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5 22:26:08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1

一、深刻把握《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全面审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领导中国人民一步一步地走过这极不平凡的辉煌十三年,进而科学认识这十三年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从1989年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三年。十三年来,我们党面临着外有压力、内有困难、考验不断的复杂局面。十三年来,我们党经受了一系列重大考验,领导人民成功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确实来之不易。我们学习《文选》,一定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深刻理解和把握每篇文献的实践背景及其蕴藏的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社会震荡甚至灾难,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开创新局面。但是,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文选》第一卷第212页),其变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前所未有,的确是一场革命。更要看到的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科学地结合起来既前无古人,毫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又遭到了国际社会出于这样那样目的的质疑、阻挠甚至破坏。《文选》忠实地记录了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在风雨中前进的。特别可贵的是,十三年来经历着社会大变革洗礼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而社会总体上始终保持着稳定且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得到稳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整体上迈向小康水平的关键十三年间所走过的步伐,其意义非同寻常,有着太多需要我们仔细珍惜和回味的东西。

二、深刻把握《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深刻认识十三年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进而更好地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好这些历史经验,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得以更快更好地进行

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面对的课题都是全新的。在挫折中成长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来都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中开辟前进的道路。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领导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领导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对的赶快改,不足的要加点劲等谆谆教诲,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势及其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同志领导我们党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在破解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此,《文选》有着很多鲜活、充分的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讲,《文选》的每篇文献都是总结经验的结晶,有些篇目就是以总结经验为题目的。其中,既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总结的,像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等重要篇章,也有分别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际形势和对外交往、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专题性的总结。纵观三卷《文选》,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社会进步基本轨迹的总结,有关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中国找准自己战略方位的历史经验的论述,有关于认真总结和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系列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有关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关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当然,这些经验的总结,主题是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所有这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进一步升华为科学理论,构成了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进一步科学回答,构成了我们党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关键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三、深刻把握《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认真领会十三年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及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成的重大意义,进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2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接受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3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4-0116-05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分析社会的重要视角和方法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需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内涵与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维观念和总体布局的实践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在人类认识和阐释“社会”的思想进程中,将“结构”这一概念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并形成“社会结构”理论的做法在马克思之前或其同时代就有众多思想家开始尝试了。早在17世纪的社会历史理论中,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社会物理学”就是典型的社会机械论体系和自然主义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将社会看作是人模仿自然用自己的技艺创造的类似于机器的一种庞大动物――“利维坦”。当然,这与16-18世纪世界自然科学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数学(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力学等领域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自然科学取向的社会认识方式被后来的研究者所继承。例如,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和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等都曾依赖生物学来建构“社会结构”概念。孔德将社会看作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它与生物有机体有极大的相似性,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斯宾塞则进一步将社会理解为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而组成的一种结构。这些理论都直接反映了一种自然科学取向的社会认识方式,建构和描绘了一幅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一致的机械性的世界社会图景,霍布斯还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但是,这些关于社会结构的认识和做法都还只是一种现象一功能层次的生物学取向,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社会结构理论来自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正如所指出的那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集中包含着以下三个层次的核心内容:

首先,社会是结构意义上的整体构成物,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涵。不过,马克思更多的是通过“总体”、“总和”等概念来表示他对社会结构整体性的理解。一方面,社会是由一系列特定要素构成的总和,特别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马克思将具有结构整体性的社会进一步归结为人们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向我们呈现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完整景象,使社会成为一个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其次,作为整体构成物的社会,还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自我更新与发展能力的有机体。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时候,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为出发点阐释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不仅是一个具有严密的有机联系并充满辩证的发展运动的活的有机体,更是一个建立在人类实践和交往活动基础之上的一个整体的实践性范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实现了对传统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彻底扬弃和超越。正如列宁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称之为的辩证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而这种方法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着重说明了社会是由包括人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的有机构成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不断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在哲学层面上以实践为基础来辩证动态地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生成、运动、发展为一个系统整体并最终指向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论。

最后,社会结构是在矛盾运动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动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道理。通过矛盾运动来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一大特质。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的变迁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也就是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先前建立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会发生变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结构在本质上是一个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关系 体,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存在才使得社会结构不断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又为整个社会实现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无疑是对以往社会结构理论的扬弃和超越,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武器。马克思的这种社会结构理论“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假设”,从而“使人有可能从记载(和从理想的观点来评价)社会现象进而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去分析社会现象”。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依然是我们今天认识社会本质并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指导。当前,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在继承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意义,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创新

作为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一直是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实践的发展呼吁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也需要随着实践的新发展和时代的新进步而不断获得其新的内涵与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本来存在但一直未被重视或重视不够的领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外的社会领域重新突显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重新思考和创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社会是一个由众多的方面、部分、层次和环节组成的整体。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三位一体”只是从主要层面上来理解社会的,这个社会主要是指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整体社会。其实,在整体社会中,还存在着诸如社会管理、社会民生、社会事业等具体社会领域,这个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具体社会领域也是整体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和部分,在整体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作为整体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小社会”或“具体社会”获得了其应有的表述和地位,这有益于人们对于具体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更有助于整体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进步。从根本上说,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提出为标志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人们主观愿望或臆想的结果,而是在科学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这其中包含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上的思维观念的创新和理论认识的发展,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积极形式。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创新成果。从理论意义上讲,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层面上,社会建设问题的真正提出还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逐步展开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实践发展催生理论创新而创新理论又进一步指导发展了的实践的积极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总体布局的问题,而“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并对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这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战略问题上,我们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从“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总体布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总体布局,再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的“四位一体”式总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的每一次发展都标示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认识的深化,将社会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自我更新与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现实写照。而将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更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发展与运用,符合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党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要求必须像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去建设具体的社会以实现整体社会的和谐,这种要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所强调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发展”这一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结构是一个由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矛盾体,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和运动使整个社会不断突破已有状态而实现新的发展。

我国社会建设问题的提出同社会结构的矛盾及其发展运动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性领域,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其他各领域必须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这一点,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作的本质规定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那就是社会主义不仅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还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已经蕴含着社会建设的最初形态。而对社会建设的正式关注和重视则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提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质上看,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调节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而促进整体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更加明确地强调了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具体社会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精心建设,这既是促进社会结构矛盾运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直接的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 实践发展以及现实运动等诸多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使社会结构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和形式,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三、当前加快推进社会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列一章进行论述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这在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历程中还是首次。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社会建设实践尚处于探索性的发展阶段。当前,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事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树立正确的社会建设理念,为社会建设的实践工作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尽管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现实实践中也已开始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问题。但是,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着对社会建设认识不深刻和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社会建设理念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前提性重要问题。只有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建设有一个准确把握和高度重视,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去自觉推进和科学实施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事业。当前,一些地区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不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唯GDP论英雄的非科学的发展观念仍然存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和价值观念还不够深入,忽视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增强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建设意识和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普及,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掌握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明确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使我们的发展既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同时又符合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而社会建设对此可以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工作,可以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综合研究,为社会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其次,正确处理“四位一体”的关系,摆正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位置。一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是一个整体,必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四种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又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角色,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必须促进国民经济友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是保障,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是动力,必须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建设应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直接要求和现实途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要求和重要内容,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双重指归。

最后,正确处理社会建设中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又要兼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事业中,既有如何处理“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问题,也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自领域内如何协调与发展的问题。对于社会建设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原则指导下,做到统筹兼顾。一方面,社会建设需要全面展开,既有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又有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既有社会组织的优化与重组,又有社会事业的强化与充实,既有社会价值的整合与提升,又有社会矛盾的预防与化解,等等。这每一个方面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建设。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建设又是有所重点的,那就是改善民生,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和瓶颈问题,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在整个社会建设事业中具有关键作用和核心地位。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这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直接关涉着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重点加以突出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3

[2]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3,2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4Gg,:人民出版社,1995102

[6]列宁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8]列宁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9]列宁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

[10]李君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根据与理论意义[J],求是,2D06,(24)

[11]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12]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4

一、十三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全面性,这就决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整体性的。《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从一开始,摆在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面前的,就是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历史性课题。邓小平同志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作出的政治交待,既强调了“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又强调“这个党该抓了”。我们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既要不断开拓前进,继续深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要创造性地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历史性课题。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体方面,还是领导这个伟大事业的主体方面,都必须全面推进,回答时代的挑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讲话中,同志就要求全党要“认真探索和解决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问题”,“党必须在理论上更加成熟起来”,同时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号召。十三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光辉实践,决不仅限于某一领域、某一局部,而是总体性、全面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其实践的广度而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这个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思考当今世界和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科学总结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不断回答我国改革和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从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二十五个方面,提出并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同志经过长期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重大飞跃,使十三年来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不懈探索得到了系统的总结和升华,使之有了一个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的内在逻辑,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成为全党理论创新的总概括。

二、十三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开拓性、探索性和深刻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品格。还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同志就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深刻指出:“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没有前例可循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当人类走入世纪之交时,人们十分急迫地感到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同志以高度的忧患意识一再呼吁全党“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十三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进程。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例,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论断,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这一问题,形成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则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开拓性努力。从同志1992年6月9日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党的十五大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再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以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步步健全、完善和规范,我国已经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就是在不懈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断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而丰富、发展起来的。十三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从深度上来讲,也是前所未有的。十三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所经历的变革实在是太深刻了。因此,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一再号召全党,在建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创新。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品格,这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崭新实践的开拓性、探索性、深刻性所决定的。

三、十三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尊重群众创造,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的伟大事业,十三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主体是群众,是广大干部党员。因此,同志一再强调,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实践群众路线的过程。十三年来,同志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抽象和升华。这些成果中,比较成熟的意见都反映到“三个代表”的内涵之中。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提出新的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同其他劳动群众一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要求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等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都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并充分吸取思想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正因为这些思想的提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因而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四、十三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很高的自觉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十三年的探索不是一种盲目的实践,而是一种有着明确的实践目的,明确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自觉总结经验,摸索规律的实践过程,因而是一种自觉的实践、能动的实践。正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真正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十三年的艰辛探索始终有着明确的理论指导,同志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在党的十五大更郑重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及其科学体系作出科学的概括和阐发,在全党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全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更加自觉,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同志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把这种总结作为不断深化认识,使经验成为从实践向理论转化和飞跃的中间环节。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和纪念建党80周年的时候,同志对改革开放20年和建党以来80年的历史经验,都分别作出总结。同时这种总结也着眼于对我们党最新实践的科学抽象和概括,尤其是在全党普遍开展的“三讲”教育中,同志更是系统思考和总结了十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基本经验,这十条基本经验,为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总结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奠定了基础。而党的十六大总结的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执政党建设,乃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一步步深化了。十六大报告阐述了十三年十条基本经验之后,逻辑地得出了这样的历史性结论:“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正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自觉实践,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并逐步通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认识上质的飞跃的历史过程。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5

关键词: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是实践―理论创新―再实践―再创新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总的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大胆实践,从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同,它是将实践放在发展的首位,通过对理论观点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吸取先进的理论经验,在实践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证明,传统的市场经济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都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且远远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发展的要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从强调发展到强调科学发展,再到注重公平、效率,我们几代人经历了不断的摸索―前进―再摸索―再前进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制度和理论指导,打破了常规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为了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旧观念和旧体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基于社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几代领导人提出的重要创新理论,实现了我国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长足发展,取得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胜利。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的精神实质

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报告的一条主线。”“党的十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十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党的十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来一次重要的阶段性会议。站在国内外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进程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阐述,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改革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蓝图,引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

通过对讲话精神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党的十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是相互统一,协调一致的,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路线,准确找到中国发展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健全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因此,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共产党必须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时期,党在内部建设和国家发展中面临重要的挑战,尤其是在惩治的问题上,以为领导的党中央下大力气进行了一系列打虎行动,不断加大反腐力度,肃内蛀虫,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彰显了本届中央领导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四、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党的十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为,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他还进一步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在谈话中不断强调总布局总任务,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经济建设为核心,不断的推进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建设内容,实现我国生产力的稳步提高,加快社会主义特色实践进程。同时,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名族复兴的责任,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目的是要让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和谐幸福,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牢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十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八个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八个基本要求是: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是实践经验的新总结,又是事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更是加快社会主义特色实践道路必需解决的难题。这反映出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的国家快速发展起来,是我们的人民快速富裕起来。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要加强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提高改革发展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六、继续努力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正如十指出,“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正如的讲话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领会的讲话精神,我们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继续努力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发展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校正、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实践,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只有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懈奋斗,才能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在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张加华.压力与回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变的分析[M].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19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6

摘要: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认定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这是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误读。文章界定人的本质除了社会关系层面之外,还从劳动、需要以及三者的关系上,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实践

一、解读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提纲》第六条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对人的本质的内涵解析

⑴不是“单个人”,揭示的是孤立的个人不能表现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并不是脱离人群的鲁滨逊们的存在,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必须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相互联系中才能确证人的本质。而人的共性的东西也只有在相互联系的个人身上才能表现。同样,每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置到全人类的语境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个体不是人们关系的起源和构成的基础,而是这些关系的“承受者”,是社会关系使个体变成社会的人,形成独特的社会品质,亦即人的本质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这样就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

⑵不是“固有的”,揭示的是人的本质不是人先天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起来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和历史性。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就说明“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⑶不是“抽象物”,主要是针对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马克思以“现实性”的人作为批驳他们的武器,即“现实的人”,认为人的本质是在现实的社会中得到诠释的。由于社会关系错综复杂。除了核心的经济关系之外,还有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等等。

⑷“现实性上”,任何人性都是具体社会形态的具体人性,通过具体的阶级,具体的国家,甚至是具体的人来表现存在。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强调在其“现实性上”,现实性就是人的具体的真实的生活过程和环境。它说明马克思说的人是“现实的人”,是具体的人,他研究的出发点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人。这种现实的人,不仅是一种受自然规定和限制的主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个人既是自然的又是历史的,在现实的实践中的人,应该理解为自然化的人和社会化的人的统一体,是具有自我超越性的、生成的个体。而这些对人的现实性的认识,都是从实践的现实性上才能得到正确言说和解读。所以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现实性是一个前提,只有在现实性上理解的人,才能得到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

⑸“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提法,使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更具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些人把它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不全面的。这个“总和”不能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一切”社会关系,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其中,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政治的、思想的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另外还有家庭关系。这个关系实质上还是生产关系和精神关系以及血缘继承关系的总和。

2.对人的本质的方法论解析---实践

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对人的本质做出了最基本的科学规定,并且旗帜鲜明地对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展开了批判。他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同时,在深入地批判他孤立地观察人的自然主义的局限性的同时,已经彻底地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彻底地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实践”是揭示人的本质的基础。人的生成和存在方式就是实践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人,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人不断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的满足了人的主体需求,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劳动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主要存在方式,劳动既是人的本质的起点,又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础。第一,劳动推动人的自然本质形成和发展。机体的生物性需要是推动人们从事劳动的原动力,然而正是由于劳动,使人类祖先的生物性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形成人所特有的生物性。第二,劳动是人的社会本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次,在实践过程中,人作为主体,和自然、社会都发生了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而逐渐形成家庭、阶级、国家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再次,实践还是人自身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改造世界的活动。在实践中,是人能动地选择认识对象,并积极地反映对象,是人通过实践这一过程使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丰富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展示出实践活动对于人的本质的重要意义。

二、解析人的本质的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从单纯的动物本质向人的本质不断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单纯的自然本质也越来越演化出人的社会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横向结构上,人的本质就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需要、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人的自然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基础

马克思把劳动作为人的自然本质,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马克思说“: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马克思这里所理解的劳动是“一般劳动”,是一个科学的抽象,一个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合理的抽象。其中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与其精神的关系。劳动是形成人的特性客观基础和理解人的本质的主要依据,我们正是“在劳动发展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2.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的延伸和展开

人之所以为人,终究在于人的社会本质。就人的社会本质而言,人通过生活活动使自然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本性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

马克思通过对人的劳动的考察,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因为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人们要劳动就要共同协作,“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因此,任何人都处在社会关系之中,只能是社会的个人,人人都有劳动本质,这是人所共有的性质,但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人在这每一种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方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受到了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现实的社会关系,渗入到人的本质结构中,内化为人的本质。马克思从劳动到社会关系是“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3.人的自然本质和现实本质辩证统一于需要

“劳动”揭示人的自然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人的现实本质,那么人的需要则正好把二者贯穿起来。

⑴人的需要引发出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首先,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植根于人的个人需要中,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表现的内在动机,每个人需要不同,理想、价值观的不同使不同的人得以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方式和形式也会不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其次,正是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把人们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人的需要使人具有了改造对象世界的可能性,实践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因而人也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并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和改造对象世界的现实中结成了社会关系。

⑵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又会对人的需要产生反作用。首先,生产力水平又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基础,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而且人的需要不是凭空臆造的,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中,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需要。其次,人们的社会关系一经形成,也会反过来决定需要的性质,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任何社会关系产生之后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人们就是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要也必然受到已有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再次,每个人都会产生新的需要,这些个人的新需要的满足日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对每个人的需要整合的结果,但它反过来又促成了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人的需要是人的劳动,也是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内动因和推动力,同时人的需要也受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制约。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相互联结,彼此统一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把人与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

参考文献

[1]重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点思考[J].哲学研究,1984(7):28-30.

[2]王良铭.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精选导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蓝荣策.对人的本质的再认识[J].现代哲学,2001(1):46-50.

[4]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7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

(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接受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篇8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市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市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接受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社会实践参与总结范文 下一篇:院部社会实践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