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2 06:26:51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1

一、调查统计抓规范,夯实工作基础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升级晋档活动考核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做好调查统计工作,是升级晋档活动健康开展的基础环节。在分级建档的过程中,探索建立了一套依法据实统计村级农民人均收入的调查方法和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了以往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乡村干部“拍脑袋”、农经站估算,导致数据不实、不准、不详的问题。

1、抓好“三落实”,确保调查统计依法有序进行。一是落实承担机构。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采取“数据抽样调查评估”办法,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负责村级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统计工作。二是落实调查经费。县财政列支1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调查统计工作。并由各乡镇筹措资金,解决调查户、辅助调查员补贴,保证调查统计工作迅速启动。三是落实分级责任。县委组织部负责调查统计工作的总体协调,县调查队负责调查统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建立调查网络、加强业务培训、做好调查数据的收集测算和复审评估,建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库。各乡镇负责调查统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资料收集上报工作。

2、实行“三统一”,确保调查统计全覆盖。一是统一布点。县调查队采取“1310”模式抽选调查网点,即每个村确定3个中等收入水平的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中采取随机起点等距抽选方法,抽选10户样本调查户,既要突出农村家庭经济情况好、中、差三个层次的调查对象,又要突出村级地域间产业结构特点确定调查对象,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村级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全县123个村共抽选3690户作为样本调查户。二是统一配发调查帐表。县调查队按照统计法有关指标要求,统一印制帐表,印发统计指标说明,并分发到各调查户,确保调查户准确填报。三是统一配备辅助调查员。给每个村配备一名辅助调查员,负责全村30个调查户的指导检查督促和统计汇总上报工作。县调查队定期对辅助调查员进行业务指导,确保调查统计工作依法进行。

3、突出“三规范”,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一是规范记账办法。县上对村级辅助调查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为乡镇调查人员配发了计算器和存储U盘,规范了记账办法。坚持定期对部分调查户入户进行检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规范上报程序。各乡镇对调查户年度收支数据处理汇总后,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于年底前送县调查队进行综合评估。调查户资料按《统计法》的要求,严格保密。三是规范评估办法。首先,由县调查队对数据间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对上报数据进行准确性评估;其次,采取入户抽样调查的办法,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评估;第三,结合各村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收益、人均土地面积以及消费水平等情况,参照县农经站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第四,县评估小组统一审定,形成定案数据对外公布,作为考核各乡镇和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健全机制求创新,形成工作合力

升级晋档作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新载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远工程。必须有良好的工作机制作保障,才能高点定位,整合资源,各方配合,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班子成员负责的领导机制,实现了县级领导、部门领导、乡镇领导、村班子成员、农村党员五级联动责任机制。一是建立常委联点带动机制。10名县委常委分别包抓1个乡镇“升级晋档”活动,确定1个村为活动联系点,坚持定期深入乡镇,抓规划,抓示范,抓项目,抓收入。县委书记王琳同志率先垂范,深系点金渠镇第二坡村,指导制定猕猴桃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36万元,使该村年人均猕猴桃收入达到8500元,户均4万元,提前实现了二类升一类的目标。在他的带动下,县委常委年内到点调研指导工作均在5次以上,争取各类帮扶项目18个,协调资金380多万元。二是建立部门联系帮扶机制。开展“双百结对帮扶”活动,组织123个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123个行政村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一帮四年不变,为帮扶村提供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活动开展以来,县级部门累计到村开展帮扶、指导工作356次,提供信息180多条,落实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三是建立干部驻村包抓机制。全面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共选派369名县乡干部,带感情、带项目、带资金,进村组、进农户、进田间,促农民增收、促升级晋档、促农村稳定,协助包抓村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制定增收计划,提供技术信息,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指导抓好所在村升级晋档活动。四是建立抓点示范机制。结合开展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一手抓典型培养,一手抓后进村转化,重点培养树立达到一类村党组织的典型,树立进位两个以上档次的村党组织的典型。去年7月,县委对10个促进农民增收先进村级党组织,10个服务“三农”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奖励,辐射带动整个村级党组织升级进位。五是建立资金项目整合对接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与14个县级涉农部门进行项目对接,整合项目资源和产业扶持资金,重点向三、四类村倾斜;为全县78个村整合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6个,总投资2871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新增农贷占去年各项贷款净增额的86.1%,为升级晋档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六是建立年度考核奖惩机制。坚持把升级晋档活动作为考核乡村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年初,由乡镇党委书记就本乡镇年度创建目标和四年规划向县委作出承诺,村党组织就本村年度晋升目标向全体村民作出承诺。同时加大考核分值,年终由县上考评小组对照县委制定的四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真考实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下拨专项扶持资金和党费以奖代补资金的重要依据,与村干部报酬待遇、评优树模挂钩。

三、强基固本提素质,激发内在动力

升级晋档既是一项富民工程,更是一项党建工程,要使这项活动取得实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非常关键。县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坚持重心下移,强基固本,以基层党建推动升级晋档、以升级晋档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一是抓培训,提升带富能力。围绕升级晋档,大力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充分发挥134个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统筹安排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培训,同时采取省市党校轮训、专家辅导、外出观摩学习等形式,先后培训村组干部3000多人次,为全县培养了一批工作能力强、发展能力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强双带”型村干部。二是抓激励,激发内在动力。将开展升级晋档活动与村级党组织争先进位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县123个村级党组织中评选升级晋档10强村,由县委授予“科学发展先进村级党组织”奖牌。建立争先进位工作机制。对于晋升到一类的村党组织,每年根据评分情况对一类村进行排名,以后每年对照上年位次实现位次晋升的,由县委进行表彰奖励。三抓典型,强化示范引领。深化拓展“两示范一带动”活动,在全县确定5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500户农村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进行重点培养和重点支持。全县共建成县、乡、村基层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78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1680多户,示范带动群众2万多户。四是抓保障,强化基础工作。把全县123个村的483名现任村干部与402名离任村干部的补贴纳入财政管理,全年发放村干部补贴343万元,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促进升级晋档工作热情。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3处,村文化广场16处,使村级阵地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五是抓载体,构建长效机制。在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要求乡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增分升级、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乡风文明、帮扶贫困户增收等方面向群众公开承诺,全县村党组织年内共承诺办实事项目3426项,完成率达99.8%;广大党员共承诺事项18569项,完成率达98%。

四、突出增收抓落实,提升工作水平

开展升级晋档活动,科学发展是核心,农民增收是重点。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开展升级晋档活动的重中之重。一是培育壮大猕猴桃骨干产业促增收。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思路,举县一致打造猕猴桃产业,实施4个万亩连片产业带建设;制定扶持奖励政策,对新建标准化示范园每亩补贴400元,鼓励果农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西兰环球园艺公司,建设两个“千亩示范园”,推广10项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水平。年,全县新栽优质新品种猕猴桃4万亩,总面积达到18.8万亩,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实现6.5亿元,农民人均猕猴桃收入增加2500元。二是扩大劳务输出促增收。始终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全面实施“农民创业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去年,共举办返乡农民工培训班15期,培训城乡劳动力2万多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已增加到12.79万人,年实现劳务收入6.2亿元,人均劳务收入2380元。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促增收。坚持把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秦宝肉牛、恒兴果汁、老牛面粉等20户国家、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去年,县上又成功引进蒙牛2万头奶牛现代化规模养殖项目、新西兰猕猴桃花粉研究加工中心等4户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113个,吸收社(会)员8000多名,有效提升了农民增收的组织化程度,构建了“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合作社)+产业党支部+农户”的产业化新格局,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添了后劲。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2

1.农业新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对于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者而言,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应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追求真实调查结果。

2.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提出新的内涵。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跟踪高效农业、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新领域的发展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统计监测工作已经成为农村统计调查专业不得不面对的一项任务。

3.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更加复杂,农村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调查对象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农民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和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有所降低,调查难度加大。对于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而言,应进一步创新调查方法,完善调查手段,增强调查本领,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水平。

二、20*年农业综合统计工作重点

1.统筹兼顾,精心组织,整体推进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省统计局、省农普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农村统计调查各项职能,继续做好农业普查和常规农村统计调查工作。

2.以农业普查为契机,狠抓年定报的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客观分析农业普查数据与常规农业年定报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原因,针对农业年定报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规范化要求。强化年定报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3.以农业经济核算为龙头,认真开展农业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继续做好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新的农业发展速度工作,按照规范化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农业经济核算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统计以及畜牧业产量调查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水平。

4.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分析。按照*市统计局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办法的要求,研究制定我市农村统计主要指标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并按照评估办法要求,认真做好我市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分析工作。

5.积极做好统计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度开发应用统计调查资料,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三、20*年农业综合统计调查目标管理要求

(一)进一步夯实农村统计调查基础

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基层的统计基础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应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1、做好基层调查员的思想工作。通过不断加强与基层调查员的沟通交流,要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增强做好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2、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调查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技能。通过精心组织业务培训,使基层调查员熟悉抽样调查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工作要求,从而具备开展本专业统计调查的基本素质。

3、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统计流程。努力确保已建立起来的各项制度(比如农村抽样调查网点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数据质量评估制度、访户制度、台帐制度、调查网点联系人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从而有效规范基层统计工作流程。

(二)深入基层检查指导

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是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适应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需要。通过深入基层检查指导,一方面可以引起调查员对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调查员的责任心,防止调查员不深入调查点开展调查,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基层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创新点,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数据管理,提高统计权威性

各区县统计局、农调队应积极做好与市统计局的沟通交流工作,加强数据管理,认真做好农村统计主要指标数据的核实工作,并及时上报评估报告。现将我市农村统计主要指标数据(仅限上级统计部门下管一级的指标)核实的有关要求作如下规定:

1、主要农产品产量的核实。对有抽样调查的农产品产量应与抽样调查数据一致,对于没有抽样调查数据的农产品产量,与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数据一致,或与评估后的数据一致。核定的依据是《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SA)》和《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S)》。有抽样调查数据,但未使用的,一律按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更正。

2、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核实。一是要通过宏观核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要与本地农村经济增长形势协调一致;农村居民来自农业收入要与农产量增长和其他实物量增长逻辑上一致。二是要加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结构的评估,收入来源结构与产业结构要逻辑上一致。三是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要客观、实际地反映出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形势。首先应考虑种植业产品产量、畜牧业生产和渔业生产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其次要考虑农产品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三是要核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是否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情况相符。

3、主要农产品价格及指数核实。重点检查评估代表品的代表性以及缩减指数的科学性,主要核实依据是《农业产值和价格综合统计报表制度(SM)》。

4、农业产值、增加值和发展速度核实。可比价农业产值增减趋势应与对应的产品产量增减趋势一致。特别要注意对各业产值中影响较大的农产品产量进行增减趋势核实。在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新的农业发展速度工作中,要求季度产值、增加值按大类缩减即完成SM401表的填报工作,年度产值、增加值按中类缩减。一般情况下,增加值的可比价增长速度不应高于相应的现价产值的增长速度。特殊年景,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产值增长速度时需具体说明。

(四)建立审核评估制度,确保数据质量

根据农村统计数据审核评估要求,建立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主要评估内容如下:

1、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评估。各区县在对原始资料和数据处理进行审核控制的基础上,还要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检查。

①样本结构代表性评估。首先要与上年样本数据进行比较,其次再与总体(主要是农业普查数据)及全面统计数据进行比较,要求差异率在5-10%。若差异较大,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样本数据进行重新核查。

②样本趋势代表性评估。将本期调查的指标结构关系与前期调查的指标结构关系及全面统计的指标结构关系比较。要求趋势基本一致,若差异较大,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样本数据进行重新核查。

2、调查工作质量评估。工作质量评估是通过基础工作检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对报表制度、调查方案和基础工作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对数据采集、编码、录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以对调查数据的可信度做出判断。

3、报表数据逻辑关系评估。审核评估采取县区级自审,市级复审的办法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据实更正。

4、趋势分析评估。一是根据增长趋势进行评估。下级向上级机构上报年定报资料的同时,对增速过高过低的指标,要重点说明经济现象的原因,要具体到样本单位情况。二是对于定期开展的统计调查数据,对调查年报资料可根据进度调查进行评估。利用季报、半年报及前三季度报表与年报中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增减趋势是否合理,是否有根据,从而对年报数据进行趋势方面的评估。

5、有关指标经济关系评估。根据相关经济理论确定的指标间经济关系的变动验证调查资料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计算经济指标并与往年比较,对年报数据进行审核评估。比如价格季节变动趋势等。

6、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验证评估。农村统计调查资料应与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资料进行验证评估。

7、对原始数据中偶然因素、特殊因素、不可比因素的评估。一些异常的调查数据出现,往往不具代表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性的认识和判断产生误导,原则上应尽可能在全面掌握当地这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按总体平均水平考虑折算标准,无法掌握总体情况的通过评估酌情折算处理。

8、外部因素变动影响的评估。农村统计调查的主要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和幅度除了与宏观环境有密切关系外,往往更直接地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措施、报告期的自然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政策措施方面,如粮食直补措施是否落实到户;劳动力培训和组织劳务输出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效果;引导和帮助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效果;政府组织对“三农”实际投入增减变化情况等。各地要能够从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对农村统计调查的主要数据的增减变化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在自然气候方面,主要分析评估有无受病虫害、灾害性天气、洪涝等大的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据此分析判断相关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强化统计分析,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3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启动会。这是关系我市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建设,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平同志亲自到会作动员,会上印发了攀委办发[2010]8号文件和攀委办发[2010]12号两个重要的文件。会议的任务就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集人心、聚集合力、攻尖破难,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刚才市长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深刻阐述了该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对该项工作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好、认真贯彻落实好。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孙平市长讲话精神和攀委办发[2010]8号,号文件,做好该项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认清形势,抓落实。

形势之一:目前我市正深入开展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先教活动中要切实解决好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动场所的问题。省委明确指出,抓紧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问题,是有效开展农村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迫切需要,是为广大村民提供文化教育服务,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需要。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我市现有353个行政村,有活动场地的村仅有37个。因此,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是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形势所需。

形势之二:目前我市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事关亿万农民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从我市目前情况看,首先,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任务在农村。我市农村、农业、农民对开发建设这所现代工业城市,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加之我市工业移民、资源开发等特点,客观形成了我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造成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较大差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迫在眉睫。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增强,我们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其次,影响社会稳定的涉农问题很突出。前几年我市在稳定上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处理好下岗职工就业解困的问题。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涉农问题成为影响我市稳定的主要因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农民工工资拖欠等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可能酿成。由于基层政权组织薄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法制教育缺失、法制意识淡漠,运用法律手段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不高,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往往采取过激甚至非法的手段。因此农村政务建设的步伐与农民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农村最薄弱。我市目前公共文化资源严重不足,而仅有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县以上城区。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农民群众文化活动严重不足,文化生活贫乏。因此,封建文化糟粕在农村还很有市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盛行,部份地方宗派势力问题突出,组织活动猖獗。农民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群众基础。如果失去这个基础,将动摇党的执政之基,动摇国家的政权。

因此,我们将要实施的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是一个基本建设项目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希望大家认清形势、增强使命感,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前中心工作,重点投入精力、时间,抓紧、抓实。

二、明确任务、抓落实。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总体要求,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机制,2008年,基本解决全市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组织阵地设施以及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参加全民健身难的问题,使农村基层组织得以切实巩固,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涵盖了基层党员阵地建设、村级组织建设、文化、广电、农民健身等十项内容的“村村通”工程,是集乡镇、村宣传文化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具体内容是:(一)乡镇宣传文化中心,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楼和文化广场,具体为一楼、一场、一台。(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宣传文化中心,集村级组织办公、会议,广电,计划生育,档案,党员活动,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楼和室外活动场地。具体为一楼(综合楼)、一场(篮球场)、一栏(宣传栏)。

全市共建44个乡镇宣传文化中心,316个村宣传文化中心。整个工程分三年实施,2010-2007年完成总量的80%,其中东区、西区完成总量的100%。今年东区完成1个乡镇、2个村;西区完成1个乡镇、4个村;仁和区完成7个乡镇,37个村;米易县完成6个乡镇,30个村;盐边县完成7个乡镇,38个村的建设任务。全市今年完成总量35%建设任务。围绕上述计划各县(区)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三、拓展思路,抓落实。

此项工作各县(区)和参与部门单位,一定要跳出项目看项目,创新思维,拓展思路,立足当前,思考长远。将项目选址与新村建设、小集镇建设、城镇化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将项目选址与发展旅游打造民俗特色村结合起来;将项目选址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修编结合起来;将项目建设与生态建设、生态移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创新机制,抓落实。

此次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有几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此项目可说是“十通工程”。涵盖了党员活动阵地、村级党政组织办公、文化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科普教育、档案、计生服务、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农民健康教育工程、公共卫生服务十项工程的村村通。建设方式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实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体现了一室多用、多功能共享。二是公共性。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是由县级以上政府投资的国有资产,是我市两级政府首次在农村修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统一性。该项目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审批、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的五统一原则。四是反哺性。这次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市级承担了基建50%的资金,无偿提供设计,减免相关建设费用,装备设施设备,是我市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次大行动。五是规范化,按照当前中央、省、市的有关规定,这次项目的建设实行代建制。

由于该项目具有上述一些特点,使我们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机遇是我们可以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形成合力,挑战是我们首次面临一个项目立体多兵种作战,立体是市、县(区)、乡(镇)、村,多兵种是涉及十几个部门的工作,有党委部门,有政府部门,有经济部门,有社会事业部门,比较复杂,加之实行代建制,这些都是全新的东西,我们没有经验可参考,没有现成的办法可遵循,必须创新机制,积极应对,务求成功。:

一是创新审批机制。该项目小而分散。各县(区)作为项目业主,对本县(区)项目实行打捆申报、审批。

二是创新设计方式。该项目由市规划设计院统一设计图纸,但各县区可根据不同地域风格在外观上作修改。

三是创新运行机制。由代建单位与各县(区)签订代建合同,共同履行权利与义务。

四是创新筹资机制。各部门以该项目为由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其资金统筹规划使用。

五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整合各部门资源,互相利用,资源共享。

六是创新管理机制。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内设几个工作组负责项目协调、资金管理、业务指导、检查督导、评估验收等工作。各县(区)也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人员,对应开展工作。

五、保证投入,抓落实。

按照市委办[2010]8号文的要求,该项目总投资6093万元。其中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1760万元(44个乡镇×40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宣传文化中心建设4108万元(316个村×13万元),已建村达标补助185万元(37个村×5万元)。市县(区)按1:1比例财政投入,市级投入3026.5万元,五个县(区)共配套资金3026.5万元,其中:东区需配套33万元,西区需配套72万元,仁和区需配套715.5万元,米易县需配套779.5万元,盐边县需配套1334.0万元(不含已建达标补助)。

今年全市计划安排乡(镇)建设项目22个(其中东区1个,西区1个,仁和7个,米易6个,盐边7个),村级建设项目111个(其中东区2个,西区4个,仁和37个,米易30个,盐边38个),共需资金2323.0万元,市级投入1161.5万元,各县(区)配套1161.5万元,其中东区配套33万元,西区配套46.0万元,仁和区配套380.5万元,米易县配套315.0万元,盐边县配套387.0万元。市级责任部门和各县(区)要积极调配,筹措资金,确保建设的需要。

六、强化责任,抓落实。

今天市政府将与各县(区)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是该项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县(区)政府是该项目的业主。县(区)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完成县(区)目标任务,履行其相关责任。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配合抓。各县(区)党委、政府、各成员单位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全力实施,强力推进设施建设工作。

一是将此项工作将纳入县(区)目标考核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县(区)作为本辖区项目业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因地制宜,并要充分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制定好本地项目建设规划,负责选址、统筹资金、整合当地资源等工作。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组织协调由市一级统一进行,但主要建设任务在县(区),具体实施也在县(区),各县(区)一定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机制,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强力推进设施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重大的、具体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角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明确工作职责,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以确保整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市发号)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建设生育文明示范村为载体,通过全面推进农村生育文明建设,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健全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制,深化农村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努力探索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农村社会经济同发展、共促进的新途径,为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核心,以培育农村生育文明为总体目标,大力开展“争创生育文明村、争当星级文明户”活动,力争到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市农村生育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初步形成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建设在农村基层得到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活动阵地得到巩固充实;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农村育龄群众普遍接受,农村晚婚晚育率达到60%以上,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比例达成60%以上。

稳定低生育水平。生育水弹趋势得到有力遏制,多孩生育、一男户超生问题基本解决,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明显提高,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

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出生人口性别比接近正常值,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基本控制;农村女孩成长环境进一步改善,初步建立有利于女孩成长、妇女发展和女孩家庭发家致富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制度。

计划生育民主化管理进程加快。村级“两委”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基本得到落实,自我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初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法律法规规定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优惠政策得到全面兑现落实,基本形成独生子女奖励、入学就医优惠、二女户养老保险、奖励扶助养老、产业发展帮扶等配套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规范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普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农村育龄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1、实施计划生育产业养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相结合。要把生育文明新村建设同培植新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农村新产业的培植工作。进一步总结和推广“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工程”、“计划生育小康工程”、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等成功经验,立足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农村支柱产业培植过程中帮扶计划生育家庭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自主发展生产的能力。在产业帮扶过程中把扶助资金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好、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的计划生育家庭倾斜,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

2、建设基层人口计生服务网络阵地与新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巩固生育文化阵地。要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与创建文明村镇、和谐村镇活动相结合,建设一批人口文化长廊,组建一支人口文化宣传志愿者队伍,规范人口计生宣传载体,使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始终体现时代性、科学性、群众性。进一步完善以镇村为龙头、中心村为骨干、小组为依托、村室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要结合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建设一批村级计划生育服务示范点,进一步加强村级服务室的设备配置,形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殖保健服务环境,让广大育龄群众在接受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过程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

3、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建设乡风文明相结合,在塑造新风貌中弘扬生育文明。在农村广大育龄群众中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少生快富户”活动,引导农村育龄群众建设先进生育文化,树立文明婚育新风,以先进的生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通过乡风文明展现文明进步婚育风尚。要结合育龄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广大农村开展好关爱女孩、关爱留守孩的“双关爱”活动,引导农村育龄群众革除陈旧生育观念,树立生育文明新风;积极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参与开展文明农户评选、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积极倡导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引导农村育龄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4、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完善生育文明新机制。以“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为框架,健全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宁府字号文件对计生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

5、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结构与培育新农民相结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深入开展“优质服务进农家”活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深入乡村普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进村入户做好服务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生育、生活观念,增强农民生殖健康,自我保健意识,为广大农村育龄群众提供免费的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农民生殖健康水平;加强婚前检查,实施人口出生缺陷干预;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升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解决子女流动人口超生问题。

6、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与创建好班子相结合,在创新工作方法中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提高依法管理、优质服务能力。要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融入整体村民自治之中,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村“两委”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村、组计生基层网络的主体作用,构建计划生育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组织基础。规划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自治协议,落实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村民代表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等制度,把奖励扶助、优质服务等工作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县指导、乡服务、村自治、户落实”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推进新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进程。

四、活动主题

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层次推进,有序进行。

1、年,继续扩大试点,重点抓好市委、市政府43号文件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突出抓好关爱女孩、出生性别比整治、关爱女性生殖健康活动的开展。

2、年,全面铺开,继续抓好市发[]43号、市府发[]105号文件的贯彻,重点抓好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兑现落实。

3、年,以促进生殖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主题,进一步推进优质服务进农家活动。

4、年,以生育文明示范村的建设工作为重点,规范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水平。

5、年,建章立制,总结提高。总结交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工作经验,全面促进生育文明。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各村要按照双“五新一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新一好”和省人口计生委提出的“新观念、新行为、新农民、新风貌、新家庭、生育政策落实好”)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好本地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把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评体系,加强考核督查,推动工作开展。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和村(居)民自治“四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同发展、共促进。

2、综合协调、强化协作。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本次活动,镇规化所要把基层人口计生服务网络阵地建设纳入新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农技站要将支农惠农政策优先倾斜计生户,文化站要把生育文明纳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政所要把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政权建设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之中,组织人事部门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创建好班子的重要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把实行计划生育情况作为创先评优的重要条件。要通过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共同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的顺利开展。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基层统计;农村经济;问题;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都离不开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各种资料的统计,而现阶段农村统计却恰恰是我国统计工作的最薄弱环节。

党的十七大再次把“三农”问题纳入了党和政府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二〇〇七年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形式强调为“三农”服务,确保农民增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多途径、多渠道、多部门协手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最大程度地增加,为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保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农村统计工作,同样也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日程。从《统计法》的宣传贯彻,统计机构的单列,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环境的优化都足以证明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可见,切实加强新时期农村统计工作,特别是基层的统计工作,将是我国统计事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那么,菏泽市牡丹区目前统计工作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能否真正为党委、政府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及时、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等一系列的问题,足应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统计工作者。目前牡丹区统计工作的现状令人堪忧,综合起来,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落实不到位。

一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基层,作为基层一级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理所当然对辖区内的情况最为了解,要想把辖区内的各个统计数据统计准确,做到清楚明白,就必须依靠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人缘,地缘关系。

但是由于村两委班子换届,村干部自动离职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村一级统计工作专职人员的配备情况很是令人担忧,特别是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以后,村负责统计工作的是村文书(大多由村会计过渡),由于主管部门未充分放权和解决相关待遇问题,其统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处于零状态,小村根本没有专职的统计工作人员,到了村的统计工作任务谁有空谁就负责,往往由于情况了解的程度不一,业务水平的差别等原因,而造成同一单位前后上报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给乡镇统计汇总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也就更谈不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二、统计经费严重不足。

虽然乡镇统计站已经建立,但其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并没有相应地进入统计站,这样就使得统计站本来就很紧张的工作经费变得更加紧张,而作为区一级统计机构对乡镇的统计工作任务却必须按时按要求全面完成,但经费却不下拔,乡镇统计站处于夹缝中,既要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作保障,从而使得各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结果是“几头忙活,几头效益不佳”。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吃力不讨好”。

三、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的问题。

《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的情况。”难道村级不受统计法的约束?村级作为基层上报单位,必须遵循《统计法》的规定,否则村级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无保障可言。区统计局为了加强农村统计往往只是对乡镇统计员进行考核,但乡镇对村级统计人员的考核却无法落实。迟报、乱报乃至不报的现象无法得到遏止,加上乡镇财力有限,村干部培训特别是统计人员的培训不能进行,就连送报表的误工补助和差旅费都不能解决,上述原因,使得村级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统计工作中“交差”思想普遍严重,报表质量低下,全区范围内至少有50%—70%的村级报表不但没有准确性,有时还无逻辑性。对全区统计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于使党委、政府无法掌握到本辖区相关方面的真实情况,容易造成某些决策上的偏差。

四、乡镇及村级统计档案资料保管不善,致使某些档案资料丢失,在需要相关数据时无从查阅。

统计站归档保管的统计资料,有很大部分已丢失,现在统计站想查阅有关统计历史资料时根本查阅不到。乡镇如此,村级统计资料的归档保管更加落后,因为村级统计人员的更换频繁,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如交接不及时,致使部分统计资料已丢失,再加上村级办公条件差,无固定安全的办公场所,大部分资料都是由村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负责保管,资料都是放在统计人员的家里,必定会由于这样或那样地原因丢失、损坏,从而导致统计资料无法归档,丢失严重。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针对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更重要的是要追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工作之所以有上述一些问题存在,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

1、动机决定结果。这几年来“三五”“四五”普法教育都把《统计法》作为全社会的重点,但是从统计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统计法》对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统计人员却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特别是乡(镇)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其动机和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加上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和无视《统计法》的“长官意志”存在,其数据质量可想而知?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正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别是企业的兴衰存亡已完全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调控,而上层建筑的转变却相对缓慢。各级政府还没有从“抓经济”转向“管理和引导市场”上来,仍然依靠“下指标、考政绩”的办法来推动“经济发展”。每年总是召开各种会议,下指标、定任务,一级一级向下分解,到年终总是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指标,相反总有超额完成的现象出现。这样既保住了政府集体的荣誉,又保证了一年得来的考核过关。试想这样的统计数据其可信度究竟有几分?因此,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由于上级政府没有依法行政,下级单位在统计数据中出现大量水份也就成为了必然。

2、广大村级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报表质量差。就目前的统计管理体制来讲,基层统计力量的强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统计工作水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纵观全区,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一来是由于村干部变动频繁,特别是村级统计人员的变动周期短,长时间专门从事农村统计工作的业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新手上路”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二是受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制约,根本没有统计经费预算,没有对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三是由于村级统计档案资料的移交和保管没有跟上,造成部分统计资料的丢失,造成新任统计人员无资料可查,报表时全凭个人印象推测,致使统计报表质量低下。

3、《统计法》宣传力度不够,统计执法不到位,对统计违法的处罚不力,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没有跟上。《统计法》虽已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但是对该法的宣传力度并不强,特别是区乡两级对《统计法》并没有组织专门的系统培训和宣传,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统计违法现象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统计执法和处罚并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执行。统计执法的检查次数相对较少,从一定程度上给统计违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给统计数据的不真实提供了纵容的客观环境,给个别统计人员的思想上造成了“统计违法、不关痛痒”的麻痹思想和松懈。再者,因很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较低,特别是农村基层统计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加上法律知识的淡薄,对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现象不制止,连逻辑性、真实性都不加推敲,加上行政对统计工作的干预,也就放弃了原本想坚持的立场而“随波逐流”。领导要什么,就统计什么,要什么样的数据,就写什么样的数据,这就是统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的具体表现。

针对问题找原因,找准原因后就要研究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和提高。面对我区农村统计工作的现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方可达到目的:

1、加强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统计工作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其独立性和专业性,但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其相对地独立性、法定性,这是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一。然而部分政府领导对统计工作只一味地要求数字的增加和减少,不尊重客观事实,直接进行人为干预,必须用法律手段予以约束,尽快地转变这种工作方法。地方政府必须从人权、事权、财权上给统计部门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广大统计工作人员能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为政府服好务。在保证统计机构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尊重统计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统计执法,保证统计工作沿着健康、有序、依法的轨道向前发展,真正地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强化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运行。

2、立足当前抓根本,着力强化基层建设

统计工作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基础工作不牢将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基础建设,在保证乡镇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的前提下,着力对农村村级统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努力壮大农村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以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如举办各种层次的培训和讲座,给基层统计人员适当的报表误工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夯实农村统计的基础。

3、着眼统计事业发展的长远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

统计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的核心,事关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全局。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统计信息化工程,使统计工作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

政府应积极支持统计事业的发展,为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硬件。如微机等必要的工作工具,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改革现行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配备制度,大胆创新,全面推进农村统计工作由乡、镇驻村公务员统一制度。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6

一、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遵循的原则

农村经济统计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村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村科学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所以在统计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时效性、服务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第一,时效性与预见性相结合的原则。农村经济的统计工作要第一时间反映农村经济的动向,并且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预见性的控制和调整措施,保证农村经济正常发展;第二,宏观和微观统计相结合的原则。统计工作除了要对农户的收入、支出成本,特色产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监测,还要对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把握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第三,坚持监测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村经济的运行态势和各成员组织进行监测分析的同时,还要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提供可靠、准确、及时的有关农业的各种信息。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统计队伍建设薄弱。首先,由于乡镇一级机构的改革,增大了一级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使得为农村经济统计配备的经验丰富和工作能力强的统计人员严重不足;其次,基层的农经统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了解统计制度,没有掌握统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只了解粗浅的财会知识,不懂得指标体系的核算,这种业务水平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农经统计基础工作的质量。

(二)数据收集困难。农村经济统计的指标多、范围广,涉及到个人及各种经济组织的数据收集,对农村经济收益、农民的收支、各经济组织的经营情况等方面都要去调查和搜集资料,并且目前农户的收入来源复杂,人口流动性强,对统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带来了难度。

(三)统计方法和体制落后。许多农村仍然沿袭了传统的定期层层汇总上报的统计调查方法,而缺乏经常性、随机性和重点性的抽样调查,没有用科学的推算来得出较为全面的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同时,各地方政府的领导直接组织和领导统计工作,使得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无法避免政府领导对工作的干扰。

三、强化农村经济统计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领导的重视度,加大各项资源的投入。农业局要提高对农经统计的重视程度,把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流程,层层把关,由分管领导亲自负责统计工作,各乡镇的统计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并对自己的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统计工作组织体系。

(二)定期检查,提高统计质量。为了确保农村经济统计的质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准确的依据,必须加强统计工作的调查和分析。定期组织专业统计人员下乡到户,开展座谈、抽查等形式对统计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比如对农户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并教导正确的方法。并且专业的统计人员还要调查了解农村工业、畜牧业、林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利用、村级债权债务、农产品价格等情况,解决调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账目规范、数据真实准确。

(三)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由于统计工作涉及面广、指标多,要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一定要准确,只有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统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格遵守并执行统计制度,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其次,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市级统一培训或是由市级优秀的统计人员下放到农村去基层的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授最新的农经政策,丰富统计知识;其次,普及电脑操作知识。使统计人员懂得电脑的常识性操作,掌握填制报表的方法,学会使用各种统计软件,从纷繁复杂的人工数据统计中脱离出来,提高统计的工作效率和数据核算的准确性。

(四)统计工作要不断创新,体现服务性。在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要及时根据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农户及各个农村经济组织的需要,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调整、完善统计工作的内容,充分挖掘有利用价值的数据,不断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可靠、完整的决策依据。

总之,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统计数据的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统计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使农村经济的统计工作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付淑敏.论农村经济统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

[2]胡美华.浅议提高农村经济统计质量的途径[J].统计天地,2009(02)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7

1.1加强统计指标审核,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为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县农业局始终把基层统计报表的收集、审核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从基层报表、基层数据入手,完善规范各类报表的台账制度,加强对基层基础数据的审核力度,对各主要指标出现陡升骤降的现象加以核实、分析,尽量把差错消灭在源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在审核过程中,坚持“下管一级”的评估制度,加强对基层统计数据的评审力度,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求各乡镇做好月报、季报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防止出现数据陡升骤降的现象。

1.2部门配合信息共享,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农经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农户调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而抽样调查数据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为能真实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我们采取了农经统计与县农办、财政、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移民办等部门以及农业局各科室统计信息共享的方法,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完整。

1.3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数据更具实用

为使农经统计数据更具实用,在年终统计时,我们除完成“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外,增设了“农户收支情况统计表”31个指标;“村级债权债务情况统计表”51个指标;“村经济合作社各项收入情况统计表”23个指标;“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101个指标,作为年报附表印发到乡镇一并填报,从中了解掌握农户家庭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债权债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情况。

1.4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反映经济动态

定期做好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把握区域经济运行特点,对经济可能出现的运行风险作预警分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县农业局农经科自身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流程,从2003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项工作特别有感受的是,根据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分析,2002年9月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遂昌县村级会计委托制、电算化实施意见》,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托制工作,在此基础上,2009年8月又推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出纳)委托双工作。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2007年4月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对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10000元的村开展项目扶持,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利用5年时间基本消除经济薄弱村。通过此项工作,农经统计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的话语权大大提高,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当前农经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员变动频繁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一是村会计变动频繁,每次村级组织换届后,或多或少的村出现村会计变动;二是乡镇农经人员的变动,有工作做得好提拔重用的,也有觉得农经工作难做、待遇低转行的。农经统计的基础在村、乡镇两级,由乡镇农经员和村会计承担统计任务,而人员的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2.2工作任务繁重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目前,大部分乡镇只配备了一名农经人员,他们不但要承担村级村务管理(兼任会计或出纳)、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农经统计等大量的农经工作,而且还要驻村完成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或兼任乡镇财政报账员,或兼任乡镇党务工作。

2.3业务水平不高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乡镇农经人员由于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出现他们接受统计业务知识上的差异。在年龄结构上,有50年代出生的农经人员,也有80后的农经人员,在文化结构上,包含着初中毕业生到本科生。年龄和文化程度上的参差不齐,很难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2.4公众对农经统计工作认可度不高

我们对推进和创新农经统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社会公众对此有不同的感受。政府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用的是农调队数据,与农经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分不清哪个数据是准确的,同时认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那么快的增长,使农经统计一度成为社会公众议论的热点,屡屡受到质疑。

3改进农经基层统计的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农经基层统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农经统计建设。

3.1加强对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完善专业统计制度方法,建议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所有的农业农村执行一套统计报表,去除重复的统计指标,避免部门之间统计数据“打架”现象,减轻基层的工作量,净化统计环境。以统计系统为整体,专业与专业之间实行资源共享,减轻基层的压力。

3.2加强对基层农经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完善农经统计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制度,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基层农经统计人员实行定期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3.3加强对统计制度方法社会公众宣传

要向领导宣传统计制度、方法、流程、要求、措施等过程性的统计工作,使领导关心统计工作,关注统计数据,不仅关心统计结果,更加关心统计过程,从而更深的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要向社会公布统计制度方法,不仅要公布统计结果,同时还要公布统计制度方法、计算标准、核算依据,还原统计的来龙去脉,真相让人民群众知晓,事实让人民群众掌握,这样公众对统计工作就会添一份了解,去一份质疑,多一份支持,少一声责难。

总之,农经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统计法》,将统计制度方法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基层统计人员的优势来做好统计,用科学发展观来践行统计,努力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篇8

这次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推进会,主要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纪委七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的措施,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会前,大家参观了洪泽县东双沟镇便民服务中心,现场观摩了盱眙县马坝镇沙坝村“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刚才,又观看了盱眙县开展“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活动的资料片,听取了盱眙县、洪泽县的经验介绍。他们的做法各具特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突出工作重点,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市委丁书记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就相关工作作出批示。市纪委在年初的八次全会及向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都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市相关涉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加强政策指导。各县(区)纪委及乡镇(街道)纪委坚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

二是坚持执纪为民,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基层站(所)行风评议,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通过举办行风热线、开通直通车、组织领导干部下访等,畅通农民群众渠道;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农民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认真开展监督检查,保证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洪泽县通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促进基层站(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市经济开发区、清河区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保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健全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各地、各部门坚持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全面实行了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基层站(所)办事公开,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淮安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考评办法》、《淮安市村级集体财务管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村、站干部用权行为,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组织形式的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盱眙县在全市率先建立“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制度,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淮阴区严格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管理,制定新的“三资”管理办法;金湖县对村级财务实行报前会审,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漏洞;楚州区积极推行农村医院“药医分开、药房托管”改革,着力破解农民群众看病贵的难题;清浦区建立村(社区)干部廉政档案,涟水县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采购项目监管等做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得不够好;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体制还存在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少数基层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强,违纪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办事不公、吃拿卡要、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建好“四大平台”,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建好“四大平台”,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一)全面开展“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活动。各级党政组织要把开展“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活动,作为深化村务公开、基层站(所)办事公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要作为点评会活动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对点评会上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或建设性建议,要落实承办单位、责任人,明确办结时限,一般问题7个工作日内办结,疑难问题15个工作日办结。办理和整改结果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群众反馈和公示。对点评会上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整改情况包括办结率、解决率、群众满意率,乡镇纪委要进行跟踪督办和回访考核。对该办不办、群众不满意的,要加大督查力度,限期办结;对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要严明纪律,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纪律责任。各基层站(所)的上一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基层站(所)参加点评会活动,帮助基层站(所)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点评的结果,要载入干部的考核档案和廉政档案,作为干部业绩评价、任用提拔、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服务基层群众的新载体,上半年,各县(区)要拿出1到2个乡镇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6月底之前,在各乡镇全面推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按照“能进则进、一事一地、充分授权”的运行原则,凡与经济建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都应努力进入中心办理。项目进入中心后,原单位一般不得再受理。乡镇党委、政府要按照“能力强、服务优”的要求,从相关部门现有人员中选择年纪轻、业务精、素质高的同志,派驻到中心工作。部门人员较少的,可整建制进入中心。各窗口单位必须授予窗口工作人员充分的审批权限,让他们全权代表本单位办理相关审批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中心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考核体系,确保规范、高效运转,同时,还要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进一步深化基层站(所)行风评议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切实加强对基层站(所)的行风评议。评议由市行评办牵头,县(区)行风办和市各主管部门分别对基层站(所)进行评议。行风评议内容根据基层站(所)的工作职能,重点围绕依法行政、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办事公开等方面,由市直主管部门确定。要把评议与纠风工作的各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纠、评、建”相结合,认真开展排查和整改工作,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解决。各被评议的基层站(所)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研究制定并落实好行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目标要求,既注重评议结果,更注重评议过程,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着力推进民主理财,加强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要建立以群众代表为主的民主理财小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初要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原则,认真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必须要有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制定,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向村民公布。年末要实事求是地编制年度决算方案,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向村民公布。要建立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登记保管制度。购置、变卖、报废固定资产,须经村集体研究,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的发包、租赁经营,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实行公开招标。要通过建立村级新增债务申报制度和村级债务预警制度,严格债权债务的管理。在坚持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村有资金乡镇代管,确保集体资金安全。乡镇要有计划地对所辖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跟踪督查。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全局,涉及面广,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务求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担负起全面领导责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明确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主角。县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本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分工,切实负起责任;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级“两委”班子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具体责任,抓好工作落实。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有关部门特别是垂直管理部门对派出的基层站(所)要履行好监管职责。县(区)、乡镇纪委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组织协调,要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整合县乡纪检监察力量,探索建立村级纪检监察机构,完善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体制。建立并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群众依法参与的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二)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要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为教育重点,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在乡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理想信念和权力观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当前,尤其要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通过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法纪意识,自觉用《意见》提出的“六要六不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乡镇和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与农村创业文化、普法教育相结合,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长廊、报刊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形成勤奋、进取、诚信、尚廉的良好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三)狠抓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形成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要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当前乡镇干部、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在履行职责、为民服务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深刻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深化农村基层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民主评议、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通过强化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切实解决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基层站(所)办事公开流于形式等问题。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要严明纪律,狠抓制度的落实,对严重违反纪律和制度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和纠正,以维护纪律和制度的严肃性。

(四)强化督查考核,保证工作落实。加强监督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县(区)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投以足够精力,县(区)纪委常委会要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加强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推进工作的开展。要围绕“四大平台”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加大督查考核的力度,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予以解决。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要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每年底,县乡要将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

四、抓好当前工作,谋划全年工作,推动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深入开展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抓紧抓好当前在手工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为今年工作做好准备。

第一,全面完成去年目标任务。去年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纪委和省纪委的部署,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要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要求,对去年以来的工作进行对照检查,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要认真做好经验总结;对完成的不好或没完成的,要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分管领导要亲自过问,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春节就要到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文明祥和、清廉节俭的春节。

第二,认真谋划今年工作思路。今年是市委提出的“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研究部署好今年的工作,对于保持和发展全市反腐倡廉工作的好势头,意义重大。1月8日到10日,中纪委召开了七次全会,对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部署。不久,省纪委将召开二次全会,市纪委也将召开二次全会,对全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和全会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全年的工作思路,制定好全年的工作计划。

第三,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去年市、县纪委换届后,各级纪委领导班子作了较大调整,县(区)纪委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新人员较多,对此,要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带好队伍,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执纪执法水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分析新情况,探求新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上一篇:医疗质量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街道经济统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