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9 01:37:23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1

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监管和查处相结合,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确保农民负担控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防止发生涉农恶性案件和严重,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工作重点

(一)搞好涉农收费及价格监管。严格执行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县域涉农有关部门出台涉及农民和村集体负担的文件,需征求县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意见,并报县政府审批。全面推行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及时更新公示内容,创新公示形式,提高涉农收费透明度和公示效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坚持学生自愿征订教辅资料的原则,不得突破“一教一辅”;合理控制饭菜价格,不得按学期或年度向就餐学生收取餐费;严禁以赞助、捐助的名义向村组织摊派教师工资和活动经费。进一步规范农民建房收费,对依法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的农民,除收取房屋权属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逐步实行终端水价制度,减少供水环节,降低农民水费支出。切实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益,不得借注册登记或检查的名义向专业合作组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大动态监管和跟踪督查力度,推动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一是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防止截留、挪用。二是抓好村级补助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村。确保村干部报酬、村级办公经费,保证村组织正常运转,防止村组织向农民收取费用。三是抓好征、占地补偿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补偿资金按照规定及时落实到户,切实维护占地、失地农民利益。四是抓好农村低保、五保户、计生奖励等惠农政策的落实。

(三)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民主议事程序,切实做到筹资事项事前群众议定,事中群众代表参与管理,事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筹资范围,筹资范围要严格限定在兴办村内公益事业。偿还村级债务、村务管理等与兴办公益事业无关费用,不得列入“一事一议”筹资和开支范围。三是严格筹资限额标准,所筹资金要严格控制在每人每年30元的限额标准内。四是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筹资款应单设账户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禁止以其他方式变相筹资。

(四)落实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责任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重点治理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婚姻登记和惠农补贴落实等领域的乱收费,以及通村公路、社会抚养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向村集体集资摊派等。严格落实专项治理责任制,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强农、惠农、富农资金及村级组织各种补助补贴资金,查处在落实惠农政策中加重农民负担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县教育局负责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校违反规定向学生乱收费的行为;县物价局负责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县国土局负责治理本系统向农民及村集体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县住建局负责治理向农民建房乱收费的问题;县计生局负责治理超范围、超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和向村集体摊派社会抚养费的问题;民政局负责治理结婚登记搭车收费和殡、葬方面的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县工商局负责治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中乱收费的问题。县农经局做为专项治理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具体治理方案,县纠风办负责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要及时上报县政府,对发现的问题要跟踪督办,确保检查取得实效。

专项检查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学习动员阶段(9月10日前)。各有关责任部门要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文件,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于9月10日前报县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自查自纠阶段(9月11日-9月20日)

(1)调查摸底。各涉农收费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一次以“二查”(查收费项目、查政策依据)为重点的自查工作。认真查找本部门治理重点和需解决的问题,详细登记,掌握一手资料。

(2)着力清理。各有关部门根据自查情况,组织开展清理工作,对不符合上级政策规定要求,加重农民负担的项目和行为及时予以取消和纠正。

(3)总结分析。通过总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形成自查报告,经主要负责人审定后于9月20日前报县纠风办,确保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

(三)检查整改阶段(9月21日-9月29日)。检查整改工作由县纠风办具体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涉农收费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对自查自纠不认真、存在问题不纠正、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总结阶段(9月30日-10月15日)。县纠风办将专项检查情况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于10月15日前报县政府。

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经局和县纠风办负责同志为副组长,财政、教育、物价、国土、住建、计生、民政、工商等部门主管副职为成员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办公室主任由刘国扣同志担任。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组织,层层负责抓政策落实,确保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工作扎实开展。

(二)加强协调,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上下结合、条块结合,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的方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农经局与县纠风办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涉农有关部门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对本部门专项治理工作负责。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三)加强监督,严格日常管理。一是组织好监督检查活动。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始终保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高标准,促进各项减负惠农政策的落实。二是各责任部门坚持经常性明察暗访。继续将明察暗访作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常规手段,全面了解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2

__县位于__x省东部;下辖24个乡镇、546个行政村,地域面积21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508平方公里,占87%,是个山区大县,耕地面积19600公顷,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36亩;总人口81.33万,其中农村居民20.97万户、70.7万人,占88.4%。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是__省的一个欠发达县,曾一度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人均用电量最少、公路密度最低、旅游和水资源最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最差的地方。

截至当前,我县仍有欠发达乡镇20个,其中省级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13个。省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290个,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区。全县现有低收入农户35639户计90129人,从劳动力状况看,全县低收入农户劳动力37748人,户均1.06人,低于全县农村户均劳动力2.09人;从低收入农户结构看,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户共10783户计24727人,人均收入1500—2500元的农户24728户计63061人,五保户294户计373人,低保户2853户计6325人,残疾人数3091人;从区域分布情况看,沿江12个乡镇共11997户计30267人,占该区域总人口的5.7%,26个欠发达乡镇(“361”乡镇)23514户计57521人,占欠发达乡镇总人口的20.7%,其中省重点扶持13个乡镇(“211”乡镇)10437户计25327人。可见我县的新农村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精神,根据“20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力求特色,精心筹划工作载体,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__年,实现生产总值154.49亿元,财政总收入18.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40元(增长17.7%),26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为先,全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第二组长,党委、政府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49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也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村级层面,我们抓住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进一步健全村级组织网络,切实加强村干部培训,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了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工作体系,切实提升村级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水平,从而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村级主体、全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切实整合人力资源,设立了县新农村建设指导中心,核定事业编制6名,并与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效整合,大大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力量。

2.出台扶持政策。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为目标,根据我县提出的“三业提升、二级协调、一城突破”的战略举措,制定出台了《__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新农村星级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合作“三位一体”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扶贫“滴灌工程”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关于广泛动员工商企业开展“魅力家园”新农村共建活动的

通知》、《关于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若干意见》、《__县农业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五个配套文件》等系列政策文件,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奠定了基础。

3.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费投入方式。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按照省、市新农村建设支出统计口径(包括农村教育、交通、医疗、文体广播、社会救济等),三年来我县共投入建设资金30来亿,其中20__年投入10.8亿元。20__年,我县预算安排财政资金11.85亿元;未来5年,每年用于“三农”经费支出至少在12亿元以上。二是有效整合资金。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大力整合扶贫、“十百”工程、星级创建、生态建设等各项涉农资金,每年统筹资金2亿余元,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从今年开始我县将新增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低收入青少年农户创业资金、下山移民宅基地复垦基础设施建设、来料加工等四项专项资金,并投入专项扶贫资金不少于财政年度预算的2%。三是引导社会投入。开展“魅力家园”新农村共建活动,建立工商企业与行政村之间的联系机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纽带,开展以企带村型、互利协作型、基地带动型、经济顾问型、公益捐助型等不同类型进行结对共建,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三年来,共引导236个强企和全县118个贫困村进行结对,每年落实帮扶资金500多万元,仅20__年就落实捐助资金1282多万元。

4.营造社会氛围。强化主题活动,扎实开展 “深化学习__x,建设和谐新农村”、“__十大和谐新农村”评选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等,为我县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注重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经验,与温州广播电视总台经济科教频道合作协办《聚焦三农》栏目,在县广播电视台建立“乡土乡情”电视专栏,在《今日__》开辟了“建设和谐新农村”专栏,在__网建立“新农民、新风尚、新农村”专题。搭建信息平台,建成了__新农村建设网和__农家乐信息网,刊发了《__新农村》简报,切实增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基为本,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

1.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村庄整治,围绕城乡一体化,坚持以“十百工程”为龙头,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三年共建设资金总投入3.2亿元,编制村庄总体规划284个,完成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建设14个,已完成整治的村236个。加速旧村改造步伐,出台《__县旧村改造试点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用地紧张的实际,鼓励沿江乡镇先启动旧村改造工程,目前__x村已启动前期工作。优化农民建房审批服务,推行“审批一条龙”,简化了程序,实行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审批服务承诺制、登记催办制和限时办结制,大大提高服务审批效能,得到国家建设部高度肯定,20__年以来共核发农民建房审批手续7020件。加强生态建设,__x镇等四个乡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加强绿化示范村建设,通过验收总村数达52个(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40个);富民兴林项目总面积达11389亩,1个乡和4个村通过验收;建成生态公益林65.5万亩,建成比达84.63%。加强康庄工程建设,累计完成356个行政村共计1260.6公里路基改造和342个行政村共计完成1136公里路面硬化,农村公路通村率达98%,客运班车通达率达71.6%。开展成片连线整治建设,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共完成了山塘除险加固任务31座,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建设43.83公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84平方公里,改善农民饮用水人数10.63万人,治理规模养殖场26个,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村数35个,建成污水处理工程73个。

2.切实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去年来,新增低保对象1830户3635人,享受低保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59%;提高了低保标准,城镇居民从去年的月人均230元调整到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去的月人均120、130、140元调整到170、180、19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范围,20__年来已支出救助金803万元,救助大病患者890人,人均达9000多元。全面启动农民健康工程,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共参合61.9万人,参合率为108%,农民健康体检率达80.48%,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85%。改扩、新建中心敬老院10所,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076万元,新增床位344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100%。积极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面,参保率达到88.7%。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基础上,13个省级挂钩的贫困帮扶乡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入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行政村广播电视联网数达77个。全面提升农村体育事业,扶持小康体育村79个。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铺设 电信光电缆皮865公里,建立移动基站124个,实现了通讯“村村通”。

3.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列为为民“办好五件实事”的一大内容,切实强化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监管,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继续紧扣我县产业特点和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实用培训。三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0801名,完成计划的112.5%,其中“专业农民”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6925名,“转业农民”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913名,“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16542名,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5421名,发放各类培训证书27971本,培训发证率为66.6%。开展在外__劳动力培训,共培训1200多人,切实提高劳动就业技能。做好培训后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多次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介会,实现7564名“转业农民”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63.5%。

(三)提升为要,锐意创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之举。

1.着力推进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为龙头,全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根据“特色产业强县”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特色工程,扶持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化基地面积45万亩,推广农业标准化面积62万亩,标准化稻田沟坑养鱼面积1500亩,超额完成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做大做强畜禽、茶叶、蔬菜、水果、田鱼、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二是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7个。认真做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种子种苗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新增市农业龙头企业7家、上报种子种苗工程项目15个,同时10家企业和12家专业合作社得到市重点扶持。三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加快推进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组建__县农信担保公司,为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办理贷款共48笔计815万元。四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四个政策文件,编制完成了全县农家乐发展规划(草案),三年来共评定县级农家乐特色村9个,示范点14个,经营户三星级30家、二星级55家,一星级37家;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49个,参与农户200多户,年营业收入达5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50万人次。

2.创新推行星级创建。“星级新农村”创建活动是我县20__年创新推出的一个“自选动作”,也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载体。我县根据沿江、山区农村差异较大的现状,将全县村庄分为三类参与创建,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将创建成效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划分为五个级别,相应确定补助标准。强化星级创建的再提升(如已创建成功的二星级村居,可以继续创建三星级),力争通过五年时间的创建,实现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一星级以上标准,50%以上的村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30%以上的村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建成一批体现我县新农村风貌的、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四星级、五星级新农村。20__年度,全县共评定星级新农村77个,补助资金337万元。今年共有346个开展星级创建(其中申报一星级27个、二星级181个、三星级108个、四星级26个、五星级4个),包括星级提升村34个。今年,我县立足整体推进,又创新推出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对临近的5个以上村进行资源整合、连片创建,并相继启动了__片、__片两个示范片建设。

3.深入实施扶贫滴灌。形象地借用农业生产的“滴灌”技术,创新实施扶贫“滴灌工程”,以26个欠发达乡镇的低收入农户为主要对象,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和电子数据库,把低收入农户分为开发扶持型、培训转移型、下山移民型和低保救济型等四种不同类型,实行一类一策、一户一策,开展针对性的定户定向帮扶。三年来,先后争取省财政扶持项目265个,市财政扶持项目231个,安排县级财政扶持项目1658个,共帮助落实资金达4213.15万元;20__年,全县直接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2250万元,户均增收1898元。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户”和“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实行党政干部与低收入农户挂钩帮扶,每年捐助帮扶资金260多万元。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65名,引导全县38乡镇600余个村的18872户低收入农户和1952户移民户从事来料加工,实现人年均增收1428元。加快移民脱贫步伐,坚持“整体搬迁和插花移民相结合、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累计投资2.85亿元,建设下山移民安置小区(点)28个,安置4760户、1.76万人口,2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实施了整村下山搬迁。下阶段,我县即将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共享小康六大行动 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的若干意见》(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原则通过),内容涉及“共享小康六大行动”“1+15”配套政策、27个扶持专项、57个综合建设项目,这些配套政策将惠及欠发达乡村所有农业、农村、农民。我们的目标是到20__年,26个欠发达乡镇平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400元,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全面消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3

一、基本情况

全镇现有人数8979户28705 人,其中低保户1706户3240人。

二、方式方法

(一)动员部署。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开城镇农村低保有关问题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开城镇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会议,以会代训形式明确了低保核查整改思路、方向和目标任务,同时对低保相关文件进行解读,让对低保政策理解更深入,更透彻,人人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查自纠。镇民政部门、各村第一书记、村干部采取入户核查、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低保对象进行入户自查。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认真汇总,将拟清退对象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是否清退。

(三)突出重点。重点对于以下人员坚决做到应退尽退:

1、享受低保人员及家庭成员拥有车辆的(含车户不在本人名下,实际使用的)。

2、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情况明显好转的,即人均年收入长期稳定且明显超过3800元/人。

3、长期在外居住的(在外居住已经满一年或一年以上)。

4、出嫁、死亡、户口已经迁转的。

(四)长期公示。核查小组将各村低保享受人员花名册和取消人员花名册,在各村组、清真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要道进行长期张榜公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整改结果

在本次低保专项整治活动中,全镇共取消86户103人,其中整户取消43户57人,户中减人43户46人.其中家庭情况明显好转的63户76人,出嫁的3户3人,家庭成员名下有车或事实有车的12户15人,常年在外的7户8人,死亡的1户1人。

四、今年努力方向

为了更好地完善低保管理,服务人民群众。我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强化监管。我镇民政部门每年至少两次进村对低保享受人员进行审核。掌握低保享受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好动态管理。

(二)加大宣传。将低保享受、低保申请流程等低保政策长期张贴在村委会宣传栏、广大群众活动场所等人流量密集的地点,让群众更加了解低保政策。

(三)三级公示。对我镇拟新增人员和取消低保人员的花名册,进行三级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让低保动态管理更加阳光透明。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4

一、工作目标

县“十二五”及2011年全县环保工作的目标是: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及2011年减排目标任务,到2015年底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2010年静态削减8.0%、氨氮排放总量较2010年静态削减12.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2010年静态削减2.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静态削减2.0%、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静态削减10.0%、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年不低于280天,逐年有所提高,2015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年不低于292天,空气质量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常规水质指标达标率达到98%以上;做好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潼河入黄河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保持在Ⅳ类水质标准以内;城区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功能区噪声平均值在2010年基础上有所降低,达到城考、创模要求;县城、重点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80%以上,排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80%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医疗废物全部交由医废中心集中处置,实现医疗废物全部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全部按规定安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率达到96%以上;严格落实中省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重金属企业治理和监管力度,实现规划要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稳定运行;乡镇2011年在2-3个乡镇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后逐年增加乡镇范围,到2015年底,70%以上乡镇生活垃圾实现就地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2011年完成2个污染治理项目,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底,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保护,受保护的国土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做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秦岭部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进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2011年启动“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到2015年底,建成1个部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部级或省级生态村、2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环境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二、工作任务及职责

“十二五”我县环保工作思路是: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把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全力保障环境安全,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有效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实现协调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渭河流域、黄河流域、秦岭生态功能区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城市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稳定,环境监管能力持续增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县城2011年底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并随即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重点是:围绕全县大局,力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支撑项目,努力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加强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加强环境监管,全力确保环境安全;加大建设力度,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增强全县环保工作合力。

(一)政府办:负责建立环保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环境保护和创模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二)环保局:一是把创模当作全年大事来抓,积极协助“三城联创办”开展工作,带头完成全年创模任务;二是负责协同县委督察室、县政府督察室督办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认真落实《环保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协调,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牵头做好全县污染减排工作,负责减排重点工作的督办、检查、考核等,完成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任务;三是全力办好环保十件大事;四是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深化重点区域环境治理;五是继续组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六是努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七是稳步推进农村环保工作;八是扎实抓好环境安全应急工作;九是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创模工作;十是切实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依法做好环保法制工作。

(三)水务局:一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常规水质指标达标率达到98%以上;做好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组织实施完成寺底河、潼洛河两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使潼河入黄河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保持在Ⅳ类水质标准以内。

(四)国土局:一是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或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二是招商引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必须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方可办理有关土地手续。三是受保护的国土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做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秦岭部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十五小”、“新五小”、“三小”企业非法用地和继续做好矿区清理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活动,严禁私矿下山或将废渣、石料卖给非法生产进行小浮选提金,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四是实施农村环保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工程,加强污染土壤治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做好代字营镇、太要镇、桐峪镇农村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工作。五是积极配合完成好寺底河、潼洛河两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

(五)林业局:一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特别是做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秦岭部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整治秦岭沿山采石和采矿企业,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沿山环境质量。二是负责对非法毁林和破坏植被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三是完成寺底河、潼洛河两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中林木、植被的恢复工作。四是要积极向上争取林木、植被的恢复保护资金,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五是完成造林2万亩,其中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完成50%以上任务。

(六)中小企业局:一是认真督办污染减排工作。认真督办企业6个减排指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对依法淘汰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4家涉铅企业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烧结锅29台加强督察,防止死灰复燃;加强非黄金企业和石渣厂管理,规范排污,重点取缔无证石渣厂。二是督办非黄金企业守法经营;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三是督促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率达到96%以上;严格落实中省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重金属企业治理和监管力度;督促实现完成辖区排污企业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并与环保部门联网。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持证排污。四是督促企业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规范在秦岭北麓矿山企业投资、开发、经营行为,加强环境整治,遏制破坏趋势,逐步实现生态恢复;继续实施矿山企业“下山拉矿、上山拉土”,进一步治理被破坏的植被面积,恢复生态环境。五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配合开展清理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六是督促企业对寺底河、潼洛河污染进行彻底治理。重点督促沿河企业搞好污染源源头治理。

(七)农牧局:一是督导前进肉牛养殖公司粪便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建设,2011年建成,通过环保验收,建立健全减排台账、减排档案,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二是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生活废水、废气治理,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新技术,完成农村沼气池1000口工程建设。重点督促省重点镇秦东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工程建设。三是做好农业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整治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重点做好代字营镇、太要镇、桐峪镇农村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四是2011年完成2个污染治理项目,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底,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五是推进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2011年启动“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到2015年底,建成1个部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部级或省级生态村、2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六是抓好完成寺底河、潼洛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八)城建局:一是加快县城管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完善和督办县城、重点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80%以上,排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80%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同时,积极督促县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稳定运行,乡镇2011年在2-3个乡镇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后逐年增加乡镇范围,到2015年底,70%以上乡镇生活垃圾实现就地处理。二是督促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数据传输稳定准确,满足国家环保部减排核查要求,建立健全减排档案台帐,并实行持证排污。三是做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强化建筑施工管理,严禁夜间建筑施工作业,同时加强建筑施工噪声、扬尘管理,努力改善城区环境质量达到城考、创模要求。四是全部封堵城区通往河流的生活污水排污口,确保潼河入黄河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保持在Ⅳ类水质标准以内。五是协助在进入县城区的主要路口、中心广场、商业集中区的适当位置设置6块大型创模宣传广告牌。

(九)环卫局:一是加强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场运营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填埋运营台帐,实行月报制。二是做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城区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联防联控工作,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道路、建筑等二次扬尘污染和城区噪声环境,达到城考、创模要求。三是认真开展创模工作,加强植树造林,增加公共绿地,达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7.5平方米。四是协助在进入县城区的主要路口、中心广场、商业集中区的适当位置设置6块大型创模宣传广告牌。

(十)黄金局:一是认真督办完成黄金企业污染减排工作。二是督促完成辖区排污企业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并与环保部门联网,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持证排污。三是加大力度彻底治理寺底河、潼洛河河流污染,杜绝企业尾矿废水偷排、漏排、直排,污染河道和污染黄、渭河,重点督促企业对污染进行彻底治理。四是督促黄金企业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黄金工业企业、工业园区,重点推行金矿尾矿渣、采掘废石的综合利用,工业危险废物全部按规定安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安全处置率达到96%以上,达到城考、创模要求。五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督促企业大力整治秦岭沿山采石和采矿企业,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沿山环境质量。六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做好清理取缔“十五小”、“新五小”和“三小”,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七是督促指导黄金企业做到守法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完善污染处理设施,规范企业排污口,并督促中金冶炼公司完成脱硫处理设施的技改工程。

(十一)卫生局:加强对全县医疗机构环境的监督和规范化管理,一是督促医疗机构对含菌废水进行全部处理,达标排放;实行持证排污。二是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监督管理,确保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交由市医废中心集中处置,实现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全部按规定安全处置,处置率达100%。三是督促所有医疗机构加强辐射安全环境监管,落实辐射监管责任。四是督促全县医疗机构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

(十二)整顿办:一是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SO2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二是加强秦岭北麓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严把私矿下山,大力整治秦岭沿山采石和采矿企业,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沿山环境质量。三是规范在秦岭北麓矿山企业投资、开发、经营行为,加强环境整治,遏制破坏趋势,逐步实现生态恢复;继续实施矿山企业“下山拉矿、上山拉土”,进一步治理被破坏的植被面积,恢复生态环境。四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做好清理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活动,从源头上杜绝河道污染,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

(十三)经发局:一是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方可办理有关立项手续。二是认真做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6个减排指标的任务分解贯彻落实工作。重点对依法淘汰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4家涉铅企业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烧结锅29台加强督察,防止死灰复燃。加强非黄金企业和石渣厂管理,规范排污,重点取缔无证石渣厂。三是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四是继续配合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坚决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

(十四)电力局:一是对金陡宾馆已安装的油烟治理设施,要经常监督检查,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二是积极配合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的企业、“十五小”、“新五小”、“三小”和取缔关闭企业,严格按照政府指令一律停止供电。三是积极配合完成好寺底河、潼洛河两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

(十五)司法局:做好污染减排、环境保护和创模工作中的司法宣传教育,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十六)财政局:一是积极组织筹措资金,加大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两河流域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秦岭北麓生态治理等)、环保能力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保能力等)和创模工程项目(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机动车尾气监测站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等)资金的投入,并加强资金的监管。二是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或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

(十七)公安局:一是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或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二是积极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搞好城区社会噪声的监管整治,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三是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与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环境保护和创模工作保驾护航。

(十八)县监察局:一是做好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工作,按照规定对不履行职责,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依法追究;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确保环保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配合开展清理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

(十九)工商局:一是严格把关,招商引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方可办理有关工商手续。二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配合开展清理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三是对违法企业下达取缔关闭决定、依法注销或吊销证照。

(二十)安监局:一是负责监督、监管、指导、协调各行业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制定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处置环境安全事故的能力。二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配合开展清理取缔“十五小”、“三小”和“新五小”,确保治理整顿成果的巩固。三是水源安全,加强辖区各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确保饮水安全,防止境内含铅、汞、氰化物等重金属污染对饮水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加强地表水水环境管理,确保地表水安全;加强重金属污染行业的管理,防止或减少农村、农田、土壤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二十一)交警大队:一是燃煤锅炉治理。加大力度整治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设施或改造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硫低灰分优质煤,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二是完成机动车监测站建设工程任务。三是积极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搞好城区交通干线噪声污染的监管整治,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四是环保专项行动中,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与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二十三)各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减排任务。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完成各自辖区环境整治工作,提高县域环境质量;对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到2015年底,70%以上乡镇生活垃圾实现就地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到2015年底,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保护,受保护的国土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做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秦岭部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进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2011年启动“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到2015年底,全县建成1个部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部级或省级生态村、2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加强辖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做好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强流域污染治理,完成寺底河、潼洛河两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现潼河入黄河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保持在Ⅳ类水质标准以内。认真开展创模工作,积极圆满完成创模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创模宣传活动。实现环保、创模工作双赢。

三、方法步骤

2011年度环境保护工作,从2011年3月到12月31日,为期9个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2月—4月)。各自成立环保领导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和职责,制定《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5月1日—10月31日)。按照《县2011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和《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所定的项目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进度实行月报制,每月25日上报当月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进度情况。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31日)。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逐单位逐项目进行资料和现场考核,并排名通报全县。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单位主要领导是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年度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一把手,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克服等候观望、消极厌战情绪,扭住大事不放松,扎实做好实施层面的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要把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实施半年、年终考核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落实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與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正面典型、好的做法,暴光不良现象,营造良好的工作與论氛围。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5

为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总结已经开展的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工作基础上,共同分析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农村食品市场突出问题的措施,决定自2014年9月5日起,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共性、突出、亟须解决的问题。

8月2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部署和动员,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同志、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食药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各地开展“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的视频会议结束后,省食安办按照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品安全办主任、省食药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才同志的指示,立即组织召开有省食安办、省食药局、省工商局分管领导及机关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研究我省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目前,我省按上级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组织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和领导人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指示,统一思想认识。二是省食药局党组进行了工作分工,成立了以王国才副秘书长为组长,省工商局、省食药局分管领导及省工商局、食药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及组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食药局综合协调处,明确了专项整治工作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等。三是研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全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已于9月5日以省食安办、省食药局、省工商局联合通知形式下发至各市(地)。四是9月12日,省食安办、省工商局、省食药局联合召开全省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对我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我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指导思想是:

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围绕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保护农村地区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高压监管态势,打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工作目标是:

通过开展“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办一批食品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树立一批先进示范单位,发动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乡镇监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着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夯实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

工作重点是:

1.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

2.严厉打击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的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

3.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签标志管理。

4.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劣质食品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制售假冒侵权食品、“五无”食品问题。二是食品生产经营“低、小、散、乱、差”,无证无照经营的问题。三是经营过期变质、来源不明、包装标志不规范食品的问题。四是利用过期变质原料生产食品,非法添加有害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五是经营条件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具体方法步骤是:

专项整治行动从2014年9月5日开始至2014年12月中旬结束,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1.部署动员阶段(9月初)。

2.整治规范阶段(9月上旬―11月底)。

3.总结提高阶段(12月份)。

落实工作的要求是:

第一,搞好分工协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积极发动群众,确保社会监督到位。

第三,坚持舆论导向,确保宣传教育到位。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6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县委决定在开春后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三农”工作在全县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年农业农村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坚定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20*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在经受“非典”疫情和罕见特大旱情的严峻考验下,积极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民年人均收入4362元,比上年增长5.8%。应该说,去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

1、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新步伐。集中精力抓特色优势产业,各类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蘑菇、四季柚、紫菜、席草等四大农产品年总值达4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2.3%,被命名为“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席草之乡”,加上原被命名的“中国蘑菇之乡”,在全市11个“国字号”农产品基地中我县占了4个。“减粮扩经”大幅度推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2万亩,比上年调减16.7%;单年生经济作物面积23.3万亩,同比增长8.5%。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特别是灵溪、龙港等核心城镇及周边乡镇大棚蔬菜基地的建成,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畜禽饲养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林业产业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万亩核心区马蹄笋基地已具雏形,杨梅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进一步扩大,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全面启动。渔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海捕捞继续得到压缩,远洋渔业实现零的突破,水产品加工实现出口产值1719万美元,同比增长44%,高位池对虾精养、深水网箱养殖喜获丰收,全县渔业总产量达20万吨,产值近11亿元。

2、扶持龙头企业,强化市场营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提高。“龙型”经济发展喜人,培育新生代獭兔养殖、金牛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2家,目前全县40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达2.18亿元,年产值6.34亿元,创汇2898万美元,带动农户4.82万户。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编制*绿色农业项目库,组织农业企业参加了浙江省农博会、上海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和上海春季农产品大联展,在省农博会上13个产品获奖,其中金奖4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新发展环宇西红柿等专业合作社10家,全县20家专业合作组织社员3000多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年经营总额超1亿元。推进“食无忧”工程建设,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切实加强生产基地的无害化建设,不断提高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比重,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制定实施地方性农产品质量标准3项。“苍果”牌四季柚、“绿信”牌五凤香茗通过了部级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八亩后茶场、腾垟大米基地、“锡星”牌杨梅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温州宏达利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浙江孝心水产有限公司和县天丰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美国HACCP食品安全质量保护体系认证。19个农产品基地通过了市级放心农产品基地认证,其中果蔬基地种植3.3万亩,生猪基地饲养1.9万头,家禽基地饲养5.6万羽,水产基地养殖1.12万亩。观美镇无公害蔬菜基地采用“丝瓜/黄瓜--晚稻”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全市推广。出台事业干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的政策,激发农口事业干部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情,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新改善。基本农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大,新增耕地22636亩,建成标准农田91644亩。“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县政府投入200万元资金,切出200亩用地指标用于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完成了75个村庄和6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启动示范村建设4个、整治村环境53个。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开局良好,全县通乡路面改造在建51公里,完成33公里;通村公路开工建设88公里。加快城乡绿化步伐,全年新增公益林面积3879亩,完成沿海防护林国债投资项目,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效防治蝗虫、柳杉毛虫、松螟虫等森林虫害;森林防火工作始终保持严防严控,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均低于省控指标。以“建塘、治河、城防、除险、改田”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沿浦界牌海塘加固工程,河道疏浚40公里、砌石护岸15公里,开工建设龙港白沙河整治一期工程、马站小流域治理一期工程,完成藻溪公婆石橡胶坝工程,横阳支江治理工程灵溪段三期完成工程量90%、桥墩段全面竣工;挺南水库库区238间移民房全部拆除,移民基本得到安置,大坝建设正有序进行。滩涂资源开发全面启动,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已动工建设,大渔湾围垦工程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经受百年不遇旱灾的考验,建立抗旱会商制度,积极落实防旱减灾措施,把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放在首位,统一调度,开源节流,科学用水,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确保了供水安全,保障了社会稳定。

4、坚持协调发展,狠抓开发扶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有了新进展。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扶持力度,发挥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乡镇长助理的作用,坚持科技扶贫,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山区劳务输出,抓好下山异地脱贫,完善挂钩结对帮扶机制,启动了温州灵江山海协作工程。去年共落实扶贫资金2200多万元,扶持脱贫项目300多个,辐射及带动农户23万人,新建、续建下山异地脱贫点41个,安置1494多户、5783多人,举办培训班1*期,受训1.3万人次。全县低于20*年全国人均收入2366元的贫困人口减少4.2万人,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村减少35个,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增幅达13.2%。

5、落实农村政策,稳步推进改革,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有了新改观。全面实行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农民减负政策,不定期地开展明查暗访,去年没有发生因违反减负政策而引发的农民群众上访事件。集中整治农药经营市场,合理布局经营网点,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制定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规范了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行为,建立了*县农村财务电算化监管中心,全县所有乡镇均实行村帐乡镇制,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化。粮食购销体制进一步完善,推广订单粮食,共签订529份,收购订单粮食7008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共发放保障金506万元,11791位低保对象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认真开展五保户集中供养试点工作,新建和改建敬老院14家,其中5家已投入使用,实现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345人,集中供养率达65%;巩固殡改成果,加大“青山白化”治理力度。积极开展“除四害”为主的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了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加强。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挑战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农村仍是落后社区,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一是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农民增收难上;二是城镇与农村投资比例不协调,核心城镇、中心镇辐射吸纳能力不强,城乡差距继续拉大;三是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依然薄弱,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基层农技队伍素质和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四是农业投入与农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五是贫困人口仍然量大面广,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扶贫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六是部分乡镇和部门领导对农业重要性认识有所淡化。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深入分析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二、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核心是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根本途径是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出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20*]1号文件也明确指出“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按这个精神,我们在谋划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必须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打破“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用辨证的观点认识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抓好农业,尽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突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施科教兴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进程,力争农业效益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和农民收入有新增长。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市场带动战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竞争力。

大力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按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块状经济的要求,引导农民连片种植、规模养殖,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品牌农产品,进一步扩大蘑菇、四季柚、紫菜、席草等农产品生产规模,充分发挥“国字号”农产品基地的作用,加快推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优质商品粮、马蹄笋、蔬菜、花卉苗木等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山区、半山区牧畜业,引导畜牧生产向小区化发展;扩大沿浦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规模,抓好霞关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等优势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向外建基地、拓市场,形成农产品加工在内、基地和市场在外的产业格局。

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要重点扶持带动农户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依靠自己力量或招商引资等措施,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尤其要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和升级。要以农业部农村专业合作社试点县为契机,制定出台扶持农村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发挥城郊蔬菜这一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基层农技部门、贩销大户联合各种养农户兴办专业合作组织。落实为科技示范户、种养专业户服务的各项措施,切实解决其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问题。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兴办行业协会。通过努力使我县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户”的“四位一体”产业化经营格局,让更多的农民在“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中更加有效地推进结构调整。

努力构筑农产品营销网络。搞活流通,开拓市场,是效益农业发展的依托。一要建市场促营销。加快建设温州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不断提高浙福水产城经营管理水平,完善配套禽产品、花卉苗木、蔬菜等各类批发市场,真正把*建设成为沿海输出优质农产品的基地。二要拓宽市场抓促销。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农展会、农博会等,在大中城市设立窗口,在*农网上建立销售网页,推介本地的名特优新产品。三要建立协会促贩销。适时成立全县性农副产品营销协会,使其培育成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的重要桥梁,力争形成一人搞基地、数人搞营销的格局。四要创立品牌占市场。各地要在大力培育名特新优产品,积极扩大特色生产规模,努力做好创立品牌、培育品牌、扩强品牌和保护品牌的工作,使*的特色优势产品有更大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建立健全粮食供给安全体系。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建立完整的地力补偿机制,制止全年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和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完善粮食储备调节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我县粮食保障能力。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增加粮农收入,对种植粮油作物的农民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以保护种粮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卫生检验检疫与监督管理体系,深化“食无忧”工程。深刻吸取去年卤制品质量事件的沉痛教训,确立起“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严格市场准入,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卫生全过程管理。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动员全社会的防疫资源和力量,提高免疫密度,一旦发现疫情,要高效、快速、有序地做好控制与扑灭工作。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技术进步,继续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快良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力度,尽快在种苗生产、加工和营销上取得突破。

(二)实施劳动力转移战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开发。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地转移出去,既是发达国家步入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积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和空间。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建筑业、运输业、流通业、饮食业、社区服务业、餐饮娱乐业等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加快印刷、塑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使我县工业主导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加快山区劳务输出步伐,改变传统的矿山、井巷等劳务输出结构,发展订单劳务,提高劳务输出服务质量。

着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到2007年,全县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加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加强失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重视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使广大农民成为会生产、懂经营、善管理、掌握现代知识的新型农民。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县里要专门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建立由教育、劳动保障、农业、扶贫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合作的工作体系。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建立农民技能培训平台,统一对各类农民进行培训,县财政将落实专项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要防止各种强制农民参加有偿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的错误做法。

努力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平台。在完善现有劳动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集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于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县、乡镇两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完善“四本台帐”,即富余劳动力资源帐、劳动力外出务工帐、有技术特长人员帐和用工信息资源帐,实现调查统计制度化、资源管理动态化,为转移前的培训和组织外出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继续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今年是全面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的关键一年,各乡镇、部门要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部门协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整治,抓好示范。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1*国道、高速公路、规划中的铁路等沿线25个村庄规划设计,完成山区、半山区85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25个村庄整治、3个示范村建设,实现示范村布局优化、村庄绿化、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开展旧村整治工作,提高农村环境质量,要根据各村区位特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开展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同时也要对农村“赤膊屋”、户外广告以及供电、通信、广电等线路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各乡镇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广开资金来源渠道,以解决村镇环境整治和新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加强督查,优化服务,按照“效能革命”的要求,简化审批手续,尽可能给予优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大力推进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今年主要实施矾山至昌禅、碗窑至腾垟、魁里至渔寮、浦亭至闹村等公路建设,改造通乡联网公路和通村公路,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省定的通乡镇路面硬化任务。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面广,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的同时,要激发沿线人民群众建设热情,多渠道筹资,加强资金的拼盘统筹使用。各项资金要专款专用,规范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截留、挤占、挪用或超范围使用,发展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国债使用的全过程监督。

深入开展城乡命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千库保安工程”,进一步做好山塘水库、水闸的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工作;继续开展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和河道疏浚工作,重点抓好河道整治示范工程建设,改善城乡水环境。要总结去年抗旱的经验教训,促进一批水源和引水工程上马,实施县城引供水工程,加快建设矴步水库,加大挺南水库大坝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四)实施山海协作战略,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的经济发展。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既是我县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要把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作为今后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保持原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支持、结对帮扶和区域协作发展,加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步伐。

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欠发达乡镇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是发展绿色产业的理想场所。要顺应绿色消费兴起的新形势,以惠及农户广、市场前景好、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放心农产品基地,使绿色农产品成为欠发达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质量,加快林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壮大速生用材林基地、马蹄笋毛竹基地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欠发达乡镇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和小水电等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新路子。充分发挥沿海乡镇丰富的“渔、港、景、涂”等资源优势,加快渔业结构调整,降低捕捞强度,拓展远洋渔业,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扩大海水养殖规模;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开发海上观光、特色游钓、渔家生活等蓝色旅游项目;启动建设以现代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集散与加工、休闲渔业、港海旅游、渔民新村、渔政管理、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的渔港经济区;加大滩涂资源开发力度,推进海洋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开发,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努力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跨越。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今年开始省财政将把结对帮扶资金纳入了扶贫专户管理,这对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将制定结对帮扶责任制,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县结对帮扶部门要经常地组织干部深入欠发达乡镇,帮助理清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强化科技推广力度,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校与欠发达乡镇开展智力帮扶活动。

加大下山脱贫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梯度推进”的原则,把下山移民与中心城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规划建设衔接起来,加大下山移民的力度。重点抓好龙港民工之家和矾山、马站、赤溪、藻溪等乡镇示范移民小区建设,新建下山异地脱贫点,加快温州灵江山海协作工程建设步伐。明确“政府推动、部门协调、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发挥优势、互利互赢”的工作思路,制定和落实企业参与山海协作工程政策,建立沟通联络渠道、工作机制和合作平台,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尽早形成“山呼海应”的良好态势。

(五)实施农村保障战略,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城乡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更大的是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差距。加快农村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等问题。出台残疾人扶助政策,切实保障残疾人生活。加快乡镇中心敬老院建设步伐,继续抓好五保户集中供养工作;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出台《*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县财政每年按一定比例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基金,并确保基金长远平衡。制定鼓励工商企业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被征地农民创办工商企业的政策,帮助农民尤其是被征地农民转向二、三产业领域就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降低农村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率。加快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民群众创造安居乐的环境。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做好土地二轮承包的扫尾工作,做到面积、四至、合同、权证“四到户”,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护集体资产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实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村级集体资产比较多、撤村建居和行政村撤并的地方,要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化村帐乡镇制,促进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保障能力。通过强核心、强素质、强管理、强服务、强实力,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组织实施千名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制度,从今年开始,从县机关和乡镇机关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到行政村工作,承担农村政策宣传、上下信息沟通、群众调解、农民致富服务、组织建设督导等职责。这项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农口、宣传、民政、等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选派工作计划,争取尽早实施。

三、情系农村,关爱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办实事

为切实改进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乡镇各部门都要以实现农民增收为中心,着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多给农业一些支持,多给农村一些倾斜,多给农民一些优惠,多为农民说实话,多给农村办实事,多为农业增实力。今年县政府为农民办10件实事。

(一)“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完成85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启动整治村25个、示范村建设3个。

(二)强龙建设工程。扶持壮大4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20家专业合作组织。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培育专业合作组织10家,完善农技“110”和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网建设。

(三)城乡命脉工程。实施“千库保安”、“千里清水河道”和群众饮水解困工程,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一座,县级以上主河道疏浚20公里,乡镇河道疏浚100公里,砌石护岸30公里,启动藻溪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马站小流域治理一期工程,实施龙港白沙河、灵溪江湾河整治示范工程。

(四)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农民技能培训中心,重点对失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劳务输出农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争取培训2万人次。

(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是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全县低保人口由原来8505户、117*人增加到14691户、29331人;做好五保户集中供养工作,集中供养率确保80%,力争达90%;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基金,确保保障金按时足额支付;在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2个中等发达乡镇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争取农民参保率达到60%。

(六)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扶持欠发达乡镇脱贫项目300多个,辐射带动农户30万人;新建下山异地脱贫点20个,安置2000户、8000人;争取人均收入低于2366元的贫困人口减少5万人,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村减少40个,实现25个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增幅达13%。

(七)乡村康庄工程。改造通乡公路29公里和建设通村公路390公里,其中欠发达乡镇通村公路228公里。

(八)农业绿色生态工程。深化“食无忧”工程,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体系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森林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新增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万亩、森林食品基地1个,市放心农产品8个。保护好69万亩生态公益林,做好甬台温高速*段通道、1*国道、78省道及县道的两侧绿化工作,完成本年度沿海防护林工程国债建设项目。

(九)启动建设临港经济区。继续做好大渔湾海涂围垦前期工作,加快江南海涂围垦建设步伐;启动炎亭港二期工程;完成*中心渔港和*渔港经济区规划编制,开发江南海涂8000多亩未利用地,配套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渔港经济区,使其培育成为我县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十)千名农村工作指导员指导制度。今年起,从县机关和乡镇选派800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行政村工作,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以上项目,各地各部门要予以分解并具体落实。县政府决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配套。通过落实这些为农办实事项目,让全县农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温暖,从而迸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今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推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7

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按照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群,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乡党委、政府对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对20__年的工作思路、战略目标和推进措施进行了认真谋划。

工作总结

以来,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以发展的实际成绩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困难和问题,预计实现工业产值5210万元,增长4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68万元,增长4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6亿元,增长10%;完成财政收入1845万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8240元,增长8%。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教卫生、民政司法、青年妇女等项工作都有所进展,各项指标均力争达到并超过上级要求的标准文秘站:。

(一)努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打造长江生态旅游岛。

按照市委、市政府“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1255”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乡的总体规划是建设“洲生态旅游区”,打造长江流域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岛。,乡以“项目推进年”、 “企业帮扶年”为抓手,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抽调人员,驻点(杭州)招商,积极宣传推介。继续强化项目“三定四包”,落实压力传递,健全“四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乡政务新区),以项目推动经济发展。着力抓好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抓好在谈浙江天道酬勤物资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的港口物流、浙江森禾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花卉等6个项目跟踪服务。

(二)努力发展优势农业项目、谋划特色产业基地。

我乡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把蔬菜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实施2060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总体规划。以绿农科技公司为载体,以发展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社为纽带,发展特色农产品。目前,我乡蔬菜面积达1.5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5500万元。蔬菜基地建设已初具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新锦村城市供应型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尚锦村核心园区蔬菜生产基地600亩,黄洲、三联、联合、吉余外向型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以及宫锦村松散型蔬菜生产基地亩。为更有序、健康地组织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乡政府大力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全面做好服务工作。目前,我乡已有纱帽洲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几家农业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培养经济人30余名,组织农民开展了一系列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蔬菜订单生产5000亩,合作社每天组织社员送入马鞍山及全市各大农贸市场的蔬菜达150多吨,带动农户1000余户。

(三)扎实开展土地置换,严格实行土地复垦

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乡土地置换工作方案及标准,进行全面动员,全面启动。经过前期上门宣传做工作,全乡共33个置换点,需拆迁97户。目前已完成土地置换点26个,完成286亩(占全乡368亩土地置换任务数近80%)的拆迁工作,拆迁76户,拆迁面积5586平方米。余下部分,乡政府正着力采取办法予以解决,同时,我乡对完成拆迁工作的26个土地置换点,已开始着手土地复垦工作,目前,尚锦、三联、联合、彭太等村已完成复垦任务,其余村正抓紧时间进行复垦之中,力争9月底前完成任务。

(四)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确保工作上台阶。坚定不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以“村为主”的长效机制。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生育责任制,每月召开计生例会,认真组织开展“ 月调度、季考评”工作;全面集中开展孕检,确保每季度孕检一次,严控政策外生育;强化孕情管理与服务,积极查找案源开展“两非”案件的查处,兑现奖励扶助政策,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加强孕检反馈,全面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力求不欠“新帐”,还清“老账”。加强乡指导力度,乡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深入各村进行工作调度、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找准工作的努力方向、寻求工作的突破点。加强乡村计生组织的建设,今年增聘4名计生工作队员,在各村增聘1名计生助理员,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重点难题组织全力进行突破,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加大对全乡适龄青年的计生政策宣传,采取一份信,一个电话的方式进行宣传,努力控制计外一胎的出现。由于措施得力,今年在全县一二季度计生调度中摆脱了去年一直倒数第一的困境。

(五)加大财政财务管理力度,实现财政增收,村级财务规划化管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全乡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财政工作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充分挖掘财税潜力,不断提高征收监管质量,确保今年1800万元的财政收入顺利完成。增收的同时,强化财政监管,合理安排资金,确保重点支出。认真开展“阳光村务”工程,成立“三资”清理督查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三资”清理工作,加强监管和审计,使村级财务日渐规范化。

(六)着力加强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和农村党员干部“双建双带”活动,发挥农村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切实保证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效能大提升”为契机,提高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作风整顿八条禁令”,通过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使广大干部对自身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所增强,拖沓涣散、相互推诿的现象得到较大改观,提高了业务工作能力和依法行政的能力。通过廉政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三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思路。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要求,坚持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较好地完成了各个环节工作。四是切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对全乡22个支部、 10个村两委干部和党小组成员5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业务执行能力和思想作风素质,全面提升党委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积极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回头看”活动,分析检查自身不足,共梳理为民办实事意见9条,形成了汇总材料,并制定整改方案,为整改落实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抓好新集镇建设。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积极做好集镇起步区的规划工作,标准化寄宿制中学工程的建设,主体工程在年内全面完工,做好经五路两侧商住房的设计、招商工作,积极做好申报等准备,同时对新集镇内的土地进行征迁。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投资两百多万的采江路一期改造,设计标准为宽6米,厚0.20米的水泥浇注,10月份竣工;投资近80万元的金马路,设计标准长度为3.5公里,宽3.5米,厚0.18米的水泥浇注,工程已经完工;投资近70万元的普集路,设计标准长度为3.1公里,宽3.5米,厚0.18米的水泥浇注,12月底前完工。

三是继续抓好农民建房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违法建房整治工作。

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和乡新集镇的开工建设,农民违章建房现象一度严重发展,我乡成立了专门巡查和查处队伍,各村也确定营长作为巡查员,负责对本村范围内的违法建房进行巡查,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并及时上报乡集镇办公室,对不听劝阻的,政府安排查处组进行调查处理拆除。并采取“堵”与“疏”相结合,乡规划部门到村进行指导,对符合建房户,合理的按照乡村规划有序建设,促进建房集中化、有序化、规范化。

四是抓好民生工程的建设。新建5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实现了村村计生服务室达标的目标,为农村计生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提高村级计生服务水平;建设并完善5个村级卫生室,提高了村级卫生医疗水平;为改善人居环境,完成600座卫生厕所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参加社保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工作,新增新农保7800余人,力争参保覆盖面达80%以上。解决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全乡共有151户五保户、26户城镇低保户、799户农村低保户享受了党和政府的低保优待政策。全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期,参训55人,自主创业3人,新增劳动力专业就业650余人。切实做好家电下乡的各项服务工作,确保惠农政策到农家,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全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0余万元。

五是深入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围绕村庄环境整治的难点、弱点,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建设,切实来改变乡村面貌。实行垃圾集中,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采取“户集、村收、集中处理”的方法,处理境内垃圾。在群众居住点较为集中地设立垃圾池,并配备了清扫人员和工具,做到垃圾集中,及时清运及时处理。累计投入资金20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厂1个,垃圾池箱47个,配备保洁员20名,人力车10辆,清运车2辆,洒水车 1辆,乡主干路安排洒水车一辆,负责早晚各一次洒水降尘,提高道路清洁度。

六是抓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不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乡认真开展春季防疫工作,全面实施动物产地检验和肉食检验,确保无大牲畜疾病疫情发生,切实做好血吸虫、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扎实开展血吸虫联防联治工作,在血防组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各村对我乡境内现有的有螺环境、可疑环境,特别是易感环境,认真开展细致调查,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七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扎实抓好综治维稳工作。以创建“平安”为抓手,围绕“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法制进校园”、“五五普法”等方式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

八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事故防范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到实处。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大排查,通过开展大整治、大排查活动,共深入企业18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4项,其中当场整改12项,限期整改2项。对查出的隐患,通过采取专人督导、定期调度等措施,确保了隐患整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保持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形势。加大安全投入,确保渡口安全渡运。投入100余万元对陈家圩汽渡东岸码头进行改造,建立待渡区,实行上下车分离,彻底消灭了安全隐患。

九、做好安全防汛、度汛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乡西江段彭太汊江短崩岸加剧,经常出现大面积坍塌和涡崩,给全乡防汛抗洪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的隐患。1月10日,人民期盼已久的马鞍山长江大桥洲头保护工程开工,该工程共投资1.36亿元,分三期实施,截止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施工范围从退建堤至联合村码口组,全长2100米,分为水下抛石和水上护坡两部分,该工程的实施从最大程度上遏制了洲崩岸险情的发展。今年汛期,我乡不等不靠,积极筹备防汛资金、物资打好防汛抗洪战役。结合本乡实际,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切实做好重点险工要段巡堤工作,对彭太圩崩岸危险地段46户155人进行了妥善迁移安置,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过全乡上下同心协力,扎实苦干,确保了安全度汛。

与此同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中武装、妇联、共青团、工会、老龄委等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乡的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党建方面有新的突破,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提高全乡经济综合实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力争20__年,我乡财政收入达到 万元,固定资产达 2 亿元,招商引资达 1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9060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教卫生、民政、司法等各项工作都要有明显进展,各项指标均力争达到并超过上级要求的标准。

围绕上述目标与要求,20__年乡政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调整农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衔接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力,积极探索依托加工企业找销路、依据市场行情搞种养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引进和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高效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农产品精加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鼓励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宫锦、新锦、尚锦村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各部门和村要培养一名编制项目的人员,每个村针对本村特色编制2-3个项目进入项目库。与此同时,乡村干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寻找项目信息,加强部门对接,发挥钉子精神,争取项目资金。以此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致富本领。按照“培训专业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大农业实用新型技术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让农民掌握致富的本领。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开展技术服务、科技咨询、现场示范等活动。切实抓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充分发挥大户致富的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

(二)以大桥建设为契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

1、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全乡紧紧抓住项目推进这根主线,全力以赴,打好项目攻坚战。强化领导挂钩帮扶负责制,严格落实“三定四包”责任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招商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招商环境和发展环境。围绕结构调整、谋划、筹备一批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改造等项目,力争引进1至2个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

2、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注重产业特色,以“三资”农业为突破口,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服务业,制定服务业发展目标,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营造发展氛围,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和服务业协调发展,提升发展水平。

3、谋划工业集中区。按照市政府对的总体规划,结合地区实际,谋划工业集中区。

(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继续推进并巩固各村环境整治成果,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投入。

2、继续抓好尚锦村集体农庄建设。

3、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征迁工作,在黄洲、吉余、三联、普集四个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规模13600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4、新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大楼。目前,我乡所使用的办公楼始建于80年代,办公场所老化、狭小,致使办公职能大大降低,乡政府将在新集镇规划区内新建为民服务中心大楼,建设规模2785平方米,总投资380万元,该工程有望6月份竣工,10月份投入使用。

5、按照县政府批准的《乡总体规划(-2020年)》框架,续建乡新集镇二期工程,总投资万元;开发建设经五路两侧商住房,总投资4000万元。

(五)加强税收征管,在壮大乡级财力上实现新突破。

1、抓好财源征管,开源节流。全力支持宏信、顺达、恒源等纳税大户的壮大、发展,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注重培育后续财源,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 收,确保完成20__年财税任务。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大力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办公费等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上。

2、抓好村务公开,强化财务管理。继续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做好村务公开,强化农民负担监督。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惠农政策,增强村务管理透明度,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凝民心。

(六)加强政府机关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 按照“高效、规范、务实、廉洁”要求,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抓好“三转变、一增强”: 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按照培养新时期“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清廉型”干部要求,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做到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二是进一步转变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政府工作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把不该管的事放开,把该管的事管好。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大胆工作,敢于负责。 三是进一步转变作风。大力倡导勤俭办事,厉行节约,过紧日子。要在去年机关作风整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考勤、会议、值班、来人接待等各项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考核有效,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进一步增强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行乡、村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的不良作风,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七)加快新集镇建设步伐。

认真贯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色鲜明、市场运作”的方针,加快新集镇建设,完善功能配置,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主要抓好新区主干道经五路的相关配套建设工作,拓展新区发展空间,适时启动纬三路建设,拉开新区框架。启动经五路两侧商住房的开发建设和供电所的建设工程。

(八)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面构建和谐,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扎扎实实做好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立足于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发生。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经济有序快速发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应急救援机制,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把道路、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作为专项整治重点,特别是渡口的安全,做到安全防范全天抓。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加大计生工作力度,提高人口与计生管理水平。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全面落实“村为主”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村级计生基础管理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强化计生流动人口管理措施,加强计生优质服务宣传,稳定全乡低生育水平,提升我乡计生管理水平。

4、继续抓好农民建房管理工作。农民建房要服从村庄布点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严格控制分散建房,结合土地置换工作,遏制滥占耕地建房,逐步进行村庄撤并。

5、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实现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以人人享受社会保险为目标,在三年内全面覆盖,实现老有所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推广新增转移就业,加强维权服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真正使老百姓劳有所得。积极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工作,消灭“零转移农户”家庭。

6、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病有所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素质。进一步完善全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继续完善乡镇医疗机构,加大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7、坚持“科教兴乡”战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寄宿制初级中学的建设进程。

8、继续做好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工作,按要求完成好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篇8

摘要对织金县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坡度分级、小流域及农户个例调查情况等,从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坡度耕地耕作水平、实施坡改梯水系配套项目等方面总结了小流域坡耕地的治理措施,以期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措施;贵州织金

目前,坡耕地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1-2]。全国现有坡耕地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7%,但土壤流失量却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约28.3%,特别是坡耕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其水土流失量甚至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量的50%以上。如三峡库区每年坡耕地土壤流失量占总量的73%;黄河流域部分支流坡耕地侵蚀量占河流输沙量的60%;西南石质山区贵州省境内,坡耕地土壤流失量占其总流失量的85%。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土地与粮食安全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3-4]。根据黔水保〔2010〕13号转发水利部水保司《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题调研的通知》(水保测便字〔2010〕2号)文要求,水利部于2010年3月中旬组织对贵州省进行坡改梯规模与布局专题调研,织金县属开展专题调研县之一。wWW.133229.Com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三岔河、六冲河环抱的下游交界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14″~106°10′19″,北纬26°21′47″~26°37′24″。全县地处黔东高原与黔中丘原的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织金县现有总人口101.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4.83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口57.4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12.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21.2%,10年内农村城镇化人口将达12.5万人,劳动力转移25万人次。根据通知要求,织金县按照相关内容收集资料,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1织金县土地利用调查情况

1.1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2 868 km2,耕地总面积为10.48万hm2,占总面积的35.56%,其中水田1.48万hm2,梯平地4.26万hm2,坡耕地8.91万hm2;林地总面积为3.67万hm2,占总面积的12.81%,其中有林地3.22万hm2,经果林地606.67 hm2,疏林地553.33 hm2,幼林地3 346.67 hm2;草地总面积为2.50万hm2,占总面积的8.72%;荒山荒坡地总面积为4.84万hm2,占总面积的16.88%;水域总面积为2 386.67 hm2,占总面积的0.83%;非生产用地总面积为9 993.33 hm2,占总面积的3.49%;难利用地总面积为3.85万hm2,占总面积的13.44%。

1.2耕地坡度分级

在耕地中25°左右的坡耕地面积为3.1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73%。

通过以上分析,现有耕地中25°左右的坡耕地所占的比例偏高,担负着全县粮食生产的主要耕地,也是造成全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全县人均土地面积为2 813.33 m2,人均耕地面积为1 000 m2,农业人均基本农田426.67 m2。织金县坡度分级面积为:平地(≤2°)面积为145.48 hm2;2~6°面积为5 109.10 hm2(梯田1 789.75 hm2,坡地3 319.35 hm2);6~15°面积为47 381.43 hm2(梯田5 644.59 hm2,坡地41 736.84 hm2);15~25°面积为38 492.92 hm2(梯田948.66 hm2,坡地37 544.26 hm2);>25°面积为12 379.18 hm2(梯田233.73 hm2,坡地12 145.45 hm2)。

1.3小流域调查

织金县2009年度设计茶店乡安乐小流域,该流域地处织金县北部中中山、坡地强度流失类型区。作为典型小流域,该流域地处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地形起伏大,流水切割强烈,并有山高坡陡之特征,属洪家渡水库库区,流域内最高海拔1 635 m,最低海拔1 122 m,相对高差513 m。安乐小流域辖3个行政村1 850户9 371人,共有总土地面积3 580 hm2,其中耕地面积1 846.67 hm2,林地900 hm2,草地233.33 hm2,荒草地226.67 hm2,其他及难利用地380 hm2。流域内农业总产值634.4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49.45万元,林业产值34.00万元,牧业产值30.00万元,渔业产值6万元,其他产值15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86.60%、5.45%、4.70%、0.90%、2.4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869元。在此产业结构中,农业产业占比较高,农业产业投入劳动力较多。在流域内,坡耕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洋芋、大豆等为主,平均产量2 595 kg/hm2,油菜、烤烟等经济作物有少量种植,种植面积340 hm2,平均产量3 t/hm2,果品产量在流域内基本为0。其土地利用的特点是垦殖指数过高,坡耕地面积大,四荒地多,广种薄收,土地贫脊。

织金县近十几年来,已相继实施了“长治”工程项目、“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等治理多条小流域,选择已治理的“长治”工程项目大陌河小流域作为典型小流域调查,该流域涉及5个行政村,总人口8 869人,农业人口密度为373人/km2。总面积2 320 hm2,其中耕地面积1 520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5.5%,耕地面积中水田313.33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3.5%,梯地366.67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5.7%,坡耕地743.33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6.29%,人均基本农田746.67 m2,人均农业用地1 700 m2,该流域经过土地资源评价及土地适宜性分析,其治理规模和主要措施类型为:综合治理面积为11.77 km2,治理程度90%,坡耕地主要措施类型有:坡改梯51.6 hm2,经果林37.33 hm2,保土耕作632.80 hm2,坡耕地综合治理占总治理面积的57.4%。通过该流域的治理后,年人均纯收入2 216元,年增率为20.18%。

根据典型小流域的分析调查可知,保证满足全县口粮需求所需最低基本农田人均1.15 hm2以上,维持现有农业经济收入水平所需产业用地为4.2万hm2,每个劳动力全年能够承担粮食生产、经果林的最少种植面积1 666.67 m2以上。

1.4农户个例调查情况

织金县选择了自强乡、马场乡的石笋河小流域鸡场坝村和菜坝村的张招宇、杨新明等典型农户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坡耕地分布情况,不同耕地生产水平调查,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查等。在一调查农户家,有人口6人,耕地4 666.67 m2 ,其中水田333.33 m2,旱平地133.33 m2,坡耕地3 000 m2,坡耕地占耕地的64%,全家粮食总产值3 800元,其中坡耕地占50%以上,果品产量为0。

2 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措施

通过织金县近几年来已治理的典型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情况,若需满足当地社会义义新农村建设标准所需人均口粮必须达到400 kg,种用及其他用粮100 kg,全县总人口101.69万人(2008年末),粮食总产358.5万t,人均占有粮食357 kg,远达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所需人均口粮,必须以人均基本农田所需最低数预测坡改梯规模,应大量整治坡耕地提高粮食单产,建设坡改梯,增加土地,发展其他主导产业。

2.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坡耕地耕作水平

织金县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粮食生产占据主要地位,缺乏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现有经果林产品规模小、数量少、品位低、疏于管理;全县一些地区土地资源和一些生物资源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对水土资源破坏的现象严重,导致土地退化、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立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着力于提高林业、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大力搞好项目区群众的培训,改变群众僵化守旧的思想观念,促进对坡耕地传统耕作方式的转变和种植水平的提高,以增加收入,减少群众贫困面,达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目的。

2.2实施坡改梯及水系配套项目

根据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求,人均基本农田800 m2以上,农业产业用地最低1 666.67 m2以上。根据织金县现有坡耕地利用适宜性以及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织金县坡耕地结合整治规模必须达8 080 hm2,主要采用坡改梯、水系配套、保土耕作等措施,主要要求措施布局是:大于25°坡耕地采取退耕营造水土保持林,土层较为深厚的坡耕地布设经济果木林;10~20°坡耕地石料方便、土层深厚的实施坡改梯工程项目,配套小型拦、排、蓄水工程;一般在5~25°未布置修建坡改梯、经果林措施的坡耕地上,采用保土耕作措施治理,以达到蓄水保土、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地面覆盖、扩大根系分布范围的目的,用石灰改良土壤,种植绿肥,提高复种指数,使作物之间相互促进,提高坡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3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效益分析

通过对典型小流域安乐河小流域的调查,以及近几年的坡耕地整治经验,坡耕地综合治理上主要有坡改梯、经果林、用材林种植、保土耕作等措施类型,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占小流域治理措施的60%以上,单项措施工程量及造价为坡改梯工程量土方1 155 m3/hm2,石方570 m3/hm2,综合单价6.675万元/hm2,增加粮食900 kg/hm2,保土792 t/hm2,保水3 000 m3/hm2。经果林工程量土方870 m3/hm2,综合单价2.25万元/hm2,增加果品1.68 t/hm2,增加收入5.04万元/hm2,保土573 t/hm2,保水24 750 m3/hm2。水土保持林工程量土方870 m3/hm2,综合单价2 070元/hm2,增加木材45 m3/hm2,增加收入1.2万元/hm2,保土2 355 t/hm2,保水49 065 m3/hm2。通过对坡耕地的实施整治,使得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将趋于合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通过坡耕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科技意识,培养大批劳动素质高的农村乡土人才,为农业发展和经济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有效地减轻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危害。

4结语

根据全县现有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全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借鉴已往小流域坡耕地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向和措施布局,突出了坡耕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特点。通过调查坡改梯工程、小型水利水保、林草植被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已达到调控和利用坡面径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加强封禁管护,发展替代能源,促进生态自我修复。这种生态经济型的综合治理模式,有助于项目区坡耕地整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但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要结合其他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以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例如,荒山荒坡挖水平沟拦截坡面径流蓄水拦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坡面侵蚀沟进行沟头防护、削坡、沟岸修筑边埂植物带、沟底修筑谷坊、塘坝,固定沟床,拦蓄泥沙,营造固沟林、防护林等。此外,应做好坡耕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监测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与水土流失量的逐年变化及综合治理措施总体效益情况[3-4]。加大对坡耕地的综合整治力度,对中度以上流失的项目区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治理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对坡耕地整治的认识。

5参考文献

[1] 邸利,孙鹏举,周莉.甘肃省坡耕地退耕的可行性与退耕还草的必要性分析[j].青海草业,2003(2):12-16.

[2] 冉茂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要重视旱坡耕地综合治理[j].当代贵州,2006(21):35-36.

[3]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岩溶,2010,29(11):12-19.

上一篇:低保专项治理阶段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