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5 05:14:08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1

一、__核电建设和发展状况

__的核电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1970年,在__原子能委员会主持下,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气冷反应堆技术,并建成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7万千瓦,占__总发电量的7%。然而,这种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容量上不去,没有规模效应,与同类规模的美国压水堆机组相比,电力成本高了许多,市场竞争力差。基于此,__放弃自己的“成熟技术”,从美国西屋公司购买压水堆技术专利,在__本土生产压水堆设备,并授权__电力公司全面承担6台cp0系列压水堆的建设任务。1974年又开始建设26台单机容量为百万千瓦的cp1系列压水堆。此后不久,12台cp2系列压水堆核电机组也开工建设。__电力作为政府授权的惟一核电运营商,成功地将运营中的经验反馈给设计部门,不断优化设计,使__核电机组从cp0、cp1、cp2,到自行设计开发4环路的130万千瓦级的新机组p4,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着手建造国际上最先进的主控室基于计算机辅助运行概念的145万千瓦系列反应堆n4,该机组采用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信息产业技术。这样,__在20年内建成运行了58台核电机组,而且使核电站体系实现了技术标准化。__在放弃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冷堆之后,又重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__从引进许可证开始起步,实现了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全方位的核电自主化。随着这些核电机组的投运,1995年以后,__核电占到了全国总发电量的80%,能源自主率由1973年23.9%,提高到现在的51%以上。

__现有19座核电站,58台核电机组在运行,20__年发电量418twh,占__年发电量的87.6%,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核电布局合理是__核电的一大特点。__核电不仅分布在西部沿海,大量的核电机组还建在内陆濒河地区,基本*近负荷中心。在5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依次布点建设了19座核电站。核电站所发电量直接输送各大用户,减少了电能的损耗,也避免了长距离、大功率输送的弊端,为地区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有效的能源保障。同时,全国形成相互连接的大电网,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

到20__年,__50%的核电机组寿命将达到30年,为了解决核电站老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法德两国就开始联合开发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核电站( 即第三代核电站)——欧洲压水堆(epr),用来承担核电站更新换代这一重要的战略任务,目前,epr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最大输出电功率可达165万千瓦,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用于替代即将退役的核电机组。与在运行的核电站相比,epr的安全性将提高十倍,造价降低10%,产生的废物将减少15%—30%。除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开发,__还积极参与了第四代核电技术(g4)和可控热核聚变能(iter)的研究,并已成为世界首座聚变堆的两个候选厂址之一。__政府计划在20__年建成第三代(epr)反应堆的首台机组,2015至2020年具备批量建设第三代反应堆的能力,2035年完成第四代反应堆的开发。

二、__核安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__核电工业及相关产业较为发达,规模宏大,遍布各地,核安全管理任务也相当繁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__政府就成立了核管理局,主要职责除了制定核安全原则,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监督核设施运行安全,充当核电“警察”。自始即把核电运营单位与核安全监督机构的职能完全分开。随着核电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废料增多。1991年,__根据法令组建了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局,完全独立于废物生产单位,负责对__的放射性废物进行长期管理。20__年,又根据法令重组了__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总局,负责政府在核安全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这样,__逐步建立了完备和有效的核安全管理体制。__核安全管理机构具有五大基本职能:即制定法规、审批执照、监督执行、应急组织和信息。为确保核安全监督的有效性,20__年通过修订法律,独立设置了__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该局直接对__议会负责,由总统和议会独立任命的5人委员会领导,每个委员任期6年,不能连任。国家核安全机构颁发的执照或许可证,根据不同内容,由工业部和环保部两个部长联合签发,或直接由国家总理签发。__国家核能安全局(asn)在全__有11个派出机构,分11个区对核安全实施监督,每个核电厂都派有监督员。国家核安全的财政经费,由国家预算拨给。__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是__国家核能安全局(asn)的技术支持单位,担任技术顾问,包括对核事故分析评估,核安全评价等。

__的原子能法规比较健全,在核工业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法律性规定和文件,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原子能法规体系。覆盖范围广泛而全面,涉及放射性防护、核设施监督、放射性材料管理、放射性医疗、核辐照加

工、核贸易出口、第三方核责任、核废物管理、核矿资源开采、核事故应急等各方面。这些法规,既满足了__庞大核工业体系管理的需要,又与国际惯例和跨国经营接轨。三、__核应急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经验__核应急管理体制概括起来说就是“二条主线、二级管理、二个决策中心”。二条主线分别是政府行政当局和核电营运者单位;二级管理是指政府行政当局线上的国家核应急协调机构、国家核能安全局、民防总局构成的部级机构和以省长为主的地方级机构,在营运者单位线上有__电力公司总部为主的部级机构(业主总公司)和以核电站为主的地方级机构;二个决策中心分别是省长为保护公众、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的行政中心011和核电企业为控制机组状态、保护电站工作人员、保证信息畅通的技术中心。

__核应急管理主要机构包括:__核安全部际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各方面行动,保证安全,保护公众和环境,制定严重事故救援计划和事故后处置计划;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__的核应急工作,事故状态下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媒体通报信息,负责派技术专家到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内务部民防总局(ddsc)。民防总局负责核应急准备、计划编制、组织演习和救援指挥、协调应急资源等工作。该局设有一个跨部门应急指挥中心(cogic),是全__核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各种信息都集中到该中心的控制室,军队、航空、铁路、气象等各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职责,事故状态下都须进入中心,负责指挥和沟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主要从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的技术工作,包括辐射监测(现场测量、取样测评、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管理、评估决策系统等。该院是__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技术支持单位;地方应急组织(pcf)。设在地方政府,负责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协调。平时作为政府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时全体人员到位进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核电企业的核应急机构(pcl)。核电企业在业主(地方公司)和电厂都建有核应急机构。__电力公司(edf)有健全的应急体制,包括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都十分到位。各核电厂也都有应急机构,负责应急预警、预案制定、场内应急救援等工作。__消防部队在发生核事故时,主要任务是交流、评估、计划和行动是__核应急工作的4个主要环节。简单说,__核应急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完备的法律制度,健全的组织体系,较高的核应急关注度,充足的人、财、物投入以及积极兼容方针等。以核应急演练为例,各类演习是核应急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__规定每个核电站每3年应参与1次部级核应急演习,平均每年要组织8次全国核事故应急演习,其中6-7次为模拟核电站核事故,1-2次为其它核设施事故。地方政府核应急管理部门、核电厂以及有关单位都制定核应急计划,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可*依据。此外,__把辐射监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监测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成为核应急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

四、__核故障处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国家:设核安全部级委员会。由总理直接领导,有关部部长组成。部级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由12—13人组成,从各部委抽调,秘书长相当省长一级,主要职责:发生重大核事故时进行协调指挥,主要部门的职责如下:

外交部: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通知欧共体及邻近的国家。

环境保护部: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负责水源、空气等测试;协助事故所在地的省长处理核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部:指挥全国交通,停止向核事故地区的火车、飞机、船舶的运行。省长有权指挥辖区的交通。

国防部:需要时,派遗国家宪兵、防化部队进行干预。

内政部:搜集信息,协调、指挥消防部队和警察处理事故。

工业部(又称工业与外贸部):核安全主管部门,设指挥中心。发生核事故后,对省长和有关部门提出救援意见和信息。

核安全防护研究所:①有关专家根据区域和分工不同,发生核事故后,接到通知,立即赶赴有关安全委员会和指挥中心,参与指挥、调度。②提出核事故信息,建议核事故处理措施。③负责核事故原因的调查协调工作,一星期后,提出事故的后果及进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意见。

(2)省长:省长是遇到事故,命令执行特别干预计划的唯一的人。职责:①通知市长及市民;②有必要时下命令采取特别干预计划。

(3)核电站:每个核电站都设有救援与消防指挥中心,直接受站长的指挥,该中心也是一个多功能机构,负责电站的所有安全技术问题,核电站站长是发生核事故后,下命令采取内部干预的唯一的人。

五、__核电站的火灾预防

由于职业特点,我特别关注了__核电站火灾预防工作。__核电站注重从源头防控火灾隐患,制定了严格的消防技术规范,并严格落实到位。__核电站的技术规范是由核防护研究所制订,核安全局审核,工业与外贸部审批颁发并与核安全局负责日常的监督实施。核电站火灾预防的主要途径:(1)稳定的结构。核反应堆采用混凝土封闭,其厂房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以防止核泄漏和火灾的发生;(2)防火分隔。划分防火区,防火门的耐火的极限1.5小时以上,控制火势的蔓延;(3)封堵严密。各种管廊、管沟、风道、夹层及其他部位采取合理有效的封堵措施,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4)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采用阻火电缆,尽可能少地使用易引进火灾危害的设备,减少可燃物;(5)防排烟。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排烟措施,把发生

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去;(6)火灾探测。进行火灾自动探测,迅速及时探知火灾的发生及发生点;(7)可*的自动灭火系统。设置水、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为提高系统安全,对部位的电流、电缆、灭火系统均采用了“双保险”,一旦一处发生故障,另一回路将会自动切换运行。六、__核电应急体系对我国消防部队参与核应急的启示

一要健全完善统一的核应急组织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体系和专业应急机构是极为必要的。我国已建立了核应急办公室,并有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作为应急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有行政首长作为负责人。这种机制对加强统一管理调度、提高政府效能和减少资源浪费等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如何将分散的职能部门统一到应急工作中来,进而形成最大工作合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整合。随着核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核应急组织的职业化是提高和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尽快将兼职、半专业和分散的应急力量转变为专业应急力量,有利于应急经验的积累,提高并保持应急组织的活力与能力。此外,核应急工作在实战中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鼓励其参与应急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其成为核应急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从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实战性出发,建立完善应急志愿者组织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和应急演练,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核应急整体能力。

二要保证核电安全信息共享。核电信息主导核应急响应工作,这一点应成为核电站与地方政府领导的共识。核电站涉及核运行、核安全、核应急的重大信息理应与地方政府、消防部队共享,以利消防部队积极有效的处置核事故。借鉴__等发达国家经验,核电企业应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提高其安全运行情况透明度,与驻地消防部队、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大核电安全公益宣传力度。此外,要特别重视核事故情况下快速准确的信息收集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相反封锁消息,往往会导致组织无序,措施乏力,群众猜疑,谣言四起,秩序混乱,这一点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中已得到验证。

三要加强核应急实战性演练。要适时组织消防部队和核电站同步的场内、外联合演习,解决应急响应中的接口和行动协作,以及前沿指挥体制和动作机制等问题,进一步检验场内场外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核电站和消防部队在核应急工作方面的密切有机配合,使核应急响应工作更具前瞻性、实效性。在应急演练工作中,要将计划与随机导调相结合,将核事故中可能发生的情形尽可能在演习中反映出来,以切实增强现场处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检验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使核应急的实际响应能力达到或接近实战水平。为提高自身的演习水平和应急技能,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国家定期举行的核应急演习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借鉴好的经验,在应急预案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要建立核应急教育培训体制。在核应急工作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资源,这其中包括对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作风磨练。目前,江苏省消防部队还没有具体的核应急培训大纲,官兵对核应急处置的对策了解有限。因此,应建立多层次的教育训练体制,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切实提高消防官兵综合素质。可以将辐射防护和应急知识培训纳入执勤岗位练兵中,进行专门教育并形成制度化。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开展经常化的科普宣传,让官兵对辐射防护、应急知识有关科学的、理性的认识,这对做好核应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部队的培训,重点是通过有组织的合成演练,使其在应急状态下能有序度熟练地进行指挥,并有效的进行事中、事后的处理工作。

五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宣传。长期以来,大众对核电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对核电应急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核电常识原理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对紧急情况下如何应急保护不知所指。在这些方面__有着很好的经验,那就是加强宣传,宣传应急处置方案,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增强公众应急响应能力和参与水平。作为有核电城市,除连云港市政府要承担核电常识宣传外,消防部队也要加强对核电安全常识的宣传,要在加强部队官兵层面宣传同时,特别加强对中心城区公众宣传,拓展宣传范围和对象,使公众都能系统了解、正确认识核电,消除认识误区,营造支持核电发展和参与核应急工作的社会氛围。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2

1建立军地联动组织指挥体系

在与被保障单位早期接触中,我们发现被保障单位个别领导存在不会发生核事故的侥幸心理,对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我们所做的工作会干扰其正常生产秩序。一旦发生核事故,如何快速反应、准确判断、超前预测、综合协调,如何求得被保障单位主动配合,充分发挥保障行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指挥与保障、管理与医学救治的有效联动,成为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必须突破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和相关部门通过沟通、协调、统一思想,强化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建立了紧急状态下军地首长集中办公、卫勤力量快速救援、医院科室随时待命、前线后方有效互动、高效灵活的军地联动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指挥体系。

1.1建立联合应急医学救援指挥预警系统成立了

由被保障单位保卫处长、研究所所长、职工医院院长,计量环保处处长和我院院长组成的指挥预警组织机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掌握重点地域卫生基本情况,监测重要地区环境核危害因素,进行健康状况和危险评估及预警预报。采用适当监测方法测评核危害水平,并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强化核事故监测预警能力。

1.2建立权威高效的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指挥机构

按照军地联动、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效军地联动的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核事故发生后,由被保障单位逐级上报至国家核应急指挥中心,由该中心与总后卫生部联合进行应急医学救援指挥,按照军地“两条线”下达应急医学救援任务。

1.3建立集成共享的应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

建立军地联通指挥网络,设置相应权限,制定保密密语,相应指挥命令。负责确定核应急状态等级,进入和终止应急状态,统一指挥本单位的核应急响应行动;接受上级核应急指挥机构的监督指导;负责核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传递、通报、报告和下达指令;组织医学救援工作等。

2建立军地联动训练体系

在核事故现场,医院救援队如何与被保障单位组织紧张有序的医学救援[2],这关系到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成功与否。这需要有详实、可行的联动应急医学救援预案,并进行反复训练和磨合。为确保出动快、到位快、医学救治快,我们应从科学统筹卫勤资源、合理区分医学救治任务、及时转换工作重心等入手,建立军地联动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训练体系。

2.1制定联动应急医学救援预案

我院与被保障单位联合制定了《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军地联动指挥机构达成方案》《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军地信息互通方案》《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方案》等预案。预案对军地联合指挥机构建立、指挥权限和责任区分、指挥程序明确、医学救援信息交流、医学救援力量动用和协同等操作性较强。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走出了一条“边摸索、边建立、边运行、边完善”的路子。修订完善了《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队抽组方案》《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卫勤保障计划》《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二级救治床位腾空计划》等预案。针对医学救治任务、空间布局、医学救治流程、物资筹措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等。

2.2针对应急医学救援弱项展开联合训练

平时各单位自行组织应急医学救援演练相对容易,但联合救援中单位与单位、组与组、个人与个人间的分工、配合成为了应急医学救援的弱项,加强军地联合演练,是提高救治效能的主要手段。我院与被保障单位每年设置带有实战背景的联合应急医学救援演习课目,深入被保障单位厂区内,设定模拟伤员,练指挥、练协同、练融合,练侦检、练洗消、练救治,提高军地联动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快速反应、远程机动和保障能力[3]。

2.3针对应急医学救援重点明确联合救治流程

通过联合训练,明确医学救援重点,即一体化医学救治流程。核事故发生后,被保障单位的应急消防车、救护车、防护工具发放车、警车均应在指定位置待命,辐射防护医疗救援组对受沾染伤员经洗消后分检,无沾染伤员后送至职工医院。同时我院根据指令做好随时出发准备,物质装车、人员到位待命、床位腾空。随着伤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厂方辐射防护医疗组无能力救治时,应及时上报应急办,协调我院开展医学救援。我院接到上级命令后,应迅速到达指定地域,到达现场后,我院领导应加入核事故指挥组。由核事故指挥组确定我院医学救援队于何处展开,与厂方救援组各自通过伤员流,还是共同完成现场侦检、分类、洗消、救治和后送工作。保证顺利开展一级联合医学救治和二级后送至我院本部的工作,确保一旦发生核事故应急事件,可迅即形成保障能力。

3建立军地联动力量体系

被保障单位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主要依靠厂医院,其专业医学人才有限,救援设施、设备缺乏,病房不足,难以单独完成医学救援任务。而我院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中的一级救援队,缺乏供电、供水设备等,单独完成医学救援任务也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我们建立了军地联动的医学救援力量体系,把建设重点放在保障上、突破难点放在应急上、检验标准放在战斗力上,达到“1+1>2”的效果。

3.1贴近任务需求强化硬件

根据承担的应急医疗任务和医疗救援需求进行准备。我院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队和被保障单位医疗救援组,根据各自的任务,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配备相应的医学救援装备器材,进行相应的救援训练。根据我院应急保障的实际需要、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治的规模,经过反复论证,按照“立足现有、结构合理、投入较少、效益较高、功能齐备、设施配套”的要求,投入40余万元,利用现有场地建成一个集理发室、内科急救室、外科急救室、粗洗室、精洗室、留样室、内照射侦检室于一体的二级救治洗消场。本着“土洋结合”“新旧结合”的原则,先后设计制造了液压装载车、轮式装卸载系统、核事故一级救治器材箱等,实现了标准化、箱组化、轻型化、便携化、野战化、系列化的适应医院任务需求,快速反应需要的器材保障。

3.2夯实素质基础,提高医学救援能力

我们和被保障单位分别或联合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训练,包括组织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机动能力、联合救援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以保证有效开展医学救援行动。依据统分结合、寓编实建的方法,调整人员、抽调骨干,做到了人员编组最优化、分队能力最大化。采取岗位练兵、比武竞赛、轮岗培训、训考结合等方式,选强配齐保障队伍。邀请军内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和专题讲座,编写了《核事故医学救治专业指导手册》,使救援队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核应急医学救援的相关知识。通过反复设定核复合伤伤员进行救治演练,不断总结摸索救治工作规律,编写了《核应急医疗救援救治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救援队员在救治过程中的口令和动作,使整个医学救治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

3.3全面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3

除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外,在地震和海啸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令核危机成为日本民众和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此外,大地震还撼动全球金融、资本和商品市场,造成股市下跌,国债上涨,原油价格滑落,令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充满变数。

日本核辐射会影响中国吗?

现在,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已经不可小觑。那么,目前的泄露水平意味着什么?如果事态继续恶化又将发生什么?中国会不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

为什么说核泄漏对我国暂无影响

日本核电站接二连三传出泄露事件。作为距离日本最近的国家之一,我们不免会担心核扩散波及中国。国家气象局发表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气象组织北京区域环境响应中心会商分析结果,认为目前泄露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暂无影响。那么这些机构是什么机构,又通过什么样的分析得出了“暂无影响”的结论,这个“暂”又有多么短暂?

全球有8个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

1986年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以后,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陆续认定了8个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目的是为了最快地对核泄漏作出应急。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设在国家气象局气象中心。平时该中心定期与其他7个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协同进行核应急演习,利用不同的放射性污染物扩散数值模式对同一事件进行模拟然后统计处理各个模式成员的结果,预报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传播范围。3月12日,日本核电站一发生泄露,各核应急响应区域中心即启动作出模拟预报。这是目前最为快速和权威的模拟预报技术。

至少目前暂无影响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和扩散状况主要是受环境风场和大气状态决定。大气状态决定了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高度范围。如果大气稳定,污染物突破不了稳定层,只能在底层聚集由底层气流传播扩散;如果大气不稳定,污染物会上升到高空被高空强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另外,下雨下雪也会迅速地将污染物沉降到地面,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会减少。所以当气象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风场发生调整时,污染物的传播也会相应改变。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近日权威:继3月26、27日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监测点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后,29日又在我国东南沿海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的监测点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均在10-4贝克/立方米的量级及以下。由于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行动。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核辐射如何危害人体

人体受到核辐射会产生3种结果:1.细胞受损坏掉,被人体分解、吸收、重新利用,不会造成很大伤害;2.影响生殖细胞,改变了染色体上DNA(基因)的结构,导致生育的后代是“怪胎”;3.影响体细胞,体细胞DNA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现细胞不受控制地复制的情况,就成了癌细胞。总之,人体总在接受辐射,辐射未必会产生危害,更多的辐射会增加危害的概率。

如何应对核辐射

日常的核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概率太小,可以忽略。如果遇到核电站泄漏这种非常规情况,也要看泄露出来的剂量大小,人体受辐射大于100毫希弗才有风险。对于泄露出来的放射性元素,我们要尽量把它们隔绝在皮肤外,衣服沾上了就把衣服换掉。如果皮肤也粘上了,就洗澡洗掉。当然更要防止吸入或吃入体内。核电站泄漏后,防治“主力军”之一就是碘。怎样服用碘呢?方舟子给出了意见: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前服用碘片可起到100%保护作用,在吸入的同时服用也基本可以保护,所以没必要提前服用。碘片剂量(100毫克)远远超出碘的每日限量(一天1.1毫克),没事不要乱吃。

万一出现最坏情况呢

万一出现最坏情况,各机组的核燃料都泄露,会是什么局面呢?我们可以拿切尔诺贝利事故作类比。切尔诺贝利事故至少有两个方面比福岛糟得多,第一是控制棒没能插入反应堆,所以核裂变没有停止;第二是没有安全壳,爆炸后核燃料完全暴露了。而福岛完全暴露的是核废料,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应该不会全都冲破安全壳,且都是裂变停止的状态,也就是说福岛情况再坏也要比切尔诺贝利好很多。所以即便是福岛出现最坏情况,给中国间接造成严重危害的可能性也很小。

天灾过后尽谣言

无论您关心或者不关心日本地震,这些天都肯定听说过不少有关日本地震的“小道消息”。

比如,日本军人冲进核反应堆、核电站爆炸……

无论在日本国内,还是在中国,这类谣言从未间断。

实际上,“天灾过后尽谣言”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个别谣言虽有相当的杀伤力,但也不必过分恐慌。

震后谣言粉碎机

1.核电站相关谣言

谣言1:日本核电站刚刚爆炸了,在进行人工降温,也就是人直接进入反应堆核心进行手工操作。这些人出来后活不到20分钟就会死。

谣言2:据传,日本核电站爆炸导致整个日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会波及中国!

粉碎:首先,截至目前,日本核电站事故依旧在可控制范围内,并无显著风险。其次,核电站不会像核弹一样“爆炸”。而且,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权威媒体,美联社、路透等欧美媒体都未见这些消息。稍微有一些核物理常识的人应该立刻能辨别出这都是100%的谣言。

2.核辐射谣言

谣言:吃盐可以防辐射

粉碎:中国卫生部专家表示,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食盐中的碘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

3.XXX死了

谣言:日本女演员波多野结衣、新垣结衣在地震中失踪(或葬身海啸);日本著名漫画家年会宾馆被震垮,鸟山明(《七龙珠》作者)、岸本齐史(《火影忍者》作者)、尾田荣一郎(《海贼王》作者)、青山刚昌(《柯南》作者)等集体葬身火海……

粉碎:截至目前,未有任何媒体证实上述人员的死讯。相反,倒是有不少演员和漫画家(如尾田荣一郎等)通过个人网站或媒体渠道证实了自身的安全。

4.捐款类谣言

谣言1:《海贼王》的作者尾田荣一郎先生捐款15亿日元(约合1.2亿人民币)。

谣言2:日本干事长冈田克也,曾在20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私人捐了1亿日元。现在我们也应该帮助日本人。

粉碎:有关尾田荣一郎捐款属假新闻,日方已辟谣。至于“冈田克也捐款”的真实情况是――2008年冈田克也的父亲冈田卓也代表所在公司捐了1000万日元。无论当事人、钱款来源,还是数目都错了。

5.其他谣言

谣言1:宫城县发现200多具尸体,惨不忍睹。

粉碎:这是2004年的印尼海啸的遇难者新闻图片,与此次日本地震没有关系。

谣言2:据NHK报道:韩国救援队派了5人2狗去日本,结果2条狗在东京走丢,5名救援队员正在找狗中。

粉碎:这是一条日本网络的传闻,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谣言3:日本很可能把那些被海啸淹没的汽车、电器等加以喷漆、翻新,冒充新品向中国出口。这些东西已经沾染了核辐射物,极其危险!

粉碎:实在不值得辩驳,只能说发言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灾难与谣言常常“相伴而生”

地震“史祭”:日本大屠杀、希腊大逃难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一些不负责任的日本报纸“富士火山将大喷发”“东京地区正在沉入海底”等不实消息,让刚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幸存者更加惊恐。一些别有用心者散布谣言说:“朝鲜人触犯神灵,地震是天神的惩罚”;军警当局还诬指社会主义者和旅日朝鲜侨民纵火、投毒,授意右翼团体自警团恣意刑讯、屠杀,被杀害的朝侨达2000多人,旅日华侨也有近百人失踪。

1978年5月23日,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市远郊发生了5.8级地震;6月20日,该市近郊发生6.4级地震,47人死亡;7月4日,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又发生了5.0级地震,1人死亡。连续3次地震,震中越来越靠近市中心,再加上前两次地震都是接近月圆之时,谣言就产生了:“下一个接近月圆的1978年7月20日,塞萨洛尼基市中心将发生大地震,城市因此毁灭,市民纷纷逃亡。”

在中国,灾难后亦常有谣言的魅影

1976年,地震之后的唐山一度滋生大批谣言,诸如“大地震的发生是因为触怒了××神灵”“地震以后要发大水,唐山市要下陷或成为大海”之类。

在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后2个小时,谣言却率先从距震中千里之遥的北京传播开来。当天,北京盛传当晚10时~12时京西地区可能有6级地震,有市民已经打算“逃离”北京。同时,湖北黄石市发生6.3级地震,浙江嘉兴等地发生5.7级地震……

为何“天灾过后尽谣言”?

恐慌下,人们对信息有高度渴求

面对灾难,单独个体往往会感到无能为力,会缺乏安全感,人心思危。即使社会各类组织开始实施救援行动,但由于各种原因,民众内心的困惑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灾难谣言正是抓住了能够满足民众急于了解不明朗的情况、填补信息缺乏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谣言,很多人有“我知道它八成是假的,可是,万一它是真的怎么办”这样的“宁信心理”,这是使得突发(灾难)事件后谣言得以肆意传播的一种心理机制。

谣言往往能“说到人心坎上”

谣言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能够让民众在传播谣言的过程中宣泄情感。

任何人对信息都是有选择的,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和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倾向于选择和传播符合自己心理期望的信息,而不管这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比如,在汶川地震后,将有代表性的40条谣言统计后,可以发现谣言信息最多的指向为政府和官员,而富人可以排到第三。这完全符合社会上“不相信公权力”“仇富”的思潮。

再比如,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化工厂爆炸,污染了水源,成都市要断水”的谣言在成都疯传,由于大家相信“官方不靠谱,万事靠自己”,所以就连一些事业单位都加入了“抢水”大军,全城人疯狂抢购所有可见的饮用液体。

如何对付谣言

很难在法治国家的刑法里找到“传播谣言”的罪名。“谣言”作为一种言论,不能因其内容“不符合事实”就入罪。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并没有把内容“符合事实”作为受保护的先决条件,因为法律不可能对人要求做不到的事情。

以美国为例,为防止设立审查制度后人们不敢发表言论,只有在言论可能引起“迫在眉睫”的“清楚和现实的危险”时,法律才加以干预。

如果想要尽可能减少不真实的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一个信息畅通的环境,尤其是政府机构有责任及时公告真实情况。因为在不明真相的状态下,能够相信的就只能是谣言。

日本怎样与灾难共存

面对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日本社会应对灾难的镇定和高效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除了机制

社会:抗灾教育无处不在

日本气象厅的统计表明,近年来,每年平均有800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光顾日本列岛。但是,近年在日本发生的里氏6级~7级地震中,人员伤亡相对都比较轻微。可以说,日本政府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和国民丰富的应急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灾系统严格缜密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政府建立了中央防灾指挥系统。各都、道、府、县的警察本部都设有紧急援助队,电力、通信、煤气、运输等部门也都有防灾体制,既能各自为战,又可统一行动。

防灾教育中心面向社会培训

日本地方政府有专门为居民和参观者建立的防灾教育中心。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介绍的日常防灾知识,可以进行包括地震、泥石流和消防的模拟体验。中心还开设有面向公众的各种防、减灾培训课程,既有面向单位开设的消防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防火管理的一般知识、防灾人员的责任、设备的使用、综合防灾操作训练等,也有面向广大市民开设的外科医护急救培训――包括人工呼吸、心脏的基础知识及止血的方法等。

每个小区都有“避难所”

据了解,在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就十分重视对城市防灾避难功能的设计。这种“避难所”备有充足的饮水、各种食品,还有住宿房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专为临时受灾者服务。1981年后,日本所有高层建筑都要求能防范7~8级地震。此外,日本住户各个家庭阳台相通,以备意外时互相支持或避难。

另外,公园的避难作用也特别大,东京很多小公园只有几百平方米,但均设有救灾仓库。

以公司为单位,定期培训演习

日本各企业机构都相应制定了地震发生时职员疏散与救助方案。在公司里,平均1年内会举办2次地震演习,届时所有人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带着统一发放的安全帽进行地震演习。大家聚集到了一个场地,会有人说现在是关东大地震达到了几级,需要大家如何做好逃难准备。

居家:注重安全预备

在日本,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书柜和衣柜一般在顶端都有将其固定在墙上的设施,并且家里的家具在安排摆放时,也会注意有没有会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绝对不在床头放重的东西;随时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现三角地带的地方,大地震到来时,这些地方可以临时躲避;在超市里人们可以买到防灾套餐,里面包括压缩饼干、手套、简易厕所、装水的袋子,以及一瓶水,以备应对突然到来的灾难;依托社会和公司建立的系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安全状态通知事先设定的联系人。

防震教育从娃娃抓起

日本人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防灾常识及应急避险训练,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平时,中小学生同样会进行防震训练,时间由学校确定,如果邀请家长参加,训练内容就会深一些、多一些。幼儿园也常有防震演习。

大众文化:以灾难为重要元素

原爆文学,日本特有的文学种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这固然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却给广大无辜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也触发了原爆文学的诞生。这一日本特有的文学样式传递了人们对这场灾难的痛苦和理性反思。

日本原爆文学中不仅有大量刻画这一人类空前浩劫的地狱般图景的纪实性作品,如原民喜的小说《夏之花》等,还有不少凸显心灵创伤、反思核时代人类命运的佳作,井伏鳟二的小说《黑雨》和大江健三郎的随笔《广岛札记》被称为原爆文学的“顶点之作”。

石黑耀被称作“描写日本未来灾害第一人”,早在2002年他就凭借描写火山喷发恐怖景象的处女作《死都日本》,摘得日本第26届梅菲斯特奖,从而确立了自己以缜密的科学知识揭示未来灾难的风格。

在日本灾难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恐怕非《日本沉没》莫属。作品虚构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日本列岛沉没,流离失所的日本人开始了历史性的流浪生活……《日本沉没》在1973年一经出版,就创下了上下集400万册的销售记录,成为日本战后第一畅销书。

灾难片:思考灾难后果

日本与美国都盛产灾难片,但美国灾难片大多洋溢着一种乐观情绪,一般都以人类战胜了自然灾害和宇宙威胁作为结尾。而日本的灾难片则将灾难视为不可抗拒的,极少有人定胜天的乐观。

1973年,根据《日本沉没》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约4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观众累计达880万人次,在日本掀起了一股危机意识的狂潮。2006年推出的《日本沉没第二部》,着重描绘日本人在“失去国土”后的命运,书籍发售1周后,重拍的《日本沉没》电影版上映,该片号称动用了日本电影史上最多的人员和资金。

影视和游戏业也涉及灾难题材

地震为题材的影视和游戏作品在日本层出不穷。作为拥有任天堂和索尼等游戏业界巨头的电子游戏大国,在游戏中表达对灾难的思虑当然不足为怪,其代表作如Irem Software公司的《绝体绝命都市》。这个诞生于2002年的系列游戏品牌目前已经推出4部作品,日本本土销量达数百万份。该游戏每一部作品都将主角放在发生巨大自然灾害的危机四伏的城市中,主题涉及地震、洪水、严寒,以动作冒险的形式为玩家展现了一场从大灾难中逃出生天的艰难旅程,并让人从游戏中获得应对灾难的常识。

被灾难塑造的文化和性情

“悲观的民族”

由于灾难不断,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以及深重的悲观主义色彩,与中国人看戏喜欢喜剧和大团圆结局不同,日本人无论是看书还是看戏,大都喜欢看悲剧,例如百十年来热映不衰的演绎日本古代“47浪人”为主的复仇悲情剧《忠臣藏》,以及风靡一时的小说及根据小说改编的悲情剧《失乐园》。这些小说、戏剧、电影都蕴含着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美好的东西必将付之流水的悲情意识。

正因如此,日本文化中对转瞬即逝的美好有深切的感情,中国人崇尚月圆、完美、和谐,日本人则崇尚枯山水、不平衡、不对称。这一切就像日本人耳熟能详的战国英豪织田信长的诗: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浮生幻梦。

发达

灾难和痛苦使人相信宗教,日本的人数在全世界无出其右,据日本文化厅宗教事务科统计,截至2002年12月31日,日本的神道教信徒为10600万人,佛教信徒为9600万人,仅此两种宗教信徒的总数就约为人口总数的2倍。

而基督教徒在日本只有不到200万人,远远低于其在东亚的韩国、中国等国家所占的比例,除了中东国家之外,几乎再难有比这更低的比例,文化学家认为一大原因是基督教的热烈情绪、其改造世界的乐观,都与日本的悲观文化格格不入。

在大多数日本人心目中,认为灾难随时可能发生,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心里才能踏实安稳。■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4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县境内发生的为实现其政治、经济及泄私报复等目的,利用爆炸、劫持人质等恶性暴力恐怖袭击手段,给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国家、公民财产造成重大危害,需要由县反恐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指挥处置的各类恐怖暴力事件。主要包括:

(一)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手段袭击全县涉及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油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的;

(二)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手段袭击全县武器弹药库、化学危险品库和加油站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手段袭击县委、县政府,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重点科研单位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

(四)犯罪分子在全县居民小区、商厦集市、火车站、汽车站等公众场所或其他人员聚集场所实施爆炸的;

(五)犯罪分子在全县举办的各项大型庆典活动中实施爆炸危害公众安全的;

(六)犯罪分子使用暴力手段,大规模劫持社会公众作为人质的;

(七)犯罪分子持枪和使用爆炸装置武装劫持人质的;

(八)犯罪分子劫持党、政、军首脑机关重要领导或其亲属的;

(九)犯罪分子劫持国内外知名人士及其亲属的;

(十)犯罪分子利用生物化学恐怖袭击人员或单位、场所的;

(十一)突发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

(十二)其他需要直接指挥处置的爆炸、劫持人质事件。

二、处置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指挥;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三、指挥体系

一旦发生恐怖暴力犯罪事件,县反恐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应立即进入应战状态,迅速成立处置恐怖事件总指挥部,并在事发地建立现场指挥部。处置恐怖事件指挥体系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实行总指挥负责制,统一指挥。

(一)成立处置恐怖暴力犯罪事件总指挥部

1、设立总指挥部。县反恐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县反恐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政法委书记、县反恐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政府分管政法的副县长任副总指挥;宣传部、公安局、卫生局、财政局、武警中队,网通、联通、铁通、移动、电信等通信部门,发改局、旅游局、邮政局、环保局、科技局、质监局、农业局、人民银行寿阳支行、人武部等单位一把手为总指挥部成员。根据处置工作需要,视情调动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总指挥部。总指挥部设在县公安局指挥中心。

2、总指挥部职责。根据发生的恐怖案件情况,迅速做出是否立即启动县反恐防暴应急预案的决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处置恐怖事件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策;协调调动全县反恐怖力量和资源;决定采取处置恐怖暴力事件的重大措施;确定对外报道口径,适时对外新闻。

(二)建立处置恐怖暴力犯罪事件现场指挥部

1、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一般在事发地附近选择有利地形设置,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公安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县级有关部门及乡镇负责人为成员。

2、现场指挥部职责。现场指挥部按照县总指挥部指令,具体组织落实相关处置措施,并根据事件发生的紧急情况临机决断、有效处置。

3、现场指挥部下设机构人员组成及职责。现场指挥部下设现场警戒组、交通管制组、搜爆排爆组、检测化验洗消组、核与辐射恐怖袭击处置组、医疗救治组、抢险救灾组、行动突击组、通信保障组、攻心谈判组和侦查破案组等若干专门工作组。

(1)现场警戒组。负责封锁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群众。由公安局巡警大队和辖区派出所不少于50名民警组成,配备相应车辆。组长由县公安局分管巡警的副局长担任。

(2)交通管制组。负责封锁公路、管制交通、路面围堵和协助各卡点查控车辆。由交通民警不少于50人组成。组长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担任。

(3)搜爆排爆组。负责搜查、排除现场爆炸物。由县公安局民爆大队及熟悉排爆专业技能的民警、武警组成。组长由县公安局分管民爆的副局长担任。

(4)检测化验洗消组。负责检测化验分析,判明化学毒剂、致病生物剂的种类及放射线沾染情况,确定受染范围等工作;同时对受染区、受染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对污染、放射源进行处置等工作。组长由环保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科技、卫生、质监、武警、消防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5)核与辐射恐怖袭击处置组。负责对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及其征兆。建立并加强与毗邻县市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提高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旦发生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在接报后1小时内分别向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口头报告,在2小时内分别向市委、市政府值班室书面报告。发生特别重大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或特殊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同时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及时通报、联系和协调。组长由环保局局长担任。

(6)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抢救、救护伤员。视人员伤情需要,调动医护救治人员,并配足救护车及其各种药品。组长由县卫生局局长担任。

(7)抢险救灾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护、扑灭火险、排除建筑物坍塌险情及其它需要处置工作。视险情需要,组织消防大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需配齐充足的消防车。此外,供电部门也要派出抢险队伍,负责检查现场的电力线路和电力设施,消除现场爆炸隐患。组长由县公安局分管消防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供电支公司经理担任。

(8)行动突击组。负责武力攻击施爆,解救被劫持人质。视案件需要,组织武装警察开展武力攻击,需配备足够的运兵车、运兵指挥车。防暴枪、催泪弹、狙击**及其它必备的杀伤性武器。组长由武警中队负责人担任。

(9)通信保障组。负责保障处置恐怖事件时的通讯联络畅通。由县网通、联通、铁通、移动、电信等通信部门配合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网监中队快速布建现场通讯网络,根据需要出动足够的通讯联络人员,并由各通信部门配备通信指挥车辆。组长由县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各通信公司的负责人担任。

(10)攻心谈判组。由公安局派出谈判人员,负责与建立通话、谈判渠道,通过攻心谈判,力争劝降,安全解救人质,最大限度地将恐怖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组长由县公安局政委担任。

(11)侦查破案组。负责现场技术勘察,搜集固定证据,开展调查访问工作,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由公安局刑警大队、刑事技术室民警组成,同时配备充足的交通车辆。组长由县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担任。

四、力量调动和先期处置

(一)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的力量

1、县反恐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及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

2、公安机关处置恐怖暴力事件的应急队伍。包括警戒、搜排爆和交通管制等方面的队伍;

3、消防部门灭火救援队伍;

4、环保、卫生、质监、科技、农业、武警、消防处置生物化学恐怖袭击队伍;

5、环保及从事核与辐射单位的队伍;

6、医疗救护队伍;

7、电力和通信部门抢险队伍;

8、救灾增援队伍。

(二)先期处置

1、公安机关应急力量出动。恐怖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先期赶赴现场,执行封锁现场、维护秩序、疏散人群和抢救伤员等紧急任务,随即处置恐怖事件的应急队伍同时出动。

2、县领导赶赴现场。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委、县政府。接到报告后,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反恐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有关成员单位领导要迅速赶赴事发地,组建现场指挥部。

3、抢险救灾队伍赶赴现场。现场指挥部判明情况后,立即启动反恐怖应急机制,调动有关单位应急力量赶赴现场。各方面队伍的调动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落实;有条件的也可由现场指挥部直接调动。

到达现场的各支队伍负责人要立即赶到现场指挥部接受任务,确定联络方式,组织好本部门的抢救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视情况调动本部门力量增援。

五、处置恐怖事件的具体措施

根据恐怖性犯罪事件的具体情况,在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参加处置工作的各支队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对爆炸、纵火恐怖事件的处置措施

1、封锁现场,疏散人群,维护秩序。主要由公安、武警中队负责。具体任务是:

(1)在适当区域设置警戒线,封锁现场,实行交通管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控制现场事态。

(2)对现场及周围地区实施无线电频率干扰,防止遥控引爆其它炸弹。

(3)紧急疏散事发现场人群。

①对正在召开会议或举办活动的场馆内公安民警要迅速将疏散口打开,并设专人把守;执勤人员要迅速保护首长、外宾等重要人员利用专用疏散通道撤离场馆,离开现场;要千方百计稳定场馆内群众的情绪,维护撤离秩序;要采取坚决措施,保证疏散通道畅通,防止挤、压、踩、攀越等混乱局面发生。

②没有公安人员执勤的群众活动场馆,第一时间到达的公安民警尽最大努力疏散人群,使受到恐怖灾害威胁的群众迅速离开现场;到达现场消防的消防官兵要充分发挥专业救援装备的优势,运用专业救援技能,能进入场馆内部的,要抓住战机,果断进入场馆内部,尽最大可能疏散和保护群众在最短时间内撤出灾害现场,脱离危险。

③场馆外值勤的民警要通过喊话、指引等措施,合理引导群众有序撤离。

(4)开辟紧急救援通道。交管部门要迅速对事发地周围实行交通管制。一方面合理疏导撤离的人员和车辆离开现场,另一方面开辟紧急救援通道,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及时、顺利地进入救灾现场,避免疏散人群挤占救援通道,影响救援工作的进行。

(5)进行现场勘查。公安局刑警技术部门的民警在各项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要把握战机,尽可能地采取措施保护中心现场,或在现场抢险救灾局势稳定后,迅速进入中心现场进行现场勘查。

2、救治伤员。主要由县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公安、武警等积极配合。

恐怖事件发生后,处置恐怖事件指挥部根据人员伤亡数量等情况,调集救护队赶赴现场,组织现场其他方面的力量协助医疗救护队伍开展营救工作。

3、抢险救灾。主要由建设、供电、武警和公安部门负责。

对爆炸现场,公安机关在现场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应急搜排爆,排除爆炸隐患。对火灾现场,消防部门要迅速扑灭火情。对爆炸和火灾现场,建设部门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利用吊车、铲车及破拆工具等专业设备,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和破拆,排除险情。武警战士要利用合适工具,采取适当方法,千方百计将被埋压的群众抢救出来。供电部门要迅速检查现场的电力线路、电力设施,消除电力隐患。其它有关部门根据现场情况,也要组织足够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各部门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把营救群众的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并注意自身的保护,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二)对劫持人质恐怖事件的处置措施

对群众活动场所发生的劫持人质恐怖事件,处置工作主要由公安、武警负责,医疗卫生、电信等有关部门配合。

1、第一时间内到达的公安民警要迅速封锁现场,设立警戒圈,控制局势。

2、组织力量疏散人群,使未受到控制的人员全部离开现场,孤立和隔断劫持人质的中心现场。

3、交管部门要在现场周围实行交通管制,开辟紧急通道,确保救援人员和车辆畅通无阻。

4、公安机关、武警中队等所有反恐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占据有利地形,控制事态,迅速做好抓捕人犯和解救人质的准备工作。

5、卫生部门迅速组织医疗救护人员,车辆携带药品、器械等赶赴现场,准备救治伤员;消防、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也要组织专业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器材赶赴现场,应付突发事件,配合解救行动。

6、解救人质行动的组织实施

(1)成立解救人质行动指挥组。由现场指挥部临场决策,确定公安机关或武警中队一名领导为解救行动指挥,组成由熟悉或了解现场情况的有关方面人员参加的行动指挥组。解救行动在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由指挥组具体组织实施。

(2)判明情况,制定对策。行动指挥组通过与对话、技术侦察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情况、被劫持人质安全情况等现场信息,判明情况后,迅速制定解救行动方案。

(3)组建专门的工作组,实施解救。

①攻心谈判组。吸收有关专家和对有影响力的人员参加,因地制宜建立通话、谈判渠道。一是实施政策攻心,摧毁其心理防线,迫其缴械投降;二是离间团伙成员,孤立首犯,瓦解斗志,创造行动机会;三是通过对话谈判,了解本人或团伙成员内部情况;四是讨价还价,为最终解决问题争取宝贵时间。

②行动攻击组。在一切努力均告失败或人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实施。一是在现场周围秘密布建狙击手,寻机击伤或击毙,解救人质;二是使用麻醉制剂、爆震弹、催泪瓦斯等非杀伤性武器,使减弱或丧失抵抗能力后进行捕获,解救人质;三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空中、地面和地下立体进攻突击方案并择机实施,制服,解救人质。

③医疗救护组。主要是对被救的受伤人质、参加营救的受伤人员、被捕获的受伤的进行紧急救治。

④行动保障组。一是负责临场组建解救人质行动组的专用通信网络;二是解决营救行动的物质需要。

(三)县党政领导、外宾等重要人物被劫持后应采取的特别措施

1、处置原则。以保证领导和外宾生命安全为最高原则,必要时做出妥协以营救人质。

2、总指挥部顶格设置。根据被劫持人员的具体情况,在现场顶格设置总指挥部,由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不再另设现场指挥部。

3、紧急上报。凡是发生县党政领导、外宾等重要人物被劫持的事件,要迅速将情况向上级报告。外宾被劫持的,根据具体情况,由处置恐怖事件总指挥部决定上报的范围。

4、隐瞒身份,伺机而动。党政领导遭劫持后,非特殊情况不得暴露身份,应混同于普通群众中等待获救时机。总指挥部要迅速通过谈判,争取营救机会。

5、向敌假意“妥协”或替换人质。党政领导身份已暴露时,要有条件地满足或假意满足的要求,诱使其首先释放被劫持的党政领导、外宾等重要人物;也可采取替换人质的方法,告知,只有被劫持人员出来亲自运作才能实现其要求,可用具备自身防护能力和制服技能的人员以容易接受的身份替换被劫持的党政领导、外宾等重要人物。通过这些方法以掌握营救工作的相对主动。

6、随时做好突击准备。为防止随时可能发生的极端行为,在策划、组织其他解救工作的同时,必须首先做好强行攻击的准备。一旦解救工作中出现人质生命遭到侵害时,反恐人员要不惜代价,强行攻击,尽最大可能解救人质,制服罪犯。强行攻击的命令必须在人质生命遭到现实侵害的紧急情况下,由现场最高指挥下达。强行攻击要最大可能地避免其他被劫持人员的伤亡。

(四)对生物化学恐怖袭击事件的处置措施

1、视情况对相关地区实行现场管制、交通管制,必要时依法协助有关部门实施,防止事态及其危害进一步扩大。对管制地区,要采取妥善措施,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2、迅速组织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公安机关要与各相关部门依照部门分工,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抢救伤员,疏散人群,安置群众,封锁和隔离相关区域,控制、排除水、电、气泄漏、建筑物坍塌、爆炸装置、核辐射、疫情、毒情扩散等各种情况。

3、全力维护事发地的社会稳定。应组织足够警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大社会面控制力度,严格出入境管理与控制,严密防范和打击趁机抢劫、盗窃、制造恐怖气氛、制造骚乱等犯罪活动,严防发生新一轮或连环式的恐怖袭击。

4、缜密侦查,严惩。组织力量,立即对恐怖袭击事件开展侦查和调查工作,严厉惩处制造事件的。

(五)对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与通报

(1)建立健全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信息报告系统。一旦发生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通过“110”电话向县环保局或县应急办报告,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向县政府或其他有关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类型,事发时间、地点,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伤亡情况、造成危害程度及危害隐患、转化趋势、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等。

(2)县环保局、县应急办、县政府或其他有关机构在接到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报警后,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处置准备。同时迅速汇总和掌握相关事件信息。

(3)县环保局要与本县、毗邻县市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信息通报、协调机制,及时整合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有关信息,实现实时共享。

2、先期处置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关负责单位要首先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预案,采取相关措施实施先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事态发展趋势与处置情况。

(2)县环保局要会同市应急办组织、指挥、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采取必要措施,对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实施先期处置,并上报现场动态信息。

(3)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要根据职责和规定权限,启动相关应急处置规程,控制事态发展并向上级报告。

3、分级响应

我县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

(1)Ⅰ级、Ⅱ级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启动Ⅰ级、Ⅱ级响应。县政府视情况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指挥、协调、调度相关应急力量和资源,统一实施应急处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调动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及时赶到事发现场,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全力以赴,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应急处置。由应急处置指挥部及时将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及处置情况报告国家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和市政府。必要时请求国家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予支援。

(2)Ⅲ级、Ⅳ级响应

发生较大和一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由县环保局、县应急办会同事发地乡、镇政府决定响应等级,启动Ⅲ级、Ⅳ级响应。组织、指挥、协调、调度相关应急力量和资源实施应急处置,组织开展事件调查,进行事件评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应急处置。有关单位要及时将处置情况报告市政府。

(3)响应等级调整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等级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响应等级一般由低向高递升,出现紧急情况和严重态势时,可直接提高相应等级。当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重要地段、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期间,其应急响应等级视情况相应提高。

(4)外省市发生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影响我县的响应

外省市发生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可能影响我县的,县环保局要会同县应急办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应急监测,密切监控我县环境的受污染情况,组织专家分析事故发展趋势,有关监测结果要及时报告市政府。必要时,向市政府提出启动相应等级的响应和相关应急处置建议。

(5)人员防护

①县有关部门要为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所受的外照射和内照射剂量,并搞好剂量监测。

②发生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并危及公众安全时,相关部门和事发地乡镇政府要按照各自职责,搞好公众安全防护,确保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对公众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6)应急结束

①特别重大、重大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处置结束后,由县应急处置指挥部或县环保局组织专家紧张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估和鉴定,确定事件已得到控制,报告政府批准后,终止应急响应;较大、一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响应终止,由市环保局、市应急办会同事发地区县政府决定和公布。

②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有关单位要及时将处置情况报市环保局和市应急办,经市环保局和市应急办汇总后,及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

(六)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恐怖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要加强社会面以及要害部位、重要单位的控制和保卫,防止不法分子乘机捣乱,扰乱社会治安,确保全县治安大局的稳定。

(七)统一报道口径

宣传部门要本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有利于提升寿阳对外形象”的原则,在总指挥部领导下,组成恐怖事件处置新闻办公室,拟定对外报道口径,组织、协调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事件真相,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正确引导舆论。同时要通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表明政府立场和决心,稳定人心;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群防群治,尽快消除恐怖袭击造成的心理恐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在恐怖犯罪活动侦破后,应及时报道,对流言诽言要进行辟谣。宣传报道活动和新闻稿件必须经总指挥部审核批准。

(八)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恐怖事件中心现场处置工作结束后,在总指挥部组织协调下,一是要采取措施,消除恐怖事件的消极影响,稳定受害群众情绪,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二是对恐怖事件进行侦破,查清恐怖事件内幕,缉捕在逃;三是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反恐怖工作,提高反恐怖能力。

六、处置恐怖暴力袭击事件的战备

(一)制订预案,加强演练。县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具体的处置预案。各部门根据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并根据自身工作实际,不断进行多种形式的演练。县反恐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适时组织总体演练,确保处置预案切实可行、有效。

(二)加强应急通信装备。县公安局网监通中队要制定战时应用的通信网络方案,确保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反恐怖处置指挥系统的通信联络畅通。通信网络以无线对讲为主。主要设备要有通信指挥车、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相当数量的无线对讲通信终端。同时要组建通信应急专业队伍,具体负责恐怖事件现场通信网络系统的布建和维护。

县通信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完成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县反恐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明确专人做好协调工作。

恐怖事件发生后,县应急通信专业队伍要出动应急通信指挥车、携带足够的通信器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快速布建现场通信网络。根据预案要求,加强所有参战部门指挥人员熟练使用通信手段的培训和训练。

(三)广播设备准备。广电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配备一套能够覆盖一定区域的广播设备,而且要有机动能力。一旦发生恐怖事件,能够迅速在现场形成广播覆盖。

(四)处置恐怖暴力袭击事件的其他基础工作

1、处置恐怖暴力袭击事件专门队伍的建设。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明确一支处置恐怖暴力袭击事件的专门队伍,并对专门队伍经常进行训练和培训,提高反恐怖暴力袭击专业技能。特别要加强对反恐怖力量、搜排爆人员、谈判专家、通信专业人员等处置恐怖暴力袭击事件特殊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培训。县要抽调50名森林灭火队员为机动防暴力量,并由公安机关派员不断进行培训。

2、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物质基础建设。各部门要加强反恐怖专业物资、设备、器材、药品、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建设和准备,确保处置恐怖事件的需要。

(五)加强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各类大型活动的组织单位和部门,都要立足于防范,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公安机关要加强反恐怖情报信息工作,努力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情报,及早采取措施,力争把恐怖袭击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七、制定、修订与解释

本预案由县公安局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本预案由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八、预案实施时间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5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省厅和市政府一系列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全县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检查,落实环境安全责任,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排除环境安全隐患,提高全县环境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全县环境安全。

二、工作内容

本次检查以查找环境安全隐患为目的,在全县范围内对污水、废气、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和辐射源进行筛查。以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做为重点,对一切可能影响环境安全、引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

(一)重点排查对象。

本次检点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主要包括:石墨、石油库、加油(加气)站、城市燃气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电镀、涉氨制冷、火电等。排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和辐射物品使用和管理情况。对各行业各领域的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必须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二)重点排查内容。

重点排查六方面内容:一是检点风险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二是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情况;三是检查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安全管理情况;四是检查汛期环境安全治理措施落实情况;五是检查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备案情况;六是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

(三)具体排查任务。

重点排查十个方面内容:

1.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风险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2.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中涉及危险化学品情况。

3.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存贮情况。

4.环境风险防控情况。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应急物资现场管理,事故围堰设置,喷淋装置,自动报警装置,次生(伴生)污染防范措施,雨污分离,应急池管理等。

5.对周边环境敏感点进行调查并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

6.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情况,环境应急演练计划和实施情况。

7.环境应急培训情况。

8.环境应急体系和制度情况,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情况。

9.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10.其它环境管理和环境安全情况。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行动的领导,成立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领导小组。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境监察大队,负责日常综合调度、督促指导和组织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靠工作责任。

各科室要在环保局领导下,将环境大检查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做好环境安全大检查工作,周密部署、严格履职,成立领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统一调度。要明确属地管理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事业单位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各股、站、队长必须亲自挂帅、亲自指挥、亲自动手,看紧盯住、严防死守,深入查找当前环境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研究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二)加强环境监管,务求工作实效。

各股、站、队要认真履行职责,在近几年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基础上,继续深入排查环境安全隐患。明确本次检查要查找的重点部位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建立安全隐患台账,按行业领域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跟踪督办、整改到位;对隐患严重不能保证环境安全的生产经营建设单位,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要严格履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程序,重大环境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市环保局备案。要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从解决突出问题出发、从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出发,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环境安全长效机制统一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大检查”全面彻底、不走过场。

(三)加强信息反馈,确保政令畅通。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6

毒弹堆中战“毒魔”

中国是化学武器受害国,二战期间,日本对我国发动2000多次毒气战,造成近20万人伤亡,其中1942年5月27日在冀中定州北疃村发动的毒气战中,一次就致使地道里的上千名村民死亡。谈到日遗化武,军训部副部长兼核生化防护所所长喻胜跃面色凝重:“日本战败后试图销毁罪证,将原储存、部署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76个地区(市、州、盟)的化学武器,或掩埋地下,或投入江河,现查明的就有40多万枚,主要种类有黄弹(装有芥子气和路易氏剂)、红弹(装有二苯氰胂、二苯氯胂)、青白弹(装有光气、三氯化砷)等。由于埋藏近70年了,多数已生锈腐蚀,有的毒剂泄漏,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近年直接受到日遗化武伤害的人员达数千人。作为专业核生化防护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如山!”作为国际化武履约华北地区技术保障中心,他们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渤海岸边、太行深处、内蒙草原,先后上百次出征,什么地方发现日遗化武,该所应急救援队队员就赶到哪儿,科学处置、铲除“毒魔”,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灭顶之灾

世界级大港突遭日遗化武严重威胁,利剑出鞘斩“毒魔”

某航道局在世界第四大港—天津港主航道疏浚作业时,先后挖出当年侵华日军投下的4枚50千克的化学航空炸弹和2枚化学炮弹,其中1枚航弹毒剂泄漏。尽管挖泥船上20多名工人迅速撤离,但还是有5人惨遭毒气伤害,其中1人皮肤糜烂,中毒严重。如不能及时有效处置,不但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中外船舶进出天津港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整个码头可能陷入瘫痪,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喻胜跃带领副所长兼高级工程师王东升、高级工程师耿久春、化武办主任兼工程师谢德富等应急救援队人员,会同外交部、总参谋部的化武专家先后赶往事发海域。通过对泄漏毒剂的航弹进行外观测量,取样化验和分析,最终判定4枚日遗航弹为50千克糜烂性毒剂弹。喻胜跃介绍说,“此次发现的航弹属于装有芥子气、路易氏剂混合毒剂的黄弹。人沾染芥子气后,会出现起泡、溃烂等症状,直至死亡;路易氏剂是油状液体,人严重中毒会引发急性肺水肿而死亡。”

在这些航弹中,还有一枚航弹被死死卡在挖泥船铰刀吸入口处,悬在空中,给安全拆卸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将被卡死在挖泥船铰刀吸入口处的航弹拆卸下来?他们反复研究论证方案,决定用气焊对铰刀进行气割破拆。为验证气割破拆的安全性,他们首先利用铁板进行模拟切割实验,边切割铁板边监测其温度,确认安全后才开始拆卸航弹。为防止航弹掉入大海,他们用尼龙袋包裹住弹体加以固定。“全副武装”的王东升和谢德富等人站在铰刀上,紧抓航弹进行气割作业,使航弹与铰刀成功切割分离,最终将化学航弹运上了码头。在公安民警、武警的严密警戒下,他们对化学航弹进行安全化处理和简易包装,对遭污染的船只、车辆、场地及器材进行了全方位洗消。

世界首次成功挖掘并安全回收光气弹

正当“秋老虎”发威之时,挖掘回收日遗化武的攻坚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侧太行山的一处山坳里打响了。这批日遗化学炮弹共51枚,其中有十分危险的装有光气的青白弹,是河北省藁城中学10多年前建楼挖地基时发现的,当时造成20多名师生中毒,十几万群众人心惶惶,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受制于当时的技术,这批弹药无法安全回收,不得不将其转移深埋到了那处山坳里,而从那时起,这就成了时任防化技术室主任耿久春的一大心病。耿久春告诉记者,光气是窒息性剧毒毒剂,沸点只有8℃左右,炎热条件下极易挥发,一旦泄漏,其浓度瞬间可达致人死亡的水平。人吸入后很快会导致肺水肿,进而窒息死亡。

如今,技术等条件终于具备了,耿久春带领本所高级工程师梁津春、王东升,会同防化学院及某基地专家及日方人员先后几次抵达埋弹现场,研究制定安全回收的方案。日本化武专家现场风险评估的结论是:技术难度巨大,挖掘十分危险。

天气酷热难当,他们身穿沉重的防毒衣,头戴隔绝式防毒面具,背负压缩空气瓶。防毒衣内温度一会儿就超过了50℃,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封闭的大蒸笼里,闷热得要窒息。面具进气量很小,整个面具贴在脸上,一张一缩苦不堪言,每一次呼吸,都感觉氧气不够用。作业半小时,他们的体力消耗达到极限,甚至出现虚脱晕倒的情况,就这样不知多少次闯过“鬼门关”。他们全时进行大气监测,随时对土壤取样分析。对超标的污染土进行密封包装、安全化处置。

经过20多天紧张战斗,深埋地下的日本遗弃化学炮弹被全部挖掘并安全回收。除掉了这一巨大的安全隐患,周边群众奔走相告,现场视察的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视察团,对这项世界首次成功挖掘并安全回收光气弹的工程给予了极高评价。

凌晨出动,应急处置,4小时解救一座城

2011年3月21日下午,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城区一工地突发化学危险品伤人事件,20平方千米范围疑似染毒,5万多群众被封控,事态呈现扩散蔓延态势。当晚23时许,核生化防护所接到救援命令,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喻胜跃、王东升、李芬润等组成的应急救援队连夜出发,22日凌晨3时到达事发地点。

事发地点附近已空无一人,储存化学危险品铁桶被地方人员转移到废品收购站,且已被万分惶恐的群众埋了起来。收购站里到处都堆的是玻璃、钢筋,埋放危险品的位置难以发现。虽已初春,但承德当时气温仍然低至-8℃。救援队的同志虽着防毒衣,但还是被冻得手脚发麻。在如此寒冷条件下,他们冒着防毒衣被废玻璃等扎破中毒的危险,用手抓,用铁锨挖,终于找到了铁桶。让救援队吃惊的是,铁桶已严重破损,桶中的化学危险品已泄漏。王东升、李芬润马上实施侦检、取样、化验、外观鉴定和安全化处置,并对铁桶进行堵漏,初步搞清了该化学危险品的性质、种类。该化学危险品毒性大,只要接触就易造成伤害,其在低温下呈粘稠液体状,一旦气温上升,就会挥发而导致更多人接触中毒。那么该化学品是否在运送中滴落,是否有人踩到扩大了污染区域,这都是急待确认的问题。救援队使用侦检仪器对运送化学危险品途经的道路进行了侦检,并实施了全方位洗消。最后,他们与公安消防人员一道,对存放化学危险品的铁桶进行安全化处理和密封包装转移,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了焚烧、掩埋处理,对消毒后的土壤进行了清理和掩埋。经进一步复检,所有涉毒区域再没有检测到化学危险品残留。清晨6时15分,在军地协调会上,喻胜跃带来了令地方政府振奋的消息,他在介绍了应急处置化学危险品的情况后,建议立即解除封控,恢复全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生产秩序。

一举端掉华北最大日遗“毒弹窝”

某年秋,山西省太原市某繁华地带,工人挖地基时在距地表约1米深处发现数百枚废旧炮弹,其中1枚炮弹破损并流出深色粘稠不明液体。3名工人在搬运炮弹时不慎沾染此种液体,当晚即感觉沾染部位搔痒疼痛,并出现红肿、起水泡等症状,沾染较重的1人右脚背伤口溃烂不止,辗转数家诊所均医治无效。

该所闻讯紧急赶到事发地点,对已挖掘出的5枚炮弹进行鉴定,确认3枚为日遗化学炮弹,均内装糜烂性毒剂,其中1枚已泄漏。由于现场条件有限,为确保安全,他们将鉴定后的炮弹简易处理后,重新就地回埋。在当地政府、公安局等部门协助下,严密实施现场管控,同步展开对染毒人员、车辆、物品以及周边土壤去向的追查,并开始调查相关历史资料。之后,我国通告日本政府,外交部和总参派人现场坐阵。该所应急救援队与防化学院、某基地人员一起开展了对日遗“毒弹窝”挖掘回收的战斗。

这是华北地区历史上数量最多、泄漏最严重、危险性最大的日遗化学炮弹处置工程。作业场戒备森严,四周构筑了1.5米厚、2米高的高强度密闭防爆墙,防爆、防化学污染等措施科学而缜密。这一窝“毒弹”类型繁杂,弹体横七竖八相互挤压,许多引信松动脱落,毒剂严重泄漏,还掺杂着乱七八糟的常规爆炸物,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大规模殉爆。为了避免铁锨与炮弹接触产生火花,救援队员耿久春、王东升、范虎虎就用木铲、竹铲一点点挖掘出炮弹。挖掘出的炮弹首先利用仪器检测,初步清理掉毒剂泄漏污染,再慢慢取出炮弹,放到鉴别操作台上,检查有无引信、有无毒剂泄漏,然后进行相应的安全化处理。被确认的化学炮弹,经布袋包裹、铝塑袋防护,压出袋内空气进行密封真空包装后,再套上专业缓冲材料,用胶带缠好后放进特制带有编号的蓝色专用桶,最后送到仓库。

缜密评估,科学管理,依法操作。经近10个昼夜奋战,数百枚化学弹、几十枚常规弹药,被一一挖掘、鉴别、包装完毕,华北最大日遗“毒弹窝”被一举端掉,创造了安全处理大规模战争遗留化学武器的奇迹。

铸就核生化防护的人才盾牌

处置核生化突发事件,需要过硬人才队伍作支撑。在该所采访,记者被他们倾心锻造高素质人才的事迹所折服—全所1/3的干部是全军知名的核生化防护专家,各类人员达到“能组织指挥、能实地侦检、能有效处置”要求,在多次应急救援、国家反恐演习及出国联训中均出色地完成任务。

所长喻胜跃任现职5年,率领全所在我军首创一批核生化防护战法训法等成果;几十次完成日遗化武应急处置,保障销毁日遗化武近千枚,出色保障国际禁止化武组织视察;10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多次受到外交部、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肯定,是全军核生化救援及处理日遗化武著名专家。

高级工程师谢弦,6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空白,作为中国军事专家赴国外讲学,被国务院授予“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高级工程师耿久春,30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成果被全军推广;参与我军防化兵三代军事训练大纲编修工作;作为军区奥运安保专家组组长,拟制反恐预案,组织实兵演练;多次完成战役演习等重大任务,是全军防化兵专家组9成员之一,全军处理日遗化武等专家组成员。

高级工程师梁津春,27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主笔撰写的《中国人民师旅团级部队核生化整体防护能力评估规定》等法规颁发全军;筹划指导我军防化部队完成与外军首次联训活动,是全军核生化防护与反恐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军队教学工作评价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

副所长王东升,2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作为中方专家之一代表中国政府,数十次参加中日双方处理日遗化武磋商、中日双边调查和日遗化武销毁作业;化学事故救援和日遗化武应急处置足迹遍及华北,是全军著名处理日遗化武专家。

高级工程师唐浩,26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编写的《核恐怖事件的防范与处置》手册下发部队;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在京津冀开展核辐射剂量监测,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全国军用核监测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

“80后”女硕士工程师李芬润,勇于涉足世界防化科技前沿,40篇,多篇在全军获一等奖;主研的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拼杀在处理日遗化武与核生化救援一线,巾帼不让须眉。

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人才方阵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重拳出击,冲锋陷阵,70%的人员荣立二、三等功,多人多次受到、等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亲切接见。

科研创新助打胜仗

未来战争如何打,核生化救援怎样开展,科研开发方向定在何处,他们时刻牢记职责使命,紧紧追踪世界核生化防护高科技前沿。近年来,该所瞄准未来作战,既注重对核生化防护新装备器材的研发,又注重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挖掘、升级改造老装备器材潜能,助推部队作战能力的倍增。

战略目标瞬间“消失”

随着几束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一队燃气射流车风驰电掣地进入阵地。仅几分钟,我机场、导弹阵地等大型集群战略目标,便被大范围干扰烟幕所遮蔽,转眼间在“敌”多种高技术侦察监视器材侦察下“消失”,来袭的敌精确制导武器纷纷偏离方向。这是该所运用他们研发的“爆炸分散型多频谱干扰发烟剂及使用技术研究”等成果,组织的集群战略目标掩护战法演练现场的一个精彩镜头。

喻胜跃介绍说,一体化战场管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查系统(BMC4ISR)的出现使现代战场几乎完全透明,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则意味着目标发现即被摧毁。能否研制出一种特殊烟幕与之对抗,降低敌监视、侦察、制导效能,提高我军目标生存率。他们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其“爆炸分散型多频谱干扰发烟剂及使用技术研究”获成功,该成果干扰波段宽、效能高,在现代战争中能有效遮蔽我机场、导弹阵地等大型战略目标,干扰敌人精确制导武器,让其失灵。据测算,运用这一烟幕技术在进攻中能使敌方武器效能降低4/5,防御时能使敌方武器效能降低9/10。

无核爆也能开展核辐射侦察训练。

以往我军核辐射侦察训练方法有:(1)利用有限的核爆机会,将防化兵及装备运到核试验基地进行训练,这样的机会即使昂贵也不可能再有了;(2)靠讲解理论,观看影视教材“空对空”进行训练,实际效果很难评估。找不到有效的训练方法,战斗力便无从验证。

“我们是科技工作者,攻克不了这一难题就是严重失职。”所课题组人员决定研制模拟训练系统,从而可以在不动用侦察车辆情况下就完成辐射侦察全过程模拟训练。该项目涉及环境虚拟、核探测、网络、仿真、三维动态图形、汽车驾驶模拟等技术,他们刻苦攻关,反复研究实验,经过近20年不间断研制,成系列的训练模拟系统终获成功。该系列成果涵盖了部队所有核辐射装备器材,具有虚拟核辐射沾染场生成、战场环境三维显示及检查考评等多个分系统,能组织防化兵进行各项核辐射侦察技术、战术全过程模拟训练及考核,从而解决了防化兵核辐射侦察训练缺少核辐射环境的难题。总部将其推广到全军防化部(分)队及院校用于训练,产生巨大军事和经济效益,助推了我军防化部队训练质量和作战能力大幅跃升。

防化洗消不用水

目前在处理日遗化武作业中,对人员和器材洗消采用的是水基洗消装备和方法,缺点是洗消率低,洗消液和消毒剂用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冬季消毒效果差,水基洗消还可能使一些装备的电子元器件损坏,使透气式防护器材失去防护能力。无论当前处理日遗化武还是未来防化作战,都需要一种高效、快速、多功能且不用水的“绿色”洗消技术。防护所的课题组系统研究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涉及的所有毒剂、毒物,攻关不辍。他们将臭氧制造、臭氧消毒、紫外灭菌、毒剂解吸附、防化洗消和等离子等诸多技术进行综合集成,经过8年探索研究和试验,先后研制出非水基多功能消毒舱、便携式等离子体消毒机等新型装备,具有消毒效果好、成本低、功能多、不用水和“绿色”环保特点,不仅可用于处理日遗化武,还可面向未来作战、训练,对军用毒剂和生物战剂进行消毒,对细菌、病毒进行灭活。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7

人员应急逃生训练设施设施采用体验式教学手段,利用5个集装箱搭建场景,建立安全通道、安全标识综合训练舱室,模拟各类作业环境,训练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标识的识别与安全通道选择能力;涵盖火场逃生、高处逃生及人员搜救等培训功能。应急防护装备使用专业训练设施建立应急防护装备体验式培训设施,训练应急救援人员对各类先进应急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提高快速应急救援能力;涵盖火灾应急防护、有毒物质泄漏应急防护、辐射泄漏应急防护等装备正确使用培训。“每个学员在培训之后,都可以试穿,真正掌握防护技能。”张静激副总经理补充说。事故应急救援应急演练设施建立仿真事故场景,模拟坍塌、挤压事故造成的人员被困、埋压,训练油气生产及石化企业应急救援队员在发生地震、火灾等事故情况后正确使用各种救援器材对人员进行救助。能量控制与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建设模拟工艺隔离、电气隔离、机械隔离等能量隔离的设施和工具,训练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能量隔离的操作步骤及对各种隔离锁定用具的使用能力。进入限制空间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建设可移动式的进入限制空间作业训练模拟场所,分为立式罐、卧式罐2种形式,模拟舱内气体环境、结构、不同作业方式,对油气生产及石化企业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纵向及横向作业安全技术与应急救援训练。高处作业应急救援训练设施模拟训练塔和高空作业防护及救援工具,实现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进行高空作业坠落防护以及高空救援模拟训练,可模拟训练自由落体、高空缓降、高空救援、外部救援、高空逃生等培训演练场景。化学品伤害应急救援训练设施模拟化工过程安全,培训石化企业员工在受到化学品伤害时自救和互救能力,以及对各类化学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包括气体检测、泄漏控制、应急逃生、洗消处理、化学品灼伤处理等应急能力训练。危化品运输安全应急救援训练设施撬装化、集成化的培训模块,对危化品从业人员进行危化品运输、储存过程的安全技术及应急技能进行训练。电气伤害应急救援训练设施设施配备电气作业安全装备、电气隔离锁具、医疗器械等,培训人员如何避免受到电气伤害和受到伤害后如何救援。

水上搜救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在渤海石油游泳馆基础上,配备水上搜救装备、器材,训练水上应急技能。安全培训考核系统应用互联网技术,服务企业的安全培训考核,实现在线培训、考核功能。提高能力服务社会记者采访之时,在海洋石油培训中心实训楼南侧,占地面积超过6000m2的演练基地建设项目火热地建设中。建设方式室内外相结合,“应急救援指挥协调仿真模拟培训设施”和“安全培训考核系统”为室内建设,其余均为室外建设,以便有效模拟真实场景;“石油化工与危化品火灾应急救援与扑救训练设施”“水上搜救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分别利用塘沽军粮城现有油气消防场地和渤海石油游泳馆进行建设。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演练基地建设项目14项训练设施,覆盖了石化领域上中下游常见事故,可模拟事故情景和高风险作业内容,不仅仅具有应急救援训练功能,同时还具备安全作业技术训练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化的特点。培训中心与多家国内外具备先进、成熟的专业技术公司合作,为项目设计、建造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通过体验式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参训人员实际能力。

海洋石油培训中心针对石化行业事故特点建设、使用演练基地,帮助从业人员系统地了解石化行业作业风险,提升海洋石油上中下游和天津地区石化企业应急救援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除了这种直接满足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外,演练基地还将海洋石油培训中心安全技术与应急救援技术培训课程系统化,提高安全与应急培训课程实际操作训练水平,提高系统能力;同时,多年来建设安全与应急技术的培训设施、资源,也将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全面、高质量、高技术的服务。张静激副总经理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结合现有资源,更大化发挥应急救援功能。”建设进行时“用好、管好国家投资,建设先进性培训设施”。为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了《关于做好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演练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并成立总公司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该通知,要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织,制定工作开展计划;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关于成立“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演练基地建设项目”筹备工作组的通知》,成立项目筹备工作组,开始进行项目调整、功能设计、技术保障等工作。

项目筹备工作组根据项目批复资金调整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结合海洋石油特点及事故类型,确认建设14项训练设施。此后,针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各设施功能、项目整体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确认项目建设地点和总体布局方案,完成项目各设施功能规划工作;并进行后续修改完善。据悉,现阶段,项目筹备工作组正在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初设、详设等工作。“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课程的开发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技能培训部经理助理张树军介绍说,“我们根据14个训练设施,初步拟定了18个课程培训大纲,并划分了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目的是更有成效地进行培训。在项目建成时,我们也要完成教师的培养,在软件上满足整个基地运行。”张静激副总经理说,按照目前项目的进展,可以实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提出的2013年底完成的要求。

作者:白瑞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8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关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实施办法为依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摸清排污单位底数、产污环节和环境管理薄弱环节,深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执法监督、司法联动,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各类突出问题查处到位、惩治到位、整改到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服务经济保障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检查内容

(一)水污染源检查。重点检查我县污水处理厂、重点行业企业废水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循环利用、在线监控稳定运行,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等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住建局、城管局。)

(二)大气污染源检查。重点检查我县燃煤小锅炉拆扒、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淘汰、施工场地采取抑尘措施情况;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情况;垃圾处理厂填埋作业、防风抑尘、控制异味等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发改局、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

(三)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检查。重点检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申报登记、贮存处置、转移联单、应急管理等规范化管理情况;危险废物转移运输环节环境污染控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情况;危险废物经营处置单位是否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随意倾倒、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问题。(责任单位:环保局、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

(四)违法违规项目清理。重点检查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越权审批和尚未建设的、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资源开发以采代探、环保设施措施未落实擅自投产项目基本情况;检查落后产能淘汰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工信局、发改局)

(五)生态环境保护检查。重点检查我县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管理情况,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旅游、资源利用等项目相关审批手续,保护区内违规项目清理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内排污口、违规建筑和违法活动及污染源情况,水源地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情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排污口及建设项目取缔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污染防治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状况。(责任单位:环保局、住建局、林业总站、药监局、畜牧局)

(六)园区环境保护检查。重点检查我县园区规划环评开展情况,园区集中式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匹配性与运行情况,入区企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和环境风险防范以及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工信局、发改局、园区管委会)

(七)辐射环境安全检查。对我县发射源、射线装置应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核实和检查放射源、射线装置数量,以及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情况、辐射安全与防护落实情况、审批手续执行情况、辐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辐射事故应急制度落实情况、辐射工作人员管理情况、废旧放射源处置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

(八)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石油石化行业输油管线老化泄漏、穿越环境敏感区域情况,生产装置和设施与周边居民区保持防护距离情况,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应急和防护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等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安监局)

(九)政策清理排查。重点检查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实行“封闭式”管理或者以预先报告或限制环保部门执法次数等方式,阻碍现场执法检查情况;违反排污费征收管理规定,擅自减免征收排污费或者采取协议收费、定额收费等形式减少征收排污费情况。(责任单位:环保局、工信局、财政局、经合办)

(十)历史积案检查。重点检查区域连片污染问题,大面积扰民污染问题,群众多次举报、投诉重点案件或久拖未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责任单位:环保局、局)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日至2016年5月10日)。做好动员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检查工作方案。

(二)摸排底数阶段(2016年5月11日至2016年5月31日)。结合环境统计名单和管理实际,对辖区内包括重点污染源在内的所有产污单位具体情况进行梳理、摸清辖区内应检查单位数量及相应的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排放物质种类和数量等基础情况,为全面开展大检查做好准备。

(三)全面检查阶段(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工业园区和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废气或产生、处置危险废物的重点企业履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大检查,及时登记造册,完善“一厂一档”;对检查出的各类环境问题及环境违法行为,研究制定整改计划,督促完成污染治理,加大处罚力度,消除监管盲点,切实防范环境风险。

四、相关要求

(一)明确职责分工。环保局负责抓好本地区环保大检查工作,认真开展动员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检查方案,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严防监管真空。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积极做好大检查相关工作。企业要落实环境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切实开展自查整改。

(二)加大惩治力度。切实落实“四个不放过”要求,即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越权审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得开工;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资源开发以采代探的,要停止建设并依法查处;对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擅自投产或使用的建设项目及不符合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要依法处理;对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要依法严厉查处;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信息的公开力度,指导企业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对公众关注率高、环境诉求集中等环境问题予以公开,强化环保“红黑榜”制度,特别是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分阶段、分步骤做好宣传报道,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网络环境舆情的监控,及时分析研判,回应公众诉求,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上一篇:电梯应急救援演练总结范文 下一篇:疫情开学应急演练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