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4 03:08:36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河北;小微外贸企业;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商务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河北省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HBSW2013029)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6日

河北的外贸企业中,小微外贸企业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本文拟在研究河北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对策,以促进其良性发展。

一、小微外贸企业的界定

小微外贸企业,是指从事外贸业务的小型和微型企业。2011年6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首次增加了“微型企业”这一企业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随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扶持政策。2012年3月,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专门针对小微外贸企业的“小微企业信保易”,即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简易承保方案。该承保方案将小微外贸企业界定为“上一年度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的出口企业或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认定标准的出口企业”。此后的实践操作中,各地对小微外贸企业的界定,多以年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为标准。本文研究的小微外贸企业,也以年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为统计口径。

二、河北省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一)小微外贸企业数量众多,成为全省外贸企业的主体。根据石家庄海关的统计数据,2011年河北省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共有6,188家,占全省出口企业总数的81.2%;2012年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共有6,825家,占全省出口企业总数的79.4%。从企业数量来看,小微企业占到了全部出口企业的80%左右。小微企业已成为外贸企业的主体,在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就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二)小微外贸企业出口货值低,抗风险能力差,有明显的弱势经济特征。从出口额来看,河北小微外贸企业出口货值占全省比重并不高。2011年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出口总额42.8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4.89%;2012年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出口总额46.02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9.1%。这些企业的普遍特点是出口货值低,经营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差,带有明显的弱势经济特征。

1、产品缺乏竞争力,利润空间小,创新能力差。河北小微外贸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多数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靠贴牌生产或者为大型企业提供上下游产业链服务维持生存,处于生产链的低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小微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一方面是用工和材料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全球性经济放缓带来的订单量和价格的降低,导致小微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小微企业往往不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资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2、融资困难,用工困难。虽然各级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的信贷向小微企业倾斜,但是由于小微企业存在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较弱、财务管理不规范、贷后管理难度大等先天不足,与金融机构放贷的审慎性原则冲突,致使很多小微企业难以及时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陷入严重的融资困境。

另外,多数小微外贸企业存在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员工福利和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企业招工难、留人更难。而且由于规模、资金的限制,高技术人才更难流向小微企业中。

3、管理水平较低,客户依赖度高。大多数小微企业目前还处于从创业到提高的发展初期,没有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水平较低。从发展历程看,小微企业往往带有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情况。企业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混乱。多数小微企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无法适应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

在对河北小微外贸企业的调研中,发现此类企业对传统出口市场依赖过大,对老客户依赖度高。目前,美、欧、日等传统出口市场环境不断恶化,但多数小微企业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依赖性仍然较高,特别是小微企业对稳定客户形成长期依赖,市场开发缺乏前瞻性,新型市场开发缺乏动力。

三、促进河北小微外贸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1、加强创新,进行产品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对产品核心技术进行突破性创新,对于存在资金与人才限制的小微外贸企业来说,是很难实现的事情。但是,这些企业可以从小处着眼,研究国外用户需求心理,对产品进行微创新,以此来提升竞争力。对于“微创新”,360总裁周鸿祎是这样认为的,企业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动用户心里最甜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时候就是四两拨千斤,这种单点突破就叫“微创新”。微创新也可采取小微企业之间联合创新的方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共同分享创新成果,提高这些企业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同时,小微企业也可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进行微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通过微创新,小微外贸企业就可以不断推动产品转型升级,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转型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采取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融资难题。由于小微外贸企业存在综合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融资需求旺盛、额度小且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解决资金问题时,应采取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法。一是间接融资。许多小微外贸企业认为银行门槛很高,看不上小客户。其实现在许多银行都推出了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银行产品。如果小微企业没有合适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者担保,可以采取抱团货款的方式。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石家庄市分行推出了“互助贷”,小微企业只需以借款人缴纳的资金集合所设立基金质押作为主要担保。基金中有小微企业出现问题,对银行的补偿由互助基金完成,不再对其他企业进行追偿,小微企业只承担有限连带责任,风险最多为损失自身缴纳的基金。民生银行的“互助合作基金”操作方式与邮储银行类似。建设银行则推出“助保贷”,采取银、政、企三方合作的方式,由政府的风险补偿资金、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为企业贷款增信,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三方共享信息资源,协同控制风险。除了抱团贷款,许多银行也推出了专门针对优质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产品,如民生银行的“结算贷”,建设银行的“商融通”等。小微企业要主动到各银行获取相关贷款产品信息,向银行介绍自己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争取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二是直接融资。小微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股权交易、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融资,或引进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小微外贸企业联合起来,发行小微外贸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创新型直接融资工具,解决融资问题。

3、加强人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内外销并举,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

一是加强人才建设。小微外贸企业提供的待遇及发展机遇一般低于大企业,因此要建设一支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队伍,除要采用一定的物质激励引进人才,还要通过自身正面的企业文化建设留住人才。如通过员工及家属生日会等活动在感情上留住人才。另外,还可以在高校中发掘品德优秀的在校生作为储备人才,每年向其提供一定的助学费用,待学生学成后为企业服务。这样的学生一般与企业的感情较深,能真正与企业同舟共济。

二是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小微外贸企业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摒弃不规范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健全采购、工资、成本核算等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与经营预测,提高管理水平,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深入探索以内外销并举为主要特征的转型升级,运用电子商务、信用销售和信用保险,大力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调研表明,目前河北的小微外贸企业90%以上都在做内销业务,但是做内销渠道开拓也比较困难,一些渠道还要收取不菲的进店费、进场费。小微外贸企业可以和本地知名的流通集团如北人集团等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合作,快速进入本地市场,实现内外联动。

另外,小微外贸企业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用销售和信用保险,通过B2B平台或者网上展会去寻找新客户,通过投保“小微企业信保易”进行信用销售,开拓金砖国家等新的国际市场,不断发展新客户,逐步降低对欧盟国家等老客户的依赖。

(二)政府层面

1、落实好各种优惠政策,让优惠政策真正落地生根。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陆续推出了许多利好政策。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同年,河北省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但由于配套机制不完善,对政策执行不到位,有些地方和部门帮助扶持的具体措施少、力度小,政策执行过程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根据课题组对河北小微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许多小微企业都称申请了优惠政策却未兑现。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真正让优惠政策落地生根,惠及小微外贸企业。

2、以河北省贸促会为主体,建立适应小微外贸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融资难是小微企业的最大困境,因此要加快建立适应小微外贸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合理反映小微外贸企业的偿债能力,为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提供依据。信用评价体系可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牵头建立,把小微外贸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者的素质与能力、交易情况、结算方式、货款结算、市场潜力、历史融资情况等指标均作为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立河北省小微外贸企业信用档案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12.9.

[2]江暮红.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光明日报,2013.1.27.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微创新;组织结构;平台化组织结构

一、微创新的概念

微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学术上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Amit,Zott(2012)指出微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变革可能是细微的,甚至它们还没有潜力改变一个产业,但它仍能对创新者产生重要的收益。赵付春(2012)提出微创新具有渐进式、开放式、草根性和辅四个特征。周青等(2013)指出微创新就是在微小之处创新,取得进展,它并不要求一定要在大局上进行创新或取得根本性的进步。马晓苗(2015)强调了渐进持续的微创新能引发组织体系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效应。

微创新可以通过在技术领域的累积效应引发企业商业模式、组织体系的变革;微创新也可以通过在组织结构、流程上的微创新引发产品、技术上的变革(如图1所示)。微创新着重强调两方面的“微”,一方面是微创新内容中的“微”――产品、技术的微小改进,业务流程的渐进改善;另一方面是微创新主体的“微”――普通员工将成为微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力量。

二、微创新的特征

(一)强化用户参与

微创新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 强调用户体验至上、以客户为中心。新的技术或产品刚刚出现时,往往比较粗糙,不可能完全契合顾客的需求。通过强化创新活动中的客户互动,邀请、鼓励用户直接参与企业微创新,找到创新的突破点。用户创新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过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海尔的雷神游戏笔记本的研发过程一直伴随着用户的参与,连品牌名“雷神”都是通过与用户交互得来的。

(二)微小性与连续性

微创新不是一个在技术、产品以及商业模式上激进式、颠覆性的变革,而是强调在技术、产品与服务、管理流程等领域进行细小的、逐步的改进。需求总是连续的,无限的,在一个需求被满足之后,另一个需求便会随之而来。接连不断地出现的新的需求推动着企业连续性地创新。腾讯这家以“善于满足用户需求”著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直在以“微创新”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其收入模式的开发过程即是依赖QQ平台去发展其它业务,通过QQ平台为其它平台输送用户,最终发展出了社交、沟通、媒体、游戏等四个平台。

(三)自发性与基层性

微创新并不是公司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创新活动。它是一种由员工自组织方式实现的多元化的创新。员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最终形成企业微创新生态体系。海底捞有各种各样贴身又贴心的“超级服务”,这些服务创新的关键是每个员工都成为微创新的“发动机”。

(四)主张应用创新

微创新主张的是应用创新,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在应用场景、应用方式以及业务流程上的探索与改进。微创新的规模和范围不大,相应的投入和风险也小。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一种成熟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近年来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创新却层出不穷,从最初单一的仓储物流场景,到如今广泛存在于各种商业场景的二维码应用。2011年,华西都市报全国首家使用二维码打造立体报纸,带来全新阅读体验,阅读华西都市报不仅仅是“读”,更可以用手机轻轻一扫,观看精彩的新闻现场视频,了解重大事件最新进展。

三、企业微创新中的组织结构模式

微创新的特征要求企业能通过组织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准确、敏捷的反应。因此实施微创新的组织模式不可能是高度集权、高度职能化、高度正规化的机械式组织,而应该是有较高程度的赋能或授权、组织边界相对模糊、具备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和谐的非正规化关系的有机组织。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柔性化

扁平化即合理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中间层次,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与知识的横向传递与沟通,使其更快传播。微创新要求员工拥有更大的自与创新发展空间,要求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更频繁;要求员工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充分保障了企业微创新的开展。柔性泛指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性。渐进持续的微创新要求企业组织能够有效的持续不断地自我更新,实时调整。紧随市场需求的细小变化。2013年,海尔启动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三化”改革,将企业过去的层级式、串联式的组织结构变成由一个个面向市场的小组织或小单元的扁平式、并联式组织结构。通过将难以传递市场信号的中间“隔热墙”去掉,让企业资源更好地为用户需求服务。同时,企业内部各小单元组织之间,各种资源可以无障碍地双边流动,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组织结构网络化与边界模糊化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不仅突破了信息处理的瓶颈,实现了知识、数据资源的共享,更使得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成为网络中的节点。每个节点能够直接和其他任意节点交流,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传播与利用,并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企业内部由若干小型、自主和创新的组织单元构成,彼此独立但有一定的纵横联系。在微创新最为活跃的IT、互联网以及移动技术领域,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通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多媒体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网络化的内部沟通系统,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知识与经验。随着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企业的内外部互动更加直接,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内部成员间的协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高效。从横向上看,柔性化的趋势,模糊传统职能部门之间的严格界限。从纵向上看,扁平化减少了管理层次,缩短了等级距离,网络化扩大了管理幅度,模糊了成员间的上下级关系。

四、适于企业微创新的平台化组织结构

在企业微创新中,组织不再被看作是一个僵硬的机器,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平台化组织结构就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观察到,不少企业都或多或少开始进行新组织模式的实践,比如海尔、韩都衣舍等企业的平台化组织建设。平台化组织结构包含三个组织部分:战略决策圈、职能支撑平台、自主业务团队。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行政管辖,而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协作关系,形成的是一种极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协同治理,相互协作,共同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战略决策圈,由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构成,主要负责制定企业战略,培育企业文化,对重大问题做出战略决策。

职能支撑平台,包含职能服务、技术支持以及信息、知识习得与分享,向战略决策圈与自主业务团队提供职能、技术、知识与情报等方面的支撑。员工不仅能从平台获得项目所需的职能服务、技术和经验,信息情报等资源,也可以将自己在业务活动中获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分享至该平台。根据业务需要,职能支撑平台可形成新的特色和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机器深度学习和创新辞典等。

自主业务团队由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的业务团队构成,企业的运行是以业务团队而不是以职能部门为基础。业务小团队在被赋予自的同时承担全部或部分盈亏。

在平台化组织结构中创新来自于贴近市场的自主业务团队,企业内部通过风投机制和内部自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真正实现创新的自下而上。企业能快速的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微小变化,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突出一线员工的创新主体地位,确保创新风险范围可控。平台化组织结构对于微创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1.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去掉中间“隔热层”,直接面对用户需求与体验,这样使得组织对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2.当自主业务前端在尝试微创新时,职能支撑平台能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的职能服务、技术支持与知识分享。3.灵活的机制支持。业务团队拥有灵活的反应机制,具备较强的自主性,能进行相关资源的微调,以配合团队员工的微创新,为微创新提供适宜的微观组织环境。

五、总结

微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正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例如苹果、360、小米、腾讯、海底捞等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他们多方位、持续不断地创新。目前关于企业微创新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概念的定义以及特征的归纳。企业组织结构对微创新的组织与实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归纳企业微创新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微创新中的组织结构模式特征,并提出了适于企业微创新的平台化组织结构――极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用户为中心的协作组织关系。

参考文献:

[1]Raffi Amit, C. Zott. 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2(03).

[2]赵付春.企业微创新特性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10).

[3]周青, 吴云, 方刚.企业微创新的概念、特征与原则[J].科技和产业,2013(04).

[4]马晓苗.企业微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实现机理[J].商业研究,2015(01).

[5]南方周末.雷神:在三万差评中诞生―海尔小微创业样本:用户思维的胜利[EB/OL].http:///content/108741,2015-04-08.

[6]萧白.帝企鹅变形记[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2(06).

[7]华西都市报.神奇“魔码”让报纸动起来[EB/OL].http://.cn/epaper/hxdsb/html/2011-11/07/content_ 396070. htm.2011-11-07.

[8]屈丽丽.海尔转型真相 张瑞敏“砸碎”旧组织[N].中国经营报,2014-06-23.

本文受慈溪社科研究课题资助,课题号2014SK003。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市场竞争SWOT分析;

自2012年以来,招商银行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业务,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出了“生意贷”这一产品,解决了小微企业中短期经营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为小微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了“易”、“快”、“省”、“全”的全面综合金融服务。招商银行“生意贷”具有门槛低、标准化的特点,借还两易,按天计息,永续额度,担保灵活,为广大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增值服务体验。

S――优势

(1)招商银行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力显著。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零售业务系列品牌在公众中有较强的影响力,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零售业务开展的基础好,并一直视为中高端客户服务的银行,小微企业主正是中高端客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招商银行利用零售业务的优势来发展小微贷款。招商银行是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上市的银行,提出了“成为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多年以来在国内市场稳居第一,将小微贷款划归为零售贷款中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在“一卡通”借贷合一平台的基础上与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相结合,发行“生意一卡通”,充分利用了招行信用卡的优势。

(3)创新能力强,服务全面高效灵活。招商银行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能力处于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前列。他的创新能力在于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灵活的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机遇,开发多种个性化的小微贷款产品。小微贷款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服务质量高而且功能全面,小微企业可通过电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pos机等渠道借款、还款、支付、结算,7X24小时即时办理,快速到账,一次办理,永续额度,方便灵活,小微贷款业务办理效率高,受到了小微企业的青睐。

W――劣势

(1)规模不足,机构网点不足。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招商银行的规模差距明显。小微贷款业务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民生银行的小微贷款规模更大市场份额稳定,招商银行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超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物理网点比较少,也不利于扩大他小微贷款规模。

(2)客户人群有待拓宽。招商银行的客户群体与国有四大银行相比规模较小,小微贷款仍属于扩张时期,容易积累低端客户,也容易产生因市场扩张带来的坏账风险。

(3)管理体制改革迟滞。招商银行仍然实行总行-分行-支行的三级直线职能制,管理层级较多,一线信息到达总行的损失较大,不利于总行及时了解信息,调整战略,以及开发新产品。因此,招商银行需要将部门银行转变成流程银行。

O――机会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小微信贷市场容量巨大。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近几年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扶持,促进了小微信贷市场的发展。全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而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加之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高,导致了小微贷款的进入壁垒高,小微企业融资难。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小微信贷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个人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绝大多数的个人信用记录已进入系统联网通用阶段,这增加了小微贷款违约的成本,降低了小微贷款坏账的风险。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全国人民的信用意识,而且对于防范信用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招商银行小微贷款提供了制度保障。

(3)信息技术的保证。招商银行借鉴了美国富国银行小微贷款的经验,建立了“小微信贷工厂”的模式,将贷前调查、信用审批、贷后管理统一归入到一个部门,由总行的后台系统统一处理资料审查、资料录入、贷款审批、放款等操作,降低了单笔贷款的放贷成本,信贷流程上更为规范高效。招商银行的分行对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有明确规定的时限,小微企业的贷款资料提交齐全后,24小时内分行必须完成审批的任务。“信贷工厂”将专家经验与数据模型相结合,将前台销售人员与后台审批人员的作业标准统一起来,提高了招商银行小微贷款审批的效率。

T――威胁

(1)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许多互联网巨头进入了互联网金融业,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借贷平台,网络投资平台,手机理财APP,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传统的金融机构与新兴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为招商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利率市场化,小微信贷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传统银行依靠原来存贷款利息差的盈利模式受到了威胁,一些国有银行开始转战小微信贷市场,还有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陆续进入到小微信贷市场,小微信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3)小微企业的潜在违约风险高。小微企业缺乏正规的运作规范,资产规模小,生命周期短,缺乏抵押物,现金流比较小,经营情况复杂,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对经济波动敏感。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容易倒闭。这些原因都增加了小微企业的潜在违约风险,因此招商银行需要在“价格覆盖风险”的原则下,为小微企业贷款合理定价。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小微信贷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招商银行需要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优质客户的数量、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定价小微贷款等措施来应对这些威胁和挑战。招商银行利用零售的方式来做小微贷款的模式,必定会提高招商银行小微贷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对“生意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赵晓菊编著.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2]. 周志翠主编. 商业银行放款实务. 北京市: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3]. 薛誉华,郑晓玲主编.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12.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韩旺文霞(1993-),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西南财经大学毅园A座625室,邮编:611130,电话:13730817819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4

今年以来,高邮农商行以“优服务、访千企、支实体、助发展”中小微企业集中走访活动为抓手,重点对辖内无贷户企业进行全面走访,进一步推动服务小微企业提档升级。

厘定走访目标,统筹安排走访计划。一是初步筛选,主动认领。根据对2015年辖内纳税企业清单(不含建筑、地产行业),初步筛选出1980户无贷企业,对无贷户名录中的企业经营地址按属地和主动认领的原则将无贷户分配至相关网点,由各网点统筹厘定走访计划,制定每月走访目标,做好走访记录,并按月上报。二是逐一分析,整体推进。在走访企业前,认真分析属地的无贷户企业,通过CRM系统分析企业的潜在需求,对企业所属乡镇有多家网点的情况,由属地几家网点加强沟通合作,实现信息共享,避免浪费资源。三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结算、开户、工资、PGS、资信证明、信用等级评估等一揽子服务方案,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将走访材料和信息及时录入CRM系统,跟踪潜在客户的动态需求变化。

挖掘有效需求,延伸走访服务内涵。一是由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组成走访小组,对无贷名录上的企业进行“扫街”式走访,仔细摸排走访企业所属行业、经营范围、实力规模、用工情况、业务需求、联系方式等,并利用移动PAD及时将信息录入CRM系统中的“潜在客户管理”模块,对筛选出的优质的、有合作意愿的企业进行跟踪回访,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征求企业对银行服务意见和建议。二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由班子成员、联系人到挂钩片、联系点协助基层网点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交流,进一步做实营销和服务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己走访128户小微企业。三是对走访企业分类管理,区分个人、关联企业,了解企业关联情况,如关联企业的股东构成、经营范围、销售、融资情况,掌握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上的高邮本地企业,对走访调查后确定为无效企业的,分析说明具体原因。

升级银企对接,提升服务小微成效。一是积极参与“金融支持新扬州建设”银企对接活动,通过仔细摸排辖区内的小微企业,确定了50家小微企业为场外对接对象,拟授信金额为63345万元。二是积极参与“百强企业银行服务直通车”活动,对重点企业进行集中服务工作,面对面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实际困难,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和综合服务方案。通过场外对接,拟对10户本地百强企业进行授信,总授信金额21910万元。三是持续抓好贷款年审制推进力度,提高贷款投放效率,增加授信面,截至6月末共对394户企业客户进行了集中授信,授信额度33.67亿元,小微贷款户数净增26户,金额7968万元。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5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舞台林林总总的企业当中,小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半壁江山,其在财政收入、解决就业、推进创新、构建创业平台、完善社会服务分工等方面均为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成为一支经济生力军。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让大多数小微企业一直在浪尖上跳舞,仍然面临着融资难、人才匮乏、产品或服务水平较低等一些困难,同时普遍存在产业机构较单一、产权不明晰、盲目追求扩张、缺乏前瞻性战略规划等诸多问题。研究小微企业发展趋势,可以帮助社会及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对其的现状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可以推动小微企业明确自身定位,加强规划,准确研判趋势,把握市场脉搏,使其健康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1 小微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1.1 小微企业的定义

据百度百科介绍:小微企业是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于2011年11月提出的,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2011年6月18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经国务院同意,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其中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特别结合我国的实际,在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如工业企业中划分微型企业的标准为“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其他行业大多是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详见《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小微企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 )第九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1.2 中国小微企业当前的四大特点:

1.2.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机构多元,私营企业是小微企业的主体;

1.2.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明显,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1.2.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集群特色;

1.2.4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2 我国小微企业的现状

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达到94.15%。小微企业已占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

我国中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中小微型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可见,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我国有劳动力人口近8亿,就业人口达7.67亿。小微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70%以上集中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小微企业单位投资的劳动力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都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5倍以上。

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3 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仍位列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首。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主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反映逐渐趋于理性,开始接受低廉劳动力成本时代已结束的现实。劳动力成本上升归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物价上涨,为了生存工人要求高工资;企业要承担社保缴纳以及其他各种员工福利,导致对每一位工人身上的投入越来越高;员工频繁跳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成本维护,这包括招聘员工和培养员工的费用;同时,一部分小微企业主将问题归结到现行的人才供求体制上。从市场情况来看, “市场萎缩”是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3.2从整个市场环境看,调研发现,2013年以来,受外需低迷、内需不振、宏观调控、原材料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电子商务兴起等因素影响,建筑、纺织、医药、服务行业等市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各自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传统产业市场最为低迷,比如房地产、机械、建材、纺织、服装业;而环保科技、移动互联等一些新兴行业的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订单量下滑最大的是出口型小微企业。

3.3从小微企业内部看,“市场萎缩”的原因除了上述客观外部环境因素以外,主观上一些小微企业在自己的市场定位、产品的竞争力、营销方式等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产品缺乏竞争力,或者对市场发展的前景没有非常明确的预测,没有及时的研判和掌握,这些也都会影响到小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4从融资情况来看, “融资难”是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相比往年小微企业主们对于融资难众口一词的“普遍感受”,调查发现,部分小微企业主表示 “融资环境逐渐在好转,融资途径逐渐在增多”。小微企业主对于融资难易程度的感受如何,首先与当地政府对民营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紧密相关。政府能否为银企搭建平台、增进双方信息对称,或者增加金融支持、提供政策担保等,对缓解当地小微企业融资难显得至关重要;其次,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多数银行已将发展小微金融列为当下及未来的重要业务之一,他们也因此而变得更加主动和灵活。

4 结语

小微企业发展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有着诸如经营灵活等优势,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社会将越来越认可小微企业,更多的人才也将进入小微企业,未来小微企业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6

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潜能的增长因素。近年来,乌海市非公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大力招商引资,使非公经济在数量、规模、质量、速度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发展。

2014年乌海市非公经济组织达到2.68万户,注册资本合计505.51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937户,注册资本累计494.32亿元;个体工商户20849家,注册资金11.19亿元;非公有制企业纳税中,国税收入占全市税收总额的80.25%,地税收入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2.5%;吸纳就业6616人,占新增就业人数的8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8家企业跻身自治区民营企业百强。2014年,乌海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415亿元,同比增长1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9%;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7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非公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强化政策支持,提供良好服务

(一)政策扶持,增添活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结合乌海市实际,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策上加大扶持,2013年10月21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2014年乌海市有关部门出台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等关于扶持物流业、商贸服务业、电子商务、家庭服务业等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为非公经济的发展释放了政策红利。乌海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下发的《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4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为非公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二)放权减负,激活投资。为了帮助企业减负,乌海市相关部门主动“放权”,为企业拆除道道“关卡”。行政审批事项由193项减少到8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98项减少到31项。按照国家规定,仅地税部门落实税收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一项,就为小微企业免征水利建设基金47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2400万元。

(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乌海市鼓励和引导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企业上市、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票据等形式直接融资,并在自治区率先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孵化园、中小企业现代金融工具培训平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努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题。(四)加强科技服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乌海市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目前,培育部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成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16家,研究所6家;开展了“百名院士专家乌海行”活动,并挂牌成立了乌海市智慧城市院士服务工作站。

三、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情况

(一)金融对非公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截至2014年末,乌海市非公经济企业贷款余额242.95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76.35%。五年间,乌海市银行业非公经济贷款余额由2010年的113.97亿元,猛增到2014年的242.95亿元,年均增长20.83%,非公经济信贷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高。

(二)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定位在中小企业。截至2014年末,乌海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53.66亿元,占全部非公经济主体企业贷款总额的63.25%。五年间,乌海市银行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由2010年的76.79亿元,猛增到2014年的153.66亿元,年均增长18.93%,对中小企业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三)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推进银企融资有效对接。人行乌海市中心支行与市银监局、市金融办联合地方政府、各金融机构,为银企成功搭建了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在乌海地区形成了良好的银企互信共赢机制,有效推进了融资服务工作的开展。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取得显著的成效,实现融资120亿元;2014年3月5日,乌海市又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盟市非公有制2014年经济金融服务银企对接会暨乌海市第三届“金融超市”,项目签约近1070亿;主办方乌海市共有60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89.75亿元。

(四)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改善信贷政策实施绩效。为改进和加强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全面科学评估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执行效果,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中小微企业”,人行乌海市中支积极组织开展了辖区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从2010年开始对乌海市金融机构中小信贷政策执行绩效情况进行了评估,发挥了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提高了信贷政策的导向力。

(五)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从2010年开始,多家金融机构进驻乌海,目前乌海市金融机构已发展到57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保险公司20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证券市场主体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2家,已初步形成银行、保险、证券为框架,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

(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满足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同时,探索创新适合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目前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设立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专门部门或信贷专柜和信贷人员,细分市场、创新营销,对小微企业服务实行专业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业务链条,拓展担保形式,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贷效率,不断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服务小微企业的专营体系。同时,针对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特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工商银行乌海分行开办了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中国银行乌海分行开展了“应收账款质押”信贷产品、内蒙古银行乌海分行、乌海银行先后探索出了“商户联保贷款”、“女企业家联保贷款”等新型担保方式的信贷产品,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基础和信用意识差,信贷资金风险大。一是总体规模偏小。乌海市非公经济多为中小微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私营企业占74%以上,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资本金少,负债率高。二是“生命周期”较短。据市场调查,除部分大型非公经济组织外,绝大部分小微私营企业平均存活周期大约在3~4年,个体工商户平均存活周期约在2~3年。主要原因是这类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小、起点低、实力弱,缺乏资金技术,行业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差,管理不规范,抵御风险能力低,短期经营的特征明显。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重点集中在资源初级转化为主的工业生产和以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为主的传统服务业。相对其他大中城市,非公经济投向新兴服务业的动力不足,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率较低,传统经营模式难以得到有效突破,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不强等。四是规范化程度不高。有的公司股东实物出资长期不到位,有的利用验资机构垫资、虚假出资或抽逃注册资本,有的利用虚假材料骗取股权变更登记,少数企业诚信意识差,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发展。

(二)直接融资条件不成熟和融资渠道窄,相关增进措施缺乏。在直接融资方面,较高的准入门槛和上市成本很难让起步晚、基础薄的中小微企业成功上市融资,缺乏社会资信度的中小微企业也很难进入发债市场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部职工筹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而对通过票据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工具没有概念,对融资渠道了解不够,直接融资意识淡薄。而政府部门对中小微企业发行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信用增进措施缺乏。

(三)银行信贷准入条件较高和产品单一,信贷需求难以满足。一是各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操作流程自上而下实行统一标准,授信管理制度较为严格,考核标准要求高,辖内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粗放,缺乏规范的财务审计和信用评级,财务状况透明度低,符合授信条件的中小企业很少,限制了基层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拓展。如小企业在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须提供近两年和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近半年缴纳水、电、税费的凭据,近一年的银行存款流水记录,与上游供应方签订的购销合同,与下游经销商签订的销售合同等。而企业往往不能完整、及时提供金融机构要求的相关贷款资料,从而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其授信。二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内容较单一。长期以来金融服务的组织和机构设置、布点主要是适应了大项目、大客户,大部分金融机构尚未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重要客户群来指定贷款营销计划,没有针对性地设计金融服务品种,与非公经济的需求不匹配。

(四)缺乏有效抵押物和担保,贷款难度大。目前,乌海市的银行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大多倾向于抵(质)押贷款或担保贷款。由于我市非公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规模不大,自身实力较弱,绝大多数缺乏有效抵押物,且企业经营不稳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银行对非公经济放贷顾虑多,非公经济也较难符合银行放贷标准,因此贷款难度大,满足率较低。目前能够为非公经济提供担保的机构少,特别是我市优质担保机构比较稀缺,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普遍较弱,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担保费用较高,非公经济办理担保一般要缴纳2%左右的担保金以及一定的评估费等,融资成本较高,成为制约非公企业直接融资的“瓶颈”。

五、相关建议

为着力解决制约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以促进非公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强自生能力,实现非公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自身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一是非公有制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树立现代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做好市场调查,企业发展方向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树立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政府要加大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宣传力度,及时制定并公布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生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同时,加大对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技术、机制、体制和商业模式上创新并加以扶持,催生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三是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提高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扩大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推动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

(二)坚持多措并举,鼓励直接融资。一是增强内源融资能力。鼓励民营经济直接融资。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自企业内部利润和折旧约占60%,来自银行的不过20%,其余则是从证券市场及民间渠道获得。所以要推动企业运营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鼓励创办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尤其要鼓励境内外风险投资公司的进入;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及高科技企业参与风险投资;放宽对保险基金、信托投资、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介入风险资本运营的限制,多方面动员民间闲置资金,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二是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利用自治区取得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地区资格,扩大中小企业私募规模。积极开展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建立知识产权、企业产权、金融资产、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低碳技术、农村土地承包权、林权等产权交易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探索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转让试点。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

(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破解融资瓶颈。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由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牵头,联合市金融办、乌海市银监分局,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投放贷款,确保“两个不低于”,充分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二是金融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力度。例如,合理利用利率杠杆,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针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特点,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利率浮动政策,将企业的诚信度、担保方式及银企合作的关联度作为利率浮动幅度的标准,通过科学、规范、高效、统一的定价机制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讲信誉、能付息的企业,特别是已完成规范改制的企业,只要符合信贷原则和国家产业政策,商业银行要不分区域、不分大小、不分所有制,一视同仁给予信贷支持;对经营管理水平高、上规模、效益好特别是高科技、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予以重点支持。三是加大提升非融资类的金融服务水平。非融资类金融服务是金融服务体系未来的巨大市场,非公经济对此也有巨大需求,即通过外部服务,如中小微企业的财务与资金管理外包,提高企业、小微经营单位税险管理、资本运营、资金管理水平。

(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缓解融资难。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担保公司按年度担保金额和一定比例拨付专项奖励资金,切实引导担保公司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功能。二是建立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疏通民营企业融资梗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及时解决阻碍企业获得正当融资便利的土地使用权问题,增强广大民营企业自身的融资抵押能力;对融资难的民营企业进行分类和初选,从政府角度帮助这些企业完善贷款资格,定期或不定期地推荐给银行。三是建议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成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中心,具体承担评估、保险、公证、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功能,实现对抵押、担保等手续的“一站式”服务,降低担保、评估收费标准,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间和融资成本,从而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服务。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7

联想组建Digital Marketing团队,向互联网转型;以摩托罗拉系统为代表的B2B企业,开发自动化营销系统,连接营销与销售部门;可口可乐建立社交媒体中心,让消费者的意见可以“上传下达”,在企业内、合作伙伴之间沟通畅通无阻;三星电子尝试用社交和搜索的数据,探索营销活动与销量相互影响的模型。

世界在变小,关系却在变大。2015年,从原来的单项创新各个击破,国际大品牌之间的营销战更趋向创意和实效性。显然这些世界500强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的蓬勃发展给互联网营销带来的更精准的投放依据和更丰富的营销模式。而他们在2015年的布局看似复杂却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几个字,即“社会化营销”。

当然,随着移动终端与社交生活的普及,全球的信息总量正呈现爆炸式增长。基于这个趋势之上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概念在社会营销中的兴起与应用,它们无疑正引领着新一轮的互联网风潮。

这是“以人为本”的营销

早在2014年初,IDC就曾预测报告,认为社交商务会促进企业内外协作与沟通平台升级。报告指出,社交商务对企业的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企业的各个流程,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社交网络、创新管理、社会化分析、客户体验、社会化的销售和社会化的人才管理。

社会化的营销是一种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的一种模式。近两年主要在科技公司的营销活动中出现。

例如,小米公司利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论坛等积累大量粉丝,其创始人雷军更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利用社交工具积极宣传小米品牌与产品。据悉,雷军的微信朋友圈有大量的行业与财经媒体记者,他在每年两会期间都会拿着小米的产品在人民大会堂前自拍发微博,在大量粉丝的拥护下,雷军本身就是小米企业文化与品牌宣传的核心人物。

小米网新媒体总监钟雨飞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的新媒体能够做起来,有3个重要的原因:产品热、微博定位准、互动及时。产品热即利用粉丝效应、领导者个人魄力、消费者与研发者直接沟通的互动论坛、饥饿营销等方式,维持并扩大产品的热度;微博定位准即很多企业利用微博进行品牌推广时,为了涨粉或吸引流量会时常一些段子,但是,小米的微博定位只有两点,小米的用户与关注小米的媒体或企业同行;互动及时,小米很注重在微博上与用户的互动,最初用户数量少时,还会及时回复用户的提问。而且,当用户与小米有关的精彩新闻时,小米官微也会转发。

有了小米的成功案例在前,很多传统IT企业也玩起了社会化营销。联想集团是PC行业内的传统企业,目前,其业务范围涵盖了PC、商用平板、服务器、智能手机、云服务等。2014年年初,联想集团现任掌门人杨元庆要求联想总裁、总监等中层以上管理者开微博、微信,并硬性规定了每天的任务量,与联想的粉丝互动,进行品牌宣传推广。杨元庆更是以身作则,不断地在微博上他与联想产品的自拍照,明显改变的是杨元庆的对外演讲稿,更加活泼、风趣、幽默,个人魅力凸显。杨元庆是技术男出身,一直不善表达,如果有重要会议,进行演讲前,杨元庆都会彩排好几遍,杨元庆的很多重要对外发言稿,都经过联想集团内部专门的团队与他直接商讨后成文。

由此观之,社会化营销的基础不是渠道、产品,而是人。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粉丝,以人为本才是社会化营销触动消费者需求、痛点的核心。而当企业靠以人为本积累大量的忠实粉丝群时,就产生了口碑传播效应,他们会无私地帮助营销者或者品牌实现粉丝自媒体传播,使得营销传播策略发生几何级数的效应。

大数据促成社会化营销精准定位

其实,当小米、雕爷牛腩、可口可乐、加多宝等企业掀起宣传热潮,疯狂猜图、脸萌、足迹等一系列手机APP走红网络,社会化营销就已经成为营销领域新宠。

但是,社会化营销之所以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离不开精准化的营销效果,而这是建立在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概念很自然地就进入到社会化营销领域。

从2013年开始,摩托罗拉系统就开始用IT技术打造了一个平台,在内部连接了营销与销售部门,帮助公司追踪所有的营销活动结果。例如,当客户看到广告后做的动作,如搜索关键词、拨打热线、参加促销等,摩托罗拉系统会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这些动作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录入营销自动化平台。同时,这一平台也会和摩托罗拉系统自己的网站相联,来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系统会自动对比并分析采集到的客户/潜在客户的动作,最终碎片数据会被智能地拼合成图景,告诉企业客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当营销团队发现一个客户是有价值的销售机会,就会把所有信息转给销售业务团队。摩托罗拉营销自动化系统不仅实现了自动化,更促成了营销闭环的形成:达到销售标准的数据自动传递给业务团队,并与公司的辅助销售系统相连;没有达到销售机会的数据,则会引导至营销部门的数据库,未来,摩托罗拉系统还会针对这些潜在客户进行销售机会的多轮培养。

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李广海曾经对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营销领域的作用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有驾驭数据的能力,数据是新的竞争命脉,消费者洞察成为关键的差异化竞争因素。”

大数据的数据来源通常是多样化的,通过对智能手机、手表、Pad等多终端、多平台化的数据采集,能使企业对网民行为的数据刻画得更加全面而准确,通过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分析,大数据使个性化营销成为可能;在移动网络时代,网民的消费行为和购买方式极易在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因此,大数据分析还能迅速地在网民需求点最高时,及时进行营销反馈。

“对效果的衡量是一个不变的需求。近几年,品牌营销成本不断增长,如何提高效率,是需要我们要不断探索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三星电子网络营销总监白晔曾表示。他认为,媒体效率化和大数据的结合将进一步发展。以微信为例,这个平台一方面连着媒体、自媒体和品牌,另一方面连接腾讯产品上所有用户,基于这些数据的打通和分析,会带来更多的营销创新空间。“以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为代表掀起的社会化浪潮,在席卷全球互联网市场的同时,也对传统在线数字营销产业链的三方角色进行了重构。”互联网营销专家唐兴通表示。在社会化平台与环境中,网民不再是纯粹的消费者,而是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兼具了生产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媒体在继续扮演生产者的同时,也是组织者、平台提供者、参与者与纽带;而对广告主而言,品牌曝光不是唯一追求的指标,还同时需要追求互动、参与、沟通以及营销实效。

美国信息咨询公司Gartner曾表示,2015年度大数据方面的投资依然在增长。今年6月,Gartner对全球所有行业进行了采样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未来两年有计划进行大数据相关投资的企业占到75%,比2014年小涨3%。Gartner研究总监Nick Heudecker表示,此前大数据还停留在概念的层次,今年是它落到实处的一年,同时也是大数据标准化的开始。随着大数据解决方案逐渐成为主流,海量数据、不同数据源和新的处理分析技术已经为企业所接受。

全球畅销书《社会消费网络营销》作者拉里・韦伯认为,所谓大数据包括企业信息化的用户交易数据、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关系数据,以及无线互联网中的地理位置数据。大规模个性化营销将会是核心竞争力。而目前已经到了收集数据的黄金时期,如何整合这些数据成为未来的关键任务。

寻找大数据营销切入点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中国商业分析服务2014年的市场空间达到13.98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16.4%。IDC预计中国商业分析服务市场将在未来5年实现16.7%的复合增长率,到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27亿美元,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那么大数据营销除了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精准信息推送外,还有哪些有价值的切入点?

首先,对竞争对手进行监测与品牌传播。竞争对手在干什么是许多企业想了解的,即使对方不会告诉你,但企业却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得知。品牌传播的有效性亦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准方向。例如,可以进行传播趋势分析、内容特征分析、互动用户分析、正负情绪分类、口碑品类分析、产品属性分布等;其次,品牌危机监测及管理支持。大数据可以让企业提前对危机有所洞悉,大数据可以采集负面内容,及时启动危机跟踪和报警,按照人群社会属性分析,聚类事件过程中的观点,识别关键人物及传播路径,进而可以保护企业、产品的声誉,抓住源头和关键节点,快速有效地处理危机;最后,大数据用于改善用户体验。要改善用户体验,关键在于真正了解用户及他们所使用的产品的状况。事实上,美国的UPS快递公司早在2000年就利用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性分析系统来检测全美60000辆车辆的实时车况,以便及时地进行防御性修理。

虽然前景看好,但是现在,大数据分析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通过分析提取所有的数据有价值的部分,并进行筛选、去伪存真才是大数据真正实现价值的关键。更有专家高声疾呼:大数据分析并不是神,其只能给我们提供参考,帮助我们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规律,对我们未来进行预测。但是如今的大数据分析依然不够智能,很多因素大数据分析并不能考虑到。

“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

互联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媒介、社会化媒体全面展开,全新的自媒体时代也已经到来。来自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4年,中国网民总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来自易观的数据,到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将接近6亿台,而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含移动生活服务、移动营销、移动购物、移动娱乐及流量费等)则有可能超过4.5万亿。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备。“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在2015的工作总体部署中提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

“互联网+”已经跳出互联网的行业范畴,随着它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对中国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国家希望互联网的思维与创新成果可以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希望“互联网+”可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环境。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虽然业界定义不一,但是,未来的“互联网+”一定是产业的融合、生态圈的价值共赢。

互联网+集市有了淘宝;互联网+广告有了百度;互联网+旅游有了携程;互联网+房地产有了搜房网;互联网+红娘有了世纪佳缘。这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结合所产生的商业模式,反之亦然。

因此,互联网+”的核心是融合,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去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的销售、研发、生产等环节,最终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打破信息不对等,更好的情况是找到独树一帜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增值业务等。

因此,简单地进行互联网营销,或者进行工业制造的互联网化,研发的协同互动都很难达到颠覆商业模式的效果。也就是说,企业从顶层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到基础保障层面的组织变革,再到核心业务层面的产品、客户、渠道,以及资本运作层面,都将要因为“互联网+”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现任百度总裁张亚勤将互联网思维总结为三个层级。一、数字化,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

联想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柳传志也曾表示,用好互联网思维,制造业链条上的研发、生产、物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要顺势而变。

总结业内观点与经验,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实现下面几点很重要:

(1)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

(2)以用户为中心,以粉丝经营为特点进行整合营销

(3)产品研发部门通过新媒体等平台与直接用户密切沟通,打造极致产品体验和服务

(4)资本运作加速企业互联网化:主动并购上下游关键环节核心企业

(5)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终极目标的战略部门

小微企业直联点工作总结篇8

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的他,4月21日在“2012汇丰财富论坛”上慨叹,大的环境是,通过大型企业财政支出的带动和信贷的配合使大企业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这种放松还没有传导到小企业,小企业的情况还在回落。

巴曙松在现场转述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到企业做调研的经历。许小年和几位小企业主聊天,问减税是否减轻了负担。一位说:负担没变,那些减的税本来就没交。许问为什么不交呢?答:交了就活不到今天。

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据当地工商部门统计,仅去年破产倒闭注销的小微企业就近9000家,而前年是2000余家。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庄聪生称,小微企业的利润“薄得像刀片一样”。一直致力于个人信用和财富管理的宜信公司与清华大学教授刘鹰一起调研了全国36个城市共3231家小微企业,得出的报告显示,在中国有将近一半的小微企业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内,近7成毛利率不足20%,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弱。

全国财政收入增速连续13年达到经济增速的1.5倍,但围绕小微企业展开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一直都在探索阶段,不断零敲碎打,几乎没有实效。2012年,减税似乎依然只是小插曲。

小微企业是大企业的摇篮,是缓解和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主力军,联想、阿里巴巴、华为、顺风等如今的行业大佬们,本身也是从小微企业起家的。

而税负之痛不过是小微企业千痛万难里的一种。小微企业生存难的状况比比皆是。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首先关注的就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纾困已经迫在眉睫。

税费息高高在上

怎能背着镣铐“舞蹈”

经营着温州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的黄丽,一年含辛茹苦下来,也能赚150万元左右。

但千万别以为黄丽的钱赚得那么轻松,减掉各种税负之后,她到手的不足利润的50%。每年,25%的企业所得税她得交15万元;17%的增值税需交25万元左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每年有8万元左右;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每年38万元左右。黄丽的企业超过一半的利润都贡献给了沉重的税负。

小微企业们活跃在市场,增加税收,改善民生。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小微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他们是经济系统中的“草根阶层”,他们可能没有办公室而在家中工作,被称之为“穷人的企业”。眼下,他们努力在坚守着,在生产线上、生死线上挣扎,求生存,想尽一切办法去规避和逃避各种沉重的“镣铐”。而未能规避的小微企业,已经几乎被压得直不起身。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坦承,如果让他办一个企业,社保费率占工资的50%,再加上所得税等肯定会倒闭,90%的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

一边是结构性减税,另一边却是税收总收入的继续高增长。对于持续快速增长的税费,社会各界诟病不断,小微企业苦不堪言。

“在中国,2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僵尸状态。”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如是告诉我们。小微企业的发展到了生死关头。

倘若再不大幅度为企业减税,“企业要死光了。”周德文说,除此之外,五花八门的行政性收费也要减。这其中牵涉39个部门67种收费,都压在企业头上,使得它们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那些非法的收费;再者,息也要减,眼下,企业都面临着生死危机,而银行还拼命在攫取暴利。很多银行高喊要支持小微企业,可总是难见实效,小微企业融资之难难于上青天。

周德文还曾当着总理的面批评过行政收费问题,温总理也对此深恶痛绝。当周德文提倡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时,温总理马上加了一句:“不仅要减税,还要减费。”周德文认为只要国家下决心去做,这三点都不难,并且可以马上见效,而且并不复杂,国家的税收已经很不合理了。

根据财政部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应年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型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据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的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建议,“给小微企业税全免了吧!”这位企业资产已达1950亿元的委员说,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税收只占总税收比重的3%。

然而,对于政策和舆论,小微企业主们普遍感触不深。微博上有网友义愤填膺地称,每次喊减税,到最后都变成了加税。

在江苏昆山经营着一家零配件厂的刘军坦言,真正落实到整个企业的话,他们并不会太关心,“对我们实际的优惠其实我们是看不大出来的。”他的语气里包含着深深的失望。

在珠三角地区,一些人当了老板,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他们的企业却并没有也不愿意注册在案,期待悄悄萌芽起来再做打算。否则,光是税负都是一大笔开销;也另有一些企业,因为面临生存的困境,因为不堪重负把本已经注册了的公司反过来进行了注销。

而在长三角,有些本就微小的企业则拆分为几个更小的企业,借此减轻税负,逃避监管;一些企业在注册之初,就零散分割成几个据点分别以加工厂的方式存在着,或者就干脆挂靠在别的公司,等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独立出来。

刘军的同行们碰到客户赔款很多或外债实在太多的时候,经营不下去了,工厂就干脆关掉,再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到附近的市区另起锅灶做另一家企业,继续经营。因为在这附近有稳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这种状况在昆山较为普遍,企业借此避债选择破产,可以不跑路也能转嫁出去风险。为了减轻负担,小微企业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中国,减税的空间达4000亿,可执行下来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力度总是不到位。2012年,财政部门不遗余力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但实际上,涉及到制度性的改革极为有限,涉及的税种都是有效纳税人少,征管率很低,征管难度大,税务部门自由裁量权大,征收弹性强。规模有限,收效甚微。

结构性减税不仅要强调有针对性的减税,更要做的是,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真正下力度强化下去。

来自宜信的数据显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目前约有6000万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商登记在册的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其中99%属于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截至去年9月,中国已有个体工商户超3600万户。

面对沉重的税、费、息,小微企业又何以能带着镣铐跳舞,倘若政策力度不到位,或者执行不下去,谁能安抚这支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大军?

回款期长路漫漫

外忧内困齐上阵

除了背负的担子沉重之外,在大环境愈发恶劣的情势下,小微企业也面临自身的内核大考。

进入2012年,小微企业面临的之前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周德文认为,再加上今年融资更难,原材料、辅助材料、人力成本等都越来越高,所以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渐下滑,今年显得更加艰难。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眼下,希腊等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继续蔓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中国遭受的阴霾有增无减。各企业主们普遍生存困难,小微企业更甚。

包括刘军在内的昆山很多小微企业主们,明显感觉到了大客户在向他们转嫁压力。刘红军的一个明显感觉到大企业给他们付款的周期变得更长了。之前他们的回款周期是60天,可现在这一惯例早被打破,回款周期大多延至90天。

和稍微大一点的企业谈合作,刘红军甚至要答应他们月结120天的条件。更严重的是,他还碰到过要求5个月回款周期的。如此一来,自己的材料成本,加上生产周期,前后长达半年的时间,资金链面临断裂的窘地。

刘军告诉我们,一家每月产值50万的企业,加工型企业设备投资需要100万~150万,周转资金需50万,生产的时间再加上120天或者90天的回款周期,实际上四五个月才能拿到钱。“整个过程实际要压350万~400万的流水,资金很难周转。”刘军感慨。

此外,小微企业要面临销售困难、成长乏力等等各种问题,小微企业已经几乎步履蹒跚,甚至举步维艰。最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工厂垮不下去,但又关不掉,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僵尸工厂”比例越来越大。

人力成本节节攀升

小微之困重重叠叠

富士康提高工人工资后,却搬迁到了内地,珠三角的企业主们却不得不接下了这抛出的炸弹。几十万被吊高了胃口的工人,难以接受比富士康更低的薪水,如果不能令他们满意,宁可回家做小生意。

如今,每个月2200元的工资几乎很难招到工人。步入2012年,加工生意更难做了,李繁只求不赔钱。每到月底,黄丽几乎都是如坐针毡。因为月底要支付工人工资,而以前,她很少为发工资这样的事情犯愁。

而在黄丽的圈子里,今年也普遍悲观。工人工资高,他们接单意味着赔钱,不接单员工又会流失。面临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加上原材料成本难以控制,他们的订单量急剧减少。生意时断时续的黄丽,雇用的正式工已经在去年减少了一半,有时候,她会去找一些家庭妇女来做临时工。

据调查,2011年小微企业雇用工人的工资水平较2010年出现了20%~30%的上涨。2012年依然呈上涨趋势。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的调研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476份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小微企业中,有近53%的企业主认为,去年员工工资上涨已经成为压缩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而在另一些小微企业看来,工资上涨虽然难以承受,但招工难、用工荒更让他们头疼。近年来,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空前加剧,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潮几乎“永不落幕”。据报道,今年节后,广州的用工缺口甚至高达11.38万人。

小微企业在用人上、管理上本身也面临着新问题。现在90后加入了,他们没有生活的压力,不工作了父母照样会给他们钱花。所以,刘军也更愿意招有资历的一些工人。

面对薄如刀片一般的利润,繁重的税费息压得小微企业不堪重负,经济的低迷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人力成本的上升更使得他们感觉仿佛泡在了冰水中,还不算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融资困难等等。各种因素叠加,生存难已成为小微企业不得不承受之痛。这深深刺痛了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整体。

重压之下,一些小微企业甚至走上了“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的不归路。

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和几位小企业主聊天,问减税是否减轻了负担。一位说:负担没变,那些减的税本来就没交。许问为什么不交呢?答:交了就活不到今天。

上一篇:企业总经理年末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微信公众号企业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