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消费观小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2 19:06:30

我消费观小论文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1

关键词:供给侧;消费理论;效用函数;商品结构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05-04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过去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偏重于总需求管理,通过刺激需求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消费增长的乏力使得总需求管理难以见效。在此背景下,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供给侧管理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生产函数:Y=F(A,K,L),理论核心为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A促进经济增长,其主要政策是通过减税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创造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但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并不一致,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因此,传统“供给侧”学派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为此,本文从微观消费理论出发,试图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由于本文的出发点是用消费理论对供给侧改革提出理论解释,因此文献综述从供给管理理论与消费理论两方面进行。

供给侧管理理论源自“萨伊定律”,即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但随后“大萧条”的到来使得“萨伊定律”被全面否定。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凸显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在此背景下,供给学派开始兴起,以罗伯特・蒙代尔、亚瑟・拉弗、马丁・斯图尔特・费尔德斯坦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主张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而里根总统对供给学派思想的成功实践也使得供给学派盛行起来。然而随后供给学派全面减税的政策主张导致财政赤字的大量出现以及利率的攀升,这些负面效应使供给学派迅速丧失信任。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采用的“供给管理”手段标志着“供给侧”学派的回归。

消费函数方面,主要分为微观消费理论与宏观消费理论。微观方面,边际效用学派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问题,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行为做出了解释。宏观消费理论主要分为两条主线展开:其一,为宏观消费理论建立微观基础,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佛利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都是通过将消费函数引入新古典经济的分析框架,分析消费者在长期条件下的消费选择;其二,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到不确定分析框架的拓展,如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里兰德的预防性储蓄假说。而迪盾的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坎贝尔和曼丘的λ假说,则是侧重于建立更贴近现实的假设来研究消费函数。国内对消费方面的研究多是基于消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未来不确定性与消费。如宋铮(1999)、孙凤(2001)、易行健等(2008)运用国外预防性储蓄理论对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居民存在预防性储蓄。第二,收入分配与消费。李军(2003)、杨天宇(2009)研究了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有效举措。第三,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谢建国和陈漓高(2002)、李永友和丛树海(2006)、刘东皇和沈坤荣(2010)对公共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为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程度不等的挤入效应。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收入以及预期对消费的影响,而忽视了商品供给对消费的影响。同时,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本文从上述两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商品消费的效用函数,分析商品供给对消费的影响,并尝试对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解释。

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微观消费理论是从效用最大化入手,考察消费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来衡量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选择。因此,首先必须建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由于文章重点关注的是商品供给对消费的影响,为简化分析,在效用函数的建立上,仅考虑收入、商品种类与数量以及闲暇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不考虑消费者预期等其他因素对效用的影响。因此,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U(X1,X2,…,Xn,H)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该效用函数有如下性质:

?鄣U/?鄣Xi>0;?鄣2U/?鄣X2i

?鄣U/?鄣H>0;?鄣2U/?鄣H2

其中X1,X2,…,Xn 为n中商品的消费数量,H为消费者的消费时间。

为了对消费者行为做更详细的分析,我们对效用函数做出如下假定:

假定一:闲暇本身不带来效用,但消费者消费商品需要耗费闲暇时间。该假定分为两个部分:闲暇无效用和消费商品需要耗费时间。

第一部分的假定,是基于经验事实做出的。我们观察到,在现实中,美国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着工资的下降或停滞,人们的劳动供给时间是增加的,Dessing对第二世界国家劳动力市场进行的大规模的实证研究也没能支持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根据上述事实,如果把闲暇也看作是商品,根据显示偏好公理,闲暇的边际效用远远小于其他商品,也即闲暇带给消费者的效用相对于其他商品,其效用可以忽略不计。

对第二部分的假定,可以用反证法给出证明。假设商品消费不需要时间,则在闲暇无效用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会尽可能地增加劳动供给,以增加收入。也就是说,无论工资为何值,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是不变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综上,假定一成立。

假定二:不同种类的商品的消费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且带来的效用互相不冲突。

假设消费者在一定时间H内,获得的效用U(H),则该假定用公式可表示为:

U(H)=U1(X1,H)+U2(X2,H)+…+Un(Xn,H)

做出上述假定基于以下三个理由:一是消费者通常可以同时进行若干样商品的消费,如在健身的同时听歌,健身的过程中可以喝饮料等;二是尽管有时同一种类的两种商品消费者不能同时进行消费,但从长期消费来看,仍然可以认为这两种商品可以同时消费。如在对食物的消费上,消费者午饭时选择麦当劳,晚饭选择肯德基。从每顿饭的选择来看,两种食物的消费是冲突的。但从一天的消费来看,两者都对消费者提供了效用,且互不冲突。三是不同商品消费带来的效用可能互相抵消,也可能相互促进。但消费者在消费时出于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总会合理地安排消费顺序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抵消作用。

三、模型推导

通过上述讨论,在假定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情况下(即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设消费者的禀赋时间为T,可将消费者的时间分为闲暇时间H和劳动时间L,有T=H+L。设工资为W,则消费者收入为LW,同时设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共有n种,其数量分别为X1,X2,…,Xn,价格分别为P1,P2,…,Pn。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U(X1,X2,…,Xn,H)

约束条件为:T=H+L

则均衡条件为:LW=P1X1+P2X2+…PnXn (1)

显然,当/W

命题一:市场上可消费商品种类的数量与消费正相关。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消费商品的种类越多,消费越高。种类越少,则消费越低。当固定商品种类的数量,此时增加工资会导致劳动供给曲线的背弯。

下面对命题一做出证明。为简化分析,假设P1=P2=…Pn=

W=1,则(2)式转换为:

MU1=MU2=…=MUn=?鄣U/?鄣H (3)

设消费商品的种类由原来的n种增加到n+1种,新的效用最大化均衡为:

MU‘1=MU‘2=…=MU‘n=MU‘ n+1=?鄣U/?鄣H ‘

则效用函数为U-U(X‘1,X‘2…,X‘ n+1,H‘ )

由效用最大化原则以及假定一,显然有U(・,n+1)>U(・,n)。

分别对对上式两端关于X1,X2.…,Xn,H求偏导,可得:

U‘ (X‘1)+…+U‘ (X‘ n+1)+U‘ (H‘ )>U‘ (X1)++…+U‘ (Xn)+U‘ (H)

这里U‘ (X‘1)为对函数U(X‘i)关于X‘i偏导。

由于U‘ (X‘ n+1)>0,消费者要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对商品Xn+1的消费,相比原来的均衡,各商品消费数量均有所下降。即:

U‘ (Xi)

由(2)式,有U‘ (H)H’,即当商品种类增加时,消费者会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劳动供给。

对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背弯,商品种类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W上升时,消费者收入增加,此时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会增加商品的消费数量。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新的均衡点,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旧的均衡点,根据式(3),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会减少劳动时间,增加闲暇。劳动供给随工资的上升而减少。

命题一说明,要提高消费增长,带动经济发展,在供给端必须提供种类丰富的商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命题二:低价商品与高价商品存在明显价格差时,短期内会导致消费下降。长期内消费可能不变也可能下降。

假设存在两阶段T1和T2,存在流动性约束,消费者在每一阶段的收入固定为LW,市场上存在两种商品X1 和X2,其中X1的价格为P1,X2的价格为P2,且满足下列条件:0< P1

在上述前提下,由于流动性约束,在T1阶段,消费者只能选择消费商品X1。由于消费者追求的是整体阶段的效用最大化。为了在T2阶段能够有足够的收入消费X2,消费者会在T1阶段进行储蓄,减少对商品X1的消费。

特别的,当P2>2LW时,消费者的可消费商品数量减少为一种,此时根据命题一,消费者的消费会下降,甚至出现劳动供给曲线的背弯。

显然,命题二表明,当市场上商品价格差别过大时,消费者会呈现出锯齿状的消费路径,这与陈冲(2012)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路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也与λ假说的消费者会同时根据当期收入和永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的说法相吻合。

四、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通过对模型的理论推导,可以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可消费的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的消费越高,同时商品在不同价格上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到消费。而在消费者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边际效用递减速度较慢的商品更能促进消费。这对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解释。总结上述命题,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1: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对中低端产品的消费逐渐趋于饱和,消费需求多样化,在消费中越来越看重品牌与质量。然而当前我国供给端的产品主要以中低端商品为主,其特征是“价廉物不美”,导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调。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新兴产业。根据命题一,消费者出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考虑,随着收入的增长,会要求种类越来越丰富的商品供给。这很好地解释了当前国内消费疲软与出国购物热现象并存的矛盾。此外,如果把公共服务也看作商品,我国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也可用命题一解释。

结论2:必需品在初始阶段的边际效用大于奢侈品,但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其边际效用会迅速递减。而奢侈品虽然在初始阶段的边际效用小于必需品,但其边际效用递减速度小于必需品。因此,消费者在低收入阶段,主要以必需品的消费为主,而随着收入的上升,会逐渐增加对奢侈品的消费。

房子是一种兼具奢侈品与必需品特征的特殊商品。在初始消费阶段,其作为必需品具有较高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由于房子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其边际效用没有如同必需品一样迅速递减,而是类似奢侈品的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缓慢递减。由于房子的上述特点,一方面,即便房价居高不下,消费者也必须进行储蓄以购买房屋,而不是如同其他高价奢侈品那样放弃消费。另一方面,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后,由于其边际效用递减缓慢,保值性高,消费者倾向于继续购买房屋这种商品。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供给端的房价高涨,同时也导致了收入增长与消费下跌的矛盾现象。

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房屋仍将是消费者的消费重点,房地产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于此,中央供给侧改革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结论3: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现象由市场上可消费商品的种类和劳动者收入共同决定。

通常的认识是,劳动供给曲线背弯只有在劳动者工资很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但由命题一与命题二可以发现,即便劳动者工资不算高,如果市场上可消费商品种类过少,如只有生活必需品。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有可能出现背弯。这一点可以在市场力量薄弱的农业社会得到例证。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市场上可消费的商品种类数量极少,劳动者(农民)在农闲时节,通常会选择休闲而不是寻找机会工作。而当可消费商品的种类极多时,即便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供给曲线也不会发生背弯,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少出现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现象。

本文以消费理论为基础,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并与宏观经济理论做了很好的衔接。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做了微观理论解释,不足之处在于缺乏计量数据的定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学识所限以及数据的可获得型。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过去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偏重于总需求管理,通过刺激需求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消费增长的乏力使得总需求管理难以见效。在此背景下,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供给侧管理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生产函数:Y=F(A,K,L),理论核心为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A促进经济增长,其主要政策是通过减税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创造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但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并不一致,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因此,传统“供给侧”学派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为此,本文从微观消费理论出发,试图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由于本文的出发点是用消费理论对供给侧改革提出理论解释,因此文献综述从供给管理理论与消费理论两方面进行。

供给侧管理理论源自“萨伊定律”,即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但随后“大萧条”的到来使得“萨伊定律”被全面否定。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凸显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在此背景下,供给学派开始兴起,以罗伯特・蒙代尔、亚瑟・拉弗、马丁・斯图尔特・费尔德斯坦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主张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而里根总统对供给学派思想的成功实践也使得供给学派盛行起来。然而随后供给学派全面减税的政策主张导致财政赤字的大量出现以及利率的攀升,这些负面效应使供给学派迅速丧失信任。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采用的“供给管理”手段标志着“供给侧”学派的回归。

消费函数方面,主要分为微观消费理论与宏观消费理论。微观方面,边际效用学派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问题,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行为做出了解释。宏观消费理论主要分为两条主线展开:其一,为宏观消费理论建立微观基础,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佛利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都是通过将消费函数引入新古典经济的分析框架,分析消费者在长期条件下的消费选择;其二,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到不确定分析框架的拓展,如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里兰德的预防性储蓄假说。而迪盾的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坎贝尔和曼丘的λ假说,则是侧重于建立更贴近现实的假设来研究消费函数。国内对消费方面的研究多是基于消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未来不确定性与消费。如宋铮(1999)、孙凤(2001)、易行健等(2008)运用国外预防性储蓄理论对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居民存在预防性储蓄。第二,收入分配与消费。李军(2003)、杨天宇(2009)研究了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有效举措。第三,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谢建国和陈漓高(2002)、李永友和丛树海(2006)、刘东皇和沈坤荣(2010)对公共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为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程度不等的挤入效应。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收入以及预期对消费的影响,而忽视了商品供给对消费的影响。同时,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本文从上述两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商品消费的效用函数,分析商品供给对消费的影响,并尝试对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解释。

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微观消费理论是从效用最大化入手,考察消费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来衡量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选择。因此,首先必须建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由于文章重点关注的是商品供给对消费的影响,为简化分析,在效用函数的建立上,仅考虑收入、商品种类与数量以及闲暇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不考虑消费者预期等其他因素对效用的影响。因此,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U(X1,X2,…,Xn,H)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该效用函数有如下性质:

?鄣U/?鄣Xi>0;?鄣2U/?鄣X2i

?鄣U/?鄣H>0;?鄣2U/?鄣H2

其中X1,X2,…,Xn 为n中商品的消费数量,H为消费者的消费时间。

为了对消费者行为做更详细的分析,我们对效用函数做出如下假定:

假定一:闲暇本身不带来效用,但消费者消费商品需要耗费闲暇时间。该假定分为两个部分:闲暇无效用和消费商品需要耗费时间。

第一部分的假定,是基于经验事实做出的。我们观察到,在现实中,美国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着工资的下降或停滞,人们的劳动供给时间是增加的,Dessing对第二世界国家劳动力市场进行的大规模的实证研究也没能支持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根据上述事实,如果把闲暇也看作是商品,根据显示偏好公理,闲暇的边际效用远远小于其他商品,也即闲暇带给消费者的效用相对于其他商品,其效用可以忽略不计。

对第二部分的假定,可以用反证法给出证明。假设商品消费不需要时间,则在闲暇无效用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会尽可能地增加劳动供给,以增加收入。也就是说,无论工资为何值,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是不变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综上,假定一成立。

假定二:不同种类的商品的消费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且带来的效用互相不冲突。

假设消费者在一定时间H内,获得的效用U(H),则该假定用公式可表示为:

U(H)=U1(X1,H)+U2(X2,H)+…+Un(Xn,H)

做出上述假定基于以下三个理由:一是消费者通常可以同时进行若干样商品的消费,如在健身的同时听歌,健身的过程中可以喝饮料等;二是尽管有时同一种类的两种商品消费者不能同时进行消费,但从长期消费来看,仍然可以认为这两种商品可以同时消费。如在对食物的消费上,消费者午饭时选择麦当劳,晚饭选择肯德基。从每顿饭的选择来看,两种食物的消费是冲突的。但从一天的消费来看,两者都对消费者提供了效用,且互不冲突。三是不同商品消费带来的效用可能互相抵消,也可能相互促进。但消费者在消费时出于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总会合理地安排消费顺序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抵消作用。

三、模型推导

通过上述讨论,在假定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情况下(即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设消费者的禀赋时间为T,可将消费者的时间分为闲暇时间H和劳动时间L,有T=H+L。设工资为W,则消费者收入为LW,同时设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共有n种,其数量分别为X1,X2,…,Xn,价格分别为P1,P2,…,Pn。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U(X1,X2,…,Xn,H)

约束条件为:T=H+L

则均衡条件为:LW=P1X1+P2X2+…PnXn (1)

/W (2)

显然,当W

命题一:市场上可消费商品种类的数量与消费正相关。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消费商品的种类越多,消费越高。种类越少,则消费越低。当固定商品种类的数量,此时增加工资会导致劳动供给曲线的背弯。

下面对命题一做出证明。为简化分析,假设P1=P2=…Pn=

W=1,则(2)式转换为:

MU1=MU2=…=MUn=?鄣U/?鄣H (3)

设消费商品的种类由原来的n种增加到n+1种,新的效用最大化均衡为:

MU‘1=MU‘2=…=MU‘n=MU‘ n+1=?鄣U/?鄣H ‘

则效用函数为U-U(X‘1,X‘2…,X‘ n+1,H‘ )

由效用最大化原则以及假定一,显然有U(・,n+1)>U(・,n)。

分别对对上式两端关于X1,X2.…,Xn,H求偏导,可得:

U‘ (X‘1)+…+U‘ (X‘ n+1)+U‘ (H‘ )>U‘ (X1)++…+U‘ (Xn)+U‘ (H)

这里U‘ (X‘1)为对函数U(X‘i)关于X‘i偏导。

由于U‘ (X‘ n+1)>0,消费者要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对商品Xn+1的消费,相比原来的均衡,各商品消费数量均有所下降。即:

U‘ (Xi)

由(2)式,有U‘ (H)H’,即当商品种类增加时,消费者会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劳动供给。

对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背弯,商品种类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W上升时,消费者收入增加,此时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会增加商品的消费数量。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新的均衡点,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旧的均衡点,根据式(3),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会减少劳动时间,增加闲暇。劳动供给随工资的上升而减少。

命题一说明,要提高消费增长,带动经济发展,在供给端必须提供种类丰富的商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命题二:低价商品与高价商品存在明显价格差时,短期内会导致消费下降。长期内消费可能不变也可能下降。

假设存在两阶段T1和T2,存在流动性约束,消费者在每一阶段的收入固定为LW,市场上存在两种商品X1 和X2,其中X1的价格为P1,X2的价格为P2,且满足下列条件:0< P1

在上述前提下,由于流动性约束,在T1阶段,消费者只能选择消费商品X1。由于消费者追求的是整体阶段的效用最大化。为了在T2阶段能够有足够的收入消费X2,消费者会在T1阶段进行储蓄,减少对商品X1的消费。

特别的,当P2>2LW时,消费者的可消费商品数量减少为一种,此时根据命题一,消费者的消费会下降,甚至出现劳动供给曲线的背弯。

显然,命题二表明,当市场上商品价格差别过大时,消费者会呈现出锯齿状的消费路径,这与陈冲(2012)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路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也与λ假说的消费者会同时根据当期收入和永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的说法相吻合。

四、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通过对模型的理论推导,可以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可消费的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的消费越高,同时商品在不同价格上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到消费。而在消费者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边际效用递减速度较慢的商品更能促进消费。这对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解释。总结上述命题,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1: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对中低端产品的消费逐渐趋于饱和,消费需求多样化,在消费中越来越看重品牌与质量。然而当前我国供给端的产品主要以中低端商品为主,其特征是“价廉物不美”,导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调。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新兴产业。根据命题一,消费者出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考虑,随着收入的增长,会要求种类越来越丰富的商品供给。这很好地解释了当前国内消费疲软与出国购物热现象并存的矛盾。此外,如果把公共服务也看作商品,我国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也可用命题一解释。

结论2:必需品在初始阶段的边际效用大于奢侈品,但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其边际效用会迅速递减。而奢侈品虽然在初始阶段的边际效用小于必需品,但其边际效用递减速度小于必需品。因此,消费者在低收入阶段,主要以必需品的消费为主,而随着收入的上升,会逐渐增加对奢侈品的消费。

房子是一种兼具奢侈品与必需品特征的特殊商品。在初始消费阶段,其作为必需品具有较高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由于房子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其边际效用没有如同必需品一样迅速递减,而是类似奢侈品的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缓慢递减。由于房子的上述特点,一方面,即便房价居高不下,消费者也必须进行储蓄以购买房屋,而不是如同其他高价奢侈品那样放弃消费。另一方面,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后,由于其边际效用递减缓慢,保值性高,消费者倾向于继续购买房屋这种商品。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供给端的房价高涨,同时也导致了收入增长与消费下跌的矛盾现象。

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房屋仍将是消费者的消费重点,房地产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于此,中央供给侧改革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结论3: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现象由市场上可消费商品的种类和劳动者收入共同决定。

通常的认识是,劳动供给曲线背弯只有在劳动者工资很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但由命题一与命题二可以发现,即便劳动者工资不算高,如果市场上可消费商品种类过少,如只有生活必需品。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有可能出现背弯。这一点可以在市场力量薄弱的农业社会得到例证。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市场上可消费的商品种类数量极少,劳动者(农民)在农闲时节,通常会选择休闲而不是寻找机会工作。而当可消费商品的种类极多时,即便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供给曲线也不会发生背弯,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少出现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现象。

本文以消费理论为基础,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并与宏观经济理论做了很好的衔接。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做了微观理论解释,不足之处在于缺乏计量数据的定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学识所限以及数据的可获得型。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贸导刊评论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走向[J].中国经贸导刊,2015,(11):1.

[2] 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07,(2):4-14.

[3] 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J].财政研究,2014,(8):2-16.

[4] 沈坤荣,刘东皇.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学家,2012,(1):5-14.

[5] 贺铿.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J].全球化,2013,(11):22-26.

[6] 朱惠莉.消费发展新阶段需要加强供给管理[J].中国经济问题,2014,(1):91-95.(下转134页)

(上接7页)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2

近期,在咱们协会办公室的组织下和部门的讨论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我深切体会到理解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之所以我认为它将在不久的将来或长远的发展中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写进十七大、修改后的新,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消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社会生产终结的原动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和奠基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富民政策的不断深入,给社会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实践证明,消协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一座桥梁,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阵地。

通过学习讨论,我认为自身在学习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学习不够深入,只是浮皮表面的学习,尤其是对本职工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学习理解不透彻。二是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只是应付平时的工作,没有就本职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谋划,工作按部就班。三是没有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没有深入了解基层工作动态,缺乏对一线工作的指导。

因此,作为一名消协的政宣工作人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重在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政策学习和业务学习,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消协的具体工作中,紧盯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主动查找工作差距,深入实践,用实际工作成效体现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搞好消费者权益的宣传、推广,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消协工作的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加维权知识。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增强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对照检查,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寻找差距,加强自我建设、自我规范、自我提高,从而提高自己的维权理论水平。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权。主动和新闻媒体广泛合作,以《消法》、《条例》的贯彻、宣传、培训为重点,充分利用3.15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现场咨询、现场受理投诉等活动,使消费者对自身权益和维权方式等相关事宜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逐步形成 “调解找消协,维权到工商”的初步认识。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消费调查和消费体察活动。主动参与,深入基层,义务配合消协对商品服务、消费状况、广告信息、计量价格、食品安全、农用生产资料、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调查、体察,掌握消费状况和为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真实的消费信息。按照组宣部的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好履行社会责任和《诚信兴商》活动。充分发挥消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倡导经营者、消费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监督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义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合同规范公平竞争,售后服务方便快捷,让诚信融入企业文化,让诚实信用成为行业标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采取不同形式和方式开展消费教育,切实把消费教育落到实处。在3·15纪念活动日,利用新闻媒体、网站等开辟宣传教育专栏;配合搞好各种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积极开展消费教育进学校、课程等活动,形成群众性消费文化,培养理性、文明、健康的消费者,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和消费素质。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3

关键词 小学生 消费 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小学生实施消费教育的原因

1.1 消费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首先,消费教育可以帮助教育对象树立积极的消费观念,学到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技能,这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消费风尚的形成,推进全社会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其次,有助于小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小学生存在消费知识欠缺,消费能力低和消费目的不明确等问题,这使他们易受广告影响进行盲目消费,判断不出哪些消费是合理的,是否能提高生活质量,又是否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正确的观念有助于他们选择性的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最后,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消费理念是时代的潮流和趋势,是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如何消费是小学生生活的必修课。顺应当今潮流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对小学生开展必要的消费教育迫在眉睫。

1.2 消费教育现状存在多种问题

(1)学校消费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今大量学校对于学生消费观念和能力的培养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系统的把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不了应然的教育结果。学校对于一些正确的消费理念,如何培养良好的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提及的少之又少。有些学校虽开设了相关课程,也难免流于形式,形成不了有效的体系。课程的学时计划和标准考核与文化课之间都存在着你进我退的矛盾,最终消费教育由于成果的隐性原因,①难以得到学校的重视。(2)家庭消费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家长文化层次与文化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相当大一部分家庭的消费教育观念不够科学也不够系统。家长的错误导向性,②一些行为的示范性误导孩子后续理财能力的发展方向。一些家长简单的将孩子的消费教育和花钱教育等同,没有使孩子们正确认识钱与物的价值与关系;一些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不舍他们吃苦,于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潜意识促成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走向另一个极端,严格控制孩子的消费行为,只告诫孩子少花钱,却没教会孩子“会花钱”的技能。(3)小学生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高消费,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成为小学生消费的几大重要问题。

2 实施消费教育的主要内容

2.1 了解家中钱的来源和支出

小学生通过回忆、观察、询问等多种方法了解家中钱的来源及支出情况。知道钱的来之不易并对消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除此之外,还应对家庭消费的开支情况有个全面了解,分清必要生活开支和不必要生活开支。在生活中多角度对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在情感和认知上对消费有个全面感悟与认识。

2.2 学会正确消费

学会如何花钱。懂得花钱要有计划性,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知道为家庭分忧,不提出不合理的消费要求。知道需求是多样的,然后对需求进行分析。知道哪些需求是可以立即实现哪些需求是需要时间。通过讨论及情景扮演的形式知道家长有时候不给自己买自己想要东西的原因并针对本班不正确的消费现象进行辨析讨论,以便今后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

除此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制作购买计划。懂得合理支配金钱,对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有个取舍,让同学有选择性的购买商品。

2.3 认识浪费与节约

从浪费与节约的概念出发,通过举例让同学们知道哪些行为属于节约或者浪费。借助生活经验,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消费观念。从浪费节约的角度总结怎样才算是合理消费。知道自己的实际需求,不盲目贪图小便宜,应考虑家庭整体的经济情况,做到合理消费,不浪费。

2.4 对购物场所和方式进行了解

此部分教会学生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教会学生观察商品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并尝试了解变化的原因。在购物的过程中要心细,学会看包装袋和说明书,根据信息分辨产品的真假优劣。按照自己所需的商品选择最合适的购物场所,并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最后使学生初步具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合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培养小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3.1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教学计划应加入消费教育这项内容,编写适合小学生消费教育的教材,把消费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教育。小学的消费教育,主要介绍有关消费观念、生态消费中的环保意识及如何花零花钱等。其次,学校应教育小学生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意识,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将学校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通过实践,了解有关商品的知识和消费技能,从而增加学生的生活能力,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④最后,要加强学校教学秩序管理力度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创造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图书馆对学生宣传合理消费理念。

3.2 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应教会孩子消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家庭应量入为出,理性成熟的消费行为有助于孩子养成健康良好的消费观念。再次,家庭应该树立良好正确的消费观念,以身作则。家长带好头做好榜样对小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消费,教育和引导其懂得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使其明白,钱要花在刀刃上,自己的钱也不能随便乱花,应有节约意识。⑤

3.3 社会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净化社会环境。切实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引导小学生科学合理地消费,同时,可增设适宜小学生消费的项目,使小学生的消费适得其所。

总之,小学生正确消费观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而应该量入而出;社会机构也应对一些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使小学生的消费走入正轨。

注释

①②刘爽,周颖华:中小学生消费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5):77.

③ 马维俊.中小学生消费现象调查及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2):594.

④ 和建国.浅谈小学生的健康消费[N].赤峰学院学报,2009.2.25.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4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资本主义初期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巨大创新的时代,也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不断深化,资本不断积累的时代。在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还没有达到危害人类生存的程度,因而他们不可能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理论。但是马克思一直在关注着生态环境。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在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上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一脉相承性,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为其提供了借鉴。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与自然不断发生矛盾,生态环境的凸显这些问题产生的。尤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陆续发生了“公害事件”。这些公害事件主要是由于空气和水遭到工业污染而在人群中流行的某种新的病种―“公害病”,许多人在事件中死去,而成千上万的人则遭受“公害病”的折磨。当初频繁出现在发达国家中的“环境公害事件”也开始在中国出现,面对如此频繁而惨烈的环境事件以及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国内外学者、各国政府以及联合国都在探索各种应对措施。在这种背景下,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酝酿以及本・阿格尔的不断努力,终于在1975年和1979年出版了《论幸福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至此最终形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但学者们始终在探索一直到后来的奥康纳、福斯特和岩佐茂都在不断完善着这一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始于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和马尔库塞之后经过莱斯在《自然的统治》中加以完善,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是资本主义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提高到对整个人类启蒙文化的反思,不仅将科学技术于生态环境危机直接联系起来,而且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连在一起,强调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是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阿格尔认为生态危机是由消费异化直接导致的,资本积累是引起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本原因,但是,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无产阶级的消费不再是维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消费,这种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替代。他视图以生态危机代替经济危机。奥康纳将经济因素与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双重危机理论。他超越90年代之前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否定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否定。将资本主义的危机归结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的双重危机,还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的原因。上述理论家及其他们后来的继承者在不断的批判和继承中完善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从不同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生态学相结合,不断将生态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研究高度,不断地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贡献着力量。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当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们也在不断地创新着生态环境理论,特别是2007年,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并在全社会中提倡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生态文明建立在现代生态学基础之上,具有丰富而系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背景,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都为此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我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

1.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从西方国家发生的“公害事件”到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再到中国前段时间的康菲公司漏油事件,无一不体现着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绿色生态运动根据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同可分为“浅绿色”和“深绿色”,“浅绿色”坚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对人类来说是无限的,任何现存资源都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改造下变为为人类服务的资源和能源,而“深绿色”则认为科学技术造成了当前的生态环境灾难,它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因而要想改变当前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只有改革。我认为科学技术在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认识与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手段的一项重要工具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人作为生产发明的主体,人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其所发明的科学技术也必然有局限性,至少在目前条件下,科学技术不可能将潜在的能源和资源转化为全部可利用的。况且资源和能源属于有限的东西,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浅绿色”的观点太乐观了,对人类的生存状况没有任何担忧。

2.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

前面提到过的奥康纳理论证明了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矛盾体系中,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概括为第一类矛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第二类矛盾,这两类矛盾相互作用共同存在于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我国在当前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也存在着这两类矛盾,我国当前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个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

3.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

异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产阶级通过消费奢侈品以补偿异化劳动过程中的艰辛和痛苦,追求所谓的自由和幸福,二是资产阶级在控制无产阶级整个消费的过程中也被消费所控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因此而被消费品所异化。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消费而不是劳动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主体性,只有在消费中而不是劳动中无产阶级才能够体会到幸福,无论消费是否需要,消费都成为无产阶级的避难所。进入21世纪,科沃尔对异化消费现象又做出了新的补充。他认为,资产阶级通过消费贷款等金融货币政策刺激无产阶级的消费,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工人家庭都处于异化消费当中,都背负着沉重的消费债务,整日处于担心受怕当中,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房屋和汽车等。

4.新陈代谢和生态危机

马克思对新陈代谢的理解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领域内的物质代谢,即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这是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变换;二是社会的物质交换,即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马克思曾用这个概念来描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商品交换;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福斯特在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中,也专门分析了新陈代谢这一理论,福斯特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剥削,形成劳动的异化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和对立,造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中断,破坏了社会内部的物质循环或者新陈代谢。他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和私人所有制的存在,造成了自然与社会以及社会内部新陈代谢的双重断裂,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组成的生态系统。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国家的借鉴意义

生态文明是超越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一种后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升华。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人类自身作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地提出人和自然相处的模式,不能被动消极的接受,更不能主宰和统治自然。从根本上说,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也正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归宿。

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属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后现论,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它只是提供了一种价值理念。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大国来说,我们要吸取其有益思想和经验,形成我国特色的生态理论,不能照搬照抄其现有理论,我们要努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路子。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有四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其主要内容中找到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理论观点:

1.在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上

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了技术乐观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我们要理性慎重地看待和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为人类造福,提供便捷的同时,它也可以发展一些核工业、核军事,如果对这些高科技的利用超越了人们可控范围,它依然会给人带来灾害。科学技术也会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积极利用其好的一面,当然乐观的技术的前景,也为我国21世纪的人口政策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那就是普及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的增长不仅可以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越来越多的人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会自然地造成人口数量的整体下降,掌握人类不断增长的科学技术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和周期。

2.异化消费理论让我们建立健康合理消费生活方式

消费生活是人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消费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生命再生产的过程,我们要加强舆论导向提倡适度消费,消费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能让它成为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追求,我们要建立节约型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社会意识和风气。适度消费是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消费,是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它既不是禁欲主义地反对消费,也不是享乐主义地过度消费,而是倡导健康理性有节制的消费,发对奢侈、浪费型的消费,舍弃生活消费中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等资源浪费现象,要弘扬实行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购对环境无害的商品,并鼓励企业转向绿色生产。在此基础上争取建立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健康消费理念和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活方式。

3.新陈代谢理论让我们完善分配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这也对我国基尼系数和城乡差别的扩大敲响了警钟,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加剧,都会导致整个社会新陈代谢的停滞和断裂,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这就启示我们积极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实现分配公平。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与按需分配的三位一体。按劳分配体现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体现效率,按需分配主要体现公平。这样,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4.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基础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通过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开发绿色能源、降低能耗、变废为宝、变污染为绿化,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也要加强企业的科研能力,促使其转变原有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质量取胜,在国际竞争中加强自己的名牌打造实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到国家来说,就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过程中,我们既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发现有益思想,也要乐于去实践它,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优势运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比如计划生育退耕还林抗震救灾等过程中处处体现出这种优势。我们还要继续探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校利.关于生态文明的不同研究思路和解说方法[J].西部资源,2009(2).

[2]李黎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发展生态文明[J].经济导刊,2011(9).

[3]王孔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商业时代,2010(12).

[4]张进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运思理路[J].哲学研究,2009(11).

[5]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

[6]李校利.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谈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J].商业时代,2010(31).

[7]李黎明.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生态文明研究最新进展[J].生态经济,2010(11).

[8]王孔雀.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J].生态经济,2009(2).

[9]于小强.低碳消费方式实现路径分析[J].消费经济,2010(10).

[10]李顺兴,邓南圣.生态消费观诌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11]陈红红.遵循生态规律,倡导生态消费和和谐消费[J].发展之道,2009(10).

[12]刘阳.生态消费的哲学意义及解析[J].消费经济,2010(3).

[13]邱高会.我国生态消费的研究及展望[J].中国市场,2010(8).

[14]王近夏.论消费观的建构[J].中国环境管理,2005(3).

[15]李校利.生态文明理论定位与发展策略[J].理论月刊,2010(6).

[16]李黎明.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举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7]王孔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问题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5).

[18]李玲.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深刻变革[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2).

[19]杜晓霞,高雪晶.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宁夏党校学报,2011(1).

[20]薛桂波.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11(3).

[21]李校利.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0(3).

[22]李黎明.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举要[J].中州大学学报,2010(3).

[23]王孔雀.关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概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5

【关键词】中小学生; 消费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理论认为,目的和需要决定人的动机,有什么样的目的和需要,便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已经成为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也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观念,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和有待规范的不良行为。例如一场生日聚会,要选在高级酒店、手机、衣服、日用品等非名牌不用等等,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建立,需要良好的引导。因此,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营口市区所属中小学生共计230名。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为209份,有效率为95.4%。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营口市中小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3.研究结果

(1)中小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高档商品在中小学生中的人均占有率、中小学生每月的人均消费水平调查显示,在营口地区的中小学生中,对于名牌服装等商品的人均占有率达到68%,其中城市高于农村;而中小学生月人均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名学生的月支出金额达到了家庭平均收入的30%多。其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人均消费水平及高档商品占有率要明显高于农村。

(2)中小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大约有52.51%的学生会存在从众心理,大约34.73%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大约12.06%的学生认为高档商品会为自己带来优越感。

(3)中小学生消费教育的调查。针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态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家庭认为,生活环境好了,给孩子多花点钱是应该的;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开设过针对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教育活动;而更有约72%以上的社会民众认为,“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花的,什么时候花,怎么花完全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

三、结论

1.目前营口地区中小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现象

2.价值观教育、消费教育及理财教育缺失是形成高消费现象的主要原因

(1)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是造成高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众心理。“流行”无处不在,在跟随“潮流”的过程中展示个性是支配他们消费的一种普遍心理。第二,攀比心理。在这种心态引导下,中小学生这种攀比消费的心理形成了不断膨胀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了心理发展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第三,虚荣心理。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通过对高档商品的拥有来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获得别人的尊重,甚至妄想获得友情。

(2)大众传媒机构的误导和侵蚀。在现代社会里,各种媒体信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蜂拥而至的资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是乐于被他们所接纳的,但正是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类信息让他们应接不暇,从而难分良莠。

(3)家庭消费教育观念的误导。中小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子,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忆苦思甜”,不想让孩子“吃苦”,他们总是认为“既然给得起,那为什么不给孩子最好的?”因此,无法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消费要求。

(4)学校消费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因此,虽然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中小学生学校教育中的消费教育也应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很多学校往往把目光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进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消费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意见与建议

中小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亲人之间的感情,给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带来负面效应,甚至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对中小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的消费观念是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消费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弘扬传统美德,将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有调查表明,在当代中小学生中,对传统美德的信奉下降最大的是“勤俭节约”,对中小学生加强节俭教育既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消费教育的继续。但是消费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合理便用零用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珍惜。学校更应当在广泛开展节俭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利用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行为训练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消费教育之中。

2.推行理财教育

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成人教条式的道德说教对他们来说过于空洞和抽象,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里,他们获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多,这使得其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明显得高,进而对约束性道德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以真实有效的理财教育和理财活动的开展,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就更能为中小学生所接受。

3.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合力,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要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绝不能单单只靠某一方的力量,这是需要学校、家庭和会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来共同完成。因此,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效果。

4. 干预作用由政府职能部门执行

面对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形式和信息来源,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无法时时刻刻为中小学生建立起“保护屏”。这就要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担负起“过滤及净化”的职责,还孩子们一方晴空,切实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 2004

[2]尹世杰:关于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消费经济2004(01)

[3]罗丽榕: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 [期刊论文]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6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居民;消费

一、引言

中国“以农补工、以乡保城”的制度化模式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由于城市和农村产业的劳动分工不同,城镇与农村居民在教育、公共服务、就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在经济发展的三大拉动因素中,消费的效应相对较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掣肘。孔祥利等(2013年)认为只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才能快速提升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完成消费结构的升级,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主要是推动农村居民向城镇地区转移,为农村居民在城镇地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环境,同时城镇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因此,城镇化水平会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成为新常态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为深入考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以及城镇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本文以2011-2015年为样本期进行分析;考虑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差异,本文对样本作进一步划分,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剔除地区差异会扭曲全国样本数据分析准确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比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消费差距等方面的差异。

二、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对比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对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分类,居民消费包括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与服务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其他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等8类支出。借鉴夏杰长和毛中根(2012)的做法,将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与服务支出属于居民的基础性生活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属于提升性生活支出。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度量城镇化率水平,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衡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比反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我国的新型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表1所示,2011-201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化率水平逐年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缓解。城镇化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工资收入,降低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在城镇工作的农村居民会受到城镇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并将这种文化传播到农村,从而改变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使得农村居民更快的接受新事物和新的消费观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缩小。如表1所示,2011-2015年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逐年下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在日趋缩小。

这与新型城镇建设所引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低和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具有一定的联系。进一步地,将居民消费划分为基础性消费和提升性消费,并统计两类消费的城乡差距。统计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基础性消费差距和提升性消费差距都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是基础性消费差距和提升性消费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城乡居民间的提升性消费差距较基础性消费差距更加突出,这可能是由于提升性消费主要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与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具有较强的联系,虽然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是制约农村提升性消费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地,以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为子样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果同全国样本的结果是一致的,这再一次证实了样本分析的稳健性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相对比而言,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逐次增加,这与东部地区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就业环境密不可分。就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言,东部地区的最小、西部地区的最大,这印证了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结论。基础性消费差距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逐次增加;然而,提升性消费差距在东部地区表现得非常突出,这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农村居民难以承担大额的提升性消费支出,造成城乡提升性消费的差距较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建设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取得实质性的改善,并且城镇地区的消费环境在不断的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使得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随之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有所缓解,基础性消费差距和提升性消费差距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提升性消费的城乡差距明显高于基础性消费,着力提高农村居民提升性消费水平既是拉动我国消费水平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为了能够在城乡消费差距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应当强化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居民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首先,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提供好的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其次,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培训机会,提供工作能力;此外,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化宣传,使得农村居民接触新的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夏杰长,毛中根.中国居民服务消费的实证分析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71-76.

[2]朱诗娥,杨汝岱.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J].经济评论,2012(1):76-107.

[3]孔祥利,王张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及对策分析[J].经济管理,2013(5):1-9.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7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主要观点、理论目的和适用性等分析和对比,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得出效用价值论比劳动价值论更有适用性,同时两者在许多方面又有相通性等结论。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经济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种价值论。关于两者的争论一直是人们的话题。目前经济学界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犯种观点认为两者尽管表面上对立,实际上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严本文意图通过分析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理论目的作用和适用性等,说明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一、两种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目的、作用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目的作用

劳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是劳动价值论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马克思在继承前人劳动价值论思想上大大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并从作为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的分析中,证明了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结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提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并不能说生产价格理论违背了劳动价值理论,它只不过是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这样,马克思把劳动价值论发展成为一个逻辑严整的体系,是劳动价值论的集大成者和最主要代表人物。因此,文章主要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从而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实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无产阶级阶级立场是鲜明的。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一切价值,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了,因此无产阶级应该起来反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哲学的理论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着推翻资本主义服务的。

(二)效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作用

效用价值论也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门格尔、维赛尔、庞巴维克、杰文斯、瓦尔拉、马歇尔和萨缪尔森。

效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或价格,因为对消费者有效用。效用就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感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评价。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边际效用大的价格高,边际效用低的价格低。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效用,根据花费在每一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决定在每一种商品上的购买量。

从效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来看,它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的作用。

二、从两种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和分析过程看其适用性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性分析

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从分析简单商品经济中小生产之间市场交换行为的交换价值(价格)人手,得出只有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才决定交换价值。再以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的劳动耗费时间作为价值量的标准,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商品的价值标准,认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笔者以为,马克思认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际上隐含三个假设:W交换者必须彼此了解对方和自己交换物所包含的价值。即了解一般生产情况下对方物品生产出来需要多少时间,所需劳动与自己物品生产所需劳动的复杂程度对比。这样商品的卖者最好是小生产者本人,小生产者更了解自己生产商品的价值,而在一个生产发展缓慢相对封闭静止的环境下,而其他商品的价值也可通过间接经验等方式获得。(2)交换媒介最好是贵金属,其价值一般保持不变,从而有利于交换。(3)卖者必须是小生产者,只有这样他才会关心所卖商品的“凝结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量”并以其作为成本。因为小生产者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商品中“凝结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量”。个别劳动的时间的不同,个别劳动耗费的不同使得为了公平起见,成本计量只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标准。如果管理工厂的资本家是商品的售卖者,对于他而言,劳动耗费就不是成本,他给工人所发的工资才是成本,而工资并不等于工人的劳动耗费。

在一个小生产者为主的社会生产中,各行各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小生产者,他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当他们的产量总和在行业中处于主要和优势地位时,该行业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这一产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劳动价值论适用于这些行业中小生产者之问的交换。但实际上在封建社会,能够交换小生产者占主要地位行业的产品的,并不仅仅是生产者本人,其他人例如从农民那里获得实物地租的地主等不劳而获阶层,也是交换者。其他交换者遵循利己性假设,虽想交换到更多的商品和货币,但最终由于交换双方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只能以小生产者确定的成本为基础即按价值交换。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销售者从小生产者变成资本家,生产过程的复杂分工和生产产品的多样性,买卖商品的频繁和复杂多样性,纸币价值的多变性都使得劳动价值论不再适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等量资本追求等量利润,劳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认为,此时商品是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的,而生产价格只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为了说明这种转化,在资本论中给出了一个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程序,这个程序可以概括如下:(1)根据各部门的剩余价值( M;),求出全社会的总剩余价值下同;(2)根据各部门的成本价格(C;+V; ),求出全社会的总成本价格艺; ( 3)根据各部门的剩余价值和总成本价格,求出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 4}根据各部门的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率,求出各部门的生产价格。

容易看出,根据马克思的转化程序,在转化之后,“一切生产部门的利润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必然等于它价值的总和”。所以,尽管各部门产品生产价格之和不等于它们价值之和,但就整个社会来说,劳动价值论还是正确的。

笔者以为此时不能认为剩余价值总和等于利润总和,所有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其价值的总和,价值论转化为生产价格。原因在于:(1)资本家考虑的是利润,消费者考虑的是从商品中得到的效用。在这个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不关心所谓的价值。没有理由认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价值的总和”。(2)生产中的分工深化更进一步加深,已经很难对比金银的价值和所欲购买商品的价值,金银在有的国家已不是货币,以一定含金量的纸币代替,已经不如金银价值稳定。(3)鲍尔特斯基维茨等人认为,在马克思的转化程序中,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品是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而作为生产前提的那些相同的产品却是按照他们的价值出售的。这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如果作为生产前提的那些相同的产品也按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的总和将不会等于价值的总和。尽管此后很多学者都对此做过解释,但并未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以上三点原因,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转化是失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的分析受到了他的理论目的的限制。

总结一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适用于简单商品经济下的小生产者为主行业的市场交换,不适用除此以外的状况。同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但是商品不仅包括劳动产品,也包括自然资源等。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适用范围也是不包括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

(二)效用价值论的适用性分析

从效用价值论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它认为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假定物品可以无限细分时,认为人能够清楚了解花费每一元钱能够消费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物品效用,最终按照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决定不同商品的购买量,从而实现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实现消费者均衡。任何价格时购买者从商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对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假定消费者的货币因素不变,从而货币的边际效用在某一消费时刻不变,因此可以说,任何价格状态时,边际效用决定价格。

从表面上是认为价值或价格仅仅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没有客观上的标准。仔细研究它的价值理论就会发现,这种价值论实际上是假定人是理性的掌握充分信息的,有能力区分消费不同物品给人带来的不同效用,认为人当然能够对比花费相同货币消费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物品的效用大小,这些假定显然过高估计了人的理性,过高估计了消费者所掌握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的充分性,假定商品可以无限细分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在它的假定下,它的结论是成立的。面包和水的总效用很大,但消费者能够得到它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并不是不可或缺、决定生命能否继续,而是享受食物和水能够给人带来的快乐或者解决轻微的饥渴等,效用是很小的。消费者对最后一单位水或食物的效用和最后一单位的水或食物所需货币对他的效用,决定是否购买。如果最后他能够得到最后一单位的商品的效用大于所需货币的效用,他会继续购买,直到两者相等。假定商品可以无限细分,他会分配他的货币到所消费的商品中,使得最后一元钱获得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及边际效用相等,也和最后一元钱的效用相等。这样他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实现了从消费中获得的最大满足。 对于较为贫穷的人来说,他拥有的货币较少,每一元钱对他的效用都是比较大的,因此他往往会用他的最后一元钱用于满足消费食物等较为重要的欲望。而对于非常富裕的人来说,他拥有的货币很多,每一元钱对他的效用较小,他可能用最后一元去满足较为次要的欲望,如用于购买奢侈的消费品,如钻石、宠物的衣服等。但是假定较为富裕的人突然变得较为贫穷,他绝不会继续原来的消费模式,而会按照较为贫穷的人的消费方式生存。钻石自然是那些钱多的,货币对他们边际效用小的人消费的,从消费的角度而言,贫穷的消费者是不会问津钻石的。并不是钻石的效用大于穷人的延续生命的面包的效用,而是对于富人,钻石的边际效用与富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大于对于穷人面包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因此钻石的价格高于面包,拥有不同数量货币的人的货币效用是无法比较的。但是所有的消费者无论贫富,在消费中都尽力通过使用分配自己的货币从而获得最大效用。消费者尽管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掌握完全信息,但是消费者还是比较理性的,他们肯定明白自己不同的欲望的重要程度,大致能够判断出消费不同物品能够获得的效用。因此消费者的理性程度尽管和完全理性的假定有差别,但基本是吻合的。尽管商品并不能无限细分,消费者也不是完全理性,但消费者总在自身的理性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调整货币在不同商品的分配,从消费中获得最大满足,这却是毋庸置疑的。

每一种物品的消费量都是它在当前价格下所有愿意而且能够的购买量之和。若这时需求大于供给,价格提高,迫使愿意消费它的人重新对比消费它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不变,而货币需求量增加,消费该种商品的最后一元钱效用降低,从而有一部分消费退出。若需求小于供给,价格降低,愿意消费它的人重新对比消费它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不变,而货币需求量减少,消费该种商品的最后一元钱效用增加,从而对该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均衡价格下,供给等于需求,供给方意愿的价格等于需求方意愿的价格。无论供需是否均横,任何价格时购买者都是通过对比商品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决定是否购买,任何价格时购买者从商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对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假定消费者的货币因素不变,从而货币的边际效用在某一消费时刻不变,可以说,任何价格状态时,边际效用决定价格。

因此,文章认为,效用价值论在它的假定下是正确的,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三、两种价值论区别

从两种价值论的历史渊源来看,劳动价值论产生在先,效用价值论产生在后。

从两种价值论主要观点来看,劳动价值论显然是从供给方分析的,认为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一种客观价值论。而效用价值论是从主观方面分析的,它认为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边际效用决定价格,是一种主观价值论。

从两种价值论的适用性分析,劳动价值论显然只适用分析小生产者居于主要地位的劳动产品交换,适用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形态下。而效用价值论在它假定成立时,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一切商品。

从两种价值论的目的来看,劳动价值论显然是一种革命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服务的。而效用价值论显然可以起到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统治的作用,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有更好的理论解释分析作用。

四、两种价值论的联系或相同之处

从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可以看到,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一种生产关系,体现着小生产者之间利益关系,小生产者交换的目的是换取别种具有能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交换价值为什么由价值决定,价值为什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呢?实际上是因为小生产者在交换之中各自追求自己利益,不得已最后确定一种公平的标准,因此尽管没有明确指出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人是利己的。这显然和效用价值论的关于交易中人性的假定是一致的。

从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可以看到,劳动价值论实际上认为人是理性的和掌握充分信息的,因为小生产者能够发现和获得本行业和与之交换商品的行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了解生产贵金属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和效用价值论关于人是理性和掌握充分信息的假定是相同的。

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也是两者的联系,及他们从同一假定出发去分析问题。

最后基于上述两点相同,我们用现代经济理论来分析一下适用于劳动价值论的小生产者社会。小生产者以商品中“凝结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量”为成本,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成本,当供不应求时,边际效用高,价格高于成本,生产者扩大生产有利可图,生产数量增多,边际效用降低,价格下降;反之,需求小于供给,边际效用低,价格低于成本。随着生产量减少,边际效用提高,最终稳定的均衡数量是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和能够提供的量。此时均衡价格等于成本即价值量,于是劳动价值论适用。可见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在这一时期同样是适用的。我们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效用价值论在这时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无论价格是否等于均衡价格,效用价值论在任何特定时点都是适用的,他适用于任何即时分析。而劳动价值论中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等于价值是小生产者社会的长期趋向。所以在小生产者社会,长期而言,价格等于价值。因此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更能体现一种规律,而效用价值论只注重说明现象的原因。当然,如果我们因为供求均衡价格论是效用价值论的补充和发展而把二者视为一体的话,供求均衡价格论认为短期而言,效用决定价格,长期而言,生产成本决定价格。由于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量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成本,两者在就价格长期趋势的分析方面,这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从两种价值论关于价值的计量来看,劳动价值论虽然提出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价值量,但是,千万个生产者或生产组织单位,哪一个是符合“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应以哪一个企业单位的生产条件作为标准?应以哪一个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作为标准?另外,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对比和转换仍然是一个难题。笔者以为,在简单商品经济下小生产者关于价值量的确定只是小生产者普遍的心理认同,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这显然缺乏一个客观标准,因此不能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而效用价值论中的价值就是价格,物品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这里的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无论物品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都是一种主观评价,难以找到一种计量方法来计量这两种边际效用,因此只能说在主观上模糊解决了边际效用的计量问题,但这种主观评价同样难以度量和计算。

我消费观小论文篇8

关键词:利率下调;居民储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确立央行体制以来,货币政策就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银行利率逐年调整,利率调控机制和方式也日益灵活完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二十多次利率调整,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试图通过不同形式的利率调整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利率的调整直接关系着储户的经济利益,能够引起储户消费与储蓄比例的改变。因此,从经济理论看,通过利率调整可以调控居民的消费比例,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利率调整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研究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结构的影响

储蓄结构主要是针对储蓄存款的期限而言的,通常情况下,银行下调利率,储户就会增加短期存款,转而减少长期存款。因此,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利率水平与长期存款通常呈正比关系。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利率调整更多的影响了定期储蓄。银行利率下调时,定期储蓄数量的增长就会逐渐减缓。定期存款主要取决于储户的投资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而受这两类动机影响的主要是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对依赖于周转性动机和生活性动机的短期存款影响则相对较小。由此可见,由于利率下调对储户的定期储蓄影响较大,对活期储蓄则并无太大影响,因此,银行利率下调就会促使居民的储蓄形式发生变化,致使居民更倾向于活期储蓄。

2.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

银行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储户的存款收益,因此,利率的调整对居民的储蓄存款有着重要影响。银行下调利率,居民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通常会将存款用于消费,或重新选择其他的投资方式,进而减少存款数量。因此,从理论上看,利率的下调一定会使我国居民的存款数量减少,储蓄增长速度减缓。但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居民储蓄在世界上处于首位,储蓄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到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额度已达到18万亿,人均储蓄余额超过万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加强对银行利率的调控,利率经历了多次的上升和下降阶段。至2008年定期存款利率由9.18%下调至2.25%,定期存款利率由2.16%下调至0.36%,但居民储蓄情况并未发生较大变动。即使银行下调利率,居民储蓄总额仍在持续增长。只有活期和定期的居民储蓄增加额增长速度放缓,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二、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产生影响甚微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银行利率下调并未对居民储蓄产生较大影响,调控举措收效甚微,这显然影响了银行的经济调节功能,因此,若要提高银行的经济调控能力,就必须探究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影响甚微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流动性抑制了居民消费

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受流动性约束较多。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摆脱流动性约束的最佳方式就是消费信贷。目前,我国居民的日常耐用生活品消费已趋于饱和状态,日常的吃、用、穿等的消费额度逐渐减小,娱乐、休闲、文化、住、行等方面的支出则显著增多。汽车、住房等耐用品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健身、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支出也逐渐加大,但多数居民对这部分的消费能力还需积累。若居民家庭无法获取信贷或其他经济支持,就只能依靠储蓄,当存款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进行该部分消费。在欧美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体信贷中所占比重高达40%。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缓慢,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这不仅是由于我国信贷消费额度小、门槛高,还由于消费信贷的利率与风险不成正相关,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经济的流动性促使居民更加倾向于储蓄。

2.居民整体收入增加

利率只是影响居民储蓄的外生变量,居民总体收入的增加才是影响居民储蓄的内生变量。理论上看,居民的消费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长,但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用于消费的比例却日趋减小,大部分居民将收入用于储蓄存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10%左右,经济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总收入的增长使我国居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为居民存款提供了根本来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虽然人均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增长,人均占有量也迅速增加,日常耐用生活用品的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居民的边际消费也随之减少,边际储蓄则逐渐增加,大部分居民将可支配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

3.馈赠性储蓄增多

所谓的馈赠性储蓄主要是指为了赠送他人而进行的储蓄行为。影响这种储蓄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内容。主观因素主要源于心理偏好或传统的道德、经济理念。我国居民受传统思想影响严重,大部分父母认为自己拼搏奋斗是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致使许多孩子在经济上长期处于依赖状态。客观因素则是贫富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居民的总收入已经超出生活必要支出量,可支配收入增多,这为馈赠性储蓄提供了可能,而目前我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则为馈赠性储蓄提供了动机。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在这种竞争激烈、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主动消减个人消费,将大部分可支配收入用于馈赠性储蓄。

参考文献:

[1]孔德刚.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评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7.

[2]汪小亚,卜永祥,徐燕.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究[J].经济研究,2000.

[3]贾德奎,施红俊.收入分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理论解释[J].商业研究,2004.

上一篇:消费者均衡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者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