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4 05:06:52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54-02

一、前言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物流工程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学科交叉、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它是在学生修完“热工学”等课程之后进行的一门关于食品冷冻冷藏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的一门课程。除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外,食品质量与安全、热能与动力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也可选修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制冷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等领域应用的相关知识,了解当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相关的新技术,为以后独立从事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该课程重点内容中各种制冷循环原理,都是在大学物理、热工学知识基础上建立的,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基础理论不扎实、抽象性较强,继而感到枯燥,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结合相关工程应用实例计算,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及应用技术等知识要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制冷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讲明课程脉络及学习要求

目前,我校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课程选用的教材为谢晶等编著的《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教材以讨论食品冷加工所涉及的制冷技术为重点,论述的制冷原理、制冷设备、制冷技术和食品冷藏链密切相关,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注重了有关冷冻冷藏新技术、新动向的论述[1]。课程第一讲,除了介绍绪论部分制冷的发展简史和制冷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外,重点要讲明的是本课程的知识脉络,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明确课程主要内容分为制冷原理(基础篇)和制冷技术(应用篇)两个部分。其中基础篇可分为制冷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制冷系统的主机、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等五个模块;应用篇分为制冷在食品业(制冷应用最广泛、最早的行业)、商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等四个模块。课程要求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简单的热力计算方法;掌握单级、双级压缩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热力计算方法;了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作用等;掌握食品冷却、冻结、气调保鲜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食品冷却、冻结、气调保鲜的设备与工作原理;了解食品冷库的简单设计和设备选用;掌握食品冷藏链的概念;了解冷藏运输的基本手段;等等。尤其要特别重视制冷基本原理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相长

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和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授课、自我学习、读书报告与交流讨论会综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2]。针对课程知识脉络体系,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单元。理论授课采用自主开发的PPT课件为主,配以必要的课堂板书。讲解的内容以问题方式在课前提出,然后再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拓展相关内容,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PPT课件中配有丰富的图片和循环的流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实际的设备与系统;而对于有些课程内容,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立体的、动态的、全面的实践学习情景,例如对于压缩机的运行、循环的流程、食品的鼓风式冻结、接触式冻结、液化气体喷淋冻结、沉浸式冻结等冻结方式可以进行动画模拟,利用画面的色彩变化、慢速播放及关键步骤闪烁和相应定格等方式并同步解说,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能直观明了,深入浅出,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内容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则非常清楚明了,易于学生理解,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获得接近真实的直观经验和体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学内容包括制冷剂、载冷剂和制冷油及工业制冰两个章节,主要是制冷剂的发展历程,制冷剂、载冷剂和制冷油的分类和特性以及工业制冰的原理、方法和装置,等等内容,教师布置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供学生掌握自学要点。读书报告是需要学生充分利用书本和课堂以外的资源,布置一些开放性、奖励性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以外的和课程相关的近期研究热点问题,学后写出读书报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抽出一部分学时或授课间隙中一小部分时间进行交流讨论,采用分组的形式,每组3~5名同学,题目自拟,进行PPT交流答辩。讨论中,教师应整体把握讨论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讨论交流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不断进取,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知识水平,强化教学相长,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探索合理的考核方式

以改革考核方式为抓手,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实施中以重视课程学习过程和重视学以致用为原则,加大课程平时考核权重。具体地,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涵盖了平时的作业、出勤情况、课堂互动提问回答、小测验、实验、读书报告及分组辩论情况等,其中平时作业和测验占10%,平时课堂问答及出勤占10%,课堂讨论占10%,实验实践占20%,期末课程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成绩占50%,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最后综合各环节评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五、结语

对于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较强的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注意采用多种合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作到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的内容理解,不强调面面俱到,重点放在知识应用和能力的培养上,学以致用,同时还应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师自我知识也要不断更新,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知识水平,强化教学相长,勇于尝试改革,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谢晶.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2

2015年,纪斯荣将年满70周岁,但他老骥伏枥,仍然为行业的发展发挥余热,他的工作热情获得了同行的认可,亲切地称之为“制冷空调行业界永不褪色的老兵。”

厦门市制冷空调行业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50年,同行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对专业爱到骨子里的人。他的敬业精神更感动了所有认识他的人,他就是厦门市制冷空调协会会长兼法定代表人,厦门海星设备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纪斯荣。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1965年3月,纪斯荣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厦门纺织厂当一名制冷空调工,那时的制冷空调工种十分冷门,连新华书店里都找不到有关书籍。省内也没有相关的实习企业,厂里将他送到杭州培训,他牢记退伍时部队首长离别时的教导:“到地方工作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学好技术,为建设祖国出力。

在培训期间,凭着在部队练就的硬骨头精神,认认真真地学习技术。上班时,眼勤、嘴勤、手勤,跟着师傅学技术;下班后,坚持把一天所学的东西整理成笔记,不清楚的马上与大家探讨,一时还搞不明白的第二天及时向师傅请教。为了让师傅们多教一些技术,他都主动抢着干累活、脏活。看着他那股肯学的劲儿,师傅们也乐意把技术传授给他,回厂后圆满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与管理。

系统刚投入运行,也经常发生一些小故障,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他干脆在车间内打地铺,下班就在车间休息,不管是不是他的班,一有故障他就积极参与现场分析、排除,他说这是学技术最好的机会。有次遇到冷水池水泵吸入管底阀关不严,无法引水开泵,他拾起工具二话不说钻进四米深,水温只有十二度的水池排除故障。事后他说,遇到技术性问题,都要亲自参与才能有深刻体会。

20世纪60年代,当时正处于国家计划经济年代。国家许多制冷空调设备新产品都安排在厦门纺织厂作工业性试验,如活塞式制冷机组、离心式制冷机组、螺杆式制冷机组。由于纪斯荣对专业的热爱,他刻苦钻研技术,厂里也经常派他到制造厂培训学习。而他从不放过任何学习的好机会,熟练掌握各种类别制冷机组的装配、调试、维修。

1976年,机械部组织国产离心式制冷机组调研小组,纪斯荣成为小组成员之一。他十分珍惜调研机会,与西安交通大学胡士莲老师、上海机械学院叶振帮老师交上朋友,从老师们那里获得许多有关制冷空调技术资料,并经常以书信方式请教专业知识,为他之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7月的一天,纪斯荣当班,在巡查设备运行状态时,他突然发现一台大型离心式制冷机组油压指示灯熄灭,每分钟上万转的高速离心机,缺油运行,必须立即停机。此时,油泵开关、停机开关均失灵,机组完全停不下来,唯一的办法只有将高压配电柜上的开关拉下。但是值班电工不在,高压配电柜线圈开始发热冒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纪斯荣冒着风险进入配电室,迅速把高压开关拉下,飞转的离心机组终于停了下来。由于故障处理及时,机组完好无损。艺高人胆大,纪斯荣虽然不是电工,但是凭借他平时对设备运行故障的判断以及处理措施技术的熟练掌握,在危机关头,不计个人安危,力排重大事故。因此,也保住了当时价值几十万元的机组未受损失,厂里给纪斯荣记二等功表彰,《厦门日报》也为此事作了通报表彰的有关报道。

用真诚服务感动别人

厦门成立经济特区后,制冷空调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纪斯荣被调到省总工会所属的三资企业——厦门市金宝酒店工作。当时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制冷空调设备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为了掌握国外的设备技术,纪斯荣付出艰辛努力。在酒店筹建过程中,来自香港的施工队伍所使用的工具均比大陆先进,纪斯荣就跟着施工队一起干活,很快就学会各种工具的使用。酒店派纪斯荣到香港考察学习,而他首先去跑书店,找有关的技术书籍,在与学习单位交流时积极向对方索取资料。考察期间,他认真咨询技术上的每个细节,从中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也为后来他在多次帮助兄弟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时发挥了很大作用。

之后,纪斯荣从工厂转到服务行业,任职酒店工程部经理。他十分清楚在酒店行业,电是心脏,水是血液,空调是气候,一旦失职就会造成酒店营业瘫痪,责任重大。他每天坚持早、中、晚巡视设备状态,掌握部门职责内工作动态。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水资源较为紧张,特别是在夏天,水压很低。屋顶上的冷却塔补充水经常上不去,空调则无法正常使用,他每次亲自带领员工,从喷水池提水到屋顶供给冷却塔,保证酒店空调正常运行。特别是酒店在晚上营业,他都要守在空调机房,保证其正常运行。曾经他连续三个月没有星期天,而且从来不要求加班费。

期间,曾有一位下榻酒店的客人在淋浴时,不慎把金戒指掉落在马桶里并被水冲入管道。纪斯荣闻讯后,判断金戒指应该落在管道“S”弯里,带领管道工撬开马桶,为客人找回金戒指。他对员工说:“只要有找回失物的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一份努力。”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整个工程部。当年在省旅游系统优质服务评选中,在全省酒店、宾馆众多的工程部中,纪斯荣管理的金宝酒店工程部成为唯一被评为“省先进工程部”的部门。他也多次被酒店评为“先进个人”。纪斯荣以及工程部的事迹多次被报刊媒体报道,厦门市旅游学校李光坚老师还专门把他和工程部的优质服务事迹拟写为教材,以此教育学生。

技术共享,厚德载物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应用已遍及各行各业。但由于技术普及跟不上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工人技师职称考评。纪斯荣作为制冷空调专业的首批技师,许多单位遇到技术难题都纷纷找他帮忙,厦门市鹭江宾馆、悦华酒店、华侨大厦、福联饭店等都有他相助的足迹。

当时,厦门柯达感光厂进口制冷机组,请专业清洗公司进行设备化学清洗后,机组运行出现故障。工厂请纪斯荣到场帮助处理,他分析故障之后,分析出原因,亲自操作处理,排除故障,使得机组恢复正常运行。事后,工厂设备部门请他给技术人员作讲解,他毫无保留地针对这次故障的产生原因、判断方法、排除办法与大家作了分享。

厦门市劳动局技能培训部门与市制冷学会联合举办制冷空调专业技能培训班,纪斯荣受聘讲课。他的课结合的案例都是其自身从业以来遇到问题的总结,非常实用,特别能激起学员的学习热情。

2012年,他主持市制冷空调协会工作,了解到会员单位在申报工程师职称时,审核通过率不及一半。他深入调研,发现大多数人通不过都是因为论文方面存在问题,作为施工安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论文选题却是自身不擅长的设计方向。针对这一问题,协会决定组织论文写作培训班,请来集美大学教授作论文写作格式规范方面的授课。而他专门对论文选题讲课,启发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其技术岗位上寻找选题,在施工上寻找设计优化题材和工程案例,在管理上寻找先进的施工方法与管理经验,并结合一些工程施工案例进行写作剖析。在培训之后,学员们纷纷感叹论文的选题面可以这么宽,并非局限于在学校那样侧重设计理论,而是自己所接触的工作内容,在第二年协会会员单位申报人员通过率也随之大幅度提升。

响鼓必须重锤敲

闽西宾馆作为龙岩市政府宾馆,当时承接到龙岩地区考察、访问的贵宾,就在接待国家领导人任务的前夕,空调突遇故障,机组不制冷。纪斯荣接到求援任务,立即赶往,到达时正值中午,顾不上吃饭,马上进行设备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并及时处理,确保了宾馆空调正常运行。后来,宾馆在感谢信中称,纪斯荣的表现是厦门特区对龙岩山区支持的楷模。

1993年,主管单位成立了海星工程公司,纪斯荣任总经理。为了让员工们掌握更多的技术,他总是亲临工作现场,指导工人安装、调试,把自己积累多年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工人,把年轻人放在关键岗位,他总说:“响鼓必须重锤敲,多给年轻人锻炼机会。”

在纪斯荣的带领下,公司很快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纪斯荣常跟管理人员说:“一个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还有一个比挣钱更重要的东西就是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他始终不忘单位领导多次为他提供学习机会,才使得他掌握更多的技能,要不断把自己几十年耕耘积累的经验回馈社会。

当时,厦门金信酒店刚投入营业就遇到新安装的空调系统出了故障,设计上找不出问题,设备工厂派人检查后说设备均正常。当时正值夏天,酒店只好买来几百台风扇应急。到了次年夏季来临的时候,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后来酒店经人介绍找到海星公司,纪斯荣亲自到达现场,从设计图纸、制冷机组挨个检查均未发现问题。一番分析之后,纪斯荣判断应该是系统管路安装出现问题,但当时酒店已经装修投入营业,管路全在吊顶之内,空间很小不易维修。纪斯荣决定,自己亲自钻进吊顶内检查,前后用了几天时间,十几层楼他一层一层把空调水管逐一排查,终于找到原因,原来是管路进出水混接,产生水流互堵,造成空调无法开启。经过改造之后,系统恢复正常,空调正常运转。酒店方十分满意,当场表示要给海星公司和纪斯荣加发奖金。

河南漯河市白兰饭店当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营业后空调无法正常运行,在当地先后找了几个公司都没把问题解决,钱也花了不少。恰巧白兰饭店的领导到厦门出差时,在与同行交流时谈及此事,介绍找到了海星公司,纪斯荣获悉后,决定前往漯河。当时海星公司管理层持有不同意见,其一认为太远,其二改造项目赚不到多少钱。但纪斯荣坚持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绝对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如果能把问题解决好,既帮助了别人,又能锻炼队伍。

在一番现场调查后,纪斯荣做出一套改造方案,征得饭店同意之后,签订合同进场施工。期间,业主未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带队的副总则十分担心,请示纪斯荣是否撤回以此避免公司损失。纪斯荣回复说:“人家可能不放心我们,要拿出诚意,是来帮助人解决问题的,赚钱不是主要目的他赶赴现场。”一个多星期后,饭店总经理不见纪斯荣找他,忍不住询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告诉他,纪斯荣天天跟工人一起干活,而且要求工人提前把项目完成。听完之后,饭店总经理亲自跑到现场要请纪斯荣吃饭,而纪斯荣却说,“开饭店的有饭吃,等我把项目改造好,一定给您请。”纪斯荣却只字不提工程款的事,一心扑在项目上,直到项目顺利完成。纪斯荣就是一个对专业有深厚感情的人,对技术攻关十分认真,也不断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来帮助别人。

后记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46-0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建于1995年。该专业建立初期,培养的学生属于中职层次,主要为广梅汕铁路公司、粤海铁路公司培养铁道车辆空调、发电车方面的检修技术人才以及民用小型制冷装置的安装维修技术人才,学生的就业层次比较低,稳定性较差,2001年提升为高职。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广州、深圳地铁的发展急需大批地铁环控系统的检修维护高技能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珠三角”地区智能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规模和技术逐渐与国际接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周围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增强。现代建筑发展速度的加快,现代化建筑设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都需要暖通空调方面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的高级技术人员。

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预测人才需求状况,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更符合高职教育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要求,毕业的学生才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与技能型人才。

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紧跟市场的就业需求,培养紧贴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对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立足轨道交通行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的“广州及珠三角打造轨道交通一体化、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电子信息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调研和实施意见》、《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行专业调整组合的意见》(广铁职院发〔2008〕134号)等文件精神,我院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积极纳入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群的建设,以职教集团的组建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制定了以就业为导向、能适应区域经济需求、对接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调整与专业群的建设,使空调专业建设逐渐由外延扩展,转向内涵拓展,逐步形成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专业结构,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珠三角”地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及服务意识,能在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从事地铁环控系统检修维护、车辆空调检修与维护保养、工程施工等工作,能在珠三角地区制冷空调生产企业、工程公司、设计部门等从事制冷空调的生产、设计、施工、监理、检修及维护保养工作的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学做一体,校企合一 多途径探索“学做一体,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展人才的培养。在空调专业实训室成立教师工作室,并以此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技术咨询、产品研发等服务,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例如,与广州焱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列车快速开水机的项目研发;组织空调专业的学生,配合花都结合示范园区的“家电维修中心”开展制冷空调方面的检修服务;与广州雨森空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花都王老吉企业的空调安装、维护保养等工作;与深圳设计院第三分院设计一所合作,开展空调工程系统子项目的设计承接等。建立了广州车辆段、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广冷华旭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空调冰箱生产企业)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产学对接、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与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群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及技能鉴定。例如,为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香港地铁、省铁投等订单班开展《车辆空调》专业课程授课;为广铁集团公司开展高级发电车乘务员的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证等服务。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实现校企共赢 我院建立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多家制冷空调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各专业教师亦成为委员之一。空调专业定期组织召开专业指导研讨会,共同就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培养、学生实习等进行深入研讨,同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订,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与此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入校开展专业讲座、课程授课及校园招聘等,多途径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专业知识和就业空间,形成在校学生与行业企业专家的良好互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目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每年都有学生被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录用,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共赢局面。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观念,适时调整本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课程体系方面 根据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制冷维修中、高级工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制冷空调岗位(如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力求突出高职教育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等特点。在教学设计上,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设计学习情境,使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加贴合工作岗位需求。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 从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群的建设,构建模块化课程群,整合课程体系,重组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积极设置《车辆空调》等优质核心共享课程,为铁路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在课程整合方面 将原《流体力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整合为《流体与热工基础》,采用项目教学法,选用典型的雷诺实验、伯努利方程实验等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原《房屋构造》与《工程制图》课程整合为《建筑概论及工程制图》,使房屋的结构原理、空调系统的平面布置等知识与工程制图的知识紧密结合,通过机房的上机练习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最终为中央空调系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将原《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与《空调系统调试与运行控制》课程整合为《空调系统调试运行与自动控制》,将制冷空调系统的电控元件的动作原理与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全面综合,使制冷空调系统控制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善。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教学讲求实效性,采用过程考核法、“考证合一”考核法、现场实操考核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例如,将制冷上岗证与制冷中级维修证的技能鉴定考核标准融入《小型制冷空调装置》课程,教研室与企业共同开发实用型的一体化教材《小型制冷装置维修与职业资格证考核指导》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模块化设计,根据工作过程合理设计出制冷系统的抽真空、检漏、充注、故障检修等多个学习情境,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同时,积极推行以证代考的考核评价制度。其他课程也积极探索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课程采用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任课教师与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公司、广州银洲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编写了《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案例集,并在CAD机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用项目教学法训练学生实际编制安装工程预结算的能力,为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教学方面的设计 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邀请来自企业的专家进行研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相关的实践项目及学时,力求实践内容真实,符合岗位工作技能要求。以制冷空调行业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力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统一。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专业实训包括钳工、焊工、电工、制冷空调综合实训、中央空调课程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可考取电工、制冷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竞赛方面 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或项目为竞赛内容,校企联合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并以此推动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通过竞赛为企业培养和发掘实用型人才。例如,以实习单位现场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作为技能竞赛的内容,实行现场竞赛,将真实的工作岗位任务与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实现“学做一体,校企合一”。

社会培训方面 利用专业资源的优势,与广铁集团工务检测所合作开展高级发电车乘务员技能培训与鉴定,目前,已完成多期人员培训,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相关高级资格证书。同时,配合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群做好车辆空调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训的工作。

教学资源及手段方面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积极开发《中央空调多媒体教学系统》、《空调水系统及应用》等多媒体课件,并利用学院的网络平台建立《通风与空调工程》院级精品课程,同时积极开发《建筑概论与工程识图》、《制冷技术应用》、《车辆空调》等网络课程,学生的专业课程多数可在实训室采用多媒体进行一体化教学,也可利用空调专业的网站和学院的网站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到目前为止,学生所有的必修课程100%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条件改革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空调专业现有供热通风与空调实训室多间,面积329平方米,实训设备总资产约120万元。实训设备包括汽车空调、车辆空调、家用冰箱、家用空调、小型中央空调、小型冷库、制冷空调综合实训装置等,可满足常规教学及学生实训考证需求。同时,在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还可共享园区内的钳工、电工、焊工等实训场所和设备,可满足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及考证需要,并可为地铁订单班、汽车专业学生提供实训服务,兴趣小组亦可借此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此外,还拥有专用的设计机房,配置60台电脑,总价值50多万元,可借此开展课程设计、工程预结算软件的应用、建筑绘图等一体化教学。为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教学团队还积极开发了《中央空调多媒体教学系统》、《空调水系统及应用》、《空调工程施工预算》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应用于一体化教学中。通过合理的管理及应用,空调实训室的业余时间开放利用率已达100%。在学院政策及广州地铁、广州雨森空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下,我院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还成立了教师工作室,将企业真实的空调检修、空调工程设计等项目作为实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完成,真正做到“学做一体,校企合一”。例如,深圳设计院第三分院设计一所经常将空调工程设计项目拿到学校教师工作室,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真实空调工程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与广州地铁等多家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具体如表1所示),每年可提供200人左右的顶岗实习岗位,可保证学生专业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的需要。同时,还将与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冷华旭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铁路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群未来三年的建设规划中,学院和企业还将计划拨出150万元用于与广州地铁、广州车辆段、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合作建立空调检修检测实训基地、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服务。

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依托轨道交通行业,以培养轨道交通行业及珠三角地区所需的空调检修、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开展专业建设,以校企深度融合丰富专业建设内涵,通过顶岗实习、项目研发等形式实现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全力打造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学做一体,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两翼并进,工程引领”的专业发展思路(两翼分别指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及地方行业企业)。

参考文献:

[1]王丽.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71-73.

[2]朱立,等.《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2009,(2):256.

[3]王丽.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J].科技风,2010,(1):2-3.

[4]廖惠卿.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12):21-23.

[5]刘冬香,等.“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25-27.

[6]张国东,等.高职制冷空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制冷与空调,2010,(6):81-83.

[7]王韶清,等.试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0,(11):16-18.

作者简介: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 :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四融合;一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3-03

高职制冷空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毅、勤、朴”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制冷空调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大中型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中小型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冷空调装置的维修,制冷空调设备的制造、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却普遍存在“四个脱节”的现象:(1)学生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与制冷工作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需求脱节;(2)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脱节;(3)专业教学内容与现代职业技术脱节;(4)专业教学过程与制冷空调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脱节。

要解决“四个脱节”的问题,需要校企合作,走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制冷与空调专业建于1997年,2007年获批江苏省省级示范专业。在近五年的专业建设中,我校遵循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宗旨,面向企业岗位,探索并实施了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开办满足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订单班

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人才培养必须走校企共育之路。我校2007年首先与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加”)合作,开办“天加班”,按企业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天加班”学生均按个人需求与天加公司签订了准员工的就业协议,在校内重点进行理论课程和基本实践技能教学,在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教学,并实现岗位轮转、竞聘上岗,形成了基于个性化岗位需求的教学案例。2009年与三菱重工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三菱重工”)合作,成立“三菱班”,并开设了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多联机施工与维修”(包括校企合作教材、多媒体课件)。“三菱班”学生均签订了准员工就业协议,安排到16家三菱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天加班”与“三菱班”之外的其他学生则根据其自身职业发展需求,分别到南京枫叶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金溧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宁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富龙制冷设备工程公司、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不同岗位进行企业顶岗实践,接受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根据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与合作企业开办订单班后,我校根据合作企业对不同岗位员工的技术与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修订了2007~2012年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形成了“四融合、一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无论是制造、质检、产品维修岗位,还是中小型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岗位,制冷空调行业对人才需求都存在着明显的淡季与旺季。所以,我校就利用每年的旺季安排学生下企业顶岗、轮岗实习,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新人磨炼期,时间安排在二年级暑期(6~8月),学生主要接受企业的技术技能初训,熟悉企业文化,培养守时、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按企业需求在各类岗位上顶岗实习。第二阶段,即轮岗实习期,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末至下学期(12月至次年6月),学生主要在各类岗位上轮岗实习,从企业的准员工逐渐过渡到正式员工。这样一来,自然打破了传统的学期和寒暑假,需要各企业和学校共同修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企业实践教学内容(即顶岗实习课程)写入各订单班的方案中。例如,“天加班”企业实践教学的岗位课程如表1所示。

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了校企双方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发挥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四个脱节”问题,形成了“四融合、一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企业准员工岗位培训方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融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现代技术对接,有效解决了现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背景下企业岗位要求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目标,满足了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构建体现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平台

几年来,我校通过校企融合,充分发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和工作环境的优势,把课堂拓展到企业,构建了两个体现制冷空调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教学平台:天加公司生产区教学平台和三菱重工全资在校内成立的“三菱重工·江苏经贸中央空调培训中心”。这两个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充分凸显了以学生就业岗位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特点。在实践教学平台内,由企业培训师、高级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了岗位教学建设小组,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深度调研、分析,及时把企业岗位技能与学校理论教学互融的案例嵌入到教学中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开发,突出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融合;围绕专业能力、专业素质要求,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形成了极具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通过企业导师引领,在企业工作环境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岗位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有效解决了高职教育中校内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动态更新与提高。

形成教学双导师、学生双身份的“师徒制”教学方法

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内拥有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实践教学由企业的培训师和岗位技术能手与校内专业教师相互配合进行,实现了人才培养中的双导师,并由此形成了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独特的“师徒制”教学方法。师徒进行一定时间的共同务实操作,使学生充分领会师傅所拥有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同时学会师傅的操作技能技巧(隐性知识技能的传承),具备岗位的独立操作能力。“师徒制”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现代企业所需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价值观,传播了现代企业文化,使学生全面接受现代企业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忠诚企业、循规守纪等企业文化的教育,营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环境。

总结与思考

在实施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

第一,要使每年的企业实习都能做到“全员覆盖”,对合作企业的数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各企业每年提供的岗位数量可能会出现很大不同,有的年份能接纳30~40人,但第二年可能只需要10人左右。以我校制冷空调专业为例,平均每年学生人数为70~80人,7家合作企业,考虑到每年人数需求的波动,此消彼长,总共需要的岗位数量刚好能满足要求。由于学生人数少,实习时间较长,完全可以实现“以师带徒”,且能保证在企业内轮岗。但对于大专业或人数较多的专业,合作企业数量如果太少,就不能保证“全员覆盖”的效果了。

第二,要保证每年的企业实习时间,必须打破传统的学期制和寒暑假制,既需要学校管理部门配合,又要获得学生的理解。例如,我校的企业顶岗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的“新人磨炼期”安排在二年级的6月至8月,第二阶段的“轮岗实习期”安排在三年级的12月至次年6月。这样一来,学生的寒暑假就没有了,只有正常的双休和节假日。因此,校内的理论教学内容必须做出相应调整。特别是第四学期,校内教学周数必须减少,课时相应压缩。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预先做出修订外,如遇特殊情况(如有些企业需要提早上岗或迟后返校等),还需要教务部门配合协调,灵活执行管理政策。此外,学生休息时间减少,难免会有想法和意见,需要提前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第三,必须配备专业教师随班下企业,负责做好实习记录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校的做法是在寒暑假期间每个企业均安排1~2名专业教师随班下企业挂职。为不增加教师的额外工作,挂职期间等同于完成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保证了教师的个人利益。挂职期间,专业教师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全权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如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等。另外,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如怕苦嫌累,不愿加班,要求更换工种、返校甚至提出回家等,教师必须及早发现,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和企业积极协调、沟通,保证企业实习能取得最大成效。

第四,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预防工伤事故。企业实习,最重要的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工科专业更是如此。因此,在实习前,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除了在校内做好思想动员和安全教育外,一般企业也会在上岗前做好充分的安全培训。企业顶岗期间,随班教师更应该每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处理。此外,每名学生都应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其中必须有工资待遇、工伤事故等相应条款,并购买保险。安全工作做得越充分,事故发生率就越低。

总之,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培养企业欢迎的人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心。只有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找准改革方向,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校在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将企业准员工岗位培训方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融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达到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现代技术的对接,形成了“四融合、一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满足了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龙,张国东.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0,31(3):88-90.

[2]於红梅,李鹏辉,胡双喜.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50-52.

[3]朱立,周丽.《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2009(4):256.

[4]龙建佑.就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三结合的过程管理—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29):46-47.

[5]何钦波,廖翠玲.关于高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08级制冷专业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70-71.

[6]涂中强.高职制冷专业教学需走校企合作之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9(4):76-77.

[7]崔玫.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教与成教,2009(10):164-165.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 专利申请 专利布局

汽车内燃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气缸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失,会影响气缸、活塞、气缸盖、进排气阀等部件和剂的使用寿命,也会降低内燃机的做功效率。为了将多余的热量排出,内燃机通常采用水或者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然而,内燃机过冷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无论对于水冷系统或者风冷系统,都需要对冷却剂的流量进行控制,以便维持内燃机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获得最佳的燃烧效率。本文通过对液体冷却系统的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水冷内燃机的冷却剂流量控制各个阶段的专利申请概况,探寻了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

一、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对内燃机性能化和效率化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密集。通过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发现,从1970年至2013年底,全球范围内涉及冷却液控制技术的专利申请共计6264件(由于专利申请公开滞后的原因,2012年前后的申请量数据不全,相对量较少)。可以看出,冷却液专利控制技术自1970年以来,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说明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稳步提高,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0年前后,申请量增长较为迅速,预示着这一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

二、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分布

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分布情况见图1所示。可以看出,作为汽车工业领域较为发达的国家日本,在冷却剂流量控制方面的申请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德国、美国作为老牌汽车工业强国,在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的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二、三位。相比日本、德国、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申请量较少,但从全球范围来讲,我国的申请量排在第六位,也充分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图1 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及分布

三、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专利申请的国内外申请人情况

表1列出了冷却液流量控制技术专利申请量国外排名前五名的申请人及申请量情况。其中丰田汽车公司以1265件的申请量位居排行榜的首位。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领域主要的申请人以日本、德国为主,其中日本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全球较大的汽车公司,尤其是注重汽车性能化的日本公司,对于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的高度重视。

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国内排名前五名的申请人分别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奇瑞汽车以170件的申请量位居国内排行榜的首位。坚持自主创新的奇瑞汽车在我国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近年来,奇瑞汽车的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奇瑞的品牌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说明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是占据市场地位的前提。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专利分析可知,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技术研发至今,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这些年来,全球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说明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稳步提高,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冷却剂流量控制技术的发展也相应的较为迅速。国内方面,奇瑞汽车等坚持自主创新的汽车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技术提升,从而在冷却剂流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发和专利申请方面整体仍落后较大,缺乏该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创新研究力度,以在将来的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发动机;余热;空调;专利分析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急剧增加,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和环保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动机包括内燃机和外燃机,外燃机像蒸汽轮机等一般用于电站,将汽轮机发电系统与热泵系统结合形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达到供电又供暖的目的,对能源进行了多级有效利用。而内燃机一般用于汽车、轮船上等,由于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的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汽车节能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

内燃机将燃料转变为汽车有用机械能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燃料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热能,热能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转化成机械能,但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能量,如表1中表明,现有的柴油发动机有效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汽油机只占20%-30%,以废热形式排出车外的能量占燃烧总能量的55%-70%(柴油机)或70%-80%(汽油机),这些废热包括循环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和排气带走的热量以及各种驱动和制动时的摩擦热损失。因此,对内燃机缸套外侧循环冷却水中的热量和排气中热量的利用,能够大大提高对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效率。

现在的汽车上基本有装载有独立的制冷系统,但与房间空调相比,汽车空调具有房间空调所不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夏季汽车在室外行驶,太阳辐射热通过车体传热到车内,致使车内温度可达50-60度,加之现代汽车的窗玻璃面积占车外表面的比例多达整车面积50%以上,这样不仅使透过玻璃进来的辐射热增加,而且减少了车箱热阻,增加了车内外的温差传热,如果密封不良,车外的热空气还将通过门窗地板缝隙渗入车内,带来大量新风热,另外,车内乘员密度大,人体通过辐射、对流及呼吸和排汗将散发大量的湿热,发动机车载电器等设备也会把部分热量传入车内,这就造成了汽车上的空调系统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因此,通过回收和利用发动机余热来驱动空调系统,是一种理想的节能方式。许多相关领域的企业或者公司均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利用发动机余热作为空调驱动力方面进行了专利申请。

2、余热回收系统与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结合

空调热泵系统按制冷原理主要分为压缩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蒸气喷发式制冷和热电制冷这几个方向,而且以前三者的应用较为广泛成熟,因此与发动机余热回收相关的热泵系统的申请的专利文献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向,现对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分布大致如图1所示。

在对制冷需求量较大时一般采用压缩式制冷,压缩式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构成,一般也会包括对室内机和室外机进行切换的四通阀,还有储液罐、气液分离器等。压缩机一般由电力驱动,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也可以由燃气发动机驱动构成燃机热泵系统。在图1中可以看到与压缩式制冷相结合的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占了49%的比例,这是因为压缩式制冷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各企业投入的研发精力较多,因此申请量较大,而且压缩式制冷的性能比较稳定,不像吸附式和吸收式受环境因素性能参数变化较大,也容易根据制冷量的需求进行调节。发动机余热与压缩机制冷循环的结合方式比较多样化,可以通过发动机制废热对蒸发器进行加热来防止其结霜,或是在处于供暖模式下时对外部热源侧的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加热,以将余热中的低热热源转化为高势热源对室内进行供暖,或是用废热来辅助加热储液罐、气液分离器或是接收器中的制冷剂,以提高压缩机的进气温度,防止液击。从能量利用效率上来看,在压缩机制冷的供暖模式下,利用废热中的低势热能来供暖是比较常用的利用方式。

吸收式制冷是利用工质的特性来完成工作循环而获得冷量的一种制冷方式。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功为代价来使制冷剂达到相变循环的过程,而吸收式制冷却是以热能为动力来促使制冷剂循环。吸收式制冷机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机构和溶液泵等设备组成,它利用热源在发生器中加热具有一定含量的溶液,使其中作为制冷剂的低沸点组分部被蒸发出来,然后送入冷凝器冷凝成为液体,而由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器则进入吸收器中被溶液吸收,重新恢复原来含量再送入发生器。正因为吸收式制冷在循环中需要吸收热量来促进其发生过程,其为热源驱动的制冷系统,所以利用发动机的余热作为驱动源,很好的达到了能量补充利用的目的。因此,在与发动机余热相结合的热泵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49%。吸收式制冷中主要采用溴化锂水溶液和氨水溶液。具有运转部件少、消耗电力少、噪声小等优点,但是操作维护复杂、对真空度要求严格,机组重量和尺寸较大、变工况特性较差,并且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需要自由水平面,不适合经常处于颠簸状态的汽车。但其与余热回收系统相结合利用效率较高,如果能够改进结构上存在的缺点并且发挥其优势,在利用发动机余热研究方面更进一步,那么将会有非常好的专利前景。

吸附式制冷与吸收式制冷类似,不过它是利用某些固定物质的吸附和解压特性,即某些固体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能吸附某种气体或水蒸气,在另一温度及压力下,又能将它释放出来。但由于吸附式制冷循环效率较低,因为在循环过程中,没有采用加热措施,吸附床的冷却放热及吸附放热白白流失了,并且循环中制冷过程是不连接的,所以应用不是很广泛。一般与发动机余热相结合的吸附式热泵,主要利用余热作为解吸过程的驱动热源,但相应的申请量比较少,只占据了6%的比例。吸附式空调系统存在冷量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较差,制冷量相对较小、体积较大等固有缺点,目前尚不能满足空调用冷的要求。但是吸附式空调系统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系统中运动部件少,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等突出优点,还是具有相当的应用前景的。

3、专利申请量的分布情况和分析

现按照不同国别对数据库中的文献量进行统计,按国别进行了划分。如图2所示。

可以看到日本的申请量远远大于其它国家,说明日本申请人对能量统合利用方面比较重视,而且也投入了较大精力进行研发。日本是世界上燃气机热泵系统应用最广泛的国家,1981年MITI开始组织燃气机热泵的研发,1987年首次研制成功小型燃气机热泵并投放市场,1988年销售10322台,2001年年销量达到46274台,2003年累计销售50万台,日本历来重视燃气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燃气机热泵技术的强大优势绝不亚于嗅化锂制冷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其燃机热泵系统的成熟与先前,为了提高系统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对于如何使用发动机废热来驱动热泵系统方面自然也投入了大力的研究。在美国燃气机热泵技术主要受到燃气研究所(GaSResearchInstitute,GR.1.)和能源署(DePartmentofEnergy,D.0.E.)的资助,发动机制造企业和制冷机制造企业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在日美之后欧洲国家也对GEHP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国对发动机余热与热泵系统的结合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还是可以看到有一定的申请量的,不过不同于外国公司基本上以大公司的申请为主,中国的申请人分布比较零散,高校申请和个人申请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从图3的年份统计来看,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申请人就已经有相关方面的专利申请,每年基本有10~20件左右的申请,虽然中间有几年的申请量较低,但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到2005可以看到这个阶段的申请量增长比较快速,并且在2005年达到了峰值,因为这段时间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陆续暴发能源危机,引起了大家对能源综合利用的重视,在外部政策和产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积累了一定技术实力后,该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在2005年以后,由于技术已经稳定,或是各个企业在技术研究上没有找到新的突破点,所以申请量又出现了下降。说明在这个时候,只有转变思维,寻找新的研究点,才能有突破。

按不同的申请人对申请量进行统计之后得到了如图4中的分布图。可以看到申请量排前的基本上是日本公司,也有韩国的LG公司,中国申请人的申请量和最排前的三菱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从申请人上可以看出,基本上是以汽车公司、电力相关企业的申请量较多,说明它们对于如何提高汽车内的燃气利用效率或是如何利用发电厂中大量的冷凝热有比较大的要求。这就促使他们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研究。

而且通过分析文献发现不同公司的研发重点也不尽相同,三菱的主要改进点在耦合系统整体结构布置、制冷剂、中间介质流路控制方式等方面,例如通过控制空调所利用的发动机余热温度来提高余热的回收效率,通过计算燃料控制阀相对于空调功率的开度值来控制空调等等。株式会社电装就对如何改进空调系统中的换热器热管,进而提高换热效率投入的研发精力较大。这说明每个公司的申请都有侧重点,只有提前调研好对手公司已经进行的研发,那样才能找到自己应该主要投入的领域。

4、专利申请发展趋势

综上可知,中国在相关方面的专利申请量虽然也有不少,但是相比其它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的申请人还没有找准自己应该着重研发的方向。在现在申请整体已经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正是找准技术突破点,占领专利领域的好时机。而且目前国内的高校的专利申请的水准越来越高,企业只有与高校相结合,利用双方的优势,才能在专利领域与国外大公司相抗衡。

参考文献

[1] 何茂刚,张新欣,曾科.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新型联合热力循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43(11):094-099.

[2] 史保新,马国远,陈观生.电动车用空调装置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2,30(4):48-51.

[3] 马国远,史保新,吴立志,陈褒生.太阳能辅助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 2001,22(02):176-180.

[4] 杨昭,张世钢,刘斌,马一太.燃气热泵及其它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分析评价[J].太阳能学报.2001,22(02):171-175.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7

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兴未艾,从7-8年前的分布式能源概念的引进提出,到大家现在普遍的认知,能源专家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推动和普及工作。分布式发电有时也称为分散式发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在同一地点或限制在局部区域内,在集中供电的大电网覆盖地区,电力用户一侧建设的电源点或电力消费限制在配电网内的电源点可作为分布式发电看待。

分布式发电主要包括热电联产、用户侧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农村小水电、小型独立电站、废弃生物质发电、煤矸石发电,以及余热、余气、余压发电等。热电联产受供热范围限制,一般要按照热用户的位置分散布点;离网的分散电源点受人口密度限制,布点也是分散的;各种废弃物资源数量有限,受能量密度限制,也需要分散利用。以上条件决定了分布式发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分布式发电的独特优势。

燃天然气 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项目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能质量、增加电力供应,应对突发事件等综合效益,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调整燃料结构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分布式能源发展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1999年的济南年会、2000年的宁波年会、2001年的重庆年会和2002年昆明年会中均有一些学术论文积极宣传、推广小型全能量系统,实现小型热、电、冷联产。2002年9月份热电专委会还专门在南京召开“天然气在热电联产应用专题研讨会”。2003年海口年会论文集,2003年12月又在上海召开分布式能源热电冷联产研讨会,出版论文集并提出“关于发展分布式能源热电冷联产的建议”。2004年10月在北京与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共同主办了“第五届国际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联盟年会”。

分布式能源发电是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第二代能源系统,它是工业文明时期以“规模效益”为法则的第一代能源系统的发展与补充,特别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发电,实行热电冷联产,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与减少能源输送损失。针对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天然气对于发电来说,重点要转到分布式发电系统,而不宜多用于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随着我国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以及规划了不少的引进LNG项目,还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兴起,使容量在数千瓦到5万千瓦的分散在重要用户附近,向一定区域供应电力、热力和冷源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也逐渐的增加。

一批燃气-蒸汽,热、电、冷联产的机组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出现。到2004年,在上海已建成8项6528kw,连同计划建设的共13项16808kw;北京市已建3项5467kw,连同拟建的共14项66285kw,还有广州2项1847kw,连同拟建共11项67257kw等等。上海市、北京市还组织力量制订了“上海市燃气空调、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发展规划”及编制了“建筑物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北京市也组织起草相关文件,组织对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的研究,编制了《北京市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要点》(讨论稿),为分布式供电系统顺利健康发展准备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装机总容量已近 500万千瓦。

分布式能源总的情况

序号

地区

已投产的工程

将投产的工程合计

1

上海市

8项工程总计6528KW

共13项工程

总计10624KW

2

北京市

3项工程总计5467KW

共14项工程总计51282KW

3

广东省

2项工程共计1847KW,另有柴油内燃机改造216万KW

共15项工程总计90877kw另有柴油机内燃机改造216万KW

4

其他省、市、区

胜利油田胜动机械集团生产的燃气内燃机已销往全国29

个省市的煤气,瓦斯气、焦化尾气、沼气、炭黑气、油田页岩气、酒精气等发电市场已投产的共152万KW

该厂在建的分布式电源尚有12.5万KW合计将有164.5万KW

全国合计

369.38万KW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肉制品;冷链物流;现状;优化分析

一、山东省肉制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山东将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发展,建设部级冷链物流基地。在建的荣成石岛冷链物流园区将新增冷藏库容20万吨以上,完成冷链物流周转量300万吨,预计到2015年仅荣成市,冷库、气调库库容就会由75万吨增加到150万吨,冷链物流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目前山东只有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山东省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40%-50%的肉制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这是多么大的安全隐患。

二、山东省肉制品冷链物流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肉制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陈旧

我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主要依据是1988年政府颁布的《速冻食品技术规程》和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食品冷藏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在冷藏标准制定上的滞后是整个冷链行业落后的一大要素。眼下只有一些大型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定的诸如冷藏链中对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标准,却没有强制要求执行。因此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监管上存在空白。山东没有关于冷链物流执行的标准,行业协会也未制定实施细则。截止2011年10月20日,国家冷链物流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山东商职院召开,但是尚未正式实施。

(二)专业人才缺乏

山东省冷链物流还是缺乏管理和人才,毕竟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中国时间还不是太长,在物流里面也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需要从传统领域的内部逐渐培养起来。据统计,目前高校物流专业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起步,职业教育缺乏。比如我校从2006年才开始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到现在为止做物流研究性的人员很少,正式从事物流行业的不及各行业的10%。更何况,经过专业培养训练的物流人才队伍还远没有形成。比如在肉制品屠宰加工环节,许多工人都是不懂技术的农民工,不懂得屠宰环节的温度控制。

(三)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介入甚少

随着肉制品冷链物流需求扩大,良莠不齐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增多,使肉制品行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时增加了许多障碍。然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得不到良好发展,导致肉制品企业监管不利,肉制品冷链市场混乱。能提供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肉制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肉制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等,同时肉制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四)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缺乏

在山东省,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直接影响肉制品品质安全。冷库大多采用无梁楼盖的老式土建结构,冷库机器设备的配置陈旧,冷藏库整体管理水平差,冷藏库装卸设施落后,新型组合式冷库数量不足,标准的冷库建设成为肉制品冷链物流进步的一大阻碍。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存在“断链”现象,社会化冷链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规模扩大,企业无法有效整合各种资源,难以控制整体经营成本以致“规模反而不经济”。

三、山东省肉制品冷链物流的优化分析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肉制品冷链标准体系

发达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都是这样的路线:企业制定、行业组织归纳、国家审定批准。但我国的流程往往是倒过来,容易让企业“水土不服”,造成标准执行不下去。由于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导致实践中缺乏标准、没有政策。因此,山东省肉制品企业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肉制品冷链标准体系。

(二)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首先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和经贸部门分管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冷链物流业的领导与决策能力,加强对广大企业尤其是工业和流通龙头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也应提倡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形成学习冷链物流知识与技能、提高管理与运作水平的热潮。

其次是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并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下转第53页)(上接第51页)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内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向社会输送实践性强的复合型冷链物流人才。

(三)加强与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合作

专业冷链物流公司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冷链设施设备所占成本较高,企业很难承担。现阶段山东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考虑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独立的冷链物流部门,在整合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如与生产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藏运输服务;在整合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做大做强。若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具有地域互补性,一般宜采用联盟的整合方式来拓展物流服务网络;若经营层面不同,则一般宜采用兼并的整合方式,来达到规模效应。

(四)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进而加强温度控制

冷链物流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建立电子虚拟的肉制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跟踪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省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的传递。加大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

利用多采点智能温度仪与冷藏车载GPS系统以及RFID技术加强温度控制,对肉制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细致实时的管理。通过将商品温度信息进行汇总和实时的,使冷链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四、结论

山东省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只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快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加强对冷链物流的宣传,就能促进这一行业的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当然肉制品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立足长远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成.冷链物流发展[N].制冷快报,2011-08-16.

[2]郭慧馨.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眭安.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0(22).

[4]徐冲.竞争加剧我冷链物流设备面临的三大问题[N].现代物流报,2011-08-19.

[5]刘昌荣.求解冷链物流[N].上海国资,2011-08-31

[6]蒋长兵,白丽君.物流自动化识别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273-276.

[7]徐冲.做好冷链产业山东冷链物流规划[N].中国冷链产业网,2011-12-13.

作者简介:

董俊清(1988―),女,陕西咸阳人,现就读于西安外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肉制品冷链物流。

上一篇:投标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术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