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7 18:11:19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1

关键词 非承重、小砌块、应用技术。

1、小砌块应用回顾

广东省早在七十年代就对普通砼小型砌块结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且从生产到应用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广州市建委在1979年颁发了《小型砼主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1981年广东省建委组织编写了《小型砌块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规程》(试行),至1982年广东省建委与四川省建筑科研所合编了《砼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I4-82.推动了全国小砌块砌体结构发展。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广东地区的住宅以六层以下于制楼板砖混结构为主,结构自重大且抗震性能差。硷小砌块由于轻质高强,加设芯柱灵活并可提高抗震性能等优点而成为取代红砖的砌体结构的好墙村。一大批七层小砌块结构住宅在广州拔地而起,我们经过对小砌块墙体的开裂调研,受力性能和抗震试验研究[1],采取了适当的构造措施及天面植被等隔热措施,解决了墙体的裂漏问题,使小砌块结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广东面临港澳并处于开放的前沿地带。开放改革后,随着住宅商品化,人们对住宅功能、环境、装修等条件要求多变并越来越高,大开间灵活间隔的住宅更为人们所乐道。常规的砖混结构对此有较大的限制,我们又及时研制了附柱砌块的墙在体系。通过加设附柱而增大承重砌块墙的问距,解决九层以下大空间灵活间隔的住宅建筑结构问题[2]。随着开放改革深入发展,房地产业兴旺,吸取香港现浇硷结构技术,广州市建筑市场现浇框架结构取代了混合结构,子制楼板由于裂漏问题己无人问津,承重砼小型砌块生产大减,砼予制厂场己成商品房开发用地。广州市从1985年后确定现浇砼框架为住宅的主要结构体系后,普通砼小砌块由于块体较重,施工操作强度偏大而受限制、再加上与框架连结较差等缺点渐被人们打入冷宫,来源于农村毁田侥制的红砖因价格便宜,施工方便又成为墙体主要材料,广东墙村革新工作陷入低潮。

八十年代未,广州引进了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技术和设备建成了轻粘士陶粒及陶粒砼砌块生产线,轻骨料硷砌块作为轻质高强材料成为框架填充墙的热门墙村。为了使陶粒砼砌块能顺利推广应用,广州市建委组织专门小组进行研究,编制了《轻粘土陶粒及轻粘土陶粒砌块应用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5J01-90,对设计施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九十年代两部两局墙改办关于加快墙村革新通知下达后,广州积极响应,采取了征收保证金等一系列行政措施控制使用红砖,积极扶持新墙材的生产。广州地区除了陶粒砼砌块外.各种轻骨料硷,蒸压加气砼等小型砌块大量涌现。大量使用轻质砼砌块后,由于对砌块生产监管力度不够,设计与施工措施不当,致仁建成墙体开裂渗漏问题较多、工程质量投诉很多、建设主管部问亦深感头痛。设计单位无规范可依,施工单位也不知所措,把责任推给墙材革新工作。很多建设单位宁可罚款也使用红砖,墙革工作出现了波折。为此广州布建委利用广州市建设科技发展基金,组织了高校、科研、设计、施工、质监等单位的专家对非承重砼砌块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编制技术规程进行技术立法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墙村革新工作顺利进展。经过两年的艰苦研究,制定了广东省标准《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T15-18-97,及广东省通用建筑标准设计《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GJ005一1998。颁发实施后非承重硷砌块应用走上了正轨。广州市1998年新墙村的使用率达41%,而小型砼块则占新墙材的80%以上,又重新走上墙村革新的先进行列。

2.非承重砌块墙体裂漏问题研究

针对近年非承重硷砌块大量应用中出现的墙体开裂问题,广州市建委、墙革办利用广州市建设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设立研究项目,对砌块生产和设计施工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己建成楼房墙体开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裂缝产生原因,找出改善墙体抗裂漏性能的途径和措施[4]。

2.1砌块材质问题

非承重硷小砌块主要是轻骨料(如陶粒、膨胀珍珠岩、煤渣等)砼,和蒸压加气砼(或泡沫砼)。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片面追求客重轻时,其他的材料性能则又较红砖差,如强度一般较低为2.5~5Mpa,吸水率较大为10~20%,干缩率较大达0.1%,且砼干缩时间较长,砌块上地后还在不断收缩。从调查情况发现有些墙体出现沿砌块本身或沿灰缝走向开裂,有些还出现发霉现象。有些墙体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也出现裂缝,这些主要是村质问题所致,必须加强砌块生产管理,严格质量认证,不准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砌块进入建筑市场。

2.2设计构造问题

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硷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

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无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容易开裂。

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会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

墙面开侗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

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以上种种由于设计考虑不周而致,必须针对建筑使用功能,及各种材料的特性扬氏避短,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精心设计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2.3砌筑施工问题

非承重砌块与红砖不同,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材料混殉,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等,墙体容易开裂。

砌块与砼柱连接处及施工留洞后填塞部位无加拉结钢筋,墙顶300m高的砌体无隔日顶紧砌筑,均容易引起接台部位开裂。

砌块上墙时含水牢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墙体亦会因收缩开裂。

砌块无错缝对孔搭砌,灰缝砂浆不饱满,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

墙体孔洞预留及开槽等处理不当,削弱了墙体强度,填补不好时亦会引起局部开裂。

总之,按常规红砖的施工方法砌筑砌块,往往容易造成墙体开裂。因此对各种材质的轻质砼砌块需有专用施工方法与专门处理措施,精心施工才能确保墙体不开裂渗漏。

2.4墙面抹灰问题

砌块墙体与红砖墙一样,一般均加抹灰装饰层,外墙更要粘贴饰面砖。当砌块墙面特别是蒸压加气硷砌块墙面基层处理不当,饰面砖粘贴方法不对时抹灰饰面层易起鼓开裂甚至脱落而造成修漏。

厨卫问墙体既要吊挂也要防水,抹灰层处理不当也易造成渗漏。

开洞槽埋管线后,填塞及抹灰面层处理不当往往引起局部开裂。

在不同材料的接台部、新旧砌体连接处及开槽位置、抹灰层钉上钢丝网或加防裂网布可减小抹灰层的开裂。

综上所述,非承重触墙体开裂原因较多,要从各方面考虑采取控制措施,加强砌块主产管理保证材料质量。针对裂漏原因精心设什、精心施工才能建造出优质墙体让住户放心满意。

3.编制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

为了在生产。设计、施工、监理、质监、验收有法可依,加强对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的质量控制,广州市建委利用广州市建设科技基金资助组织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及有关科研设计、施工、质监等单位编制技术规程及设什图集。

3.1 编制技术规程

从1995年编制技术规程立项开始,参考了全国及北京、上海、沈阳等地有关小砌块的标准,结合广东地区炎热潮湿,多风雨的气候条件,地方习俗,以及本地区的三大类砌块产品,针对墙体裂漏问题,经过两年时间研究编制了有广东特色的地方标准。

规程分为总则、材料、建筑设计要点、结构构造要求、砌体工程施工、抹灰工程和验收等七个章节。

综合了国内普通砼砌块、轻骨料砼砌块及蒸压加气馊砌块三大类砌块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地产品现状列出对各类砌块的技术要求,适当提高对轻质砌块的强度要求,强调不得使用掺粘土砂浆,在村质上严格控制。

以建筑设计为龙头,对容易裂漏部位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附录C提供了砌体防裂、防渗漏措施供参考。对砌体与硷梁柱的连接均有专门拉结加固措施及防水、隔热、隔声等措施,对外墙建议用加挂防裂钢网,增设防水层等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

施工章分为九节,重点在砌块的砌筑及洞口处理。严格按不同砌块控制上墙时含水率,强调锚固钢筋要展平砌人水平灰缝,对不同材料控制不同的日砌高度,对洞边空心砌块填实及加设边框等处理以确保墙体整体性。

抹灰工程作为独立一章参照现行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对外墙抹灰特别是高层外墙抹灰要加挂钢网,结合广东省关于消除建安工程质量通病的若干规定,做好抹灰防水处理。

3.2编制标准图集

为了使省标准技术规程具体化,市建委组织了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及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根据规程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及习惯做法编制构造图集。包括有建筑构造与结构构造说明,砌块墙体排列图示、门窗侗构造、墙柱连接详图、过梁构造柱大样、安放空调机构件、管线安装构造以及墙面抹灰用料及做法选用表等,以方便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

经过编写单位不断收集有关单位对规程及图集的编制意见,多次修改后送审完成该两项工作,再经多次组织向有关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宣贯,并以试验示范工程进行推广应用,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议,非承重硷小型砌块应用趋向成熟,建筑墙体的裂漏情况得到控制。

4.今后的展望

按墙村革新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墙体使用毁田侥制的红砖是要取消的。目前以砼小砌块替代红砖作墙体是切实可行的。非承重砼小砌块,特别是轻质砌块由于村性不及烧结红砖,往往容易开裂渗漏,使用时要采取足够措施去控制。尽管制定了技术标准,但仍未能完成避免裂漏的出现,去年冬季广州地区连日干旱的天气令有些已使用的住宅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新型墙体的推广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设管理、生产、设计、施工、监理和质监等各方面配合,层层把关,全过程控制。针对出现问题及时研究,切实解决,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相信在广东地区今后会出现一个新的砌块应用高潮。

参考文献

[1]八度区砼主心小型砌块建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鉴定资料集1986 8

[2]李坚权等:小砌块墙柱组合结构在竖向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特征《第四届砌体口际会议论文集》1986.6加拿大

[3]张传镁等:砼小型空心砌块的发展与应用《墙村革新与建筑节能》1997 N0.3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2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工艺技术;现场管理与监督

1.在设计阶段对墙体裂缝控制采取措施,对新型墙材在认识上要有所突破

1.1 设计时必须考虑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框架和砌体变形.由于设计人员重视强度而部分忽略抗裂构造措施,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的应用不熟悉。长期以来,设计者重视构造安全方面的结构计算,而对于非安全的裂缝没有针对性的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进行调查或总结。

1.1.1 框架、框剪结构除按砼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外,还可根据当地气温温差变化的特点,在屋面增设温度变形缝,以便屋面板因热胀冷缩变形产生的温度应力能在变形缝内消化,减少对梁、柱的推力,也避免了对墙身的破坏。

1.1.2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①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柱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②对砌体与砼梁柱的连接设置专门加固措施。③对不同品种砌块材料不能混用。④内外墙采用不同材料的砌块,应在交接处采取构造措施。⑤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长构造筋。⑥在长期浸水高湿的环境下不采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及轻集料砼砌块,底层砌体要设防潮、防水层。⑦对于门窗洞口尺寸大于900mm的,应在洞顶设置砼过梁,窗台下砌块用C20细石砼灌实等。⑧对外墙采用加挂钢网的措施,内部则在砌体与梁柱结合处和门窗洞边框处采用每边不小于100mm的钢网或耐碱纤维网。

1.2 对新型墙材在认识上要有所突破

1.2.1引起墙体开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干缩值,干缩值越大,产生内应力越大,当墙体某部位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内应力时,就会产生墙体开裂。红砖的干缩值很少,通常在0.01%以下,干缩引起的应力应值较少,墙体引起开裂的机率也很少;新墙体干缩值在0.03%~0.1%以上,是红砖的3倍至10倍,甚至更大,由于干缩值大,引发的内应力也较大,新墙材墙体出现开裂的机率就越大。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少,约为第一次的80%。这种干缩变形引起房屋内外墙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门、窗洞口对称八字裂缝,屋顶梁下出现的水平裂缝等。1.2.2砌块表面。由于灰砖、砼砌砖等水泥制品在生产时,外表多为较光滑面层,造成与砂浆面层的黏结力下降,建议改进生产工艺,使面层有1~2mm深的麻面,增加砂浆的黏结力。 在砌块的生产方面,必须加强砌块生产管理,严格质量检验制度,禁止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砌块进入建筑市场。

2.控制新型墙体材料进场成品质量

2.1 严格控制新墙材的养护龄期。砌块类成型后养护28天以上,砖类出釜后在遮棚内养护15天以上,方可运到施工现场。不符龄期要求的墙材,不得使用。

2.2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墙材,每批产品都要厂家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的产品合格证(包括生产日期及强度、密度、尺寸偏差、龄期等实测值)。砌体材料的选定,要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用于外墙的普通砌块,密度不大于1300kg/m3,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3mm/m,抗压强度不少于7.5MPa;用于内墙的普通砌块,密度和干燥收缩值指标同外墙要求,抗压强度不少于5MPa。

3.控制新型墙体材料砌筑质量

3.1 控制灰缝。保证灰缝饱满密实,横平竖直,厚度一致,一般控制在10~15mm,砌块之间竖缝饱满。将灰缝表面勾缝成凹槽,有利于墙体抹灰的粘结。

3.2 控制砌体日砌高度,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3.3 顶梁砖的砌筑

3.3.1 使用新型墙材做斜砖的砌法: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预留200~300mm高的空隙,间隔7天后,采用斜砖压顶,倾斜角度为60°,斜砖顶紧梁底,砂浆填筑密实。

3.3.2 使用实心粘土砖做斜砖的砌法:在楼面(或梁面)砌两皮实心粘土砖,然后用新型墙材砌至梁、板底,预留310~330mm左右的高度空隙,间隔7天再砌一皮实心粘土砖及用实心粘土砖作斜砖压顶。

3.4 砌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沿墙高每隔500~600mm(符合砌块模数),用2φ6伸入墙内拉结,每边长度应不少于600mm。

3.5 新型墙材填充墙应与钢筋砼柱或剪力墙拉结,沿柱或剪力墙的高度方向每隔500~600mm(符合砌块模数),用2φ6拉结钢筋,贯通墙体;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通长钢筋砂浆保护上下不小于3mm厚。

3.6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

砌体长度大于4m时,应在墙中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时,应在墙中设置圈梁。

4.墙体抹灰工艺技术处理

4.1 采用新型墙材的墙体抹灰宜在墙体完工七天后进行,停置时间越长越好。

4.2 砼结构在找平层施工前应凿毛或甩浆,抹灰前一天要对墙面洒水润湿,同时清扫干净墙面尘灰。

4.3 抹灰前,在墙面上刮一道素水泥浆(掺108胶5%),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加墙面与抹灰层的粘结。

4.4 抹灰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5mm,必须分层抹灰,第一层厚度为总抹灰厚度2/3,待第二、三天再抹剩余的厚度。抹灰厚度大于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4.5 外墙采用空心砖或加气砼等新型墙体材料时,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满挂金属网。砌体与梁柱结合处和门窗洞边处必须加挂钢丝网或麻筋编织网片。

4.6 外墙从基体表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宜为3×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缝后宜采用空气压缩机具吹除缝内粉沫,嵌填高弹性耐候胶。

4.7 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设计及施工应制订专门的抗裂措施,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4.8 外墙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应防止墙体开裂引至渗漏现象,严格按施工技术要点处理,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增强墙体密实性。

5. 加强施工管理及监督

5.1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所选用新墙材的特性和对施工技术要求,制定砌墙和抹灰的作业指导书,向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5.2 采用样板引路的做法,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与操作工人共同研究,做出样板,取得经验,然后全面铺开施工。

5.3 成立QC小组,加强检查、指导,组织验收,发现质量通病,组织技术力量攻关。

5.4 提高施工及管理人员素质,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检查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施工班组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及岗前培训。

6.结束语

随着我国墙改和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空鼓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工程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还需不断探索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新型墙体材料的施工工艺和工法将会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 0-2002

[3]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 GB/T15229-2002

[4]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 GB8239-1997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3

关键词: 材料再实践再总结

某住宅为桩基础、框剪结构, 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在施工中,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总结及对技术规程的研究, 为了消除混凝土小型砌块的质量通病, 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及技术交底中重点强调了以下内容。

1 墙体材料

(1)砌块砌筑时, 产品的养护龄期不应小于28 d 。即使是采用蒸汽养护工艺生产的小型砌块, 其蒸养时间及其后停放时间的总龄期也必须满足28d 要求方能上墙砌筑。这是减少墙体裂缝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属高收缩率砌体材料, 其干缩率为0.2~0.4 mm/m, 是烧结砖的2~3 倍。在正常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砌块经28d 养护后收缩值可完成60%以上, 其后收缩速度渐慢, 且强度趋于稳定。为有效控制砌体收缩裂缝和保证砌体强度, 规定了砌体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 其早期收缩应在停放时间内完成。

(2) 同一单位工程不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家生产的砌块,这也是减少墙体收缩裂缝一项措施。不同厂家可能采用不同生产工艺, 而生产工艺也是影响砌块收缩规律的因素之一。

(3)除防潮层以下砌体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外, 其余砌体均提倡使用混合砂浆砌筑(和易性好)。

2 施工准备

(1)按设计要求, 组织材料进厂。砌块进场时要附有产品合格证, 并按规定(每一生产厂家、每一万块砌块为一检验批)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砌块在现场堆放时, 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遭受积水浸泡、雨淋。砌块有浸水湿胀, 失水后又干缩的特性。潮湿砌块砌入墙体, 易使墙体开裂。

(2) 砌筑前, 应按施工图绘制平、立面排块图。排块图中详细表述砌块的组砌方式, 灰缝尺寸及水平系梁位置, 门窗及其它洞口位置等砌体水平、竖向构造变化。

(3)操作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砂浆、混凝土采用强力式搅拌机搅拌, 各种材料按配合比计量, 试块按规定制作并满足验收规定。由于砌体施工存在较大量的人工操作过程, 所以, 砌体结构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

3 墙体砌筑

(1)砌筑方法可归纳为六个字:对孔、错缝、反砌。对孔, 即上下皮砌块, 孔洞对准, 使上下皮砌块的壁、肋对齐, 能较好传递竖向荷载, 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及强度。错缝, 即上下皮砌块错开砌筑, 一般宜相互错开1/2 主规格砌块长度, 并不应小于90mm, 否则应在水平灰缝中设2Φ6 钢筋, 钢筋两端距该竖缝分别不小于40mm。反砌, 即砌块底面朝上砌筑于墙体上, 由于砌块制作模具的关系, 底面肋较上面厚, 也有做成封底的砌块, 所以反砌易于铺放砂浆, 易于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反砌是用于确定砌体强度指标试件的基本砌法。现场施工时这样做, 易于确保砌体强度指标。

(2) 砌块墙体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厚度宜为10 mm, 不应大于12mm, 也不应小于8 mm。这样可与以往砖砌体一致, 便于质检人员进行施工检查, 也符合节约砂浆, 减少砌体收缩的原则。由于砌块壁较薄, 肋较窄, 砂浆的饱满度比砖砌体更为重要。它对砌体强度及砌体的整体性影响较大。抗剪强度低是砌块砌体的一个弱点。为此, 提出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同时, 与砖砌体相比, 又增加了竖向灰缝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80%, 的要求。除去保证砌体强度之外, 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如防渗漏)也有好处。

(3)砌块是混凝土薄壁空心墙体材料, 块体强度与烧结粘土砖等其他墙体材料不同, 收缝率及线膨胀系数差异也很大。混砌极易引起砌体开裂, 既影响砌体强度, 也影响使用功能(如渗漏)。本规程产禁在砌块墙体内混砌粘土砖等其他墙体材料。

(4)由于砌块体积较大, 砌筑速度快, 所以, 当一面墙体砌筑完成时, 墙体的自然沉降并没有结束, 仍在继续开展, 为避免墙体顶部与主体结构的接触处出现裂缝, 填充墙砌至梁、板底面时, 应留有一定空隙, 以便任由墙体自由沉降变形。空隙的大小与块材尺寸有关。待填充墙砌筑完成至少7d 后, 再将此空隙用相同材质的实心辅助砌块补砌。补砌方式采用斜砌、实心砌块切角的方法, 并用木捶轻击敲紧。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 , 以增加砌块与梁、板底及砌块墙体的接触面积, 效果更好。

4 墙体抹灰

(1)砌筑完成后, 砌体的收缩、徐变仍在进行, 过早的抹灰覆盖,可能会引起抹灰层开裂, 再修复很困难, 尤其是外墙。所以, 砌块墙体抹灰宜在墙体砌筑完成30 d 后进行。墙面抹灰前应认真清理浮灰杂物, 用微膨胀水泥砂桨嵌塞孔洞、缝隙, 提前一天洒水湿润。

(2)不同的墙体材料收缩也不同, 为消除在不同材料相接处抹灰面层开裂, 在抹灰前, 应在墙与柱、梁、圈梁等混凝土构件界面处沿缝通长铺钉钢丝网。钢丝网宽度不宜小于250 mm, 缝两侧钢丝网在不同材料基层上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 mm。钢丝直径为Φ0.5~0.8 mm, 网孔尺寸为10~20 mm。挂网前应清除基层表面浮灰、油污,待绷紧固定后再作粉刷。实践证明, 钢丝网的防裂效果要好于玻璃纤维网格布。

(3) 抹灰前, 需要在墙体表面先用界面处理胶浆刷涂或甩涂于墙面上, 厚度1.5~3.0 mm, 做成粗糙面的过渡层, 以加强墙体与抹灰层之间粘结, 提高抹灰质量。界面处理胶浆可用JX108 胶配制, 也可购置成品界面剂配制, 胶浆涂层完成24 h 以后, 再行抹灰。砌块砌体对湿度敏感, 在抹灰前用界面剂进行隔离, 可使砌体少吸水, 砂浆少失水, 降低砂浆干缩程度, 并在砂浆中掺抗裂剂。这两种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砌体墙面抹灰层的开裂与空鼓。

5 墙体裂缝实例分析

砌筑工程施工时间为2008.5.20~2008.8.10 。抹灰工程施工时间为2008.7.15~2008.11.3 。竣工后在回访中发现1 号楼、2 号楼的3 层个别房间墙体出现少量裂缝, 裂缝部位基本上按规范和措施砌筑, 原因分析:① 上述出现裂缝的墙体, 在砌筑前适逢雨天, 砌块放置露天被雨水淋湿, 为赶进度直接用潮湿砌块砌墙, 并且在砌筑完毕不到l0d 就进行抹灰粉刷工序。② 墙体温度变形较大。上述二个原因造成了技术措施失效,墙体开裂。至于有的班组工人违规操作, 则更加剧了墙体的开裂。除上述房间外, 所有抹灰与砌筑时间相隔均在30d 以上。全部装修工程结束, 冬季室内供暖, 室温维持5℃以上。但也发现个别房间室内抹灰层局部有开裂, 在开裂部位用小锤敲击, 明显感到空鼓。原因分析: 个别工人未按操作规程作业, 主要是抹灰前未涂刷界面剂, 也没有在抹灰砂浆中掺加抗裂剂所致。事故处理:将开裂和空鼓部位凿开, 将疏松层清理干净, 扫净浮灰, 稍洒水湿润。待不存明水后立即涂刷一遍掺用水量20%的108 胶素水泥浆, 再用1; 1; 6 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补抹, 至今未再出现空鼓与开裂。

6 结论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 水泥制品的干缩变形和受潮后二次收缩变形是主要因素, 温度变形和施工操作不当也会加剧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要彻底解决裂缝问题, 必须在材料、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守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精心组织, 精心施工, 严格监督。

作者简介: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4

关键词:砌体结构、发展历史、优越性

一、砌体结构的古展历史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建筑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砌体按照所采用的块材不同,可分为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三大类。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记录。人类自巢居、穴居进化到室居以后,最早发现的建筑材料就是块材,如土块、石块等。人类利用这些原始材料垒筑洞穴和房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从乱石块发展为加工成块石,从土坯发展为烧结砖瓦,出现了最早的砌体结构。如我国早在5000年前就建造有石砌祭坛和石砌围墙,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6000~4500年)已有地面木架建筑和木骨泥墙建筑;在公元前约2000年的夏代已有夯土的城墙,商代(公元前1783年~前1135年)以后逐渐采用粘土做成的版筑墙。人们生产和使用烧结砖瓦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34年~前771年)已有烧制的瓦,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已能烧制成大尺寸空心砖,南北朝时砖的使用已很普遍。北魏(公元386年~534年)孝文帝建于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是一座平面为12边形的密檐式砖塔,共15层,总高43.5m,为单筒体结构,塔底直径8.4m、墙厚2.1m、高3.4m,塔内建有真、假门504个,是我国保存最古的砖塔,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始建于北齐(公元550年~577年)天保十年的河南开封铁塔,大量采用异型琉璃砖砌成(因琉璃砖呈褐色,清代时百姓称为铁塔,流传至今),该塔平面为八角形,共13层,塔高55.08m,地下尚有5~6m,该塔已经受地震38次,冰雹19次,河患17次,至今仍然耸立。

二、解放后我国砌体结构发展概况

砌体结构是我国建筑中使用最广泛和应用数量最大的一种结构形式。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砖产量增长到6200亿块,是世界其它各国年产量的总和。全国基本建设中,将砌体作为墙体已占90%左右。在办公室、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砌体结构,50年代砌体结构的房屋一般只能建到4~5层,而现在很多城市已可建到7~8层。在许多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砌体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如烟囱、排气塔、粮仓、水渠等。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如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横跨云宵-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其中陈岱渡全长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规模宏大。

三.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混凝土砌块属于非烧结性的块材。它是由胶凝材料、骨料按一定比例经机械成型、养护而成的块材。在材料组成上有以砂石作骨料的混凝土承重空心砌块;以浮石、火山渣、天然煤矸石为骨料的轻骨料混土砌块、保温砌块、装饰砌块、铺路混凝土砌块,近年来又研制出大掺量粉煤灰砼承重砌块等。由此而组砌成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可见把砌块叫作一种类似“魔方”的建筑材料或“万能型”的建筑材料并不过分。因为它为建筑师提供了建筑设计所需的最广泛的可能性和选择。砌块结构是在砖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混凝土取代粘土,它既保留了传统材料砖结构取材广泛、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特点,又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它是唯一融砌体和混凝土性能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材料。国内外的实践,特别是美国的实践已经证明,砌块已成为一种最具竞争力的建筑材料之一。

三、 砌块结构的优越性

3.1 多层砌块建筑对比粘土砖

和粘土砖相比,砌块建筑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生产不毁坏耕地和能耗较低,符合国家技术发展政策。这是砌块结构得以发展的根本前提。

3.2 生产不用土,能耗低

粘土砖采用优质粘土烧结而成,经计算每万块粘土砖需取土毁田0.0007~0.01亩,每块小砖仅烧结需900kcal,混凝土砌块包括水泥、成型和蒸气养护的总耗能,折合成标准砖为429kcal,其能耗不足粘土砖的一半。如以沈阳为例,现有粘土砖厂322个,年产约20亿块粘土砖,每年仅烧砖能耗约30万吨标准煤,毁田1480亩。如由砌块取代粘土砖,每年可省15万吨标煤,省田1480亩。据资料,北京市1996年生产粘土砖62亿块,全国有上千亿块粘土砖,年毁田达10万余亩。

3.3 自重轻、有利于地基处理和抗震

混凝土砌块标准块尺寸为390×190×190,空心率46%,重18kg,相当9.6块标准砖,砌块墙体自重比240和370粘土砖墙分别减轻30%和50%,不仅减轻了基础的负载,易于地基处理,减少了施工中的材料运输量,也增大了结构的地震可靠度。

3.4 施工速度快

由于砌筑1㎡的小砌块墙需标准块12.5块,而1㎡240厚砖墙需用128块砖,工人砌筑同面积的小砌块墙时弯腰取块挂灰的次数将可减少90%,不仅降低了砌筑的劳动强度,而且可提高砌筑速度30%~100%。

3.5 节省砂浆

小型砌块的砌筑工作量小,砂浆用量也少。每平方米190厚小型砌块墙 的砂浆用量,仅为粘土砖的20%~30%,即可节省砌筑砂浆70%以上。另外由于小型砌块外型比粘土砖做得更规整,外型尺寸误差更小,墙面抹灰可减薄或作成清水墙,简化了抹面工序,使墙面抹灰厚度也较粘砖墙减少25%以上,也使墙的重量有所减轻。

3.6 增加使用面积

小型砌块,对多层及中高层房屋均可采用190厚墙,在同等建筑面积条件下,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3%~5%。

四、关于多层砌块建筑实例经济分析

如何客观和较为确切地评价砌块建筑的造价,是一项比较复杂和带有很强政策性的问题,现只能选择已有砌块建筑进行分析。总的说来,因地域、气候的差异较大,造价差异会有一定出入。下面列出一些砌块工程的造价分析数据。

上海真南小区6层砌块住宅的经济分析结果是:因砌块较轻基础费用每平方米建筑造价下降6.86元,墙体砌筑费下降19.11%,节省水泥36.04%,减少建筑面积0.8%,增加使用面积221.76m2,为粘土砖使用面积的105.85%,每平米建筑造价可降低20.85元,下降幅度为3.55%。

辽宁省本溪8~10层混凝土小砌块住宅,建于1988年,约计12万m2,外墙采用290.3排孔煤矸石混凝土小砌块,内墙采用190普通混凝土砌块。该砌块住宅与相同层数的框架结构相比,每平方米造价低60元,施工速度快一倍,与砖混结构相比每个双室房增加使用面积3 ㎡,施工速度快50%。

大庆油田96-1型北入口单元6层混凝土小砌块节能住宅,原为砖混结构标准住宅,后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改为砌块节能住宅,作为试点工程,单体建筑面积4287.84㎡,共建4栋计17151.36㎡,按节能50%考虑,外墙采用190混凝土砌块,80厚聚苯和90厚混凝土饰面砌块夹芯墙,内承重均为190厚砌块,据该工程的概算指标,较砖混节能型住宅增加使用面积4.4%,造价高出39.5元/ ㎡。

参考文献

[1] 赵新辉,张绍军. 砌体结构的研究及新材料的应用[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3)

[2] 王旭冉. 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与展望[J]. 天津建设科技. 2007(S1)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5

关键词:新型砌块;墙体;裂缝;防治

随着国家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施工中,新型砌块就是其中一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新型砌块砌筑的墙体发生裂缝,是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质量通病。新型砌块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加水搅拌,振动加呀成型,并经养护制成。混凝土小砌块取材方便、生产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同时具有强度高、自重轻、砌筑方便、墙面平整度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但混凝土小砌块的温度变形和干缩变形均较普通粘土砖大,而且砌块灰缝砂浆结合面小、竖缝大、抗剪强度低,所以容易产生裂缝。从一些砌块建筑来看,裂缝往往产生在顶层,门窗洞口、墙角等温度变化大、应力集中的地方。只要对症下药、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裂缝是可以防治的,在实际中,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这些经验简便易行,效果却非常显著。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砌块材质的问题

非承重砼小砌块主要是轻骨料砼。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也应看到它的缺点,一是收缩率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这类干缩变形引在建筑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砌块受潮后会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三是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只有粘土砖的50%。四是砌块质量的不稳定。由于砌块自身的一些缺陷,引起一些裂缝,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问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这些都是材质问题所致。

2.构造设计的问题

(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认为砌体的选用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因为裂缝的危险仅为潜在的,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没有涉及到责任问题。

(2)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的应用不熟悉

设计单位对新材料砌块的性能和新标准的应用尚在认识探索之中,对设计技巧、裂缝预防缺少经验,因此存在或多或少存在设计缺陷。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①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

②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无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容易开裂。

③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会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

④墙面开洞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

⑤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3.砌筑和抹灰施工的问题

由于以往施工单位一直以砌筑粘土砖墙为主,对采用新型轻质砖砌块后砌筑和抹灰施工方法没有掌握,又缺少培训和实践,施工方法、工具、砂浆等都沿用了粘土烧结砖的一贯做法,对13砌筑高度、湿度控制都缺乏经验,加上施工过程中水平灰缝、竖向灰缝不饱满,减弱了墙体的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稳定都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二、裂缝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1.控制裂缝的原则

防止轻质材料墙体裂缝的产生,要在材料生产、设计、施工三方面着眼,根据不同材质的砌块执行相应的砌体规范、标准,并制定具体的措施。

2.砌块质量的控制

轻质砌块的质量性能有抗压强度、收缩、抗冻、抗碳性等指标,对于墙体裂缝的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收缩性,而相对含水率是反映收缩性的重要指标。为此,要求轻质砌块特别是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必须经28d养护方可出厂,且使用单位必须坚持产品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3.设计构造的控制措施

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如果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设计者可根据《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4.施工的控制措施

(1)确保砖在使用前达到稳定期

一般刚出厂的轻质砌块稳定性较差。由于砌体的干缩变形较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以后逐步变慢。因此,使用前应确保材料已达到使用龄期,体积已基本稳定,干缩变形较小的情况下。

(2)要严格控制含水率

轻质砌块使用前对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要严格按不同砌块控制上墙时含水率。要选用含水率符合标准的产品外,在砌块上墙前必须要做好防水措施,尽量避免雨期施工淋湿砌块,造成墙体因收缩开裂。

(3)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

必须根据轻质砌块干缩变形相对较大特点,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重点是砌块的砌筑方法及洞口处理两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点:

①施工现场的砌块应按规格堆放,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6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以防雨淋,砌筑前,砌块不宜洒水淋湿,以防相对含水率超标。

②砌筑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并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及底部毛边,尽量对孔搭砌,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灰缝应饱满,以确保墙体质量。

③对不同材料严格控制不同的El砌高度,墙顶3m高的砌体必须隔El顶紧砌筑,避免引起接合部位开裂。

④不能随意砍凿砌块,禁止采用不同材料混砌,否则容易造成墙体开裂。

⑤砌块与混凝土柱连接处及施工留洞后填塞部位增加拉结钢筋,锚固钢筋必须要展平砌入水平灰缝。

⑥严格控制墙体孔洞预留及开槽的处理,避免削弱了墙体强度,对洞边空心砌块应填实及加设边框等处理以确保墙体整体性。

三、结束语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 无筋砌体 配筋砌体 绿色建材

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mason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 China, which include the usage of all kinds of masonry struc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sonry materials and its structures and systems, the studies and researches on masonry theory. A recommend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sonry in future based on the authors knowledge.

〔keywords〕 unreinforced masonry; reinforced masonry;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中国是砌体大国,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也对弘扬我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1]解放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分三个方面加以概要介绍。

一 砌体结构量大面广[2]

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3],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50年代这类房屋一般为3-4层,现在已为5-6层,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层。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m2以上。根据重庆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为503万m2,其中采用砖承重的占98%,7~7层以上的占50%,1972年还建成12层住宅。

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如镇江市建成的顶部外经2.18m、底部外径4.78m、高60m的砖烟囱;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气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径6.3m、壁厚240mm的砖砌粮仓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横跨云宵—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其中陈岱渡槽全长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规模宏大。此外我国在古代建桥技术的基础上,于1959年建成跨度60m、高52m的石拱桥,接着又建成了敞肩式现代公路桥,最大跨度达120m——湖南乌巢河大桥。我国建成的100m以上的石拱桥有10座(包括乌巢河桥),每座都有新发展和世界纪录。

 我国还积累了在地震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地震烈度≤6度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经过设计和构造上的改进和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间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70-80亿m2[4]。

二 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在南京建造了6-8层的空心砖承重的旅馆。当时空心砖孔洞率为22%,与实心砖强度等效,但可减轻自重17%、墙厚减小20%,节省砂浆20~30%,砌筑工时少20-25%,墙体造价降低19~23%。根据节能进一步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规格为380×240×190、孔洞率为40%的烧结保温空心砖(块),这种保温砖的密度为1012kg/m3,抗压强度10.5Mpa,热阻1.649m2K/W。在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5]。《多孔砖砌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为这种砖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 近10余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无热料水泥煤渣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1958年建成采用砌块作墙体的房屋,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砌块墙体已成为我国墙体革新的有效途径之一。砌块种类、规格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据不完全统计[6],1996年全国砌块总产量约为2500万m3,各类砌块建筑

约5000万m2,近十年砼砌块与砌块建筑的年递增都在20%左右,尤其以大中城市推广迅速,以上海推广砌块建筑为例,1994年约50万m2,1995年100万m2,1996年约150万m2,到1999年一季度累计完成的砌块建筑450万m2。这些砌块建筑大多是多层的,至于中高层、高层砌块建筑我国于80年代就着手和进行试点工作,如1982年建成的广西区科委十层砌块住宅试验楼、1986年建成的广西区建二公司十一层小砌块试验楼(7度设防),[7]为我国砌块中高层的发展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从90年代初期,在总结国内外配筋砼砌块试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配筋砌块结构的配套材料、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上获得了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的试点工程[10],如1997年建成的盘锦市国税局15层砌块住宅,1998年建成的上海砼空心砖块配筋砌体住宅试点工程[8]。试点工程实践表明,中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前者15层砌块建筑,节省钢材45%、土建造价降低18%;上海18层节约钢材25%,土建造价降低7.4%。因此,将中高层配筋砌块结构体系纳入到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见,作为粘土砖的主要替代材和某些功能强于粘土砖的砌块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 我国在50年代~70年代,采用预制大型墙板建造多层住宅,如采用振动砖墙板、烟灰煤渣、矿渣砼墙板建造了几十万m2的建筑。近10多年来北京等地采用内浇(砼)外砌的混合结构建造中高层建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清华大学开展了多层大开间砼核心筒、砌体外墙的混合结构的试验研究和小规模试点工程,在改进和扩展砌体结构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作了有益的探索。[12、13]

 我国配筋砌体应用研究起步较晚,60年代衡阳和株州一些房屋的部分墙、柱采用网状配筋砌体承重,节省纲材和水泥。1958~1972年在徐州采用配筋砖柱建筑了12-24m、吊车起重量50-200t的单层厂房36万m2,使用情况良好。70年代以来,尤其是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对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砌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成果引入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在砖墙中加大加密构造柱形成所谓强约束砌体的中高层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辽宁省沈阳市、江苏徐州、湖南长沙、兰州等地先后建造了8~9层上百万m2的这类建筑,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纳入到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14、15、16]。这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粘土砖砌体低强材料情况下,向中高层作出的贡献。利用如此低的砌体材料在地震区建造如此之高的建筑唯有中国!

 和约束配筋砌体对应的是所谓均匀配筋砌体,即国外广泛应用的配筋砼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砌体和纲筋砼剪力墙一样,对水平和竖向配筋有最小含钢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类同于砼剪力墙结构,它是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承受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作用,是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配筋砌体具有强度高、延性好,和钢筋砼剪力墙性能十分类似,可以用于大开间和高层建筑结构[6]。如美国抗震规范规定,配筋砌体的适用范围同钢筋砼结构。我国在80年代初期主持编制国际标准《配筋砌体设计规范》[11]起至今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7、8、9],表明用配筋砌体可建造一定高度的既经济又安全的建筑结构,如广西的10-11层、盘锦的15层、上海的18层等。目前正在筹建的配筋砌块高层有首钢十八层配筋砌块住宅工程(8度设防),辽宁抚顺6栋16层砌块住宅、哈尔滨2栋18层砌块住宅等。可见配筋砌体中高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 我国有着用砖砌筑拱和券的丰富经验,解放以来,又向新的结构形式和大跨度方向发展。50-60年代修建了一大批砖拱屋盖和楼盖,还建成了10.5×11.3m的扁球形砖壳屋盖,16×16m的双曲扁球型砖薄壳和40m直径的园形球砖壳。60年代南京用带勾空心砖建成14×10m双曲扁壳屋盖仓库,以及10m直径的园形壳屋盖油库,在西安建成了24m双曲扁壳屋盖等。70年代我国还在闽清梅溪大桥工程中建成88m跨的(砼助)双曲砖拱桥等。

三 砌体结构理论研究与计算方法

解放前直至1950年我国谈不上有任何结构设计理论。国家建委于1956年批准在我国推广应用苏联《砖石及钢筋砖石结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NUTY120-55,直到60年代。60~70年代初,在我国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内对砖石结构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比较先进的砖石结构理论、计算方法和经验。在砌体强度计算公式、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按刚弹性方案考虑房屋的空间工作,以及有关构造措施方面具有我国特色。在此基础上于1973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这是我国第一部砖石结构设计规范。从此使我国的砌体结构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为修订GBJ3-73规范,我国对砌体结构进行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试验研究,其中收集我国历年来各地试验的砌体强度数据4023个,补充长柱受压试件近200个,局压试件100多个,墙梁试件200多根及2000多个有限元分析数据和进行了11栋多层的砖房空间性能实测和大量的理论分析工作等。这样在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多层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墙梁的共同工作,以及砌块的力学性能和砌块房屋的设计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此外对配筋砌体、构造柱和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方面也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相继出版了《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JGJ5-80、《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4-82、《冶金工业厂房钢筋砼墙梁设计规程》YS07-79、《多层砖房设置钢筋砼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3-82等,特别是《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使我国砌体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趋于完善。我国砌体结构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已达到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空间工作,在墙梁中考虑墙和梁的共同工作和局压设计方法等专题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近10余年来,特别是《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颁行后,进入了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订时期。如1995年颁行的《砼小型空心砖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通过试验增强抗震构造措施,使原规范(JGJ14-82)可增加一层,扩大了地震区的应用范围。1999年6月1日颁行的《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取代了《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3-83。它主要补充了近年来新型材料和配筋砌体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方面的内容。目前正在修编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主要在砌体结构可靠度方面、配筋砼砌块砌体、墙梁的抗震方面作了调整和补充。砌体结构可靠度,根据我国当前国情,作了适当的上调。这样作主要为促进采用较高等级的砌体材料,提高耐久性和适当提高抗风险能力。配筋砌体,特别是配筋砼砌块中高层,根据我国主编的国际标准《配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我国近年来各地较大规模的试验研究和试点建筑的经验,使我国配筋砌体的理论更完善,应用范围和限制有了较大的扩展和突破。如其应用范围,已达到钢筋砼剪力墙的适用范围。配筋灌孔砼砌块砌体是作为一个体系纳入到砌体规范中的,它的未来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砌块结构向高档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另外本次修订增补了墙梁在地震区的设计方法,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结构形式的使用范围。另外根据多年来砌体结构,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结构的温度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普遍比较严重,进行深入研究后,增加了比较有效的抗裂构造措施。

 我国砌体结构理论近年来有较大提高,反映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颁行前后,陆续出版了许多教材和著作,如丁大钧主编的《砌石结构》、《砌体结构学》、施楚贤主编的《砌体结构理论与设计》,以及《砌体结构论文集》、《砌体结构设计手册》等。这些对促进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四 展望

砌体是包括多种材料的块体砌筑而成的,其中砖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几千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致今仍成为我国主导的建筑材料。但是我国的砌体材料普遍存在着自重大、强度低、生产能耗高、毁田严重、施工机械化水平较低,和耐久性、抗震性能较差等弊病。因此我认为要针地这些问题开展下列方面的工作。

1、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形的新型建材[3]

 1988年第一次国际材料研究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建材”的概念,1992年6月联大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宣言,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其目标是:依据环境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净化。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建材》计划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为契机,遵照江泽民同志“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广泛研制“绿色建材”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果。

1) 加大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品的生产力度。如对粘土砖(按1996年生产6000亿块的代价是毁田10万多亩、能耗6000万吨标煤)国家早就出台了减少和限制的政策。近年的限制力度越来越大,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建筑上不准采用粘土实心砖,这间接地促进了其它新材的发展。

2) 大力发展蒸压灰砂废渣制品。这包括钢渣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及其空心砌块、粉煤灰加气砼墙板等。这些制品我国80年代以前生产量曾达2.5亿块,吃掉工业废渣几百万吨,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厂家已停产,致使粘土砖生产回潮。今后应加大科研投入、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和强度等级、降低成本,向多功能化发展。

3) 利用页岩生产多孔砖。我国页岩资源丰富,分布地域较广。烧结页岩砖具有能耗低、强度高、外观规则,其强度等级可达MU15~MU30,可砌清水墙和中高层建筑。页岩砖在四川、湖北和大连等地已初步应用。如城都的“绵城苑”小区16万m2的建筑均采用这种砖。

4) 大力发展废渣轻型砼墙板。这种轻板利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骨料为陶粒、矿渣或炉渣等轻骨料,加入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以及其它轻材料墙板,提高砌体施工技术的工业化水平。

5) GRC板的改进与提高。这种板自重轻、防火、防水、施工安装方便。GRC空心条板是大力发展的一种墙体制品,需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配,以提高板的产量和质量。

6) 蒸压纤维水泥板。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粉煤灰生产国,仅电力工业年排灰量达上亿吨,目前的利用率仅为38%。其实粉煤灰经处理后可生产价值更高的墙体材料。如高性能砼砌块、蒸压纤维增强粉煤灰墙板等。它具有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可加工性强、颜色白净的特点,目前全国的产量已达700万m2。

7) 大力推广复合墙板和复合砌块。目前国内外没有单一材料,既满足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又满足外墙的防水、强度的技术要求。因此只能用复合技术来满足墙体的多功能要求。如钢丝网水泥夹芯板。目前看来,现场湿作业,抹灰后难以克服龟裂现象有待改进。

复合砌块墙体材料,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如采用矿渣空心砖、灰砂砌块、砼空心砌块中的任一种与绝缘材料相复合都可满足外墙的要求,目前已有少量生产。我国在复合墙体材料的应用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宜进一步改善和完善配套技术,大力推广,这是墙体材料“绿色化”的主要出路。

2、发展高强砌体材料

 目前我国的砌体材料和发达国家相比,强度低、耐久性差。如粘土砖的抗压强度一般为7.5~15Mpa,承重空心砖的孔隙率≤25%。而发达国家的抗压强度一般均达到30~60Mpa,且能达到100Mpa,承重空心砖的孔洞率可达到40%,容重一般为13KN/m3,最轻可达0.6KN/m3。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的条件,只要在配料、成型、烧结工艺上进行改进,是可以显著提高烧结砖的强度和质量的。如我国中美合资大连太平洋砖厂可生产出20Mpa~100Mpa的页岩砖。由于强度高、耐久性、耐磨性和独特的色彩,可作清水墙和装饰材料,已出口和广泛用于高档建筑。高强块材具有比低强材料高得多的价格优势。

 根据我国对粘土砖的限制政策,可就地取材、因地植宜,在粘土较多的地区,如西北高原,发展高强粘土制品、高空隙率的保温砖和外墙装饰砖、块材等;在少粘土的地区发展高强砼砌块、承重装饰砌块和利废材料制成的砌块等。

 在发展高强块材的同时,研制高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目前的砂浆强度等级最高为M15。当与高强块材匹配时需开发大于M15以上的高性能砂浆。我国正在起草的《砼小型空心砌块砂浆和灌孔砼》行业标准中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5~M30,灌孔砼的强度等级为C20~C40,这是砼砌块配套材料方面的重要进展,对推动高强砌体材料结构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根据发展趋势,为确保质量,发展干拌砂浆和商品砂浆具有很好的前景。前者是把所有配料在干燥状态下混合装包供应现场按要求加水搅拌即可。天津舒布洛克水泥砌块公司已供应这种干拌砂浆,价格约高20%左右。商品砂浆的优点同商品砼。这类砂浆的发展一旦取代传统砂浆,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

3、继续加强配筋砌体和预应力砌体的研究。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配筋砌体结构体系,但需研制和定型生产砌块建筑施工用的机具,如铺砂浆器、小直径振捣棒(ф≤25)、小型灌孔砼浇注泵、小型钢筋焊机、灌孔砼检测仪等。这些机具对配筋砌块结构的质量至关重要。

预应力砌体其原理同预应力砼,能明显地改善砌体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国外,特别是英国在配筋砌体和预应力砌体方面的水平很高。我国80年代初期曾有过研究,但直至最近才有少数专家研究,如重庆建筑大学的骆万康教授对预应力砖墙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17]

4、加强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

 进一步研究砌体结构的破坏机理和受力性能,通过物理和数学模式,建立精确而完整的砌体结构理论,是世界各国关心的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基础,有的题目有一定的深度,[18]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十分有利,对促进砌体结构发展也有深远意义。为此还必须加强对砌体结构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的研究,使测试自动化,以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正如一位资深砌体结构学者,E、A、James指出“砌体结构经历了一次中古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有吸引力的功能特性和经济性,是它获得新生的关键。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我们正在进一步赋予砌体结构的新的概念和用途”。我们对砌体结构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坚持科学态度,敢于创新,不断努力,为我国及世界的砌体结构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大钧.《砌体结构》教学刍议.建筑结构.1999.(3)

2、施楚贤主编.砌体结构理论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周玉琴等.浅谈新世纪“绿色建材”在国内外发展趋势.天津墙改办.墙改与节能.1999.(2)

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修订组.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设定水平分析与改进意见.1999.7

5、郑墨林.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性能与应用初探.天津墙改办.墙改与节能.1999.(2)

6、苑振芳.砼砌块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工程建设标准化.1998.(6)

7、广西建科所.抗震设防(7度)配筋小砌块高层建筑研究—成果鉴定资料.1987.12

8、肖小松.砼砌体的性质.同济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1998.5

9、谢小军.砼小砌块砌体力学性能及其配筋砌体抗震性能的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1998

10、苑振芳.15层配筋砌块住宅试点工程简介.施工技术.1998.(7)

11、苑振芳.国际标准《配筋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简介.工程建设标准化.1995.(5)

12、方鄂华等.砼筒一组合墙及开洞组合墙模型试验及承载力研究.建筑技术.1997

13、王绍豪等.带砼筒大开间砖混结构灵活住宅结构设计建议.建筑技术.1997

14、沈阳市建设标准《钢筋砼—砖组合墙结构技术规程》SYJB2-95

15、江苏省地方标准《约束砖砌体建筑技术规程》DB32/113-95

16、甘肃省标准《中高层砖墙与砼剪力墙组合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试行)》DBJ25-56-95

17、骆万康.关于砌体抗剪力强度计算与集中式预应力砖墙抗震设计的建议.99’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9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7

关键词:砖混结构 砌筑施工 留搓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047-01

砖混结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砌体接茬、搭接处理质量不好造成的墙体裂缝,或者是在使用环境因素作用下,因砌体质量问题影响被扩大的裂缝问题,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或不便。在我较长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注意到砌筑施工随意留槎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常常表现为直槎、阴槎,并且,由于塞砌容易造成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接茬处的砌体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按茬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联系,从而使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1 施工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工,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方法,图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角、“T”形、“十”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或者是没有合理安排、规定正确的接茬处理方法。

(5)施工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6)砌体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是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1)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培养操作人的执业能力。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由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2)劳务承包方(劳务资质企业)必须根据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管理规划》规定,编制班组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让工人明白规范标准要求和工艺、工发标准。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管理,记录施工部位,并认真组织班组内部自检和操作人之间的互检,施行用质量评定工程量完成情况,与工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行质量控制收益的原则,革除操作“陋习”,强化留槎部位的监督、处理。

(4)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合理的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5)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按照规范标准规定,强制性推行留斜槎施工。

(6)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留斜槎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制定保证质量措施后,留直(阳)槎施工,决不能因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原则的将留斜槎改为留直(阳)槎,并保证按照规定加设锚拉钢筋。

(7)不论任何种情况,都不准留阴槎。

(8)由于留直(阳)槎的后续施工是塞填砌筑,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必须保证:阳直槎的皮数杆控制应与后砌墙体的皮数杆控制必须建立在同一控制“50”线上,避免出现后砌砌体施工后出现的水平灰缝不平整,导致搭按不好,局部集中应力造成的破坏,搭接长度不够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破坏。

后塞砌筑施工时,要把接茬处的浮浆处理干净,用水湿润;砌筑施工时,要按照已设皮数杆的要求,保证砂浆饱满,嵌砖平实;保证灰缝均匀密实。

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满足设计规定。

(9)必要时,可与设计院联系,在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前提下,根据设计抗震烈度等级要求,通过增设构造柱的方法其处理。

3 结语

由于接茬质量问题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拉结联系,涉及砌体的组砌质量,不按照规定留槎,必然导致砌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地削弱,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解决此类问题与其他建筑质量问题一样,都必须在认真分析造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运用综合的方法处理。

参考文献

[1]郭丙广,程文婷,张红瑞.砌砖工程几种留槎形式分析[J].科技信息,2009(12)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8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块型;含水率;砂浆;收缩;砌体;控制缝;配筋;设计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国外己有过百年的历史,至今已有较广泛应用的完整结构体系, 而在国内仅有近40年的时间。混凝土砌块与黏土烧结砖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材料, 砌块是由水硬性胶结材料凝结而成, 在块材的强度形成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受力状态下, 砌块会产生收缩和变形; 而这种收缩变形大约在砌筑后的前3个月完成总变形量的25%~30%, 第一年完成60%~70%。因此, 砌块墙体在设计与施工中必须重点控制墙体的收缩变形。

1 砌筑前材料准备

目前各地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厂家较多,其质量差别较大,选择轻质高强、外观标准的砌块对砌体质量十分重要。把好空心砌块的进场关,严格实行采购对比选择和进场的报验制是十分重要的质控环节。对拟进场的空心砌块要检查生产厂家的资质、执行标准、产品检测报告、试验合格证、出厂日期等,并用尺实际检测其外观尺寸,用目观察其质量,控制灰缝厚度及整体外观质量很重要。对检验合格的砌块,必须按不同规格及型号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8m;对生产时间不足28d的砌块,必须继续养护,当龄期在28d以上时要注意防止雨淋,避免多次干湿交替,产生裂缝。

2 砌筑施工程序

空心砌块的砌筑标准同烧结普通砖,要求砌筑砂浆饱满、灰缝垂直,工具采用直柄柳叶铲或瓦刀,这种操作工具使用灵活方便、砂浆容易饱满。同时,用2m长直尺随时检查水平和垂直表面平整度。砌筑顺序对提高效率影响较大。传统的空心砌块的碰头灰一次只抹一个缝,然后砌筑一块后再抹下一个砌块的碰头灰。这种重复砌法操作使人员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因为空心砌块砌筑只需要对面肋接口处刮浆,就可以达到砌筑要求,对此进行改进是可行的。做法是先把向上砌的3-4块砌块直立在墙旁使端面朝上,然后用瓦刀或柳叶铲在底皮的墙顶上沿内外缘铺抹两条灰浆,再用工具把灰浆刮到直立的另外砌块的端面内外缘后,手不拿工具,将抹好灰浆的砌块按顺序砌到墙需要的位置上。这种刮浆的砌筑可减少多次更换工具的时间,加快砌筑速度,提高效益,并且能减轻劳动强度。

3 砌筑砌块的正确施工操作及质量控制方法

3.1 砌块上墙时要控制适当的湿度

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如果将砌块放置28天能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这类变形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墙体的竖向裂缝、阶梯形裂缝、窗台边斜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等都可能因干缩形成,其形式主要是竖向裂缝。

砌块吸水率大,当砂浆保水性能以及和易性不好,则水分很容易被砌块吸收造成砂浆失水,从而无法充分水化造成墙体整体强度降低,引起墙体开裂,其形式主要是斜裂缝。对于抹面砂浆,则容易引起墙体与抹面层的脱离,出现空鼓现象。

砌块本身强度低、达不到质量要求,几何尺寸误差太大,缺棱掉角,破碎,也是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之一;常常砌块龄期不到28天即已出厂上墙,且龄期很难检查控制,这也是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采用空心砌块砌筑围护墙体时,一定要控制上墙砌块的湿度,施工时块体的含水率要控制在5%-8%,严禁大量浇水湿润。在砌筑之前向砌筑面面适量浇水,既保证砌筑砂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又可使块体不致号水量过高。为了避免砌体沉缩变形过大,日砌高度严格控制在1.8m以内。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有小于一皮砖高度的空隙,待砌体再次收缩变形后,在抹灰前1-2天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补砌梁、板下空隙,应从楼底层开始向顶层进行,其抹灰顺序一般也从底层向上进行。

3.2 砌筑砂浆的控制

现在国内砌筑砂浆几乎都是在施工现场拌制。采用混合砂浆时, 因石灰膏自身含水率近50%, 计量精度会出现较大差异, 砂浆又具有气硬性材料的特性, 从而导致砂浆收缩变形量大、抗裂性差、易渗漏, 是建筑外墙产生渗漏通病的薄弱环节。另外, 由于原材料在现场堆放, 其均匀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材料的不均匀和计量配置的不准确性, 不可避免地造成质量的差异。

由于砌块本身有干缩、湿胀的基本特性, 设计都要求在砌块使用前除了不浇水外, 还必须严格控制砌块上墙时的含水率, 并要求砌养护时间不少于28d才可使用。因此, 对于砌筑砂浆的稠度及和易性有严格的规定。许多地区及大型施工企业、研究机构都提供了专用砂浆的配合比, 都会要求采用由其试验确定的外加剂。但在具体工程施工时, 往往存在由于配制砂浆不能做到计量准确, 而且因多种原材料质量也难达到试验室试配时的标准, 因此即使掺入规定的外加剂, 砂浆的质量也难达到标准的要求, 质量很难得到可靠的保证。

因此,砌块采用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应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JC860-2000的要求,其品种和强度等级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外墙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7.5,内墙不得低于M5.0;基础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地坪以上宜采用水泥混合砂浆,但不得使用掺粘土的砂浆,砂浆的掺和料或外加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3.3 温度控制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框架梁下沿砌块顶部的水平裂缝,门窗洞边的角裂缝等。

温度应力是蒸压混凝土砌块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温差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蒸压混凝土砌块墙体对温度的敏感性比砖砌体高,很容易受温度变化引起变形导致墙体开裂,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最常见的温度裂缝出现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框架梁下沿砌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等。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二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温度裂缝有明显的规律性: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

因此,砌块墙体日砌筑高度一般不宜大于1.4 m,雨天施工不宜超过1.2 m;距梁板底部约300 mm高的砌块墙体至少应间隔7 d,待下部墙体变形稳定后再砌筑;最上一皮斜砌挤紧,空隙处宜间隔7 d后用砂浆填实。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在高温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3.4 结构设计控制

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有两种形式: 即约束配筋砌块结构和均匀配筋砌块结构。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缺少设计技巧、裂缝预防经验。

目前执行的有关混凝土砌块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已经初步形成为有机、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内容主要着重于将混凝土砌块作为建筑外墙外设保温材料的使用技术要求,而作为框架结构填充墙的砌筑细部构造要求并没有足够的细致的标准。

为防止或减轻墙体裂缝,设计人员应明确所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完善墙体细部抗裂构造设计。在设计时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抗裂构造措施:

3.4.1 增大基础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3.4.2 设置灰缝钢筋。

3.4.3 在墙体中设置配筋带,尤其是顶部一至三层。

3.4.4 在墙体适当部位增加设置构造柱。

3.4.5 在墙体窗台和门窗洞口过梁等部位设置贯穿现浇水平钢筋混凝土带。

通过加大砌体结构自身的刚度来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以构造措施来替代结构计算所需的某些不足; 对墙体开裂应力采取以抗”为主的原则。带来的结果是: 造成无筋砌体比配筋砌体的用钢量还大, 建筑物的综合造价比配筋砌体要高; 约束配筋多层砌块建筑的造价高于砖混结构。

4 关于砌块施工经验与建议

4.1 混凝土砌块建筑设计不能依据黏土砖的砌筑方式要求, 必须按照砌块的材料特性, 结合工程应用经验,选择合适块型、采用专用砌筑砂浆。

4.2 对大于6m开间的墙体采用均匀配筋率, 防止楼板端部嵌固弯矩引起墙体的弯曲破坏或沿水平方向产生开裂。

4.3 多层砌块建筑设计时, 也应按配筋砌体计算,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4.4 尽快引入“控制缝”技术, 采取“放、抗”相结合的混凝土砌体防裂措施。

4.5 目前以商品化生产的干混砂浆在国内正在逐步推广。为确保混凝土砌块砌体质量, 建议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优先选用干粉砌筑砂浆料, 使砂浆的配合比计量精确、质量可靠。

参考文献:

[1]GB50003- 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GB50203- 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03SG615.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结构构造[S].

[4]王宗昌.正确砌筑小型砼空心砌块[J].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理.2004[3].

上一篇:道路施工年终总结范文 下一篇:施工企业年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