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6 15:16:16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1

关于养老院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以来,在区老龄委的领导下,在街道老龄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老龄工作,努力为广大老人办实事、办好事。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老年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回顾过去的一年,在老龄工作方面,主要做出以下总结:

1、办理老年证XX个,(60岁XX个、70岁XX个)

2、统计空巢户XX户、孤寡XX人。

3、办理80岁高龄津贴XX人。

4、上报90岁高龄老人XX人,其中X人死亡。

5、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情况:

60岁—69岁XX人、70—79岁XX人、

80—89岁XX人、90—99岁XX人

6、春节前给居家养老户送饺子、春联等慰问品(XX户)

7、居家养老代金劵在我街作为试点。(每人XX元)

8、我街居家养老XX户。

9、区老龄委在万米社区成立老年学校。

10、每月走访居家养老户,逐户了解服务情况,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11、每月XX日是上报年龄在80岁以上的够高龄津贴时间,和居家养老月报表。

12、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为社区低保老人送上了节日的慰问品,送上我们对他们的节日祝福。

13、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

关于养老院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在xx敬老院工作一年多了,回想刚来报到时的自己,同现在的我比起来判若两人。一样的是我的满怀激情,不一样的是多了几分成熟;一样的是规划整洁的院舍,不一样的是多了几分熟悉;一样的是勤劳朴实奋发向上的院民,不一样的是认可了我的存在。但是那为建设模范敬老院奉献自已的心未变,那全身心的投身于敬老事业工作当中的心不移。

这一年中,我在领导的关心、培养下,静下心思工作,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开展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并且坚持不断的去学习、锻炼、充实、提升。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不断摸索敬老院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敬老院工作当中。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请组织和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一、院务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完善制度入手,努力实现以制管院。先后参与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卫生检查制度,“五好院民评比制度”、“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制度、卫生房间评比制度、院民内务整理十项规范、院民外出请销假制度、安全值班制度、五保对象入住敬老院登记建档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管理人员例会制度等。协助院领导通过抓制度落实,有效提高了院民的综合素质,理顺了院务管理秩序。

二、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组织安排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甲肝、乙肝和心脏病等),专门为老人购置了一台电子血压脉搏测量计,每天对老人的血压、脉搏进行日查,对预防各类疾病复发,及各类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并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

二是定期为老人配发相应的生活用品,如袜子、裤头、背心、内外单、棉衣裤以及牙膏、牙刷、毛巾、卫生纸等。

三是及时督促老人刷牙、洗脸、洗手、洗脚、梳头、整理床单、床铺,保证了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清洁。

四是组织其他人员帮助残疾老人打扫、清理桌面、窗台、地面等卫生,为老人清洗衣服,床单、枕巾、被套,洗涮碗筷。

五是为老人订置文化娱乐用品,如书籍、报刊、笔墨纸砚、象棋、麻将、扑克牌等,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同时积极组织老人参加义务劳动,整理花园、清除杂草、修剪花草树木等,通过劳动教育增加了老人间的凝聚力。

六是手把手教老人正确使用配置用品,如彩电、水冲蹲、坐式卫生间等生活用品设施。

七是为老人提供可口便于消化的饭、菜、点心、茶水,营养合理搭配,饭菜力争天天不重。

八是积极开展卫生先进评选活动,并组织了一系列全员参与的卫生活动,打扫卫生不留死角,保证了单位办公场所、老人寝室、环境卫生的清洁,开展了灭“四害”活动、“戒烟从我做起”活动等,现有7个老人成功戒烟。

三、生产经营工作

在全力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敬老院拥有耕地x余亩,蔬菜大棚x座,牛羊猪舍三栋的实际状况,我们积极探索适合项目,并组织全体具有劳动力的院民大力开展种养殖业生产活动。坚持走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副养院的发展经营路子。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院已发展种植各类农作物十余种,茄子、辣椒、土豆等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盈余出来向市场出售,给敬老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抓种植的同时,也着手开发养殖项目。通过自繁自养、逐年扩大猪、羊等家畜养殖。目前生猪存栏可达x头,羊可xx只,每月和逢年过节杀猪宰羊,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同种植业一样不仅能自给自足,年底还有多余的向外出售。就种养殖项目年收入可达万元。有效地资补院内老人的生活,使老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四、思想教育工作

1、定期组织工勤人员学习报刊杂志,推崇敬业、奉献、孝亲敬老精神。工勤人员实行倒班制,保证一天24小时不离人,没有完整的过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以肃州区民政大局为重任劳任怨的工作。

2、组织老人召开一、三、五学习例会,学文件,学报刊杂志里的文章,充分发挥老年自治委员会的作用,总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端正了个别老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为了使老人在敬老院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我们敬老院购置了丰富的年货,给每人发了x元压岁钱,评选表彰了摸范老人、劳动先进个人、卫生先进个人、通过评选表彰先进,在敬老院老人间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局面。

4、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xx年元旦春节,从元旦到十五,在“文体小组”的倡议下,老人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和管理人员一起共歌共舞,室内充满融融暖意,通过开展活动拉近了管理人员和老人间的距离,使老人有了子女陪伴过年的喜悦。

五、其他工作

在全面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级领导及其它部门安排的各项其它工作,加深了与其它部门的联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为今后的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在今年x月份就曾参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历时x个多月,顺利完成了分配的人口普查任务。得到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六、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1)树立良好的工作心态,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本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不论大小,认真对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每一项任务;

(2)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3)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与行政管理相关的知识;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2

2017宿州市政府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使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得到提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使得人口出生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人口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2017年宿州市对全市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人口养老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市老龄人口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底,宿州市总人口为649.51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3.5万人,占总人口的15.9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6.13万人,占总人口的11.72%;80岁老年人14.44万人,占总人口的2.22%;100岁老年人601人,占总人口的0.01%。

依据老龄化社会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7%),我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按照每年1%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17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将增至110万。

二、全市养老机构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主动作为、积极应对,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设施)747个,床位2787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69.32张。其中,农村敬老院170家,床位15263张,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民办养老机构64家,床位7492张;城镇日间照料中心75家,日托床位870张;农村幸福院438所,床位4250张。全市10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有97家,包括公办敬老院71家(萧县20家、砀山县18家、灵璧县12家、埇桥区11家、泗县10家)、民办养老机构26家(包括埇桥区15家、砀山县4家、泗县3家、萧县2家、灵璧县1家、宿马园区1家)。全市3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7家,包括公办敬老院1家(泗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310张床位)、民办养老机构6家(泗县2家、埇桥区2家、萧县2家)。初步搭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三、老龄人口养老情况

从生活来源情况看,全市60岁以上人口中,约有40%的老人依靠自己劳动满足日常需求,52%的老人依靠子女和亲属供养,约5%的老人依靠保险救助,约3%的老人依靠退休金。

从居住情况看,约40%的老年人口与子女同住,52%的老人单独居住,少数老人在子女家轮流居住。

从老人健康情况看,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适度的护理和照料。据统计,有子女照料的老人仅占80%左右,无人照料的老人比例高达20%。

从医疗角度看,医疗费用的支出比较大,约20%的老人的收入主要用于医疗费用支出。

从老人养老意愿看,居家养老符合大部分人员的愿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抱有期望。一是慢性病所带来的医疗需求催动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二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养老压力较大,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三是部分失独家庭,在没有子女照料的情况下,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四、全市养老政策实施情况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宿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XX-2020年)》、《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成立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敬老院管护工作的通知》、《关于下达20XX、2017年养老设施建设任务指导计划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落实老年福利,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市、县区财政从20XX年1月份起,对城镇户口80岁以上低保老人给予每月100元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截止20XX年12月,全市共为786名老人发放补贴94.32万元。 2017年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全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全面铺开。

2.大幅度提高五保供养标准。近几年来我市五保供养标准每年按照不低于10%幅度增长,20XX年发放五保供养经费7307.4万元。2017年,供养标准再次大幅提高,集中供养由20XX年每人每年2900元提高到3600元,分散供养由每人每年1900元提高到2400元。

3.实施高龄津贴制度。凡户籍在宿州市辖区内的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含80周岁),均可享受高龄津贴待遇。宿州市从2013年在全市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补助标准为:对80至89、90至99、100周岁以上老人分别给予每人每年200元、300元、2400元高龄津贴。对80岁以上低保老人,高龄津贴每人每年提高到600元。2017年,共计为全市13.1万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662.6万元。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养老设施建设

1.突出示范带动,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全市2017年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0所,建设床位1870张,计划投入资金2057万元,设计全部带有室内卫生间。目前,所有敬老院已完成勘探、选址、规划设计,即将进入招投标。埇桥区祁县敬老院、永安敬老院已开工。市政府投入建设的社会福利中心,即将采取公办民营方式投入使用,灵璧县、泗县、砀山县各建成了1所政府主办的示范性养老机构,萧县、埇桥区也将于今明两年建成。

2.落实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采取发放建设和运营补贴、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补助标准为:新建社会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给予1000元至20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入住率达到50%的养老机构,每个床位每月给予200元运营补贴。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的,按照其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补助标准分别上浮50%、100%、200%。2017年,市县区财政拿出302万元发放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助。2017年养老机构补贴正在核查,待媒体公示后发放。

3.积极申请各级资金,不断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坚持以公共财政为导向,不断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为各类养老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十二五期间,我市地方投入和申请上级拨款共5.3亿元用于各类养老设施建设,其中争取国家发改委3200万元用于养老项目建设;申请省级财政补贴220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1.3亿元用于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申请1005万中央福彩公益金建设335个农村幸福院;申请省级财政补贴500万元,并投入300万元用于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投入各类资金1.3亿元用于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申请世行贷款1800万美金(地方政府按1:1配套,需配套1亿元)全部用于全市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届时,农村敬老院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

五、医养结合工作情况

为了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满足群众需求,市政府自2017年开始,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家医养结合机构(宿马园区安杰养老服务中心养生苑),33处医院已经取得民政部门颁发的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市残联院内的二级康复医院、灵璧县的三级康复医院正在申请以老年人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一)宿马园区安杰养老服务中心养生苑情况

总投资2亿元的民营安杰医养结合养生苑一期于2017年投入使用。安杰养生苑总设计6000个床位,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已与宿州市立医院实行医联体深度合作,加快其二级医院资质建设,努力创建三级医疗机构,实现养老与医疗的高度融合。

(二)33处医院医养结合情况

目前,33处医院取得市民政部门颁发的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设置了养老床位,实现了单一医疗机构向以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医护型养老机构的转变。

(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情况

2017年,我市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的60岁以上老人纳入医养结合扶助范围,主要实施4444保障工程,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的养老问题:一是明确四个联系人:分别为亲邻照护联系人、签约医生联系人、党政领导联系人、村级干部联系人;二是签订四个协议书:分别是养老机构与本人协议书、亲邻与本人协议书、签约医生与本人协议书、乡镇与亲邻协议书;三是确立四个政府兜底:养老兜底,医疗兜底,大病兜底,临终关怀兜底;四是落实四个保险:即按最高标准代缴养老保险、代缴医疗保险、办理大病救助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六、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目前,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社会的需要、老人的意愿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养老床位总量供给不能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受到土地使用规划和资金等因素制约,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相对薄弱,养老服务保障能力滞后,医养结合机构较少、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全市老人医疗和养老需求。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3

为落实市政府五保供养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敬老院及散居五保供养安全管理年”为主题,强化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和创新监管方法,着力提升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全区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工作形势稳定,全力促进全区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体制机制、管理本领、管理效能和安全管理队伍等五项建设,达到“九安全”:即设施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药品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行为安全、住宿安全,最终实现责任事故零目标,确保全区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形势持续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明确责任,建立机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要坚持五保对象安全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社会事务办主任、敬老院院长(常务副院长)落实具体职责。建立健全各级各层职能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加强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由乡镇与区民政局签订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书;各敬老院与乡镇签订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书;各村与乡镇签订散居五保安全管理责任书。严格对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安全管理工作实绩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制度,确保落实

一是要有紧急处置预案。各乡镇要按《市区敬老院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文件要求,建立完善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领导机构及职责、安全事故责任及处理程序等。

二是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乡镇要按《市区敬老院安全管理制度》文件要求,建立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院内、室内、消防、食品、疾病、用电、锅炉使用安全管理等。

三是要明确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各乡镇根据实际,设置门卫、院内、室内、消防、食品、疾病、用电、锅炉使用等各安全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到人,确保层层抓落实。

四是要落实散居五保供养“三项制度”。各乡镇必须克服“重集中供养、轻分散供养”的倾向。在今年内,各乡镇务必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即:五保对象年审制度、巡视走访制度、包保责任制和监护制度。特别是每个五保对象要落实1个包保责任人或1个监护人(无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五保对象落实监护人),各乡镇要建立五保对象包保责任人、监护人台卡,明确责任,动态管理,切实维护散居五保对象合法权益,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三)搞好排查,杜绝隐患

一是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各乡镇要以安全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敬老院集中供养人员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搞好安全应急演练;对散居五保对象落实“防高温、防雷击、防水淹、防火、防盗、防跌、防走失、防食物中毒、防流感、防传染”等十防措施。

二是落实敬老院“三设置”要求。即在敬老院内重点部位按要求设置灭火器、设置安全通道、设置应急照明灯。

三是拉网排查杜绝安全隐患。各乡镇要在6月底以前组织人员对本乡镇敬老院及散居五保对象住房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并做好排查记录,落实整改措施。敬老院要实现“三杜绝”:即杜绝用电用火(吸烟)安全隐患、杜绝饮食卫生安全隐患、杜绝老人外出安全隐患。区民政局在7月份会同消防、安监等部门对全区敬老院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四)建好队伍,抓好培训

一是抓好敬老院院长、常务副院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各乡镇要多渠道、宽视野的选拔人才,将政治素质好、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敢于负责、善于管理、乐于奉献的同志选任到敬老院院长的岗位。同时,区民政局将在区福利服务中心、西眉敬老院建立敬老院院长培训基地,拟于8-9月份对全区敬老院院长、常务副院长进行一轮培训,并将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好敬老院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和培训。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并将责任明确到人。同时加强安全岗位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管理本领、管理效能及应急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一年每个岗位不低于两次的安全演练。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学习阶段(6月1日-15日)。各乡镇认真组织学习市局《通知》精神,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开展安全管理年活动良好氛围。

(二)方案制定阶段(6月15日-6月30日)。各乡镇按照安全管理年活动目标,结合实际开展调研,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以“六个一”工作为载体,制定工作方案。

(三)全面推进阶段(7月1日-8月31日)。各乡镇落实敬老院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要集中人力、物力,对各敬老院进行摸底调查,按照目标要求全力推进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作实效,继续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并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探索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整改提高阶段(9月1日-11月30日)。各乡镇要将在开展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整改工作工作方案,并从解决瓶颈性问题着手,按计划、按步骤,扎实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五)检查总结阶段(12月1日-2013年1月15日)。各乡镇社会事务办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区民政局对在此次活动中探索出好的经验、做法要树立典型在全区积极推广应用,更好地巩固“敬老院安全管理年”活动成果。同时区民政局将组织检查组对各乡镇开展敬老院安全管理年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量化打分的方式。检查结果将由区政府通报,得分最后一名,要向区民政局提交整改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本“敬老院安全管理年”活动的领导,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名单及职能职责见遂安民政〔2013〕65号文件)。同时,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明确职责。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根据活动的总体目标和活动内容,按照职责进行分工,把“敬老院安全管理年”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分解下达,明确职责,不留死角,充分调动积极性,分阶段、分目标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大力宣传,接受监督。要大力宣传、鼓励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参与到“敬老院安全管理年”的各项活动中来,公布举报电话,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举报制度,接受并认真处理相关举报,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对敬老院安全管理管理工作的监督。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学徒制;人才培养;老龄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75 -03

一、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人才供需失衡概述

1999年开始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2033年左右将到4亿,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度居世界之首,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社会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即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领域。

我国老龄化问题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用来适应社会各层面的需要。但目前我国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落后,层次单一,仍未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教育体系:在我国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保健等涉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不多,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少,职业化、标准化、高层次的养老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稀缺,严重制约了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福建省未来对老年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潜力巨大,对从业人员的数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提出新要求。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38个,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48个:养老床位数从2005年的1.8万张增加到6.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从4.8张增加到14.96张。各种涉及养老服务的机构增长较快,但人才需求增长比例高于设施条件的增长比例;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老龄化人口的市场消费需求正向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约5万人,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因此,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势在必行。

二、推行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培养可行性探讨

“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广。德国非常注重职业教育,从娃娃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健全,学历提升和职级晋升渠道相对完善,职业教育同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现代学徒制育人的国家,主要特点是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解决了老龄化发达国家用工问题,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多为研究型理论性大学教育,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无法满足现有工业企业或服务型企业对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难过问题;同时每年大量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面对就业,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大幅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刻不容缓。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教育部也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于2015年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其中试点地区17个、企业8家,高职院校100所。福建省教育厅从2016年也开始全面放开各专业学徒制的申请,2016年确定6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培育学校。

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建设优势能解决养老人才的供需矛盾。健康养老行业为朝阳产业,养老方式日渐多元化,各种涉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调查发现,现有涉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年龄范围为30~50岁,中年妇女,学历普遍较低,受过专业职业教育较少,服务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甚至较多涉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为中途转岗人员,有老年保健、管理、服务等的专业知识背景的中高领导很少,这些作为行业领导者急需专业培训来满足快速老龄化社会对具有顶层设计能力的管理团队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养老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除了几个知名院校外,多数院校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养老人才层次定位与现在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多抵饕针对养老机构的人才需要,而急需的养老护理员或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地产、一些高端养老企业如康复保健、养生旅游、心理护理、社会工作、膳食营养干预等的要求兼顾很不够;现有的校内培养方式存在着“象牙塔”现象,实训面对的是“护理人”和冷冰冰的器材,与老年人、涉老企业的设施设备的接触较少,很难真正掌握与老人的沟通技巧和养护技能,这样就很难满足当下“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理念。

如何把企业的资源与高校的优势良好结合,实现政府、涉老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构建福建养老PPP模式,发挥高校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涉老行业企业先进稳定的实训资源,政府民政等部门的政策优势,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才是正确途径。首先,健康养老企业或机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所接受现实人文环境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能直接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能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培养工作热情,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率;其次,让专业教师到健康养老行业挂职锻炼扩充教师行业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引进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壮大,也解决职业院校生源问题;再次,当前受传统观念、职业社会声望低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低。即使是长沙民政学院办学历史有二十多年,但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也仅限二百多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高校、涉老服务机构人才培养搭建桥梁,而且深度合作后实现资源、知识、技能共享会促进健康养老行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

三、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两点建议

一是关于学徒制生源及培养目标的建议: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认为应届新生依自愿原则可遴选为企业学徒制员工,企事业优秀员工可被推荐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合同和就业协议,进行二元育人,优先录取具有高中文凭的农民工子女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并根据员工能力知识水平分班分层培养。学习结束后,经社会、企业、学校多方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后颁发毕业证书。生源定位:1.学院在校生: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根据综合学业成绩择优遴选,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根据企业建设发展要求直接参与面试,签订三方协议合同。2.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推荐内部优秀员工(高中毕业一年以上,初中毕业三年以上),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签订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三方协议合同。3.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推荐的学徒制委托培养人才: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并与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培训培养企业签订学徒制委托培养四方协议合同。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及实践能力,要求生源需高中毕业1年以上,初中毕业3年以上,以三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进行培养。培养在适应养老机构、社区或居家养老、养老地产等涉老行业,具有爱心、公益思想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老年政策法规、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管理等知识,掌握中医药康复保健、心理干预、老年营养咨询与干预、老年护理等老年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能为中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乐、健”(即医疗、养生、护理、快乐、健康五位一体)的涉老专业健康技能人才。

二是“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措施的建议:“学徒制”人才培养最大特色突出企业理念,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是监控和教学标准制定的问题。要保证以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为基础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在民政部门-高校-企业学校遴选“双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制订课程模块,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的适宜技术开发及标准制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彼此建立教学\行与质量三方督导的监控体系,在学院、教研室二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上,纳入行业企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学院、教研室、企业 “三级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科学、规范、系统地运行监控,保障各方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因此提出几点要求:1.合作企业即教学培训基地的控制。要选择有实力、具有先进设备和管理、形成规模效益的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性实习场所需覆盖生产、实训、经营等部门,本身具有或在高校帮助下建立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且在建设实训室、实训基地上有投入有保障,发展规划与高校培养人才相适宜。2.师资的遴选。“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要有“双导师”,分别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师资要有人员互聘制度、双向培养锻炼制度、共同开发课程和适宜技术制度。企业师傅应选行业企业内有一定威望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企业师傅同教师一样纳入学院教师考核体系;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实训、到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顶岗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等多种方式,改善教师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事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3.“学徒制”学生培养模式与考核。学徒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因此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年在有资质的培训企业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及顶岗轮训相结合,第三学年进入委托培养企事业单位实习。(1)理论课由学院教师承担,含理论及实践课,教育与考核流程:按教学实施计划下达教学任务教研室分配教学任务指定教师编制或征订教材按课程标准制定授课计划、内容教研室核对授课考核成绩评定成绩上报归档教学文件汇总学期学院、教研室及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顶岗轮训及企业实习由培训或培养企业的师傅承担,师傅、学生共享高校各类实训室及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共同开发基于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师傅将具体的工作技能按模块包括各类康复保健技能、护理及心理照护技能、营养配餐咨询及指导、养老管理等分阶段传授给学徒,并制作微课堂,将学生学习态度,参加行业技能比武等纳入学习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教育与考核流程:根据专业技能课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模块企业教学管理分配教学任务并聘任师傅轮岗实训授课制作微课堂反复实训阶段性实操考核及成绩评定汇总教学资料收集汇总上报学院师傅工作总结。实习阶段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生评价以实习单位为准。

中国老龄化正快速发展,社会对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校企合作式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大力推广,具体如何进行学徒制培养,必须基于福建省健康养老服务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调研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元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途径探索,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详细明确甚至标准化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2016-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http://.

[2] 黄岩松.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讨[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6.

[3] 吴宏洛.闽台养老模式差异与合作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54-159.

[4] 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教教育研究 2014,(12):52-54.

作者简介: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5

据调查统计,截至到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6万人,占总人口的15.8%;65岁以上老年人口5.8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预计到2020年,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数将达到9.5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7%;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达到6.6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2%。比例远高于现行国际通行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说明我县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引起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县政协委员多份提案、社情民意涉及养老服务业,县政府积极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__〕60号)和《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池政〔__〕4号)文件精神,在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养老福利政策,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东至县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东政〔__〕15号),对全县养老服务工作的体系框架、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并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明确了责任单位、牵头单位和时序进度,为加快我县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

(二)加快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夕阳红工程”建设机遇,通过财政投入、福彩公益金资助、上级项目支持等途径,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新建或改扩建21所农村敬老院,总床位达到3116张;投资2400万元在县城新建一所社会福利中心,占地10亩,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拥有床位168张。公办养老机构已形成一定规模。

(三)探索了多样化养老服务

一是拓展敬老院社会化养老。__年以来,先后在尧渡、东流等13个乡镇敬老院,利用空置床位,划设一个院落或一个区域,开展社会化养老,共收养老人50余人;二是探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在东流镇菊江社区、大渡口镇渡口社区、尧渡镇梅林社区建设社区日间照料站,可添置日托床位190张;三是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利用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和中医院的医疗资源,成立了“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四是鼓励社会民间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目前有3家民办养老所正在申请和建设之中。

二、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养老服务业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和低水平阶段,与中央和省、市要求比,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比,与先进地区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没有形成共识与合力

多数老年人及其子女养老观念比较传统落后,普遍希望在家里养老。不愿选择在机构养老,认为“住养老院,不是没有儿女,就是儿女不孝”,导致养老机构推行社会化养老艰难,床位闲置现象明显。虽然养老服务业是“朝阳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和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但因其前期投入多、专业人才需求大、回报周期长,加之现阶段老年人实际消费支付能力有限,使得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业的意愿不强。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体制机制也不健全,基本上是由民政部门“一龙治水”,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工作基础较弱。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服务功能弱

社会化服务尚未进入家庭,社区养老正处在启步探索阶段,养老机构基本上都属公办,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只有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一家,其余均为敬老院。由于敬老院的经费、人员、管理服务能力跟不上,服务功能弱,服务内容单一,多数只管老人吃住,能同步提供医疗服务的很少。从3100多张床位和3520余“五保”老人数字对比,敬老院床位看似不足,实际情况却是敬老院的床位仍有47%处于空置状态,“五保”老人未能实现应进尽进,散养“五保”老人中,存在着应进不愿进,个别想进进不了的现象。在一些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敬老院,带有明显的选择倾向,不愿接受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社会办养老机构因准入要求严、审批手续复杂,社会力量难以顺畅进入,加上发展规划滞后,扶持激励政策难以落地,资本投入大、风险高、利润薄等,一些有志于兴办养老机构的人望而却步。现有的民办养老所建设尚未达到主管部门认可的规范程度,目前社会办养老机构实际上是空白。

(三)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紧缺

我县养老服务现有从业人员,突出表现为“两低一少”,即专业素质低、工资水平低、护理人员少。管理人员大多来自退下来的村干部,护理人员多来自于下岗或无业人员,

文化程度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必要的管理、护理知识。工资多在千元左右,致使我县养老机构对专业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难招又难留,很多敬老院工勤服务人员兼作护理人员,或采用“院民护理院民”的方式以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这势必影响我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四)对养老机构的行业管理尚不到位。

除了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外,全县农村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所基本上都因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而未能获得消防验收合格凭证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件。尤其是已经营的小规模民办养老所,因建筑和消防设施不符合技术规范,更难通过消防验收和设立许可,加上管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存在安全风险。

(一)高度重视,增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而且呈现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人口流动大,空巢老人增多)的特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各种养老需求,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群众的恳切期盼。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从宏观战略层面出台了系列政策与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迎难而上,结合实际细化、落实国家和上级政府政策措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人口老龄化形势固然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但也蕴藏着发展的先机,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是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山清水秀、空气良好的东至来说,更是吸引一些成功、爱心人士投资创业的大好良机。因此,全县上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科学规划,引领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

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规划,同时要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要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全县养老服务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公办、民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协调发展的格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省、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对照“十三五”末人均养老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总数45‰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区域特点和人群特征,考虑未来发展均势,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养老场所的城乡空间布局,选择交通便捷、生活就医方便、生态环境良好的位置,明确供地政策,鼓励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规划要体现和落实县政府东政〔__〕15号文件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改革措施和保障政策。通过规划,引导我县养老服务业科学、合理、有序发展。

(三)统筹推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业是项重要的民生民计工程,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根据我县未富先老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统筹推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1、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是以立足家庭、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符合国情,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要培植一批稳定的服务团队、中介组织或引导有关机构、企业,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籍和应急救援等具体服务。

2、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站)建设。落实关于小区和村镇规划必须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的规定,整合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文化、家政等资源,逐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日间照料站建设,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功能,能够为社区内老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托养、日间照料,造就“不出社区的养老院”。

3、大力推动社会办养老机构。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转变,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持,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不乏有意进入这个行业者,但让他们踟蹰不前,仍在观望的主要原因是对激励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不了解或有顾虑,要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宣传,激活社会力量投资的动力,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同时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消费能力和服务需求,开展不同档次的服务,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项目,实现高、中、低不同服务档次的组合。

(四)改革创新,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运用改革、创新、激励等措施,挖掘潜能,激发活力,调动积极性,使我县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升。

1、探索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空置床位,盘活养老资源,更好地发挥公有养老设施的作用。在不改变公益属性,确保政府托底保障养老对象生活质量及公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探索公办民营,选择若干敬老院先行试点,特别是一个乡镇有两所敬老院的,可通过腾集床位,调整出一所敬老院试行公办民营,采取公开招标办法,交由市场主体运营。

2、改造提升公办敬老院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紧急呼叫等功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条件,拓展服务范围,面向区域内低收入、特困、高龄、单亲、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养老服务,加快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

3、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针对特定老年人群,在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同时,提供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失能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我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就是开启医养结合探索的产物,但目前存在着入住率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人们的养老消费观念未转变,二是社会福利中心尚未办理养老许可证,人们对该中心是到底养老院还是医院心存疑虑。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引导,转变养老消费观念,同时要采取措施,积极协调,完善手续,推动包括全县所有养老机构在形式上的合法化,管理上的规范化。坚持“养老服务是基础,医疗服务是保障”的理念,探索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医疗

服务向养老机构的嵌入。4、强化激励措施。可整合财政和社会捐赠性资源,设立扶持发展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除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日常运营补贴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政策内涵、界限、标准,对承接“三无”人员、孤老优抚对象,低收入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民办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站,按其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兑现补助,让政策落地。同时要加大力度,落实金融扶持、用地扶持、税费优惠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机构和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五)招培并举,造就一支养老服务专业队伍

建设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养老服务队伍是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一方面要加强对一线从业人员的培训,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的养老机构作为护理实习基地,委托大中专院校进行管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辟养老服务机构与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合作渠道,按有关规定落实培训补贴,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和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把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与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招聘有志于养老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专院校对口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加大就业扶持力度,通过设定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专业化、年轻化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监管,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建设规范化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家长式管理;现代化管理;社会办养老机构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52-02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1]社会办养老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在微利情况下如何实现机构内部管理、维持机构内部运营成为一大难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型养老机构偏向于“家长式”管理模式。“家长式”管理模式在公司治理方面多表现为主要股权始终集中在少数创始人(实质控制人)手中,出于决策效率的考虑,公司经营决策一直多由实质控制人亲历亲为,董事会的决策参与多为法规要求的“摆设”[2]。有学者在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创新管理制度、建立智囊监察团制度和总干事制度[3],从制度层面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进行改进。经考察发现,中州市佳和养老集团①作为目前拥有12家直营养老机构、3家加盟养老机构、3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个互动养老联盟基地的全国连锁经营的养老企业,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与大多数社会办养老机构存在本质区别。本研究在对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佳和养老集团的管理模式、发展状况对比,从机构角度探讨“家长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影响。

一、“一家之长”做主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家长式”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其院长不仅作为机构的所有者,亦是机构内部管理的决策者,内部管理层级少,缺乏明确的组织结构,作为一家之主的院长拥有绝对权威,机构内部员工大多身兼护理员、保洁员等基础性职位,极少参与机构内部管理活动。

个人兴办的家庭式养老院,其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呈“院长―护理员”线型结构,除院长以及少数几个护理员外,并无详细的职能部门与制度安排,机构内部所有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均由院长负责。温馨老年公寓院长表示:“俺们院子小,工作人员加上俺也就四个人,都是自家亲戚,大部分事儿都俺一人干,他们也就打打下手。”

中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家庭式养老机构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在机构内部形成了初步的部门层级划分。如家美养老院设有颐养中心、老年公寓两家,颐养中心专门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老年公寓更多则是服务于自理老人。作为一家小有成就的养老院,家美养老院进行了院长、副院长、维修处、膳食处、护理处的简单划分,其内部组织结构呈“职能型”初步形态。尽管如此,作为机构所有人的院长依旧拥有绝对的领导决策权。安乐养老院尽管建立时间短,但自成立之初便有了明确的部门职能划分,并设立有董事会。

二、分工合作运营

相比起上文提到的几家社会办养老机构,佳和养老集团自1999年的两层养老公寓发展至如今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的大型集团,离不开其“内脏”――内部管理模式的功能发挥。佳和养老集团建立了清晰明确的组织架构,改“家长式”集权制度为现代化授权管理,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类似于多数集团化企业,佳和集团总部设立董事会、顾问委员会、监事会委员会,以及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服务推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六大部门以维持其日常运营。董事会定期召开股东大会、监管集团的日常运营,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进行讨论与制定,充分发挥其在机构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为监督集团的日常运营,佳和养老集团建立了监事委员会,负责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等。①董事会、监事委员会以及由养老行业多位知名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的存在,有效避免了佳和内部的“家长式”管理,使集团管理向科学化靠拢。此外,佳和养老集团的六大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行政管理中心主管对下属公寓的检查,以及评估标准的修订、员工的薪酬标准等。财务部门负责集团资金的筹措和运营资金的管理;运营管理中心负责集团内部的日常运营,以及对外的机构拓展;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公司项目管理制度及项目管理流程,在集团范围内推进项目的规范化运作,检验集团项目管理机制的缺陷,提出项目管理过程的改进建议;服务推广中心负责将集团三大业务:机构老人入住业务、互动养生推广业务以及社区老人服务业务;文化教育中心负责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集团对外新闻宣传、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理念的更新等。

三、分权直属管理

为方便对老年公寓的管理,佳和养老集团给下属老年公寓以一定的自。佳和老年公寓为“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弥补了直线型结构权力集中、职能型多头领导等的弊端,更有利于协调统一管理。公寓由公寓部主任与各部门行政主任、护理主任共同管理公寓的日常运营,并定期向集团总部报备。集团只负责下属公寓的总体运作,具体日常经营则由各公寓自行负责。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亦具有明确的职能划分。服务部主任直属上级为董事长,负责服务中心的部门的整体管理、与政府部门关系的协调、员工职业培训、社工招商加盟等工作。服务部区域经理由服务部主任负责,对社区日常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业务联系,制订每月、每年的活动计划等,同时,每日下班前需向总部提交反映个人情况的工作日报,方便总部了解其工作情况。②

除了为老人服务的服务部,信息部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大重点部门。由信息部主任对服务加盟商家、社区居家呼叫中心进行管理,并进行居家养老网络宣传,直接对董事长负责,并定期向集团总部汇报工作。③信息部下设市场部、网络部与呼叫中心。市场部负责市场分析、企业信息采集与分类、社区经营等,以确保服务中心的工作正常运转。网络部对服务中心的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并将信息中心的订单、客户信息每周进行汇总上报。呼叫中心负责12349呼叫平台的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等工作。

四、佳和经验及启示

为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各地政府争相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助力养老产业迅速发展。在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中,佳和养老集团依旧在众多产业中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企业化的组织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中小型养老机构“家长式”的组织结构,佳和养老集团现代化的组织结构对于其内部治理与服务推广显然更有裨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机构整体目标的把握上,传统的“家长式”管理缺乏长远规划,机构的决策权由院长掌握,易导致机构内部的经验化治理,脱离众人智慧,往往使决策目标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机构自身的战略性发展。佳和养老集团自建立以来便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采用现代化的组织架构,重大决策不再由机构所有者一人做主,而是由董事会商议后决定。同时,佳和养老集团注重对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董事会定期为集团的发展制定战略性发展方向,集团下属各部门会参照战略性目标制定各部门的年度、月度、周度运营目标,进而实现集团内部科学化治理与战略化发展。

第二,在市场推广方面,大部分中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并不具备向市场进行服务宣传与推广的专业素养,各养老机构的服务推广往往依靠老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佳和养老集团虽不参与老年公寓与社区居家服务日常运营的过程,但却在集团内部设立运营管理中心管理其大体运营方向,设立服务推广中心与企业文化中心,在做好养老服务的同时,将自身的发展经验转变为生产力,通过DV拍摄、文字记录等方式日常生活、文艺汇演、出游娱乐等,并通过网络媒体进一步进行宣传与推广,使佳和的养老服务得以更好地推向市场。

第三,在人员管理方面,佳和养老集团一改多数中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家长式”的组织结构,巧妙地将现代化的组织结构运用于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中,机构内部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便利了集团对各部门的管理,提高了集团内部的运营效率。同时,部门职能化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集团内部的人员管理,垂直型组织架构为人员设置晋升通道,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少去了许多人员管理上易出现的矛盾与纠纷。

总之,无论“家长式”抑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社会办养老机构成立初期,“家长式”管理模式有利于机构负责人对其内部信息的整体把握,可有效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效率。然而,“家长式”管理易导致的“一言堂”局面亦会制约社会办养老机构的长期发展,这就需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与组织架构,进而提升自身决策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实现机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S].2004.

[2] 朱红军,喻立勇,汪辉.“泛家族化”,还是“家长制”?――基于雅戈尔和茉织华案例的中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选择与经济后果

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医养结合;现状;建议

一、引言

依据中国社科院测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15年的1.4386亿增长至2050年的3.75亿,比例由10.52%上升至28.81%。每年约有1/3的人口进入老龄化行列,至2050年每四位中国人约有1位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余寿带病年限也随着老年人高龄化趋势不断延长1。此外,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显著提高,从2000年至2010年由71.4上升至74.83,并2015年达到75.8岁,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给医疗和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老龄需求的形势下,寻求医养结合本土化发展的切实之道,是破解未富先老困局的首要措施。

医养结合在中国尚属新鲜词汇,但在一些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出台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衍生出多种医养结合制度。美国医养结合特点是通过政府来引导开展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包括针对低收入老人的保底性资助项目,如老人全包服务项目(PACE),以非盈利机构作为运营主体。同时,美国拥有多元化的养老地产运作,与社区养老相互交叉。澳大利亚医养结合的突出特点是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手段优化养老机构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运营资格的企业,采取严格的审查准入制度。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其由《老人福利法》、《老人保险法》、《护理保险法》三大基本法律构成,通过相关法律明确了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责任界限。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四种模式。一是整合照料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和“养”双重服务,包括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和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二是联合运营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三是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四是两院一体模式,即养老院和卫生院(室)配套建设或协同合作,二者统筹规划,在人员、事务和设施等方面实现功能融合、资源共享。

二、武汉市、青岛市医养结合实施现状

以武汉市机构A和青岛市机构B为调研对象,二者性质如表1。

表1 机构性质与规模

(一)医疗层次

表2 入住老人护理等级

从入住老人护理等级分类来看,机构A较少接收完全可自理老人,仅有3人,接受专护的老人占比也较小,为20%,机构A主要以接受半护理和全护理的老人为主,两者分别占比38%和33.3%。而机构B接收入住的老人中,二分之一为全护理,三分之一为半护理,完全可自理老人占比十分之一左右,根据实地调研,这部分老人大多是慢性病患者或大病康复期患者。由此可看出,医疗层次更高的养老机构有能力接收更多的全护理老人。另一方面,从入住老人的性别和年龄来看,机构A和机构B的入住老人中,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数量均稍多于男性,同时机构B入住对象的最低年龄为53岁,明显低于机构A养老院的最低年龄64岁,机构A入住老人年龄普遍高于机构B老人年龄,可见机构B偏好接收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原因在于考虑到高龄老人的照料压力与事故意外频率。从另一角度,也表明机构A入住老人的流动率相对较低。

(二)医护人员

表3 医护人员配比

尽管机构B目前的医护人员配置比较低,但调研时仍表现出护理人员数量紧张的困扰。机构B的护理人员队伍来源于社会招聘,月薪约为2500元,基本条件是满足年龄50岁以下及文化水平初中以上,并无需具备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招收后需由培训中心进行为期6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在岗期内每月开展一次老人护理主题培训。机构A的护理人员同样来源于社会招聘,月薪为2000元,基本无学历证件等要求。并且目前两个机构的护工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说明目前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人员队伍来源很不稳定,普遍面临招聘难问题,招收人员年龄较大且素质偏低。

(三)资金来源

武汉市规定2014年新增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3000元,社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4000元,而青岛市自2013年起对于新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每张床位则补助12000元,数目是武汉市新政的3~4倍。2013年3月投产运营的机构B共预计应获得补贴1200万元,但实际上至2015年中旬仅实际发放了1/3的补助款,说明对于纯民营养老院的政策落实还有待改善。据武汉市民政局运营补贴和建设补贴明细显示,机构A床位补贴为100元/月,但核定床位数仅有42张,2014年度补贴总金额为5.04万元。调研发现机构A目前正扩建300张养老床位,资金来源于政府补贴,可见公办社区养老院补贴力度之大,因而采取公建民营形式的医养结合机构投资回收期普遍仅为2~4年。机构B作为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仅为20%,一般而言须达到50%~60%才可突破盈亏平衡点,按现有条件预期初始投资回收期大致为5~6年。而青岛市区公办养老机构的多数入住率达98%以上,部分机构的预约期已达到几十年或百年之后。由此可见民营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差距和补贴待遇差别,造成民营养老机构回收期过长,收入偏低,社会力量大多不愿在养老领域进行投资,使养老资源难以满足当前中国养老需求。因此,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市场后,如何规划扶持其后续运营发展,平衡公办与民营的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地区政府亟需思考的问题。政府支持策略创新和补贴力度成为有条件的地区的改革思路,尝试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则需要有力的经济基础和灵活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支持。

(四)入住老年人医养成本构成及收入分析

由于机构A合作的医疗机构是社区服务中心,因此入住老人支付的医疗费用相对较少。在不包含医疗费用的正常养老费用部分,以武汉市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1694元来看,失能老人仅靠养老金还不能支撑养老费用,存在1186元缺口。这部分缺口通常由老人的个人积蓄或者儿女自筹填补。通过养老费用构成分析,我们发现两机构的护理费分别占总费用的48.6%、43.4%,成为养老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

综合来看,机构A各项收费标准均低于机构B,但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分析发现,机构A在康复设施、住宿环境、膳食水平等方面均落后于机构B。从两地收费构成情况来看,护理费和床位费是医养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护理费用根据入住老人的自理情况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因护理内容的不同划分不同的标准,床位费也根据房间环境及设施不同产生差异。

(五)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及服务评价

据分析,机构B在住宿、膳食、内部及周围环境、文娱活动、医疗护理等方面比机构A养老院更具优势,满意度也更高。具体到机构A,老人普遍反映养老院提供的膳食无法满足其康复需要,并且养老院因场地限制而未给老人提供活动中心和文化娱乐设施。对于老人最关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机构B入住老人满意占比近60%,而机构A占比为45%,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病痛增多,养老院相比大医院难以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医生、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老人无法得到专业照料,医疗保健需求无法满足。

目前大多老人都不愿改变这种养老方式,调研对象中机构A和机构B愿意继续选择入住该机构的意愿分别为83%、62%。由于大多老人子女工作繁忙,老人无人陪伴,加上疾病逐渐增多,因此大多老人都选择在养老院养老,方便子女探望,减轻子女负担。并且机构A老年人选择继续入住的比例高于机构B,原因在于机构B收费标准较高,而当前青岛市同种市场价格下民营医养结合机构供给相对充足,并且较机构A入住老人而言,机构B中老年人年龄偏低且健康状态较好,更换养老方式或养老机构的能力和动机较强。

三、现存问题总结

(一)政策缺乏落实,长期医疗保险评估流程僵化

青岛市自2013年起对于新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每张床位则补助12000元,于2013年3月投产运营的机构B共预计应获得补贴1200万元,但实际上至2015年中旬仅实际发放了1/3的补助款,政府补贴难以到位。且民营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补贴待遇差距明显,期初投资额较大,造成民营养老机构投资回收期长,难以突破盈亏平衡点。此外,调查显示由于申报程序繁琐,部分行政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评估流程僵化,使得少数老年人满足条件却不能申报。

(二)护理人员紧缺,护理水平较低

目前,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且流失率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由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低,护工工作脏、累,且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高,据调查显示,平均每位护工要照顾7-8位老人,加上失能老人身体状况差,照护过程容易发生事故,护理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大。但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并未通过薪酬得以实现,调研地区护工平均薪酬在2000―2500元间,普遍低于地区平均月收入,并且护理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调研发现青岛市机构护工招收时并未要求护理职业资格证书,仅需由培训中心进行6天的岗前集中培训,难以满足专业护理要求。

(三)资源分配不均,供需结构失衡

公办机构A公办养老院入住率较高,目前正在扩建,预期新增300张床位,而青岛机构虽然在环境、硬件设施、服务水平上均优于机构A,实际入住率却只有26%。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床位供需呈现结构性失衡,公办养老院由于政府财政支持,养老费用低出现床位爆满的局面,而民营养老院由于初始投资成本高昂,养老费用常是民办机构1.2倍以上,导致入住率普遍偏低。

(四)基础设置不完善,反馈机制不健全

青岛市机构有六大功能区,包括服务中心、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培训中心、活动中心、保障中心。武汉市机构因为办院较早,住宿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电梯、娱乐中心和康复中心等,日常娱乐活动仅有,电视、冰箱等电器也需要自己购置,居住环境亟待改善。此外两机构均没有制定针对服务满意度的测评与意见反馈机制。调研中机构A诸多老人反映膳食问题,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表示,养老院并没有针对他们的患病情况制定特殊的膳食标准,与管理人员多次反映也没有得到回复,养老院也没有制定针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民主测评与老人意见反馈机制。

(五)投资回收期长,资金周转困难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资金主要源于老人支付的养老服务费用和政府政策支持。以民营机构B为例为例,其初期建设成本高昂,以市场价格获取土地资源成本过高,所提供的医养服务层次和住宿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公办养老院,而其入住率仅为26%,一般而言须达到50%~60%才可突破盈亏平衡点,按现有条件预期初始投资回收期大致为5~6年,这意味着养老院需要近十年内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盈利,非营利性的特征使医养结合养老院难以吸引外部市场投资者,只能依靠政府补贴,但政府财政支出有限,如果无法开创其他稳定的筹资渠道,解决机构建设和运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推广医养结合的政策仍然难以落实。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

逐步提高对医养结合养老院的基础设施和运营资金的补贴,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研究制定财政贴息的贷款扶持政策以弥补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同时,在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上,应加快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标准进行完善,并将评估工作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再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审批审查,以提高长期医疗保险制度评估机制的运行效率。

(二)优化养老资源配置,重点开展“支撑辐射”模式

结合现阶段武汉市实际情况,医养结合工作重点应在于发展“支撑辐射”型养老模式。因此,需加强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整,改造成为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的医养结合机构,同时鼓励养老社区或医疗机构利用富余资源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例如武汉市的常青藤社区。逐步铺开老人与就近社区签订契约式医疗服务协议制度,提供双向转诊和预约上门医疗服务。而在农村地区,政府可利用闲置的房屋土地、卫生室建立“农村幸福院”等养老社区。此外再利用少数整合照料型机构做领头作用,发展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将市场化所能提供的服务通过政府来购买,重点选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护理人员培训等养老服务方面。

(三)完善护理培训及供应联动机制

养老机构应加强老年护理培训金的投入,加强对护理人员持续的在职教育培训并对护理人员实施资格准入制,以定期检查、考试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与督促,对护理人员的薪酬标准设置晋升规划,提高护理人员学习主动性。同时利用高职高专、中专等职业教育体系资源,增设老年护理专业以拓展护理人员培养渠道。此外,通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非盈利机构号召组织志愿者,参与日常简单护理老人的工作,还可利用时间储蓄和劳务储蓄资源将健康老人纳入护理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也能缓解护理人员紧缺的问题。

(四)统一服务标准,重视老人需求

政府或相关协会还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膳食营养师、康复师等的配置标准。同时,医养结合机构要重视老人的心理诉求,为老人提供多种多样的娱乐设施,定期举行文娱活动,丰富老人生活;为了不断增强入住老人的满意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医养结合机构都应该制定服务质量评估与意见反馈系统,让老人及家属为护理人员评分,对优秀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再培训或辞退,形成工作激励机制,重视每位老人的意见建议,对老人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与反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晓航.“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 蒋阿凤,潘金洪.2011-2050年中国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分析――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观失能数据测算[J].医药前沿,2013(34).

[3] 张祥云.国外居家养老方式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芬兰,瑞典,日本

[4] 杨莉.城区老年人口的养老现状与需求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5(3).

养老院年中工作总结篇8

 

根据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养老机构和孤弃儿童养育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的通知》(惠民[2018]65号)的文件精神,成立各县民政部门养老(儿童福利)机构检查整治工作督查组,我区民政局于4月25日上午根据分工安排到**县督查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县民政局散居孤儿保障、收养检查工作,现将督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推进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我县拟建一所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养老服务中心与光荣院资源共用方式),项目选址位于县民政综合福利院,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4600万元,建设床位规模为300张。中心由老年人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等组成,集颐养、休闲、娱乐、医疗保健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福利场所。**县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分二期进行建设,其中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原光荣院改建)100张床位已在2017年7月开始运营,目前已有19名老人入住,其中特困供养对象人员5人,工作人员6人;二期项目总投资4363万元,计划新建1栋综合养老服务大楼,规划床位200张,目前二期10层主体大楼已封顶,一层至十层砖墙砌筑完成,二次结构浇筑完成,地下室车道浇筑完成。计划在2018年10月份投入运营。

该院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接待城镇“三无”老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接收弃婴、弃童、孤残儿童,对弃婴、弃童、孤残儿童的哺育护理、开展各种矫正整形、疾病医治、康复手术、身心教育和送养等工作。

 

二、督查情况

(一)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情况自查和检查表十大项,共60小项内容督查情况以下:

1、检查结果为A(符合)的指标为49项,分别是1、2、3、5、7、8、9、12、13、14、17、18、20、21、22、23、24、25、26、27、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60;

2、检查结果为B(部分符合)的指标为5项,分别是6、11、19、44、59;

3、检查结果为C(不符合)的指标为6项,分别是4、10、15、16、28、29。

(二)养老机构(不含敬老院)专项整治工作检查情况登记表54项,内容督查情况最终检查结果为:整改。具体督查内容情况以下:

1、检查结果为A(符合)的指标为41项,分别是1、2、5、7、9、10、11、12、13、14、15、17、18、19、20、22、23、26、27、28、29、31、32、33、34、36、37、38、39、42、43、44、46、47、48、49、50、51、52、53、54;

2、检查结果为B(部分符合)的指标为7项,分别是6、8、21、24、25、41、45;

3、检查结果为C(不符合)的指标为6项,分别是3、4、16、30、35、40。

(三)散居孤儿保障工作、收养工作自查和检查表中二大项,共17小项内容督查情况以下:

1、检查结果为A(符合)的指标为12项,分别是4,5,7,9,10,11,12,13,14,15,,16,17;

2、检查结果为B(部分符合)的指标为3项,分别是1,2,3;

3、检查结果为C(不符合)的指标为2项,分别是6,8。

三、其他情况

(一)儿童福利机构

(1)没有设置医疗机构和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没有对有弃儿进行采集DNA;

(3)没有制定入院评估制度;

(4)功能区域缺少康复室和医疗室;

(5)机构内活动室地面、浴室没有做防滑处理;

(6)儿童生活区及活动区没有实现无障碍环境;

(7)部分脑瘫儿童没有按时体检并评估和计划免疫;

(8)没有年度消防检查报告;

(9)视屏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只有60天。

(二)养老机构:

1、养老服务中心:

(1)没有设置医疗机构,但有与社区卫生院签订协议;

(2)没有设置独立吸烟区,但在室外设置了吸烟区;

(3)只有一条逃生楼梯;

(4)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

(三)散居孤儿保障、收养工作

1、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导致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数据与发放名册数据不一致或录入信息不够完善;

2、实行对孤儿家庭探访巡查有相片,但没有打印为纸质台帐归档;

3、无采取措施推动保障孤儿成年后住房和就业。

四、下一步整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数据的录入及更新;

2、进一步完善相关档案、制度上墙及日常服务管理记录;

3、建议食物进行定点采购,统一结算,做好索票索证,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4、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投入。

 

 

**区民政局

上一篇:化妆品销售年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研发部年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