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4 00:54:36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 车辆工程专业 模块化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专院校开设汽车专业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先构造、后理论、再设计的模式。大多数院校第五学期开设《汽车构造》,第六学期开设《汽车理论》,第七学期开设《汽车设计》。尽管各门课程自身系统性较强,但相互之间却是分割脱节的,表现在学生上后续课程时,对前置课程的内容已淡忘,造成后续课程教学障碍,在随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更是暴露出这种分割式课程设置的弊端:学生完成并通过了上述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却难以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不能适应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日见突出。许多汽车企业,特别是私企,希望学生走进厂门就能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创造效益,现行的课程设置模式与大多数工矿企业希望立竿见影的生产设计开发模式不相吻合,学生毕业后到了工矿企业都得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甚至长期不能发挥作用。

为此需打破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模块化方式纵向组织教学,按总成技术要求、理论基础、现有结构、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检验方法和发展动向理论教学,充分运用大型汽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实验教学条件进行实验训练,培养出能够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现阶段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1 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合于现代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与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车辆工程专业应在原有基础之上,建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使学生在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得到综合培养,通过校内学习和企业培养有机结合,构建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程基础教育与基本能力培养。安排2年时间,按照《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依托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管理、人文科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及电工电子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一方面加强基础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掌握,让学生更早了解工程背景和学科前沿信息,为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专业能力培养。安排1年时间,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学习,这部分课程主要安排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授,并建立以技术项目工作过程为驱动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在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通过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程内容或转化为实验项目,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工程师基本素质和熟练的专业能力。

第三阶段:工程实践与研发能力培养。安排1年时间,学生到与我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内知名制造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了解先进设备。毕业设计由企业出题,提出需求、提供资料,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企业实际是按未来就业人员标准选择学生,校方、企业均派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该阶段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对企业社会的了解和对企业社会的适应能力。

2 课程模块化教学

将传统的以整车为系统,按理论知识深度为脉络的核心课程体系,即《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和《汽车试验学》等核心课程,一体化整合为一门系列模块化综合课程,即《汽车工程系列理论与设计》;按现行教材《汽车构造》(下册)底盘部分的内容,分章节结合现行教材《汽车理论》和《汽车设计》中的相关内容,科学整合成若干模块课程,例如:《离合器理论与设计》、《变速器理论与设计》等。形成新的以系统(总成)为脉络的课程体系(简称为总成课程体系)。对每一模块课程,从该系统(总成)的结构、理论到设计,形成系统(总成)的完整知识构架,再配以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底盘控制新技术等整车理论模块,模块之间以整车设计制造试验为载体,构成整个汽车的知识体系,做到各模块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各成体系,又相互支撑的新的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总成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按汽车总成和整车理论进行编排和实施,即综合考虑汽车的五大总成系统,分别按每一系统(总成)的构造、相关理论(原理)进行教学的基础上,随之讲授该系统(总成)的设计要点和方法,并立即付诸实践――该系统(总成)的相关设计。以汽车整车构造为基础,构建模块化的总成课程体系。研究汽车构成的五大总成和整车理论,将传统的原四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穿插,相互渗透,科学地整合成独立的知识模块,形成模块化的以系统(总成)为主线的总成课程体系。所有独立系统(总成)模块课程既能突出汽车的五大总成的特色,综合后又能完整覆盖原四门课程的所有内容和知识点。

3 考试方法与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试方法与学生实际工程应用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评价方面,通过设置的总成课程体系的课程教学实践,多视角全方位研究和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基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比评价学生实际工程应用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和专长,发现并促进学生工程应用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1)树立注重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的目标观。即不再将评价作为淘汰的工具,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从观念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学生智力兴趣、个性心理品质的不同。

(2)转移评价对象的重心,既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应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主动性的还是被动性的,随着评价对象重心的转移,使学生由被动受评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教师从“考官”角色变为“合作者”角色,学生不断反思和自省,形成有效的适应性的学习策略。

(3)评价内容全面而系统,具有广泛性,评价内容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情感、兴趣及策略的评价,应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和综合性的学习信息。

(4)建立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关,以检查学生的表现与即定价值标准之间差距为目的。评价结果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表现。

4 “双师型”专家教学团队

在“双师型”教师的知识体系研究与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通过以系统(总成)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实践,建立“双师型”教师的知识体系,使教师的知识构架从宽泛型向专家型知识体系发展,使每位教师在其特定的系统(总成)领域成为知识体系完整、研究能力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形成既擅长理论教学,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加强双师型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双师型教师既要熟悉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又要熟悉和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按照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办事。

(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培训,采取派团队教师到企业实践,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传授,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双肩挑,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考试等方法,提高双师型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及时地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于教学之中。

(3)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根据需要,学校将积极聘任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对于具备教师条件、实践证明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优秀兼职教师,学校可通过适当提高报酬等手段与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需要而又特别优秀的兼职教师,可协商调入学校任教。

5 结语

研究了车辆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及其实践措施,通过本研究的具体实施,可解决现有汽车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与汽车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创新能力,贴近企业的生产与产品开发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不但能掌握汽车系统(总成)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而且便于突出学生对系统(总成)的个性化发展,更适应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在此之上,能够建成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专家型”专业团队,有效提高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形成汽车主要系统(总成)从构造、理论到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9-3-123)

参考文献

[1] 张新,李岳林,雷正保.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164-167.

[2] 易元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0-102.

[3] 吕浩雪,李联明,陈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1):80-82.

[4] 许晓东,杨坤涛,冯向东.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23-25.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课程群 课程整合 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63-01

高职教育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行业、企业的结合为目标,深化改革,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此,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的整合资源,将企业项目融入教学,建设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是符合高职教育当下的培养目标。课程群的建设促进课程间的相互交融,增强课程间的相关性,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本文以服装专业服装工程方向为例,浅谈高等职业类院校以服装结构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驱动的课程群。

1 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中心,整合部分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延伸和发展,使构思得以实现的根本;服装结构设计的合理程度是提升工艺效率的前提,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

在服装结构设计过程,是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工业制版、服装工艺等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的过程。因此,建设以服装结构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驱动的课程群,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1)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课程相互融合。

服装结构设计包含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结构设计,平面结构设计将服装与人体的三维关系,转化为服装与纸样的二维平面关系;立体结构设计是将布料直接覆盖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通过造型技法进行三维立体设计,最终得到平面结构。

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各有千秋,平面结构设计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将服装的数据特征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性强的数学公式与结构比例,能够合理的分配省量、控制松量,具有稳定的、广泛的可操作性。由于立体结构设计是在人体或人台上,直接进行的服装三维立体设计,因此,立体结构设计在解决缠绕、堆积、抽摺等立体空间造型强的服装,要比平面结构设计容易。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互补性,利用立体结构设计得到的结果,拓展平面结构设计技巧,促进学生加深对平面结构理论的理解;利用平面结构理论,检验学生在立体结构设计中对省量处理、松量控制、开口设计等是否合理;逐渐规范操作手法,使立体结构设计更趋稳定性。例如,原型、衬衫、西装等经典款式,可同步讲解,相互比对;具有褶裥、抽摺、波浪、不对称等造型的款式,可选用相同款式同时进行,相互拓展;选用能将衣身分为空间造型强,与结构造型简单两部分的礼服或创意服饰,促进学生形成利用平面结构理论与立体结构技法综合设计的能力。

(2)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中心,整合部分课程。

高职类学生学制一般是三年,三年期间除去顶岗实习的时间、公共课占用的时间,专业课学习时间大量缩短。若想将服装工程方向的课程,开设的面面俱到,有些力不从心。进行课程整合将部分课程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核心课程中,除去或弱化非相关内容,势在必行。比如,①对于高职类学生人体工程学中有关于人体静态计测方法、人体动态特征与着装形变、服装设计中人体工效学的运用、服装穿着舒适性等内容,可分层次融入到,结构设计课程款式的讲解中,而不需要单独开设。②对于服工方向可不开设服装效果图这门课程,而服装效果图中有关于款式图绘制的内容,可融入到结构设计课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绘制款式图时,对服装各部分比例的把握;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款式设计的理解。如此与服装效果图有关的素描、水粉、艺用人体结构等内容可舍弃。

2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促进课程融合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有助于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工业制版、服装工艺等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避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知识的断层和重复,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项目的选择与安排需具备以下条件,(1)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案例,制定囊括理论知识的真实项目。(2)能够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设计、工业制版、服装工艺技术,融为教、学、做一体的综合性项目。(3)经典款式项目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与课程同步,体现能力逐级递增的层次性。比如衬衫、西装等项目。(4)创意服装、礼服类项目,由教师辅助,学生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不求量,以求精益求精。(5)毕业设计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校外企业专家,根据本企业需求制定设计要求;另一种由校内专职教师,根据流行元素制定设计要求。

3 课程考核体系的保证

有力的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及教学效果的保证。针对项目驱动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综合评分办法。

过程评价,使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项目的进行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与调控,有助于平时知识的积累与架构。

综合评分,综合企业评价、专家点评、平时表现、学生互评四种因素,以35%、30%、25%、1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除此校内需成立监管部门,评估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的创新性、项目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项目进度的控制;同时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企业对项目完成的评价也融入到整个评估体系。

4 结论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能促进课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参透、相互补充,还促进了相关课程的整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缩短了学时数。为避免课程间的断层,促进课程间的衔接以真实项目为驱动。项目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案例,制定涵盖教学内容,体现知识能力递增的项目。同时,需建立强有力的课程考核体系,监控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4):113-115.

[2] 李凤仙.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立体裁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59-61.

[3] 赵丽云.服装制版流程中立体裁剪与平面制图的地位[J].纺织科技进展,2009(4):73-75.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体系结构:架构师:资源库

一、前言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虽脱胎于软件工程,但其形成借鉴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分布式计算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软件架构师是程序员的最终归属,也是软件人才成长链中最神圣的一环,他彻底摆脱了语言的束缚,兼百家之长,掌握软件发展趋势和各种软件产品的特性。中国现在急缺的软件人才是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在人才结构上,我国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的“橄榄形”分布,特别是高端软件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各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研究生教学中已普遍开设了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为软件架构师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目前,高等院校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和适应性的理念,简单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原理的具体应用。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概念繁多,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为了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软件体系结构或软件工程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但是实践效果不够明显。近年来,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教材,存在可用性差、更新缓慢、信息量不足等问题,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认知工具;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起到软件体系结构导论的作用,互动性较差;缺乏软件体系结构的习题库和全真案例库,没有建立丰富的资源库,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太理论化,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案例,使得学生对软件架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过程缺少深刻的感性认识,无法纠正学生对软件体系结构的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从而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软件架构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针对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面向软件架构师培养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软件架构师是软件项目的总设计师,是软件企业新产品开发与集成、新技术体系的构建者。软件质量本质上是由其架构所决定的,软件架构控制着软件的全局,包含软件所有最重要方面的重大决定。培养一个称职的软件架构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通过改革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减缓学生的学习曲线,帮助学生站在较高的起点来了解架构分析与设计的全貌,顺利地入门和少走弯路,则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1.打破传统,勇于创新

由于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较多,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在软件工程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使其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了“1+1”的教学方式,确立了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通过人人参与个性化的实践案例设计,解决了理论和实际运用脱钩的教学问题。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知识点讲解为主,注重案例的讲解和研发团队模型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在模拟真实软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前沿技术的同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规范和能力。

(2)案例教学和互动研讨。从案例出发引申出许多问题,要求学生去思考、去搜集有关的资料以构建和评价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3)授之以渔。一个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由于软件架构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课堂的内容只能作为一种引导,我们应当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的优势自行学习。

2.案例分析,注重引导

软件架构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因此,软件体系结构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对软件架构的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从案例中分析各类软件系统架构设计风格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本着案例驱动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全真的教学案例库。

(1)建立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在分析国内外现有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SEI的软件架构实践、软件架构评估、RUP、XP软件开发过程和架构模式等课程,建立了基于Web的软件体系结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案、习题库、试题库等,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追踪学科前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全真案例库。结合近年来我们在科研中积累的大型软件系统开发经验,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全真案例库,包括正交软件体系结构、C/S软件体系结构、B/S软件体系结构等典型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案例,以及EJB设计模式、J2EE架构、UDDI等应用案例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设计和评估的完整资料。通过对全真案例的学习和实战演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软件体系结构,进一步深入理解软件架构的理论和方法。

(3)工程实践,重在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 实际情况,在模拟真实软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一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将系统的需求转换为规范的开发计划及文本,并制定这个项目的总体架构,指导整个开发团队完成这个计划,从而提高学生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评价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指导课程改革。

由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人对客体认识的模糊性,学生和教师在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时始终面临不确定的环境。对于所谓“半结构化”问题以及信息网上浩如烟海的“几乎肯定”、“也许大概”等模糊信息,更是教学效果评价所要面对的大量事件。教学效果评价所面临的决策要统筹兼顾、协调平衡、总体优化,通常不是单准则决策,而是多准则决策,不是单层次的准则体系,而是多层次的准则体系。本文参考美国学者T.LSat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从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用人单位评价等因素的非量纲化评价指标模糊描述,来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评判模型,实现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的多指标评价。

1.基于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AHP算法是一种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抽象为解析形式数学模型的问题(即非结构化问题)或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复杂问题的手段,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评价问题分解为具有递阶结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对象。二级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的步骤如下:

2.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评价对象的某些评价因素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即具有非线性特征,所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调查问卷中除需要给出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外,还需给出各评价项目的得分。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如下的评价准则,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用人单位评价三个一级指标,并建立相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如图1)。我们在构建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着重考虑的是通过软件体系结构的课程改革,是否能达到改革的目标,即通过基于问题、基于榜样的案例教学和互动研讨,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打下基础。因此,我们构建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软件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和全真案例库。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学生评教,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师评学。针对2005、2006、2007届毕业生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进行比较,我们随机抽取了每届部分毕业生,并联系相应的用人单位进行有关的评价。表1为2005、2006、2007届毕业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其中,V1、V2、V3分别代表2005、2006、2007届毕业生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教学效果评价。

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得综合评判为:

B=A×R=(81.1,84.1,88.6)

数据表明,在2005、2006、2007届毕业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2007届毕业生的评价值最高。由此可见,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深入,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逐步提高,学生对于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在逐渐增强,软件架构设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近两年的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不少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相关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并能写出规范的设计文档。

[作者简介]

董天阳,博士研究生,讲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简垮峰,博士,副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张玲,讲师,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

江颉,讲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黄洪,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本文责编:胡智标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课程体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38-01

一、课程体系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即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规划。是教学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也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及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即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课程体系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专业的招生和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上。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传统方法与过去的高速铁道技术和施工技术发展状况是相吻合的。但近年来,施工新技术和施工方法新理论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普及的速度程度也较高,如CPⅠ、CPⅡ控制网的建立,GPS、RS、GIS、数字测绘技术、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职的高速铁道技术专业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基本“项目导向”模式的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

(一)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在探索与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我院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并且基于“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测量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的道路,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测绘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项目导向”是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速铁道技术专业“项目导向”模式主要有种实现途径:一是根据生产一线真实施工项目所需要的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二是在一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一个项目完成的过程组织教学;三是学生参与真实的施工生产项目,让他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获得最直接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我们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1.市场调研,确定培养目标。

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并结合高速铁路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确定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两翼、双轨并行、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共同进行以高铁项目施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工学结合、现场教学”教学组织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校企共建高速铁路施工职业训练中心1个、合资流动实训基地2个、协议流动实训基地12个;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将工作任务归纳为多个典型工程项目,将与高速铁路职业的行动情境相互关联的同一类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一个行动领域。即将典型工作任务按类型归纳,最终形成了典型工程项目:路基施工、桥涵施工、轨道施工、隧道施工等。按工程项目要求设置专业课程通过深入分析。对典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确定培养这些能力支撑的学习领域课程。以项目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

4.形成课程体系。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以完成工程施工项目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提炼支撑完成施工工程项目能力的核心课程。并按照从易至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本专业学

习领域课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要求实践教学的总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50%。同时.根据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各学习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建设团队的老师与学院基础教学部的老师一起设计了基础理论学习领域教学内容和课程。最终,形成了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结束语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5

作为一名教龄仅五年的年轻教师,对《船舶建造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建议和心得。

1 利用本专业现有实训资源进行工学结合的现场教学

就本课程的性质来说,船舶建造工艺讲述的是船体建造的工艺过程,是与船厂实际生产息息相通的一门课程。将这类课程放到课堂教学中讲述,难免会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使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到教材中描述的船厂的实际生产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本课程的教学应尽量利用本专业现有的实训资源,如船体放样间,船体生产实训车间内的设备资源等进行工学结合的现场教学。即将教学过程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在一个模拟船厂实际生产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例如,教材中环形总段的装配过程,仅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精确表达甲板、舷侧及底部各分段对齐的情况。若利用实训车间内已有的各分段模型配合教学,即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训车间内,使学生分组进行实训,教师在旁指导。这样,学生可亲自动手完成环形总段的装配过程,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教材上的专业知识;并且学生会在装配过程中发现许多原本在教材上无法看到的问题,提出后,教师随时予以解决。使整个教学过程寓教学于实践,使教材内容与船厂实际生产零距离接触,圆满完成了教学要求。

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高职类院校培养的是有丰富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学生具备相当高水平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正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例如,船体建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焊接工作,众所周知,焊接与变形可以说是同时存在的。焊接变形对船体建造的影响是相当巨大并且不可避免的,但若仅凭教师口头讲述以及板书讲解是无法让学生对焊接变形有极深刻的了解的。我们可以利用专业实训车间内的焊接设备,安排学生进行焊接实习,并有意安排学生进行薄板或精确度要求高的小构件焊接。在学生自己动手焊接的过程中,无需教师再加以强调,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焊接变形对构件精确度的破坏;这样还有利于使学生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比如如何减小焊接变形,教师可在旁进行适当的指导,启发学生。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组合T型梁焊接过程中,T型梁面板在焊接后会出现两端上翘的变形情况。学生对此变形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只是简单的准备在出现焊接变形后再利用火工矫正。虽然这是一种矫正变形的方法,但火工矫正会影响焊接质量,也会破坏材料本身强度。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领悟到事先将T型梁面板加工成反方向的一个变形,焊接后,利用焊接收缩使先前加工的变形回复到正常位置,这正是对焊接变形的一个很好的利用。同时,由于这项工艺措施是学生自己动脑开发并动手实现的,必然使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这种教学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由上述内容可知,《船舶建造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尽量采用工学结合的现场教学方式,利用本专业现有的实习实训资源使学生走出枯燥的课堂教学,尽早地接触到船厂实际生产模式,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课件、模型等立体化教材进行教学

《船舶建造工艺》课程中,船体放样占有30%的比重,诸如求取空间曲线实长,空间曲面展开图等问题都需要在本课程中解决。此类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存在大量的空间想象过程,讲授中若仅依靠教师口头表达和板书难以使学生获得具体化印象,极不利于学生消化理解。而且板书作图占用课堂时间较长,作图质量也无法得到很好保证,往往事倍功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课件,即将板书作图的内容事先在AutoCAD中分步作好,图像经处理后插入到PowerPoint软件中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原本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可能需要占用总学时三分之二的板书作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完全省掉了课堂作图的过程。而且图形质量好,立体感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容易理解吸收。多媒体课件教学还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避免了学生会感觉课堂教学乏味的不良情况,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外,针对教材中构件表面展开图的求取问题,笔者还制作了模型以辅助教学。例如,“天圆地方”构件外表面展开图的求取问题。在讲授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较复杂的立体构件空间想像力不够,而教材中只有构件的平面视图和简单轴测图;且复杂立体构件难以用板书作图的方法向学生表述清楚。由此,笔者用纸板为材料,按比例制作了“天圆地方”构件的模型,授课时以此模型为辅助教具,立刻使学生对“天圆地方”构件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将立体模型的表面事先作好三角线,即将构件外表面拆分成若干狭长的小三角形,再经过一系列加工后,使模型外表面变成可拆式。在讲授“天圆地方”构件外表面的“小三角形”展开法时,利用模型,使学生观察到构件外表面由立体到平面(即展开)的过程,几乎无须教师讲解,大部分学生都能领会到这种展开方法的原理,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和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已发展为一种大的趋势,《船舶建造工艺》的教学理当顺应这种潮流,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挂图、课件、模型等立体化教材,以便用较低的教学成本换取较高的教学效果。

3 在讲授过程中应配合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船厂参观

由于本课程研究的是船厂实际生产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联系船厂实际生产情况,利用现有条件使学生进行模拟生产,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应组织学生进入船厂参观。例如,课程中介绍的钢质海船焊接船体常规建造工艺流程为:船体放样和样板制作,钢材预处理和号料,船舶构件加工,船体装配,船舶焊接,船体舾装与涂装,密性试验,船舶下水,船舶试验,交船与验收。这一过程学生无法在教材中获得具体化、形象化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进船厂参观,让学生看到最初堆放的钢料经一系列加工流程后转变为一艘漂浮在水上的巨大建筑物的过程。这样,会令学生有一种震撼的感觉,无需过多讲述,学生就会在脑海里形成具体的印象,自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香港幼稚园;视学报告;质素评核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5-0030-04

从1998年开始,香港特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质素保证架构,将质素保证机制分为“质素保证视学”和“学校自我评估”。质素保证视学后来改名为质素保证分部(Quality Assurance Division, QAD),刻意淡化视学,强调“发展”是质素保证的重要部分。2001年颁布《表现指标(学前机构适用)》第一版,作为质素保证视学的评判标准(李辉、黄艾珍、张杏冰,2006)。2003年9月开始,教统局将视学模式转变为校外评核(External School Review),以此核实学校的自我评估,与学校的自我评估相辅相成。表现指标及质素保证视学的推行,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的幼教生态和改革局面,带来了三个方面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提升了香港的幼儿教育品质(黄艾珍、李辉、容燕文,2006)。2007年9月起学券制实施后,香港特区教统局继续要求幼教机构先根据《表现指标》进行教育质素自我评估,然后再派出视学小组,从校外角度检视机构的整体表现,并将视学报告公开,让公众了解幼稚园的质素。因此,如果视学结果不好,不单会影响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招生,而且会被停止接受学券(每名幼儿每年13000港元)的资助。可以预计,未来香港幼稚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自我评估和校本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学校问责(School Improvement and Accountability)以顺利通过政府的质素评核(Quality Review)。

为了全面了解政府视学报告的关注重点,剖析香港幼稚园最常见的问题,本文对香港教统局(2007年7月1日起改名为“香港教育局”)截至2007年5月所发表的155份视学报告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以供关心香港幼教事业的内地同仁参考。

一、教统局官方通告

2003年2月27日教统局首次公开发表质素保证视学(幼稚园)周年报告,就第一批共30所于2001~2002学年接受质素保证视学的幼稚园作出总结。这30所幼稚园由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出,周年报告分别按各校在“管理与组织”“学与教”和“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三个表现范畴作出系统分析。

周年报告指出,香港幼稚园的共同问题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没有普及有效的幼儿学习经验持续性评估,课程设计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等。

二、视学报告统计分析

视学报告基本覆盖了《表现指标》的三大范畴因为多种原因“儿童发展”范畴(属于结果性指标)没有包括在视学范围内故略去不分析。现逐一分析三大范畴的视学结果。

1.范畴一:管理与组织

由统计可以看出,在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个地区共同存在三大问题:(1)没有发展学校自评机制及制定客观的达标准则(总平均69%);(2)没有依据自评结果拟定发展计划,订定适切的优次(总平均49%);(3)没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总平均37%)。其中,港岛区第二常见问题是“没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26%),这是个例外,反映出当时的教统局对港岛区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并不满意,希望各校尽快改善。笔者认为,这极有可能与之前港岛区没有一间专门机构提供幼师培训课程这一客观环境有关,当时所有幼师培训机构均在九龙及新界地区,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各方关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界西区存在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需要“增加校政透明度,鼓励员工参与”(47%),这反映出教统局对该区幼稚园的管理水准不太满意,有近一半幼稚园可能需要改变“校长”的传统管理模式。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管理与组织范畴上存在的共同问题是:(1)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自评机制;(2)没有订立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3)没有订立长远的校本发展计划;(4)没有实行校本管理、全民参与。

2.范畴二:学与教

在学与教范畴中唯一存在于四个地区的共同问题是:“检视整体课程,提供充裕的空间及时间。”这反映出香港幼稚园普遍存在课程超载(Overloaded Curriculum)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三个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有:(1)检讨/改善儿童学习评估策略(九龙56%,新界东64%,新界西58%),这表明三个地区在评估儿童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亟待改进,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持续性评估机制;(2)调适教学内容/进度,配合儿童发展需要(港岛28%,新界西65%,新界东55%),这反映出港岛区和新界教学进度过快,难以适应儿童发展需要。另外,港岛区特有的问题是“日程/习作设计应多样化,鼓励儿童主动探索观察”(28%),表明该区幼稚园教学偏重儿童被动学习和抄写练习,需要改善。九龙区特有的问题是“改善儿童习作分量/设计,检讨家课政策”(45%),表明该区儿童习作分量过重、家庭功课较多,需要减轻儿童的家课分量。新界东区特有的问题是“应利用评估资料改善教学策略和检讨课程成效”(45%),表明该区近一半的幼稚园教学策略和课程成效受质疑,亟待改善。其实,这一问题与该区校本课程发展水准直接相关,与该区教师素质间接相关需要加强校本培训及校本课程发展。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学与教范畴上常见的问题是:(1)课程超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所规定的内容;(2)进度超快,教学内容和进度不能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3)评估不当(港岛除外),没有运用适当的儿童发展评估策略;(4)习作单一(港岛),多纸笔和抄写练习;(5)功课繁重(九龙),要适当减轻分量。

3.范畴三: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

在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方面,四个地区共同存在的两大问题是:(1)应增强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总平均13%),这反映出教统局对某些幼稚园的家长教育工作不太满意,因为幼稚园只是一味满足家长的要求,存在课程超载、功课太多,甚至还有纸笔考试等情况。(2)应与家长紧密沟通,促进家校协作(总平均9%),这表明教统局对部分幼稚园在家校协作方面的表现并不满意,希望幼稚园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新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6)特辟专章对家校协作及家长工作展开论述和说明。另外,各区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例如应加强与区内志愿/教育机构的联系(港岛区),幼稚园应因儿童个别差异提供适当的辅导(九龙及新界西区),及早辨识、转介和辅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九龙及新界东、西区)。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范畴方面做得不错,出现问题的比例较小,而相对常见的问题是:(1)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2)家校协作;(3)应因个别差异提供辅导;(4)关注特殊需要儿童;(5)与区内机构的合作。

综上所述,香港幼稚园在《表现指标》三大范畴中存在九大主要问题:(1)发展自评机制及制定客观达标准则;(2)检视整体课程,提供充裕空间时间;(3)增强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4)依据自评结果,拟定校本发展计划,订定适切的优次;(5)检讨/改善儿童学习评估策略,推行持续性评估;(6)与家长密切沟通,促进家校协作;(7)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8)调适教学内容/进度,配合儿童发展需要;(9)及早辨识、转介和辅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三、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教统局视学报告及《香港幼稚园校本课程发展研究》一书中总结的结果(李辉,2005),我们认为,香港幼稚园在课程发展方面存在四大问题:

1.课程改革的被动(Passive)与无序(Chaos)。教师普遍感觉到自己是被卷入到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开始就是由校长或校方决定课程是否改革以及如何去改,教师并没有决策权。而校长也反映自己是被迫进行课程改革的,“因为人人都在搞课程改革,你不改便被out了”。而对于课程改革方向及推行何种课程模式,各方均显得颇为困惑及没有头绪,只好跟风追潮、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最后改到连自己原有的特色也不见了。

2.课程设置的超载(Overload)或缺失(Missing)。许多幼稚园迫于家长压力而无节制增加课程内容,既学两文三语,还学琴棋书画,纸笔练习多,功课做不完,出现典型的课程超载现象。另外,由于香港大多数幼稚园仍为半日制,三个小时本身就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综合课程架构及经验丰富的教师,许多幼稚园的课程出现明显缺失。例如严重缺乏体能尤其是户外大肌肉活动缺乏科学探索活动,音、体、美方面的发展和教育经常被忽略。

3.课程编排的无结构(Non-structure)与无系统(Non-system)。许多幼稚园推行主题式综合课程,但并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课程统整架构以便对《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中的六大学习范畴进行有效的统整,导致课程编排的无结构和无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围绕一个主题将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和艺术等六个学习范畴天衣无缝地统整起来。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统整架构,许多幼稚园只好打着创意课程的旗号胡乱综合,结果变成为综合而综合,东拼西凑。有鉴于此,教统局课程发展议会(CDI)从2006年9月开始展开为期三年的免费培训计划,以期全面提高各校在校本课程发展及课程整合方面的能力。

4.课程管理的“放羊”(Lazy-faire)与“游击”(Bushfighting)现象。也有一些幼稚园对课程管理实行“放羊”政策或“游击”战术,以为课程就是教材套,选择了教材套就万事大吉,让教师跟着教材套去做就行了,对于本校课程发展方向及如何建构校本课程等问题既不清楚,也不思考。有时心血来潮,跑去参观学习,回来就要照抄照搬别人的课程模式,也不考虑本校是否具备有关条件。前几年出现的一窝风学“Reggio Emilia”的现象就源自此种“放羊”和“游击”心态。

如果说上述情况在原有幼教管理体制下还可以混水摸鱼甚至有效生存的话,在学券制的冲击下这些枯枝烂叶将会无所遁形,必将被涤荡、冲刷干净。香港幼稚园如想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学券制体制下生存、发展甚至壮大,就必须尽快发展富有独特个性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由于各幼稚园自身条件不同,他人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通常无法在自己园里直接或复制使用。这就需要各校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和重组,形成适合本校的、本土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严谨的课程方案和课程管理系统。简言之,校本课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香港幼教机构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发展校本课程并以此带动校本评估、校本培训及校本发展,是目前幼稚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艾珍,李辉,容燕文.从自评走向自我完善〔M〕.香港:朗文出版社,2006:2-4.

〔2〕李辉.香港幼稚园校本课程发展研究〔M〕.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5:29-40.

〔3〕李辉,黄艾珍,张杏冰.内地新《纲要》与香港地区《表现指标》之比较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05(3):32-34.

An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spection Reports

on Hong Kong Kindergartens

Li Hui, Zhou Yali

(College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155 Quality Inspection Reports on Hong Kong kindergarten issued by the Education and Manpower Bureau up to May, 2007, in order to shed light on the main points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Reports and to address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Hong Kong kindergartens. This analysis was focused on three main domains of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nd school cul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itical problems lie in the three domains might be: lack of self-evaluation mechanism, inappropriateness of curriculum and child-evaluation, and weak school-home collaboration,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four common problems were found in Hong Kong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ar: passive involvement and chaotic reform, overloaded curriculum with missing parts, nonsystematic and nonstructural curriculum design, lazy-faire and bush-fighting curriculum policy.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7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媒体及教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新授课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的课型.由于所选择的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有的选择以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式.在这里,着重研究普遍适用于几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创设情境,再现经验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都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机与活力.但一些教师只把创设情境作为一种点缀,或者由情境直接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自不必言问题之所在,后者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所谓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心理表征的建构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第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这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建构新信息的过程即是对旧信息的重新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要为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上课伊始这样叙述道:“数学课,就要和数打交道.在1~9这9个数中,你最喜欢哪两个数?”有的学生喜欢8和9;有的喜欢5和8;还有的喜欢6和9.教师说:“有一位同学喜欢5和8,那我们就从5和8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如果老师在5和8中间加上一个除号(教师板书:÷),就成了一个除法算式.不计算,谁能很快说出一个除法算式,使这个除法算式的商与5÷8的商相等.”学生马上说出了10÷16、15÷24等算式.教师继续说道:“你们是根据什么想到这些算式的?”学生说:“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想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叙述商不变的规律的具体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上面的三个算式写成分数的形式,并寻找三个分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出了等式:.接下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探究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正是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必要知识基础,教师通过让学生写相等关系的算式的方式,再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找到了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以此为基础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揭示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析这个案例的过程中,也许有的教师会产生疑问,这位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了吗?其实数学课堂上的情境,不应该只指生活情境,也应包括较为抽象的数学情境.对于有些内容而言,直接从数学情境引入,用数学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效果要比创设看似活泼热闹却缺乏数学内涵的生活情境好得多.

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新课可以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引入新课的方式可以是开门见山,也可以由远及近,步步深入.无论新课是由什么内容引入,也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引入,目的都是要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与压力三种形式.推力表现为主体的学习需要,拉力表现为主体的学习期待,而压力需转化为推力与拉力才能起作用.由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两个基本成分构成,前者为学习动机结构中的主导成分,后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两者协同作用,使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和完成.这就涉及学习动机激发的问题.学习动机激发指在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入新课,提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呢?

一位教师教学的“体积单位”一课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教师首先与学生共同回忆已经学习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等,明确了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已经学习过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明确了在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面积时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物体的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与容积,知道了物体的体积也是有大有小的.下面首先请男同学闭上眼睛,女同学观察桌面上这个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请女同学回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女同学齐声回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再请女同学闭上眼睛,男同学观察桌面上这个同样是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请男同学回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男同学也齐声回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接下来请男女同学都睁开眼睛仔细观察桌面上的两个长方体,教师说道:“刚才你们说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都是6,我怎么认为它们的体积不一样呢?”学生恍然大悟:尽管这两个长方体都是由6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但它们使用的小正方体的大小却不一样,也就是使用的标准不同.教师感慨道:“同学们的分析很正确,正是由于刚才我们使用的标准不同,也就是采用的体积单位不同,才造成了这样的混乱.你们看这两个长方体,尽管它们的体积都是6,但左边的这个长方体这么小,而右边的这个长方体却这么大.看来统一体积单位与统一长度单位、统一面积单位一样重要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这位教师在再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了能够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情境:男女同学分别观察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就造成了矛盾冲突,进而引发了推力与拉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明确问题、引入新课之时,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三、进行新课,解决问题

进行新课、解决问题,这是新授课的中心环节.为了较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除了采用接受学习方式外,还应采用让学生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猜测计算、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逐步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达成学习目标.仍以“体积单位”一课为例,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说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那么,你们能根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内容与方法,大胆地猜测一下体积单位有哪些,并且是怎样规定的吗?请每位同学在静静地思考1分钟之后再回答问题.”学生在静思默想之后回答道:“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立方厘米应该是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1立方分米应该是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1立方米应该是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教师接着说道:“常用的体积单位的确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但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认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首先来认识1立方厘米,老师手中的这个小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正好是1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比较小,你们打算怎样认识它呢?”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分别通过用尺子量棱长的方法,用橡皮泥捏小正方体的方法,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等方法,认识了1立方厘米并建立了相应的观念.运用相似的方法,学生又自主认识了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建立起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位教师引领学生通过猜想验证、观察操作等方式,在学生充分感知、形成表象的基础上,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这也正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

四、尝试练习,巩固应用

解决了新授课应该解决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了解了新知识、理解了新知识、掌握了新知识,要想使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新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一节新授课的练习,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尝试练习,一个是独立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全面了解各类学生,尤其是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要把他们的困惑、疑难之处诱发出来,并及时地引导加以解决.如果说尝试练习是半独立性的,那么独立练习就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以此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

无论是尝试练习,还是独立练习,都应在练习的设计上同时注意其科学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征.那么,怎样的练习才能同时兼顾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呢?一位教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这位教师设计了“闯关”的练习,分别是“猜一猜”和“想一想”.第一关是“猜一猜”,教师先后在屏幕上出示了三幅图:

让学生猜图1和图2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学生很快就猜到并说明了理由.出示图3后教师告诉学生露出的部分是一个整体的,让学生猜这个整体是什么样子,并把它画出来.学生纷纷得意地展示出了自己的作品,如下图所示:

学生在猜前两幅图用什么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时,不仅要运用分数的意义去思考问题,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幅图在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想象力的同时,还帮助学生实现了从把单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到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跨越.第二关是“想一想”,教师先后呈现四个问题: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_______;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______;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______;这里有三盒粉笔,里面放了一些粉笔.老师从第一盒中拿出1枝,就拿出了这盒的,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枝?老师从第二盒中拿出2枝,就拿出了这盒的,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枝?老师从第三盒中拿出3枝,就拿出了这盒的,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枝?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在这个练习中,教师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沟通了具体与抽象、部分与整体、份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凸显了分数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不仅要关注练习的科学性、层次性、趣味性,还要避免进行机械训练,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学习目标.

五、回顾总结,反思拓展

一节新授课进行到这里似乎马上就要结束了,就时间而言的确是这样,但就学习目标的达成而言远非如此.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质疑、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习内容与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比较新旧知识、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异同,寻找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同时总结与反思在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将更有价值.

一位教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的:“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己概括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了相关的问题,那么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呢?”教师提问道.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分别作了汇报.教师在学生总结汇报的基础上,总结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真的很大呀!我们不但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还学会了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知道了如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有的知识进行学习.在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我们分别把梯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无论是把梯形转化成哪种平面图形,都是化未知为已知.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运用这种可贵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总结与反思,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还在数学思想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这就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是言虽尽而意正浓.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框架;教学;方法

笔者在技校从事教学工作,发现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这种方法,笔者称之为框架教学。在以后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论在技校教初中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还是在职业培训机构教社会化专业培训课程,都大量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和学员快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

所谓的框架教学,就是一种讲授者将要讲的课程有机地串在一起,寻找出课程的主线,形成课程的整体框架,然后再分析每个步骤,讲解具体内容的教学。

在开始学习一门技术的时候,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授这门专业技术的整体结构,在学生的意识里烙下总体的印象,然后再分类学习这门技术的各个细节,最终完成这门专业技术的学习。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快速地明白学习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在后来学习各个细节的时候,就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效果更好。

一、通读全书,理清脉络,建立架构

框架教学的关键在于,教授一门课程时要建立架构。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读全书,最好能在具体实践中应用这门专业技术,熟悉这门课程,理清脉络,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主线,建立和这门课程有关的完整的总体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人体的骨骼,也和建造房子的大框架一样。比如,在教“电梯技术”时,笔者先总结出了一张电梯结构简图。依据这张电梯结构简图,讲清楚电梯整体结构,然后再细述各个组成部分。再如,在教“PLC控制电梯电气控制原理”时,笔者先总结出电梯工作的脉络:关门按按钮电梯运行停止电梯开门到达楼层。具体到电梯工作的控制过程就是:安全继电器SFJ安全检查输入X6和X7关门输出Y11关门延时继电器GYS门锁继电器MSJ门锁监察输入X9和X10按钮(内选X30-X33,外呼上召唤X35-X37,外呼下召唤按钮X41-X43)超载输入X24满载输入X25上限位开关X15下限位开关X16上强迫减速开关X13下强迫减速开关X14变频器运行X44备妥X45故障X46上方向输出Y0下方向输出Y1使能输出PLC运行Y12抱闸Y13电梯开始启动,运行,换速,停止PLC开门输出开门继电器KMJ开门延时继电器KYS电梯开门。有了这条脉络后,再具体讲授各个相关的电路。

二、反复讲授,构建框架

以教学目的为索引,讲解内容。比如,讲授“电梯结构”时,笔者画出了一张电梯结构简图。依据这张图,先教授学生电梯机房需要什么东西,安装什么零部件;电梯门系统又需要什么零部件。再讲授在电梯井道里要安装什么零部件;底坑需要什么东西,安装什么零部件。而在教“继电器电梯维修”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继电器电梯电气控制原理,笔者理出了一条电气控制主线,然后沿着这条主线讲解电气控制的各个部分。

三、加入章节内容,完善课程

在完整的结构形成以后,再介绍各个细节的具体内容。比如,在讲授“继电器电梯维修”时,先总结出电梯的工作过程:关门按按钮电梯运行停止电梯开门到达楼层。然后讲解具体的电气控制电路:安全回路关门回路门机回路关门门连锁回路内选按钮回路定向回路启动回路开门回路门机回路开门。相应地,要检查的继电器或者接触器如下:安全继电器YJ关门继电器GMJ门机回路门连锁继电器MSJ按钮NA内选继电器NJ上方向继电器SFJ或者下方向继电器XFJ启动继电器QJ快车继电器KJ;主控回路上方向接触器SC或者下方向接触器快车接触器KC电梯运行;电梯停止后开门继电器KMJ门机回路开门。然后,我们在电梯的继电器控制回路里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查找,排除故障,加强学习继电器电梯控制回路的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模拟电梯。所谓模拟电梯,就是继电器电梯的控制柜保持不变,电气控制也采用原图,电梯的机械部分缩小。比如,可以把一个三层的电梯缩小放在教室里,方便学生观察电梯的即时状态。

四、教学过程演绎

框架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通过一张结构简图,或者一个主要的过程,先讲清楚整体结构,然后在形成了总体结构的情况下,分门别类地讲述各个组成部分。

框架教学的优点在于:先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一种总体结构,以及这个总体结构中各个细节之间的联系和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然后,再去熟悉各个细节以及这些细节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有目的性,避免了在学习中学会了各个部分,却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总之,框架教学来源于实践,又回归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应用,最后达到让学生掌握一门课程或者技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昌智,潘琼,李欢.高职高专安全工程专业框架教学计划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33-34.

上一篇:投资理财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商务礼仪课程总结范文