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3 03:15:01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1

中山市博物馆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博物馆作为社教机构,社会越来越关注馆校共建工作在文博宣教的份额,如何将文博宣教活动通过课程介入来切入学校课程教育,盘活、用活现有资源,将资源共享最大化,最终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呢?中山市博物馆及其分馆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一系列馆校共建社会教育活动项目。

关键词 :馆校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入;试探性活动演习;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

1 博物馆社会教育大环境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过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也明确指出全国文物系统要切实发挥文物资源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的作用,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需要,让文物说话,讲好中国故事。可见,文博宣传教育职责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

个体的成长成材与良好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只有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拧成一股劲,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为孩子潜能的发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才能为孩子的展现创造条件。博物馆作为社教机构,社会越来越关注馆校共建工作在文博宣教的份额。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纷纷试探宣教共建模式。欧美国家博物馆早在19 世纪中叶就开始了馆校合作的探索。德国在2004 年到2011 年间做了长达八年的“学校@ 博物馆”(schule@museum)项目。我国的国家博物馆《漫步国博史家课程》;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和流动数字博物馆进校园等。大家根据自身博物馆的资源特点、当地地情,借鉴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开展方式,创新思维所设计的社教项目开始缤纷多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势态。

文博社教如何切入学校课程教育,用活现有资源,将资源共享最大化,最终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宣教工作试探,总结认为在开展学校共建合作项目前,我们要对活动受众进行调研和课堂课程介入,必要时可以进行试探性活动演习,再进行合约化操作,通过双方甚至是多方协商细节考量,最终通力合作来组织一系列学校共建的教育项目。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文博社教与学校课程教育结合开展共建活动中的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活动项目

中山市博物馆宣教组为了更好地与中山市各学校开展共建教育活动,根据已有的22 所共建学校需求特点逐步组织策划馆校宣教活动。最终我们将博物馆宣教活动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活动的学校课程教育的合作切入点选择定到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课程。继《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课程教育结合实例探讨之一———以“我和漫画有个约会”活动为例》探讨过课程介入运用后,这里用另一个活动来再次探讨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在活动组建策划过程中的意义。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作为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活动共建的合作方是有优势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是2009 年,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课程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的教育功能。课程中,问题是活动中心;实践是活动的基本方式;社会是大课堂;合作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它需要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以此达到系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五年级的课程中“人与自我”部分详细讲到家校携手,快乐成长实践活动,特别在家长义工服务队中更是将雍小的亲子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典范。作为亲子志愿服务比较成熟的机构,雍小校方和家长理论上应较容易接受亲子导览志愿服务的。但实际上从开始项目洽谈到真正成立独立的服务队经历了近两年。博物馆宣教员正是在这两年时间里,与学校在不断地开展相关的宣教活动。这些活动就是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的过程。

2.1 流动博物馆送展到学校活动。2011 年开始流动博物馆将《五彩缤纷的世界———蝴蝶图片展》、《中山籍著名漫画家作品展》等展览排期送到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受到雍小师生们的欢迎!在与雍小师生展览交流过程中,宣教员便采集了学校的相关特色活动、教学特点和需求。

2.2“心灵下午茶”课堂互动活动。志愿活动是雍小的校本特色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很多家长便以义工志愿者的身份在学校的组织下带领着孩子们一起为社会提供很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博物馆宣教、志愿服务理念和活动方式如何与学校的特色活动结合呢?宣教员走访多次校方后,最终选择一个班作为试点,以特色课堂“心灵下午茶”互动老师的身份,定期与班级学生交流。这是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活动前期的课程介入的开始。2012 年9 月的第一节课,从“分享哪里好玩介绍”开始,到后来的“各地博物馆特色分享”、“中山市博物馆文物故事和展览分享”、“什么是志愿讲解员”、“小小志愿者”“、首博小小讲解员———想飞的女孩的BLOG分享”等。一次次的分享带着孩子们认识博物馆、了解志愿讲解。经过一系列的“心灵下午茶”分享及中山市东区教办领导郑主任到校举办新生教育讲座明确“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学习,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孩子们很多已产生想到博物馆去了解志愿服务的念头了。甚至他们将去了博物馆的感受带回来在“心灵下午茶”课堂上分享。“心灵下午茶”课堂互动活动是博物馆宣教活动有效的课程介入。它为后期开展文博系列宣教活动做好博物馆前期教育,为开展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提供了前期的课堂介入学习铺垫。

2.3 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根据教学大纲计划,每个班每个学期均会有多个社会实践项目配合课堂教学。每个社会实践活动均以老师、家委会为组织者。到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宣教员将相关的活动信息宣传做到老师、班级家委会和年级家委会,相继开展了周末参观讲解体验活动、寒假亲子文明导览志愿活动初体验等。这是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前的试探性活动演习。演习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家长的爱的辅导,萌娃们的快乐成长;看到了过程中暴露的组织策划等方面的问题、缺点和不足,收集到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需求,为下一步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进行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提供调整的方向。寒假亲子文明导览志愿活动初体验是“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项目试探性活动演习。经过演习,总结活动经验、调整策划方案。这时校方、家长认同活动成熟,宣教员及时提出成立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14 年3 月21 日,经过学校年级招募小小志愿者近40 人。中山市博物馆与共建学校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联合组建的小小志愿者亲子导览服务队伍正式成立。并于当天启动培训,在学校老师和宣教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中山市博物馆及其分馆。在陆续接受一系列的培训和练习、考核后以亲子形式首站挂牌服务于中山漫画馆。亲子导览服务活动定期持续进行得到了校方、家长、同学们和社会的认可。

3 结语

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合作的学科除《综合实践活动》外还可以很多,品德课、美术课、历史课、音乐课、生物课等;可以是小学各年级、中学、中专,甚至是大学,像动漫、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旅游管理等。关键是宣教员要找到合适的主题和切入点,这就需要宣教员发挥能力与学校沟通,进行基层调研,开发拓展活动项目。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而博物馆社会教育主要以展览和宣教活动来实现。在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视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展览,宣教活动则更灵活。虽然在教育方式上、方法上学校和博物馆有很大的差别,但都共同承担教育的职责,所要达成的素质教育目标也一致。基于这点,要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学科教育进行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一个展览不仅要精心设计展陈内容、展览方式,更要有目的地密切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如何教和如何学就是博物馆社教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将博物馆的展览带到学校课堂,将学校的课程教育引入博物馆相关活动,这就是宣教活动与学校合作的策划切入交集点。进行课程介入和试探性活动演习就是多一些对博物馆受众的关注。因为关注的过程,就是关注学习者对教学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领域;关注学习者如何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学法和习惯;关注学习者是否尊重伙伴、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就是给学习者留有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这些也与学校教学方式中的教学过程是一致的,只有做到如此的关注,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展览、一个宣教活动的价值真谛。社教活动的课程介入成功有效,试探性活动演习及时调整方案对策,才能更好地完成策划组织博物馆与学校共建的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J].doc88.com/p-398249985455.html.

[2]肖灵轩.学校@ 博物馆———德国博物馆的馆校合作实践[N].中国文物报,2014-4-2(5).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2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校园文化;作用;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75-02

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呈上升的态势,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是大学内涵发展到新阶段面对的新问题,本文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践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模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内涵。

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南通博物苑,标志着我国第一座高校博物馆出现。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高校博物馆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已有300余座[1],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的一支新兴力量。

目前,高校博物馆大体上分为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三大类型。从类型上看,自然博物馆数量占了一半以上,综合博物馆较少,而且大多为新建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博物馆这些年的发展趋势[2]。

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高校博物馆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高校博物馆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教育学习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东北林业大学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的,展陈面积约11 000平方米,自2013年6月试运行到2015年7月,两年间共接待69 593人,其中校内观众24 378人,占参观总人数35%。东北林业大学现有师生25 000余人,平均每人参观一次森林博物馆。

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高校博物馆通过收藏展品、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有本校特色的高校博物馆,配合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随着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成为校园文化积淀的载体和传承校园文化的空间。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学特色专业教育和研究优势,契合“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文化价值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它是我国首家以森林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从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两大方向诠释了森林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展示了我国我国林业文明发展史的历史进程和林业科技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根据东北林业大学行业特色和教育特色开展藏品收藏,以林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作为馆藏基石,收藏动物、植物、化石、昆虫等标本4000余件,采用图像、视频、文字、实物、4D通道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现有森林系统,充分展示了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提高参观者在森林文化学习中的兴趣性与积极性。

(二)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载体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

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也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在许多高校,博物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拓宽了校园文化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各高校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积极搭建在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以创建一流林业大学为主要目标,以培养林业优秀人才为起点,进一步拓展教学主渠道,开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实践活动。例如“修身森林筑梦人生”“溯源森林原创精神,心系森林文化传承”等志愿者实践活动和“感悟森林,逐梦东林”等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促进全面成长成才。

其次,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就注重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现已成为东北林业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辅助部门,成为体现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作为学校教学第二课堂,林学、动物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每学期在博物馆为学生提供教学活动和课外辅导。自试运行两年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共接待大学生22 494人,在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播森林文化,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和推广林业知识的作用。

再次,面向社会做好科普教育。试运行两年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共接待校外观众45 215人,占参观总人数65%,其中小学生有9 180人,中学生有970人,成为向青少年传播森林文化、树立保护自然理念、彰显森林之美的辐射源。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现为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丰富的藏品和多种的展示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普及林学科学知识,开展素质教育。

(三)高校博物馆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延伸了校园文化育人的深度

高校博物馆是学校的文化景观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又是传承本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传递了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林业精神的展示,以有形的物品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展示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传承林业精神,弘扬森林文化,传播森林与人类休戚与共的生态理念,是一种形象鲜明的教育展示方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延伸。例如,馆内的森林工具展区是不同历史时期林业精神的展示,传统家居、交通等展陈则体现了过去时代的风俗习惯……以此培养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人文情怀,延续森林文化,传承生态文明。

高校博物馆作为教育领域的独特平台,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已成为森林文化的新地标,生态文明的新窗口,森林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所有森林文化热爱者的交流平台。

三、高校博物馆实践模式探索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的文化阵地,其建设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发挥好载体作用,探索实践模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各高校博物馆逐步探索实践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一)注重突出主题,不断丰富展陈,发挥文化共享作用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固定展陈是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美丽森林和生态文明三大展区,彰显学校六十余年的文化底蕴,同时诸多临时展览,又给师生提供了展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舞台,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例如:“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森林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展览是以“红松阔叶林”暨黑土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将森林与人类长期共存所形成的衣食住行、思想信仰以及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等文化精髓,进行有机组合,让师生和公众直观地理解森林文化的内涵,领略自然之美、森林之美和生命之美。“花人相处花人合一”花卉作品展,展览了鲜花、干花等作品,流连于展厅之间,不仅使人陶醉于自然的清新,也把人之巧思和技艺之美有机融合,展示了师生的艺术创造。

固定展陈和临时展览相互补充,丰富了展陈内容,增强了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吸引力,丰富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文化共享的作用。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都是自发的、主动的,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陈、体验多媒体等方式,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博物馆集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最大成效。

(二)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文化活动,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发挥绿色文化阵地的优势,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从单向的课堂教学式模式向多元化、大众化的互动模式发展,组织贴近师生、贴近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增强了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起到文化吸收和文化辐射的双重效应。博物馆举办了全国林业科技活动周――专家科普报告会活动,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课,同时弘扬森林文化,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号召公众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做好林业科普教育活动。利用学校人才与资源优势,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将知识聚集与专业教育对接,既吸引校内师生,又增强了高校博物馆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建立文化基地,做好文化传承,为中小学生传播知识

高校博物馆以文物为核心,通过收藏保存、展览展示、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引领、弘扬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高校博物馆更应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使命。以中小学生为目标群体,利用馆藏和场所优势,建立传统文化基地,传播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传统,使中小学生中从青少年时期就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建立了茶文化工作室、传统手工文化工作室等作为传统文化基地,向中小学生传播中华森林文化。馆内志愿者走出校园,到社区、中小学举办宣讲活动,传播茶文化、森林文化;到留学生中心举办中国传统手工宣讲,传播传统手工文化。博物馆也将森林文化和生态文明从校园辐射到社会,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发挥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校园,让中小学生提前领略大学校园文化和东林独有的林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开展文化熏陶,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白莹.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蔺光.我国高校博物馆科普中展现的问题及根源[J].社会观察,2008(11):207-209.

[3]沙晓红.浅谈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件建设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上):166-167.

[4]孙逊.国内外高校博物馆之对比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3(4):3-9.

[5]朱玉杰.高校博物馆的现代化与全球化[J].经济视角,2011(5):69-70.

[6]李慧竹.高校博物馆教育与文化功能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6)91-93.

[7]邵凤芝.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2):84-85.

[8]张爱民.对拓展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些思考[J].社科纵横,2007(1):150-151.

[9]马晓辉.浅谈博物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功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117-118.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3

[关键词]博物馆;高等院校;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75-02

一、基本功能

就博物馆而言,文物征集、典藏、陈列、科研和社会文化教育是其基本功能。通过对具备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博物馆给予公众知识、教育和艺术欣赏,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高校的主要功能则体现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其中,人才培养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而服务社会则是对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延伸。显然,两者的基本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存在着重要交集。

从服务社会视角看,博物馆属公益性机构,其社会文化教育的对象极其广泛。作为人类文明记忆、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最大限度发挥,无疑是实践和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积极体现,而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更是反映出国家对民生的重要关注。不仅如此,社会教育项目已经成为国家关于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考核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与此相呼应的,则是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并积极向社会推介与其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项目。与博物馆非常明确的服务社会功能相比,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复杂。诚然,高校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发展科学技术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亦只有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看,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它肩负着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而传统文化的滋润实为其不可或缺的环节。不过,对于穿越历史长河而来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内容,有必要予以变革,这就是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对此,高校同样是责无旁贷。博物馆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它在对保护、展示、教育、研究等诸多功能的发挥中,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发扬着时代精神。可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其应有的责任担当。它往往通过教育活动,以引导、启迪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触摸历史、延续文化。

二、观念转变

既然高等学校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存在着重要交集,那么,两者的沟通与协作便有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要实现校、馆的真正合作,两者在传统观念上的转变必不可少。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课题知识的必要实践与具象化;同时,博物馆则需要改变消极等待观众参观的姿态,以一种积极、开放的面貌迎接校馆合作的到来。在改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展品与课程内容的合理衔接、探究式学习的开展等具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紧扣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突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思想内涵、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次,结合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与学校课程和教材紧密结合,将馆、校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再次,切实改变博物馆长期以来形成的“讲解员一直讲,观众被动听”的单一说教模式,实现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下工夫。事实上,这已不仅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方法的转变,而是博物馆人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角色的转换。

三、协同互惠

首先是知识衔接。高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尤其是历史、中文、美术等专业,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若从专业角度进行划分,两者完全可归于一体。高校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博物馆则重在实物的展示,两者之间的这种天然的互补性,又促成同一个宏大文化体系下两大领域的进一步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无疑会使文化传承和创新在高校教育、博物馆服务中皆获得闭门造车所无法实现的意义。

其次是志愿服务。高校之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大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缺乏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而博物馆与高校之间通过联合打造实践锻炼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必然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也能够使博物馆在合作中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得到好评。实际上,以青年志愿者作为切入点,加强高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发展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完全可以实现活动的长期化和规模化。而吸纳高校历史、旅游、中文、外语等专业大学生进入到志愿者阵营,亦能为观众提供特色讲解、咨询、疏导等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再次是深化合作。高校借助博物馆丰富的典藏文物资源,通过与其积极合作,开展互动共建活动,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基地;博物馆通过与高校联合举办“导游竞技场”“外语讲解”“陈列设计大赛”等活动,给大学生提供特长发挥的舞台;博物馆可将馆内精品文物、本土历史文化等相关内容制成资料,并结合视频、音频讲解、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包,在高校进行教育传播和引导,从而,加强博物馆对外宣传。

四、技术利用

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当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化的博物馆也应拥有相应的技术设备。由于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加强陈列效果、模拟陈列场景、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如电脑三维动画的合理运用等,已是大势所趋。而高校理工类专业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在陈列展览设计中,能够结合实际提供有效的相关科技理论支持。其次,可以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适时转化为具体应用。再次,可以为陈列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员支持。不过,在这一问题上,要分清主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展示手段的出现,只能对传统的展示手段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不能完全取代。任何科技手段与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本身不可同日而Z,从根本上说它只能是工具,自然无法替代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的表现形式。如果在陈列展览中滥用现代科技带来的的奇幻效果,无疑会喧宾夺主,严重削弱文物固有的文化艺术魅力。在这一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便是网上陈列展览。作为现代传媒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具体运用,人们求新、求知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然而,因为电脑屏幕实际上阻隔了观众与文物间的真正接触,所以永远无法达到在博物馆面对文物本身时所产生的强烈、直接的感染力。

五、文化宣传

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首都博物馆免费之前,一年接近80万观众中,70%以上是大学本科学生;免费开放后,虽然这个比例降到了60%以下,但仍能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可能对博物馆的兴趣就大一些。这不止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是如此。”①这一数据,将博物馆观众与学历进行了统计研究。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不能否认高校师生在博物馆观众中所占的比例。他在《博物馆要成为城市文化的祠堂》中还进一步强调:“一个博物馆的发展,要与公众的成长互相见证。博物馆要不断推出优秀的展览,吸引公众参观;观众要不断地走进博物馆,多次品味……一个城市的公众,要能够进入博物馆,体会与城市历史文化的这种关联。”②博物馆与高校积极合作,一方面是在理想观众中进一步彰显与本土历史文化的关联,提升其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以观众、志愿者等角色⒂氲讲┪锕菸幕活动中来,无疑会提高其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助于博物馆在保持本土特色基础上“走出去”。

六、以人为本

高等学校面对的是学生,工作目的是培养人才;博物馆要面对的是观众,工作方向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服务社会。博物馆任何形式的展览活动,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更多地吸引观众,以此产生广泛的影响。事实上,只有深入了解博物馆受众的具体特点,才能真正促进公共服务的改善与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自身职能的充分认知与必要转型。这无疑是世界博物馆领域的发展趋势。有鉴于此,甘肃省博物馆近年对参观者持续开展了意见征询与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完善观众调查机制,认真分析观众的基本结构、参观动机与参观行为的特点、态度以及意见、愿望和要求,并以此为导向,在设计、提供和评估服务时,充分关注观众的“声音”,满足观众的核心需求。例如,通过实际调查中发现,带领儿童参观博物馆的家长观众,是目前受众者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一个群体。甘肃省博物馆以此契机,专门制作了触屏式彩陶绘制、吸附式彩陶拼图、恐龙产蛋等一系列趣味活动,既很好地激发了小观众的欣赏兴趣,又拓展了博物馆藏品的传播方式,因此深受欢迎。客观而论,甘肃省博物馆的这些措施,正是基于确立观众本位理念,开展观众调查并依据其改进自我的服务,增进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沟通,从而充分发挥出博物馆在观众、时光、地域、文化等多种元素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重要意义。“每一座博物馆都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藏品,蕴含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积极依托这些古人留给今天的珍贵‘礼物’,不断创新,通过多元化的手段,积极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领域,更好地架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这是精彩而博大的博物馆文化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③

总之,因为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博物馆与高等学校完全能够以知识衔接、志愿服务等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协同互惠的深化合作,通过合理技术利用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以推动馆校两者共有基本功能的真正实现。

[注 释]

①②陈履生:《博物馆要成为城市文化的祠堂》,《长江日报》,2014年5月27日,第20版。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4

一、利用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首先突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组成的系统,这些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步步攀升,而这些阶段性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教育来承担。当某一阶段毕业或进入下一阶段就意味着一个人某一时期学习的结束。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以阶段性为特征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必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有限的一段时间,相应地只是一种很有限的教育。同时,这段时间的教育也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如果人们只接受这一段教育,就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竞争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不变革和创新的教育要求。因此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有利于实施教育创新的新制度终身教育便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新的教育制度超越了原来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的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性的大教育制度。

各种知识的普及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推行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从时、空两个方面对教育的扩充和延伸。而一般教育,教材总是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如何满足不同教育受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需要教学双方的参与。博物馆作为全民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博物馆教育比起普通学校教育有明显的灵活性,它提供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在学校里简单的复制。以实物为基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正是建立在运用陈列、展览或实物、模型、标本、图片、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而以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见证为基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点已经从传统教育向休闲式的教育转变。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提出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对象与标本。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完全是为了参观展品、扩充知识,也在其间随意的寻找一种恬静、安慰。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结伴来到博物馆参观或活动,这种由年龄、经历、知识背景各异的个体所组成的人群,通过参观或其它活动中的相互讨论、联合动手制作或实验,充分完成协作、会话等学习环节,教和学的位置不断反复地互换。其次,在博物馆里,所有的主题和实物允许人们自由地选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经验、兴趣取舍地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在博物馆建筑里用脚去浏览。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再次,一般的参观访问者虽然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他们可以反复再来,多次重复地进行学习;人们在博物馆也无需担心考试不及格,不像学校学习那样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总之,教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现形式,是公众自我完善的组成部分。各类博物馆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进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深刻理解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定位对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教育学主客体观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

运用教育主客体观,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什么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进而正确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在哲学和其他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一般观点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一个哲学概念,属于认识论领域,即主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人。而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的含义,必然限定在认识论领域,即指有社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时的主体是一个实体、一个载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这种实体有其基本的特性即能动作用,这里主要是用来突出与其对象客体的主从关系。客体是什么呢?它是指被主体对象化了的人或物,因此,客观世界(包括人)成了主体认识对象,它就是认识的客体;成了主体实践的对象,它就是实践的客体。主客体关系就是在动态过程(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且随着这一过程的结束,主客体关系也就随之结束。

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实际上指的是教师和学生,而关于他们的主客体观又有以下几种说法:(1)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论;(2)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论;(3)师生双主体论。

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人员与博物馆受众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他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均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至于他们谁是教育的主体,大家看法不一。在人们通常习惯的观念中,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观点,明确地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受众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就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而博物馆教育人员则以自身的活动来引发受众身心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就成为了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这种观点有其缺点,受众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意识减弱,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机器。实际上教育是相互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博物馆教育人员,况且没有受众的主动探求、吸收,教育过程的进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严厉批评以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的现象。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将重心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可借鉴杜威的观点,使博物馆教育人员从一个向导和指挥者变为一个观察者与帮手,但博物馆教育人员有不能完全抵消自己的主体性,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要认识到受众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容器。如果把博物馆受众当做客体来认识,就永远不可能把受众当做主体来形成。要把受众当做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如果不把受众放在主体地位,就不能激起受众主动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热情,也不利于受众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人员自身的主体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再次,还要注重情感投入,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要热爱教育工作,使受众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同时控制好教育节奏,用心去教。赫托修斯曾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效应。所以,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只有用之以情,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受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受众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受众的主体性品质,以达到教育目的。

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观众就是受众,是主体,是社会教育的对象;但是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又不能完全丧失主体地位,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采取相应的讲解方式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借鉴教育学的教育学策略完善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

什么是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呢?教学研究领域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很多,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2)为完成特定目标所涉及的指示性教学技术;(3)策略一词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更一般的意义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策略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持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教学方法这一概念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学策略给博物馆社会教育以启发,博物馆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指的就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和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其实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有很多的共性,因此,教学策略应用到博物馆社会教育中非常合适。况且,教学策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特征,具有直觉创造,灵活实施的特征。教学策略应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实际上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从教学策略的类型来看待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教学策略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笔者更偏向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M.D.Merrill)的以中心分类因素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一)内容型策略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强调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上面,教育活动的整体内容规划和设计要依托博物馆馆的基本陈列或原创性展览,深度挖掘馆内藏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隐藏在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找到知识点与趣味点,根据不同年龄观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策划同一主题下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不同形式和角度的面向不同观众的活动。将一件或一个类型或一个系列的藏品做深、做透,将展览的主题思想或者某个章节或者某个展厅做精,做强,做大,而非浅尝辄止,才能策划出最独具眼光、最有效果的教育活动。

(二)形式型策略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如集体教学、个别学习、小班教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展厅讲解、讲座、沙龙、夏(冬)令营、展览专题活动、节日民俗活动等等。而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也走出了博物馆大门,走入到了老百姓的身边。创新宣传推广形式,以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兴宣传载体,双管齐下,开辟更广阔的宣传空间;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的宣传手段,通过电视、平面媒体等传统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博物馆文化。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积极开拓宣传新模式。

(三)方法型策略

如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模式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其中、教学方法无疑是最基本和最为关键的。如笔者所在广东省博物馆所组织的东张西望海帆留踪系列教育活动中,组织者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这其中就包含了小小外销商、重返十三行立体真人Show、我是陶瓷修复师、海底探密以及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五个紧密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活动,将本馆的外销历史生动、有趣而又深入地展现了出来。

四、结语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5

(云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徽州文化不仅是安徽三大文化板块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内涵丰富,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与利用价值.由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版画、徽州雕刻及徽州工艺汇聚而成的徽州艺术,可谓品类繁赜、形态多样.纵观世界各类建筑,最能实现存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非博物馆莫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创新、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优秀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从剖析、解读徽州艺术的精神内核入手,寻求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明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徽州艺术博物馆;地域文化;环境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57-03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展的主课题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展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以明显的地域环境烙印而独具特色.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其品类繁赜、内容广博、内涵深邃、系统性强、完整度高,全息包容了自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极具研究与发掘价值.

1.2 博物馆是存承、研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近年来,我国大力繁荣公共文化建设,传统博物馆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优化,一批更具公益性、专门性、地域性、概念性、实验性、前瞻性、互动性的各类各式博物馆顺利建成,在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拓展素质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苏州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绩溪博物馆等,都是在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展现时代精神等方面比较成功且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优秀案例,对这些优秀博物馆设计案例在此不做详细解读与剖析.

1.3 当代研究现状综述

相关安徽地域文化和徽州文化艺术研究的专著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徽州文化十二讲》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著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发展》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等.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地方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人居环境设计中本土传统文化的延续》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在学理意义上起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的作用,有的在实践意义上具有启示、借鉴、指导等方法论价值.但从总体而言,其研究规模小,研究态势离散,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统合性.

2 徽州文化解读

2.1 徽州文化的衍生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山水纵横,环境优美,黄山、齐云山横亘其间,新安江、青弋江、阊江、乐安江等水系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丰富的林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开发的雄厚基础,重教兴文、彬彬有礼的社会风气成就良好的人文生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徽州,孕育出传承有序的徽州文明.

2.2 徽州文化的内容

由徽州六县先贤和广大民众共同建树、创造的徽州文化涉及徽州建筑、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学术、工艺、医学等学科领域,涉及艺术领域的有: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工艺、徽剧等.

2.3 辉煌的徽州艺术

集徽州山川之灵气,汇营造工艺之精华的徽派建筑(插图1),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且极具地域表征的古建筑流派代表,其布局合理,结构谨严,雕绘精湛,风格清丽.

除了建筑艺术,徽州还以绘画、篆刻、书法、版画等名扬海内,尤其是明末清初兴起的“新安画派”,更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作为对自清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与评鉴的审美取向.

徽州民间工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技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受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墨与歙砚制作等相关技艺影响的木雕、砖雕、石雕,统称“徽州三雕”(图2),“三雕”不仅作为建筑装饰部件存在,也是徽州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徽州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儒家文化在徽州地区厚重积淀和现实实践的产物.其开拓创新的一面体现为“徽骆驼”精神.除了传承与弘扬儒家精神之外,徽州人还具有不畏艰难、坚忍不拔、任重致远、捕捉机遇、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3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心路历程

3.1 题目由来

以“地域文化,遗风传承”为主题,所谓遗风传承是指文化的遗风和各种地域行为习惯在现代空间设计上的体现.作为安徽人,笔者曾多次前往黄山市以及歙县、绩溪、黟县、祁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影像资料和部分木雕、文房用品、民间工艺品及民俗杂项物品,资料收集较为充实.研究定位“地域的”、“具体的”和“局部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之徽州文化中的徽州艺术为展示对象,以环境设计中建筑艺术设计为载体,传承传统元素,凸显艺术创意,实现设计创新.确定《徽州艺术博物馆》为设计方向,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梳理考察资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同步整理设计过程材料,做好设计总结,确定围绕地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个主题,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研究.

3.2 馆址选择

依据古徽州地域的概念,曾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的歙县是可选目标地之一;从当前徽州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角度考虑,黄山市屯溪区是可选目标地之二.

歙县今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徽商、徽剧、徽墨、歙砚等徽州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中国徽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牌坊之乡”、“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的称誉,气候宜人、民风儒雅、山清水丽、风光旖旎,徽文化积淀尤为厚重.

屯溪区是黄山的一个市辖区,交通顺畅.屯溪人杰地灵,文明久远.屯溪区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部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震纪念馆、程大伟珠算纪念馆、程氏三宅古民居、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览馆以及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分布在城区各处,共同呈现出徽州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生态景观.

根据建筑体量与用地规模、交通、观众流量、遗址保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引力等选址原则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总体而言,黄山市屯溪区优于歙县县城的绩点多.本案最终确定选址黄山市屯溪区城郊部位.

3.3 创意主线

通过对徽州文化和相关博物馆设计的实地考察,立足现有文献成果资料,形成调研结论,确定创意主题.从主题出发,借鉴传统徽派古村落建筑群体与个体以及各个体间的空间构成原理,推衍出博物馆方案的意象空间形态,包括实体与虚体、功能空间与辅助空间,并使其与展览内容模块相对应;吸收传统徽派建筑单体形态和主要界面的构造和衔接原理,深化博物馆方案单体建筑的基本形态、体量;提纯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元素,根据现代构成设计原理,运用打散再构、空间变异等手法提纯出备用装饰形态;借鉴徽州传统庭院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语素,结合目标馆址所在地的景观条件和资源,形成博物馆配套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思草图;由传统徽州民居厅堂布局及艺术品陈设获得启发,结合展示需要,细化博物馆建筑内部构造;吸收传统徽派建筑材料运用原则和色彩组合特征,进一步确定博物馆外观色调和材质;结合时代精神,了解当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最前沿的观念、知识、材料、技术、手段,将之有效融入设计方案.

3.4 量化方案

徽州艺术博物馆(图3)馆址总面积106000平方米,建筑用地约占4500平方米,建筑密度适中.建筑围合关系以徽州典型的三合屋、四合屋为创意基础,适度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组合意象;出于展览空间人流量大、观赏密度高等特点,进一步增加开放度.主要功能空间为:开放式主入口、“雕刻时光”四雕工艺展区、“新安画苑”美术品展区、“粉墙黛瓦”徽州建筑艺术展区、“山水之间”休闲文化区,“平流细石”与“小山芳树”组合的中央庭院共享空间,以及办公、停车等辅助空间.

开放式主入口居停车场与展区建筑物中间,以牌坊、下陷式休闲广场、大型照壁墙等构成横向次轴线.次轴线以南是停车场与绿化景观,以北为博物馆建筑群.为更好融入周边徽派建筑环境并与之体量相当,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地上2层、地下1层的高度规划.为最大限度停放交通工具,停车上也采取地上1层、地下1层且以地下为主的结构方式,地上多辅以绿植及景观设计.

博物馆总动线按照开放式入口服务中心免费取票“雕刻时光”“新安画苑”“粉墙黛瓦”“山水之间”出口序列设计.“雕刻时光”以人字斜坡顶单层平房呈现,南端山墙加马头墙处理,凸显徽派建筑表征,向南设一几何构成化的月门符合,体现现代设计意识.相对较小的四个室内展示空间各自独立,可使观众能得以近距离细品徽州雕刻工艺,所展示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工艺(含雕刻代表作、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内容),各室内小区,以檐廊串联.由“雕刻时光”入“新安画苑”展区,以短暂室外空间过渡,适当缓解观众观赏疲劳.“新安画苑”主要展出新安画派各代山水画精品,兼展部分花鸟、人物画作品.室内楼梯靠墙设立,最大限度地拓展有效展示界面.“新安画苑”与“粉墙黛瓦”展区间有室内连廊相通.为再次营造动游节奏,由“粉墙黛瓦”向“新安画苑”主建筑夹廊之间设一阳光休闲区,以现代灰色防腐钢架和透明钢化玻璃搭建,既实现动游缓冲,又能与整体建筑的徽派气质相映衬.“粉墙黛瓦”展区以传统徽派建筑为展示载体,兼而展示建筑装饰构件与题材、纹饰.在展墙、展柜、展架、展台设计上借鉴徽州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典型视觉造型符号,以使内容与形式、形象与内涵相统一.东部“山水之间”休闲区因与西部纯展示空间的功能差异性,在建筑布局上也同西部建筑体保持一定距离,以使动静分离.

建筑色调沿承徽派建筑色彩体系,以白为基色,局部建筑转折、线脚、节点与装饰构件作深浅灰色处理.为丰富材料质感,外墙白色涂装采用塑质弹性喷涂处理,局部装饰采用石材加工,内部结构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主辅结合,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力求呈现精密细致的结构细节.场馆中栽植的绿植花卉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同时也是丰富与调节博物馆整体色彩关系的有效手段.绿树白墙、漏窗修竹,荷风三面、柳浪闻莺.其形、其色、其影、其声,情景交融.

地面铺装以石材为主,局部铺设户外塑胶、沥青或草坪砖.为丰富空间层次,实现分区功能,入口中心广场空间地平面一下凹沉,形成领域暗示,其中又设花坛、树池凸出,下陷与浮出,于对比中实现平衡.景观植物以本土为主.因主入口在博物馆东南方位,故将高耸的云杉在博物馆西墙线和北墙线外单排列植,既使其成为建筑物的背景,又暗合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博物馆东侧与南侧行道树以四季常青的香樟为主,树下间以球形红叶石楠,长方体形金森女贞绿篱,嫩叶当花,红黄辉映、热烈奔放.地被草坪分可步入式或限定步入式两种,可步入草坪栽培密实有弹性的的马尼拉,限定步入式地被可选择宽叶书带草和矮化萱草等.

开放式主入口处牌坊同西边的照壁长墙,一大一小、一实一需,遥相呼应.二者使用性在次,主要传达的是传统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符号化表征.博物馆北部建筑群围合而成的中央庭院,虽不开阔,但安置其中的庭院小景却起到磨转风水的点睛作用.小景虽小,却借鉴了徽州园林造景和私宅庭院造景的两种创意源.传承私宅庭院造景者:青石条凳,树桩盆景.传承园林造景者:“叠山”、“理水”;设计创新者:水作镜面浅池,卵石铺底,花岗岩折边;山以抽象叠积,简约至极.水底散养小鱼,共成一景,曰“平流细石游鱼可数”;石旁高置香橼,低栽南天竺,共成一景,曰“小山芳树珍禽时来”.所谓栽柳引蝉、叠石邀云.咫尺天地,气象万千.

3.5 设计表达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表达大致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出图.先根据成熟草图在CAD软件中生成准确的制图,含总体规划图、建筑布局图、景观布局图,以及建筑物的平立面与装饰细节图.然后将CAD制图导入3D建模软件生成模拟真实结构与材质的模型场景.接着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按要求排定图文板式,最后打印输出、装裱展板.这一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制作等比例立体实物模型,按照场景造型结构,结合模型材料规格,在计算机软件中生成分模型构件,利用数控雕刻机床刻制出来,再手工组拼出完整的模型成品.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案选择以SketchUp软件虚拟建模,综合近年来尤其是以青年设计师或高校学生为创意主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作品,SketchUp建出外观模型效果更能展现设计创意,且图形雅致、色调清新脱俗.需要特别说明的另一点是,在选择实物模型材质时,本人专门考察了建筑与装饰材料城的板材市场,最终选定3mm厚度的奥松板.原因之一是其厚度恰好适合模型组合,原因之二是其中性偏浅暖灰色调柔和淡雅、肃穆清新,与徽州文化气质相符.

3.6 设计总结

本设计方案以传承徽州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主旨,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创新实践案例为平台,先后经历设计调研、资料分析、创意草案、方案定稿、设计表达、设计总结等工作流程,旨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系统认知,结合环境设计原理,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在本专业领域锐意创新,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能与时俱进,借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创造环境艺术设计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丛书;郭因,主编本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谭志明.博物馆设计与地域性的关系初探——论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J].装饰,2014(08).

〔3〕卫鹏.徽派建筑传承文化在桂北建筑中的应用[J].艺术百家,2013(12).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6

关键词: 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 公共服务 自我管理机制

一、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现状

国内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相对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各博物馆才陆续开展志愿者活动,这与公众的社会奉献意识及政府、社会各机构的引导有关。目前,上海科技馆志愿者主要形成三支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其中有一部分是由35所高校组成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成为科技馆展区讲解工作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上海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队还制定了规范的服务章程,成立了较完善的组织机构等。目前全国各地的许多博物馆正纷纷向社会公开招募大学生志愿者①。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规范化,而且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寻求中有着一定的倾向。国内博物馆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如下特点:一是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比较单一。二是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尚且不规范,结构较松散。三是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当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物馆方的认知问题

以往,国内的大多数博物馆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这一群体的认知上都有误区,即将博物馆与志愿者的关系当成雇佣关系。这个误解决定了博物馆是凌驾于大学生志愿者之上的,志愿工作变成了雇佣工作。但同时没有因“雇佣关系”而带来的利益获得,使得大学生在志愿工作中存在懈怠心理②。我们习惯将志愿者视做博物馆的“人力资源”,这种模式实质是志愿者作为“个人”为其所在的“机构”服务。作为“个人”的志愿者被“机构”职工化、垂直化管理,其结果长期看必然是志愿者个人的热情消退、工作的停滞。最可惜的是“微革命”的推动者将变成纯粹的“微小的人力”。

国内博物馆志愿者体系由于起步晚,理论知识不够完整地支撑,最初都是志愿者主动走进博物馆寻求参与的机会,博物馆始终都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接受,因此在对志愿者的组织、安排、利用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模式。久而久之,博物馆中工作人员就形成了一种观念,即仅将志愿者作为补充博物馆人力资源不足的支撑,或者片面地认为博物馆是协助志愿者成长的平台,视志愿者工作为可有可无。在此观念的左右下,博物馆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便是一种僵硬死板的模式,因而无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就无法突出志愿者的自身优势。

三、当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中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

(一)大学生群体主观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中关于大学生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的认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仅对志愿服务有大概的了解,部分大学生不太了解,甚至有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许多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形式主义的活动。这些误解对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挫伤了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此外,当前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社会服务精神的培养,鼓励或倡导学生进行志愿服务,一些大学生便自发组织了社团,把志愿者活动作为社会实践,学校也记以一定的学分。但目前学校方面缺乏对志愿活动的监督制度,常有志愿者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的情况。

除以上两点,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技能、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博物馆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成效的好坏。当前的大学生对社会认识有限,缺少亲身体验;在服务中,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例,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负责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最初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是考虑到大学生志愿者有着时间灵活、知识水平高、自主管理能力强等优势,同时需要大学生志愿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志愿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该馆逐渐将招募培训的重点转向已参加工作的成年志愿者身上。其负责人解释说是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势体现不突出,需要挖掘的潜能没有体现,因此在之后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中不再过多投入。

(二)大学生群体自身客观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在调查问卷中,有66.67%的受访者表示影响成为志愿者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不充裕或不稳定,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志愿者群体,大学生志愿者虽然时间充裕,但是时间碎片很多,并不连贯,无法提供稳定的志愿服务(见表1)。除去时间的不稳定因素外,空间上的流动性是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大障碍。

四、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组织机构的问题

(一)博物馆提供的志愿服务岗位单一

提到博物馆志愿者,人们就会联想到讲解员、秩序维护员等常规的岗位,这与博物馆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分不开。国内博物馆在志愿者管理上将志愿者视为“人力资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分配于教育部或宣教部,这就是志愿者多从事讲解等低难度工作的原因之一。博物馆大量使用志愿者从事讲解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实际是自身人力资源的有限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因而大学生志愿讲解其实是博物馆在自身有限人力资源的条件下的无奈选择,谈不上主动,更无规划可言,这是错误的高潮。于是,大学生无法脱离普通人力资源的使用模式,无法更好地参与博物馆的核心运行。

(二)大W生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机制不完善

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机制是否完善,决定着所招募的志愿者的综合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能否成功开展。

在调查问卷中,46.11%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博物馆招聘大学生志愿者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另外41.1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了解的途径是通过同辈群体及其他志愿者的介绍和宣传,这两种途径是比较主流的(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博物馆在招募形式上较死板,没有创新,也没有后续的系统评定选择机制。

(三)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评价机制欠缺

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来说,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渴望得到一些认同。经调查,有79.31%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学有所用、传递知识、引导大众。这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期待回馈社会的急切心情,博物馆应该适当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自己的热情。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招聘时,参加的人数较多,但有59%的志愿者认为博物馆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志愿者容易产生“未自我价值实现”的挫败感,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继续参与服务的意向。

(四)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机制与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对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负责人的访谈中,通过负责人的回答,我们了解到大连自然博物馆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要包括入职培训、入职后的技能培训等。同时大连自然博物馆计划开展一项长期培训计划,时间上保持间歇性,内容上保持连贯性,而这一计划主要针对的是固定的志愿者团队。

此外,博物馆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关系虽非劳动关系,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契约关系,即博物馆保障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必要需求,志愿者完成承诺的服务。这种契约关系理应成为一种书面协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经在构成一种契约关系,而博物馆在志愿者资源的管理使用上欠缺保障意识,不仅应该包括对于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保障,还包括对于博物馆的保障。

五、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社团法人化构想

社团法人,又称法人型人合组织,指以人的组合为成立基础的法人,即“人的组织体”。美国学者格雷对社团法人做过经典定义:社团法人是国家已授予它权力以保护其利益的人的有组织的团体③。

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以公益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法人的特征,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由会员组成,是人的集合体;(2)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的宗旨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即实现会员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意愿;(3)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是第三部门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非营利性的④。因此,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组织可以依法登记注册成为一个社会法人组织。

(一)社团法人化优势

首先,社团法人化可以为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缺乏有效的组织、社团法人、能够表达利益和维护权益的平台。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得不到相关组织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会直接挫伤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的热情,阻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壮大,社团法人化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其次,社团法人化可以给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提供培训机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活动或实践。由于博物馆服务需求品质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逐渐专业化,为提高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品质,志愿者要接受各种训练。被社团法人化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可以提供一个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进行思想和业务培训,还可通过邀请专家教授举办各类专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的业务技能。

最后,社团法人化可以为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筹措经费,解决困扰大学生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的经费问题。这样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就不再单纯依靠“输血”,而是充分挖掘社团会员的人际资源和自身的智力文化优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增强“造血”能力。

(二)社团法人化运作构想

社团法人化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应实行会长负责制。会长及具体项目部负责人由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协会成员竞聘上岗担任,共同组成办公联席会议,讨论执行方案。会长召集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会议,和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共同制订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年度总结,协调和帮助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不断改进,确保大学生博物^志愿者服务组织项目的发展与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目标一致。具体项目部负责召集项目成员共同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控制项目进程、组织项目成员评估和改进项目。财务部负责管理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经费并定期提交经费使用报告及建议。外联部建立、发展并保持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与各个博物馆、其他组织、机构和媒体的关系。信息部搜集、整理来自项目和外联的各类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资料,维护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网站。培训部提供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具体活动的相关知识培训。

社团法人化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的运作模式:当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实施某个具体活动时,会长将此项目交给具体项目部负责人负责活动的实施,信息部要给具体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活动所需经验和相关资料,外联部要向具体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活动所需外联信息,财务部向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活动所需财务预算,培训部则需提供具体活动所需的培训服务,再由具体活动项目部具体负责人向会长反馈相关信息。

六、结语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不仅存在志愿服务的共性问题,即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有效保障、缺乏激励机制,而且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存在自身特有的问题,主观方面的问题有:对志愿精神没有深刻的了解;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欠缺;客观方面的问题有:大学生本身存在不稳定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的关注,给予大学生志愿者科普服务活动充分的社会认可与资金支持,完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体系,加深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社团组织社团法人化进程。

注释:

①梅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06.01.

②陈增路.博物馆里的微革命――博物馆志愿者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博物馆,2012(2):12.

③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76.

④晋入勤,唐雯.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制度体系初探[J].财贸研究,2006(6):130.

参考文献:

[1]谢周梁.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科普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北京工业大学,2014.06.20.

[2]李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05.01.

[3]兰国英、杨岭.试论我国博物馆的志愿者活动[J].东方博物,2006(3):119.

[4]张尧.社会管理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05.01.

[5]于明涛.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05.01.

项目名称: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510165057

《构建特色化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研究――基于对当代大学生身心优势的分析》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7

关键词:传统村落; 生态博物馆; 保护和发展; 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7)01-0102-07

The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Pre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museum-Orientation

TANG Xiaoxiang1,2, WANG Dong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and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Guangdong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symb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al heritage. With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 great numb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were witnessed to bevanishing.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eco-museums in China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Sinicized, which have basically realized the goal of protecting and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although facing the dinary choicesbetwee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ee points about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eco-museum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clarifi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four kinds of domestic eco-museumpaths of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t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process are teased out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traditional villages, ecomuseums,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cultural heritage

魍炒迓涫悄固的历史和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传统村落在我们面前快速消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是弘扬传统文化,“记住乡愁”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落实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备受关注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学界在努力探索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方案和策略,提出了包括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在内的多种创新方式。生态博物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期被引入国内就是首先是为了解决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经过20余年的发展,生态博物馆在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走向了中国化道路,虽然“基本实现了保护原生态文化的目标”[1],但也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矛盾。本文在分析国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经验与现状的前提下,梳理出国内四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生态博物馆路径及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国外生态博物馆保护实践

生态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朔至1891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座露天博物馆――斯堪森露天博物馆[2],主张文化遗产与其环境的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一词的正式提出者是法国人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 Henri Rivière,1897-1985),他先后对生态博物馆作过三次修订,于1980年提出“一个进化的定义”[3]。另一位生态博物馆创始人――雨果・戴瓦兰(Hugues Michet de Varine-Bohan)于1971年至1974年在法国克勒索蒙特索煤矿建立了新型博物馆,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正式采用了生态博物馆的名称[4]。通俗地说,生态博物馆就是强调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物,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定位各方角色,整合力量解决社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文章从社区参与、主体职能定位、保护发展三个层面分析国际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并同时探讨其借鉴意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唐孝祥,王东:以生态博物馆为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一)社区参与是生态博物馆的内在要求

目前,世界上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与其“一个进化的定义”的定义是相吻合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只有从根本上反思这个问题,我们的生态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可能获得稳固的基础。国际上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社区参与是生态博物馆的内在要求[5-8],该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戴瓦兰根据毕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历,认为生态博物馆的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使社区居民能够理解他们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即如何保护与利用他们固有的资源和传承与丰富固有的文化遗产。为了说明生态博物馆的本质,他采用了“同心圆图示”说明:中心层是“博物馆”,第二层是“社区”,第三层是“环境”,环境外层是无限的世界。此外,挪威专家约翰・杰斯特龙(John Gjestrum)用“图形对比”法从传统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构成要素的异同探讨生态博物馆的本质,认为生态博物馆的活动都是以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为主轴的。生态博物馆的运作必须由当地居民负责,他们是博物馆的员工、主人。40余年过去了,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虽然时有争论,但社区参与成为全球生态博物馆的重要共识却无太大争议。

(二)主体职能定位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内容

从世界各地的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来看,参与主体主要涉及三方,即政府方、学者方、社区成员,有的还把游客包括在内。但由于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尤其是管理机制上的不同,导致不同参与主体在生态博物馆中扮演的角色与参与的程度及掌握话语权的多少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法国的“三个委员会制度”:用户代表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政府部门及主办方等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从实践结果来看,用户与学术委员会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提供主要资金的管理委员会主导着生态博物馆的运行。此外,英国的社区工作方法,强调当地居民的主导地位,意大利则是以政府立法为依据,地方官员参与并担任某一领导职务。而中国早在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确立的“六枝原则”中的第三条明确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参与”[9],但践中始终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影响,村民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因此,吸收国外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对于如何协调其参与主体,如约束政府过度干预、引导专家积极持续的建言献策、凸显社区居民主体地位等的角色,就变得尤为必要。针对生态博物馆的这一现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平衡价值系统,但国内至今未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平衡系统出现,这需要继续努力。

(三)保护与发展是生态博物馆的永恒主题

上文开篇已述生态博物馆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如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遗产。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只保护不发展的结果是缺乏内生动力,反而制约了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利用。英国学者彼特・戴维斯(Peter Daivs)曾做过问卷调查,认为生态博物馆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将生态博物馆定义为“Ecomuseum is a communitity-driven museum or heritage project that ai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社区力量为其动力,旨在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或遗产保护项目) [10]。分析国内外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我们都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在2005年中国贵阳国际生态博物馆论坛上关于保护与发展问题,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法国专家马克・摩尔(Marc.Maure)提出能否“将生态博物馆转变为一个旅游工业的展柜,它是否能够和它所承担的镜子(文化遗产载体)作用兼容”[11]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经过持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被确认为生态博物馆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关键是如何找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一方面,社区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游客、专家等则希望保持传统的文化及整体风貌。如何协调不同主体需求成为解决保护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专家提出责任性旅游事业的理论构想。该建议要求参与主体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业界良心。根据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在中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其构想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的。

二、国内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实践

在国内结束后,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高潮。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博物馆内部正在酝酿一场变革。从1997年起,国内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立项后,经过20余年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断地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在学习国外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主要形成了贵州、广西、云南、安吉四种发展路径。它们存在保护措施、管理机制、主体价值需求多元化以及保护与发展的二元矛盾的共同性特征。

(一)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四种路径

贵州路径理念上强调村民主导,但从实践结果看,村民的社区参与积极性是有限的,而对专家和政府的依赖性较大。这一路径受国外生态博物馆理论影响较深,没能很好的结合贵州民族地区欠发达的实际情况,没能有效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有人认为贵州模式是失败的[12]。广西路径,即“1+10”“联合体”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这种方式更加倚重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合作和沟通,建立了科研力量和村民的互动机制,唤起了村民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文化展示功能”[13],弥补了民族地区相关专业人才不足的窘境。云南省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专家指导下的村民主导方式,也有称之为“学术机构主导型”[14],“致力于民族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建设模式。”[15]根本目标是唤醒作为主体的村民的自觉意识。安吉路径是基于东部发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新概念,讲求“遗产与资源特色整合”“居民与政府的良好配合及文化自觉”“点―线―面式的博物馆群创新”“制度先行与良性运转”等核心理念[16]。安吉路径是不同于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生态博物馆,它预示着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新阶段,也引领着博物馆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二)四种路径存在的问题

1.多种保护措施共生。在国内与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相伴的还有其它各种保护方式,最典型的是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在民族地区则有民族文化村寨保护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除了这些专项的保护措施外,还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常规保护措施。可见,关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种类多样,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多种保护措施共生,保护对象彼此交叉。比较而言,生态博物馆只是其中一种保护方式,从实践效果看,其成果主要归结于其它保护措施的综合效应,生态博物馆特有的社区参与遇到很大的执行困难。因此,生态博物馆有必要重新审视多种保护措施中的主次关系,甚至要统筹各方力量。

2.多元管理机制的复杂性。在设置生态博物馆保护项目的村寨,除了生态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机制外,还受到村民自治制度、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影响,不少生态博物馆与行政机构是隶属关系。由于中国特色的村民组织与管理制度主体的文化水平、视野局限,对生态博物馆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行政管理印迹也很明显,如贵州、广西生态博物馆的行业主管部门是省建设厅的村镇处,行业归口是省文化厅文物处,梭嘎生态博物馆是行政科级单位,隶属贵州省六枝特区文化局主管。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多元的管理机制是不利于村落文化遗产健康发展的。因此,理顺生态博物馆与其它管理机制的关系是有利于生态博物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功能的。

3.多元主体价值需求矛盾。生态博物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博弈场,参与博弈的主体主要有村民、游客、学者、政府等。村民希望通过生态博物馆项目的建设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其生产生活水平;政府官员希望给当地经济带来实惠,并取得相应政绩;游客和专家则希望保持村落原状,前者出于猎奇的心理,后者则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使命感驱使及个人学术愿望的期冀。归根结底表现为村落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二元矛盾。因此,建构一套多元主体价值需求的平衡体系是迫切的。

4.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二元矛盾。回顾国内20余年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历程 ,我们会发现凡建生态博物馆,相应的必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这包括主动的旅游开发与被动的事实旅游两个层面。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初期对旅游是谨慎和回避的。贵州《六枝原则》说到“当旅游与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旅游要让位给文化保护”,这无形中形成了文化保护为主,旅游发展为辅的主次关系。导致的结果是事实旅游的客观产生,对村落的负面冲击依然存在,但并没有为村落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最终制约了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发展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是不应该回避的事实。

三、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建议

上文分析了国外生态博物馆保护的社区参与、主体职能定位、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三大核心内容,以及国内生态博物馆四种保护路径及其实践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传统村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树立村民的自尊、自信、自强意识

在国外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影响下,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在理论上都强调村民主导原则。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却存在明显差异。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一开始政府较少干预,村民主导原则贯彻得较为彻底,有力地推动了村落的发展,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良好效果。相反,以生态博物馆冠名的贵州、广西模式在这一点上,相比较却不够理想,名义上仍然是村民主导,但事实上话语权主要被政府和专家把持。这与过多的行政干预、多头领导,事业单位性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减少行政性,统筹各管理方,是改变这种境况可资借鉴的思路。但是,村民主导也是有缺陷的,由于农民的局限性,即随意性、无秩序性,他们易滥用村民主导权。在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典型代表――仙人洞生态村建设的早期最明显的就是村民乱建乱盖民宅。没有整体意识,只顾自家利益,更别提规划、设计、审美的的意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尽理想。村民主导原则本身没有错,只是没有很好地考虑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要解决村民主导原则存在的缺陷,最根本的就是改变村民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意识。不论是文化遗产传承,还是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力量还是村民本身。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年龄组的断层(中青年大量的外出打工)。因此,培养有不同年龄段的传承人梯队是迫切的。在陕北延安,为了年轻一代继承安塞腰鼓、陕北民歌、秧歌等“非遗”项目,在民间传承之外,政府将其纳入官方教育体系,并从小学到大W(主要是延安大学)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对于村民,尤其是村干部,可以聘请专家作短期培训、讲演。通过这些措施树立村民文化自知、自信、自强意识,克服农本思想的局限,社区参与的理念才有可能真正落实。

(二)采用过程管理的思路

社区参与理念在实际操作中能否贯彻落实是世界生态博物馆最突出的难题,至今也未能有效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区域间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导致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此问题相比国外更为严峻。国外在生态博物馆诞生之前已有近百年的社区博物馆发展史,有良好的经验积累。而国内“空降”的生态博物馆大多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地区,村民可能连博物馆这个词都没听过,更别说生态博物馆了,所以只能将时间拉长,用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遵循“一个方法,两个阶段,三个层面”的思路。所谓“一个方法”就是上文所述的教育培训,它又包含两条路径即官方的学校教育和民间的传承机制;所谓“两个阶段”就是人阶段和村民自觉阶段,以此相对应的就是经济驱动层面、感情驱动层面、理性驱动层面。在人阶段村民的综合素质不能主导生态博物馆的良性发展,这时候,政府、专家可以代为主导,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如何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现阶段主要是靠经济利益来驱动,那就得让村民看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能够改善其生产生活水平的。当村民生活水平获得一定提高,并通过外界力量的强化,深刻意识到自已文化的独特性,进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自信、自尊,再加上先天的感情,村民便会自觉地去保护它。通过长时间的熏陶,村民也成了自己文化的专家,能够高远、深刻、理性地对待它,认为它是本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是文化本身的需求,实现从感性驱动到理性驱动的过度。同时,也是人阶段向村民主导阶段的有序回归。

(三)协同、整合各方资源

上文已述传统村落的保护存在多种力量,除了生态博物馆保护外,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多种保护方式并行,二是新农村建设(或者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四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客观存在。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为了提高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效力,有必要将各方力量整合到生态博物馆保护体系之中。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民族文化村寨等是中国特有的保护方式,具有很强的官方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主流方式。生态博物馆要整合其优势,形成联动机制,如将其它保护方式的规划、资金预算等统筹到生态博物馆总的工作计划之中。可惜,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这对于生态博物馆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有必要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尽量使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措施与之协调一致。生态博物馆除了保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外,还保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非遗”项目都存在传统村落中。每一项“非遗”申请成功后,都有相应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生态博物馆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实现统筹管理,提高效率。

以上讲的包括生态博物馆在内皆是外部力量。在实际运作中,除了生态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机制外,还有村民自治管理机构在运作。中国的传统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宗族制度盛行,自治制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权威甚至超过官方。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回归乡村权力的一个表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机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村民自治制度相互交织,共为一体的。推进村落的发展,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机制能否融进村民自治制度,这决定其保护效力的大小。因此,调动村民,尤其是村干部、族老的力量参与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就变得尤为重要。

(四)建立村落发展与保护的平衡机制

从理论上来说,生态博物馆建设首先是保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其次才是发展。但从国内20余年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历史来看,各方参与主体在价值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持续至今。一方面,村民迫切希望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改变自己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外来人士则希望保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村落与建筑的整体风貌。因此,有必要建构一个村落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须以村民主导为原则,根据村民的价值需求,我们得出回避发展(尤其旅游发展)是不实际的,将保护与发展定位为主次关系也是不科学的。文章认为发展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摆脱事实旅游是可考虑的选择。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本身就是融文化与发展于一体。但难题是生态博物馆如何组织运作具有实质意义的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难题,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保护就可能实现平衡。

(五)借鉴建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根据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高端、精致的特征,笔者认为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可以借鉴建筑学中景观设计、园林规划、建筑遗产的修缮等手法及建筑美学中的文化地域性格理念。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村落景观功能转换,并与发展相联系。依据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的文化地域性格[17]理念,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村寨规划手段的介入,根据村寨文化特征,对村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进行功能重组;同时,考虑旅游发生时对功能需求的空间,当然要尽量避开村落文化遗产稠密区。通过这些手法,实现村落风貌的再生、优化,使功能空间与现实需要相统一,进而达到新的村寨平衡。在这个新的平衡系统中,功能空间能够满足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能延续遗产文脉。关于这个问题,台湾华梵大学建筑系主任萧百兴教授主张通过生态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再造村落空间,把传统村落看作说书者对游客讲故事的场域。提升旅游深度,改变以往游客浅层次地观光及村民忙于赚钱的窘境。再造村落空间功能与延续文脉,从发展的角度看,两者是不冲突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中变得丰富多彩。再造生活空间也只是发展中的一个节点而已,同时也是文化生态旅游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此外,“生态博物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思维,与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本质上一致。”[18]建筑z产的整体性保护是世界文化遗产组织提出并得到学界公认的建筑遗产的重要保护原则。该原则既重视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村落肌理、村落景观要素、村落山水田园环境格局的物质我文化遗产层面的保护,又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在传统村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应该重视借鉴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

四、结论

生态博物馆既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前沿理论。它追求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寄希望于建设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本土文化遗产,从实践效果来看,其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关于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的具体落实,运行机制的建设,各价值需求方的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的调和等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国内,生态博物馆理念最初运用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并且逐渐向汉族地区扩展。通过20余年的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不断得到学界的认可,并诞生了“四种路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与国外相同的问题,甚至由于国内情况的特殊性,相比较其问题更严重,更复杂。本文结合生态博物馆的学术前沿理论并结合国内的实践探索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思考与对策建议,但这是一个有着巨大学术研究空间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传统村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保护、发展如何与建筑、景观、规划以及建筑遗产保护学等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是亟待深化拓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朝相.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中生态博物馆的作用[N].中国文物报,2014-10-01(5).

[2]高光明.世界上第一座露天博物馆――瑞典斯堪森博物馆[J].大自然,1980(2):80-81.

[3]GEORGES HENRI RIVIRE.The Ecomuseum: An Evolutive Definition[J].Museum International,1985,37(4):182-183.

[4]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及中国的行动[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1-2):29-40.

[5]MAYRAND P.A New Concept of Museology in Quebec[J].Muse,1984,2(1):33-37.

[6]ANTONIO NABAIS.The Development of Ecomuseums in Portugal[J].Museum International,1985,37(4):215.

[7]KJELL ENGSTROM.The Ecomuseum Concept Is Taking Root in Sweden[J]. Museum International,1985,37(4):206-208.

[8]ECOMEMAQ.Draft of Model for Ecomuseum District Development for the Mediterranean Maquis[C]//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ECOmuseum network of the MEditerranean MAQuis.Heraklion Crete,2007:3.

[9]海.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8.

[10]DAIVS PETER.Ecomuseum,Tourism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Rural Fr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Anthropology,2011,1(2):143.

[11]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6.

[12]毛俊玉.生态博物馆只是一种理念,而非一N固定的模式――对话潘守永[J].文化月刊,2011(10):24-26.

[13]金露.探寻生态博物馆之根――论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J].生态经济,2012(9):180-185.

[14]段阳萍.西南民族生态博物馆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187.

[15]尹绍亭,乌尼龙.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28-34.

[16]潘守永.“第三代”生态博物馆与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理论思考[J].东南文化,2013(6):86-93.

[17]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3.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8

6号早上,我组同学在精心计划和组织下安全到达安徽省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观览了博物馆内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籍藏品,并对安徽历史古迹,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及远古人类发展史做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博物馆类工作人员的详细解说,心中对安徽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清楚明确的认识。安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遗存使得安徽位居全国文物大省之列,安徽省博物馆也因此得天独厚,收藏甚丰。现有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籍藏品23万多件,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组同学在观览中对出土的历史文物最感兴趣,通过阅读文物旁边的注释和解说,对其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历年来在安徽出土的青铜器,收藏品多达4000余件,其中吴越铜器、蔡国和楚国铜器尤为突出,其中大多数都是古代的青铜古鼎,细细数来也足足有数十来种,每一种青铜古鼎都记载了一定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这批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

在观览中,工作人员还详细地介绍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即宣纸、徽墨、宣笔和歙砚,闻名遐迩,着称于世。安徽省博物馆也因此成为我国收藏文房四宝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正因为如此,里面还收藏了许多古代书画,是馆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品上万件。其中以明清时期新安画派为代表的安徽地方书画流派的作品最为丰富,代表人物有渐江、查士标、汪之瑞、程邃等,他们的作品笔墨高秀,格调清逸。此外,汪士慎、石涛、梅清、萧云从、孙逸、包世臣、邓石如等名家的作品均有大量入藏。所藏古代工艺品中,以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最有特色。其作品造型奇巧、镌刻精细、内容广泛、风格特异。明代中叶兴起的徽派版画在世界版画史上独树一帜,并成为中国版画史上一个高峰,奠定了我国民族版画艺术的基础。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名画家、名刻工的大量佳作。明、清时期徽州契约文书,也是安徽省博物馆最具特色的藏品之一,这些文物对于研究历史上徽州地区政治经济状况、土地关系、思想文化、社会变迁、民俗风情以及明清时期着名的徽商,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工作人员还介绍博物馆内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也是馆中藏品的重要部分,其中中生代、新生代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石制品、骨制品,对于研究中国古生物演化、环境变迁和古人类及其文化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馆藏现代艺术品中,收藏了着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油画、国画、素描、版画、雕塑等作品4000余件,为国内外所瞩目。我们突然间看到并了解了这些文物,真是大开眼见,在工作人员巧妙而有韵味的解说之下,提高了我们对其中文物了解和认识的兴趣,其他游客们也感同深受。

我们观览了二楼,三楼的文物之后,趁大家正处于迷醉的状态中便抓紧时机,立刻开展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对象是所有对博物馆中历史文物有兴趣爱好的人,除游客之外,也包括工作人员。虽然这种调查对于安徽省博物馆的系统改进是无足轻重,但关于了解人们对待我国历史文化的态度却是十分必要的。

在调查进行前,我们已对将要遇到的困难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有人会提防我们是传销或诈骗;还有大多数人们都在追着工作人员的解说观览,没有耐心或不屑搭理我们。因此,不予理会、冷漠、黑脸、态度恶劣的,我们都经历过,而且在这种调查中也不可避免,毕竟是在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谁能保证每个人对你进行调查的反应都是友好的回应呢?因此,我遇到了很多冷脸,很多时候让我们压制不住心中的怨气,在心中暗暗埋怨被调查人的素质。几个小时下来只有几个人乐于接受我们的调查,很多人都是愿意接受言谈交流,但却拒绝执笔调查,我们很无语,但这些都在意料之中,已经坦然接受。之前预料的困难如期出现,但在具体实践中,遇到四五个人拒绝,那也无所谓,我们还能理解,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大片的人拒绝调查,这让我们开始怀疑合肥人的整体素质问题,心中的埋怨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种无解的冷漠,后来干脆放弃调查,直到调查到四楼,我们才发现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也在做问卷调查,大部分的人都被他们调查过了,而且内部人员调查态度强硬,死缠烂打,非逼着你接受调查不可,这对我们的工作大大不利,后来我们的调查顺利进展之后,内部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干扰,说我们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并把我组组长请进六楼博物馆馆长室进行了一节思想课教育,这让我们无比痛恨,思想教育下来,博物馆管长要我们做他们的志愿问卷调查者,否则将制止我们的工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再次调查的时候,接受调查的人有了前车之鉴,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坚决回击,各种颜色的冷脸出现在我们调查者的面前,使我们不寒而栗。

调查结果虽然很惨淡,没有调查出什么大的结果出来,但经历了这件事情,我们的暑假社会实践算没有白做,至少我们经历了人情冷暖,对这个世界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安徽省的历史人文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在处理问题和困难中,清晰明确地思考反省了自己不合适的处理方式,在以后人为交际能力上有了新的认识。

对于这样的社会实践,我们知道是作为我们人生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必然的磨练。我们在这次实践中也有了许多认识和总结感悟,我们在大学中或者踏入社会后,在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中将要做到的和预备的是微笑、礼貌以及委婉渐进。要在交流的一开始就以最为简短明白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活动,说明活动单位及意图,避免突兀,消除被调查者的疑惑及顾虑。在对方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可以与被调查者进行简单的口头交谈,获取更加深入详细的有效信息。对于拒绝做问卷的人,也可简洁的向对方提一两个问题。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需不断学习、收集经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尽量使对方以愉悦、自愿的心态配合、协助我们的调查活动。

由于与博物馆的内部调查发生冲突,所以发放的调查问卷数量不是很多,尽管如此,但总体上还算顺利,而这初步的调查也使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民意是最真实的反映,从普通民众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了有关博物馆不足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及反应:展览物品重点与人们的期望偏向反道、不足,灯光布置稍有不当,里面有的文物太过牵强,有造假和过意人为制作的行为。这也在意料之中,我们获取了这些信息也对我们以后的审美观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个游客说得很对,懂的人是在看门道,不懂的人只在看热闹,我敢肯定,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看热闹。

我们一直没有遇到有人会主动要求填写问卷,也没有遇到有人向着我们就大吐苦水、大声抱怨,把我们当做倾诉的对象,这令我们感到一丝欣慰,也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真想通过再一次亲身体会社会实践给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阅读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在磨练中增强毅力;在困难重重中挑战自我培养自己的素养;想通过社会实践来拯救自己和缩短与别人的差距与不足。

在当今社会,在就业问题中,你会感觉到无经验者往后排,茫茫人海独徘徊,你没有经验,自然而然做什么都感到因陌生而犹豫止步,很多机会就这样与你无缘,很多门也这样因你而闭。

因此,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社会经验,工作经验,我们必须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的社会竞争能力,逆水行舟,背水一站的决心,超越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成熟,少一点嫩气;在社会实践中多份坚强,少一份脆弱;在社会实践中多了一味工作经验味,少了一味书生气味;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独立自强,减轻了父母的操心亲戚朋友的担心。

上一篇:疫情志愿者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