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9 01:07:12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1

Abstract: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25 provinces and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1-2010 is evaluated with DEA-Tobit two-stage model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bility negatively affects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university and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enterprise scale and the intensiveness degree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in enterprise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关键词: 技术创新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大中型工业企业;影响要素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efficiency;DEA-Tobit two-phase model;large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48-02

0 引言

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各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情况,特别是面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掌握区域之间创新效率的差异及归纳研究影响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各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措施,制定出更符合区域实际的自主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

目前,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国内外学者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之间的决策单元的效率测算主要采用的方法,它是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我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青海、陕西及上海的数据缺失严重,所以不列入研究范围,重庆作为新的直辖市,以前的数据均计入四川省,因此本文将重庆并入四川统计)。数据来源于2002-2011年各期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结合指标合理性和数据可得性两个原则,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技术引进、改造、消化吸收总额为投入指标,专利申请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以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②企业规模:用各地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表示;③科技活动密集程度:以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及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数总和在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表示;④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以技术消化吸收、改造的经费支出总额在技术引进、改造、消化吸收及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第一阶段DEA分析 根据deap2.1软件计算结果:近10年来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指数明显下降(年均降低7.5%),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幅度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0.8%,规模效率年均增长0.2%),这导致了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明显下滑(年均下

滑6.6%)。

2.2 Tobit检验分析 第一阶段在运用软件deap2.1计算出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后,本部分我们以技术创新效率为因变量,以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强度(I)、企业内科技活动密集程度(T)、企业规模(S)、技术消化吸收能力(C)为自变量构建Tobit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探究我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本文将技术创新效率的Tobit回归模型设定为:y=αS+βC+χI+εT+μ+γ,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即技术创新效率,α、β、χ、δ、ε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μ为随个体变化而变化但不随时间变化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截面特定效应;γ为随时间和个体而独立变化的随机变量。

本部分用stata11.0软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正相关,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并不显著;相关性比较强的分别是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企业规模,其系数分别为-0.122及0.140。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成正相关,适当提高企业规模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科技活动密集程度在95%渐近精炼置信区间内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其系数值仅为0.017,虽然与技术创新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较微弱。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强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资金匮乏及自身能力限制导致技术创新需求不足,使得他们在产学研合作中处于相对被动的角色难以使产学研合作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本文研究的实证结果显示,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并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考虑到企业所评价的有价值的外部知识经过获取后,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有能力利用这种知识并进行再创新把其转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技术演进路线不一定是会自然实现的。如若在两个能力或三个阶段的衔接中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创新效率低下、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在2001-2010这十年间,我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消化吸收、改造经费一直稳步上升,但是技术创新效率却没有提升,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消化吸收的阶段。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DEA-Tobit分析方法采用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10年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1-2010年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934,在这10年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近几年有逐渐好转的趋势,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下降趋势。②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科技活动密集程度、企业规模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的影响。③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这些结论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的指导意义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要更加注重再创新的过程,做好三个阶段的衔接,这样才能着实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根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结果,各地政府还应加强市场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壮大规模;加强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适当增加高素质研发人员的数量,尤其是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要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改造力度、加速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Charnes, Abraham, William W. Cooper, and Edwardo Rhodes.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6,1978:429-444.

[2]J. I. Sirvent. Measuring scale effects in the allocative profit efficiency [J].Socio-Economic Sciences,2012,46:242-246.

[3]A.Cele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Turkish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companies: An application of two-stage (DEA&Tobit) analysis [J]. Energy Policy,2013,63:300-310.

[4]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3-17.

[5]唐玲,杨正林.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

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集成各方优势,创新工作机制,营造有利环境,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提供支撑。

二、总体思路

引导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增强战略产业、优势行业和重点领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建立完善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面向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一批产学研联盟,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点企业和主导产品的技术装备达到本世纪初国际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具有**特色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在全省分批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试点,给予优先支持,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培育创新人才,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支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创新文化建设,引导企业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建立创新型企业试点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对试点企业开展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省级创新型企业”命名,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部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发挥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调整科技计划的引导方向,主体科技计划优先支持企业承担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承担。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优势行业和重点领域,以共性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以大中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各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经济实体等技术创新组织。

实施骨干企业攀登计划,选择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以进入“国家队”为目标,支持建立部级企业研发机构,争取承担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掌握主导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标准。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转移计划,发挥中央驻皖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转制科研机构在产学研结合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点支持若干家科研机构成为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开发基地,加快产业化步伐。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主导产品技术、规模和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企业。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业行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加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高新区、产业化基地建设。围绕“两个主导”,即企业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为主导,城市以拥有自主创新型的企业为主导,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创新,突出政策环境创新,发挥合肥的科技资源优势,提升汽车、工程机械、家电、化工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到2010年,合肥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0%左右,成为全国具有科技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中部崛起的决定,支持皖江地区重点发展汽车、高性能金属材料、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建材等先进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率先与长三角进行对接。支持沿淮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加强能源、煤化工、生物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

引导支持高新区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新发展一批省级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化基地。力争到2010年,全省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2—3家特色产业基地营业总收入超100亿元。

(四)加强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咨询机构和创业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扶持,加快探索技术扩散的机制和途径;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大型科学仪器、科技信息、科学文献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

(五)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技术创新建功立业。以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总工会组织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为主要载体,引导职工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职工技协的组织作用,广泛开展职工技术交流、技术协作、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组织能工巧匠进行技术攻关,发动职工参与技术市场建设,促进职工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引导职工增强节约意识,发动职工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五、保障措施

(一)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中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技术引进等政策的落实,加快制定相关细则或实施办法。

(二)加大引导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研究、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结合引导以及工程整体推动等方面工作。加大政策性经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家成长和各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壮大企业人才队伍,树立企业家精神。大力提倡科技人才到企业就业或自行创业,鼓励企业按有关政策规定,探索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促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深入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

(四)加强考核激励,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纳入对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技术创新。采取切实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加大对企业与国外企业、科研单位开展联合研发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评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行业(或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评估,加强宏观指导,整体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完善各类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办法,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六、组织实施

(一)建立部门间分工负责机制,保证本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加强指导和阶段性检查与考核,推动本工程扎实开展。各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经委、财政局、国资委、总工会组织要根据本方案制订相应的行动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二)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形成推进工程实施的合力。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进行会商,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可联合更多部门参与,加强政策协调,集成资源,协同行动,落实工程任务。同时,加强宣传,为工程深入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徐州;统计年鉴;分析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徐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徐州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可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包括资金投入能力、创新人才投入能力、创新设备投入能力、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新产品产出能力、专利产出能力。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徐州市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投入能力

(一)资金投入能力和创新人才投入能力

根据年鉴,2011年徐州市小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到其主营业务收入的0.29%,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的0.72%,中小型企业数据整合在一起后其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的比重是0.42%。对比数据显示,2010年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76%,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0.93%。①这说明差距还是很大的。年鉴还显示,一共314家规模以上中型企业就有240家兴办了研究机构。300多家中型企业研发机构中有90位博士人才,占总人员的2.24%,486位硕士人才,占总人员的12.11%,2307位本科人才,占总人员的57.5%。2000多家小型企业研发机构的人才配置与此基本相同。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非常相似,总体上看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初级人才占的比重又过大,与科研要求不适应。

(二)创新设备投入能力等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研发仪器与设备资产总额共计182783万元。虽然绝对量较大,但研发设备能力水平不高。中型企业仪器与设备资产占总资产的2.1%,小型企业仪器与设备资产占总资产的0.42%。年鉴还显示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为0.002,小型企业为0.0004,显而易见,徐州市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但“我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普遍较低。”[1]这说明,作为企业的一种普遍弱势,中小企业更明显。不过,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发现,当前徐州市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多的采用了技术改造的方式,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多。

二、创新产出能力

(一)新产品产出能力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共开发新产品860项,新产品产值合计1366913万元,即136.69亿元。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出能力为0.053,即新产品产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3%,小型企业的新产品产出能力为0.018,即新产品产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总体上看新产品产出能力不足。但如果从研发经费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直接的关系发现,新产品产出是研发经费投入的6倍,成果非常喜人。这说明,虽然新产品产出得绝对量和所占比例都不大,但是投入产出比合理,通过一定的引导,可以调动中小企业增加投入的决心。

(二)专利产出能力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申请专利4合计1335项。其中技术含量高的是562项,小型企业竟然多于中型企业,说明小型企业当中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徐州市有规模以上中型企业314家,规模以上小型企业2415家。平均每一家中型企业申请专利2.85项,拥有发明专利0.53项,平均每一家小型企业申请专利0.21项,拥有发明专利0.16项。这些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小改进、小创新上,讲求实用,能够迅速地转化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也显露出整体创新层次不高的问题。

三、结论

通过对徐州市2011年中小企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匾乏;创新设备投入和技术投入能力不高;创新产出能力差,技术创新层次不高。对比江苏省总的情况,截止到2010年,“全省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这表明徐州市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徐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基础薄弱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要做出大量的努力。政府要在资金、人才、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企业则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创新工作以及人才作用的看法与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大创新工作投入,注重人才借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华海岭.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J].科研管理2011(04)

[2]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P128

注解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技术差距;自主创新;技术模仿;政府补贴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2-0079-12;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较量,目前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中国在建国之初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随后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较快地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但纵观全球,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主要研发资源与主导全球技术市场的格局仍未改变。据统计,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首的前十位国家占据了全世界84%的研发资源、94%的专利和91%的专利许可费用(Kumar,2002)[1]。反观国内几十年的技术发展道路可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对较少,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仍然来自于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张平、刘霞辉,2007)[2]。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发达国家开始对技术转移活动增设层层关卡,技术引进的难度与成本逐年增加。促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中国在内外压力之下的最优选择,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要。

近来年,中国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为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控制产业链高端环节,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补贴,以减轻企业研发成本,促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对于企业而言,其技术创新活动受到国内外技术差距、政府补贴以及自身研发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制约,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赶超的重要途径。早期的分析中将技术进步方式局限于自主创新(Arrow,1962; Aghion,2005; Mansfield&Switzer,1985)[3][4][5],但对于广大的发展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方式更加多元,既可依靠自身实力进行自主创新,又可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技术的选择取决于模仿成本的大小,通过对国外技术模仿也可实现向发达地区的技术收敛(Barro,1997; Acemoglu,2006)[6][7]。这一结论并没有得到所有实证分析的支持。Hu(2001)[8],Jefferson等(2004)[9],吴延兵(2006,2008)[10][11],侯晓辉等(2011)[12]研究发现,总体上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影响;张海洋(2005)[13],李小平、朱钟棣(2006)[14]的研究却发现国内R&D投入阻碍本国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这一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述学者忽略了技术差距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发展中国家可以无条件享有技术外溢好处(Das,1987)[15],迅速实现技术收敛。

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较大的技术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享有技术外溢好处,阻碍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般说来,引进国外技术既可以通过技术购买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FDI与国际贸易的方式获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初期都深受研发资本不足的困扰,通过FDI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享受技术外溢好处成为发展中国家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的最佳选择。但发展中国家享受技术外溢好处并不是没有条件的,技术差距就是其中的关键变量。技术溢出效应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Perez,1997;潘文卿,2003; 刘辉煌,2009; 李燕,2011)[16][17][18][19],一旦技术差距超越一定的范围,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明显(包群、赖明勇,2003; 陈羽、邝国良,2009)[20][21]。因此,当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的科技投入(Cohen,1989;陈继勇,2008;沙文兵,2013)[22][23][24]。

第二,发展中国家自身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力资本状况,与引进技术不“适宜”,致使模仿成本过高,阻碍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世界前沿技术,适宜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并不一定适合发展中国家(Basu&Weil,1998; Acemoglu&Zilibotti,2001)[25][26]。Nelson&Phelps (1966)[27] 认为一个国家引进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与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直接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大,技术进步进程越明显。但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与新技术并不匹配,因而无法完全吸收新技术,技术扩散效应不明显(Benhabib&Spiegel,1994; Bin Xu,2000; 邹薇、代谦,2003; 林毅夫,张鹏飞,2005)[28][29][30][31]。潘士远(2008)[32]研究发现,不同的技术选择带来不同的技术模仿成本,发展中国家若选择适宜的技术,技术模仿成本低,可实现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若总是追逐世界前沿技术,则使模仿成本过高而日益拉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这一结论得到林毅夫等(2004)[33]的证实。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身努力(冷民,2005)[34]。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是形成一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解释各国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变量(Furman et.al, 2002;Anneloes&Hesen,2004; Cheung& Lin, 2004)[35][36][37]。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多既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提高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Cohen&Levinthal, 1989;Griffith,2000)[22][38] 。发展中国家企业普遍产品同质程度高,技术含量低,企业赢利水平低,研发投入不足。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各级政府往往加强对企业各种技术创新活动的补贴。这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原因有二:

二、理论模型

(一)三部门模型

本模型考虑了一个开放的三部门分散经济: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研发部门。与Romer(1990)分析类似,我们假定最终产品部门只提供一种同质产品,且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是既定的。与Romer(1990)分析不同的是,所有的人力资本全部用于最终产品生产。整个经济的运行机制如下:知识资本是研发活动的基础,研发部门中各研发企业运用已有的知识资本与获得的政府补贴(S),通过自主创新活动与技术模仿活动开发新的产品设计方案(N·),并将这些新开发的产品设计方案出售给下游的中间产品生产商;中间产品生产商使用其购买的中间产品设计方案和最终产品来生产新的中间产品,然后将新生产出来的中间产品(xi)出售给最终产品生产商;最终产品生产商运用其购买的中间产品与雇佣的人力资本来生产最终产品。

1.最终产品部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技术差距是关乎企业总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关键因素,尤其对经济处于起飞区域作用显著。从表2中可以看出,技术差距与企业总研发强度起正向作用,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起负向作用,这与命题1的结论相符。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看,从全国范围看,技术差距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185,即技术差距每扩大1%,企业总研发强度就提高0.185%。再从其他六大区域的估计结果看,仅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弹性系数高于全国水平,其余区域的弹性系数均在全国水平之下。这也说明,技术差距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提升作用在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区域较为明显,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作用有限。这主要是因为较大的技术差距使得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选择集,而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区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与人力资本储备,易于吸收来自国外的技术外溢,提高了研发投资收益率,有利于企业提高总研发强度。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而言,由于其与国外前沿技术差距较小,研发投资收益率相对较低,提升企业总研发强度的作用有限;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而言,由于自身技术的落后与人力资本的匮乏,难以有效吸收来自国外的技术外溢,研发投资收益率低,企业研发驱动力不足,企业总研发强度难以提高。

从模型2的估计结果看,技术差距对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036,即技术差距每扩大1%,企业自主创新强度下降0.036。再从其他六大区域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区域的技术差距对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弹性系数都高于全国水平,尤其是东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弹性系数分别高达-1.519,-0.940。这表明技术差距是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行为与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

第二,政府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总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从表2中可以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总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呈正向关系,这与命题2的结论一致。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看,从全国范围看,政府补贴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366;从六大区域看,仅仅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弹性系数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0.422,0.507。这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提升作用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提升作用越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是高技术产品,高素质人才的汇聚之处,越有利于多种要素的交融,越易于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在这一情况下,融资约束就成为企业能否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实物并推向市场的关键。政府补贴的推行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速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的进程,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从模型2的估计结果看,从全国范围看,政府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659;从六大区域看,除了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弹性系数基本较小,这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提升作用对于处于经济起飞的区域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区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与人力资本基础,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迫切需要本地区的金融市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政府补贴的实行既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的资金困境,又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技术创新,提高全社会的自主创新强度。对于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国内外技术差距的缩小,可供本地企业选择的技术集日渐缩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难题在于人力资本的储备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因而政府补贴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贡献不大。

第三,人力资本总体上与企业总研发强度、企业自主创新强度起正向关系,但作用强度相对较小。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看,从全国范围看,人力资本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006;再从六大区域的估计结果看,除了西南、西北地区外,其余区域人力资本与企业总研发强度均呈正向关系,但作用强度均未超过全国水平。这表明我国目前的研发活动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对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较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亟待调整。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二三十年的教育改革使得高等教育由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转化,提高了国民素质,但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缺失使得社会中技术工人的匮乏,这也使得我国企业产品普遍技术含量低,议价能力弱,企业研发动力不足。

从模型2的估计结果看,从全国范围看,人力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004;从六大区域的估计结果看,除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外,人力资本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均呈正向关系,尤其是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弹性系数分别达到0.310与0.888。由此可见,经济越发达,技术越进步的地区人力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作用越大。

第四,原有技术基础与企业总研发强度、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总体上呈现负向或不显著的关系。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看,从全国范围看,原有技术基础对企业总研发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249;从六大区域的估计结果看,除西南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弹性系数均呈现负向或不显著关系。这主要是因为,除西南地区外,其余地区目前正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原有技术基础已成为企业发展负担,再加上技术工人的匮乏与新技术可能造成在岗人员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往往令企业研发动力不足。

从模型2的估计结果看,除华北、华东、西南地区外,其余地区原有技术基础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关系不显著。这与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速率及技术发展的方向有关。有些区域已经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发展的方向明确,原有的技术基础就可能节约大量的研发成本,有力促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有些区域目前正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技术发展方向并不明确,需要耗费大量的研发成本探寻技术发展方向,这令大量企业对自主创新活动望而却步。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路线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方式多元,而决定技术进步方式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技术差距的大小。当我们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时,应该加大技术引进的步伐,充分吸收国外技术外溢,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与科研实力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真正核心的技术是无法通过技术引进获得的,因此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与国外技术差距的大小不一,这也就赋予我国各地区技术进步方式的多元性,各级政府在制定本地区技术发展路线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路线。

(二)建立合理的政府补贴体系

政府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技术创新的方式可以在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中权衡。为了最大程度促进技术进步,这也要求政府补贴应权衡二者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对发达地区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强度;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地区技术创新空间大,应增加对该地区自主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加快技术发展步伐。

(三)深化教育与劳动力流动机制改革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立在与之技术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结构之上的。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团体劳作的结晶,这一过程既需要高素质与高创造力的科学家,又需要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二者之间必须保持一合理的比例,缺一不可。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重塑教育体系,从而使得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重构人才流动机制也是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人力资本结构问题的关键。越是发达的地区,企业自主创新强度对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越高。因此,有必要重塑人才的流动机制,加速人才流动,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发挥人力资本在创新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

(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与技术进步速率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原有技术的更新换代,淘汰落后产能以及部分在岗人员的下岗。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变革的速率,因此政府有必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配套措施,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实行技术补贴,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加速企业技术转型与对新引进技术实行再开发,形成新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与实行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更新速率。

参考文献:

[1]Kumar 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Asian countries[ J] . Commission Background paper, 2002:27- 35.

[2]张平,刘霞辉.中国经济增长前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Arrow.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M].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4]Aghion,Bloom, Blundell,Griffith, Howitt.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20: 701-728.

[5]Mansfield,Schwartz, Wagner. How effective are Canada’s Direct Tax Incentives for R&D[ J] . Canadian Public Policy, 1985, 11(2): 241-246.

[6]Barro R, Sala-I-Marti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7,2: 1-2

[7]Acemoglu. Introduction to Modern Growth Theory. [M]. 2009.

[8]Hu, Albert, G.Z.Ownership, Government R&D, Private R&D,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 2001,29(1):136-157.

[9]Jefferson, G.H., Bai Huamao, Guan Xiaojing, Yu Xiaoyun. R&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M]. 2004.

[10]吴延兵.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6(11):60-71.

[11]吴延兵.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8(8):51-64.

[12]冯宗宪,王青,侯晓辉. 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4): 3-18.

[13]张海洋.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 2005(5): 107-117.

[14]李小平,朱钟棣.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2006(2): 31-43.

[15]Das, S. Externalit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7, 22, (2) : 171- 182.

[16]Perez,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an Evolutionary Model . Evolutionary Economics , 1997,7(2): 169-192.

[17]潘文卿. 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 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世界经济, 2003(6): 3-7.

[18]刘辉煌,余昌龙,马添翼,江航翔. FDI 技术外溢、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J].金融研究, 2009(9): 72-88.

[19]李燕,韩伯棠,张庆普. FDI溢出与区域技术差距的双门槛效应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1(2):221-229.

[20]包群,赖明勇. FDI 技术外溢的动态测算及原因解释[J]. 统计研究, 2003(6): 33-38.

[21]陈羽,邝国良. FDI、技术差距与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9(7): 88-96.

[22]Cohen,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9, 99( 397) : 569-596.

[23]陈继勇,盛杨怿.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08(12) : 69-79.

[24]沙文兵. 技术差距、FDI 知识溢出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J]. 经济经纬, 2013(3): 58-62.

[25]Basu Susanto, David N Weil.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113(4):1025-1054.

[26]Acemoglu D, Aghion P, Zilibotti F. Distance to frontier, sel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R].NBER Working paper No.9066,2002.

[27]Nelson, Phelps. Investments in humans ,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65: 69-75.

[28]Benhabib, Spiegel. The roles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 Evidence f rom aggregate cross- country data [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4, 34: 143-1731.

[29]Bin Xu.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productivity gr owth[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62: 477-493.

[30]邹薇,代谦.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 中国社会科学,2003 (5): 26-38.

[31]林毅夫,张鹏飞.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 经济学, 2005(1): 53-74.

[32]潘士远. 技术选择、模仿成本与经济收敛[J].浙江社会科学,2008(7):8-17.

[33]林毅夫,董先安,殷韦. 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 财经问题研究,2004(6):3-10.

[34]冷民.从台湾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看利用外资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J].中国科技论坛, 2005(3):77-81.

[35]Furman JeffreyL., Michael E., Porter, ScottSter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 2002,31:899-933.

[36]Anneloes, Jan F.,B. Hesen.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European Nations Cross-national Analyses of Patents and Sales of Product Innovations[J],Research Policy, 2004,33:193-207.

[37]Chen Yongmin, Puttitanun Thitim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78(2): 474-493.

[38]Griffith, R.;Redding,S. Van R eenen,J. Mapping The Two Faces of R&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 Panel of OECD Industries [R].CEPR Discussion paper, 2000 , No. 2457.

[39]Maryann P. Feldman, Maryellen R. Kelley. The exante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Government R&D policy,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private firm behavior[J].Research Policy,2006,35:1509-1521.

[40]Paul M.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5): 1002-1037.

[41]Robert E. Lucas.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22 :3-42.

[42]Martin,S..R&D Joint Ventures and Tacit Product Market Collus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 11:733-741.

[43]张春辉,陈继祥.两种创新补贴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8):9-16.

[44]Xulia,Consuelo.Do public subsidies stimulate private R&D spending?[J]. Research Policy,2008,37:371-389.

[45]郑绪涛.公共研发政策对私人R&D活动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9(3):29-33.

[46]王俊.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及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9):1368-1374.

[47]韩民春,樊琦.战略性R&D补贴、自主创新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45-50.

[48]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49]孟俊锋.技术创新投入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2(2):1-10.

[50]王先庆,武亮.流通价值创造与中部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基于等产业水平曲线的经济学解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3):26-32.

[51]李宝礼,胡雪萍.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结构面板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5):1-6.

[52]Dasgupta, Heal. The Optimal depletion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4,4:3-28.

[53]Dasgupta, Heal. Economic Theory and Exhaustible Resourc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54]Paul M. Romer.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71-102.

[55]Robert M. 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Economic Growth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70(1): 65-94.

[56]Robert M. 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3):312-320.

[57]Robert M. Solow.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Exhaustible Resourc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4,41:29-45.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5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图1)。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决策战略与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重大事宜。技术创新管理遵循“项目论证—批复—任务分配—关键节点控制—协调例会—月度简报(季度简报)—年度工作总结—结题评审”的管理模式。总部负责全集团的技术创新决策和统筹规划,牵头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立项工作,决定重大项目的经费投入。下属各院、局、基地和直属单位等二级单位负责落实集团技术创新工作的相关决策;根据本单位发展的需要提出技术创新项目,在获得集团批准后,自行组织开展研发活动。

1.2以总部直属科研院所(或中央研究院)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多专业协作的科研组织体系一是设立总部直属科研院所。直属集团总部层面的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应用基础、超前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储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和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发展能力。有些央企成立了职责范围更广的中央研究院,不仅承担总部直属科研院所的职责,还负责公司技术战略分析、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二是成立专业分公司或下属企业研发机构。央企在下属企业或专业分公司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负责特色技术的研发、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生产技术支持,解决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中国石油建立的“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具有典型代表性。中国石油总部直属科研院所与企业研究机构两级各有侧重、分工合作。总部层面科研机构,包括直属科研院所、专业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应用基础、重大基础理论、超前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下属企业层面科研机构,包括地区公司研究院和特色技术中心,主要按照特色进行定位,从事与下属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相关的特色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以及支持日常生产的相关科技工作。

1.3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形成强有力的条件平台支撑体系和标准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政策、专项基金及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等,保持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一些央企还建立了计划、财务、预算、科技、审计等部门的会商和协调制度,加强对科技投入的统筹管理,完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切实把资金用到“刀刃”上。二是搭建基础条件平台。为改善科研硬件条件,投入资金更新实验设备和装置,建立公司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部分央企还集中公司科研资源,建立了企业科技园。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央企基础条件平台的仪器设备新度系数总体上有较大提高,实验、试验能力大幅度提升。三是形成标准管理体系。为加强对公司技术标准的统一集中管控,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在集团总部层面建立负责技术标准战略规划、技术标准管理的相关机构;制定标准管理办法和流程,规范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提升标准编制质量;将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作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评估及研究机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担任国内外技术标准机构的领导职务、主动与国际标准融合、搭建国际技术合作平台等策略和措施,大力提升公司技术标准的话语权,推进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以中国移动为例,2010年以来科技投入增长率大于10%,2012年企业科技投入总额达157.87亿元。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中国移动信息技术实验室的规模和先进性已居国内外同类通信实验室前列,拥有2个国际组织全球测试认证基地、2个部级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心)、7大测试认证实验室、6大基础研究实验室和4大开放试验中心。同时,中国移动建立了集中化标准管理体系(图2),以占领国际博弈的制高点。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在集中化体系框架下,实现公司标准工作策略和标准计划的统一制定,企标和国际标准文稿的统一评估管理;二是在网络规划、可研、设计、设备采购等环节狠抓企标实施落地,保障中国移动全程全网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营质量;三是形成了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组织完善、评估严谨的国际标准长效工作机制,国际标准话语权明显提升。

1.4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体系一是开展联合研发。为减少研发中的不确定性、缩短研发周期、广泛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央企从自身需要和科技资源情况出发,以合作项目为纽带,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科研机构、外部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这种联合研发一般设定了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期限,制定了合作研发、成果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的规则,合作形式包括资金、人才、技术成果等多种方式。二是共建科研平台。为提高公司科技研发水平、吸引和利用外部科研资源、培养公司科研人才,一些央企选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包括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长期从事涉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风险共担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一些央企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和公司业务需求为基础,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员交流合作。例如,多年来,国家电网依托发展特高压重大工程,将国内电力、机械等相关行业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试验、运行单位和高等院校等资源整合起来,以科研为先导,以设计为龙头,以设备为关键,以建设为基础,开展联合攻关,在世界上率先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难题,建成了商业化运行的试验示范工程(图3)。在协同创新中,国家电网坚持作为创新链的发起者,创新目标的提出者,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保障者和决策者,创新成果的首次应用者及大规模商业化的推动者,成为创新联合体的核心主体,主导创新全过程。国家电网充分调动创新链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集中国内外的优势资源和力量,拉近创新成品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创新过程赋予强大的动力源。

1.5采取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一是设立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专项。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破部门壁垒,打通技术创新链条,将研发、设计、生产、推广等领域的相关人员集合起来,实现各专业部门的协同合作,保障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流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相关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职责、流程及绩效,规定成果转化的条件、机制、指标、程序。三是采取分层管理的成果转化模式。央企总部层面集中管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管理办法与评估机制,形成新技术成果推广目录,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促进成果转化。同时,成立专业技术服务或推广中心具体负责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四是科技成果的有形化。为推动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在公司内部的共享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有形化集成和自主创新重要产品认定。公司组织各下属单位专家对研发的实用特色技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和总结集成,围绕已形成的核心技术,开展公司各业务领域核心技术系列的有形化、集成化工作,有效促进了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并将技术成果有形化纳入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典型案例如中国石化的“十条龙”科技攻关模式。公司自1991年起建立并开始实施“十条龙”攻关制度,对带有共性、关键性和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坚持实行“十条龙”攻关,即把公司内部的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生产和销售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联合攻关(图4),确保自主开发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工业转化,工业化成功后迅速大力推广。20多年来,中国石化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主业的核心技术,已经实现122项技术的工业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4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模式

1.6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技术创新考核体系一是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技术创新业绩考核。将自主创新成果、产品推广应用等列入对企业领导班子的业绩考核。二是开展技术创新评价工作。制定专门的技术创新评价办法,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如科研成果产出、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转化等),对下属单位及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年度评价,并与单位绩效挂钩,或者针对下属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每年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三是开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采用个人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创新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对于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团队科研人员,采用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的技术创新评价管理具有典型代表性(图5)。宝钢技术创新评价管理由技术创新体系能力评估和技术创新指标绩效评价两部分组成。体系能力包括统筹策划能力、外部资源利用能力、组织保障能力等;技术创新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反映集团的总体要求,包括研发投入率、新产品销售率、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个性指标体现各子公司重点推进工作要求,如环境友好产品率、合理化建议经济效益等。评价管理采取季度跟踪和年度最终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年初,公司制定技术创新年度计划,确定集团及各子公司科技目标,下达至相关子公司。每季度进行绩效跟踪,通过技术创新例会(绩效对话会)进行点评。各单位技术创新年度评价纳入集团对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评价。

2主要经验

2.1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充分借助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作用,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与国家战略相吻合,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战略需要。而且,央企只有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高度,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要,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推动力量,才能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形成更正确的判断,制定出更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与计划,凝聚更多的创新力量与资源,取得更大的创新价值,建成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航天科工、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一批央企正是靠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完善主营业务领域核心技术,持续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才逐渐建立完善起公司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在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市场环境培育、政府采购、企业负责人考核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技术引进、公司技术并购、研发机构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央企众多重大创新成果,如嫦娥上天、蛟龙下海、西气东输、高铁等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央企的重大技术创新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2坚持战略目标导向,主营业务驱动,强化顶层设计,保障资金和人才投入,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投资行为,央企应从自身使命出发,坚持主营业务驱动,结合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和资源条件,研究制定公司科技发展规划,打通技术创新链条,从公司战略层面规划、设计、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事实证明,许多坚持战略牵引、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央企,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创新体系不仅方向明确、思路清晰,而且适合公司实际,保证科技工作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和公司业务需求开展,能较好地进行信息交流、资源配置和科技成果转化。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的资源保障,央企领导班子应始终高度重视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资金、人才和制度保障,增强技术储备,不断培养创新文化氛围,确保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从央企多年技术创新实践上看,领导重视、组织高效、持续投入,并拥有世界水平的领军人物和高素质的科研骨干队伍,是建立和完善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根本保障。

2.3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采取研发设计制造生产一体化运作模式,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长期以来,科研生产“两张皮”、产学研结合不紧一直是制约央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央企通过牵头组织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攻克技术瓶颈、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采取了协同创新、集成创新的管理模式,打通创新链条,整合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不仅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了科研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慢的问题,还加强了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重大工程项目已经成为央企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一些央企还参照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方式对公司科研项目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创新。采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一体化的重大科技专项模式,打破部门行政壁垒,实现创新链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还建立了技术成果的内部市场机制,实现科研成果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调动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降低了技术风险,有效提升了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建设水平。

2.4立足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原始创新,深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推动集成创新,是完善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多年的实践表明,坚持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大力组织开展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尤其是在经济日益国际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技术发展已经开始从跟踪模仿向赶超引领阶段转变的背景下,依靠先进国家转移产业技术的“雁形模式”和传统的技术引进方法已经鲜有成效,一些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先进技术,也没有我们希望转让的技术。因此,央企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突出“以我为主”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利用各种创新要素,增强自主开发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一批杀手锏,努力占领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中国石油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中国石化的MTO技术、中国铁建的盾构技术、国家电网的特高压技术以及大唐移动、中国移动等的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3结束语

本文归纳总结了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并提炼了主要经验和体会,对于推进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未来随着世界科技发展所呈现的新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将持续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将稳步提升,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将进一步发挥好引领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大大精神,以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和班组竞赛为主要抓手,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小型企业劳动竞赛为着力点,广泛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开展以“唱响红五月”为主题的职业技能竞赛,以“劳动节里赛劳动、施展技艺比技能”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和“十月技能决赛日”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保持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功立业。

二、总体要求

(一)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今年的中心工作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竞赛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二)紧紧围绕推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事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开展劳动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企事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开展劳动竞赛,是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体现工人阶级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已施工和新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把劳动竞赛普遍开展起来,拓宽劳动竞赛领域,加大微小企业、非公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和班组建设工作力度,特别是要抓好服务行业和工业园区的劳动竞赛。开展具有产业特点和特色的劳动竞赛,同时选择12个投资规模大、参建职工多、在全县有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全县重大工程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推动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和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开展劳动竞赛。工人阶级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实现“十二五”规划需要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要动员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能比赛、技术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职工技协的优势,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交流等活动,选树“工人创业先锋”、“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引导和促进职工岗位成才,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技术队伍。

(四)紧紧围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开展劳动竞赛。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要组织动员职工继续深入开展以节油、节电、节水、环保为重点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泛开展职工“五小”活动(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

(五)紧紧围绕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竞赛造就了劳动模范,而劳动模范的涌现又推动了劳动竞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要坚持把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与开展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发现和及时选树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参赛热情,营造崇尚劳模、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推动竞赛活动广泛深入发展。

三、主要内容

(一)突出竞赛主题。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竞赛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促发展”劳动竞赛,使劳动竞赛真正成为服务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工人先锋岗”为载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发动职工全面开展竞赛活动。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发职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引导广大职工掀起“学技能、比贡献、争一流”的竞赛热潮。

(二)把握竞赛主攻方向。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的综合性竞赛,做到季季有小赛,半年一大赛,同时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每年劳动竞赛的主攻方向。

一是在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以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立功竞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二是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领域,开展以创新技术、提高效益、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创新竞赛,促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在生产性和生活领域,开展以质量提升、服务创新、诚实守信、品牌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四是在重点区域、城镇建设领域,开展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竞赛,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五是在工业园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六比一创”(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比岗位创新、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具有产业特点和特色的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其对整个劳动竞赛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目标和任务

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事业单位要达到300家以上,占企事业单位总数90%以上;参赛职工达2万人,占企事业单位职工总数90%以上。

职工合理化建议40件以上,实施率不低于60%。其中,涉及技术进步的建议达80%以上,涉及节能减排的建议不低于60%。

实现职工技术革新项目30项,发明创造20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10项,获得专利5项。其中,劳动模范提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10条,推动转化优秀技术创新成果6项,非公有制、小微型企业职工完成的项目分别占40%以上。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企事业单位300家以上,占企事业单位总数90%以上;开展技能比赛的企事业单位达150个,占总数50%以上;开展技能比赛工种不少于10个,参赛职工达到2万人次以上。通过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使100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

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年末监督员人数达到100人。

建设县级示范性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个,各系统、基层工会有条件的也要建立1个以上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各级职工技能培训机构共培训职工0.2万人次以上。

开展“工人创业先锋”、创新能手选树活动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选树“工人先锋岗”10个,技能带头人10人;宣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20名;组织20名技能人才(劳模)师徒结对,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5项;在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业建立劳动模范、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2个。

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中开展3个示范性劳动竞赛。各县系统、基层工会也要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普遍开展劳动竞赛,同时选择1个示范性劳动竞赛。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7

基于微观管理视角,剖析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存在工程项目工期紧张,技术创新时间不足,方案创新潜伏风险、课题研究行政垄断,基层人员难以涉足等问题。技术创新疲软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学习功利化、机制行政化、产权虚假化。加强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改革,应该重视学习,推进二次开发;建立健全技术交流机制,完善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开辟内部课题申报渠道,营造宽松环境;完善技术人员晋升机制,避免用非所长。

关键词:

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1402

在竞争日益激烈和开放的建筑市场环境中,除了人才,技术的创新与储备成为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谁拥有的技术创新越多,谁在发展方式转变中迈出的步伐就越大,谁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如何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无疑成为国有施工设计企业迎接竞争和挑战需要关注和深思的重要课题。

1 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管理现状

工程项目千差万别的地质条件、项目规模、施工难度,都给国有施工设计企业创新工艺、设备和材料带来了外在动力和压力。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产会议、工作报告、方案讨论上喊得最响亮的口号。专利申报、课题研究、方案评审,都为国有施工设计企业开辟了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和方便渠道。可在现行管理环境下,国有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却表现出一副疲软状态,缺乏动力、活力和激情。

1.1 工程项目工期紧张,技术创新时间不足,导致质量难以提升

施工设计企业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工程项目业主。虽说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可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有的甚至十分苛刻。要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夺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主导,施工设计企业唯有迎合业主的苛刻工期要求,技术人员也唯有按照常规加班埋头绘图。如此一来,施工技术人员疲于应付工期,缺乏时间学习以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结构,缺乏时间抬起头来进行技术总结以储备新的技术经验和技巧,技术创新自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的口头空谈。

1.2 施工现场安全至上,方案创新潜伏风险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除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与训练、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原因,施工方案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难以忽略,也难以预见。在安全质量至上、以稳求发展的环境下,技术人员创新的施工方案,有可能在方案评审的过程中就被纂改甚至得以枪毙。长此以往,基层设计人员的创新热情慢慢磨灭在长期不被采纳和接受的惯性中。

1.3 课题研究行政垄断,基层人员难以涉足

在科学网主办的“2011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中,湖南大学新任校长赵跃宇以“两不承诺”高票当选。“两不承诺”即在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他的“两不承诺”获得如此赞许从另外一个方面反衬了科技人员对于厘清行政与学术的希冀和期待。对于科研课题的行政垄断,不只是高校教育体制存在。在产科研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国有企业,国家课题、总公司课题、局级课题,层层行政垄断的现象即行政权力影响甚至绑架科研的学术不端行为十分普遍。学术被行政绑架导致的一个尴尬局面就是:领导事务繁忙、应酬缠身,无心无力精心搞科研,却可以凭着自身在申请课题、争取经费以及科技评奖中的权力优势,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无功截取学术成果,名利双收;而潜心参与研究的基层设计人员,只有在行政领导排完成果署名位置之后,渴求成果能挂上自己的名字就足以幸运,劳心劳力却名利双无。申请与研究、成果与归属的两张皮,严重挫伤了基层技术人员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2 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疲软的深层原因剖析

国有施工设计企业目前招聘的人才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技术研究与创新的学习能力与理论水平不是缺乏,而是富足;从国家课题到单位自主设立的研究课题,为技术研究与创新指明了方向;大型工程项目的陆续上马,也为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外在动力。而所有这些优势条件却没能激发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能动性,究其原因,价值取向、管理机制、社会氛围难辞其咎。

2.1 学习功利化

自国家主抓建筑市场资质以来,各国有施工设计企业为了尽早拥有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特级资质,纷纷出台各类注册类资格考试的重金奖励制度。“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基层技术人员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备战各类资格考试,而工程技术总结只有在撰写职称论文的时候才得以重视,工程方案创新不但不能获取收效而且连被采纳的希望都渺茫,自然搁之脑后。

2.2 机制行政化

在现行体制内,行政级别与科研水平几乎是等同的。科技进步奖、课题申报甚至职务科技论文,都以各种限制性条件垄断在拥有行政级别的领导手中,机制的行政化随之而来的是奖项、课题、署名的行政排名,基层设计人员根本无法以自身名义申报奖项、申报课题以及论文署名。除此之外,国有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晋升的最后渠道都是行政岗位,造成了技术人员宝贵技术经验的严重浪费。

2.3 产权虚假化

尊重知识产权,是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的最起码要求。纵观各领域知识产权现状,学术论文署名造假习以为常,科技奖项非研究者截取司空见惯,课题申报领导领衔是基本套路,所有这些已成为科研机制内不成文却大行其道的“潜规则”,即使被坦然接受,却无形之中磨灭了基层技术人员潜心研究与创新的积极性。

3 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改革路径

管理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是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无形资产。良好的管理能把单位的人、财、物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以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成本、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工作,进而带来效率的提升、效益的提高以及人才的成长,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企业价值目标。

3.1 收集学习先进技术资料,推进二次开发

广泛搜集国内施工设计技术的前沿资料,搜集翻译国外施工设计技术的最新成果,是为技术人员及时动态地掌握和学习施工领域前沿技术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见效甚微而间接,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和消化吸收先进理念和技术省时省力的捷径,是加快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知识铺垫,是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走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和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消化吸收先进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施工设计实践加以筛选、借鉴、总结和完善,在学习中推进技术创新的二次开发。

3.2 建立健全技术交流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共享技术经验

技术交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激发的过程。各个单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经验和优势,交流中的探讨,会让经验的吸收和推广应用来得更加直接和有效。要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与外部的交流和联系,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其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因此,要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站这一产、学、研的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的理论交流,加快企业人员知识更新步伐,培养企业所需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与兄弟单位建立技术人员交流机制,相互委派技术人员,学习各自的设计标准,借鉴各自的技术优势,以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升竞争之目的。在单位内部各工程项目之间,开展技术交流讲座,探讨各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点和值得推广应用的标准化设计,在提高施工设计效率的同时,逐步推进工程项目中某些工艺设计的创新性和标准化。

3.3 完善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和研究,不能一蹴而就地完成,更不会立竿见影地见效,它需要企业着眼长远利益和稳健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和长期固定的奖励基金,激发员工甘于潜心研究的动力和活力。首先,国有施工设计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加大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建立以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发资金支持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企业应根据科技创新的财务预算、创新项目的难度和适应性,制定具体的科技创新经费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奖励言而有信,从制度和管理上为技术人员的创新提供预期待遇和奖励保障。最后,在创新技术申报获得奖项之后,奖金的发放比例应向基层设计人员倾斜,使付出精心和努力的基层设计人员在不能获得名的情况下,求得利的安慰。

3.4 开辟内部课题申报渠道,营造宽松环境

扛不住行政、科研一肩挑的体制绑架和惯性影响,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设立科研课题基金,鼓励基层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设计特色、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申报自己的科研课题,从而在单位内部促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合理配置、相辅相成、高效运转、良性互动,营造一种体制宽松、思想自由的科研环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重点工程项目创新实践平台,激发基层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灵感和热情,踏实钻研,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完成营业总额目标的同时,实现整体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3.5 完善技术人员晋升机制,避免用非所长

除了技术职称,从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设计室(所)主任直至总工程师,是目前国有施工设计企业技术人员顺畅的晋升渠道。而“僧多肉少”的岗位设置,晋升机会让大多数设计人员望尘莫及。即便升至总工程师,进一步提升就只有总经理之类的行政职务。如此晋升机制,势必造成技术人员多年技术经验和创新思维的严重浪费。为企业技术创新人员设置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平行的评价体系和晋升机制,消除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待遇差别,打造“行政的归行政,管理的归管理”的人事管理机制,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同时,避免科技骨干用非所长、稀缺技术资源过多流失。

参考文献

[1]毛胜国.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J].四川有色金属,2012,(1):6266.

[2]柏木钉.大学校长不做科研行不行[N].人民日报,2012227.

[3]杨长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及其防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4,(1).

[4]徐志伟.谈谈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J].广东建材,2005,(6).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篇8

蓄势待发的企业科技创新

伏枥待时,志在千里。如今,企业科技创新的通州气质正日益凸显。

工业企业成为创新主导。2012年北京市创新调查结果显示,通州区48.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认为“创新起了一定作用”的占46.5%;仅有2.4%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不起作用”。在企业家创新意识的加强下,工业企业正在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2011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83家,工业企业466家,工业生产总值150.5亿元,占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75.1%,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7.6%。

内资企业成为科技活动主体。通州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上。2012年1~6月,上述四大行业内部在科技活动上的经费支出达1.5亿元,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总量的58.1%。从科技活动数量及投入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内资企业上。2012年上半年,218项科技项目来自内资企业,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总量的85.8%。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1.3亿元,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总量的51%。

中关村通州园区成为创新企业聚集新高地。中关村通州园区包括台湖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和马驹桥金桥产业园区。截至2012年11月,园区内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5家,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69.1%。主要行业涉及汽车制造业、批发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截至2012年11月,实现总收入205.5亿元,同比增长36.4%;申请专利250件,比上年增加3.3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9.3%。

如何凸显企业科技创新气质

在企业科技创新助力通州新城建设的同时,仍然存在着问题。如何让通州的企业科技创新气质凸显,需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以具有竞争潜质的行业及其龙头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为动力,发挥园区的聚集作用,搭建吸引创新型企业的载体,构筑起全新的经济体系。此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大中型企业品牌创建能力和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

完善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完善融资渠道,发挥创业投资基金作用,逐步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权改革,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关科技计划项目。

上一篇:企业先进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企业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