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5 01:25:45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1

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农电职工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一次两座及以上110kv变电所全停事故。未发生有人员责任的主设备事故。未发生火灾事故和同责及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未发生误调度事故、10kv及以上的恶性误操作事故、35kv及以上误操作事故。未发生输变电考核事故。未发生变电一类障碍,但发生输电线路事故1次,输电线路一类障碍 3 次;农配事故 18次。 全公司上半年未发生考核事故,至5月31日,全公司安全天数为2554 天,实现了今年第一个百日安全无事故记录。 2、输电线路事故1次:4月25日17:25 , 220kv新桥变:新郑线接地距离保护动作跳闸,重合不成;故障为b相,测距离新桥变16.89公里;220kv郑陆变全所失电。110kv青龙变、柳墅变全所失电。35kv郑中变全所失电,河口变自投清河线成功。18:24 220kv新郑2918线试送成功。经线路巡查,发现220kv新郑2918线61号塔跳线、主角钢有烧伤痕迹,地面有塑料金属丝残留物,核实是龙卷风将物体吹上线路所致。

3、输电线路一类障碍:a、3月1日500kv武南变110kv武南线开关另序1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重合不成.原因是常州市神州花木园林有限公司施工汽吊吊臂碰及导线。 c、4月30日2时55分,220kv运村变110kv运寨线开关另序1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重合成功。故障原因为110kv运寨线18#杆b相合成绝缘子雷击闪络。

二、 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1、制订严防死守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年初,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xx年安全工作意见》,为全年安全工作理清了思路。今年以来,公司生产、基建任务面广量大,为了继续保持良好的安全形势,完成职代会提出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把严防死守的措施落实到位,各部门针对本部门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安全生产严防死守措施,各班组纷纷将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分解落实到本班组,制定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具体措施,落实公司领导提出的安全生产严防死守各项要求。为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公司工会、安监部在4月15日联合举办了 “我为安全生产做什么”的安全生产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公司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深化。它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创造性。

2、认真深化安全整顿工作成果,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新年伊始,我公司认真围绕市公司布置的安全生产整顿工作要求,统一思想、有序布置,排查反思、检查督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结合贯彻、落实市公司十一届六次职代会和xx年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xx年工作,研究确定了公司xx年工作总要求和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体职工进一步理清思路、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公司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国网公司、省、市公司领导在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及市公司xx年安全工作总结、xx年安全工作意见,认真学习省公司xx年事故快报第一、二期及xx年我公司发生的各类障碍、不安全情况汇编材料,围绕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规章制度、查隐患五个方面全面查找xx年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技能和安全培训、现场六要素、交通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安全整顿期间,根据“1.8”误登杆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公司组织领导和相关部门专职,根据武进局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7条防止误登杆措施,并已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每日安全生产调度晚会制度,明确晚会的工作内容中增添了各部门领导、专职下现场监督、检查工作项目和范围,重点研究各部门上报的危险点控制措施。保证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安全生产上来。

在安全整顿期间,各部门、班组认真排查了xx年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共98条,各部门自行整改了91条,职能部门解决了7条。在认真排查的基础上,各工区、公司、部室及班组、个人制定了xx年安全工作意见及保证措施。

安监部组织召开了安全网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部门安全员工作要求》,详细规定了部门安全员每年、每季、每月、每周必须做的具体工作,将部门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细化,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及时检查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检查部门安全员每月履行安全监督责职情况,并结合过程管理进行考核,以此来提高各部门安全管理水平。

3、开展了强化安全基础培训。

以下内容与本文上半年电网公司安全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煤矿安全管理监察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 ·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物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想法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返回 安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根据市公司要求,我公司在元月20日至2月28日,在公司全面开展了安全基础培训活动。通过层层发动动员,使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得到了统一,一致认为开展安全培训对抓好日常安全生产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和及时,为随后开展学习、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全体职工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安全学习后继续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落实好各级安全责任制,才能真正确保安全。

培训期间,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国网公司、省领导在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及相关内容,统一了思想,进一步提高了认识。通过学习领导讲话,给我公司的安全生产理了一下思路,突出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安全工作的要求,夯实了xx年安全工作的基础。另外,我公司在安全生产上继续抓实、从严、动真,抓住危险人和危险源不放,并且采取措施,真正使安全生产“横向到边、终向到底”,确保安全生产。

各部门通过对事故的学习、分析、讨论,使全体职工理性地总结经验,特别是使全体职工要学会做聪明人,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举一反三,结合部门、班组和工作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强化培训,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安全存在于细节中”的思想更加确立,公司相关部门采取对《安规》内容的提问形式,使公司职工对安规得到了进一步理解和熟悉。

4、坚持安全生产“两手抓”的工作方针

(1)、一手抓教育

a、2月份公司党委为进一步把公司的安全生产搞扎实,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开展了“安全生产强基固本”系列活动。3月25日,工会、安监部举行了工作票签发人纠错比赛。3月29日工会举行“关注安全、告别违章、远离事故”签名活动。5月13日,团委进行安全知识竞赛。

b 安全培训:

按照年初公司制订的安全培训计划,安监部完成了对工作票签发人安全教育培训;完成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复习与考试;营销部举办了用户运行人员安全培训班;总公司会同安监部对12个外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和安规考试。上半年对公司新进人员进行了安全三级教育。

c 安规考试:

全公司安规考试分各生产单位、公司两部分组织进行。各部门自行组织本部门的安规考试,自行命题报安监部审核后,均在3 月份组织本部门职工进行了安规考试,考试成绩报安监部归档。全公司中层干部和各部室、工区、公司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由公司统一组织,于3月底进行了安规考试。

d 安全活动:

班组安全活动作为宣传安全,加强教育的主阵地,各部门都很重视,上半年除了极少数生产部门生产任务比较繁忙,影响了班组安全活动按时开展之外,总体情况还是比较正常。

(2)、一手抓现场。

上半年,我公司生产基建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安全生产,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加现场安全监督,安全值日组、安监部、各部门领导全力以赴,下现场严密监督、控制现场安全生产,及时查处违章违纪行为,安全值日组共进行现场安全检查151次(至5月份),每次检查的情况都及时在局域网“每天安全检查”模块上进行公布,使发现的问题部门能迅速整改;安监部对生产部门的安全例会召开情况、“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现场开收工会录音制度的执行情况、安评整改及危险点预控情况进行了检查。坚持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事故、未遂和违章违纪事件严格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违章违纪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5、公司开展了春季安全大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刻吸取近阶段系统发生的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常供电安〔xx〕96号《关于开展春季暨迎峰度夏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和省公司关于开展春查工作的要求,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季节性特点,我公司自xx年4月5至xx年4月26日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工作。

各部门根据要求,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电网安监〔xx〕95号)以及国网公司、华东公司、省公司近期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学习近期系统内通报的事故教训,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认识到一个安全稳定局面对公司发展的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各部门结合安全性评价和年初开展的安全整顿活动,把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重点检查整改计划的落实情况。并且重点检查了去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网和设备暴露问题整改完成情况,以及今年“迎峰度夏”工作的准备情况。农电、工程、生技部分别针对农电安全、基建安全、信息安全进行了重点检查,做到了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整改。

安全大检查中重点检查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安全整顿期间市公司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生产作业现场管理的通知》和《关于重申“三带(戴)一接地”管理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公司各级领导坚持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工作方法,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监控,切实保证人身、电网和主设备的安全。 在安全大检查工作中,各部门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边查边整改”的检查工作原则,认真组织落实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以下内容与本文上半年电网公司安全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煤矿安全管理监察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 ·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物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想法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返回 安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共发放宣传资料235张次。结合供电所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供电所安全管理网络进行了复查,各所均成立相关安全网络。签订了各所的安全责任状;组织了供电所人员、村电工、劳务用工的年度安全培训与考试;完善值班抢修网络;完善线路巡视责任网络;告居民客户书、供用电协议补签结束,正常业扩用户签订后送电;安全工器具、施工工器具、测量工器具均纳入公司或农电所年度计划。

6、加强外包工程队安全管理,强化基建、多经、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了对外包工程队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做好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工程部与每个施工队都签订了施工合同、安全协议。每项工程开工前都进行了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和现场安全交底。集团总公司坚持每月定期召开外包工程队安全工作月度会议,总公司领导坚持下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的制度,并指派专人到当天最为复杂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三、 存在的问题

1、在保护电力设施方面的工作需进一步进行,我公司今年的设备事故,特别是由于外力造成的事故较多,必须加强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的宣传,充分发挥农村电工的作用,同时提高普通百姓的安全意识,充分按照保护电力设施的法律武器,搞好保护电力设施方面的工作。

2、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危险点重点把握不明确,重点突出不够。执行防范措施少数作业人员不注重细节,对现场发现的危险点,个别工作负责人预警不及时。

3、“三措”、作业指导书编制,结合相应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性还需加强,在作业人员层面对“三措”、作业指导书的交底、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还不能保证每位作业人员熟悉和掌握。

4、班组控制异常、未遂的目标没有实现

1)、设备异常、事故、障碍得不到有效控制。

1~5月份农配事故共发生18起,其中,外力破坏造成的农配事故13起,其他方面原因造成的农配事故5起。。 5、违章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

有些事故中,虽然职工工作热情很高,但却忽视了安全防护,有些事故中,职工安全意识差,预控措施没有全面落实,自己违章了都不知道。

6、外包工程队在危险点预控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7、行车交通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兼职驾驶员行车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xx.5.8

以下内容与本文上半年电网公司安全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煤矿安全管理监察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 ·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物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想法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返回 安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月28日是我国第1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我们学校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全体师生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自我防护能力。

一、领导重视,狠抓活动落实

学校成立了“安全教育日”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靠上抓,少先队负责活动安排,制定计划,总结经验。同时配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记录、有经验总结。完善了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总结了经验教训,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科学组织,先进思想做指导

在“安全教育日”活动中,我们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安全教育为核心,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为重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广泛发动,活动丰富多彩

1、宣传展板、影像进校园。为了以直观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学校主动与交警部门联系,将鲜活的展板摆到了我们校园,并利用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分级部观看《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录》的vcd。这一幅幅惨烈的交通事故画面,一件件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亡,令全校师生深受教育,感受生命是如此的美丽可爱与脆弱,感受到由于一时的失误导致生命转瞬即逝带来的惨痛教训和启示。师生们受益匪浅,都表示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幸福,一定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并将教育自己的亲人,真正做到交通安全从身边做起。

2、“小交警”走上街头助岗值勤。开学以来,寿光市实验小学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先后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路队评比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日”活动期间,学校又结合当前形势,开展了“同走平安路”活动。利用一周时间,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了交通安全宣传、训练。并成立了由少先队志愿者组成的“小交警队”,学校统一订做了服装,聘请交通警察进行了专门培训,并在周六、周日走上街头,与交警一起站岗值勤。少先队员头戴小黄帽,手持小黄旗在街头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指挥行人穿越马路,文明纠正违规行为。炎炎烈日下,孩子们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认真履行自己小交警的职责,成为寿光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的文明行为获得了市民的一致赞许,过往行人纷纷表示:孩子们都做得这么好,我们一定要做得更好,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新寿光!

3、安全知识讲座深入人心。为了彻底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交通安全,3月30日下午我们学校邀请交警大队张大队长在学校的运动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张队长首先介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几个概念,然后结合我市的公路现状讲解了识别交通信号的知识,分析了我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并结合自己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所见所闻,以案说法,向师生们讲解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行方法。最后我校的小交警在王警官的带领下展示了交通指挥信号手势。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小手拉大手,学生促家长”,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与亲朋好友一同努力,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为我们寿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xx年安监部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矿总体工作思路,以建设“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为目标,立足安全监察职责,加强班子建设,发挥班子作用,团结一致,密切配合,提高了本部门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监察工作,为集团公司安全工作稳步发展和连续三年实现安全低控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出席矿机关先进集体。

回顾xx年以来我部班子的工作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了班子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这是保证我们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重点。基于对班子重要性的认识,我部班子成员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部门素质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班子素质的高低;部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班子这个核心作用发挥的好坏。因此,我部一直高度重视班子建设,全力提高班子的素质和发挥班子的作用。

一是注重学习,提高班子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我们把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作为提高班子思想政治素质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政治的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班子。我们从制度上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建立了“一课三会”制度和每周五的政治学习制度,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理论武装头脑,做到思想时刻与党保持一致,把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宗旨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南和行为准则,增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增强了政治意识,提高了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安全监察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要搞好此项工作,安全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至关重要。我们大力进行业务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坚持每周三业务学习,学习《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等安全新理念以及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带头参加“一通三防”、机电防爆、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班,拓宽知识面,提高了业务素质,为提高安全监督检查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班子的良好带动下,我部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蔚然成风,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二是求真务实,加强了班子作风建设。安全监察工作难度大、责任大,必须有一个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工作实效。我们全力打造勤奋敬业型班子,努力培育班子“刻苦学习、求真务实、从严从细、令行禁止”四种作风和“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廉洁自律,公正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团结奋斗,密切配合的协作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五种精神,推动了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

班子成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基层意识,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工作方法,加大监察力度,做到安全监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成为安全生产的坚强卫士。我们对矿12个生产队的安全监察在班子成员中进行了责任区域划分,落实到人,积极督促存在隐患的单位进行整改,对隐患和事故处理进行现场督察和业务指导,帮助事故单位制定措施,解决问题。我部班子成员每月下井天数都在10天以上,为员工带了头,保证了监察工作的落实到位。

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随着形势的发展,安全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增加,安全监察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我部班子针对新形势,在监察思想、方式、方法和部门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以新手段推动了监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是注重安全新理念的渗透,大力推广“带着感情抓安全”、“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是最大的政治”等安全新理念,积极开展研讨,制定具体措施落实。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创新工作方法。我们每年组织开展“岗位责任制回头看”活动,对本部门各项责任制度进行完善,细化各科室监察职责,严格落实。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新加内容,适时对责任制进行充实完善。我们实施了安全监察驻矿蹲点、重大隐患跟踪落实、科长以上干部工作汇报、值班干部当日工作汇报等新制度,对安全工作动态及时掌握,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日常安全监察工作的扎实开展。

与本篇 煤矿安全管理监察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 |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 物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想法 |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 2012年县财政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 饭店安全工作总结 |

查看更多>> 安全工作总结

x年工作回顾

xx年是××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也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平安××”目标,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

一、注重教育,强化管理,司法行政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一年来,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始终坚持把提高干警队伍的整体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在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进一步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一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教育,扎实开展了争创“四好班子”活动,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完善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了廉政档案,各级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修养普遍增强。二是深入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在全体干警中开展以“公正执法树形象”为载体的“双联”“双为”活动,通过学习文件,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听取省委讲师团教授的专题辅导和对身边先进人物的宣传学习,全体干警进一步加深了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思想的理解,坚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作出新贡献的决心和信心,各单位学习氛围浓厚,干警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三农”问题是党和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以“支援农业、服务农民”为主题,以“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为重点,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组织精干力量深入驻村联系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工作,帮助农民朋友认真领会一号文件精神,寻求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切实解决了一些困扰农民和阻碍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农民朋友的衷心拥护和热烈欢迎。三是扎实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了《宪法修正案》,举办了《行政许可法》专题讲座,开展了全系统“爱我司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了行政许可清理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对全市司法鉴定人员执业资格进行了全面审查。干警的英语、晋衔、学历教育等培训工作取得良好进展。四是不断强化队伍管理。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全系统实行了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加大了干警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坚持“凡进必考、公开竞争”原则,认真做好公开录用公务员和招聘教师工作。积极开展挂职锻炼,促进干部交流,司法行政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二、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有效发挥

(一)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理稳步推进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普法”格局进一步健全。于4月21日高规格组织召开了全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梅克保亲自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对今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成员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作了进一步强调,并明确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全市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积极推行了以“干部不知法者不为官、执法人员岗位学法不合格者不上岗、单位不抓法者不合格”为重点的一系列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举措。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实施细则,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此项工作的平衡有序发展。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法制宣传效果进一步增强。一是突出抓好重点内容的宣传教育。于5月份启动了全市宪法学习宣传月活动。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五个一”即举办一次中心组宪法专题讲座,举办一期宪法骨干培训班,开展一次送宪法下社区农村活动,组织一场宪法知识竞赛和开辟一个宪法知识宣传专栏的活动要求,注重点面结合、多方联动、创新载体,在全市广泛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们尊宪学宪蔚然成风。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主动牵头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制作编印了4000册中央一号文件宣传挂图和农民常用法律知识解答,通过全市各宣讲组发放到农民朋友手中,有效促进了活动的开展。此外,我们以“弘扬宪法精神,强化法制观念”为主题,在全市开展了12.4宪法宣传日和第二届社区法制宣传日等大型活动,紧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平安××”等活动,大力加强对《城镇居民普法简明读本》、《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有效促进了新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为龙头,在继续推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学法作业制度,健全完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法等制度的基础上,坚持以考促学,把干部年度学法考试工作作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举措,积极与市编委、市人事局联系,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四五”普法xx读本征订发行工作的通知》和《xx年度××市干部年度学法考试通知》,对做好年度学法考试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时间、地点、命题、评卷“四个统一”的要求,严格认真做好法制讲座、考前辅导、考试组织、试卷命题和考场纪律等工作,组织全市近xx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1万名科处级及科处级以下干部分期、分批参加了年度学法考试,确保了学法考试的实际效果。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注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强化“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第三届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市各大、中、小学学生和社区青年开展了全省青少年网上法律知识竞赛和青少年法制教育问卷调查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法制教育。市工读学校认真贯彻谭仲池市长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快建设速度,基层设施、招聘教师、生源组织等工作开展顺利,于11月份正式招生入学。同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物业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想法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县财政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饭店安全工作总结

公路技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到 安全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半年来,我局的法制工作在上级法制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县财政地税xx年法制工作计划》,积极开展财政法制宣传,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财政法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xx年上半年法制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是按照省市“四五”财政普法规划和全县“四五”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财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认真贯彻《**县财政、地税局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xx~xx年)规划》,同时根据总体规划分解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二是建立健全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县局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财税系统“四五”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局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带头履行好“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法制科、法规法具体负责日常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三是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善了《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财政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办法》。为了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评议和考核,又制订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

(二)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半年来,我们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法制培训工作,重点是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一是多层次开展学习培训。将贯彻实施《条例》列入“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分财税干部、部门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培训。对部门单位负责人,通过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违法行为案例评析等形式进行培训;将《条例》作为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财税干部中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测试,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条例》。二是大力开展《条例》宣传。针对该县目前部门单位负责人在财经知识缺乏和财会人员队伍变动大的现状,通过广播电视、财税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发放《条例》单行本、开通财经法律法规咨询热线、财税网站在线有奖竞答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条例》和财经法律法规,大力营造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查询、证据保存、公告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执法活动,提高财政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和指导单位健全、规范有关内部财务监督控制制度,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初步实行执法检查联动。建立财政、税务、法制、审计和会计核算中心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各执法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实行执法检查定期报告制度,统筹安排监督检查,实现执法联动。

(三)认真开展“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对“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进行部署。二是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对我局“四五”普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普法基础工作、普法制度建设情况、集中宣传情况、普法成效和普法创新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自查。三是对通过自查发现的如资料不完整等问题,积极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推动下一步普法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继续推进依法理财,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多年来,我局一直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立足内部,重视外部,内外结合的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通过财政法制科和财政监督科,加强对本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法定职责的落实,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对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把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突破工作来抓。逐步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对违法实施行政行为者,该处分的处分,该清除的清除,该赔偿的赔偿。同时联系工作实际,虚实结合,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将行政执法责任制与维护全县经济有秩序发展相结合;二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三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四是执法责任制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相结合;五是将执法责任制与规范抽象行政行为相结合。

(五)贯彻实施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观念,改善和规范财税自身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精神,结合我县财税工作实际,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本系统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制机构和法律专业队伍建设尚存在着相对薄弱的问题,这与我县财税法制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我县地税法规科单独设立,有3位干部,而财政法制科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且没有专业法律人才。法制宣传教育的台帐资料不够齐全。由于财政法制科没有专职法制干部,平时对法制宣传、培训等资料收集不够,造成工作干了以后没有整理资料。

xxxx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总体要求及年度计划,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区域社会稳定为中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宗旨,以打造一流司法行政队伍为根本,积极履行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等职能,大力推进“平安鄞州”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我区社会和谐稳定,“新鄞州工程”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2月份,钟公庙街道司法所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模范司法所”称号,8月份,五乡镇明伦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一、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一)强化规范运作机制,积极创建“示范司法所”。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在20个司法所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司法所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示范司法所”活动。适时召开了现场会,对已经达到“示范司法所”要求的钟公庙街道司法所和邱隘镇司法所进行了授牌,创建活动以来,司法所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司法助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调整了司法助理员的岗位津贴标准,并加强对司法所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加强考核力度,为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强化职能、规范管理”为标准,把司法所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

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实践依法治区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县财政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饭店安全工作总结 公路技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县科技局上半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公路管理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到 安全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xxxx年上半年,xx部全体员工在物业公司的领导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完成的工作、经验体会及今后工作打算汇报一下: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x、完成了东部新城xxx国道供水管道的pe管的投标工作,该工程是济南市第一次大批量使用pe管的工程,影响力巨大。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该工程已基本竣工,并得到监理和甲方的认可,为伟星pe管道在济南市场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x、完成了经一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的pe管的投标工作,该工程中标价为xx.x万元,目前合同正在履行中。因为经一路地处市区,在开挖和与驻地单位协调配合上比较困难,所以工程进度缓慢,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结算。

x、完成了山大新校供水管道pe管的投标工作,工程中标价xx万元,已履约xx万元,该工程地处南外环,是市里的重点工程,目前已经打压实验,验收合格,只差一点后来增加的收尾工程。

x、完成了资产评估物业公司的仓库清点工作。

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x、在年初工作中,因为自身业务水平较低、经验不足,在刚开始的招投标工作中摸不到头绪,屡次失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面对多次失败的教训,我们查找自身原因、分析工程标书、对比竞争对手,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今后的招投标工作中使公司处于不败之地。

x、不能正确的处理市场信息,具体表现在:①缺乏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一纵而过,有很多有效的信息在我们身边流过,但是我们却没有抓住;②缺少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有效的信息是靠把握、分析、处理、提交的,及时掌握了信息,我们又往往缺乏如何判断信息的正确性;③缺乏信息交流,使很多有效信息白白流失。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信息的作用,加强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沟通交流,能够正确判断信息的准确性。

x、缺乏计划,缺少保障措施。具体表现在山大新校工程中,因为对工程进度缺乏了解,没有分清轻重缓急,在安排生产上对计划的先后没有做好正确的排序,导致供货缓慢;在设备维护方面又没有保障措施,机器坏了没有配件,影响正常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帮助业主分析图纸,了解工程进度,提前做出规划,在管件上做出余量计划。对焊接设备加强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对于经常损坏的配件,提前做好储备,要在第一时间维护设备。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x、培养市场,加大广告宣传,树立品牌意识。

济南目前正在大搞城市建设,东部新城、西部大学城、市内大面积的管网改造以及分支供水的实施改造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商机。我们要做好市场调查,总结上半年三个工程的经验教训,做好客户的回访工作,利用伟星管材良好的性能特点,适当的投入一定的广告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加大营销力度,进一步的进行推广。

x、做好售后服务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抢修工作。现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还是服务方面的竞争,一个好的产品的推广不光是良好的质量,还要有全面的售后服务。很多新兴的管材,刚开始打入市场时轰轰烈烈,但是为什么没过多久就消声隐迹了呢?就是因为保障措施不到位,服务水平达不到。我们要在维修方面下工夫,对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购买抢修专用工具,备齐维修管件,真正做到使客户无后顾之忧。

x、分析竞争对手,加强与竞争对手的沟通,实施合作竞争。

目前,我们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是‘四川森普管业’,该公司的销售网络覆盖整个山东市场,有着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济南的销售业绩仅次于我们。现在,我们两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都采取了降低价格这一策略,这样下去只会损失双方更多的利润,两败具伤。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应加强双方的联系,互相完善、互相补充、互相利用、共同促进、联合竞争、利益循环、共享市场。

x、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作为经营部门,应该多向兄弟部门学习,加强联系,共同合作,做好服务工作。为了物业公司共同的目标,各部门应该紧密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利用集体的力量提高物业公司整体作战能力。

x、加强学习和内部管理,加强培训,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x做好安全方面的工作,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县财政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饭店安全工作总结

公路技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县科技局上半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公路管理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返回 安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今年是“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县第二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五年,我县的普治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工作重点、创建部级文明城市和“平安德清”等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地实施“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县第二个五年规划,有效地推进了我县民主法治化水平不断向纵深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落实保障机制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提升整体水平

1、 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龙头,提高决策水平。 2、以公务员普法教育为重点,提高依法办事水平。 二是加强《宪法》修正案的宣传教育。县普法办下发了德普办200x(7)号文件关于组织征订《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学习问答》的通知,已发放《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学习问答》2500册。同时进行法律培训。5月28日新市镇政府举办《宪法》修正案专题培训班,全体机关干部200多人参加了学习。5月17日下午武康镇政府人大副主任郎志洪等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140多名参加了《宪法》修正案专题讲座。6月份三合乡政府全体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115人进行《宪法》修正案专题讲座。

更多关于【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的文章 >>

2012年县财政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饭店安全工作总结 公路技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县科技局上半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公路管理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校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安全工作总结

一、以规范化管理为龙头,狠抓队伍建设

1、推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建立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院党组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此,今年年初,本着“五强”即强学习、强教育、强管理、强监督、强素质的目的,我院借鉴外地经验,全面实施了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努力构建一套科学长效的司法公正保障机制。规范化管理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实现“人管人向制度管人、制度管人向自我约束”的转变,从而确保司法公正。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实现了使审判工作从立案到审结案都有章可循,使人员管理从一日生活到八小时以外的言行都有制度约束,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工作。目前,我院的半年考核工作已全部结束。就考核情况看,规范化管理制度已初见成效,出现了“六多六少”的良好局面。一是讲团结的多了,乱拆台的少了;二是干工作的多了,看“热闹”的少了;三是甘于奉献的多了,发牢骚的少了;四是协调联动的多了,搞单干的少了;五是敢于担责的多了,互相推诿的少了;六是工作抓落实的多了,流于形式的少了。

2、在抓好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认真坚持了中心组学习及自学制度,并就如何在法院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两个务必”,如何体现党员先进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和讨论,不断坚定政治方向,提升领导素质。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做到了大事讲原则、讲党性,小事讲风格、讲谅解。结合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于6月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分别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分别结合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认真坚持了调查研究和决策论证制度,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各基层法庭、全县各镇和一些企业进行调研,并走访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主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1) (2) (3) (4)

法院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列表: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饭店安全工作总结 公路技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县科技局上半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公路管理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校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2012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2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年度总结评估工作,请各县、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分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

分别汇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事件总体情况以及分类别事件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年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员、经济损失、与往年比较情况.以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特点进行分析。

(二)应对工作

对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相关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资金准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防范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调查处理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既要认真总结防范处置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四)典型案例分析

二、总结评估的组织工作

请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汇总编写本县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评估报告,直各部门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为4个编写组,各组参加部门负责编写本行业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各组牵头部门在各参加部门报告基础上汇总形成本类别突发公共事件总结评估报告。分组情况如下:

1.自然灾害组:请民政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参加。

2.事故灾难组: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公安局、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国资委、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旅游局、科技局、煤业公司、气象局、普者黑机场参加。

3.公共卫生事件组:请卫生局牵头,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

4.社会安全事件组:请公安局牵头,发改委、教育局、民宗委、民政局、人事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商务局、国资委、环保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中国银监会银监分局、信访局参加。

三、有关要求

l.各县、各部门要安排业务骨干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年度总结评估工作,做好各方面基础数据统计和材料汇总工作,牵头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计划安排,深入地进行总结分析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报告中各项数据的统计要全面、准确、规范、细致,避免重复和疏漏,要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文字与图表相结合、概括描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估分析,做到语言精炼、层次清晰、内容充实。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3

本报告由工作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七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数据的统计期限自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

第一部分:工作情况概述

年,市支行认真贯彻《条例》,加强组织学习,强化责任意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开展。

一是做好成员调整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和联络员学习政务信息公开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素质。二是认真做好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工作。组织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政务公开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整理和保管、移交和利用等规定,及时对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档案进行了归档。三是认真做好年度政务公开信息总结工作,按时撰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四是及时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进行了更新。年,市支行更新了领导分工、内设部门、支行动态和工作计划总结等内容。五是认真开展自查。按照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自查和检查的通知》要求,市支行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2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19号)及《省人民银行系统政务公开监督检查方案》(银石办发〔〕46号)有关规定,组织综合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室人员,认真从贯彻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总行工作部署、履行央行职责、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建、办理依申请公开情况等方面对支行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开展了检查和自查。

第二部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机构职责和设置

公开了市支行的领导分工、内设机构、工作职责等信息。

(二)金融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在市支行政府信息公开网页上公开了票据法、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管理办法、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三)行政许可事项信息

公开了市支行贷款卡年审时间、程序及需要提供的资料等信息。

(四)履职业务信息

一是公布了开展支付结算和反假宣传活动信息。二是了征信专题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公开了依托“农村征信宣传网络体系”征信宣传走向乡村的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开信息

主动公开了市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内容。

(六)其他有关信息

了征信宣传知识信息。

二、信息公开方式

(一)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市支行通过市政府信息网站了机构职能、领导信息、计划总结等工作信息。

(二)设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在市支行门卫处放置了《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政务信息公开指南》供群众免费索取;在支行院内公开栏和营业场所公开了应急管理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核准、贷款卡发放核准的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便于客户了解和监督。

第三部分: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年度,市支行未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第四部分: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年度,市支行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申请、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第五部分: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减免情况

年度,市支行未向申请人收取相关费用。

第六部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年,市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条例》,严格落实《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年,我支行将加强组织学习,及时做好政务公开更新,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信息调研,做好年度政务公开档案的归档工作,切实推动支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七部分: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为方便公民、法人、社会团体查询了解市支行有关政府信息,现将相关情况公布如下:

公开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4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区域差异;资金使用

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所承受的风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我国自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地区间财政支出和服务呈现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差距也以较快的速度拉开,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与力度上,也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与效率上。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整体或某省财政支农状况进行分析,鲜有文献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对我国区域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区域差异的形成进行解释,以寻求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增长的财政支农政策路径选择。

一、地方财政支农规模区域差异

财政支农支出也即财政农业支出,从统计口径上讲,财政农业支出通常有大、中、小口径之分。小口径仅仅限于财政用于纯农业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这也是各级财政落实《农业法》的口径。在小口径的基础上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以及农村救济费,就构成了中口径计算的农业财政支出。大口径的财政农业支出即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支出范围,包括了农村教育卫生支出、农村基层政权的转移支付等。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故选择小口径范围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净额及其增长速度来对比分析区域财政支农规模。

(一)各地农业支出总额与增长速度比较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财政支农总额,还是按乡村人口平均的人均财政支农总额都呈现增长态势,财政支农总额从1995年到2006年分别增长了4.9倍、5.24倍与5.30倍。从区域差异来看,财政支农总额呈东、西、中递减。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也呈类似分布,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稳步增长,只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于2002年开始超过东部地区,但表现出不稳定性。中部地区无论从总额还是人均总额来看,都要低于东部与西部地区,中部农业经济塌陷的财政原因由此可见一斑。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最为稳定,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2003-2005年间,2003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负增长,2004年财政支出巨幅增长,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66.76%和95.05%,但2005年又大幅回落,西部地区甚至负增长。这说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缺乏计划性和长期规划,随意性强,没有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各地农业支出净额与增长速度的比较

支出净额是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与财政从农业得到的收入(主要指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之间的差额,由于它考虑了政府对农业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支持程度。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以后,财政支农净额与人均净额都高速增长,二者皆于2000年超过并大幅拉大了与东中部尤其是东部的差距。中部地区财政支农净额与人均净额也于2002年超过并拉开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究其原因,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净额的增长除了因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影响增加了财政支农总量外,更主要是受国家农业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与东部地区农业各税依然较稳定增长相反,中西部地区农业各税从1998年就开始出现负增长。其中2003年比较特殊,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下降的同时农业各税反而大幅增加,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总额分别下降了4.56%、9.06%,但农业各税收入却在2002年飙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了10.67%、14.84%,这必然导致2003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净额较大幅度的减少。这表明区域财政支农支出净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总额的波动幅度。这是由于它不但受支出总额的影响,也受农业税收的影响。这种对农业支出的大幅起落,肯定是不利于农业稳定发展的。

(三)财政支农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比较

我国《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里将我国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比较,以反映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倾斜程度和法律保障程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的数据进行计算,从1996年至2006年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仅分别有3年、5年和4年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稳定增长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农业法》中有关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条款实施并不到位,而且这种情况在东部经济发展地区更为严重。从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导向下财政支农状况有很大改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低下的原因之一在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二、地方财政支农力度区域差异

尽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呈下降走势。区域对比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但评价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是否合适还应该综合考虑农业在当地经济中所占比重。本文采用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以及财政农业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力度。

(一)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占农业GDP的比重

由图1可见,与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的下降走势相反,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农业GDP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这一时期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GDP比重的上升并不全是由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加 的结果,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业GDP增长缓慢导致的。其中在1997年至2003年间,除西部地区2003年农业GDP环比增长速度达到10.55%外,东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低于5.5%,尤其是中西部地区1999年农业GDP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38%和2.01%,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区域比较来看,西部地区为一比重最高,而中部地区这一比重最低,这说明中部地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二)财政农业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

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全部GDP中农业份额的比值高低,反映了财政支农份额变化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重要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尽管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但由于GDP中农业份额也呈波动性下降走势,两者的比值并没有下降,反而呈波动性上升。由此说明,我国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并没有出现实质性下降。从区域比较来看,东部地区这一指标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比值最高且呈稳步提高的趋势,这也反映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所以较低,原因之一在于农业GDP所占份额较低。HttP://

三、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区域差异

财政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构直接决定了支出资金对农业领域中不同公共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前所述,本文采用小统计口径分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后对各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项目进行了调整,之前分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2003年后调整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统计项目不一样了,但加总的总额是一致的。东中西部地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偏高,2002年以前东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最高曾分别达到47%、68%与72%,其中中西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地区。在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中,绝大多数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其中由于机构膨胀、行政经费支出刚性等原因,用于农业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比重大,且增长速度很快,而农业发展以及为农业事业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的农业专项经费支出比重较小,且增长速度缓慢。因此,事业费支出比重偏高必然削弱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2003年以后因为《中国统计年鉴》对各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统计项目进行了调整、以及县乡精减机构和人员,这一比例在三大区域都大幅下降,西部、中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要超过东部地区,这表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有所优化。

四、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区域差异

在我国现阶段鉴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财政支农支出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就更为重要。下面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其所获得的经济成果之比来比较分析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区域使用效率。

(一)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产出效率分析

从理论上讲,农业产出增长是各种投入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无法分清不同渠道资金投入作用的大小。因此,分析时只考虑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作用。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效率是指每一元财政农业支出所对应的农业增加值的数额。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增加值与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总额的比值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方面等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这方面的支出金额较大、周期较长,主要具有长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对产出的影响时滞较长,短期内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导致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小。从区域对比来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产出效率最低,中部地区最高,因此,在加大西部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要重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产出弹性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的产出弹性是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1%,所引起的农业GDP增长的百分比。一般用产出弹性系数来表示产出弹性大小,产出弹性系数是农业GDP增长速度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之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产出弹性系数越大,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带来的农业GDP增长速度越快,财政支农支出效益就越好;相反就越差。尽管现实生活中资金投入是农业GDP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财政农业支出也仅仅是农业发展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换言之,农业GDP增长不完全是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引起的,不可以用短期内产出弹性系数的变化直接说明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GDP的影响。但是通过观察产出弹性系数连续多年的变化,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较为客观地反映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益状况。

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GDP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增长速度,二者的比值除个别年份外均小于1,表明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加一元钱,却不能获得高于一元的增加值回报,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率不高。区域对比表明东部地区这一状况要略好于中西部地区。从波动幅度而言,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的波动幅度较东部地区要大,尤其是中部地区,波动幅度最大。中部地区1999年因农业GDP负增长而使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达到最低比值-5.48,2005年则因财政支农总额增幅减缓,以及农业GDP因国家对粮食实施补贴刺激了粮食生产导致农业GDP增幅较大而使这一比值达到最大值1.84。这种不稳定也说明了农业GDP的增幅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五、结论性评价

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区域财政支农支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其一,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来说,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人均总额都是最高的,但因农业各税收入也高,所以财政支农支出净额相较中西部地区反而要低,而且在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后比较差距更大;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与财政收入总额增长速度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执行《农业法》的效果均不理想,其中尤以东部地区为甚。

其二,就财政农业支出力度而言,尽管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但因为农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考虑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中西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反而较东部地区要低。

其三,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结构不尽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各项事业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偏高。根据李焕彰,钱忠好(2004)两位学者对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的计量分析结果,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项目中事业费的边际产出效应最差。事业费过高必然削弱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此,要控制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严格控制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

其四,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产出效率呈中东西递减分布,三大地区均不断下降,产出弹性系数普遍不高且波动幅度较大,相较而言,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最低。为此,在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应加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尤其是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建立并严格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4):111-117.

[2]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5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区域差异;资金使用

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所承受的风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我国自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地区间财政支出和服务呈现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差距也以较快的速度拉开,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与力度上,也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与效率上。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整体或某省财政支农状况进行分析,鲜有文献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对我国区域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区域差异的形成进行解释,以寻求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增长的财政支农政策路径选择。

一、地方财政支农规模区域差异

财政支农支出也即财政农业支出,从统计口径上讲,财政农业支出通常有大、中、小口径之分。小口径仅仅限于财政用于纯农业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这也是各级财政落实《农业法》的口径。在小口径的基础上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以及农村救济费,就构成了中口径计算的农业财政支出。大口径的财政农业支出即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支出范围,包括了农村教育卫生支出、农村基层政权的转移支付等。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故选择小口径范围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净额及其增长速度来对比分析区域财政支农规模。

(一)各地农业支出总额与增长速度比较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财政支农总额,还是按乡村人口平均的人均财政支农总额都呈现增长态势,财政支农总额从1995年到2006年分别增长了4.9倍、5.24倍与5.30倍。从区域差异来看,财政支农总额呈东、西、中递减。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也呈类似分布,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稳步增长,只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于2002年开始超过东部地区,但表现出不稳定性。中部地区无论从总额还是人均总额来看,都要低于东部与西部地区,中部农业经济塌陷的财政原因由此可见一斑。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最为稳定,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2003-2005年间,2003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负增长,2004年财政支出巨幅增长,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66.76%和95.05%,但2005年又大幅回落,西部地区甚至负增长。这说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缺乏计划性和长期规划,随意性强,没有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各地农业支出净额与增长速度的比较

支出净额是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与财政从农业得到的收入(主要指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之间的差额,由于它考虑了政府对农业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支持程度。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以后,财政支农净额与人均净额都高速增长,二者皆于2000年超过并大幅拉大了与东中部尤其是东部的差距。中部地区财政支农净额与人均净额也于2002年超过并拉开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究其原因,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净额的增长除了因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影响增加了财政支农总量外,更主要是受国家农业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与东部地区农业各税依然较稳定增长相反,中西部地区农业各税从1998年就开始出现负增长。其中2003年比较特殊,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下降的同时农业各税反而大幅增加,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总额分别下降了4.56%、9.06%,但农业各税收入却在2002年飙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了10.67%、14.84%,这必然导致2003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净额较大幅度的减少。这表明区域财政支农支出净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总额的波动幅度。这是由于它不但受支出总额的影响,也受农业税收的影响。这种对农业支出的大幅起落,肯定是不利于

农业稳定发展的。

(三)财政支农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比较

我国《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里将我国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比较,以反映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倾斜程度和法律保障程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的数据进行计算,从1996年至2006年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仅分别有3年、5年和4年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稳定增长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农业法》中有关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条款实施并不到位,而且这种情况在东部经济发展地区更为严重。从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导向下财政支农状况有很大改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低下的原因之一在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二、地方财政支农力度区域差异

尽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呈下降走势。区域对比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但评价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是否合适还应该综合考虑农业在当地经济中所占比重。本文采用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以及财政农业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力度。

(一)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占农业gdp的比重

由图1可见,与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的下降走势相反,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农业gdp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这一时期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gdp比重的上升并不全是由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加的结果,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业gdp增长缓慢导致的。其中在1997年至2003年间,除西部地区2003年农业gdp环比增长速度达到10.55%外,东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低于5.5%,尤其是中西部地区1999年农业gdp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38%和2.01%,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区域比较来看,西部地区为一比重最高,而中部地区这一比重最低,这说明中部地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二)财政农业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

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全部gdp中农业份额的比值高低,反映了财政支农份额变化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重要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尽管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但由于gdp中农业份额也呈波动性下降走势,两者的比值并没有下降,反而呈波动性上升。由此说明,我国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并没有出现实质性下降。从区域比较来看,东部地区这一指标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比值最高且呈稳步提高的趋势,这也反映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所以较低,原因之一在于农业gdp所占份额较低。 三、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区域差异

财政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构直接决定了支出资金对农业领域中不同公共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前所述,本文采用小统计口径分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后对各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项目进行了调整,之前分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2003年后调整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统计项目不一样了,但加总的总额是一致的。东中西部地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偏高,2002年以前东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最高曾分别达到47%、68%与72%,其中中西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地区。在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中,绝大多数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其中由于机构膨胀、行政经费支出刚性等原因,用于农业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比重大,且增长速度很快,而农业发展以及为农业事业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的农业专项经费支出比重较小,且增长速度缓慢。因此,事业费支出比重偏高必然削弱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2003年以后因为《中国统计年鉴》对各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统计项目进行了调整、以及县乡精减机构和人员,这一比例在三大区域都大幅下降,西部、中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要超过东部地区,这表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有所优化。

四、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

率区域差异

在我国现阶段鉴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财政支农支出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就更为重要。下面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其所获得的经济成果之比来比较分析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区域使用效率。

(一)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产出效率分析

从理论上讲,农业产出增长是各种投入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无法分清不同渠道资金投入作用的大小。因此,分析时只考虑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作用。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效率是指每一元财政农业支出所对应的农业增加值的数额。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增加值与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总额的比值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方面等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这方面的支出金额较大、周期较长,主要具有长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对产出的影响时滞较长,短期内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导致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小。从区域对比来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产出效率最低,中部地区最高,因此,在加大西部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要重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产出弹性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的产出弹性是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1%,所引起的农业gdp增长的百分比。一般用产出弹性系数来表示产出弹性大小,产出弹性系数是农业gdp增长速度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之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产出弹性系数越大,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带来的农业gdp增长速度越快,财政支农支出效益就越好;相反就越差。尽管现实生活中资金投入是农业gdp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财政农业支出也仅仅是农业发展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换言之,农业gdp增长不完全是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引起的,不可以用短期内产出弹性系数的变化直接说明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gdp的影响。但是通过观察产出弹性系数连续多年的变化,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较为客观地反映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益状况。

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gdp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增长速度,二者的比值除个别年份外均小于1,表明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加一元钱,却不能获得高于一元的增加值回报,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率不高。区域对比表明东部地区这一状况要略好于中西部地区。从波动幅度而言,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的波动幅度较东部地区要大,尤其是中部地区,波动幅度最大。中部地区1999年因农业gdp负增长而使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达到最低比值-5.48,2005年则因财政支农总额增幅减缓,以及农业gdp因国家对粮食实施补贴刺激了粮食生产导致农业gdp增幅较大而使这一比值达到最大值1.84。这种不稳定也说明了农业gdp的增幅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五、结论性评价

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区域财政支农支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其一,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来说,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人均总额都是最高的,但因农业各税收入也高,所以财政支农支出净额相较中西部地区反而要低,而且在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后比较差距更大;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与财政收入总额增长速度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执行《农业法》的效果均不理想,其中尤以东部地区为甚。

其二,就财政农业支出力度而言,尽管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但因为农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考虑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中西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反而较东部地区要低。

其三,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结构不尽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各项事业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偏高。根据李焕彰,钱忠好(2004)两位学者对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的计量分析结果,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项目中事业费的边际产出效应最差。事业费过高必然削弱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此,要控制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严格控制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

其四,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产出效率呈中东西递减分布,三大地区均不断下降,产出弹性系数普遍不高且波动幅度较大,相较而言,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最低。为此,在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应加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尤其是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

金的管理,建立并严格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4):111-117.

[2] 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生事物,顺应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以强劲的生命力,不仅推动了会计改革,而且在加强宏观、微观经济管理方面也越来越显露出重要作用。同时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我省的会计委派制的改革,从90年代初开始,至今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96年以前,是自发式的个别尝试阶段。我省的一些县(市)如巴中市、郎中县、苍溪县等,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了直接委派会计负责人为主的会计委派制,中江县还结合厂长经理承包制,推行了会计人员年薪制等办法。这对当时在县以下的多数中小企业实行承包制后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同时,对"一包就灵"提出了质疑。虽然是个别地方和局部的试点,但引起的反响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1998年,这期间主要是总结、认识、引导试点阶段。在这一时期,我省会计委派制在各地的一些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逐步推开,形式各异。其间,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各级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即财政部门主动地参与了这项改革。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逐步把会计委派制工作列入了会计管理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对各地的会计委派制试点进行总结,在充分肯定这一改革的同时,及时地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对进一步深化会计委派制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省财政厅专门就全省会计委派制试点作为财政科研课题,专门组织力量进行调研,最后形成了《四川省会计委派制改革调查报告》,对全省的会计委派制情况、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这一《报告》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省政府主办的《四川政报》上公开发表,省财政厅也将《报告》下发各地,并要求各地认真总结试点情况,因地制宜、稳妥推进。这对全省会计委派制无疑起到了引导和推进作用。这期间,各级党政和纪检监察部门也高度重视和关注这一工作,把推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全省的会计委派制改革,进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进入了有组织的总结、完善,全面推广阶段。从1999年到现在,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的会计委派工作在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后又回到实践的过程,对会计委派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且不断地从实际出发,总结完善,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努力。特别是中纪委三、四次会议和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发出后,更为会计委派制的进一步推行指明了方向。目前,会计委派制已经列入了包括省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省21个市、州,有12个市政府和近90个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如遂宁、宜宾、乐山、南充、达州等市政府还制定了有关委派制的办法。各级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都亲自负责领导会计委派制工作,各级财政部门也责无旁贷地和纪委监察部门积极配合,把会计委派制作为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狠抓落实:一是抓了全省的会计委派调研,做到心中有数。省纪委、监察厅联合召开了座谈会,派专人调研,了解全省的工作进程和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交流各地情况,找典型代表介绍工作经验,互通情报,取长补短。省财政厅还于1999年专发会计委派工作简报六期至各地和省级各部门,专门收集了全省各地会计委派制办法,编辑成《四川省会计委派制度专辑》(一)、(二)印发各地,对帮助和指导这一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有倾向性地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如省财政厅制定了《四川省省级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制试行办法》下发各地,引起了各级的重视。又如对长宁县、北川县行政事业单位"零户统管"(会计集中核算)制和简阳市的乡镇"统一集中核算"制等大加推崇,促进了有条件的县、乡实行这些办法;是作为工作任务进行全省安排布置,要求各地予以贯彻落实。2000年1月,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继续试行会计委派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根据中央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把目前适合我省实际的几种会计委派制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稳妥地推行。这几种形式和要求是:1、在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制。2、所有的乡、镇财政所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会计集中核算,今年要求达到60%的推广面。3、暂不具备条件的县级党政机关实行重点会计委派制。4、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以及骨干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5、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集中委派制等。

由于我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基本上呈现以两头促中间的情形,即基层起步早,纪委督促严,在一段时间省、市本级动作不太大,效果不明显,但进入1999年以后,省、市两级都开始行动,特别是市一级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这样,会计委派改革在全省已基本形成了热潮。据初步统计,全省有18个市、地、州,90多个县(区、市)近800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度。

二、会计委派制的几种形式

我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形式多种多样,试点对象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委派的人员有会计机构负责人,也有全部会计人员,委派的主体有企业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也有企业本身等。但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会计委派制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不断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要求,绝不能一蹴而就,要不为地总结和完善。比如县以下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了改、转、租、卖、让等以后,企业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如再治袭国有企业一套管理,无论在法理上,在具体管理办法上显然已不适宜。原来如溪、阆中、中江县等直接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也有的由于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委派的会计负责人形同虚设。所以,会计委派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因此,我省会计委派制的形式也经历了不断取舍,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加强监管,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建设的,切合实际的会计委派制形式主义会被人们所接受所推崇。经过几年来的磨合,现在适合我省经济管理实际,并取得一定共识,正在积极推广和试点的几种会计委派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财务总监制。财务总监的委派对象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总监人选通过考试、面试、结合考核,经组织部门批准,从市级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选派或向社会公开招聘。财政部门负责聘用委派以及日常工作。

财务总监的职责是代表政府监督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情况,向政府机关提交有关企业财务报告,如重大问题专题报告。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总监的任职与行政级别不挂钩,工资收入比照所在企业经营班子副职执行,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对财务总监工作业绩的考核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部、经贸委等部门共同负责。考核结论记入本人档案,作为派驻、罢免和奖励和重要依据。

为配合财务总监的试点,将国有企业财务负责人由原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制改为审批制。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任免,由所在单位呈报,财政部门审核,组织部门审批。财务总监制主要在我省乐山、达州等市试行。

(二)财务监督特派员制度。财务监督特派员派驻单位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特派员由市级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财务监督特派员办事处设在财政局或经委,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事处内设若干办事组,每个办事组负责2至4个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财务监督特派员任期三年,可以连任,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规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

财务监督特派员对政府负责,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力。主要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列席经宫管理等有关会议,但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评价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业绩,并对其奖惩、任免提出建议。

财务监督特派员的稽查报告,由财务监督特派员办事外送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后报市政府。市政府根据报告,结合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情况,实施奖惩、任免。如重大问题,可向政府专题报告。财务监督特派员主要在我省自贡、遂宁等市试点。

(三)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对象目前主要是县、乡(镇)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单位预算体制、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三个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单位账户,统一由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会计中心)开设账户,会计核算,管理会计人员。单位设置出纳岗位,负责本单位的具体财务收支。同时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收支审批制度,审核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会计集中核算办法已在全省60%以上的乡、镇和部分县、市实行。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从省级机关的实际出发,结合部门预算改革,决定于2001年在省级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到各系统所属二级单位。目前,省财政厅已代省政府拟了《四川省省级机关试行会计集中核算支付办法的实施方案》,并正在征求意见。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设立四川省省级机关会计核算支付中心,在保证单位现有预算编制程序、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三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预算内、外银行账户。省财政厅建立国库单一支付体系。取消单位会计核算岗位,保留除会计核算、记账以外的会计职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委托记账、分户核算。会计集中核算支付的资金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等四部分。

(四)企业内部会计委派人员。企业集团公司按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对所属各级子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委派工作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在本单位或集团公司内部选聘。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办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向集团公司负责,奖惩考核由集团公司实施。

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办法主要在我省五液、电信、邮政、石油、川化等大型集团公司实行。

三、会计委派初见成效

我省各地地会计委派制度改革试点,尚处在总结推广阶段,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并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全省会计委派试点进展总体是好的,对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促进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试行会计委制度,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评定权等从各单位中分离出来,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和基本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保证了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二)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收付、集中核算后,把"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了实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基金、税收等收入可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各单位私设"小金库"情况等到有效控制。单位实行预算内外综合财政计划,使单位预算更加刚性化,支出管理更加严密,有效地提高了资金营运效益。特别是乡镇一级辨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农村费改税,减少农民负担,规范基层政府管理行为,促进基层政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消极腐败现象有所减少和遏制。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使财务监督权与生产经营管理权相对分离或相互制衡,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规范了会计行为,把财务会计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使会计监督能贯穿于财务会计活动全过程,对于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制止铺张浪费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稳定了会计队伍,提出了会计人员的素质。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后,会计人员的委派、考核和管理由政府会计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实施,单位领导不得随意更换会计人员,相对稳定了会计队伍。会计人员通过竞争择优上岗,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上岗后严格考核、评定优次,以此确定会计人员续聘或解聘,引入了竞争机制,给会计人员增加了压力和危机感,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需要。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的问题

推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是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强化会计监督的一种有益尝试,虽然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积极作用,但也不是"一派就灵"的灵丹妙药,目前在理论上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一)财务总监、稽查特派员与会计委派制的关系会计人员"委派制"属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范畴。体制是一个上层建筑范畴,体现为行政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委派的客体是会计人员,委派的主体是财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对于财务总监,并不陌生,国外早已有之。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也早已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试行,目前全国各地的实行范围更为普遍。但将财务总监作为会计人员"委派制"来认识却有不妥。财务总监属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监督约束范畴,派生于资本的权力,而非行政之权力。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公司的财务总监往往由董事会任命。1994年深圳市三家委派财务总监的公司都是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国有资产营动机构,是基层国有全资、控股和参资企业的投资主体(即所有者财务主体,)其向国有全资、控股企业派出财务总监是为了保护大股东的根本利益,加强对经营者的财务监控。但委派财务总监只能由大股东说了算,小股东对此无能为力,这是资本权力使然。国有资本如果只是参资角色,则无权委派财务总监。否则,其他小股东纷纷效仿,委派代表自身利益的财务总监,岂不乱了套?从深圳市和我国其他地区国有资产产权部门委派财务总监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来看,财务总监不属于会计人员。但不少人仍将财务总监误认为是会计人员,误将财务总监理解为行政权力派生物,这与我国国有资本的产权主体不明晰有关(不少地方财务总监由政府部门派出,而非由国有资本产权部门派出)。由于财务总监是由产权部门派出的,又常住企业,代表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日常监督,所以监督的威力较大,相应缓解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稽查特派员是中央为加强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而派出的。地方有的也仿效,对所属大中型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其工作性质与财务总监基本相同,财务总监也好,稽查特派员也好,都不参与企业的账务处理,不能认为他们是会计人员,其派出源于资本的权力,属于财务机制范畴,而非管理体制范畴。

(二)会计委派制与会计本质问题

会计的本质是什么?会计不是被动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会计既有核算职能,又有监督、预测等控制职能。上述两上基本职能,都有助于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和财务决策。持"管理活动论"的学者更加强调会计的管理职能,主张"算为管用",会计要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如果不区别情况地向企业委派会计使会计人员游离于管理活动之外,变成"为算而算"的工具。委派制将利益各方矛盾的焦点转移到委派的会计人员身上,会计人员工作的压力加大。委派的会计人员通常三年一换岗(有的仅为一年),对被委派的单位情况不太熟悉,普遍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无意得罪人,也没有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被委派单位对委派的会计人员有抵触情绪和防备心理,视会计人员为"客人",不让其进入决策层。这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失去了实践主体,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结果,既不利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不利于会计已有职能的发挥,又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会计科学的良性发展。

(三)会计委派制与国际会计惯例问题

所谓会计人的国际惯例是指国际上在会计工作方面的一些通行做法。就会计人员的管理来看,大多数国家企业会计人员由企业自己招聘、使用和管理,鲜有例外。只是法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比较特殊,其会计人员分为两大系统,公共会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前者由财政部实施条条管理,就职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法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形成是由其法律、文化、历史等因素决定的,法国的特殊做法也不是一般规律。而且,法国是欧盟的成员国,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否会受到欧盟的影响而改变还很难说。另外,法国的国有企业生存受企业效益和国家财政的影响,经常受到"私有化"的威胁,以后在国有企业中是否仍然推行公共会计人员制度尚不得而知。除法国之外,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有企业,但并未采用委派制的做法,说明非委派制对于国有企业也是适用的。企业会计人员应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办法,由企业自己管理。至于在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有政府授权收费或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试点。

五、建议与打算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委派制改革只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一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从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要给会计人员的身份一个明确的说法,不宜模棱两可,从而给会计人员的职能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外部人"身份,但企业会计人员还是以"内部人"身份出现更为合适。

2、间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对会计工作的间接管理和调控指导作用。

3、适应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体现出现代企业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的要求,并通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为提高各单位经济效益而出谋划策的积极性。

4、普遍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考虑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会计发展的高度衡量改革成效。

5、法制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与现行和将来可能颁布的法律相抵触。按照上述原则,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会计人员回归企业,强化外部监督,实现国家间接管理。我省的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将区别情况,因地制宜,试点求精不求多,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会计委派制改革试点工作。

(一)加强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与依法建账结合进行。我省实行的建账监管办法是依法建账的重要措施。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委派制试点单位首先要抓好依法建账,实行建账监管,避免多套账、造假账的现象发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要与稽查特派员制度、总会计师制度和其他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结合起来,避免委派人员的职责重叠。

(四)积极稳妥、切合实际地推行会计委派制改革。由于会计委派制改革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既对社会各行各业,又面对千千万万会计工作者。要充分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部门,有选择地进行试点。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财务总监制或稽查特派员制度。

在国有小型企业可以从解决会计人员任职资格入手,按照《会计法》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会计上岗资格,保证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7

一、资产清查目的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编制*年及以后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资产清查基准日

清查基准日统一以*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

三、资产清查范围。

1、*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行政事业单位须根据有关规定填报相关数据。

四、资产清查内容

各单位的资产清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

五、工作内容和步骤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从*年2月开始,6月底基本完成,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为单位自查阶段(*年2月1日至3月31日),各单位成立资产清查机构、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并报县财政局备案,各单位组织自查;第二阶段为复查审计阶段(*年4月1日至4月15日),主管部门组织复查或抽查,县财政部门委托中介机构对部分单位进行专项审计;第三阶段为汇总报告阶段(*年4月15日至4月30日),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结果报告,县直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向县财政局归口预算管理股室报送资产清查结果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报告,汇总报表及所属单位基础表等数据报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介质数据。

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汇总报表和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报告于*年5月20日前上报市财政局。第四阶段为资产核实阶段(*年6月1日至6月30日),县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根据资产核实有关规定,在省财政厅确定的权限范围内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单位根据核实批复文件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并办理相关资产管理手续。

六、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县财政局成立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乡镇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县直主管部门和单位相应成立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并将组织机构报县财政局备案。

七、工作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进行。

(一)、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财政所要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加强领导,落实机构和人员,建立工作联系和报告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做到帐帐、帐实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要建立和完善资产公示制度、通过公示栏等方式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公示。要结合资产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要积极配合社会中介机构工作,提供专项核查审计必须的资料和线索,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

(三)、各主管部门要组织所属单位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开展资产清查动员等工作,组织力量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自查结果进行认真复核,切实做好资产清查结果的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要设立咨询举报电话,接受单位、个人反映资产清查情况和问题,跟踪资产清查进展和质量情况。

(四)、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人事行政部年中总结篇8

20**年即将度过,回顾自20**年9月19号正式开业以来来人事部的各项工作在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其他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用工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同时加强本部门所属员工政治教育和管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严格按照大厦管理制度做好各项人事管理工作,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年人事部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所属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管理分工,逐步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和效率

人事部门属大厦职能部门,现共有人员5名,其中经理1名,主管2名,员工餐厨师2名,发挥着组织、协调、培训、管理和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等作用,工作琐碎,主观能动性强,因此要求所属人员要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一年来人事部在组织实施大厦各类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不断加强了本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切实将做好政治思想教育视为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利用每周、每月开部门例会和工作不忙的情况下,以总结工作,查摆和纠正不足,开展学习大厦行政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各项大厦政治理论学习内容的方式,不断提高了所属人员的政治修养,教育所属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十足的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年初对所属部门人员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制定了人事部日常工作明细表,认真予以执行落实,为人事部各项工作全面、正常、有序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逐步提高了人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认真做好大厦招聘工作,合理定岗定员,降低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认真做好大厦招聘工作,合理定岗定员,降低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酒店行业属人员密集性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有时因人员不能及时招聘到位,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今年人事部重点抓好招聘工作,通过在晨报招聘广告、户外放置招聘水牌、以及与技校取得联系,签订实习协议等方式进行人才的选用,并对应聘资料进行筛选、储备,除此之外,人事部加强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鼓励员工推荐身边的朋友到酒店工作,这是一种人才来源途径较广的方法,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以上的举措,保证了各岗位工作的 正常开展,与此同时,对各工作岗位深入进行分析研究,进行合理定员,确保工作效率最大化。大厦现有人员情况:酒店现有员工共计91名,其中人事部、办公室7名(含总经理),司机班3人,财务部6人,工程部6人,保安部9人,客房部11人,前厅部11人,餐饮部29人(含厨房14人),服务中心8人,在所有人员中,总经理1名,总经理助理1名、现役官兵9名,经理7名,副经理1名,主管4名,领班7名,员工61名,督导层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23%,员工占总人数的67%,现役官兵占总人数的10%。认真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三、认真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也是人事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人事部在档案管理方面,通过对各类资料进行统编归类,将各类资料大体归类为办公室档案和人事档案2个部分,其中办公室档案分为精神文明、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总部来文、上报和下发文件、安全生产、文化活动等8个类别,人事部档案分为绩效考核、员工考勤与花名册、员工工资、各类总结、离职人员、图片资料、劳动合同、社保资料、员工应聘信息等9个类别。要求办公室主管和人事主管每月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各类资料的全面完整和便于查找,今年在总队考核组和上级部门对大厦的档案资料的检查中,均没有出现问题。

四、认真抓好员工薪酬管理工作,维护员工合法利益

上一篇:新媒体运营年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外贸业务员年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