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打假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1 19:38:47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1

反假货币工作是维护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是高度重视,每年召开国务院部际联络员会议专门研究反假货币工作。根据当前国内反假货币斗争形势和国务院领导对反假货币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反假货币工作力度,根据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定的年反假货币工作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和“在做好日常宣传的同时,组织好集中宣传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四川省被列入公安部在全国开展打击整治假币犯罪“行动”10个重点地区之一的实际情况,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抓住重点,严厉打击假货币犯罪活动

近年来,通过加强反假宣传、加大对假币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市反假货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假币犯罪活动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反假货币斗争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年底,国内一些媒体相继报道发现“HD、HB90”编号的百元面值假人民币,网上也广泛流传,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作了要“采取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加强与境外合作,以有效防止假钞泛滥”的重要批示,总理先后两次做了要求采取综合整治,查处假币犯罪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孟建柱也先后多次做了批示。月16日,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反假货币工作形势,并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做了统一部署。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10个月,代号为“行动”的打击假币专项行动。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当前我市假币流通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流通中假人民币问题仍然很突出。据统计—年4月,我市公安机关就破获假币案件13起,缴获假币13.5万元;全市金融机构共收缴假人民币2.8万张,金额174.7万元。特别年底至年初市面上流通的仿真度较高的“HD、HB90”版100元券,由于媒体相关报道,曾一度在我市货币流通领域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假币犯罪活动流动性较强,犯罪活动向农村边远山区和城镇“弱势群体”扩散,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制作技术不断翻新。全市各区县、乡镇都有假币事件发生,且农村明显增多。近几年由于城市对假币的打击和宣传的力度相对较大,假币犯罪活动有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扩散的趋势,而且多是流窜作案。年初安居区边远乡镇发生几起用假币诈骗村民案件,金额均在3000-4000元左右。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犯罪分子很容易就能掌握制作假币的设备,并且在技术上不断翻新,这给我们的反假货币工作增加了难度。从总的情况看,我市虽然不是制假的重点地区,但是假币犯罪活动仍较为猖獗,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是假硬币、变造币有所增加。由于现行流通的硬币大众防伪技术相对落后,公众识别能力较差,群众对小面额假币的警惕性较低,一些犯罪分子乘机大量伪造假硬币,对纸币采取挖补、切层、粘接等变造。我市近两年收缴的假硬币和变造币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假硬币和变造币的出现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人民币信誉。

根据当前反假货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近期的工作要按照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和四川省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加强城市和农村两个反假网络建设,实现重点地区假币犯罪突出的局面明显改观,制贩、使用假币犯罪案件显著下降,使人民群众对人民币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

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深入开展打击假币犯罪的综合整治活动

各级公安、铁路、交通、工商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追源头、挖窝点、打团伙、破大案”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假币贩运网络的侦察打击力度,要加强情报资料的收集工作,对发现的可疑线索,要一查到底,要和假币源头地、中转地的公安机关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反假信息共享,共同打击,力争破几个大案,斩断流向我市的假币贩运渠道,有效遏制假币犯罪在我市不断上升的势头。各级检察院、法院要及时做好假币案件的立案、和审理工作。对一些性质恶劣、影响面大的制贩假币案件要进行公开审理,震慑罪犯,教育群众,对制贩假币的犯罪分子,除追究刑事责任外,还要依法没收制贩假币的违法所得,依法予以必要的经济处罚。

三、人民银行市县支行要充分发挥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要做好领导的参谋,要加强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系,要做好反假货币工作的信息收集工作,搭建各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平台;要协调各方,精心组织,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一线柜员的培训,依法组织对商业银行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和有关法规的检查,加强柜台堵截,防止假币误收误付。同时认真组织落实好今年反假货币宣传月各项工作。

四、各级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好反假货币工作义务

要切实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做好柜台服务,规范假币的堵截、收缴工作;要发挥金融部门的优势,做好货币管理与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确保人民币的安全顺利流通。各金融机构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组织开展好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张健行长已作了详尽安排,请大家务必抓落实。要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反假货币网络的建设,要把反假货币网络建设与推进城乡社区服务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形成由政府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相互联动,齐抓共管的反假货币工作格局。

五、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做好反假货币工作协调配合

反假货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打击制贩假币和提高群众防范假币意识,是关系到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工作,各级政府作为反假货币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反假货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对本地反假货币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要主动了解本地区反假货币工作情况,要始终把反假货币工作作为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大事来抓。各分管反假货币工作区(县)长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反假货币工作组织机构,强化反假货币联系会议的工作机制,对今年反假货币宣传月的各项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力度,做好人民币防伪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打击制贩假币犯罪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识假、防假、反假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在宣传工作中,要注意正面引导,加强正面宣传,严禁不实报道。各级工商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和新闻出版部门要恪尽职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出版、印刷行业的管理,做好市场整顿治理工作。要依法加强点验钞机具生产、销售的检查和市场管理,杜绝假冒伪劣的点验钞设备进入市场,对生产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厂家要坚决取消生产许可证。教育部门要继续推进“反假货币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把爱护人民币,反假货币知识的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真正做到从青少年抓起。反假货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运用《反假货币工作简报》等载体,交流有关工作信息,通报大案要案情况,使各成员单位掌握形势、明确工作要求等。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2

一、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

《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下发后,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联合行动的通知》,就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在全国范围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农资打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对14省的统计,今年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33.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3万多个,检查各类农资经营网点、门市部27.2万个,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2.46万家,捣毁各类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342个。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1326起,涉案货值5.01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处不合格种子398.1万公斤,劣质肥料2.5万吨,假冒伪劣、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的农药36.85万公斤,伪劣兽药1万多公斤,各种无证冒证和伪劣农机及其零配件16万台/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较成功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得力

各地参与农资联合打假部门的领导都较重视农资打假工作,大多数地方成立了农资打假协调小组,设立了农资打假办公室,明确了专职人员,公布了举报电话,将农资打假列为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各省农业厅把农资专项打假作为重点工作抓,以此来促进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发挥行政监督职能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形成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农资打假的局面。

为了确保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顺利开展,各省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部局关于农资打假工作的精神,及时将有关精神传达下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联合发文,召开会议等方式安排农资打假工作。

(二)综合执法,农资打假工作逐步规范

近年来,许多地方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探索农业行政执法新的运行机制。福建、江苏、贵州等省农业厅成立了农业执法总队。湖南省农业厅今年从厅内各有关执法单位抽调了16名执法人员组成农资打假队伍。全国有77个地(市),815个县(市)成立了农业执法支队、大队。在今年的农资打假专项斗争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山西省为了加强农业执法机构建设,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以晋办发〔2001〕9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结合市(地)、县机构改革,按照“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步骤,力争三年内在全省全面实施集中综合执法,使农资市场的监管经常化、规范化。

四川省成都市编委专门发文组建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落实编制20名,市政府发文进一步明确了编制、人员管理(按公务员管理)和经费问题(纳入财政预算)。该市执法大队成立后,2000年就查处违法案件650起,比1999年增长60多倍,没收、转商假劣农资产品32.4吨,是1999年的6倍;2001年1-9月,查处违法案件1086起,比2000年同期增长30%;没收、转商假劣农资产品94.9吨,比2000年增长192%。

(三)广泛宣传,营造农资打假氛围

为使农资打假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各地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少地方在电视台、电台、报纸上开设了农资打假专栏,加强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资方面法律规章的普及和宣传,报道农资打假活动信息,并对大案要案、典型案件进行跟踪报道,对制假售假窝点进行曝光。

浙江省农业厅召开了三次农资打假工作新闻会,各新闻单位多次派员参加省执法检查组,赴各地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河南省共出动宣传车3865车次,悬挂条幅760个,张贴标语53670条,在广播、电视、报刊上播放、刊登农资打假信息849次,举办大型咨询活动87次,印发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27.91万份。福建省执法总队在省电视台制作了7个农资打假专题节目。广东省农业厅召开了由省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供销社领导与执法人员和新闻记者参加的销毁假劣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现场会,公开销毁查获的假劣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近100个品种,共25吨,货值100多万元。

(四)突出重点,抓好关键时段的整治行动

江苏省农林厅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专项整治行动,在春播期间,开展了以春播用种、夏季作物用肥、春季畜禽用药、饲料为重点的春季打假护农大行动;夏季与省质监局联合开展了肥料专项整治行动;7月至9月开展了农药市场专项整治;8月至10月部署了全省畜牧行业生产资料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秋季开展了以小麦、油菜为重点秋播种子专项整治行动。浙江省农业厅针对养猪户和饲料经销户使用违禁药物、私屠滥宰、违规经营病猪等现象,开展了“劣病毒”猪肉专项整治工作。河北采取整治重点市场,按农时季节,适时开展专项斗争的方式推进农资打假工作。种子整治的重点是玉米杂交种子和抗虫棉种子,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市和保定市种子市场以及棉花集中产区;农药整治的重点是“三证”不全、假冒伪劣以及国家禁用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农资专业市场以及生产工艺落后、群众投诉较多的农药生产厂;肥料以复混肥料、叶面肥、微生物肥料为重点,以登记证号、产品标识和使用说明为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市场;农机及零配件集中检查生产和销售企业(网点)、农机维修市场和有影响的农机市场集散地。

(五)集中力量,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与工商、质监、公安、供销社、经贸委等部门紧密合作、协同办案、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江苏省公安系统全年出动2000多人次进行农资打假执法活动。四川、重庆两省(市)都十分重视大案要案的查处,四川省查处典型案件16起,重庆市查处典型案件6起,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的四川宜宾县水稻种子案、重庆国威农药案和四川省武胜县杂交玉米种子案等三起案件都迅速按有关法律程序进行了查处。

农资打假涉及的范围广。各省在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农业、技术监督、工商、公安、监察、畜牧、饲料、农机、供销等部门互相配合,立足本职,积极行动,共同开展打假整治工作,形成了合力,使农资打假效果显著。湖南省华容县制售假农药案的侦破就是技术质量监督部门依法查处,公安、监察、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各部门联合行动取得的成果。经侦查,犯罪嫌疑人到案发为止,已产销杀虫脒170多吨,销售货值71万多元。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收审,涉案的国家工作人员多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针对农资打假工作的特点,为提高办案速度,提高办案效果,各级农业部门无论在市场检查还是在典型案件查处过程中,都主动取得当地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河北今年查处的标值10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基本上都是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联合办案,相互支持,积极配合的结果。山西省农业部门在工商、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整顿忻州市忻府区奶牛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依法行政,确保农资打假工作持续健康进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各省加快了一些配套法规的建设,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打假人员的素质。许多省根据《种子法》、《渔业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先后出台了可操作的配套的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了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一些省还建立了农资打假工作制度。如江苏省农林厅建立了打假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县农业局每周五报市局,市局每周一报省厅,对于重大突发情况和重大事件即查即报,并根据事态进展随时续报。为确保农资打假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省还加大农资打假工作督查力度。江苏省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一级督查一级的方式今年已组织了两次督查活动,除检查面上工作外,重点对领导批办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大案要案进行督查。

为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培训班。河北省今年组织了1095人次的种子法知识培训和576人次的种子检验知识培训。山西省农业厅今年举办了5期执法人员培训班,有1200名市(地)、市县执法人员和分管农业执法的领导参加了培训。

一些省制定了农资投诉(举报)案件的登记、处理程序等制度。使农资打假案件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

福建省农业执法总队印发了《福建省农业执法总队科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及内部管理规定》,包括了总队科室的责任制,人员岗位责任制、人员工作守则、“十不准”规定、学习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队务会议制度、受理投诉或举报工作人员岗位工作制度、外勤执法人员岗位工作制度、罚没物品交接管理工作人员岗位工作制度、案件受理工作人员岗位工作制度、文件或文书管理工作人员岗位工作制度等17项。

二、农资打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市场、农资产品问题仍很严重

从督查情况看,农资管理和打假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由于农业生产资料,量大面广,假冒伪劣由来已久,并逐年呈蔓延趋势,许多领域的问题积重难返。虽然今年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行动,但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资经营主体不规范。目前农资市场无证经营或超越经营范围的现象仍然很突出,不具备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而挂靠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非法经营者在农资销售旺季走村串户销售农药、化肥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经营行为不规范。销售过期、失效农药和劣质种子坑农害农的现象不断出现;农资和百货混合经营现象不在少数。兽药经营中的主要问题还有兽药、人药同时经营的现象。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如:

(1)无证生产和造假状况还比较突出。制假售假活动由公开、半公开向地下、半地下,组织性、隐蔽性、对抗性增强,手段趋向智能化,增加了打假工作的难度。

(2)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农业部今年春夏对市场上的农药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农药为16%,有1/5的单位经营了不合格农药,这些是在合法的经营单位里抽出的登记过的农药产品,非法生产和经营的假劣农药就更多了。据陕西省畜牧部门抽查,“九五”期间,兽药质量抽检合格率为77%;近期对市场质量抽检合格率为50%。青海省西宁市经销的蔬菜品种近百种,但通过审定的只有20多种,大部分种子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标签。

(3)农资产品标签不规范。农业部今年抽查了2586个农药标签,不合格率为54.6%,有的地方农药标签不合格率高达80%。有的擅自修改已审定的标签内容,有的扩大使用范围,有的盗用、冒用他人登记号,有的用一个登记证用于多个产品,还有的采用光写商品名而不写含量和使用情况等欺骗手段坑害农民,严重干扰了农药市场的正常秩序,危害了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引起了农民与合法生产企业的强烈不满,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责成农业部立即进行整顿。

(4)误导消费的广告多。主要是兽药和农药表现最为突出,虚夸产品质量的不少。有的企业还用“农业部推广新产品”、“中国农学会推荐产品”等来误导消费者。

(二)少数农业部门对开展农资打假的认识还不到位,执法意识薄弱

一些地方认为农资打假是工商、技术监督部门的事,和农业部门关系不大,有的地区和县级农业部门甚至放弃法定职权,不闻不动,根本没有安排部署和组织检查。农业各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

(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

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对农资制假售假不仅不打击,而且还加以庇护。如有的农药生产厂家在生物农药中添加大量化学农药,使用在禁止使用的作物(果菜)上,坑害消费者。当检查发现后,地方出面说情、辩解,难于处理。另外,农业部门内不少单位也经营农药、兽药、种子、肥料、农机及零配件等,有不少单位,既进行经营活动,又有管理职能,还有的审批、登记、检测、监督集一体,使本应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失效。

(四)农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农资打假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按现行的农业法律法规无法处理,如化肥、农机质量管理等尚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标准,农药、饲料、水产种苗等其他农资管理相应的配套办法或实施细则也要修订和完善。渔药、渔具市场的监管不明确,个别地方存在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一些农资产品管理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当前农资生

产和市场监管的要求。

(五)参与农资执法的机构多,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国务院抓农资执法、打假的机关如工商、技术监督、供销和农业部门等多个单位。农业部门内又分散在种子、土肥、植保、蚕种、畜牧兽医、饲料、农机、渔业等多个机构。但真正对农资市场和生产单位的执法起震慑作用的不多,力量分散,多部门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确。适应农资执法特点要求的,既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的法律素质,又具有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和较强的职业道德水准的执法人员缺乏。

督查中也发现一些地方部门之间配合得不是很好,案件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沟通不够。有的省反映,由于各部门各自行使管理职能,缺少沟通与协调,往往出现多部门对同一行政管理对象多次检查的情况,生产、经营单位意见很大。此外,农资打假工作多部门操作,部门之间通气不够,发文多,部分内容交叉重叠,形式主义的东西也不少,工作实效不高。有的反映泛泛的执法检查多,实际查处的案件少。农资质量抽检工作开展不够,结果公开不够。多数地方的农资执法,仅仅检查销售机构,从销售机构查出农资产品质量问题时,对销售者做出处罚后便草草收兵,不再顺藤摸瓜,追究更深背景和生产者的责任,使更大违法者逃避了法律制裁,制假售假的源头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农资违法案件中,小案多,大案少的假象。

(六)农业行政执法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装备,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不稳定

各地普遍反映,缺乏农资打假专项经费,缺少必要的交通、通讯、取证等工具,抽样检查、假劣产品的销毁、联合执法等系列费用难以解决。参加农资打假的人员大部分是临时从各系统抽调的,执法意识不强。

基层反映,上级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农业行政执法指导,影响了农业执法的顺利进行。

三、农资打假工作的改进意见

(一)从“五不放过”入手,找准农资打假切入点

这次督查组共带回102个需要督办的案件,至目前已有85个查处完毕,剩下的17个,还将继续督办。有关领导批转的案件有10起,有9起通过督办已依法查清并进行了处理,还有1起正在查处中。各地投诉的转有关业务司局的案件10件,已有1件查清,其余9件正在追查中。

我们将对这些案件进行分类总结,追根溯源。

在大案要案查处过程中,各级农业执法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的同时,对于该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与司法机关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案件的处理结果,还要认真查清伪劣农资源头和流向。对于源头非本省、市、县辖区范围内伪劣农资,要及时向有关省或市、县通报情况,请其他省或市、县查清和处理,或请上级单位处理。

要做到查处的案件有始有终,办事程序规范,档案齐全。对领导批示的重大案件,要及时研究处理,做到件件有结果。

(二)建立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建立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是十分迫切和完全必要的,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农资打假方式只能是暂时的应急措施,今后要从机构设置、人员调配、管理机制和经费保证等方考虑这个问题。

在当前农资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农资猖獗的严峻形势下,组织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打假是不可少的。因此,九个部委要继续加强部门间协作,建立联合打假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认识农资打假的重要意义,在农资打假方面形成合力。在联合执法检查过程中,各单位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在执法过程中各负其责,如技术监督部门主要负责好从源头打假和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工商部门检查营业执照和市场秩序等,农业部门检查经营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以及产品的包装标识等。

(三)健全完善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加入WTO后,当前正在清理修改有关行政法律法规文件之机,加速健全完善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有的省反映,一是尽快制定肥料法;二是出台农机管理、水产种苗等方面法律法规;三是修改《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四是制定农药、兽药、种子、肥料等包装标签准则,统一标签规范等。

(四)农资打假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大农资打假案件的查处力度,关键的是要有健全的执法队伍,大量农资案件的查处需要专职农业执法队伍负责。这是在新形势下,赋予给农业部门的一项新的重要的职能。目前农业执法队伍很薄弱,近两年各级农业部门在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把原来比较分散的农业行政执法职能集中起来,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建立专职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从各地实践的情况看,农业综合执法是值得推广的。各级农业部门应结合机构改革和调整,理顺各相关机构的管理权限,明确责任。避免部门间或部门内执法不一致,造成多头执法,损害国家形象。各相关执法部门均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

一是依法开展农资市场准入工作。对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对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不予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工商机关结合企业登记注册、年检换照等工作,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对违法生产、经营者,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实行许可管理的农资产品,农业部门要认真进行检验、实验、鉴定,对不符合条件和质量标准的,不予办理产品许可、登记手续,不允许进入生产流通领域,从源头上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资产品进入市场。质监部门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关于从源头打假和从源头抓质量的要求,切实负起责任,加快研究制定必要和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不合格农资产品不出厂。

二是建立农资打假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要对农资打假工作不力,消极应付甚至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三是建立农资打假执法情况报告制度。各级农资执法机关要建立农资打假情况月报或季报制度,逐级上报农资打假工作情况、遇到的主要问题、大案要案情况等,以便及时指导和协调。

四是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执法一定要严,不能以罚代刑,以情代法,不追源头,不追究相关责任,包庇纵容,甚至知法犯法,否则就无法开创农资打假的新局面。

(六)保证农资打假经费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3

2006年8月以来,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组织开展了整治制售假发票和治理涉税违法信息专项行动,各地公安、税务机关通力合作,集中统一行动,查处了一批制售假发票案件,捣毁了一批制售假发票的窝点和网络,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但是,随着金税工程网络控管能力和税收管理的加强,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些不法分子将重点目标从增值税专用发票转向其他发票,专业分工明确,单线联系,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网络,涉及面广,游离不定,难以追踪,其印制环节隐蔽极深,不易发现;销售时以网络、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街头广告等形式推销假发票或招揽代开发票业务,凭借信息技术和现代化通讯、交通工具,采用专业化分工的手法,逃避执法机关的监控与打击。最近,国务院领导批示“要严肃查处,严加整顿”。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总体部署,巩固和扩大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成果,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重点

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是针对一些不法分子伪造、非法印制发票,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传真、邮递等交易方式大肆进行兜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活动,以及专门发送发票违法信息和专门从事代开发票的团伙。要对假发票的集散地车站、码头等地方集中整治。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确定集中整治的重点,力求打掉更多犯罪团伙,端掉更多犯罪窝点。

二、工作安排

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8年2月至3月)。各地公安、税务机关要对本地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利用发票违法短信息梳理案件线索,确定打击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要尽快组成联合领导小组,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具体部署,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确定工作重点,并加强监督检查。联合领导小组下设联合办公室,由公安机关牵头,国税、地税机关参加,制订整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随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在2008年3月20日之前将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联合报送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按照上述时限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有关情况。

(二)集中整治阶段(2008年3月至8月)。各地公安、税务机关要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梳理出工作思路和摸排出突破线索,集中统一行动。要突出重点,深入进行整治,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捣毁一批制售假发票窝点,打掉一批犯罪团伙,务求更大实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每两个月向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报告一次专项整治行动情况;重要事项和重大案件随时报告。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按照上述规定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有关情况。两部局将适时通报各地专项整治行动情况,并将派工作组深入部分地区进行督导。

(三)收尾总结阶段(2008年9月)。各地公安、税务机关对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查处的案件要快办快结;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要尽快移送,并及时了解检察机关和法院审判情况。要认真总结专项整治行动情况,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政策和管理上的问题,要认真提出改进建议;对好经验好作法要积极推广。对专项整治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嘉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在2008年9月30日前将专项整治行动总结分别报送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按上述时限向国家税务总局报送总结。两部局将对各地专项整治行动情况和成果进行通报。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问题是社会治安管理和税收管理中久治不愈的顽症,其危害很大,引发大量的逃税、骗税、贪污、贿赂、洗钱、滥发奖金、挥霍公款等违法犯罪。各地公安、税务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应当深刻领会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发票违法犯罪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以及与发票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整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更大的成效。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可报请当地政府领导担任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长。要紧紧依靠当地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把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扩大整治工作成果,促进税收秩序明显好转。

(二)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各地公安、税务机关要按照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两个部门协作的优势,形成打击合力。对税务机关移送和检举人提供的案件线索,公安机关要及时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及时受理。在这次专项整治共同行动中,向公安、税务机关检举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案件线索,经查证属实,对检举人的奖励可参照《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规定》(2007年1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令第18号)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各地公安、税务机关要按照“破大案、打团伙、捣窝点、破网络”的总体方针,始终将大要案件和职业犯罪团伙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力争在行动中破获一批大要案件,打掉一批职业犯罪团伙,有效遏制制售假发票犯罪日益猖獗的势头。

(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开展整治。各地公安、税务机关要根据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成因和态势,针对此类违法犯罪在一些地区、行业猖獗的势头,选定重点地区和对象,迅速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整治,以重点地区为突破口,带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争取捣毁和端掉更多的犯罪窝点和团伙,有效遏制发票违法犯罪活动。要以目前网络上、手机短信的非法代开发票等信息为重要案源,先行重点查处,顺藤摸瓜,刨根溯源,要追查真票的购领单位,一查到底。要根据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确定一批案件进行重点督办。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4

加强工作统筹谋划。2016年3月和7月,先后召开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总体思路,部署了2016年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各地对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重视。起草并报请国办印发《2016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明确了加大重点领域治理力度、强化行业日常监管等7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

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严厉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强化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执法,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维护农村市场秩序。深入推进“清风”行动,打击进出口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维护中国制造海外形象。前三季度,全国行政机关查处案件10.8万余件,公安机关侦破涉嫌犯罪案件近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万人,法院判决1.2万人,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大力推动区域合作。召开长三角、京津冀晋蒙、泛珠三角地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座谈会,印发了会议纪要和“打击侵权假冒区域协作工作指引”,推动建立区域间信息共享、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等协作机制,探索打击侵权假冒区域协作的有效方法。长三角五省市联合发起互联网侵权假冒治理的“云剑”专项整治,京津冀华北五省签署30余项跨部门和地区的执法合作机制,泛珠三角地区落实日常协作,大力推动长效机制建设,有效提升了全链条打击侵权假冒合力。

持续推进“两法衔接”。推进两法衔接制度机制建设,汇总梳理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地区打击侵权假冒两法衔接制度性文件171个,编制印发文件汇编,起草印发《关于打击侵权假冒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打击侵权假冒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使用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29个省级 “两法衔接”平台,28个省级平台实现与中央平台的对接,录入案件信息近30万件。“两法衔接”工作的顺利推进对于发挥执法与司法合力,全方位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和参与多双边交流活动,参加美国大使馆2016年“大使知识产权圆桌会议”,集中会见英国、美国等10国驻华使馆知识产权官员,参加中美、中欧、中俄、中日知识产权工作组会议,及时信息,参与应对世贸组织对华政策审议,加强沟通协商,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决心和成绩。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5

一、工作内容

(一)依法查处非法制售烟草制品案件,清理整顿烟草制品市场。各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以及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活动提供机器设备(包括机器零部件)、原辅材料、资金、场地、运输工具、销售渠道以及组织煽动群众暴力抗法等违法犯罪案件;依法拘留、逮捕、、审判制售假烟犯罪分子;依法处理纵容、包庇和参与制售假卷烟违法活动的公务人员。通过严厉打击非法制造烟草制品商标等违法活动,全面清理整顿烟草制品市场。

(二)督促、指导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的查处。市打假办牵头组织对非法制售烟草制品等大要案和疑难案件的督查协办,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指定专门人员参加联合督查督办工作,依法加强对案件的查处、监督和指导,及时解决案件查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适用法律问题。结合我省及韶关地区烟草制品制售假的特点,针对烟草制品制售假案件侦查、、审判等环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适用法律指导意见,制定有关规范性文件。

(四)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打假办要做好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收集、总结、通报有关部门对烟草制品打假的情况,对重大案件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公安机关通报对烟草专卖局移交案件的受案、立案追逃、强制措施适用、呈捕、移交及撤案情况;检察机关通报对烟草制品案件的立案监督、批捕、情况;法院通报对烟草制品案件的审判情况;监察部门通报对有关人员在卷烟打假中的违纪处理情况;工商部门通报卷烟市场清理整顿情况;烟草部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犯罪案件线索,公安机关要及时向烟草部门反馈案件查处情况。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及时向打假办报送工作简报、信息,打假办综合后统一向有关职能部门传送打假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脑联网,授权使用共享信息。

(五)加强宣传培训工作。针对我市农村、城镇地处山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加强对重大烟草制品制售假案件查处及审判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每年开展评先进活动,对在办理烟草制品制售假案件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以维护国家、消费者利益和零售户合法权益为宗旨,按照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原则,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严厉打击假冒卷烟制售网络,彻底清除市场中存在的假冒、走私等违规卷烟,坚决取缔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违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卷烟市场经营秩序,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查处一批涉烟非法经营案件,摧毁一批涉烟非法经营网络,依法严惩一批涉烟违法犯罪分子;提高全社会烟草专卖法律意识,增强卷烟零售户守法经营观念;全县范围内无证经营行为、销售走私卷烟、假冒卷烟和非法渠道卷烟行为基本杜绝;进一步规范全县卷烟市场秩序,城区市场净化率达到98%以上,农村市场净化率达到95%以上。

(二)任务

1、严查假烟加工窝点,切断制假原辅材料供应,坚决打击非法印制烟标行为。

2、严查利用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渠道,特别是利用特种车辆、货运物流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的行为。

3、严查偏远山区、宾馆、饭店、网吧、娱乐场所、名烟名酒店和各镇农贸市场周边有一定规模的带有批发性质的食杂店等重点部位,以及车站、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销售假烟行为,严厉打击涉烟违法“钉子户”。

4、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及通信终端涉烟违法活动。

5、坚决取缔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违法经营行为。

6、查处重大制售假烟网络案件。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专项行动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确保专项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卷烟市场整顿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烟草专卖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交通局、工商局、质监局、邮政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烟草专卖局,负责本次专项行动的协调、服务与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各镇要配合做好整顿规范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县烟草专卖局负责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本次专项行动的宣传工作,做好卷烟市场的检查和案件的查处工作,对重大案件线索和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交,做好本次行动的协调及经费保障工作。

2、县公安局负责涉烟犯罪活动的立案侦查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对阻挠执法、暴力抗法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负责对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转播涉烟信息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把“破网追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挖主犯。严厉打击加工、运输、贩卖非法卷烟等扰乱卷烟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3、县工商局负责查处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生产销售无注册商标的卷烟、雪茄烟、有包装的烟丝和生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非法印制、销售烟草制品商标标识的查处力度。

4、县邮政局负责对利用邮寄快递渠道非法邮寄卷烟行为的检查。

5、县交通局负责对职能范围内物流货运场站涉烟运输行为的监管。

6、县质监局负责指导烟草专卖部门查处假冒伪劣烟草专卖品及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7、县检察院、法院负责及时、批捕、审理、判决专项行动中查获的各类涉烟刑事案件。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1月27日至31日。成立卷烟市场整顿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专项行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2月1日至3月31日。主要任务:1、根据卷烟市场排查情况,对不符合办理《卷烟零售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及违反《中华人民国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由工商部门依法查处。2、开展高档卷烟专项治理,规范宾馆、酒店、娱乐场所、超市、车站等场所卷烟零售户的进货渠道。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采取综合措施,堵住非法卷烟的流通渠道,对重点户及宾馆、酒店等进行全面清查,不留死角,对有违法嫌疑的经营户进行严密监控;对火车站、汽车站及大型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不漏一店一户,切断向零售户非法流入的渠道,彻底治理非法卷烟经营,确保对外经营窗口无摆卖非法卷烟、无违法进货、无坑害和蒙骗卷烟消费者现象。3、加强对配货站(中心)、物流中心涉烟经营行为的监控,谨防不法分子利用物流渠道从事涉烟非法经营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严厉查处。4、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对3万元以上的涉烟案件要重点突破,追根溯源,强化证据收集,力求“侦破一案,挖出一串,震慑一片”;对5万元以上的涉烟案件要挂牌督办,按照法律程序和国务院《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310号国务院令)要求,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要严惩一批涉烟案件的主犯、惯犯,始终保持打击涉烟非法犯罪的高压态势。5、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破获的大要案件,及时曝光,震慑涉烟违法犯罪分子。6、落实周报告制度。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要在每周一上报查获案件和物品数量等情况。7、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意见,研究探讨案件查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4月。专项行动结束后,要进一步巩固卷烟市场净化专项行动活动成果并进行总结,将总结及成果统计表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县卷烟市场整顿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卷烟市场整顿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各成员单位通过本次专项行动,要进一步认真总结和积极探索烟草制品打假协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强与烟草部门的密切协作,形成有效的执法合力,保持打假打私高压态势,切实规范卷烟市场秩序。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卷烟市场净化专项行动是净化整顿全县卷烟市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方案精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面提高卷烟市场净化水平。

(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本次行动目标与内容,及时曝光重大违法案件及典型案例,通过公布12313举报投诉电话、设置举报信箱、集中销毁假烟、宣传假烟的危害等多种形式,争取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参与,为本次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环境。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7

2.日常考勤规定

2.1员工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12时,下午2时至6时。(如果周末加班,那么就是上午九时30分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30分。)

2.2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

迟到:超过规定上班时间未到岗位为迟到。

早退:未到规定下班时间离开工作岗位为早退。

2.3员工日常考勤实行打卡制。

2.3.1公司员工一律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所有出勤员工每天(包括加班)须保证至少两个考勤记录;

2.3.2员工上下班需打卡,违反此规定者,给予双方各书面警告一次并处以100元罚款;

2.3.3员工因公外出不能按时打卡,应最晚于下一工作日内填写《未按时打卡说明书》,注明因公外出时间及原因,由授权领导签字,报公司考勤员留存;

2.3.4公司考勤员:人事专干、文员;

2.3.5迟到早退的处罚:

考虑公司办公地点比较偏远,目前公交车不太方便,员工在上班途中因不可抗拒原因(如电梯故障、交通堵塞等)而延迟到岗十五分钟以内,不处罚,但必须对考勤员说明迟到原因,但每月累计5次以上(含)9:00以后到岗的,给予口头指导一次;每月累计10次以上(含)9:00以后到岗的,给予书面警告一次;单次迟到超过15分钟不足1小时或早退一次按以下标准扣罚。

总经理级:200元/次

部门经理级:150元/次

部门主管级:100元/次

部门专员级:50元/次

部门文员级:40元/次

员工级:30元/次

2.4 所有人员上班须先到公司报到后,方能外出办理各项业务。特殊情况需经部门主管批准,不办理批准手续者,按迟到或旷工论处。员工外出办理业务前,须向部门主管说明外出理由,得到批准后,方可外出,否则按外出办私事处理。上班时间未办请假手续外出办私事者,一经发现,扣除当天工资的70%,并给予警告一次。

2.5缺勤:下列情形按旷工处理:

2.5.1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不上班者。

2.5.2请假期限已满,未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者。

2.5.3不服从调动和工作分配,未按时到工作岗位报到者。

2.5.4超过1小时未到(或离开)岗位,且无充分理由办理补假手续者。

2.5.5请假原因不属实者。

2.5.6旷工的处罚:按照月薪资标准288旷工时数300%扣罚。年累计旷工达五天及其以上或连续旷工五天以上,解除劳动合同。

3.员工请假的规定

员工因各种原因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办理请假手续,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达一小时以上者,按旷工处理。

3.1员工因事、病、婚、丧、生育以及其他特殊原因需要离开工作岗位者,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3.2因突发事件或急病来不及事先请假的,可用电话、书信或带口信等方式及时向部门主管报告,部门主管应向公司领导报告,并应于返回工作岗位的当天补办请假手续。

3.3请假报批程序:

3.3.1请假二天以内(含二天),填制请假单,说明请假事由报部门主管签字批准;

3.3.2请假二天以上者,须经公司领导签字批准。

4.假期计算及待遇:

4.1事假

4.1.1事假须提前一天办妥请假手续,部门主管凭本人在请假单上说明的详细事由准假,如请假理由不充分或足以妨碍公司业务者,公司有权不准假或缩短、暂缓准假。

4.1.2公司员工事假天数原则上年累计不得超过15天,月累计不得超过3天。

4.1.3公司员工因特殊原因需超出上述假期时限的,须经总经理签字批准,否则按旷工论处。

4.1.4员工请事假期间按事假时间扣除薪资。

4.2病假

4.2.1员工因病必须治疗及休养时,凭市级以上医院诊断书办理请假手续,一天以内的病休可以免附诊断证明;

4.2.2员工连续病休超过三天,但不超过三个月时,按本人日工资的70%计发病假工资,福利照发,奖金按实际休假天数扣除。

4.2.4病休连续三个月以上为长期病休,长期病休须凭医院住院证明或医师病假建议请假,并须经总经理签字批准。

4.2.5长期病休人员按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发给基本生活费。

4.3年假

4.3.1公司员工自入职之日起,工作满一年后具备享受年假的资格,年假期间薪资照发。年假遇节假及公休顺延。

4.3.2年假标准:员工自入职之日起工作满一年享受5天年假,1-2019年可享受5天年假,10(含)-20年可享受10天年假,20(含)年以上可享受15天年假。

4.3.3每年元月一日为核定基准日,核定下年度年假天数。在当年度3月31日前(含)入职的员工下一年度可有4天年假;4月1日至9月30日入职的员工下一年度可有2天年假,10月1日后(含)入职的员工下一年度无年假。

4.4公伤假

4.4.1员工因执行公务受伤需休息时,须持省级医院的休息证明,经公司领导同意,办理请假手续,才能休假。否则,病休一律无效;

4.4.2公伤假待遇,参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4.5婚假

4.5.1员工请婚假必须凭本人的结婚证明办理请假手续,进入公司前已领取结婚证的员工不可申请婚假,婚假需在结婚证书登记之日起12个月内申请;

4.5.2员工婚假为七天,遇节假日顺延,超过时间按事假处理;

4.5.3员工请婚假需连续一次申请完;

4.5.4婚假期间不扣除薪资。

4.6产假

4.6.1员工本人分娩凭医院证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准假。

4.6.2员工配偶分娩凭医院证明,准假3天;

4.6.3妊娠三个月以上的流产或死产,凭医院证明,按国家有关规定准假;

4.6.4产假在规定时间内不扣除薪资。

4.7丧假

4.7.1员工直系亲属丧亡包括:父母(养、继)、祖父母、外祖父母、配偶父母、配偶、子女,可以休假三天。

4.7.2员工旁系亲属丧亡经公司领导同意,可以休假一天。

4.7.3员工丧假在规定时间内,不扣除薪资。

4.7.4丧假需凭相关死亡证明。

5.加班的规定:

5.1加班申请由公司安排加班的,需由拟加班部门经理(主管)提前填写《加班申请表》,交人力资源部经理签字确认后,方可安排加班,加班申请表须交考勤员汇总;

5.2加班时数原则上每月每人加班不允许超过16小时。

5.3申请调休对于加班的员工,可以视情况安排员工调休。(调休限三个月内有效,倒休申请单上需注明冲抵加班日期)

5.4加班工资:

凡员工加班不能安排调休的,可以按以下标准核发加班工资:

5.4.1员工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两小时以内不计加班,延长工作时间两小时以上的,加班工资=实际加班时数*小时工资*150%;员工小时工资=基本工资/20.92/8。

5.4.2周六、日和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按以下标准计发:

周六、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20.92*200%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20.92*300%

5.4.3加班工资月核发天数:全月累计不得超过2天,并需以加班申请单和考勤卡为依据,没有打考勤卡,一律不得计为加班。

法院打假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

1、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一年的寒暑假累计约187天,占全年天数的51.2%.拥有如此多的假期对大学生来说可谓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来使用这笔财富,如继续在校深造,拓展学术交流,步入社会体验生活,外出旅行亲近自然等。如此巨大的人口数字,如此多的假期,做为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对学生做好管理,利用好这笔资源,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利益,实现对大学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大同大学、长治学院、晋中学院、运城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吕梁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2.1、文献资料法。

2.2、问卷调查法。对6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2.3、访谈法。对各校的有关领导,一线班主任,部分学生及学校与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2.4、数理统计法。对整理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5、总结归纳法。运用归纳,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所研究的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假期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在收回的5328份有效问卷中,对在假期工作期间出现的突出的问题作出以下总结:

3.1.1社会复杂,大学生假期工作得不到保障,安全性低。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都是源于实践经验,但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在假期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让大学生假期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社会上专门服务大学生兼职的中介公司较少,假期工作存在不安全因素。大学生在校时间长,没有专门的机构能为这些处时不深的大学生提供可靠、安全、稳定的工作岗位,许多大学生会被误入传销组织,有些人是贪图小便宜,还有是对社会环境的极不了解以及自身适应社会能力差所导致的。

3.1.2大学生假期时间短,工作技能形成时间长。

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大学生假期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对从事相关技术专业的实践学习,这点时间是远远不足的。当他们进入工作岗位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开始一点点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逐渐熟悉工作程序,最后到熟练地掌握工作技能。工作技能形成周期长。

3.1.3.大学生兼职工作类型单一,而且性别差异较大。

由于假期时间不长,而且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工作技能不稳定,较好的工作岗位不愿意接受这些在校大学生,而只有那些小公司、服务型工作岗位和一些工厂,不需要太多的工作要求和职业技能,能够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不仅仅是从工作单位所需要的层面考虑,给予大学生的工作兼职类型比较单一。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考虑,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足,在加上工作经验不足,他们会选择一些体力型工作。像收银员、服务员、工厂流水作业员等工作是他们的选择。

社会生活中男女性别差异明显。不同的工作岗位,男女比例不同,服务型工作岗位中,女性要比男性比例多,而对于一些劳动型工作岗位中,男性要求多。大学生兼职工作,不同职位,男女比例也不一样。

3.2 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的现状

经调查,在新型本科院校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拥有有关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的院校。

放假期间,学生假期寻找工作的途径:

选择学校组织或学校认同的机构寻找工作为0人;有2780人会选择跟着学生出去工作;有1869人选择个体中介户;还有679人会选择自己出去找。以上的三种方式都会有安全隐患,薪资问题,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最终还学生。

4、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建立的必要性

4.1学生角度:

4.1.1大学生假期工作安全的需要

对于大学生假期打工,其实首要的就是要保证安全。近些年来,不少大学生误入传销、外出打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等的新闻时有发生,很多大学生都很想利用假期时间出去打工,挣点生活费,不少学生外出打工都有可能会遇到类似危险情况。如果是通过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首先,这个中心能够保证学生出去不会被骗,他们就会为学生考察好打工的地方然后把学生介绍过去,这样学生不用自己去找工作,防止被非法传销分子诱骗。并且,他们会带领学生一起去,把学生带到并且安顿好,保证学生路途上的安全。

4.2 .2大学生假期工作利益的需要

工资是所有人都很在乎的一个问题,在以前就有同学出去打工结果被骗,没有拿到工资,但是由于当时自己孤身一人,没有任何靠山只能无奈回家。有很多的小企业老板非常“黑”,他们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缺乏维权意识,故意不发工资或克扣工资。如果通过大学生保障中心去打工,遇到不发工资或者故意克扣工资的状况,大学生可以求救于保障中心,保障中心会采取措施维护大学生的合法利益。而且外出打工住宿、饮食、工作时间调节等都是问题,通过大学生假期工作中心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总之,它会维护学生的一切基本利益不收侵害。

4.2学校角度

4.2.1维护学校声誉,提高就业率的需要

很多大学生在外不注意细节,例如:公共场所大吵大闹,随手乱扔垃圾,说话不礼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可以在外出前对同学们进行集体培训,对他们的行为,素养方面进行短期的培养,合格者企业再录用。如此会提高学校学生在企业的受欢迎程度,提高学校就业率。

4.2.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通过假期打工,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交流技巧,增强学校学生竞争能力。然而,许多学生对安全、工资等问题的顾虑,不敢出去。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能够为学生消除很多的忧虑,让他们大胆的走出去锻炼自己,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3企业角度

4.3.1 直接选择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通过直接进入校园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进入工作岗位,通过他们的日常行为影响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可以缩短优秀人才进入企业的时间。

4.3.2 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加入企业可以给企业思想注入活力,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力。

5、结论建议

5.1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假期工作保障中心,摸索一条真正“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就业服务,体查学生假期动态”的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假期工作的管理,为他们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假期工作。同时,各高校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学生工作平台,推行制度化建设, 建立大学生假期管理的长效机制。此外,学校应该建立企业和学生双向的会员制,记录企业与学生的诚信情况,学生与企业可以直接查询。

5.2广大学生要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工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个人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尽早做出职业规划。假期工作以挣钱为目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挣钱迷失自我,丢失自己的追求,鼠目寸光。假期工作在于认识社会和积累经验,在假期工作中要多学习,多思考,学以致用。

5.3企业和政府部门都要进一步支持和理解大学生的假期工作行为,开拓和创造出适合大学生假期工作的职业,扩大“小时工”等各种工种和工作空间,培育健康规范的大学生劳务市场和工作环境,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为社会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毛静,徐原久.关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8,2:34-37.

[2]刘正发,何继秀.当下我国大学生打工现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3-75.

[3]张兆延.从学校层面看大学生“打工”现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6:58-60.

[4]丘志君.浅谈如何创新大学生假期管理工作【J】.创新研究,2008,4:32-34.

[5]莫新均.假期实践――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竞争能力,2007,3:54-60.

上一篇:法院严打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老干部信息统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