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0 09:30:16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管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职教育建设发展的关键和高职学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一直以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 实践能力偏弱、培养渠道相对贫乏等情况尚未从根本上改观。”为切实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特提出了“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来加快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粗放,已不适应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科学的、全面的、高效的、系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成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工作的迫切任务。本文试图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目标管理应用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之中,探索一种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的意义

目标管理理论是从人类行为的目的性来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的,是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为命题,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和分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促进组织队伍的建设,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

目标管理实质上是把重视工作与重视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组织的方针目标同实现人的愿望、理想、利益的一致性,只有教师对学校整体目标和对自己的责任和价值有正确认识时,才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管理。才能有效实现学校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的整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许多表述。比较权威的是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指出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该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的专业职称。

在我国,目标管理推广由最先应用于工商企业组织,到发展为现在应用于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中,特别是应用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中。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的各项工作环环相扣, 联系紧密, 分目标与总目标以及分目标之间的相互支持、互相依赖,一环失误可导致全盘被动、不利, 因此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这一特点与目标管理的特色相适宜。

高职院校是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开展工作的。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以学科组织起来的,每个学科使重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教师联系起来,使教师的活动成为有组织和共同目标的活动。学校每个学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保证组织成员结构的合理和高效,才能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各学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由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年龄、专业结构等情况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科研的目标任务,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最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使学校内部各学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按比例有计划协调发展。并同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院、系、科室各级教师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必将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

目标管理是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为终结,它是一种计划。

职能与控制职能相融合的综合性方法,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事前制定目标进行预先控制,事中由管理者自我约束进行自我控制,事后根据结果进行绩效评估。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要素。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的制定

首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规定的师生比和学校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来确定“双师型”教师的人员编制规模,将此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专业学科建设为中心,按专业学科、教研室来确定,并层层分解出具体的“双师型”教师岗位。

其次,分别根据各实践课程结构设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梯队建设分目标,全部分目标汇总后将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初步规划,经过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反复讨论,多次论证,达成共识,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模型。再次,对照现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梯队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超编重复的岗位通过竞聘上岗给予调整,对空缺岗位的“双师型”教师进行登记列表,明确岗位、专业、职责、要求,为引进招聘人才做好计划部署。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从而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

兼职教师主要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制定详细的实践能力进修培训实施计划进度目标,再将进度目标细分,落实到具体每个需要培训的教师,限期完成提高“双师”素质的培训任务。教师一旦确定了提高“双师”素质的分目标之后,就要将其转变为个人各阶段小目标。个人各阶段小目标完成了,就是个人的“双师”素质的分目标完成了,只有每个教师都完成了各个分目标,学校的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各个层次的目标必须量化,以利于考核。如:每个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目标,一般包括下列内容:①目标是什么;②分阶段的各个小目标是什么;③目标实施计划日程表在哪里;④实现目标的重点是什么;⑤实现目标的难点是什么;⑥目标达到什么程度;⑦目标何时完成;⑧实现目标应采取什么的措施、方法和手段;⑨完成目标需要配置的资源和授权是什么;⑩如何保证各个具体目标实现;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

在目标实施中还要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与奖惩挂钩。进入下一轮目标管理循环,再作详尽规划。

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层层落实,分步实施。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统一。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的实施

目标管理强调的是自觉、自主和自治,但并不是说领导可以不管。恰恰相反,因为学校目标链是一个目标体系,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没有如期完成,则教学目标就完成不好,从而影响就业目标,就业目标完成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招生目标。

因此,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实施中,各级领导应进行定期检查。上下级要建立正常的作息反馈渠道,下级要及时将正常的信息定期反馈给上级,上级对下级反馈的问题客观对待,要给下级支持和协助,严禁指责和训斥,更不能推卸责任。检查中发现不够科学合理的目标指标时,上级要给予目标修正。当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目标本身有重大失误使预定目标和计划不能继续执行时,必须修改计划,重新制定目标。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的考核

目标成果的考核是实施目标管理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既是上一期目标管理的总结,又是下一期目标管理的开始。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实施一个阶段工作结束,要及时进行考核,作出评定。首先由下级按照原先设置好的量化指标,提出书面报告,由学校目标评定小组对每个院、系、部门和个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出评价,决定奖惩,学校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予以倾斜。并开始讨论下一轮目标,开始新的循环。假如没有完成目标,也应该分析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要相互指责。上一层领导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启发下一级作出自我批评,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为下一轮目标管理打好基础。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保证措施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要在高职院校顺利推行,除了应掌握上述具体的方法实施考核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学校各项基础工作

学校要有较完善的各项计划、规定和制度,有较通畅的信息反馈程序和渠道,有较规范的学校工作程序,有较科学的目标量化指标体系,有较准确全面的目标控制手段,有较准确的评价考核体系。这不仅是推行目标管理的需要,也是推行一切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

2.营造良好的目标管理环境

要发挥学校领导的主导作用,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打造和谐的管理环境。目标管理不仅强调的是以相信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最大特点是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自治来促进学校总目标的实现。而且强调部门间的协作,要正确处理好院、系、部门和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目标管理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不是单纯的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赖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因此,作为领导,要发扬民主,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授权、勇于担当,努力营造良好的目标管理环境。

高职院校应该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实际出发,逐步推行到全校的目标管理,并且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企业管理的模式在师资队伍培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德乾.现代管理学概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2001.

[2]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吴淑娟.关于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几点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2005(8).

[4]许一.目标管理理论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9).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会。上午,大家实地考察了山东省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烟台市第三中学、烟台市芝罘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现场。刚才,6位省教育厅和师范院校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的做法各有特点,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质量、规模、效益、结构和模式等内容。其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关键点和着力点。各地各师范院校要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大胆探索,深化改革。要面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五类教育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积极创新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五类教师的培养新模式,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模式、课程、教学、实践、师资五大领域改革,探索建立师范生招生、培养、评价、激励、就业五项保障制度,建立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培养师范生新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师德素养良好和业务能力突出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2012年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9月7日,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口径全国教师工作会议,会前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3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和今年“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要求,抓好2013年教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党的十和全国教师工作会议指明了教师工作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现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抓好落实。落实,是2013年教师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央要求、人民期盼、教育需要。

一是中央的明确要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提出今年政府工作建议时指出,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强调,要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两次提到教育,一是谈到施政目标时,强调不断改善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二是谈到推进社会领域相关改革时指出,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落实中央的要求,无不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

二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机会,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集中体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成为有用之才。“两会”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补充和交流机制,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快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二是提高绩效工资总额和标准,将青年教师住房纳入政府保障房范围;三是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培养贫困地区教师,加强县级培训机构建设,重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幼儿园教师应持证上岗。

三是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教育部近期将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五个学科,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五个学段,统筹课程、教材、教师、教学、考试五个环节,统筹教育专家、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社会力量五个资源,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个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施立德树人工程,重中之重在于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义务教育看,优秀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局面尚未形成,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尚需建立;从职业教育看,生师比依然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依然偏低;从高等教育看,青年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工作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从学前教育看,合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职业吸引力严重缺乏;从特殊教育看,教师数量亟待增加,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大。

总之,教师队伍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能不能把有利条件转化为工作举措,能不能把重大考验转化为工作成效,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决心、工作状态和能力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抢抓机遇,不惧挑战,齐心协力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二、总结回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

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师范院校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国发41号文件以及教育部的6个配套文件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教师工作的新机制、新举措,取得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

第一,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更加突显。各地党政领导亲自推动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牵头制定贯彻国发41号文件及配套文件的政策举措。山东省召开了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将2013年确定为全省教师工作年。甘肃省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召开了全省教育人才工作会议。江西省颁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河南省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提出了落实国发4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安排。其他各省教育、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部门正在抓紧工作,制订出台本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举措。

第二,各地教育部门勇于攻坚,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所突破。各地教育部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抓住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的主要矛盾、瓶颈问题、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探索师德建设新制度。浙江省在全省建立每学期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从去年起把师德师风纳入对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重庆市出台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探索教师教育新举措。河南省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发展计划”,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上海市完善市区校联动的教师教育模式,加强“学分银行”建设,建立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天津市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三是探索教师管理新机制。安徽省颁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实施意见,建立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用”体制,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陕西省出台《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通过公开招聘、转岗等形式着力补足配齐全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广东省中山市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校长职级体系和津贴制度。四是探索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办法。湖北省加强省级统筹,建立了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和评价新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框架。福建省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设立规模较小学校的教师编制最低保障数。河北省、江西省设立农村教师津贴,提高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工资待遇。

第三,师范院校锐意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各师范院校认真贯彻《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西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紧扣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教师培训模式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探索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二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促进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与学科最新成果紧密结合。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探索建立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三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华中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促进教师自主学习。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半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要继续坚持的有效做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距离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教育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各师范院校落实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区、师范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尚未真正启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落实意识,努力提高落实能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举措、更加积极的行动,狠抓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

三、切实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关于2013年的教师工作,教育部工作要点已作了全面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师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与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之一,切实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第二,狠抓工作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完善工作责任制,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确保各项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教育部门政绩考核、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教师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跟踪督查,及时工作的进度和取得的成效,力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奋力改革创新。改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为推动和引领各地各校改革创新,教师工作司近期遴选了部分地区和高校实施45类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各地各校要以此为契机,在破除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力争取得更具标志性、更有显示度、结果可衡量、群众能感知的成效。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聚焦改革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和定期注册制度、深化教师职务(职称)改革、推进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统筹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待遇保障等各个环节,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统筹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各个方面,确保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相协调;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统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各方面资源,在立足自己培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引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方面优秀人才来校任教,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第五,加强舆论宣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校要重视总结推广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综合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手机短信、微信、微访谈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加强舆情应对,把握回应主动权,赢得舆论话语权。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商业网站的合作,形成全面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25-1.5

一、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性

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尽管成立时间较早,但是发展历程极为曲折,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现在的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职业大学、技校等学校升级或合并重组而来,在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虽然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立了辅导员队伍,但是“旧瓶装新酒”的不适宜情况依然存在。在这样陈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这支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过快且规模庞大的职业群体应当如何发展建设--专业化才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的发展方向。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国家和学界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似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但落实缓慢,部分政策未能落实。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来说,“我国并没有现成的和成熟的发展模式来借鉴,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特色的,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发展模式”,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显然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发展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有着诸多不同。例如,从培养对象来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而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的理论型人才。从生源特征来看,高职院校的生源是未达到普通高校高考分数线的学生。一类是线下的学生,一类是线上的学生。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生源素质、学制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工作难点等方面的不同,也决定了两类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模式的不同。在理解“不同”的时候应当注意,这种不同是基于相同的辅导员专业理论基础,就是说理论相同,实践过程有所不同。因此,要在相同的基础上把握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做法,但是不能忽略高职院校的特性,应当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学生各自的特点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量身定作发展模式。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标准

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标准应该包括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的共性部分和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个性标准这两个部分。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共性标准:有稳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专业的培训机构。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应具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辅导员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德育、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是相关学科;常用的操作性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演讲、写作、社会调查等应用学科知识。技能包括语言文字表达与信息获取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高校应当开设辅导员专业,并设立不同的学历层次。辅导员入职之前应该受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学习,掌握从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职后也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总结和升华辅导员工作经验和能力。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觉悟,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辅导员自己首先应当做到敬业爱岗,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乐于服务,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是任何一个职业所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辅导员职业道德。

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育人工作,要注意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

有严格的任职资格条件。任职资格是入职的门槛,是区分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的分割线,通过对任职资格条件的考察判断其能否入职。辅导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大致应包括:学历条件,至少有辅导员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需要符合高等学校教师任职条件;政治面貌,必须是中共党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心身健康;具备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处理一些极端或者紧急事件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等等。

有坚强的专业团体组织,有固定的学术研究阵地,实现专业自治。辅导员队伍应该有专业组织,表现为各种学会、协会等民间或官方组织,形成由专业人员或负责部门人员组成的专业团体,代表并维护辅导员队伍的利益,确立辅导员的专业地位。通过设立章程和伦理法规促进伦理规范与权力义务的实施,强化辅导员个人和队伍的责任感。高职辅导员队伍要有自己内部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阵地。“使辅导员队伍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自主性,使外行人不能轻易挑战专业人员的技术判断,”从而实现专业自治。

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个性标准:本世纪初,“高职院校确立了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的办学理念”,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社会需要的掌握必需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更好更快地发展,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和标准,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育学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有着深刻而实际的借鉴作用。

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经验,“渐渐地悟出了‘双师型’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它所侧重的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体,而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是针对所有高职教师的“双师型”。相应地,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他的角色也不能仅仅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要成为了解就业市场需求状况,掌握就业相关政策法规,能够主动开拓就业市场、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和指导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师,这也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区别于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个性标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5.

[2]秦海芬.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措施;团队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国家主席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学无疑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而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又无疑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但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支撑人才培养的条件相对还比较薄弱,人才培养制度还有待改革完善。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师资队伍建设,贯彻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并重的方针,以保持适度师资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完善机制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为动力,以创新团队和学科梯队建设为重点,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和培养为突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瞄准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著名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1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表现出工程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师资管理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包括:开展高端人才战略研究,采取引进和培养并重的策略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新的人才聘任机制,采取灵活措施,实施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依据学科发展需要加强团队建设,使传统强势学科的师资队伍结构有利于优秀团队的形成,使那些必须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得到有竞争力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队的支撑;加强配套队伍建设力度,特别是科研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这是发挥高端人才优势的前提,目的是使优质师资能把精力真正用到教学科研上去;开拓资源渠道,改善吸引人才的条件,包括生活条件、工资福利和工作条件,也包括软的制度资源和学术环境资源的建设。

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依赖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般理论,有其特殊性,应以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未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的强有力条件还不足;高校计算机学科普遍存在生师比高,“大师”缺,高水平师资规模不足;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国内外大型企业工作背景的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还不能实际满足社会大需求;计算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经验不足,缺乏部级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创新团队还有待优化与整合,创新培养意识还有待加强提高。

(1) 师资建设制度不完善,竞争与激励机制不合理,吸引人才条件不利。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目前高校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仍不够完善,还需研究制定和完善一整套切合计算机学科发展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使师资队伍管理走上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的软硬件生态环境。

国内外大学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分析借鉴。比如,黄明东研究了北美地区高等学校教师发展状况,包括职称晋升、培训、奖惩、工资待遇及教学和科研管理等方面。北美高校采取相对评估方法来选拔优秀人才,不拘一格晋升教师,没有指标限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学术道德奖惩制度;建立教职工退休金,保证教师安心乐业;淡化校内职能部门的行政权力,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参与管理的机会。

美、日两国高校教学人员人事管理中均为终身制与任期制并存,这两种教师人事管理的制度各有利弊,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专业,“选择性”是终身制与任期制的最佳结合点,即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人员的人事管理制度;美、日两国高校教学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录用前审查极为严格,两国教师任用基本都要经过公开招聘、严格审查、任命三个阶段,两国对高校教授录用前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全面审查,竞争激烈,注意应聘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综合素质水平;美、日两国高校均采取了“教授治校”的政策,两国高校教授均在课程要求、学生管理、教师人事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都是教学人员人事管理的真正决定者,是最基本的意向决定管理者。韩国、日本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对经历的问题、现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均采取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地位、及时修改与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

(2) 生师比高,“大师”缺,高水平师资规模不足。保持教师队伍的适度规模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目前高校计算机学科普遍存在生师比高,高水平师资队伍规模还显不足,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匮乏。迫切需要通过实施人才外引内培工程等措施,做到引进急需的,用好现有的,留住优秀的,培养后继的。

(3)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目前高校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结构还不合理,表现在高层次人才匮乏、科研水平相对不足、学术梯队不够科学、项目实践与企业锻炼不足等等,必须不断研究师资队伍的动态演变,通过提高学位层次、优化年龄结构、改善学缘结构等措施,切实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使教学与科研能够适应社会化应用需求。

(4) 团队建设力度不足,创新意识与能力还有待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目前国家、省都在大力抓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的建设,以促进教学与科研水平。但高校计算机学科团队建设力度还不足,表现在师资力量未能充分聚合,存在各自为阵现象,跨学科师资合作与交流力度不强等等。团队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各自为阵的现象已成为高校的困惑。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学科上的分类,造成思想上的界限性,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利于新的学科的形成和综合优势的发挥。二是“指挥棒”问题,申请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出成果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晋升职称,而评定职称需要“第一作者”、“学术带头人”、“课题主要负责人”等等作为条件,导致参与积极性并不高,高校或研究机构中普遍形成了“导师+学生”模式的“学术团队”。三是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诸如课题经费如何分配,科研成果转化后的利益如何分配,成果获奖后的奖金如何分配等问题,也易造成走“单干”之路。

高校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团队建设,汇聚优秀师资力量,科学有效进行团队师资的优化与整合,构建计算机大学科创新团队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措施

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型师资。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思路:制定与完善有利于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及有效措施;强化师资队伍管理,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计算机学科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创造良性竞争与激励的学术生态环境,营造学科创新氛围;探索师资队伍优化与整合,创建多学科会聚与多方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群,打造一流的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

2.1深化师资管理体系改革

完善的管理体系建设是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高校应该根据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学科特色,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或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深化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改革。

(1) 加强师资建设的组织领导与经费投入

高校须成立计算机学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规范人才引进工作程序,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制订、拟引进人才的甄选等工作,做好人才引进计划筛选和人才引进政策及经费支持等工作,确保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出台了《计算机学院选留和引进人才条件》、《计算机学院引进人才经费配套及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配套规章制度,在保证新引进教师有关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的前提下,学院对人才引进给予配套经费支持。例如,学院对引进的两院院士每年配套给予50万的岗位津贴;对引进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珞珈特聘教授、国外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国内引进的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其他人员配套给予额度不等的一次性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此外,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创建优良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2) 研究师资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机制改革

高校须充分分析研究自身的师资队伍动态演变特性,加大力度完善与创新计算机学科师资管理机制,通过引进学术带头人和培养年轻学术骨干等措施,不断创新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保证师资队伍作为群体的最优组合。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力求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断研究与改革,探索尝试一系列改革措施,努力建设高水平的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改革措施主要有:以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为主体,将教师职务聘任与人才引进结合起来,聘用最符合岗位需要的人才;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建立教授参与学术议事和咨询机制;推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对连续5年年度工作考核达到合格及其以上、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的教师,有计划地上报学校,安排1个学期的学术休假,便于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等活动,学术假期间原则上不承担教学任务,当年教学工作量减半,享受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劳酬不低于当年平均水平;支持所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带薪全脱产学习,在1~2年时间内取得博士学位;建立教师在职做博士后管理办法、教师兼职管理制度等;建立教师流动和淘汰机制,对不适应学院建设要求的教师、不能履行教师职责或不合格人员予以调整或辞退;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制度,强化师德建设考核评估、监督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3) 健全师资建设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高校要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北美地区高校采用的相对评价选优思想,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职称评审及职级评审、教师招聘等采用相对评价的选优方式,而不是目前的绝对评价法,改革创新现行的评价体系,使之更科学更合理,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以聘期为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制定并落实《武汉大学人员聘用合同补充条款》,要求新聘教师在聘用合同第三年内必须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申请到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聘期中期考核合格方能继续合同;按照《计算机学院本科学生评价教学活动实施细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评教结果后3名的教师当年考评不能评优,并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次处于后3名的,离岗培训;落实《计算机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若干规定》,教师的科研考核与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岗位津贴、年终劳酬以及各项奖励挂钩;实施《计算机学院教师岗位工作量计算办法》,设定教师教学、科研基本工作量标准,实行教学、科研统一记分并允许教学、科研分值打通使用,鼓励并允许教师以教学、科研业绩工作完成工作总量,学院以工作量总分值为依据进行年终考核,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2.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题。师资优化的目标从宏观上可以概括为总量适度、结构合理、质量可靠、效率可观。总量适度重点在量,即完成既定任务所需要的师资总量。结构合理是指多项能够量化的群体指标达到合理的水平,其目的是保证群体的优质高效。师资队伍的结构指标一般包括学科、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等。师资队伍的配置必须及时捕捉学科发展方向的需要,并通过改革政策加以引导。职称结构主要反映高校师资的总体水平,与高校的定位有关。作为研究型大学,除了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外,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须保持较高的高级职称比例,特别是教授比例。年龄结构主要反映师资的持续发展潜力,要使教学和科研工作稳步发展和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而年龄结构是保持这种稳定的基本指标。学历和学缘结构主要反映师资整体质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应当是高学历的具有多学缘经历的人群。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师生比约为1:17,教师规模偏小。在学历结构上,具有博士学位的约占教师总数的71%。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35~45岁的、45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 41%、33%、26%。在学缘结构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学历阶段均为外校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29%。在职称结构上,教师正高、副高、中级结构比例为2:4:4,副高职称教师比例偏高。学院紧跟计算机学科建设与发展,不断探索计算机学科教育改革,适应IT行业发展需求,以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大力引进与培养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学位层次,45岁以下教师士比例达到95%;优化年龄结构,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形成梯队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改善学缘结构,增加教师队伍中具有校外、国外学术背景人员的比例,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比例。

学院在“十一五”规划方案中就优化师资结构建设方面明确提出:一是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积极向海内外招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珞珈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实现每个博士点都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二是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一流学科中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据学科研究方向需求争取每年能够引进需求的高层次拔尖人才。三是努力改善本学科研究生学缘结构和生源质量,吸引校外重点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源到学校就读研究生或攻读博士后,并努力提高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质量,做好师资储备。四是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继续聘请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精英做客座或兼职教授,形成多元化、高学术含量的兼职教师队伍。

2.3创新团队群建设

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团队群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是教学与科研上水平、上台阶、有特色的强有力的保障。针对计算机学科的新兴、应用、工程、服务等特点,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就必须探索按学科研究方向与课程教学分类组建若干优质团队集成构建计算机大学科创新团队群,致力于教学与科研的创新性改革。团队群不是多学科研究方向或课程类的松散组合,而是集成各团队的优势或强势,形成跨学科跨课程的有机整体。在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有明确的团队理念、团队原则、科学的合作与评价方式。

短平快的小课题小成果不需要学术团队;职称评定指标和要求,遏制团队的形成;频繁的评估和检查,不允许有很多精力去考虑组建学术团队,这种学术环境显然不利于团队的构建。如何构造创新团队,营造学术生态环境,使团队群能真正成为有机的整体,值得研究与探索。计算机学科团队群建设及团队构建可考虑如下几点:一是整合优化计算机大学科师资力量,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打破学科之间壁垒,优化重组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和大学科;二是改革团队评估和考核机制,应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性,制定相关评估和考核机制;三是给学者有施展的空间,激励学科带头人组建创新团队,带领年青学术骨干进行原始创新研究,努力创造出显著性大成果;四是集合团队群的优势力量,规划重点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实现多点交叉融合,以点带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依据计算机大学科特点及自身特色,创新研究计算机学科团队群建设,围绕创新型计算机大学科教学与科研体系,学院实施“计算机学科团队群―创新研究团队―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服务团队―学生科研团队”的多级管理模式,组建计算机软件研究团队、WEB数据管理团队、信息安全研究团队、计算机网络研究团队、计算机应用研究团队、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团队、多媒体技术研究团队,每个团队按研究方向点或研究项目由若干小组构成。每个团队由团队学术带头人、研究组组长、学术骨干教师、年青教师、团队配套辅助教师、在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客座专家顾问、企业技术高级工程师兼职人员等组成。学院在计算机大学科团队群创新建设中采取的规划措施主要有:

(1) 引进院士级顶尖学科带头人,占领师资队伍建设的制高点。采取“重点扶持,积极引举”的方针,通过“985工程”、“211工程”三期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建设等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力争引进院士级的顶尖学科带头人,使其成为计算机学科团队群学术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应当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科研成果突出,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并对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2) 实施学院、研究所、团队群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改革内部管理体系,按照《计算机学院院属研究所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研究所,每个研究所按研究方向组建创新研究团队,从纵向上形成实质性的以科研为主体的教师团队和科研梯队,每个教师可依照自身研究方向归属一个研究所与创新研究团队,实行研究所所长负责制,团队负责人作为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团队主要成员成为研究所学术骨干。同时从横向上成立相应的课群组,每个课群组涵盖以前的若干相近课程组,由课群组组长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课群的教学工作。

(3) 加大对团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团队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打造“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学术带头人队伍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关键。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既要重视引进优秀人才,又要加强对校内优秀人才的培养。一是依托研究所,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扶持创新团队的建设,并在研究所建设过程中注意加强对青年学术带头人与骨干的培养。二是继续实施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人才派出计划,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一流计算机学科进行合作研究,并保证合作研究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从而提高在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三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以研究和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严格导师遴选、培训、考核激励各个环节工作,提高骨干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4)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团队骨干力量。一是重视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顺利完成学业,实现45岁以下教师士比例达到95%的目标。二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培训、科技论文写作培训、工程实践培训、讲课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三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承担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加强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共建与联合培养,并利用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采用项目申报的方式资助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工作,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及科研单位锻炼。四是增强教师的国际竞争能力,鼓励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问、讲学,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五是扩大青年教师的影响力,积极向校内外青年组织机构、科技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推荐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委员或评审工作。

3建议与总结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遵循“三个满足,三个结合”的原则,三个满足即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满足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需要,三个结合即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激励与制约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依托科学合理的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群,全面实现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总之,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创新将任重道远,根本的目标是不断提高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波,戴长亮,孙赵君. 完善机制保障优化师资配置―北京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1):2-3,17.

[2] 黄明东. 北美地区高校教师发展状况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63-69.

[3] 封喜桃. 对美日高校教学人员人事制度的思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8.

[4] 张晶,张瑞,孟庆国. 韩国与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与借鉴[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156-158.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5

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的重要意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是教育督导评估题中应有之义。教育部的配套文件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评估,把优先保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及时补充新教师、依法理顺教师管理职能等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体系”;针对教师教育,强调要“开展教师培训专项督导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教育督导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最有力的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是教师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各地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一样,使得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提升等诸多问题,这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期望。特别是在落实《意见》及教育部6个配套文件要求,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教育督导这个关键环节,通过督政,监督地方政府在财政经费保障、健全编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督学,监督校长转变观念、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是落实《教育督导条例》的需要。《教育督导条例》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督导事项的重要内容,包括了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校长队伍建设情况,教师资格、职务、聘任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督导。充分发挥督学作用,对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是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督导部门,我们出台的一些督导文件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了必要的评价指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世界上很多教育强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督导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由于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不少国家把对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价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由此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例如,荷兰教育督导局作为教育文化科学部设立的独立行政机构之一,主要任务就是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价,通过激励和问责机制推动学校改进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英国教育督导包括对地方教育局工作的督导以及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其中对学校督导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美国政府组织开展了国家教育进步评估工作,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其中对教师的督导是重点,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机构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面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法国既重视行政性督导,又注重围绕学校教学业务开展教学性督导。教学督导的结果不仅与教师工资、晋升密切相关,而且对教师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国家教育总督学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各地教学和教育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对教学人员进行招聘、培训,并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俄罗斯对高等教育的督导评估主要包括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其中督查办学条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师资力量;督查办学质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教师和教学科研水平。这些国家的成功实践,既反映出教育督导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强化教育督导,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

我国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的进展情况

近年来,教育督导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我国在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国家教育督导报告。从2006年开始,国家教育督导团定期向全社会国家教育督导报告,通过督导工作,透过督导视角,对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专业建议。首次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的督导意见就包括切实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特别是骨干教师短缺问题。建议建立县域内校长、骨干教师的校际定期流动和城乡交流制度,重点解决农村教师缺编、有编不补、代课人员多的问题,缩小城乡间教师资源配置的差距。2011年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其中围绕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督导建议包括建立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和发展制度,切实解决专任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及指导能力等。2008年的教育督导报告直接关注义务教育教师,通过综合2002年至2007年义务教育教师的统计数据、抽样调查结果和督导检查情况,对义务教育教师的规模结构、能力水平、权益保障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督导意见。

二是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体系。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等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督导评估指标的重要内容。其次是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落实这些文件,深入开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新机制。近年来,广大教育督导工作者针对教师待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教育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督导;围绕构建名师名校长成长培养机制、多途径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强化师德修养等内容,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思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甘肃省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推进各类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湖北省加强省级统筹,建立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和评价新机制;重庆市结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领雁工程”,深化“百校牵手”计划,健全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宁夏回族自治区适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中小学管理体制、校长配备、师德建设、师资配置、教师待遇、培训经费和培训基地建设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的建议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研究。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学习和领会,认真开展对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工作的研究。要通过研究,更新教师队伍建设与督导评估理念,找准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工作的突破口、关键点和着力点。目前,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的政策法规尚属空白,为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既要注重联系实际,也要注重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工具,出台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此作为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工作的基础。

二是系统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要充分发挥督学作用,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内容,定期、系统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专项督导要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灵活运用多种督导评估手段,重视对教育质量监测相关信息数据的运用,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要时时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环节,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提高督导评估的科学性,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要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督导中,既要注重对政府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的评估,也要注重对学校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评估,做到“督政”与“督学”并重。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能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运行状况。数据平台可以正确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轨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作用,促进常态化、动态化管理。数据平台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进行宏观指导,建立高职院校自律、社会参与、市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公开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

师资队伍情况是数据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研究师资数据指标的设置和变化状态,有助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合理调整。本文拟借助数据平台中的2012-2014年师资队伍状态数据,对海南省H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资为其他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基于“数据平台”的师资队伍状态分析

(一)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近几年,H高职院校正努力建设与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学生3838人,在校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171人,具有初、中、高级职称教师分别为15人、98人、42人,占教师总数比为8.8%、57.3%、24.6%;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有68人,占教师总数的39.8%;“双师型”教师85人,占教师总数的49.7%。

(二)专任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具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2012-2014年,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专任教师人数逐年增长,校内专任教师师资结构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以2013-2014年度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年龄结构。H高职院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78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后劲发展强劲。二是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24.6%,中级职称教师占57.3%,初级职称教师占15.0%,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较合理。三是学历结构。近年来,随着H高职院校对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的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逐年上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39.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55.6%。

校内青年专任教师(45岁以下)中,2012-2014年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数分别为38人、75人、104人,平均占青年专任教师总数的70.6%,可见青年专任教师队伍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后劲强劲。

(三)兼职、兼课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师资队伍构成中,校内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55.7%,校内兼课教师占8.79%,校外兼职教师占27.69%,校外兼课教师占7.87%。但校内专任教师比例处于偏低水平,校内专任师资不够充足,学校从行业企业部门聘请大量兼职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据重要位置。

从表2看出,2014年度,H高职院校聘请来自企业和行业一线的校外兼职教师共计85人,学校较为注重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教师队伍。据统计,H高职院校已经建设的校内兼课教师中,2014年度高级职称占22.2%,中级职称占25.9%,初级职称占18.5%;校外兼课教师人数增加,2012-2014年依次为14人、17人、24人,高级职称的比例占45.8%,中级职称的比例有所下降,由2012年度的50.0%下降为2014年度的37.5%。

(四)“双师型”教师情况分析

H高职院校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培养,并出台了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2013年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的“双师”教师比例分别为59.5%、17.1%,2014年相应比例分别为65.8%、0。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的人数占比由2013年的59.5%增加到2014年的65.8%。然而,专任教师到企业、机关等一线实践锻炼时间一般在1~2学期左右,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历的只占23.1%,教师一线实践经历匮乏。

(五)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

据统计,2013-2014学年,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授课量(门数)分别为230、33、102、18,分别占总授课量的60.1%、8.6%、26.6%、4.7%,人均授课量分别为304、110、128、172。校内专任教师承担了学校主要的授课任务,达到全部授课任务的60.1%,任务比较繁重。由于学校重视发挥校外兼职、兼课教师的作用,并让他们承担了大量专业课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校内专任教师的授课压力。

(六)教师培训基本情况

近几年,H高职院校每年都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数据显示,2012-2014学年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总人次依次为68、85、114,其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的人次比例较大,分别占78.2%、73.4%、72.5%;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人次比例为21.8%、26.6%、27.5%。培训形式上,80%左右为校本培训模式或者院校培训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数量不足,师资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18:1为合格,16:1为优秀,H高职院校现有生师比为17.96∶1,达到合格标准。近些年H高职院校虽有意引进年轻的高学历人才,但年轻教师均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

(二)“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发展不均衡

H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也逐年提高,然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提升重视不够,院系或专业间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发展不均衡,如专业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最小的为4.2%,最大的为62.8%。只关注教师是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取得的数量,有证无技现象较为突出,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较为明显。

(三)兼职教师与其实际需求严重失调,实践教学型兼职教师数量不足

所聘兼职教师中,仅有少数可以胜任专业实践教学,绝大部分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与职业教育实际需求失调。兼职兼课教师一般为退休教师或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职工,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较大,使得一些教学活动无法连续开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兼职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除教学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参与程度不高,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等。

(四)师资培训项目较少,培训质量偏低

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H高职院校拨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教师培训工作。然而,提供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且技能培训无法实现准确对口,虽然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但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实质性内容。学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双师型”培养培训机制,实践中尚存在部分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培训质量低、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介入等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工作

全面评估分析自身师资队伍现状,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针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专业教师比例结构、双师型结构等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设目标,并制订相应的教师资源开发策略与措施,并予以制度保障。

(二)搭建多元化的教师成长平台

高职院校应加大师资培养、培训的力度,注重内培与外引,设置教师培养培训专项资金,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积极拓展多层级、多形式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搭建“技师培养工程”“教师企业顶岗实习”“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平台,形成院校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本培训模式、自我生成模式等多种师资培养模式[2]。合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完善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三)强化职称评审制度的导向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体系普遍采用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同的政策制度,高职院校教师的引导方向仍集中在学术论文和纵向课题研究,对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技能积累与创新等不够重视,“双师型”教师素质和质量不高。为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性技能型特点,应加快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业务导向,考虑把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制定并执行专门的真正适合职业教育教师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审制度[3]。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政策制度应着重强调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特别是要与本校的实际联系起来,制定灵活的、针对性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对“双师型”教师予以特殊支持,用优厚待遇吸引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在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时,人事管理制度上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此外,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本校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工作,分批次有计划地开展实践进修和挂职锻炼,以提升专职教师实践能力[4]。

(五)完善兼职教师的建设与管理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战略 高技能 人才队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47-0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昌卷烟厂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变成了河南中烟下属的生产厂,其管理重心由注重市场与研发的“哑铃型”模式转变为全力提升生产制造水平的“橄榄型”模式,提出了“打造一流创新型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结合“卷烟上水平”的行业战略和河南中烟“中原突破”的规划目标,许昌卷烟厂在认真分析技能人才队伍现状的前提下,立足“人才强企”的基本思路,找准突破口,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技能、技术和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依托“一体两翼”的组织保证体系和“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所构建的立体管控模式强力推进,以塑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干”的人才队伍为目标,确立许昌卷烟厂在河南中烟乃至全行业的人才比较优势,为工厂在“十二五”期间的争先创优战略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一体两翼”的组织保证体系建设

从工厂的层面看,对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统一规划,缺乏一个导向明确的政策框架;从车间层面看,车间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用代培,人才的培养没有专项考虑,还存在不愿意对大学生下功夫培养的思想,都想挖现成的人才用。制度的系统性缺少导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处于凌乱的、未经规划的状态,各类单项措施也未能形成合力,激励效果较差。在综合考虑现状的情况下,许昌卷烟厂以系统构建为导向,通过新制度、整合原有制度等方式,形成了以“一体两翼”为主要构架的组织保证体系。“一体两翼”是指以组织领导系统建设为主线,以责任目标系统及培养支撑系统建设为主要推进手段所构成的“拉动”机制。主要做法有:

1.组织领导系统建设。实际上,企业的行政组织体系就应该有这样的功能,但是,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和长期以来形成思维定势,比如,一部分人认为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还有一部分中层干部只想用现成的人才而不愿意下力气去培养。这些都导致行政组织体系这项功能的弱化。针对现状,我们建立了《许昌卷烟厂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目标》这一制度,用一系列的量化指标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数量要求,同时,梳理、延伸并强化了行政体系人才培养的功能,明确了工厂各层次的人才培养职责,建立了自上而下、权责明确的组织领导系统。现在是,主管人力资源的厂领导负责对全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与督促,与各部门签订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目标;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规划及协调实施,以及制度体系建设;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负总责,部门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具体实施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方案,落实厂部各项措施;专兼职人才干事在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各项具体事务的处置。根据部门的人数多少分别设置专职或兼职人才干事,正式纳入企业组织体系,其职责纳入工作标准。在组织领导系统建立过程中,强调了人数较多(即有操作类岗位的部门)的部门,突出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的策略。

2.责任目标系统建设。责任目标系统是一个循环递进系统,以中层干部履行人才队伍建设职责为依托。由三个主要步骤构成一个循环:第一步,年初将人才队伍建设指标列入部门的责任目标,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目标对人才队伍进行分类别、分层次设定了当年度目标和三年期总目标,这些目标是各部门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在11项设定目标中,其中针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8项。第二步,在年末作为中层干部述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公开述职。第三步,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专项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其得分占中层干部年度综合考评总分的5%。针对上年度的情况制定下年度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进入下一个年度循环。

3.培养支撑系统建设。组织领导和责任目标侧重于从组织和领导干部着手,充分认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为员工的成长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许昌卷烟厂以六项计划为基础,以员工的自我成长为导向,建立了开放式的培养支撑系统。六项计划是:以《员工自学成才激励办法》为主要措施的自学成才激励计划,对员工取得各类证书、学习专项技能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满足员工个性需求为主的个性培训套餐计划;以满足工厂阶段性人才需求为导向的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锻炼员工多种能力的轮岗交流计划;为实现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智力共享,通过工程系列委员会、技师协会等民间学术团体实施的专家顾问门诊计划。以职业资格体系为基础自主开发了包括职业技能鉴定、特殊工种岗位持证上岗、关键生产岗位持证上岗、关键生产岗位晋级认证四项内容的资格认证体系计划,对企业核心操作类岗位的进口进行了严格把关,对技能水平的晋升提供的阶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持,特别是关键生产岗位是根据工厂实际情况自行提出并定义的概念,是有明确界定的岗位类别。

二、“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建设

人才的成长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一体两翼”的组织保证体系更多地侧重外因,注重组织环境的建设;“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则是侧重内因,注重个人的晋升和成功因素。在传统模式下,管理人才成长通道最为完善,而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则受很大限制,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许昌卷烟厂在“以能为本多维激活”人才理念统领下,以建立“技能人才的弹性宽带晋升通道”为重点,统筹推进技能、技术和管理三条人才成长通道,使技能、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真正成为与管理人才成长通道相并行的渠道,构建“三足鼎立”的成长激励体系。

1.技能人才的弹性宽带晋升体系。多年以来,许昌卷烟厂在技能人才成长方面只有职业资格晋升体系,该体系是传统的等级津贴的模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津贴在收入中所占比重不足2%,基本丧失了激励作用。许昌卷烟厂自2008年开展首席技师聘任,首届聘任了7名首席技师,但是对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并不清晰,从一般操作工到首席技师中间有断层,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晋升层级结构。2009年在制丝车间对修理工队伍做拉开梯次的改革试点,根据技能水平、责任大小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将修理岗位划分为三个等级,并建立动态晋升机制。2010年按考核成绩有的修理工晋升了等级,有的下调了等级,有效地巩固了新体系的实施效果。在2010年度,对卷包车间挡车工和修理工建立分级体系,分别印发了《卷接及包装挡车工晋级考核实施办法》和《卷包车间修理工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两个文件,基本确立了关键生产岗位晋级认证的实施模式。对卷包挡车工、修理工和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保持原待遇),以理论水平、实操技能和日常工作业绩三个维度的考核为依据,每一层级都按不同的比例晋升,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新延伸的晋升层级,其收入差距占收入比例达20%左右,其激励作用效果明显。

经过2009、2010两年的探索,对关键操作岗位和维修岗位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与首席技师接轨,使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得到确认,并形成可操作的制度。至此,以主体车间为试点,依托原有的职业资格晋升体系,对关键生产岗位延伸了成长通道,初步构建了从一般技能操作工到首席技师的11级晋升阶梯,在一般操作岗位、关键操作岗位和修理岗位三个分类之间,具有一定的重合度,构成了一个弹性的宽带晋升体系。通过技能人才宽带晋升体系的建立,不仅很好的实现了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功能,同时也以此为依托,实现了薪酬分配向高技能高贡献人才的倾斜导向。

2.技术人才开放式的成长晋升体系。许昌卷烟厂自1999年对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全部解聘之后,直到2008年一直未在聘任,导致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都严重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许昌卷烟厂在2008年以工程系列为试点重新启动了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重新构建了技术职务体系。技术职务采用的是开放式设岗,即岗位并不固定在某个部门,而是从竞聘人员中择优而定,这种开放式的竞聘模式有利于激发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同时,这也是在分析工厂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偏少、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而管理模式则采用专业人员自我管理的思路,在厂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领导组下分专业设置工程、政工、经济及会计等专业系列委员会,负责本专业技术职务日常事务的管理。总体上看,技术职务体系的运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0年组织发表了学术论文15篇,通过省级科技鉴定成果3个、市级科技成果3个,其成绩相当于以往数年之和。2011年在工厂提出了“塑造创新特色”的方向后,筹划更加灵活的开放式晋升体系,即将技术职务分成若干层级,凡是技术成果达到相应的标准即可享受相应待遇,以此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

3.管理人才成长体系日臻完善。管理人才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一套包括竞争上岗、培训发展、业绩考核的完整体系。

《战略导向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以弥补高技能人才建设这块“短板”为重点,形成了“一体两翼”与“三足鼎立”的基本构架,建设了一个全方位的人才队伍推进体系。体系建设的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定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目标和中期规划;2011年度《工人日报》以《首席技师上岗探讨绿色节能》为题、《河南日报》以《车间里的首席技师》为题报道许昌卷烟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有力的提升了企业的正面形象。车间设备维修岗位有高级技师5人,技师64人,占维修工的35%,其技能结构不断提高;2010年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增长幅度是2009的3倍有余;2010年设备维修岗位新增高级技师3名,是河南烟草工业系统高级技师增加最多的生产厂。人才队伍推进机制的发力,将为许昌烟厂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作者简介:韩立明,经济师,许昌卷烟厂人力资源部主任;刘伟,经济师,许昌卷烟厂人力资源部 河南许昌 461000)

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109-04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发挥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领路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1]目前,高职院校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并且正在逐步实现从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建设的转变。但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却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现实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高职院校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多,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新趋势。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认真负责、政治素质坚定、工作作风优良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虽然不过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其发展规模和数量大大增加,从199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61所发展到现在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1 239所。截至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99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850万人,累计毕业人数达到1 100万人。[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今后10年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的发展指标:2009年达到1 280万名,2015年达到1 390万名,2020年达到1 480万名,即每隔5~6年就增加百万名在校生。[3]这种规模化发展使得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再者,高职院校实施的是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学生入学分数普遍偏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难度。要满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工人的需要,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并不断培养和建设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优秀辅导员队伍。要逐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化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就更要求高职院校建设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特点的、基于学生职业选择与发展需要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号文件)中明确了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八个方面,即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并做好助学工作;班级建设和党团建设;就业指导和安全稳定工作等。八个方面的基本工作职责是面向高等院校所有辅导员提出的基本要求,需要辅导员在学生日常工作中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新情况下,为了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任务、责任会越来越大。

此外,由于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是和学生有关的所有事情,从日常生活到学习考试,从思想工作到心理辅导,从毕业到就业等,千头万绪,非常琐碎,这样往往会导致辅导员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工作重点也不突出,存在泛化倾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岗位价值认识不清,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认识模糊。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清,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认识不到其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缺少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不热爱、不安心本职工作,畏难情绪较重、患得患失思想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多,大部分时间忙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往往不经意间会放松对政治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升,这就使得他们业务能力提高较慢,理论水平与现实要求相比不够高,专业知识与工作需要相比则显得不足。在此背景下,辅导员难以做到有效运用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引导、教育学生,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年轻化趋势,学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又缺少足够的重视,对辅导员的未来发展认识不足,使得年轻辅导员入职困难,工作上疲于应付,没有真正理解和认同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责,疏于学习。

(二)辅导员工作缺少有效交流和深入研究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缺少深入探索和研究,工作不够扎实,对教育工作缺少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就事论事、就人论事,不善于总结工作规律和经验。同时结合教学和学生生活不够紧密,认为学生管理与学生学习是两回事,存在重宿舍、轻课堂,重业余、轻课时的思想。这就需要辅导员锻炼良好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善于联系学生,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面对面、心贴心,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比如,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的实质,即培养生产和工作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研究型辅导员是辅导员未来的发展目标。再者,人们普遍认为辅导员只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欠缺了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的有效指导。事实上,辅导员是学生第一位的学习管理者。在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上,辅导员不仅需要与受教育者,即高职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还要在形成教育合力上不断努力,争取得到学院领导、系部领导、行政部门、宿舍管理人员等更多的支持。一旦学校的所有力量都开始重视学生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工作也就在教育合力下变得容易了许多,辅导员工作也才能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与支持。

(三)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年龄状况和职称结构,可以大体看出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现实情况。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发展导致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尤其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辅导员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的辅导员固然存在与学生沟通方便的优势,但由于缺乏经验对辅导员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把握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和解决、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就职称结构而言,辅导员队伍中具备中级和高级职称者较少,初级职称者居多。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使得辅导员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产生忧虑,思想不稳定。

(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定位模糊

从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之路模糊,对未来发展定位不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4]辅导员教师的成长通常包括职前教育、入职训练和在职继续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一个持续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由于高职院校对辅导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尤其在新任辅导员的入职期缺少足够的培训与指导,导致入职困难、畏难情绪等问题。此外对辅导员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认识模糊,在职称评聘上缺少政策和制度的有力保障。这就会导致辅导员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认识和专业发展模糊,缺少工作热情和信心。

三、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修养

在辅导员中广泛开展敬业爱岗的教育活动,指导和督促辅导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认清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规定,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岗位价值。

在辅导员队伍中开展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活动,让辅导员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求辅导员不断了解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成长规律,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校外聘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或者组织辅导员外出学习,鼓励辅导员进修思想政治或教育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引导其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的资格考试,增强广大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的能力。当然,高职院校也应为他们的学习和进修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二)开展广泛交流,借鉴先进经验

高职院校要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学院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交流与沟通,针对辅导员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对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可以在全院推广。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如何有效地改进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方式和方法。总结分析造成辅导员重宿舍、轻课堂,重业余、轻课时现象的问题根源,从学院和辅导员两个方面进行整改。通过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和制度,逐步引导辅导员重视学生学习和学生课堂。

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

(三)认清工作定位,提升自身素质

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明确辅导员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历史使命。同时高职院校要努力做好辅导员的选拔与聘任工作,保证数量,优化结构。在辅导员的队伍选配上要以促进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组合为目标,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基础,逐步改变年轻化的年龄结构和低职称的专业职称结构。以终身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辅导员队伍的领导和管理,提升教育素质和能力。

(四)坚持岗位培训,进行科学评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培养工作,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这就对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职院校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辅导员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高校学生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认知、辅导员成长探究、班级建设、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预防、危机事件处理、学生工作常见法律问题等为主要内容。比如,河北省每年举行的大学生新任辅导员培训就是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依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要求而开展的有效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道德品质,而且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也将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此外,高职院校要贯彻专职辅导员的行政职级晋升办法,建立和健全专门的专职辅导员职称评聘办法和体制;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平台,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辅导员岗位上有所作为;要切实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和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综上所述,建设好辅导员队伍是关乎育人的大事,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重学生数量向重培养质量成功转变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着力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构建促进辅导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家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69-72.

[2]马树超,郭杨,等.历史的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8.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上一篇:一年级导师辅导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全员育人导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