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8 19:41:28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1

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专业学生技术技能学习效率和质量,即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顺序、课程教学课时要安排合理,以科学的课程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要求,需要全面覆盖基础课程、技术课程、实训课程和选项课程四大模块,四模块分别占比:23%、20%、40%、17%。机电一体化课程考虑技术技能视角构建课程体系,要尤为注重技术技能训练。

2构建思路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学生未来职业要求和技术技能型质量要求的,要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对教学引领作用,在课程体系中集中体现技术、技能属性。考虑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阶段+模块”、“理论+实践”的互补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阶段主要包括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关键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拓展能力培养阶段四个阶段,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所需技术技能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技术课程、实训课程和选项课程四大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职业素质和基础能力进行开发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技术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开发培养,主要设置职业技术性课程;实训课程模块就学生在职业技术性课程中所学进行实训教学;选项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设置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技能导向性。

3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框架是基于机械工程行业需求,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基础,拓宽机电专业能力,突出未来职业能力,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全面职业发展的课程结构,是面向多方向工作岗位需求,设计大类模块化课程的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思想教育”在内的基础课程教育(一个基础),包括集“电工电子基础平台+机械基础平台+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平台”在内的平台课程教育(三个平台),包括集“自动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模具设计和制造+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等多模块课程教育(多模块)。

4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基于技术技能视角构建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一个基础、三个平台、多模块教学模式,是相对较为完善的课程专业技术技能体系,但是鉴于机电相关行业的技术更新替代迅猛发展,在制定设置课程时,还要考虑对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在机电一体化理论课程设置中,以机类课程为基础,适当增加电类课程占比,以信息和控制、设计和制造、实践创新教学为支撑,加强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能力。在机电一体化实践课程设置中,设置机电实验课程、生产实习、技能实训、毕业设计课程,尤其要关注机电行业前沿技术项目、实际产品课程设置,强化与行业职业联系紧密的实践环节,结合机电前沿院所、机电企业需求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探寻技术技能实践途径。在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时,要结合行业革命需求改革课程设置,如传统机械行业升级换代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技术(单片机等),应提高学生微机控制方面的设计、制造能力,及时调整更新技术技能课程。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2

关键词:电子系统课程设计;CDIO;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梁毓明(1977-),男,壮族,广西来宾人,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梁礼明(1967-),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XJG-10-6-22、JXJG-11-6-8)、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GJG-10-6-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63-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CDIO中各个字母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综合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诚信,从而使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具备卓越工程师的职业道德、正直和富有责任感。这是使工程师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技术系统的环境中保持高效、创新和卓越所必需的。江西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并获江西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导向,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对该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一、“电子系统课程设计”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不足

以往的“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都是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主导的软件编程为设计题目。MCS-51系列单片机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8位微处理器,也是国内单片机教科书中的主体内容。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的电子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是有一定道理,并且在以前确实取得过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各种基于不同架构的微处理器不断发展及其芯片的推出,使得先前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更高的需求,这迫使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也要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首先,在内容安排上,传统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详细讲解了MCS-51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思路及其设计步骤,而且设计内容单一,过于程式化,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即可,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新能力,从而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不断涌现,特别是32位基于ARM Cortex-M0/M3的微处理器功能强大,并且有取代传统8位单片机的趋势。从这种意义上讲,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的系统设计不仅谈不上创新,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充其量是重复一个过时的大作业罢了。因此,以MCS-51单片机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接受新技术的机会,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形势。

其次,传统课程设计布置题目是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在学期末两周内完成。期间可能有些课程期末考试将会与课程设计的时间相冲突。这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用于课程设计,很多问题都来不及思考就在匆忙中完成课程设计。在设计方法上采用Protel软件设计和绘制原理图,再在实验平台上进行连线,通过Keil C51环境进行编程和编译,最后下载到实验平台上的单片机进行调试,这种方法让学生难以全面地想象出电子产品设计的整个流程,导致学生看不到自己设计出的实物样品而缺乏乐趣。

再次,长期以来大多数院校都是在“电子工艺实习”实践教学完成一年后才开始设置“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在“电子工艺实习”电子产品制作(实际上大多数都是买来现成的收音机电路板,然后让学生焊接元件和调试)中,学生对模拟电路、电路基础都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中,学生对数字电路和软件编程得到了训练。但是两门课程开课时间间隔过长,而且它们之间没有建立必要的对接点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最大弊端是在开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基础、单片机原理、C语言等系列课程之后,学生缺乏对现代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作这一完整过程的掌握。

二、基于CDIO模式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课程设计的题目设计内容单一、过于程式化,大多是几个实现单一功能的实验叠加起来,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相差甚远。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研发相结合,每个项目组织几个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逐步深入、全面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中,关键是题目内容的设计合理与否,它将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指导该课程设计的教师最好具有实际工程实践经历,而且在设计题目内容时应紧扣实践教学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的电子产品研发过程,结合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的考核要求拟订合适的题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设计题目:一是实用性。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并能与实际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二是可行性。选择学生易理解、感兴趣的题目,尽量贴近企业工程项目,其实施过程与实际科研项目有众多相似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难度适中。题目难度过大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课程设计望而生畏,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难度过小则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不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四是综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其他机电、电气、信息类课程的专业知识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工程项目化,树立统筹工程概念

从模拟电路设计到数字电路设计、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整体设计思想;从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出发,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编排课程设计的内容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具有工程项目化、内容多样化,设计要求具有挑战性,而且均具备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将传统的设计由单纯模仿型变为思考与实践综合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搜集课程设计题目。例如:以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拟订合适的题目,或通过学校与周立功单片机有限责任公司、南昌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去了解企业的需求,并将他们急需解决的科研项目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经验和特长自己拟题。此外,也可以寻找一些与历年全国和各省市的大学生电子竞赛主题合适的题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依据上述要求设计的题目具有了明确的设计要求,使学生积极投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3.以先分散再集中的模式布置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综合实践的能力

以往的课程设计是集中在两周内完成的,导致存在突出的矛盾:设计内容多与设计时间紧张。先分散再集中的课程设计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将传统的集中式课程设计变为分散模式就是将课程设计内容与理论教学并行实施,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和软硬件设计方法与理论教学同步实施,最后集中时间制作、调试各个模块并组合形成完整的样机加以调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课外作业形式完成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等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案,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创新性设计,指导老师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设计,也给指导老师充足的时间进行指导。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融合进行的教学方式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环环相扣、互相呼应,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机统一。

4.利用电子EDA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层出不穷。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中,将电子EDA工具中的Proteus软件代替传统的采用Protel软件设计绘制电路与PCB以及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是课程设计改革的一个重点,将电路仿真分析和设计、PCB设计在Proteus软件+Keil C51环境下进行设计与实现。现阶段许多学生选用传统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设计PCB,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用Keil C51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对于学生来说,设计一个电子产品需要跨越的软件平台有点多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和设计效率,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Proteus软件具备数模混合仿真、单片机仿真、ARM7仿真功能以及PCB设计功能。采用Proteus软件工具可拓宽学生创造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软件发展多样化的需要。学生应用该软件和Keil C51进行电子产品设计所花的时间只有以前的一半,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在今年江西省Proteus + Keil C51电子设计大赛中,有的学校派不出参赛学生,而江西理工大学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参赛队伍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5.重视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总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要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果就务必要重视课程设计的答辩。实施课程设计答辩是学生间、师生间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是指导老师检查课程设计效果好与差的有效手段。通过答辩可以发现课程设计过程中一些共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答疑,以使学生加深印象。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答辩,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即时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设计中的各个细节问题。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同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设计思想、技术方案和设计步骤。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认真总结和剖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设计心得或体会。指导老师也要对整个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要肯定好的一面,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并尽可能给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总结,可使学生发现设计过程中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使指导老师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有总体的了解,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获得更大的收获,从而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课程设计有较大的不同: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多样化,注重实践过程,并加强对实践结果的总结与合理性分析。课程设计题目较好地融合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指导思想,提高了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要顺利完成基于CDIO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CDIO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尽管它的历史还很短,但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通过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将会极大增强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rawley,E.F.,Malmqvist,J.,Ostlund,S.,et al.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New York:Gardners Books,2007.

[2]Edward F. Crawley,The CDIO Syllabus―A Statement of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1[Z].

[3]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9.

[4]朱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改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98-99.

[5]吕宝占.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1):148-150.

[6]钟金明,李苑玲.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67-69.

[7]唐炜.基于“项目驱动”的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30-132,154.

[8]莫海军,黄华梁,徐忠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9,(7):188-190.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3

电子商务专业在不同高校里课程设置有很大区别,一些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较多,一些院校工商管理课程比较多,还有一些院校信息类课程比较多。混乱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以及学科的发展。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

关于电子商务专科的课程设置的探讨,我们可以从电子商务的概念出发。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电子商务理解成四个字“电子”和“商务”,电子商务便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即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也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商务与电子。即我们可以把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务类课程,另一类是电子技术类课程。

3.商务类课程

所谓商务类课程,便是和企业商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相关的课程,为了总结出一个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我们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企业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经济体系去理解,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企业是物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在生产要素市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这样企业的主要活动我们可以认为是采购,生产与销售。同时企业为了组织它的活动,就必须要有人力资源,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支持,所以企业的组成便是人、财、物。总结以上叙述,从静态的看企业是人财物的组合;从动态的看企业从事进销产的活动。所在,以此推论,我们又可以把商务类的课程,分成几类,一、人、财、物的管理类商务活动;二、采购类商务活动;三、生产类企业活动;四、销售类商务活动。同时由于企业的商务活动会产生两个市场间物品与劳务以及货币与信息的流动,这个时候又产生了三类商务活动,即,五、物流管理活动;六、资金流管理活动;七、信息流管理活动。而广义的电子商务便是对以上七类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所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懂得以上七类商务活动的管理,然后再研究通过现代电子手段来实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电子商务的商务类课程,细分为如下七类课程:(1)人、财、物的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2)采购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等;(3)生产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生产运作管理》等;(4)销售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5)物流管理及其电子化相关课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6)资金流管及其电子化理相关课程:《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等;(7)信息流管理及其电子化相关课程:《电子数据交换实务》等。

4.电子类课程

所谓电子类课程,便是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我们可以这类技术分为四类,即一、信息存储技术;二、信息处理技术;三、信息交换技术;四、信息表现技术。其中:(1)信息存储技术相关课程:《数据库技术》等;(2)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网页与网站设计》等;(3)信息交换技术相关课程:《计算机网络》等;(4)信息表现技术相关课程:《网页与网站设计》等。

5.课程体系结构图

综上所述,我们把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细分,同时各个类型的课程之间有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的统一整体。为了把这几类课程的相互关系系统化的描述出来,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电子商务专业各类课程在企业管理运作过程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个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从分散且混乱的课程体系统一到了这样一个系统性的体系结构图中。

6.总结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4

专业课程改革

专业课程是相对于专业基础课而言的,是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对本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提高,从我院专业课设置来看,尽管各专业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应用》、《高频电子》、《EDA技术》和《C程序设计》是各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相对于专业基础课更接近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重要性不可替代。电子设计竞赛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众所周知,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不少是控制类的题目,比如AD采样、PWM控制、人机界面设计等等,如果全部用单纯的模拟和数字电路实现显然是行不通的,“单片机”就成了学生的必选器件,然而用好单片机又是一门比较大的学问,它与各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它为载体,能将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的联系到一起。

1“C语言”课程和“单片机”课程结合

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是将MCS-51单片机的汇编语言作为贯穿该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始终,汇编语言本身拥有它自身的优点,比如编译速度快、暂用存储空间小,但它的缺点也是致命的,语句抽象,可读性差,难理解、编程效率低、学习难度大、代码结构复杂、难以维护更新,最致命的在单片机完成复杂的控制系统中,总伴有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汇编语言难以编制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程序,如多字节的乘方和开方运算等。随着单片机的存储器容量和运行速度大幅度不断的提高,如今在工程实践中C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语言具有丰富的库函数,可以直接实现对系统硬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编译效率高,最为突出的它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的程序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类型的单片机上实现移植。目前我们把这两门课结合在一起,就让“C语言”课程为“单片机”课程服务,重点学习单片机C语言的编程技巧,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语句,降低学习难度,而从电子设计竞赛中所分解出来的各个小项目,正好是学习练兵的好素材,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2“传感器”课程和“单片机”课程结合

传感器技术作为高端的现代技术,已成为电子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器件。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讲解各种传感器原理以及典型的接口电路,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传感器缺乏感性认识,应用传感器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众所周知,传感器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各种传感器的原理都是基于各种物理效应和物理现象的,都体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中,应侧重于应用。以电子设计竞赛平台为切入点,让“传感器”课程和“单片机”课程两者结合在一起,直接让学生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实现传感器的应用。具体做法是将“传感器”课程内容分“光电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与角度传感器”、“磁学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力传感器”教学单位,每一个教学单位选择一款有典型代表的传感器,提供与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数据传输特性参数以及参考例程,让学生按照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自行完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这种实践式的学习,可以确立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课程改革

目前大部分学校所开设的实验多以验证性为主,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无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培养。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以后,我们发现有必要在各科验证性试验的基础再增加一门综合类的实验选修课——《电子设计综合实验》,按照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将实验的内容分为:(1)电源电路;(2)信号源电路;(3)测量仪器仪表类电路;(4)各类放大电路;(5)多路数据采集电路。建立的实验教学模式分三个层次即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基础实验的内容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应用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装配与测试能力,加深对基本电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的兴趣;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包括信号的检测、控制、传输和处理等有较强应用性的实验,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让学生以各种设计方案来实现,鼓励突破与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电子学科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学生的创新设计课题或者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课题),要求学生自拟设计方案并自行设计电路,查阅资料,应用新器件、新技术,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结束语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5

1.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安排不完善。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建设在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基础上的一门类似于边缘学科的课程,其四个模块(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的操作都需要在以上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时能掌握某种会计软件的某个模块的操作方法,变顺利就业。目前由于班级较多,任课教师的周期性缺乏,班级开课有先后,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开课了,却没上计算机基础课,会计点算化教师为了课程顺利进行,不得不讲解计算机基础的一些知识,这不仅占用了电算化课时,又不完全达到掌握计算机课基础知识的效果,后面再开设计算机基础课会导致学生似懂非懂,从而不认真听课;二是,基础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课同时一时间段开课,导致讲到总账填制凭证时,学生不能正确写出经济事务发生的分录,从而凭证填写错误。2.教材选材的不规范。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他的大多数理论都基于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只要在掌握以上两门课程,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上,便能熟练掌握本门课程,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本门课程不需要繁多的理论知识,但需要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多种情况进行实际操作。而现在,在财政厅会计从业证考试近几年在不断改革,相应得市面上的参考教材一年一变,其实践性的内容不多,也不成体系,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理论框架,使其产生畏难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全面。由于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对财经类专业的设置大多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很少有学校有会计电算化这个专业。所以任课教师大多是会计、财务管理等经济类学科毕业的,或是从计算机专业转过来的老师。这就存在着要么缺乏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不能是学生真正学会操作原理;要么缺乏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知识能力,无法将会计软件在企业财务预算、决策中的作用讲深。4.会计从业证一次通过率低。

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建议

1.完善课程安排的有效设置。基于笔者教学效果看,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一上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计算机基础课,大一下学期继续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课,增开会计电算化课,周课时4时,教学任务完成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四个模块,并讲解会计从业证考试练习卡,参加同年9月会计从业证考试,一次会计电算化单科平均通过率78.69%,一次取得从业证平均通过率33.4%。所以我个人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应该在学生对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计算机基础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开课,不需要用一学年来学习初级会计电算化,对于通过会计从业证只需开设一学期即可,后面课安排开设中级会计电算化,加强供应链采购、销售、库存模块的训练,并可参加全国会计信息技能大赛;同时建议大部分学生在整体学习完知识点后再参加从业证考试,对于自学能力强、在寒假把考试模拟题全部练习完的学生可大一下学期就参加考试。2.任课教师自编训练资料。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完整地对于会计电算化四个模块操作说明的教材,大多数教材只对总账模块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工资和固定资产发生情况讲解的不完整,而对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供应链模块的采购、库存、销售上却是一笔带过,或侧重于模块程序编写,对参加会计从业证考试和实际工作岗位操作起不来多少作用。3.加强师资培养,加大教师的在职继续培训力度。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正式基于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这两方面合二为一的课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知识结构;积极支持教师进行专业进修和学历层次提高;同时支持教师挂职锻炼,走进企业,丰富实践实操经验;鼓励老师提升职称,建设具有较高职业资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总结

总之,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之中,只有有效的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完成前期、采用科学有效的实验材料、提高师资团队力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应用型院校目标的实操能手。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6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教学项目化 教学改革

1.引言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在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化工、汽车和文化娱乐等各种行业。因此,在高职机电专业中,《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但是由于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费时费力,难以掌握其实际应用。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笔者对《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教学进行了项目化改革。

2.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通过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采用科学方法,依靠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引入一个个任务中,通过理解与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最大创新点是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没有真正的工作实践,学生不可能真正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真实的工作场景引入教学中,并以学生胜任的工作任务为核心形成学习项目,从根本上保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笔者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的分析及专业核心培养目标的理解,构建《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总体目标,从“学练结合、学用结合、工学结合”出发,对涉及的知识进行重新编排,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增加企业生产的具体要求,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项目,在机电一体化2012级学生的实施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3.1教学情境创设

为了模拟实际的工作情境,笔者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常州工程××机电设备厂××设计二处,主要承担本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下设七个组,设计员由××班同学担任,每组设组长一名,聘为设计师,课代表聘为设计处长,任课老师聘为技术总监,最终考核成绩将作为确定员工技术等级的依据。

各设计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报设计处长和技术总监批准执行。

3.2项目的设计

考虑到知识的循序渐进,项目设计中有入门项目、基础项目、提高项目和拓展项目四个层次。入门项目中主要是通过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比,培养学生对PLC控制的初步概念。基础项目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电动机控制和十字路口红绿灯控制展开,在两个子项目的实施中,分别融入经验设计法和步进顺控法的分析设计过程。提高项目的设计中选择比较复杂的工业场景如霓虹灯的控制、化工生产线的控制、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等,进行移位指令、数据处理及子程序应用的学习。拓展项目的设计主要是模拟数控相关岗位,选择步进电机和主轴电机的控制,训练学生掌握PLC在模拟量控制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配套有项目相关的补充项目,以供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

3.3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就是教学过程的开展。第一次课,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转换。告知学生课程性质、目标、总体安排和考核方案等,明确考核方式及首次任务的布置。学生拿到任务要求后,进行前期的资料查询和知识准备,完成任务工单的第一部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准备过程获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知识的补充及必要的指导。学生通过讨论确定方案后进行现场方案的实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后,自己解决问题。任务实施完成后进行经验分享,最后进行任务总结及下一次任务的布置。课后学生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完成整个工作单,同时还需要进行下一次任务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并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的具体要求。

3.4项目的考核

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是必不可少的。采用项目化教学改革后,我们采用了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有专门的考核表考核,每个任务总分为100分,过程性考核总评成绩为每次任务过程考核成绩的平均值,占总评成绩的80%。终结性考核为最终的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20%。过程考核主要是对学生课前自主设计情况、上课表现、课后任务设计说明书完成情况及PLC程序设计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由专门的考核评分表进行评价。与传统考核方式相比,改革后的考核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更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结语

对《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实际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极大提高。同时,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晓春.“项目导入法”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7.14:287-287.

[2]郭娜.高职院校《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教改创新,35-36.

[3]谢丽华.高职机电专业《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1(72).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7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wer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to the course of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for solving the question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t is proved that case teach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was effective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students' in the design of mechatronic system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y the result of teaching practice c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anch pipe welding system.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0 前言

“?C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机械本体结构、控制原理、伺服系统和检测系统等诸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过程和方法,它是机械专业中总结性较强的课程,对提高机电专业类毕业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及专业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存在难以对学生机电系统设计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的问题。

1 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应面向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地位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培养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毕业生是高等学校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选择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交流、辩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给予学生较大程度的自主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方向的转变,适用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背景知识学生。案例教学的不足主要是相关课程知识不易有效地、系统地进行传授,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等。

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知识系统传授、考核明确客观是其突出的优点,但在培养学生的当前所必备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欠缺。两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实现知识的系统传授,又实现案例教学的各个过程,有着相当的困难。但在机电一体系统设计课程中,将此两种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通常是安排在机械、机电专业类学生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半期进行,学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均已修完,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当然,有些学生课程欠帐较多,基础知识较弱,需要教师运用相当的方法去鼓励、激励他们补上欠账并完成新任务,在大四学生心思相对较散的情况下,这是有较大难度的。

2 案例式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2.1 教学案例的选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强调的是机电专业知识在系统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强调设计者站在机电一体化的全局角度去设计和优化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同时,也要考虑教学主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而所选择的案例要兼顾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与系统的复杂程度适中相结合。经考虑,选用便携式插管焊接设备开发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案例。

确定此案例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主讲案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插接管道焊接系统的便携化、工作现场化、价格低廉化、操作便利化是插管焊接相关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因而此案例为较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案例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包括控制电机选择、传动机构选择与设计等内容;在电气方面包括基本电路设计、电气元器件选择与搭配,传感器的选择等;在系统设计方面,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也包括软件系统的设计,其内容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绝大部分内容;难度适中且有一定的基础,先期已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便携式插接管道焊接系统开发”对此案例内容进行研究,从项目完成过程看,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较好地完成此案例的全部工作。

2.2 教学案例与传统教学具体内容融合步骤

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如下准备工作:由于机电产品设计方案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总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出然后不断改进形成的,所以针对每个子案例,教师都要准备一至两套简要技术方案路线来为学生作为参考,使得学生能够按时提出较为合理的技术方案;根据五个子案例内容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共十组,每两组负责一个子案例,对每个子案例给出几种技术可能实现方案,由各组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方案选择与细化,并完成相应的辩论预案。

在课堂进行中,一次课堂教学完成一个子案例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是负责情景导入及必要的启发工作,由负责此子案例的两组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完成方案设计、讨论与辩论任务。经试验,课堂上比较合适的安排如下:

(1)设计方案讲述:每次由负责同一个子案例两个小组根据各自预先完成的PPT阐述各自的设计方案,每个小组讲5-10分钟,共需要10-20分钟。

(2)两小组成员相互辩论环节,先就A组方案进行讨论, 由B组同学主要指出其方案的不足,A组同学就本组方案进行辩论,此过程安排15~20分钟。然后按同样方法就B组方案进行讨论,两种方案的讨论共需30~40分钟。

(3)班内其他同学对两种方案评论环节:由班内同学自由发言对两种方案进行评论,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或提出其他设计思路,对于各小组方案的不足可提出补救或改进意见。此过程安排20分钟左右。

(4)教师评论启发环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案例课程进行总结,首先对两组学生准备方案的态度、由所设计方案和答辩过程中所体现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然后对学生所提出方案的本身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根据情况对已经提出设计方案改进或补救意见进行?结;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启发,如可以提出其他设计思路等。

3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

在两届学生中进行实验,通过学生问卷和试卷成绩测评来比较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分别对两届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比如见表1,其中2015届是按传统教学法讲授课程,2016届学生引入案例教学法讲授本课程,同时将课程成绩统计结果也列入表1中。

在表1中:

F1:机械结构优化理论掌握程度(%)

F2:机械结构选择掌握程度(%)

F3:电气元件选择掌握程度(%)

F4:硬件平台选择掌握程度(%)

F5:对软件编程的掌握程度(%)

F6:对于案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满意度(%)

注:对于F1至F5,0%为完全不能掌握,100%为完全掌握。对于F6,0%为完全不能满意,100%为完全满意。

机电课程设计总结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方案;改革;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领域有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是随着我国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的逐年增长,未来2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能源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领域,出现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事物,这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出修订。[1-7]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经专家评审通过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行业、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行业,或者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制造行业、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行业从事电气、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集成、管理、安装、检测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二、新版培养方案介绍

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选修课、工业自动化方向选修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选修课和跨方向公共选修课。第三层次设置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的总学分不少于164,且各层次课程应满足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分别要求达到36学分和11学分。学生至少需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多余学分可申请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年开始选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在相应方向所选修的课程要求至少要分别达到12、9.5及10学分。

另外还建议学生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管理类通识课程,以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学生应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设的课程具体包括:

1.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必修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类课程以及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学分。

2.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选修课)

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体育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六大类别,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两类以上(含两类)课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识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通识类选修课要求修满11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电路等,共30学分。

4.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共17学分。

5.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要求修够12学分。

工业自动化模块包括电机拖动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要求修够9.5学分。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要求修够10学分。

6.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跨模块课)

这部分课程3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要求模块课和跨模块课的总学分至少达到38。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CAD技术、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DSP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等。

7.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外,3个方向的学生还要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设计,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设计,为期均为1周。实践课的总学时为28。

新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学时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

三、新版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专业方向改革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专业方向作了很大改动,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养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学生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专业课程平台的26门专业选修课中自行选课,且要求毕业前修够至少36学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因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所选的课程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毕业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仍不明确,从而直接对考研或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原培养方案的课程侧重于工业自动化方向,电力相关课程较少。然而从近几年我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进入电网公司和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都占据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对专业方向进行更合理的设置。

第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与传统电工技术不断融合,丰富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微电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要求本专业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

综上,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3个方向,学生必须选定一个方向,并在相应的模块课程中修够一定的学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毕业时有更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在电力部门和新能源产业就业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跨模块课,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结构改革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培养方案的学分数略有减少,而学时数减少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学校规定1学分由18学时减少至16学时,如电机拖动技术由原来的3学分64学时(含10学时实验)改为现在的2学分32学时。而专业课总学分的要求几乎不变,从而要求学生修更多门课,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另外,新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所谓第二课堂,即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课外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奖、获得专利、、成果技术转让、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获得技能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3.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动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变化。改动较大的是专业课程平台,增设了多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增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在跨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中,删去工业控制总线、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课程。

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紧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每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优化,保证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和技术。

四、结论

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修订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新培养方案做出介绍,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培养方案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文超,张德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华,陈跃,雷必成,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1-12.

[4]戴宪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53,67.

[5]楼冯梁.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J].机电信息,2011,(21):221,223.

[6]窦晓波,黄学良,胡敏强.以“学习产出”理念制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1):1-4,12.

上一篇:综合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下一篇: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