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3 08:11:25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继电保护 管理体制

一、引言

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性

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有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也就是它应该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就称为有选择性;否则就称为没有选择性。

(二)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和异常工作状况的反映能力。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三)可靠性

保护装置应能正确的动作,并随时处于准备状态。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保护装置反而成为了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则要求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 计算 、安装调试要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要可靠、运行维护要得当、系统应尽可能的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三、继电保护管理体制设计原则

最有效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因此针对目前县级供电企业人才短缺,继电保护技术力量分散问题,县级供电企业应突破目前已经规定的岗位设置,采取集中力量,团队作业的方法,组建高效的管理队伍。因此对继电保护管理体制工作内容分配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工作职责细化原则,电力企业应首先根据部门职责进行以下划分

1.继电保护管理人员招聘和选拔职能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

2.继电保护施工管理、继电保护定值管理和继电保护监督管理必须打破现有规定的分离制度,建立一个新的核心部门全面、专业负责上述三项继电保护工作,该组织可以称为继电保护班或继电保护科。

3.现有的变电运行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参与继电保护监督管理,但不能是核心部门。

4.变电运行人员的继电保护工作培训职能由职工 教育 部负责,继电保护班协助。继电保护班人员的工作培训由公司委托专业学校或厂家负责。

(二)工作内容细化分工原则,继电保护工作面广,一般涉及10个以上变电站、3种以上厂家设备类型,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工作内容必须细化到人。

(三)管理等级明确原则,继电保护管理总负责是分管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继电保护班归属变电工区或检修部门,继电保护班下面分别设立施工组、变电运行培训管理组和定值计算管理组,各组组长直接受继电保护班长管理,具体工作中可以及时采取矩阵制交叉安排,另设立继电保护监督工程师为副班长一职,全面负责继电保护监督工作,主管继电保护定值管理组和继电保护培训组。

四、继电保护工作分析与岗位设置

为了保证县级供电 企业 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分析了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关系后,需要进一步确定继电保护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根据继电保护工作流程,可以把县级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管理体制内容反映出来。

县级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管理体制:继电保护管理人员招聘和选拔、继电保护定值管理、继电保护监督管理、继电保护施工管理、继电保护工作培训、继电保护工作考核管。

从实践和以上介绍来看,县级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监督管理。二是电网定值 计算 管理。三是继电保护定值调试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保证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不出现问题。新的体制把这三部分工作都安排在继电保护班,由继电保护班全面、专业负责,解决了县级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力量分散问题,形成了继电保护工作的核心团队,更容易达到“帕累托最优”,使工作关系和谐。

供电企业、电力生产企业设专职技术监督工程师和相应的技术监督小组在总工程师领导下从事技术监督工作。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程师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网调、中调、网内省调应设立调度、运行方式和继电保护科。地区调度所和一级制的调度所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立调度组、运行方式组或运行方式专责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继电保护组或继电保护专责人员。可见,在电力生产上,现有有关规程、文件对继电保护管理分工是明确具体的,但县级供电企业目前继电保护管理混乱局面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继电保护人才加上用人制度混乱和无法按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继电保护管理体制造成的。因此各县级供电企业首先必须采用优化原理方法,从人才入手,突破以上文件、规程规定,重新按新组合体制进行岗位设置,解决继电保护人才短缺这一直困绕企业继电保护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为解决继电保护人才短缺情况,必须确立达到继电保护管理目的的最优化方法,需要的专业人员多少才能达到效率最大或人力成本最小,因此首先考虑招聘和选拔工作,而招聘与选拔工作必须首先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确定某一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哪些类型的人适合被雇佣来从事这一工作。

五、结论

继电保护工作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就是:安全、效益,即在保证安全基础上的达到电网多供少损,取得电网最佳供电效益为目标。近几年县级电网负荷的迅速增长,各县主要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变电站及客户主变增容频繁。同时有些县城城区环网供电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35kv 网络 变化较大,对保护设备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层层把关,对保护定值的计算提出了更深更紧迫的要求。

参考 文献 :

[1]肖秋成.县级供电企业农网继电保护的动态管理.才智.2008,14.

[2]邹阳.论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广东科技,2008,12.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远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6-007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目前继电保护技术已经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相结合,逐渐从传统技术向着智能化、集中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迄今为止,继电保护技术自动装置已经经过了几代的发展,技术在逐渐地完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运行异常和面临远程操作等问题,下面我们对继电保护技术自动装置作出详细的分析:

1 继电保护技术自动装置运行时异常问题分析

1.1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容易忽略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网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复杂化,同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它由传统的电磁性保护装置发展成为先进的全微机型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会发生一些问题,常规问题在检修后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但是有些异常极易被工作人员所忽略,易忽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1.1 继电保护装置出现异常是非连续的情况,时断时续的,非常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查找;并且产生问题的时间是不确定的,经常是随机发生的,很难做出预判,预防起来比较困难。正因为如此,管理人员在查找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时的工作量会加大且查找异常的难度较大,查找程序也比较繁琐,不确定性导致问题常常被工作人员忽略,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就意味着异常还是会随时出现。

1.1.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出现的异常不是长期性的,它往往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这属于潜在的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就将其投入到使用中,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事故,不仅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发生严重的情况时还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如何解决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在运行时发生的问题

1.2.1 建设专业的维修维护团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维护人员一定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单位要定期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将先进的技术及时传达给技术人员;提高团队意识,整个团队中既要做到专人专项技术过硬,又可以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继电维护维修人员不仅仅要求专业技术过硬,还需要培养职业素质,从而有效地建立一支敬业爱岗的专业队伍。

1.2.2 定期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保养和维护。首先是为工作人员配备专用的继电保护调试设备,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使用仪器仪表,在接线时要规范操作流程。其次是对新技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最后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避免日后出现问题,发生事故。

1.2.3 注重日常维护和检修。运行人员必须对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进行定期巡视,因为这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当发现存在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联系维护人员进行检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时要考虑电压是否超过负荷,一定要保证在安全条件下运行。管理者要重视日常检查的重要性,以免工作疏忽带来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

1.3 总结继电保护装置经常发生的故障

加强对常规问题的总结,例如:双套保护装置当中的其中一套出现异常情况、电气设备无主保护或电网安全稳定装置不能正常工作、大面积保护装置跳闸或保护装置失去保护作用和多条线路同时失去一套主保护等问题,将这些常规问题分类总结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在发生相同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然后再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检修。

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远程控制技术

2.1 简述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发展史

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远动技术的的发展日渐成熟,设备的可靠性也愈来愈高,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推广,工作人员通过RTU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功能,利用规约与主站进行通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变电站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早期有人值守变电站需要通过控制屏上的控制开关就地操作断路器,随科技发展变电技术已经改造成为通过“远控”及“就地”的两种操作方式。

21世纪初,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变电站更加先进,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的信息系统开始兴起并且逐渐完善,有利于对保护信息运行及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记载,方便后期维修和事故总结。

而近些年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通讯接口、通信规约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IDE 60870-5-103和IEC 61850国际标准的远方终端装置技术全面推广,并且实现了装置与装置间的无缝连接,最新一代的变电站监控系统还具备了远方修改保护定值和投退软压板的功能。

2.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存在的问题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它的软压板技术无法完全实现硬压板的作用。

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通过RTU实现对高压电气设备的远方控制,但是保护压板的远方投退技术却一直未能投入使用。这是因为高压电气设备配备了完整的控制和监视回路,能够将远方遥控脉冲命令换成位置状态切换命令,同时具备位置校核、保持和监视等功能,传统的保护出口压板回路技术没有这些功能。即使二次出口硬压板回路的切换能够利用高压电气设备的控制原理,还要面临简化回路、减少成本等问题,而且回路经过改造后会变得复杂化,所以只能用于投退操作相对频繁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出口压板回路。

2.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3.1 采用小型低压电动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当操作机构辅助接点串于出口压板回路中时使用小型低压电动断路器,这种方法可以使控制保护出口压板同控制高压断路器相似,操作机构自身的机械闭锁功能来实现位置保持,同时位置切换、校核、监视功能都是均利用该操作机构的辅助接点来完成。性能可靠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的体积较大,导致该方案仅适用于“一对多”出口压板的切换。

2.3.2 替代低压电动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可以利用双位置继电器的电磁机构互锁和失电保持功能,首先将远方遥控分合回路分别接分合控制线圈,达到控制分合切换的目的;其次利用其多对合位闭合、分位闭合接点,串于保护出口硬压板回路、用于远方分合位置校核与监视,继电器上分合位置指示作为当地监视。这种断路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一对一”、“一对多”出口压板的切换。

参考文献

[1] 翟学锋,刘金官,余荣云,浦南桢,王中元,王再

骏,周栋骥,曹良,沈镜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

装置的反事故技术措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

(10):65-69.

[2] 李晋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发展分析[J].

电力学报,2008,(1):50-53.

[3] 吴小勇,刘春艳,李健,童小寒,胡蓉,陈湘波.继

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压板回路远方控制技术与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15):100-103.

[4] 王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存在问题分析及措施

[J].华北电力技术,2004,(7):50-53.

[5] 高浩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研究

[J].电源技术应用,2013,(6):84.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继电保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赵宇红(1973-),女,湖南邵阳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盛义发(1973-),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课题编号:XJK013CGD111)、南华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3JG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62-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一直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主干专业课,近些年来,随着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继电保护正在沿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继电保护的飞速发展使得当前继电保护的应用现状与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在近几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要求厚基础、宽专业,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也顺应改革的形势由原总学时68学时减少到40学时。基于以上两个原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需要进行改革。如何优化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何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重要、复杂的知识点,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学期所学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它与前期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联系密切,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些前期专业课时,相关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从而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与之相衔接的继电保护知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拟采用以下办法: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系统地规划专业课程,整理出前期与后续课程之间相互连接的部分、重复的部分,再与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将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然后对各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以强化本专业电力系统的系统观念,完善整个课程体系,这样可防止知识重复讲授所导致的学生学习内容繁多,学习“目的不明确”,系统感不强;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进行结合。例如在“电机学”课中加强对变压器空载、负载、短路情况下的电磁特性的讲解,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及减小不平衡电流的方法;“电力系统分析”课中加强对暂态分析部分的讲解,而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中只涉及在各种暂态情况下如何进行保护;通过在教学计划中增加“MATLAB”课,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微机保护的机会;在“发电厂电气部分”课中增加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图的讲解内容,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读懂继电保护二次图;减少或删除同其他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如“微机保护”中数据采集、数字滤波等内容在“信号与系统”中已经学过,就不再重讲;经过以上改革,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更有效地掌握课程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1.“学有所用,学有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应首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有所用,用自所学。继电保护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很敏锐地反映了新技术的发展。系统地、有效地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对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型、创业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各种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就需要从第一堂课开始精心准备。教师要把继电保护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用自所学;可以形象地把电力系统比作人,系统故障相当于人生病,系统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相当于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则继电保护就相当于医生,这样,大家对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也就有所体会了。还可以多收集一些电力系统的事故案例、现场图片及相关视频,从发电厂、输供电、用户等多角度讲授电力系统短路的后果,以及继电保护拒动或误动对电力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对人身的危害要用活生生的事例,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工作特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的阐述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教育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避免事故发生。

(2)利用实物解说,化抽象为直观。各式各样的继电器是组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器件,由于现在的生产实际中继电保护技术处于“四代同堂”的状态(即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同时存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部分继电器的实物图。在介绍继电器的结构、原理时,教师可准备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继电器实物,把这些继电器分组发给学生,让他们直观了解这些元器件的外型和内部结构,辨识它们的不同;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外型、型号,明白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继电器,它们的继电特性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枯燥的继电器结构、原理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相关知识比较抽象,以往采用板书教学时,教师要画图结合图型进行讲解,讲述起来不直观,且教师课堂工作量也大,教学效果不好。多媒体技术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和形象,可以通过视频、Flas、动态图片等形式,[2]为同学们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讲继电保护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几段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变压器事故爆炸等的视频,学生看了这些富有震撼力的视频之后,会对继电保护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会急于知道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这些事故,同时也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在讲解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的分布时,众多的零序电流画在图上,学生容易弄混,而用动画来显示零序电流的分布状况就非常直观清楚,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也变得鲜活多了。

2.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

学生普遍感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起点高、综合性强、难度大、较难以掌握,因为它实践性强但又比较抽象,而且对知识的描述与其他课程不同。如三段式电流保护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电流Ⅰ段保护的整定定义:电流速断保护按躲过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学生很难理解这种表达,单纯的实验环节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困惑和冲突来创设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3]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可提出一个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电流速断保护能否保护线路全长”,鼓励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最初的考虑大都认为:能够。再进一步问:“如果能够,则在本线路末端短路与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本线路和相邻线路保护的动作情况是否满足‘继电保护四性’的要求?”这时学生往往会发现保护动作情况有违“选择性”要求,前面回答错误。然后再引导出下一个问题,如: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对电流速断保护的影响,保护范围能否确定?在层层推进的设问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保护的整定定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3.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课程,通过开展实验来对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相衔接的桥梁,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因课时有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环节目前只开设验证性实验(继电器特性测试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常规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实验)各一个。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当前实验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即“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指导学生做继电器特性测试实验时,笔者会要求学生分析他们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会设问“如果有些实验内容中整定值、整定时间等变动会出现什么现象”,以使学生对所学理论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做常规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综合性实验时笔者一般会提前一个周以作业形式安排学生先做好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并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设计相应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另外,我校的TQXDB-III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可以做30个实验,除了所开设的两个必做实验,余下的实验可以作为开放实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进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空间和环境,给予学生选择、参与、实践、创新、创业的机会和条件。

三、结束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综合性强的主干专业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例探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现代电力系统实际,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整合和规划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电气专业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振锋,康小宁,杨军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9(4):125-128.

[2]常晓颖,王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18-119.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4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2)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字:继电保护系统、反事故、自动化

【分类号】:TG333.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个有机整体,继电保护专业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网局、省局、地(市)电力局及发电厂设置继电保护专业机构。网局、省局分别在中调所设置继电保护科作为局继电保护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履行专业管理的职能,实现全网、全省继电保护的专业领导,负责所辖系统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地(市)电力局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技术管理,一般设在调度所。在地(市)电力局、发电厂的检修分场或变电工区(检修部)设立继电保护班组。

继电保护工作专业技术性很强,一根线一个接点的问题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以继电保护机构必须配备事业心强,工作认真细致,努力钻研技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级继电保护部门【1】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使每项职责落实到个人。各单位领导要重视继电保护工作,充实配备技术力量,调动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各级性,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稳定。

对继电保护的定值管理,应结合电力系统发展变化,定期编制或修订系统继电保护整定方案。整定方案的编制依据:经领导审定的系统运行方式及运行参数,包括正常和实际可能的检修运行方式、最大有功及无功潮流(必要时应包括冲击电流值,电动机的自起动电流值等),最低运行电压、非全相运行的线路的相序分量、最佳重合闸时间、解列的具体要求等。重要的发电机及110kV以上系统所需的设备及参数,必须采用实测值。整定方案编制后,在本继电保护部门内应经专人进行全面校核,然后经调度(值长)、运行、生技、安监等部门讨论,由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整定计算原始底稿应整理成册、妥善保管,供日常运行或事故处理时查对。现场保护装置整定值的调整,应按保护装置整定通知单的要求进行,并依照规定日期完成。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基层局、厂继电保护部门,需根据季节特点、负荷情况并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合理地安排年、季、月的保护装置检验计划。定期检验工作应保证检验质量,掌握进度,及时完成。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后,应向运行人员交待,并填写继电保护工作记录。在运行中严禁无保护的设备投入运行,重要主保护撤出运行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当保护装置发生不正确动作,应及时向上级继电保护部门及整定管辖部门报告,并保留现场原状态,及时进行事故后的现场检验,检验项目根据不正确动作的具体情况确定,重大事故的检验工作要与上级继电保护及安监部门商定,并应有中调所、电力试研所参加分析,找出不正确动作原因,制定对策。运行部门平时应加强设备巡检,在高峰负荷来临之前开展设备安全大检查及保护传动试验【2】。

对于新建工程,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必须与工程同时投运。新安装的保护装置竣工后,应进行验收工作,防止因安装调试不良发生不正确动作或事故。在新装保护投入运行后一年以内,未变动二次回路以前,由于安装、调试不良而发生事故,责任属基建单位。运行单位应在投入一年之内进行第一次定期检验,检验后或投入运行满一年后发生事故,责任属运行单位。

新装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整定值,或由于系统的要求需要变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整定值时,负责整定的人应根据有关资料进行计算,并另由专业人员核算审核。新整定和更改整定都要出具经批准的整定书。在进行整定计算时,应注意核对各元件的灵敏度,如接地方向元件、振荡闭锁元件、负序电压闭锁元件、距离元件最小精确工作电流等。在整定线路的速断保护时,应注意与线路上可熔保险器特性的配合。在备用电源自动合闸装置的保护整定应考虑防止由于自动起电流及非周期分量的影响而误动作,由于变压器励磁涌流而误动作,由于永久性故障而越级跳闸。继电保护整定方案编制后要组织有关运行部门进行讨论、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对地区系统和厂用电系统的配合等。定期编制系统继电保护整定方案,遇到一次接线,最大最小运行方式负荷潮流有巨大变化时,对于整定方案要进行全面复核。对于随运行方式变化而需要更改保护整定值者,要编入“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3】,各个整定值位置要有明显标志,并向值班人员详细交底。

结语: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是对生产、运行等实践中运行经验的积累和各种事故教训的总结,对于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事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发、供电(含农电,代管)企业、大用户,从事电力系统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和质检等单位,地方小电网等均必须贯彻、落实各项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晓楠,继电保护系统的反事故自动化,电力机电,2010(8)

[2]冯子君,设备故障反事故,电力,2009(5)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技术 输电技术

1、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应用技术研究

1.1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就是在原有电网网络的基础上,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对传感、测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为电网自身信息的搜集、以及出现故障时的判断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使得智能电网更加的可靠、经济、安全,在智能电网环境中,能够极大地发挥电网自身的自愈、抵御攻击的能力。要想建立真正的智能电网,就必须在电网中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并针对电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对于电网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在电网中综合运用高温超导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电网效能的全面提升。

1.2 智能电网应用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全国性的智能电网建设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当前的电网更加的智能,因此将这些电网中的应用称之为智能应用。智能应用是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能力,能够从基础上解决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它能够通过自身搜集来的各种信息,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进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做出安全及时的判断。比如智能电网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它是通过电网中的信息化水平,将各个用户的信息连接起来,从而为提高问题捕捉速度打下硬件基础,进而实现工程运行的一体化。此外,智能应用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在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性的强化中,它又能及时的捕捉、解决电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带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全面提高。

1.3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技术在传统电网和智能电网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它在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继电保护技术也变得逐渐复杂,功能日益强大。继电保护技术是通过与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相融和,从而实现对电网故障的超高速甄别,并能够对故障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计算出系统的暂态能量,确定最佳的重合时间。尽管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具有以上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当前输电网络超大功率的输电能力仍然依赖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其次,它扩大了停电范围,降低了网络的强壮性,并且主保护和重合闸的配合使用可能使系统遭受二次故障的冲击,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继电保护技术在先进的智能电网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应该对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做出相应的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1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基础分析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网络与设备保护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对网络强化、数据保护、运算能力提升进行的系统一体化延伸。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根据大规模集成电路与数据采集、数字滤波、抗干扰等技术的实际情况,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掌握好这种技术,能够从基础上找到问题的先进调节促进手段,从而为灵活输电、内部完善控制等效果的强化做好准备,对改革创新性与电力控制性的效果做出了较好的控制。

2.2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研究

对于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与交互式的供电对继电保护来说,它是有着更高的标准的,同时,对通信延伸与信息内容的发展也有发展需求,这就给数字化的控制保护原理提出了强化提升的要求。将发电、输电、供配电等内部的关键设备进行了实时监控技术的渗透,将保护定值与数据保护的内容提炼出来,捕捉较好的故障控制标准。在出现严重断电、保护装置的现象时,使用准确性与先进性的继电保护效果,真正对内部的自我恢复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大作用,避免了再次出现大面积的停电的局面。对于关键性的关联节点中的控制效果进行额强化提升,于是,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对象、继电保护内容强化、对关键环节的控制提升等事项,构成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重要内容。

2.3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升级研究

要想将继电保护专业中的发展历程与先进的控制办法提升上来,就应该从基础性的保护效果上着手,利用细节性的保护技术,为全网的联动控制信息的运用效果提升做好准备。此外,对智能电网的内容进行研究,还要从其中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整定技术上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与保护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1)数字化提升:将互感器的传输性能进行先进的技术捕捉,解决互感器中的各种故障,对其中的饱和现象、二次回路短路现象等故障进行先进解决,分析电气设备中的信息传输的内容,然后强化互感器中辅的提升效果,把握住信息传递的重要内容,对于继电保护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协调遏制做出控制。所以互感器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确立与提升,继电保护技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从基础出发,及时找到问题出现的所在点,它的再次提升,也是在信息化的全面捕捉开始的,解决其中的各个点的连接效果,才能使之强化效果提升上来。

(2)网络化提升:上面讲过数字化的强化提升,也是网络化的提升的一部分,但是整体性的网络化是建立在电气元件的信息提升上的,从信息共享中的简洁化上入手,建立信息共享控制平台,从系统中的重大控制内容上入手,把握了主要的提升技术,对于分布协同保护的内容进行提升,从内部强化中出发,为了全面的系统保护、问题解决方面上有着较高的要求。把握住重点的技术创新延伸办法,才能从基础上解决内部保护控制的问题。

(3)自动整定技术提升:从原有的自动整定保护的效果来看,它只是将过程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运行监测,在自动化控制的内容上,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在对于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捕捉上,有着重要的定值分析突破点,将继电保护中的智能保护联网控制效果进行相应协调,从各种装置内部的各种定值的分析上入手,把握时效性、完善性的信息化控制技术,分析并找到智能装置的问题解决办法,找到自动整定与自动配置的技术效果提升关键点,从分散独立的装置内容分布协同保护效果提升上来,真正将联网控制的内容强化起来,使内部与外部的连接效果得到了全面的强化。

3、继电保护技术中员工应用效果的提升

3.1 继电保护中的综合问题研究

要想真正地将继电保护技术提升上来,还是要从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应用效果做起。所以管理者首先应该在各个技术的相应连接调节上,进行先进捕捉,发现技术人员存在的不足之处,或者分配不合理,或者员工的素质较差,或者技术效果不强等方面。要将这些问题中的关键点进行研究分析,就必须在相关性的解决办法的延伸中,找到创新检测、应用、信息化协调连接的重要解决技术,从而使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都能够协调应用,进而使总体应用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对于智能电网中的技术体现与强化及时做出判断,并解决内部与外部环境中的问题,才能使全面配合技术的完善强化成为可能。

3.2 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

平时对技术人员进行知识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基础打牢,提升每个员工自身的专业素质,激发每个员工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素质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将专业配合效果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利用充分利用先进的内部控制技术,并使之渗透到每个重点环节中去。同时,对于各个岗位配合效果的提升方面,尤其是对信息化、网络化、自动整定化的控制延伸中,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问题所在,要善于总结问题与不足,在彼此配合实施中不断进步。对于员工的实际技术运用能力要进行连续性的评价,督促技术人员时刻总结经验教训,比如设置内部控制监督小组,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这样能够保证时刻控制与监督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真正将装置中的技术效果出现的关键环节了解清楚,对于数据性的保护效果更要重视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连接性的控制系统。

4、结语

通过对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其掌握与应用的科学性。从继电保护装置控制的重点事项上入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信息化、网络化、自动整定性上入手,努力解决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才能保证技术的完善进步。同时,为了使继电保护效果更加具体化、完善化,必须从技术人员的具体效果延伸上入手,建立技术骨干与控制标准,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技术人员的应用提升,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继电保护技术的提升,同时又能够在基础上解决细节性的问题,为将来更好地创新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岩.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数字仿真及其保护新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

[2]赵斌,郭宝甫,蔡常群.三峡右岸电站电气制动停机对继电保护的影响[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9.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7

论文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与发电厂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密切关联。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当前,该课程现行教材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表现在:理论教学内容偏多,缺少对各种电力设备保护配置和实际运行与检修方面技术的内容。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此对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设想和具体措施。

在高职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专业都开设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从目前全国发行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看,其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保护原理、动作整定来提出要求和进行教材编写,往往忽略了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继电保护配置,忽略了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介绍。当学生毕业后,面对电厂、变电所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时,不知配置有哪一种保护,感到茫然,体现出教材和教师教学偏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普遍认为课堂讲授的内容很难与实际的结合起来,短时间内很难进入工作角色。摆在电专业课教师面前的工作就是要全面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让学生一走入工作单位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在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更希望获得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高职培养目标和现行继电保护教材分析

由于人的认知和观念上的惯性,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是比普高院校低一个层次的学生,这种看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还会在高职教育中充分表现,并将持续较长时间,具体表现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全过程中。虽然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与层次不同的观点,比如姜大源先生提出的“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阐明从人才观的角度看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教育的根本差别不是水平高低的差别,而是类型的不同。而且,他还进一步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涉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野的基本问题:是在“层次下谈类型”还是“在类型中谈层次”?他指出:“在谈到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时,是以层次下的类型为基础,还是以类型中的层次为基础,涉及到两类大相径庭的教育观。”基于层次的类型观与基于类型的层次观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基于类型的层次观给予了各种类型教育自身发展的空间。

显然,针对人才和教育的层次观而提出的类型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涯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具有空前的建设性。但是,这种人才类型观和教育类型观对于阐明我国确定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来说只是提出了清晰的原则,远没有明确和具体地阐明高职学生要成为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最根本之点是什么?也没有清楚地勾画出高职院校为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教学过程怎样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有没有规范统一的要求来规范职业教育活动呢?这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形成全国从事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共同认识和规范教学行为,形成能够托起我国现代化建设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合力。

从人力资源的视点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要成为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最根本点是要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胜任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必备的胜任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观也为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有效地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坚实的观念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高职教育可以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具体化为:培养企业(组织)所需要的符合相应胜任力模型要求的、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这正是高职教育的目标。

另外,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廓清课程与教材的关系,即弄清教材为本,还是课程为本。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将严重地影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现代意义的教材是以不同的承载媒体、不同的使用主体与不同的装帧形式出现的教学资源的集合。教材的多样化正是教材特色化的过程,服务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所有教学资源以及教室与企业生产现场相结合的开放的教学资源都应反映到教材中来。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采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首先提出继电保护的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其次提出基本电路(各种滤过器)和继电器元件图形符号;最后,按保护对象分别对各种电压输配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保护,并在各章插入微机保护。即使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难以突破这一教材编写模式,都还属于精英教育型选用教材,若老师按这样的教材去实施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学生是否具有胜任力,可想而知。对学生而言,他们应该知道:面对各种电气设备时,该设置哪些保护;每一种保护的电路布置;每一种保护在运行和动作时信号显示情况以及根据这些信号对其进行维护;微机保护的实现形式以及动作原理(不用程序流程图)。因此,当前的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进行教材改革。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有一套合适的教材、一批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和良好的实验实习设施,缺哪一样都会导致学生胜任力打折扣。这里仅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作一些探讨。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体系重构和教师实践能力培训

基于对当前广泛采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职业教育专业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基础和现实学习能力,结合实训试验条件和教师的实际经验,提出对继电保护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具体考虑如下:

1.教材重构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并达到教学目的的指南,简洁实用的教材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目标出发去实现学生职业胜任力。因此,必须对现用教材进行拆分、瘦身、添加和重构教材体系,以便于专业课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1)教材拆分。首先,将各种电压输配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发电机和电动机保护以及微机保护的原理和整定的体系进行拆分,把各种保护的原理从各章节中拆分出来单列一章,专门介绍反应故障保护的大值动作原理、小值动作原理(电压保护、阻抗保护)、气体动作保护原理。在各种故障情况下,故障物理量的检测电路中的检测设备或原件(TA、TV以及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气体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及其保护动作原理和信号显示要求。并在这一章节中增加两天去发电厂和变电所认识TA、TV、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气体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等的安装位置以及继电保护运行信号显示情况。安排两次实验完成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实验。其次,拆分出动作值整定,只介绍整定的原则,不作复杂的理论分析计算,让高职学生从复杂、难懂的窘境中解脱出来,而把主要求精力放在继电保护的实用技术上。最后,拆分出各章节中的微机保护,并单列一章,重点介绍微机保护的实现(从故障分量的检测模数转换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故障判断、指令形成,再到计算机发出控制跳闸指令到现场控制设备执行跳闸的过程)。

(2)瘦身。去掉复杂装置或元器件原理的介绍、整定计算及整定计算实例。教材篇幅减至原来的一半。

(3)添加。增加各种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增加去发电厂、变电所的生产现场认识实习和学校内的实验,增加对各种事故的案例分析(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

(4) 教材体系重构。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构成下列几个部分。一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重点介绍电力系统运行及继电保护的概念、主后备保护概念、保护要求、基本元件文字符号认识、保护的实现原理(反应故障保护的大值动作原理、小值动作原理、气体动作保护原理和差动保护原理。在各种故障情况下,故障物理量检测电路中的检测设备或原件:TA、TV以及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气体继电器、阻抗继电器,保护动作原理和信号显示要求)。二是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主要介绍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识读。三是继电保护动作值整定:电流动作值整定(短路动作电流、过电流)、动作时间整定、动作阻抗值整定、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值整定等。四是微机自适应保护:从故障分量的检测模数转换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故障判断、指令形成,再到计算机发出控制跳闸指令到现场控制设备执行跳闸的过程。五是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收集编制案例,用案例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对运行和维护技术的学习。六是实验实习实训,编制去发电厂和变电所认识实习的项目、目的,在校内试验的项目和目的。

2.加强教师在电力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校企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学院的规划,分期分批让电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增长教师对专业课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取得可检验的实际效果,学院要求各系专业教研室拟出各批次教师的实习项目、目的和要求等,实习结束后由各教研室统一进行检验。电专业教研室针对继电保护课程教师提出具体目标:

(1) 必须熟悉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电气运行管理规程与维护、检修的基本技术。

(2)必须熟悉发电厂、变电所一、二次系统设计,熟悉一、二次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与检修技术。

(3) 必须熟悉一、二次设备选择、设备的布置等。

并作出相应的安排和要求如下:

(1)每年7月18日至8月18日分两组分别去发电厂和变电所实习,同运行人员同吃住,同上班;虚心请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实习目标。

(2)学院为每名电专业教师配置电气工程相关标准汇编一套。

(3)要求实习教师了解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电气运行情况、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各种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置图,重点了解实习厂、所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并写出评价报告。

(4)了解发电厂、变电所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运行情况,作出书面记录。

(5)实习结束时要求教师请发电厂变电所的技术人员出来座谈和交流。

实习教师回到学校后,由教研室主任对实习教师的实习资料进行一一检查,签署意见,由系主任核实后,交资料室存档,作为教研室全体教师交流学习材料。

电专业教师到电力企业,把现代企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实用技能学回来,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电专业教师向着“双师型”师资队伍方向快步前进。

三、效果

经过一年的试验和探索,这种重构后的教材对高职学生学习具有明显的好处,他们感觉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是太难的事,保护原理清楚、电路原理图和展开图通过课堂教学和在企业的认识实习也容易掌握,特别是各种设备的保护配置也基本清楚;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在岗前实习中,现在的学生没有往届学生那种茫然感觉。另外,组织教师去电力企业工作实习,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了教师在课堂和实验室以及实训试验中把控能力。学生对教师更有信任感,教师对学生更有感染力、示范力。由于教师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把握得当,幽默感顿生,语言语气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但不足方面在于: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改进,对继电保护运行和维护的实践案例还不够丰富,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总结

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教师和实验实习教师积极参与才会更深入、到位。希望有更多有志者参与这项工作中来,使继电保护课程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目标和对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6).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014-01

一、 概述

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由事后故障检修发展到预防性检修,预防性检修主要有两种模式以时间为依据的检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周期的定期检修,或称计划检修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性维修,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来确定是否对设备进行检修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状态检修以设备当前的工作善炙检修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设备健康状况,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电动机状态检修的目标是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二、 设备状态一般可分为四种

(一) 正常状态指设备资料齐全,运行及各种试验数据正常,容许个别数据稍有偏差,只要变化趋势稳定没有运行安全隐患的设备。

(二) 可疑状态指存在不明原因的缺陷或某些试验数据表明设备可能有异常,但仍有某些不确定因素无法定论的设备。

(三) 可靠性下降状态指设备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或试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且已基本确定隐患部位及原因,同时该隐患在短期内不会发展或事故障的设备。

(四) 危险状态是指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或根据试验数据,运行状态表明随时有事故发生的可能。

三、 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的原则

(一)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和赤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合理地调整检修间隔,检修项目,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是对现行检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既要有长远目标总体构想,又要扎实稳妥,分步实施,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先从实施设备点检定修制和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全面落实设备管理的责任制,规范完善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修质量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水平,这样就可以从思想上,制度上,人员上技术上为全面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调整规划。

(三) 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适当配置监测设备。

四、 继电保护运行故障排队的内容

(一) 对继电保护故障按独立的装置类型进行统计。对目前系统运行的各种线路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母差保护装置,电抗器保护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重合闸装置或继电器,备用电源自投切装置,开关操作箱,电压切换箱,以及其他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等,将其故障按照装置类型在微机中进行统计,而不采用罗旬记录或按站统计等方式。

(二) 对继电保护故障分类。除了按故障对设备或电网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严重,危急3类外,还可按照故障立生的直接原因,将故障分为设计不合理,反措未执行,元器件质量不良,工作人员失误4个方面,对故障这样统计后,一方面可以根据故障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安排消缺,另一方面,便对于故障进行责任归类及针对性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故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也确保了排除故障处理的效果。

(三) 明确继电保护缺陷登录的渠道或制度。为了逐步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就必须对继电保护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全面的统计,除了继电保护人员自己发现的故障应及时统计外,还必须及时统计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发现的故障,而要做到后者,往往较困难,为此,必须对运行部门明确继电保护故障上报渠道,制度,通过制度的规定,明确故障汇报渠道,故障处理的分界,延误故障处理造成后果的责任归属等,确保做到每一次故障都能及时统计,为通过缺陷管理寻找设备运行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继电保护的维护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而微机装置是继电保护的重要组成元件,因此,要对继电保护进行维护就要对微机装置进行维护。

(一) 对微机装置加强抗电磁干扰防护,以防止信号对微机进行干扰,在电力系统中,必须使用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对微机装置进行保护,按照微机装置安装的要求,而且所安装的电缆要外带屏蔽防护层,其中最重要的是屏蔽防护层,其中最重要的是屏蔽的两端要与地面接触,因为如果电缆的线路过长,当其中的一段与地面接触时,所产生的电流会对微机装置产生干扰,造成拒动。

(二) 要按照规定安装微机装置的接地设置。由于微机装潢的内部电路,所以它受到外部磁场电场的干扰的概率极大,而且让微机装置的外壳与地面接触可以提高微机运行环境,而且,微机装置极易容易受到干扰,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对干扰源进行抑制,由微机自动发挥出出的检测功能对自身进行自我保护,然后有转移人员来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除此之外,对于微机装置的容错技术,也要进行优化设计。

(三) 对微机装置的维护措施,以降低出现错误的概率,为了保证微机装置的自动保护功能,要对它的一些参数进行设定,而且对其进行操作是要由专业人员凭借密码进行,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姓名等信息进行记录。

(四)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整体进行日常的维护,首先,安排专业人员对继电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它的日常正常运行,其次,对每个岗位都要设置人员,保证人人在岗,第三,要保证继电装置的日常卫生,有专业人员对其安装所在地进行清扫,当时在清扫的时候不要误碰到装置,以免影响正常运行,并要与其他电设备保持距离,避免产生干扰短路等。

(五) 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发投资。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出现在百姓的生活当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保护,有关单位必须要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研发的投资力度,这里所说的投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资金的硬性投资,一方面是人才的软性投资。只有加大这两方面的投资力度,才能实现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和功能性的突破。

(六) 提高工作人员得到专业素养。要想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就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因为即使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再好,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存在不足,那么也有可能因为工作失误而导致机电保护装置的失灵甚至是对电力系统的二次破坏,所以提高工人阶级员的专业素养非常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电力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培养,并定期对相关技术及技能进行考核,保证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

结束语

我国在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验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常规保护方面做得很好,各种运行和规程都很系统和完善,检验周期也较为合理,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总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工作人员们还应继续努力,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汪东,浅析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0(01).

[2] 吕卫胜,付玉松,唐爽,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J],科技资讯,2010(13).

上一篇: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生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