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2 12:36:23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1

关键词电子电路;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效果

1电子电路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子电路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它集电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仿真与调试于一体,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电子技术类工作的职业能力,在课程中体现为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能力。该实践课程以电子产品为载体,强调以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通过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实用电子电路,促进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专业技能,促进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电子电路技术的实践技能,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2电子电路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保证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对学生有下述要求。

2.1实验前的要求

做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掌握试验中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2实验过程中的要求

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学生守则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实验设计认真接线,合理布局,按照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制作工具和测试设备。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及时保存,离开实验室时要将实验物品整理好并关闭电源。2.3实验后的要求做完实验后要求认真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实验项目的最终结果需体现在实验总结报告中,因此实验总结报告是课程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总结报告内容要齐全,应包括实验仪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实验所用耗材,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整理,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方法、仪器使用、问题分析、讨论、改进建议和总结等。实验总结报告完成后按要求及时交给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伴随实验任务的实施,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

2.4实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1)能正确识别、检测和选用电子元器件(2)能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3)能读懂电子电路原理图(4)能按照电路原理图在面包版上搭接实用电路(5)能按照电路原理图制作并焊接实用电路(6)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7)能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测量、调试以满足设计要求(8)能按要求完成实践课程的总结报告。

3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每个项目均要提交电路实物、项目设计报告,并现场进行演示,最终以学生实际任务的完成情况、项目报告撰写情况和演示情况作为学业评价依据。总成绩的构成:项目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即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评成绩×80%。考核标准:(1)良好①正确识别触发器、计数器、编码器、译码器、数码管,能检测其好坏。②能画出电路图,正确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③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基本能独立搭接、调试电路,要求布线清晰、合理。④按时完成项目设计报告,并且报告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⑤演示时回答问题正确,表述清楚。(2)优秀在达到良好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以下条件①理论分析透彻、概念准确,能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全部内容。②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判断并论证各种信息。(3)合格①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基本正确,但条理不够清楚;②能自主制作电路,但出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③按时完成项目设计报告,报告结构和内容基本完整。(4)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①无故不参加项目设计;②未能按时递交操作结果或项目设计报告;③抄袭他人项目设计报告;④未达到合格条件。不合格的同学需重做本项目直到合格为止。

4结论

电子电路实践课程改革历经两年的实际检验显示出巨大的效果,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有很大提高,能制作出符合实验要求的产品,提升了学生对项目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提升了学生跟进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证明了电子电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完善,期待将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低频电路设计与制作[M].科学出版社,[日]铃木雅臣,邓学,2017

[2]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刘妍妍,周文良,2015

[3]Cadence高速电路板设计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周润景,2013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2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习情境;教学评价

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中开发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是针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所从事电子元器件的测试、小批量电子电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等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该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子测量与仿真,其中将电子测量与仿真插入到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部分,并且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现笔者将该课程的主要设计思路、内容、实施以及评价做简要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开发时,首先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分析处理得到学习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一体化课程。

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情境,开发以真实产品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并利用生产出的产品组织相应的班级活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使学生掌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课堂上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每个学习情境都经过工作过程六步骤来开展教学,在“做中学、做中教”,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产品制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每个学习情境在《评价表》中都设计有相应的评价项目与之对应,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就要完成对应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通过专业调研,我们得到:在大量的电气设备中,都会涉及到电子电路,在制作和安装这些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维修电工按规范装接或调试这些电气设备中涉及到的电子电路。维修电工在接受小批量安装电子电路任务后,通过识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图、装配图、电子元器件手册、调试说明书、质量检验要求等,确定元件清单;从仓库领取并核对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及常用工具、仪表;确认万用表等工具和仪表正常使用后,对元器件进行检测、整形;准备电子装接工具,按照电路原理图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电路;根据调试说明书、质量检验要求检测电路,完成工序检验;通电调试,记录参数;产品交检;执行作业规范,做好工作记录、评价及小结。

因此,我们确定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为:能识读、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图及装配图;会使用工具和仪表正确选择、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会借助工具检索与阅读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会正确使用焊接工具安装简单电路;能使用工具和仪表检测电路;能通电调试电子电路,分析测试数据,撰写学习小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操守以及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及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

在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典型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拓展性等基础上,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各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三、课程设计的实施

《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班级人数不宜过多,建议采用小班教学,以便于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教学实施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电工技能实训室或工作站进行,实训室内设有学习活动区、工作区、资料查询区和优秀作品展示区,并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的规范和要求管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和企业文化,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及不同的学习内容,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游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都要经过明确任务、资讯讨论、制订计划、决策演练、成果展示和评价反馈六步骤来完成。为了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可以采取班、组长责任制,合理分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意识锻炼组长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其成为教师的小助手,以便在学习中对组员及时指导讲解,这不仅能大大减轻任课教师的负担,也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评价

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期末总评成绩由情境考核及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情境考核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在每一个具体学习情境学习时进行,在学习情境结束后得出情境总评成绩;期末考核在学期末进行,为理论知识点考核,满分为100分;课程总评成绩=情境考核成绩×70%+期末考核×30%。每个情境考核评价表,如表2所示。

五、小结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设计出基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授课的一门课程。配以相应的教学设计、工作页等教学材料,以“产品制作”引领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动手中享受学习成果的愉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学生的电子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易谷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邱勇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3

关键词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与物流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47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logistics course, explor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ject of teach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Logistics; project teaching

1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特点

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二者关系“虚实相应”。电子商务由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这四流构成,而物流作为特殊的一种实体参与者,其地位不可替代,没有物流的支持与服务保障,电子商务就不易落地,也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运营成本高,客户投诉率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低,运营效率较低,物流服务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运作活动、物流模式亟需探索。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在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相继开设。

为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的电商物流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以企业电商物流相关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为基础,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以项目作为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一体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第一,在深刻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能够对二者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第二,能够判断电子商务公司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能够选择合适的电商物流的运作模式。第三,能够设计电子商务配送中心规划方案。第四,能够分析具体企业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情况,结合相关知识对供应链管理提出建议。第五,能够分析具体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表现,并能够对电商企业物流信息技术管理提供建议。

2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以工作岗位(群)的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为本位,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确定本课程的项目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具体见表1:

3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实施

第一步,教师设计项目任务。教师按一定的项目规则、原则,将课程项目的知识点与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情境环境创设,设计的项目内容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项目任务的难度适中,且项目的最终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价值。此外,在项目的设计中,情境任务要贴近电商物流相关岗位技能素质需求的实际情况,做到项目任务与企业实际的项目基本一致,使学生体会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步,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教师围绕课程的知识点,将相关的项目资料、项目目标下达项目任务给学生,教师布置任务之前,需将项目的标准性、规范化给学生讲解清楚,使得学生在以后的项目中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第三步,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生对项目知识点理解、消化之后根据任务目标,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学生执行项目任务。各项组成员在了解各自的具体任务后,设计任务的执行进度以及提出在项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难点;各团队小组在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沟通讨论中完成项目方案,项目成果按要求以研究报告、仓配方案、简报PPT、微视频等形式呈现。

最后,共同评价项目任务。项目任务结束后,项目组内部成员自评、各项目小组互评后,教师对整个项目任务的执行过程以及项目成果进行点评。点评后,各小组根据根据要求修改项目成果并提交该项目详细的书面材料。

4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考核

(1)过程表现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注重过程考核的评定与管理。(2)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考核。(4)分项目任务的模块进行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的总结性考核。

各学习项目评价可参照如下内容:

项目一:物流与电子商务概论,主要评价学生分析电子商务的各种运作模式的能力以及学生分析企业的物流管理运作模式的能力,采用总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项目分值占总分值的10%。

项目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运作模式,评价学生选择某电子商务公司物流模式影响因素的有效性、学生分析B2B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的能力以及评价学生分析B2C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的能力,主要采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项目分值占总分值的15%。

项目三:电子商务采购与库存管理,采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设计的电子商务下具体的库存管理的方案的适用性以及学生提出的实现电子商务下冷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的适用性,项目分值占总分值的20%。

项目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仓储管理,主要评价学生设计的某电子商务企业仓储管理的方案的适用性以及学生制定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规划方案的有效性,采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项目分值占总分值的20%。

项目五: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管理,评价学生选择的电商企业配送模式的合理性、学生设计电子商务配送中心规划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制定仓储业务流程规划的有效性,采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项目分值占总分值的20%。

项目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评价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规划、分析的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及学生提出的优化电商供应链管理策略的有效性,采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项目分值占总分值的15%。

参考文献

[1] 张颖青.项目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

[2] 李红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以《网站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11(10):124-126.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4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任务驱动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中级工阶段进行。一直以来,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给《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传统授课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以“一体化”教学思想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因地制宜地对《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校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先完成的主要是核心课程建立与改革,而作为基础课程,还未被系统地完成课改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尝试以任务为载体,将《电子技术基础》的各相关知识点,结合中级工阶段其他专业课程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对本课程进行梳理设计,尝试开展课程改革。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较传统教学的优势

以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也结合个别小实验课程,知识的习得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在座位上安静地听,这样的单方向的传递为主,由于知识的抽象性较强,看不到,摸不着,很多学生听着听着就去见了周公。虽然偶尔有实验,但或因为趣味性差,或因为基础知识没掌握,不知实验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而做,使得实验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室的指导下完成某项任务,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的实施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体,通过教学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项目实施当中。整个过程,知识的传递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完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理清课程横向与纵向知识脉络

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时熟练掌握本门课程的横向知识脉络,明确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七章内容: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及时序逻辑电路、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还要了解本课程知识点对应在本专业的纵向要求。即了解整个课程体系中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这样项目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对于七章课程内容,出熟练掌握各知识要点外,可以按了解、理解、掌握等几个层次将知识点归类,以表格的形式,为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做准备。

三、广泛调研需求,设计教学任务

这一课程任务的设计也许依赖于广泛的调研与研讨。由于是中级工一年级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的难度不高,因此,该调研应以本专业毕业生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目标开展。设计的任务能够把学生引入电子技术知识之门,打开他们的兴趣之窗为后续高年级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以此为目的,设计调研表,开展系列访谈。(1)开展毕业生的调研与访谈,了解学生工作中体会到的在技校初级学习阶段的需求。(2)开展中级工二年级阶段学生调研与访谈,了解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的兴趣点,知识难点。(3)开展高级工阶段学生调研与访谈,了解哪些中级工阶段知识的对高级工阶段的学习最重要,哪些是难点。将学生反映的问题收集整理,作为任务设计时的重点。

四、依托大赛,以赛促学

学生兴趣的激发需要应用各种手段,其中职业技能竞赛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委每年都有针对中学生开展的电子技术大赛,劳动部也会开展相关内容的职业技能大赛。深入了解大赛的竞赛内容,将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如电子技能大赛中寻轨器的焊接等,均可作为课题进行设计开发,融入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参加大赛成为学生有一个短期的努力目标,促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五、任务设计举例

以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为例设计学习任务如下:具体课堂实施设计如下:学习活动1:认识二极管。

能力目标:(1)能通过观察了解二极管的结构;(2)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制作二极管的材料、结构、型号和分类。知识目标:(1)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2)了解二极管的结构、分类和型号。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下发任务书和学材。学习步骤:分析任务,了解任务要求,查看任务资料;查阅资料。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知识,符号;完成任务书。可展示的结果书面成果:任务书。学习活动2:拼插二极管电路。能力目标:能设计简单电路;能正确拼插电路;能通过分析得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知识目标: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两个极的判别区分。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下发任务书,下发学材电子百拼世界。

学习步骤:(1)分析任务制定计划,了解任务要求,查看任务资料;(2)制定计划;(3)查阅资料,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知识、符号;(4)连接百拼电路,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5)检查发现问题。书面成果:任务书。实物成果:电路。学习活动3:制作个性闪光标志。能力目标:能设计简单电路;能正确连接电路;能保证电路安全。知识目标:理解二极管的参数;掌握用万用表完成二极管正负极的识别、好坏的判别。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下发任务书,下发学材二极管、导电胶带、电池盒、电池等。

学习步骤:(1)分析任务,了解任务要求,查看任务资料,了解二极管的参数;(2)制定计划;(3)设计标志,计算出要用到的二极管数目,电池的电动势要求;(4)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与好坏;(5)连接电路;(6)检查电路,通电;(7)总结。书面成果:任务书。实物成果:标志电路。学习活动4:总结评价。能力目标:能总结任务过程,语言通顺、突出重点;能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表现。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总结展示。

学习步骤:(1)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标志,是否发光;(2)总结评价;(3)教师点评。

六、实施效果与反思

通过在新一级机电类专业班级中进行该课程改革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率较之前的传统教学有了显著提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愿意探究相关知识,在任务的完成中获得了成就感,看到他们脸上的满足的笑容,教师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教与学之中的满足感。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具有实用性,如何能够更多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辜东莲,陈彩凤,赵志群.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5

【关键词】电子CAD;Protel99SE;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使印制电路日趋精密和复杂,传统的手工设计和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CAD技术在工程学科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子领域中广为流行的Protel99SE软件,正迅速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从事设计和绘图的基本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电子专业都开设了“电子CAD”课程。对于这样一个绘图软件和电子元器件标准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由于其多样化,以及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授课结构,学生会认为课程内容零散,学生容易感觉到杂乱无序,导致学生对课程不能产生兴趣。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该课程教学应体现高职院校电子工程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印制电路板绘制方法,具有较强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不同就业岗位的设计要求,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高职院校《电子CAD》课程教学必须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探索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2.优化教学结构,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电子CAD”课程把电子技术国家标准、电子专业知识体系和Protel99SE软件技术紧密结合,由于教学内容零散、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教学难度较大。授课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讲课内容根据所教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和精心组织,将零散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授课结构条例清楚,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电子CAD”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结构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2.1 电子CAD-Protel99SE的设计基础

Protel99SE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功能强大,在绘制原理图、PCB自动布线等方面功能完备。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器,使电路设计可以完成从原理图到最终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所有工作,软件设计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依次为工作环境设计和页面设置,载入元件库,在图纸适当的位置放置元件,放置电源符号和接地符号,放置连接导线,放置网络标号,放置文字说明,检查电路图并做相应的调整。较为专业的是PCB,所谓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就是印制电路板,简称电路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为了使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电路板。目前印制电路板的品种已从单面板发展到双面板、多层板和挠性板,结构和质量也已经发展到超高密度、微型化和高可靠性程度;新的设计方法、设计用品和制板材料、制板工艺不断涌现。由于内容比较零散,可以将软件应用这块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Protel99SE的工作环境、原理图(Schematic)编辑、原理图元件的制作、印刷电路板(PCB)编辑、印制线路板元件封装的制作、执行电路仿真(simIllation)等工作。

2.2 电子CAD应用实训

给学生提供在电装实习中装配的工件,要求根据实物电路,绘制印制线路板,并进行优化和改进,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与以前的实测数据比较,充分体现电子CAD在实际设计中的优点。通过实例学生能巩固原理图绘制,PCB制作过程和操作技巧,初步尝试电子CAD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升华。

从上述“电子CAD”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可以看出,内容充实,结构紧凑,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的特色,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电子CAD”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教师如果按照常规方式照本宣科,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了有效措施。

3.1 采用项目教学法,分解知识点

项目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项目实例,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项目实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

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的提出应由老师在课程教学前做出周密的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来设置具体的项目实例。

在电子CAD教学中,先对protel99SE软件做简要的介绍,之后在课程教学前期要学生完成一个放大电路印制线路板开发的项目;中期完成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的线路印制板的开发项目和电压检测与显示电路印制板;最后让学生完成电装工件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在完成了这4个项目之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在第一个项目放大电路印制线路板开发项目中,学生可掌握protel99SE软件的初步使用,PCB线路板开发的流程,熟悉各种窗口的功能;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项目教学中,除了强化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点,还将元件封装的创建、设计规则的使用、各种PCB报表的生成以及电路仿真等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在最后一个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教学中,完全以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来开展教学,给出电路原理图,和尺寸,电气参数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PCB线路板的布线,最后分组做出样板。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能感受的PCB项目开发的真实过程,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3.2 protel99SE软件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电子CAD”课程中protel99SE软件是作为工具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专门用来学习protel99SE软件操作的教学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25%,因此,对protel99SE软件的学习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感知自主学习的实质和乐趣,这个部分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重点,问题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迁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从而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以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为例,针对原理图元件的导入、编辑与元器件的新建,涉及多种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对于报表的生成与修改,涉及控件与报表的知识;PCB图设计中涉及到对电路板物理特性的规划,元件布局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元件封装涉及到对电子元件尺寸到考虑等等的知识内容。除了这些操作性知识外,还有其它的很多操作和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学生去处理、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先查阅有关的教材、资料,在上机实践中,逐步地理解、模仿、改造,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共享资料,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还可以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比如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以利于项目的完成。

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使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中,要融入先进的设计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电子CAD”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拓宽“电子CAD”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项目化教学中,接触各种实际的和模拟的设计与制造课题,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实际应用中典型的印制板制作紧密结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路。在保证必备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具体软件在设计中的使用,通过大量实际训练,使学生达到掌握举一反三的、熟练的专业应用能力的程度,使学生能将掌握的电子CAD技能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也为将来自己设计和改良一些使用设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5.学习效果评价的多样化

“电子CAD”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很多方法,仍然发现部分同学的主动性不够,学习不够深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效果评价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首先,学生对照评价内容与项目总结自己的掌握情况,还有哪些操作不会,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其次,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欣赏别接纳别人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对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与作交流的情况、运用和掌握的科学方法、科学态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教师分析任务完成情况,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究,就要表扬;有进步,就要肯定;同时统计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指导。

另外,为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电子CAD”课程内容,除了对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外。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作业和考试兼顾的方式,精选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电路设计案例作为作业和考试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总结

通过“电子CAD”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实际应用,课程体系更加优化。在教学方式上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和优化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近两年的“电子CAD”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亭.电子CAD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广东科技出版杜,2007,8.

[2]王廷.电子线路CAD protel99使用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3]辛岚.职业教育中CAD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7).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6

改革的方法

1.设计题目及内容的改革

对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尤为重要。首先,设计的题目要够多,这样学生的可选择性才够大;其次,设计内容要新颖有趣,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每个题目都可以巩固学习电子技术课程重要的知识点,比如:电压超限报警电路的设计可巩固学习比较器和555电路以及各种逻辑门的使用;编码电子锁的设计可巩固学习触发器和门电路;多路数据巡回检测电路会用到包括寄存器、计数器、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等多个中等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广告灯控制电路包括了可逆计数、逐位显示和蜂鸣报警电路等单元部分,会用到显示译码器、计数器和555电路等电子知识。指导教师在告诉学生设计题目的同时还要把实验室的现有资源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可在这些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比如:实验室可提供的触发器只有D触发器,逻辑门只有与非门。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用到其他的触发器和逻辑门时可以相应地改成实验室已有的器件。这就要求他们要熟练地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能够随机应变。当然如果实验室确实无法提供器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购买,这使得他们熟悉了更多新型电子器件的规格和功能,提高他们亲历亲为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2.预设计方案的确立

进行预设计时要鼓励学生用模块化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根据设计要求自行确定实施方案,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使学生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践,充分扬其所长。由于学生受到知识面的限制和其他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初步的设计方案难免存在遗漏和错误,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把关,保证他们的设计能实现基本功能。同时,也可通过集体答疑的方式组织学生公开讲解设计方案,让学生互找问题、讨论解决方法,从而达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这些方法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初步的设计方案确定以后就要进行仿真实验。Multisim是非常适合模拟/数字电路仿真的软件,它提供了大量的仿真元件模型,且仪器仪表种类之多是很多电子实验室无法比拟的。通过Multisim进行功能仿真可以发现一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学生掌握了电子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学生把初步的设计方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出一份详细的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题目、设计任务、总体方案的设计、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计算,画出总体电路图,列出所用元器件的详细列表和参考文献。这样,做到设计思路清晰明了,为后面的安装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3.安装调试

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安装调试,是学生非常期待也是最能得到满足感的一个环节。按照预设计报告中元器件列表领取器件,然后分模块进行安装。在这个环节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体布局的美观、规范,比如:电源线和地线要分开,各成一列,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导线进行区分。在确定安装无误的情况下进行通电调试。在调试阶段,有些学生只要发现实验结果不对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信号输入的一端开始逐个模块进行调试,排除故障的方法要从大范围到小范围,最终找到故障的确切地点。在调试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自己查找、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通过调试使学生加深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学会调试电路查找故障的方法。调试完毕后,不要马上拆线交给老师完事,指导老师要鼓励学生用调试好的电路做实验,例如:可以对单元电路的输出进行实际的测算,并跟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电路的特性。这样做可以通过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4.撰写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总结,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实验报告,因此,学生应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总结报告的图纸要规范,所有图纸都按工程设计标准严格要求。这样可提高学生的方案表达能力、工程制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等基本综合素质,为毕业论文的书写打下基础。

5.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注重结论正确的同时,应该强调整个设计方案实施的全过程。成绩评定包含五个部分:一是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及仿真的结果,占总成绩的25%;二是实验动手能力(包括安装工艺水平、仪器使用、调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占总成绩的30%;三是学生的答辩情况,占总成绩的10%;四是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占总成绩的10%;五是总结报告(包括方案的论证、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收获和体会等)占总成绩的25%。这样一种相对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认真对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革的效果

1.培养了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信心由于设计题目与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学生在独立完成电路后兴奋不已,很多同学对自己设计并调试成功的电路爱不释手。

2.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动手实践设计过程中,学生们从通过查找资料给出预设计方案到互相配合着进行安装调试,最终得出实验结果,每一环节都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结束语

课程设计时间虽短,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成果显著,为了保证电子课程设计顺利高效进行,除了老师的正确指导外,还需要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器件的配置,并希望以后能够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系统,将专业实践课程科学合理地进行整合,开设综合性的大实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7

Abstract: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course is the core of electronic specialty. It is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alents who adapt to current social needs. Combining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the author conducted reform practice from teaching idea, teaching content, learn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achieved better result.

关键词: 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岗位职业标准

Key words: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pedagogical reforms;Teaching Concept;professional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172-02

0引言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以外,也应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工科电子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思路、方法、步骤,熟练使用PROTEL DXP软件设计较为复杂的印刷电路,并应用课程技能制作实际功能印刷板,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CAD)高级技能水平。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且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包括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的学习以及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职业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并从课程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学生学法和教学教法等方面做了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教学理念

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于一体,既重视理论学习,又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本课程的岗位应用,依据企业调研、同行交流及往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要求学生具有运用PROTEL DXP软件进行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组装、调试能力。因此制定课程设计理念为: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技能证书考核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突出岗位标准,注重技能培养,体现工学结合。

1.1 课程教学与岗位职业标准的一致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高级标准就是这个岗位的职业标准,我们瞄准这个目标,让学生达到这个标准。具体做法为:制定与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一致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大纲;选用职业技能鉴定教材为主题教材,自编实训指导报告书等为辅助教材;考核方式与国家技能鉴定考核模式一致。

1.2 体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理念本课程有工程设计的实物制作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实物电路的印刷线路板,并安装元器件、调试产品等系统工作,体会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岗位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学生零距离适应岗位。

1.3 注重与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运用,提高整体专业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我们引进了“三人表决电路”、“循环彩灯电路”等电子技术课程已经用万能板制作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PCB设计制作,这样操作有如下好处:一是由于学生在前边的课程中做过电路训练,对原理比较熟悉,可以减少本课程制作的失误,提高成功率;二是加深学生对已学课程的温习与回顾;三是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设计更好更漂亮的设计作品,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为四个模块: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工程应用、证书考核。每个模块下细分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项任务,使学生在参与完成逐渐复杂的工作任务过程中,不仅强化专业知识能力,而且逐渐提升学生自身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分析、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课程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48学时)。具体的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3学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调整学生学习方法,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将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笔者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两个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

3.1 课堂学习教师以任务为引导,时刻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3.1.1 课前预习、激发兴趣: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认真领会教师分析任务要求,明确本次课程教学目标、重难点。

3.1.2 观察学习、标准操作:教学做一体化,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观察、领会操作标准;一边操作、锻练动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规范工作、获取新知识等能力。

3.1.3 思考总结:思考任务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总结的能力。

3.1.4 任务练习:学生自主操作、教师从旁指导、解决疑问。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1.5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探讨提出存在难点、教师重点剖析,突破难点,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2 课外学习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课后结合《实训指导报告》,充分利用学院本课程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4教法

为了能够充分把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相结合,结合实际条件,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4.1 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工程应用、证书考核。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项任务,通过完成每一个任务达到完成各项目的目的,通过完成四个模块达到整体教学任务的目的。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篇8

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确立电子商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职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与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相结合。确立各项评定指标要进行科学论证,征得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同意。确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该遵循的原则为:第一,系统性原则,每项评价指标都会在系统中发挥它的作用,因此,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时,要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而非只是看单个指标;第二,可比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各项评价指标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同时,各个评价项之间要有一定的可比性;第三,合理性和可用性原则,在设定各个评定指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它们的可实施性,明确定义各个指标,使其数据采集实施过程较为容易,评定方法更加合理高效,评定结果能够确切地反映实际教学质量。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在充分理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师生建议,最终制作成正式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整理与检查,删除填写不全或不明的无效问卷,将资料编号建档,然后再根据研究假设,输入资料信息,采用SPSS10.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其中网络问卷134份,纸质问卷101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认真分析,从而更确切地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于该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状况,不但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体系提供了依据,也使得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确立方向更加明确。据统计,入学前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很了解的占总数的3%,较为一般的占总数的41%,毫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总数的56%。这说明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据统计,学生对网络编程感兴趣的占总数的24%,对网页制作与设计感兴趣的占总数的78%,对电子商务方面的案例分析感兴趣的占总数的31%,喜欢网络营销的占总数的52%,喜欢物流的占总数的13%,喜欢市场营销的占总数的37%,喜欢图像处理的占总数的48%。据统计,学生在填写自己希望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时,选择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72%,其次则是贸易与商务洽谈能力,占到了总数的61%,希望提升自己营销综合能力和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2%和16%。有关教材满意度的调查,据统计,仅仅只有11%的学生对教材十分满意,对教材不满意的占到了总数的28%,其他同学满意度一般。这说明我们需要及时调整高职院校的教材,使其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适应性。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满意度的调查,据统计,认为满意的同学占总数的21%,不满意的同学占总数的13%,其他同学只是基本满意。针对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的调查,据统计,42%的同学回答有,58%的同学回答无。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其培养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对学校推出的核心课程的积极性也较高,对个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提升的能力也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电子商务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丰富实训形式,以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实际应用技能为目标;第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企业实际操作训练;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可将企业中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引进至高职院校,使其定期开设讲座或授课;第四,可在教学管理中引入多证书教学制度,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与体系设置

由于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性人才,因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十分重要。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社会需求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大对实践设计的重视力度,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学习的硬件环境。[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扩展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政治、高等数学等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个人素质都得到提升。核心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以及辅助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信息技术主要课程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动画制作、图像处理技术、Web编程等。电子商务主要课程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基础概论、电子商务案例综合分析、商务谈判等。统计学原理、会计学、管理学理论、市场营销等是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向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则包括动画制作、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流程操作、毕业设计、Web编程、电子商务师考证培训等。扩展课程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课程内容和知识面,课程涉及网络广告开发、ERP原理与应用、商务英语与口语、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财经法规等。根据上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外加综合实训部分,再结合多证书制度,可确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培育电子商务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向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财务及营销等。应本着以上目标和方向,确立其实验实践课、专业核心课与公共基础课,最后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以增强其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立

在确定评估体系中各个指标项的权重时,我们采用了权值因子判断表法,此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3]该法主要是由评价人员组成评价专家组,再由专家组制定出权值因子判断表并进行填写,然后根据填写的判断表结果来确定权值。通过判断表的结果统计,我们发现,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其所占比重达40%,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所占比重各为35%,实践教学的成效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少一些,为25%。在教学条件下,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包括实训设备(所占比重为35%)、资金投入(所占比重为40%)、师资队伍(所占比重为25%)。其二级指标中实训设备的评价标准为,实训基地要有足够的场所和合理的仪器设备,并且实训基地里一定要有好的职业氛围,实训项目要设置合理,有培训站和鉴定所,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其二级指标中资金投入的评价标准为,实习基地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实践教材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每年学生的平均实践教学经费足够。其二级指标中师资队伍的评价标准为,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并且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多,拥有高素质和能力的外聘专家。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育和教学管理(所占比重为22%)、改革建设(所占比重为63%)、实践实施效果(所占比重为15%)。其二级指标中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为,制定有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学校实践设备仪表的利用率高,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管理,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践实验实训课时数安排合理。其二级指标中教育建设改革的评价标准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要以职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布局和课程设置要合理,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特色课程,学校自编实践教材实用性高。其二级指标中实际实践效果的评价标准为,学生要有足够的实践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包含技术考级证和技能鉴定,要以职业特色为核心,实践教学方法突出职业特色,教学和考核要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4]

实践成效二级指标比重包括社会综合评价,所占比重应为45%,学生实践能力,所占比重应为55%。其二级指标中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为,有学生实践实习报告的综合评价,有学生毕业设计综合评价,实践教学评价高,学生中有资格证书的比例高。其社会综合评价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评价和反映好,学生的就业率高。总之,要确保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效性和可靠质量,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确立方法,确立能为企业接受的,相对合理的,符合高职院校现状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适用于市场和社会的应用性人才,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使教学评估体系能够不断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和培养模式的变化之需。

上一篇:个人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下一篇:课程设计实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