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年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6 14:42:32

钢琴学年总结

钢琴学年总结篇1

关键词:钢琴教育 琴童弃学 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10-01

任何一位参加钢琴课程学习的学生最终都不再需要钢琴教师,要么是他们再也不想学习钢琴了,也通常被称为弃学者;要么就是他们达到了期望的水平,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再也不需要继续钢琴课程了,这类完成一定阶段学习的人通常被称为钢琴爱好者或是钢琴家。弃学者的理由各种各样,常见原因有缺乏学习兴趣、缺少音乐天赋、没有时间、父母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选择的乐器学习难度太大、占用了过多的文化课时间等等。另外一些可能会影响学生弃学的原因有,学生的性别、社会经济水平、学生的个性、运动协调能力和学习成绩。对那些放弃正规钢琴训练的学生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可能学习钢琴演奏的动机不足,或是他们从演奏中获得不到期望中的快乐感。这些学生的父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让孩子能接受音乐教育都毫不犹豫的拿出了昂贵的学费。家长们经常询问授课教师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是否有兴趣坚持学习下去,因为如果要是购买一架钢琴就意味着进行一次较大的投资并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

学习钢琴的孩子应该平均每周上一次私人小课或是参加一次音乐素养课程的学习。在每位孩子进行钢琴课程学习之前,钢琴教师都会充分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完成简单的提问和测试,在每位儿童学习钢琴期间,每周都会记录儿童的学习进展情况,包括学习的注意力即课堂表现、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每位儿童的练习情况。此外,在课程进行到第6周结束时,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并汇总了与学生家长见面的次数和交流的情况。其中每年可以得到以下数据(1)每年旷课的总次数(2)每年练习的总时间量(单位为分钟)(3)每周平均练习的次数(4)家庭作业的完成率。结果显示,在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弃学的孩子有着更多的旷课率,每周的练习次数明显偏少,全年总练习时间明显偏少,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也明显低于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放弃钢琴学习的儿童和坚持学习钢琴的儿童在父母的个人收入、工作情况、接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放弃钢琴学习的孩子与坚持完成所有课程的孩子相比通常是缺课比较多、练习比较少,有的几乎不会在课下主动完成家庭作业。我发现弃学的琴童在开始六周的学习过程中比普通儿童进步明显要小。这告诉指导教师和琴童的家长们,如果儿童学琴的积极性不高、成绩水平持续下降,那么琴童以后就很有可能想要放弃钢琴的学习。另外,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时间次数和总时长进行汇总时,我发现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数据,虽然这个数据不具有典型性,但仍是有一些参考价值。我发现在前六周之内,那些完成学业的孩子的家长会更频繁和更长时间的与教师进行沟通。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在学琴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与在学习中弃学的孩子相比较,不论是认知能力、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运动中的自我控制协调能力还是自尊心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家庭环境方面分析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因素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事实上,这两类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在学习钢琴课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弃学的孩子旷课率高,而钢琴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低。从每年全国钢琴业余考级成绩可以看出,弃学的孩子们在每次考级时的成绩普遍要低于坚持学习钢琴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在孩子开始学习钢琴不久就有种种迹象表明经常不能完成钢琴家庭作业的孩子的钢琴考级成绩不会太好。在最开始的六周内弃学的孩子上课成绩不达标的次数明显比较多。而且钢琴教师还注意到,在最开始的六周内,经常主动与他们见面的家长往往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家长,并且这些孩子绝大部分坚持学习钢琴。

学习动力不足并且学习成绩持续下降的学生很有可能在将来会放弃钢琴的学习。经常旷课、练习量不够、未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最后都中断了钢琴学习。授课的钢琴教师都曾感觉到这些弃学的孩子在某段时间内持续达不到教学要求,钢琴业务水平呈现下滑趋势。这项结果表明,在正式音乐授课中要判断最终有可能会中断钢琴的学习的儿童,应该主要以儿童的学习动力为参考。

刚开始接触钢琴时,孩子们都感到十分兴奋,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会感到越来越难以坚持下去。此时,父母的辅导和鼓励对孩子继续坚持和练习下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家长与老师见面沟通的次数更多,而且也更为频繁。在衡量孩子是否努力学习钢琴,是否会取得好成绩方面,这一点或许能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持续关注能够帮助孩子维持较高的学习激情。

家庭情况对孩子是否能坚持完成钢琴学习不能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是有几点仍是值得注意的。(1)能继续学业的琴童的家长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2)在双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比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将学业继续下去。(3)家庭中有一个父母工作,另一位父母在家全力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坚持学习下去。

放弃钢琴学习的孩子和坚持完成钢琴的孩子之间唯一的差别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成绩,所以在学习钢琴的初期阶段就要家长有效的配合钢琴教师提高孩子学习钢琴的动力,最终达到孩子有兴趣的主动去学习钢琴。

参考文献

[1] 李晓乐.儿童学习钢琴的常见问题[J].音乐探索,1990(2).

钢琴学年总结篇2

[关键词]职业化 普及型 高职钢琴课程 定位 教学策略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战略,是社会人才结构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回应。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学的独特性,因此,高职的钢琴教学亦不能脱离这个语境。为了使钢琴教学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同仁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如在教材选择上要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曲目,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小组课的教学,在学习方法上要学会练琴等。吸取各家之长,本文提出“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定位”的观点及一些教学策略。

一、关于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

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是相对于精英型专业钢琴教育而定义的。要使高职钢琴学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我们以为首先要将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使之教有所成。

精英型专业钢琴教育主要指对少部分有钢琴演奏天赋学生进行的系统而扎实的钢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目标是钢琴演奏家或钢琴理论及演奏的研究者,一般由专业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来承担。

职业化、普及型的高职钢琴教育主要针对大部分没有钢琴演奏基础的、已为成人的高职学生而实施的实用性、宽泛性、基础性的钢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目标是社会音乐文化活动者和业余钢琴教学的指导教师。

为什么以职业化、普及型来定位高职钢琴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本科的“理论基础较扎实、综合素质高”和中职的“技能性强”的特点相比,高职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更重视它的创新性和职业性。因此,从培养目标上看它的职业定向性更强,在教学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在知识结构上以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为佳,同时还需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以拓宽就业路子。所以,高职钢琴教学应当是职业化的。

第二,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七大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正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以社会艺术考级为例,如“上海市艺术考级活动考生人数逐年攀升,从2003年的五万余人至2008年已达到九万余人,而且考生的年龄跨度大,覆盖面广,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达78岁”。而钢琴考级又是最热门的一个项目,仅广西柳州市每年业余钢琴考级人数均在1000人左右,这其中对业余钢琴教师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因此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艺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仅需要精英型专业艺术表演和专业艺术人才,更需要普及型的艺术文化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化生存需要,也由此需要大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高职钢琴专业毕业生很多从事社会钢琴教学活动,因此,从其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看高职钢琴课程应当是普及型的。

第三,根据钢琴教育的规律。我们知道,钢琴从古钢琴演变而来,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它不仅有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并且有复杂的演奏技术。因此,传统的钢琴教育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系统而严格的学习与训练,这是一个漫长、复杂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从小开始训练。相对于精英型钢琴教育,高职钢琴课程一是面向基础薄弱的普通学生,二是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无法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三是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普及性的钢琴音乐教育或是普及性的社会音乐文化活动,因此,高职钢琴课程必须遵循钢琴教育规律设置它的教学目标和确定它的教学内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我们从高职教育特色和培养目标,从社会艺术文化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从钢琴教育规律等主要方面考虑,认为对高职钢琴课程定位为职业化、普及型是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以这个定位为指导来进行钢琴教学是比较科学的。

二、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的教学策略探究

1.教材选择策略

钢琴学习与训练一般包含四部分内容,一是基础训练,二是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以练习曲形式进行);三是复调音乐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多声部音乐听觉与思维,四是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这四部分内容在每个级别、每个阶段都有非常丰富的、风格各异的大量曲目。按部就班的系统学习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高职学生在校仅三年(实际上只有两年半)时间,不可能完成这么大量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来选择教材。在多年的高职钢琴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选材策略:

第一,选材基础宽泛。高职毕业生很多从事业余钢琴教学工作,这就决定了他们首先要对钢琴学科的整体基础要有全面的了解和一定的训练,所以,钢琴课程的四大部分内容他们都必须接触,并得到一定的训练,同时要从理论上了解每个部分在钢琴课程结构中的意义,避免在将来的教学中不知其所以然而误人子弟。

第二,精选经典钢琴作品。精选一些适合高职学生演奏水平的经典钢琴作品并要求学生弹好,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训练钢琴技术、提高音乐表现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第三,增加通俗钢琴小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俗钢琴小品目前也纷纷出现,这类作品难度不大,且比较好听,深得群众喜爱。选择一些这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视奏能力和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同时职业性也比较强,因为在酒店担任钢琴手时即可派上用场。

第四,加大钢琴伴奏曲目。许多钢琴专业学生因为在校只弹独奏曲或只为培养独奏演员,所以不会弹钢琴伴奏。但高职钢琴专业学生出来后将面临许多伴奏任务,因此,钢琴伴奏训练对于他们是非常实用的,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伴奏(或即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写伴奏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

2.教学形式策略

艺术院校钢琴演奏专业一般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样可以因材施教,针对性强,指导更细致。但根据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完全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第一,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结合的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或学习水平按8~10人/组分为若干小组,并根据小组程度给予不同的教材。新授课时上小组课,教师给全部学生进行教材分析、弹法指导和示范演奏等集体指导,回课时可按1~3人的小课形式进行,教师针对不同问题给予个别指导,这样既符合普及型钢琴教学特点,又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习惯于在众人面前演奏,训练他们的演奏心理素质,同时,还可降低教学成本。

第二,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课内外结合指的是将在琴房上课(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单独演奏弹得不错,可是一旦弹伴奏或上舞台演奏就顿时乱了阵脚。因此,为了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更紧密,我们不应当练好了再战,而是要边练边战,要特别注意将学生放到实践中去磨练。一般在第二学期后和第三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伴奏或者是齐奏、合奏,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教法策略

高职钢琴教学不同于中职钢琴的纯职业技能训练,它不但需要很强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一定的基本理论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以钢琴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方法上的策略。

第一,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规范的钢琴基本功训练。虽然高职学生不能像儿童那样有更多的时间来练基本功,但也不能放弃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由于反复练习,视、听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之间,以及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就建立起暂时的联系系统,这些联系系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巩固。”因此,严格要求学生每天以30分钟时间规范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基本练习仍然可以对高职钢琴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将音乐基本功训练与音乐基本素养培养渗透到钢琴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职学生学习钢琴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基本训练,但如果我们在每一首钢琴曲目的教学中,抓住其主要的基本功训练点进行严格要求,同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将视唱、视奏、节奏训练与新曲目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将乐曲中某一技术难点抽出来做专项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将音乐文化知识与音乐表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学生在弹奏力度、速度、触键方法上的细致要求,使学生了解乐曲的风格、背景和表现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功训练和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

第三,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师教学结合起来。目前在钢琴教学中许多现象是教师示范或讲授新曲目,然后就由学生课下练习,再回课、再练习,在整体过程中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钢琴教学的职业性、实用性比较强,而且学习时间较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有自学的能力,以便于他们毕业后仍能自我提高。可以采取让学生做教师助手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学,如可以让学生把乐谱上的术语全部提前查阅好,可以引导学生自已分析乐谱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互相找错音,可以让学生自已查找乐曲的背景资料,做出力度、速度处理的方案与教师一起讨论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四,将学弹琴与学练琴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为什么有些同学总是完不成作业,每次回课都弹得结结巴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会练琴,结果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高职钢琴教学中,一定要把学弹琴与学练琴结合起来进行。包括以下主要方面,一是要求学生从视奏开始必须认真读谱,不能在一个乐句上来回重复,培养对音乐的整体感觉;二是在教学中根据乐曲的长短、难易,引导学生抓重点、分段慢练,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然后再逐步连成整体;三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内容,每次练习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四是引导学生每次上课做好课堂笔记,下课后立即复习,认真按老师要求练习,以求提高练琴效率。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高职钢琴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社会艺术文化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以及钢琴教育规律,提出了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对高职钢琴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学方法改变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期待着高职钢琴教学有更大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泉州理工学院教务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研究.

[2]马捷.高职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

[3]市文广局规范管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2006,3.

钢琴学年总结篇3

钢琴器乐教学个性化能力因材施教来自西方的钢琴,作为乐器中孤傲的王者,凭借它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和重视。学习钢琴人的年龄跨度也相当大:小到呀呀学语的幼童,大到年过花甲的老人。在中国,“70后”“80后”的家长们更加重视他们孩子的素质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钢琴教育成为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必修课。钢琴教学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的文化知识背景、不同的学习能力的人,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钢琴的一对一教学,是在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贯彻得最彻底的学科。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这种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一、教材方面的个性化选择

因为钢琴器乐教育目前还没有走进中国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堂,所以,还没有形成它自己特有固定的一套教材,但作为校外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钢琴器乐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大多都是根据前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和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范围的系列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喜好,自行选择所使用的教材,目前,通常在钢琴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从启蒙、初级、中级、高级到演奏表演级,大都可分为五个类型:启蒙类(简易汤普森、现代汤普森、初级儿童钢琴教程、趣味钢琴启蒙、快乐钢琴教程等);手指练习类(包括音阶、琶音、哈农等);练习曲类(拜厄、车尔尼系列、莱蒙、克拉莫、布格缪勒、肖邦、李斯特练习曲等);复调作品类(巴赫系列、中国复调作品等);中外名曲作品类(小奏鸣曲集、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选等)。因为经历几个世纪的沉淀,音乐家繁多,以及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作品的一套体系,因此,除了启蒙的学生,其它钢琴级别的学生都可以从这几大类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种类和风格的作品进行学习弹奏,这也是钢琴的独特魅力所在。这五大类亦是大多钢琴教师使用的范围,在这个框架下,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就体现在为不同的学生从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选取适合的作品进行钢琴器乐学习。个性化教学并不是否认共性,个性是在共性前提下的,其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常规和教学原理,在采用相同的教材时,也可以有个性化的教学安排,比如根据学生学习的强弱点,采用同类知识点作品选择或跳跃式作品选择皆可,尽量不要填鸭式教学,生搬硬套、按部就班都会让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在钢琴教学中乐理知识点的逐步出现,教师为学生选用的作品也可以多种多样,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新鲜感,正确引导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现力的个性化教学

乐曲的弹奏技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教师教学正确,学生肯下苦功夫,基本都能达到要求。但对于钢琴的音乐表现力部分,很多学生都还停留在完成作品本身正确的音符和节奏上,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推敲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因此只能是弹奏钢琴音乐作品,而不是表演。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熟练音乐作品后,进行处理,包括在速度、力度和连贯度上等,加以细化处理和严格要求。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作品要表达的音乐形象、风格及含义。不能脱离音乐内容和风格,孤立的谈技术技巧,做到让钢琴歌唱起来。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形象讲解,分段举例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然的掌握弹奏要领和情感的表达。钢琴音乐表现力也就是俗话说的“好听”,是来自钢琴音乐最直接的表达,也是学生学习的成功所在。

三、钢琴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个性化

每一个专业的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上大方向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举例法、类比法、激趣法等,不同方法的运用旨在让学员更容易听懂和接受。

在教学形式上,一对一教学的优点我就不再赘述,但对于它存在的缺点,如学生容易紧张、怯场、焦虑,弹奏不连贯等,我个人建议个别课可定期加入集体会课、音乐沙龙或观看名家音乐会,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登台表演中培养自信、勇敢、大方的积极性格,进而提高上课和练琴的效率。

四、钢琴教学语言的个性化运用

钢琴教学中,教师用怎样的语言讲课,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是应该不一样的。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学员,教师应该用贴近他们知识层面的语言授课,并加入些夸张的语气和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并在初期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学员,教师应该运用综合知识和举例、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加以想象画面,并把难懂的乐理知识点,用浅显的语言加以表达并结合图像,让学员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很难记住一些音乐术语,或是前记后忘,这就要求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并结合实际表达,加以举例,并让学生学一反三,加深记忆。趣味教学语言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学员都适用,在学习新曲子之前,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解释标题和讲解作者经历或者根据作品编排一个小故事,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在脑中形成音乐形象,这样不仅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开发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练琴时间和练琴方法方面的个性化安排和训练

在安排练琴时间的长度和练琴方法上,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要有所区别。孩子没有科学的练琴方法或根本不勤练习,拥有再好的天份,老师再好也是无用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不论追求任何科目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都很重要,读书要读得有条理、有层次,练琴何尝不是。不懂读书方法的小朋友,处处要靠家长为他划重点、做摘要,累了家长也难以自求进步,不懂练琴的小朋友也是如此。锻炼学生的良好的练琴习惯和方法也是钢琴教师的重要责任,为学生设计针对个人的练琴计划尤为必要。比如,在什么时间练琴,练多长时间、每次如何检验练琴成果,都是钢琴老师需要考虑的范畴,让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达到学琴进步的目的。

六、总结

以上论述了钢琴的个性化教学即因材施教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和体现。一位好的钢琴教师应该勇于面对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个例特点,不拘泥于某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学生都有应对措施,学会观察总结,并把获得的心得体会加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再反馈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持之以恒地学习提高,必将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2.

[2]邵祖亮.音乐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3]曾大键,曾宏华.小钢琴家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钢琴学年总结篇4

放不下的钢琴

一提起钢琴,张巽如就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她说:“有时觉得练习钢琴枯燥乏味,也很烦,但时间久了,又觉得怎么也放不下它。隔段时间不弹,心里就像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张巽如与钢琴结缘,是在6岁的时候。年幼的小巽如见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都在学钢琴,便郑重地向父母请求:“我也要学钢琴。”爸爸妈妈答应了,不过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既然选择了学钢琴,那中途就不能放弃。于是,张巽如便开始了平时在家练琴、周末到老师家里学琴的日子,风雨不改,雷打不动,这一坚持,就是10年。

自小,张巽如的上进心就特别强。钢琴老师也发现了她这个特点,便鼓励她参加各种比赛,以促使她不断前进。小学五年级的暑假,张巽如报名参加第十三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她顺利地夺得了江苏省初赛的一等奖,进入了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的赛场设在北京,参赛选手的练习琴房被安排在主办方之一的中央音乐学院。张巽如便和新结识的小伙伴一起前去练习,隔壁琴房传来的优美琴声令她惊叹不已:弹得太好了!那也许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弹琴,也许是别的参赛选手在练习,但对张巽如而言,这是在提醒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的心里暗暗地攒着一股劲儿,好胜心又在她的心底升腾起来,她告诉自己:我要弹得更好!

竞争激烈的比赛结束了,这次,张巽如没有取得理想的名次。回到家后,她的心情依旧不能平复,一边反思,一边总结,耳畔似乎仍回响着比赛时其他选手演奏的美妙琴声。于是,她又做了一个决定――到南京去学钢琴。钢琴老师问她:“是打算以后走专业的钢琴艺术的道路吗?”她说:“不,只是个人爱好,但我会坚持弹下去。”3年多来,在每一个周日的下午,张巽如在妈妈的陪同下,从高邮赶往南京上钢琴课,一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再回到高邮,然后匆匆奔到学校上晚自修。由于面临中考的缘故,升入初三后,张巽如在南京的钢琴课按下了暂停键,她坚定地告诉老师:中考后我再来。

张巽如在学钢琴这条路上也不是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小学四年级的暑假,她参加高邮市“珠湖琴声”钢琴大赛,荣获最佳演奏奖。趁着暑假,赢得比赛的张巽如和爸爸妈妈一同前往连云港享受最后的假日时光。不料,刚到海边的第二天,张巽如就接到了钢琴老师打来的电话。原来,上海音乐学院的赵晓生教授应邀到高邮参加本次钢琴大赛的颁奖典礼,老师希望获得最佳演奏奖的张巽如能在颁奖典礼上表演,所以,特意打电话给她,让她回来好好练习。期盼已久的旅行就这么泡汤了,张巽如忽然觉得平日里爱惜不已的钢琴变得有些“可恶”。然而,百般不情愿的张巽如最后还是决定中断假期旅行,回家认真练习。多年前的往事再提起来,张巽如有些不好意思,说着说着便红了脸。

就这样,经历过挫折,获得过荣誉,品尝过艰辛,也体味过欢笑,张巽如与心爱的钢琴一路相伴。

在生活中成长

据张巽如介绍,自小学二年级时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以来,她几乎每年都会参加一场大型比赛、两至三场普通级别的比赛,比赛带给她的历练和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张巽如的生活中也不是只有钢琴,和同龄人一样,15岁的张巽如阳光、活泼,对生活有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

张巽如喜欢英语,曾数次在全国、市级英语能力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奖;在学校的英语节中,她在PPT比赛和电影配音比赛中均获得了一等奖。她也喜欢写作,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成了她写作的素材,曾有多篇作品在《高邮日报》和学校校刊上发表。张巽如还喜欢旅游、交朋友,她有不少朋友远在欧洲呢。这就要从去年暑假的那场难忘的海外修学旅行说起了。

2013年7月28日,张巽如首次抵达一个陌生却又在影视剧里异常熟悉的国度――英国。虽然每年的假期都会与爸爸妈妈一同出去旅行,但是独自远行可是张巽如的第一次。在为期两周的修学旅行中,除了周三,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张巽如会和朋友们一起体验英国学校的上课方式,通过课堂了解英国的文化、景点和地理知识等,下午参加当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诸如游泳、烹饪、做手工、羽毛球、网球等。周三和双休日,张巽如则和同伴们穿行在英国的景点名胜和大街小巷,触摸一个真实的、鲜活的、和英剧里不一样的英国。在此期间,张巽如结识了来自奥地利和韩国等地的好朋友,体验了英国学校开放的教育方式,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张巽如还在异国他乡体验了独特的“练琴的日子”。了解到修学旅行结束的时候会有才艺表演的环节之后,每当同伴们在游泳、打球或是享受美好的下午茶的时候,张巽如则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认真练琴。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在修学旅行的另一次活动时,一名来自广东的同学也表演了钢琴弹奏。令张巽如印象深刻的是,在演奏的过程中,这名同学大概是忘了曲谱,把其中的一段曲子反复弹了三遍。这样的小失误,没学过钢琴的人是听不出来的,但是张巽如听出来了,她在场下感觉特别尴尬,心想:如果换我来弹,我一定不能出现这样的失误。因此,张巽如练琴非常刻苦。学校里只有一架古钢琴,比她平时练习的钢琴少了两个琴键,她也千方百计地克服了困难,在最后表演时,她那流畅自然的弹奏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修学旅行结束,张巽如满载而归――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有着特殊意义的旅途,一次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还有对自己未来的思考。这次修学旅行,让张巽如看到了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她期待自己的人生更多彩、更丰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她意识到,走出去,未来也许大不一样。

钢琴学年总结篇5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学;兴趣;方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了。由于学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还因为弹钢琴是使用十个手指,而十指运动最能锻炼脑功能,通过弹奏使十个手指变得更灵活更协调,它还能保持人的大脑活力并延缓大脑老化。近些年.钢琴学习热潮不断涌现,许多艺术培训班都开设了钢琴课,但大多费用都比较高,许多学生因为这高费用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开设了钢琴兴趣课便可以让喜欢乐器的学生得到锻炼与培养,这门兴趣课颇受学生们的喜爱。

下面谈谈对已进入成年人年龄的中专生钢琴启蒙教学的几点看法:

1明确学习钢琴的目的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拥有最广的音域,最丰富的表现力,它高雅,又适合在任何场合任何环境演奏。钢琴声如天籁般,它既能表现万马千军的场面,也能描绘夜晚宁静的场景。钢琴,还能提供给弹奏者一个最好最符合人体生理自然放松条件的弹奏姿势,所以很多人在选择学一门乐器时往往选择了钢琴。但是练琴的过程却比较辛苦、枯燥,于是教师在学生钢琴启蒙教学中要强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钢琴的目的和弹琴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在学琴过程中更有动力和毅力。

2了解学生学琴的特点

在钢琴兴趣课中,参加的学生都是喜欢音乐,她们并不是以后要从事音乐专业,而是因为热爱音乐并对钢琴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选择学琴。这些人学习钢琴大多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练琴。学习比较主动、自觉,主观能动性强,相对于儿童来说,这些学生无论是从器官的发育、思想的成熟等都有其优势,下面通过比较总结为以下几点:

2.1从条件上:钢琴的弹奏需要身体和十个手指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儿童的手型还没发育完全,比较软,在弹奏时关节的稳定上需花很长时间来巩固,但成人的骨骼已发育完全,手型较容易稳定而且比较有力。

2.2从思想上:儿童学习钢琴大部分是与家长有关,大多数孩子是被迫去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学习钢琴的过程比较枯燥,大量的练习曲、音阶、琶音等基本功训练都是孩子们最不原意练的。因此学习上比较被动,她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这些学生学琴基本上都是自己喜欢才选择学习的,在学琴过程能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毅力和自觉性相对儿童来说较强。

2.3从作品上: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所以对作品的理解有时不能很全面,教师只能通过某些生动的比喻让儿童去体会,但中专生年龄有18、9岁,已经是成人,思想上相对成熟些,因此在作品的理解上能较深刻、直观,理解能力也较强,对作品的风格、情感等能把握得更到位。

虽然中专学生学琴有上述的优势,但同样有不利的因素,比如相对儿童来说手指灵活性不高,在跑动训练上难度较大,也由于这些学生的主要专业不是学艺术,因此练琴时间得不到保障,练琴时间不够,急于求成等因素也会影响学琴的质量。如何扬长避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需要钢琴老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一套科学有序的学琴计划,才能确保学生们学琴的顺利进行。

3重视钢琴弹奏的方法

3.1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是弹好钢琴的第一步,弹琴时坐的姿势要自然、放松 ,不要僵硬,紧张,或过于松懈。一般来说,弹奏者只应坐到琴凳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上身略向前倾,这样有利于弹奏时力度的运用,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靠在椅背上,这样弹奏时容易往后倒,力量分散 。

3.2正确的手型:钢琴的弹奏最终还是得通过双手来实现,只有在一开始掌握好正确的手型,才能为以后的弹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体会正确的手型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平时在家中看电视时放松的感觉:双手自然垂直向下,手型呈半圆型。这是人在没有任何主观意识控制下的行为,这种状态最为放松,体会完这种状态后,再把手拿到琴上。想象刚才放松的感觉,先让大臂自然下垂,不要夹紧,两臂之间要有一定宽度,夹紧了肩膀就会显得僵硬。小臂和手腕要与键盘平行,不要太高或太低,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弹奏紧张,不能很好的放松。手型呈半圆形,手指略向里弯曲,感觉可以握住一个小球,要注意突出“三道弯”——手指的三个关节不仅要凸出而且要能起支撑作用,手指要自然立好,不能让关节塌进去,只有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让弹奏的声音结实有颗粒性。

3.3正确的弹奏:钢琴弹奏中如何运用力度,如何控制力度都与弹奏的效果、音色等息息相关,在成人钢琴启蒙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弹琴时力度的运用,即如何用最小的力量,最放松的姿势来演奏是启蒙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首先,准备好下键的手指,例如中指,不能松懈但要注意三个关节的凸起,支撑,然后把手臂抬起来从大臂开始,带动小臂、手腕自然落下,把琴键弹到底,让声音听起来能够扎实,千万不要加入任何人为的力量,否则声音会显得僵硬、刺耳。这个过程中要悉心感受大臂带动小臂、手腕自然落下时手臂的重量是否在放松的状态下充分的通过指尖传到键盘上,这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力量运用。

“启蒙”亦称为“入门”,万事开头难,所以在中专生的钢琴启蒙教学上必需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序的、目的性强的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的实行。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钢琴的教学效果最终得通过演奏来体现,只有培养良好的乐感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演奏得好。总之,在中专生钢琴启蒙教学上,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学生能把兴趣坚持下去,教师只有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10页.

[2]赵露.成人教育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陕西师范[J].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

钢琴学年总结篇6

关键词:中国钢琴曲,中国文化,研究

 

1.中国钢琴曲研究文章的基本分类

首先,简叙一下中国钢琴作品的起源。中国的钢琴创作始于1915年留学美国的赵元任先生所写的一首《和平进行曲》,这首进行曲风格的小曲一般就被认为是中国钢琴创作的源流之作。此后留学欧美的中国音乐家与音乐教师们开始运用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结合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写出了零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时至今日,数代中国作曲家写出了近千首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

自1915年这第一首中国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发表后,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就有了对象,时至今日,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上的研究:

第一,对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和教学上进行探讨研究的文章。

第二,对中国钢琴作品在民族化创作手法进行研究的文章。

第三,对中国钢琴作品进行综合性艺术审美探讨的文章。

下面表1进行文章研究的分类统计(数据来自CNKI、维普中文期刊及过刊查询)。

 

钢琴学年总结篇7

【关键词】:钢琴教学 音乐知识 作品欣赏

在教学现状上,“非师范性”现象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也承认一般钢琴专业训练与师范钢琴专业训练有所区别,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一般钢琴专业训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没有把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将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分开,学生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很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及其与现在学习的关系,从而模糊了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的总体目标,后果是所培养的师资质量下降和人才的流失。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总体改革的形势下,钢琴教学改革也必须跟上。为此我们结合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为喜爱钢琴音乐的学生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一、首先认真进行各种基本练习

学习弹琴不止是学习弹奏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需学会在钢琴上通过自己的弹奏来表达一定的情景,感情以及思想。要做到这些具体说来就是要让钢琴发出圆润、饱满、结实的声音,要能弹出连、断、挑等不同性质的音。高师学生多为成年人,通常认为成年人的手臂僵硬,不管用什么弹奏方法,弹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总有些僵硬,缺乏美感,因此,只要能弹出声音就行了。我认为虽然高师生年龄确实偏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钢琴学习上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和希望,正因为成年人的手臂比较僵硬,更应当学会放松,这可以减少其因年龄偏大而带来学琴上的不便。学会放松是“重量弹奏法”的关键,要掌握这种正确的弹奏方法,首先要学会手臂、手腕和身体的放松,弹奏时动作要协调,避免一切多余的动作。要充分发挥生理上的自然重量,节约用力,在放松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手指训练。对年龄偏大的学员来讲,不要对学琴缺乏信心,良好的“重量弹奏法”将会帮助你走上钢琴演奏之路。它的音色应该丰满而富于弹性的,可参考下面方法进行练习:先从断奏入手。掌握断奏的关键是手臂自然垂落与手指支撑的相互结合。

二、加强学生了解钢琴的表现力

欣赏钢琴音乐作品,首先是听的问题。音乐作品是靠演唱、演奏进行传播的。传播手段都有一个“演”字,所以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表现的艺术。谈到表演、表现,我们就应该了解什么是表演?其实,钢琴的表演和其他舞台艺术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这种艺术创作是靠情感和乐器来进行艺术生产的。也可以说,它是靠技术和表现力来进行艺术创作的。解决了技术之后,就必须具备优秀的表现力。艺术产品是精神产品,产品的优劣就要看表现力(艺术的再创造)如何了。有了优秀的表现力,在表演过程中才能有激情洋溢的创作热情与理智,以及自我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在演奏中做到真与美的交融。许多从事艺术的人都知道,艺术审美的第一位就是感觉,艺术生产的第一位也是感觉。钢琴演奏表现力的第一位,我认为还是对音乐的感觉。 因此,具备优秀表现力的人,一定有非常好的乐感。 音乐艺术是感情的艺术,这种艺术也靠情感升华。钢琴就是通过旋律来表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抒情的。既然音乐是表现情感,创造情感的艺术,那么作为演奏主体的人,有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和演奏的客体钢琴合成一体,进行生动的演绎,艺术的再创作。除此之外,人对艺术的情感和对作品的情感都能引发持续的、高昂的竞技状态。欣赏者只有通过理性的认识、理智的分析,从更广阔的视野,在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才能使感受到钢琴表现力的魅力。

钢琴作为一种乐器,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时而雄浑,时而柔美的音色,即可表现小溪流水潺潺,也可表现波涛汹涌。它蕴涵着无限的戏剧表现力,无论是花前月下,情意绵绵,还是慷慨激昂,威武雄壮,它都可以以自己不断变换的音色来体现。

三、循序渐进地欣赏钢琴音乐作品

欣赏著名钢琴曲应该不仅是觉得旋律优美,还要听出特别之处。欣赏著名钢琴曲应该也像欣赏诗歌一样要讲究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欣赏。

我们在欣赏钢琴音乐作品时,可从一些小的作品开始。如中国作品《牧童短笛》、《北风吹》。外国作品《土耳其进行曲》、《快乐的农夫》、《四小天鹅》等。这些小曲子音乐主体突出、形象鲜明、旋律性强,使人们极容易产生兴趣。然后再去欣赏一些较大的钢琴作品。如: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即兴幻想曲、叙事曲、协奏曲,中国作品黄河协奏等等。我们欣赏作品时,要善于捕捉音乐的主题、副题;横向、纵向的旋律和声;敢于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去感受、体会、听辩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感悟音乐不同音响的内涵。欣赏钢琴音乐作品是知识与想象的积累,是审美的提高。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好听、悦耳只是欣赏音乐的最低层次,作为高校学生来说,欣赏钢琴曲要多少懂一点乐理知识,诸如音乐结构、曲调、曲式、音色等等,特别要注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个人生平、音乐风格,这些都在欣赏之列。

钢琴学年总结篇8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教学现状上,“师范性”钢琴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应该认清楚一般钢琴专业训练与师范钢琴专业训练是有所区别的。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一般钢琴专业训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没有把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很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与现在学习的关系,从而模糊了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的总体目标,后果是所培养的师资质量下降和人才的流失。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只有教师真正明确了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目的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价值与学习的方向。

二、授课形式的改革

(一)单一授课与小组课结合。这样的授课方式既能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力、领悟力,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观摩、探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艺术实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首先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实用,钢琴和声乐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另外学生还必选一门器乐。钢琴的学习包括钢琴基础学习和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这也就是说,每一位毕业的学生都拥有三项以上的技能;同时还开设合唱课、器乐合奏课舞蹈等课程,以及举行星期音乐会、两年一次的学生技能大赛、系风采演出、经常组织学生去地方进行慰问演出等,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练习的机会。

三、教材选用与考试制度的改革

(一)教材选择的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教程》,这本教材曲目难易程度适中、新颖,又有很多歌曲伴奏,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符。在教学中已经开始应用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真正的有的放矢。另外在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巧训练的同时注重技能的培养,技术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钢琴课程教学工作改为三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占总学时的2/3,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配弹钢琴伴奏训练;第二阶段为理论学习阶段,约占总学时的1/3,主要包括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注重实践与理论完美的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的形式改变为大组考试与小组观摩相结合,既提高了考试的效率又节省了时间;实行教考分离政策,教师不为自己教的学生打分,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展示自己的平台;考试内容包括基本功的考察、练习曲的考察、中外钢琴作品的考察、伴奏编配的考察、自弹自唱的考察以及视奏和现场编配伴奏的考察。成绩评定采取其中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战总成绩的50%,更能充分地体现学与考的结合;考试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座谈及时把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学生。

四、教师自身提高与学习

(一)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每一位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挥团队精神具有团队意识真正使自己成为音乐学院的主人翁、重视身教胜于言教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做到以身作则。

(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包括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国际国内的教学前沿接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使单独的学科融入到音乐的大学科当中来,加强教师的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

(三)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每学期开展不同层次的督导听课,包括院级督导听课、系级督导听课以及教研室教师集体听课。同时每一位教师也要不断地进修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们新的教学内容及形式。钢琴课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对进一步提高钢琴教学的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教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钢琴课程的改革将进一步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内部各课程之间的合理交叉和优化整合,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也更加符合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并以更高的标准积极应对高校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总体趋势。

上一篇:化学学年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年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