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6 08:50:31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测试技术;工程教育;实践;主线;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17-04

一、引言

为了适应新世纪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职业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现代教育理念不仅重视知识内容的传授和教育投入,更重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4-6]。2013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工程师国际交流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如何贯彻“以结果为导向、以专业教育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也给高等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现专业教育国际认证,提出了新的挑战[7-9]。

虽然只有400多万人,但是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不仅体现在工业、农业和商业模式上,还表现在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新西兰是华盛顿协议组织首批成员国之一,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和梅西大学(Messay University)等都有很好的国际声誉,国际留学生的比例较高。坎特博雷大学机械工程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工程系之一,优异的学术与工程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该校工程教育体系、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一些较成熟的教育理念和组织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0-13]。

本文结合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坎特伯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简称坎大机械)和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简称吉大农机)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组织模式和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的特点,总结了坎大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特色和经验,旨在探讨我国机械类专业测试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二、课程定位

坎特伯雷大学本科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1学年叫过渡学年(Intermediate Year),后3年是职业教育学年,分别叫第1、第2和第3职业学年。与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等新西兰大学一样,坎特伯雷大学一般每学年设8门课(共修120学分),每门课15学分,学生一般每学期修60学分。近年来,各学校学分结构和标准逐渐统一,便于学生跨学校交流。在最后一个学年(Third Professional year)包括3门必修课和4门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毕业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与机械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覆盖两个学期,占30学分。选修课包括学科模块(一般2~3门课)课程和自由选择课程。学科模块课程一般要求成组选择,自由选择课程可以在任何一个学科模块课程中选修。测试课程、控制和机器人学属于机械工程专业控制与自动化模块。

吉林大学工科本科专业学制也是4年,课程结构包括3部分:普通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第1学年是普通教育课,第2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3、4学年包括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4年总学分为200学分左右,其中包括140~150学分的理论课和40~50学分左右的实践课程。平均每学年修学约50学分,每学期5~8门理论课,必修课一般2~3学分,选修课一般1~2学分。测试课是第3学年学习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坎大机械和吉大农机专业具有共同的学科背景,测试课程的基本目标均为通过测试技术基本理论加深和扩展机械工程学科教育。坎特伯雷大学机械专业测试课程名称为“传感器与测试仪表(Instrumentation and Sensors)”,吉大农机专业测试课程为“测试与传感技术(Sensor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从课程设置可以反映出两个学校课程教学的不同特色,也体现出了教学理念的差异。

(一)课程目标

“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的“仪表化”体现了测试技术的工业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较多的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包括36学时理论学习和不少于36学时的实验,还有复习和作业。另外,还有一项测试实验设计竞赛,该项目设计竞赛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每人工作12小时以上。修本课程的研究生还要按照学术论文格式写测试研究报告。理论课以外的自主学习(包括设计报告)和小组合作实践环节占整个学习进程的50%左右。据了解,除考试复习时间外,一般在坎大修1学分需要学生10小时的工作量,包括理论课学习、实验和完成作业、答疑、考试复习。

吉林大学“测试与传感技术(Sensor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主要围绕测试系统学习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功能结构、系统特性、测试方法和常用工程测试系统应用、调试和设计方法。“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设置40课内学时,包括30学时理论学习、10学时课内实验,10学时课外开放实验和3~4次作业。自主学习时间约为20~25小时。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测试信号的测试分析理论,熟悉测试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和系统特性;(2)了解常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方法;(3)掌握基本测试仪表操作方法和建立基本测试系统的方法;(4)掌握应变片测试系统建模和关键测试部件设计方法;(5)了解现代测试理论,掌握数字化信号采集系统结构、软硬件建模方法;(6)掌握测试系统设计、试验规划与测试误差分析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坎大机械专业“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强调测试仪表运用和设计技能的培养。“知识”和“技能”训练围绕“学生进行测试仪表系统设计和应用”组织内容,实验技能训练占课程内容的50%左右。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内容以工程测试系统应用技术为中心组织,培养了学生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知识和技术性较强。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为分析方便,把坎大机械工程专业“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和吉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整理到表2中。

表2中统计的学时未包含这两门课程安排的2学时答疑时间。除期末考试外,“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还安排2小时的期中考试。(如果是硕士生选修这门课,必须完成“测试技术学术论文”)

从表2中可以看出,“传感器与测试仪表”采用以学习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测试系统建模与测试信号处理技术,而且包含概率统计和测试误差分析方法,为系统应用和测试结果分析奠定了基础。另外在测试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机器人传感技术、生物仪表、运动伺服控制、工业传感网络和智能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扩展,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平台学习通过实验环节进行学习。课程内容围绕学生学习和运用测试技术进行实践的过程组织,涵盖了应用测试技术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各阶段,既有较全面的知识点,又有比较深入的实践体验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测试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围绕虚拟仪器技术平台组织,通过LED灯控制、机器视觉检测、运动测试与控制和力学测试等训练项目学习基于数字化数据采集技术和虚拟仪器软件的运用方法。训练方式包括3类:前4项实验项目(LED灯控制、机器视觉检测、铣床运动测试与控制和并行机器人控制)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方法,属于验证性实验,在给定的例子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编成已达到实验的要求;第5项实验,学生自主设计传感器模块和软件模块,是设计性实验;第6项实验是学生自主选题的研究性实验。3类实验互相配合,使学生从基本操作技能到测试系统设计和技术研究得到了全面的技术体验。实验内容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和虚拟仪器软件平台,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以测试系统功能结构和设计方法展开,属于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模式,包含测试体系原理和测试信号处理过程,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实验训练内容包含测试部件和系统调试操作技能、测试系统设计和开放实验。除测试技术开放实验外,其他实验项目训练时间都是2学时,总实验训练时间比“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少20学时左右。

1.课程考核与评价。由表3可见,“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评价中实验成绩、期中测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这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平时表现和实验室实践效果,知识理解和动手能力训练趋于平衡。“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70%),平时学习表现和实验评价在总成绩中只起辅助作用。

2.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思考。在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工程教育面临的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同样影响着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测试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发展,课程设计思路和组织模式也值得深入探讨。因此可以看出,“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现在的学生更适应网络化的生活模式,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能了解和消化的知识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消化和吸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分析课程内容,找出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学以及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解决完这些问题后,在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学术思想上,检验和分析学生自学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强化“以应用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工程技术的实践性决定了工程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实践。在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从测试概念理解、技术应用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顺序上,要求突破传统“围绕测试技术知识教学”的模式,不仅要知道测试技术是什么,还要掌握如何应用测试技术解决工程问题。而在技术应用中涉及的技术内容比“测试技术理论”宽得多,如在测试应用中涉及到试验设计方法、数据概率统计分析、数据误差分析等,在教学中也需要引入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辅导。

(3)工程技术课程教学重在“理解和体验”。根据测试技术的实践性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互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应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研究测试应用案例和构建实验模型。教学中重视中间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转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学习评价模式,推广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可以改善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通过对坎特伯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坎特伯雷大学“传感器与测试仪表”课程教学定位、内容组织和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特点。实践表明,“以应用实践为主线,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教学思想在坎特伯雷大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工程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中借鉴。

参考文献:

[1]Alberto Tascon,Ramon Alvarez,Pedroj. Aguado. Analysis of competencies required by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gradu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4): 1008-1022.

[2]M. Cardin,M.F. Marey,T.S. Cuesta and C.J. Alvarez.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Sp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4):1023-1035.

[3]Fernando Akba-elias,Ana gonzailez-Marcos and Joaquin Ordieres-mere. An active project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1242-1253.

[4]Jorge Maturana,Gonzalo Tampier,Guillaume Serandour and Richard Luco. Developing teamwork skills in first and second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1225-1233.

[5]Susan Mccahan,Lisa Romkey. Beyond Bloom's:a taxonomy for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1176-1189.

[6]Aharon Gero. Enhancing systems thinking skills of sophomore students:an introductory project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30 (5):738-745.

[7]http:///edu/08-20/518dd0.shtml.

[8]Mohammad Syuhaimi Ab-rahman,Hadi Guna,Mohammad Najib and Mohammad Saupe etc. Analysis of direct measurement PEO attainment via qualitative method to fulfill Washington Accord Accreditation Criteria:a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2012,6(4):400-407.

[9]Liew C.P.,Puteh M.,Mohammad S. Best practices in Washington accord signatori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mputer and engineering,2014:278-282.

[10]Chen,X.Q.,Chase,J.G.,Wang,W.,Gaynor,P.and McInnes,A.I. Embedding Design Projects into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ongqing,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EIT 2010),2010,(9):17-19.

[11]O'Steen,B.,Brogt,E.,Chen,X.Q. and Chase,J.G. Using “system sensing”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curriculum. Orlando,FL,USA:3rd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ETI 2010),2010,29 Jun-2 Jul .

[12]Chen,X.,Gaynor,P.,King,R.,Chase,G.,Bones,P.,Gough,P. and Duke,R. A Project-Based Mechatronics Program to Reinforce Mechatronic Thinking - a Restructuring Exper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Seoul,Korea:Proceedings of 17th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World Congress (IFAC 2008),2008,(7):6-11.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2

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包括机动车维修企业经理人(含企业管理负责人,下同)、价格核算员、业务接待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其他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总检验员、质量检验员、机修、电器、钣金(车身修复)、涂漆(车身涂装)和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作业人员(指机动车维修企业内部设立的车辆二级维护竣工检测线从业人员,下同)。其他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包括轮胎维修技术人员、汽车美容维修技术人员等。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具体负责全省机动车维修企业经理人考试发证和质量总检验员资格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除质量总检验员外的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价格核算员、业务接待员及其他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考试发证工作。

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考试组织

(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向社会及时信息,内容包括:考试计划、报名条件、考试内容、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申请或增加从业资格考试类别的考生,应该向其户籍地或者暂住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二)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应该按照全省统一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库、考核标准、考试规范和程序组织实施。其中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经理人、价格核算员和业务接待员从业资格考试只进行理论考试。

(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考试结束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考试成绩;成绩合格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四)已取得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记录作为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诚信计分考核的重要内容,存入管理档案作为到期换证的依据。具体办法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三、资格条件

申请参加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企业经理人

1、高中以上(含,下同)学历;

2、熟悉机动车维修业务,了解机动车维修专业知识及相关标准和规范,掌握机动车维修相关政策、法规规章等规定,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二)价格核算员

1、高中以上学历;

2、了解机动车维修业务和相关政策法规,熟悉机动车维修服务价格的政策和标准,掌握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零配件的计费方法。

(三)业务接待员

1、高中以上学历;

2、三年以上机动车维修工作经历,熟悉机动车维修检测作业;

3、具备丰富的机动车技术状况诊断经验,掌握机动车维修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

(四)技术负责人

1、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

2、熟悉机动车维修业务,掌握机动车维修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五)质量总检验员

1、取得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证2年以上(含2年);

2、取得与承修车型相适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六)质量检验员

1、高中以上学历并取得机动车维修机修工或电器维修工从业资格证2年以上,或取得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初级(含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水平)证书;

2、取得与承修车型相适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并有2年以上驾驶经历。

(七)机修、电器维修技术人员

1、取得初中以上学历从事相应工种维修工作3年以上,或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中职以上学历从事相应工种维修工作2年以上,或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高职以上学历从事相应工种维修工作1年以上;

2、熟悉所从事工种相应的维修技术和操作规范,了解机动车维修的相关政策法规。

(八)钣金、涂漆技术人员。

1、初中以上学历;

2、熟悉所从事工种相应的维修技术和操作规范,了解机动车维修的相关政策法规。

(九)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技术人员

1、高中以上学历;

2、总评员应取得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中职以上学历或机动车维修质量总检验员从业资格证;引车员应取得与承修车型相适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并有2年以上驾驶经历;外检员应取得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证;

3、熟悉所从事工种相应的检测技术和规范,了解机动车检测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四、考试内容

(一)初考

考试模块有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模块(A)、技术质量管理模块(B)、检验技术模块(C)、机修模块(D)、电器维修模块(E)、钣金(车身修复)模块(F)、涂漆(车身涂装)模块(G)、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模块(H)和企业经理人模块(I)、业务接待模块(J)和价格核算模块(K)等。

1、企业经理人考试内容:模块A和I;

2、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考试内容:模块A、B必考,模块D、E、F、G选考其一;

3、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考试内容:模块A、C必考,模块D、E、F、G选考其一;

4、机修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D;

5、电器维修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E;

6、钣金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F;

7、涂漆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G;

8、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H;

9、业务接待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J;

10、价格核算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K。

(二)补考、增考

对于考试不合格的模块,模块中的理论和实操成绩应分别记分,如某学员在机修(D模块)理论成绩合格,实操成绩不合格,只需补考D模块中的实操考试。

已获得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需要增加相应从业资格类别的,应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增考相应模块。例:已获得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的人员,要增加技术负责人从业资格类别,只需增考技术质量管理模块(B模块)即可。

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一年,考试成绩逾期作废。

五、考试管理

(一)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从业资格考试点条件的制定及考试点评审;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考试点的规划设置。考试点筹建到位的,由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省局组织审验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二)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试考评员培训、考核、发证等资格管理;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考评员的选送及考评专家库的建立。

(三)考试点审验合格、考评专家库建立完善的地市即可开展相应工种的考试工作。

(四)结合当前交通部题库、考试软件未的工作实际,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工作采用分步走原则进行,过渡期内理论考试可采用笔试形式;待题库和软件到位后即统一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证件管理

(一)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证全国通用。

(二)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证的印制、编号、发放和管理,按照《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证换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运管车辆〔2008〕*号)执行。

七、收费管理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火电安装;调整试验

火电安装工程电气调整试验是火力发电工程投产前的重要试验。包含一次设备试验和二次设备试验。如何科学合理地、安全地、按时、按质完成电气传动试验,对机组并网后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火电安装工程电气调整试验的重要作用

随着火电机组电力市场的发展,一个公司将同时承揽几个项目的安装建设,同时设备的单体调试作为验证安装质量的第一道工序,及设备性能是否能安全投入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气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电气调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投资的预期效果。火力发电厂的各种设备能否安全投入运行。将关系到最后整套运行及168小时能否考核机组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力安全,影响到168小时的运行,造成前功尽弃。这就要求我们对调试工作中的设备达到不拒动、不误动安全稳定运行。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电气调试因其在工作中虽要和土建、锅炉、汽机安装专业以及机组系统调试单位有配合,但与电气和热工安装工作配合最为紧密,故目前在有的施工单位把他的管理模式定为班组管理制,归施工单位电气专业公司统一管理。有的单位专门设有调试部门。

2.2职责

1)班长任职职责

必须具备丰富的调试施工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对外协调能力,主要负责施工单位合同承担安装的所有设备的调试工作的整体安排,施工过程中负责安全监督,质量监督,负责本班组同施工单位内部其他专业班组的对外协调协调工作。

2)技术专责职责

必须具备丰富的调试施工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熟悉班组施工预算,具有较强的对外协调能力,其中1人主要负责解决一次设备的技术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质量监督工作,以及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协助班长进行班组工作计划安排以及班组安全工作等,另一名主要负责解决二次回路及仪表保护元器件的技术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及质量监督工作。

3)其余人员职责

在班长及技术专责的带领下或在班长任命的组长负责下进行汽机辅机、化水系统、供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制氢系统、冷却系统、油系统、锅炉辅机、除尘除灰除渣系统、输煤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元件及保护调试工作。对工作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会熟悉使用仪器 和设备,做好记录整理工作。

3.施工阶段

3.1各流程应注意事项

确认电气设备安装就位时,必须依照设备布置图进行检查,对与布置图不相符的电机,以汽机、锅炉具体的管道走向为准。

对一次设备进行试验时,被试设备必须与其他设备完全断开,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对被试设备进行耐压试验时,必须保证两点可靠接地,试验接线完毕,必须由监督人进行复检,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

对仪表和保护装置进行校验时应注意在接完线时,必须由监督人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展工作。表计和保护装置在校验前,必须在试验室静置两小时,消除温度梯度效应。

二次回路检查时,首先要依据设计蓝图核对元器件,规格型号必须与设计相符,回路中的表计、变送器、互感器、保护装置等均已检查完毕,且合格。其次进行盘柜内接线检查,必须保证电流回路无开路现象,电压回路无短路现象,检查时必须用万用表测量合、跳闸线圈的阻值,以便进行相互比较。

3.2整套启动及配合消缺阶段

此阶段设备已进入分部试运阶段以及后期的整套启动阶段,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般都要求迅速处理,这就要求调试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判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调试人员必须对所调试的设备控制原理了如指掌,同时也要注意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另外,大部分设备消缺时须带电作业,具体操作人员必须办理相应的工作票,经许可后方可进入带电间隔工作,工作时首先按措施要求做好隔离措施,并在监督人监督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3.3记录整理阶段

此阶段一般在机组整套启动阶段开始进行,在机组带负荷连续运行168小时后25天(考核标准要求为30天,此30天为施工单位整体造册三份做为竣工资料移交业主方,故做为施工班组一般要求在20天内完成。)内整理完毕,时间要求很紧张,如果在这20天内开始进行试验记录的输入工作,要完成审核、整理成册的工作是相当困难的。故此项工作在平时的设备试验结束后即将试验结果输入到计算机内。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阶段,开始进行电子版审核打印和文字版的再次审核工作,审核完毕后按规定要求进行整理成册装订工作。竣工资料的移交不同的业主方,在延平标准的基础上会有更利于其管理的进一步的要求,这就要求整理技术专责先期与业主方有关部门和本单位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3.4收尾盘点阶段

此阶段可与资料整理阶段同步进行。此阶段主要进行:

试验设备的清理盘点工作:对已到使用周期须复检的设备仪器,如下一工程半年之内需要使用,则须送上级计量部门复检,对半年以上暂时不使用的设备采用申请封存的办法进行统一保管。

工作总结:有总结才有积累,有积累才有经验,有经验才有进步发展。工作总结包括个人总结和班组总结,个人总结侧重于对工作任务及完成效果、技术技能方面进行总结,对于管理人员则要侧重于从组织管理方面进行总结。

4.结束语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安理工大学咸阳函授站老师的孜孜教诲,西北电建三公司电气专业公司技术系统师傅的点播,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管理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经验积累逐步提高上升发展的过程。本人通过对先后多个火力发电厂的安装单位的电气调试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本文多为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经验,还有管理上一些不足之处,这就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总结积累。

参考文献

[1]能源部基本建设司.火电厂电气设备启动调试[M].水利电力出版社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 课程考核 改革与实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广受关注。一方面是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滑坡,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严峻挑战。为化解这一矛盾,很多院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则显得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的提高。纵观我院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势头,结合学院开展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探索性总结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课程考核方法方面可采取的实践途径。

一、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立考核形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纵向互相交叉、横向互相交融且彼此相对平行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各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建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构,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及技术应用组合而成。

在教学理念上,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标准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力求体现专业建设特色和课程建设目标,在考核评价上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的单一的课程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特色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技术标准,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核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施行分层次考核,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力争能科学地、多方位地评价学生。

1.1 平时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通常是在期末采取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如何,不可否认,对于一些课程来说,卷面考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我系医技类专业的课程而言,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是不科学的,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总评成绩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内容,即平时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上课出勤、值日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几次阶段性测验成绩等内容,新的考核评价模式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目的。

1.2 期末综合性实验考试

主要专业课程均增设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全程考核。其目的是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性实验考核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是一种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在《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均实施了综合性实验考核,首先教师选取典型的病例及临床标本给以学生预习。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分别对所选病例的病历病史进行讨论、学习,并根据综合性实验要求的任务自行分工合作;课下每人分别负责查阅不同方面的相关文献,时间定为3个工作日;各组对每人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讨论学习,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确定下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方案,包括实验室检查的项目、要选择的测定方法等;各组学生分头实施所选项目的检验工作,最终,各组学生分别写出综合性实验报告,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总结。教师根据实验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3 期末理论考试

理论课程教学遵循“知识够用为度”原则,理论知识的考核,仍然采用卷面笔试,这种考核形式在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和理解等方面仍具有积极作用,但在考试命题内容上,我们作了一些修改,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比重由以往的30缩减到20,增加了综合分析题(比如案例分析),同时考虑到学生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实际需要,大量融入与临床实际相关的试题,增加了职业相关性知识、进展性内容的考察,以此了解学生平时对专业的关注程度;争取做到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资格考试的无缝对接;从考试管理上,严格规范出卷、监考、判卷等规章制度。

二、课程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

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该放在三个视角上来构思,第一是能力维度,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掌握了什么能力;第二是时间维度,即把考核放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第三是主体维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智能。

新课程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形式上对传统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从考核内容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不仅考察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并且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课程对专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从考核方式上,以“过程性考核”取代“终结性考核”,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试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将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评价学生。与一次终结性考核相比,过程性考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少数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从考核形式上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卷面考试仍就作为考核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重要手段,非笔试考核又有口头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等形式。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康永尚、王隆丹、郝旭光等。全过程综合考核方法的尝试[J].北京教育(高教):2006(4):43~44。

[2] 叶勇玲、唐梅文、杨仕权。构建医学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66~67.

[3] 王尊全。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7):272.

[4] 邹吉高。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成都大学学报。2007,(8)

[5] 胡月红。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6] 崔宁、梁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7] 王晶。浅谈行动导向的考核设计――过程考核[J].轻工设计,2011,(5)

[8] 张妍、谢声和。浅析高职院校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3)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蕾(1983—),女,江苏赣榆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王芳(1974—),女,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7-0383-02[收稿日期]2019-12-17

细胞生物学作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活跃、最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基础科学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1]。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基础医学阶段开设了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侧重讲授了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然而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程,大多数高校认为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对于临床常规检验工作无直接关联,且开设这门课的硬件和软件要求都较高,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没有开设的必要性。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系自2001年招收本科生以来,一直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毕业后的就业广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充满兴趣,本科毕业后进入科研机构、研究室以及升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比例逐年递增。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手段,因此,我们认为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很有必要,并且在专业发展的十几年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得失,改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使得课程设置更具有科学性,让学生在最精简的课时里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改革经验

本学系自设置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后,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经验: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运用科研思维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增加学习热情,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教学效率,让实验内容由验证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2]。本学系实验室是“江苏省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及“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不仅承担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还承担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培养。同时,本学系采用的是“系科合一”的模式,即医学检验系设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部,检验专业主干课程的老师多来自临床检验一线医生和技术人员,师资力量雄厚。但是考虑到每年的本科生人数较多,而传统意义上的大课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不利于引导和挖掘在本学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将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具体做法:将本科生划分为每四人为一小组,让硕士研究生以教学助教的身份参与到实验课带教中,形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导本科生查阅细胞生物学技术方面的文献,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的科研思维。研究生在助教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促进教学相长。

(二)以细胞培养技术为主体的实验课内容改革

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将细胞培养技术作为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相关学科的融合,不断改革与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了现在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此体系中,包含了细胞提取、培养、换液传代、冻存复苏、细胞融合和单抗制备技术,由浅入深展开,有助于学生以后在科学研究方向的发展。

(三)建立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特色的考核评定模式

实验考试是考核学生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手段,是检查教师教学工作、了解教学成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3]。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主要根据最后一次的实验考试成绩及每次实验报告分数来评定,导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一次考试的成绩存在偶然性,不利于考查学生对知识、动手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采用“全程考核”的模式动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考核模式更全面客观,更具公平性。具体做法:将实验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研究生助教根据每位小组成员在每次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打分,再结合每位成员的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文献汇报评分,最终评定一个分数;第二部分,分为实验理论知识答题和实验技能考核两个部分。以随机抽题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评分。同样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学生抽取一个实验操作试题,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的流程是否规范以及操作的手法是否流畅来评分,最终将这两个分数汇总评定为实验考试分;第三部分,学生平时表现分,包含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动手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评分等。汇总这三部分的考核分即为学生的实验课成绩。通过多样式的考试模式,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形式,课程中充满了挑战和趣味性,学生对我们的课程反馈良好。

二、改革成效

我们在数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以细胞培养技术为切入点,让参加的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这样的形式非常有助于我们发掘科研的好苗子,近年来我们有多名学生在本科阶段申请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项目,发表SCI论文以及获得发明专利,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4]。我们的本科学生经过训练,在研究生招生面试中更具竞争力,近年来保研、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导师们对学生评分很高。

三、改革方向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

1.针对课程内容较单一现状,将进一步提高实验课时比例,而理论课课时的不足将通过引导学生上网课、微课以及开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

2.与学校医学模拟中心合作,尝试开展新型的虚拟实验的教学形式,便于我们开设那些现有实验室条件下无法开展的实验课程,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

3.通过调查发现,本专业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各高校开展情况不同,并且缺少统一的教材,我们希望推广这门课,并联合其他院校一起制定适合本专业的统一教材。

四、展望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实验教学,探索

材料化学是一个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在信息、能源、环境、航天等前沿科学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 许多高校设置了材料化学专业实验, 我们根据我校办学经验和实际条件,并结合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及专业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掌握高技术材料性能的最佳测试技术,具体设置了材料合成与加工和材料性能测试相结合的专业实验教学大纲[1-2]。本文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谈一下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重视实验室建设,保证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具体的说,硬件条件包括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实验仪器和大型设备的购置等等;软件条件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制定优化,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具备优良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1.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

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实验条件,是顺利开展实验课程,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先决条件。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室面积达到500 m2,实验室分为材料合成实验室和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两部分,主要承担了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和本科毕业论文等教学任务。

随着现代化仪器技术的高速发展化学论文,培养掌握现代化测试技术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引进了一大批与材料化学专业有关的先进测试仪器,并为材料化学专业开设了现代分析与测试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测试材料的常规科研方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热分析仪、比表面仪、纳米粒度仪、电化学分析仪等仪器多种测试方法的介绍和使用,这些仪器偏向于基础化学性质研究,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材料的各项微观性能。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用于研究材料电学、硬度、力学等性质测试的实验。实验仪器包含了纳米Zeta电位测试仪、体积电阻测试仪、简支梁试验机、布氏硬度计、电热平板硫化机、单螺杆挤出机、桌型老化试验机、氧指数仪等大型仪器。学生在学校里熟悉了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以后,我们还会积极联系一些相关的单位,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关的实习操作,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

2.实验室软件条件建设

软件条件建设的主要摘要对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合理组织编排,采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手段,与同学多做交流,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找到最佳的传授知识手段。

2.1 紧跟专业方向特色,制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从大三开始开设,此时学生以及通过前两年的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更容易接受一些较为专业,相对复杂的实验项目,同时也要紧跟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方向特色,这就成了我们在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时的宗旨。

我校的材料化学的专业实验分为高分子与无机两个方向论文格式。我们根据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衔接的原则,通过开设一些与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无机功能材料等课程相关的典型高分子和无机材料合成实验、性能表征及加工修饰实验,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使他们对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有更深一步的体会,对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2.2 精心选择实验,合理编排顺序

我校根据材料化学的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对材料化学高分子方向的实验总共安排8个实验,其中6个为必修实验,2个选修实验从教学大纲中的14个实验中根据实验需要选取。8个实验中有材料的合成实验,也有材料性能加工测试实验化学论文,安排实验顺序时我们依据连贯性的原则,尽量使两个甚至三个实验能够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链,例如,我们通过“聚乙烯醇缩甲醛(PVF)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测定”这个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掌握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缩合反应的具体实验技术,最后收集到的产物我们可以作为下一个实验“GPC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一个辅助测试原材料,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掌握GPC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这样的实验安排有利于将各自独立的单个实验有效的串联起来,增加实验的综合性,更加有利于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思路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严格考核制度,提高学习效果

只有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考核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我们的教学与考核方式采取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综合评价的办法,即实验前,试验中,试验后这样一个办法。实验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预习报告占总成绩的30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40 %。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写实验预习报告,他们才会去查阅本实验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实验机理、实验步骤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和了解,尤其对于一些设计性实验,会对实验的设计方案有更多更好的想法与思路,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做实验的乐趣性。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老师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提问,考核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并予以打分。最后,实验报告综合反映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数据处理等的完成情况化学论文,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具备一只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专职教师共计5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3人,硕士2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专职教师实行坐班制,负责实验室相关仪器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安排实验教学进程表。我们严格要求实验教师认真备课,每个实验项目开始前都要做预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各种注意点都记录下来,对于一些实际的样品,测出准确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实验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说改进实验方法,改变原料配比,改变模具形状,改变测量方式等等,都是很好的尝试[3]。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3. 结语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7

1现代战争对航空计量测试发展的启示

包括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当代的一系列战争,给人们的提示是:战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欺软怕硬与恃强凌弱在国际社会中屡见不鲜;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家和领土完整便没有丝毫保障。它对我国航空计量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们看到现代战争所具有的一些主要特点是:①更为广泛地使用空间系统,空间系统和空间作战是空中力量的制空权、远程精确打击、全球机动、灵活的战斗支援和制信息权的重要保障。②更加看中包括空中侦察、目标选定及分配、战场监督与控制和精确打击四个方面的精确打击体系。③飞机与导弹协同作战,飞机是主力,而导弹是尖刀,二者缺一不可。④电子摧毁与火力摧毁密切结合,火力摧毁是目的,电子摧毁是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

可以看出,配备高新技术的航空武器装备,是西方世界控制、发动、并主导现代战争的关键。而高新技术从诞生到成功运用到航空装备中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一般经过:①发现高新技术;②高新技术用于航空问题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研究;③实现产品方案设计;④型号设计等四个阶段。

航空计量也应遵循和适应这一发展规律,先行一步。在“发现高新技术”的同时,即开展其特性、性能指标的计量测试研究;在其“用于航空问题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研究”中,提供技术基础依据;在其“用于航空工程的产品方案设计”时提供定量技术数据;而在“航空产品设计”时,提供可测性、可维护性、可计量性计量保障方案,并在形成产品的同时,将其纳入航空计量测试体系,有效溯源。不能在产品需要确定性能指标时,才想到计量测试问题,一方面使得计量测试失去了改进和控制产品质量的意义,另一方面也由于没有按照可测性、易维护性和可计量性设计原则设计,许多性能指标的计量保障无法实现。无法真正全面将其纳入航空计量体系,也限制、制约了高新技术在航空装备中的发展及应用效果,更不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和性能指标的提高。没有计量测试,无法确定指标,更何言提高?

另外,计量测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技术基础性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性研究和改造世界的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在基础研究方面,可以将专业、参数划分较细;而在应用研究方面,尤其在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应用系统的计量测试领域,往往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技术与复合技术,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不应将计量测试专业分得过细、过死和过于分散。航空计量应有认识世界的基础性研究,但更多是偏重于改造世界的应用性研究方面,亦应打破传统的专业和学科限制,如隐身性能测试,可能涉及的专业和行业要依所选用的隐身技术(电磁隐身、红外隐身、声隐身、光隐身、等离子体隐身等)的不同而不同,不宜简单纳入电子学计量或光学计量等测试领域或专业。凡是航空计量所需要的技术和业务,均需发展,不宜简单地按常规学科(如几何量、电学量、力学量等)划定,同时应兼顾本项技术及相关技术的互补性、互相促进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不宜就事论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对长远、总体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研究。

2军事革命对航空计量发展的影响

从现代战争可以看出,这种与以往战争特点不尽相同的战争模式,预示着具备现代战争特点的军事革命时代业已来临,其特点主要是:敌对双方的对抗,是没有明确的前后方的,包括空间、地面、水下、信息、指挥、控制、通信、情报、技术、人力、财力、物力、心理等所有资源的全方位对抗。这种军事革命概念下的现代化战争,完全是以“己方占有各种资源及优势地位,剥夺、破坏或摧毁敌方的资源和占有资源的一切基础”为目的的一种争夺。在这里,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武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突出的是具有高新技术的航空武器装备,由于兼有隐身性、远程性、突防性、快速机动性而举足轻重,在实施电子干扰、电子侦察和电子防御的电子战中,在C3I(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对抗和战场侦察的应用中尤其突出。在现代战争中直接使用的航空高新技术有:①隐身轰炸机;②联合直接攻击武器;③GPS辅助制导炸弹;④GPS辅助瞄准装置;⑤三军通用隐身战斗机;⑥红外截获和指示系统。高技术武器有:①卫星系统和侦察机(照相侦察卫星;雷达成像卫星;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通信卫星;U-2侦察机;无人机)。②具有隐身性、远程性、突防性、机动性特点的先进作战飞机,电子干扰机,预警机,攻击直升机。③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集束炸弹,巡航导弹等制导弹药。所有这些高新技术及航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均应纳入航空计量保障体系,其设计、研制、改进和发展均需要跨行业与跨专业的计量测试保障,包含电子学、电磁学、光学、红外、几何量、力学量、声学量、热学量、材料性能、隐身性能、制导性能、电子战性能等的总体特性计量评价、综合特性计量评价、精确计量评价、以及动态特性计量评价技术方面的需求已经突出显现,并日趋迫切。为航空计量测试展现了众多全新的领域与空间,将大大影响和左右以往业已形成的、以专业及参数细化为特征的计量发展体系与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体系、机制和具有众多新特点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3知识经济时代对航空计量发展的推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和正向知识经济方向发展的时代,其主要特征体现在推动和左右经济飞速发展的是众多科学技术知识含量极高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和服务。它们在几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生存、生产、生活质量和环境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各种效率,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人类自身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在提供着不断强化、高效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新技术、新产品、新发明、新观念不断涌现,不断有曾被认为不可能的或极为复杂的事情被变得轻而易举。这其中,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不死的灵魂,具有不断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本时代的主宰和精华。知识经济时代的这种现状与发展趋势,无疑每时每刻推动着航空计量的发展与进步,并且不断给航空计量与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航空计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吸引、培养与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计量测试人才队伍,将是航空计量测试技术水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与发展,立足于21世纪世界计量测试技术领域之林的根本保证与必要条件。

4航空计量测试

航空计量测试技术是保障航空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基本手段和最后手段,贯穿于型号设计、研制、生产、使用及维护的全过程,是保障先进战斗飞机实现空中优势的必要条件,是牵动全局发展的共用技术,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一观点和理念已经逐渐被人所认知,并趋于达成共识,但在我国的实际执行中尚不尽如人意,离满足实际需求差距尚远。

5航空产品研制和生产对计量测试的需求分析

新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较多的高新技术及武器系统,诸如“无远不达、威及全球”的航空武器系统,“完备防御、精确攻击”的空间武器系统,反卫星武器系统,导弹防御系统,激光武器系统,电磁武器系统。纳米技术,星际导航、GPS卫星空间四维定位系统,精确制导的灵巧导弹与灵巧炸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电视制导、雷达制导、GPS制导、惯性制导、组合制导的智能精确打击武器,电磁隐身、红外隐身、声隐身、光隐身、等离子体隐身等隐身及反隐身技术,防区外精确攻击技术、发射后不管导弹技术,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硬目标侵彻技术、空对地多目标攻击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都对计量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对抗技术、超视距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远程雷达技术、预警技术,数字式卫星通讯技术、蜂窝电话技术等导致了无线电工程、国防电子设备等新领域和新技术的计量需求。在通用技术领域,总线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环境技术、战争模拟技术等为计量测试技术开拓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全新领域。精确计量评价技术、动态校准技术的发展及溯源对计量测试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在21世纪,敏感元件及传感器技术将进一步对温度、压力、流量、负荷、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位移、转速、振动、冲击、红外、激光、光敏、超声波、化学、生物、气体、味觉、视觉、触觉、光电、电磁、辐射、湿度等各类传感器提出新的要求,它们将继续向微型化、精确化、智能化等诸方面发展。伴随着光纤传感为特征的武器装备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飞秒激光技术等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其动态特性计量校准、量程拓展、环境延伸等一系列的计量需求将继续加剧,并且它们一直是各个国家各类型号武器装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的航空设备测试系统将继续向着集成化、复合化、模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由此牵动着计量测试技术向服务现场方向发展,进而继续推动在线校准技术、自动化校准技术、最优化测量校准技术、综合校准技术、多参数校准技术、动态校准技术以及模型化测量校准技术的发展。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各种新型飞机、发动机、直升机、无人机、地效飞行器等等航空器将陆续投入生产和研制,由此将强力牵动和计量校准技术密切相关的型号测试技术发展需求。测试技术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各种计量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检定、校准技术和未明确规定,但可溯源的测量技术,以及目前尚无法进行量值溯源和传递的特殊测量技术。计量和校准技术实际上只是具备溯源能力,且具有法定依据的部分测试技术,各种型号武器装备和现役装备所需的大量计量保障尚无法定计量规定,因此,以测试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以完备计量保障服务为目的的测试技术研究是航空计量测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以来,以隐身、电子战、远程、突发性、多目标远距离精确打击和夺取制空权等为重要特征的第4代飞机和第4代航空武器系统在世界上陆续出现。与此同时,具备远程有效运载工具的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病毒武器、信息武器等大规模摧毁性武器仍将是国家间主要的战略威慑力量。这期间,航空武器装备将加强精确制导技术研究和空对地多目标攻击武器技术研究,着重发展以雷达、红外、电视等制导的三军通用精确制导弹药,中近程高性能、全天候精确打击武器和低成本精确打击武器,加强电子对抗系统技术的研制,加强计算机对抗手段的研究,研制高分辨力、全天候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低截获率雷达及相关技术,建立攻守兼备的航空装备体系,发展电子战飞机、预警机,建立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发展远程巡航导弹,形成威慑力量。这里,机载航空武器是空中力量攻与防的关键所在。所有这些,均应纳入航空计量体系中来,变成航空计量的研究课题与方向。

21世纪,应积极开展尚未投入实用的一些新概念武器技术的计量测试研究,如主要包含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两大类的高能武器。

动能武器主要包括使用超高速射弹的动能杀伤目标的电磁轨道炮、电磁感应炮、电热炮、电化学炮等;定向能武器主要指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属于光速武器。激光武器可使人眼致盲和光电设备致盲;电磁脉冲武器可摧毁导弹、雷达、通信系统、电子设备;次声波武器可影响人员大脑神经系统;高功率微波武器是一种多功能、射频、光速武器,是一种较好的反隐身武器,可进行远程干扰、近程杀伤。

作为非致命技术的非杀伤武器系统技术还有:次声波武器技术、粘胶、光滑剂、超级腐蚀剂、计算机病毒等,绝大多数都属于航空武器技术装备,都应该纳入航空计量测试体系。应积极开展这些新概念武器技术的计量测试研究,寻求将其纳入计量测试体系的途径,储备有潜力的成熟技术,为航空军工服务和提供支持。

另外,各国将陆续开始研究可突破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远程武器系统,包括多弹头技术、生物弹头技术、地效巡航导弹技术、电子对抗弹头技术、隐身弹头技术、弹头防御技术。同时将加强战斗机防撞地系统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一个新型航空产品的出现,往往需要众多厂商参加研制,并为新型号研制直接提供配套产品、零部件加工。而这些产品的性能参数,技术数据大部分是由专用测试设备提供的。这些专用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各种专用测试仪、试验台、各种专用试验器、专用校验仪器、专用测试车等等。这些专用测试设备成为保证航空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取得航空产品技、战术指标参数,判断性能是否合格的关键测试设备。然而,由于缺少相应的测量标准,这些设备大部分未进行校准,也就无法进行量值溯源。另外,这些专用测试设备种类繁多,具有多参数,多功能的综合测量能力,同时具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和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因此,必须研制专用测量标准,编制相应的校准规范,使航空专用测试设备纳入校准、溯源的轨道。

电磁学量,主要是电学量,在航空产品及型号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维护和使用中,电学量一直居于任何其它物理量所无法替代的地位。作为能源的电量,为各种电气、电子、电学系统提供动力。而作为信号载体的电量,在航空电子系统、航空通用地面检测系统、航空专用地面检测系统、机载飞行控制系统、电操纵系统及火控系统、实验室用基础测量系统、现场测试系统、以及各种非电量电测系统、各种物理过程的仿真模拟系统中,均获得了广泛应用。电磁学计量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对于保障航空产品和型号的性能、质量、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效益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飞机的研制厂家广泛使用的飞机地面试验系统,就是例证。飞机地面试验系统范围很广,主要有十大试验台:①飞行品质模拟试验台;②飞行控制系统试验台;③电网模拟试验台;④燃油系统模拟试验台;⑤液压系统模拟试验台;⑥环控系统模拟试验台;⑦座舱盖模拟试验台;⑧航空电子综合模拟试验台;⑨进气道调节系统模拟试验台;⑩座舱照明模拟试验台。除了上述十大试验系统外,还有很多,如发动机试车台、试验台,飞机全静力及疲劳试验系统、各类风洞等均属此类,无法一一例举。贯穿于大多数试验台的核心手段就是以模拟电压为输入,以模数转换为特征的通用电学量线性测量系统、各种电学量信号源系统及传输系统。因此,这些电学量线性测量系统、各种电学量信号源系统及传输系统的计量校准在飞机、发动机等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保障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它所确定的飞机强度对于安全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而飞机和发动机的寿命通过这些试验系统确定,所获得的不仅是安全性上的保障,还包含经济效益上的考虑。

广泛用机使用中机载设备现场维护的地面检测车是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地面检测车多用于机载无线电设备、军械、航空设备、飞机、发动机等的使用中现场(机场)维护检测。通过它们:①对飞机动力装置及相关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测;②对原位故障检测;③修理维护后检测。可分为通用和专用,包括自动检测车和非自动检测车。非自动检测车多是将一些机载设备的校验器装于车上组成,与实验室校验区别不大。而自动检测车则不同,它们需要:①提供操作程序和指令;②形成激励信号;③接收检测信号;④处理、分析、判定信号并显示输出检测结果。

地面检测车在结构上大量采用总线型结构、具有通用接口的功能化模块或设备集成,诸如IEEE488总线设备、VME总线模块、VXI总线模块、PXI总线模块、LXI总线模块,有分布式、集中式、主从式等类型和种类。

通用自动检测车一般需要提供和测量直流电信号、脉冲信号、低频正弦信号、一次性指令信号、时间间隔信号等,包含A/D变换器、D/A变换器、逻辑开关阵,以存储、匹配、A/D、D/A为基本单元而存在的虚拟仪器系统。

将通用自动检测车纳入计量体系,是保障和提高航空武器型号技术和作战性能的必须,这方面需要开展的计量工作很多,A/D变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D/A变换器、任意波发生器、虚拟仪器系统、各类总线模块及集成系统的校准,现场校准、原位校准、自动化校准和系统校准需求必不可少。

专用自动检测车主要有:①无线电设备自动检测车;②飞机、发动机及航空设备自动检测车;③军械设备自动检测车。

飞机、发动机及航空设备自动检测车主要检测内容有:发动机综合调节器;矢量推力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进气道自动调节系统;空气调节系统;防火信号系统;燃油系统等。

这些专用自动检测车的数值参数均需纳入计量体系,否则,谁都无法保证其量值的准确可靠。

包含陀螺、惯导、组合导航、自动驾驶仪、飞行控制系统、火控系统、综合信息显示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大气数据系统、电源系统、电气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等系统及其校验器在内的航空自动化综合系统,多数属于航空电学和航空仪表计量测试领域,事关飞机总体性能和安全性等,急需纳入航空计量测试体系。

由机上面空间狭小,用电设备众多,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共存,功率强弱不一,频段范围参差不齐、无法真正接“地”,使得机上电磁环境比较恶劣,电源品质也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多而变得恶劣了,失真、噪声增大,尖峰、浪涌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问题比较严重,往往造成航空电子设备的工作不正常或性能降低,尤其对于可能的无线电罗盘、信标接收机、VOR、惯性自主导航、自动驾驶仪等设备的偏航影响不容忽视,对于方向接收机、下滑接收机等仪表着陆系统、微波着陆系统一类盲目着陆系统的影响更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其计量测试保障必不可少。

各类总线集成测量系统的综合校准研究———VXI,PXI,LXI等各种总线集成系统是航空和国防专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航空、航天、电子、兵器等行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航空为例,如雷达测试系统、自动驾驶仪测试系统、组合导航测试系统、着陆设备测试系统、飞控测试系统、飞机地面测试车等所需测量参数多且杂的专用测量系统,越来越倾向于用总线集成系统来组建,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该类系统极为复杂,品类多、参数多,开发研制周期很长,成本高昂,量值溯源问题很难解决,且技术更新服务无法保证。而采用总线集成结构以后,每个模块组件实际上是一些通用信号源或测量装置,很容易分别进行量值溯源和计量保障,可以采用许多现有成品部件组合,很容易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同时开发研制周期极短、成本低廉。因此,关于总线集成系统的计量校准问题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集成系统的参数多且杂,使其计量校准变成了一个急需解决但又极为复杂的难题。总体说来,总线集成技术属于现有成熟技术的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组合化与网络化,外加上严格的环境和兼容性要求,体现的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量变到质变的总体优化效果,从模块的通用性、互换性中寻求低成本和高效益,最后获得系统的可靠性和专用性。就每个模块本身来说,与非总线集成设备相比,并无本质不同,从计量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开展总线集成系统综合校准本身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各模块(如数字电压表、信号源、数据采集系统、数字示波器等等)自身性能的计量评价,航空计量系统本身就具有这些设备的性能计量能力,对于这部分需求来说,仅需要掌握总线集成应用技术即可以满足需求,如V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校准、PXI总线数字电压表校准、VXI总线数字存储示波器校准、PXI总线动态信号分析仪校准、LXI总线计数器、频率计校准、VXI总线射频信号源校准、VXI总线频谱分析仪校准等。另一部分内容是总线兼容性测试装置研制,包括①各类总线主机箱冷却规范测试系统;②各类总线模块冷却规范测试系统;③各类总线电源规范测试系统;④各类总线模块电磁兼容规范测试系统。其关键技术是总线兼容性校准技术和环境技术。

时至今日,航空电子设备业已成为现代化飞机中不可缺少的装备系统,包括用于通讯的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应急救生电台、机内通话器和应答机等,用于组合导航的无线电罗盘、VOR、GPS、航向接收机、下划接收机、信标接收机、微波着陆系统、无线电高度表等,用于作战的机载雷达系统、遥控遥测系统,具有电子干扰、电子侦察、电子防御能力的电子对抗系统(雷达干扰机、电子告警机等)、敌我识别系统、多目标跟踪、处理系统等。航空无线电电子学计量测试在上述领域中的实施,对于上述各种航空电子设备的技、战术指标的评价与保障,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其技术参数涉及微波、电子、红外、激光、电磁、材料、隐身、预警等诸方面。没有航空无线电电子学计量手段,人们将无法保证上述航空电子设备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评价测试,是航空无线电电子学计量的必要手段和前提。许多飞机都对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评价甚至飞机全机电磁兼容性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军用飞机由于配备电子战装备,具备电子战能力,因而这一要求尤为迫切和突出。这主要是飞机舱内空间狭小,用电设备众多,且功率强弱不等,相差悬殊,频段覆盖范围广,而飞机在空中飞行,是一个无法“接地”的独立飞行体,全金属外壳,易导致不同用电设备的辐射电磁波在舱内多次反射形成驻波等较强干扰,电磁环境尤为恶劣。很容易降低机载设备的技、战术指标,或使其无法正常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之一就是开展和完善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评价测试,规范和统一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保障飞机作战性能。机载雷达系统对于军用飞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航空电子装备,可以说是飞机的眼睛,其发射功率,搜索范围、距离,以及多目标跟踪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只有对机载雷达的这些主要作战性能和指标进行全面计量测试,才能获得有保障的性能指标,也才能将那些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淘汰掉,而不是只听生产厂家怎样说。军用飞机对机载雷达系统的计量评价要求较民用飞机来说,更为强烈,其主要原因不仅是其所用雷达性能的明显提高,而是由于具有电子战能力的作战飞机必然面临敌方雷达干扰机的电子对抗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能保证技、战术性能是需要计量测试手段评价的。电子对抗设备,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机载作战装备,也还没有纳入航空计量测试体系。电子对抗主要包括:射频对抗(涉及通信、导航、雷达和制导);光电对抗(涉及红外、激光、电视);声学对抗(主要指水下声纳);空间对抗(涉及太空对抗、卫星对抗、信息对抗)。可分为积极对抗和消极对抗、压制性对抗和欺骗性对抗;可使用连续波干扰、脉冲干扰、噪声干扰;引导式干扰和应答式干扰;产生轻度、中度、严重干扰。一般具有两类设备:雷达干扰机和电子告警机。

雷达干扰机技术要求:宽频带;大功率;快速信号处理能力;圆极化和多种极化模式;全频段、全空域;同时准确获取敌方雷达多种参数;综合使用多种对抗技术对抗多种雷达;对新体制雷达有快速反应能力。电子告警机技术要求:探测敌方雷达辐射情况并报警;实时探测对我辐射的雷达并定向;确定辐射雷达型号及工作状态;通过辐射功率判定雷达距离;多目标辐射中选取最危险者,报警。它有:工作频率范围、信号接收方式(脉冲、连续、准连续)、接收机灵敏度、警戒范围等指标。

电子对抗设备的应用特点是,若想较好地完成电子对抗任务,必须要有足够精确的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多是无线电参数指标,这就为航空无线电电子学计量提出了新兴的课题。这一领域的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直接影响和左右电子对抗设备的效果和性能。实际上,航空电子设备的计量需求是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完全独立自主的全面计量评价,以判定其性能指标及其试验器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溯源。其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当然是保障飞机总体性能,而不是计量本身。在航空领域里,GPS系统用于实时给出飞行器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维定位,以便实现其全球导航定位和武器的精确制导。新型飞机以及廉价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均要用到GPS制导。这里面,极为迫切的计量需求是包括GPS导航卫星系统及GPS导航接收机的时间频率量在内的性能指标的计量评价。

6航空计量测试需求与计量保障现状差距分析

航空计量的现状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体系性的差距,在我国,应当加强全行业对计量测试的理解和重视;在全行业范围内对其进行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和支持,强化计量观念。实践证明,计量测试技术是保障先进战斗机实现空中优势的必要条件,是牵动全局发展的共用技术,计量测试技术贯穿于航空装备型号设计、研制、生产、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是保障型号性能、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和最后手段,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中,通用计量测试技术一直是对各种航空武器平台的最终测试手段,这在国外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目前我国航空电子设备计量的现状,仅是使用原生产厂家提供的“试验器”在产品装机前对其进行部分性能和指标的“校验”,未能抛弃原生产厂家的试验器,对航空电子设备进行完全独立自主的全面计量测试,也未能对各生产厂家的试验器进行计量评价,只能“承认”各生产厂家产品指标及测试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若问为什么,则通常的答案是“外国某公司就是这样干的!我们也这样,肯定没错”!

另外,部分单位对计量测试认识不足,造成了现状与需求的根本差距。以飞机地面试验系统中的各类试验台的校准为例,他们通常认为:“本系统已足够完善,不必做任何改动和校准了,再计量纯属多余,无什么大用,从来没有一个飞机故障是由于计量造成的”。“本试验台中的测量是次要的,居从属地位的;而控制则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的”。“这是一个应用研究室,不是计量室,基本上无须多少计量”。

在我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飞机系统地面测试系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们是为了评价飞机及其机载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才建立起了这许多大大小小的试验台,在这里,永远居于第一位的是试验台所出具的数据,它的全面、可靠和高效是人们最初也是最终目标。是试验台为了数据服务而存在,不是倒过来,为了评价试验台才去计量和校准它。一些部门和单位缺乏这方面的思想和意识,他们往往对于试验台本身奉若神明,而对其数据的校准则不屑一顾,认为没必要、不需要、纯系多余、自找麻烦。因而,这一系列试验台用于仿制飞机可以说是基本满足要求,具备了一些手段,用来研制飞机,进行开创性试验项目,设计研制世界第一流飞机,并将其性能全面准确地测试评价出来,差距尚非常大。当然,不断改善和完善这些试验台,阻力也是很大的。

另外,航空产品设计部门及管理部门,应该将计量测试提高到事关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与性能指标的保障层次上来认识与规划,应加强管理与投入。实际上,任何定量的性能指标,不进行测量是不会获得的,现代飞机等航空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控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进行反复的测量和实验,难以进行改进和更新,以便获得最优质量和性能。

不重视航空计量测试,体现在飞机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中,就是没有遵循可测性设计原则,无法进行现场原位计量测试。体现在规划上,就是将行业计量混同于常规计量,没有在专业上进行规划,在资金上进行支持,以为依赖国内某些部门的常规计量测试体系或其他行业的计量体系就可以完全满足要求了。

所以,若想在飞机等航空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效益上获得突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建立和完善航空计量测试体系。除此以外,航空计量应在两个主要方向上进行专业技术研究:航空通用测试技术研究;航空专用测试技术研究。

在技术特点上可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实验室用基础测试技术及其溯源性研究这方面在计量领域主要包括:①精确测量技术研究;②动态测量技术研究;③模型化测量技术研究;④最优化测试技术研究;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前景的通用测量设备校准技术研究;⑥各种高新技术计量测试研究;⑦各种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在计量测试行业上的应用研究;⑧计量测试基础理论研究。

试验专业技术总结篇8

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1.基本实践能力

(1)表达能力。是指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能力、课程演讲能力、完成课程论 文能力、文化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2)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指计算机应用技巧能力、应用土木工程设计软件能力、应 用工 程项目管理软件能力、应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软件能力、应用土木工程施工监理软件能力和 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3)外语能力。是指外语交流能力、土木工程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外 语应用能力和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2.工程实践能力

(1)知识积累能力。是指完成专业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岗位 实训能力 、认识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生产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毕业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实习过 程中探索性学习能力、工程实际知识的接受能力、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力和实习中掌握“ 三新”的能力。

(2)主动实践能力。指对土木工程实践问题的质疑能力、对土木工程实践问题的观 察能力、解决土木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实践协同工作能力、工程实践小组领导能 力、深入 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深入工程施工的实践能力、探索性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的应 用能力和专业课知识应用能力等。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1.理论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测量与检测技能应包括工程测量、结构检测、道路检测和桥梁检测等方面的技能。 这些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常规技能。应届 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考核的首要技能就是工程检测操作技能。 由于毕业 生毕竟缺乏工程经验,不能马上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因此工程检测操作技能就成为毕业生 的基 本技能。理论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熟练掌握常规的工程检测操作的理论知 识。同时,在教学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实践内容的教学,为提高学生工程测量实际能力 ,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程技术应用技能应包括工程管理、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并能发现工 程常 见技术问题和解决常见技术问题的能力。当毕业生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在熟练掌握工 程检测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用人单位会将工作优秀者安排在适当的管理岗位上,从事工程技 术的管理工作。这也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第二阶段的考核。必要的施工计划、合理组织可 行的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些是保证工程进度和降低施 工成本的决定因素。

2.实验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离不开建筑材料质量的验证试验、混合料的配比试验、施工 过程中分项工程及分部工程的质量抽检试验和交工竣工时的验收试验。学生毕业成为工程 技术人员后,这些相关的试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经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学生在校期 间所学的建 筑材料试验、建筑结构质量监测、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测和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测等课程都 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项目应覆盖工程全过程的的实验内容,精度要 求要符合工程实际的要求,以此缩短从试验室到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

根据土木专业的特点,我们把四年的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考虑,坚持实验教学四年 不断线并将土木工程 的封闭实验室变为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验条件。大 学一、二年级开展结合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各种 实验 设备和仪器的操作,了解实验环境和实验室管理,掌握基础性验证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数据处 理的方法。大学三年级结合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设 计 综合性实验、建筑工程检测试验、道路检测与桥梁检测试验,由教师提出课题,学生组成小 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课题的报告和技术总 结。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专业课学习,结合桥梁工程、砌体结构等专业课的学习,由学生 选择工程实用性实验课题,经指导教师推荐,经相关程序审批,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和 技术总结。优秀的实验成果,学校要给予资助。

3.工程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 业实习。

认识实习的目的是增加新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首先开设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将土木工程概论按专业学科划分成总论、力学、建筑、岩 土、道路、桥梁、结构、施工、防灾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由对此领域的应用、现状及 发展都了解比较透彻的、在该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或教授进行讲课。在期末的认识实习中 ,让同学们根据实习的感受,结合上课的内容写出图文并茂的实习报告,从而做到理论指导 实践,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转贴于

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中,组织学生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在进行 特殊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指导老师聘请工程技术专家结合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疑难问 题,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接触到一些新的 技术问题,并指导学生对新技术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实习的过程中 ,为学生创造深入施工现场的条件,让学生真正接触实践,亲自动手,完成实际项目上的工 程测量、工程试验、结构检测、道路检测和桥梁检测等方面任务。

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仅靠学生到施工单位实习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地结合专业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生产科研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我校与施工生产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项目来自于教学基地。选择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 应用价值,能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工程施工企业实际生产 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机会,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能 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 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教师与施工企业专家共 同评价学生的项目工作成果。

通过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既 提高了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使得学生通过实际的工作,锻炼专业技能,提高环境 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项目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使学生不仅具有实践能力而且具有发展能力,可以随社会的发展 和职业的不同而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可以在毕业后以一个熟练技术人员的身份立即进 入社会和工程施工生产领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就业选择,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从业观念 ,有助于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2.实录案例模拟教学法

开设实录案例教学课程,可以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实际工程教育。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室 进行实例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 的感 性认识。尤其是对于工程测量、工程试验、结构检测、道路检测和桥梁检测等方面在实习的 过程中没有接触到的,或者是目前学校实验条件不具备的试验检测项目,都可以通过多媒体 进行演示。对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新工艺和新技术,发现工程常见技术问 题和解决常见技术问题等方面,学校给予立项,组织部分教师深入工程实际,进行工程全过 程的实录,采集成影像教材给学生播放,并由教师配合讲座,从而使学生掌握施工全过程的 施工工艺。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管理课程的教学,由于教师普遍缺乏施工企业管理实践 工作经验,因此造成理论知识与施工企业实践技能脱节,造成学生也缺乏工程管理实践学 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社会实践环境。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不能到 真实的工程管理岗位实习,必然降低毕业生的管理实践能力。我们采用模拟教学法构建师生 之间的互动平台,正确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工程管理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模拟的工程 管 理岗位上扮演职业角色,聘请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企业经理加以指导,这就从根本上弥补了客 观条 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施工企业经营环境,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 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 06(5).

[2]张季超,童华炜,张春梅.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

[3]孙文彬.加速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5) .

[4]时志军,李晓莲,李灵君.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天水师范 学院学报,2007(9).

[5]何培玲.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实施策略[J]山西建筑2008(3).

[6]曾文德.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经济,2008(6).

上一篇:记者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财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