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6 01:30:50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R&D 自主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17-02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企业增长也主要依赖高附加值的新技术及其产品,依靠高新技术所带来的边际利润上升。与此同时,R&D活动的不确定性使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因此,企业的R&D投入与其绩效状况更能直接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及其持续发展。富有效率的创新投入决策对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对创新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比较薄弱,尤其缺乏对创新投入产出的数量分析{1}。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开始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要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及其管理,必须对企业R&D活动的实际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但是这一工作的难度很大,主要是缺乏企业的R&D活动相关资料。因此我们以扬州市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进行企业R&D投资活动的现状调查。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行为过程,从企业实际进行的R&D活动及其相关指标中来了解R&D的投入与创新绩效情况,并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对于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R&D状态,采取有效的R&D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假设

1.R&D投入与专利产出。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将专利产出数作为衡量自主创新绩效的指标。从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受理及授权的数量发展趋势来看,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于此同时,可以反映出的R&D投入量也在不断增长。现有文献,R&D常以R&D支出、R&D人数来衡量,{2}{3}因此提出研究假设1。H1: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专利数正相关。依据R&D投入的类型,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推论:

H1.1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正相关。

H1.2高新技术企业R&D人力资本投入与专利产出正相关。

2.R&D投入与创新绩效。从逻辑上看,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应该存在明确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这种正相关关系的稳定预期也是企业愿意进行科技投入的基本诱因。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高科技投入只是手段,高产出和高绩效才是目的,只有高投入而没有高产出和高绩效的所谓高新技术企业是没有前途的。鉴于此,提出研究假设2。H2: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根据企业研发投入的类型,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推论:

H2.1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H2.2高新技术企业R&D人力资本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实证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09年8-11月对江苏省扬州市全市产销规模4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状况的问卷调查,对于一些总量虽未达4000万元,但近年来技改投入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也列入本次重点调查范围。问卷主要调查了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绩效产出的情况。调查期间一共发放了1008份问卷,根据问卷数据填写情况及研究要求对全部回收问卷进行遴选,共有507份问卷符合要求,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0.29%,基本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以下所有数据处理过程均采用SPSS16.0软件完成。

2.变量选择及意义。

(1)R&D投入指标的选择。选择R&D人力资本投入与R&D经费投入的总量两项指标对企业R&D投入进行衡量。关于R&D经费投入指标的衡量,国外的学者一般都认为企业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由于发展水平和行业环境的不同,国内学者对滞后性的研究并没有达到共识{4}{5}。考虑到时间的滞后性,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我们将R&D经费投入总量由当年企业研发活动实际投入的资金总额和前一年企业研发活动实际投入的资金的总额表示,反映了一个企业对R&D活动的支持力度;R&D人力资本投入的总量由从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总人数表示,该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水平。

(2)自主创新绩效产出指标的选择。研究从专利产出、创新绩效两个方面综合反映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产出,针对不同的创新产出分别选择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衡量指标。专利量代表了专利申请的质量,是R&D活动绩效的直接表现,可以反映技术开发活动的产出情况,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指标,反映创新产出水平;新产品销售收人指报告年度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人,是衡量产品创新的最直接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最终产品的创新能力。

3.模型构建。计量经济学中对于研发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多采用生产函数来进行研究,通过一个数学方程来描述人力资本投入,经费投入和其他影响因素的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我们以修改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构造回归模型为:

lnYit=c+αlnKit-1,t-2+βlnLit+εit

其中,Yit表示自主创新绩效(即研发投入的产出),Kit,t-1表示R&D经费投入,Lit表示人力资本投入,α、β分别表示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产出弹性,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t表示时间。

四、数据分析结果

1.R&D投入与专利数。

由表1可以看出,D-W值为2.013,接近2,模型中的误差项基本上是独立的。但是,模型调整后的R2为0.020,P值为0.005,该模型三个变量对应变量的解释较差。t-1年R&D经费投入、t年R&D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数与反映创新产出水平的专利数的正相关关系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R&D投入的三个衡量指标与专利数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数据结果表明,假设H1.1和假设H1.2均得不到支持。

2.R&D投入与创新绩效。由表2可以看出,D-W值为2.023,接近2,模型中的误差项基本上是独立的。模型调整后的R2为0.552,P值为0.000,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解释性。t年R&D经费投入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当年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技活动人数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R&D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t-1年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t-1年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数据结果表明,假设H2.1部分得到检验,且经费投入不具有时滞性。假设H2.2得到支持。

五、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假设H1.1、假设H1.2没有通过验证,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假设H2.1部分得到检验,但R&D经费投入不具有时滞性,假设H2.2通过验证。这说明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R&D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是相关系数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由此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合理衡量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水平。经深入访谈,发现扬州市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薄弱,且知识创新和价值创造脱节,科研成果一般仅作为学术成就发表而大多未采用专利形式进行保护。因此,只有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量上和质上才会大幅度攀升,由此R&D投入的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才能客观的从专利数上体现出来。

2.增加研发资金投入总额,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创新产出、增加创新绩效进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经费来源上扬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积累,政府对于企业科技活动的资金的支持额不高,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比较高,另一方面也突显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因此,未来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总量来提高企业研发资金总额。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或者政府的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贡献相对于R&D人力资本投入贡献更大,在投入当年就能获得比较显著的收益。

3.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企业更依赖于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研究结果显示,R&D人力资本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起积极作用,但是贡献不大,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在创新过程中还存在某种程度的非效率。因此,为了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本投资,还需增加对员工创新能力的考核,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

注释:

{1}古利平,张宗益,康继军.专利与R&D资源: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

{2}Jefferson,Gary H.,Singly Inderjit.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 Owner-ship, Transition, and Performance in overview[M].New York:The 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Press,1999:1-22.

{3}刘东辉,吕超.基于复合DEA的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评价与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3)

{4}梁莱歆,张焕凤.搞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张济建,李香春.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9,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R&D投入及产出;所得税优惠;流转税优惠

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为R&D,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源,企业R&D投入大小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规模,是企业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企业R&D的产出主要表现为企业专利技术的形成,以及转化为最终新产品的投产。早在1999年国家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以及一系列以特定产业为对象的优惠政策,通过有条件的税额减免,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带动了R&D的投入。根据《茂名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科技年鉴》数据披露茂名市社会R&D支出从2001年的1200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89234.9万元,增长幅度为643.6%,在此期间专利申请个数由2001年的75件增长至2013年的2530件,增长幅度为3273.3%,高新产品总值从由2001年的17.27亿增长至2012年的70.42亿,增长幅度为307.8%.激励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分为所得税优惠激励和流转税优惠激励,然而两者是否都对R&D的投入产出的所有指标产生激励效应?本文拟以茂名市2001至2013年的社会R&D投入产出指标为样本,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在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方面,吴秀波(2003)先详细介绍国外对于税收激励研发效果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了我国R&D支出税收激励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税收激励对于R&D支出影响十分有限。[1]方重、杨昌辉、梅玉华(2010)以2007年全国9000家企业为样本,根据相关数据,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与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性的B-index模型,测算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投入的成本弹性约为0.4%-0.7%,即税收优惠政策每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成本1%,终会促使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增加0.4%-0.7%。即政府每减免企业一元钱并不能换来企业增加一元钱研发支出的结果,由此得出我国现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低效性。[2]李嘉明、乔天宝(2010)通过建立税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不同税种的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现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所得结论认为所得税优惠和增值税优惠都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现时的发展,但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的发展,所得税优惠则能更好地发挥其效应。[3]周阿立(2010)以2007、2008、2009三年上市公司年报为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国模型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变化对上市公司R&D投入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所得税税负与R&D投入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即降低所得税税负对R&D投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4]。本文将沿用上述学者研究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茂名市2001至2013年所得税优惠政策与流转税优惠政策对社会R&D投入产出指标的影响效应。

二、样本选取和研究假设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样本对象为2001-2013年茂名企业所得税优惠与流转税优惠对社会R&D投入产出指标影响,其中社会R&D投入指标为茂名当年R&D支出总额、产出指标分别为当年专利申请个数及当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数据来源于《茂名统计年鉴》、《广东科技统计年鉴》、《广东省财政年鉴》以及广东科技厅网站,并进行了相关的整理。

(二)研究假设

R&D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其投入大小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规模。R&D投入的产出成果表现为企业专利技术的形成,而专利技术的产品化和市场化是企业R&D活动的最终目的,即R&D投入产出链条传递为:R&D投入――形成核心技术――新产品市场化。

首先,社会R&D投入尤其是企业R&D投入过程中,高风险与高成本相互并存。降低研发成本意味着降低研发风险,研发成本来自于企业投入研发的各种资金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运营成本等,它们恰好是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如果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收益渡让给企业,如直接进行税基扣除,则有利于企业降低研发成本,R&D投入的意愿便会加强。现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产加速折旧、创投企业投资抵减、特定企业低税率优惠等,都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提供了机会。由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H1:相较于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更能激励企业R&D投入。

其次,R&D投入最终成果具体表现为专利技术的形成。但促使专利技术形成的不但包括企业自身研发费用的支出,还包括许多市场需求的拉动,如单位或个人的技术转让、咨询,科技服务企业的培育等,这些由市场需求拉动的交易更多的涉及流转税中营业税的征收。如果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将营业税的部分收益渡让给技术项目的买卖双方,则有利于降低专利技术的开发与交易成本,会促进更多的专利项目形成。由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H2:相较于所得税优惠,流转税优惠更能促使专利技术的形成。

最后,专利技术需要转化为产品并通过市场化才能实现其核心技术价值。这一阶段,新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的各种产品竞争,其市场份额的大小、流通渠道的畅顺将直接影响其销售及产值。增值税作为流通环节最大的税种,税收优惠力度将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流通。如果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将增值税的部分收益渡让给新产品的流通,则新产品能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市场化并提升总产值。由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H3:相较于所得税优惠,流转税优惠更能促进专利技术产品市场化。

三、变量选择及模型设计

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促进企业R&D投入,而是要对完整的R&D投入产出链条予以扶持,才能达到科技带动经济的最终目标。本项目正是以R&D投入产出链条相关指标作为因变量,分别考察流转税优惠政策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链条指标的影响程度。 对于因变量,考察R&D投入的指标采用R&D投入强度(RDP)表示、考察专利技术形成的指标采用专利申请数量(PA)表示、考察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化的指标采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例(HTPV)表示。对于自变量,用于所得税优惠影响的指标采用所得税税负(ITR)表示、用于流转税优惠影响的指标采用流转税税负(TTB)表示。具体变量定义如下:

R&D投入强度(RDP):R&D费用/GDP

专利申请数量(PA):专利申请总数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例(HTPVP):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GDP

所得税税负(ITR):市级所得税收入/GDP

流转税税负(TTB):市级流转税收入/GDP

在模型构建方面,针对以上三组假设对应建立三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1)(2)(3):

RDPi=a0+a1ITRi+a2TTRi+?i(1)

PAi=β0+β1ITRi+β2TTRi+θi(2)

HTPVPi=γ0+γ1ITRi+γ2TTRi+μi(3)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描述

(详见表1)

统计描述显示所得税税负(ITR)、流转税税负(TTB)的均值分别为.00572909和.0003891,R&D投入强度(RDP)、专利申请数量(PA)、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例(HTPV)的均值分别为.0025357、.0521327和612.0769。

(二)实证结果和分析

根据筛选后的数据样本,通过spss20软件对实证模型(1)(2)(3)进行方差分析及系数估计,估计结果为表3C表7所示。

表2中的回归方程P值为0.030小于0.05,说明模型(1)用于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中流转税税负(TTR)P值为0.304大于0.05,即用TTR来预测因变量研发费用强度(RDP)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税税负(ITR)P值为0.16小于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且系数为-18.572,ITR与RDP成反向关系,即ITR降低1个单位,RDP会增加18.572个单位,支持H1假设。

表4中的回归方程P值为0.010小于0.05,说明模型(二)用于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表5中流转税税负(TTR)P值为0.08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系数为-646043.399,与因变量专利申请数量(PA)成反向关系,即TTR降低1个单位,PA会增加646043.399个单位;此外,所得税税负(ITR)P值为0.025同样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系数为-7174846,与PA成反向关系,即ITR降低1个单位,PA会增加7174846.079个单位,但表中标准化系数的结果正好相反,TTR和ITR标准化后的系数分别为-0.720和-0.566,由于标准化系数是在统一了自变量量纲后得到的系数,更具有比较意义,因而按照标准系数结果对比,TTR对PA的影响要大于ITR,从而支持H2假设。

表6中的回归方程P值为0.701大于0.05,说明模型(3)用于回归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表7中流转税税负(TTR)和所得税税负(ITR)P值分别为0.742和0.420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即TTR与ITR的变动与因变量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例(HTPVP)无相关性,从而拒绝H3假设。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茂名市相关指标2001C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可得,两种税收优惠政策均能促进茂名技术创新。其中,在激励R&D投入方面,现行所得税优惠的激励作用明显,但流转税难以发挥其激励作用;在激励专利技术形成方面,所得税和流转税优惠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其中流转税的激励作用较大;在促进技术产品市场化方面,所得税和流转税优惠都未能对本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产生相关影响。

参考文献:

[1]吴秀波.税收激励对于研发投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拔[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2):36-41.

[2]方重,杨昌辉,梅玉华.论“创新所得税收抵免”对中小企业的激励效应[J].税务研究,2010(8):16-18.

[3]李嘉明,乔天宝.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证分析[J].财政与税务,2010(6):41-46.

[4]周阿立.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无形资产准则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0(8):19-21.

[5]张同斌,高铁梅.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2012(05):58-70.

[6] 李浩研,崔景华.税收优惠和直接补贴的协调模式对创新的驱动效应[J].税务研究,2014(03):85-89.

[7]王华,龚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的调研[J].税务研究,2013(03):3-9.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3

1.1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导致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放弃了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始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与个人专长发展主导产业及经营项目,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的户营经济。例如,种粮大户、种莱大户、瓜果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以及各类养殖大户、加工大户、购销大户、运输大户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大户及企业日益增多,从而对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提出了多样化需求。可是,目前政府推广组织中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已不适应多样化推广服务的需求。

1.2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导致对农业科技需求的整体化推进农业标准化,需要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形态,在农业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从农田环境、投入品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全过程控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高农业产业的素质和水平。随着农业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高档化,农业生产者逐渐认识到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创名牌的必由之路,因而急需标准化种养技术、加工技术以及产品质量标准信息等,同时要求推广人员在传授农业技术时要将标准寓于其中,使农民在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但是,现行推广机构与人员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与信息不够全面、准确、及时,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1.3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导致对农业科技需求的综合化生产经营者追求的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因而需要熟悉某一产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规程及综合技术与综合服务,而不只是某一单项的产中技术指导。可是,目前许多农技推广部门按专业设站,主要从事单项技术推广服务,而且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及农民要求,也不利于自身向实业化方向发展。

2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技推广队伍的总体素质难以满足推广对象的需要

(1)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县乡两级种植业和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国家正式编制的比例与目前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种植业和水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低于相应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农民生产上急需的水产养殖、经济作物、园艺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太小,更不用说懂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推广人员了。

(2)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目前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效术人员仅占全部农技人员总数的一半,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的问题己成为限制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非专业技术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主要从事经营创收工作与行政工作。

(3)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问题严重。在基层,新进的大学生人数减少及在职进修的人数比例过低,导致了新一轮的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由于人员编制有限,大学毕业生很难进入农业推广机构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导致农业推广人员当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人数比例很低。另一现象更令人担忧,农业推广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部分农技人员反映,他们现在已无法有效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

2.2农技推广体制不尽合理

政府推广机构自上而下地行使行政性推广职能,很少考虑农民真实的科技与信息需求、导致推广项目的市场导向性较差。长期以来,农民难以参与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农技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完成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任务,而不是充分考虑农民是否急需要这些技术。这样导致技术推广活动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技术的推广与否决定于政府财政是否有钱,决定于政府财政部门及相关财政预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个人行为。如果这些官员认识不到有关农业技术的重要性,那么相加的技术推广项目将难以立项。

2.3农技推广政策与制度还存在缺陷

(1)对农技推广事业单位的定性随意性较强,缺乏明确的划分全额与差额的政策。尽管在有关文件中确定了一些专业推广机构的事业单位性质,但对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没有明确划分,从而导致不同县市对农业推广事业单位定性的随意性。一些县把本该由政府全额拨款的单位归入差额单位或者自收自支单位,而把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单位确定为全额单位。(2)人员管理政策不够严密,导致推广机构非专业人员增加。农业部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乡级农技推广机构约定性、定编、定员的“三定”工作。这一政策的最初设想是想通过“三定”来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改变当时业已存在的农技推广组织“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然而,由于政策规定不严密,有些地方利用“三定”政策增加编制,安置许多非专业人员进入农技推广机构,导致推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

3我国农么科技成果推广改革与发展对策

3.1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和政府推广人员的公安员制度,通过严格、公正的考试录用制度保证农技推广人员拥有较高的素质与职能。要逐步推行农业推广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重视推广人员的岗位培训,促使科技推广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现代农业推广手段及先进设备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推广机构及人员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适应市场需求。此外,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考核,奖惩分明。采取多种方式,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农技推广人员申报相应的农技推广项目,积极投入到农业推广活动的第一线。

3.2改进推广方式,培育积极的用户系统,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推广方式单一,主要是通过行政指令项目推广,农民在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中参与程度极低,加之计划经济体制的许多弊端,技术市场不成熟,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偏低,农民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用户,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现在应当研究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培育积极的用户系统,完善技术承包、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要调整推广机构的职能,拓展服务领域,使其与用户系统及市场的需要相适应。

3.3适当增加农技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创新;盈利能力;滞后效应

当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的漏洞,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信任机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2019年,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由此可见,我国迎来了区块链的政策红利时代。而作为研发活动主体的企业,已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其争取市场地位的重要技术资源和研发创新的突破口。目前,国内区块链的发展仍然处于底层技术和原理构建上,企业在研发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引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虽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是,从区块链概念股这一新兴的板块剖析企业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选择区块链概念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为企业把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机遇提供一定的建设意见和建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学术界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主要包含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且具有滞后效益[1];但是,这种影响均受到企业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影响。当前,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息息相关,企业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专利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俨然成为了企业独特资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近年来有研究将专利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要素加以研究。有学者提出专利数量和质量都能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2],专利对盈利能力也存在滞后影响[3]。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专利数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尤其对高科技企业而言,单纯增加专利数量并不能增加企业绩效[4],并且只有合理适度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高质量的研发人员投入,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5]。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研发资金投入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假设2:研发人员投入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假设3:研发专利产出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引发了“区块链”热潮,区块链概念股应运而生,区块链企业备受关注。因此,选取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共212家,其中涉及多个行业,行业跨度大、企业规模不一;同时,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所以,选取2016—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剔除经营状况异常和变量数据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最终,样本为148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据来均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对于数据缺失的公司,通过查询披露年报进行了手工整理,关于研发专利的数据均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和佰腾网进行了手工整理。研究中进行实证分析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2.0。

2.2变量选取

参考以往文献,大多研究都以传统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衡量,但考虑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所以,选取营业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1]作为内部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外部盈利能力最直观的指标———基本每股收益。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增加研发专利产出指标,以专利中最具有价值的发明专利[4]作为衡量内容,并采用自然对数以消除绝对数值所带来的偏差。具体指标定义及说明如表1所示:表1变量定义变量名称符号说明被解释变量营业毛利率OM(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基本每股收益BE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成本费用利润率CE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解释变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RD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TP研发人员数/员工总人数研发专利产出PILn(发明专利数+1)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Ln(企业期末总资产)资产负债率LEV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3模型设计

为探究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关系,根据前面的总结分析,构建以下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假设:其中,OMi、BEi和CEi分别表示第i年的营业毛利率、基本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RDi、TPi和PIi分别表示第i年的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和研发专利产出,SIZEi和LEVi分别表示第i年的企业规模以及资产结构,β0是常数项,μi是残差项。当j=0且i=2016、2017、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当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当j=1且i=2017、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当j=2且i=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滞后二期盈利能力的影响。

3实证研究

3.1描述性分析

据表2所示,样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平均值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表明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较高,盈利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都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整体较低,但低强度的企业数量在缓慢减少;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中低水平的企业数量占多数;大部分样本企业期间所持有的发明专利数较少,如表3所示。可见,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阶段。

3.2相关性分析

运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检验,为下一步的实证检验打下基础。据表4可知,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与盈利能力指标均呈现出正向关系,但是只有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营业毛利率的关系在0.01(双侧)的水平上正向显著;研发专利投入与盈利能力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假设得到部分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3.3回归分析

根据表5数据,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当期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但只与营业毛利率显著相关;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营业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呈正向关系,而与基本每股收益呈负向关系,且系数绝对值大于正向关系的系数,负向影响更明显,但均不显著;研发专利产出与当期盈利能力均呈不显著的反向关系。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滞后一期、二期盈利能力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但是滞后一期影响较为明显;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滞后的营业毛利率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与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有负向关系,滞后一期最显著;研发专利产出与滞后盈利能力呈反向关系,滞后一期最显著。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当期和滞后二期的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关系,假设得到部分验证。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以2016-2018年区块链概念股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的盈利能力影响最为显著,与当期和滞后二期的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关系,但是,企业在逐年加大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却未能达到预期的产出效果,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具体表现在:①区块链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水平整体较低,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对盈利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滞后一期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但研发资金的持续增加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②研发人员的投入强度对盈利能力有较大的负向影响,滞后性显著,这可能因为企业为推动区块链研发活动时大量引进研发人员,但由此产生的研发成本没有被有效控制有关;③研发专利产出对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和滞后效益,但企业当前的专利水平不高,专利意识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数量增加上,整体的专利产出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4.2建议

从政府角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处于基础建设阶段,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树立区块链专利投入和产出的意识,加快企业转型,在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发展区块链技术提供政策指引,对企业区块链的研发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和管理监督,加快建立区块链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同时,推行区块链技术型人才政策,为社会和企业注入新型区块链研发人员。从企业角度,区块链企业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先锋,需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区块链研发计划,定期进行效益评估和调整:①专门设立区块链项目研发资金,促进区块链研发活动的可持续进行;②吸引区块链技术性人才,建立一支优质的区块链研发队伍,有效控制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③注重区块链技术成果的保护,不仅加强区块链专利数量,还要将区块链专利通过授权、质押等手段转化成实质性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企业积极开展区块链研发活动,促进企业向“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转型,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使区块链技术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和产业优化的大背景下,创新研究必将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因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立有效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以此研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中观视角和基础,为决策者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的界定

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定义。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1951年,索罗(S.C.Solo)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伊诺斯(J.L.Enos)在1962年出版的《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R.Mueser)在搜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其主要观点和表述做较系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但至今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的定义。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上提出并研究技术创新能力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包括的因素认识不同,导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但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程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同企业技术创新相区别,产业技术创新一般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几个大型企业主动联手开展研发活动,或单个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进而实现产业内的共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是单个企业的独立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是整个产业的全面进步,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活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使其形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所以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且能够被所有学者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学者Steele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而Ransley和Rogers则总结了企业的最佳R&D,提出考虑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斯切尔(Scheerer)认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包含很广,而且创新活动方式极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企图找到一种通用性的评价指标或体系是不太可能的。德国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用产业技术创新费用(科研开发费、产品试验费、产品设计费、购买专利费、市场调研费和因产品创新而从事的人员培训费之和)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来描述。加拿大的Dehresson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们是: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

国内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进行综合和总结,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试图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国家统计局在20 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魏江、郭斌、许庆瑞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资金能力。韩景元等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划分知识生产块、直接效果块、综合效果块,共8个指标。常玉、刘显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开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五大类13个子指标[3]。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且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但这些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

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估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产业技术创新要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映产业技术状况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貌。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多的选取反映被评价产业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以便最终确定时有筛选的余地。

(3)导向性原则。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根据当前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并突出相应指标,以引导该方面工作取得成效。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某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上,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也要能间接赋值量化,以便于操作。

(5)动态连续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对其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产业潜在的、未来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静态指标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前景。

2.构建内容

技术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科研成果,所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要兼顾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的结合,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的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等诸多问题。所以综合上面的观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下表所示:

(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即企业为技术创新而投入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资源,其投入的大小表现为投入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国际上一般将资源投入划分为R&D投入和非R&D投入。主要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以及除R&D投入以外的技术引进、市场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2)创新产品产出能力。创新产出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要素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未必导致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创新产出要素能够最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可以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专利和论文数量两方面来衡量。

(3)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是指把实验室中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产业中大部分企业装备的先进性;二是工人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质量;三是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只有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先进性。

(4)创新扩散能力。创新扩散是指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模仿”或“学习”行为。它包括二种形式,即企业之间的扩散、企业内部的扩散和总体扩散。这里所说的创新扩散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扩散,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创新技术在整个产业中实现的目的。

(5)市场结构要素。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脱离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要素在很多方面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竞争程度。二是企业规模。三是垄断程度。总之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垄断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竞争力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竞争力水平指标来表现市场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6)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产业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产业的经济支撑力不仅因资源约束可影响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且对本产业创新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产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持要素与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看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品产出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提炼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但产业技术创新不只限于单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或者至少是大多数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过程。因此,根据分析继续提出了后三个影响要素。

四、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真实属性的科学概括,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从产业的层面上增加了影响因素,这样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更加科学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傅家冀: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史清琪 尚 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3]张清辉:构建我国企业集团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 总承包模式 工程造价 合理确定 经济效益

EPC承包模式是国外通常采用的总承包模式,随着西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冶金工业项目的投资也成为西部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EPC承包模式在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制氧等冶金生产工艺系统得到广泛运用,在项目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EPC工程通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发包后就能确定工程总造价,业主都倾向EPC承包模式。而承包人就承担工程造价的全部风险,报价若保守,会面临不中标的风险。因此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成为业主、承包方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实现共赢,工程造价才为合理,也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全面完成达标的基础。

一、EPC承包模式工程的内容及特点

EPC承包模式工程的内容包括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及工期控制、工程管理、设备建造、培训、调试、热负荷试运行直至验收合格达标交付生产以及在质量保修期内的消缺等全过程的工作内容。

EPC承包模式工程的特点,它是一种快速跟进方式的管理模式;质量由承包人实行“单一负责制”,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责任明确;实现了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的深度合理交叉,缩短建设周期;较大降低了业主与设计方、施工方协调的工作量;有利于项目造价的整体控制。

二、冶金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上存在的问题

冶金工业项目是以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较大、不确定性强、工期长及技术复杂等特点,工程总造价确定的复杂性也不言而喻。业主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基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前期招标策划工作不细致全面,技术交流不充分,可研报告深度不够等,都会造成总造价偏离实际。

1.招标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工程的报价。招标策划内容包括招标前期准备工作,招标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标成败,关系到业主能否获得满意的工程,关系到业主、承包方分工是否清晰,从而直接影响工程报价。如具备同等资质的承包人数量有限,竞争不充分,报价会提高;技术交流不细致、不彻底,技术要求、标准和设计参数不全面或与规范要求有偏差,都会导致报价提高或偏离成本价;对关键核心设备及备件的要求不明确,承包方提供图纸不全,都将会增加今后维修成本。

2.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出现较大差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是业主立项的依据,国资项目要遵循设计概算不能突破投资估算金额这一根本控制原则,业主发包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准,发包后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由中标人实施,由于设计深度不够或思路差异等原因,将可能造成超立项投资。如果超出立项投资额10%,将无法进行后续招标和工程实施工作。

3.业主和投标方追求各自利益,不易达成共识。业主和投标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存在利益冲突。业主力求价格越低越好,价格过低,将承担工程质量和工期等控制的风险;承包人则追求高报价高利润,但又面临不中标的风险。要找到业主和投标人共识价格的均衡点,需要有切合实际的招标文件和翔实的投标资料做支撑,通过科学的评审分析投标报价,选出报价合理业主认可的承包人。

4.改扩建工程复杂性,造成报价差异大。虽然,冶金工业属于成熟生产工艺系统,每个投标人都具有各自核心技术和设计特色,但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在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投标前投标人已完成了方案设计,对于新建项目投标人可借鉴类似工程工艺布局和设计,而改扩建项目工艺布局要结合现场实际,工艺设备和辅助设施布局要根据已有的现场条件重新设计,这样两者的工程造价会发生较大差异,如果投标商未充分实地考察,掌握各种资料,将会漏项、重项、方案不符合实际要求,报价差异大,甚至废标。

三、冶金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所采取对策

EPC承包工程的特点之一合同价为固定总价,意味着承包人承担材料、设备、人工涨价及设计变更增加费用的风险,而中标价是合同价的依据,如何使中标价更为合理,使业主、承包人都能接受。关注点应放在招标前期,从业主和投标人各自角度分析需做好各自工作,实现EPC总承包价格合理确定。

1.业主及招标机构应做的工作。业主配合招标机构在准备招标文件前,一起分析项目情况、项目特点、潜在投标人情况等,策划评标方案,确定招标方案后,按照确定方案实施。

(1)做好前期策划工作,严格投标人资格的筛选。虽然EPC承包模式相当于业主有很多优点,但由于设计未完成或最多具备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就进行招标,业主准确定义项目范围的难度加大,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前期策划工作要考虑周全,降低业主的风险。因此我们选择承包人需要非常慎重极其严格,要求投标人资质水平基本同等、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抗风险能力强、报价合理,具备类似工程承包经验的投标人为选择重点,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实现工程总造价固定不变这一目标。

(2)做好技术交流工作,形成统一报价平台。技术交流阶段是确保工程造价合理计价的重要环节。冶金企业实施项目基本都是从各分厂抽调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工程指挥部,其部分成员将成为建成项目的管理技术人员。利用这些资源组建一支集各专业为一体的综合团队,如业主无此实力可委托项目管理等中介公司,与投标方各专业对接,进行充分全面技术交流。根据各专业交流情况汇总整合出一套内容比较全面、技术先进的总体工艺系统方案,主要包括生产工艺系统、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等。以实现环境上自然协调、功能上实用、结构上坚固耐用、技术上先进、工艺布置合理、经济合理优化的最优工程作为统一报价平台。总之,统一关键的技术方案、统一主要设备配置要求、统一技术参数,避免工艺参数要求差异导致报价发生较大偏差。

(3)科学编制报价单,便于评标分析对比,确定合理报价。报价单编制内容可以完全体现业主对工程的整体要求。业主根据工艺特点和专业分工编制报价单,重点要细化分项报价。投标人除报出总价外,再按照业主分解的工艺系统及专业分别报价,通过统一详细的分项报价,便于评标时分析比较投标人报价的差异,快速找出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高评标效率,确定合理的工程报价。由于设备价值占总报价50%以上,除承包人自制设备外,其他主要通用设备,重要材料,要限定几个质量标准同档次的品牌,统一报价平台,避免投标人采用非正规厂家的设备,防止保修期过后,设备故障频发,增加后期的维修费用,从而遏制建设费用低,使用费用高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不合理的现象;同时要求投标人报出主要设备的备品备件及易损件明细和价格,不计入总报价中,为后续维修费用控制提供依据。

(4)投标人承诺的优惠条件,作为评标依据。投标人承诺的优惠条件可以体现投标人的实力和合作诚意。具有实力的投标人为获取中标,承诺一些优惠条件,如免费提供部分易损件,免费承担风险以外的工程内容,中标价可下浮一定比例等等,专家通过对优惠条件的进行量化评审,总体上降低了工程造价。

2.投标人报价应考虑的问题。投标人通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技术附件内容,实地踏勘现场,依据自身技术优势,综合分析影响报价的因素,适当考虑项目管理风险等,合理确定工程总承包价。

(1)认真细致做好投标准备工作。准确理解业主方的要求,首先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对技术要求中的很多关键和细节问题要理解把握,同时要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等条件,与业主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了解业主对项目的明确及隐含的要求,尤其是设计要求,并将沟通内容及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为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2)调研市场信息,为报价提供条件。由于施工地址变化,市场信息价格也随之而变,如人工、材料、施工机具、模板、脚手架等施工材料及措施材料要了解清楚;要了解施工所在地的运输仓储条件;确定施工分包价格,分包商是在当地选择,还是承包人以前合作过的分包商,要认真的了解施工企业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建安费的报价;针对主要设备的制造厂商,要确定哪些设备选择以前的合作伙伴,那些设备需要重新招标确定等,对于新引入的设备制造厂的财务状况和生产能力要认真调查和仔细研究,这些因素影响投标人的合理报价。

(3)重视实地踏勘工作,提高报价准确性。新建工程和改扩建工程都要进行实地踏勘,但要采用不同的报价策略。新建工程依据已建类似工程的总投资,适当调整地区差异价差和设备材料运输费用等,核算总报价;改扩建工程考虑的因素就很多。首先是工艺布局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其次辅助设施是否利旧;第三设备选型是否发生较大变化;第四,有无改造原有的设备设施;第五了解地下管线管沟能否利旧,是否妨碍施工等;第六,考虑新建工程的调整因素,核算最终报价。根据实际情况做综合分析,采用不同的策略,提高报价的准确性。

(4)根据业主所在地的季节特点,考虑措施费用。新疆地处西北,每年施工期6月-7个月,如业主要求工期紧,必须考虑冬季施工的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冬施方案合理经济,减少对工程报价的影响。

(5)收集各类已完总承包工程的资料,建立数据库。投标人要注意收集各类总承包工程的资料,通过计算机的协助,分析和整理工程造价长期积累的资料,建立报价数据库。一旦有类似工程招标,通过分析可变因素对报价影响,科学合理调整造价,提高工作效率,加大中标机会,快速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3.在进行充分技术交流基础上,达成共识,实现双赢。业主和投标人通过认真细致做好技术交流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业主做到心中有数,有合理的控制限价,投标人做到合理报价,满足业主投资控制要求。通过达成共识,业主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的最佳效益,投标人实现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等控制的最佳效果 ,实现双赢的目标。

四、结束语

冶金工业项目EPC总承包价格合理确定,需要通过业主和承包方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观念,认真细致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业主应遵循市场形成价格的规律,投标人要在技术方案上提高竞争力,确保总成包价格合理确定,双方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祖权.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征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优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2,(13).

[2]廉素瑞,魏艳,王士强.EPC总承包投标报价浅析.价值工程,2012,(31).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7

从EPC项目的运作过程来划分,设计工作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项目酝酿阶段、投标议标阶段、实施阶段和后期阶段。由于设计任务、目的和要求不同,各个阶段控制重点各有不同。

1.在项目酝酿阶段,由于很多国际大型EPC项目都与融资挂钩,国际一流总承包商大多主动为业主提供前期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融资结构安排、初步方案设计等服务。此阶段设计控制的重点是充分倾听业主的想法和要求,了解业主的核心需求,选择设计合作伙伴,调动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业内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可选的专利、符合业主喜好的产品等,最终完成业主认可的初步方案设计及资金盘子匡算。通过一些特定工艺、施工方法、设备产品的安排,为项目投标议标阶段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项目投标议标阶段,设计控制重点是根据项目的性质、技术要求,选择确定合适的设计牵头单位,并要求其基于“雇主要求”,提出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工程量清单,根据所在国的市场情况,提交项目预算书,并与采购方案、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的协调、比较、调整、优化,以求取得最佳功能性、经济性、可靠性的设计方案,增强投标的竞争力。

EPC项目投标时,项目业主在招标文件中一般采用基于“雇主要求”的基础设计包的形式对工程规模、结构等相关技术条件和执行规范、标准等提出详细说明,要求承包商按照上述文件完成方案设计。业主为便于管理,EPC项目一般都采用总价包干的形式进行招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标总价往往是决定投标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勘察设计深度和时间受限的前提条件下,编制合理、准确、详细、适用的工作量清单是投标阶段设计控制工作的核心,也是成功报价的第一步。在开展投标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认真研究“雇主要求”,学习招标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充分了解业主的意图,收集以往同类工程设计资料,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比选,同时要理解和把握关键技术标准,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当地实际的技术、经济水平,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对工程既要求安全运行和合理寿命,又追求最佳投资效益。设计方案如考虑过高的保险系数必然增加工作量,增加工程费用,承包商投标时就会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但如果对风险考虑不足,可能会给工程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方案比较和材料设备选用时,在满足业主的基本要求下必须注意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在价格水平的控制上,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等手段,力求在符合当地技术水平要求前提下提出合理报价。

3.在项目实施阶段,设计控制的重点是确保设计进度、质量、控制投资的前提下,完成详细(施工图)设计。国内工程项目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工艺流程审查和设计计算后,就能进行详细设计,完成各专业施工详图设计、列明设备材料规格,即可宣告设计工作的基本结束。对于国际大型EPC项目,设计工作又通常分两步走,首先初步设计和流程图完成后,要由业主工程师对项目功能及技术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进行详细(施工图)设计。通过设计审查对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在进行专业设计时,承包商应提供拟定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等支撑文件供审查。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设计条件的变化以及现场施工提出的技术变更,根据可行性论证和技术性、经济性方案评估,履行设计变更手续后还要求以电子版的形式对设计文件进行换版,工程竣工时提交设计资料的最终版本。

项目一旦中标,无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是联合体方式还是分包方式进行工程管理,首先涉及联合体协议或分包协议的签订。为确保联合体利益或以施工为主体的总承包商利益不因设计工作量变化受到较大损失,在联合体协议或分包协议中必须明确设计总量控制或限额设计的要求。因为虽然设计费用在EPC工程总承包中的比重很小,一般不超过5%,但60%~70%左右的工程费用是通过设计所确定的工作量而消耗的,如果没有可以索赔的技术变更,工程量的变动或设计技术要求的提高将对EPC总承包工程效益产生很大影响。限额设计就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方法,即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设计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限额设计通过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和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达到对工程投资的控制与管理。

为确保EPC总承包项目的总体效益,必须要求设计人员认真学习招投标文件和投标时的澄清和承诺,把投标时批复的设计工作量作为施工图设计工作量的最高限额,将投标报价的工作量分解到各专业,明确限额设计目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对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使限额设计贯穿于整个施工图设计之中,从设计源头控制各项工程费用,保证实际设计工作量与投标时编制的工作量不出现大的差异。EPC总承包商与设计单位的合同或协议中不仅要明确设计计划进度节点控制目标,更需要明确因工作量的差异所带来的效益变化的分配形式,形成总承包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存机制,充分调动设计人员降低工程费用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减少工程量变化带来的风险。同时,在项目实际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工程量增加,设计人员也能积极配合分析变化原因,寻找化解风险的途径。

4.在工程后期阶段,设计管理的重点主要是完成工程竣工文件的准备和审核,操作手册编写、准备预试车和试车方案,编制备品备件清单,配合进行有关技术、管理、维护的人员培训,指导试车和维修工作,配合EPC总承包商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结算、移交等。

二、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弱点

国内设计单位在参与国际大型EPC项目的运作、实施过程中,明显反映出由于长期受国内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制约而造成的专业分工过细,工程项目策划、设计、咨询、监理、管理的服务链配套不完整或缺失,技术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在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阶段,难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习惯,按照业主的功能需求和定位,完成和提供满足业主要求的初步设计方案及经济估算。国内设计单位一般在进行项目方案设计或接受可行性研究委托时,往往习惯于倾向项目的可批性,关注于上级领导机关、审批机构的喜好、倾向性意见,而忽略对国际同行发展趋势,最新专利技术,特定国别、市场需求特点等的调研和系统把握,方案缺乏新颖性、创新性、针对性。设计方案中不够重视自身业绩、能力、形象的宣传包装和提升,文字翻译的专业性不够,图文编排、印刷、装订马虎粗糙。对各部分、各分项工程的经济估算,也往往层层加码,很多时候甚至严重背离国际同类项目造价水平,使得方案设计难以体现中资企业的真正技术、施工水平,导致项目业主对我企业实施大型EPC项目能力的怀疑和信心不足。

2.在投标、议标阶段,由于思路、理念和习惯的不同,导致对工作计划、工作深度安排的理解不同,往往造成一方面做了许多无用功,另一方面某些重要工作的深度又不够。由于国内设计单位普遍熟悉的初步设计,其主要作用是业主确认后提供政府专管部门(规划、环保、消防、劳动保护、交通等部门)审批。在实际过程中,政府部门审批要求的内容,工作程度就加深,审批不涉及的部分(如具体工艺流程设计,主要机电设备、材料的选型及技术指标等)则从简处理。这种工作习惯在面对国际EPC工程的投标报价、合同谈判时,恰恰是平常从简的工作成为关键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由于主要工序、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材料选型及技术指标确定等工作的深度不够,难以准确地进行工程量计算和设备、材料报价,为解决工作深度不足的问题,只能层层加保险系数,结果要么报价高得离谱,要么因没有充分理解业主的要求而导致报价远低于业主可接受的价位。这给项目的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也给项目一旦签约后的顺利实施埋下了隐患。

3.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EPC总承包商自身的设计部门或设计管理人员难以完成项目的全部设计工作,常采取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协议的方式解决。在设计合同的拟定、洽商过程中,涉及合同中设计工作的范围、职责、义务时,设计单位甚至EPC总承包商的人员往往将设计单位定位在“设计分包”的角色,局限在设计单位根据业主或EPC总承包商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完成详细设计(施工图),报请业主(或业主的咨询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照图施工,即“拿设计费,完成施工图”.事实上,EPC项目并非只是将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简单加法拼凑在一起,而是总承包商根据业主的“雇主要求”,基于自身具备的技术、管理、实施能力,一揽子承担设计、采购、施工,直至试验、验收,交钥匙移交给业主完整、良好运行的项目。业主赋予了总承包商较大的权利和自由度,同时在项目的风险分担上,则将较多的风险也全部或大部分转移给总承包商,包括设计风险、技术工艺风险、设备材料的生产供货风险、安装调试风险、试车投产风险、成本风险等。而这些风险的防控,核心是设计环节,就必须扭转“设计分包”的观念,充分发挥设计在EPC项目中的龙头作用,设计者对项目的规模、功能、工艺流程、设备材料选型、成本控制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比较,树立成本意识,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业主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工作需向采购和施工环节延伸,协助和配合总承包商进行过程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采购和施工环节中遇到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总体设计原则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优化和设计变更,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降低工程费用,创造工程效益。克服“重设计,轻经济;重成果,轻投入”以及“多用钢筋,少动脑筋”的弊端和现象。

4.在项目的后期阶段,工程即将竣工、试验、验收、移交,队伍难免出现完工在即松口气,加快移交,思归心切的现象,工作马虎粗糙,本应该漂亮结尾的工作,结果在系统性、完整性、人性化等方面就是差一步,造成业主和外界对项目的评价大打折扣。其实,项目后期对于设计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认真细致精心地编写和准备操作维护手册、产品说明书、设计文件档案,组织制订试验、验收、培训、移交方案,协助协调设备、材料、系统生产供应商进行自检和调试,配合解决、弥补项目的局部缺陷和疵瑕,协助总承包商进行项目结算、索赔与反索赔,为业主提供后续增值服务,归纳总结项目全过程中的设计工作经验、教训,可能就为总承包商及设计单位自身建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为巩固和开拓后续工程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设计为龙头实施EPC项目管理

分析“设计”在EPC项目各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解剖中资企业在国际EPC项目运作中的弱点和不足,就明确了抓设计环节,提升管理水平,增强EPC项目实施管理能力的目标。不同类型和特点的企业,其方式和着力点应各有不同。

以设计为自身主业的设计院所,需要转变观念,改革机制,实现服务范围前延后伸,提供从项目前期策划、咨询、设计,到施工管理、后期服务等的一条龙式服务目标,达到涵盖咨询(Consultancy)、设计(Engineering)、管理(Management)的水平。设计院所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定位,选择工程咨询公司或者工程管理公司模式改制,向国际惯例接轨,在机构设置、人员结构配置、业务范围、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等作相应的调整。把项目前期策划规划、方案审批、协助投标招标、项目实施监理管理、项目总结评价、培训等工作纳入业务范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扎实安排和落实苦练内功,锻炼、培养出一支熟悉国际规范、标准和习惯,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能打硬仗,高水平的设计咨询队伍。

在具体措施上,改变专业技术设计人员“考虑设计规程规范多,考虑施工、运行规范少;考虑技术安全可靠多,考虑造价和效益少;考虑自己设计方便多,考虑施工、维护困难少;考虑完成产值多,考虑合理优化少。”的现象,树立经济意识、效益观念,从业主利益出发,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自设计源头开始逐级控制工程造价,使设计成果达到建设工期最短,投资最省,质量最高的目标。要将设计费用的计费办法、设计人员的分配机制与设计咨询成果的优劣相挂钩,引导和鼓励设计人员“精益求精、优而更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在有条件的项目中,可以通过设计单位参与大型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使设计单位各专业人员直接介入项目的投招标、合同谈判、施工、采购、调试、运行等工作,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及业主的要求更加了解,设计优化的能力得以提高,与整个项目的实施、管理形成良性互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以施工为主业的企业,要加强总承包管理的理念和力量,增强设计管理的机构和队伍,培育和增强EPC总承包的实力和经验。国内许多大型、专业化施工企业从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大型工程承包商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施工能力已经旗鼓相当或者更有优势,欠缺的是国际商务、国际采购、EPC总承包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尽管有些大型工程集团企业,拥有下属设计院、物资装备公司、施工监理公司、专业生产厂等单位,但是大多各自为战,并未形成组合优势和团队EPC运作能力。尤其是施工企业习惯于接图纸照图施工,很少或者没有能力对设计图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和要求,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案、设计成果从施工、安装、运行的角度,提出更有利于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环境影响的意见。因此,对项目管理团队加强EPC总承包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培训,强化设计管理的机构和队伍建设,从设计专业背景的人员中选拔培养EPC模式需要的设计管理人才,既懂设计,又熟悉采购、施工,具有项目成本控制意识,从而实现以设计为切入点,以进度、质量、成本为三大控制重点,确立设计与采购,设计与施工,采购与施工,施工与验收、运行等相互间的接口关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EPC总承包水平。

以总承包为业务定位的企业,要快步和特别加强设计管理的力量和水平。我国的外向型总承包企业,大多是从对外窗口型管理公司和大型专业施工企业转型发展而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较多地重视国际工程合同、商务、财务税收、法律、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没有或者说尚未将加强设计管理摆到优先和核心的地位。工程最大的节约是优化设计方案,总承包企业如果没有强有力、高水平的设计管理能力,其EPC总承包管理只能是低层次、低水平的,其发展前景也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EPC总承包企业应在不断提高国际工程商务、合同、法律等水平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强化设计管理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既懂国际工程管理,又熟悉国际工程设计规范、标准,精通各专业设计工作流程和环节,复合型的高水平设计管理队伍,实现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与采购,设计与施工,设计与竣工验收、运行移交的紧密融合,达到EPC项目管理的最高境界。

四、提高总承包能力开拓高端市场

解析不足,了解问题和症结所在,目的在于弥补和加强。强化EPC项目的设计龙头作用,向国际一流承包商学习,提高企业的EPC项目总承包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工程承包高端市场,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企业总部职能的定位和到位。总部是企业的首脑和灵魂,业内流传的“海外项目的成败,绝大部分核心因素在国内”的经典评语不无道理。中国承包商与国际知名承包商相比在总部功能建设上的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总部管理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严重。应该属于海外项目经理的职责,总部机关的一些职能部门错位参与,甚至发生利益冲突;应该由总部负责的特别是国内决策支持保障的一些业务没有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经常缺位,使得境外项目执行者不得不支付额外成本;总部直接越位参与甚至直接指挥境外项目的局部工作也时有发生,造成管理的断裂和混乱。总部应在国际市场营销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或研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资金风险防控体系等的建设上承担责任,加强总部决策力、领导力和监督力的建设。

二是利用先进手段和工具,提高总部管理水平和效率。我国企业对驻外机构的管理,大多还停留在经理由总部的全权授权、驻外机构每月报告、总部定期派员巡视检查的粗放式原始管理水平,企业驻外机构缺乏总部的有效监督和支持保障。许多国际顶级承包商,海外机构遍布全球,利用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各地商业情报、信息,总部集中了各个相关专业的顶级工程师、专家,分析研究海外各地市场、项目出现的技术、商务问题,及时给出指导性的专家意见,保证了每一地的驻外人员与业主的商业谈判、技术澄清、合同履约均代表了整个公司的水平。通过企业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分布各大洲的每个项目进度、质量、资源配置、财务收支等要素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企业防控风险、快速反应的能力,极大提高了总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是加强激励与监督机制的科学性、连续性、系统性和执行力。任何企业都要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而且要具有连贯性和与时俱进的科学性。与国际同行相比,我承包企业在激励和监督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能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执行力不足,该奖励的不奖励或打折扣,该惩罚的不惩罚讲情面。

四是强强联合,建立战略联盟。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向大型化、复杂化和综合化趋势发展,带资、融资比重加大,这些高端市场项目往往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市场份额占有多。我国企业在高端市场项目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实际情况促使相互之间必须加强联合,减少内耗,金融机构、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分包商、供应商之间形成伙伴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在联合中达到双赢或多赢。

投标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河南;投入与产出;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文献综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早在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ehumpete,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把“创新”看作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过程,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组新的包含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的过程。伊诺思(J.L.Enos,1962)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缪尔塞(R.Mue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收集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80年来在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主要观点和描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国内的学者也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2000)认为,技术创新是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由企业家发起的一种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来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体系,从而推动新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教授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做了具体的解释,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来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从而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就是形成新概念并且将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从而进入市场并获得收益的整个过程。

(二)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的甘卫华、许颖(2011)等人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了江西省11个地市2003~2011年的全省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考察期间江西省大部分地区的物流业属于DEA非效率,且其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江苏的王立斌(201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江苏医药制造业非DEA有效,并对其进行调整分析。重庆大学的宋增基、张宗益、袁茂(2009)采用2007年数据,运用DEA优势效率模型和劣势效率模型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DEA综合效率进行测评,发现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效率总体上明显不及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不存在规模经济。北京科技大学的马梅、于可慧(2015)根据2002~2012年我国电力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其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做了统计,并运用DEA方法中BC2模型,分析评价电力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我国电力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提升较快,而规模效率和科研人员及经费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状况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世界,在此背景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以及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人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农业大省,其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我国发达省份相比较为落后。为了提高其发展速度与质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关键。从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发机构情况和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情况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评价。

(一)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产经营情况。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近些年来像富士康等一大批行业巨头纷纷在河南省建立工厂。截至2014年,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总数已达321家,从业人员平均数已经超过41万人次。其生产经营也保持了较快速的发展,2014年共上交利税290.4亿元,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资产总计约为2,277.1亿元,同比增长了30.65%,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038.3亿元,同比增长了23.01%,其利润总额也增长了37.46%,达到了130.1亿元。近年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2014年其出货值也再创新高,达到2,350.4亿元,同比增长了26.36%。

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快,2014年其总资产约占全国的5.12%,位居全国第7位,但同广东及江苏这些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2014年广东及江苏的资产总值分别达到17,385.3亿元和9,773.2亿元,分别约为河南省的7.6倍和4.3倍,利润总额也分别达到1,130.3亿元和790.2亿元,约为河南省的8.7倍和6倍。并且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多为代工企业,缺乏研发能力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了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创新机构基本情况。研发机构往往是技术创新的主力,一个行业的研发机构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行业技术创新中扮演者领头羊的角色。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机构数的多少反映了该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基于此,本文对2010~2014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行了简要统计,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可见,2010~2014年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研发机构数从25家增长到了60家,经过5年发展翻了一倍多。机构人员数由2,329人增加到了6,272人,机构经费支出也从2010年的26,633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7,265万元,翻了将近4倍,说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近些年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河南省的研发机构多为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其他大专院校及社会的相关研发机构较少。2014年在全部321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仅仅有44家企业有研发机构,其所占比例仅为13.7%,其他将近九成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同时,由于缺乏高校等公众研发机构,导致信息交流和技术的交流合作途径较少,严重限制了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状况

(一)投入基本情况。2010~2014年这5年,河南省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投入在不断加大,本文就其在2010~2014年期间的投入情况做了统计,如表2所示。(表2)

本文从4个方面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方面进行了统计。首先从R&D经费内部支出方面来说,其总量从2010年的22,340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10,691万元,增长了5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7.72%。随之R&D人员也由2010年2,347人增长到了2014年的8,789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22%,其中研究人员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22.83%提高到2014年的48.98%,这说明其研发队伍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新产品开发经费上,由2010年的24,777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2,104万元,翻了将近4倍,增长幅度也比较大,但是新产品开发经费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不高,2014年仅为0.4%,近些年来其比例也没有提高,说明了企业对新产品开发方面不重视,生产的产品多为无自主知识产权的代工品。在机构经费支出方面,从2010年的26,633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7,265万元,也保持了年均29.57%的增长速度,但相对于该行业的庞大经济体量,仍然偏低。

可以看到,河南省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投入的增长速度一直很快,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其投入的强度偏低。在国际上,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全国的“科技进步监测标准”将这一指标定为6%。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这一比例低于2%,企业创新将难以维持,只有高于6%,企业创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然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这一比例始终低于6%,2014年也仅为0.36%,其所占比例极低,与其庞大的行业体量不相符。因此,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在R&D的投入方面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今后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二)产出基本情况。理论上,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有比较强的正相关性,随着技术投入的增长,技术创新产出也会保持增长,在对其进行衡量时,国内外的研究一般用专利的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衡量的指标。专利是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表现方式,其申请数越多,表明创新动力越强,其总数越多,表明创新能力越大。同时,国内外学者也经常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高低作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这是因为新产品包含企业技术创新经过市场转化的成果,反映了企业对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能力和对研发的投入强度。因此,本文根据以上3个指标对其产出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表3)

首先,从专利申请数量上看,2014年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专利申请数为424个,与2005年的45个相比,翻了近10倍,但从2011年起,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说明近几年来其创新的动力不足。在发明专利数方面,河南医药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由2005年的10个增加到了2014年的187个,翻了将近19倍,虽然增速快,但总量偏小,截至2014年全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有效专利总数达到了119,115个,河南省的仅占0.16%,说明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较弱。

随着电子及通讯设备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总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2005年的其新产品销售收入仅为216,121万元,而到了2014年其总量已经增加到了21,676,897万元,十年间翻了将近100倍,增长幅度巨大。但是看到新产品销售收入在2005~2012年间的变化并不大,在2013年陡然间增长了近9倍,这可能与富士康在郑州设立工厂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从侧面说明了河南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一家独大的现状。

综上所述,河南省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一直都保持着比较健康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投入方面总量较少,在产出方面,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总量变化巨大,但近些年来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量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其爆发式的增长与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的入驻关系很大,并不能反映出其总体水平。同时,也发现尽管河南省的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底子薄,其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依然很小,距离成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大省、制造强省的目标还很远。

四、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一)评价的方法及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一般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常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随机前言法(SAF)、最小二乘计量经济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本文主要是运用DEA法,一方面是因为其应用比较广泛;另一方面也比较适合分析本文所选的数据。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的原理是通过线性规划的数学方法,计算出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中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的相对效率,并以此做出分析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DEA最初由Charnes、Cooper and Rhodes(1978)提出,是为第一个DEA模型――CCR模型。CCR模型以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作为前提,但是Banker、Charnes and Cooper(1984)发现许多决策单元并不都处于最优规模,于是在规模收益可变的假定下对CCR模型进行了完善,成为BCC模型。随后在发展中又衍生出了假定规模收益递增的ST模型和假定规模收益递减的FG模型。

(二)指标的建立和数据的选取。在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上,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归纳,同时结合《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了R&D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个投入指标以及专利申请数、新产品的销售收入这两项产出指标。在数据的选择上,本文主要对河南省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表4)

(三)分析的结果及评价。DEA模型分析时分为两种方法:投入主导型和产出主导型。投入主导型即假定产出不变,通过效率的提升来缩小投入;产出主导型就是假定投入不变,通过效率的提升来扩大产出。两种方法所占的角度不同,但差别不大,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投入主导型的方法。本文主要是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比较。

1、纵向比较分析。纵向分析就是对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主要是根据河南省2005~2014年这10年的数据,运用VRS模型测算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分析比较。

(1)静态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5~2014年间这10年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仅仅只有3年的相对值达到了1的最优状态,其中2007~2010年连续4年均未达到1,均为相对无效。在2014年其技术效率仅为0.788,并且规模报酬是递减的。虽然纯技术效率方面都达到了1的最优状态,但其规模效率也仅有4年达到了1的最优状态,说明规模效率水平比较低。总体上看,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在总体上属于技术无效且规模无效的低水平地区。(表5)

(2)动态分析。通过表6可以看出,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变化幅度相对平稳。2005~2014年其技术进步及综合技术效率保持60.1%的增长,剔除2012~2014年也保持16.9%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较大。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在2005~2014年的波动比较大,出现过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分别是在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其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02.9%和455.2%,在2006~2007年和2013~2014年出现了巨大的下跌,跌幅分别达到52.5%和33.3%。这说明了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缺乏长效稳定的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稳定增长。(表6)

2、横向分析。横向分析就是对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状况极不均衡,尤其是一些西部省份如新疆、青海、等,产业的发展非常落后。同时由于一些地区资料统计并不完善,为了便于比较,本文主要把河南省同全国其他26个地区的2014年相关数据做了横向对比分析。(表7)

根据同全国其他27个地区2014年技术创新效率的对比,发现只有7个地区达到了1的最优水平。河南的技术效率为0.788,略高于平均水平0.759,在27个地区中排在第14位。2014年,包括河南共有14个地区的纯技效率达到1,将近一半的地区未达到,最低的为山西的0.427。河南省的规模效率相对值为0.788,低于平均水平0.882,位居这27个省份的倒数第6位。2014年共有14个地区的规模报酬递减,河南也是其中之一。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相关的指标数据的构建,并运用DEA模型及deap2.1软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其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尤其是近些年来提升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总体上处于中下游水平。技术创新效率低常常会导致投入大、产出少,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和研发团队的建设。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文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基本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发现阻碍其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几个原因:

(一)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少、新产品研发滞后。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中大多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生产的产品多为代加工产品,很少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导致其利润率较低,2014年其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4.28%,低于全国5.54%的平均水平。众所周知,电子及通讯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新产品的研发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大。由于企业规模小、利润低,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很少,也很少有企业投资去培养研发团队,生产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

(二)技术创新效率较低。通过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技术创新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总体上处于技术无效、规模无效的地区,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这导致其技术创新投入多产出少,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许多企业一直都是依靠劳动和资本粗放式的方式来经营生产。

(三)公共技术平台发展滞后。国内外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必须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使产学研获得有机的结合才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由于河南省公共技术平台发展滞后,致使企业、学校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严重地限制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通过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状况的分析,发现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过低的技术创新投入。因此,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充分利用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人力成本,广纳贤才,加强对R&D活动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新产品研发投资以及对先进技术的购买吸收转化。政府也要针对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重大项目,给予相应的帮助,如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创新奖励机制等,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塑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相关科研机构或者研发机构的政策补助、在审批制度上给予适当放宽条件等,建立起由企业作为研发主体,政府提供充分支持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由前文可知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较低的技术创新效率是制约其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的格局,调结构促增长。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一些技术水平低、规模小的企业的整合力度,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如设立专门的高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引进现代先进制造企业,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企业的盈利模式,淘汰落后产能,主动向科技密集型企业转变。

(三)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塑造良好的技术交流环境。河南省由于公共技术平台发展滞后,阻碍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建立权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加强企业、学校、社会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市场转化。企业也要树立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四)加强内外技术合作,重视研发队伍建设。河南省的医药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表现在合作研发、市场合作、合作生产等方面。一方面政府要引线搭桥,给予企业充分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大对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投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法,从而快速帮助企业发展。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地方大专高校要设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相关专业,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对研发团队的构建,设立科研奖励制度,提高研发队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Graves,S.B.and N.S.Langowitz.“Innovative Productivity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

[2]Polastro,E.“Creating Value Through Effective Drug Substance Sourcing.”Contract Pharma(Oct.),2003.

[3]张凤海,侯铁珊.技术创新理论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甘卫华,许颖.基于DEA-Malmquist的江西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工业工程,2010.18.2.

[6]王立斌.基于DEA法的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

上一篇: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