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1 12:02:12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1

一、引言

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进一步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导师制是15世纪初由牛津大学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因材施教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指导。在该制度的引领下,牛津和剑桥大学塑造出多位成就卓越的大家,该制度也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工程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我国近年来也加快了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在201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卓越的工程专业人才,不但应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工程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经历坚实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针对新形势下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究其缘由,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否具备工程实践所要求的素养,不仅取决于高校的系统教育,也受到企业与行业参与专业教育程度的影响。

为此,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尤其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这一实践,归纳总结了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启示。

二、本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导师制的动因与条件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与部级试点学院改革建设,近年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制订了“共性基础+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导师制”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手段。地质工程专业每年招收30名左右本科生,学生规模较小;同时,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充足的优质校内和企业导师资源,与上海勘察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多所单位建立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实践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因此,自2012级本科开始,本专业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优秀管理能力的工程师联合校内导师形成“校企联合导师”团队,并利用校企实习实训基地,采取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整合,探索“校企联合导师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校企联合导师制”实践

1.导师制实施程序。第1―3学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设的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三个专业按“工科试验班(土木类)”培养模式进行联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淡化专业界限,打通各专业课程壁垒,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突出“宽口径+强基础”。

第4学期开始,工科试验班(土木类)学生再分专业,分别进入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和水利工程三个专业学习。划入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将配备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具体实施程序是:(1)所将导师名单向学生公布,并安排咨询;(2)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3)学生填报选择导师志愿,每人限报2个志愿;(4)根据学生志愿顺序,导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学生名单。

2.导师的职责及工作要求。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以配对方式出现,职责各有侧重。校内导师着重把握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主要从思想、专业、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创新项目和职业生涯设计等;企业导师除参与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偏重于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校内和企业导师定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进行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内导师的工作要求:导师与学生定期会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动向;指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相关科研工作(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济大学SITP项目等),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企业导师的工作要求: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企业导师也参与部分课堂教学,通过工程案例的授课充分发挥其实战经历丰富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知识点更清晰明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企业导师参与其中并担纲主要角色。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就围绕企业导师所在单位的实际问题,既?槠笠档目萍佳蟹⑻峁┝酥С郑?也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有学生进入企业导师所在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更好地接触了企业文化,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3.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考核。导师考核由所具体负责实施。主要考核导师是否履行导师职责,以及指导效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通?^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及参考学生评教结果等方式,对导师进行综合考核,了解学生对导师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导师的综合评价不合格,应及时进行提醒、约谈和培训。

四、“校企联合导师制”实践的启示

校企联合导师制培养地质工程人才优势明显,通过近年的实践,为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效益,还需要在某些环节上进行完善。(1)建立校企联合导师制的长效机制:由于校企联合导师培养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参与人数较少,今后应充分挖掘企业精英导师,使更多学生受益,增益校企联合导师培养模式的开展程度。(2)增强校企联合导师培养人才的过程管控:通过制定校企联合导师培养的质量考评体系,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完善教师教学过程监督与教学质量评估反馈机制,形成“监督-反馈-改进―监督”的人才培养质量闭合保障体系。(3)提升校企联合导师的师资水平:定期派校内导师到企业服务,积累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由单一教学型向教研、实践一体化的人才转变。同时,引进企业优秀人才至学校担任导师,优化整体师资结构。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2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着“分类培养 分层评价 分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对象

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要逐步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各类的骨干。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规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

(4)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各级论文评比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主持课题研究。

3、实施“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务处指定骨干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

(1)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2)备课及教案书写;

(3)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4)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

(5)习题选编及命题判卷;

(6)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处指导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

(1)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的书写

(2)组织学生开班、团会

(3)详细记录与学生的一次谈话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6)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4、创造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两次的苏南模考,并进行统一阅卷。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一次“百花奖”赛课,成绩优异的推荐参加各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比。

(4)组织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或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包括:

(1)指导导师的听课笔记、评课纪录。

(2)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百花奖”评课、基本功大赛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随笔、工作总结等。

(4)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评估

(1)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听一节新教师考核课,并进行相关评优活动。指导教师做好安排,并且作好评课总结。

(2)教务处组织检查青年教师的听课笔记及记载表、教案、作业批阅情况,检查指导教师的听课笔记及记载表等文本资料。期中、期末各一次,平常随时检查。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3

论文摘要:建议“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培育。文章对就业导向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我国及我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

据中国教育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1.4% ; 2007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就增加了202所,高职高专院校总数达到1314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 % 0 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也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截至2006年9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数达到795.5万人。200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总数为26.8万人,生师比为15:1;在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5.7万人,占21.3%,低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合格标准;外聘教师总数为6.8万人,占专任教师数量的25.3%,其中有1.6万人具有“双师”素质,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 。2006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师总数达到9463人,生师比为15.2:1。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教师33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1%;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I3.6% ;“双师型”教师27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1%。在这些指标中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与迅速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成为极为突出的问题。截至2005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091所,在校生713万人,而专任教师总数为26.8万人,校均246人,生师比为26.6:1。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十分突出。2007年底,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43所,在校生达16万人,实际拥有专任教师不足7000人,校均学生3721人,生师比离合格标准的18:1和优秀标准的16:1相差甚远。由于各校存在怕亮黄牌的思想,所以在报表时,都有一定的虚数,各校的基层单位报表上的专任教师数均比实际拥有数高。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攀升,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教师比例偏多,骨干教师年龄老化,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年教师比例偏低。缺乏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从学历结构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少。2006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6%,低于合格标准。从“双师”结构上看,“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2005年全国“双师”素质教师仅占专业教师的21.3%。从“专兼”结构上看,兼职教师比例偏低,2005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外聘教师只有6.8万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5.3%,而且外聘教师中真正来自企业和行业一线的比较少,多数来自其他高校。

3.“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巫待提高

目前,“双师型”教师存在的问题:一是有双证的教师缺泛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认定的“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参与程度低,成果少;三是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水平较低;四是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职院校门,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4.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巫待提高

现有的高职大多数是中专升格而来,教师虽然都接受了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但现有的师资培训课程有着浓厚的普通教育色彩,缺乏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性的培训课程,仅对教师从事传统理论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教师队伍整体职业教学能力较低,特别是缺乏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5.“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政策不配套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真空”状态。

6.各类院校及校内不同专业发展不均衡

调研数据表明,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重理轻文现象比较普遍。工科院校和办学基础较好的学校以及工科专业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做的比较实,基本能够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而文科院校及新建院校做的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从有利于实施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师资的数量、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在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花力气,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原则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职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就必须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使教师掌握行业或企业一线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应通过制度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加大投人力度,逐步形成学校为企业搞产品研发、培训员工,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主要专业技能课和在企业生产车间指导学生顶岗实践并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教师数量优化配比原则

学校教师配置满足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18:1配置教师数(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可按照20:1一22:1进行配置;专业带头人按照每个专业1名,再加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配置;骨干教师可按专业课教师数的1/4一1/3进行配置,一般情况下(每个专业每年3个班120人)可配置4一6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的80%以上;企业或行业兼职教师应大体与专任专业课教师数量相当,逐步达到或接近1:1。

(四)引进、培养与聘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人才是第一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全方位开发职业教育人才资源,根据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适当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在职教师深人行业或企业一线,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和以聘用承担主要实践技能课的行业或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重点,开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聚集人才,产生人才共生效应。

(五)人事制度改革与绩效考核同步推进原则

按照职业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着重解决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奖励与贡献相结合、岗位责任问效等问题,实行真正意义的全员聘用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严格绩效考核评价,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同时要制定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政策。

(六)教学能力、服务能力与师德培育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把做学问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建设纳人各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的考核指标,着力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超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表彰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优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

三、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是顶层设计者。专业带头人的建设要做好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力、专业建设力、资源整合力、团队带动力的建设,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建设形式主要包括国内外培训、国内外交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等。

(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侧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和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感召力。骨干教师要具体负责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专业要培养既能上讲台教学又能下车间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形式主要通过现有的在职教师可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国内外进修学习、承担科技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零适应期”的高职学生,就必须从行业或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学校要努力构建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的良睦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要出台文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个青年教师选派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导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四、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制订切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必须组织力量充分论证,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要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需要,制订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和开展社会服务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高起点。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好分年度的实施方案,并有效推进,才能达到效果。

(二)制订激励性的政策和措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省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提高、聘用等方面的政策;学校要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制度,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要转变观念,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出台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办法,吸纳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通过引进和培养方式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学校要出台专业带头人引进的优惠政策,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和任用的管理办法,并加以实施,引进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对现有优秀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逐步建立起校级专业带头人体系。同时,要建立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培养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满足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加强对现有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分拆师资队伍现状,实行分类培养,整体推进。一是要抓好现有教师学历提升,使硕士比例逐步提高;二是要抓好现有教师的业务进修,不断丰富理论前沿知识;三是要抓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培养;四是要采取优惠政策,调动现有教师下行业企业锻炼的积极性,将社会实践锻炼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素质教师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零距离”接轨的毕业生,学校就需要从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业务骨干,并为引进的教师创造条件,安排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导师,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并重用他们参与专业开发和课程改革,进而使教学工作更加有利于实现就业导向人才的培养。

(六)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4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课程目标及教学理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意识超前、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青年教师队伍。

【关键词】

青年教师;培养

建设一支良好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质量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组成当中,青年教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比例很高。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高校而言,青年教师成为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那么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走上教学岗位,进而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结合从事我校人事工作积累的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提高认识,把青年教师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提高师资质量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未来主体,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希望,是提高师资水平的根本与关键所在。学校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将此项工作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合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氛围营造、资金支持、人力成本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给予支持和帮助,从而消除青年教师培养的后顾之忧,使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贯穿学校发展的始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才强校”的战略。学校围绕师资建设目标,要严把青年教师“入口关”、“导师关”和“开课关”,切实加强培养与管理,使青年教师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加强师德建设,突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素质培养

要结合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相关文件,积极发挥党团组织活动作用,认真组织青年教师接受政策、理论学习教育,参加扶贫支教活动锻炼。加强国情区情与校情校史教育,树立爱校爱岗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高尚的教师道德风范。同时,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使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多角度、多方面的锻炼提高。

三、严格青年教师上岗,确保主讲教师培养质量

严格新教师选聘、助教制度,坚持用人标准,严格考核质量;结合新录用教师试用期和见习期制度,严格转正考核环节;注重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核,依托学院,建立相应实习、实践制度,人文社科专业青年教师开展社会调查,理工专业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技术实习、锻炼,农科专业青年教师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扶贫等工作,艺术类专业青年教师深入生活,进行艺术实践。对不适应教师工作或考核不胜任工作的予以解聘或转岗。

四、加强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培养打造良好的平台

教学团队发挥着对青年教师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作用,其合作氛围的营造是关键。只有具备了良好团队合作氛围,每个教师才能在团队中具有归属感、满足感,才能积极奋进,主动交流,才能自觉地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保持团队适当的规模。一般以8~12人为宜。其次,要实现团队组建中教师成员的合理配置。要坚持老、中、青结合,不同学历层次、教学资历、教学能力的教师结合,其中主要是看是否有学科带头人,是否有教研骨干,是否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互补作用。最后,要打造教学团队的共同的精神理念。它要求团队内要具有为着共同目标的实现团结一致、互相协调、彼此合作的精神,教师之间要平等对待,公平、公正,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

五、完善岗位培训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在职培养

推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对青年教师实行指导教师培养管理制度,在青年教师入校时即指定指导教师,明确任课范围与科研方向。由学院选聘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突出,在科研、教学方面经验较丰富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导师,系统地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基本教学方法,参加科研、教改课题。通过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合理奖惩等措施,切实保证导师制取得实效。每位导师指导2-3名青年教师。

同时,加强在职培养,提升培养层次。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目标与团队建设需要,积极支持骨干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学位,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访学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六、构建培养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培养环境

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制度。学校和学院不定期的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青年教师双语课程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提高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的技能竞赛活动平台。

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奖励基金。做好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工作,通过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激励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增强服务社会、报效社会的觉悟与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友联谊、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多方面吸纳社会捐助,建立青年教师在职培养与奖励基金,在师资培养方面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青年教师成才的社会责任感。

建立健全校、院两级青年教师科研与教改课题资助制度。结合校级和学院教学、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制度,设立青年教师专项课题,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教改课题;组织学科带头人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参加课题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做到早培养、早使用。

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各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着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职责,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制定符合单位实际、体现单位特点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建立健全和强化青年教师实习、实践制度,开课制度,助教、助讲制度,导师制度和课题资助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在职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要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关心,保证培养工作取得实效。

学校要建立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学院工作开展不定期的检查、总结、评比活动,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作为学院师资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方面。同时,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各种活动,及时总结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方面的经验与创新,不断提高全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明伟,侯英梅.面向大学教师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论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2)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化学与环境学院;本科教学秘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与发展,是教育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我校瞄准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的人才”,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学习实践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学院本科教务秘书已从单纯的处理日常事务向参与教务和教学管理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一系列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学院教务秘书基本工作内容

学院教务秘书平时的工作琐碎而繁多,包括协助院系领导制定培养计划、落实日常教学和实验实践工作、各类教学考核工作、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工作、毕业设计工作,学位资格审核工作等。若教务秘书只满足于做这些工作,那就是简单的操作者、执行者。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做出特色,不但要与学院其他部门和外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还需要考虑学院专业特色及培养方式,对教务管理有宏观把握并对高校教育政策改变有所研究。

二、 我学院教务秘书的工作特色

我学院共分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和化学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强调“牢固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化学、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加强“出色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学院本科学生要在大一大二两学年学完自然基础类课程(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部分学科基础类课程,大三大四则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学习,打破专业限制,允许跨小专业选课;理论课合并减学时、实验实践学时增多20%,每年实验实践类课程达到46800人学时。同时我学院还承担了全校的《大学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大师与化学发展》课程,其中《大学化学》实验年教学学时总数为66000人学时。

面对这样庞杂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学院教务秘书不但要了解学院四大化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还要了解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熟悉本学院的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从全局上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三、 教务秘书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1、人才培养理念上的改革和创新

在人才培养上,对于教务秘书而言首先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理念上的改革和创新。作为学院教务秘书在人才培养计划调整初期协助各个专业主任调研了美国工科排名前十所大学化学、环境工程学科以及国内知名工科院校(专业排名前十)的教学体系,并进行汇总研讨。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上述大学和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强调深厚的数理基础,拓宽专业基础的学习,注重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各个学校均有各自的特色,比如哈佛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崇尚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牛津则推崇导师制,学生以跟从导师研习为主;MIT则强调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提倡课堂内外学习并重,认为有意识,有节制地减轻课堂学习负担,可以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用于计划和思考。与之相比,面对化学、环境专业发展日新月异,结合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但要参考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加大培养过程的改革力度,加快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通过广泛调研,学院教务秘书对学院人才培养理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修订审阅培养计划过程中,学院教务秘书结合本学院人才培养计划运行的实际情况,汇总授课学生和教师对培养计划的建议;熟知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把握学校对人才培养规划和未来实行完全学分化、弹性学制引入而产生的变动;及时和教学督导组、培养计划审阅组做好沟通,并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解说。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我学院学生在入学后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兴趣可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低年级进行以数理化基础为核心的自然基础类课程和部分学科基础类课程学习,采用导生制加以配合(优秀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兴趣培养。高年级则利用学院及中关村地区优秀的教师教学资源,实施创新团队导师制,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利用导师的实验室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对学院教务秘书而言需要组织大量的实验实践活动,协同教学院长和各专业教学主任制定一系列具体实施细则,保证学生能得到全面的科研训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实验实践活动安排

学院的实验平台在服务全校《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和部分外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验的同时,面向全学院3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实验,以及交叉学科自主创新实验。此外,所有实验室面向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放,每年为约140余名学生进行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冯如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等提供实验平台。

这就要求教务秘书在实验实践活动安排时充分协调各个实验室的开放能力,时间编排上要灵活。《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涉及院系多的实验可以在课表上安排具体实验时间;专业特色、自主创新实验在学院教学网站上可进行预约,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实验、实验内容,做到延长开放时间,全面开放实验室。如此安排既保证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实验安排出足够的时间,也充分考虑学生个人需求,形成多元、开放的拔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更符合目前提倡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②学生创新科研活动组织与实施

我学院拥有强大的科研资源、汇聚了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前沿的科研课题,把科研资源融入本科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中,是我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从我学院组织申报及评审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起,全院公布项目名额,并帮助学生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加入科研团队。在形式设定上,教务秘书邀请督导组和相关方向的骨干教师担任评委,投票决定立项项目并上报学校预备外院专家函评;在组织立项、中期和结题答辩工作中,经过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团队形式进行答辩更为科学,可做到项目组全员参与科研训练;此外所有答辩均采用背靠背模式,创新训练团队导师不担任评委,教务秘书根据提交的科研方向邀请相应评委,保证了评审的公平性。

通过全员覆盖的学生创新科研活动训练,我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北京市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与三等奖10余项、校冯如杯一等奖6项的优异成绩,并发表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5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6人次,北航金质奖章1名。

3、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①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机制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重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机制。学院教务秘书重视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对课堂教学、教材选择、实验教授等方面进行不记名评价,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意见,汇总评价结果和授课意见并直接反馈学院教学院长、专业教学主任、督导组和教代会。

协助院领导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学院督导组工作条例,邀请校院两级督导组共同参与教学质量与教学规范管理,对每位新进教师和学生评价分数较低的课程进行听课督导,对学院的本科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协助组织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法研讨交流会、申报奖教金和教改项目、讲课竞赛,示范教学、等活动,保证学院整理教学质量提升。

②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国际化是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国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而搭建的平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院开放所有学术报告(邀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引智平台首席科学家、科学家、Science杂志国际出版总监等享誉国际的科学名人来访进行讲座),由教务秘书及时通知学生各项学术活动情况,并吸纳学生作为学术活动志愿者,为学生营造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人才培养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此外组织学生申报与欧美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生交流互换项目,互认课程体系;要求参加对外交流的学生回国后提交国际交流感想、国外学校培养计划,相关课程教学大纲、试卷等教学资料,丰富学院教学资源。

③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收官之作

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来说,毕业设计是整个培养过程的收官之作,也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毕设动员之初,教务秘书要先行面向全学院教师征集毕设题目,并上报督导组审核,并公布学院毕设题目并通知学生开始选题(毕设题目总数应超过学生人数即超额选题,保证给学生选题留有充分的余量)。在选题中采用师生互选的人性化管理,需导师亲笔签字确认并上报汇总到教务秘书手中,最后上网公示后按最终意见上报教务处。

在毕设实施过程中,学院教学秘书结合以往毕设工作经验,采用毕设小组教授负责制,将毕设题目按照科研方向进行分类,针对每个科研方向组成由2-3名责任教授、3-5名副教授、多名讲师组成的毕设小组。开题环节检查研究主题、文献依据、实验方式选择和数据准备等方面保证学生毕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中期检查环节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具体的研究指导,特别就研究过程的严谨与表述的规范提出指导意见。结题答辩环节考察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案论证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科研汇报和科研论文撰写的能力。

总之,化学与环境学院本科教务秘书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持续、深刻、系统和务实的探究,形成了一套具有学院特色、时效性和可行性的教学管理经验,为下一步学院发展成为教学理念先进、师资队伍优秀、实验平台一流的理工科本科专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屈滨,赵延军,教学秘书在学院创新式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李容荣,探讨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的服务意识[J],教育实践研究,2011

[3]潘淑娟.高校教学秘书必备素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4]李颖.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6

[论文摘要]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正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应以人才集聚优化提升产业,以人才优势催生创新优势,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技能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广东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在过去的五年中,国民经济发展平稳快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经济总量大。全省生产总值已由2002年的135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0606亿元,占全国比重的1/8,经济总量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地区后又超过中国台湾地区。二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2007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87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三是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39∶61,电子信息、电子机械、石油化工等九大产业主导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746亿元。这标志着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正步入以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为新驱动力的集约型发展轨道,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完成经济转型的新时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必然带来就业方式的转变,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的增加要求社会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使技能人才总量比2005年增加了178万,其中高技能人才比2005年增加了29.05万。尽管如此,由于技能人才总量的增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协调,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总量虽然增加了,但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广东生产总值21701.28亿元,技能人才总量657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1933.5万人(含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33.98%,其中高技能人才98.5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5%①②。2007年,广东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年均增幅14.5%;技能人才总量835.62万(截至2007年上半年)③,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2145.4万人④⑤(含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注:在2005年的1933.5万人基础上,加上2006年和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11.9万和100万)的38.9%,比2005年上升了4.92%;高技能人才总量截至2007年上半年,达到127.6万,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5.27%,比2005年的15%上升了0.27%。根据《广东省“十一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目标,以技能人才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的4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20%来测算,广东目前需要技能人才901万,缺口65.38万;需要高技能人才180.2万,缺口52.6万,占技能人才缺口总量的80%。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广东省2007年第一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本季度,具有技能等级的求职者数量为54.08万,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增长了78.94%和29.39%,但各技术等级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尤其是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市场中求职人员之比分别是3.79、1.91、1.65、2.18、1.83”,均远远高出劳动力总量1.31的求人倍率⑥。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广东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应明显不足,与广东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如不能尽快改善,将成为制约广东经济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

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路径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三大渠道:一是各类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培养的高级工;二是各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三是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训练中心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陈旧,所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只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这与广东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认为,要加快广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精湛的生产劳动技艺,能从事技术含量大、劳动复杂度高的工作。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的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紧密结合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实际岗位中进行现场传授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并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和验证学习的理论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巧,逐渐提升,从“生手”向“熟手”转化,这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实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而提出的,以“能力本位”理念为依据,它注重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动态性与技能提升的渐进性,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高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并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将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2.完善“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催生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推进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拥有一支职业培训师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但非常遗憾,这是所有高职院校最薄弱的环节。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创造条件并形成制度,让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这要求生师比有一定的机动性。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三是要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把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校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五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各高职院校的评估、项目申报,对教师的职称申报有刚性要求。

3.建立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生手”向“熟手”转化的通途。校企融合是工学结合最有效的途径。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能,高职院校应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上下工夫,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能力本位转变,狠抓实践教学,加强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建设,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证。校内可建仿真模拟式实训室,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平台。除校内建设具有与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室外,更多的是要把视觉触及到校外,主动联系企业行业,稳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解决、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建立校企融合式的实训基地,即学校与企业实行人财物的深度融合,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生产与实训一体化。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要找到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双赢”。

4.以项目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导向作为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起到了带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引领作用。项目导向是指课堂教学以“项目”为主线贯穿课堂的教学活动。项目导向式教学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整合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探索以课程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项目导向注重现实情境的创设,把现实生产生活中明显的或隐含的要素应用到情境创设中来,一方面体现不同学科的特有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5.尽快出台有利于推动“工学结合”的相关政策,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为孵化高技能人才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1)制定对企业行业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可借鉴国外的经验。(2)制定对企业行业有驱动力的政策导向。一是工学结合成本补偿。对承担工学结合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按企业接纳学生的实际人数拨款的办法,补偿企业因工学结合所付出的成本差。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保障。对有资格参与工学结合模式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立项优先等;对合作办学成绩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3)制定对企业可驾驭的运行机制。工学结合的实际运作是一种“双元”式。它涉及两个载体,要同时发挥两个载体的作用。一方面要调动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动机与欲望,驱动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调动学校开拓办学渠道和拓宽学生就业空间的动机与欲望,驱动学校利用企业资源的积极性,实现双赢。同时,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企业产品推广、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是联动和互动的。所以,要制定一种校企双方认可、互惠双赢、企业可驾驭的运作机制,以利于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全程参与。

6.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学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2个亿,建设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中职教育实训基地。笔者认为,广东目前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建议:一是除省财政投入外,各地财政也应加大对本地区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二是挖掘民间资金,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鼓励、扶持他们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为政府、为教育排忧解难。三是组织高职院校集体攻关,申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资助的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EB/OL].

[2]郭薇.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7

坚持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和研究,加大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创造新的教育科研成果,促进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奋斗目标】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

三、课题管理进一步规范,并取得比较显著的课题研究成果。

四、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工程正式启动,并取得初中步效果。

五、中小学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

【主要措施】

一、改进和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中小学教学业务管理和指导。

1、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制度。小学出台并实施《*县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初中正式实施《*县初中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高中研究制订并实施《*县高中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制订研制订并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计算机管理方案。

2、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年内进行一次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常规大检查。

3、与教育股联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调研。小学每学期调研一个乡镇(时间一个星期),初中每学期调研两所学校(每所学期时间三天),高中每学期调研一所学校(时间三天)。

4、小学以乡镇为单位、初中以片为单位、高中以县为单位召开教学管理座谈会,总结交流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和体会。

5、加强课改工作的检查督促,提高课改工作成效。小学以乡镇为单位、初中以片为单位,进行课工作专项检查。

6、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学期进行两教学质量检查。小学以乡镇为单位、初中以片为单位、高中以县为单位召开质量分析会。建立中小学教学质量数据库,对全部高中学生、部分初中生和部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录入计算机,并进行跟踪分析。

7、开展初中学生辍学人数大调查,全面了解各学校辍学人数。

8、开展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课程的调查,全面了解各学校开课、上课情况。

二、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展课堂教学大研究,大改革活动

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一是继续举办新教材培训班;二是教研员深入学校讲座;三是在*县教育科研网上新课程学习辅导材料。

2、检查各学校按照中小学教学常规和有关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次校内研究课。

3、小学由县、乡镇联合举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活动(全部新课程学科);初中由县与片联合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活动(全部新课程学科);高中举行部分学科的全县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活动。

4、继续举行全县性的教学开放月活动,引导教师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

5、继续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送课下乡。

6、年内举办新教材的小学和初中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7、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学术竞赛活动(含文体活动);县适当组织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三、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

1、配合教育局教育股,加强对“2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的培训。每个学期,指导老师都深入学校听一次培养对象的课。

2、上期召开一次*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会议,交流和推广成功的教改经验和优秀的科研成果。

3、研究制订*县初中片级兼职教研员考核任命办法,出台《*县片兼职教研员工作职责》,三月份前完成考核聘任工作,并召开第一次工会议。

4、构建设“*县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一是出台《*县教育教学名师培养方案》;二是上半年物色、确定名师培养对象名单,出台《*县教育教学名师工作职责》;三是建立名师培养的导师制,从县教研室和学校中考核聘任部分德行好、能力强、水平高、威望高的高级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对象的导师,出台《*县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导师工作条例》;四是召开第一次名师培养对象及其导师的工作会议;五是组织名师培养对象及其导师外出参观学习;六是建立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的档案。

5、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举办的论文评比、优质课评比等活动,让骨干教师在竞争中锻炼成长。

四、加强教育科研培训和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举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培训班,组织部分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科研有关知识和方法。

2、加强对“*”期间立项的课题的检查、督促工作。督促课题组制订出每年的研究计划,撰写阶段性工作总结和阶段性成果。研究时间终止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最终成果的鉴定工作。

3、年终召开“*”规划课题研究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推广成功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表彰奖励课题研究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4、出台《*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导》,做好“*”期间的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

5、继续完善“*县教育科研网”建设,成立网站编辑部和新闻报道小组;通过网站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

五、加强毕业班教学复习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1、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出台毕业班教学复习指导意见,印发各有关学校。

2、指导学校开展复习研究课活动。并组织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小学复习研究课,片为单位的初中复习研究课,高中适当举办部分学科的复习研究课。高中要及时组织毕业班教师学习研究各学科的《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提高复习指导的针对性。

3、抓好小学、初中、高中的毕业考,抓好中考、高考的统测质量分析。

4、加强中考、高考的信息研究,为学校提供有关的考试命题信息和复习资料。

5、做好中考、高考成绩统计工作。

六、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成效

1、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育教学研究和其他工作的效率。

2、组织教研员学习教育理论和方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继续编印《教研员学习辅导材料》;组织教研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举办教研员电脑操作、文字输入、课件制作、数据管理和网页制作、网站管理的培训班。

3、继续实施教研员“1112580”工程:每年联系1所学校,指导1位骨干教师,研究1个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撰写2篇教研论文,到学校上5节研究课,到学校听80节课。

4、加强对教研室传统课题和“*”规划课题的管理,督促各课题组做好课题的研究的有关工作。

5、加强和改进教研室档案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教研人员业务档案、县、片兼职教研员业务档案、骨干教师档案、名师培养档案、整改学校档案、立项课题档案。

导师培养制工作总结篇8

论文关键词:党员导师制;党建工作;适用性研究 

 

1 引言 

当前不少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培养模式基本上仍是传统的由党组织确定人党培养联系人的近乎单纯的“政治培养”,这种传统办法虽曾长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培养思路还是从培养效果上说,其局限性已日渐突出。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使大学生党员有机会充分学习党的纲领、政策,有机会实践政治参与和政治活动,接受应有的理论培养和实践训练;如何健全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构建党员导师制模式 

2.1 党员导师制模式探讨 

2.1.1 党员导师制的概念 

党员导师制是借鉴专业导师带教的方法,在学院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的党员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担任政治导师,负责带一名或几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对他们进行传、帮、带,根据每个对象的价值倾向,自制能力、道德品质、个性心理、专业学习等方面实施引导,从而形成一个能把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条件符合者就发展其加入党组织。将大学生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培养关口前移,以及入党后实施教育、管理与引导的工作机制。 

2.1.2 导师制模式的职责 

党员导师应是“政治导师+专业导师十人格导师”的有机融合,使导师制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导师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以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五导”为核心内容,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指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自立,自律的意识,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导师要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为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 

(3)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与人交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4)就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毕业阶段学生择业及升学上提供建议并帮助其成功就业。   

(5)心理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克服和消除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和乐观豁达、蓬勃向上的健康心理。 

2.1.3 党员导师制的特点 

(1)层级关系。这里的层级关系指的并非是带教双方的职务、权利上的关系,而是指带教工作所带来的效应和影响呈层级显现。这种层级关系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贯彻执行,呈现出一种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形的阶梯等级。第一层的我们设定的带教者,由学院党总支聘请党龄长、党性强,对党建理论有一定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以及长期从事党务的工作者作为导师人选;由导师们带教年轻的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再有他们作为导师带教者所施教的对象,即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第二层;第三层为经过导师带教出来后的学生党员,也作为导师带教入党积极分子和要求进步的学生。导师们将自身的专业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及作风影响传授给他的结对对象,他们即被带教者受其品行等感染并学以致用,快速成长,那么当他成长为一名导师时,他的言行举止将影响下一层所结对的对象,这样的一层循环往复、层层下传到的影响力和马太效应将不断地释放出来。 

(2)点面关系。党员导师制的目的就是将结对的对象培养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党员,这个培养过程涵盖着帮助与指导、带领及教育,信息反馈各阶段。这种带教关系根据带教双方的职业不同,将带教双方划分为三类人群: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具体细分为:学院党务工作领导带教基层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带教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支部书记或专业教师党员带教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带教入党积极分子。这个带教关系,呈上下、平行关系,缺一不可,相互联系。建立导师制模式对于支部工作的影响,好比是一个旋转的螺旋体。受教育的个体,不断将影响传授给下一个个体,一批个体再将接受的思想消化吸收传授给下一批个体,以此不断地将这样的影响面扩大,最终能使支部塑造成一支出色的党的先锋队。 

2.2 党员导师制的内容 

2.2.1 选拨和任命符合条件的导师 

在学院党总支领导下召开委员会,商议确定导师人选。导师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高,具有较强的党性修养意识。作风正派,品德高尚,工作责任心强,在专业领域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威望。 

2.2.2 开展导师带教工作 

(1)进行过程管理和教育。过程管理指的是根据对象类型特点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管理。 

(2)关心受教者学习、生活。导师除了在思想政治方面对受助者加强教育之外,还要从综合素质方面对其进行培养,使大学生党员能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实现自身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目标。 

(3)指导受教者参与支部等集体活动或执行的工作情况。定期了解受教者在参与支部内外的活动或工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并帮助受教者更好的参与或完成所交与的任务。要让受教者压担子,加强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能力上的培养,塑造成一支符合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队伍。 

2.3 建立党员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1)组建、任命选拨导师。导师的选拨竞聘可采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方式进行,一旦符合条件,需经党总支批准颁发导师的聘任证书,规定聘任时间。实施党建导师制聘任操作程序必须广泛宣传、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实现党员自荐和大学生党员推荐两方面相结合。 

(2)设置导师工作条例。 

①每学期开学应制订工作计划,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至少两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听课不少于一次;分院党总支每月对党员导师的工作记录进行检查,并把教学反映是否良好、帮困学生面貌是否改观等,此作为评价党员导师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②主要从政治上、学习上、工作生活三个方面入手:关心结对者的政治思想学习情况和参加党团活动的情况,引导其入党动机和指导其正确领会党的方针路线;了解结对者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关心其身心健康,做结对者的良师益友。 

③导师指导工作要有记录,导师应做工作笔记,每周至少记录一次工作内容。导师笔记是作为学期考核的参考依据之一 ,应妥善保管。学期结束要进行工作总结及交流。 

(3)考核及表彰。考核对象可分为担任导师的教师党员或学生党员;被结对的学生党员、教师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内容可分为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对优秀导师学院予以表彰,在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等方面可予以优先考虑。要树立典型,形成有效的示范激励机制。对不合格的,取消当年导师资格,及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和效果,定期评选优秀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以资鼓励。 

3 建立党员导师制的考核标准流程 

(1)设置考核等级。可以划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导师的政治思想表现,指导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情况、学习成绩、技能及外语类通过率,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和科技活动的获奖和情况,参加社会实践、产学合作实习情况等。 

(2)考核可设定自评、结对者评定、学院评定三部分。考核项目为平时带教记录、活动出勤记录、自评及互评等,具体可根据每个院系情况不同进行细分项目内容。 

(3)考核时间定为一学期组织一次。 

4 结语 

上一篇:传帮带导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导师制上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