖户学到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与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相结合。充分运用农业信息网、农村科技信息网、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网络、农广校等载体开展技术培训。四是结合乡镇技能型政府建设和“培养技能型干部,建设服务型机关”活动的开展,做好县乡两级干部的培训,使每位干部都拥有技能。从而更好地培训农民。(2)加大转移就业培训力度。2006年以来,丽水各县(市、区)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培训力度。丽水市本级重点突出对失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三定培训”,即定点、定向、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青田县则对在职高就读的青少年农民,免除了学费,对纳入低收入目录的农户参加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一律免收培训费。松阳县进一步创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方法,全面实行培训券制度,试行跨区域异地培训机制,而在缙云,则采取落实贫困农户优先享受免费“订单式”培训和“订单式”输出的政策规定。(3)重视低收入农户的下一代教育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户下一代的受教育水平,是从长远保证低收入农户脱贫的治本之策。青田县特别重视这项工作,实施贫困生资助扩面工程,明确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家庭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本县学校就读,免收学费、代管费,免费享受营养餐,高中阶段在县内就读的,年补助500元。(4)发挥结对干部的帮扶培训作用。结对干部对缺乏技能和文化素养的贫困户,侧重于培训帮扶,实行一对一指导,通过帮助联系信息或技术培训,购买相关书刊或订阅各类报纸等方式,提高其素质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六)持之以恒,不断开拓下山脱贫的新路子。长期以来,丽水市把下山脱贫作为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采取了“筑巢引凤”和“赶鸟下山”等方法,引导一批农民下山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筑巢引凤”就是政府在中心镇、村建好安置房,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并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那些有意愿、也有条件下山发展的农户下来脱贫。“赶鸟下山”就是对那些居住在山高路远、生存条件恶劣的只有2~3户农家的自然村,动员他们撤并下山。政府给予下山安置。经过几年的努力,下山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至今仍有较大数量的农户居住在条件恶劣的高山地区,生活十分贫困。据调查,在丽水18万低收入农民中,有5.93万人居住在村均10户以下2725个远山小规模自然村里,这2725个自然村中,未通公路的有2163个,未使用安全饮用水的有2060个。市里把这部分低收入农户增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总结下山脱贫的经验教训,积极开展小规模自然村的撤并工作,全市各地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一是加大迁移下山的财政支持力度。如缙云对已安排整体搬迁的村。整合交通、水利、通讯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下山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搬迁成本,加快农民公寓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工作,对低收入农户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保险金,由县财政给予补助,保障低收入农户下山后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二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破解农民搬迁下山入城后的公寓建设用地难问题,丽水市指导各地盘活迁出地资源,用足用好退宅还耕还林政策,鼓励以租赁、承包、入股等形式流转开发土地、山林等资源,多管齐下,确保农户下山后有基本的生活来源和生产资金,维护其下山积极性,三是适当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景宁通过把教育和其他一些公建设施进一步往县城和中心镇集中,来吸引和鼓励远山农民下山搬迁,小学、中学等教育资源逐步集中在中心城镇,农户为了子女教育的便利,就愿意配合政府实行搬迁下山:四是解除下山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强下山农民的后续管理,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为后续搬迁农民做好榜样,打下基础。

上一篇:规范低保审批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低保清理整顿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