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7 19:33:40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1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通过对本方案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推进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流程规范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稳步提升各县(市、区)统计局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更好地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统计服务。

二、建设内容

(一)机构、人员及条件

为保障县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县级统计机构要依法独立设置,并配备与统计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统计人员,配置与正常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所需的基本工作条件,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强化统计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二)统计调查

县级统计机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和经批准的地方统计调查制度,严格按统计业务工作流程开展统计调查,保证数据质量,实现统计调查全流程质量控制。

(三)统计服务

规范和完善统计资料工作,充分利用统计内外网公开统计政务,统计数据,宣传统计工作,强化统计分析研究,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四)统计信息化建设

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应用,县级统计机构要根据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数据传输网络化、数据储存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

(五)统计法制建设

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执法监督,努力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能力和水平。

(六)统计管理

不断建立健全和规范完善县级部门统计管理、乡镇街道统计管理、调查对象管理、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管理、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和统计资料管理。

三、工作职责

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由各县(市、区)统计局分别结合本地实际制订规范建设工作计划,并具体负责贯彻实施。

市统计局负责督促各县(市、区)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的推进,及时做好相关指导与服务,做好市级核查和向省统计局进行集中验收申报。集中完成验收申报后,按省局考核验收工作要求,做好省统计局组织开展的对我市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的现场考核验收。

四、时间安排

全市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市统计局召开动员会,启动全市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各县(市、区)统计局对照本方案,分别制定工作计划,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进行规范建设的全面发动。

(二)全面建设阶段

各地区全面开展县级统计工作规范建设,通过逐项对照、建章立制、自查自纠等形式,全面提升本地区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各地区于201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规范建设工作市局将于2012年下半年结合各地工作进度,推荐首批规范建设完成地区报省局进行考核验收)。

(三)整改提高阶段

市统计局对规范建设暂达不到要求的地区,进行重点督促指导,并提出相关工作意见,确保全面完成规范建设工作。

(四)总结提高阶段

市统计局于2013年组织召开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表彰先进地区及先进个人。2014年集中做好第二批报省进行规范化考核验收,全面完成我市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工作任务。

五、工作要求

开展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建设是依据国家和省有关精神要求,强化统计基础管理,提升统计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统筹推进国家“四大工程”建设、确保“三个提高”的重要抓手。各地区要按照本方案的统一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规范操作

各县(市、区)统计局要抓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建设要求,全面做好本地区统计工作规范建设的启动及后期的各项具体工作。县(市、区)统计局在做好本级规范建设工作同时,应加强对乡(镇、街道)以及“三上”企业规范建设的工作领导,全力营造整体有序推进的工作氛围。

(二)严格标准、统筹推进

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各县(市、区)统计局必须对照有关工作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对在此项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完善,真正做到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基础保障全面提升,确保本地区的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顺利通过省局和市局的有关考核验收。

(三)总结经验,突出实效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2

1.计划的含义

作为文体,计划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作出预想、设计、安排的一类文书。

不论是日常工作还是专项工作,要想得以顺利完成,必须前有计划、后有总结。计划能够建立起正常的工作秩序,明确工作的目标,是领导指导、检查,群众监督、审察工作成绩的依据。计划也是一段时间过后本单位总结工作时的基本标准,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说明工作成绩是突出的;相反没有完成工作计划,除非不可抗拒因素外,则说明工作存在严重问题。

计划是一类文体的总称,在实践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名称,如:“安排”、“要点”、“设想”、“方案”、规划”、“打算”等。

2.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

计划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预见性。计划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和状况的描述,而是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预见性确认。但这种预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级部门的规定和指示为指导,以本单位的实际条件为基础,以过去的成绩和问题为依据,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之后作出的。可以说,预见是否准确,决定了计划写作的成败。

(2)针对性

计划总是针对具体的工作制定的。计划的内容,一是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和指示精神而确定,二是要针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主客观条件和相应能力而确定。总之,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来的计划,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计划。

(3)可行性

一份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也是衡量其成功失败的一个标准。可行性是和预见性、针对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预见准确、针对性强的计划,在现实中才真正可行。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措施无力实施,这个计划就是空中楼阁;反过来说,目标定得过低,措施方法都没有创见性,实现虽然很容易,并不能因而取得有价值的成就,那也算不上有可行性。

(4)约束性

计划一经通过、批准或认定,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就具有了约束作用,在这一范围内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和活动,不得违背和拖延。

3.计划的基本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计划可分为多种类型。

按其所指向的工作、活动的领域来分,可分为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生产计划、教学计划、销售计划、采购计划、分配计划、财务计划等等。

按适用范围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国家计划、地区计划、单位计划、班组计划等等。

按适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三类,具体还可以称为十年计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等。

按指挥性的强弱不同,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按涉及面大小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计划、专题性计划。

(二)计划的写法

1.计划的标题

计划的标题的常规写法是由单位名称、适用时间、指向事务、文种四个要素组成的。如《××建筑工程安装公司20__年工作计划》、《××大学××学院20__~20__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除常规写法外,还有一些变通的写法。变通一方面表现在要素的省略上,一方面表现的文体名称的变化上。

先说要素的省略。有些计划,省略单位名称,由适用时间、指向事务和文种组成,如《1999年度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工作计划》。有的计划,省略适用时间,这在专题计划中较常见,如《××大学第二期教师安居工程工作计划》。有的计划,省略单位名称和适用时间两个要素,由指向事务和文种组成,如《科研工作计划》。也有只用文种做

标题的,不过这种写法因太不正规不值得提倡。省略要素时要注意,越是基层单位的计划,省略要素的情况越普遍,因为涉及范围小,有些要素不说大家也明白。越是大单位的正规计划,要素越不可省略。 再说文种名称的变化。由于每一份计划所强调的重心各有侧重,其指挥性、约束性的强弱程度也有较大不同,计划不一定都用本名做标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变换名称,如《××大学党委宣传部1999年度工作要点》、《党委中心学习组1999年理论学习安排》。

2.计划的正文

(1)前言

前言是计划的开头部分,简明扼要表达出制定计划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等,一般一两个自然段即可。如《深圳市20__年改革计划》的前言:

20__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的部署,我市20__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综合配套、规范完善的要求,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重点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几项重大改革,大力推进科技体制、财政体制、中介组织、信息管理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增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前言有时可以更短小一些,如:

根据省委和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和会议上具体部署意见,结合我县粮食工作实际情况,为全面完成20××年粮食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前言的详略长短,要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内容的多少来确定,总体上以精练简洁为原则。

(2)主体

主体部分要一一列出准备开展的工作、任务,并提出步骤、方法、措施、要求。这是计划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篇幅最大的一部分。通常主体部分由于内容繁多,需要分层、分条撰写。常见的结构形式为:用“一、二、三……”的序码分层次,用“(一)、(二)、(三)……”加“1.2.3.……”的序码分条款。具体如何分层递进,依内容的多少及其内在的逻辑性而定,可参考后附例文。

(3)结尾

结尾可以用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前景、明确执行要求等,也可以在条款之后就结束全文,不写专门的结尾部分。

计划在结尾之后,还要署明单位名称和制定计划的具体时间,如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还要加盖公章。

【例 文】

20__年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工作计划安排

为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20__年,各级统计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要按照“完善制度、依法检查、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稳定和扩大规模”的总体要求,认真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工作。

一、培训对象

现在统计岗位上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中,不具备中专以上统计专业学历、未取得统计员(初级)以上技术资格又未参加过统计上岗培训的人员。

二、培训内容

统计上岗培训开设:

1.统计法

2.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实务

3.地方统计法规

总学时为120学时。

凡参加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统计“三五”普法培训,并取得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颁发的《结业证书》者,统计上岗培训考试中可免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课程。

统计上岗培训采取业余自学为主与集中面授辅导(每周占用工作时间三个半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三、培训教材

按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由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编写的《统计法》和《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两本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的培训辅导材料。地方统计法规培训教材,广东省地方统计法规由广东省统计局政策法规处编写,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法规由深圳市统计信息局法规处编写。

四、统计上岗培训的组织实施

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工作,由市统计信息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为了使《暂行规定》能按时实施,上岗培训纳入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上岗培训工作分下列三个阶段进行。

1.组织发动阶段。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开展统计持证上岗工作对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各级统计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各级统计部门要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使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深入到基层,使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普遍认识、了解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的重要意义和内容,强化依法开展统计工作的意识。

其次,各级统

计教育部门要与统计法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好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在今年的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中,要把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工作情况作为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一些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要加强督促和检查。 再次,各级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统计教育培训组织网络的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要认真做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生源的组织、学员的报名及编班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特点,统筹兼顾,安排好培训班次和培训时间,确保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宣传发动和组织报名工作于5月31日以前完成。

2. 报名培训阶段。20__年4月27日─5月31日为报名阶段,20__年6月起至8月份期间开展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教学工作。

(1)凡符合参加统计上岗培训要求的人员,应填写《统计上岗证书申请表》,并提交大一寸彩色正面近照两张。

(2)收费标准:三科学费400元;教材费、资料费90元;报名费10元,合共500元。

(3)由各区统计部门组织辖区内单位报名,汇总后上报市统计信息局培训中心。

各区报名地点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福田区:福田区政府大楼计统科 2718333-407 李 军

罗湖区:罗湖区管理中心大厦1810室 5400715

曾建斌

南山区:南山区政府大楼计统科 6569003 严晓辉

宝安区:宝安区政府二楼204室 7783152

张敏敬

龙岗区:龙岗区政府大楼1305室 8904285

彭亚林

盐田区:盐田区委大楼626室 5361613

谢彦洪

市统计信息培训中心: 2101248、2102333-1032

办公地址:同心路1号统计信息局b座二楼培训部

3.考试、发证阶段。

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结束后,按照国家统计局教育中心的统一安排组织考试。考试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命题(统计法的地方统计法规部分占30分,其中广东省地方统计法规占15%,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法规占15%,由省统计局法规处与深圳市统计信息局法规处共同命题),根据各地要求,并请示国家统计局教育中心有关部门同意,今年我省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试安排如下:

按全国统一的考试时间,在9月15日进行,具体安排是:

上午:8:30~11:0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下午:2:30~5:00统计法基础知识(含地方法规)。

考场设在区(镇)一级。

全市统计人员上岗培训的考试、阅卷和成绩登记造册由市统计信息培训中心和法规处共同负责组织。

统计人员参加上岗培训,经考试成绩合格,并经审核符合发证规定的其他条件者,由市统计信息局统一颁发经省统计局核审的全国统一式样和内容的统计上岗证书。

五、统计上岗培训的教学安排

1.市统计信息局培训中心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分期分批进行。每期上岗培训安排在四周内完成。

2.由培训中心统一安排教师到各教学点上课。

3.为方便学员就近入学,在各区、镇设立分教点,由各区派专人负责管理。

深圳市统计信息局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3

一、全面、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一)认真完成全年定期统计报表工作

1、严格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切实抓好统计业务工作。今年,我局继续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努力抓好统计调查制度的各个工作环节,高效率地完成了2007年年报以及2008年的定期报表工作。今年年初,按照市统计局工作的统一部署,本着“快、精、准”的原则,我局领导班子认真细致地对照各专业年报方案及标准要求,详细布置了各专业年报工作。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尤其注重了统计工作方法的改进,在电话催报的基础上我们采取统计人员深入基层单位收报或发送催报单等多种工作方式,确保了基层报表上报的及时性。全面、及时、准确地完成了各类年定报的上报任务,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突出重点,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抓源头数据。我们坚持在基层源头数据的采集上下大功夫,做足文章,通过培训指导等努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源头数据的质量。二是抓审核。严格执行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审核的重点内容、方法和责任。坚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查询,并责成有关单位及时核实订正。对基层单位上报的报表由各专业人员层层审核,将基层表和汇总报表统一格式装订,并实行领导签字制,由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审核、签字,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的质量。

3、按照市、区两级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局加大了对能源统计调查工作的力度,不仅配备了3名专职统计工作人员,还多次派统计工作人员参加了自治区及乌海市组织的能源统计调查培训,此外还邀请市工业科科长对企业统计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材料,目前此项调查正在按要求进行当中。

(二)认真开展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开发利用

首先,积极主动地开展了第二次经济普查前期工作。按照普查的进度要求,我区在5月初成立了以孟凡阳副区长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并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实际情况和经验,相应地增加了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局、建设局、商务局和运管站等5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成员都由部门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成立后,我们经过层层选拔,在8月初成立了乌达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在我局积极协调和沟通下,各相关单位也迅速成立了普查机构和领导小组。我区辖区内的 8个镇、街道办事处,也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两级普查机构共配备普查指导员、普查员196名,为扎实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做好了人员保障。同时,我们还相继制定印发了《乌达区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乌达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职责任务》,明确了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了制度建设。9月底,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全区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培训会议,共培训普查指导员、普查员179人。目前单位清查摸底工作业已结束,正式登记于2008年12月31日开始。

其次,为切实做好农业普查数据开发利用工作,我局按照自治区和全市的普查开发分析总体思路和要求,选择好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并有针对性地选好题目,做到四个落实,三个结合。即保证数据科学采集、研究课题、撰写人员、完稿时间的责任落实到人;三个结合即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相结合,重大课题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农业普查问题与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结合。

(三)组织完成今年的夏季牧业普查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各类专项抽样调查工作

首先,在一年一度的夏季牧业普查工作中,我局组织人员经过摸底调查、登记填表、审核汇总、数据复查、质量验收等工作环节,圆满完成了夏季牧业普查任务。普查结果显示,我区畜牧业生产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区大小畜总增达到21228头只。全区良种及改良种牲畜达到23099 头只,占总牲畜比重的93.9%。截止报告期末,全区能繁殖母畜存栏为8388头只。占期末存栏总牲畜的34.1%。

其次,认真开展了旅馆及旅游业、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和其他调查。针对旅馆及旅游业调查工作涉及区域广、分布不均匀的难点,我局派专人到工商、税务等单位收集资料,充分了解行业分布特点,及时准确地完成了登记与上报工作;面对基本单位数据库量大维护工作十分复杂的情况,我们要求各专业及时掌握本专业基本单位的增减变化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名录库维护工作人员,并及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使数据库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在今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我区共抽中了7个办事处10个调查区近3000多人,针对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我局首先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之后通过培训和讲解以及为每个街道办事处各配备调查指导员,通过上门登记、审核编码、数据录入等环节的认真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调查任务;此外我们还圆满完成了新增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工业能源定期报表、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月度抽样调查、服务业调查等工作,满足了上级统计部门对我区相关数据的需要。

二、致力于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2008年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局充分发挥了统计信息的优势,在针对性、预测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拓展了服务领域。

首先,我局全面稳妥地推进了统计体制和方法制度的改革。今年,通过认真稳妥的推行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下算一级、统计数据下管一级和在地统计等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现了统计工作重心由以前的“向上级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为主”向“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的工作目标转移。并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确立了区、镇两级统计部门的职责分工,从根本上拓展了镇、办事处统计工作服务领域,实现了基层统计工作在确保基础统计数据准确、及时上报的前提下,由“要我统计为主”向“我要统计为主”的工作目标转移,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区得以不断深化。

其次,我局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数据服务质量,今年来,我局严格依法独立开展统计工作,针对基层统计人员普遍专业知识薄弱,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的情况,积极开展面向基层的统计普法宣传工作,组织统计在岗人员参加专项统计业务、法律知识培训,先后发放法制宣传单1000余份。对违反法纪、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我们通过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捋顺上报渠道,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了基层报表的数据质量。在局机关内部,也专门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了工作与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和学习,使统计干部职工不断适应我区经济发展形势,满足统计体制改革的需要,在提高统计工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

再次,发挥统计咨询服务功能,开展统计信息服务。一是定期公布月度统计信息资料,客观、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区经济运行的状况,为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资料。为使统计分析工作能够更好的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我局在统计分析的撰写上,采取责任到人、任务明确、要求标准化的办法,积极拓展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我局干部职工共撰写统计分析近60篇,专项统计调研材料2篇,并根据部门工作的需要,及时的给他们提供了详实的统计数据和资料。既客观分析了形势,如实反映了问题,又提出相应的建议,得到领导的认可。二是为重要会议和有关部门提供统计服务,特别是及时、全面的为区委各种经济工作会议提供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有关指标的对比等统计资料。积极参与全区计划目标的监测和考核,重视“十一五”计划的预测分析等。

三、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

(一)以加强自身建设为目标,努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加强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一直以来,我局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树立勤奋学习、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风气,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深入开展学理论、强素质活动。每位班子成员都能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特别是加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学习,班子成员进一步增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

    2、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为了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局党组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在处理重大问题过程中,每位党组成员都能充分发表意见,集体研究决定。在人员调配、干部任用、财务管理、年终考核等工作中,都能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各项工作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3、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班子成员的团结。为了维护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在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其它党员干部的监督。成员之间能够以诚相待,经常沟通思想,坦诚交换意见,在原则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使局领导班子始终保持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以勤政廉洁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首先,努力加强机关内部制度建设和管理,不断强化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年度考核工作,并把考核结果同奖惩、晋职、晋级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继续规范政务公开工作,将政务公开工作的严格执行,做为完善机关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努力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使全局各项工作都做到公开透明。

其次,强化理论学习,构建高素质的统计干部队伍。我局党组历来重视干部职工的再学习、再提高。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全体统计人员各项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同时,要求职工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所从事专业的业务技能。二是加强经济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要求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经济、科技、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并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三是学习现代社会的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使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今年通过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我局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在自学和集中培训方面取得了更大的实效,统计人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再次,重点抓好党员的培养和管理。今年,我局坚持以党务工作促进业务工作、以党的建设促进队伍建设的思想。坚持把支部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落到实处,达到了以学习带动工作的目的。年初我局制定了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并由局领导主抓此项工作的落实。全年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4次,民主生活会1次,上党课1次。通过教育和学习,我局党员干部思想稳定,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开展统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今年,我局又一名同志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两名新同志成为入党积极份子。在党风廉政建设总,我们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并健全了监督机制,强化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

四、努力强化基层基础统计工作规范,夯实基础统计工作

首先,通过筹建基层统计工作机构的契机,规范了基层统计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捋顺了统计数据的报送渠道,加快了规范和建设基层统计机构的步伐。

其次,注重强化统计执法,加大了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公开统计执法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统计法》的约束力,彻底杜绝了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配合缺乏积极性等现象,使基层统计工作质量明显增强。

三是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我们不但自行积极举办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班,还组织基层统计业务人员参加市级统计部门的教育培训。

通过以上措施,全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基层工作实力增强,统计机构和人员普遍得到落实;基层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服务意识增强,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对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统计工作职责职能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是在运用统计手段全面、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提供服务上,还存在渠道不多、手段不足、方法不活、水平不高、步子不快的问题,少数指标统计不全面、统计不到位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杜绝,有时与领导的要求和公众的需要还存在一定距离。

    二是面临的统计工作任务多、时间紧、要求高,加之普查和专项调查多的状况,组织工作的难度大。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统计基础薄弱,少数企业和个别部门统计法制意识薄弱的问题还存在;

三是对一些统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研究不够,措施不力。随着属地原则统计的推进,统计局局和乡镇人手少、经费少、条件差,难以适应当前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开拓创新的观念,务实的作风,认真研究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附: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

三季度,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699万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99万元,同比增长6.1%。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482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363938万元,同比增长6.8%;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0544万元,同比增长12.2%。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5018万元,同比增长22.5%。(注:地区生产总值为季度核算指标)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6亿元,同比增长18%。

(二)农业

三季度,我区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2199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74万元,同比增长21.98%。其中:农业实现现价产值1624万元,同比增长42.08%;完成增加值990万元,同比增长42.04%。林业实现现价产值61万元,同比增长6.15%,完成增加值35万,同比增长7.89%。渔业实现现价产值20万元,完成增加值12万元,与上年持平。(三产业所有指标为季度核算指标)

200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800万元,同比增长10%。

(三)工业

1-10月份,全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9.54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销售产值75.60亿元,同比增长20.50%,产销率95.05%。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90亿元,同比增长24.70%,实现销售产值73.96亿元,同比增长20.50%,产销率达94.94%。乌达区园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76亿元,同比增长12.30%,占全区的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8.79%。实现销售产值43.10亿元,同比增长5.60%,实现产销率92.17%。其中园区高载能企业实现产值29.90亿元,化工企业实现产值1.91亿元,煤焦企业实现产值13.50亿元,其他企业实现产值1.46亿元。

1-10月份,全区直报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9.95亿元,同比增长8.60%。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9.10亿元,同比增长8.80%,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7.87%。园区内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89亿元,同比增长-3.70%,

2008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15%。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0月份,我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44个,共计完成投资189883万元,同比增长80.0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5项,完成投资165054万元,同比增长1.56倍;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3726万元,同比增长4.0倍。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50%。(五)城镇居民与农区居民收入

1—9月份,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10677元,同比增长19%;消费支出人均达到8080元,同比增长14.4%。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4600元,同比增长19%。

1—9月份,我区农村住户期内现金收入人均9148元,同比增长24.1%,期内现金支出人均3796元,同比增长1.4%。(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期内现金收入为季度核算指标,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为年度核算指标)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4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明年的工作,你是不是要写年终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社区工作者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社区工作者年终工作总结1区x街道办事处地处x区中部,南山脚下,明泽湖畔,面积 3.1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5073户,48102人。下设6个社区居委会,驻有企事业单位1285个。近几年来,在市区两级民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度重视社区民防工作,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最广泛的参与为根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架构,不断夯实社区民防工作的基础

长期以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社区民防工作放在街道整体工作一盘棋中通盘考虑,集聚力量,整体推进。将社区民防工作列入社区建设考核内容,每年定期听取民防工作汇报,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实行季度例会、半年考核和年底总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为总指挥,城管主任、人武部领导和党工委副书记为副总指挥,相关科所长和专干为成员的街道民事防护指挥部,下设指挥协调、疏散掩蔽与防护、消除空袭和灾害后果、物质保障、车辆运输、维护治安和动员支前7个指挥组,每个指挥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战时平时指挥程序、战时人口疏散、战时人员掩蔽、消除空袭后果、平时防灾等都得到具体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民防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街道、社区由专人负责,各支队伍人员大多由机关干部组成,并在组训时间上予以保证,每年用于民防工作的经费都达到万元以上。去年年初,街道又投入1.3万元,为应急抢险队和消防队装备了服装、各种工具等。街道还为指挥室配置了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器材,为通信情报室配置了计算机、传真机、电话交换机和报警器材等。6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居委会综治干部任队长、物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任成员的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分抢险、巡防、医疗、消防四个工作组,具体承担应急预警、抢险、医疗救护、消防等应急任务,包括以城管和行政后勤人员为主组成近13人的抢险抢修队伍,以司法、片警和物业保安为主组成的26人的治安消防队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主组成的14人的医疗救护队伍,从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稳定的人员队伍为社区民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章立制,拟制应急预案,规范完善社区民防工作的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民防预案,是民防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础。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x街道民事防护预案》、《x街道民事防护保障方案》等,并制定了社区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值班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防演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防建设工作机制。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结合社区实际,抓好预案细化,实现可行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比如,我们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就建立了包括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火灾消防等13项具体应急预案。我们还建立起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与主管部门联系,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为居民提供灾情信息,督促居民做好防灾工作。各社区能够根据上级预警预报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做出灾情预警,并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上报灾害信息、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民的需求。各项制度和工作预案的建立,保证了整个灾情处理流程的有条不紊,提高了社区民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民防工作的氛围

社区民防工作应以不断满足居民安全需求、鼓励市民追求安全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因此,我们注意寻找社区民防与生活和工作的结合点,注重发动群众,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社区民防工作的普及性。一是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组织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向市民宣传民防知识。充分利用板报、标语、书画展、分发宣传资料以及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出简报等形式,对社区民防工作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以宣传和推广,增强社区和居民群众对民防宣传工作的认同感、向心力。每年在《防空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的一周内,街道民防办都要对市民开展民防知识宣传活动,每年夏季街道民防办都举办一次以民防内容为主题的大型乘凉晚会,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提高市民对民防工作的认识和对减灾救灾的重视。多年以来,x电视台、电台、大报和晚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街道民防工作的报道达到近20件次。二是拓宽渠道深化教育。坚持民防教育社会化,将防灾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系统,坚持政、校、企、社四结合,实施全方位的减灾教育宣传。在望海社区建立民防教育基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计划和教育制度。

社区工作者年终工作总结2一、制定了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

为了确保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年初根据“六普”资料对进入婚育期的育龄妇女数量进行了科学预测,统计年终工作总结:社区统计年终总结。结合x年底的抽样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了x年工作目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为白石桥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统计报表质量

为提高统计报表质量,挤干统计报表水份,我社区对各协会企业使行每月10号召开统计报表例会制度,对上报的统计报表进行认真的审核、汇总。不定期的对上报的出生、新婚、节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瞒报、漏报、错报现象的进行及时更正。

三、加强生育证管提高生育证的合格率

x年全年在生育证的发放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乌鲁木齐市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的要求,认真审核有关资料,做到严把关细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予审批杜绝“人情证”、“关系证”做到了政策面前人人平等执行政策公开、公平、公正。x年全年办理跨省生育服务证1人,特批生育服务证1人,流动人口生育服务证4人,常住人口生育服务证31人。

四、加强依法管、规范生育秩序

今年全年社区继续开展生育秩序整顿工作,重点在生育指标的审批、发放、管等方面加强核查,严格把关生育政策。对群众举报的线索认真排查取证,坚决禁止“放水养鱼”现象杜绝多孩生育净化生育环境,年终总结《统计年终工作总结:社区统计年终总结》。

五、高质量完成pis录入

区人口计生委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会议精神,对信息录入的质量和进度提出新的要求、改进措施、强化责任、鼓舞干劲、明确任务、保证质量。各街道社区及单位,增强人口数据信息录入工的紧迫做到月结月清不能遗留上月问题。按时更新pis系统变更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六、扎实开展日常工

统计工作是计划生育工的一个窗口,为使之成为一个文明窗口,我们兢兢业业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勤于学习提高素质。从事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生育政策,全面精通计划生育各项业务工作,能及时准确地解答各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能力。二是坚持则秉公办事。三是坚守岗位优质服务。统计工作工作量大,要求高,各方面联系比较多,就要求我们坚守岗位服务到位。

虽然我社区x年全年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计员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责任性还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各单位计生专兼干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发挥用不强现行计划生育统计工要求相差较远。三是统计质量不高。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统计错、漏报现象。

七、下一步工计划

1、搞好统计求实工作,加大督查力度,每季度搞一次解剖调查。

2、认真做好报表分析。

每月10号、审核、汇总、上报月报表做好考核工作,定期公布计划生育统计主要数据(如:出生率、性别比、自增率)并对统计工作中实事求是、准确及时的全面完成统计任务的单位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瞒报、漏报出生的乡镇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核中加重扣分。将统计工作质量纳入年终考核细则。

社区工作者年终工作总结3x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计生局的精心指导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紧紧围绕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的各项指标任务,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狠抓基层落实,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家庭户卡,实现“四清”

一是分片包户、社区基层情况清。

针对各社区户多、面大、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为全面了解每家每户基本情况,把原来社区干部实施的按部门工作对口分工负责的单一工作方式,转变为“互帮互通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对各社区实施分片管理,社区干部全员参与,分片包户,责任到人,包片的社区干部负责对本片的出生、现孕、流动人口、失业、低保、特殊家庭及再就业每家每户的信息变动情况进行了解排查,使社区各项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反映快,为下情上达,上级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正确决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是分户建档,社区户户现状清。

在分片包户、了解社区基本情况的同时,建立了《已婚育龄妇女卡片》、《居民家庭档案》。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各片各户的基本情况,甚至连夫妻双方的就业情况、健康状况、专业技能,以及二人家庭、三人家庭、空巢家庭、特殊家庭的情况,项项清、户户清,更好地满足工作落实的需要。

三是协调相关部门排查,社区人口数据清。

社区人口统计求实工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衡量人口计生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人口统计数据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人口计生政策的制定、贯彻和落实。为此,各区办事处领导主动协调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辖区所在地的出生人员名单,使人口管理更有效、统计管理更准确、责任管理更到位。

四是计划生育户卡数据录入清。

按照计生局关于《户卡》数据录入的有关工作安排,各区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本着抢前抓早,分工明确的原则,组织业务人员学习、培训4次,解决录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首先,区办事处要求各社区对已填写的《户卡》册进行准确入户核对,为录入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其次,各社区请专业人员为每台微机安装了规范的系统软件,并多次对录入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培训。

录入过程中,社区针对录入时间紧、数据量大、社区微机配备少的情况,积极协调社区的业务骨干共同录入。请计生局业务骨干对各区办事处的录入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区办事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强调备份数据妥善保管,确保录入数据无一丢失。各区办事处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录入工作充分倾斜,集中全部力量统筹安排时间,打好了此次户卡录入的攻坚战,为城市社区全面启动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稳步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已婚育龄妇女普查普制治工作,做到“二个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确保各区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各市直单位部门的主管领导、主要负责人人员到位,明确专人负责,保证复查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是宣传方式到位。通过新闻媒体、电子屏幕、街头巷尾分发传单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向广大育龄妇女宣传生殖健康普查普治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数码电子检测宫内疾病、利用远红外线控测乳腺疾病、利用b超检查子宫附件疾病等活动,今年,参加生殖保健咨询、普查的妇女5130人次,查出妇科患者3210人,及时治疗2552人,复查接受治疗痊愈率达95。

复查活动中,我们把优质、实效放在普查普治工作的首位,在形式上,注重宣传与服务相结合,有利地推动了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步地向前发展。

社区工作者年终工作总结4今年,全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省、市人口计生委工作要求和全区人口计生中心工作,按照“大联合、大宣传、出精品”的工作要求,不断拓展载体宣传,深化活动宣传,突出阵地宣传,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新模式,拓展载体宣传

1.做靓《吴中人口》。

认真做好《吴中人口》第六期的编印发放和第七期的资料整理工作,通过严把文字关、图片关和设计关,不断增强刊物的可读性和艺术性,有效提升刊物的整体质量和品味。

2.做优公益广告。

为扩大人口计生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局在东吴北路增设了一块大型人口计生公益广告牌,并利用苏州生活广播fm96.5《吴中之声》栏目,每天早上定时播出人口计生公益广告。

3.做实宣传资料。

结合“生育关怀 服务到家”活动的开展,我局修改制作了“生育关怀服务到家”折页、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并通过试点乡镇发放至育龄群众家庭。同时,设计制作政策法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科学育儿、青春期教育系列宣传折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人口计生综合宣传。

二、丰富形式,深化活动宣传

1.举办“最美计生人”事迹宣讲活动。

为全面展示人口计生系统中的先进典型,树立新风貌,今年“7.11”期间,我局将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身边的感动——x区‘最美计生人’事迹宣讲活动”。目前,已完成“最美计生人”评选、演讲对象确定、演讲材料撰写等相关前期准备工作。

2.举办“5.15”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

在“5.15”国际家庭日期间,走进城南街道东湖小学开展了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走进新苏国际购物中心参加了由区机关妇工委举办的“绿色吴中·美丽家园”——纪念“5.15”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在全区营造了“关注人口服务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明确重点,突出阵地宣传

1.依托人口文化阵地开展宣传。

上半年,协助城南、临湖、香山等有建设意向的乡镇,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人口文化园建设,有力地倡导了文明新风,强化了人口意识。同时,指导甪直、横泾等地完成人口文化园简介,使人口文化园在人口文化展示、生育文明宣传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2.依托“青苹果之家”开展宣传。

按照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推进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的相关要求,通过x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青苹果之家”阵地,继续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和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提高青春健康意识和水平。同时,将《青春期健康手册》(少男篇、少女篇、心理篇)发至部分需要开展活动的乡镇,指导他们因地制宜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工作者年终工作总结5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敢于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作风正派,严守纪律,团结同志,尊重领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做到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同志们的真诚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干部职工对我的高度信任,使我的工作能一步一个台阶地前进,使我的思想也更加成熟了,也使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锻炼。

几年来,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虽然有时分工不同),对办公室业务熟悉,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基层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综合、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任党政办负责人期间,能够结合实际,在业务上遇到难题时,能虚心向同事请教,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工作业务能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及领导交办的具体事项(特别是办文办会、部门协调等工作),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转。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都能尽职尽责、按时按质完成,不管任务有多重,工作有多忙,都毫无怨言,并能准确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使领导感到得心应手,得到领导、同志们的一致肯定。对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和如何把办公室“三服务”工作做得精益求精,大量浏览和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有关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

在任团委书记期间,能带领街道全体青年团员投入到街区的各项建设中去,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组织全体团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吸收外地好的经验,此举得到了干部职工以及街道领导的好评,街道团委也曾被评为市、区两级“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在纪工委部门期间,能积极协助纪工委书记做好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fubai工作,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教育,多渠道挖掘案源,共协助办理案件7宗。

几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领导、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被评为市、区两级优秀团干部、区“三有一好”优秀党员、优秀通讯员等荣誉称号,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工作欠缺计划性,处事胆量太小,在今后工作中,将扬长避短,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力争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5

一、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一)明确服务业统计范围和调查对象。

1.统计范围。

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具体为: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和社会工作;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共涉及14个门类、45个大类,198个中类。

2.调查对象。

在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各类经济组织,包括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二)规范服务业统计基本内容。

服务业统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指标、业务指标等。

1.企业(单位)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开业(成立)时间、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单位)详细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系方式、行业类别、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控股情况、执行会计制度类型、从业人员等。

2.财务指标。

企业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折旧、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应付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保险费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折旧、本年收入、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年结余、本年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经营支出、经营税金等。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年末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收入合计、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费用合计、业务活动成本、人员费用、日常费用、税费、管理费用等。

3.业务指标。

业务指标是指各服务业行业对外提供主要服务的数量或交易额,具体内容根据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建立的统计调查制度确定。

(三)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

服务业统计调查采用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相结合、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分行业的法人企业实行全面调查,其他行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实行全面调查、限额以下服务业企业(单位)和全部个体经营户实行抽样调查(见附件1)。

(四)扩大服务业统计调查规模。

金融保险等执行特殊会计制度的行业以及统计部门已经在开展统计调查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报表除按照原有制度继续实施外,均应实施服务业报表制度。同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统计调查数量,全市全面调查单位5000家,抽样调查样本企业和个体经营户5000户,以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情况。

(五)落实服务业统计实施主体。

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由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采取“整体设计、统一制度、条块结合、分级实施、分步推进、集中处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协同实施。

1.统计部门。

市级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制定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合理界定各有关部门的统计范围和调查对象,提供统一的数据网上直报平台,协调、指导、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统计工作,编制数据处理程序,审核、汇总、评估和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

各县(市、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统计部门负责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统计业务培训、数据质量审核评估等工作,承担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调查以外的限额以上单位统计调查和限额以下单位及个体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工作,审核、汇总、上报本地区服务业统计报表。

2.行业部门。

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见附件1),负责对下级部门开展统计业务指导和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实施所管理行业单位的财务统计调查,组织基本单位调查摸底、做好单位名录维护、数据审核、评估分析和汇总上报等工作,开展本部门(系统)业务统计调查,及时向市统计局报送主要业务统计报表,适时开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统计监测评价(见附表2、3、4)。

各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上级主管部门及同级统计部门下达的服务业调查单位报表的布置、收集、审核和上报工作,组织基本单位调查摸底、做好单位名录维护、被调查单位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本部门(系统)业务统计调查,及时向当地统计局报送主要业务统计报表。

没有承担具体统计调查任务的其他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协助统计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

(六)服务业统计调查频率和上报时间。

全面调查单位财务统计调查实行季、年报制度,一年调查五次(可根据需要调整调查频率),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和全年,各县(市、区)的报送时间分别为3月、6月、9月、12月的20日前和次年2月20日前。

抽样调查单位(限额以下法人和个体经营户)财务统计调查实行季报制度,一年调查四次,报告期为1-2月、1-5月、1-8月和1-11月,各县(市、区)的报送时间分别为3月、6月、9月、12月的20日前。

业务统计调查频率和上报时间按照各部门业务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执行,统计部门GDP核算和各类监测评价涉及的资料,有关部门在报送上级部门的同时,抄报同级统计部门。

二、进一步夯实服务业统计工作基础

(一)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提高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二)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基本单位名录是统计工作的基础。为保证单位名录适时、完整、准确,编委办、民政、国税、地税、工商、质量技监等部门名录信息应与统计部门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联网前按月将新增、变更、核销的单位(个体户)名录信息(地址、电话、税收等)以电子文件格式提供给本级统计部门。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个体经营户的注册登记,积极推进达到小型企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注册为法人企业的工作。

(三)健全统计信息网络。按照“统分结合”的要求,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要改善统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搭建服务业统计现代化工作平台,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各级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社区(村)和统计中介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发挥好社区(村)、中介机构在服务业统计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提升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统计业务指导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各行业服务业统计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高质量完成服务业统计工作任务。

(五)规范基层统计行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按照《统计法》及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并按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根据单位规模和统计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统计人员,并保持统计人员相对稳定。

(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提高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统计义务的意识。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稽查和执法检查,加大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拒不参加统计会议、拒报和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单位和部门,要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单位和部门领导的责任,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及时上报。

(七)规范统计资料。各部门本系统的统计资料,应与报送同级统计部门的资料相一致。部门统计资料与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有交叉、重复、不一致的,应当与统计部门协商后再对外公布。统计部门要加强数据管理,建立和完善统计资料提供和统计新闻制度,统一对外提供和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三、进一步健全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

(一)加强重点产业监测。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见附件2)落实好服务业重点产业统计监测工作任务,适时开展商贸、金融、物流、信息、科技、旅游、文化、房地产、社区服务、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统计监测。

(二)拓展统计监测区域。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机制,开展服务业聚集区发展监测,在推进五个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示范区统计直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中央商务区、产品交易区、现代物流园区、信息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科技教育园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精品商贸零售街区等服务业集聚区统计监测(见附件3)。

(三)创新统计监测领域。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新型服务业业态统计,逐步开展服务业新业态重点领域统计监测。组织开展总部、创意、网络、会展、商务、楼宇等服务业新业态重点领域统计监测(见附件4)。

(四)完善综合监测制度。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季(年)度服务业形势分析制度和服务业发展综合监测评价制度,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分析监测,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形势。各级统计和有关部门要做好月度、季度信息分析和提供工作,及时反映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更好地发挥统计监测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切实加强对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定期检查服务业统计工作落实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统计保障。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服务业统计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业务经费和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服务业调查中心等机构建设;相关部门应明确责任处室和分管领导,根据工作任务配备专兼职人员,报统计局备案;各乡镇(街道)要确保1人以上专兼职人员从事服务业统计工作。服务业统计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并保持稳定。各县(市、区)政府要接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服务业统计调查专项经费足额到位。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6

一、重庆市开展创意产业统计调查的基本情况

今年2-6月,重庆市对全市创意产业单位进行了一次调查摸底工作,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其中创意产业的基本情况采用全面调查,经济活动情况采用分层(分类)随机抽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创意产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调查工作分六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主要由统计局和经委负责,包括落实组织机构、人员和办公条件;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弄清辖区内创意产业的单位基本情况,编制调查单位名录库;完成统计调查数据处理软件程序的编制和扩充工作。

(二)调查培训阶段

由建委、工商局、统计局、商委、信息产业局、规划局旅游局、文化广电局、文联、新闻出版局、知识产权局、高新区产业局等部门和行业协会分批对口培训各调查单位,布置报表任务,确保调查工作质量。

(三)调查表填报、审核、上报阶段

由上述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按照调查表质量控制要求,负责收集报表,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报表按时上报。统计局对调查表进行数据审核和查询。

(四)数据处理阶段

主要由统计局负责,包括录入调查表,审核、推算、汇总及各种分组数据处理等工作。

(五)数据评估和统计报告撰写阶段

由统计局对全市创意产业调查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撰写统计报告。

(六)总结阶段

经委和统计局在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后对整个调查工作包括组织工作、报表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资料分析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总结,组织召开全市创意产业统计调查工作经验总结会议。

二、重庆市开展创意产业统计调查的经验借鉴

(一)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创意产业

重庆市为推动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常委会议通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重庆市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发展重点,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加快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加大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产业指导和行业管理主要保障措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在资金、用地、研发投入等方面扶持创意产业企业的发展。搞创意产业调查就是要准确了解和掌握重庆创意产业的规模、结构,测算其增加值及对全市GDP的贡献,为党政部门制定发展创意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创意产业发展

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经委、宣传部、文改办、教委、科委、财政局、建委、规划局、信息产业局、商委、外经贸委、文化广电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工商局、新闻出版局、旅游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区的区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全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经委。办公室主要负责起草产业规划、确定产业框架及产业目录、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指南,引导规范全市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像这次创意产业的调查就是由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各成员单位负责培训、布置对口行业的调查对象,部门之间协调度高,有力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统计调查对象全面

重庆市对创意产业每个行业中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都开展统计调查,从行业、规模、经济类型等各方面反映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三、对我区开展创意产业统计工作的启发

(一)进一步明确我区创意产业具体内涵

明确我区创意产业的具体涵盖的行业范围,是制定产业政策的基础,我们必须尽快建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确定我区创意产业的具体行业范围,为今后更好进行产业分析、制定产业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动

重庆市的创意产业调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创意产业是一个横跨三次产业,涵盖了设计研究、生产制造和传播销售等各个环节多个行业的一个综合的产业概念,由专业部门对口培训调查对象,既掌握情况,又可以较好消除企业顾虑,大大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成效。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合作,互通信息,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更好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三)尽快建立创意产业统计制度

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概念,很多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包括理论研究、产业分类标准、统计方法制度等方面,都是处于摸索、探讨阶段。统计工作要先行一步,因为党政部门决策的前提是掌握我区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包括总体发展态势、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情况,主要靠统计数据去反映,所以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体系的建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区创意产业的统计工作在全市是先行了一步,率先参考一些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一些研究,结合我区实际对我区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得到了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好评。下一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定期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全面反映我区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为促进我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的沟通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7

一、力促统计服务再创新局面

加强统计监测预警,跟踪反映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进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运行态势和领导与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新农村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对策可行的统计资料,在增强政府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上发挥积极作用。继续做好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并组织开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加强统计宣传工作,全面反映“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成就。

二、全面推进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20*年1月起正式实施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统计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晴雨表”和“指南针”作用,不断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作贡献。同时根据《杭州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考核》、《杭州市服务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杭州市统计系统服务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做好对各区、县(市)服务业发展的考核和对市直各单位、各区、县(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考核。

三、稳步实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国家统计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和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城区统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职能;同时根据中编办《关于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批复》精神,按照省调查总队的统一部署求,做好调查队体制改革工作。

四、切实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要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普查机构及普查员队伍,制订总体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制度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配合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在我市余杭区开展的部级试点,精心组织好业务培训和市级试点,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20*年1月1日正式开始的普查登记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通过第二次农业普查,基本摸清我市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依据;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

完成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后续工作。认真做好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巩固经济普查的成果,做好经常性统计与经济普查的衔接。以普查数据为基准,调整好历史数据,搞好20*年定报、年报数据的衔接工作。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的、资料编印等工作,积极开发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五、继续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改革的意见和省的具体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杭州实际制定我市的具体贯彻意见。市对区、县(市)正式实施GDP等主要经济指标“下管一级”和“下算一级”,进一步规范全市和各区、县(市)GDP核算工作和数据时间和方式。重点加强对区、县(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价格指数等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数据的监测和质量审核评估工作,准确反映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重要原材料、水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统计监测;开展对全社会能源消耗测算,积极探索绿色GDP核算。规范健全规模以下经济的抽样调查制度,完善社会和科技综合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城乡住户调查等工作。

六、提升民情民意调查工作水平

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网络健全、反应快捷的调查优势,关注民生,倾听民声,架起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不断完善民情民意调查网络,采用先进调查技术设备,提高调查艺术水平,紧紧围绕市委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积极开展民情民意调查,及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

七、强化统计基础和信息化建设

认真抓好区、县(市)统计基础建设年活动的检查验收工作,不断完善和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完善部门统计信息报送机制。积极推广应用杭州统计综合数据库系统,提高基层企业网上报表的直报率,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完成首期《杭州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八、加大统计法制建设力度

努力把统计工作转入法治化轨道。认真抓好“五五”统计普法教育工作,积极宣传由总理签发的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增强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律意识,提高全社会依法统计的自觉性。要依法审批统计调查项目,依法开展统计调查,依法管理和公布统计资料,依法保护调查对象的权益。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认真开展专项检查,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继续对区、县(市)和部门贯彻执行统计法、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情况开展统计巡查。

九、打造一支高素质统计队伍

要结合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统计文化建设,从弘扬杭州统计精神和统计理念等方面着手,营造团结和谐的统计工作氛围,培养忠诚统计、坚持原则、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造就一支团结有为、能挑重担、朝气蓬勃的统计干部队伍;按照机关效能建设和争创满意单位的要求,抓好勤政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统计干部的教育培训,继续开展专业培训、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全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全面提高我市统计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保证机关科学、高效运作。

开发区统计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水利普查;填表上报;汇总审核;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08-02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表上报工作启动以来,辽宁省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全力推动,严格按照国普办和松辽委普查办统一部署的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有序推进,在各级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全面完成县级普查数据录入、审核、正式普查表填报、空间数据标绘、县级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全面开展数据汇总审核工作,先后开展了省市级事中质量抽查、普查数据预验收审核及软件审核、市级水量综合平衡分析,全面启动全省数据汇总、水量计算与综合平衡分析。

1 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全力推动,紧抓普查汇总审核关键点。一是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把水利普查工作列为全厅重点工作,厅领导全程收听、收看国家填表上报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2012年全省水利普查工作。二是省普查办将数据汇总审核工作列为水利普中之重,该项工作涉及面广,数据量大,关联审核难,平衡分析技术要求高。因此,将数据汇总审核工作作为水利普查的攻坚点。三是强化组织推动,加强技术力量。省普查办、技术支撑单位均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增加人员投入。结合汇总审核工作,适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督导检查、专项技术指导、事中质量抽查、半年水量计算分析、普查成果预验收、全口径水量计算技术跟踪服务等,多方推动、提前控制,全力做好汇总审核工作。四是注重技术培训,强化培训效果。结合辽宁省第一、二阶段培训,要求各专项组充分消化部级培训内容,然后编制本级实用、明晰、易懂课件,确保培训效果。五是省普查办在检查、指导、审核中发现普查数据与有关资料存在差异性等问题,随时与厅相关部门沟通和向厅党组汇报,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准确。六是省普查办组织各专项组制定每月工作要点,下发至各市县和省下派工作组,进一步细化各阶段、各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协调并进[1]。

(2)及时部署,周密组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按时开展。一是及时下发和转发相关文件,部署各项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抓紧做好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辽水普办〔2011〕47号)等9个工作文件,转发了国普办关于2012年水利普查工作安排、上报大型水利工程相关资料、做好灌区有关工作等文件,及时全面部署各项工作。二是及时转发国普办关于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软件,利用辅助系统开展全省数据全面审核,做到机审全部通过。三是结合辽宁省实际,制定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开发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量计算辅助软件,下发至各市、县(市、区)水利普查办使用,效果良好。四是组织全省各市、县(市、区)积极获取了2011年度经济社会指标统计数据,收集整理水利系统历史资料,全面开展 2011年度经济社会用水行政区及水资源三级区的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五是及时升级了数据上报系统和第二代河流名录,为平衡汇总工作做好准备。

(3)问题前置,适时开展事中质量抽查,严格控制普查数据质量。在省普查办及2个技术支撑单位采取现场巡回检查指导、重点问题和重点地区指导、实时网络检查、定期电话询问以及在线QQ答疑、省下派工作组全日制驻地督导,抽查所驻地30%普查数据等方式审核、把控普查数据质量的基础上,省普查办2011年10—11月抽调25人,分3个工作组,对全省10个市21个县(市、区)进行水利普查事中质量抽查,统一思路,在普查中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普查数据获取进度和质量,为省市级汇总审核奠定基础。

(4)提前开展半年水量计算分析工作。经过省、市、县3级普查办上下联动,反复核对,截至2011年7月10日,全省台帐名录全部确定,台帐数据按规定时点进行获取和录入,结合全省台帐登记系统中已录入的1—6月水量记录数据,开展半年水量平衡综合分析工作,以确保台帐建设真实有效。一是要求各县普查办收集2010年经济社会指标及水资源公报等相关资料;二是利用半年台帐水量记录,计算典型用水定额,利用该定额推算全年用水量;三是结合初算全口径用水量与历史取用水量比对,初步分析水量获取质量,并结合计算结果,提前掌握水量平衡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正式水量平衡计算奠定了基础。

(5)超前谋划,开展水利普查预验收审核工作。省普查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预验收工作的通知》(辽水普办〔2011〕58号),成立2个预验收工作组,由省普查办副主任担任组长,抽调省普查办技术组、数据处理组、驻省质量监控人员和省级技术支撑单位技术骨干40余人,根据“一个中心、三级联动、四个目标、七项会审”的工作思路,采用“驻市轮县、逐项逐表、现查现改、改后即评”的工作方式,按照“现场评分、通报交流、后期排名、全省通报”的工作步骤,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完成了全省14个市100个县(市、区)的普查数据预验收审核,及时纠正不规范或错误填报项,保障了基础数据质量。

(6)及时开展2011年经济社会指标获取、全口径水量平衡计算工作。一是结合辽宁省实际,制定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要求各级普查机构积极与当地统计部门沟通,获取2011年经济社会指标,依照计算流程,开展计算单元水量平衡计算工作,截至4月中旬,全省各县均已获取当地统计局初报数据。二是确定常住人口和畜禽年末存栏数指标的采用方法。如统计指标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时,直接采用,如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时,通过公安部门获取常住人口指标;畜禽年末存栏数存在累计值情况,按饲养品种,确定饲养周期,计算年末存栏数。三是推广使用辽宁省开发的“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该软件第一步是数据准备环节。从数据处理上报系统导出原始普查表数据,建立经济社会指标表、调入调出水量表、非常规用水量表;第二步是计算各行业用水定额典型计算值;第三步是确定行业用水定额推算采用值,剔除不合理数据;第四步是水量汇总平衡计算,软件自动实现区域供用水量平衡分析,计算供用水量误差值。当误差值小于5%时,则进行平差计算,否则不予计算。

(7)全面完成市级区域水量汇总平衡分析工作。依据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计算结果,一是与水资源公报、水利规划等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区域总供水量、总用水量;二是根据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地下水井专项数据,按供水用途分项进行对照分析。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存在的原因,进行全面查缺补漏,使全省各市供水量、用水量计算分析结果基本达到平衡。

(8)充分利用计算机审核功能严控数据质量。一是要求各级普查机构利用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进行数据审核;二是推广使用水利普查数据辅助审核系统,并结合辽宁省实际确定审核参数,组织省技术支撑单位各专项组,开展省级专项数据审核,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转发各市、县(市、区)普查办,及时组织核实、确认和修改。同时,也把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下发至各市、县,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当地数据审核及问题确认、修改。目前,全省对辅助系统审核提出的确定性问题一一核实、确认和修改。质疑性问题也均找到了原因,及时纠正或编写说明;三是利用辽宁省开发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开展区域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工作;四是下载并使用水利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及水量汇总平衡预审核系统,开展区域汇总成果分析工作;五是利用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中的“用水汇总”功能,开展水量计算工作,并与辽宁省水量汇总与平衡辅助软件计算结果相互印证。

(9)及时组织全省各市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督导检查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国水普办〔2012〕)20号)及辽宁省实际,制定并下发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辽水普办〔2012〕9号),对全省各市、县水利普查数据上报时间、上报内容、上报方式做出详细要求。为保障各市数据上报进度及质量,省普查办下发了《关于抓紧做好水利普查成果上报的紧急通知》及《关于开展水利普查全口径水量平衡计算及空间数据成果督导检查的通知》。截至5月31日,全省14个市的水利普查成果已经按要求全部上报。省普查办组织的2个督导检查组,历时45 d,针对水利普查数据质量、空间数据标绘质量、水量综合平衡分析、水利普查数据上报等,采用逐市逐县督导检查,全市数据汇总及全市水量综合平衡分析等审核方式,已经完成13个市水利普查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最终排查和解决,为全省水利普查数据汇总审核、上报及全省水量综合平衡分析奠定了基础。

(10)全面启动全省全口径水量综合平衡分析,部署省级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工作。省普查办印发了《关于收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函》,积极与省统计局沟通,收集全省2011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组织整理水利普查相关数据及相关历史资料,为全省全口径水量综合平衡分析做好准备工作,部署数据汇总审核、报告编制及成果上报工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数据填报不规范性、各专项间关联关系不协调、个别指标与历史资料或统计资料不符等问题,协调各市、县普查办核实,补充修正。

(2)工业总产值。有些县统计年鉴中只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没有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全口径工业用水量无法推算,辽宁省采用以下方法予以解决:一是向统计部门下发文件,提出技术要求,由各级统计部门帮助解决;二是收集经委、工商等有关部门数据,与统计部门共同分析解决。

(3)畜禽数量。有些统计年鉴仅有年总数或年底存栏数。辽宁省采用年底存栏数,对仅有年总数的可按养殖种类、周期估算。

(4)规模以下耕地灌溉和非耕地灌溉的不同水源、不同作物的典型灌区的实际加权亩均用水量(综合定额)的确定问题。辽宁省采取以县行政区套水资源三级区为水量计算单元,考虑不同种植作物、水源差异确定用水定额,计算净用水量,避免三级区供用水量不平衡问题[2-3]。

(5)供水量(地下水井和取水口的取水量)的用途与推算全口径用水的用途口径不一致,例如地下水井供水量的用途分城镇生活和乡村生活、取水口分城乡供水难与经济社会用水的用途对应;还有取水口的用途要求填写主要用途,与经济社会用水的口径不一致等。在进行合理性分析时,供用水量无法比较。

(6)城市供水由市政自来水公司统一向多个区级(计算单元)供水情况,水量平衡时供水拆分、输水损失计算困难。辽宁省采用的方法:一是根据供水量、输水管网类型和长度的比例推算。二是先计算总输水损失量,按输水管网类型和长度的比例划分到各区[4]。

(7)水量平衡分析仅计算总水量平衡,没有分析分项水量平衡(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有可能造成总水量平衡但是分项水量不合理,导致用水指标错误。辽宁省采用各专项间相应水量对照分析法,进行分项水量平衡。

3 参考文献

[1] 尉成海,房国良,赵巨伟.精心组织 扎实做好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J].中国水利,2010(22):28-29.

[2] 景宁.临汾市水利普查卒间数据采集标绘严把“三关”保质量[J].水利发展研究,2012,12(6):21-22.

[3] 贾志峰,胡晓燕,李少鹏.做好水利普查数据统计工作的方法[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2(3):60-61.

上一篇:房地产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统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