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7 19:58:22

德育课程总结

德育课程总结篇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 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 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 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 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 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XX年12月,开题会。

XX年1月~XX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XX年3月~XX年6月,各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XX年7月~XX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XX年12月,开题会。

XX年1月~XX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XX年3月~XX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XX年7月~XX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德育课程总结篇2

一、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结题报告

(例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 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在报告文后以“参考文献”为标志列出课题研究参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题目。

四、附件

德育课程总结篇3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

德育课程总结篇4

一、总结梳理,科学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体系

坚持反思、总结、梳理是完善工作的前提。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小型的、琐碎的教育我们时刻在做,大型的主题活动我们也没有放松。但是,哪种是有效的、哪种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哪种是非做不可的,哪种是可做可不做的;哪种活动应长期坚持去做,哪种活动做做就应放下;哪种做法值得推广,哪种做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做了些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在我们反思、梳理、总结之列。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反思方式手段,看工作是否简单草率;反思活动内容,看工作是否空洞失当;反思效果效率,看工作是否肤浅漂浮。可以梳理教育内容,看工作是否与时俱进;梳理教育目标,看工作是否围绕中心;梳理教育方法,看工作是否遵循规律。也可以总结教育过程,看工作是否扎实细致;总结教育经验,看工作是否优质高效;总结教育措施,看工作是否措施得力。

反思、梳理和总结真正的目的就在于增强我们的体验和感悟,就在于帮助我们科学确定德育工作内容,整体规划德育工作目标体系,构建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德育教育,形成德育的长效机制。

科学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体系,应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设计德育目标、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建构各年级段有效衔接的德育目标和工作体系。

二、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

面对德育工作的新情况,以德育工作层次化、序列化和课程化建设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探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入开展德育层次化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励志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养成为基础,各年级有侧重点而又相互贯通的德育教育系列。

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德育工作形式、内容过程上的创新思路, 开展德育层次化实践研究,是遵循德育教育规律,适应时展、学生个性复杂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的必然选择。

开展德育层次化实践研究,要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学校学生德育基础情况,科学研制学校德育教育规划,整体确定学校德育的总目标,研制出既能实现学校总目标又能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德育基础的分层次目标,进而根据学校的德育分层目标要求,在德育工作形式、内容、过程、载体和评价等方面开展分层次教育,全力以赴抓落实,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总目标的实现。

高中学校,可以依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分年级层次化德育教育系列。高一年级重点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以养成教育为抓手,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养成优良的学习、纪律、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科学人生观、主动发展观念和科学规划人生的意识,使学生具备高远的志向和抱负、高昂的士气和精神、高雅的志趣和情怀,重新建立学习信心和习惯;高二年级以励志教育为重点,加强成人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毅力,强化学习目的和态度教育,集中精力抓学习效益的提高;高三年级以信心和目标教育为重点,注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成才途径,重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挖掘潜力,发挥各方面的才能,努力拼搏,为国成才,为校争光。

2.扎实进行德育序列化实践研究,克服德育工作的随意性、零散型,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可操作性强的序列化德育主题,确保德育目标具体化、工作制度化、阵地网络化、形式多样化。

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把德育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有效衔接,明确德育目标和内容,序列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有利于不断提高学校、年级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加强德育序列化,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纵向明确学校、各年级不同学月的德育主题、德育内容,使之体现层次性,形成序列;横向提供多种德育途径和方法,两者相互促进,体现德育整体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靠连续的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积累起来的一种文化、一种形象。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各年级段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励志教育”为主线,将德育目标细分到不同年级段的教育活动中,并细化为若干具体指标,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梯度模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月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德育序列,并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序列主题教育或活动,因年级而异的精心设计、开展年级德育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策略、干部队伍和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学月有安排、阶段有主题、时时有教育、事事寓德育,切实保障德育目标的有序落实,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优化。

3.有效实施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将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纳入新课程的框架下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把德育做成课程,是适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依据的新课程价值观而提出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德育课程化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要求我们就像从事日常课堂教学一样,更新传统德育观念,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情感,给学生说话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基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把学校开展的每一项德育工作或活动以课程的形式,从目标确定、过程设计、组织形式、结果检测、效果评价等方面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来开展,挖掘课程资源,做到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有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三、提炼提升,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品牌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把德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积极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品牌,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序列化、层次化、课程化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总结、深化、提高,做大、做强学校德育工作,凸显、彰显学校德育工作品牌,是学校走特色发展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德育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正确对待 德育课程改革

德育课程改革正是针对当前德育课实际而进行的理论创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了解学生的现状

1.生理心理因素

现在的职高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思想压力大,年龄轻,阅历浅,加之经济上的不独立。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因此,情绪波动性较大,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如果未被教育者认识,就会造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隔阂,使学生失去自我,干出一些偏激的事来。

2.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

中学生队伍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过惯了“有利先享”的“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的他们,在校集体观念淡薄,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有责任便往别人头上套,有好处,便往自己袋里装,自私自利,娇气任性的学生大有人在。

3.缺乏法制观念,易放任自己

部分学生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分荣辱、难辨美丑、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上学就来,不想来上学就不来。

教师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必须正视自我,大胆改革创新,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才能不断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二、教师如何冲破自身束缚,适应德育课程改革

1.德育课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和增强课改意识

本轮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同时,本轮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要求德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德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德育课改的重大意义。

2.以学生为主体,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

德育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方式,均要遵循和体现这一规律。在教学手段上要想方设法通过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有“认知”要求,更要有“运用”的要求,创设实践情景,加强“育人化”的德育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自身体会和实际,立足于做人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人性的人。

3.以教材为载体,勇于探索,用“活”教材

改革课程,落实内容是关键。课堂教学素材就不能局限于课本,而要着眼于发展变化中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用活教材,适当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教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探索,不断总结,德育课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和功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肖永泉.目前中学生德育状况几点思考.2007

2.张建国.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与改善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7

3.李子震.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2008

4.吴保国.对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2008

5.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S].2008

德育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韩国 小学 德育课程 特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80-02

韩国历来注重道德教育,尤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又处于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韩国已形成了独具本国特色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一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

1.贴近实际的德育目标

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至二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传统道德规范,并付诸实践来发展道德习惯;三至四年级为第二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道德规范,了解遵守的理由,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养成道德习惯;五至六年级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辨析各种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

通过上述目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德育课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敏锐的道德判断能力。该目标贴近实际、层层递进,在整个德育课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放射型的德育内容

韩国小学德育课按照年级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一至二年级,设德育课正当的生活;三至六年级设道德课。道德课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专题组成,每一专题又分别包含五个教学要素,再根据各要素来编排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个人生活包括清洁卫生和整齐、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包括孝顺和友好、仁爱和让步、爱和宽容等,社会生活包括保护环境、公正、遵守规定等,国家民主生活包括爱国主义、热爱文化遗产、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等。其内容体系按照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顺序,明显呈现出辐射型的结构模式。

这种放射型的结构模式体现了韩国德育课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安排德育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吸收,更有助于他们将其付诸实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

韩国小学的德育方法丰富多样,主要有价值澄清法、实践活动法、榜样示范法等。他们不再采用纯粹理论灌输的方法,而是采用讨论、商量等方法来使学生获得价值上的认清和理论知识的获得,通过组织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道德行为。另外,韩国的道德课都有专任的教师且非常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总之,韩国小学德育课在德育方法上,更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4.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模式

为了对小学生德育课学习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估,韩国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从不同方面来考察德育的效果。首先,在对道德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有多选、主观表述等题型。其次,在对道德态度与信念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观察以及面试等方法。再次,在对道德思考能力进行评估时,通常采取情景模拟来让学生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最后,针对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要综合运用前三种评估方法,客观、准确地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德育效果评价。

韩国小学的评价方法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知、情、意、行,比较客观与准确,能够很好地衡量小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

二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的特色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凸显了其本国特色,具有深深的韩民族色彩,其特色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儒家伦理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

韩国自古以来就深深地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广泛地影响着韩国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从其道德课就可以看出儒家伦理的深远影响。首先,道德课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而儒家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韩国德育课的编排渗入了儒家理论。其次,个人生活中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内容与儒家伦理中的自我克制、三省吾身等思想相一致。再次,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中,很多都强调要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这与儒家伦理中强调仁的思想是相似的。最后,韩国非常注重爱国,这也是传承了儒家伦理中的忠孝思想。总之,在韩国的小学德育课程中,随处可见儒家文化的精髓。

2.注重国民精神在德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历史上,虽然韩国曾先后受到美国、日本的统治,但其并未失去本国的民族性。韩国人非常爱国,这与其在小学阶段就强调德育课中的国民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韩国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中,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占据了整个道德课20%的比例,它向学生弘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和民族生存能力。韩国对小学生的国民精神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就使得韩国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注重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非常注重德育课中的道德践行,除了在教学中采用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外,还非常注重通过日常礼仪规范训练来进行德育。他们在德育教学中会开设专门的礼仪课,学校也会配有专门的礼仪训练教室,里面有韩式家具、传统的韩服等。礼仪课上老师会教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长辈问好、如何与同伴好相处、如何向老人敬茶等礼仪,通过这种日常的礼仪规范训练,小学生们会把他们课堂中以及活动中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运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这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保持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对中国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开展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并且着重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通过对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以及特色研究,可以为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1.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之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宋明理学以及红色文化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量借鉴西方文化,却逐渐遗忘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积极设置德育课程,强调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我们要像韩国重视儒家文化在德育课中的重要作用那样,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使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有一个大的飞跃。

2.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中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小学阶段就强调要爱国、爱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的小学德育课是将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较低,若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撑,他们很难认识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虽然韩国非常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但其教材是以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放射开来的,学生在对个人、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会爱社会、爱国家。所以说,中国在进行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在个人生活的实践基础上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这样不但不会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激起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3.将道德实践贯穿德育课程的全过程

目前,中国小学德育课大多还是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不深刻,而且还会觉得枯燥,更不用说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去了。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方法,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商量、讨论等方式,让小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加深对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道德的内涵。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习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吸收和内化。如此,将道德实践积极融入德育课的全过程,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道德理论知识的吸收,还有助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践行,这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将德育评估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拓展

中国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对小学生德育的评估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的。因为德育课程的性质,很多老师都认为德育的评估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校采用文化课的成绩来评判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道德品质也好,这就对德育评估产生了巨大的认识偏差。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估,并不仅仅就此将其界定,而是要鼓励、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在进行德育评估时,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德育评估方法,不仅要进行笔试,还要采取观察、面试等方式来考察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道德课程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如此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才能保证德育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剑丽.韩国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4):42~45

[2]苏振芳主编.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侯越、戴茹.韩国德育特色化研究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7~78

[4]刘素娟.韩国学校的德育实践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2):53~54

德育课程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观教育;历史沿革;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WWW.133229.COm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中特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德育课程总结篇8

厘清学科德育的几个问题

1. 关于课程德育与学科德育的范畴

课程德育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类课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包括地方和校本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上,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内容上,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内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不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德育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实现学科德育的过程化。这一界定把研究从德育角度引入学科角度,从学科自身来研究学科德育,拓宽了对学科德育内涵的认识。

2. 关于学科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是显性结合,即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与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相联系。二是隐性挖掘,即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相关的寓德内容。目前,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探究、体验、合作等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本身蕴涵着一定的寓德因素。三是动态生成,即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寓德内容。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规划,这是预设的,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方式、角度等都是未知的,因此在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过程中可能蕴含着一定的寓德因素。

3. 关于学科德育和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是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新课改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并且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二是学科德育的部分内容不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制定时即有的,而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中生成的。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和学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过程,教学在本质上是具有道德性质的。

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学科德育实践

1. 研制与实验“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制了《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德育的指导工作意见》,为教师教学提供宏观性的教学导向,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每个学科如何依据教学内容挖掘寓德点?实施学科德育的途径有哪些?如何评价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为此,基教研中心为27个中小学学科研制了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的《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一是学科德育范畴,简要、清晰地阐释了该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方面,基本是源于对新课程中情感类目标的分析和提炼;二是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蓝本,着重分析、挖掘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承载的德育点及德育目标,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建议;三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及评析,列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科德育案例片段,并从德育实施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析。《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宏观性的教学指导,在研制—实验—征求意见—修订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突显了在基础教育领域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的可行性,对一线教师教书育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2. 依托研究实验基地开展针对性研究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研究中确定了丰台、顺义、西城为学科德育研究的市级实验基地。我们还建立了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统筹规划,市区(县)校共同承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的三级研究网络。依据区县和学校的特点,确定丰台区的研究重点为中小学学科德育资源网络平台的建设,顺义区的研究重点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培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地方课程的编写和研究,编制与课程相适应的配套地方(乡土)教材,西城区则结合区域性资源,开展课内外教学研究。

3. 研制典型案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德育的新方式

在各学科层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每年推出具有引导和示范价值的学科德育教学研究课例;编辑出版了以教研员和教师的学科德育研究论文、优秀教学案例描述、教学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德育案例集》和课例集锦,通过各学科教研员和教学专家点评的形式,启发一线教师潜心研究学科德育问题,加强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研究,引导各学科教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初步形成北京市开展学科德育的经验

北京市开展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效,其主要的经验有:

加强研究,营造氛围。注重理论学习、注重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引导全体教师人人关心德育,科学实施德育,提升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广大教师自觉地将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学习知识与培养思想道德情操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学会做人,充分发挥了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作用。

及时总结,典型引路。积极鼓励教师大胆研究、积极尝试,通过成功课例、优秀论文、研究课、学科德育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及时总结一线教师在学科德育研究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宣传推广成功课例和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推动全体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德育情况总结范文 下一篇:托班德育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