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5 11:42:39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1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提高卫生系统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开展“百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服务活动”,加强健康和医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热心服务群众,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推动卫生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树立卫生系统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二、活动时间

2014年4月3日至30日。

三、活动主体

县直医疗单位(含民营医院)、各乡镇卫生院。

四、活动安排

(一)、县直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公共场所送健康服务安排如下:

(二)、县直医疗单位下乡送健康服务安排:

成立5个医疗专家队分别到2个乡镇进行送健康服务,每个乡镇送健康服务时间一天(选择当集的那一天,具体时间由各单位自定),具体安排如下:

五、主要内容与指标

(一)、公共场所送健康服务活动4月8日起,每个县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局里的安排开展半天送健康服务活动。派出其特色专科的专家,带好药品(医生分配名额和送药品金额详见附件一),主要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咨询、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治疗,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科学就医。乡镇卫生院要在乡镇集市时间开展半天的送健康服务活动。

(二)、县直医疗单位要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送健康服务工作

承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任务的医疗单位要在长期派驻医疗专家之外,另行组派医疗队,在受援卫生院开展送健康服务工作,主要送健康服务形式包括开设专科门诊,每个专科门诊日门诊量不少于50人次;进行妇女两癌筛查,每天筛查不少于50人次;进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每天筛查不少于20人次;开展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相关业务培训,每天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开展饮水安全、疾病预防控制宣传,具体活动由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协商安排。

(三)、送健康服务活动下乡镇县直医疗机构派出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防疫等专业的医师组成医疗队,带好药品(医生分配名额和送药品金额详见附件一)、科普宣传资料等到乡镇卫生院进行送健康服务。重点到医疗服务能力较薄弱的乡镇卫生院,为当地群众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日服务量应在100人次左右。

(四)、结合中医药服务有关工作县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特色,认真做好送健康服务工作,服务人民群众。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局成立“百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将此项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二)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县卫生局将统筹协调,组织医疗机构统一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做到上下结合,城市和农村同时开展;内外结合,医疗机构既要在深入群众工作、生活、学习的公共场所集中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也要在本机构内部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常专结合,要兼顾普及健康知识、医学常识以及提供专科会诊、手术等医疗服务;将送健康服务活动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三好一满意”和“百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服务活动”等其他工作相结合。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条件,提前确定送健康服务手术种类、时间和手术量,组织筛查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医疗卫生现状,根据当地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和医疗机构专科优势,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探索新的符合工作实际的有效举措。

(四)加强宣传活动开始前,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将送健康服务活动安排向社会公告,让群众了解送健康服务活动,方便更多群众获得送健康服务。活动过程中,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媒体传播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做好总结与统计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有条件的留存影像和视频资料,做好工作量统计。活动结束后两周内,各医疗机构要将送健康服务活动总结、工作量统计(见附件二)和有关资料光盘一同报县局路教办。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2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12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浙委〔20*〕21号)精神,推进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实际出发,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总体目标。根据我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总要求,努力提前4年完成中发〔20*〕12号文件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力争到20*年,全市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功能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村的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市区并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3、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居)民多样化的卫生保健需求;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坚持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坚持满足当前,兼顾长远,逐步到位。

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组织结构。各区、县(市)要根据县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和农村卫生机构基本设施配置标准,合理确定农村卫生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按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核定人员编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市)级重点建设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健全县(市)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合理布局乡镇卫生院,政府要在每个乡镇集中力量办好1所卫生院,不再另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预防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要按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进行改造,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对已整体出让或转为股份制建制的乡镇卫生院,当地政府要确保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村原则上每2000—4000人口设置1所医疗卫生机构,农村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2、明确工作职责。政府举办的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等职责。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为主要职能,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村医疗卫生机构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范围内执业,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工作。

3、加快队伍建设。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人才工作的领导和宏观管理,发挥各方积极性,多渠道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并举,推进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凡新进入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须具备执业资格。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浮动工资或提高定级工资等办法,以及给予一次性安置费等方式,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县(市)级以下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建立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培训制度,将全科医学教育作为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必修课程,并逐步达到每万人配备5名以上全科医生。到200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凡试用期满的临床医师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须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对达不到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转岗分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区、县(市)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其它县(市)达到30%以上。自20*年起,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开展乡村医生资格的清理整顿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可通过个人出资、村集体资助、政府补助等方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乡村医生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积极探索乡村医生管理机制。

4、推进卫生服务。以现有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现有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建制乡镇卫生院通过功能转换和结构调整,依据*市农村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并经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转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村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兼并、转型或增挂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形式,转换为以预防保健为主要功能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年,80%以上的建制乡镇卫生院和50%的村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农村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三、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

乡镇卫生院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乡镇卫生院的改革要坚持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力的原则,并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成为履行公共卫生责任,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功能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

1、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区、县(市)管或县(市)乡(镇)共管、以县(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原则上划归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乡镇政府要继续支持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坚持“简政放权、激活机制”的原则,逐步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乡镇卫生院领导管理体制。

2、改革产权制度。坚持“科学设计、先行试点”的原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功能相似、地理位置相近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或在行政区域调整后剩余的卫生院、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通过投标挂牌、拍卖等形式进行公开整体出让,吸收民资参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要按照改制的有关规定,规范资产评估、转让等操作规程,妥善安置人员。变现资金首先用于人员安置,结余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卫生事业。同时,提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托管、兼并、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卫生院和分院以及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组或改制。

3、改革运行机制。积极推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改革,全面实行院长(中心主任)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和扩大院长(中心主任)的经营自,探索实行职务(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年薪制等,建立并落实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全面实行乡镇卫生院人员聘用制,推行人事制。按照“按需设岗、竞争上岗、评聘分离、优胜劣汰”的要求,激活用人机制;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现行分配模式,控制工资总额,合理确立各类岗位分配基数,建立绩效挂钩的考评制度和吸引、激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服务的分配机制。具体办法由各区、县(市)制定。

四、落实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卫生改革的有机整体,关系到农村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健康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领导,认真制订本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工作,承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加大投入。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以及公共财政的要求,按照分级管理、各区县(市)为主的原则,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的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重大疾病防治、妇女儿童等弱势人群的健康保护、农村卫生执法等,并妥善解决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的社会保障费用。要确保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和医疗服务经费的投入,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包括人员、业务经费)由区、县(市)级财政合理安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以奖代拨等方式,力争到2005年,使农村公共卫生业务经费达到每万人口不低于8万元。并适当安排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健康教育、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修缮等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资金需要。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提供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负责安排政府举办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资金。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将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基本建设规划,由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改造方案,所需资金由区县(市)、乡镇负责。到20*年,建制乡镇卫生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转型,按照农村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完成改建。

4、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群的整体健康为中心,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抓好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科室建设,规范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改进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坚持合理检查、治疗、用药,控制药品费用比重。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制医生和驻村医生的职能作用,深入社区和家庭,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等形式,引导农民合理地健康投资和消费,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医疗保健的新领域。

5、建立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城市医疗机构要采取援增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鼓励城市卫生人力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市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须按规定到农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派医务人员到挂钩乡镇开展服务,帮助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 R181.3+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57-0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社会教育活动,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进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同时健康教育也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健康湖北”促进赤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健康教育,提高全民防病意识,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消除危险因素。

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土地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3个办事处,总人口52万,连接武广高铁,京珠高速,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全市共有11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服务中心,7家市直医疗机构,3家私营医院。

1 现状 赤壁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有工作人员4人,配备电脑2台,照相机2部,摄影机1台,投影仪2台。担负全市健康教育工作和指导各医疗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任务重大意义深远。

2 服务体系

2.1 赤壁市健康教育凸显“三为一体” 以市,镇村三级网络为体系,每个医疗机构均有一名或多名专职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赤壁市健康教育群,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探讨本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健康教育工作长久发展。

2.2 赤壁市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1)市委宣传部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点项目,安排部署广播电视密切配合,每周录制一期健康之窗并定时定期将结核病,艾滋病,计划免疫等疾病预防作免费宣传。2)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绩考范围,与拨款直接挂钩,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评分,按分值计算拨付款项,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3)疾控中心领导对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视。先后添置了各项设备,建立荣誉室,添加人员,提高工作经费,大大激发了工作人员的激情。

2.3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提高健康教育力度

2.3.1 各卫生院都有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成立了专班。每月到各村开展讲座,宣传疾病预防知识,不良卫生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慢性病营养及预防知识,特别是赵李桥镇百花岭村,是结核病多发地区,疾控中心与赵李桥卫生院一起多次为村民开展结核病及其他传染病慢性病讲座,免费筛查结核病,提高村民预防疾病意识,也体现政府关怀。

2.3.2 每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专用宣传栏 印发健康教育手册,每个村卫生室设立宣传专栏,定期更换知识,及在候诊厅播放光盘。提高知晓率,2010年共计印发教育手册200万份,光盘235张,更换宣传栏1036期。

2.3.3 每个卫生宣传日,各医疗机构都上街进行宣传 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2.4 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健康教育工作

2.4.1 公安部门密切配合 定期对羁押人员进行艾滋病,结核病筛查。疾控中心对疑似结核病人免费拍片,查痰,体检。2010年共进行艾滋病人筛查637人结核病筛查219人。

2.4.2 教育部门密切配合 对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情况定期督导检查,要求设立宣传专栏,定期更换内容,查看教师备课情况及考卷,有无健康教育知识。不定期邀请疾控专业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预防的讲课。市政府,卫生局,疾控中心在二小开展“千人签名控烟”大型宣传活动,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4.3 社会各部门(民政、团委、工会等)也大力支持健康教育工作 使赤壁健康教育工作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3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工作开展,2010年我们对洪涝灾害地区5个乡镇,10个村,1500名村民和2个学校600名学生(初一300人,高一300人)进行了传染病知识问卷调查。居民知晓率各项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中学生知晓率达到了75.6%。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4

【关键词】 健康宣教;公立医院;农村基本医疗

国家有关部门作过这样一项统计,在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中50%是属于因病致贫的。对于以劳动力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来说,实施农村健康工程,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不仅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也减轻农民负担。关注农村农民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开展相应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笔者担任温州市科技特派员入驻温州市鹿城区某乡镇,结合派出单位三级公立医院工作优势,在分管卫生副镇长支持和配合下,花费3个月时间对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下辖的16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间断性地走访,进行调研,针对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开展农村居民最关心和最需要的科普宣教知识中首选的健康科普宣教,将对实施农村健康工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XX镇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者由温州市政府下派入驻鹿城区XX镇,该镇在温州综合实力与卫生条件属于中等水平。但该镇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由于受到地理、文化诸多的方面因素而制约,一直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1、医疗机构不足,医疗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

该镇共有6043户,17526人,其中农村人口16299人,占全镇人口的93.05%。全镇现有卫生院1家,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基本门诊,4张床位,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13人,其中,初级职称1人,占7.7%,助理医师职称12人,占92.3%,没有中级和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甚少,整体素质日益下降,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病人,更谈不上发展。镇政府每年对镇卫生院财政投入比例过小,卫生投入资金占全年财政收入的不足2%。全镇16个行政村有7家卫生所,其中2名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其余均为非正规医学院校毕业,以“赤脚医生”为多,谈不上取得医学职称和执业医师资格了。

2、农村卫生硬件与软件建设力度不足

从事农村卫生服务的职工工资相对较低,这使较高学历的医学人才流向经济效益较好的城市公立大医院或医疗机构,直接导致基层医疗人员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因为农村的医疗服务内容相对较单一,医疗水平低,让分配医学专业大学生以及老员工难以达到提升需求,造成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无力。并且,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

3、宣教力度不足,健康保健意识薄弱

农村医生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不够,在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社会调查、科研管理等)和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如:动员群众、健康教育等),以及人力资源培训上有待开发。只在农村卫生室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基本卫生服务,尚缺乏通过农村卫生室向农民及其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服务。

4、因病致贫、返贫情况尚存在

农民得了病,看病的费用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承担的。一旦得了大病,高额医疗费用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农民的收增长幅度远远底于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超过农民承受能力,导致农民医疗保障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是比较常见。有一位农民的母亲得了“脑中风”,家里没钱看病,就把年迈的母亲置于床上,任之病情恶化。当地村民跟我们说,缺啥别缺钱,有啥别有病。

5、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乡镇群众积极性不高,参合率低;二是部分村干部重视不够,筹资渠道不畅,难以长期维持运转;三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四是保险水平低,抗大病风险差。

二、温州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主要困难

温州地区现共有乡镇卫生院约500个,卫生院普遍的存在着很多医疗人员整体的素质不高、用房紧张、设备非常陈旧等等现象。因为各乡镇的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非常的低下,许多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也是不能就近解决的,因此它根本不能满足所在乡镇的农民其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由于长期恶性的循环,进而导致了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人浮于事、工作量下降、成本加大,从而制约乡镇的卫生院不断的发展。笔者结合了温州相关的七个地区的7家乡镇卫生院来进行实地的专项调研,以下是在当前乡镇的卫生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普遍较差

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较差,基层医院管理人员深有体会,主要体现在:一是医疗用房的严重不足,二是医疗设备的陈旧与极其的简陋。如,温州市政府此次安排的针对某三级公立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应该说第一批卫生院是它所属各县、区的基础比较好的卫生院,但是它平均的医疗用房面积却只有约三千平方米,其中苍南的某一个卫生院的医疗用房面积才只有一千五百平方米,但这已经是苍南县里面最大的、最好的卫生院。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边远乡镇大多缺医少药。同时,因政府对农村公共基本卫生投入不足,许多卫生院多年来没有添置一件比较像样的设备,更不会认真抓基础的医疗设施建设。在医疗器械方面,许多乡镇卫生院基本上还是主要以“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等为主。

2、管理水平低,卫生院之间业务发展不平衡

基本上卫生院管理的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它的管理制度理念缺乏和滞后,造成很多的卫生院院长是从临床的一线业务人员当中来选的,因为他们均未接受过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更也谈不上熟悉管理工作,基本上难以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卫生院的管理水平较低,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医疗隐患。同时,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很不平衡,更会加重卫生院专业的人才队伍方面的结构差异,将会(进一步加大卫生院间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待遇差异,并且导致“恶性循环”。

3、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们整体素质不高

卫生院的医技人员缺乏,部分卫生院没有1名中、高级医务人员,直接致卫生院医疗质量无法保证,自然也无法吸引更多病人到该卫生院就诊。很多乡镇卫生院因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低下、卫生院设备、服务意识较差,且药物匮乏,根本就达不到预防、控制和保健的基本服务管理水平[1]。

三、城市三级公立大医院加强农村科普宣教有效途径的探索

1、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联系”

主要是定期的下乡来开展业务性指导,实行“医疗下乡服务”活动,通过进行“健康的知识”科普宣教。组织一些“卫生下乡”的活动,组织大型城市的医疗卫生单位中的青年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的志愿者等开展“卫生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2]。其中主要是动员有医疗技术的专业青年志愿者深入到乡镇,积极的普及基本的卫生医疗知识。重点应放在“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反歧视”、“控烟宣传”等内容上,并开展 “健康和卫生的需求调查”等项目,从而推动医学院校与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开展医疗卫生的结对帮扶工作。

2、协助建立以宣教、预防为主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普及卫生相关科学知识。通过普及最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来造就健康的教育氛围,也会促进农村广大的群众人民树立“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观念,也会养成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3、帮助培养乡村优秀的卫生人才

最主要的是培训乡镇和农村优秀的青年医生,热爱公益事业的年轻人,充分挖掘和发扬卫生人才的积极性。并且积极选拔乡镇卫生院里面优秀的,勤恳的卫生人员到高等院校和城市里公立大医院进行培训学习),从而为乡村医师们提供好的发展机会。

4、建立健全的农村和乡镇两级的卫生宣教的网站

把搞好乡镇里的健康和宣教工作,我们要狠抓卫生宣教网络的建设。同时把健康宣教工作作为各乡镇和农村卫生所每一年的检查必备内容,同时作为乡镇或者农村先进的卫生院的条件之一。通过建立以农村群众为主的健康档案,方便为农村群众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开展有序的妇幼保健工作,能够真正地做到保障人民健康和预防疾病。

5、引导农村群众订阅和医学相关的杂志

乡镇和农村两级的卫生宣传员,除了要做好宣传外,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积极得引导广大群众订阅医学相关的科普杂志。把(对)每一期卫生保健杂志中刊登的短小和治病的方法等,通过乡镇和农村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来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要不断提高乡镇、农村的群众卫生防疫和保健知识的水平。

6、积极组建卫生科普志愿者队伍

为了能够切实解决乡村科普培训和教育所要需要的技术人员和卫生专业,要积极组建卫生科普志愿者队伍,通过活动,让志愿者们在科普活动中也能进一步了解社会,并且能够深入去接触农村,得到教育的机会。能够完成规定的义务的志愿者,可以对其进行表彰。

四、健康科普宣教达到的目标

把“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作为重点,针对农村常见的疾病、如多发病和老、妇、幼等这些人群的健康问题,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的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普及基本的卫生知识,让广大的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提高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健康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

1、增强农民的保健意识宣传

以农村弱势劳动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科普工作就要着重普及医疗卫生方面知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从一点一滴做起,改善农民的卫生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农村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2、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工作

要在农村大力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工作的培训和宣教,进一步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费用制约机制。探索改革医疗费支付方式,简化报销手续,方便农民群众。配合民政局等部门加快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工作。

3、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

重视育龄妇女健康,在农村大力开展性知识相关方面的宣传,如: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并且采取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宣传科学的保健方式,主要是为育龄妇女提供各种各样的卫生专科门诊的服务和健康咨询,使好她们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4、提升农村传染病控制力度

非典、甲流等传染性疾病猖獗,血吸虫等疾病在一些地方卷土重来,为我国农村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敲响了警钟。通过宣教,将预防措施向传染病发生前延伸,同时加强全民卫生习惯的培养,群众性卫生活动的经常化以及坚持预防接种等措施。

5、加强新生儿疾病预防程度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通过健康宣教,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鉴别、依法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诊断,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不断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将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一定比例以下。

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高低直接与所掌握、了解卫生保健知识的程度有关。由于之前的预防保健知识我们宣传的不够,再加上受到水平的制约,农民往往会忽视预防和保健,严重地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农村的生产力。所以,关注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开展相应的农村健康宣教势在必行,也是在农村开展健康科普教育促进三级公立医院支援农村基本医疗的一项有效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冰.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8.

[2] 刘黎明,龚坚.刍议“看病贵、看病难”问题[J].社会工作,2008(3)63-64.

[3] 余红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1.38.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5

为全面实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推进市“行动”示范镇、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创建,启动“健康村”试点建设。根据市政府有关健康教育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健康工作的责任感

开展健康教育,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卫生先进镇、村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自我卫生保健意识,克服不良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抓好健康教育的责任感,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为使健康教育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各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兼职教员,制订健教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三、大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巡讲等传播手段做好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宣传活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指导手册》、《省居民健康读本》入户达到80%,在形式上要从传统的传播转向重视行为改变。建立健康素养监测网络,按照省方案要求,5月份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居民及农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使全镇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动态掌握我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四、积极推进“行动”示范乡镇建设

1、今年我镇将按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教育要求和市“行动”示范镇标准,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争我镇能完成“行动”示范镇的创建工作。

2、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镇卫生院和村中心卫生室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健康教育的指导中心,镇村卫生机构及企事业单位要开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其内容根据不同季节和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关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全年至少完成主要卫生宣传活动10次以上,有活动方案、照片、总结。开展3类以上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和知晓率调查,知识知晓率达到75%。有方案、调查报告、活动记录、成绩记录、总结等资料。

3、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关系到造就一大批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大问题。根据国家教委、卫生部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应达100%,全镇各中、小学应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课时、有师资、有备课笔记、有考核记载,确保每两周一课时,全学年安排18课时,学校不得以各种挤占健康教育课,初中生物课,早上晨会课都不能替代健康教育课。

4、做好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加强公共场所宣传。有关公共场所及企事业单位要有醒目的健康教育宣传牌和禁烟制度和禁止随地吐痰等警示,车站、农贸市场、商场、影剧院、机关、学校、医院等要率先搞好健康教育宣传。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落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要求,向居民提供健康宣传信息和健康咨询服务。镇村都要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每月更换一次内容;组织健康素养讲师团,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平台深入城乡开展健康讲座。镇卫生院每年开展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讲座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不少于6次;健康知识资料入户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入户率达100%。有讲师团成立文件、讲座通知、签到、课件、照片等资料,专栏内容有照片,按照要求做好台帐记录。

2、镇卫生院对各村健康教育专栏设置及内容更新情况、健康教育资料入户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每季度抽查2个村,有评估记录。

六、加强资料收集,做好健教台帐

各单位要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做到组织网络齐全,有全年工作计划、有健教活动记录、原始资料,半年有小结,全年有总结。并按时上报各统计报表。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6

一、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8.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倍多,人口3200多万,却有2/3的人口在农村,40个区县中有近一半为贫困县,直辖之初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366万。这是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真实写照。

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重庆是地处西部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基数低,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突出表现在工业化滞后、城市化滞后、农村发展滞后。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表明,农村卫生工作起点低、难度大,存在着就医难、买药难、医疗水平较低,服务设施落后等系列问题。

1、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威胁农民健康

农民健康知识差,预防、保健措施不力,加上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过猛,致使部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在重庆市的部分郊县农村,特别是三峡库区周边农村,饮用水不清洁,厕所简陋,污水横流,老鼠、苍蝇、蚊子很多,公共卫生环境很差,给各种细菌、病毒的滋生和疾病的传播制造了条件,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和隐患。

2、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较低,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据对主城区之一,沙坪坝区西部七镇卫生院调查,七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共119人,大专学历5人(占4.2%),中专学历57人(占47.9%),中专以下学历和无学历57人(占47.9%);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人(占2.5%),初级专业技术职称96人(占80.7%),无职称20人(占16.8%);临床医生共计57人,配置数为0.37人/千人,护士16人,配置数为0.1人/千人,远低于医护人员最低配置标准1.73人/千人。全区乡村医生11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名(占7.6%),大专学历3人(占2.5%),中专学历58人(占49.2%),中专水平及以下学历57人(占48.3%)。

按照镇卫生院医生、护士配置最低标准1.73人/千人计算,仅沙坪坝区西部七镇卫生院就差临床医生194人,护士235人。目前沙坪坝区农村有的镇卫生院人员严重老化,有的镇卫生院无一名护士,还有一些镇卫生院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仍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农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低,从而导致医疗质量较差。

3、镇卫生院医疗装备差,履行农村卫生机构职能难度大

目前,重庆市农村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相当陈旧落后且缺乏必备设备,部分镇卫生院设备未达到规范化镇卫生院装备标准。由于装备差,镇、村卫生机构无法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和完成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任务,不能满足当地群众医疗、保健需求。又以沙坪坝区西部七镇卫生院为例,沙区农村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相当陈旧落后且缺乏必备设备,没有一所镇卫生院设备达到重庆市规范化镇卫生院装备标准。沙区七镇卫生院无一台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只有2家设有急诊室,3家设有急诊病房,无一家设有妇产科,未配置一辆救护车。

4、镇卫生院亏损面大,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再以沙坪坝区为例,截止2003年末,沙区西部七镇卫生院连续4年亏损的就有5个,占总数的71.2%,2002年西部七镇卫生院全部亏损,镇卫生院亏损严重,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濒临倒闭。西部两个中心医院和各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危房,危房面积共达3000多平方米,且无资金加以改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离退休人员负担重,绝大多数镇卫生院靠政府财政拨款勉强能够维持生存,但无力发展。

5、三级防保网不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薄弱

镇卫生院的职能是向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同时承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向农村居民提供疾病预防、控制、保健等服务。村卫生站的职能是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承担预防保健任务,普及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由于体制转换加速了农村卫生医疗投入的减少,使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正出现全面危机。近年来,国家严重投入不足,三级防保网不健全、不牢固,突出体现在农村地区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其中又以村卫生站这层网底组织最为薄弱。农村税费改革往往切掉了正常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费,大部分地区乡镇片面强调有偿服务,使公共卫生事业私人化、有偿化。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日益减少、乡镇企业改组改制,消解了昔日“以工补农”、“以工助医”的投资机制,原来承担农村卫生保健责任的乡镇卫生院终于走上改组转制之路,许多职能难以继续有效履行。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片面地认为发展生产是大事,卫生工作是小事,对卫生工作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的公共卫生工作长期处于少人管、甚至无人管的局面。

二、提高重庆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是预防疾病、保证不同社会群体均等享有健康基本保障的基础性工程。加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建设,健全农村预防保健网络,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创新,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建设

公共卫生是关系社会群体身体健康的卫生服务,无论是关系到重庆市2300多万农民健康安全的重要性,还是从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看,都应作为重点领域加强。

所谓理论创新,就是根据农村公共卫生的外部效应性和公平性原则,政府应当在理论上、观念上纠正认识上的两大误区,对应地创新和完善两大理论――公共卫生产品服务的“外部效应性论”和“卫生正义论”,借以确立政府在配置公共卫生资源中的主要渠道、主要杠杆和主要尺度的地位,强化政府的投资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农民相对而言是一个在抵御疾病时承受能力低,因病置于困境的脆弱性高的群体,又缺乏支付获取公共卫生服务自筹部分经费的能力,健康教育水平远低于其它人群。农民的健康问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阻碍农村奔小康、走向现代化整体进程,而且会因人口流动而波及周边、影响全省甚至全国。政府对公共卫生投资的主渠道责任来自于公共卫生服务产品本身的“外部经济特性”。

政府是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产品进行公共财政投入的主要杠杆。一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农民不主动参与生产和消费公共卫生产品;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具有外部性,难以通过市场来确定其价格;三是公共卫生产品生产需要高成本、高技术和生产规模大的要求,需要有足够的生产技术、生产资金的投入,这需要公共部门的介入,用积极财政手段来加以投入。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县、乡两级卫生机构建设单位。增加对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和地方病控制、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定额补助经费,保证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农村卫生监督执法经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差的状况,确保各项农村卫生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2、正视现实,适当控制医疗服务规模

如果对农村医疗服务规模,尤其是乡村医疗服务规模不加以适当控制,效率继续下降,医疗成本继续加大,看病贵的问题将会继续加重。因大量卫生投资用于医疗机构扩大规模建设,也不可能实现加强公共卫生和提高服务质量及卫生扶贫的资源结构调整。一是严格控制新增医疗机构,撤除并不合理的重叠机构;二是按照重庆市区县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量与短期内可转化的潜在需求量,确定区县医疗服务总床位及人员的规模控制指标;三是按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服务人口和相关因素,确定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床位及人员规模。为此,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以搞好预防保健为主,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等基本医疗诊治和承担一定卫生事业管理的综合服务功能,尤其是一般乡镇卫生院应成为本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向医院发展。为促进乡村卫生机构按综合服务功能做好各项工作,建议对基层卫生组织按公共卫生的经济政策实行补助。

3、重视专业培训,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对乡村医生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观念、职业道德和全科医学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实施农村全科医生培养计划,鼓励现有乡村医生接受学历教育。严把农村卫生人员准入关,新进农村卫生人员必须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具有执业资格。到2007年力争10%以上的乡村医生具有医学大专及以上学历,90%以上的乡村医生具有医学中专学历,2010年前100%乡村医生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大力引进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改善农村卫生人员队伍现状。

4、深化卫生改革,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1)推进农村卫生机构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增强农村卫生机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要在全县(市)或更大的范围内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办法选拔,并加强对其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改革后的乡镇卫生院的职能要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重点做好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工作,决不能本末倒置。

(2)抓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强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监管。继续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推进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执法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监管,加强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切实履行农村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农村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工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针对农民弱势群体实行医疗救助,目的是解决少部份人群大病负担过重的问题。通过建立“大病风险/救助基金”,对因患重大疾病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特困农户给予资金救助。

5、利用公共传媒,加大对农民的卫生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公共传媒工具和手段,更加广泛、深入地对农民进行卫生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起正确的健康意识,坚决破除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同时,还要加强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起法治观念,成为懂科学、讲文明、健康勤劳、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农民。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

G479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现在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劳动者群体素质的高低。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体质方面的基础数据,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三所学校(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在校生,共3172人。其中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1.71%和58.29%;城乡学生分别占57.06%和42.94%。经过数据的信度检验认定,有效体检人数为:城市女生1014人;乡镇女生716人;城市男生779人;乡镇男生526人;合计3035人。其他无效人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性别没有注明;(2)数据不符合统计学要求;(3)数据出现明显错误等。

1.2研究方法

(1)检测指标: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机能指标;肺活量;常见病指标;视力。

(2)检测工具:测量仪器以及相关设备。

(3)体质测量法:各学校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等,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检测,测量按照生理学和医学检测方法进行并列表统计。

(4)数据统计法:对学生体检表格进行分析、遴选,通过EXCEL表格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基本的数据,如平均数、方差等,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得出结论。

2. 统计结果分析

2.1辽宁省职业学校城乡男、女学生各年级各项目统计结果和辽宁省职业学校学生与相应年龄组男女生各项统计结果(表1,表1略)

2.2 辽宁省职业学校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统计结果分析(表2)

表(2)辽宁省职业院校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统计学汇总分析表

项目 身高 体重 胸围 肺活量 视力

年级

男生

女生 一二 三

A BC

B Cc 一二 三

A AA

A CB 一二三

A A B

B D D 一二 三

A A C

A A B 一 二三

dd d

cc C

注:1小写字母代表乡镇学生的生理指标大于城市学生;大写字母代表城市学生的生理指标大于乡镇学生。

2 符号:大小写C、c字母代表差异性不具有显著性(p>0.05);大小写D、d字母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小写B、b字母代表差异具有较高显著性(p<0.005);大小写A、a字母代表差异具有极高显著性(p<0.001)。

2.3辽宁省职业院校学生与同年龄组学生体质健康统计结果(见表3)

项目 身高 体重 胸围 肺活量 视力

年级

男生

女生 一 二 三

a ac

d cC 一 二 三

Bcc

CDA 一 二 三

cCB

AAA 一 二 三

Acc

Add 一 二 三

AAA

AAA

注:1.大小写字母:小写字母代表2012年同年龄组学生的生理指标大于职业学校学生;大写字母代表职业学校的生理指标大于2012年同年龄组学生。

2.大小写字母:大小写C、c字母代表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大小写D、d字母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小写B、b字母代表差异具有较高显著性(p<0.005);大小写A、a字母代表差异具有极高显著性(p<0.001)。

3. 结论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体检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城乡学生之间、职业院校学生与同年龄学生之间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质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职业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1在市区职业院校、乡镇学生占到总人数的42.92%,乡镇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辽宁省职业学校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乡镇学生在形态指标和机能指标上全面而且显著落后于城市学生,这对学校的卫生教育、体育健康教育和生活设施提出了挑战,同时体质上得 显著差异不能保证乡镇学生在学业上、在职业技能的提高上完成学习任务,影响学生的求职与就业,影响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3.2 职业学校学生与同年龄组学生之间在形态指标的身高、体重和机能指标的肺活量上面,存在显著地差异,特别是男生身高方面,职业院校学生甚至比三年前的同年龄组还要低,这种生理素质上得差距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低下,这就对职业院校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职业需要的社会劳动者呢?

3.3 职业学校女生在身体形态指标的胸围项目上优于2012年的学生,且具有极高显著性,说明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第二特征明显,青春期发育提前,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从生理、心理上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度过青春发育期。

4. 建议与措施

4.1 乡镇学生同城市学生之间、职业院校学生同2011年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体质上得差异,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应该从这一现象的存在重视问题的发展,努力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健全学生体质健康与成长发展的管理机制,指导各职业学校开展相应教育工作,督促各校增加有关学生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生活、卫生、体育等硬件、软件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基础的行政保障。

4.2各职业院校要对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注重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卫生部门、学生生活指导部门,学生生活指导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工作力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环境条件和体育锻炼的条件,加大学校在相关学生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方面的投入,增加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器材数量,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

4.3 广大学生和家长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尤其是广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发展和增进自己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白荣正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柳菊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身佩 教育课题研究引导 [M]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总结篇8

(2016年版)

1.观音垱镇

我镇地处沙市区东部边缘,毗邻潜江市浩口镇和运粮湖农场,北侧倚长湖与荆门市后港镇、毛李镇相望。

我镇交通便捷,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国土面积182.6平方公里。

我镇辖17个村(居)委会、20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6586人。

2.卫生院

我院创办于1975年,系“一级甲等医院”和“中心卫生院”。 我院现有在职职工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2人;其中女职工60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31人,有退休职工37人(30名为从本院岗位上退休,7人从中心村卫生室岗位上退休)。在职职工中医生29名,护士21名。

我院占地面积为2345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0198平方米。 我院的工作区分为门诊、住院、医技、公卫、药品配送中心和感染性门诊等功能区域。开设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口腔)科、中医康复(颈肩腰腿痛)专科等临床诊疗科室。实际开放住院床位66张。

我院医学辅助检查设备仪器按标准或超标准配置,配备有DR(进口)、彩超、心电图机、胃镜、TC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分析仪等。手术室配有腹腔镜和膀胱镜。

2015年我院共产生门诊人次41148人,出院病人1728人,手术台次421台,临床医疗服务收入913万元。

继2011年成功创建“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和2013年成功创建“四化”乡镇卫生院之后,2015年我院再次获得“群众最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荣誉称号。

3.村卫生室

观音垱镇辖区内设置有32个村级卫生室,共有61名乡村医生。其中属院办院管模式的有4家,暨中心村卫生室,其前身是地名卫生所,有乡村医生20人。属村办院管模式的一般村卫生室有28家,有乡村医生41人。

4.公共卫生科

公共卫生科共有8名工作人员,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其中一名副主任由总护士长兼任,三人均享受院委会成员待遇。

三名负责人对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如下:

主 任:0-6岁儿童健康管理及中医药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健康教育

副主任: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含结核病防治)

副主任: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与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及老年人中医药服务、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卫生监督协管由院部安排专人兼职。

科室内其他人员对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下:

1人:0-6岁儿童保健及中医药服务+协助预防接种

2人: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组织及信息录入)

2人: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含结核病防治)

5.2015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及管理工作

2015年,村卫生室累计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35873份,建档率75.03%。

村卫生室之间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迁转,并根据死亡信息更新居

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2015年,卫生院共发放18种健康教育宣传折页1万余份,每个村卫生室发放18种健教宣传折页不少于600份。

每天在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等候区域和门诊候诊区滚动播放字幕、音像,其中音像资料有12种。

全年更新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专栏6次。

全年利用主题健康日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6次,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

(3)预防接种

2015年共出生儿童435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435个; 全年共接种一类疫苗7188人次,其中新生儿乙肝及时接种率100%,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已达到或超过90%;

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96人次。

(4)0—6岁儿童保健管理

2015年,我院出生新生儿261人,建立儿童保健手册261份,建册率100%,新生儿访视261人,访视率100%。

全镇0—3岁儿童1132人,管理人数1102人,管理率97.3%。系统管理人数988人,系统管理率89.6%。

全镇4—6岁儿童1632人,开展健康管理1583人,系统管理率97%。

(5)孕产妇管理

2015年我院住院分娩261人,产妇围产期保健建卡261人,建卡率100%,产后访视261人,访视率100%,早孕建卡人数252人,建卡率96%。

筛查高危孕产妇63例,规范管理63例,管理率100%。孕产妇艾滋病、乙肝表面抗原、梅毒三项免费筛查261例,筛查率100%。

2015年,全镇120名叶酸增补对象中106人按要求服用叶酸增补剂,叶酸增补率91%。

2015年共发放住院分娩补助222人。

(6)老年人健康管理

2015年除集镇以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4285人,规范管理2963人,规范管理率69.1%。

(7)慢病患者管理

截止2015年底,累计筛查发现高血压患者2373例,其中纳入随访管理2338例;

累计筛查发现糖尿病患者443例,纳入随访管理434例。

(8)重症精神病管理

2015年,登记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63例,随访管理63例。

(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2015年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 38例,配合专业机构治疗随访结核病人12例。

(10)卫生监督协管

2015年,我们针对辖区1所中学、4所小学、7家托幼机构、32家村卫生室和5家个体医疗机构开展常规的卫生协管巡查。

(11)中医药健康管理

2015年,我们邀请荆州市中医医院专家,并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为2963名老年人开展了中医药保健指导。

6.基本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卫生院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和管理卫生院各科组、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管理村级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其中四个中心村卫生室负责人作为成员分别桉属地管理各自片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公共卫生科内有5名工作人员在负责人的安排之下,对应管理5个片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4)将观音垱集镇街道划分为6个管理单元,由公共卫生科6名工作人员包片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从2013年开始,我们制定了《观音垱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一体化管理考核实施细则》,与中心村卫生室和一般村卫生室分别签订一体化管理协议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经费纳入到村医补助资金中,年头预算,年终根据考核结果执行决算。

(6)补助资金中,乡村医生的公卫经费依据由村卫生室属地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单项任务的合计进行预算,到年底再根据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决算。

(7)有包片任务的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以及四个中心村卫生室负责人按月对村卫生室进行巡回指导,其年度绩效工资与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考评结果直接挂钩,奖优罚劣。

(8)一体化办公室按季度对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好坏与村医补助资金多少挂钩,如出现核减情况并不影响该村卫生室次年的预算。总评分排名靠后且有显著性差异的两个村卫生室,将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直接关系到机构设置和人员执业。

上一篇: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