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8 16:21:19

长辈消费论文

长辈消费论文篇1

笔者认为,恒源祥的恶俗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靠玩品牌传播的伎俩,忽视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不能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的。脑白金的恶俗广告虽然恶俗,确是建立在对消费行为深入研究基础上的高度提炼。

本文对两个广告的产生过程和广告性质暂不做分析。仅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看,就能够发现两个广告的差别。

先看脑白金。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个广告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从一个受礼人的角度讲的一句话,而不是从一个送礼人的角度在说话。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脑白金产品的购买决策者和产品使用者是不同的人群。可以简单的说,脑白金的购买者是子女或晚辈,服用者是父母或长辈。在中国人的送礼习惯中,送礼送的是面子。面子是什么?面子就是哪怕不比别人好,最起码不能比别人差;送礼不仅是给人用的,更是给人看的;不仅是给受礼人看的,也是给别人看的。对于受礼人来说,有礼自然亲。无论哪一个受礼人,都不可能对送礼人说这个礼品我不喜欢,更不可能在别人送礼之前告诉送礼人自己喜欢收什么礼不喜欢收什么礼。即使是自己的子女也总不能在逢年过节前告诉他们,今年你们要送我什么不要送我什么。

这是脑白金广告的高明之处,利用消费决策者和产品使用者之间的交流玻璃墙,使双方都对广告有苦说不出。作为长辈不能对晚辈的孝心说不好;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健康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送礼面子问题上,送有广告品牌的大家都送的,可能不是最好,但也是能拿出手的。这就造成了脑白金广告人人喊打,逢年过节又不得不选择送脑白金。但是如果脑白金不是定位晚辈孝敬长辈的礼品,而是长辈送给子女孙儿的礼品,那就不灵了。为什么呢?因为长辈给晚辈买的东西,晚辈会毫不犹豫地当面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那恶俗广告的产品就没戏唱了。

脑白金仅仅是一保健品,却被广告定位成孝敬老人的礼品,这才真正是“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笔者经常碰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脑白金是干什么的,却不妨碍他们选择购买脑白金。前些日子就碰到一父亲给将要参加中考的儿子买脑白金,问他知道脑白金干什么的吗,他说脑白金不就是补脑子的吗。

再看恒源祥。

恒源祥的“羊羊羊”广告,一直是朗朗上口,又容易记。一想到这个广告就能够联想到小时侯家里养的两只可爱的小山羊,那是童年的一段美好记忆。因此也对恒源祥的品牌拥有几分好感。电视广告中一群草原上的羊群也让我很向往碧草蓝天的大草原。所以一直对恒源祥品牌有比较美好的感受,对于恒源祥的产品自然在自己的消费名录中。但这个十二生肖的恶俗广告把我对恒源祥的美好印象毁于一旦。

恒源祥产品和脑白金产品的最大区别不是产品形态的不同,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而言,他们最大的不同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同。恒源祥更多的是消费者自己购买给自己用,即使有礼品需求,大多是长辈给晚辈购买,而不是晚辈给长辈购买。这种市场消费行为使产品的品牌形象直接决定了购买行为。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恶能够在市场消费行为中被直接表达出来。

恒源祥的产品同脑白金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脑白金作为保健品是一种强调内在功能的短暂性消费产品,脑白金强大的广告输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对其自身品质的消费信心,最起码消费者不用担心其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恒源祥产品则不同,恒源祥产品是具有品牌外在展示型的产品,在产品品质保证的前提下,品牌本身的消费是消费者消费产品本身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消费者消费恒源祥不仅是消费恒源祥产品,同时在消费恒源祥品牌。可以简单地思考: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买一件羊毛衫,我们可以不必关注产品品牌,但如果我们买了恒源祥牌的羊毛衫,我们就不能忽视十二生肖带给我们的品牌感受。即使我们自己忽视了,当我们处在社交场合中展示这个品牌的时候,周围人对这个品牌的感受我们也是无法忽视的。可以想象,如果你穿者恒源祥羊毛衫在公司上班,同事们一定会很有兴趣谈到那个倒人胃口的十二生肖广告,一定还有人添油加醋地讲述他是多么地抓狂。这时候你的感觉又如何呢?估计那个热啊,一件羊毛衫可以抵两件的效果。

恒源祥本来想把一个有面子的事实通过强力的简单重复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可中国民间有一句土话:好话说三遍,狗都不喜欢。意思是,好听的话重复多了,也会让人反感的。这恐怕是这个广告创意和决策者没有想到的。

长辈消费论文篇2

贫困大学生入学在心理适应方面比普通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朋辈辅导作为新型的心理辅导实践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入学适应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朋辈辅导的相关心理辅导方式。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入学心理适应;朋辈辅导

贫困大学生入学,面临的是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在贫困生入学初期,如果不能良好地减轻其心理压力,走出心理贫困的处境,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将会继续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大学生涯,甚至对其今后的择业就业产生负面的效果。因此,在入学初期,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适应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朋辈辅导重在预防和发现,对于发现贫困大学生入学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对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的适应有积极意义。

一、 贫困大学生的入学心理压力

新生入学普遍面临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等,由此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应感。如果适应问题不及时消除,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和冷漠,产生孤独感,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责产生自弃、逃避和破坏等消极行为 [1]。而贫困大学生群体,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和艰难的经济处境,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压力。

1.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周围环境单一,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方式单一,部分城市学生也是处于城市的最底层,父母有着微薄的收入,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金钱至上”的思想横行,同时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来越高。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就不仅是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产生对其心理的冲击也在加大,部分不堪经济压力之重的贫困学生极易走向心理极端,做出有伤自己和家庭的事情,甚至演变为对社会的反抗和敌视;为了凑足学费生活费,很多贫困学生在高考后就要开始打工赚钱,自尊心比较强、内心自卑的学生,会因为贫困感到羞愧难当,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拒绝接受资助和捐助,长此以往,自卑心理愈来愈重,为学习和生活埋下隐患。

2.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压力

由贫困、简单的生活环境进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环境的变化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带来挑战。大学生在入学之前的生活经历比较单一,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对贫困学生来说,因为经济资源匮乏,便更没有机会接触新生的、有趣的事物,阅历浅、经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经济状况普通的学生更弱。之前闭塞的消息和传统的观念、习惯在缤纷的大学校园里与新潮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冲突。环境的不适应使其心理不能随之做出平衡的动态变化,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感导致心理压力,诱发心理问题。比如自闭、孤僻,逐渐脱离大学生的主流群体,偏离大学生涯的正常轨道。

3.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压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人际关系薄弱的贫困学生,初入大学,面对家庭优越的同学,由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很难走到一起,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社会上“见钱办事”的不良风气影响恶劣,若在学生之间盛行,则更是触到贫困学生的心理逆鳞,易对自己形成不合理的评价,陷入人际交往的困惑圈子。因贫困而自卑,因自卑而封闭,因封闭而影响心理健康。

4.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压力

相对而言,贫困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更为牢固,贫困学生考上大学,进入高校就是整个家庭的希望。而达到目标实现理想的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欣喜和好奇随着经济压力和纷繁的学习任务而减退。为了家庭的希望,他们需要在学习上有更加出色的成绩,同时,还要身兼数职来缓解经济压力,这就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二、基于朋辈辅导的贫困大学生入学心理适应辅导优势

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发生变化不是因为科学性的事实依据, 而是因为最近、最信任的朋辈的意见, 朋辈的行为变化为其行为变化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示范” [2]和人本主义“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主张。

朋辈辅导(Peer Coaching)的原本概念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或由于某种原因,让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方法 [3]。那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朋辈辅导员即有贫困生经历或者对贫困生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把握贫困生心理的大学生,但是能够掌握必备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语言技巧。在朋辈辅导过程中,尽量少给或不给建议,而为其提供倾听、支持和帮助的过程。贫困大学生朋辈辅导群体的以上特点,在贫困学生的入学心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适应辅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首先,相似的经历,在朋辈心里辅导过程中更容易运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同样是贫困大学生的身份,在辅导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心理的隔阂,使辅导双方产生友情,朋辈辅导员因为感同身受,更会注意以适当的方式尊重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以真诚的态度积极为新生解答心理困惑,对当事人充满关切和爱护,同时,接纳自己、自信谦和,诚实可靠,真诚坦白,及时关注其生活中心理变化的发展,在新生叙述心理问题的同时,产生同感,设身处地地为新生着想,能够引导贫困大学生尽快解决心理问题,融入大学生活。其次,贫困大学生更愿意向具有相似经历的人吐露心声,朋辈辅导的方式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朋辈群体,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对自我心理的保守和矛盾的心理需求 ,更加倾向于向有相同经历或经验的人吐露自己的心声。而在大学校园里,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比与心理咨询师方便地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没有确定的时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和与朋辈的交往过程中会有一些具体的表现,这样便可以及时地得到解决。再次,朋辈之间的交流方式多样,朋辈辅导简便易行。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面对面交流,电话、网络以及新出现的各种及时通讯软件都为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渠道。相比与心理咨询师单一的固定工作时间内面对面的咨询方式,朋辈之间的辅导就有了更多的方式。面谈辅导、电话辅导、网络辅导、信函辅导、现场辅导等方式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朋辈辅导的过程更具灵活性,简便快捷。最后,朋辈辅导的交互关系,促进辅导双方共同成长。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求助者和被求助者的角色关系不是绝对固定的。朋辈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问题,甚至注意到自己不曾关注过的自身心理困惑,是他们自问我总结、自我提高和自我加压的过程,可以使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丰富和充实自己,优化个人素质,增强个人能力 [4]。在互帮互助的心理问题探讨和解决过程中,角色的互换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他们的共情能力,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有更多的优势。

三、基于朋辈辅导的贫困大学生入学心理压力适应辅导方式

贫困大学生入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个人的心理特质,进行不同方式的朋辈辅导,提高辅导的效果。

1.个体辅导,“我是被重视的”

个体辅导即一对一辅导,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单一交往,对刚刚走进大学校门,对一切都产生排斥心理和封闭自我、自卑的贫困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朋辈辅导方式。个体辅导要求朋辈辅导员与受助者之间相互了解的程度较深,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能够谈及内心深处的想法。在辅导过程中,朋辈辅导员要尽量消除受助者的顾虑,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受助者内心的问题及心理入学适应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把握事情发生的始末缘由,使受助者情感得到宣泄。

2.团体辅导,“我是真实的”

团体朋辈辅导是在多个具有朋辈关系的成员的参与情境下,借助讨论、分享的方式使成员获得支持和知识上的增加的心理帮助过程 。要求辅导过程能够结合参与者的基本特点设计游戏环节,在游戏与合作中使心理贫困学生逐渐融入到集体,发挥自己在团体中的作用,提高其人际沟通的能力。

3.社团辅导,“我们是一家人”

社团心理辅导是指以社团为载体,朋辈辅导员作为社团管理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通过观看优秀心理学电影、举行心理情景剧比赛、进行心理学论文征集以及编写心理学刊物等方式,让心理贫困学生在有心理辅导特色的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方式操作起来要相对困难,需要社团管理者对成员的心理状态有所把握,及时发现并解答心理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及时干预;同时,社团心理辅导面向的受助者群体最好是无严重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自助能力的贫困学生群体。

4.自助辅导,“我也是有价值的”

自助辅导是指贫困学生自身在入学时就能够有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态度的积极辅导方式。其主要源于助人、自助的朋辈辅导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对于已经接受辅导和未接受辅导的心理贫困学生来说,积极的发展和自我悦纳都能促进其本身接受外界环境,融入外界环境,适应大学生活。

以朋辈群体作为辅导主体,对贫困大学生的入学心理适应进行辅导,是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具备易接受、时效性、方便性和相互作用的特点,有助于他们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同时,在疏导自我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地与朋辈辅导员角色转换或参与团体活动,在自助的基础上助人。

[参考文献]

[1]张骞,张大均.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69~72.

[2]UNAIDS.Peer education and HIV/AID: concepts, uses, changes:Reportof consultion[C]. Geneva:UNAIDS.(UNAIDSbest practice collection.)1999:39.

[3]许占鲁.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54.

[4]于长伟,李艳,张勇.大学生朋辈辅导的重要作用及其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6).

长辈消费论文篇3

通俗意义上理解,夫妻一旦离婚,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也随即消灭,不存在相互扶养的义务内容,但从传统社会生活的角度考虑,女性养育子女、照料老人、打理家务等等,其重心往往倾向于家庭而疏于事业,部分女性全职持家,从社会价值来讲,女性回归家庭对于老人、子女来说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丈夫一方也会因为后方稳定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但这一切仅存在于持续、健康的婚姻关系当中,一旦婚姻关系终止,就会暴露出更大的问题。

广州某媒体一则新闻,事业有成的阿军要和结发妻子离婚。妻子全身心照顾家庭15年,丈夫则在不断进修中成就一番事业,阿军先后三次到法院打官司要求离婚,妻子不同意离婚,还请求法院判令阿军履行每天2个小时照料家庭的义务,对以前未履行的家庭义务以每天2小时计付代偿家庭劳务费,1997年至2011年共计15年,10950个小时,以其时薪的1/5计,每小时200元,共计219万元。

一、我国现行婚姻立法关于夫妻离婚后扶养救济制度的相关规定

2001年新的《婚姻法》颁布之后,在立法的层面增加了离婚后的帮助和救济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经济帮助制度。我国《婚姻法》第40条规定:家务劳动补偿是指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离婚损害赔偿指的是因一方有法定过错而引起的离婚案件,财产分割时,对于无过错一方,应适当多分的制度,《婚姻法》规定了四种法定情形。

二、我国现行婚姻立法中夫妻离婚扶养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扶养的概念

法律意义上的扶养也有区分,广义的扶养泛指一定范围的内的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互相供养、生活上相互照料的权利义务关系,囊括了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形态。狭义的扶养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权力义务内容。

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扶养费的权利。这里的夫妻扶养制度主要是婚姻存续期间内的扶养而不包括婚姻关系之外,对于离婚时存在生活困难的一方,只能请求适当经济帮助作为救济,对于全职家庭妇女来说,一旦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消灭,离婚后必然陷入生活困难的境地,还可能因此丧失子女抚养权,不利于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二)虽然规定了家务补偿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问题

根据《婚姻法》第40条的规定家务劳动的补偿限于夫妻婚前约定婚后财产归各自所有即夫妻分别财产制的范畴,但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本着长久共同生活的目的鲜有夫妻会约定婚后财产的所有形式,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夫妻采用共同财产制,也就是说这个范围的夫妻不适用家务劳动补偿,像案例里的情形,妻子全职家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未采用分别财产制,婚姻关系一旦消灭,无法获得家务劳动补偿,妻子的生存技能仅仅是抚育子女、照料老人,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其次,家务劳动补偿标准不够明确,如何确定付出义务较多,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些问题全由法官自由裁量,显然缺乏合理性。

长辈消费论文篇4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融城;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以长期务工为生计、务农经验低、融城愿望强烈等为显著特征的具有农村户籍的青年群体。作为当下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新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劳动大部队,虽然其融城之路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更加艰苦,但是直至今天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城的热情只增不减,人数仍呈现旺盛的上涨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急速向城市靠拢与融入背后的艰难和困境。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背景

(一)新生代农民工“恋土情结”的消失

当下社会,传统的“恋土情结”随着非农产业的兴起已经土崩瓦解。这种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让很多农民,确切的说是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感到绝望与困扰。据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至2012年已接近8487万人[1],占农民工总数的58.4%,可以说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土地感情的淡漠另人咋舌,更谈不上父辈的“恋土”,对土地的根性情愫已然淡漠,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视土地为身份的代名词,甚至是他们耻辱的象征。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离家之初最深切的愿望就是:一定要与农村一刀两断。他们认为土地不会给他们经济、地位和幸福,只有进入城市才能找寻出路。

(二)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渴望强烈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强力推力,更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无疑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融城的契机,更是吸引其融城的动力之一。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务农观逐渐发生改变,强烈的融城愿望使亿万新生代农民离开历代固守的土地,在城市中找寻维持生活的方式并由最初的不适应到越发的希望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城市梦拉扯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神经,且一直延伸至他们心底,成为抛弃故土后的理想新天地。城里人曾认为,“农民工”不过是一个暂时的称谓,他们在城市难以立足,农民才是他们真正的姓名。但是实际情况超出了城里人的预料,新生代农民工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将融城之路走得大张旗鼓,轰轰烈烈。

(三)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观念的变化

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与务农相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实现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衣锦还乡”,最终仍落脚于故土。受传统伦理文化节约思想与较低的收入的制约,大多数父辈农民工勤俭持家,奢侈、浪费现象极少。也正是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农民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品性[2]。但是,当下的中国,无论从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而言,农民早已经远离了传统“士农工商”的第二阶层,处于金字塔最低层。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功力主义、消费主义、奢侈主义等等不良思想之风席卷了整个中国,对传统的朴素、节俭的优良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撞击。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青年群体,有着捕捉新生事物的敏锐感,由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和缺少长期的农村生活,比父辈农民工更容易接受城市新兴的消费观念的影响。2013年的调查就已发现[3],71.9%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商品选择上向个性、时尚、风格、求异靠拢。消费主义的兴起拉拢着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靠拢、只有在城市才能体验最时髦的生活、获取最快捷的资讯和体验最时尚的消费,但在农村的生活环境与条件下,这一切难以实现。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困境

(一)社会地位尴尬

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摆在新生代农民工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户籍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没有走出父辈农民工的困境,从最根本的身份而言就无法与城市人站在同等的地位,甚至被戏谑为城里的“配角”。城市无法给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保证,乡村也容不务农经验缺失的年轻人,游离于乡村与城市的尴尬境地,新生代农民工俨然已经成为新一社会群体,工漂族,三个字形象生动的对新生代农民工当下难容城亦难返乡的困境做出了最形象的阐释。

(二)生活条件艰苦

虽然较父辈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与生活状况显著提高,但是相对城市人而言,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社会服务与公共供给,工作和生活环境依然不容乐观。较低的工资收入使其面对住房成本高、住房难、日常高消费的生活时倍感生活的艰苦。如何安顿上亿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难题,让这一社会群体既能减少住房成本又能获取住房资源无疑是困扰国家的难题,直至今天这一难题仍未得到良好的解决,这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夹缝中生存。

(三)政治参与权力缺失

据统计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已不容小觑。面对这一日趋壮大特殊群体,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力的实现,对于促和谐、安民心、稳民生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力缺失已成常态,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这一显现都较为普遍:由于新生代农民总体接受高等教育程度偏低,所以普遍缺乏政治参与观念、维权意识也较为薄弱。与此同时,法律制度不完善未能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制度性保障机制,这些都给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带来障碍。而新生代农民工在乡村的政治参与情况较城市而言也无太大差别。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的政治参与也令人堪忧,长期远离家乡缺乏对农村政治参与的信息接收,回乡选举的成本较高打击了参与的积极性都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的政治权力难以得到保障。

农村城镇化实质是农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交流方式再改造的过程,更是一种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步缩小、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4]。正处于改革攻坚期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改革现行制度,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制度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以及心里融合,让新生代农民工走进城市,国家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路径建构》(项目编号:2014BSH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EB/OL]. [2012-04-20].http:///news/479487.htm.

[2]贺雪峰.回乡记[M].东方出版社,2014.

[3]汴梁晚报.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状况面面观[EB/OL]. [2013-11-07].http:///blwb/html/2013-11/07/content_141673.htm.

长辈消费论文篇5

关键词:温州 人情消费 调查

所谓“人情消费”,指的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因为人际关系而非自身的直接消费支付给他人的支出,也称为随礼。它长期以来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在温州这个熟人关系网络十分盛行的地方,“人情消费”风气尤为盛行。

从人情最初产生的原因角度去分析,人情中含有亲友、熟人间互助的成分。例如,在温州举行一次较为体面婚礼需要花费巨额的资金,对许多尚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从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送来的人情聚集起来,是一笔数目不小的的金额,能够很好地缓解因举办婚礼而产生的一系列花销带给家庭经济上的短缺和压力。但是这些年来,温州人的人情消费负担是越来越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个不小的包袱,并且产生了许多的弊端与负面影响。然而,人情消费现象还是越来越普遍,并无衰退迹象。人们往往一方面抱怨“人情”负担过重,将婚礼请柬喻之为“红色炸弹”,一方面又离不开、放不下它。深究起来,其根源在于“人情消费”已成为温州人特有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特征。

笔者主要围绕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三个城市中心区域,和周边永嘉县、文成县等近郊的市民(含居民和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直接访谈,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来了解温州地区人情消费的实际状况,并对当地人情消费得以延续的原因、实质与意义等方面做一定程度的讨论和思考。

一、温州地区人情消费状况调查

1、温州地区人情消费的广度、额度和主要方式

表1 温州人情消费概况调查

表2 温州人年均人情消费调查

笔者随机问卷调查了自己周边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并要求受调查对象必须为已经参加工作且在温州生活1年以上,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50份。

从问卷结果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温州市民们而言,日常的人情消费非常普遍,而且种类也特别的繁多。表1数据显示,给别人送过礼的占比98%。在调查中笔者观察到,只有一个家庭一年来既没有送过也没有收过别人的礼,因为他只身一人在温州企业做技术工人,生活比较单调,几乎没有参加什么社交活动,去年过年的时候由于刚来温州工作不太久,也没回家过年,因此也没有“给长辈拜年”这项人情费用支出。而其中2000到10000元之间的人情消费占了整个被调查对象的60%,根据笔者访谈得知他们主要费用集中在红(婚礼)、白喜事(丧事)和拜年上。大部分人的婚礼人情集中在1000—2000之间,也有很多人送一两万甚至更多的。温州人图喜庆一般会在结尾凑个2或者8结尾,比如1280、1580、1680、1220、2200之类。但是婚礼人情的差距拉的非常大,同事之间有送500、800的,可是至亲之间有送到2万的,比如当舅舅的在外甥结婚的时候往往会包一个很大的红包。而过年的时候,给长辈拜年买礼品、送实物的在逐年减少,一般都以现金红包居多,主要集中在500—2000之间。一年内,红白喜事和那么多长辈拜年加起来就占去人情消费的很大一部分份额。对到温州工作时间不长的“新温州人”而言,同事过生日送个小礼物之类的比较多,而那些在温州工作生活时间比较长且融入温州社会比较好的人来说,访谈中从他们的表述中都明显觉得对于温州高额的人情负担显的很无奈,特别是婚礼人情可以说高的离谱,有点让人无法承受。

值得说明的是,受调查者的实际送礼情况可能还要超过这一比例,笔者统计的仅仅是自己周边可以接触到的个人和家庭近一年内人情消费的情况。

在研究温州人情消费的方式时,从访谈可知道,大体上有四种人情往来方式:礼品赠送、现金赠送、劳动互助、帮助解决难题。访谈中了解到,其中“帮助解决难题”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有资金借贷、“挈篮子”(主要包括孩子就学、就业、“疏通”与政府人员间的关系等)等等。在选择使用最多的送礼方式方面,以“现金赠送”的比例高居第一,即温州的人情消费呈现出了货币化倾向。这是温州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温州人比较讲求实际的结果。

2、温州地区人情消费的种类及消费额度调查

在问卷调查汇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忽略了一个内容,即没有具体统计人情的类别以及各种人情的消费额度,于是重新设计了一个小问卷,进行消费种类及其消费额的区间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式,个别化采集数据,个人填写。统计问卷时,笔者将频数比较集中的额度区间进行合并,以集中度超过50%以上的区间作为“集中额度”进行统计,其问卷统计结果形成表3。

表3 温州人情消费的种类调查表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酒店旅游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公司高级职员、主管,机关工作人员的人情消费面相对比较广;访谈中发现:一定级别的公职人员、权利岗位、敏感职业人员有意回避深入访谈,而金融、服务业、个私从业人员往往健谈,他们在谈论“人情”消费太多,经济压力大的苦恼的同时,还隐约透露出一股自豪的情绪。仿佛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人的“人情消费”的排场越大,人情往来覆盖面越广,那么不论他的事业还是做生意、办事情就会路路通畅。

婚礼和丧礼仍然是温州市民日常送礼的最主要项目,其次就是生日、找人办事、升学及建房或搬迁。其中“升学贺礼”是近年来由于中小学择校风气鼎盛和高校扩招的影响成为增长较快的一个项目。对于给老师拜年和教师节送礼项,以子女的老师居多,特别是重点学校,风气尤盛,而且这种习气发展幼儿园的时候,显得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个别幼儿园的教师甚至明目张胆地因家长的“表现”而对学生加以“区别对待”,这使得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家长感到压力很大。

二、温州地区人情消费奢靡之风盛行

1、以婚礼为中心的一系列人情消费

在熟人社会背景下的温州,围绕婚礼仪式的前前后后,有一系列的人情往来,包括订婚宴,发喜糖的同时发喜糖红包;紧接着是婚礼仪式,温州的婚礼排场近年来变的越来越铺张,以至被外界称为“金钱婚姻”。其最直观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婚姻中全国罕见的高额礼金,让本应该纯洁的婚姻变了味。另外一个则是“金钱财富”成了许多温州人在择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考量标准。至于婚礼场面,则越有钱越讲排场,钱越多越喜欢摆谱。经调查,近年来温州婚礼的菜式,整体格局已经上升到每桌3000——10000元的格局,有钱人会在此基础上“加码”,甚至有自己提供“野生黄鱼”或者高档“燕翅鲍”让酒店进行加工。那些四星、五星级酒店婚宴菜价动辄以每桌5880作为“起步价”,不断往上加钱,而一般选择星级酒店的新人都在“起步价”的菜品基础上往上加码。一般进入五星级酒店举办婚宴的新人,一桌酒席的标准超过万元的情况变得十分常见。而酒席上的野生黄鱼、龙虾、燕翅鲍则是温州婚宴上的必备菜式,而每位一例的“辽参”、“虫草”也正在端上婚宴的桌面,结婚酒席的奢靡风气于此可见一斑。

随着婚宴“规格”的不断上升,婚礼人情也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正如有媒体报道的那样:温州人结婚,送人情可以称为“步步高”,你送我3800,我就送你4000,下次我再送你5000,你就又送我6000……据记者调查,一个企业老板二婚时候的婚礼,有5000人参加,结婚当天收到的红包礼金高达有几千万。报前几年的媒体道称“温州人每次逢婚礼要送给新郎新娘的红包礼金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档:普通来宾:800—1200元;一般朋友:1750—2000元;稍熟悉的亲朋:3000—5000元;关系很近的特殊亲朋:1万—5万元(或更高)。”据调查显示:温州市区居民人均礼金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10.8%,在全省高居榜首,比宁波、衢州、丽水等城市高出1—2倍。

一般情况下,婚后一年半载就会迎来小孩的降生,于是亲朋好友又会面临一个500、800、1000,甚至10000元以上的人情随礼,名曰“满月酒”,当然作为孩子的外公外婆和舅舅、阿姨自然“规格”更高。当小孩满周岁之后,又会有一场“对周酒”,这两者的人情规格差不多,这一连串的人情随礼让一些经济收入不多的人倍感压力,特别是外来的“新温州人”感到不堪忍受。

那些受人恩惠的企业老板,或者有求于人的“底层小老百姓”,更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向有权优势的主人“示好”,其人情随礼出手,自然阔绰。一边是深受其苦而对这样的人情消费深恶痛绝,一边是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不断抬高人情包的价码。可以说温州熟人社会背景下的人情消费已经误入歧途、病入膏肓。

2、以“新年酒”为代表的温州餐饮消费

温州人讲关系、重人情,使得温州的餐饮文化特别发达。温州的很多酒店一直营业到凌晨,有的甚至通宵达旦。温州人的餐饮消费名目繁多,其中以温州市区及近郊的“新年酒”消费习俗最为典型。温州人在农历腊月廿四晚上祭拜过灶王爷之后,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准备吃“分岁酒”了,这个风气在市区近郊比较普遍。那些兄弟姐妹比较多人家的早点开始吃,一家家轮过来,如果有五六个兄弟的,可以轮到大年三十。分岁酒一般都是自己家几个兄弟加上长辈跟子女叫到一起吃顿饭,以前都是在家里吃,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放在酒店请,而席间一般会给长辈红包以示孝心,而长辈则要给下辈小孩派发“压岁钱”。过了大年初一,温州人开始吃“新年酒”,新年酒的最初习俗大概是源于走亲戚拜年,来了亲戚少不了招待一顿,所以温州人为方便集中,于是就在大年初一开始,亲朋好友中大家非正式磋商着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后天王五,轮到谁家,大家都到谁家去拜年,热热闹闹吃一顿,当然少不了拎上点礼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的“红枣包”、“桂圆包”、“荔枝包”,现在已经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高档白酒、整箱的红酒、啤酒或者饮料。本来这新年酒也是一个传统的民俗,促进亲戚朋友的亲情、友情,可是这新年酒办着办着就变了味儿。那些有钱人把“新年酒”办的跟婚宴那么铺张,多者有一、二十桌,呼朋唤友,笼络“交情”。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这场饭局“拉锯战”还不能落下帷幕,酒店商家也是忙的不亦乐乎。而这“新年酒”的规格也从原来的几百块钱一桌涨到了几千一桌,虽然民间舆论怨言不断,但是轮到自己头上,大家谁也不甘示弱,照样铺张一番,只有这样才觉得没有在亲戚朋友面前丢面子。据笔者调查访谈,温州的新年酒规格一般在1500—5000元左右,还不含酒水,对于收入不多的家庭这可以说是笔不少的消费。

表4温州市区普通家庭过年费用支出分布表

在熟人社会风气盛行的温州,过个年要有分岁酒、新年酒、加上“压岁钱”和那么多拜年的开支,这年过的难免变了味儿。根据笔者访谈调查,按照温州城区一般家庭的开支标准,过农历年仅分岁酒、压岁钱、新年酒、拜年礼品开支这四项支出的费用应该不低于两万,其中新年酒和拜年费用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其大致分布如表4所示。温州人办新年酒规格比分岁酒要高,因为要宴请亲友,相对桌数又较多,所以开支更大。

温州人情消费名目如此繁多而且如此“高价”,人情的“奢靡风”确实让很多的温州人感到十分无奈。因此,面对着时刻背负着的沉重“人情债”要偿还,大多数市民从内心期待对这已经“变味”人情风气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 翟学伟. 熟人社会阻碍现代化进程[J/OL]. 人民论坛, 2006, (10)

[2] 刘少杰. 熟人社会的根源与限制[J/OL]. 社会学视野网, 2007

[3] 胡光伟.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J/OL]. 人民网, 2006

[4] 周俊, 郁建兴.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温州模式[J].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6)

长辈消费论文篇6

庞大的瑞士钟表帝国便是建立在这个小小的秘密之上,多少代能工巧匠用平凡的时间坚持了一个梦想,于是创造了许多非凡的奇迹。

瑞士钟表品牌英纳格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品牌是中国进口数量最多的手表品牌之一。英纳格表的两代创业者李惠利、高叔平经历了艰难的创业,让英纳格成为中国人结婚时最抢手的“三大件”之一,几年前,守业与发展的接力棒被传到了第三代人高鼎国手中。

手表业的FastFashion(快速时尚)

不同于父辈的成长环境,高鼎国受到先进的西方教育,在美国著名的大学普林斯顿主修经济,辅修工程管理和金融。结束海外求学生涯后,他加入到已经有150年历史的英纳格,开始了新一代管理者的历程。而那个始终如一的梦想也传承了下来:让更多中国消费者都从英纳格开始,认识机械表,爱上机械表。

怀着这个梦想,高鼎国带领英纳格进入了全新的消费时代。然而,朴素的梦想此时面临着诸多现实的考验:与当年英纳格独占中国市场的时代不同,伴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大批瑞士手表品牌正不遗余力地抢占着中国市场,如何让一个百年品牌在这个关键时刻把握住难得的市场机会,采取怎样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成为高鼎国面临的重要选择。

“英纳格就像手表行业的FastFashion,其中四个因素最为关键:新鲜、流行、稀缺和价钱合理。产品提供多元化性能,设计时尚,可以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而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也是快速、多变,迎合变化万千的市场。灵活是我们的重要策略。”2012年,一年一度的钟表界盛会巴塞尔表展开幕,高鼎国带着惊艳四座的英纳格展厅“瑰丽馆”在世界访客面前亮相,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这座高达9米的展馆投资超过百万瑞士法郎,而从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来看,这笔投入是明智的。而这个出色的展厅正得益于高鼎国所提及的灵活的策略。“当品牌有所成就的时候,要意识到潜在的危机。而当市场环境不理想时,我们应该想到,怎样如何在这样的时机下为未来做准备,以及创造机会。”

尽管欧洲债务危机还在蔓延,但手表行业却并未受到过多影响。相关预测表明,今年奢侈品市场预计将有6%~7%的增长,达到2614亿美元。手表珠宝等始终是增长最快的一个部分,中国将以18%~22%的速度增长,而印度将是未来10年内奢侈品发展最具潜力的市场。面对理想的市场前景,高鼎国表示,“英纳格正在为下一次内需爆发做充足的准备工作。”与所有瑞士品牌管理者一样,中国市场强大的消费能力,能让他为品牌创造下一次新里程。

创新缔造非凡

在高鼎国看来,抓住下一次机会突破市场的关键,正是在于对未来主流消费者的理解。

“让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比如80后、90后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英纳格,是我们很多市场策略的出发点。”从今年英纳格推出的表款来看,充满年轻感与潮流感的时尚元素是这个百年品牌十分突出的特色,比如“英纳格SPACE魔幻版”表款,大胆突破传统色彩,颇具魔幻型格,并继续通过高性价比的策略吸引年轻消费群。

对于不论哪个时代的消费者来说,选购一款心仪的机械表,都是对自己每取得一些成就时的鼓励与奖赏,让那一刻的成就感更加完美,正是英纳格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这个品牌之所以保持数十年良好口碑的秘密。英纳格在中国成长的时期,中国也经历了从大众消费到精英消费,从大众阶层到商务阶层的崛起,这个庞大消费群体的诞生,成为许多瑞士钟表品牌坚实的市场。“60后的消费者很注重品牌质量,他们在选购一款手表时,会尊重长辈、家人的意见,那个时候的英纳格,因为满足了消费者想拥有一只机械表的梦想,品牌取得了成就。而80后、90后的消费者,更需要个性、时尚的表达,也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这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长线课题。”也正因如此,“创新理念,成就梦想”成为了英纳格一直坚持的企业理念。英纳格引以为傲的天文台表系列,也在这样的理念下不断进行着革新,今年推出的“天文立秒盘系列”,不但得到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更是加强了腕表的功能性,而时尚元素也在一系列新款中随处可见,不但大胆起用新颖物料注入腕表制作,也在款式上开创多元化设计。

长辈消费论文篇7

关键词:“90后”;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一、我国“90后”一代的总体特点

“90后”一代泛指1990年至2000年间出生的中国公民。同“60后”、“70后”、“80后”不同,这一代人出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一日千里的年代。他们出生时,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普遍改善,一般的物质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另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这一代人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受到来自父系和母系双方许多亲人的关注和宠爱,自出生便成为焦点。他们的身上,具有明显时代的烙印,他们的行为、思想、价值观都与老一辈人明显不同。他们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愿意表现,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总的来说,“90后”一代是带着好奇心成长的一代,是伴随着信息时代前进的一代,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往往为成年人不能理解,如下几点,可视为他们的主要特点:

1.更具个性化

这一代人成长的时期,也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的多元化使得思想、文化的众多元素涌入社会,这一代人对个性化的追求,也是社会要素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从言谈、举止、着装、打扮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这一代人崇尚个性人格的鲜明特点。

2.更具理性化

“90后”的成长期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法制化、规范化的时期。这一代人对一般规则的看法较之老一辈人更有认识,他们走向社会时,就业形势压力巨大。但是这一代人面对竞争时对规则和实力的认可值得赞赏。从一这角度来说,毫无疑问,这是客观理性的一代。

3.更具人本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也是这一代人的价值取向的积极一面。他们能够人性化地看待周围的事物,人性化地对待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4.更具娱乐化

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刺激消费的政策成了各国的主流,这一代人身处消费时代,消费时代中社会生活的娱乐化在这一代人身上得到的显著的体现。娱乐成为了大众的消费品,也是这一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勇于领导、崇拜、跟随娱乐、时尚、潮流正是这一代人的时代特点。

5.更具世俗化

社会生活的高节奏使得这一代人没有时间也不屑于去回忆过去、思考未来,活在当下是这一代人的真实体现。相当于老一辈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一代人更为重视物质生活,也更为世俗化和实用化。

二、“9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

“90后”一代目前有的刚刚走向社会,有的仍然身处校园,但对于广大商家来说,这是不可忽视的巨大消费群体。他们自小受到更多的宠爱和具备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使得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拥属感,他们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他们的消费心理及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化消费

对个性化的追求是这一代人不可磨灭的特点,为实现自身与众不同心理的消费就成了他们消费行为的一个主要特点。

2.感性化消费

“有钱难买我高兴”、“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口号正是这一代人感性消费的特点。在实际消费行为中,他们感性化、情绪化的冲动消费不在少数。

3.时尚化消费

“90后”是引领时尚和潮流的一代,对时尚度和潮流性的敏感是他们消费的一大特点。随着网络消费等快捷消费方式的出现,他们的时尚化、潮流化、便捷化、快速化的特点更加明显。

4.超前化消费

“月光族”、“爆卡族”的出现,这一代人是其中的主体。国外超前消费的观念也是这一代人最早接受并予以实施,信用卡的大量使用更是方便了超前消费的方式。他们的求新欲和求知欲使得他们成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军。

三、针对“9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营销策略

1.群体营销

“90后”一代都是青年人,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欣赏水平和参照物,因此,对时尚度和消费对象的选择也有群体倾向。共同偶像所代言的产品也容易被这代人所接受。商家完全可以采用专门针对这一群体性倾向的营销策略,以求达到年轻群体的认同感,这种策略更有针对性、直接性和易被接受性。

2.符号营销

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流行语都是先从“90后”流行起来的。通过网络等手段的迅速传播,“90后”创造了大量的属于他们这一群体能够理解的语言、行为和心理,形成了独特的符号系统。商家可以针对这种符号性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这一目标消费群体的信任感和依赖性。这正是符号营销的概念“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的最佳体现。

3.网络营销

“90后”群体是网民大军的主体,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网。对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和购物网站的应用,“90后”始终是使用的主体。商家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快捷便利的特点,打造好网络购物这一平台,牢牢抓住这一群体的消费心理,进行网络营销。就目前网络营销市场的势态来看,无论是传统商家在网络上的营销,还是新兴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营销,都十分重视这一代人的消费力。

4.感官营销

这种营销手段主要是指由于“90后”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外在观感的重视而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产品性能或者说内在技术差别不大情况下,产品外形的设计尤其重要,这一群体在消费时对于款式和颜色等外在观感的看重将是他们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因此,商家在产品设计和推广时,一定要突显对感官冲击的侧重。

总之,“90后”一代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理念和行为十分值得广大企业进行研究,实施更有侧重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尽管从总的消费力来讲,这一代人仍然不是消费市场的主体,但把握这一代人的消费理念,将更多地对未来市场有所掌握。只有更多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抓住这一代人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营销目标。

参考文献:

[1] 施应林.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J].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4)

[2] 王宁.消费的欲望[M]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长辈消费论文篇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礼貌用餐作为一个素养或家规来执行,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长辈的言传身教与谆谆教导,我们一定要把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共同阅读餐桌文明演讲稿2020,请您阅读!

餐桌文明演讲稿1文明用餐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传统礼仪。相信大家去饭店排队吃饭,都会看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这样的标语。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又有多少人没有养成餐桌上的良好素养与习惯呢?

上个学期,我们学校举行了“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主题活动,要求在校就餐的同学吃多少,盛多少,做到光盘。同学们纷纷响应学校的号召,几乎都做到光盘。以前满满的垃圾桶,变得空荡荡,成为校园里一道道特殊的“风景线”。

其实,不浪费这件事很容易做好,只要同学们用心去对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做到“光盘行为”。粮食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遵守,互相监督,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在这美好的背后,我们还应当去养成餐桌上的文明礼仪与素养。

在中国,有一个习俗,年三十的晚上,家人们一起吃个团圆年夜饭。许多长辈和亲戚们都会聚在一起,场面显得十分热闹。不过,每一个餐桌上的小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比如吃饭时不大声喧闹,不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饭,不用手抓东西,不用带着米饭的筷子夹菜,先请长辈动筷,先向长辈问好,先让长辈选座等“四不与三先”。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餐桌上素养与礼仪。

古往今来,中国都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可不能丢了老祖宗的脸面,更不能被别人笑话。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习礼仪,从小养成礼仪,争做文明礼仪的小小宣传者和实践者。

餐桌文明演讲稿2珍惜粮食,文明用餐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每天中午食堂里,都会看见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看见白白的米饭和满满的菜被倒掉,真是让人心疼呀!

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和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打闹,互相丢饭菜……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同时,有的同学饭前不洗手,还把吃的东西拿出食堂,边走边吃,吃完就随便丢在路上,这和挑食、浪费粮食一样都是不文明的就餐习惯!这种不文明会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文明学生的良好形象!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在吃饭的时候,丢饭菜玩!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都是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的好学生吧!

餐桌文明演讲稿3从我们人类进化之后,餐桌,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方,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去餐馆消费了,这本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不过,确有一部分人,在餐桌上,没有注意餐桌文明,其实餐桌文明很简单的,只要做到以下四点就行。

1、讲究科学饮食。

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新理念,改变吃饱、吃好等不良的饮食习惯,达成人和食物的和谐,从寻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营养。

2、做到合理消费。

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打包。

3、传承传统美德。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我们每位市民都要自觉做到传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号召亲朋好友踊跃参加文明餐桌行动中来,积极打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快乐。

4、倡导文明用餐。

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肆意喧哗,不在禁烟场所吸烟,时刻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讲究用餐卫生,不带宠物进餐厅,不随意造成用餐环境污染;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些,因为餐桌文明从我做起。

餐桌文明演讲稿4现在,很多同学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会把饭菜、碗筷准备得好好的,摆在桌子上,然后再喊孩子们过去吃。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不应该再让父母帮我们盛饭吃了,反而应该帮爸爸妈妈先打好饭,然后自己再去吃。每天都这样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了!再比如还有一些同学吃饭的时候,桌上会落满一粒粒的米饭,这也是不文明的餐桌习惯哦!我们应该养成小口进食,一粒米饭都不掉的良好习惯。

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农民伯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些食物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啊,如果春天不播种,秋天能收获吗?如果不辛勤劳动,那我们的食物从哪儿来呢?大家一定都学过《锄禾》这首古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总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好公民。

除了要爱惜粮食之外,餐桌文明还应讲究卫生。请同学们也想一想饭前不洗手有多可怕,任何东西都会有细菌,如果不洗手,细菌就会一直停在手上,如果吃进肚子里就会引起发烧、肚子痛等,严重点还会食物中毒。所以大家要吃东西之前一定要洗手哦!

餐桌文明演讲稿5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餐桌,从我做起。

我看过一个公益广告,在自助餐厅,一个人夹了好几大盘饭菜,吃到最后,剩下了两盘没有吃完,只能扔掉了,这个人的行为不文明,他没有做到勤俭节约,我们不要学习他。中央电视台报道的“舌尖上的浪费”数据惊人,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800万吨,够2亿人吃一年。为此,我非常支持文明餐桌活动。今后,我去饭店吃饭时,尽量不多点菜,能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时,一定要打包带走。在吃自助餐时,吃多少,取多少。在家时,也要节约粮食,不剩饭菜,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上一篇:环保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感官消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